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Self-owned Brand)

[编辑]

自主品牌的定义

自主品牌是指由企业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它有三个主要衡量因素:市场保有量、生产研发的历史及其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

[编辑]

自主品牌的层次结构

自主品牌可以从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和国家形象品牌三个层面理解和创建。其结构如图1所示。

1.企业层面

企业层次有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在本文中将两者统称为企业品牌。企业自主品牌首先应强调自主,也就是说产权强调自我拥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决策,同时能对品牌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自主支配和决策。主要有两方面:对品牌知识产权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如果对品牌只有使用权如进行贴牌生产的企业,而其处理权和最终的决策权在他人手中,也就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品牌;对品牌产生的经济收益是否流入企业和与品牌相关的经济活动能否进行自主决策。我国TCL 集团收购德国施耐德电力公司,并继续使用施耐德品牌,使施耐德成为TCL集团的品牌之一。这就表明,培育和塑造自主品牌,并非一定要从头做起,自我培育。所以说,自主研发是获得自主品牌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只要企业有能力将国际知名品牌收购并获得其所有权,这种品牌就是自主品牌。在市场上,消费者最终关注的是品牌给其带来的价值。顾客忠诚主要来自于品牌,而不是品牌的所有者。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拥有品牌比创建品牌更为重要。培育和塑造自主品牌,考验的是企业运筹和整合资源的能力。而对于品牌是如何获得,所获取的途径是自主研发还是购买并不是重点,关键是看该品牌的所有权是否归我国企业所有。

2.区域或产业集群层面

自主品牌不但可以从企业层面包括管理、创新、组织、文化等方面着手建设,而且可以通过产业集群参与国际分工构筑的集群品牌或区域品牌进行建设。区域品牌是“集群区域品牌”的简称,指以某地域内的优势产业为基础,反映该区域特征和产业特点的品牌。区域品牌主要有三个要素:

?地域性,代表着一个产业区域的象形,具有很强的地

域特色;

?产业特征,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的主体形象,有助于

在同业市场上树立该区域产品的高水平专家形象;

?品牌效应,是产业链的聚集与协同效应在市场上的综

合体现,具有市场拉动和放大效用。

从国际上来看,许多产业聚集区世界闻名,比如硅谷是高科技企业的象征,意大利米兰是高档时装的集中地,底特律是汽车产业聚集地。较典型的是意大利费留利生产座椅的产业集群,当地800多家中小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使用统一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从国内来看,许多产业集群有形成知名集群品牌之势,如温州皮鞋、金华火腿、嵊州领带、虎门服装、诸暨袜业、潮州陶瓷等。

区域品牌伴随着产业集群的兴起与发展而逐步形成,是产业集群信息传播的载体。区域品牌是品牌发展的新层级现象,品牌区域化是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参与国际竞争必需和有力的武器。提高我国竞争力,创建自主品牌,不但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而且要充分利用区域品牌的竞争优势。

3.国家层面

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进入我国,我国企业也要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品牌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品牌专家安霍尔特认为良好的国家品牌形象能够加强国家与世界的交流,吸引外国投资者和旅游者,从而加速经济发展。国家品牌形象,主要有两大决定性因素,一是产品因素,二是国家因素。其中产品因素是最主要因素。所以国家品牌可以视为该国所有产品的形象总汇。其意义在于,在国际市场上,通过原产地形象作用机制的品牌效应,影响消费者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看法和理解,进而对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发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反过来作用企业和产品品牌在国际市场的表现。目前,我国产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销售情况整体上不理想,大部分产品受到“低档产品”的待遇。主要因为我国产品一向以低档产品的形象出现。受到这个观念的连累,我国也成了“低档产品”的国家形象。

[编辑]

自主品牌结构模型关系分析

1.企业自主品牌与区域自主品牌的关系

产业集群由众多相关企业组成,企业自主品牌与区域自主品牌也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如果企业品牌是一棵树,那么区域品牌就是整个森林,产业就是整个森林树木的主体。从这个比喻中可以看出:两者所属的主体不同。企业自主品牌属于单个企业,是企业获利的有力武器;区域自主品牌归产业集群所有,没有明确的利益主体;品牌效应不同。企业自主品牌是为单个企业服务,品牌效应有限,区域自主品牌是区域产业内企业所共享的,具有公用物品的特征,能为单个企业遮风挡雨,提供公共服务,所以,区域品牌作为区域企业产品形象的代表,与企业品牌相比,具有更广泛、更持久的识别效应、聚集效应;两者的互动关系。企业是区域集群的主体和基础,企业品牌是区域品牌的有效支撑,区域产业规模和优势反助企业品牌,企业品牌可以借助区域品牌的庇荫、背书效用,追加优势作用迅速增长,产业集群内企业品牌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品牌,区域品牌的建设离不开企业品牌的支持。

如“中国鞋都”—温州,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生产大量质低价廉的鞋,使“温州鞋”与假冒伪劣联系在一起。这也给温州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害。但1987年杭州武林门广场的一把大火烧醒了温州人。在温州市政府“质量兴企、品牌立市”的号召下,在红蜻蜓、康奈、奥康等企业自主品牌的带领下,温州鞋业形成了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互动效应。从此,温州鞋业脱胎换骨,有了巨大的发展。

2.企业自主品牌与国家形象品牌的关系

国家品牌形象是在国际市场上,消费者对该国产品及其他服务的印象及评价所形成的。从营销角度来讲,国家品牌形象的大厦是由企业产品形象的砖石在国际市场上所垒起来的。国家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类似于母品牌与子品牌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家品牌形象的提升,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国际市场环境,有利企业自主品牌的创建和成长。相当强势的国家品牌形象能凸现国家形象的公信力,有助于企业品牌打入国际市场,被消费者所接受。美国产品打入我国市场和我国产品打入美国市场,其难度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国家品牌所表现的公信力不同,对企业品牌的贡献也不同。国家品牌形象可以通过原产地作用机制和背书效应提高企业品

牌有国际市场的表现。同样,企业自主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卓越表现,又能促进国家品牌形象的提升。正如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所说:“代表日本左边脸的是松下,代表日本右边脸的是丰田,品牌就是国家的脸面”。

第三次Anholt-GMI国家品牌指数(Nation Brands Index-NBI)调查显示,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国的消费者对“中国制造”品牌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并在25个国家的海外品牌中将中国产品列入前十位。我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得益于“中国制造”,而“中国制造”得益于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良好表现。

