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必修III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班级:组别:姓名:等级: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2013年江苏高考考点要求】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考点梳理】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一) 形成背景:

1. 必要性: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

2. 可能性: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二)形成过程:

(1)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开创建

设新理论的宣言书。

(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理论”。

(4)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5)1992年春,邓小平的“”,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6)1992年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成为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

(7)1997年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三)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1、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

①、指导思想:

②、建设道路:走建设道路

③、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

④、基本路线:、两个基本点

⑤、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

⑥、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

⑦、经济体制:体制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3、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伟大构想

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四)指导意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继承和发展了,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重难点突破】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

(2)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与时俱进,理论创新。

①孙中山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三大政策,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②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建立新中国。通过三大改造,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③邓小平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学以致用】

1.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向前推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2.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3.下列叙述与邓小平“南方谈话”无关的是( )

A.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

B.核心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D.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4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共同特征表现为()

①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

②都科学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三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④共同的宗旨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16_18课文翻译及词汇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16~18课文翻译及词汇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16课文翻译及词汇 【课文】 First listen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听录音,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What was the polite request? If you park your car in the wrong place, a traffic policeman will soon find it. You will be very lucky if he lets you go without a ticket. However, this does not always happen. Traffic police are sometimes very polite. During a holiday in Sweden, I found this note on my car: 'sir, we welcome you to our city. This is a "No Parking" area. 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here if you pay attention to our street signs. This note is only a reminder.' If you receive a request like this, you cannot fail to obey it! 【课文翻译】 一旦你把汽车停错了地方,交通警很快就会发现。如果他没给你罚单就放你走了,算你走运。然而,情况并不都是这样,交通警有时也很客气。有一次在瑞典度假,我发现我的车上有这样一个字条:“先生,欢迎您光临我们的城市。此处是‘禁止停车’区。如果

人教版必修Ⅲ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案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3)探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田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是20世纪末唱响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歌词。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呢?他在中国留下了哪些壮丽的“诗篇”? 由此导入新课。 一、伟大的转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参考教材P86“历史纵横”) ●对象:“两个凡是” ●影响:打破枷锁,解放思想 2、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 ●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影响: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3、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时期)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改革开放。 ●意义: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过渡: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 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12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13大”,系统地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4、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文翻译:Lesson 18 He often does this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文翻译:Lesson 18 He often does this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pub n. 小酒店 landlord n. 店主 bill n. 帐单 【课文讲解】 1、After I had had lunch at a village pub, I looked for my bag. Pub是public house(酒店,酒店)的缩写 Let’s go to the pub for a drink. 2、I had left it on a chair beside the door and now it wasn't there! leave除了“离去,离开,出发”的意思,还能够表示“把(人、物)留下,遗留,丢下”等。 Have you left anything in the car? 3、'I'm very sorry,' he said. 'My dog had taken in into the garden. He often does this!' he指店主的狗,英语国家人士常用人称代词he或she指自己喂养的宠物。 【Key structures】 have的用法

1、have作为助动词构成各种完成时和完成实行时 2、have还能够作完全动词,当作“具有、拥有”讲时,它和have got通常能够互换。have做“有, 患病” 概念时, 可作为实义动词, 也可作为非实义动词。在英国英语中的疑问句和否定句中 have(具有)的用法与be相同,即能够不用助动词do或did;在美国英语中,常用do助动词和have一起构成疑问句和否定句。 I don’t h ave a pen/a headache. I haven’t a pen /a headache. 三种情况have 能够用 have got取代 I have a pen. I have got a pen. “有” I have a headache. I have got a headache. “得病” have to== have got to have作“具有,拥有”讲时是状态动词,不能用于实行时态或被动语态,通常用于一般现在时。在其它时态中,一般用have而不用have got。 You can have these apples if you want them. I’ve got a lot more. 如果你想要这些苹果你能够把它们拿走。我还有很多。 He must be very fond of animals to have five dogs. 他一定非常喜欢动物,才会养五条狗。 3、have作完全动词时,还能够表示eat,drink,enjoy,take等意思,这时它是行为动词,能够用于包括实行时的各种时态。当have 用于表示这些含义时,它必须与助动词do等连用以构成疑问句或否定句。

