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及负效应规避

山东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及负效应规避

山东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及负效应规避
山东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及负效应规避

2006年11月总137期 第6期

山 东 经 济

SH ANDONG ECONOMY N ov.,2006

G en.137 N o.6

[作者简介]袁其刚(1966- ),男,山东禹城人,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山东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及负效应规避

袁其刚 夏金宝

(山东经济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 要] 产业集群效应体现为正负两方面。近年,山东产业集群获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存在问题。本文在对山东产业集群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规避的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群;正负效应、规避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1X (2006)06-0115-05

交易费用经济学和内部化理论认为,当某种交易由企业内部机制来完成比由市场机制完成更加节省费用时,这种交易就被内部化企业中,反之则通过市场来完成。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但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该理论隐含的另一层意思———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在于市场的交易费用水平下企业层级组织治理费用水平的比较,资源有效配置方式只能是市场和企业二者之一。但是,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 )现象的出现及发展对这一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事实表明,产业集群和企业一样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但它又不同于企业,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中间的一种组织形式。产业集群是否已经成为有别于企业和市场的第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它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一、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产业集群的产生是由于产品和要素市场不完全,其理论研究的对象不是沿价值链不断进行纵向一体化的大企业,也不是处在价值链相同环节上的寡头企业行为,而是处于同一价值链上相关中小企业既竞争又合作的经济行为(Callegati E.,G randi S.,2004)。即使是产业集群中的大企业,也是一种开放

的、与集群中的其他企业紧密相连的新型组织结构形式,而非纵向一体化的大企业。迈克尔?波特曾指出:“现在的世界经济版图是由所谓的产业集群所主导着,全球经济持续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依赖地方因素———知识层次、学习能力和地方特征,这是远距离竞争对手所不能达到的。并且,集群对企业的生产

率、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他认为,产业集群是由共同性和互补性联系起来的、集中在特定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群体,该群体包括一大批相关企业和其他一些对群体竞争力产生重要作用的实体,如政府、科研机构、标准制定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和贸易协会等。产业集群有如下特征:(1)地缘上相互靠近,文化和历史背景同质;(2)基于产业技术链、价值链、供应链等存在;(3)群体成员性质多样;(4)既竞争又合作,既相互学习又相互保密;(5)集群内每个企业既相互独立(是产权和经济利益的主体)又相互联系。

(一)产业集群正效应分析。

对产业集群正效应的分析可以追溯到1890年马歇尔外部性理论。该理论首次明确了企业区位选择的协同行为(C o -location )与当他们为以各自的行为追求外部经济利益而形成集群时所产生的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 )间的关系。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促进了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了共享的市场,使公司从技术溢出中获益。后人在此基础上,主要从四个不同的角度作了更系统地分析。

1.以交易费用为基础的分析。产业集群本质上

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组织形式的选择实质是产权制度的选择,交易成本是进行产权制度选择的衡量标准。产业集群中各个企业间的交易大都建立在私人产权基础上,这种明晰产权制度,可以使产业集群具有如下经济效益:有利于节约运输和信息搜寻

?

511?

成本,有利于节约要素交易成本,有利于企业谈判成本及履约成本降低,有利于降低专用资产投资的风险成本。

2.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分析。按照马歇尔的分析,“外部经济”是指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使该行业内或其他行业厂商得到的经济利益和产生的社会效益。产业集群外部经济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内的大量采购和销售有助于实现集群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获得规模经济。二是有利于专业性外部服务业、配套设施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由于生产要素在各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通用性或相似性,产业集群内企业水平或垂直的生产与销售联系,有利于范围经济产生。

3.基于协同效应理论的分析。协同效应是指分力有机整合的效果大于分力简单相加的结果,即1 +1>2的效应。协同效应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生产协同效应,如集群内企业在生产设备、原材料、生产技术、零部件等的利用上实行资源共享等;技术协同效应,如各企业可以共同利用同类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或联合开发新产品,以减少新产品研发费用、分散风险、提高新产品成功的概率;管理协同效应,如在一个经营单位里运用另一个单位的管理经验与专门技能,降低管理费用等;销售协同效应,如各企业间可以使用共同的营销人员、分销渠道、仓储运输服务等,以节约营销成本等。

4.基于厂商理论的分析。厂商理论认为:集群内企业间激烈竞争和交易效率提高,有利于企业实现内部规模经济。知识溢出、人才集群,产业集群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创新氛围,以及集群内各企业间模仿学习相互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创新。在这种竞争压力下,产业集群高度创新能力和在一定区域内对行业的垄断优势,使企业获得一定的超额利润。

(二)产业集群负效应分析。

产业集群在促进相关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衰落和对区域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

1.专业化分工的脆弱性。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是同一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上的分工,而非不同产品生产分工,且集群内每一环节上也存在不同企业的竞争。当集群的产品销售受阻或其它区域出现替代品或更先进生产技术时,这一庞大的经济网络可能会由于缺乏灵活性而崩溃,曾作为专用资产的投资将蒙受巨大损失。另一方面,集群内每个企业作为私人产权和经济利益的主体,各自生产环节的专业化程度可能比实行纵向一体化大企业各环节的专业化程度更高。如此细化的分工,同时又缺乏制度性的协调,可能会因交易次数过多和协调成本增加而降低交易效率。

2.锁定效应。企业间的网络关系由行为主体、活动和资源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这种网络关系根植在产业集群共同文化氛围中,它在集群形成阶段是促进创新的要素,但也有可能导致“区域锁定”,阻碍创新的持续发展。这种区域锁定的形成到一定阶段有可能对区域进步产生不利影响。

3.内部僵化。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内部企业可能会过分依赖集群网络过分重视在集群中的经济地位。由于集群内松散的组织形式,企业间的博弈行为和僵化的交易方式将导致交易效率的降低。集群内部僵化还表现在群内文化单一,兼容性不强。由于集群产生和发展于一定的区域文化背景并最初服务于一定的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环境在维持集群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可能会使集群带有相当程度的排外性。

4.拥挤效应和外部不经济。由于众多的企业处在相同的价值链上,又集中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拥挤效应,使公共物品的边际收益呈现递减状态。也就是说,当某一区域内企业聚集的数量超过了最佳规模后,会造成公共资源的紧缺和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这将加大企业成本,形成外部不经济。

5.经济周期带来的风险。周期性风险是指由于经济景气的波动对产业集群的正常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周期风险参差不齐地分布于不同产业,产业结构决定了区域经济的不确定性水平。如果区域经济由一个或少数几个主导产业集群所支配就要面临更大的风险。

6.自捻性。集群借以形成和发展的自身特性,同时也削弱了集群应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这可能是最终导致集群走向衰败的根本风险。

负面效应存在于每一个产业集群中,但是,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负面效应表现的强度不同,集群的稳定性也不同。根据不同产业密集使用要素的不同,我们把产业集群划分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集群中相互竞争性的企业要远远多于互补性企业,所以,该类型产业集群会承受较大和较多的负面风险,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资本密集型集群大多产生和发展于

?

