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蜜蜂教学设计

14蜜蜂教学设计

14蜜蜂教学设计
14蜜蜂教学设计

14 蜜蜂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加强词句训练、重视朗读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充分体现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力争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重点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4教学过程 :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幻灯片出示蜜蜂图片)问:同学们,认识这种昆虫吗?(学生回答:蜜蜂。幻灯片出示:蜜蜂)。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请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总结)。

2、导入:在那篇文中列宁是靠蜜蜂找到了养蜂人的家,老师也听说蜜蜂有很强的辨别方向的能力,离开蜂房很远,它们照样能飞回来。法国的一位科学家在听说蜜蜂有这样的能力后,他想做一项实验来证明。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蜜蜂》,让我们一起去走进课文,看一看法布尔是怎样观察研究蜜蜂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2、大家自学得很认真,(课件出示:由要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词语:试验,证实,阻力,推测,包括,准确无误,沿途,陌生,超常,闷了很久,几乎,尽管。)谁来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我发现这个课文当中有好几个多音字呢!请大家赶紧去找一找。(闷了很久,几乎,尽管)

4、你们找到带有这三个多音字的句子吗?找出来读一读吧。(幻灯片出示多音字,请学生组词)。

5、很好,刚才有一些难读的词语和多音字,我们找到了相关的句子,把它们都读正确了。

6、这些词语的意思你们都弄明白了吗?我想问问“陌生”是什么意思?(不熟悉。)“准确无误”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从课文当中找到这个词语的句子吗?(准确无误就是非常正确,没有一点错误的意思。)根据学生回答及时表扬学生:你们能结合句子来理解词语的意思,非常好。

7、同学们,刚才我们把词语读正确了,还知道了词语的意思啊,接下来我们要读课文了,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学生回答)那么老师就请6位同学来轮读课文吧。请学生及时评价:谁来评评读得怎么样?

8、接下来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法布尔到底做了一项什么实验?(幻灯片出示问题)

9、同学们默读课文非常认真,谁来说说法布尔到底做了一项什么实验(幻灯片出示:法布尔做的实验是证明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10、说得真好,同学们,法布尔是怎么做这项试验的?试验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

二、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课文哪一段是写法布尔是怎样做试验的?

2、学生回答:谁知道课文哪一段是写法布尔是怎样做试验的?

3、那就请同学们读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法布尔的这项试验是怎么做的?

4、谁来说说,法布尔的这项试验是怎么做的?(幻灯片出示提示:他先……再……然后……最后……)

5、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在每一只小蜜蜂的背上做上记号呢?(为了证实飞回来的蜜蜂是他放出去的。所以在每只蜜蜂的背上都做上了白色的记号。)

6、说得有道理,你们是从哪个句子里知道的?让我们也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7、法布尔可真仔细呀!那么除了在放飞的蜜蜂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法布尔还做了些什么呢?(法布尔还把蜜蜂放在纸袋里走了两里多路呢。法布尔还让自己的女儿在蜂窝旁边等着,这样就可以准确的知道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

8、法布尔为什么要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呢?

9、是啊,做试验就得考虑细致周到,这样才科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起来感受法布尔科学的工作态度吧。

三、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那么试验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呢?请你们再一次快速默读课文,在课文里找一找。

2、谁找到了?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呢?(

3、

4、5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试验的结果。)

3、那么就请大家再去读读3,4,5三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试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刚才大家课文都读得很认真,而且还进行了思考,现在老师先请三位同学来读读3、4、5三个自然段。(请学生读第三自然段后顺便解决书上的问题: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先请学生回答,相机课件出示原因)

4、现在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试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有两只蜜蜂马上就飞回来了,小女儿看了时间,只用了40分钟。)

5、法布尔之所以让自己的小女儿等在蜂窝边,是怕蜜蜂比他先回来,果然有两只蜜蜂比他先到了家。只用了40分钟就飞回了蜂窝,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吧。(出示课件:“没等我……花粉呢”)

6、小女儿非常激动,她盼着早一点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父亲,小女儿为什么那么高兴呀?(因为有两个蜜蜂飞回了蜂窝,这说明法布尔的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让我们带着高兴的、激动的语气再来读好这个句子吧!