可见,企业自主品牌与国家品牌形象是统一的关系。具有国际影响力企业自主品牌促进国家品牌形象的提升,国家品牌形象反育企业自主品牌的建设。

3.区域自主品牌与国家品牌形象的关系

区域自主品牌和国家品牌形象都具有公共服务的性质,都对企业自主品牌具有背书效应。区域自主品牌和国家品牌形象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如我国首个以区域品牌注册的商标,温州中国鞋都的集体商标—“中国鞋都名品”。温州鞋业这个区域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被认可,既有利区域自主品牌的发展,也有利国家品牌形象的提升。同时,国家品牌形象的提升又进一步促进区域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

[编辑]

我国自主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建立自主品牌的意识

从生产环节上看,很多企业集中于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鞋业、食品、五金、玩具等。在这些企业中贴牌生产十分普通,往往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自主技术,但企业觉得有利可图,又没有什么风险,因此比较热衷。据一份广东东莞市2004-2005年对企业调查资料显示,很多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创建的压力和动力不足,特别是一些被认为是“科技企业”的企业没有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主动意识。试想这些科技企业都没有创新冲动,其他企业就更难以让人期待。

2.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没有形成互动

我国产业集群经过二三十年的成长,有了很大发展,且产生一些基于制造工厂意义上的知名区域品牌。但是许多区域集群缺乏对区域品牌重要性的理解,对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互动关系的认识不够,使我国区域自主品牌建立处于不理想的状态。有些集群企业依托区域品牌和区域技术支撑体系,相互模仿,不注重创建品牌,“搭便车”心理强。企业自主品牌对区域品牌没有形成更有力的支撑,没有形成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互动的效果,从而使集群品牌衰落下去。如在金华火腿业和景德镇陶瓷业这两大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品牌之下,几乎没有知名的企业品牌。江西景德镇陶瓷业由于没有做强单个企业品牌,企业自主品牌意识淡薄,使其业主地位遭到佛山、潮州等地的挑战。其结果是,2004年“中国瓷都”的称号授予了广东潮州。

3.企业界缺乏打造品牌的理论和经验

由于绝大部分中国企业甚至许多大企业都没有专门的品牌管理机构与人才,使企业缺乏打造品牌的理论和经验。企业在打造品牌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品牌高度雷同。我们目前品牌数量很多,但是核心价值不清晰、缺乏个性、品牌气质趋于雷同;品牌不带来销售。很多品牌非常有名,却没有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没能在消费者内心根植品牌的核心价值,也就无法给企业带来预期持续的销售,其后果就是广告一停,销量马上就下滑;品牌防御性很差。一旦出了问题,就会马上垮掉,甚至是内部人事的变动也会导致品牌的贬值;品牌价值难以获得持续增长。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对如何打造自主品牌缺少一个清晰完整的体系认识,从而造成了企业做品牌的盲目性,花巨大成本做了大量的广告,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对品牌的建设没有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没有进行长远有效的规划。曾风光一时的标王“秦池酒”和“爱多VCD”昙花一现,不久就在市场上消失了,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自主品牌创建应当制定以品牌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品牌识别系统,然后以品牌识别系统统帅和融合企业的一切营销价值活动,同时以品牌化战略和品牌架构,不断推进品牌资产的增值。

4.缺乏对品牌的有效保护

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历来就缺乏商标及品牌的保护意识,从而造成了缺乏对品牌的有效保护。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缺乏对商标的保护。在国际市场上,我国许多很有市场前景的商标被国外公司抢先注册,产权落到他人之手。其中不泛“英雄”金笔、“红塔山”香烟和“康佳”彩电等国内著名品牌;与外商的合资中没有重视民族品牌的保护。跨国公司通过兼并或收购我国市场占有率高的本土品牌,将其放置高阁而培育自己的品牌占领中国市场,使我国许多有成长潜力的自主品牌被封杀。

此外,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加上长期计经济体制的影响,还没有形成品牌建设的完整体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观念没有及时转变,没有明确自己的职能所在,对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没有给予一定的关注和相关政策的扶持,没有积极的引导企业品牌建设,从而使一些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失去了创建品牌的良机。

[编辑]

发展我国自主品牌的对策

1.提高企业尤其是企业家建立自主品牌的意识

企业家要有创造自主品牌的动力和精神,只有企业家具有了这种精神,企业才会朝自主品牌的方向努力。正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所说“要树立民族品牌,主要靠自主创新,首先要有创名牌的精神,这是创世界名牌的一个前提。”要创建自主品牌就必须提升企业及管理者的视野,以全球市场为品牌的定位。这点在日本企业界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正如学者科特勒在《新竞争》中指出:“日本营销的最大特色,就是将全球视为一个潜在的市场。有了这种胸襟和眼光,日本制造的产品陆续出现在世界主要市场,并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

2.大力培养具有全面品牌理论的管理人员和策划人员

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大力培养具有全面品牌理论的管理人员和策划人员。我国有众多高校且具有较强的科技力量。但是产和学之间的合作并不强,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学术成果转化机制。当企业自身没有足够的理论经验打造品牌时,就可以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成功打造品牌。同时在和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品牌管理人才队伍,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3.加强对自主品牌的保护

目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已由投资新建变为跨国并购,在我国跨国并购也呈强劲增长态势,特别是对我国知名品牌的竞争策略性收购。据有关调查发现,在合资企业中,70%以上的中国自主品牌收购后都被闲置,只有不到30%的品牌被用来做市场。所以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要注重保护自主品牌,特别要防止外国企业对我国有潜力的自主品牌恶意收购。

4.政府在自主品牌建设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国外经验看,政府的积极推进对自主品牌的培育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日、韩等国政府都曾采用相关政策扶持其本国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正是由于韩国政府的大力扶持策略,才使其在短时间内涌现出了现代、三星、LG等世界著名品牌。

我国政府在推进企业自主品牌创建过程中应当发挥以下作用:发挥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财政、信贷和税收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企业自主品牌的创建;实施人才计划,建立国际品牌管理人才交流平台,为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促进国内、国际品牌管理人才的交流,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解决品牌创建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能力;创建和完善知识产权转移机制。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保护制度,创造良好的创新机制。增强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品牌的创新活动;加大政府对自主品牌产品的采购,增强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信心。