6

1

1

?

成熟或夕阳产业中,初期要经过较大的资本尤其是专用资本的投入,这就使其较易受到专用投资和经济周期带来的风险。知识密集型集群由于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差异性大,企业间互补性强,所以该类型集群稳定性较强,其正面效益较大;但该类型集群仍然避免不了诸如锁定效应和内部僵化的风险。

二、山东省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一)山东省产业集群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进一步加大了促进产业集群的力度,在土地、税收、服务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培育和发展区域产业集群。从1993年开始,山东省每年拿出50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省中小企业办公室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山东省已经形成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产业集群121个,包含企业65926处,从业人员367万人,其中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90个、过50亿元的22个、过100亿元的9个。通过产业集群建设,山东省形成了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建材、化工和食品加工等五大优势产业体系。

2006年1月8日,山东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高峰论坛暨“产业报国———山东省十大产业集群”颁奖典礼在济南举行。根据山东大学为期半年的产业集群调研成果,从全省121个县(市、区),449个产业集群中,评定出6个特别奖及十大工业产业集群、十大农业产业集群、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如山东诸城汽车产业、文登家纺、荣成食品产业、乳山水产、沂水县食品产业和旅游产业集群、青岛市南区商贸旅游产业集群、蓬莱市葡萄产区、烟台福山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莱芜市莱城区“三辣一麻”调味作物产业集群、济南经济开发区机械装备产业集群、微山船舶修造业、莒县塑料产业等。

(二)山东省典型产业集群。

1.青岛以家电、电子为核心的多产业集群。青岛市以名牌企业众多闻名,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即发被誉为“六朵金花”。近两年,青岛的产业结构正从“六朵金花”为代表的“轻型化”向以石化、造船、汽车、家电、电子和港口六大产业集群为轮廓的“集群化”转变。该产业集群基本呈现出三种模式:海尔模式、即发模式和中船重工模式。

海尔模式是典型的名牌叠加型的集群。目前,海尔在青岛及周边地区累计吸引供应商74家,其中有海外知名企业33家,国内龙头企业24家,许多国际和国内大企业纷纷把代表核心技术水平的研发中

心转移到青岛,从而搭建出一个集研发、制造、采购、物流于一体,辐射力巨大的产业平台。2003年10月青岛被国家信息产业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即发模式是非典型的名牌叠加集群。全国针织行业综合实力第一的即发集团的制造能力是世界级的。正是这种世界级的制造能力,集中了伊藤忠、东棉、丸红、三菱等国际名牌大公司前来合作开发面料和服装生产,形成了面料和服装的名牌集群,即发占据着产业链条的中心位置。

中船重工模式是典型的大项目集群。中船重工是国内最大的造修船集团。最近随着中船重工的“六厂四所”———武汉重工铸锻公司、宜昌船舶柴油机厂、武汉船用机械厂、重庆齿轮箱有限公司、陕西柴油机厂、武昌造船厂以及725研究所等研发机构新增的科研系统集成、大型船用配套总装能力逐步向青岛转移,一大批配套厂和科研院所积极跟进,其他品牌企业也闻讯而来。

2.烟台的食品产业集群。烟台市把培育发展一批有规模、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作为加快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采取集中扶持、兼并联合、股份合作、招商引资、改造转换等形式,努力打造食品工业“航母”。据统计,目前烟台食品工业已经形成粮油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等十五个产品大类,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产业链条,拥有张裕、龙丰、龙大、威龙等一批国家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烟台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列全国地级市之首。

3.滨州家纺产业集群。滨州现代化的纺织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过近40年的发展,纺织工业已成为滨州市的支柱产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全市拥有规模纺织工业企业120余户,行业涉及纺织、毛纺织、印染、针织、棉复制、化纤、服装七大行业,职工18万余人。滨州拥有若干优势企业,如世界最大的棉纺织企业———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全国最大的梭织印染企业———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如中国毛巾行业惟一的“三星级”标志企业———山东亚光纺织集团;有以产品开发、天然环保服装面料、针织服装、家纺装饰面料著称的山东基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宏诚集团、滨州华润纺织有限公司、惠民华润纺织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等,这些企业成为带动滨州纺织产业的龙头。

4.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济南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定位于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

7

1

1

?

后,产业发展转向微电子、精密仪器、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济南市历下区于2004年3月被国家批准为首批“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基本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节能环保等新兴优势产业。高新区已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其中,齐鲁软件园、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出口加工区、环保科技园、齐鲁机电园七大园区已被批准为国家级园区。齐鲁软件园占地面积6.5平方公里,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软件产业基地,软件园入驻企业200多家,软件产品近300种。中创软件、浪潮通用软件等已成为行业骨干。科技部最近对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体系进行评价考核,济南高新区以增长幅度排名第6位、增长速度排名第9位、综合排名第10位而被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级先进高新区。

5.淄博工业材料产业集群。经过近百年的工业积累,淄博的石化、医药、建材、机电、纺织等优势产业日益突出。2004年底,山玻集团与美国PPG公司合资5亿元建设超白玻璃项目,2005年7月8日第一片超白玻璃下线,填补国内空白;东岳集团与清华大学等高校联合攻关全氟离子交换膜材料被列入国家863计划,获得国家20亿元的资金支持;山铝的30万吨拜尔法氧化铝投产,实现了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飞跃。目前,淄博市有绿色制冷剂、色织布等70多个产品产量规模居全国第一位。淄博市依托大企业集团建设了齐鲁化工区、东岳氟硅新材料工业基地、新华国际医药工业园等,成为中国较大的原油加工、氧化铝、解热药、中小电机、耐火材料等生产基地和供应中心,具备了全国重要新材料基地的雏形。

6.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寿光市是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被国家命名的惟一“中国蔬菜之乡”。全市农贸批发市场发展到26处,集贸市场186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年贸易量达35亿公斤,交易额32亿元,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区,产品畅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海外。

(三)山东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山东产业集群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集群度不高、链条短的问题造成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大部分产业集群是劳动密集型集群,技术含量低,集群内企业竞争性强而互补性较弱,稳定性较差。面临较大的分工脆弱性、拥挤效应等风险。

2.制造业集群大体上处于产业链的末端,附加值较低。山东制造业增加值为发达国家的30%左右,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5%左右。大部分企业离ODM和OBM有较大的差距,较易产生内部僵化、锁定等负面效应。

3.缺乏外资带动的产业集群。山东主导产业中的电子电器、汽车、精细化工等产业链仍然处于“断链”状态,使产业集群不仅影响到以专业化协作、零部件配套为基础的跨国公司进入,而且影响到区域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和产业结构的提升。

4.产业集群配套率不高。山东大多数产业没有形成集群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产业本地化、产品配套率较低,如山东最具优势的家电产业本地配套率只有10%—20%;计算机、手机等零部件配套率不到10%。与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品配套率相比,山东的产品配套率仅为这些地区的5%—10%左右。这不但影响产业集群和工业功能区建设,而且将影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战略的有效实施,并影响引进外资质量以及高端产业的转移,集群的分工优势难以发挥。