7、第二天,法布尔在检查蜂窝的时候,又发现了什么?(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说明了什么?(又有十五只蜜蜂飞回来了)这样,20只蜜蜂中,17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8、那么蜜蜂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飞回来的呢?”(出示课件:放飞时,正好起风了,为了减少阻力,蜜蜂只好飞得很低,这样,就更不能看到遥远的家了,而且对于蜜蜂来说,周围的景物都是陌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十七只蜜蜂飞回了家。)

9、课文第五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蜜蜂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飞回了家的。谁找到了这个句子,读给我们大家听一听? (出示课件:句子)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五、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法布尔通过这个实验,他到底证明了些什么呢?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再和同桌讨论一下吧。

2、同学们刚才默读了课文,还和同桌进行了讨论,谁来说说法布尔通过这个实验,到底证明了些什么呢?

3、法布尔证明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但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出示课件:你们是怎么知道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的呢?)(出示课件:沿途都是陌生的景物,蜜蜂并不熟悉,它们被闷在纸袋里,还走了两里多路,根本看不到周围的景物,所以他们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

4、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但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那靠的又是什么呢?(蜜蜂能这样飞回来,法布尔还不知道原因,所以说是我们无法解释的本能,但我相信法布尔和其他科学家一定会不断地去研究、观察,解开其中的秘密的。老师也相信现在一定有了一些结果,老师就先不告诉大家,留作一个课下作业,自己有兴趣就查查相关资料或上网搜搜。)

六、课后总结

1、谁能说说从今天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呢?(做事严谨,实事求是)

2、是啊,听说的事情并不一定是真的,要自己亲自动手去试试看。课后的资料袋里有一些蜜蜂的资料,大家可以在课后去读一读,当然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你可以课后在课外书中寻找答案。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七、作业:

1、进一步搜集关于蜜蜂的知识和其他具有不同本领的小动物的资料。

2、课外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找法布尔的《昆虫记》读一读,多了解学习昆虫方面的知识。

14.《蜜蜂》教学设计

14.蜜蜂 教学目标: 1.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超常、记忆力、本能”等20个词语。 2.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应在不断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了解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具准备:课前可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蜜蜂引路》,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出示作者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昆虫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要想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 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同位帮忙消灭“拦路虎”。 2、检查生字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3、检查句子, 课文中出现了好几个多音字,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你注意到了么?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 三、生生互动,解疑促读。 1、句子读得真不错,连着几个有难度的多音字也读得准确无误。不知道课文读得是不是也很好啊。接读课文,不读的孩子,仔细听,想一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

第14课《蜜蜂》教学设计

第14课《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等20个词语。 2、阅读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3、写话目标:学习观察实验的写法,进行片断仿写。 教学重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过程: 一、训练点一: 1、读记词语: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 2、容易读错的字和词:试验阻力推测 多音字:闷几 3、容易写错的字:论试袋概减途 4、注意区分:试验—实验 二:聚焦重点 1、自读课文,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谁?他要做一项什么实验?() 2、默读课文,思考:围绕这项试验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得出什么结论。(结合学生课前的思维导图进行梳理。) 想做试验——做试验(捉蜜蜂,做记号——女儿守着,“我去放飞”——观察推测得结果) 3、课文叙述清楚确实能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那么我们就随着作者试验的过程一起探究一番。 4、了解过程,揣摩人物性格 (1)、默读第二自然段,把“我”的试验步骤用曲线画出来。读句子,交流试验的过程 (2)、结合试验步骤,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 (3)、但是“我”还是很担心,它们会飞回家吗?用双横线画出“我”的猜想。从猜想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精神呢? (4)、“推测”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那一个词?(猜测)(5)、从两点整开始放飞蜜蜂开始,作者就在计时了,为什么还要计算时间呢?(试验过程中的一丝不苟。) 什么是“准确无误”,什么是“确确实实”?再加上试验过程中的“推测”两点整”这些词语又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什么精神呢? (6)、试验的结论已经有了,为什么法布尔还要说自己无法解释这个结论呢?这又一次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严肃对待科学,实事求是。)

《蜜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蜜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试、验、证”等7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④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也可制成电脑课件,生字的部首和部分笔画可以闪烁)。 ②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②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③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③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 ②学习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四、课堂练习 ①学习生字。 a.出示要写的生字:辨、试、验、袋、证、概、窝,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 ②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蜜蜂》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蜜蜂》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26、《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见教参116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对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学生汇报。 3、师:蜜蜂有很强的辨别方向能力,无论被抛弃到哪里,它都能自己飞回原处。这种能力是怎样发现的呢?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本课我们来看一看法布尔是怎样观察蜜蜂的。 二、初读课文 1、分小组读完课文,给难读的字正音。 2、自由读,讨论:你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么? 三、理解课文 1、小组内合作完成表格 验证内容 验证过程

