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我们知道和不知道的事

我们知道:温室气体“捂热”地球

冰川融化,春季提前来临,植被分界线往高海拔推进,动物分布的变化----多种证据都支持温度计显示的事实:地球的确越来越暖和。整个20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8摄氏度。

温度升高,有两种解释:到达地球的热量变多,或离开地球的热量变少。第一种解释可以排除。太阳活动的变化,只使每年到达地球的热量变动大约0.1%。卫星数据显示,热量近几十年来在总体上并未有明显增长。那么,只剩下第二种解释:离开地球的热量变少了。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一种观点认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了。这些气体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辐射,而这些热能本会发散到太空中。温室气体会重新将一些没发散出去的能量辐射回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大气层中温室气体增加,意味着能发散出去的热量减少,地球因此变得更温暖。

通过研究地球过去的气候,人们发现,不论何时,只要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球就会变暖。自从19世纪工业时代开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280ppm上升到380ppm(编者注:ppm为百万分比浓度)。虽然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我们星球的气候,但已有的证据表明:二氧化碳是引起近年来气候变暖的首要原因。

我们不知道:人们会排放多少温室气体?

除非我们知道大气层中最后会有多少温室气体,否则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几年地球温度会上升多少。

人类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我们未来如果能大幅度减排,二氧化碳浓度就不会超过400ppm,温度不至于升高太多。但事实上,只有少数国家承诺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中美等重要排放国并不在列;而一些做出承诺的国家还在暗中建造更多火电厂,承诺的可信度打上折扣。目前,温室气体的排放轨迹接近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最差情况。如果还不减排,2100年二氧化碳浓度可能达到1000ppm甚至更高。

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是地球的反应。到目前为止,大气中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大量吸收,大约占排放量的1/3。试想,如果这个缓冲效应减弱以后会怎

样。当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使地球变暖,但过去二氧化碳浓度也在自然上升。

现在,暖水海洋溶解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而我们依然不知道确切原因;有人提出生物活性的改变或许能解释这一现象。如果这种机制开始生效,人们就需要更大力度的减排才能抑制地球变暖。

永久冻土层、泥炭沼泽和海底甲烷水合物中封藏有大量温室气体。我们尚不知道储藏量有多大,不知道冻土层会融化多少,也不知道泥炭沼泽会干涸到什么程度,不知道大海会不会随着温度升高开始从水合物中释放甲烷----作为温室气体,甲烷可比二氧化碳更强力。

这些风险都难以量化,IPCC考虑的情境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它们。最坏的情况是,即使我们大幅度减排,二氧化碳浓度还是持续升高。我们采取行动越晚,行动产生的效果就越弱。

思考:1、结合上述材料,描述二氧化碳保温作用的原理。

2、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温室气体的来源。

我们知道:其它污染物在给地球降温

我们往大气中排放各种物质。同二氧化碳一样,一氧化二氮和氟氯烃也是温室气体。煤烟,即炭黑,可以通过吸收热量让物体升温,同时也会形成遮蔽,冷却地表。其他反射物也将太阳热量反射到太空,让地表降温。

大型火山喷发时,会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比如1991年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它喷发后一两年间,地球温度降低了。但是,不同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效果是短暂的。因为二氧化硫在大气中会形成液体气溶胶,最终随雨降回地面。

燃烧含硫的化石燃料可以大大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20世纪40到70年代间,二氧化硫污染非常严重,平衡了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西方国家为遏制酸雨减少了硫排放,这一掩蔽效应也逐渐消失,地球变暖继续进行。

2000年硫排放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火电厂数量的增多。现在,中国正为这些火电厂安装脱硫设备。二氧化硫排放减少后,温室效应将会加剧。

我们不知道:冷却作用有多强

有的污染物可以在大气中形成微小的气溶胶液滴,它们能造成异常复杂的影响。二氧化硫气溶胶反射了多少热量,要受很多因素影响:气溶胶液滴的大小,在大气中的高度,夜晚还是白天,处于哪个季节……

气溶胶对云也产生很大影响,比如,云会因为它变得更亮,能将更多热量反射到太空。气溶胶存在的时间很短,通常不会像二氧化碳一样在大气中均匀分布,而容易聚集在污染物的中心。

正因此,我们仍不能确定诸如二氧化硫这样的污染物带来的降温效果有多少。随着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降温效果也被温室效应抵消,这一点倒是很明确。但是,温度升高是不是由于较强的降温效应被更强的温室效应抵消后产生的效果?或者,只是温和的降温效应中和了更温和的温室效应?

大部分IPCC的模型显示,是第二种情境。但是,如果气溶胶降温效果强过人们的预想,地球可能在气溶胶浓度降低后加速变暖。

思考:1、结合材料,说明哪些污染物在对地球降温,又是如何实现降温效果的。

2、结合材料,说明我们人类可以通过哪些合理活动,有效缓解全球变暖的步伐。

球自转和绕日公转。

师: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地球上生命的存在与地球的运动特征有密切的联系,实际上不仅仅是生命的存在,整个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都受到地球运动的影响。因此,掌握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征是我们复习掌握地球运动内容的基础。

我们先谈谈地球的自转。

[投影]请看图,你能说说地球自转是一种怎样的运动吗?自转方向怎样?[投影]

生答:地球自转是一种绕地轴的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区域,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两极没有自转。

师:自转的速度如何呢?[投影]

