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贺来)

在哲学和哲学史研究中,有一个流行甚广、影响甚大的观念,那就是认为整个哲学经历了一个从古代“本体论

”哲学——近代“认识论”转向——现

代“语言学转向”的演变过程。应承认这种概括有一定理论依据,因而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某种解释力。但是,任何普遍性的概括都不免以遗漏和牺牲具体性和差别性为

代价,如果把上述哲学史演化模式绝对化,甚至视为理所当然的理论教条,那么就可能模糊哲学史的真实面貌,并遗漏重大的哲学问题。

在本文,我们将通过对“认识论转向”的具体分析来说明这一点。我们的基本观点是:把“认识论”与“本体论”并列为两个独立发展

阶段的观念是不严格和不准确的,相反,在所谓“认识论转向”后面,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本体论意蕴,“认识论”并没有如通常所理解的那样实现相对于本体论哲学的“根本转向”,而是与本体论不可分割地内在联系在一起。因此,当使用“认识论转向”来总结近代哲学并以之与“本体论

”相区别时,我们应对这种概括的特定意义和理论有

限性保持清醒的自觉,以免导致对复杂的思想史的简化和对重大哲学问题的误解。

一“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旨趣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首先体现在“本体论”构成了近代认识论转向的内在动机和深层旨趣。

众所周知,本体论是古代哲学的根本课题,它所要解决是:世界万物的统一性根据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和把握多种多样、变化无常的现象后面起支配作用的最为根本的原理与原因?用亚里斯多德的说法,古代哲学所要研究的就是“实是之所以为实是,以及实是由于本性所应用的秉赋”(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第56页,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考察的是“实是之所以这实是和作为实是所应有的诸质性”(同上,第61页。),寻求的是“事物之所以成为事物者”和“事物所依据的根本”,即事物的“本体”和本体的“原理和原因”(同上,第57页。)。

古代哲学提出“本体论”课题,其本意是为了把握世界的“统一性”,但为此它所采取的却是一种分裂世界、分裂存在的方式。为了把握“存在”,它在现存可见世界背后悬设了一个不可见的超验

本体世界,把世界分裂为“可见经验世界”与

“可知超验世界”两个对峙世界,然后企图以

“可知的本体世界”为根据,来统一和说明经验的可感世界。毕达哥拉斯的“数”、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巴门尼德的“存在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等,即属于这类超出感官世界的“本体”世界。于是,哲学一开始就生存于一个“破裂的领域——双向度的领域之

中”(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第11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感性世界

与超感性世界、自然世界与超自然世界处于深深的对立和分裂状态。这种“两个世界”的鸿沟,后来与基督教观念相结合,形成了统治欧洲长达百余年之久的神学世界观,演化为“天堂”与“尘世”、“上帝之城”与“尘世之城”的两极对立。

本来是要解决本体论问题,其结果却把本来一个好端端的世界分裂为两个世界,本来是要把握“存在”,从中引出的却是超感性世界与人的对立,这就必然带来一个根本性的理论困难:人们所断言的彼岸超自然的“本

体世界”的合法性根据究竟何在?此岸感性世界与彼

岸超验世界之间的鸿沟究竟如何才能克服?此岸世界的人

究竟怎样才能通达彼岸超自然的“本体世界

”?

这一理论困难,在古代思维水平下,除了采取宗教信仰(基督教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无法以合理的方式得到解决的。以一种理性而非宗教信仰的方式,来弥合这“两个世界”的鸿沟,于是便成为哲学往前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任务。

正是这种本体论在其演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在困难,构成了近代认识论直接的理论动因,而解决这一困难,则构成近代认识论基本的理论使命。

近代哲学自觉认识到,无论是自然世界还是超自然世界,都是处于与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之中的“存在

”,当我们断言“某物存在”时,总是不可避免地暗含着一个无条件的前提,那就是这“某物

存在”总是进入人的意识领域为人所认识到的

“某物”,无论是“感性世界”,还是“本体世界”,都不能脱离开这种与人的认识的关系,因此,要解决本体问题,证明本体世界的合法性,就必须对人的认识先行进行反观自省,在关于世界的理论之前,必须有一种关于认识的理论,并由这种认识理论来为关于世界的理论提供保证和合法性根据。正是这一点,使得近代哲学把哲学的反思层面推进了一种古代哲学不可能达到

的高度,在哲学史第一次昭示了这一崭新的立场:离开

“认识论”的“本体论”是无效的。

于是,古代哲学在解决本体论问题上所造成的自然世界与超自然世界、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尘世世界与天国世界的矛盾在近代哲学这里便转化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思维与存在的矛盾,它企图通过探究人与世界的认识关系,通过对人的认识、人的思维与对象关系的批判性反思,来化解古代存在论研究所遗留下来的两个世界的对立和分裂,来解决古代本体论研究所遗留下的理论困难。

在近代唯理论那里,“自然世界”与

“超自然世界”的矛盾被转化成“理性

”与“存在”的矛盾。笛卡尔被视为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创始人,但对他来说,“认识论转向

”并不单是要解决“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本体”问题。他在其代表作《第一哲学沉思录》里,他一开头就明确提出:“上帝和灵

魂这两个问题是应该用哲学的理由而不应该用神学的理由

去论证的主要问题”(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

第1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阿几米德只要一个固定的靠得住的点,好把地球从它原来的位置上挪动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同时,如果我有幸找到哪管是一件确切无疑的事,那么我就有权抱远大的希望了”(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录》,第21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在此他所谓“阿几米德点”就是通过普遍怀疑,确立起“我思,故我在”这一认识论的立足点,而以“我思”为大前提,来演绎出整个“存在”,来证明“上帝存在”和“万物存在”,从而把古代哲学所留下的自然世界与超

自然世界的矛盾转化为“我思”与“存

在”之间的矛盾,试图通过这一矛盾的解决,来消除

自然世界与超自然世界、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的分裂,则是笛卡尔所抱的“远大希望”。