5.从战略体系中创建自主品牌

随着现代品牌拓展范围的扩大,我国自主品牌建设应当从企业品牌、集群品牌和国家品牌三个维度上进行。这三个维度的自主品牌创建都有利于我国跨国经营竞争力的提升。在品牌创建中要三者同时进行,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我国目前主要偏重于企业自主品牌建设,而对集群品牌和国家品牌关注较少。在这方面我国可以适当参考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如在二战之后,日本的名字曾与质量低下的产品联系在一起,但随着一些日本企业如丰田、索尼和本田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日本的名字成了质量和技术的同义词。韩国不仅通过大力培育现代、三星等国际企业提升国家形象,最近又发布《利用国家品牌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对策》。并设立国家品牌管理总部,制定“KOREA品牌路线图”,开发Korea Premium象征,来支援出口企业在海外开展营销活动,扶植世界一级企业和下一代增长动力产业等战略,旨在实现出口产品的高附加值化,带动新的出口增长动力。

中国汽车十大自主品牌

中国汽车十大自主品牌 长安汽车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0月31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含小轿车)开发,汽车发动机系列产品的开发、销售,配套零部件、模具、工具的、开发,制造,销售,机械安装工程科技技术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 长安汽车是最争气的老牌汽车国企,近几年发展迅猛。长安逸动、长安CS75/CS35、长安欧尚等车型在自主同类产品中领先,在轿车、SUV、MPV均有强势产品布局,发展最为均衡。长安在研发方面也颇有实力,国际合作较多。 北京汽车 提到北汽,最早可以追溯到“北京吉普”时代,当时全国流行的切诺基现在大多数已经进了废品站,在取消与克莱斯勒公司合作以后,北汽相继与德国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现代集团联手,直至有现在的规模。 其自主品牌从2000年至今,只有100多万的保有量,真心不高啊。从新品牌——绅宝开始,北汽的自主车领域有了起色,巨额的投入让绅宝的产品线扩展速度令人咋舌,短短几年已经有10多款轿车和SUV产品。 众泰汽车 一提众泰,大家都笑了。在下定决心走“山寨道路”之前,众泰与中兴、莲花、昌河等品牌被消费者视为最没有存在感、最没有前途的车企。 而其推出的SUV车型T600却让众泰一炮而红,赚得盆满钵满,124.1万的保有量有三成左右是2014年开始T600的数据。 所以,尝到甜头的众泰在抄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山寨神车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豪华。 在山寨大国,众泰主攻的是二三线城市以及城乡结合部的人群,在影响力、口碑上虽然不能获得主流媒体与消费者的认可,不过它仍符合了一部分人的市场需求。 上汽荣威 与北汽一样,上汽也属于当年的那批牛气哄哄的国企。曾经的荣威品牌因为借用通用的平台,一直走所谓的“精品自主车”路线,销量也算可以。但是,相比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两个合资公司的吸金能力,荣威不够看啊。 今年,荣威推出了RX5这台全新中型SUV,原创设计,高调宣传,而且在各项配置上让人感受到满满的造车诚意。不过,这种转变才刚刚开始,要体现在保有量上,还得依托于推出更多的产品和更长的时间累积。 未来,希望上汽能有更多的原创设计,重新定义的中国设计! 东风汽车 东风汽车公司始建于1969年,是中国汽车行业骨干企业之一。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督管理的中央企业。公司主要业务分布在十堰、襄阳、武汉、广州四大基地,形成了“立足湖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事业布局。公司总部设在“九省通衢”的武汉。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水平事业。 吉利汽车 当年的吉利汽车有帝豪、全球鹰、吉利三个品牌,保有量一直很坚挺,而且出过好几款爆款

中国自主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自主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和科研等方面全面竞争抢占的制高点,是企业乃至整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品牌建设创新,探索和实践品牌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在经济新常态下探讨并展望品牌建设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对现代企业管理和品牌建设创新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将从大家熟知的耐克、奥迪和苹果三个知名品牌的商标说起,从永恒、和谐和创新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现代企业管理中品牌建设的新情况、新特点。 第一个品牌是耐克。耐克之所以行销天下,主要是因为它的品牌体现了人类生存奋斗的发展文化,也告诉我们,品牌建设是艰辛漫长的,也是永恒的。品牌代表先进生产力,体现良好生产关系。着力推动品牌建设特别是自主品牌建设,持续追求品牌的质量和效益,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品牌也开始跻身于世界舞台,但发展状况与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程度却不相称,品牌意识才开始形成。相比全球知名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在资源包括品牌整合上还不够强,特别是把各类单元或要素组合起来有效地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不够强,这就需要中国企

业迅速提高整体的全局观和持久观,不仅需要通过物美价廉的产品来强化品牌,不断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更需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个品牌是奥迪。奥迪之所以行驶天下,主要是它体现了整体合作和动态平衡,也告诉我们,品牌建设是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综合体系。品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背后是一种企业文化、社会理念。品牌建设不仅仅是对品牌形象的宣传和维护,更多的是在企业运营全过程中要配套完善企业的内涵和品质。品牌是生产要素和劳动成果综合体现,是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无形资产。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品牌是协调企业内外部要素的重要手段,品牌建设是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只有做到和谐管理,经营效率才会提升。 第三个品牌是苹果。苹果之所以通行天下,主要是体现了简约唯美和永不满足,也告诉我们,品牌建设要至善至美,不断地变革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基本要素,也是品牌建设的不竭动力。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的整体实力,特别是品牌实力明显增强,但也不可否认,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品牌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要解决品牌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必须要适应形势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品牌不是为做而做,品牌最基本的意义是创造价值。在

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 现状及对策研究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业余)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 现状及对策研究—— 乘用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办学学院 校外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年月日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小轿车逐渐不再以尊贵和奢侈品的身份出现在国人的面前了,而是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实现了轿车的根本价值,交通和运输。 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才正是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兴盛时期,国际汽车业跨国巨头纷纷盯住了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中国汽车市场,因此合资品牌汽车应运而生,占据着中国国产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巨大份额,而此时自主品牌也在合资品牌的影响下,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学习,引进和吸收的蛰伏后,迅猛发展起来,形成了今天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百花齐放的局面,更形成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激烈竞争的汽车市场。 但由于我国自主品牌起步较晚,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在技术由其是发动机制造等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国内乘用车市场主仍然被合资和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市场利润由外资瓜分。在造车技术过于依赖外资,销售利润被外资掠走的情况下,怎样促进自主品牌的发展,已然成为我国汽车产业需要深思并极力改变的重大问题。 本文以如何促进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为研究目的,通过对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自主品牌发展的瓶颈,再总结并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最后从某些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促进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最终能与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同台竞争,甚至占据到中国汽车市场的绝对份额,实现中国的汽车经济。 关键词:国产汽车,自主品牌,品牌战略,发展模式

