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帅府建筑历史风貌调查

大帅府建筑历史风貌调查

大帅府建筑历史风貌调查
大帅府建筑历史风貌调查

大帅府建筑群建筑风貌历史调查

大青楼

大青楼建成于1922年,是一座三层仿罗马式建筑。在上世纪20年代的沈阳,大青楼与故宫里的凤凰楼,并称为城里的最高建筑。但大青楼看着似乎比凤凰楼略矮一些,也远没有凤凰楼那种君临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当时张作霖贵为东北的最高统治者,实业开遍黑土地,家财何止万贯,他完全可以把自家的新楼建得比凤凰楼高几米,从而成为奉天的最高建筑,以昭显自己在东北的最高地位。但为什么抢惯风头的张作霖这次却委屈自己,建了一所与凤凰楼等高的住宅呢?

帅府东院扩建工程是1918年开始的。此时的张作霖刚刚经过几年的打拼,如愿登上东三省巡阅使的宝座。

1919年8月5日,东三省的军政大权都落入张作霖手中,张作霖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然而并非高枕无忧。急欲扩充实力,图谋中原的野心使他在关内树立了很多强敌。1918年年初,秦皇岛军火大劫案,使张作霖与北洋政府总统冯国璋和参与购买武器的地方势力阎锡山、陈树藩等结下了大仇。1920年,张作霖以直皖战争调停人的身份进入北京,又与吴佩孚结下仇怨。纵观当时的局势,关内各派势力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且又经常为了各自的利益勾结在一起。只有张作霖孤悬关外,被众强敌视为卧榻旁蛰伏的一只猛虎。

当年朱元璋向朱升讨问大政方略时,朱升说了9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当时张作霖的身边,有许多如王永江等才高谋深之士,也有不少宿耆大儒,他不可能不知道朱升所讲的这9字名言,凭他的聪明,自然也会对“缓称王”的含意有着深刻的理解。

故宫的凤凰楼,是当年满清的皇宫,是皇权的象征,你建一座比凤凰楼还高的宅邸,很容易让关内的强敌抓住“谋篡”的把柄,从而兴起讨逆之师,为自己惹祸。当然,这只是猜测,但有一件事,却很能说明张作霖当时的心理。

1919年11月10日,张作霖在奉天召开“东三省巡阅使张公召集奉天五十六县乡耆会议”,到会者共330人。会上,张作霖登台演说,告诫各乡耆“应负息事宁人之责,否则外患方殷,国复多乱,恐奴隶牛马之事,不久见之矣。”讲到此处,张作霖“痛哭涕泣”,各乡耆也皆感叹不已。这番讲话,很明显地看出张作霖对当时形势的不安和对东北前途的忧虑。11月15日,吉黑两省督军率本省各机关首脑在奉天省公署设宴招待与会乡耆,张作霖出席。会间,通化、开通、双山几县乡耆提起为功高盖祖的张作霖建功德碑之议,张作霖没有拒绝,只是说暂缓3年后实行。张作霖同意建碑,却又不想现在建,恰恰说明他认为时机尚未成熟。此时需要的是蛰伏,而不是张扬。

那么,张作霖就真正心甘情愿地与早已褪色的凤凰楼共享尊荣吗?细细比较两座高楼,你就会发现张作霖的高明之处。凤凰楼是起脊的尖顶,人是不可能坐到尖尖的楼顶上的。大青楼却是平顶,屋顶上还特意建有能容纳二十几人的观景台。每到年节的夜晚,张家人就举家登上大青楼,坐在观景台上,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看万家灯火,浴习习晚风。平素里,张作霖也时常登上大青楼顶,在众侍卫的簇拥下,高瞻远瞩,极目天穹。

两楼之间,孰高孰低,怕是不言自明了。

红楼群

大帅府西院有7座红楼,这七座楼由国内一个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北欧风格,均为3层。