近代经验论同样是围绕着本体论问题而展开的。与唯理论不同的是,它不是把自然世界与超自然世界的矛盾转化为理性与存在的矛盾,而是要以感性经验为基础,通过否认一切超感性经验的存在,来消除自然世界与超自然世界、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的分裂。按照它的基本观点,人对存在的一切知识都来自感性经验,感性经验构成了人的世界的界限,因此,超越经验的超感性世界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一点在休谟那里体现得最为充分,立足于彻底的经验论立场,休谟指出:所谓“实体概念,只是一些特殊性质的集合体的

观念,而当我们谈论实体或关于实体进行推理时,我们也没有其它意义”(休谟:《人性论》,第2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实体观念正如样态观念一样,只

是一些简单观念的集合体,这些简单观念被想像结合了起来,被我们给予一个特殊的名称,借此我们便可以向自己或向他们提到那个集合体”(休谟:《人性论》,第2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因此,无论是“自我实体

”、还是“上帝实体”和“物质实体”,都只不过是“处于永远流动和运动之中的知觉的集合体,或一束知觉”(《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596页,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很显然,这样来理解“实体”,实际上否定了本体论的研究对象和基础,否定了形而上学的本体作为认识对象的可能性。在经验之流中,古代哲学所遗留下来的自然世界与超自然世界、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之间的鸿沟被消解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近代哲学虽然以认识论为出发点,然而,它一开始就笼罩在“本体论”这一大的背景之下,其理论思路都围绕着本体论问题而展开。它探讨认识论问题,是为了从此入手,解决古代存在论研究所遗留下来的自然世界与超自然世界、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矛盾,以实现二者的和解和统一。在此意义上,近代认识论虽然在反思层面上实现了对古代哲学的超越,但它并没有象通常理解的那样实现哲学的彻底“转向”,恰恰相反,在一个新的理论层面上,来为解决本体论问题扫清障碍,构成了其最根本的理论关切;本体论不光没有被

“认识论”所替代,恰恰相反,“认识论”反而依附于“本体论”这一大的范畴之下。

二“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本体论意义“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在“思维与存在”这一近代哲学最重大的问题那里得到了更为清楚地凸显。

对于近代认识论来说,“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占据着特殊的地位。黑格尔指出,“近代哲学的原则并不是淳朴的思维,而是面对着思维与自然的对立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第7页,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近代哲学的“全部兴趣仅仅在于和解这一对立,把握住最高的和解,也就是说,把握住最抽象的两极之间的和解。这种最高的分裂,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一种最抽象的对立;要掌握的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和解”(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第6页,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恩格斯更进一步强调:“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9页。)。如何理解这一问题,对于深入把握近代“认识论”哲学的根本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按照通常的理解,“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包括两个基本方面,“思维”与“存在

”何者为“本原”,何者具有“第一性”,这是第一方面即“本体论”方面,“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思维”如何把握“存在”,这是第二方面即“认识论”方面。无论是传统的哲学教科书,还是在不少学术论著中,这种“一分为

二”的理解都被当成理所当然的观念而被接受下来。

然而问题是:这样把“本体论”与“认识论”截然分开,当成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的做法是否合理?在近代哲学那里,存在着离开

“认识论”的“本体论”和离开

“本体论”的“认识论”吗?这种“一方面”、“另一方面”的理解方式,是否具有哲学史和学理上的充足根据?

如果深入近代哲学的内在逻辑,就可发现,“思

维与存在”关系之所以构成近代哲学最为重大的基本

问题,恰恰体现在近代哲学这样一种深刻的努力,即它试图把“认识论”与“本体论”这两个方面内在地统一起来,把“本体论”建立在

“思维原则”的基础上,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角

度来重新解决和展开本体论问题;换言之:在“思维与存在”关系这一问题域里,“存在”是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思维”则被视为通达“本体论”、解决“本体论”问题的根本途径。“思维”与“存在

”、“本体论”与“认识论”这两个方面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是相互缠绕和内在联结的。

如前所述,在解决本体论问题时,古代哲学表现出

“一种淳朴的思维”。所谓“淳朴性

”,意味着它不是象近代哲学一样,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而是认为二者乃是一种自在的统一。巴门尼德说道:“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第31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可以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因为你找不到一个思想是没有它所表达的存在物的

”(同上,第33页。),列宁在概括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斯多德的思维方式时,总结道:“亚里斯多德处处都把客观的逻辑和主观的逻辑混合起来,而且混合得处处显出客观的逻辑来。而且对认识的客观性没有怀疑。对于理性的力量、认识的力量、能力和客观真理性抱着天真的信仰”(列宁:《哲学笔记》,第324页,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思维”与“存在”、“主观逻辑”与“客观逻辑”处于一种自在的、原始的、直接的统一状态,因而其“本

体论”具有素朴的“直接断言”的性质。

近代哲学之超出古代哲学,就在于它不再无反思的来

“直接断言”“存在”,而是

“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意识到了

“必须通过思维去克服这一对立,这就意味着把握统

一”(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第7页。)。它要把古代哲学中处于自在的、直接统一状态的“思

维”与“存在”、“主观逻辑

”与“客观逻辑”关系以一种自觉的方

式予以揭示和澄清,明确地把“思维”与

“存在”关系确立为解决“存在”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要求从与人的“思维”、与人的“认识”的关系中来把握“存在

”。

从“思维”与“存在”关系入手来把握“存在”意味着,“存在者

”要成其为“存在”,就必须进入与人的思维的关系之中,就必须“给予人的意识”并向人的意识“显现”和“公开”出来,

只有通过人的“意识”和“思维”,“存在者”才能从遮蔽中敞开,向人们显现其

“存在”,一切没有向人的意识和思维呈现出来的存在者只能是自在的“存在者”而不能显现

为对人而言的现实的“存在”。因此,从思维与存在关系出发,对思维进行反思性的考察,是探求存在者之存在的逻辑前提和基础。

笛卡尔是最早把思维与存在关系确立为理解存在问题

的逻辑起点的哲学家,正象黑格尔所说的:“笛卡尔

哲学的精神是认识,是思想,是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第67页。)。在笛卡

尔看来,一切存在者都是可怀疑的,但唯有“我思

”是不可怀疑的,“我思”是“存在者”的“存在”成为可能的逻辑基点,“存在者之存在是从作为设定之确定性的‘我

在’那里得到规定的”(《海德格尔选集》下卷,第877页,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康德被认为是近代认识论哲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然而,究其实际,康德理性批判的根本目标却不是认识论而是本体论的。他明确说道:“纯粹理性本身所提出的