生答:转动的速度可以用线速度和角速度来表示。对比一下ABC三地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可看出:因地球自转是一种绕轴旋转,就地表任意一点而言,是围绕各自所在的纬线圈作圆周运动,纬线圈长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

所以纬度不同的地点自转线速度不同。ABC三地角速度相等,都为每小时15°,而线速度越来越大。

师:[投影]简单归纳一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自转角速度各处相等,两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呢?[投影]生答。

师:因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也因为我们所选参照物的不同,地球自转有了恒星日和太阳日两个周期。它们的差异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答。

师:[投影]看图:大家已经知道,恒星其实是在运动的,但因为太阳以外的恒星距离我们太遥远,在视觉上我们看到恒星位置似乎是不变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图示的三颗恒星看作是同一颗恒星在同一个位置,也就是静止不动的一个参照点。选地球表面任意一点P,在起始位置也就是位置1,恒星和太阳都在P点的正上方,所谓正上方就是常说的头顶上方位置,此时恒星、太阳、P点、地球球心在一条直线上。地球自转一周后来到公转轨道上2的位置,那颗恒星再次来到P点的正上方,此刻所花的时间是多少?

生答:23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因是以太阳以外的恒星为参照的,所以又称为恒星日。

师:但如果以太阳为参照,在2的位置,太阳不在P的正上方。大家想想看,此刻,太阳是已经过了还是没到P的正上方呢?

生答: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大家已经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啊,我们可看出,在2的位置,太阳还没有再次来到P的正上方,必须再过一段时间,地球到达公转轨道3的位置,太阳才再次来到P的正上方,太阳、P点、地球球心又在一条直线上。相对于太阳而言,地球才转了一周,所花时间是24小时,即一个太阳日,一昼夜,也就是常说的一天时间。

师:大家看到,从1到3的位置,地球自转了一周加上b的角度,而b角又等于地球在24小时内在公转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的角度a角,平均差不多59′。这里为了清楚地说明问题,将角度大大地放大了。所以,恒星日与太阳日差别的产生是地球同时同向进行着自转和公转的结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探讨一下如果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相反,情形又会怎么样呢?

有同学会问,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何不用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恒星日”,

而用的是近似值的“太阳日”?是不是“太阳日”是个整数,用起来方便?

生答:当然不是。太阳,它与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种种自然现象息息相关,是地球上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生活能量的主要源泉。人们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律安排生产生活,理所当然的是以“太阳日”为常用的时间尺度了。

师:地球自转的同时绕日在公转, [投影]看演示,结合前面的内容想想,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有什么特点?

生答: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实际上非常接近正圆的一个椭圆轨道,这里为了说明问题将它画得扁了一些,太阳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也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公转。

师:公转速度如何呢?

生答:因为在公转过程中,地球距离太阳远近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受太阳的引力大小也在不断变化着,这就导致公转速度不断变化。德国科学家开普勒早在400年前就总结出行星运动的规律,其中一条就是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所以近日点前后,即1月初,地球公转最快,远日点前后,即7月初,地球公转最慢,平均下来,地球公转的线速度为30千米每秒,角速度为每日59′。

[投影]生练习,填表。

师:[投影]我们对比一下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点。看表格:我们可从轨道、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比较两种运动特征。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是怎么回事我们待会儿研究。

[投影]生练习。

师:小结、转承。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太阳系作为整体,时刻都在围绕银

河系中心高速旋转球在自转和绕日公转的同时也随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旋转,同时还围绕月球与地球两者的质量中心旋转,银河系整体也在高速旋转,所以地球运动是多重运动方式的叠加,只是对地球环境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是地球的自转和绕日公转,因此在本讲中我们重点讨论这两种运动的地理意义。以下所有“公转”一词都指地球的绕日公转。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投影]我们先来看看地球自转的影响。

生答:首先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出现的现象。

师:[投影]看这幅图,图上所画的太阳光是平行光,为什么是平行光,太阳是球体,明明光芒四射?要知道,太阳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太阳与地球就象西瓜与芝麻,所以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几乎是平行光。想想看,昼夜交替是怎么产生的呢?它和昼夜现象是同一回事吗?

生答:不是。地球是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下,形成昼夜现象。也就是不透明球体在平行光照射下都会有一半明亮一半黑暗的现象。正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才导致昼夜不断更替。昼夜分界线是晨昏线,如图中虚线所画的大圆。该圆又可分为晨线和昏线两个半圆。

师:[投影] 如何区分晨线和昏线呢?

生答:地球由黑夜转向白昼,此时的昼夜分界线就是晨线,反过来,地球由白昼转向黑夜,此时的昼夜分界线就是昏线。

师: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怎样?

生答:它是垂直于太阳光线将地球平分的大圆。

师:什么叫昼弧、夜弧?

生答:纬线圈在白昼的部分称为昼弧,在黑夜的部分称为夜弧。

师:昼弧、夜弧的划分与昼夜长度什么关系?

生答:同一根纬线圈上,昼弧、夜弧的长度比就是该纬度昼长、夜长之比。纬线圈在昼半球或夜半球每跨经度15°,昼长或夜长就有1小时。无论何时,赤道与晨昏线都是相互平分的。赤道上昼长永远12小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

师:[投影]甲、丙的昼长是多少?

生答:甲昼长0时,发生极夜;丙的昼长24小时,发生极昼。

师: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甲、乙、丙太阳高度是多少?