目录 1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 研究方法 (1) 2国内外汽车发展研究现状 (2) 2.1什么是自主品牌 (2) 2.2国外汽车发展现状 (2) 2.3国内汽车发展现状 (3) 3国产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4) 3.1没有核心技术,产品结构不合理 (4) 3.2.国产汽车产业规模小,分布散 (5) 3.3国产汽车产业人才匮乏 (5) 4 国产汽车自主品牌战略发展建议 (6) 4.1加强技术研发,调整产品结构 (6) 4.2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6) 4.3产业人才培养跟上步伐 (7) 5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发展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思考

发展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思考 2005年11月11日 摘要:经济全球化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品牌的全球化,全球市场的竞争已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在汽车工业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汽车工业由于缺少自主品牌,将越来越有成为国际汽车巨头附庸的危险。因此,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才丁造就成了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自主品牌的概念及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制约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几大关键因素,提出了培育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方法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自主品牌品牌战略产品开发平台自主开发 1前言 在当今汽车工业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已处于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包围之中。跨国汽车巨头6大(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雷诺—日产)3小(PSA、本田、宝马)在2002年全部进入中国,完成其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初步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跨国汽车巨头在中国的品牌战略就是尽可能地迅速扩张他们自己的品牌,这显然

使尚显幼小和稚嫩的我国本土民族品牌遭受严厉的打压,使本土汽车品牌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所以探索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创建与发展壮大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论述自主品牌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分析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现状,探讨打造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策略措施。 2自主品牌的内涵及重要性 2.1自主品牌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快速发展,学术界、企业界对什么是自主品牌及如何打造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有过不少的争论和探讨,但对自主品牌所蕴藏的内涵尚没有十分清晰的认识。 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深并结合我国的经济利益与安全来看,“自主品牌”的内涵应该同时具备自主的含义和品牌的概念。 自主的含义是指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拥有该品牌,具有对品牌完全的掌控能力和决定权利。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情况分析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情况分析 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回望,我国的“汽车大国”的梦想一度那么遥不可及。我国成立之初,汽车工业一无资金、二无技术,起步格外艰难。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走上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引进消化外国先进技术的发展道路,国内的自主品牌汽车也逐渐成熟壮大,并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中流砥柱。但国外汽车企业毕竟只是为了从巨大的我国市场上获取利润,“市场换技术”可以帮助我国汽车企业获得发展,但却也会扼杀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丢掉自主品牌,使我国的汽车企业仅仅成为国外汽车企业在我国的装配工厂。因此,我国的汽车企业必须自主创新、自主开发,掌握属于自己的汽车关键、核心、前沿技术,拥有真正的自主品牌,才能使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壮大。 1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工业的发展 1.1 创建成长阶段 我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隆重举行奠基典礼,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起步;1958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东风牌轿车,奠定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迈出了它艰难但却坚毅的第一步。虽然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汽车填补了我国工业的空白,使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但随后的20多年由于国家不开放,汽车工业与世界隔绝,失去了交流提高的机会,逐渐地被现代化的世界汽车工业抛在后面,轿车工业技术水平更是由于政策导向问题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 1.2 初级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轿车的需求越来越强,我国落后的轿车工业根本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一时间,外国轿车洪水般涌入我国。1984年至1987年,我国进口轿车64万辆,耗资266亿元。为了迅速提高我国轿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走上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引进消化外国先进技术的发展道路。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汽车行业与国际上各大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建立了600多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积累资本200多亿美元,占全国汽车工业资本总额的40%以上;同时,我国已经从国外引进了1000多项汽车技术,这些技术大多与国外处于同等水平。由于外资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生产、产品开发技术,还带动了汽车工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世界一些著名的整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均加大了合资企业的科研开发投入和人才培训工作,并已将在华的合资企业发展纳入全球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1.3 高速发展阶段 中共十四大和人大八届四次会议确定将汽车工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汽车工业结构升级、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汽车工业在1992-2002的10年内平均年增长15%,是同期世界汽车年均增长率的10倍,2000年我国汽车产量更是首次超过200万辆,2002年产量居世界第5位,2009年我国更是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汽车产销1379.1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轿车产销量为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4.11%和52.93%。而且基础工业的技术进步使我国生产的主要汽车产品技术、性能与国际市场产品几乎没有区别,可以说此时的我国汽车工业资本已经是世界汽车工业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经过20多年的合资之路,合资汽车还是依靠引进改造国外品牌车,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并没有走上舞台。我们还是要依靠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来发展中国的汽车强国之梦。可我们的自主车“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汽车强国之路任重而道远。 我国自主品牌进入“低质、低价、低档”的恶性轮回,给消费者的印象不佳,导致最近两年自主品牌销售量增幅不大。下面就分析一下现阶段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溢价能力低下,价值差距显著,利润持续走低“低品牌溢价能力”、“低利润产品占据企业市场”是自主品牌获得市场的最根本手段,而这一策略获得的临时繁荣终极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低,无法保证良好的持续发展。 自主品牌市场主体和增长集中在低级车市场。与合资品牌产品比拟,自主品牌汽车技术、机能、质量差距拉大,尤其是在发念头、变速系统、驾驶、操控、刹车等众多枢纽技术环节,均未达到行业均匀水平。在2006年1~8月的汽车销量中,低级级自主品牌汽车占据53%的份额,在自主品牌的销售结构中,中级车仅占8%,10万元以上仅占5%。中级车市场对技术和品牌的两大要求,成为自主品牌产品结构晋升的两大瓶颈。 自主品牌面对数目多、规模小的狼藉局面,市场集中度低,出产规模达到20万辆左右的自主品牌企业只有奇瑞、天津一汽、吉利三家,我国现有的汽车企业总数超过美国、日本和西欧汽车企业的总和。而我国一年的汽车总产量却只相称于国外一家大汽车公司几个月的产量。我国大大小小几千家汽车企业在行政上有不同的隶属关系,因此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驱动的分割与保护格式,这种分割与保护严峻制约了资源的公道活动,工业内很难通过纵向和横向合并的途径,把众多的汽车企业组建成具有同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团体,使企业自主开发效率过低、本钱过高。 我国目前的汽车服务商家固然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售后服务水平,但他们却忽视了或者说不愿意重视用户的真正需求,而且厂商也推卸自己的责任,让消费者自己买单。 即使是在技术门槛最低、自主品牌实力最强、销量最大的低端市场,这一差距仍旧存在,说明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差距是整体技术平台和系统治理的差距,并不会由于某一细分市场的销量增长而消失,也不可能靠出产几款热销的产品来缩短差距。 靠单个企业的自发研制是不可能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的,这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鼎力搀扶。据专家调查分析,在汽车强国,一个成熟的汽车自主品牌的研发,一般要求企业达到200万辆的出产规模,10亿美元的固定投入,20亿美元的运转用度,同时还需要8,000~10,000人的技术研发步队,约30个实验室,且均匀两年能开发一款新车等。而目前我国海内最大的汽车出产商的出产规模也刚刚超过100万辆,某闻名的汽车技术开发机构也仅仅拥有高级技术职员