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神、自由、与灵魂不死。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其最后目的的学问就是形而上学;在其初期,它所进行

的方法是独断的,就是说,它并没有预先考查过理性是否能胜任这么巨大的工作,就贸然从事于这种事业”(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40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以往的形而上学之所以是“独断”的,就是因为它是建立在对思维缺乏反思的前提之下,因而它们对“存在”问题的探讨始终处于无根基状态之中。在康德看来,只有对人的思维进行批判性的考察,才能为形而上学奠定坚实的根基。在此意义上,《纯粹理性批判》就不是一部单纯的“认识论”著作,而是具有鲜明的本体论意蕴。对此,海德格尔独具慧眼地指出:“为总体的形而上学奠基,就是揭示存在论的内在可能性,这就是在康德的‘哥白尼革命’这个题目下是被人误解的思想的真正意义”(《海德格尔选集》上卷,第90页。),“为形而上学奠基作为对存在论的本质的揭示,就是对纯粹理性批判的批判”(同上,第92页。),“《纯粹理性批判》与认识论毫无关系。如果有可能承认这种认识论的解释的话,那就必须说,《纯粹理性批判》不是有关存在性的知识(经验)的理论,而是有关存在论知识的理论”(同上,第94页)。

“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这种本体论意义,在近代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那里得到了最鲜明的体现。解决理性与现实、思维与存在的矛盾,实现二者的和解与统一,

是黑格尔的中心任务,而在他那里,这一任务的完成,完全是在“本体论”的基础上进行的,“绝对精神”既是“存在”的基本规定,同时又是“思维”的基本规定,既是“实体

”,同时又是“主体”,思维与存在在

“绝对精神”这一本体论原则基础上实现了内在的统一与和解。因而思维与存在关系在黑格尔那里具有鲜明的本体论意义。

上述考察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域里,既没有离开“认识论”的“本体论

”,也没有离开“本体论”的“认识论”,把它知性地割裂为“本体论”

与“认识论”两个方面,既不符合哲学史事实,也缺乏学理上的充足根据。近代哲学的重大功绩,正体现在它试图从“思维原则”出发,把本体论与认识论不可分割地内在统一起来,以一种反思的方式对“本体论”问题予以新的解决。因此,把二者分裂开来,将遮蔽“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理论实质和重大意义,并导致对近代哲学中“认识论”与“本体论”的双重曲解。

三“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效应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还体现于它对哲学发展所产生的理论效应上。

众所周知,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后形而上学”是现代哲学思想的基本主题之一(参见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第6页,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在现代西方哲学看来,近代哲学虽以“认识论”为表现形式,但在深层的思维方式上,它与古代哲学并无二致。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由于“本体论”是传统“形而上学”的核心,因而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又可称为“本体论思维方式”。

所谓“本体论思维方式”,意指一种特有的看待问题、理解世界的哲学原则和解释框架,它是本体论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根深蒂固的理解世界的思

维逻辑,现代西方哲学家从各自角度出发,有它有着不同的概括,例如海德格尔把它概括为“存在—神—逻辑学机制”(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卷,820页。),德里达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在场形而上学

”,伯恩斯坦称之为“客观主义”和

“基础主义”等,但它们都认为这种思维方式遵

循如下基本原则:

(1) 追求终极实在的绝对主义原则。与感性现象世界相比,“本体论”所寻求的“本体”处于绝对优先的“第一的”地位,“事物之称为第一者(原始)有数义,(一)于定义为始,(二)于认识之序次为始,(三)于时间即为始。——本体于此三者皆为始”(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126页,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追求这种于“定义”、于“认识次序”等均处于“第一”的“绝对实在”,是这种思维方式是重大特征。

(2) 追求“先定本性”的还原论和本质主

义原则。以“本体”为中心的逻辑规定性被视为事物的“本质”,具体存在均可从这种“本质”推演出来,因此在解释事物时,它习惯于从一种先定的“原则”或“规定”出发来演绎现存世界的现在和将来,现存世界只有被“还原”到“第一原理”和最终实体,才能获得“合乎逻辑”的解释。朱阿蕾罗曾把传统形而上学的这一特点形象地概括为“根的神话”,认为它保留了神话思维“起源崇拜”的遗迹(雅克·施兰格:《哲学家和他的假面具》,第5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 非时间、非语境的“同一性”原则。非时间、非语境的“本体”清除和畋平了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对后者具有绝对的主导性和支配权,它永恒“在场”,具有以一驭万的解释力量。对此特点,哈贝马斯概括道:形而上学认为“一和多作为同一性和差异性的抽象关系,是一组基本关系,形而上学思想既把它当作一种逻辑关系,也把它视为存在关系。一既是原理和本质,也是原则和本源。从论证和发生意义上讲,多源于一;由于这个本源,多表现为一种整饬有序的多样性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第29页,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在现代西方哲学看来,近代认识论与古代哲学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并没有在根本上超越上述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相反,它以一种新的方式重现和巩固了这种思维方式,因而并没有实现根本性的理论“转向”。区别仅在于,如果说古代哲学是把抽象的超感性的、彼岸的实体直接断言为“本体”因而是

“神本学”或“神本形而上学”,那么,近代哲学则把主观意识的此岸“自我

”“本体化”因而是“主体形而上学”。

所谓“主体形而上学”,就是把主观意识的

“自我”实体化为“主体”,强调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是保证其它一切存在者存在的最终根据,认为只要确立“作为突出的基底的我思自我,绝对基

础就被达到了,那么这就是说,主体乃是被转移到意识中的根据,即真实的在场者,就是在传统语言中十分含糊地被叫到‘实体’的那个东西”(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第75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近代哲学认识到,存在物要被人认识到,首先必须呈现为人的思维领域中的意识事实,必须以“我的心

”、“我的意识”作为先在的逻辑根据。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那里,自我”实体成为了建构全部存在的第一根据,康德虽然自称“批判哲学”,但他毫不怀疑“需要一个奠定知识基础的、与历史无关的、永久的模型和范畴系统,而且他比他的许多前辈更为严格地坚持这种需要”(理查德丁