生答:图中乙为太阳直射点,太阳光垂直于地面,太阳高度为90°,甲、丙为晨昏线上的点,太阳光与地面平行。太阳高度为0°。平行光照向地球球面,在不同地点太阳光的入射角不同,也就是太阳高度不同,直射点附近入射角大,远离直射点的地方入射角小。

师:太阳光的入射角大小有什么影响呢?

[投影]我们看这一幅图:甲图,太阳直射,乙图太阳斜射,如果太阳光线相等,甲、乙阳光照射甲照射面积小,乙照射面积大。甲图太阳光线集中,单位面积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乙图太阳光线分散,单位面积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

师:归纳。另外,直射时太阳光线穿越的大气路程短,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这样,入射角不同,相同面积的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不等,这是形成地表温度空间差异的根本原因,而地表温度差异又是形成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

除了昼夜交替外,地球自转还产生了地方时差和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先来看看时差是怎么回事,

[投影]学习这部分知识,我们要搞清4个概念:地方时、时区、中央经线、区时。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我们是以太阳的升落作为时刻早晚的参照的,所以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地方时是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因太阳直射点每24小时在地球上转一周,所以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为使用方便,全球共分为24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每时区中间的那根经线称为中央经线,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公用的时刻,那就是区时,因为相邻的中央经线间隔经度15°,所以相邻时区区时相差 1小时。同一经线上各地地方时相同,所在时区相同,区时相同。

同学们在进行区时的换算时,脑海中要有时区划分图。而记住时区划分图的关键是熟悉0°和180°经线两侧时区和区时的差异。[投影]看图,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跨7.5°划分为0时区也称为中时区,从它的边界向东向西每隔15度就划分1个时区。这样每条中央经线的经度就是时区数乘以15°,如东二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30°,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西经75°。东西十二区各跨7.5°,180°经线就是东西12区的中央经线。0°经线两侧属于同一个时

区,两侧区时相同,也就是日期和钟点都相同;180°经线两侧属于不同的时区,两侧区时的钟点相同,但任何时刻日期都相差一天,东12区比西12区早24小时,这是人为划分时区的结果。计算两个时区的区时差时,只要看时区数,若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用时区数相减就得区时差,如西1区与西11区区时相差10小时;若一个为东时区另一个为西时区,用时区数相加就得区时差,如西5区与东11区区时相差16小时。

如果有同学对时区的划分还不熟悉,在进行区时换算时可借助数轴,[投影] 数轴上每个点的数值代表时区数,0代表零时区或中时区,从左往右(即地理上由西向东),由西12区到东12区。任意两个时区的区时差等于两点间的距离。如西3区与东2区的区时差是5个小时。从左往右区时越来越早。根据“东早西晚”的规律,若已知的是东边的区时,求西边的区时,则用已知区时减去区时差。同学们可自己举例进行运算。

[投影] 生练习。

师: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虽然主要由地球自转引起,但也是在公转运动的参与下形成的。我们再看看在地球上物体水平运动方向是如何发生偏转的。

生答:图示发生在地球上三个不同地点的物体水平运动的情形,甲运动方向向右偏、乙方向没变,丙运动方向向左偏。

师:怎么看偏转方向呢?先看甲:初始运动方向向西,我们面向西观察,运动方向向北偏转,北侧在我们的右方,所以甲地运动方向发生了右偏,为北半球某地。

再看丙:初始运动方向向西,我们面向西观察,运动方向向南偏转,南侧在我们的左方,丙地运动方向发生了左偏。为南半球某地。乙地不发生偏转,在赤道。

理由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赤道上无偏转。另外,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你能举例说明地转偏向力对环境的影响吗?

生答:地转偏向力广泛作用于大气、水的运动,对人类的交通工具和空中的飞行器都会产生影响。水流方向的偏转使河流两岸的地貌产生了差异;气旋、反气旋天气是在地转偏向力的参与下产生的。

师:为什么赤道附近没有台风?

生答:那是因为地转偏向力太小,不能形成空气涡旋。

师:你去新加坡旅游,当地人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们这里不受台风的影响,就是这个道理。

地转偏向力不仅对自然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并由此改变了地表环境,对人类社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学们可以留心观察与思考,还有哪些实例可以说明地转偏向力的。

那么地球公转主要带来了哪些影响呢[投影]?地球公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归根结底是由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的[投影]。而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又主要是由黄赤交角的存在而产生的。[投影]

什么是黄赤交角呢?它的大小与太阳回归运动的范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投影]我们看,图中的M是地轴北极所指的方向北极星,④代表赤道面,③代表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①代表上述两个面的夹角,即黄赤交角,数值为23°26′,②代表地轴与黄道面夹角,与黄赤交角互余,数值为66°34′。从图上还可以看出,黄赤交角也就是角①的大小等于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高纬度,我们将该纬线称为回归线,回归线的纬度是23°26′。

现在我们来看看,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是如何移动的。[投影]在每年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什么纬度附近。顺便看看下图中对应的日期晨昏线的位置。我们再想想。假如黄道面与赤道面平行,即黄赤交角为0时,直射点的位置又怎样呢?看看吧。

生答:[投影]这时候直射点的位置就总在赤道上,不会移动。

师:你们再想想看,如果黄赤交角存在,而地轴的倾斜方向始终在变化,比如北极总是倾向太阳一侧,你能推测直射点的位置吗?