验证结果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写内容。 3、质疑 (1)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你从哪里发现的呢?(要求学生读出有关词句)(3)看到这样的验证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4、尝试用你的体会到的感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从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启发? (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动手动脑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6、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四、总结: 大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蜜蜂辨认方向的本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一个人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五、作业 1、完成相应习题。 2、选做:读读《昆虫记》这本书或选段。 板书设计 26、蜜蜂

验证内容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验证过程①选40只蜜蜂,做上白色记号。其中20只受伤了。 ②把蜜蜂带到两里外放。 验证结果20只没受伤的蜜蜂中有17只飞回来。 资料提供者: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

课题蜜蜂课型讲读课文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概、阻”等8个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 难点 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概、阻”等8个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蜜蜂辨别方向的能力。 教具 准备 教学课件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2)出示放大的蜜蜂彩图。提问:谁能介

()分 钟绍一下有关蜜蜂的情况?(蜜蜂不仅采蜜,而且采集花粉。 它的脚就是它的好帮手;蜂在采集花蜜时,对花朵是有选 择性的。它的采摘对象是盛开的花朵,因为此时花蜜或分 泌物的含量是比较丰富的;工蜂是辛勤的劳动者,在短暂 而又忙碌的一生中,它不仅养育了幼蜂,照顾了蜂王、雄 峰,更为人类献上了甘甜的蜂蜜。蜜蜂具有很强辨别方向 的能力)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蜜蜂的辨别方向有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4 蜜蜂)。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问题:(课件出示3) 本文是怎样介绍蜜蜂的辨别方向的能力的? 作者是怎样验证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的?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 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 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 习中。】 新课 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 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 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5.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4) 蜜蜂 ..辨.认阻.力跨.进包括.检查 .. 沿途.大概.逆.风陌.生超.常准确.无误. 指名读这些词语,生字的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阻”,翘舌音“查超”,前鼻音“辨检”,后鼻音“蜂”。 5.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5:生字田字格课件:) 蜜蜂辨阻跨括检查确误途陌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2)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A.识记生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优质教案

《蜜蜂》教学设计

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出示作者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昆虫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要想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同位帮忙消灭“拦路虎”。 2、检查生字 试验、证实、阻力、几乎、几个、推测、沿途、超常、尽管、尽力、陌生、准确无误、闷热、纳闷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3、检查句子, 课文中出现了好几个多音字,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你注意到了么?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三、生生互动,解疑促读。 1、句子读得真不错,连着几个有难度的多音字也读得准确无误。不知道课文读得是不是也很 好啊。接读课文,不读的孩子,仔细听,想一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

指名说(做试验;测试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适当引导说完整。 学生质疑,再次默读,深入到词句或带着问题思考。如,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弄清楚作者试验的过程,然后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较多和比较深 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 2、那么你有没有兴趣和作者一起去做这个实验呢?画出能表示作者实验做法的词语和句子,(第二——五自然段)自己读一读,请学生说,其他人可以补充。师相机板书。 3、“几乎要触到地面”转换角色,你看到这种情景你会怎样想? 4、到底能不能回到家呢?回来了几只?用了多长时间。 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他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他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看到经历过那么多困难之后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 “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5、学到这儿,大家一定很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们怎么会有这种能力的?我们看看本文作者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是怎么说的。“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你们同意他的这个结论吗?你怎么认为的。 四、书写指导 1、“途”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捺划的指导。 2、“蜜”是上下结构,注意与“密”区分开。 指导学生根据字形结构的特点,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蜜蜂》优质课 教学设计

14蜜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蜜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布尔。他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而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这既为上课做好了准备,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次,在本课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那种认真观察、用心思考、对待科学严肃、实事求是的作风。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 设计说明 《蜜蜂》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学习本文就是在了解蜜蜂的基础上,感受作者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片段教学是中年级的重点,所以本课在设计上,重点抓住作者做实验的准备阶段、过程,以及结论的表述几个部分,通过提出“作者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问题的方式带动学生品味全文。采用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式解词,抓住重点词语去品析句子等方式进行文本细读,从而达到体会人物品质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概、减、阻”等9个生字。会写“辨、试、检”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纸袋、大概、减少、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实验的过程。 3.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4.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教学难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根据法布尔做的实验的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了解更多关于蜜蜂的知识。 2.搜集一些生活中的本能现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兴趣导入:(出示蜜蜂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板书