5.由于历史和人为因素,山东省产业结构和产业集群缺乏区域功能定位和工业布局的统一规划,造成区域功能杂乱无序,不同产业犬牙交错。各地没有充分利用各地市的特定优势,不仅严重影响了集群的稳定性,严重削弱了集群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而且可能由于产业集群带来的拥挤效应和外部不经济及经济周期的影响,严重破坏了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规避产业负面效应、完善山东产业集群的措施

一个产业集群从诞生走向成熟可能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然而,集群的衰落却是转瞬间的。一国或地区的突发性的经济事件、政策的转变,偶然的政治摩擦都可能导致产业集群的彻底崩溃。山东怎样有效规避产业集群的负面性,使产业集群能可持续地为经济服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

(一)重视信息传输、服务集群创新。

产业集群作为经济网络组织,保证组织内外信息的畅通是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关键,信息的陈旧、阻塞、封闭和扭曲都可能导致集群的瓦解。

首先要保证信息传输与反馈高效。信息传输的缺失,一方面会破坏集群内的学习氛围,破坏企业间的信任、协作和凝聚力,导致交易效率的降低;另一

?

8

1

1

?

方面会导致集群内部的僵化。所以应重点致力于配套、服务设施与机构的建设和完善,打破狭隘的区域保护主义,促进信息传输与反馈。其次,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产业集群存在的根本,保证强大的创新动力和高效率、高质量的信息产品的产出,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其负面效应,还可以发挥产业集群的辐射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第三,适当加强信息规制。信息有真伪之分,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过滤是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措施。政府和相关服务机构在这方面应承担重要的责任。

(二)强化国际化意识。

迈克尔?波特(1990)指出:当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很显著时,它本身也隐含了自我崩溃的因子。当竞争者衰退或客户不再挑剔时,地域化的产业集群往往向内看,有与大环境隔离的趋势,假如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高,但彼此依赖程度很高时,这个问题就会恶化……最脆弱的产业集群内部多半缺少国际化战略,也没有国际分工行动。

可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集群企业要培养国际化经营意识至关重要。集群具备国际化意识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不断整合内部力量,积极吸收优质企业和资本的进入,打破本地产业的封闭循环。二是坚持产业链和产业群发展的国际化。要实现集群的发展就要把目光放在国内外市场上。一个优质的集群一定是国际化的。集群中的每一个企业都应积极借助集群的整体力量外向发展,而不能把目光只局限于集群内部和本地市场。

(三)政府主导型适当让位。

世界上,产业集群创导类型主要有企业主导型、科研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三种。山东的产业集群多为政府主导型。这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政府应更多尊重本地客观状况,根据本地的经济、资源、文化、技术水平积极扶持有本地优势的产业集群。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自然规律,政府主导型应更多地让位于前两种。

(四)增强集群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推动集群内外企业战略联盟,促进专业化分工,提升产业价值链,提高区域产业及技术的竞争优势。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产业分工合作关系,鼓励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产业体系,形成合理产业布局,引导新建企业分工协作,建立开放型产业体系。这样可以实现资源互补,弱化产业集群负效应。

(五)不断实现集群产品升级换代,产品档次提

升。

产业集群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产品老化、档次低,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不断进行产品的换代升级,不仅是一种市场战略,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点,分散风险;而且可以提升集群内部活力,避免僵化。

(六)注重集群文化的建设与提升。

每一个集群都会带有本地文化的特征,文化既是集群重要的外在表现特征,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优秀的集群文化应该是开放性的、包容性的,能加强国内、国际市场对该集群和地区的认可度,提高集群竞争力。

参考文献:

[1]Callegati Enrico e S ilvia G randi,Dipartimento di Economia “S.C ognetti de Martiis”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s of Culture,Institutions,and Creativity(E BLA),W orking paper N o.03Π2005

[2]Anderss on,T.,Hans on,E.W.,Serger,S.S.and S rvik, J.,(2004),The cluster policies whitebook,IKE D,S tockholm.

[3](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5](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M],第十七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6](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商务书馆,1997.

[7]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8]朱英明.产业集群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3, (03).

[9]刘世锦.产业集群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J].改革, 2003,(03).

[10]罗文章.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经济学分析[J],求索,2004(08).

[11]赵子健.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分析[J].甘肃农业, 2005,(02).

[12]金波等.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03).

[13]产业集群度低已成为山东制造业发展的“软肋”[J].中国城市报道,2004,(02).

[14]张季芳等.产业集群市场竞争与路径选择———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05,(01).

[15]青岛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之路[J].中国城市报道, 2005,(06).

[16]马力等.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工作研究,2005,(05).

?

9

1

1

?

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的分析

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的分析 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相互关联的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现象,美国的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业、意大利的瓷砖业等都是比较着名的例子。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和浙江省,也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北京、上海、天津等市以及福建、山东、河北、辽宁、河南等省都出现了产业集群的雏形。产业集群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国内外理论界对产业集群的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集群的发展机制及其对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正外部性作用方面,而对产业集群负外部性所产生的风险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等“负面”角度研究的理论成果还不多见,研究成果也不成熟,对产业集群积极作用的片面和过分强调容易让人形成一种错误的看法,只要建立起集群,地方乃至国家的经济就会蓬勃发展,这显然有违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世界上有很多原来十分发达的产业集群,如今已经或正在走向衰退,如西欧的很多钢铁、煤炭、造船、纺织等着名区域性产业。如何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正外部性,控制负外部性的产生,促进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以提高区域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对于产业集群负外部性所产生的风险,奥地利区域经济学家Tichy 从集群的产品生命周期引发的结构性风险的角度进行探讨,Fritz 等在Tichy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周期性风险对产业集群的冲击,文献提出当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后,可能会形成某种特定意义上的“超稳定结构”,从而抑制产业集群的学习效率和创新效率,致使产业集群走向衰退。文献从生态学的角度,采用生物学类比方法,分析了集群的内在风险及其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本文从产业集群效应的有限性分析出发,基于产业集群规模角度来探讨集群效应。 1 产业集群效应的有限性分析 集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构成的单元结构,能产生巨大的集群效应。集群效应主要体现为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两个方面。 1)集群的经济效应分析。马歇尔从集群所带来的外部经济进行分析;韦伯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纸质就业协议书填写及网上注册录入相关问题

纸质就业协议书填写注意事项 纸质协议书(一式四份)填写一定要全面正规:封面左上角的“学号”要填写,“用人单位”栏要和内页中用人单位的公章一致; “培养方式”填统招 “学制”填全日制本科 “学历”填大学本科 “健康状况”填健康 “应聘意见”一般填同意到某某单位工作等等。“毕业生签字”一定要有。 “档案转寄单位地址及邮编”一栏不允许空白,如果单位不接收档案的,请如实填写“单位不予接受档案” “用人单位意见”一栏签章:可以使用人单位的人事章。 单位“组织机构代码”一栏一定要填写,单位应该知道,或者网上可以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进行查询。 网上注册及录入相关问题 打开“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每一位毕业生都要在此注册。不管你是出国、考研、考公务员、将来不就业的等等都需要注册!注册成功以后,可以根据签订的