生答:那就总是直射在北回归线上,与目前的6月22日情形相似。

师:所以,太阳回归运动的产生是由以下几方面决定的:

[投影]一是地球的绕日公转,这是前提;

二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即地球是倾斜着身子公转的,

第三是地轴在宇宙空间的倾斜方向不变。

因而,太阳直射点以回归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南北回归线上每年直射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直射两次。

我们要熟悉太阳回归运动过程,特别是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及

移动方向,以这4个日期为参照,推断其它日期的情形,比如,你能说说从7月1日至8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吗?

生答: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由北向南移动。

师:来看看这道考题:[投影]

生答:解这道题首先要将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置找出来,图中3和8的位置太阳直射赤道,应为二分日,1处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应为夏至,6月22日,5处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应为冬至,12月22日。有了二至的位置,依据公转方向,判断3处是春分8处是秋分。题中所说的3月24日最接近春分日,正确选项是B。

师:那么太阳回归运动带来哪些影响呢?

生答:直接影响有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的时空变化。

师:[投影]先看看昼长的变化。弄清下列三组关系:直射点所在半球与昼长纬度变化;直射点移动方向与南、北半球昼长变化;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弄清这三组关系也就理清了昼长时空变化的来龙去脉。

前面已经说过昼夜长度取决于晨昏圈将纬线圈分割的情况,我们就来看看不同的日期晨昏圈对纬线圈的分割有什么差异。[投影]

生答:当太阳直射赤道的时候,也就是二分日,晨昏圈将纬线圈平分,各地昼长相等;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边了,也就是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且越往北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极昼范围达到最大值。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且越往南白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极夜范围达到最大值。

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候,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南边了,也就是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极夜范围达到最大值。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且越往南白昼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极昼范围达到最大值。

师:由此可见,只要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就是昼长夜短,南半球就是昼短夜长,越往北白昼越长。也就是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是昼长夜短,另外的半球昼短夜长。由于晨昏圈总是与赤道平分,所以赤道上总是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又有什么关系呢?[投影] 看这幅图,太阳直射在北半球a角,晨昏圈所在平面与地轴的夹角 c角。

生答: a等于c。c与 b角互余,就是b角与直射点纬度互余,b角是当日发生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也就是发生极昼极夜的最大范围。我们只要知道直射点所在纬度就能推算发生极昼极夜的范围。比如说,当太阳直射在南纬15°时,南纬75°及其以南发生极昼,北纬75°及其以北发生极夜。

师:这个规律很重要,我们马上还要用到它。

现在,[投影] 我们归纳一下昼长分布与变化规律:

生答: 1.夏半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且越往高纬,昼长越长;冬半年,昼短于夜,且越往高纬,昼长越短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变长,直至极昼;南半球各地昼长变短,直至极夜

3.昼长年变化幅度由赤道向极圈递增,赤道上为0,极圈及纬度高于极圈地区为24小时

师:昼长的纬度差异和年变化使得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具有时空差异,引起地理环境特征的时空变化,也引起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时空差异。

地球公转还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投影]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内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也就是地方时为12点时(当地正午)的太阳高度。[投影]看图:图示的角a、b、c、d、e、f、g都是正午太阳高度角吗?

生答:只有d不是,其它都是,d所示的太阳高度是子夜时的太阳高度。

师:在图上如何看出地方时呢?

生答:常用的有两个基本依据,一是找昼半球或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12时,如甲图右侧经线和乙图左侧经线,它们地方时都是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为0时或24时,如甲图左侧经线和乙图右侧经线,它们地方时都是0时或24时。以此为基础,推断其它经线的地方时。二是找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6点,如甲图的中央经线;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18点,如乙图的中央经线。以此为基础,推算其它经线的地方时。

师:你能说说甲、乙图所示的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吗?

生答:甲图,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乙图,正午太阳高

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师: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总是由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侧对称递减。除直射点外,某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点有两个,那就是与直射点纬度距离相同的两个点。

生答:比如甲图,太阳直射23.5°S,33 o 26′S和13 o 26′S与它的纬度距离都是10°,所以当天33 o 26′S和13 o 26′S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都是80°。

师:小结。高中地理必修部分要求同学们定性的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特征,至于定量地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差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再去尝试,用学过的三角函数知识很容易解决这样的问题。

在空间上,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那么,从时间上来看,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如何呢?

生答: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向该纬度方向移动期间,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太阳直射点向远离该纬度的方向移动期间,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对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而言,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从12月22日到第二年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情形正好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越接近两次直射的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同一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相等,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师:我们可以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归纳如下:[投影]

生答: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对称递减。

2.同一纬度,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北纬23o26′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个最大值,越接近直射的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师:我们一起看一道题目:[投影] 将太阳能热水器支架改造成可以升降的活动方式,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怎样才算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呢?

生答:就是让集热板与当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垂直。为什么要调节呢?因为正午太阳高度是有季节变化的。本题说明的是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正确选项是B。

师:四季是怎么产生的?

生答:由于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规律,人们据此划分了四季。[投影]

师:四季是怎么划分的?

生答:天文四季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的变化为标志,是以二分二至日为分界点的。北温带的许多国家比如我国,在气候统计上一般把3、4、5月份划分为春季,6、7、8月份划分为夏季,9、10、11月份划分为秋季,12、1、2月份划分为冬季;南温带季节与之相反。四季的产生不仅是天文和气候的四季变化,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也相应有季节变化,导致人类活动也有了季节变化。

师:由于同一季节不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变化规律,人们据此划分了五带。[投影]

师:看图,五带的分界线是什么?五带各有哪些天文现象?

