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环境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章 环境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章  环境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章  环境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人类自然环境由下列圈带构成,哪项除外( )

A.生物圈

B.大气圈

C.水圈

D.非生物圈

E.土壤岩石圈

2.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下列各种功能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这些功能流是( )

A.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

B.物质流、能量流和食物流

C.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食物流

D.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E.能量流和信息流

3.以下是生态系统的特征,哪项除外( )

A.整体性

B.开放性

C.自调控

D.可复制性

E.可持续性

4.下列对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的描述哪项正确( )

A.是异养型微生物

B.是草食动物

C.可起着对初级生产者加工和再生产的作用

D.是肉食动物

E.能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5.关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人类力量无法取代的

B.已被农业革命所取代

C.已被工业革命所取代

D.已被现代文明所取代

E将被人类新的文明所取代

6.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对立的关系 B环境决定人类 C.人类改造环境

D.辩证统一的关系

E.无特殊关系

7.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是( )

A.人类固有的、无限的

B.人类固有的、有限的

C.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无限的

D.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限的

E.与疾病的发生元关的

8.环境污染物的暴露一般是通过( )

A.直接摄入污染物

B.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土壤

C.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生物

D.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水

E.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环境介质

9.污染物通过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人的危害( )

A.都降低

B.都增加

C.既可以降低,也可以增加

D.保持不变

E.保持不变或降低

10.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速度,最快的是( )

A.水

B.大气

C.土壤

D.植物

E.岩石

11.以下是联合毒性作用的类型,哪项除外( )

A.相乘作用

B.拮抗作用

C.相加作用

D.协同作用

E.增强作用

12.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环境污染物在靶部位蓄积量的因素( )

A.暴露频度

B.暴露期

C.化合物的生物半减期

D.摄入量

E.化合物的生物放大作用

13.环境污染物在靶部位的蓄积量( )

A.在经历六个生物半减期后,趋于降低

B.在经历六个生物半减期后,趋于稳定

C.只要暴露期足够长,就会达到对机体产生有害效益的水平

D.只要生物半减期足够长,就会达到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的水平

E.只要暴露频度低,就会达到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的水平

14.目前认为某些有害物无阔值,它们是( )

A.引起急性中毒的毒物

B.引起慢性中毒的毒物

C致敏物 D.环境致畸物 E.遗传毒性致癌物

15.根据人群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的5级效应的分布规律是(

A.两头大,中间小

B.两头小,中间大

C.最弱的效应比例大

D.最强的效应比例大

E.都一样大

16.在人群健康效应谱中,准病态(即亚临床状态)的变化是( )

A.生理异常的变化

B.生理代偿的变化

C.正常调节的变化

D.出现严重中毒

E.体内负荷增加的变化

17.人群易感性是( )

A.遗传决定的

B.后天获得的

C.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D.是不会改变的

E.感染以后产生的

18.下列有害的自然环境因素的特征中,错误的是( )

A.历来存在

B.比次生环境的问题出现早

C.依然存在

D.将继续长期存在

E.将逐渐消失

19.关于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主要表现为急性毒性

B.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

C.对人体健康毒害严重的主要有动物毒素和植物毒素。

D.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主要表现为致癌性

E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主要表现为致畸性

20.下列都是植物产生的有毒物质,哪项除外( )

A.透明质酸酶

B.糖苷

C.真菌毒素

D.生物碱

E.毒蛋白

21.微量元素摄入与机体有害效应产生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

B.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C.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和摄入不足

D.某些微量元素摄入过高或过低

E.以上都不是

22.环境污染的概念是( )

A.进入环境的污染物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B.进人环境的污染物造成了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

C.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

D. A+B

E. A+B+C

23.下面哪项不是环境污染产生的急性危害( )

A.地方性氟中毒

B.印度博帕尔发生的异氰基甲酯泄漏事件

C.前苏联发生过的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D.伦敦烟雾事件

E.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

24.影响环境化学污染物产生慢性危害的因素是( )

A.污染物的暴露剂量

B.污染物的暴露时间

C.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半减期和化学特征

D.机体的反应特性

E.以上全是

25.下列是环境中易引起持续性蓄积危害的污染物,哪项除外(

A.DDT

B.氰化物

C.PCBs

D.镉

E.铅

26.产生慢性危害的根本原因是( )

A.低浓度的环境污染物对机体损害的逐渐积累

B.环境污染物的毒性高

C.环境污染物之间的联合作用

D.低浓度的环境污染物可经口吸收

E.低浓度的环境污染物可呼吸道吸收

27.IARC根据对人的致癌物危险将致癌物分类,正确的描述是( )

A.1类:对人致癌

B.1类:对人很可能致癌

C.2A类:对人可能致癌

D.2B类:对人很可能致癌

E.3类:对人很可能不致癌

28.非遗传毒性致癌物是( )

A.DNA损失剂

B.染色体断裂剂

C.不包括以DNA为靶的诱变机制的致癌物

D.促进细胞凋亡的物质

E.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

29.肺癌高发人群是( )

A.城市居民

B.乡村居民中

C.燃柴农户的居民

D.燃煤农户的居民

E.空气中苯并(a)芘浓度较高地区的居民

30.下列都是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哪项除外( )

A.三卤甲皖

B.次氯酸

C.氯乙酸

D.溴乙酸

E.卤化酮

31.导致出生缺陷率增加的危险因素中,环境因素单独作用的比例为( )

A.20%

B.10%

C.30%

D.40%

E.60%

32.致畸作用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存在敏感期

B.剂量-反应关系仅在特定条件下存在

C.种属差异性大,存在个体差异

D.致畸物的胎盘转运和转化影响致畸性等

E.以上都是

3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英文缩写是( )

A.ECDs

B.CDEs

C.EDCs

D.CEDs

E.EDBs

无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为EEDs

34.目前认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危害与下列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中错误的是( )

A.某些癌症

B.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C.代谢紊乱

D.出生缺陷

E.生殖障碍

35.环境卫生标准的制订原则不包括( )