·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第12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到了费希特那里,“自我”更成为创造一切的源泉,甚至成为了“

上帝”的代名词;而到黑格尔那里,主体更是被神化

为创造一切、征服一切的“绝对精神”。可以说,近代的“认识论”哲学,是一部使“个人主体”不断从与世界的联系中逐渐脱离、并日益变成

自足完备的实体的过程,这一点,正象海德格尔所概括的那样,自笛卡尔以来,“‘我’成了别具一格的主体,其它的物都根据‘我’这个主体才作为其本身而得到规定”(《海德格尔选集》下卷,第882页。),“存在者之存在是从作为设定之确定性的‘我在’那里得到规定的”(《海德格尔选集》下卷,第881页。)。

“自我”成为了“实体”,它是“绝对的实在”,是“最终的根据

”,是“永恒在场”的“同一性

”,本体论思维方式所遵循的“绝对主义原则”、“还原论与本质主义原则”和

“同一性原则”同样是“主体”和“自我”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就最根本的思维方式与理论逻辑而言,近代认识论哲学所建构的“主体形而上学”与古代哲学具有完全的同质性和一致性。

正因为如此,对“主体形而上学”及其所遵循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批判,便成为现代西方哲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存在哲学、哲学解释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纷纷从各自不同角度出发,揭露

“实体化主体”的虚幻性。

在海德格尔看来,主体形而上学把“自我”和“主体”实体化的做法完全建立在“

存在论”根基之被遗忘的基础上:“笛卡尔发现了‘Cigito sum’(‘我思故我在

’),就认为已为哲学找到了一个新的可靠的基地。但是他在这个‘激进的’开端处没有规定清楚的就是这个能思之物的存在方式,说得更准确些,就是‘我在’的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31页,三联书店,1987年版。),与笛卡尔一样,康德也“耽搁了一件本质性的大事:耽搁了此在的存在论,而这耽搁又是康德继承了笛卡尔的存在论立场才一并造成的”(同上第30页。)。海德格尔认为,根本就没有近代认识论哲学所悬设的实体的孤立自我主体,而只有与世界浑然一体的生存性“此在”,不是“我思”决定“我在”,相反,“我思”反而是“在世的一种存在方式”,主体形而上学把我思主体视为“现成的实体”,完全遗漏了此在本源性的存在方式。在结构主义看来,笛卡尔、康德、费希特等人把主体当成“第一实体”,完全建立在对语言内在结构无知的基础上,究其实际,“自我”不过是语言结构的功能和产物,因此,“我,主体既不是自己的中心,也不是世界的中心——至今它

濒死体验研究的认识论

濒死体验研究的认识论 何兆雄 摘要:在濒死体验研究中,有两条认识路线: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导致科学医学,唯心主义导致灵学医学。前者研究其组成和机制,分析其文化、生物学特点及心理动力学。后者则陷入对人死复生的证明,美其名为生命之后的生命。关键词:医学哲学;濒死体验;灵学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6)03-0041-03 Epistemology of Near-death Experiences Investigation HE Zhao xiong.Guan gx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N anning530022,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two cognitive lines in NDE exploration:materialism and idealism.The former leads to scientific medicine,and the lat ter leads to psychice medcine.Scientific inves tigation that explore into their components and mechanism has been described as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features with a psychodynamic consideration.While the psychic researchers proved it in the evidence of man s survival after death. Key Words:near death experience;medical philosophy;psychics 1 灵学与经验科学的交替 濒死体验(Near death E xperience NDE)指人临近死亡(多数出现在事故死亡前)时出现离体现象、隧道效应、全景回忆和见到另一世界及已故亲朋的一种主观现象[1]。把NDE的研究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科学 灵学阶段(1890年~1930年) 1892年地质学家海姆(Heim)在欧洲阿平宁山脉遭遇雪崩,下滑时他发现当时心情特别平静,出现对过去生活的全景回忆。之后,海姆又收集29例个案,但对它们描述为互不关连的症状。1894年, 英国医学杂志 发表 溺水感觉 一文,是为刊出案例的嚆矢。1930年,费斯特(Pfis ter O)在海姆的基础上,结合壕堑战的濒死事件,总结出濒死体验的症状,认为是应激反应的退行作用所致。 但濒死体验在灵学盛行时,都被作出灵学解释。人格解体的离体现象被称为 灵媒 ,超感官知觉被称为传心术。以灵学为主体,分成两大组:一组研究 自然案例 ,另一组研究灵媒,超感官知觉被认为是人死复生的证据。 第二阶段 灵学阶段(1930年~1960年) 集中研究超常(Paranormal)现象,即离体现象。以杜卡塞(Ducass C)为代表,在1961年出版的 死后的生命 中,把离体体验、心灵感应、附体、生活回顾等细节作为鬼魂存在的证据。死后的生命有5种:(1)鬼魂;(2)离体体验;(3)鬼魂现形和超常现象;(4)附体(又译着魔);(5)前世记忆。 第三阶段 灵学 科学阶段(1960年~至今) 美、英医学杂志,特别是 神经精神病杂志 以及 内科文献 、 内科学报 等刊载了大量科学论文及带灵学内容的文献,另一方面出现两本畅销书:一是医生穆迪(Moody)收集150个案例写成的 生命之后的生命 (该书由克勃勒 罗斯K bler Ross作序,支持此一观点)。另一是旅美西藏学者索甲仁波切的 西藏生死之书 。该书试图证明藏传佛教的 中阴闻教得度 (或译 西藏度亡经 )讲的就是西方现代所标榜的濒死体验。 在此阶段,两个著名学者Greyson和Stevenson发表论文 广西社会科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2最多。医学杂志和心理学杂志也发表许多其他学者的论文,有时还出版专辑,涉及灵学、临床医学、心理学和人类学。 2 灵学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有鬼论 穆迪的 生命之后的生命 [2]对150个案例作了三种解读:超自然解读、自然解读、心理解读。然而并没有公开肯定超自然解读。虽然穆迪声言: 自己并不是试图为肉体死后灵魂犹存构造证明 ,但他确是想说明 心灵是什么,心灵是否可以脱离人的肉体而存在 。所以他说 濒死体验代表了一种新现象 。其实 生命之后的生命 便是羞羞答答的灵魂。 Stevenson等(1986年)在印度调查,居然发现一例女子自称是二战时日军投胎转世的。但未见排除患者有精神病。Judson/ Wiltshaw(1983年)曾报导濒死体验类似印度的瑜珈(Yogi)和墨西哥印第安人的魔法(Socero)。 早在1979年, 英国医学杂志 就发表过社论: 濒死体验实际上是功能的死亡而不是脑死亡。谁也没有从死亡转回来过,也讲不出他的经验。哈姆雷特说: 这是从出生以来就是个未发现的国度,没有一个旅行者回来过。 濒死不是死 。该社论提出,死亡不论复生的还是不复生的,只好留给 生死学 或 末世学 去研究了(B MJ1979Dec6204:1530)。 3 感觉材料论可以是唯物论也可以是唯心论 直接看到或感觉到的对象,称作感觉材料。感觉材料论认为感官知觉的研究,不仅与世界有关,同时也和人对世界的意识有关。感觉材料甚至可以不由物质世界对象刺激感官而产生,而由人自身的活动或神的活动而产生(简明不列期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6):764-765.)。因此,在研究中可以出现无鬼论者,也可以出现有鬼论者。 从唯物论出发,可以发现濒死体验不仅有个体差异,而且存在地区差异和文化差异。 (1)发生率差异 据估计,美国有濒死体验者800万,发生率为4%[3]。Rosen 报导200个重症生还者,有60人有全景回忆。Druss和Kornifield 访问10例停搏病人,都有幻想和幻觉。 Dobson报导20例停搏生还者,只有1例有超常体验。此外,也有文献报导停搏濒死者的NDE发生率为1%~5%(Morse,et 医学与哲学2006年3月第27卷第3期总第304期