生答: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寒带,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温带。五带的产生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太阳辐射能量在同纬度地区相近,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五带的产生使得热量分布具有了纬度地带性规律,这是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基础。

师:那么,[投影]五带范围与黄赤交角数值有怎样的联系? [投影]

生答:黄赤交角的数值决定有太阳直射的最高纬度,即黄赤交角大小等于回归线的纬度,也就决定了热带的范围。黄赤交角大小与极圈的纬度互余,也就决定了寒带和温带的范围。黄赤交角越大,热带和寒带范围越大,温带范围越小。因为黄赤交角大小决定了回归线纬度与极圈纬度,也就决定了五带范围。

师:黄赤交角大小与五带范围的关系,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归纳: [投影]

?黄赤交角的数值决定有太阳直射的最高纬度,即黄赤交角大小等于回归线的纬度

?黄赤交角大小与极圈的纬度互余

?黄赤交角越大,热带和寒带范围越大,温带范围越小。

我们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做个小结:[投影] 地球自转产生了赤道平面,地球公转产生了黄道平面,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倾向不变导致太阳回归运动产生。太阳回归运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它们的时间变化形成了四季更替,它们的空间变化导致了五带划分。

小结:由此可见,四季与五带的形成都是太阳回归运动的结果,是太阳辐射热量在地球表面时空分布不均造成的。而热量的时空分布不均是地理环境特征具

有时空差异的直接原因,它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必须联系地球自转和公转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生练习。

师:地球的运动与地球的宇宙环境一样,既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又对自然环境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并由此对人类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投影]总结

地球的运动是复杂的,其中与我们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自转和绕日公转运动。本专题我们从运动特点和运动意义两方面展开讨论。从旋转轴、方向、周期、速度四个方面讨论了地球自转的特点;从轨道、方向、周期、速度方面讨论了地球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等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最终导致四季形成和五带的划分。

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气候

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气候 作业时间:月日 (2020四川成都实验学校模拟)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2.甲、乙两地气温数值大小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和洋流B.风带和洋流 C.纬度和风带D.地形和纬度 答案:1.B 2.A解析第1题,甲、乙两地均雨热不同期,且最冷月均温在0 ℃到15 ℃之间,为地中海气候,选B项。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海拔高于乙地,且甲地位于南美洲西部,受秘鲁寒流影响;而乙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不受寒流影响。因此,无论最低气温还是最高气温,都是甲地明显低于乙地,选A项。 (2020甘肃武威六中模拟)下图为局部气压带、风带模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D.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4.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则下列四幅图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答案:3.C 4.D解析第3题,0°~10°位于赤道附近,受热多,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带,受其影响,易形成降水;30°~40°位于副热带,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带,受其影响,不易形成降水;南半球风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东南风,因此图中10°~20°、20°~30°均盛行东南风,干燥,选C项。第4题,图中M位于30°~40°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若位于大陆西岸,易形成地中海气候,夏季(该地为南半球,1月份前后为夏季)降水少,因此D项正确。 (2020广东广州质检)2016年12月,我国首颗全球CO2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这将使我国初步形成监测全球大气CO2浓度的能力。卫星监测结果表明:CO2浓度全球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最高、夏季最低,最大季节变化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大陆地区;在半球分布上,春季、冬季和秋季北半球CO2浓度都高于南半球,而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教学案课前学生结合导学案自主预习。 导入:一段2分钟的“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例证”的视频导入——感知、认识全球气候变暖 教师提升: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我们的研究思路应该是什么? 学生答:略 教师承转:全球气候一直在变暖吗?如果没有,那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答:略 一.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特点 教师问:按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分为哪几个时期? 学生答:略 PPT展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历史时期全球年平均气候变化曲线”图、“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学生读图回答: 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中出现了几次寒冷的大冰期? 2、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是什么? 3、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特点是什么? 4、仪器观测时期气候变化特点是什么? 5、哪两个时期气温上升较快? 6、图中从1860—2000年气温大概上升了多少度? 教师总结提升:活动一——目前全球气候变暖: A——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正常体现? B——还是人类活动所导致?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PPT展示四种温室气体在大气中随时间的含量变化示意图、近百年来的世界平均气温变化图、2002年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学生活动:总结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承转:“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视频播放 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教师问:结合昨天的预习和观看的视频,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有哪些? 学生答:略 教师承转: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四个大的方面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活动二:全球变暖后,海平面上升了,会引起… 小组合作请将下列选项“对号入座”对号入座: A 海水受热膨胀 B 海平面上升 C 海水入侵 D 低地淹没 E 海岸侵蚀加强 F 土地盐碱化 G 冰川融化 H 海岸线退缩 I 地下水位上升 J 海岸工程建设破坏 K 风暴潮、洪涝等自然灾害加剧 材料一:《中国海洋报》报道2004年~2006年,中国沿海大多数地区沿海海平面都高于常年。 受海平面上升影响,上海沿海地区的咸潮入侵和海岸侵蚀等海洋灾害都有所加重。另外,咸潮频繁入侵,对城市供水造成影响,地下水和土壤盐渍化加重,严重危害上海的水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海平面上升使浙江沿海风暴潮灾害更加严重,2004—2006年间,有5 次灾害性台风先后在浙江登陆;2006年海南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107毫米,沿海部分岸段侵蚀严重,其中海口市因海岸侵蚀损失土地约1.5平方公里,海滨旅游区和海岸工程设施受到威胁。 活动三: C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可再 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原因,影响,对策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剧烈增长,矿质燃料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导致大气中CO2、CH4、O3、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气候变化正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各种自然和生物系统,如冰川退缩、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暴风雪、土地干旱、森林火灾、物种变异和濒临灭绝、饥荒和疾病以及中高纬度地区生长季延长,影响到物种分布区域,生物种群结构与多样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气候变化超越了国界,危及所有的生灵,包括人类自身。 一、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1、气温变化 观测记录和研究结果表明,自l861年以来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升高了大约0.6℃左右。就全球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自1861年以来最暖的10年,1998年则是自l861年以来最暖的1年。近百年的全球温度仪器测量记录还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最主要的增暖发生在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期间。观测资料显示,1951-1989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04℃的速率上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自1987年以来出现了持续14年的异常偏暖,最暖的1998年偏暖1.4℃。这一变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一致。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两测绘地图(如图1、2),显示了的全球气温变化,并指出未来地球温度将继续升高。自2000年至2011年,全球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如图2)。就中国而言,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西部增温最显著,而且冬季比其他季节增温明显,晚上增温比白天明显。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课标要求: 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教材并未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所以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XX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试题及答案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读下图,回答1~3题。 1.20世纪60年代后() A.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B.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C.全球气温呈下降趋势 D.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 2.与三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 A.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B.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C.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以内 D.近三十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呈负相关 3.近年来,与a、b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A.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 B.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C.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D.南极臭氧层空洞逐步扩大 (2012·山东临沂高一质检)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②滩涂面积减少③淹没部分耕地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5.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臭氧层破坏②森林被大量砍伐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读“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回答6~8题。 时间含量 工业化前(1750-1800) 280 1958年315 1990年353 1998年360 单位:体积分数×10-6 6.在近40年时间里,CO2含量增加值和平均年增加速度分别为() A.35×10-6、10×10-6B.45×10-6、10×10-6 C.45×10-6、1.1×10-6D.45×10-6、2×10-6 7.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A.吸收太阳辐射,使人体增温 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 8.联系上表可知,近50年来全球气温明显上升的原因是() A.自然原因造成B.人为原因造成 C.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原因起主要作用 D.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原因起主要作用 读下图近年来大气中CO2的增长示意图,回答9~12题。 9.图中正确代表近年来CO 2增长曲线 的是() A.A B.B C.C D.D 10.近年来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小汽车等交通 工具的增多