单位不同,进行以下操作: 1、签约省内单位的:可以进行网上签约的,网签成功后,用人单位将系统自动形成的就业协议书打印三份(尽量不要自己打印,那样打印出来的格式不正确),用人单位 盖章、毕业生签字后,用人单位、毕业生、辅导员处各存留一份。交给辅导员的那份一定要在左上角用铅笔注明学号。 签约省内单位,在网络未开通前没有进行网上签约的,已经签订纸质三方协议的,协议是有法律效力的,所以不要认为省内单位只有纸质协议,没有网签,就可以随便签订其他单位!切切!往年因为学生私下签订2个单位而无法顺利取得派遣证从而无法顺利毕业的情况! 省内单位不能进行网签的,可以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范本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落款的为正规。后附)注意:劳动合同的起始日期一定是毕业年即2016年的7月份至2017年7月,至少签订一年以上,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否则无效。劳动合同封皮右上侧一定要写上“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应该知道,或者网上可以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进行查询 2、签约省外单位的:分为两种情况 一、省外正式就业:毕业生和单位签订“全国普通高 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单位接收毕业生档案的——如

产业集群主要特征分析

产业集群主要特征分析 摘要: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只有准确认识产业集群的特征,才能从产业集群自身的规律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的特征主要是弹性专精、地理集中、中小企业为主、根植性强和相关组织与机构密集。 关键词:产业集群;特征;分析 人类社会现在已经进入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中化并存的时代,而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集中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理范围内,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大量企业、中间机构和组织等围绕同一产业形成的分工细致、联系紧密、社会关系网络发达、市场竞争力和区域产业形象突出的空间有机聚合体。产业集群依靠其强劲的竞争优势,创造了大量财富,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创新,并且引导着国际资源的流向,因此世界各国对产业集群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纷纷出台政策与优惠措施,鼓励产业集群的发展。只有准确认识产业集群的特征,才能从产业集群自身的规律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本文认为产业集群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弹性专精 产业集群表现为在相对狭小的地理空间内大量的企业和劳动力集中于某一特定产业。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生产集中于产品的某个零部件或者工艺的某一个环节,形成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是与生产技术的可分性以及垂直分离的生产组织方式相关的,其实这也是产业集群形成所需要的必要条件之一。精细的分工,以紧密的协作与联系为前提。集群内企业通过分工与协作实现了生产的灵活性与多样化。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企业扎堆,集群的重要特征是它有积极的渠道来促进商业交易、对话和交流。这种生产特点适应了20世纪60、70年代以后生产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福特制生产方式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从而使产业集群成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生产方式。 传统的福特制生产模式是20世纪初期开始的资本主义制造业发展的象征,它以大批量、少品种、流水线生产为主要特征,适应于工业社会时代较低的消费水平与简单的消费结构。福特制辉煌了半个多世纪以后,进入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石油危机过后,世界经济陷入了长期的衰退。皮奥里和萨贝尔(1984)认为,这种衰退是以大批量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福特制生产方式走到尽头的表现,而弹性专精的生产表明这种生产可以随时根据消费需求和竞争的变化而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而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变迁有其理论依据。 相关文献回顾 1.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 亚当.斯密目睹了工业化初期生产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所产生的效率。他认为,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是经济生活的核心现象。他在《国富论》中分析到:劳动生产率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斯密不仅一般论述了采取分工生产的方式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深入分析了产生分工效率的原因。他将分工分为三种:一是企业内分工;二是企业间分工,即企业间劳动和生产的专业化;三是产业分工或社会分工。第二种分工形式实质是企业集群形成的理论依据所在。正是因为这种分工,企业集群才会具有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整个市场都无法具备的效率优势,过细分工和市场分工都有一系列弊端。而企业集群保证了分工与专业化的效率,与此同时还能将分工与专业化进一步深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集群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生产组织方式的选择必须满足降低个别价值的目的,否则,资本增值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所以当事实证明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分工与协作具有更高的生产率时,采取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就成为资本家的普遍行为,以便利用分工的优势降低成本。马克思认为,建立在协作基础上的企业生产,可以产生比分散生产更大的效率。产生合力效应原因是:第一,协作性的集体生产在相同产量的条件下比分散生产节约了占用的空间;第二,有利于在交货期临近或其它紧急情况出现时,集中生产能完成较大的生产量;第三,在集体生产的环境中,个人能力可以通过劳动效率间的差异表现出来,努力争先的竞赛,提高了生产率;第四,把不同的生产环节容纳在一个企业中,有利于管理和控制,可以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比例性;第五,协作性的集体生产提高了生产资料的利用率。总之,对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追求,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因。 2.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 马歇尔(AlfredMarshall)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马歇尔所指的外部规模经济概念是指在特定区域的由于某种产业的集聚发展所引起的该区域内生产企业的整体成本下降。通过对英国一些传统工业的企业集群现象的考察,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企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企业集群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同样具有产业组织效率,因此是十分重要的,“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马歇尔把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地区称为“产业区”。马歇尔对导致规模经济的原因作了细致的探讨。他认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是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因为,大工厂可以采用高效率的机械,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从机械的经济所获得的各种利益是小工厂难以企及的。大企业的大批量采购可以获得相对低的价格,而且大批量运输保证了对运输工具的充分利用,因此有着较低的运输成本。企业集聚在“产业区”内,可以降低劳动力的搜寻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信息的溢出可以使集聚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单个的分散的企业,特别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知识在该地区的溢出。协同创新的环境也促进了企业集群的发展。

关于组织开展山东省轻工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和制造业基地建设活动

山东省轻工业协会文件 鲁轻行管[2008]2号 ------------------------------------------------------ 关于组织开展山东省轻工业 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和制造业基地建设活动的通知 各市轻工业主管部门、各专业协会、有关单位: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制造业强省以及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工作部署,2007年,山东省轻工业协会对一批山东省轻工业特色产业集群进行了重点培育、推广、宣传和表彰,有力地推动了山东省轻工业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各级政府领导好评。 为了进一步加强轻工产业集群培育和制造业基地建设,实现生产力空间布局上的优化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加快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轻工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省轻工业协会决定在全省县(市)、乡(镇)范围内继续开展轻工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和制造业基地建设活动。现将活动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查评价内容 产业集群要有一定规模,有较完善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有龙头企业支撑,有统一质量检测标准和保障体系,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较大比重,对当地经济有突出贡献。具体考查评价内容详见一、二、三附表。 二、申报办法和程序