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内容

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西方哲学名著品读系列】 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的(从主体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 ——皮亚杰 西方传统的认识论主要探讨了人类认识的来源、可靠性等问题,这是西方哲学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几乎是所有哲学家都要涉及到的。到了近代,认识论则成为哲学研究的主题,根据对于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在英国形成了经验论学派,认为一切认识都来自后天经验。但不同的哲学家之间又存在着分歧,洛克和霍布斯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贝克莱是唯心主义经验论,休谟则是怀疑主义经验论。在欧洲大陆形成了唯理论,主张只有理性认识才是知识的源泉,才能够提供可靠的真理,而理性认识并不依赖于经验。有笛卡儿的二元论唯理论,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唯理论和莱布尼茨的唯心主义唯理论。 传统的认识论停留在哲学层面上,对于认识的发生问题的探讨很笼统,没有经过试验验证,是一种粗糙的认识理论。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让·皮亚杰(1896-1980)所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修正了传统认识论的这一缺陷,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细致地探讨了人的认识发生的内在机制,并研究了认识发生的成因。无疑,这是认识论历史上的一次飞跃。 人的认识存在着一个发生的过程,而不是一开始就具有了成熟的认识,是从幼儿阶段逐渐建构起来的。在不同的认识阶段上,认识建构的方式、人的认识能力都是不同的。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水平(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时的幼儿没有任何自我意识,没有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或者说,没有我与非我的区别。这个时期的认识活动是建立在感知活动之中的。这种感知活动完全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把一切事物都与之联系起来;当然,这是我们观察的结论,作为幼儿本身则没有意识到这种自身中心化。这种活动的特点是:还没有把不同的活动协调起来,每个活动都形成一个孤立的整体,不同的活动之间缺少联系。 到了十八个月到二十四个月左右,可以说发生了一场革命:主体的活动被联系起来,被协调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他意识到自己是空间中诸种客体中的一个。虽然这还只是在实物水平上进行的,这表明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原来的自身身体的中心化,并且具有了主动性。主体活动的协调,是主体与客体发生分化的根源。 前运演阶段(两岁到六、七岁左右)。这个阶段发展的结果,是儿童能够运动概念符号来进行思维和描述世界。儿童对于主体内部的协调性进一步加强,建立了初步不完全的逻辑结构;对于外部客体的协调则导致了因果观念的出现,表现为儿童总是问“为什么”。儿童的思维是定向的,不具有可逆性,不能同时考虑到两个方向,也没有守恒的概念。比如,如果不是同时看见的三对棍子,而是在一个场合看见A小于B,另一个场合看见B小于C,他不能由此推论出A小于C,只有把它们同时摆在一起他才能够得出这个结论。这就是说,他的思维还具有直观的特点。 具体运演阶段(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进行逻辑运演,虽然是在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情况下进行的。与上一阶段相比,一个重大的进展是可逆性的出现和守恒概念的建立。他处理问题时可以同时考虑到两个方向,能够把过去与未来联系起来,能够进行预见和回顾。表现为他不是在犯了错误以后再进行纠正,而是能够对错误预先进行纠

认识论知识点

认识论 (一)实践(B1,2,3,4,5) B1、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选择: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规律都是客观的)(2)实践具有能动性,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选择:团体协作、历史阶段) B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B3、为什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B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人们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 (3)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能正确的反映它. (4)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中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B5、实践的知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二)真理(B6,7,8,9,10) B6、真理具体性、条件性知识/真理相对性的知识 (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2)真理是具体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B7、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 (1)从认识的主体看,总要受到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因素等条件的限制。 (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3)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课前索引 学习指导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可概括为八个字:本质、过程、结果、运用。 即理解认识的本质;深刻理解认识的辩证过程;弄清认识结果是得到真理,理解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全面理解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体现。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辩证过程、真理与价值、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难点是认识的本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学习方法 牢牢把握本章的知识框架,重点知识点一定要掌握,一般知识点了解即可,特别注意党的思想路线部分 还要注意各种辨证关系的掌握。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认识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揭 1、认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个人的认识史也再现着整个人类的认识史。 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一致的。认识和意识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意识和认识同等看待,意识的起源就是认识的起源。 个人思维的发展过程再现着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史。皮亚杰通过对儿童心理和思维过程的考察,研究了认识的发生。 2、认识论和本体论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关于本体论,也就是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精神还是物质的问题;第二方面研究的是思维能不能认识、能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一般将它称为认识论问题。 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不可分的。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唯心主义必然把人的认识仅仅限制在精神的围,唯物主义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总之,哲学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它制约着哲学的认识论,本体论它需要通过具体的认识论观点表现出来。 3、认识和认识论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认识是指人的认识器官——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而认识论的对象是人类认识,它的任务是揭示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先有认识及其发展,然后才有认识论;认识论既然以认识为研究对象,它就离不开认识。 认识论所要回答的问题归结为人的思维能不能反映、能不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问题。