全球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柴达木盆地气候正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其主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为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所环绕,总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境内蕴藏着各类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誉为中国的“聚宝盆”。但这个“聚宝盆”长期被水资源短缺所困扰,生态和经济发展均受制约。 最新气象研究表明,中国西部“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气候正在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2009年,盆地内的地下水量新增了2亿多立方米,相当于16个杭州西湖的水量。青海省气候监测评估中心近日发布的《柴达木盆地候变化评估报告》中称,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乃至全国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方,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升温和降水量的持续增加。 在气温升高的同时,柴达木盆地降水量也在持续增多。据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介绍,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从1998年以来降水量持续增加,增加趋势明显大于青海省其他地区。卫星遥感表明,近年来柴达木盆地湖泊面积不断增大、水位明显上升,其中2008年哈拉湖面积比2005年增大7.38平方公里。 气象专家预测,未来10年至20年,柴达木盆地的气温将继续上升,可能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值偏高左右;降水还将继续增加,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相比将偏多5%-19%左右;柴达木等河流的径流量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将偏多10%左右。中国“聚宝盆”气候暖湿化的趋势还将在未来表现得更为明显。 气候变化规则将重塑全球产业结构 第一,能源消费成本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构成,进而影响全球产业的布局。不同产业的碳密度、不同国家同一产业的碳密度差异很大。比如,能源业的碳密度大约是服务业的10倍,发展中国家的碳密度大约是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因此,减排所引发的能源成本提高,对不同产业和不同国家的压力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的消费成本比价变化有可能会改变全球能源供求的格局。气候变化规则虽不能改变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的生产成本比价,但可以改变两者间的消费成本比价。一旦确立全球气候变化规则,清洁能源的发展将不再受制于化石能源的价格波动,因为每个国家(企业)都将面临减排额度的制约。这样,化石能源的现行供求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第三,围绕减排所开展的技术创新将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之一。国际气候变化规则既为减排技术创新提供动力,也将不可避免带来压力。未来产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取决于碳密度的高低,企业盈利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取决于减排的能力大小,因而产业技术进步与碳密度会有越来越高的关联度。很多产品的性能和功效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但由于其

介绍全球气候变化

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2、国际上应对它都出台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和组织 3、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做的事情(文件,措施,实际目标) 4、以前、现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 5、存在分歧的地方 6、最新的研究数据的来源 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在人类活动和自然两个作用力的驱动下产生的,气候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大气内部的状态和行为,而且还取决于与大气有明显相互作用的海洋、冰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等组成的复杂系统。人类活动不仅对局部地区的区域式气候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到全球气候。这正是当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因素是矿物质的燃烧和森林的毁坏。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只占全球很小的一部分,可能这一小部分的变化可能就会引起CO2和CH4的巨大变化。 从科学的角度看,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涉及 5大科学问题,即: 气候变化的基本科学事实与证据,气候变化的原因过程与机理,气候变