A.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

B.保障居民不发生急性中毒

C.保证居民不发生慢性危害

D.不需要考虑经济因素

E.选用最敏感原则

36.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卫生单项标准( )

A.环境空气卫生标准

B.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C.污染物排放标准

D.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E.环境医学评价技术规范

原始答案为C,经查阅7版教材,认为答案应为AC,请核对。

37.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流行病学暴露测量的常用指标( )

A.人群接触的环境介质中某种污染物的浓度

B.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含量

C.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代谢产物的含量

D.骨髓中重金属的含量

E.血红蛋白加合物的含量

38.生物有效剂量是( )

A.个体暴露量

B.靶部位的污染物量

C.尿液中污染物的含量

D.血液中污染物的含量

E.血液中污染物的代谢产物含量

39.选择环境流行病学健康效应测量的对象时,主要应考虑( )

A.儿童

B.妇女

C.老年人

D.高危人群

E.以上都是

40.生物标志物是( )

A.暴露剂量的指示物

B.有害效应的指示物

C.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一系列关键事件的指示物

D.人群易感性的指示物

E.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改变的指示物

41.生物标志在环境流行病学中可应用于( )

A.生物有效剂量的测量

B.内剂量的测量

C.早期效应的测量

D.宿主易感性的评价

E.以上都是

42.以下都是环境毒理学在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中的优点,哪项除外( )

A.人为地控制化学物的暴露剂量

B.人为地控制化学物的暴露时间

C.更能反映对人的有害效应

D.可应用特殊基因型的细胞、转基因动物等试验材料进行研究

E.效应观察的指标不受限制

43.制定某物质的卫生标准的依据是( )

A.中毒剂量

B.最大无作用剂量或阈剂量

C.耐受剂量

D.吸入剂量或吸收剂量

E.以上都不是

44.环境卫生学的研究中( )

A.环境流行病学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B.分子生物学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C.环境毒理学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D.健康危险度评价是最佳方法

E.需要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相结合的方法

45.以下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任务,哪项除外( )

A.未知毒性化合物基本毒理学特征评价

B.建立动物模型,确定病因

C.毒作用机制和生物标志研究

D.应用于环境生物监测

E.确证对人类的致癌性

46.现场生物监测与传统的环境监测相比,其特点是( )

A.能够迅速反映对生物体、特别是其遗传物质产生的影响

B.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经济

C.能反映总体的污染水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

D. A+B

E. A+C

47.健康危险度评价的主要特点是( )

A.以可接受的危险程度代替安全性

B.其评价方法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健康

C.把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定量化

D. A+C

E. A+B

48.下面哪项不是进行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 )

A.危害鉴定

B.污染来源鉴定

C.暴露评价

D.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E.危险度特征分析

49.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危害鉴定中,有害效应包括以下4种类型,哪项除外( )

A.致癌(包括体细胞致突变)性

B.致生殖细胞突变

C.器官和(或)细胞病理学损伤

D.非特异损伤

E.发育毒性(致畸性)

50.关于致癌强度系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指一个个体终生(70年)暴露于某一致癌物后发生癌症的概率的95%上限估计值,其单位以[mg/( kg〃d)] -1表示

B.终生暴露于剂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mg致癌物时的终生超额患癌危险度,其值为剂量-反应曲线斜率的95%上限,以[mg/( kg〃d)] -1表示

C.它是指一个个体终生( 70年)暴露于某一致癌物后发生癌症的概率的90%上限估计值,其单位以[μg/( kg〃d)] -1表示

D.致癌强度系数可因暴露途径不同而异

E.此值越大,则单位剂量致癌物的致癌概率越高

51.危险度特征分析时,对有作用阈值的化学物可计算出( )

A.人群终生超额危险度

B.人群年超额危险度

C.人群年超额病例数

D. B+C

E. A+B+C

二、问答题

1.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在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上有何意义?

2.如何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基础?

3.什么是环境物质的迁移和转化作用?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发生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的暴露会产生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4.环境污染物的暴露途径、暴露剂量和时间与产生的有害效应有何关系?

5.试说明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多样性,研究环境因素联合毒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6.人群健康效应谱的含义是什么?了解人群健康效应谱有什么意义?

7.试述影响人群健康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的易感性。

8.环境污染急性和惺性危害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9.什么是健康危险度评价?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10.试述环境与健康相关标准体系的内容?

11.环境卫生标准与基准的区别与联系?

12.试述环境卫生标准制定的原则与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2.A

3.D

4. C

5.A

6.D

7.D

8.E

9.C 10.B 1l.A 12.E l3.B 14.

E 15.C 16.A 17.C 18.E 19.C 20.A 2l.D 22.E 23.A 24.E 25.B 26.

A 27.A 28.C 29.E 30.

B 31.B 32.E 33.

C 34.B 35.

D 36.C 37.D 38.

B 39.D 40.

C 4l.E 42.C 43.B 44.E 45.E 46.E 47.

D 48.B 49.D 50.

C 51.E

二、简答题

1.答:( 1)人类的环境条件是变动的,人体对环境的变化形成一定的调节功能以适应环境状态的变动。适应性提供一种保护机制以维持机体的健康。机体的适应性是人类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遗传特征。长期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群,对各种异常的外环境有着不同的适应性。(2)另一方面,人体对环境变化的这种适应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环境条件发生剧烈的异常变化(如气象条件的剧变,自然的或人为的污染等),超越了人类正常的生理调节范围,就会引起人体某些功能、结构发生异常反应,使人体产生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2.答:(1)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机体的基因多态性有关。敏感个体的生物学本质就是由机体内在的遗传特征基因决定的。

( 2)环境交互作用在人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的发生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3)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健康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全面认识环境因素和机体的遗传易感性,就可准确地对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采取积极措施避免有害因素的危害,也

可以帮助敏感个体较准确地认识他们所处的环境暴露可导致的健康风险,更好地保护易感人群的身体健康。

3.答:无论是人为排放的还是天然的环境化学物质,在进入环境以后会在空间位臵、形态特征或化学性质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