《蜜蜂》教案

14《蜜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②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③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③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

两字) ②学习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课堂练习 ①学习生字。 a.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 ②抄写词语。

14.《蜜蜂》教学设计

14.《蜜蜂》教学设计

14.蜜蜂 教学目标: 1.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超常、记忆力、本能”等20个词语。 2.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应在不断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了解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具准备:课前可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蜜蜂引路》,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出示作者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昆虫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要想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 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同位帮忙消灭“拦路虎”。 2、检查生字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3、检查句子, 课文中出现了好几个多音字,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你注意到了么?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 三、生生互动,解疑促读。 1、句子读得真不错,连着几个有难度的多音字也读得准确无误。不知道课文读得是不是也很好啊。接读课文,不读的孩子,仔细听,想一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4课《蜜蜂》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4课《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构想: 《蜜蜂》是一篇科普文章,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这篇课文语言严谨,层次清楚且逻辑性强。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4.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应在不断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了解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

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出示作者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昆虫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要想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同位帮忙消灭“拦路虎”。 2.检查生字 大概、阻力、包括、沿途、超常陌生、准确无误、逆风而飞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3.检查句子

人教版蜜蜂教案

人教版蜜蜂教案

人教版蜜蜂教案 《蜜蜂》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的生物学家法布尔。这是一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的科普说明文。下面我给你分享,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积累“辨认、试验、证实、推测、本能”。 2、阅读课文,弄清楚试验是怎样做的,关注法布尔是如何将试验的过程记下来、记清楚、记准确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媒体出示法布尔照片师简介:法布尔年轻时身为初中数学老师,却十分痴迷于昆虫的世界,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他一生深入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最终成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写成了举世闻名的《昆虫记》。本文便节选自《昆虫记》。 2、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说明:以本文的作者法布尔说开去,用简短的语言并结合媒体的介绍,并告知学生本文是世界名著,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冲动。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分节读课文,集体正音。 3、开火车读词语,给“辨认、试验、证实、推测”找近义词。 4、交流问题。师小结。过渡:法布尔的试验是怎样做的?再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 设计说明:初读文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参与,从课文的整体性角度出发,让学生简单对课文的梗概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同时注重在学生基础阅

读方面的设计,比如学生轮读,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的评价,以及词语的初步理解等等,都是为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三、析读文本,理解感悟。 一、默读课文,根据试验的目的、试验过程、试验结果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二、交流。 1、试验目的。第1小节。 2、试验过程。第2-4小节。 3、试验结果。第5小节。 三、你对哪部分最感兴趣?随机学习课文。 第一部分:试验目的。 1、指名第1节。注意听别人读得怎么样。 2、评一评。 3、用“无论……总”说一句话。

《14蜜蜂》公开课教学设计

《14、蜜蜂》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吴惠琴 节次:第节 授课地点: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年级:三年级(上册) 单位:西固城第二小学 2014年月日

14、蜜蜂 教材分析: 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并能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在学文前,学生可以借助拼音或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蜜蜂的形象学生们都很熟悉,但对于它的特点了解的并不是很多,教学前可以不知孩子们去查找有关蜜蜂的资料,拓展资料袋里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作者做了一项什么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学习作者法布尔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研究作风。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生字词教学。 2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应在不断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了解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

