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习题

5.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习题

5.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习题
5.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习题

5.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习题

【教学目标】

1.知道为什么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2.知道用感抗来表示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感抗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知道为什么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4.知道用容抗来表示电容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容抗与哪些因素有关.

重点: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难点: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自主预习】

一、感抗

1.定义: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表示.

2.感抗的成因:因为交变电流的随时间周期性变化,这个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一个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的变化,故线圈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这就是感抗.

3.决定因素:研究可得出线圈的感抗X L与它的自感系数L及交变电流的频率f间有如下的关系:X L=2πfL

二、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

1.低频扼流圈:自感系数的线圈(约几十亨),线圈电阻较,对直流的阻碍作用较小,这种线圈可以“通,阻”。

2.高频扼流圈:自感系数较小的线圈(约几个毫亨),对低频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较而对高频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很,可以用来“通,阻”。

三、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1)电流实际上并没有通过电容器,也就是说,自由电荷定向移动,不会从一个极板经极板间的电介质到达另一个极板.

(2)电容器“通交流”,只不过是在交变电压的作用下,当电源电压升高时,电容器,电荷向电容器的极板上集聚,形成;当电源电压降低时,电容器,电荷从电容器的极板上放出,形成.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容器.

四、容抗

1.定义:对交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容抗来表示.

2.成因:电容器接入交流电路中后,极板上的电荷形成了二极板间的电压,这电压和电源电压相反,从而产生了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即形成了容抗.

3.决定因素:交流电路中的容抗和交变电流的频率、电容器的电容成反比.容抗与交变电流的频率和电容的关系为X C = 1/2πfC,即交流电的频率越大,电容越,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容抗越.

五、电感和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

1.电感的作用是:“通、阻、通、阻”.

2.电容的作用是:“通、直流、通、阻”.

【典型例题】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例1】交变电流通过一段长直导线时,电流为I,如果把这根长直导线绕成线圈,再接入原电路,通过线圈的电流为I′,则()

A.I′>I B.I′

C.I′=I D.无法比较

【例2】一个灯泡通过一个粗导线的线圈与一交流电源相连接,如图所

示.一块铁插进线圈之后,该灯将:()

A.变亮 B.变暗

C.对灯没影响 D.无法判断

二、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

【例3】对交流电通过电容器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交变电流能够使电容器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变成导体

B.交变电流定向移动的电荷通过电容器两板间的绝缘介质

C.交变电流能够使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表现为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

D.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击穿除外)

三、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例4】如图1所示,某输电线路横穿公路时,要在地下埋线通过.为了保护输电线不至于被压坏,可预先铺设结实的过路钢管,再让输电线从钢管中穿过.电线穿管的方案有两种,甲方案是铺设两根钢管,两条输电线分别从两根钢管中穿过,乙方案是只铺设一根钢管,两条输电线都从这一根钢管中穿过,如果输电导线输送的电流很强大,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输送的电流是恒定电流还是交变电流.甲、乙两方案都是可行的

B.若输送的电流是恒定电流,甲、乙两方案都是可行的

C.若输送的电流是交变电流,乙方案是可行的,甲方案是不可行的

D.若输送的电流是交变电流,甲方案是可行的,乙方案是不可行的

思维步步高恒定电流和交变电流的区别是什么?钢管与电流间形成什么电器元件?怎样才能消除影响?

四、电容、电感在电路中的综合应用

【例5】如图3所示,从AO输入的信号中,有直流电和交流电两种成分.(1)现在要求信号到达BO两端只有交流电,没有直流电,需要在AB端接一个什么元件?该元件的作用是什么?

(2)若要求信号到达BO端只有直流电而没有交流电,则应在AB端接入一个什么元件?该元件的作用是什么?

【课后练习】

1. 如图4所示,接在交流电源上的电灯泡正常发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把电介质插入电容器,灯泡变亮

B.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灯泡变亮

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灯泡变暗

D.使交变电流频率减小,灯泡变暗

2.如图5所示,把电阻R,电感线圈L,电容C并联,接到一个交流电源上,三个电流表示数相同,若保持电源电压大小不变,而将电源频率增大,则三个电流

表示数I1、I2、I3的关系是( )

A、I1=I2=I3

B、I1>I2>I3

C、I2>I1>I3

D、I3>I1>I2

3.如图5-3-6所示,输入端ab的输入电压既有直流成分,又有交流成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L的直流电阻不为零)()

A.直流成分只能从L通过

B.交流成分只能从R通过

C.通过R的既有直流成分又有交流成分

D.通过L的直流成分比通过R的直流成分要大

4.如图5-3-7所示电路中,U为220 V交流电源,C为电容器,R是电

阻,这一交流电路电压有效值关系是U2=U2R+U2C.关于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于220 V B.大于220 V

C.小于220 V D.等于零

5.如图5-3-8所示,交流电源的电压为220 V,频率f=50 Hz,三只灯L1、L2、L3的亮度相同,线圈L无直流电阻,若将交流电源的频率变为f=100 Hz,则()

A.L1灯比原来亮

B.L2灯比原来亮

C.L3灯和原来一样亮

D.L3灯比原来亮

6.如图5所示,L1、L2和L3是相同型号的白炽灯,L1与电容器C串联,

L2与带铁芯的线圈L串联,L3与一个定值电阻R串联.当a、b间接电压有效值为U、频率为f 的正弦交流电源时,三只灯泡的亮度相同.现将a、b间接另一正

弦交流电源时,发现灯泡L1变亮、L2变暗、L3亮度不变.由此可

知,另一正弦交流电源可能是()

A.电压有效值仍为U,而频率大于f

B.电压有效值大于U,而频率大于f

C.电压有效值仍为U,而频率小于f

D.电压有效值小于U,而频率大于f

7.如图6所示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跟直流电源的电压相等,当将双刀双掷开关接到直流电源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1,而将双刀双掷开关接在交流电源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2,则()

A.P1=P2B.P1>P2

C.P1

8.如图8所示,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后接在交变电源的两端,当交变电

源的频率减小时()

A.电容器电容增加

B.电容器电容减小

C.电灯变暗

D.电灯变亮

9.如图9所示,两位同学利用图示装置做实验,第一位同学使ab在导轨上匀速运动,第二位同学使ab在导轨上做变速运动,但两位同学对ab杆做的功一样多,第一位同学的方法使小灯泡消耗电能为W1,第二位同学的方法使小灯泡消耗的电能为W2,