(1)环境物质的迁移是指环境物质在环境中发生空间位臵的相对移动的过程。

(2)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叫化学物的转化,通过转化作用可形成二次污染物。

( 3)环境化学物和污染物通过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的暴露可能产生的影响:①扩大人群暴露的范围;②增加暴露途径;③改变污染物性质和毒性;④影响暴露剂量。以柔和S02等环境污染物的实例说明。

4.答:环境暴露时环境因素产生健康有害效应的决定因素,暴露的途径、剂量和时间等特征与其效应的产生密切相关。

(1)环境物质和有害化合物往往通过多种途径暴露,暴露途径通过影响总暴露量、吸收率、作用的靶器官和组织而影响对人体产生的效应。

( 2)环境暴露剂量与暴露产生的反应有剂量-反应关系,根据阔值的存在,剂量-反应曲线包括无阁值和有阔值(包含必需微量元素)两种类型,无阔值有阔值物质的环境毒理学特征不同。

( 3)环境污染物的暴露,往往是在较低的剂量下数月或数年内的

重复暴露。重复暴露的时间包括暴露频度和暴露持续期两个要素。暴露频度和持续期与靶器官和靶组织中的剂量(浓度)有关,所以它们是影响有害效应产生的重要因素。

5.答:(1)环境有害因素是多样的,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因素。每一大类又包含许多亚类和具体的因素。环境有害因素的类型多、数量庞大,以致人体吸人的空气、饮用的水、摄人的食物中的污染物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物质同时存在。

(2)多种环境物质同时存在时对人体的作用与其中一种单独存在时有所不同,他们往往呈现复杂的交互作用,彼此影响生物转运、转化、蛋白结合或排泄过程等,使机体的毒性效应发生改变,加强或减弱。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称为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研究环境因素联合毒作用在阐明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制订混合污染物的卫生标准以及采取防治对策等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6.答:(1)环境有害因素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健康效应,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称之为健康效应谱。

(2)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人群中,健康效应谱有冰山现象之称。临床所见的疾病患者和死亡者只是"冰山之巅",而不是冰山之全貌;预防医学需要了解和掌握"冰山"的全貌,即了解整个人群有害效应的分布。只有了解人群反应的全貌,才可能对其危害作出全面的定量评估,为制定预防措施和卫生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7.答: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两大

类。 ( 1)影响人群易感性的非遗传因素:年龄、健康状况、营养状态、生活习惯、暴露史、心理状态、保护性措施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易感性可能有较大差异。婴幼儿解毒酶系统尚未成熟,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老年人生理、生化、免疫等功能降低, DNA损伤的修复能力降低。因此婴幼儿和老人对环境有害因素的作用往往有更高的易感性。(2)影响人群易感性的遗传因素:如性别、种族、遗传缺陷和环境应答基因多态性等。

8.答:(1)环境污染急性危害类型:大气污染的烟雾事件;过量排放和事故性排放引起的急性危害;核泄漏事故;环境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2)慢性危害的类型:非特异性影响;引起慢性疾患;持续性蓄积危害。根据《环境卫生学》相关的内容和知识举例。

9.答:( 1)健康危险度评价是按一定的准则,对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进行综合定性、定量评价的过程。(2)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危害鉴定、剂量-反应关系的评定、暴露评价和危险度特征分析4大部分。(3)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1)危害鉴定:依据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的研究资料,确定在一定的接触条件下,被评价的化学物是否会产生健康危害及有害效应的特征。2)剂量-反应关系的评定:是暴露与健康效应之间的定量评价,有阈化学物和无阈值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定不同。来自于动物实验的资料需要外推到人。对有阈化学物,应用未观察到有害效应的剂量或最低观察到有害效应的剂量来计算参考剂量。对无阈化学物以致癌强度系数来表示化学致癌物剂量与致癌反应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动物

致癌试验的结果外推时,需应用数学模型从试验高剂量的反应外推至低剂量。3)暴露评价:是要确定暴露剂量和暴露人群的特征。暴露剂量分为外暴露剂量和内暴露剂量,暴露人群的特征包括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易感性等情况。4)危险度特征分析:它通过综合暴露评价和剂量反应关系评定的结果,分析判断人群发生某种危害的可能性大小,并对其可信程度或不确定性加以阐述,最终以正规的文件形式提供给危险管理人员,作为他们进行管理决策的依据。

10.答:(1)我国的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分为由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环境标准体系和由卫生部门制定的环境卫生标准体系,对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居民健康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2)我国环境质量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五类三级,即按照内容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和环境样品标准;按照级别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此外,按照效力可以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境标准。(3)环境卫生标准体系包括环境卫生专业基础卫生标准和环境卫生单项(个性)标准,各类单项(个性)环境卫生标准是直接为卫生监督和卫生管理服务的,它是环境卫生标准体系的核心和主体,也是法规实施的技术保证。而专业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是制订和实施环境卫生标准的技术支柱。

11.答:( 1)基准和标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基准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对人群不产生有害或不良影响的最大浓度,是根据剂量-反应关系和一定的安全系数确定的。它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

( 2)基准和标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且两者的数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基准是通过大量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而确定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基准的内容必然要随之而修订。标准以基准为科学依据,会随基准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政治、社会、经济技术和人们的要求等而变化。

12.答:( 1)制定的原则包括:①保障居民不发生急性中毒或慢性危害。②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③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影响。④选用最敏感指标的原则。⑤掌握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的原则。

(2)制定的方法包括:①环境毒理学方法。②感官作用测定方法。

③环境流行病学方法。④其他研究方法包括: a.人类受控实验(志愿者试验);b.人体负荷量测定;c.混合污染物质的容许水平研究;d.数学计算方法; e.危险度评价

第二章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

第二章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 A1型题 1.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按其属性可分为( ) 1.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 2.生物性、放射性、化学性 3.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4.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致癌物 5.致癌物、致突变物、内分泌干扰物 2.当今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1.天然污染物 2.化学性污染物 3.物理性污染物 4.生物性污染物 5.内分泌干扰物 3.当前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 1.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形成的 2.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 3.工业污染造成的 4.燃料燃烧造成的 5.交通运输造成的 4.大气污染的人为来源中最主要的是 1.工业污染 2.农业污染 3.生活废弃物污染 4.交通运输污染 5.生产事故造成污染 5.我国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1.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有害物质 2.汽车废气 3.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4.燃料燃烧 5.地面扬尘 6.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工业燃料是 1.石油制品