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崛起的原因分析

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崛起的原因分析 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打下了一片江山,同时还积极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这些企业的崛起引来了众多的目光。探析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的原因,认为这并不能归功于汽车产业政策,而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利益的博弈、国内和国际市场对中低档汽车的需求、企业领 导者的企业家精神。 标签:汽车;自主品牌;产业政策 0 前言 2006年9月,法兰克福车展上首次出现了中国汽车的身影,鲜艳的五星红旗也飘扬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空。担当升旗手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同年,11月18日举办的中央电视台2007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现场,奇瑞汽车频频出手,连连中得多个标的物,中标总额达到1.232亿,成为汽车行业中标额最高的企业。2007年7月4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奇瑞董事长尹同耀与汤姆·莱索达的手握在了一起,由此,奇瑞和克莱斯勒正式开始他们长达25年的联姻。在这个被称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战略合作棋式里,奇瑞为克莱斯勒进行贴牌生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薛旭认为,奇瑞在央视的 中标可以看作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 1 自主品牌汽车的现状 以奇瑞、吉利、哈飞、华晨等为主要标志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起步和发展,再到本世纪的全面爆发,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打下了一片江山,同时还积极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已经成为国内和 国际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2006年是自主品牌汽车厚积薄发的一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该年,国内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98.28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5.67%,与2004年市场占有率21.54%相比,增幅提高4.13个百分点,而与2001年的5%相比,提高了5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1-10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自主品牌轿车依次为:QQ、夏利、福美来、旗云、F3、骏捷、自由舰、A520、奔奔和吉利金刚。1-10月,上述10个品牌共销售75.32万辆,占自主品牌轿车销售总量的73%,由此可以推算,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在110万辆左右,约占整个轿车销 量的三分之一,销量排前10位的自主品牌汽车是奇瑞、华晨、哈飞和吉利。

贴 牌 企 业 自 主 品 牌 战 略 研 究

分类号编号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贴牌企业自主品牌战略研究Paste brand enterprise self brand strategy research 申请学位:管理学学士 系别:管理系 专业:市场营销 姓名:付鑫 班级:文市104-1班 学号:201090510129 指导老师:范永娟(导师) 2014年 4 月 10 日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系(部):管理系 姓名付鑫学号201090510129 毕业届别2014 专业市场营销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贴牌企业自主品牌战略研究 指导教师范永娟学历研究生职称副教授所学专业管理学 主要内容: 本文试图通过对贴牌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必要性,介绍了自主品牌下我国企业的成功转型案例,并对创建自主品牌的策略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从比较广的层面上分析贴牌的意义及其发展趋势,其次,对国内OEM的现状进行的细致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最后,对我国企业在以后的生产经营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调整和政策,做出详细的计划及其策略。 基本要求: 1.按有关要求及时、独立、认真地完成各阶段的论文写作任务,文责自负,错字率2‰以内。 2.起草论文之前必须至少阅读10篇与论文相关的参考文献; 3.文章应做到论点明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要严格按照《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 理系毕业论文写作规范细则》的各项要求写作。 主要参考资料: [1]王为. 中国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必要性及策略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原长弘,李敬姿,方坤. 贴牌生产还是自主创新:一个理论分析[J]. 系统管理学报。 进度安排: 第1周:召开分组会议,确定论文选题,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第3周:确定论文提纲; 第4-7周:撰写论文初稿; 第8周:上交论文初稿,由指导教师审阅指导; 第14周:论文定稿,交指导教师及评阅人审阅并签署意见; 第14周末:毕业论文答辩; 第15周:评定毕业论文综合成绩,推选优秀论文。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系部、院(系)意见: 系(部)主任或教学院长签字: 年月日 备注: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问题

试用分析与综合的相结合的方法谈我国自主品牌汽 车发展问题 摘要 本文在简述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现状基础上,利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汽车企业在自主品牌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未来的发展策略。 一、分解,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现状及问题 1、自主品牌产品增长迅速,但多集中于低端市场。 自主品牌市场主体和增长集中在A级车市场,更多的是在A00级市场。与合资品牌产品比拟,自主品牌汽车技术、机能、质量差距拉大,尤其是在发念头、变速系统、驾驶、操控、刹车等众多枢纽技术环节,均未达到行业均匀水平。在2006年1~8月的汽车销量中,A00级自主品牌汽车占据53%的份额,在自主品牌的销售结构中,B级车仅占8%,10万元以上仅占5%。中级车市场对技术和品牌的两大要求,成为自主品牌产品结构晋升的两大瓶颈。 2、自主汽车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差距巨大。 据“2008年第一品牌评比”结果可知,我国汽车品牌价值均在30名以后,远远低于外资品牌价值。“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整体品牌形象缺乏产品品质的有效支撑,导致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低,缺乏中高端产品有效支持,导致品牌形象差,终极导致品牌溢价能力低,含金量低,难以与国际品牌抗衡,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这与“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缺乏清楚的品牌定位和系统的品牌规划不无关系。 3、人才与资金匮乏,导致自主品牌动力不足。 靠单个企业的自发研制是不可能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的,这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鼎力搀扶。据专家调查分析,在汽车强国,一个成熟的汽车自主品牌的研发,一般要求企业达到200万辆的出产 页脚内容1