它们相比较()

A.W1=W2B.W1>W2

C.W1

10.某信号源中有直流成分、交流高频成分和交流低频成分,为使放大器仅得到交流低频成分,下图所示电路中可行的是()

11.在图5-3-12电路中,L为电感线圈,R为灯泡的电阻,电流表

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交流电源的电压u=2202sin100πt V,若保持其有

效值不变,只将电源频率改为100 Hz,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电流表示数增大B.电压表示数增大

C.灯泡变暗D.灯泡变亮

12.如图5-3-16所示的电路中,当a、b端加直流电压时,L1灯发光,L2灯不亮,当加同样电压的交流电源时,L1发光但较暗,L2灯发光较亮,则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A.A中接的是电感线圈,B中接的是电容器

B.A中接的是电容器,B中接的是电感线圈

C.A中是电阻,B中接的是电容器

D.若加的交流电频率增大,电压不变,则L1灯变得更暗,L2

灯变得更亮

答案:

例1.解析长直导线的自感系数很小,感抗可忽略不计,其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可以看作是纯电阻,流经它的交变电流只受到导线电阻的阻碍作用.当导线绕成线圈后,电阻值未变,但自感系数增大,对交变电流不但有电阻,而且有感抗,阻碍作用增大,电流减小.

答案 B

例2.解析线圈和灯泡是串联的,当铁插进线圈后,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增大,所以电感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增大,因此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则灯变暗。

答案B

例3.解析电流能“通过”电容器,并非电荷真的通过电容器两板间的电介质,而是交变电流交替对电容器充放电,电容器中并未有电荷通过,电路中有了电流,表现为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

答案CD

例4.答案BC

解析恒定电流对于一根还是两根钢管毫无影响,但交变电流通过的导线和钢管之间形成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而两根线从一根钢管中穿过,并且任一时刻电流的方向都等大反向,产生的影响抵消

例5.答案根据电容和电感对直流电和交流电的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1)因为BO端不需要直流电,只需要交流电.故根据电容C有“通交流,隔直流”作用,应在AB端接入一个电容器C,该电容器对直流电有阻碍作用,能通过交流电.

(2)因为BO端不需要交流电,只需要直流电.故根据电感L有“通直流,阻交流”的作用,应在AB端接入一个电感线圈,该线圈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能通过直流电.

课后练习

1.【解析】把电介质插入电容器,电容增大,电容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变小,所以灯泡变亮,故A正确。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电容变小,电容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变大,所以灯泡变暗故B错。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电容变小灯泡变暗正确,故C正确。交变电流频率减小,电容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增大,灯泡变暗,故D正确。

【答案】ACD

2.【解析】交流电频率增大,电阻R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变所以A1表读数不变。频率增大,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增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变大,所以电流变小,A2表读数变小。频率增大,电容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变小,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变小,所以电流变大,A3表读数变大故答案为D。

3.答案CD

解析由于线圈直流电阻不为零,所以有直流通过R,而线圈对交流有阻碍作用,因此也有交流成分通过R,B错,C正确.由于R对交流也有阻碍作用,所以也有交流成分通过L,A错,因为导线的一般直流电阻都很小,所以通过线圈的直流要比通过R的要大,D正确.

4. 答案 C

5. 答案 AC

解析 电容器的容抗与交流电的频率有关,频率高、容抗小,即对高频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小,所以A 项正确.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随频率升高而增大,所以B 项错.电阻R 中电流只与交流电有效值及R 值有关,所以C 项正确,D 项错.

6.答案 A

解析 由题述中与一个定值电阻R 串联的灯泡L 3亮度不变可知,所接的另一正弦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仍为U .灯泡L 1变亮,说明与L 1串联的电容器C 容抗变小.由影响容抗的因素可知,这是由于正弦交流电的频率增大.所以正确选项是A.

7.答案 B

解析 开关接在直流电源上时,线圈对直流没有阻碍作用,电能全部转化为小灯泡的内能.而当双刀双掷开关接在交流电源上时,线圈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因此电能除转化成灯泡的内能外,还有一部分电能与磁场能往复转化,因此P 1>P 2,故选B.

8.答案 C

解析 电容器的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与外加的交变电源的频率无关,选项A 和B 是错误的,当交变电源的频率减小时,电容器充放电的速度减慢,电容器的容抗增大,电流减小,电灯变暗,故C 对,D 错.

9.答案 B

解析 匀速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稳定的,感应电流也是恒定的,因此在线圈上不会产生感抗,所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消耗的电能多;当ab 做变速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变化的,感应电流也是变化的,在线圈上产生感抗,使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减小,因此消耗的电能少.故B 正确.

10.答案 D

解析 A 图放大器得到所有成分;B 图放大器可得到直流成分,若为高频扼流圈也可得到低频成分;C 图既可得高频成分也可得低频成分;D 图通过C1的是高、低频都有,通过C2的是旁路电容让高频成分滤去,故D 正确.

11.解析:选BC.由u =2202sin100πt V 可知电源原来的频率:f =ω2π=1002

Hz =50 Hz ,当频率增大时,线圈的感抗增大,电路中的干路电流将减小,因此A 、D 错、C 正确.图中电灯与电感线圈串联,所以总电压(有效值)U =U L +U R ,因U R 减小,而总电压的有效值不变,所以U L 增大,因此选项B 也正确.

12.解析:选AD.电感的特点是:“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电容的特点是:“通交流、阻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由题意:a 、b 两端加直流电压时,L 2灯不亮;加交流电压时,L 2较亮,可知B 为电容器,而L 1灯先是亮的,后又较暗,可知A 为电感线圈.交流电

频率越大时,线圈感抗越大,电容器容抗越小,故D正确.