2.天然气 3.生物燃料 4.煤气 5.煤 7.用煤量最大的企业是 1.火力发电、冶金、化工、机械、建材 2.造纸、纺织、印染、石化、轻工、化肥 3.化工、造纸、纺织、印染、玻璃制造 4.建材、印染、石化、轻工、化肥 5.造纸、纺织、焦化、印染、玻璃制造8.在交通运输工具中产生污染危害最严重的是 1.火车 2.轮船 3.飞机 4.汽车 5.电车 9.最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是 1.二氧化硫、烟尘 2.二氧化碳、铅 3.汽车废气 4.地面扬尘 5.植物花粉 10.室内空气中甲醛主要来源于 1.室外空气污染 2.生活炉灶 3.烹调油烟 4.家具和室内装饰装修 5.人体代谢废物 11.室内的氡主要来自 1.地基土壤和建筑材料 2.装饰材料和物品 3.室外空气 4.燃料燃烧 5.香烟燃烧产物

社会因素与健康

社会因素与健康 班级: 姓名: 学号:

社会因素与健康 现代社会中,人类健康不仅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环境、人口与文明程度。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持久性、积累性和交互性作用的特点,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防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等,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关系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一、社会经济与健康 (一)经济发展与健康 经济是满足社会人群基本需要的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卫生工作,卫生工作也同样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两者具有双向互动作用。 1.经济发展对人群健康的促进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群健康水平提高的根本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明显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须以人群健康为条件,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健康问题 经济发展在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劳动条件以及社会医疗保障、促进人类健康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的污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非 绿色GDP的增长,势必诱发工业的后发劣势。这是社会经济 发展中的伴随问题,但本质上是人类生产劳动失控的结果。 2)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主要健康问题已不再是来自营养不良等疾病,而是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 式,如酗酒、吸毒、性瘾乱、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引 起的疾病。 3)心理健康问题的突显: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和紧张程度逐渐增加,心理 健康问题也越加明显,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 4)社会负性事件的增多:伴随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增多。同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使暴力、犯罪事件 增多。 5)流动人口的增加:人口流动对居民健康造成的影响程度及性质取决于社会因素、自然条件和人口特点。人口流动可促进 经济发展,但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卫生问题。 3.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环境与健康-《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348 课程名称:环境与健康 英文名称:Environment and Health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学时:18 学分:1.0 适用对象: 全院各专业各年级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环境与健康是一门跨环境科学、医学、生物学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应用环境科学和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系统地研究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影响。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属于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如何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促进健康,从而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 了解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3. 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容。 4. 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原理。 5. 熟悉环境健康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1.主要内容: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人与环境之间 对立统一的关系;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 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健康效应;环境与健康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境的构成和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在了解人与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熟悉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其对 健康的危害;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容。 第二节 1.主要内容: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原理;环境健康科学基本研究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

生活环境与健康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条件,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变化都与人体健康、疾病甚至死亡有着密切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环境污染物大都以各种环境介质(空气、水、土壤、食物)为载体,通过呼吸、饮水、食物链等途径进入人体,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同样会受到各种环境污染物的影响。 第一节 空气 围绕地球四周的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外界环境因素之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始终处于空气环境之中,机体依靠与空气环境不断的物质交换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人类的健康与生活密切相关。 空气自地表向上,可分为三层,即对流层、平流层和电离层。对流层是靠近地面空气密度最大的一层,空气总量的95%集中在这里,大气污染也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该层的空气有较强烈的水平及垂直混合现象,空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温度递减),一般情况下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5℃。但有时也可出现空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气温逆增)。对流层与地球表面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处于对流层上方,向上一直到50~55Km高度。其主要特点是空气主要以水平流动。由于太阳紫外线的作用,空气中的氧分子分解成原子态的氧,再与氧分子合成臭氧,在平流层形成臭氧层。臭氧能吸收对生物有害的短波紫外线,从而保护了地球表面的生物。 一、空气的理化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一)空气的化学组成 自然状态的空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包括:氮78.09%、氧20.95%、二氧化碳0.03%和微量惰性气体。大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尘埃、微生物和其他化学物质。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越来越稀薄,空气成分也发生显著的变化,各种成分的分压和绝对浓度也随之下降。 (二)空气的物理性状 空气的物理性状是指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气象因素,如气温、气湿、气流、气压、太阳辐射以及空气的离子化等。空气的物理性状处于经常的变化之中,引起气象因素变化的99%以上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人类机体本身对这类

论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论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摘要]环境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地球表面的物质和现象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各种自然及社会要素构成的统一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条件。环境的因素对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我将通过分析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来论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要素,人体健康,化学元素,污染物 人是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的,人在环境中生存,人的健康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与人体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环境的各种要素如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力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着人的体格健康;而人的体格健康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健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而环境污染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生命与环境最密切的关系是生命利用环境中的元素建造自身。 一、环境要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生物因素。 生物圈中的生命物质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共同构成生物与环境的综合体,即生态系统。人类依靠生物构成稳定的食物链, 从而获得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素;利用生物制成药物防治疾病;绿化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等。 生物本身在不断繁衍过程中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有对人类健康不利的一面。 但,由于人类通过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对环境中生物因素危害健康的规律已有所了解,并有了丰富的预防和控制经验,因而生物因素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性已有下 降。 (二)化学因素。 人类生存的环境中有天然的无机化学物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以及动植物体内、微生物内的化学组分。天然存在的无机化学物质是构成机体的主要物质,有些元素在生物体 内含量很少,但不可缺少,称为微量元素很多化学元素在正常接触和使用情况下对机体无 害,过量或低剂量长时期接触时会产生有害作用。 环境中常见的化学因素包括金属和类金属等无机化合物;煤、石油等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等;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体或废弃物; 食品添加剂及以粉尘形态出现的无机和有机物质。化学物质在创造人类高度文明的同时, 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不可低估的损害。 1、人体健康与化学元素的关系。 人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在这些元素中,除碳、氢、氧、氮能形成各种体内的有机物质以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学形态和结构形成各种生物配合体、功能蛋白质、酶等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或作为组成人体结构的材料。或作为血氧运输的载体、或作为酶 的激活剂、或作为体液中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剂,或作为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通讯员,这些元素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但是,由于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现代社会环境中,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的巨大变化的元素的生态适应机制,环境中有些元素对于人体是必需的,有 些是非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人体中任何一种化学元素超过一定的标准都会成为对 人体的有害元素。例如,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具有造血、组成血红蛋白、传递电子和氧,