规模,10亿美元的固定投入,10亿美元的运转用度,同时还需要8,000~10,000人的技术研发步队,约30个实验室,且均匀两年能开发一款新车等。而目前我国海内最大的汽车生产商的出产规模也刚刚超过100万辆,某闻名的汽车技术开发机构也仅仅拥有高级技术职员40人、中级技术职员80人的规模。 4、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工艺低下,自主品牌汽车在试用过程中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 随着汽车品牌、车型的不断增多,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更看重的是性价比优势。相对于合资品牌来说,自主品牌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质量一直是自主品牌的硬伤。而这一轮自主品牌的溃败,仍是因为这个致命的硬伤。 5、数目众多而规模有限,无法形成行业规模经济。 自主品牌面对数目多、规模小的狼藉局面,市场集中度低。我国一年的汽车总产量却只相称于国外一家大汽车公司几个月的产量。我国大大小小几千家汽车企业在行政上有不同的隶属关系,因此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驱动的分割与保护格式,这种分割与保护严峻制约了资源的公道活动,工业内很难通过纵向和横向合并的途径,把众多的汽车企业组建成具有同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团体,使企业自主开发效率过低、本钱过高。 6、品牌溢价低,利润率低 一直以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都是超低的价格进入市场,低价几乎成为了自主品牌的共有特征,低价低利润也成为了自主品牌占领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但从品牌的溢价方面来看,自主品牌比欧美的车型品牌溢价要低10%-20%,比日本的产品可能是要低5%。虽然低利润在短期内会带来一定市场份额,但从长期来看,如果一直采取低价策略,而忽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那么品牌所带来的附加值、品牌溢价将会越来越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将越来越弱,这对我国汽车企业打造强势自主品牌是不利的。 7、合资下探竞争围剿自主品牌 页脚内容2

卡通动漫授权——自主卡通品牌的崛起之路

卡通动漫授权——自主卡通品牌的崛起之路 引言:现代消费特点及营销理念辨别差异的重要标志是品牌。而国内传媒机构研究表明,广告费用投入加大一倍,只取得市场份额3.5%的增长。品牌优势可以使市场份额数十倍提升,但要打响一个品牌,动则一二十个亿,而且需要多年积累。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中,卡通品牌授权模式对品牌授权方和加盟合作商来说,成为了一种最快捷也最具优势的合作模式。目前全球授权业务已发展成为超过2000亿美元市场份额的产业,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品牌授权融合,成功拓展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 卡通动漫形象的特点,保证了他们作为品牌的独特性和识别性。而且他们不像明星代言,还需要担心明星本身出了问题。 卡通动漫形象作为品牌的历史,由来已久。而在其中最为成功的应该要数迪士尼了。迪士尼卡通的成功,不是靠贩卖单纯的卡通形象而取得的,而是围绕卡通形象所构成的庞大的产品体系的成功。从漫画到动画片,再从动画片到商标品牌,迪士尼卡通人物形象历经几十年,走入了各行各业,在全世界随处可见迪士尼公司的卡通动漫人物形象的身影。也许他们印在商品包装上,也许他们印在建筑外墙上,或者放在电视广告上。 迪士尼是成功的,得到迪士尼卡通品牌授权的企业也是成功的。 受到国外卡通动漫的强势冲击洗礼,中国自主卡通动漫也开始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道路。而自主卡通动漫的影响力,随着电视、网络和纸媒渠道的不断扩张和壮大,也在飞速成长。 自主卡通动漫创建的品牌中,也出现了很多成功的形象。比如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辛巴狗和哈米兔等等。 随着品牌授权模式的逐步发展和中国本土卡通文化的逐渐成熟,以卡通品牌授权模式发展卡通衍生产业的市场目前自然是水涨船高。 中国的卡通动漫产业衍生品价值,在10年前不足100亿人民币,如今已经超过了1000亿人民币。如此可见中国动漫产业的强劲势头。所以国内众多对市场非常敏感的厂商和品牌商,都开始瞄准了品牌授权,希望借助搭乘品牌的顺风车,获得更大的收益。 由此不得不提一下国创卡通,他们是国内卡通动漫的开创者之一。 该公司旗下“国创卡通品牌授权网”是中国首家专业卡通品牌授权、品牌代理网站。主要业务有卡通品牌授权、商品授权、促销授权、品牌推广、品牌设计、动画制作等业务。卡通品牌的授权范围包括在产品授权,产品促销,代言及冠名,动画影视发行,音

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必要性

浅谈我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https://www.doczj.com/doc/a14162201.html,更新时间:2006-3-19 18:41:13 关注指数:3119 随着WTO后过渡期的到来,我国将逐步取消汽车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并加大降低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趋于白炽化。价格竞争已退为市场竞争的次要手段,汽车品牌大战已正式展开, 这使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成为了国人关注的焦点。我国汽车工业已有5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在轿车生产上至今仍然以组装外国产品为主。令人尴尬的事实向国人提出疑问: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是否应该并如何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汽车工业?在此,本文将主要针对乘用车领域就建立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必要性、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途径展开探讨。 一、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必要性 由于50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主要以载货车的生产为主,因此在中低档商用车、微型汽车领域,我国自主汽车品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在乘用车(主要是轿车)领域,,轿车的自主品牌数量占轿车全部品牌数量的比重仅为40%,国外品牌(国内合资企业生产的国外品牌)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轿车领域,2004年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市场份额仅为18.57%,并且相当一部分车型还是引进国外技术。虽然2005年1~6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上升迅速,达到25.43%,然而自主品牌发展的后劲和潜力仍明显不足。 当前,树立、发展并提升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可谓势在必行,其必要性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主品牌可使我国汽车企业获取更高溢价 品牌是产品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谁能拥有高知名度的品牌,谁将可以获得高溢价。世界市场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曾宣称:品牌工作是一门艺术,是营销的奠基石。各种品牌在市场上具有不同的市场地位及价值,顾客将为一个强大的知名品牌支付更多的品牌权益价值。品牌权益是一种企业资产,高品牌权益将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及巨大收益。

浅谈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及自主品牌的发展

浅谈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及自主品牌的发展 浅谈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及自主品牌的发展 [摘要]通过对中国汽车产业现状的分析,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汽车品牌只有拥有独立的品牌,才能够拥有足够的主动权,不受外资的限制。因此,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提出几方面调整的建议。 [关键词]汽车产业自主品牌现状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其它产业具有强力的带动作用,其规模经济实现情况受到了国内共同的关注和研究。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中国汽车总产量大,企业数量多,单个企业数量产量相对较少,同时不同企业产量相差很大,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能够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外,大部分企业产量低于最小规模经济。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入最优经济规模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行业集中度较高与生产分散并存,地区割据使竞争不充分,资源分散,地方政府的不合理干预对汽车产业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构建了市场进入壁垒,造成了市场的地区性壁垒,市场过于分散;二是降低了产业进入壁垒,地方政府积极扶持地方企业进入汽车工业,致使汽车产业有产能过剩的风险,同时生产能力低、产能落后的企业数量增加;三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地区积聚,汽车工业在空间上过于分散,不利于形成积聚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四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横向调整,地方保护主义增加了并购、重组的难度。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大,不少重点企业的生产达到或接近了规模经济,因此产业集中有了明显提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产量占全国总销量的24.85%。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的汽车品牌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国外品牌,这类品牌都归跨国公司所有,国内合资企业只有使用权,一般是