测量电感及电容上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

测量电感及电容上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测量电容上电流和电压 的相位差 上海中学高二(9)王晓欣、徐烨婷 指导教师杨新毅 实验目的:运用TI-83对电容电路进行实验,测量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了 解电容电感的性质。 实验原理 对于电阻R1,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压v=Vsinωt,则i= Vsinωt /R。由于电阻R1mR1m1与电容串联,因此两者的电流相等。i= i= Vsinωt /R,电容的电流波形图与电阻的电压L1R1m1波形图的周期、初相位都相同,只在幅值上有所不同。因为只需观察电容的电流电压波形图 周期与初相位的关系,因此可以将电阻的电流波形图与电容的电压波形图进行对比,得出电 容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实验过程 1. 开机方法: ?用专用接线连接TI—83Plus和CBL。 ?按ON键打开TI—83Plus电源。

?按应用功能键APPS,进入Applications界面(见图1)。 图1 按数字键4选择Physics功能(见图2)。 图2 按ENTER回车键,进入主菜单(见图3)。 图3 2. 探头设定: ?将两个电压探头分别插入CH1,CH2两个插口中,打开CBL电源。 ?在Main Menu下按1选择SET UP PROBES,进入探头设定 菜单(见图4)。在NUMBER OF PROBES菜单中按2选择 图4 TWO。 在SELECT PROBE中按7选择MORE(见图5),再按3(见图6)将第一个探头选择为VOLTAGE。按ENTER 重复以上操作,将第二个探头也设为VOLTAGE。回到主菜 图5 单(见图7)。

图6 图7 3. 参数设定 在Main Menu下按2选择2:COLLECT DATA。在DATA COLLECTION中按2选择2:TIME GRAPH(见图8)。 图8 在ENTER TIME BETWEEN SAMPLES IN SECONDS:后输入时间间隔0.0005。在ENTER NUMBER OF SAMPLES:后输入取样个数100(见图9)。 图9 按ENTER对实验设置进行确认(见图10)。 图10 在CONTINUE中按1选择USE TIME SETUP,用以上设置图11 进行实验(见图11)。 4. 连接电路

三相电容电感测试仪接线,三相Y形电容电感测试

三相电容电感测试仪接线,三相Y形电容电感测试电力电容器组内部联线方式一般采用星形联接(Y)和三角形联接(△)。实际运行经验表明,三角形联接电容器组其损坏率远高于星形联接电容器组,目前高压并联电容器组多数采用星形联接。该仪器可测试电力高压并联电容器组,其内部连接方式有:三相△形、三相Y 形、三相Yn形、三相Ⅲ形。 三相Y形联接A相接线: Y形联接A相接线图 ①黑色测量线插在(输出); ②红色测量线插在(电容); ③钳形电流传感器插在(测量); 按接线图三相Y形A相测量接线方法,测量线由仪器测量输出端对应插好,将红色夹子夹在母线排A相上、黑色夹子夹在母线B相上,然后将电流测量线插在仪器接口上拧紧、钳形传感器应套在高压电容器组A相引线上,方可测量,完成后转下一相接线。

仪器面板接线: ①黑色测量线插在(输出); ②红色测量线插在(电容); ③钳形电流传感器插在(测量);接线图(4)三相△形A相测量接线方法,测量线由仪器测量输出端对应插好,将红色夹子夹在母线排A相上、黑色夹子夹在母线B相上,短接BC相,然后将电流测量线插在仪器接口上拧紧、钳形传感器应套在高压电容器组A相引线上,方可测量,完成后转下一相接线。 Yn形联接被试电容A相接线图

仪器面板接线: ①黑色测量线插在(输出); ②红色测量线插在(电容); ③钳形电流传感器插在(测量); 接线图三相四线Yn形A相测量接线方法,测量线由仪器测量输出端对应插好,将红色夹子夹在母线排A相上、黑色夹子夹在N线上,然后将电流测量线插在仪器接口上拧紧、钳形传感器应套在高压电容器组A相引线上,方可测量,完成后转下一相接线。同样道理测量B 相及C相的测量数据。 Ⅲ形联接A、B、C相接线: 仪器面板接线: ①黑色测量线插在(输出); ②红色测量线插在(电容); ③钳形电流传感器插在(测量); 接线图三相Ⅲ形A相测量接线方法,测量线由仪器测量输出端对应插

高中物理: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练习题

高中物理: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练习题 1.(多选)对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当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上时,因为有自由电荷通过电容器,电路中才有交变电流 B.当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上时,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才有交变电流 C.在有电容器的交流电路中,没有电荷定向移动 D.在有电容器的交流电路中,没有电荷通过电容器 【解析】选B、D。把电容器接在交变电流两端,当电源电压升高时,电容器充电,电路中形成充电电流;当电源电压降低时,电容器放电,电路中形成放电电流。在交变电源的一个周期内,电容器要交替进行充电、放电,反向充电、反向放电,电路中就有了持续的交变电流,所以,电容器两端加上交流电,电路中有了电流,但电荷却并没有通过电容器中的绝缘介质。B、D正确。 2.一个灯泡通过一个粗导线的线圈与一交流电源相连接,如图所示。一块铁插进线圈之后,该灯将( ) A.变亮 B.变暗 C.对灯没影响 D.无法判断 【解析】选B。在线圈内由于磁场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总是反抗电流变化。正是这种反抗变化的特性(电惰性),使线圈产生了感抗。加入铁芯改变了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自感系数增大,感抗增大,降落的电压增大,灯泡上的电压减小,所以灯变暗。故选项B正确。 【互动探究】将上题中的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则应选( ) 提示:选C。因为电感器对直流电没有阻碍作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抗仅与电源频率有关,与线圈自感系数无关 B.容抗仅与电源频率有关,与电容无关

C.感抗、容抗和电阻等效,对不同交变电流都是一个定值 D.感抗是由于电流变化时在线圈中产生了自感电动势而对电流的变化产生的阻碍作用 【解析】选D。由公式X L =2πfL得感抗与线圈自感系数有关,A错误。根据公式X C = 得容抗与电容也有关系,B错误。感抗、容抗和电阻等效,但对不同交变电流有不同的值,所以C错。感抗是由于电流变化时在线圈中产生了自感电动势而对电流的变化产生的阻碍作用,D正确。 4.某信号源中有直流成分、交流高频成分和交流低频成分,为使放大器仅得到交流低频成分,如图所示,电路中可行的是( ) 【解析】选D。信号中含有三种成分,去掉直流成分用隔直电容即可,因此排除A、B。而C中交流高低频成分均进入放大器,需加入另一旁路电容C 2 ,所以D正确。 5.如图所示,甲、乙是规格相同的灯泡,接线柱a、b接电压为U的直流电源时,无论电源的正极与哪一个接线柱相连,甲灯均能正常发光,乙灯完全不亮。当a、b接电压的有效值为U的交流电源时,甲灯发出微弱的光,乙灯能正常发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与甲灯串联的元件x是电容器,与乙灯串联的元件y是电感线圈 B.与甲灯串联的元件x是电感线圈,与乙灯串联的元件y是电容器 C.与甲灯串联的元件x是二极管,与乙灯串联的元件y是电容器 D.与甲灯串联的元件x是电感线圈,与乙灯串联的元件y是二极管 【解析】选B。若x是电容器,y是电感线圈,则a、b接直流电源时,电容器不通直流,