第二章 环境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二类参考)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人类自然环境由下列圈带构成,哪项除外( ) A.生物圈 B.大气圈 C.水圈 D.非生物圈 E.土壤岩石圈 2.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下列各种功能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这些功能流是( ) A.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 B.物质流、能量流和食物流 C.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食物流 D.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E.能量流和信息流 3.以下是生态系统的特征,哪项除外( ) A.整体性 B.开放性 C.自调控 D.可复制性 E.可持续性 4.下列对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的描述哪项正确( ) A.是异养型微生物 B.是草食动物 C.可起着对初级生产者加工和再生产的作用 D.是肉食动物 E.能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5.关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人类力量无法取代的 B.已被农业革命所取代 C.已被工业革命所取代 D.已被现代文明所取代 E将被人类新的文明所取代

6.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对立的关系 B环境决定人类 C.人类改造环境 D.辩证统一的关系 E.无特殊关系 7.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是( ) A.人类固有的、无限的 B.人类固有的、有限的 C.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无限的 D.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限的 E.与疾病的发生元关的 8.环境污染物的暴露一般是通过( ) A.直接摄入污染物 B.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土壤 C.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生物 D.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水 E.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环境介质 9.污染物通过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人的危害( ) A.都降低 B.都增加 C.既可以降低,也可以增加 D.保持不变 E.保持不变或降低 10.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速度,最快的是( ) A.水 B.大气 C.土壤 D.植物 E.岩石 11.以下是联合毒性作用的类型,哪项除外( )

生活环境与健康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 A型题 1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 A.保持水中有一定量的余氯 B.改善水质的感官性状 C.除去水中有毒物质 D.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病 E.预防水型地方病的发生 2我国集中式给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A.氯化消毒 B.紫外线消毒 C.臭氧消毒 D.碘消毒 E.煮沸消毒 3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 A.Cl2 B.HOCl C.Cl— D.Ca (OCl)2 E.OCl— 4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 A.加氯量 B.有效氯 C.余氯量 D.水的浑浊度 E.细菌学指标 5比较理想的饮用水水源是 A.降水 B.江、河水 C.泉水 D.深层地下水 E.水库水 6关于地方性氟中毒,错误的是 A.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B.氟斑牙多见于恒牙

C.从非病区搬入的居民比当地居民易患病 D.随年龄增加患氟骨症的病人增多 E.氟骨症多见于16岁以后的成年人 7克山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可能是 A.缺钙 B.缺硒 C.高钙 D.缺碘 E.高硒 8水俣病属于 A.职业病 B.公害病 C.地方病 D.传染病 E.食物中毒 9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指标中,细菌指标多采用 A.肺炎球菌总数 B.结核杆菌总数 C.细菌总数 D.溶血性链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 10可经毛发排出的化学物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硫化氢 D.苯 E.砷 11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E.急性阈剂量(Limac) 12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环境与健康

环境与健康 ——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尤赠强 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健康是我们永恒的主题,环境是影响和决定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疾病负担和健康长寿。睡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类的环境观、健康观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人们不再仅仅将目光局限在健康本身,而是更深层次的关注“身心与环境的完美适应”——和谐的环境与健康发展观。 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指以我们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与环境,象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环境创造了人类,人类依存于环境,受其影响,不断与之相适应;人类又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不断改造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意义重大,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人类的健康长寿。反之,如果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破坏,不仅损害人类健康,甚而还会导致人类健康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威胁子孙后代。也就是说严重的环境污染,能造成生态系统的危机,导致人类的灾难。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疾病70%~90%与环境有关。人类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建立和保持同外在环境的和谐关系。人类健康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健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而环境污染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生命与环境最密切的关系是生命利用环境中的元素建造自身。如今,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特别是环境污染加重,造成空气、水源的污染,直接导致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变差,免疫防御功能下降。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致使人类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与“报复”,导致人类许多旧的和信得疾病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讲,近年来,人畜、人禽共患的传染病就是例证,使人类的健康已经面临着一些潜在的危害。 二、生物、化学环境、物理的和社会心理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生活环境与健康答案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答案 A型题 1. D 2. A 3. B 4. C 5. D 6. A 7. B 8. B 9. C 10.E 11.A 12.B 13.C 14.A 15.D 16.B 17.D 18.B 19.D 20.C 21.E 22.C 23.C 24.C 25.C 26.B 27.A 28.E 29.B 30.B 31.B 32.C 33.B

35.C 36.A 37.D 38.C 39.D 40.D 41.C 42.E 43.B 44.A 45.A 46.E 47.B 48.C 49.A 50.A 51.C 52.A 53.E 54.B 55.D 56.E 57.C 58.A 59.D 60.A 61.D 62.B 63.E 64.C 65.E 66.D 67.B 68.D