2019中国自主品牌发展调研报告

2019中国自主品牌发展调研报告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我国各行业自主品牌建设情况,分析总结我国各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现状,编制和发布我国自主品牌年度发展调研报告,宣传知名品牌和优秀品牌企业。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XX年、XX年各行业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情况。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构建了中国自主品牌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也称“中国自主品牌5力模型”),由企业基础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创新能力、品牌市场能力、品牌影响力五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构成,满分共100分。前四个一级指标合计80分,根据企业有效数据信息得出;品牌影响力为20分,由专家评价和网友网络投票得出。 (一)企业基础能力。企业基础能力由职工总数、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银行评定的信用登记、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税收总额等指标构成。(二)品牌管理能力。品牌管理能力由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快速反应体系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广告费用投入额等指标构成。(三)品牌创新能力。品牌创新能力由科研人员数量、企业自由研发机构和等级、合作研发机构、研发投入、新品销售收入、

专利数量、参与国家/行业标准情况等指标构成。(四)品牌市场能力。品牌市场能力由销售网点数量、销售网络覆盖省份数、销售网络覆盖国家数、网络销售情况、客户服务方案等指标构成。 (五)品牌影响力。品牌影响力是左右顾客选择商品的重要因素,是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利润的综合体现,由专家评价和网友网络投票综合得出。 调查方法 (1)各行业企业通过人民论坛网填报系统填报企业基本情况; (2)课题组通过国内外研究机构获取企业基本情况; (3)课题组通过上市公司年报获取企业基本情况; (4)课题组派研究人员前往企业实地了解企业基本情况。 调查过程 XX年8月28日,首届中国自主品牌调查启动; XX年9月1日~XX年12月31日,构建中国自主品牌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联系推荐候选案例,获取企业数据信息; XX年1月1日~XX年1月15日,自主品牌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数据分析+专家评价+网友网络投票; XX年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峰会,搭建中国自主品牌经验交流第一平台。

2020中国自主品牌发展调研报告

2020中国自主品牌发展调研报告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我国各行业自主品牌建设情况,分析总结我国各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现状,编制和发布我国自主品牌年度发展调研报告,宣传知名品牌和优秀品牌企业。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2020年、2020年各行业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情况。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构建了中国自主品牌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也称“中国自主品牌5力模型”),由企业基础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创新能力、品牌市场能力、品牌影响力五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构成,满分共100分。前四个一级指标合计80分,根据企业有效数据信息得出;品牌影响力为20分,由专家评价和网友网络投票得出。 (一)企业基础能力。企业基础能力由职工总数、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银行评定的信用登记、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税收总额等指标构成。(二)品牌管理能力。品牌管理能力由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快速反应体系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广告费用投入额等指标构成。(三)品牌创新能力。品牌创新能力由科研人员数量、企业自由研发机构和等级、合作研发机构、研发投入、新品销售收入、专利数量、参与国家/行业标准情况等指标构成。 (四)品牌市场能力。品牌市场能力由销售网点数量、销售网络覆盖省份数、销售网络覆盖国家数、网络销售情况、客户服务方案等指标构成。(五)品牌影响力。品牌影响力是左右顾客选择商品的重要因素,是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利润的综合体现,由专家评价和网友网络投票综合得出。 调查方法 (1)各行业企业通过人民论坛网填报系统填报企业基本情况; (2)课题组通过国内外研究机构获取企业基本情况; (3)课题组通过上市公司年报获取企业基本情况; (4)课题组派研究人员前往企业实地了解企业基本情况。

2020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研究报告

2020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研究报告 一、日本汽车本土品牌崛起:低价到性价比到技术的三级火箭 (一)60 年代之前:普及期前夜,技术积累,实现本土化垄断 1、行业发展 日本汽车工业在 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基本完成了初步的技术积累,并进入汽车高速普及期前夜。具体来看,20 年代开始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家美国车企进入日本市场并设立汽车装配线,到了 1929 年这些公司的年产量已接近 3 万辆。随着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需求、消费需求的汽车消费逐渐兴起,到 1955 年日本汽车国内销量约 6.5 万辆。60 年代之前日本汽车的普及速度仍然较为缓慢,到 1960 年千人汽车保有量仅有 14 辆,从结构来看,一方面,以生产需求为主的卡车仍然占据较大比重,约有 70%,另一方面,乘用车的普及仍以商务为主,其中出租车、制造商用途的比重仍然较高,例如 1958 年日本乘用车销量当中出租车占比达到 45%左右,而私家车的比重仍然较低,仅有4%左右。 2、国货崛起 日本政府在日本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当中主导起到 了重要作用,日本政府自 20 年代前后起颁布了一系列

政策,旨在扶植日本民族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从方式来看主要分为三类:1)对本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干预协助汽车工业资源调配、发展规划;3)对外来汽车工业实行严格限制。 60 年代之前日本汽车本土工业实现了初步发展,崛起要素为:1)竞争对手是国内的外资车企,政府的强力干预下 40 年代起基本完成了本土垄断;2)竞争要素是技术的初步积累,解决了从无车到能生产车的问题政府扶植下本国汽车工业完成技术初步积累,各个车企发展百花齐放。日本本国整车厂在政府扶植下开启了蓬勃成长,成长路径主要有 2条:一是对成熟车企模仿,二是与外资技术合作。 1)在 50 年代之前日本车企由于缺乏相关技术,汽车的设计与生产以模仿为主,代表例子如 Datsun(日产前身)在 1934 年发布的车 Datsun 主要模仿了奥斯汀Seven,丰田在 1936 年推出的乘用车 Model AA 实则模仿了克莱斯勒 Airflow。 2)50 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倡导本国企业与外国车企进行技术合作来提升造车能力。1952 年颁布的《载客车相关外资导入基本方针》一方面杜绝了与外资资本的合作,一方面强调与国际车企合作来引进技术。得益于技术的逐渐成熟,1957 年前后日本车企基本完成了 100%国产