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6, 5(5), 801-805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a014678522.html,/journal/ass https://www.doczj.com/doc/a014678522.html,/10.12677/ass.2016.55113 文章引用: 莫东林. 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J]. 社会科学前沿, 2016, 5(5): 801-805. Material Ontology Is the Ontology of Marxist Philosophy Donglin Mo Department of Marxism,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Received: Nov. 8th , 2016; accepted: Nov. 22nd , 2016; published: Nov. 28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a014678522.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existence of ontology in Marxism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debate in academia. Marxist ontology is the material ontology, because Marxism,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e, carries out the material ontology to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fields; Marxism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people, emphasizing the human sensibility; and the material ontology of Marx has a distinct value orienta-tion. However, practical ontology has its limitations. Keywords Ontology, Material Ontology, Existence, Practice 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莫东林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收稿日期:2016年11月8日;录用日期:2016年11月22日;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8日 摘 要 马克思主义是否存在本体论这一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重点问题。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是Open Access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发展观 一、让·皮亚杰简介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自幼聪慧,十岁就发表了第一个作品,描述他在公园见到的一只患有白血病的麻雀。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不久,皮亚杰便转向心理学。皮亚杰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1940年任该所所长。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先后担任过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并于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5年,在日内瓦建立“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研究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皮亚杰一生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50多部,其著作被译成各国文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家。 皮亚杰代表性著作包括:《发生认识论导论》、《发生认识论原理》、《结构主义》、《生物学与知识》、《智慧心理学》、《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儿童的判断和推理》、《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儿童的道德判断》、《儿童智慧的起源》、《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儿童符号的形成》、《儿童逻辑思维的早期形成》等。 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学说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该理论是一种强调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来源于独立于某一主体之外的客体,也不来源于独立于客体之外的某一主体。它来源于主体与客体间不能分离的相互作用,或用更普通的话讲,来源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主体与环境的平衡。心理、智力、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自我调节系统勇敢地面对环境,但不受它的左右,这一系统仍然运用环境所提供的信息,而不是忽略它,或者把自己的程序强加给环境”。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即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一)成熟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路线上的对立表现为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C 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观点告诉我们 A 事必躬亲 B 一切真知归根到底来自直接经验 C 无需学习间接经验 D 一个人的知识大量来自直接经验 3 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是 A 属于认识过程的基本范畴 B 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 C 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 D.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范畴 4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它 A. 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 是不可靠的 C. 没有客观依据 D. 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5 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B.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C.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6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指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B.真理发展中的两个不同阶段 C.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D.同一真理的辨证属性 7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因为 A.把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B.揭示了认识的对象、来源和作用 C.达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 承认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8 客观真理是指 A. 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客观规律 B. 认识的客体 C. 人的认识中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容 D. 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9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 A.具有客观性 B.具有能动性 C.具有历史局限性 D.具有社会性 10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实践的特点看是因为它是 A 人们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B.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C.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发生认识论原理

3008发生认识论原理(卷名:心理学) J.皮亚杰著。它是一本研究认识的起源的重要著作.3卷本,1950年出皈。伦敦G劳持利奇和基根·保罗出版社1972年出皈w梅斯的英译本The PrIntiple5 0f Genetlc Epistemolcigy。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王宪钿等的中译本《发生认识论原理》。皮亚杰在书中用缝的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连结的理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认识的发生和 发展的观点。皮亚杰说:“发生认识论的特有问题是认识的成长问题,”本书是他几十年来研 究儿童智力发展所取得的科学成果的理论总结. 皮亚杰主要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家,但他指出其研究“在本质上是认识论的。”而认为“对认识的心理发生的研究是进行认识论分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不满意传统的认 识论只颐到高级水平的认识,即只颢到认识的某些最后结果,因此,他确足“发生认识论的 目的就在于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从最低级形式的认识开始,并追踪这种认识向以后各个水 平的发展情况.一直追踪到科学思维并包括科掌思维。”凡是熟悉皮亚杰工作的人,都会发 现正是这一理论思想指导着他对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的。 本书共分3章:第l章为认识的形成。作者应用了逻辑、数学的概念术语对所得的研究 资料作了结构性的分析。他以运算为标志区分出儿童思维发展的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从而阐明了认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建构过程而 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向一个较为复杂的结构过渡的原理。第2章为原初的机体条件。作者分析了认识获得的生物学前提。也就是认识在机体方面的起源和机制问题。他首先评述了J—B.de拉马克的经验主义,指出拉马克学说主要缺乏的是关于变异和重新组合的 内在能力的概念以及关于自我调节的主动能力的概念,而提出S—R(刺激一反应)公式的行为主义学派正是坚持了拉马克学说的精神的,他主张对这一公式应作彻底的变革:把S—R 公式改写成S:R,或更确切地改写成S (A)R,“其中A是刺激向某个反应格局的同化,而 同化才是引起反应的根源。”他还对“天赋论”、“从本能到智力”和“自我调节系统”问题 作了分析。第3章为古典认识论问题的重新考虑。作者对逻辑学、数学和物理学的古典认识 论问题分别作了考察,他认为各门科学都应有自己的认识论,但认识的发生离不开继续不断 的建构。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不仅为研究认识论的读者建立了一个可供经验验证的方法.也提供了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用跨学科的知识阐述认识起源问题的范例。

唯物论及认识论知识点整理

唯物论 一、物质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素质和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3)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二、运动 1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如慧能的 “仁者心动”,毕尔生的“万物只在概念中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提示:形而上学要么否认运动,要么只承认机械运动)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 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三、规律 1 .含义: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不是外部强加的、现象的、偶然的、易变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4.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正确发挥主观能 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客观性为前提。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 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 (2)因此,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意识 1.意识的本质 (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咼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2.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 (1)特点:目的性、计划性、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表现: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认识论 一、实践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都是以人为主体、以