B型题 1. B 2.D 3.C 4.B 5.C 6.A 7.B 8.D 9.B 10.D 11.E 12.B 13.A 14.A 15.C 16.D 17.A 18. B 19.D 20.C C型题 1. E 2. C 3. D 4. B 5. A 6. C 7. A 8. B 9. B 10. A X型题 1.ABCE 2.ABC 3.ABCD 4.ABCD 5.ACD 6.ACD 7.ABCE 8.ACD 9.ABD 10.ABCDE 11.AC 12.ABCE 13.BCDE 14.ABE 15.ABC 16.ABCDE 17.BD 18. ABC 填空题 1.末梢神经减退、视野向心性缩小、听力障碍、共济失调 2.低、好、高、差 3.燃料燃烧、人类活动、建筑和装饰材料、家用化学品、室外大气污染物进入 4.筛除作用;接触凝聚作用;沉淀作用 5.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远期危害、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预防医学(自考)历年真题 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 一、选择题 ()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是: A.慢性中毒 B.急性中毒 C.变态反应 D.温室效应 ()2.臭氧层破坏可导致: A.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病原体加速繁殖 B.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发病率增加 C.湖泊中水生生物死亡、建筑物腐蚀、森林枯萎 D.呼吸系统疾病、肺癌的发病率增加()3.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不包括: A.机体免疫力降低 B.臭氧层破坏 C.酸雨 D.气候变化 ()4.生活饮用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A.氯化消毒 B.臭氧消毒 C.紫外线消毒 D.高锰酸钾消毒 ()5.常用的氯化消毒剂主要有: A.高锰酸钾溶液 B.臭氧 C.液氯 D.漂白粉精[Ca(OCl)2] E.漂白粉[Ca(OCl)Cl] ()6.属于介水传染的疾病是: A.克汀病 B.甲型肝炎 C.氟斑牙 D.水俁病 ()7.水质处理的常规方法包括 A采集水样 B过滤 C消毒 D澄清 E混凝沉淀 ()8.目前在建筑材料与装饰材料中最引起人们关注的物质是: A.甲醇、氨和氡 B.甲醇、氡和铅 C.甲醇、其他VOCs和铅 D.甲醛、其他VOCs和氡 ()9.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A.物理消毒方法B.碘氟消毒方法C.氯化消毒方法D.紫外线消毒方法 ()10.饮用生物性污染水导致的疾病是: A.皮肤病 B.心血管疾病 C.脑血管疾病 D.细菌性肠道传染病 ()11.生活饮用水应符合的基本卫生要求有: A.感官性状良好 B.流行病学安全 C.水量满足需要 D.水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健康 E.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不得危害健康 ()12.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因素包括: A.气温、气流、气压、光照 B.气温、空气离子、气压、雷电 C.气温、气流、光照、空气离子 D.气温、气流、气压、气湿 二、填空题 1.环境污染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是、消化道和皮肤。 2.经水传播的传染病,病例分布与 _范围相一致。 三、名词 1.温室效应

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有什么关系

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有什么关系 人类的健康其实和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一直有着相关的联系的,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那么人类该如何在自然中生存,就更别谈健康了。下面是分享的破坏生态环境对人类造成的灾害,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 的干预和影响,导致生态系统中各部分内部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呈现不协调乃至对立的状态,它使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扰,严惩时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现状: 环境污染严重。工业废弃物特别是乡镇企业排放的“三废”以及不合理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其他化学产品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由于污染严重致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存。 水资源紧缺。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占有淡水量仅为世界平均占有量的1/4,且分布不均衡。另一方面,由于水污染严重,致使本已紧缺的水资源更显匮乏。 土壤肥力下降,耕地锐减。由于不合理地大量使用化肥,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盐碱地、中低产田面积不断扩大。 土地沙漠化严重。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如草场过度放牧、草场和林地不合理地开垦为农田、滥砍滥伐森林等加剧了土壤沙漠化和 水土流失。

自然环境恶劣。我国中西部农村的一些居民生活于穷山恶水的环境之中,这些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 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家庭建房、乡镇企业建厂、矿山开采、道路修建等大量占用耕地,也导致耕地面积不断缩小。 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 环境意识差。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对破坏生态环境会给人类造成的危害认识不深。 执法不严。一些地区的政府组织和其他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部门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制止不力,甚至为了眼前利益而纵容这类行为。 认识错误。很多地方没有认识到排放污染物会对生态环境、对地球、对人类造成危害,没有认识到大量施用化肥会降低土壤肥力,最终会使土壤恶化,没有认识到大量施用农药会造成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急功近利。一些急功近利者为了眼前利益却置国家长远利益于不顾,不愿花费少量资金用于排放物的处理,大肆破坏生态环境。 人口压力大。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解决温饱问题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尽管人们认识到农药、化肥会使环境遭受破坏,但是由于化肥在粮食增产中起到40%的作用,而不使用农药,病虫草害将严重威胁农作物,所以不得不大量施用化肥、农药。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 加强宣传。宣传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污染生态环境会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全民行动起来积极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打击滥砍滥伐、排放“三废”污染环境、

环境与健康论文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环境与健康论文 在日益经济化的社会中,各类非自然的新物质层出不穷,人类在享受这美好的生活的同时也在注意着对自己身体好坏的东西。尤其是在人类每日必须的餐饮方面。“美好火腿肠,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提醒着人们食品的安全,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是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一种非营养物质,添加剂的种类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得的天然物质。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是通过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缩合、聚合等合成反应所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 有了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在用与不用之间产生了很多争论。其实,任何东西都具有两面性。就拿广泛用于风味酸奶、水果罐头、八宝粥、果冻、等食品的阿斯巴甜来说,它具有和蔗糖极其近似的清爽甜味,无苦涩后味和金属味,是迄今开发成功的甜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剂。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应用中仅需少量就可达到希望的甜度,所以在食品和饮料中使用阿斯巴甜替代糖,可明显降低热量并不会造成龋齿。与蔗糖或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有协同效应,如加2%~3%于糖精中,可明显掩盖糖精的不良口感,与香精混合,具有极佳的增效性,尤其是对酸性的柑桔、柠檬、柚等,能使香味持久、减少芳香剂的用量。此外,阿斯巴甜中的蛋白质成分,可被人体自然吸收分解。当然,有利必有弊,阿斯巴甜对酸、热的稳定性较差,在强酸强碱中或在高温加热时易水解生成苦味的苯丙氨酸或二