1930年秋天,张学良在国际上招标,最后选定在葫芦岛修建港口的荷兰建筑公司承建,

双方签订了合同。1931年春开工,当工程刚刚完成地基和地下室,“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人占领了大帅府。无家可归的张学良只好通知荷兰方面工程停建。荷兰建筑公司将张学良告上国际法庭,要求张学良赔偿全部损失。张学良派人赴日内瓦出庭申辩,强调日本人发动侵略战争,张家所有财产,包括已建工程均已被日本人强行霸占,无法继续履行合同,所有这一切责任都应该由发动战争的日本人来负。鉴于这种情况,国际法庭将日本国列入第二被告,责成日本承担履行合同的责任。当时的日本,还没有在国际社会前撕下面具,迫于国际舆论压力,只好接手履行建筑合同,向荷兰建筑公司支付全部建筑费用。于是,荷兰建筑公司得以继续施工,于1933年完成了红楼群工程。

关于这7座楼房的用途,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张学良为其弟弟建的住宅楼。说张学良执政之后,见弟弟们一天天地长大了,几个大弟弟也各自成了家,再住在一起很不方便,便有意给每个弟弟盖一座楼,7个弟弟,因此盖了7座楼。

表面看,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分析一下,便不难看出其不合情理之处。

首先,张学良是1930年与荷兰公司签下盖楼合同的。此时,他的五弟张学森只有10岁,六弟张学俊8岁,七弟张学英6岁,最小的八弟张学铨还不到5岁,几个孩子远没到离家自立的年龄,张学良不可能这么早就给他们盖下属于自己的楼房。

其次,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奉天的权贵们盖别墅公馆成风。以张学良当时的地位,要给弟弟建房,理应在这样的地方盖几个独立的花园别墅,不可能把七个弟弟聚到一个楼群拥挤的院落中。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大青楼集住宅与办公于一体,这与东北最高长官的身份极其不符,要员和贵客出出进进,经常能看到孩子楼上楼下地乱跑。而且,奉系的大员们也早已有了独立的住所,像张家这样办公与吃住搅在一起的,大概只有张学良一人了。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这七座红楼是张学良建的东北长官公署,从七座楼房的分布和楼房内部的结构也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办公场所,而绝非给弟弟们盖的住宅楼。

边业银行

在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的沙盘上,可以清楚地看见,坐落于帅府东墙外的边业银行呈手枪形状,枪口直指门外的朝阳街。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边业银行是张家的私家银行,也是当时东北最大的银行,从哪方面说,它都不应该建成这样一个别扭的不规则形状。

边业银行建成时,奉天城的最高建筑是故宫的凤凰楼和帅府的大青楼,凤凰楼离得远,唯一能看清边业银行造型的只有大青楼。

其次,边业银行是做金融生意的,既然是做生意,就应该懂得“和气生财”的道理,把枪口对准来宾,是想迎客还是想把人拒之门外啊?张作霖精明透顶,一定不会做出这种蠢而又蠢的事情来。

那么,这个手枪形状的建筑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据说,当时,张作霖决定使用自家的马厩用地来作边业银行新址,通过招标,选定一家德国建筑公司负责设计和施工。但在征地过程中,位于现在银行建筑东南侧的一间小铺的主人却拒绝搬走。张作霖没有为难这个小小老百姓,而是令设计者修改建筑图纸,让出这块地方,于是,原本曲尺形的楼房就成了手枪形状。

大、小青楼的来历

大青楼在张家鼎盛时,也像它的主人一样辉煌、显赫,受人瞩目。小青楼位于大青楼前,东院花园的中心,也叫园中花厅,是张作霖为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懿建的一座二层小楼。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大青楼和小青楼在历经90年的风雨剥蚀后,仍傲然挺立,风采不减当年。来此观光的游人看着这两栋蕴藏着太多故事的楼宇,感慨之余,总要提出一个问题:这两座楼为什么叫大青楼、小青楼?在当时那个年代,青楼就是“妓院”的别称;莫非张家人自甘下贱,把自己的宅邸称为青楼?导游解释说,这两座楼之所以叫大青楼、小青楼,是因为它们都是青砖所建。而知识面较宽的讲解员则补充说,在《辞海》中,青楼不光是指妓院,它还有别的解释。《辞海》中关于青楼的解释有三条:1.泛指豪华精致的楼房;2.楼名,南朝齐兴光楼的别称;3.妓院。引经据典也好,抬出权威的说法也好,总是让人觉得难以接受。既然说到了整个一家,我们就来看看当时大帅府里都住着些什么样的人吧。