课程与教学论学者

【李秉德】 (1912.7—2005.5),男,归侨,当代著名教育家,西北师大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西北师院院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中国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28年入河南大学预科,1930年升入本科,主学英文,辅学教育。次年改主修为教育。1934年大学毕业后受聘河南开封教育实验区,从事“廉方教学法”实验。1936年入燕京大学,攻读乡村教育研究生。1937年抗日战争暴发,中断学业。曾担任湖北教育厅督学,河南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河南大学图书馆馆长等。1947年赴瑞士、法国留学,曾在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师从皮亚杰。1949年回国。1950年响应党的号召,到西北师范大学任教。 李秉德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是新中国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语文教育等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第一批教育学科(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李秉德教授在长达70年的学术生涯中,矢志不渝,倾心教育,完成了大量著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我国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著作: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论》、《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问题》(与钱伟长、费孝通、季羡林等合著,)、《李秉德教育文选》等。其中《教学论》一书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策三】 1928年10月15日,生安徽省潜山县人,汉族。少年时代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在农村和城镇的私塾、小学、中学读书。1946年秋,考入当时设在安庆的安徽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学习,读完二年级,转入哲学教育系。1949年新中国建立,新的安徽大学在芜湖复校,原哲学教育系改为教育系。1950年春,由安庆转赴芜湖继续学习,1951年7月毕业。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班学习。1952年高校进行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53年7月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任助教,1956年任讲师,1980年任副教授,1986年任教授,1999年4月退休。 王策三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经历新中国建国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前期主要学习西方哲学和教育思想理论;后期主要学习苏联教育学。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论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等工作。 主要论著: 《教学论稿》(专著)、《教育论集》(专著)、《教学认识论》(主编)、《教学实验论》(主编)、《现代教育论》。

现象学本体论认识论实证主义

现象学本体论认识论实 证主义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现象学: 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 “现象”一词(概念)在现象学之前与在现象学中的意义不同。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启蒙运动之前的“现象” 是神学用语。“现象”是通向神的启示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神学基础——,是不能正确理解现象的。 启蒙运动的“现象” 启蒙运动中最重要、对今天的中国思想文化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的,是英国的经验主义,是洛克、休谟的哲学。他们不认为信仰可以正确解释现象,他们根本就不认为人类的理性可以正确解释任何东西。休谟对人类的理性——不管它是否有神的帮助——提出了最根本、最彻底的怀疑。在他们的冲击之下,传统的形而上学陷入最深刻的危机。 为了拯救形而上学,康德写了出名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在康德那里,对我们人类的理性来说,世界无非就是现象世界。我们的理性具有接受、整理、总结、塑造现象世界的能力。而世界只能通过现象被我们所接受、所理解。而事物本身,人类理性是不能探及的。在康德那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常常被人忽略,叫做“合成”,这是理性接受了现象之后,使用自己的功能对其进行加工的产物。就原则上讲,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合成”的结果。 现象学与现象 为什么胡塞尔和其他一些出色哲学家要把他们的学说叫做“现象学”呢很简单,他们关心的首先是现象,甚至无非现象。现象很重要么因为,既然我们对事物本身——或者用唯物主义和其他本体论哲学喜欢用的术语“本质”——不可能有任何把握,我们的理性的唯一对象无非就是现象,那么,我们能够或者必须研究的唯有现象而已。 但是,胡塞尔并不满足于这样的设定。他认为,“现象”不是事物对人类理性的作用,而是人类理性本身。因为,没有经过人类理性的现象是不存在的。他是把康德的哲学作了彻底的发展。 本体论: 本体论(ontology)是哲学概念,它是研究存在的本质的哲学问题。 从广义说,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

心理学名著

十二、心理学名著 第1部《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查普林 第2部《实验心理学史》林波 第3部《心理学史》黎黑 第4部《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讲义》威廉冯特 第5部《荣格自传》荣格 第6部《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荣格 第7部《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荣格 第8部《性学三论》弗洛伊德 第9部《少女杜拉的故事》弗洛伊德 第10部《梦的解析》英文版弗洛伊德 第11部《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第12部《弗洛伊德自传》弗洛伊德 第13部《理解人性》阿德勒 第14部《超越自卑》阿德勒 第15部《存在心理学探索》马斯洛 第16部《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 第17部《智慧心理学》皮亚杰 第18部《发生认识论原理》皮亚杰 第19部《行为主义》华生 第20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埃里克森 第21部《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基础》班杜拉 第22部《成为一个人》罗杰斯 第23部《超越自由与尊严》斯金纳 第24部《人猿的智慧》苛勒 第25部《教育心理学概论》桑代克 第26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考夫卡 第27部《拓扑心理学原理》勒温 第28部《教育论》思想简介斯宾塞 第29部《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哈特曼 第30部《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加涅 第31部《心理学原理》詹姆斯 第32部《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查普林 第33部《认知心理学》(第七版)罗伯特.索尔索第34部《人对意义的寻求》维克多.弗兰克 第35部《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布勒.艾伦 第36部《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沙利文 第37部《教育心理学》奥苏伯尔 第38部《记忆》艾宾浩斯 第39部《机体论》戈尔茨坦 第40部《分裂的自我》R.D.莱恩 第41部《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维纳 第42部《道德发展的心理学》科尔伯格

知识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自测题及答案

日测内容:认识论 星期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观点B.反映论的观点 C.辩证观点D.唯物的观点 2.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一著名论断表明() 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B.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C.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D.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C.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D.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4.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B.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C.概念—判断—推理D.经验—理论—经验—理论 5.恩格斯提到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一观点说明()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具有科学性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列宁说:“人不能完全地把握一反映一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表明()A.人只能认识自己周边的具体事物 B.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C.人们无法达到对自然界最终的真理性的认识 D.人的认识能力是无法达到对绝对真理的把握 7.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 C.真理是多数人的主张,谬误是少数人的见解 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

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演示文稿

本体论 本体论(Ontology),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的哲学理论。“本体论”一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P·戈科列尼乌斯首先使用的。从广义说,它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 认识论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认识论(epistemology)即个体的知识观,也即个体对知识和知识获得所持有的信念,主要包括有关知识结构和知识本质的信念和有关知识来源和知识判断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在个体知识建构和知识获得过程的调节和影响作用,长久