电阻、电容、电感基础知识

电阻、电容、电感基础知识 (一)电阻 常用电阻有碳膜电阻、碳质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和电位器等。表1是几种常用电阻的结构和特点。 图1 电阻的外形 电阻种类(电阻结构和特点): 碳膜电阻 气态碳氢化合物在高温和真空中分解,碳沉积在瓷棒或者瓷管上,形成一层结晶碳膜。改变碳膜厚度和用刻槽的方法变更碳膜的长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阻值。碳膜电阻成本较低,性能一般。 金属膜电阻 在真空中加热合金,合金蒸发,使瓷棒表面形成一层导电金属膜。刻槽和改变金属膜厚度可以控制阻值。这种电阻和碳膜电阻相比,体积小、噪声低、稳定性好,但成本较高。 碳质电阻 把碳黑、树脂、粘土等混合物压制后经过热处理制成。在电阻上用色环表示它的阻值。这种电阻成本低,阻值范围宽,但性能差,很小采用。

线绕电阻 用康铜或者镍铬合金电阻丝,在陶瓷骨架上绕制成。这种电阻分固定和可变两种。它的特点是工作稳定,耐热性能好,误差范围小,适用于大功率的场合,额定功率一般在1瓦以上。 碳膜电位器 它的电阻体是在马蹄形的纸胶板上涂上一层碳膜制成。它的阻值变化和中间触头位置的关系有直线式、对数式和指数式三种。碳膜电位器有大型、小型、微型几种,有的和开关一起组成带开关电位器。 还有一种直滑式碳膜电位器,它是靠滑动杆在碳膜上滑动来改变阻值的。这种电位器调节方便。 线绕电位器 用电阻丝在环状骨架上绕制成。它的特点是阻值范围小,功率较大。 大多数电阻上,都标有电阻的数值,这就是电阻的标称阻值。电阻的标称阻值,往往和它的实际阻值不完全相符。有的阻值大一些,有的阻值小一些。电阻的实际阻值和标称阻值的偏差,除以标称阻值所得的百分数,叫做电阻的误差。表2是常用电阻允许误差的等级。 表2 常用电阻允许误差的等级 国家规定出一系列的阻值作为产品的标准。不同误差等级的电阻有不同数目的标称值。误差越小的电阻,标称值越多。表2是普通电阻的标称阻值系列。表3中的标称值可以乘以10、100、1000、10k;100k;比如1.0这个标称值,就有1.0Ω、10.OΩ、100.OΩ、1.0kΩ、10.0kΩ、100.0kΩ、1.0MΩ;10.0MΩ;

第3章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第3章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前两章我们讨论了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实际中,组成电路的元件不仅有 电阻元件,还有电感和电容元件。后两种元件与电阻元件的性质有所不同,属 于动态元件。他们的伏安关系都涉及到电流、电压的微分和积分。 本章介绍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基本概念和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电容 元件的联接和两种元件的场能。为线性元件的动态分析奠定基础。 第一节 电容元件 一、电容元件的基本概念 电容元件是电路中的一个基本元件。将两块金属板中间用绝缘介质隔开, 就形成了电容器。最简单的电容器是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器有很多种类,按绝 缘介质分,有有机薄膜电容器、瓷介质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按其形状分, 有平行板电容器、圆柱形电容器、片式电容器等。电路中,除了专门制造的电 容器以外,还存在着许多自然形成的电容器。如两根输电线之间,线圈各匝之 间,晶体管各极之间都形成电容器。一般情况下他们的作用可忽略不计,但在 高压远距离输电和高频电子线路中,他们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实际电容器中介质是不可能完全绝缘的,总会有电流通过介质,这一现象 叫做漏电。因此,电容器还有漏电阻,忽略漏电现象的 电容器,叫理想电容元件。图3-1是电容元件的图形符 号。 在外电源的作用下,电容器两极板上可带等量异种 电荷,当外电源撤去后,极板上的电荷可长期储存。因 而电容器是一种储存电场能量的器件。它的基本性能是储存电荷而产生电场。 实验证明:电容器充电后每个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q 与极板间的电压u C 成正比 C u q C = (3-1) 式中比例常数C 反映了电容元件容纳电荷的本领,叫做电容器的电容量, 简称电容。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F)。实际中也常用微法(μF) 和皮法(pF)。 1μF =610-F 1pF =1210- F 如果电容元件的电容量为常量,不随所带电荷量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电容元 件称线性电容元件。本书所讨论的如不特别说明都为线性电容元件。习惯上我 们把电容元件也称为电容,因此,电容既是一种元件,也是一个量值。 在电容器的铭牌上,除标明它的电容量外,还需标明它的额定工作电压。 因为每个电容器允许承受的电压是有限度的,电压过高,介质就会被击穿。这 个电压叫击穿电压。使电容器长期工作而不被击穿的电压叫电容器的额定工作 电压。

最新智能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的设计

南昌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信息工程学院系(院)通信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智能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的设计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0 年 6 月19 日

智能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的设计Smart resistors, capacitors and inductors Test Instrument 总计毕业设计(论文) 27 页 表格 1 个 插图 12 幅

摘要 本文先对设计功能及要求进行了阐述,然后提出要完成该功能的设计方案,最后会对电阻,电容,电感的测试进行设计。本设计是利用AT89C52芯片的单片机来实现测试的,其中电阻和电容是采用555多谐振荡电路产生的,而电感则是根据电容三点式产生的,从而实现各个参数的测量。这样,一方面测量精度较高,另一方面便于使仪表实现智能化。 关键词:AT89C52芯片555多谐振荡电路电容三点式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to design function and requirement are expounded, then puts forward to finish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function, and finally to resistance, capacitance and inductance. This design is used to realize the AT89C52 chip microcontroller test, resistor and capacitor is used at 555 resonance swings, which is produced by the inductance circuits are produced according to SanDianShi capacitance, thus realize each parameter measurement. So, on the one hand,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on the other hand to make intelligent instrument. Key words:AT89C52Chip;555 resonance swings circuit; SanDianShi capacitance