《小蜜蜂》教案设计

《小蜜蜂》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歌曲,2/4拍,整曲只用5个音(12345)构成,由3个乐句(ABA 曲式结构)组成,节奏简单,旋律简洁,易于演唱和表演,歌曲形象的表现了小蜜蜂在花丛中振动翅膀,勤采花蜜的场景。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具有自然的噪音,初步了解整曲的歌唱状态。能够从简短的音乐材料中,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形象,能结合自身对动物的了解,从而用自己的声音或灵巧的形体模仿其音响和特征。若采用歌、图片、对话、情境等生动有趣且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更容易被这阶段的学生接受。 【教学目标】 1、能用愉悦的心情完整演唱歌曲《小蜜蜂》,了解蜜蜂的相关知识。 2、以体验为主,用猜谜、闯关、聆听、合作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 3、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歌曲《小蜜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形象,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保护益虫之感。 【教学重点】用愉快的声音、活泼的情绪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第二乐句连续出现的八分音符节奏,并能清晰演唱。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游戏练声(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吧) 2、练声曲: 师:5 4 | 3 0 | 23 42 | 1 0 ||(喵喵喵,猜猜我是谁)小狗、小猫、青蛙等。(调整歌唱姿势)二、新课学习 (一)导入 1、猜谜语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竖起小耳朵挺好了。(谜语:一只小虫嗡嗡嗡,飞来飞去花丛中,勤采花粉多酿蜜,人人夸它爱劳动。) 师:你是怎么猜到的呢? 2、了解蜜蜂相关知识。 师:嗡嗡是蜜蜂的叫声吗?(嗡嗡可不是蜜蜂的叫声,是蜜蜂翅膀与空气摩擦发出的声音,因为蜜蜂每分钟拍打翅膀200~400次。) 师:让我们来学学小蜜蜂拍打翅膀飞一飞。飞的真棒,可是小蜜蜂还有一些不满意,它说,我可比你们飞的有节奏多了,你们听【嗡嗡| 嗡0 | 飞吧小蜜| 蜂0 ||】。我们再来飞一下。小蜜蜂要求挺多,它说还要有旋律的,你们再听(师唱一遍) 师:随着小蜜蜂飞呀飞,来到了花园里,这里有五颜六色的花朵,美丽极了。辛勤工作的小蜜蜂真是太可爱了,你们想不想学一首关于它的歌曲啊?今天老师就教大家一首有关小蜜蜂劳动场面的歌曲,歌曲名字是《小蜜蜂》。请同学们安静的欣赏。 (二)基础学习 师:歌曲欣赏完了,可小蜜蜂又说了,你们想学会,可没有那么简单,要先过几关,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掌握“扔、劣、免、弃、闷、证、阻、环、拥、沿、括”11个生字。 (2)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 (3)在读课文的同时,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唐代著名诗人罗隐,在他的《咏蜂》里写到:学生齐读古诗《咏蜂》。这首诗赞美的是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4《蜜蜂》,来认识一下这群可爱的小精灵。它的作者是法布尔。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出示法布尔资料) 过渡:那么,课文主要讲了法布尔和蜜蜂之间的什么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阅读要求,学生按要求读文。 2、检查: (1)认读生字 (2)读词语 (3)认读多音字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课件提示) 三、精读理解课文。 (一)实验的原因 师:作者的实验原因,是? 生:(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听说?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听说的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为作者做实验的原因,也体现了作者不轻信的求实的科学态度。作者没有迷信盲从人家的结论,而是自己要动手实际做一下试验,你们有兴趣跟着作者一起去做这个试验吗? (二)实验过程 仔细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试验都有哪些环节?能不能减少一个环节,为什么?从这些做法,你感受到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回报试验步骤教师及时课件展示。 学生汇报原因: 1.捉自家的蜜蜂,便于观察。 2.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分。

【部编人教版】2019年春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蜜蜂》新版教案

14蜜蜂 教学目标: 1.认识“概、减、阻”等9个生字。会写“辨、试、检”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纸袋、大概、减少、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实验的过程。 3.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4.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教学难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蜜蜂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出示作者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昆虫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要想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同位帮忙消灭“拦路虎”。 2.检查生字 试验、证实、阻力、、推测、沿途、尽管、尽力、陌生、准确无误、闷热、纳闷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3.检查句子, 课文中出现了好几个多音字,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你注意到了么?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三、书写汉字相机指导 1.形近字辨析

蜜蜂教案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法布尔因为听说了蜜蜂能够辨别方向,所以做了一个实验,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实验过程吗? 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这些步骤,去掉一个可以吗? 从这个实验过程中,你感受到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认真严谨) 课文中还有那些地方能够体现出他的这一特点? 预设:听说 你说得对,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推测 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上文,出示句子: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象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师:蜜蜂竟然飞回来,难怪小女儿这样激动。指导用激动的语气读,女生齐读。 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所以还有那些地方能够说明法布尔认真严谨? 记录的数字时间…… (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并请说一说你这样读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读”的意思。) 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飞回来了,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了吗?还有三只蜜蜂去哪了呢? 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作业:

语文三下《14.蜜蜂》第1课时教学设计

14.蜜蜂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了解作者探究“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本领”的过程。 2.学习作者法布尔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研究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讨论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难点:培养观察习惯,学习探索精神。 教学流程: 模块一:观察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1:看蜜蜂图,说蜜蜂本领 出示“小蜜蜂”图片,引出话题。 你知道蜜蜂有哪些本领。 3. 出示课题:14蜜蜂 (课题读2遍,顺便提醒,蜜和密,蜜蜂是种动物,所以蜜蜂两个字的偏旁都跟虫有关。) 4.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是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你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吗?来,读读关于他的资料,了解一下吧(出示法布尔和《昆虫记》资料) 5.今天法布尔又会在文中告诉我们什么呢? 模块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活动1:自主读书,初学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圈起来,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标出自然段,并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活动2: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检查认读情况,教师相机强调重点生字的读音。 “蜜、蜂、辨、阻、跨、括、检、查、确、误、途、陌” 注意读准:平舌音“阻”,翘舌音“查超”,前鼻音“辨检”,后鼻音“蜂”。 2.词语:大概阻力包括准确无误 逆风沿途陌生超常 3.指导理解词语 (1)准确无误:非常精准没有误差。 (2)沿途:沿路,一路上 设计意图: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本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重视写字指导,采用学生先交流经验,教师再重点强调的方式,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使指导更有针对性。同时配合教师的示范指导,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模块三理清脉络了解文意 活动1: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做了一个什么实验?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那些地方写试验的过程?哪些地方写试验的结果,哪些地方写了作者的结论。 2.师生共同梳理结构。 第1自然段:交代了作者想做实验的目的。 第2~7自然段:主要写实验的经过及结果。 第8自然段:主要写实验得出的结论。 活动2:概括文意 1.学生默读读课文,能根据文章的脉络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主要讲了法布尔为了验证密封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蜜蜂》教案

《蜜蜂》教案 案例背景 《蜜蜂》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因为蜜蜂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种小昆虫,他们也很想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因此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课堂上自然就热闹多了。望着教室里林立的小手,我临时决定把课上得开放些。 案例描述 (课近尾声)我把学习的焦点引向了试验的结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同学们,究竟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呢?你是怎样推断出来的?” “我觉得蜜蜂是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的,我是从作者的试验结果推断出来的,因为‘我’带出去的二十只蜜蜂有十七只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一位学生肯定地说。 “我也认为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而且我还知道它回到家不是靠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另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表示赞同,并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为什么这样认为呢?”我故意问道。 “因为前面写着‘我’把蜜蜂装在纸袋里,走了两里多路才

放出来的。就是说蜜蜂根本没有看到我走过的路,也不可能闻到花香,它被放飞以后什么都不能依靠,可它还是回来了,说明它回来不是靠记忆力。而是它本身就具有的一种辨别方向的能力吧。”他似乎早就知道我会这么问,回答的特别流利,语气也很坚定。 “是呀,只有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才会有所发现。学习也应该这样。”我做了总结性发言。 课到这里,一切都非常顺利,我也有点惊讶,今天学生好像特别会说。正当我为今天临时改变了教学方式收效颇丰而沾沾自喜的时候,班里的“问号博士”高高的举起了手。我开始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是班里最爱挑刺的同学,下课常问这问那,上课也总提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好多次我都被他问得陷入尴尬,同学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问好博士”。不知他今天又要搞什么名堂。望着他期待的目光我叫了他的名字。 “老师我有疑问,课文中说‘我’带出去的蜜蜂有二十只,可只飞回来十七只,那还有三只去了哪儿,法布尔太粗心了,竟然没有提到。我想它们是迷路了,我认为法布尔的实验结果不一定正确。”他边说边眨巴着眼睛,似乎想让我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问题来得很突然,我一时有些茫然,怎么引导呢?刹那间我的头脑中闪出两套方案,一是我直接引导,这样节约时间;二是让学生讨论,在辩论中探究。 沉思片刻,我决定采用后者。我笑着说:“是啊,还有三只没有飞回来,它们去了哪里呢,真的是迷路了吗?请大家静静地思考,也可以和同学探讨一下。”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 不一会儿就有不少同学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三年级语文下册 14《蜜蜂》教案

创新教案《蜜蜂》 【教学设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2.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议一议: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3.课堂练习 1.学习生字。 a.出示要写的生字:蜜蜂辨阻跨括检查确误途陌,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③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c.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2.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3.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4.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1.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