由各市轻工业主管部门和各专业协会组织轻工产业区域经济发达、专业特色突出的县(市)、乡(镇),按照考查评价内容要求进行自查,形成自查报告,上报省轻工业协会。 凡具备条件的县(市)、乡(镇)政府也可直接向我办申报。审报材料一式三份并附加电子版。申报截止时间为2008年5月30日。坚持自愿申报的原则。 2、省轻工业协会将根据收到的申报材料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综合评价、审定。召开专家评审委员会议,确定一批全省轻工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进行重点培育、推广和宣传。同时对具备一定条件的产业集群,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定和支持。 三、表彰、授牌及宣传 对获得“山东省轻工产业制造业基地或生产名城”称号的县(市)、乡(镇)予以授牌,每个基地可推选3-5家龙头企业,一并授予“ΧΧ产业基地骨干企业”称号,一并进行隆重地表彰和宣传,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 为积极有效地将我省轻工行业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向国内外进行宣传,扩大和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省轻工业协会还将积极地与《大众日报》和《消费时报》等媒体协商,争取最优惠的价格,坚持地方自愿的原则,统一对外宣传,以达到积极高效的宣传目的,促进我省轻工行业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与发展。 四、联系方式 综合考查评价协会设在山东省轻工业协会行业管理处。联系 人:朱维平、丁学华、李国芹 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143号 邮编:250014

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毕业生操作流程

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毕业生操作流程 省内院校毕业生功能操作 1.毕业生注册 毕业生在首页“用户登陆”部分,点击“毕业生注册”链接,显示毕业生用户使用协议界面,选中“省内毕业生”类型,点击“接受”按钮显示省内毕业生注册界面,输入身份证、姓名、新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点“确定”按钮。系统判断用户在省内院校上报的生源库中是否存在,若存在则帐户设置成功。 2.毕业生登录 毕业生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在首页“用户登陆”区选择“身份”为毕业生,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点击“登陆”按钮进入专区。 3.个人信息维护 个人信息维护 允许毕业生完善个人信息。对于经过学校审核统一上报的信息,本人不能修改(灰色显示)。 操作步骤 毕业生登陆专区后,点击“个人信息维护”,右侧显示用户信息修改界面,信息录入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信息更新完成。 登陆密码修改 毕业生登陆专区后,可以修改自己的登陆密码。为了保证信息安全,建议毕业生经常更换自己的密码信息。 操作步骤 毕业生登陆专区后,点击“登陆密码修改”,右侧显示登陆密码修改界面,用户录入帐户信息后点击“确认”按钮,密码更新完成。 操作码修改 操作码是毕业生和单位签署就业协议书或解约时用的,系统默认为毕业生设置的操作码为空。为保证操作码的安全性,在毕业生登陆系统后要重新设置。 操作步骤 毕业生登陆专区后,点击“操作码修改”栏目,右侧显示操作码修改界面,用户首次设置操作码。 用户录入操作码信息后点击“确认”按钮,操作码更新完成。 取回密码 毕业生用户如果忘记登陆密码,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取回密码功能找回。系统返回用户的是一个新的密码。系统提供邮箱、手机、密码提示问题三种方式帮用户找回密码,如以上三种方式无法找回密码,请联系系统管理

产业集群的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集群的波及效应分析 一、引言 (一)背景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而是组成特色产业集群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且国际上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采用集群模式。如美国的硅谷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华尔街的金融业、好莱坞的娱乐业、加州的葡萄酒产业区等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是一种各国为提升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而争相借鉴的新经济。在我国,产业集群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可以看到,在绝大多数“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报告中,产业集聚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小到产业园区,大到区域经济,都在积极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集聚度,以推进园区和区域经济发展。我国某些产业集群在规模和成本上也有一定竞争优势,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但总体看,中国的产业集群整体层次低,大都处于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轻工业领域,总体仍处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而作为产业集群核心竞争优势的专业化分工、创新

能力、品牌声誉和网络协作等优势并未得到充分体现,难以参与高层次国际竞争,也影响了集群的持续竞争力。中国的产业集群成长的硬环境、软环境和生态环境也大大滞后,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定义及研究意义 由于研究背景与目的的不同,国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本文主要采用波特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以其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认为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集聚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而形成的稳定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他给出了垂直产业集群与水平产业集群的定义:垂直的产业集群是指通过买卖关系来联结的众多企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水平的产业集群是由包括共享终端产品市场、使用共同技术、技巧与相似的自然资源的企业所组成的集群。 发展集群经济,对于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产业集群是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载体。产业集群可以产生明显的外部规模效应,有利于大批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发展,产生较强的内部规模经济,促进了产业区域分工和新型产业基地的形成。并且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可以吸纳农村劳动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产业集群现象及其对地区竞争力的影响

问题: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例,分析所存在的产业集群现象及其对地区竞争力的影响。 小组成员:XXX 小组分工: ?产业集群的概述XXX ?产业集群的现象XXX ?产业集群对竞争力的影响及产业集群的问题XXX ?产业集群相关者的分析XXX ?东南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概况XXX 一、产业集群的概述(industrial cluster ) ■定义: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 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总体特点: 总体来说,考察产业集群的特征,有这样六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每个地理区域的大部分企业基本围绕统一产业、或紧密相关产业、或有限的几个产业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 第二,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具有某个或某几个显著的产业特征作为联接,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实行专业分工。最常见的是以供应商-客户作为联结模式,如绍兴纺织业的化纤、织造、印染服装一条龙的产品关联,围绕该产业链还出现了纺机、染料助剂、纺织技术服务等辅助性

行业,这些内在紧密联系并频繁互动的行业及其所属企业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纺织产业集群。再如温州低压电器产业在配件生产、成品装配和销售之间构筑起一条产业链。产业集群内部还围绕产业链出现了一些服务性机构和行业组织等。 第三,通过集群成员之间供需关系的连结,实现采购本地化,形成整个整个集群的成本优势。以温州低压电器集群为例,低压电器的配套件涉及金属部件、合金材料、注塑部件、冲制、酸洗及模具加工等共计几十万种,其中有70%能在柳市采购,对于那些需向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部件,其供应商也因集群吸引力而在当地设立办事处。产业链的当地化不仅降低了柳市企业的采购和供应成本,更重要的是大大便利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互动,从而为双方在技术创新中写作创造了条件。 第四,产业内部的单个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整个集群却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第五,集群产品销售具有极强的市场渗透力,部分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集群和地区专业市场互动发展的局面。市场渗透能力强是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是在集群快速成长时期。如温州低压电器产业利用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30多万温州人的有利条件,产品直接渗透到全国各地,培育了“温州人经济”。随着市场开发的深入,部分产业集群在其所在地大力为专业市场,逐渐使该地区成为了某一产品的集群中心。反过来,专业市场的发展为产业集群提供市场平台、物流服务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等,为集群的进一