高中物理-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和导通作用。 2.知道感抗和容抗的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3.通过猜想、假设、实验、交流合作与分析论证,体会科学探究过程。 二.预习案 1、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1)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来表示。线圈的越大、交变电流的越高,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 ,感抗也越。 (2)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表示。电容器的电容越、交变电流的频率越 ,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 ,容抗也越。这些都表明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 2、在交变电流路中,如果把电感的作用概括为“通直,阻交”、“通低,阻高”。则对电容的作用可概括为:“隔直,通交”、“阻低,通高”。 三.课内探究 探究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把带铁芯的线圈L与小灯泡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实验中取直流电源的电压与交流电 压的有效值相等。灯泡的亮度一样吗?此现象说 明了什么问题? 2.为什么电感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

3.实验表明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 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为什么线圈的感抗跟线圈的 自感系数和交流电的频率有关呢? 4.如图它是由几十匝线圈绕在空心铁氧体芯上组成,你认为它是低频扼流圈还是高频扼流圈?它对低频有显著阻碍作用吗? 探究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把小灯泡和电容器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灯泡的发光情况一样吗?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2.电容器对交流阻碍作用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三电阻、电感器、电容器对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电阻电感器电容器 产生的原因由于电感线圈的自感现象阻碍电流的变化 在电路中的特点对直流、交流均有 阻碍作用 不能通直流,只能通变 化的电流.对直流的阻 碍作用无限大,对交流

高二物理物理交流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练习(含答案和解释)

一、必做题 1.关于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容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内部是绝缘的,直流和交流都不能“通过”电容器 B.电容器接到交流上时,由于不断充电、放电,所以电容器对交流无影响 C.直流电的周期可认为很长,因此电容器对其容抗可以忽略D.电容器有“隔直通交”,“通高频,阻低频”的作用 解析:选D.电容器内部是绝缘的,所以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但是对交流,由于电容器不断充、放电,所以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但对变化的电流又有阻碍作用,A、B错误;直流的周期可认为无限大,频率极小,电容器对直流的容抗很大,C错误;电容器具有“隔直通交,阻低通高”的作用,D正确. 2.有两个电容器的电容分别为C1=5 μF和C2=3 μF,分别加上峰值一定的交变电源,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哪一种情况下通过电容器的电流最大( ) A.在C1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赫兹 B.在C2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赫兹 C.在C1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60 赫兹 D.在C2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60 赫兹 解析:选C.电容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即为容抗.容抗的大小是由电容器电容C和交变电流的频率共同决定的.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的电容越大,电容器的容抗就越小,电流就越大.因

此要使通过电容器的电流最大则必须频率最高,电容最大. 3.交变电流通过一段长直导线时,电流为I,如果把这根长直导线绕成线圈,再接入原电路,通过线圈的电流为I′,则( ) A.I′>I B.I′P2 C.P1P2,B正确. 二、选做题 5.如图所示,三个灯泡是相同的,而且耐压足够,电源内阻忽略.当单刀双掷开关S接A时,三个灯亮度相同,那S接B时( ) A.三个灯亮度相同

第三章第二节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

1、用万用表欧姆挡检测电容好坏时,如表针始终处在“0 Ω”处,则表示______。 A .电容是好的 B .电容已被击穿 C .电容内部引线已断 D .电容漏电 2、如图,瓦特计的读数为2 kW ,u =230 V ,f =50 Hz ,现将一纯电容C =96 μF 并接到电路中,则瓦特计的读数为______。 A .2 kW B .3.59 kW C .0.41 kW D .2.56 kW 3、在纯电感正弦交流电路中,若电压u 和电流i 参考方向一致,按照电工电量符号的一般规定,下列正确表达了欧姆定律的是______。 A .L X U P 2 = B .L X U I . .=

C .L X u I = D .L IX U = 4、在纯电感正弦交流电路中,若电压u 和电流i 参考方向一致,按照电工电量符号的一般规定,下列正确表达了欧姆定律的是______。 A .L X U j I . .-= B .P =IU C .L X I U .= D .L X u I = 5、对于纯电感正弦交流电路,电压u 与电流i 的参考方向一致,按照电量符号一般的规定,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 .i u X L = B .L jX U I ..= C .t i L u d d = D .L U j I ω. .=-= 6、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______,功率P =______。 A .2 A /20 W

B .2 A /50 W C .2 A /0 W D .2 A /25 W 7、两只云母电容器,其耐压值为450 V ,电容量为0.1 μF ,串联后总电容量和耐压值分别为______。 A .0.05 μF / 450 V B .0.2 μF / 450 V C .0.05 μF / 900 V D .0.2 μF / 900 V 8、设:S 为平板电容器的面积,d 为其极板距离,ε为介质的介电常数,ρ为极板材料的电阻率,则电容C 为______。 A .d S C ρ = B .d S C ε= C .S d =ρ D .S d C ε=

简易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设计说明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简易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设计 初始条件: LM317 LM337 NE555 NE5532 STC89C52 TLC549 ICL7660 1602液晶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测量围:电阻 100Ω-1MΩ; 电容 100pF-10000pF; 电感 100μH-10mH。 2、测量精度:5%。 3、制作1602液晶显示器,显示测量数值,并用发光二级管分别指示所测元件的类别。 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__________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1、绪论 (5) 2、电路方案的比较与论证 (5) 2.1电阻测量方案 (5) 2.2电容测量方案 (7) 2.3电感测量方案 (8) 3、核心元器件介绍 (10) 3.1LM317的介绍 (10) 3.2LM337的介绍 (11) 3.3NE555的介绍 (11) 3.4NE5532的介绍 (13) 3.5STC89C52的介绍 (14) 3.6TLC549的介绍 (16) 3.7ICL7660的介绍 (17) 3.81602液晶的介绍 (18) 4、单元电路设计 (20) 4.1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 (21) 4.2电源显示电路的设计 (21) 4.3电阻测量电路的设计 (22) 4.4电容测量电路的设计 (23) 4.5电感测量电路的设计 (24) 4.6电阻、电容、电感显示电路的设计 (25) 5、程序设计 (26) 5.1中断程序流程图 (26) 5.2主程序流程图 (27) 6、仿真结果 (27) 6.1电阻测量电路仿真 (27) 6.2电容测量电路仿真 (28) 6.3电感测量电路仿真 (28) 7、调试过程 (29) 7.1电阻、电容和电感测量电路调试 (29) 7.2液晶显示电路调试 (29) 8、实验数据记录 (30)