第二章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

第二章 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 1. 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 2. 生物性、放射性、化学性 3. 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4. 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致癌物 5. 致癌物、致突变物、内分泌干扰物 当今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1. 天然污染物 2. 化学性污染物 3. 物理性污染物 4. 生物性污染物 5. 内分泌干扰物 当前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 1. 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形成的 2.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 3. 工业污染造成的 4. 燃料燃烧造成的 5. 交通运输造成的 大气污染的人为来源中最主要的是 1. 工业污染 2. 农业污染 3. 生活废弃物污染 4. 交通运输污染 5. 生产事故造成污染 2. 3. 4. A1 型题 1. 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按其属性可分为 ( ) 5. 我国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10. 2. 汽车废气 3. 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4. 燃料燃烧 5. 地面扬尘 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工业燃料是 1. 石油制品 2. 天然气 3. 生物燃料 4. 煤气 5. 煤 用煤量最大的企业是 1. 火力发电、冶金、化工、机械、建材 2. 造纸、纺织、印染、石化、轻工、化肥 3. 化工、造纸、纺织、印染、玻璃制造 4. 建材、印染、石化、轻工、化肥 5. 造纸、纺织、焦化、印染、玻璃制造 在交通运输工具中产生污染危害最严重的是 1. 火车 2. 轮船 3. 飞机 4. 汽车 5. 电车 最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是 1. 二氧化硫、烟尘 2. 二氧化碳、铅 3. 汽车废气 4. 地面扬尘 5. 植物花粉 室内空气中甲醛主要来源于 1. 室外空气污染 2. 生活炉灶 3. 烹调油烟 4. 家具和室内装饰装修 5. 人体代谢废物 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有害物质 1. 6. 7. 8. 9.

水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水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水资源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在人们的生活与生产过程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水环境污染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近年来,水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并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需要对水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充分认识到水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便提高人们环保意识。文章就我国水环境污染因素种类进行分析,对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研究,并探究水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从而为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居民饮水健康提供帮助与建议。 标签:水环境污染;人体健康;影响;研究 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严重短缺,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地表水污染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流经城市的河段存在严重的有机污染现象,并且湖泊营养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地下水出现面源、点源污染现象,而近岸海域水污染现象比较严重。而水资源引起的人体健康危害时普遍存在的,尤其是水中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长期作用会引起慢性中毒与慢性疾病。世界上大多数疾病主要是由于饮水污染引起的,而大多数患者死于饮水污染引起的疾病。据相关资料显示:因饮用被污染的而造成的相关疾病占疾病数量的80%,因饮用被污染而占成儿童死亡占儿童死亡量50%,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造成12 亿人口死亡。针对水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需要加以重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1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种类 水体污染物质的种类不仅种类多样,而且它导致的疾病种类也非常多,对于它的分类要根据不同的角度加以划分。按化学性和物理性以及生物性污染物划分是从卫生学角度来划分的;按无机有毒物质和无机有害物質以及有机有毒物质等进行划分是从化学角度加以划分的。污染物一旦进入水体当中,因为污染物质会互相发生某些化学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物理等作用,因此如果人类一旦饮用之种含有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的污染物质的水对人体的影响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或者其也会在不同程度的减弱。所以对水中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危害加以分析与掌握,不仅起到保护水资源作用,尽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而且对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1 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 经化学有毒物质被污染,水体原有的正常指标就被打乱,此时人饮用这种经污染的水,或者经过食物链的循环,人们可能会造成中毒的危险,如果饮用含甲基汞的水可能会导致人体患水俣病,如果饮用含镉的水,可能会导致人患痛痛病,以及其它的水中毒:砷中毒、铬中毒、氰化物中毒和农药中毒以及多氯联苯中毒等。在所有的水中素危害中,铅和钡以及氟中素对对人体造成危害特别巨大。水

环境与健康论文(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环境与健康论文(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指以我们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与环境,象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环境创造了人类,人类依存于环境,受其影响,不断与之相适应;人类又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不断改造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意义重大,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人类的健康长寿。反之,如果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破坏,不仅损害人类健康,甚而还会导致人类健康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威胁子孙后代。也就是说严重的环境污染,能造成生态系统的危机,导致人类的灾难。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疾病70%~90%与环境有关。人类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建立和保持同外在环境的和谐关系。 2、地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有关地理环境对人的寿命的影响。《黄帝内经》中《素问·五常政大论》说:“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此指居住在空气清新、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的人多长寿,而那些住在空气污浊、气候炎热的低洼地区的人则寿命相对较短。作为养生的地理环境,最理想的居处是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源洁净,土壤肥沃,景色秀美的自然环境。在地理环境的选择上,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干金翼方》中提到:“山林深远,固是佳景……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若得左右映带岗阜形胜最为上地,地势好,亦居者安。”良好的地理环境不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可靠保证,而且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自古以来,僧侣的庙宇或皇族的行宫多建筑在环境幽静、林木茂盛的山上,或在碧波环绕、水天一色的海岛上,说明人们对养生的地理环境选择上,早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在城市我们对住宅的环境进行绿化和美化,使其达到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利于养生。创造一个树木环绕,郁郁葱葱,鲜花盛开,千姿百态的住宅环境。这样的环境可以使居住者心旷神怡,置身于大自然的纯朴美和自然美之中,为生活增添无限乐趣,从而达到养生怡性,延年益寿的目的。 3、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废气、噪声等环境污染严重;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质污染严重;三是每日三餐中的果蔬食品,由于施用化肥农药及激素类所产生的毒害;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电器类的污染。上述诸种因素造成了人体的生理平衡失调~~~~~~~ 在日益经济化的社会中,各类非自然的新物质层出不穷,人类在享受这美好的生活的同时也在注意着对自己身体好坏的东西。尤其是在人类每日必须的餐饮方面。“美好火腿肠,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提醒着人们食品的安全,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是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一种非营养物质,添加剂的种