产业集群的资源节约效应

物流经济 产业集群的资源节约效应 产业集群的资源节约效应* 摘要:文章认为产业集群在资源节约方面具有卓越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基础设施、公共资源等资源的节约效应;二是由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链关系所形成的内生循环经济效应。 关键词:产业集群;资源节约效应;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7)49-0060-02 Industry Cluster Resource Conservation Effects Lu Songfu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The article maintains that industry cluster has an excellent resource conservation effects, mainly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 First, on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resources saving effect; Second, the industrial clusters internal recycling economy effect. Key Words: industrial clusters; resource conservation effect; recycling economy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正以其所特有的竞争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日益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研究产业集群在资源利用与节约方面的表现对于正确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无疑具有现实意义。从国内外实践结果看,产业集群在资源节约方面确实具有卓越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基础设施、公共资源等资源的节约效应;二是由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链关系所形成的内生循环经济效应。 一、产业集群对公共基础设施等资源的 节约利用效应 一个区域一旦形成产业集群,与之相关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造、配套产品、销售渠道,甚至与之相关的上、中、下游产业及外围支持产业都会不断向当地集聚。集群内大量企业聚集,首先有利于水、电、管网、道路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和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共享,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率,相比分散建设、分散配套能够显著节约土地、基础设施等资源。以上海化工区产业集群为例,该区通过产业整合和集约经营,集中建设了热电联供、工业气体、工业水厂、污水处理厂、废物焚烧炉、天然气管网等公用工程体系,在化工区落户的企业不必再自建配套设施,全区能源统一供给,合理利用资源,最大程度减少消耗。园区对公用设施集约化管理,统一环境建设标准,不仅避免了分散管理的难度,降低了成本及风险,还节约了用地和投资,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公用配套设施大型化、规模化的效益。 其次,从集群效应上看,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可带来社会分工深化、企业联系加强。集群内各个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使集群呈现出一定的自适应、自组织、自激励和自约束机制等组织特征,从而形成超越单个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集群内部不仅可以分享因分工细化而带来的高效率,而且产业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可以彼此信息共享,特别是共享动态变化的市场需求信息,减少信息的扭曲性和不对称以及市场摩擦,大大降低供需之间的不确定性,实现“以信息替代库存”,减少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的库存和流动资金的占用,降低产品库存中可能发生的失效和损耗,消除不必要的商品转运、积压和倒运,缩短运输距离,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物流成本和财务成本。如宁波每年举办一次大型服装节,相当于为一千多家服装企业组成的服装产业集群做了一次大型推销会和展销会,大大节约了单个服装企业的营销成本。 此外,从社会学角度看,由于群内企业相互靠近,交往频繁,协作关系稳定,容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从而减少信息搜寻和交易成本,包括企业谈判成本及合同执行成本的降低和企业间要素交易成本的降低。集群内熟练劳动力的集聚和流动,还可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有关方面的研究,产业集群在知识学习与技术、管理创新上具有更高的效率。主要表现为,集群内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促使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组织创新;集群内企业联系频繁,知识和创新成果在集群内扩散很快,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新管理能够迅速传播,新思想、新观念容易被接受,极大地加快企业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吸收,从而促进整个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集群内企业之间、企业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能加快企业之间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苏北工业化资源节约型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06SJD790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陆松福 2007 .12 60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分析建议_1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分析建议 1.打造一具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我区已被评为“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国家针织服装名城”。下一步,我们要以产业规划为龙头,以昌东工业区和民营科技园为平台,以招商选资和全民创业为抓手,以纺织服装专业村、专业镇、专业园区和专业市场为依托,以提升服务业进展水平和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手段,以优化进展环境为保障,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及出口加工基地”,别断推动我区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一是要结合纺织服装产业的进展特点,制定产业进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对纺纱、织布、缝纫、印染、服装等相关产业进行布局,使产业之间相互配套、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发挥集约效应。二是要依托现有的纺织服装企业,经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大型纺织服装企业。三是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扶持壮大中基、邦盛、华兴、京东实业等一批企业。四是要加强宣传推介。注重园区的包装和策划,经过举办各种活动,大造声势,打响针纺基地那个品牌。 2.建设一具针纺大市场。按照起点最高、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辐射力最强的要求,我区很早就做了针纺大市场建设的规划,但向来没有启动,希翼区里尽快启动针纺大市场建设,打造集“商贸、科技、信息、文化”于一体的专业性轻纺物流配送基地。建成后,要紧从事纺织业相关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的批发、零售、展示,并且具备研发、配送、电子商务等功能,可为针纺产业链上的相关行业、企业提供完善的物流配送服务。 3.完善一条产业链。完整的、长的产业链是能够说是终端产业的减压带、防风林,可以落低成本、增强效率、防范风险;产业链并且也是终端产业的技术支撑力量。依照全区的纺织服装产业进展现状,大力引进原料加工、漂染、印花、高档面辅料等上下游企业,弥补产业缺陷,促进产业集约。并且,要积极鼓舞企业拓展业务范围,进展配套产业。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要积极引进雅戈尔、日本片山缝制等一批大型针纺服装企业,发挥“品牌”效应,带动相关产业进驻,提升我区针纺企业的配套水平。单纯进展一具产品品种的生产集群而忽视产业链建设,会由于缺乏基础支撑而增加采购成本、落低产业灵便性和习惯性,最终丧失产业竞争力;产业链过短,也会导致产业的创新能力下落、产业价值增值能力下落。事实证明,配套能力越强的产业集群生命力越坚韧。目前,我国的服装产业集群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产业集群建设初期,往往注重强调该集群主打产品生产企业的个数、技术装备、生产能力、专业市场建设和运转状况等,而对产业链的评估力度别够。 4.哺育和壮大一批规模企业。要降实好有关扶持措施:一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发挥协会在技术跨越、产业协调中的作用,引导企业实现相关产业链的联合股份制经营,消除企业间的无序竞争,提高行业的竞争水平。二是加强企业治理。引导企业逐步改变传统封闭的家庭式治理模式,向现代企业治理和市场运作方向转变。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区个私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创造业进展资金的融资作用,帮助企业贷款融资,并且对有进展前景的优势企业,实行专项贷款、封闭式运作。四是哺育名牌产品。鼓舞企业加快调整技术和产品结构,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五是发挥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领军企业的带头作用在集群中别能被忽视。首先,领军企业可以利用其市场辐射能力和市场声誉带来更多的客户;其次,领军企业作为生产核心,可以带给关联企业更多的订单;第三,领军企业的市场行为、创新行为都将成为该区域企业进展的直观范本和进展目标。所以,一具区域扶植领军企业的进展壮大往往比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关于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来说更加有效。六是环保部门要帮助漂染企业完善污水处理设备设施、改革污水处理工艺、落低污水处理成本。七是科技部门要向纺织企业推举创新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装备等,推动纺织行业实现技术创新,尤其在印染、化纤行业要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技术,并且鼓舞纺织企业在研发创新产品时,积极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结论:青山湖区纺织服装产业目前进展态势良好,是一具有规模、有优势、有潜力、有较大