高中物理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教学设计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教学设计

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1.电容器的特性:“通交流,隔直流”。 2.容抗(XC):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单位:欧(Ω)。3.决定容抗大小的因素:电容器的电容(C)、交流电的频率(f) C越大、f越高,XC越小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复习引入】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什么是电容器? 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构成一个电容器。 如果将电容器接入直流电路中,电路中有没有电流?(没有,因为电容器中间是绝缘的。)看图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如图所示实验,当电键闭合后,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电键闭合后,A2立刻亮,A1缓慢亮,因为线圈会阻碍A1电流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阻碍电流变化的现象呢? 因为电感器会产生一个阻碍导体中原电流变化的自感电动势,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新课讲授】 [对比实验]现在我们有三个小灯泡,让它们并联接入交流电路中,可以观察到三个灯泡的亮度相同,说明这是三个相同的灯泡。 现在我们在其中的一个支路中串联一个电容,在另一个支路中串联一个电感。再将它们接入直流电路中。会有什么现象?

现象:没有串联任何东西的灯泡马上变亮,串联电容器的灯泡不亮,串联电感线圈的慢一点亮。 说明:(电容器不通直流)电容隔直流,电感通直流。 再将它们接入交流电路中。会有什么现象? 现象:没有串联任何东西的灯泡马上变亮,串联电容器的灯泡和串联电感线圈的灯泡都亮,不过亮度比没有串联任何东西的灯泡暗些。 为什么串联了电容器的电路都亮了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幅电路图。将电键往上打,我们会发现电流表会动一下,原因是电源往电容器充电,将电键往下打,我们会发现电流表也会动一下,原因是电容器放电,若想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则要求电容器不断地充放电。这也就是为什么串联了电容器的电路都亮了,并不是真有电流通过电容器,而是电容器在不断地充放电。 串联电容器的灯泡和串联电感线圈的灯泡比没有串联任何东西的灯泡暗些又说明什么?(说明电容和电感对交流电有阻碍的作用。 说明:电容通交流,电感阻交流。 我们把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来表示。而对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容抗来表示。

电容与电感习题

第二章电容与电感 一、选择题 1.某电容器的电容为c,如不带电时它的电容是( ) A.0 B.C C.小于C D.大于C 2.有一电容为30μF的电容器,接到直流电源上对它充电,这时它的电容为30μF, 当它不带电时,它的电容是() A.0 B.15μF C.30μF D.10μF 3.下面对电容器的说法正确是() A.电容器的电容量C的大小与外加电压U成反比,与电荷量成反比 B.电容器的电容量C的大小与外加电压U的变化率成正比 C.电容器的电容量C与电容器本身的几何尺寸及介质有关 D.电容器的电容量C与所储存的电荷量成正比 4.某电容器两端电压为40V,它所带的电量为0.4C,若把它两端电压将为20V,( ) A.电容器的电容降低一半 B. 电容器的电容保持不变 C.电容器的电荷量保持不变 D .电容器的电荷量保持不变 5.有两只电容器C1>C2,如果它们两端电压相等,则() A.C1所带的电量较多B.C2所带的电量较多 C.它们所带的电量一样多D.无法确定带电量多少 6.如果有两个电容,所带电荷量为q1C2 C. C1=C2 D. 无法确定7.如果有两个电容,所带电荷量为q1C2 C. C1=C2 D. 无法确定8.现有一个电容器,它的电容为30微法,加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500V,则该电容器极板上储存的电荷量为库. A. 0.015 B. 0.01 C. 0.025 D. 0.02 9.现有一个电容器,它的电容为30微法,加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500V,则该电容器极板上储存的电荷量为() A . 0.015C B. 0.01C C. 0.025C D. 0.02C 10.电容器上标有“30μF,600V”的字样,600V是指( ) A.额定电压 B.最小电压 C.平均电压 D.瞬时电压11.电容器上标有“400μF,50V”的字样,则该电容器两端加25V电压时,其电容量为( ) A.200μF B.400μF C.800μF D.0 12.电容量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A. 1μF=10-3F ,1pF=10-3μF , B. 1μF=10-6F ,1pF=10-6μF C. 1μF=10-9F ,1pF=10-9μF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13.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逐渐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4.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是( ) A.电流变大,电压变小 B. 电流变小,电压变小 C.电流变大,电压变大 D. 电流变小,电压变大 15.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由大变小的是() A.回路中的电流 B.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C.回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D.电容器的电容量 16.下列电容器中有正负极的是() A.陶瓷电容器 B.纸质电容器 C.电解电容器 D.可变电容器17.电解电容器在使用时,下面正确的是() A.电解电容器有极性,使用时应负极接低电位,正极接高电位

电容电阻电感测量仪设计报告

简易数字式电阻、电感和电容测量仪 摘要 本系统主控制部分采用TI公司的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49。以自制电源作为LRC测量模块和各个主要控制芯片的输入电源,测量原理是通过测量电阻、电容或者电感和标准电阻各自的引起的频率变化,利用频率与电阻、电容、电感的函数关系推算出电阻值、电容值或者电感值。测量的原理是LM311组成的LC震荡器的震荡回路的频率由单片机采样,然后再依据震荡频率计算出对应的电容或电感值,以及由NE555多谐振荡电路实现对电阻的测量。软件设计部分使用C语言编程编写了包括控制测量程、按键处理、电阻电感电容计算、液晶显示程序。利用MSP430F149单片机控制测量和计算结果,测量结果采用12864液晶模块实时显示。 关键词: MSP430F149、NE555芯片、LRC测量、12864液晶

目录 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 1.1系统方案选择 (1) 1.2系统软硬件总体设计 (1) 1.2.1硬件部分 (1) 1.2.2软件部分 (2) 2系统模块设计 (3) 2.1硬件模块设计 (3) 2.1.1电感电容测量模块 (3) 2.1.2电阻测量模块 (4) 2.1.3主控制模块 (5) 2.1.4 AD采样模块 (5) 2.1.5 液晶显示模块 (5) 2.2软件模块设计 (5) 2.2.1 控制测量程序模块 (5) 2.2.2按键处理程序模块 (6) 2.2.3电阻电感电容计算程序 (7) 2.2.4液晶显示程序模块 (7) 3系统测试 (8) 3.1测试原理 (8) 3.2测试方法 (8) 3.3测试结果 (8) 3.4测试分析 (9) 4系统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电容两端电压和电流相位关系