企业如何做大做强自主品牌

企业如何做大做强自主 品牌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中国企业如何做大做强自主品牌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知识产权尤其是涉及企业商标和专利的纠纷接连不断,有人将这一现象称为海外大型跨国企业在我国掀起的“知识产权圈地运动”。由此引出了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编者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国内企业充分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时机,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受到TRIPS协议约束的情况下,国外大型跨国企业与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接连不断,而我们众多的民族企业、民族品牌由于尚不很熟悉各种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往往被动应对,处于劣势。如何做大做强自主品牌,成为关系到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和国际化竞争中能否取得一席之地的至关重要的问题。11月29日,在由经济日报社主办、浙江中大集团及浙江鳄鱼制衣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自主品牌高层研讨会上,来自国家工商总局、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最高人民法院等单位和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人士,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创自主品牌要有法律保护依据 国家工商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甘国屏 企业要做大做强自主品牌,我想应该认识清楚几个关系。

一是品牌和商标的关系。商标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了,早在宋朝就有实物图形。但是品牌的提法没有多长时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商标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后,商标的叫法用得少了,叫品牌比较多了。其实,自主的品牌就是中国的品牌,就是中国企业自己注册的商标。外国企业来中国注册的商标很清楚是外国商标,自然是外国的品牌。韩国在中国注册的商标数量排第九位,那些都是属于他们的品牌。 二是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的关系。驰名品牌必定建立在驰名商标的基础上。为什么驰名商标是经过法定手段认定的,有法律程序,不是说随便哪个组织都可以认定的。所以企业在建立品牌的时候,必须建立在认定驰名商标的基础上,这样的品牌才有一定社会基础,才有一定的合法性。 三是知名品牌、驰名商标与企业效益的关系。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已经超越了一般商标的特性,而有着很强的效益性,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般地讲,驰名商标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取决于企业科技含量、相应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因此,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能反映企业的综合素质,与效益紧密挂钩。 四是知名品牌、驰名商标与公平竞争的关系。企业创造了品牌,通过公平竞争,就占领了市场,并且要依法保护自己的品牌,淘汰劣质的品牌。而企业如何合理利用品牌进行竞争,有很多规则。驰名商标的评定,在商标法中就有一条是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必须利用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赢得品牌竞争。

零售企业如何发展自主品牌战略

零售企业如何发展自主品 牌战略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我国零售企业如何发展自主品牌战略 自主品牌(Self-owned Brand)是指由企业自主开发,拥有的品牌。它有三个主要衡量因素:市场保有量、生产研发的历史及其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企业自主品牌首先应强调自主,产权强调自我拥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决策,同时能对品牌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自主支配和决策。主要有两方面:对品牌知识产权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如果对品牌只有使用权如进行贴牌生产的企业,而其处理权和最终的决策权在他人手中,就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品牌。 企业缺乏建立自主品牌的意识 从生产环节上看,很多企业集中于传统产业和,如:服装、鞋业、食品、五金、玩具等。在这些企业中贴牌生产十分普通,往往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自主技术,但企业觉得有利可图,又没有什么风险,因此比较热衷。据一份东莞市2004-2005年对企业调查资料显示,很多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创建的压力和动力不足,特别是一些被认为是“科技企业”的企业没有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主动意识。试想这些科技企业都没有创新冲动,其他企业就更难以让人期待。 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没有形成互动 我国产业集群经过二三十年的成长,有了很大发展,且产生一些基于制造 工厂意义上的知名区域品牌。但是许多区域集群缺乏对区域品牌重要性的理解,对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互动关系的认识不够,使我国区域自主品牌建立处于不理想的状态。有些集群企业依托区域品牌和区域技术支撑体系,相互模仿,不注重创建品牌,“搭便车”心理强。企业自主品牌对区域品牌没有形成更有力的支撑,没有形成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互动的效果,从而使集群品牌衰落下去。如在金华火腿业和景德镇陶瓷业这两大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品牌之下,几乎没有知名的企业品牌。景德镇陶瓷业由于没有做强单个企业品牌,企业自主品牌意识淡薄,使其业主地位遭到佛山、等地的挑战。其结果是,2004年“”的称号授予了。 企业界缺乏打造品牌的理论和经验 由于绝大部分中国企业甚至许多大企业都没有专门的品牌管理机构与 人才,使企业缺乏打造品牌的理论和经验。企业在打造品牌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品牌高度雷同。我们目前品牌数量很多,但是核心价值不清晰、缺乏个性、品牌气质趋于雷同;品牌不带来销售。很多品牌非常有名,却没有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没能在消费者内心根植品牌的核心价值,也就无法给企业带来预期持续的销售,其后果就是广告一停,销量马上就下滑;品牌防御性很差。一旦出了问题,就会马上垮掉,甚至是内部人事的变动也会导致品牌的贬值;品牌价值难以获得持续增长。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对如何打造自主品牌缺少一个清晰完整的体

中国自主品牌调研分析

中国自主品牌调研分析报告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二班 李婉露 32013070057

调研分析报告形成过程: 1、通过报纸、书籍、网络,搜集大量有关于国产品牌、自主品牌的文章,报 道,演讲。 2、收集我国自主品牌信息。 3、通过网络形式,制作发放问卷,共3周,收获107份问卷结果 4、通过问卷结果统计分析形势,确定调研报告大致内容。 5、筛选,编排材料。 6、根据以上材料总结内容,列出大纲。 7、撰写调研分析报告。 8、报告后期排版编辑打印。 关键字:自主品牌生产销售发展对策 摘要: 对自主品牌的深入理解 自主品牌可以从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和国家形象品牌三个层面理解和创建。我国目前自主品牌生产销售地位及环境 由于绝大部分中国企业甚至许多大企业都没有专门的品牌管理机构与人才,使企业缺乏打造品牌的理论和经验。 发展我国自主品牌的对策 1.提高企业尤其是企业家建立自主品牌的意识 2.大力培养具有全面品牌理论的管理人员和策划人员 3.加强对自主品牌的保护 4.政府在自主品牌建设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 5.从战略体系中创建自主品牌 2014年5月18日

对自主品牌的深入理解 自主品牌可以从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和国家形象品牌三个层面理解和创建。 自主品牌(Self-owned Brand)是指由企业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它有三个主要衡量因素:市场保有量、生产研发的历史及其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企业自主品牌首先应强调自主,产权强调自我拥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决策,同时能对品牌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自主支配和决策。主要有两方面:对品牌知识产权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如果对品牌只有使用权如进行贴牌生产的企业,而其处理权和最终的决策权在他人手中,就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品牌。(部分材料引用于《自主品牌》) 正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