以来一直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心理学领域中对认识论所进行的研究相对较短,其最早可以追溯到皮亚杰 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说明“怎么办”的问题。 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 方法论也是一个哲学概念。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方法论是普遍适用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并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中经常提到方法论这个概念。

工程风险的认识论根源

工程风险的认识论根源 摘要:工程不仅促进人类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多问题与风险。工程风险的产生不仅有实践上的原因,还有认识上的根源。本文将从工程伦理学的视角对传统工程技术观进行分析,通过梳理若干种传统工程技术观及其缺陷和影响,试图发掘引发工程风险的认识论根源。 关键词:工程风险技术决定论工程工具论功利主义 一、工程技术观 “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看法或态度”[1],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换言之,“观”是对事物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它存在于人的思维意识中,能动地指导着人类的行为。 工程观是指“人们对工程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人们对工程的价值、发展、文化,以及工程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态度。”[2]。关于技术观的定义,哈尔滨工业大学孟庆伟在《技术学辞典》中撰写的“技术观”词条:“对技术的总体看法和观点。包括对技术本质、特征的认识。关于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技术发展与其他社会因素的认识。技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或者技术的体系与结构问题的认识,以及对于各种新兴技术的评价等。” 二、工程风险的认识论根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而认识也影响实践、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人类可以通过对某一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动地指导其实践,从而改造客观事物,因此认识对于实践的意义尤为重要。在工程中,“人们持有不同的工程观,就会对工程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理解”[3],从而直接地影响到人们在工程活动中的实践行为,因此树立正确的工程技术观是工程共同体顺利进行工程活动的前提和保障。 然而“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时间引向歧途”[4]。传统的工程技术观如技术决定论、工程(技术)工具论、功利主义工程观等,由于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价值理念等原因,往往导致这些工程技术观的内容比较片面、观点比较偏激,未能形成完善的工程技术观,这些传统工程技术观的误导正是产生工程风险的认识论根源。下文将就此进行讨论。 三、传统工程技术观的误导 ①技术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是技术哲学中重要的一支学派,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并一直

中西方哲学 本体论

第二讲本体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2008年10月 ◎第二讲,本体论(3周:10月7、23日;10月28、30日、11月4日、6日) 一、西方形而上学(本体论)及其发展史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 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马哲诞生之后西方本体论哲学的进展 四、中国哲学(老子、易学)对本体论问题的解决 五、人类新哲学本体论建设任务 从幻灯片“渺小”中,我们能体会到我们人在宇宙中是如何的渺小。《苏菲的世界》:“哲学家从来不会过分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们而言,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这是哲学家与小孩子共同具有的一种重要能力。你可以说,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像个孩子一样敏感。而大多数成人都把这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 一、西方形而上学(本体论)发展史简介 (一)概念。“形而上学”与“本体论”等概念及其关系 ◎“形而上学”这个词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和用法。第一指对终极实在(ultimate reality)本性、本源、和存在状态的理性思考,形而上学即本体论,与价值论、认识论并列相对而言(狭义)。这里我们是在狭义上使用“形而上学”这个词的。 对于本体论的误解。1,从本体论是关于超验或先验的原理的系统,导出“这种哲学当然应归入客观唯心主义”的推论。(上海俞宣孟《本体论研究》);2,将研究经验存在具体内容的学问,冠之以“本体论”之名。这与20世纪语言哲学的强势崛起有关。 “形而上学”的第二种用法是广义的用法,与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一书中开创

的哲学传统一致,是指用高度抽象的概念去把握超验的,比经验知识更为深刻、更为普遍的本质性、规律性的内容。在此意义上,形而上学就是大哲学,被理解为包括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第三种用法是从黑格尔之后,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出来的,即相对于辩证思维方式的一种机械主义的思维方式,即在方法论意义上使用这个词。 ◎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一词起源于公元前70年的罗马,希腊漫游哲学家安德罗尼柯Andronicus在亚里士多德逝世300年后编纂他的著作时,把他归为“第一哲学”的论著放在了物理学论著之后,叫“meta (ta) physica”, or “following (the) Physics”,后来简化成Metaphysics,“meta”既有“后”的意思,又有“超”的意思,更由于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内容使这个词渐渐地明确地有了“超越可感觉经验实在的内容”这样一种内涵。 ◎本体论ONTOLOGY(《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在西方哲学中,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来自拉丁文ON(存在、有、是)和ONTOS(存在物)。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1547-1628)在其著作中第一次使用了“本体论”一词,将其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 ◎(二)历史。1)古代。西方哲学起始于问:世界从哪里来(世界的本原),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质)。开始形成的回答:水、气、火等等某种具体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后来德谟克利特提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是实在论的、同时也是还原论的、分析的思路。◎“分析”一词有狭义与广义、或逻辑与生活两种。狭义地或逻辑地,分析与综合相对而言,广义或生活的用法等同于研究探讨,包括了辩证地研究、探讨。 ◎还原论是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方法。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被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其本质。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性质。 ◎公理化是指通过运用公理方法的研究,建立起由公理表述的理论系统。其方法主要是:1)从它的诸多的概念中挑选出一组初始概念,即不加定义的概念,该理论中的其余概念,都由初始概念通过定义引入,即都用初始概念定义,其余为导出概念。2)从它的一系列命题中挑选出一组公理,即不加证明的命题,而其余的命题,都应用逻辑规则从公理推演出来,称为定理。应用逻辑规则从公理推演定理的过程称为一个证明,每一个定理都是经由证明而予以肯定的。由初始概念、导出概念、公理以及定理构成的演绎体系,称为公理系统。中学几何。 ◎古希腊哲学发展到巴门尼德(盛年约在公元前504-501年),将“存在”或“是”确立为哲学的对象,他区分了“非存在”和“存在”。非存在只是变动不居的感觉对象,存在是由思想才能把握的事物不变的共相或本质。认为理性把握的本质逻辑在先。确定时间在先回答的是起源问题,而确定逻辑在先则是要回答本质或本原问题。 ◎中国哲学对世界本体的把握思路完全不同,我们可在《易传》中看到。《易经·系辞下传》第二章:“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