图文:用双线示波器显示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 图文:用双线示波器显示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 在交流电路中,电动势、电压、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带来了一系列区别于直流电的特性。 研究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首先是弄清楚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一是了解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或峰值)之间的关系。电压有效值和电流有效值之比。叫做元件的阻抗。再是了解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即了解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步调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它们之间的相位差等于多少?后面的几张彩图将 对这些问题作出说明。 由于示波器上显示的是电压波形,如果观察通过元件的电流波形,必须将一个电阻与待测元件串联。因为电阻上电压与电流的相位相同,待测元件上的电压与串联电阻上电压的相位关系,反映了待测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 电路示意图(附图11)中的电源是音频讯号发生器(频率调至1000赫,输出电压调至1伏左右),电容器(C=0.5微法),带铁心线圈(L=45毫亨)及电阻(R=500Ω)。引出线分别接至双线示波器的Ⅰ线、Ⅱ线输入端。接通电源,经过调整后,可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看到稳定的两条波形曲线。单刀开关接至电容器时,可以看到电流的相位比其两端电压的相位超前π/2;而接至带铁心的线圈时,则通过电感的电流相位比其两端的电压相位落后π/2。彩图所示为电容上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其中振幅大的为电压波形。 由于示波器各引线的负端在示波器的内部是相连的,因此引线的负端都必须接在a点(见附图11),这样就必然给Ⅰ线Ⅱ线的波形之间引入180°的相位差。为了正确反映波形的相位关系,需要在电阻两端连接一反相器(电路中未画出), 然后接入示波器Ⅰ线输入。

HC500L全自动电容电感测试仪

感谢您选用本公司的产品! 您现在参考的是全自动电容电感测试仪说明书。在使用本产品之前,请您详细阅读本说明书,并特别注意以下注意事项: 1、测量时必须将钳形表置于OFF档。 2、测量时必须将测试电压输出开关置于“通”位置。 3、为获得正确的容量值,必须在测量前设置与电容器铭牌相同的电压值。 4、如果怀疑仪器精度有问题,请用仪器随机配置的参考电容器进行检查。 5、在测量小电容小电感时,钳形表的位置对测量值有影响,请将钳形表置 于最佳位置,并保持钳口完整闭合。

目录 一、概述 0 二、技术参数 0 三、工作原理 (1) 四、仪器面板 (2) 五、接线方法 (3) 1、并联电容器测量 (3) 2、电抗器电感测量 (4) 3、电感测量注意事项 (4) 六、操作步骤 (5) 1、参数设置 (5) 2、测量开始 (6) 3、保存数据 (8) 4、打印操作 (9) 5、查询数据 (10) 七、配套清单 (11) 八、贮存及运输 (11)

HC-500L 全自动电容电感测试仪 一、概述 全自动电容电感测试仪针对变电站现场测量并联电容器组中的单个电容器电容值时存在的问题而专门研制的,它着重解决了以下问题: (1)现场测量单个电容器需拆除连接线,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易损坏电容器。 (2)电容表输出电压低而导致故障检出率低。 (3)测量电抗器的电感。 该仪器具有测量工作量小、快捷简便、性能稳定、测量准确、故障检出率高等特点。此外,它的电流测量单元还可兼作CVT、避雷器等电器设备的测量之用,具有一机多能的功效。 本型号测试仪特点 (1)量程自动转换; (2)储存7168个测试数据; (3)大屏幕液晶(320×240 LCD)显示, 汉字菜单操作提示; (4)实现波形和测量处理数据同屏显示,使测试过程更直观; (5)具有设置、校正和调试功能。 二、技术参数 1、电容量量程:0.2μF~2,000μF; 容量范围:5~20,000 kvar; 测量精度:0.2μF~2μF ±1%读数±0.02μF; 2μF~2,000μF ±1%读数±2个字; 2、电感量程:1mH~9.99H;测量精度:±1.5%读数±2个字 3、输出测量电压:AC 26V/500VA;50Hz; 4、显示方式:大屏幕液晶示屏全汉字输出,TPμp-40面板式热敏打印机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教案

5.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为什么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2.知道用感抗来表示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感抗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知道为什么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4.知道用容抗来表示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容抗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2.培养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理解、分析新问题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有志于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2.感抗、容抗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1.感抗的概念及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 2.容抗概念及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 【教学方法】 实验法、阅读法、讲解法。 【教学工具】 双刀双掷开关、学生用低压交直流电源、灯泡(6 V、 A)、线圈(用变压器的副线圈)、电容器(“103μF、15 V”与“200 μF、15 V”)2个、两个扼流圈、投影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在直流电路中,影响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只有电阻。在交变电流路中,影响电流跟电压关系的,除了电阻外,还有电感和电容。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是交变电流路中三种基本元件。这节课我们学习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板书课题]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二)进行新课 1.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演示]电阻、电感对交、直流的影响。实验电路如下图甲、乙所示: 师:首先演示甲图,电键分别接到交、直流电源上,引导学生观察两次灯的亮度,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灯的亮度相同。说明电阻对交流和直流的阻碍作用相同。 师:再演示乙图,电键分别接到交、直流电源上,引导学生观察两次灯的亮度,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电键接到直流上,亮度不变;接到交流上时,灯泡亮度变暗。说明线圈对直流电和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师:确实如此。线圈对直流电的阻碍作用只是电阻;而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除了电阻之外,还有电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生:由电磁感应的知识可知,当线圈中通过交变电流时,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 师: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来表示。感抗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回答。 生:感抗决定于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交变电流的频率。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自感作用就越大,感抗就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流变化越快,自感作用越大,感抗越大。 师:线圈在电子技术中有广泛应用,有两种扼流圈就是利用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制成的。出示扼流圈,并介绍其构造和作用。 (1)低频扼流圈 构造:线圈绕在闭合铁芯上,匝数多,自感系数很大。 作用:对低频交变电流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即“通直流、阻交流”。 (2)高频扼流圈

纯电阻、电感、电容电路

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 一、知识要求: 理解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含义、数学式、单位及计算。掌握各种电路的特点,会画矢量图。 二、主要知识点:

三、例题: 1.已知电阻R=10Ω,其两端电压V t t u R )30314sin(100)(?+=,求电流i R(t ).、电路消耗的功率。 解:由于电压与电流同相位,所以 i R(t )= 10) (=R t u R )30314sin(?+t A 电路消耗的功率P=U R I= W X Um 5002 10 1002Im 2== ? 2、已知电感L=,其两端电压V t t u L )301000sin(100)(?+=,求电流i L(t ). 解:L X L ω===500Ω 由于纯电感电路中,电流滞后电压90°,所以: A t t X t i L L )601000sin(2.0)90301000sin(100 )(?-=?-?+= 3.已知电容C=10μF ,其两端电压V t t u c )301000sin(100)(?+=,求电流i c (t ).. 解: Ω=== -10010101000116 X X C X c ω 由于电流超前电压90°,所以: A t t Xc t i c )1201000sin()90301000sin(100 )(?+=?+?+= 四、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平均功率是指( ),平均功率又称为( )。 2、纯电阻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之间的关系为( ),电压与电流

在相位上的关系为( )。纯电感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之间的关系为( ),电压与电流在相位上的关系为( )。纯电容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之间的关系为( ),电压与电流在相位上的关系为( )。 3、在纯电阻电路中,已知端电压V t u )30314sin(311?+=,其中R=1000Ω,那么电流i=( ),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电阻上消耗的功率P=( )。 4、感抗是表示( )的物理量,感抗与频率成( )比,其值XL=( ),单位是( ),若线圈的电感为,把线圈接在频率为50HZ 的交流电路中,XL=( )。 5、容抗是表示( )的物理量,容抗与频率成( )比,其值Xc =( ),单位是( ),100PF 的电容器对频率是106 HZ 的高频电流和50HZ 的工频电流的容抗分别是( )和( )。 6、在纯电容正弦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P=( )W ,无功功率Q C =( )=( )=( )。 7、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流过电容元件的电流I=10A ,电压V t u )1000sin(220=,则电流i=( ),容抗Xc=( ),电容C=( ),无功功率Q C =( ) 8、电感在交流电路中有( )和( )的作用,它是一种( )元件。 (二)、选择题 1、正弦电流通过电阻元件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Im=U/R B 、I=U/R C 、i=U/R D 、I=Um/R 2、已知一个电阻上的电压V t u )2 314sin(210π -=,测得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20W ,则这 个电阻为( )Ω。 A 、5 B 、10 C 、40 3、在纯电感电路中,已知电流的初相角为-60°,则电压的初相角为( )。 A 、30° B 、60° C 、90° D 、120° 4、在纯电感正弦交流电路中,当电流A t I i )314sin(2= 时,则电压( )V 。

简易数字式电阻、电容和电感测量仪设计

简易数字式电阻、电容和电感测量仪设计报告 摘要:本系统利用TI公司的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49和ICL8038精密函数发生器实现对电阻、电容和电感参数的测量。本系统以自制电源作为LRC数字电桥和各个主要控制芯片的输入电源,并采用ICL8038芯片产生高精度的正弦波信号流经待测的电阻、电容或者电感和标准电阻的串联电路,通过测量电阻、电容或者电感和标准电阻各自的电压,利用电压比例计算的方法推算出电阻值、电容值或者电感值。利用MSP430F149单片机控制测量和计算结果,运用自校准电路提高测量精度,同时用差压法,消除了电源波动对结果的影响。测量结果采用12864液晶模块实时显示。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性能稳定,测量精度高。 关键词:LRC 数字电桥、电压比例法、液晶模块、MSP430F149、电阻电容电感测量 一、设计内容及功能 1.1设计内容 设计并制作一台简易数字式电阻、电容和电感参数测量仪,由测量对象、测量仪、LCD 显示和自制电源组成,系统模块划分如下图所示: 测量对象 LCD显示 电阻/电容/电感 简易的数字电阻、电容和电感测量仪 自制电源 1.2 具体要求 1. 测量范围 (1)基本测量范围:电阻100Ω~1MΩ;电容100pF~10000pF;电感100μH~10mH。 (2)发挥测量范围:电阻10Ω~10MΩ;电容50pF~10μF;电感50μH~1H。 2. 测量精度 (1)基本测量精度:电阻±5% ;电容±10% ;电感±5% 。 (2)发挥测量精度:电阻±2% ;电容±8% ;电感±8% 。 3. 利用128*64液晶显示器,显示测量数值、类型和单位。 4. 自制电源 5. 使用按键来设置测量的种类和单位 1.3系统功能 1. 基本完成以上具体要求 2. 使用三个按键分别控制R、C、L的测试 3. 采用液晶显示器显示测量结果 二、系统方案设计与选择 电阻、电容、电感测试仪的设计目前有多种方案可以实现,例如、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振荡电路与单片机结合或CPLD与EDA相结合等等来实现。在设计前本文对各种方案进行了比较: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教学案例.doc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教学案例 ──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要求来设计浙江东阳中学 韦国清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在--过程中,我们需要从这三个维度来构建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活动。下面是结合课程目标的要求,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一节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感线圈有“通直流阻交流”和电容器有“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知道感抗、容抗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能解释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产生影响的原因;了解电感和电容器在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演示实验,理解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研究感抗(容抗)与自感系数(电容)的定性关系,获得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通过对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影响的理论分析,体会理论解释实验的成功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的互动过程,诱发对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简介电感和电容的应用,欣赏物理器件的美妙的应用;通过具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用具】

1.演示交直流电源、小灯泡(v)、阻值15ω的电阻、电感线圈(j2426小型变压器)、10μf电容器、低频信号发生器(j2462-1型)等供演示用; 2.各种不同型号的高频、低频扼流圈供演示用; 3.学生低压交直流电源(最小的输出电压大于16v)、15μf和200μf 的电容器j2426小型变压器(将线圈匝数不同的两组线圈用不同颜色的导线接出)、小灯泡(6v)、导线等供学生实验用(以上器材每两人一组)。【设计思路】 从教材的要求来看,本课题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均不高。一般的教法可以简单比较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进行一些理性的讲解,配合若干验证性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感抗和容抗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对演示实验的要求很简单,更没有学生实验的要求。 本--特别强调了对实验的挖掘。例如增加了学生互动的实验,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感抗和容抗的概念,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互动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获得探究的成功体验;通过引入新课时设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中的若干个演示实验的设计,特别是用信号发生器替代变频电源来做实验,使学生感悟科学的探究方法和强化创新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请同学们先来观察一组实验,如图1所示。介绍有关器材:低压交直流电源,小灯泡,3个经过包装的电学元件(根据外面不能判断是何元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