山东省产业集群调查

山东省产业集群调查 ——结合中信银行网点进行列举 一、山东省产业集群背景 山东省位于环渤海经济地带,是日韩经济协作区中重要的沿海开发省份。主要的产业集群见下表: 地区集群分布(以及龙头企业举例) 济南市高新区计算机软件产业集群(齐鲁软件园) 即墨市服装产业集群(即发、红领、瑞华、雪达、 好事中、永元等服装集团) 滕州市中小机床产业集群(威达重工等企业) 莱阳市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济宁市梁山县挂车产业集群 新泰市起重机产业集群 文登市工艺家纺产业集群 日照市五莲县农用车制造产业集群 莱芜市钢城区专用钢材产业集群 武城县汽车配件产业集群 滨城区巾被产业集群(亚光毛巾)

临清市轴承产业集群 兰山区板材产业集群 郓城县纺织产业集群 淄博市临淄区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昌乐县珠宝饰品产业集群 荣成市海带深加工产业集群 二、以青岛市为例进行说明列举 注:目前山东省的现状——山东青岛中信运行状况比较好;其他区域属于济南中信,济南的项目进展处于停滞状态;临沂的物流项目也在陆续撤出。 截止到目前,青岛地区上线青岛中信商户150个左右,涵盖快消,物流,餐饮,汽车,农资,服装批发,网络信息技术,连锁门店及超市,电子商务等行业。各支行客户经理在商户拓展过程中,根据支行所辖区域商户的分布情况,类型各不相同。青岛所辖23个支行中:南京路支行,市南支行,宁夏路支行,麦岛路支行,海尔路支行,劲松路支行,高新区支行对公业务部占优;即墨支行,市北支行,人民路支行,杭州路支行,绍兴路支行,黄岛支行,开发区支行,李沧支行,城阳支行等则以零售部为主导。 青岛市下辖6个辖区,分别为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李沧区,黄岛区,城阳区;4个县级市,分别为即墨市,莱西市,平度市,胶州市。4个县级市中青岛中信银行目前只在即墨市设有分支机构,即墨市为青周边较大的批发市场集群,涵盖服装,日用品,建材,茶叶等,以中小批发类商户居多。6个辖区中,市南区和崂山区有多个写字楼集群,是青岛主要的企业办公区域,又因区内有很多旅游景点,也集中了大量餐饮,酒店,旅馆等。李沧区和市北区是青岛主要的居住区,区内有较多水果蔬菜市场,商超连锁门店等。城阳区有青岛主要的生产加工类企业集群,也有青岛最大的海产品批发市场。黄岛区则分布了青岛较多的大型化工企业和橡胶类制品,轮胎等生产企业。

山东高校应届毕业生网签

一、网上签约 1、应约的功能是什么? 毕业生收到用人单位发送的签约邀请后,可以对此单位应约。毕业生只能对一家用人单位应约。应约操作完成后,对其他用人的单位应约状态为锁定,即不能再与其他用人单位签约。 2、毕业生如何“应约”? 毕业生登陆专区后,点左侧的“学生网上签约”下面的“应约管理”栏目,右侧显示用人单位发送来的签约邀请列表。 对于已过期、已解约、已拒绝及审核、签证失败的签约邀请可以进行删除。 毕业生点击“拒绝”按钮,则签约失败,点击“应约”按钮,则出现回复应约的对话框。 毕业生输入设置的“操作码”后,点击“同意应约”按钮,则网上签约成立。 3、毕业生如何认识“应约”的重要性? 毕业生收到用人单位的签约邀请后,在有效期内(系统默认是5天)如果选择“应约”,表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定的双方认同的网上就业协议书正式生效,同时系统也锁定了该毕业生与其他用人单位网上签约的功能。只有与该用人单位解除协议后,毕业生才能重新获得与其它用人单位网上签约的权限。 注意:毕业生务必谨慎使用“应约”功能。“应约”标示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正式签约。 4、为什么毕业生收到的签约邀请中只有“拒绝”按钮? 省内毕业生收到省内用人单位发送的签约邀请中,没有“应约”只有“拒绝”按钮,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有: (1)毕业生已应约其他用人单位。 (2)毕业生如果是定向生或委培生的话,系统初始状态是把这类毕业生的签约状态锁定。 (3)毕业生已经申请省外就业。 (4)毕业生在“录入省内就业协议书”栏目已录入协议书。 (5)毕业生在学校已经锁定就业方案。 5、毕业生如何与省内用人单位在信息网上签约?

(1)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发送签约邀请,毕业生应约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网上达成签约意向; (2)就业协议书经过就业主管部门鉴证后,网上就业协议正式生效; (3)经过就业主管部门鉴证后,用人单位可以打印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分别在打印的协议书上盖章签字后,书面协议正式生效; (4)毕业生送盖章签字的协议书到学院网上存档,同时系统自动发签约信息到学校,学校审核存档就业协议书后,签约过程结束。 6、省内院校毕业生如何与省外单位签约? (1)如果省外用人单位是“信息网”注册用户,则毕业生与省外用人单位的网上签约与省内用人单位网上签约流程相同。 (2)如果省外用人单位是“信息网”非注册用户,则按如下流程来办理:第一,毕业生向学院提出省外就业申请,学院分管老师审核通过后发放全国统一协议书;第二,毕业生与省外用人单位签署全国统一协议书后,在“信息网”上录入外省协议书内容;第三,学院分管老师在“信息网”上审核毕业生录入的外省协议书(同时审核已签署的全国统一的协议书),审核通过后转入就业方案库。 7、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纸质就业协议书后,是否还需网上签约? 山东省自2006届毕业生开始,就业工作要整体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进行,无论何种就业情况,都需要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办理与用人单位的签约、就业主管部门鉴证等就业手续,否则毕业生将无法获得报到证(派遣证),无法正常办理就业手续。 二、网上解约 8、解约的功能是什么? 解约是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解除已签订协议书的功能。 9、毕业生如何“解约”? 解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人单位提出解约申请,另一种是毕业生提出解约申请。具体操作如下: (1)如果毕业生签约的用人单位首先提出解约申请,毕业生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毕业生选择“同意解约”,则系统生成一份解约函;毕业生选择“不同意”,则解约不成立。

产业集群核心价值的研究

产业集群核心价值的研究 [摘要]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受生产能力、企业关联性等的制约,我国众多集群的产业价值链长期处在低端,这使得它们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定位不断受挫。在2009 年的国际贸易摩擦中,我国对外贸易自轮胎行业起屡屡受挫,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这一点。因此,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话题。集群产业链条延伸是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而产业集群的核心价值链的培育对集群产业链条延伸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链;价值创新;产业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5024(2011)01-0015-04 迈克尔?波特指出,产业是竞争的基本单位,是一群企业以产品或服务进行竞争的竞技场。同时,他还指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关键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的优势资源来自于彼此相关联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经济主导世界经济的时代,各经济实体之间的竞争激烈,产业链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组织模式在激烈的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凝集在作为产业链价值属性的价 值链中