化的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简言之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应基于对事实、机理、影响、预测和策略这五大科学问题的清楚认识。其中,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与观测证据包括气候系统主要要素(如气温、降水量、海平面、雪盖和冰盖的变化等) 的变化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等;气候变化的机理(原因) 包括自然和人为驱动因子的变化及其所引发正负反馈过程与相互作用,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率 ,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等;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对资源与业(农、林、牧、渔、水) 的影响,发生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重大工程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等;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包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气候事件以及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影响的预测等;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包括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2个主要方面。 2、国际上应对它都出台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和组织 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3月生效。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0日正式生效。 2002年第八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德里宣言》。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到90年代未使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是:稳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1》 2.4节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蒋李军课程标准: 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根据图表,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 ⑵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⑶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阅读图2.28、图2.29,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和规律,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⑵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提高资料整理分析的能力,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⑵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1、教材的顺序是: ⑴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不同时间尺度下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以阅读的形式解释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⑵图文结合案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活动”的形式预测其它可能影响。 ⑶以角色模拟的形式说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以“活动”的形式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2、教学顺序,先由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例子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认识的欲望,探究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推测其可能影响,最后寻找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

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 【板书】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小组讨论】 阅读教材P47,据图2.29-2.30讨论: 1、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2、全球气温变化与大气中CO2含量变化之间有什么相关性? 3、人类哪些活动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加?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板书】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

介绍全球气候变化

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2、国际上应对它都出台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和组织? 3、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做的事情(文件,措施,实际目标) 4、以前、现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 5、存在分歧的地方 6、最新的研究数据的来源 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 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 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在人类活动和自然两个作用力的驱动下产生的,气候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大气内部的状态和行为,而且还取决于与大气有明显相互作用的海洋、冰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等组成的复杂系统。人类活 动不仅对局部地区的区域式气候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到全球气候。这正是当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因素是矿物质的燃烧和森林 的毁坏。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只占全球很小的一部分, 可能这一小部分的变化可能就会引起CO2和CH4的巨大变化。 从科学的角度看,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涉及5大科学问题,即: 气候变化的基本科学事实与证据,气候变化的原因过程与机理,气候变化的

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简言之,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应基于对事实、机理、影响、预测和策略 这五大科学问题的清楚认识。其中,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与观测证据 包括气候系统主要要素(如气温、降水量、海平面、雪盖和冰盖的变 化等) 的变化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等;气候变化的机理(原因) 包括自然和人为驱动因子的变化及其所引发正负反馈过 程与相互作用,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率,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等;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 对资源与业(农、林、牧、渔、水) 的影响,发生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重大工程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等;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包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气候事件以及气候变化对自然系 统和社会系统影响的预测等;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包括减缓气候 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2个主要方面。 2、国际上应对它都出台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和组织? 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3月生效。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0日正式生效。 2002年第八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德里宣言》。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到90年代未使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年排 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是:稳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相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尺度和特征。 通过学生阅读课本资料来了解科学家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方法。 通过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古代文明和经济活动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中国古代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图表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开阔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现在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跟气候有密切关系。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确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分析、总结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组织分析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的楼兰古国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段有关楼兰的材料。录音及图片 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弄清楼兰消失的确切原因,但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为与气候变化有关。那全球气候怎样变化呢? 同学们阅课本91页第一段回答: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有哪几种? 地质时期的气候、历史时期的气候、近代气候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全球气候一直是在变化中的 承转:那么科学家是怎样推测古代气候变化的呢? 阅读科学家是如何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 尝试用树木年轮分析法分析图4-2-2 该树生长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 设问:由以上内容气候变化影响了树木生长的快慢,那么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人类活动有没有影响呢? [板书]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看图4-2-3分析图的含义: 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右纵坐标表示中国年平均气温左纵坐标表示挪威雪线高度知识与技能何为雪线??? 图中蓝虚线为挪威1万年来的雪线升降图 红实线为中国近500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观察二者变化趋势有什么关系?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过程和方法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03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预习新课】(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

全球气候变化对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保护生物学》期末考查 姓名: 学号: 一、简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遗传价值及存在价值,还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 1、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表现在当地消耗使用价值(如食物,消费等)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地消耗使用价值,是指诸如猎物、薪柴等在当地消耗而不进入国内或国际市场的物品的价值。生产使用价值是指从野外收获、在国内或者国际商品市场销售的产品价值。 2、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二氧化碳汇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宜人价值(生态旅游、自然史与教育)等。 3、选择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价值也是选择价值或者潜在价值。今天,没有人敢确定现在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也不会有利用的价值(一些具药用的物种)。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也很难确定。 4、存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指伦理或道德价值,自然界多种多样的物种及其系统的存在,有利于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功能的保持及其结构的稳定。存在价值常常受保护愿望来决定,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同情和责任。一个物种的存在价值有多大,它的消失究竟带来多大的损失,目前人们还难以准确评估,正如人们不能评估一只恐龙的存在价值一样。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也可以是收益价值或遗产价值——为保护子孙后代的某种价值而愿意支付的价值总和。