张作霖有6个夫人、8个儿子、6个女儿。二夫人卢氏出身于乡村塾师之家,父亲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卢夫人从小就在书香中长大。四夫人许氏出身寒微,却属新潮女子,进帅府不久就进了奉天省立第一女子师范读书。五夫人的父亲是满清时的黑龙江将军寿山,本人是奉天省立女子中学的高材生。张作霖虽因家境贫寒,没念过几天书,但他身边却不乏文人墨客。张作霖对子女的培养非常看重,给子女请的私塾先生都是当时的名家大儒。张学良和弟弟妹妹们,从小就徜徉在古老文明的学海中,熟读四书五经,名诗名篇倒背如流。

张家人不可能称自己的宅邸为青楼,外人也不敢称张家的楼房为青楼。

张作霖的四夫人在晚年回忆张作霖被炸事件时曾说过一段话:“当时,差官跑进来向我报告说,元帅被炸受伤,车已到了大门口。大家顿时慌作一团,赶忙跑出去迎接。汽车从花园门口开了进来,大家把大帅从车里抬到小楼下面的屋里。大帅那时浑身是血,我用剪刀把

衣服剪开,发现已经折断一臂,这时大帅还能说话……”

张作霖二女儿张怀英、四女儿张怀卿在《回忆我父亲张作霖二三事》的文章中说:“父亲被抬回帅府后,日本领事馆每天均有人来探视,概由杜医官代见,以病人需要安歇不能会客为由而拒绝。我家所住的大帅府,前院是一幢小楼,后院是一幢大楼,我们在院中经常发现有日本人自城墙上用望远镜向院内窥视,但院内安静如常,他们疑信参半,摸不清底细。”

那么,这大青楼和小青楼的说法是怎么产生的呢?肯定地讲,它只能产生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张家人离开帅府后。

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炮轰北大营,张家人仓皇逃离帅府,到小南门外的法国人教堂避难。9月19日,日军占领了大帅府。1932年6月,国联李顿调查团来到奉天,调查“九一八”事件真相,日本人为“避嫌”,撤出大帅府,大帅府挂上奉天图书馆的牌子。从1931年9月到1932年6月,日本人占据大帅府八九个月。这其间,日本人对大帅府的建筑随意破坏,壁炉拆了,楼梯改了,为了行走方便,竟然在帅府大楼的后墙凿了个洞,另开一个后门。有人根据日本人在大帅府的恶劣表现分析,是不是日本人仇恨张作霖和张学良,有意往张家人身上泼污水,恶毒地把大楼和小楼叫成了大青楼、小青楼?没有史料证明,不得而知。

那么,这“青楼”的说法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九一八”后,帅府院内陆续建起了七座红楼和一座小白楼,红楼群被伪奉天第一军管区司令部所占据,小白楼成了藏书楼。

一处院落里有了十座楼,最简便、最直接的识别方法就是楼的颜色,藏书楼叫小白楼,西院七座红颜色的楼叫红楼,青砖建造的大楼和小楼自然而然地也就被称为了大青楼、小青楼。

全国解放后,帅府成了辽宁省文联和作协的所在地,据一些当年在这里工作过的人回忆,自搬进这里,他们听到的对院内十座楼的称呼,就分别是小白楼、红楼群、大青楼、小青楼等。从此,大青楼、小青楼的称呼就被沿袭下来,一直叫到今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