一、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关系 1.产业链的范畴、形成和效应。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各个产业部门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根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形成的链条式关系形态。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相互间的差异使其同质性产业难以达到同样的经济效率,于是它们借助区域比较优势,以区域市场协调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形成了一个较单一区域或企业更有效率的模式,区域产业或企业成为某个产业链条上的节点,而且为了使生产更有效,搜寻一种企业组织结构以节省交易费用并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潜力,相对于生产中的潜力会大大增加。这种搜寻最佳企业组织结构的动力与实践就成为产业链形成的条件。 产业链的形成也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产业链不断深化。产业链、社会分工和市场机制的关系见图1: 图1中,c、cl表示社会分工的程度,其中c1> c表示社会分 工程度的不断加深.b、bl表示市场交易的程度,b1> b 表示市场交易程度的不断加深;a、a1 表示产业链的发展程 度,a1> a表示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链形式的日益复 杂化。三个坐标相交的原点0,表示既无社会分工也无市场交易更无产业链产生的初始状态。

宁波北仑的港口产业集群分析

产业经济学作业题目:宁波北仑的港口产业集群分析 完成时间:2012年11月23日

宁波北仑的港口产业集群分析 摘要:当今世界产业发展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产业集群竞争已经成为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一个产业综合竞争优势可集中反映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产业集群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力和协同效应,强调区域自身发展能力的培育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的重要作用,追求适合区域具体特征的区域发展道路,使区域具有动态的竞争优势。本文的通过产业集群理论,分析北仑发展港口产业集群的原因及其机理。 关键词:北仑港口产业;产业集群;机理 一、引言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通过价值链发生关联的企业在地域上的集聚。它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个特定的地域内,一定数量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地域的范围一般限定在能够使企业进行有效信息交流。第二,这些企业并非是互不关联的,而是围绕某些产品的生产,沿着产业价值链发生关联。从国展产业集群的历程来看,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类是点面模式,这以各种形式的产业园作为产业的生长点,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分工,梯次推进的策略促进区域内业园的联系与互动,从而形成特色产业区,产业区再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向周边扩散,形成特色产域布局。第二类是产业带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发展中,产业园区的地域界限相对模糊,园区内的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带,并以此为基础与周边的产业带相联,形成跨区域的带。第三类是卫星群模式,特色产业点和产业带各自形成中心区、扩散区和辐射区,其中某一个周边区域有明显的优势,成为知识和技术的主要辐射源。 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以企业集聚为基础,没有企业集聚和龙头企业培育,就不可能形成强,辐射面宽的产业集群。客观地看,经过近20 年的发展,北仑引进了一批颇具实力的临港产业奠定了发展产业集群的基础和条件。 二、港口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 1、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资源禀赋 产业集群是以企业集群为基础的地方产业集聚现象,它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初始条件和比较优势,即必须具备支撑产业集群的资源禀赋,包括地方自然资源、

泉州产业集群效应与研究

产业集群效应研究 小组成员:林旭李政常云龙许亮林婷婷郭佳 产业集群是企业沿着产业链集聚发展的结果,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产方式的改进,泉州市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模式已逐步发生变化。为摸清产业发展规律,准确掌握泉州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厘清发展思路,本课题组从产业结构和集群分类等方面对泉州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为泉州产业集群的快速协调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努力打造泉州经济发展的升级版。 一、泉州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多年来,伴随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起步,我市产业集群也历经萌芽、发育、壮大,从创业之初“满天星斗”、靠“三来一补”起步的乡镇企业发展到“专业镇”、“专业村”,由粗放到集约,由模仿到品牌,从家族到创新,已经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中逐渐形成的中小企业区域横向聚集取代了企业规模,形成了产业内部相互协作、独具竞争优势的全国性乃至国际性产业营销网络。 目前,全市已形成纺织、服装、工艺品、陶瓷、食品饮料、水暖器材、建陶、石材、包袋、鞋业等一批年高值产业集群,其中超千亿产值集群有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食品饮料、石材、制鞋等7个产业集群。

1、区域化塑造产业集群的聚合力。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中,各地立足经济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各县(市、区)产业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精心培育,发展壮大,全市产业集群显现出区域化发展趋势。泉州各县(市、区)相继获得“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建材之乡”、“中国建筑之乡”、“中国石雕之都”,“中国芦柑之乡”、“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工艺陶瓷之乡”、“中国瓷都”等区域性的全国级品牌,已成为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专业化、区域性龙头产业。 2、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内合力。随着我市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链也随之扩张,形成上中下游配套产品链条。纺织服装业,从聚脂-切片-拉丝-织造-染整-成衣到专业市场;鞋业包袋业,从制革-鞋底-鞋面-辅料-成品到专业市场;陶瓷业,从高岭土加工-成型-彩绘-烧制-包装到专业市场;纸制品业,从造纸-纸板-纸箱-印刷到专业市场;食品业,从种植-采摘-粗加工-精加工到专业市场,层层相因,环环紧扣,均自成体系。同时,有一批龙头企业通过实施贴牌生产、委托加工、特许加盟、品牌一体化的经营策略,聚集了一大批协作企业。 3、品牌强化产业集群的竞合力。我市产业集群在培育发展中十会注重打造产品品牌,注重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增强了产业整体竞争力。如“富贵鸟”、

中国产业集群经典案例剖析

中国产业集群经典案例剖析 案例一:产业转移推动下较快发展的中国女鞋之都 成都市具有悠久的制鞋传统和历史,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成都市制鞋产业得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鞋业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一系列包括鞋材、鞋业设计、鞋革与鞋业生产、鞋业销售等产业链也逐渐迁入中西部省市,促进了成都市鞋业的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以生产女鞋为主的大型鞋业产业集群,2005年12月被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授予“中国女鞋之都”荣誉称号。 一、“中国女鞋之都”-成都市鞋业产业集群概况 (一)鞋业产业集群以成都市武侯区为核心聚集了周边市、县的制鞋资源四川省成都鞋业产业集群,是我国重要女鞋生产基地。目前,成都市鞋业产业集群经过几次产业升级换代,形成了武侯区鞋都工业园区及其周边的温江市、崇州市、金堂县、三江市、新津市、双流市等市县的鞋业产业集群。武侯区是集群的核心集聚区,其主导产品为女鞋,生产企业达1100余家,占全市制鞋企业总数的80%以上,产量占全市鞋产量的90%以上。温江市、崇州市、金堂县、三江市、新津市、双流市等县市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集聚规模,其中,崇州是四川皮革生产基地,集中了一批鞋革、鞋材生产企业;温江的童鞋、三江的布鞋也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新津、双流也聚集着一些鞋业加工配套企业。 (二)成都市鞋业产业集群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女鞋产业基地 2005年,成都市已有制鞋企业1500余家,包括制革、鞋底、鞋楦、鞋材、制鞋机械及零配件等配套企业3000多家,注册商标和品牌300多个,其中20多个获得“中国真皮标志”等称号,从业人员近10万人,形成了配套成龙、产销一体化、年产皮鞋过亿双、年产值过70亿元的规模产业。作为产业集群的核心,武侯区聚集了成都80%以上的制鞋企业,产品销售全国各地并出口30多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