二、论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全球变暖研究最早从1824年法国物理学家Fourier提出温室效应的概念开始,至今己开展了将近200年,现在全球变暖己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己升高0.85℃。自1950年以来,气候系统的许多变化是史无前例的,科学家认为1983-2012年可能是北半球近1400年来最暖的30年,如果没有积极有效的措施,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年平均气温将比前工业时代至少上升1.5℃[1]。 1950-2010年间,全球有约5.7%的陆地面积发生了主要气候类型的转变,包括:干旱气候类型以及高纬度大陆气候类型的扩张、极地和中纬度大陆性气候类型的缩减、温带、大陆性以及极地气候的显著向极移动、热带和极地气候的海拔增长[2]。在中国,到2010年,己经能在气候带交界地区(约全国7.5%的陆地面积)诊断到气候带的变化,包括:东北地区温寒混交林气候向温带落叶林气候的转变:青藏高原苔原气候(ET)的消失;中国西南地区温带冬早气候的西进北抬。到21世纪末,全国将有超过52.6%的面积发生气候类型的转变[2]。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大尺度的综合性影响。过去的气候变化已使物种物候、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部分有害生物危害强度和频率增加,使一些生物入侵范围扩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改变等。未来的气候变化仍将使物种物候和行为、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使有害生物爆发频率和强度增加,并将可能使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等[3]。 我将从陆地、湖泊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论述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对陆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气候带北移、两极冰山退缩,植物向高纬度地区、高海拔山地移动[1,4,5]。到2100年,全球陆地表面49%的植物群落以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37%的生物区系发生改变,同时在无任何减排努力、全球升温4℃的最悲观模型中,全球植物多样性的平均水平将下降9.4%[4]。海平面上升,海滨植物大面积萎缩、生物入侵加剧;植物种间竞争关系发生改变,优势种改变;早春温度提前升高,植物物候节律改变;荒漠草原区土壤增温使得植物群落发生演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物种加速灭绝[4]。以及森林群落生产力下降,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威胁加大[1,5]等。 野生动物的分布区整体上向北移,如鸟类的北扩或西扩[6],昆虫向两极和高海拔地区扩展[7],种群灭绝风险增加、物种多样性降低,如蝴蝶[8]。物候期提前,加快昆虫的生长发育,

全球气候变化

2.4全球气候变化 【学习目标】 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2.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知识梳理】 1、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 2.全球变暖的具体对策 1.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 2.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不仅仅指二氧化碳,另外还有水汽、臭氧、甲烷、氟氯烃化合物等。其共同特点是能够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其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

3.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但冰川融化不会使淡水资源更加充沛。事实上,冰川融化的水基本上都流入海洋或被蒸发,很难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再加上全球变暖使世界各地的蒸发量普遍增加,从而使得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更加缺乏。 【直击高考】: (2013高考题四川卷)26分)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6 图7 (1)选择图6和图7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6分)(2)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10分)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 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 (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 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变大D.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措施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1998年和2005年是近一千年来温度最高的两年。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其中尤以1910~1945年和1979~2005年的升温最为明显。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温度很可能比近500年中任何一个50年时段的平均温度都高,并且可能至少在最近1300年中是最高的。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 1、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 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2、人口膨胀,超载超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

介绍全球气候变化教学提纲

介绍全球气候变化

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2、国际上应对它都出台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和组织? 3、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做的事情(文件,措施,实际目标) 4、以前、现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 5、存在分歧的地方 6、最新的研究数据的来源 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在人类活动和自然两个作用力的驱动下产生的,气候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大气内部的状态和行为,而且还取决于与大气有明显相互作用的海洋、冰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等组成的复杂系统。人类活动不仅对局部地区的区域式气候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到全球气候。这正是当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因素是矿物质的燃烧和森林的毁坏。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只占全球很小的一部分,可能这一小部分的变化可能就会引起CO2和CH4的巨大变化。

从科学的角度看,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涉及 5大科学问题,即: 气候变化的基本科学事实与证据,气候变化的原因过程与机理,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简言之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应基于对事实、机理、影响、预测和策略这五大科学问题的清楚认识。其中,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与观测证据包括气候系统主要要素(如气温、降水量、海平面、雪盖和冰盖的变化等) 的变化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等;气候变化的机理(原因) 包括自然和人为驱动因子的变化及其所引发正负反馈过程与相互作用,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率 ,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等;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对资源与业(农、林、牧、渔、水) 的影响,发生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重大工程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等;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包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气候事件以及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影响的预测等;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包括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2个主要方面。 2、国际上应对它都出台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和组织? 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3月生效。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0日正式生效。

全球变暖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全球变暖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摘要: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的环境挑战。全球变暖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与人类的各种活动息息相关的,环境的恶化必将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面对人类的生存危机,人类应该通过调整自身的活动方式来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 关键字: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影响;人类健康;方式;成因;背景 1前言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1.1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 早在1908年,瑞典科学家斯凡特·阿兰纽斯就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正比关系,纬度越高,比例系数也越大。30年之后,英国科学家卡兰达提出严厉警告,人类排放的微量气体足以改变全球气候。可惜他们的主张都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严格意义上说,他们应算是“全球变暖说”人类活动致气候改变这一派的奠基人。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75度。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0.25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13度)。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摄氏0.12度至0.22度。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在人类近代历史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精确度和可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 答案解析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 课时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2.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的是( ) A.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3.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2010·厦门模拟)“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的“新”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图甲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乙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

图甲图乙 4.图乙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近2万年来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 B.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在冷暖交替变化 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悉尼报道当地时间周五,研究人员宣布一块面积是中国香港两倍大小的冰山从南极脱落。近几年南极冰架不断分离,导致冰山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据此回答6~7题。 6.南极冰架不断分离,冰山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 A.温室气体增加 B.太阳辐射增强 C.臭氧层空洞扩大 D.酸雨危害严重 7.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B.一月0 ℃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 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 D.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

全球气候变化1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市直高中贺园琴 课标要求: 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分析: 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教材并未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C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 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C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 天之久。2003 年也出现了持续40 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6—47《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