水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水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水土环境与健康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水质健康,另一类是土壤健康。这两类都与人类息息相关,大都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 水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构成人体一切细胞和组织的主要成分。没有水便没有生命。如果水质不良或受到污染,就可能引起某些病的发生或流行,因此保证供给人体以“量足质优”的饮用水是非常重要的。 水质的成分,是依水源所在地点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对人体的健康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全球80%的疾病和50%的儿童死亡与饮用水的污染有关。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是最常见的污染形式,但总体来讲,以前者更为多见。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不能在体内合成,需通过饮食或饮水从外界获得。某些地区由于地质原因,水土环境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过低,影响该地人群对元素的摄入,造成体内微量元素不足,严重时可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其厚度从数厘米至2~3米不等。土壤与成土母质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具有肥力,即具有不断地、同时地为植物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土壤在自然界中处于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过渡带,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结合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纽带。所以,土壤既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又是各种地理环境要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土壤和人类之间保持着一种自然平衡的关系,它是经过千百万年漫长岁月而形成的。土壤和其它环境因素一样对人类起作用,人类活动也可以影响土壤环境。它们之间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紧密联系的。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其相对含量因时困地而异。土壤固相包括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土壤液相指土壤中的水分及其水溶物。土壤气相指土壤孔隙

(完整word版)九年级科学下第三章人的健康与环境(复习提纲)

第三章人的健康与环境 一、健康 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三者处于正常状态。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 健康的人的特征:充沛的体力;工作中自信、自尊,正确处理各种压力;生活中与他人和谐相处。 1、生理健康是由身体的功能决定的。 2、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很好地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3、社会关系健康是指能与他人和谐地相处。 一个人的健康水平处于变化之中。处于“生病——健康”的连续区域中,人的健康水平是会变化的。当人处于既没生病也不健康,即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我们称之为亚健康。 影响降低健康水平的因素有:病菌感染、营养不良、吸烟、酗洒、吸毒、空气污染、化学药品中毒、受伤、乱用药物、心情抑郁、焦虑不安、经常处于失望和压抑的情绪状态中、不参加集体活动等。 提高健康的水平应做到:及时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锻炼身体、心情愉快、心胸开阔、乐观豁达、待人处世宽厚大度、与人交朋友、经常与人交流感情、尊重他人、经常帮助他人等。 要过健康的生活,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保持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1、来自细菌的威胁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细菌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形态。利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某些细菌能侵入体细胞,如扁桃体炎。某些细菌不侵入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如破伤风。例: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发生在草食动物身上,亦感染人类。 人类感染炭疽病主要有3条途径。第1种是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肉食,引起人的肠炭疽。第2种是擦伤或割伤人的皮肤,感染了炭疽杆菌,引起皮肤炭疽。第3种是人类因吸入飘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而感受染肺炭疽。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和免疫性。 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有:细菌性痢疾、肺结核、破伤风、霍乱、淋病等。可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如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抗生素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但由于药物对细菌的选择使具有对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细菌存活下来,使抗生素的效果已没有当初好了。 2、来自病毒的威胁 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一类生物,其特点:形状小;形态多样;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病毒是另一类病原体,侵入人体也能使人生病。流感就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发现的流感病毒约有1万种,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具有

水环境污染与健康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水环境污染与健康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水环境污染与健康 水中的污染物通常可分为三大类,即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到目前为止,有关致病细菌和寄生虫的研究较多,且已有较好的灭活方法。但对致病病毒的研究尚不够充分,也没有公认的病毒灭活要求标准。人类由粪便排出的病毒达100种以上,它们经不同途径污染水源。通过常规的净化与消毒处理,大部分病毒可被杀灭,但在自来水厂的出水中仍可能有部分存活,主要有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轮状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随着水环境污染状况的变化,水体中原有的病毒亦可能发生变化,并出现新的病毒。物理性污染物包括悬浮物、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其中放射性污染危害最大,但一般存在于局部地区。化学性污染物包括有机和无机化合物。随着痕量分析技术的发展,至今从源水中检出的化学性污染物已达2500种以上。 目前应该高度关注的主要有: (1)介水传染病,由水中生活性污染物造成。饮用不洁水或食用被水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甲型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应特别避免这类疾病的暴发流行。此外,人们在不洁水中活动,水中病原体亦可经皮肤、黏膜侵入机体,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2)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水体中常见的致突变污染物如氯代甲烷、丙烯腈等,可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突然的、可遗传的效应;石棉、砷、镍、铬等无机物和亚硝胺、苯胺等有机污染物作用于机体可诱发肿瘤的形成;甲基汞、五氯酚钠等致畸污染物可通过妊娠中的母体干扰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使胚胎发育异常而出现先天性畸形,也可直接 第 2 页共 4 页

浅谈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浅谈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姓名:学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社会环 境对我们的健康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影响我们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生活学习的环境卫生;周围人的素质;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程度等等。 我们生活在校园里,一般都是三点一线(寝室-教室-食堂)的生活模式,但看似 简单的地方,却存在着许多影响我们健康的东西。比如说:冬天时我们一个班几十人同时学习在一个教室,都总是门窗紧闭,室内空气得不到很好的更新,如果班上同学一个感冒,就很有可能导致其他免疫力差的同学感冒,而且这也使我们为什么有时长时间处在教室后会感觉头昏脑胀的原因。与此同时,由于人数较多,教室卫生很难得到保障,这也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在食堂,时常会引起我们的担忧,因为学校学生很多,食堂的消毒措施会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如果消毒不彻底,则可能会引起这样或那样的传染病在同学们之间传播。回到寝室,虽然人数相对变少,但是在这个日常起居的地方,我们每天停留的时间最长,由于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很多东西都是公用,在不经意间也会发生许多不好的影响! 其次对我们健康起到重要影响的是我们周围人的素质,如果我们和爱卫生、讲究社会公德、有良好人品的在一起,我们会感觉身心愉悦,而如果我们和一个生活邋遢的人生活在一起,他的不良习惯也会 在不经意间影响到我们,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吧。很 简单的一个事情可以说明:估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走在街上时,一个正在抽烟的人和我们擦肩而过,如果我们是一个不抽烟的人,就肯定会感觉到一种很难闻的味道,其实这时我们就是二手烟的吸收者。如果我们的人口素质高,则就不会出现在公共场合抽烟的现象,这样威胁我们健康的东西将会极大的减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