18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 容及其意义。(2)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历史比较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被 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 (2)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我们的行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提出。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3. 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 标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 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 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田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是20世纪末唱响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歌词。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呢?他在中国留下了哪些壮丽的“诗篇”? 由此导入新课。 一、伟大的转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参考教材P86“历史纵横”) ●对象:“两个凡是” ●影响:打破枷锁,解放思想 2、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 ●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影响: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 书 3、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时期)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 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改革开放。 ●意义: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 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过渡: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 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 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12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 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左边是周恩来,中间是蒋介石,右边是尼克松) 2018年,是中美建交39周年。三十九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元年之时,中美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忆往昔,曾经水火不容的两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虎视眈眈二十余年,那么,又是怎样的国际风云改变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呢? 看图片,这是一幅反映中美外交出现转圜的漫画,历史上将其称作“乒乓外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图片展示: 联合国总部前飘扬的中国国旗 2.教师提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

提示: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教师讲述:为什么要用“恢复”一词。 “二战”后期,同盟国在克里米亚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英、法、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以,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窃据。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终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4.图片展示: 外交部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5.引导学生回答:它记录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精彩瞬间和辉煌成就!历史被定格在这张笑脸上。你从乔冠华的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自信的笑、胜利的笑;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表明美国的孤立政策失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目标导学二:中美、中日建交 (一)中美建交 1.教师简要介绍:中美“乒乓外交”的一些故事。 2.史料展示: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3.提出问题:从尼克松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有怎样的转变? 提示: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4.史料展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1)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2)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珍宝岛事件”使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苏联对中国造成极大威胁。 5.分组讨论:中美关系为什么会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转机? 提示:从美国来讲,1.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2.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打中国牌牵制苏联;3.希望进入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从中国来说,1.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2.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3.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6.教师总结:从中美各自所处的内外环境来看中美都需要接近,以实现战略上的主动。 7.史料展示: 周恩来:“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新实用汉语课本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版) 1.教材的基本情况: 《新实用汉语课本》是本世纪初2002年,为以英语为母语或媒介语的学习者学习汉语而编写的一套新教材。它属于语言知识教材中的语言要素教材,用于汉语预备教学。本教材的目的是通过语言结构、语言功能与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逐步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全书共六册70课,前四册为初级和中级以前阶段,共50课;后两册为中级阶段,共20课。可供海外专修或选修中文的学习者及自学者选用。前四册每册均配有《综合练习册》、《教师手册》、录音CD及教学DVD光盘,后两册只配有《教师手册》。为了适应俄罗斯日益增多的汉语学习者的需求,现进行适当修改,出版俄文注释本。本书为《综合练习册》第2册,主要供学生进行课外练习使用。它包含大量的语音、生词、汉字和语法方面的练习,并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几方面的交际和语言能力为目标。而今又与时俱进,推出了《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版, 2.编写说明 本书继承原《实用汉语课本》深受使用者欢迎并经过时间考验的着一些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又进行推陈出新,故名为《新实用汉语课本》。《实用汉语课本》是从1981年开始出版的,30年来这套教材一直得到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的支持与关爱。 30 年的使用期对一部语言教材来说, 毕竟是不堪重负了。随着时代的前进, 书中的部分内容和词语已显得陈旧。书中的主人公古波、

帕兰卡、丁云也都已人到中年, 不能再让他们继续学下去了, 现在该他们的孩子辈学汉语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环境、条件和基础, 比起30 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不论在中国或是在海外都积累了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取得了更多的研究成果。新的时代、新的形势对汉语教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01 年初中国国家汉办教材规划组, 把为 海外(主要是英语地区) 的专业性汉语教学编写一套新的教材的任务交给了北京语言大学。于是就开始了《新实用汉语课本》的编写工作。 编者们希望《新实用汉语课本》能继承原《实用汉语课本》受到各国使用者欢迎并经过时间考验的一些特点。 3.以功能、结构为纲,兼顾文化社会 据海外的使用者反映, 原《实用汉语课本》的最大优点是语言结构教学安排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 使外国学生感到十分陌生的汉语 语法变得容易些了; 该书在我国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中最早强调了 功能的教学, 开拓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编写路子,在词语和内容的选择方面, 该书实用性强(国外的评论者发现它是最早走出学校圈子, 最早出现太太、小姐、厕所这类生活词语的中国大陆教材) , 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些特点我们将在新书中继续体现。但新书又绝不是原书的修订本, 而是一套全新的教材。编者们希望新书能汲取各种教学法的长处, 并能沿着“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路子进行一次新的探索, 使它在原教材的基础上, 能有所进步,更 为易学、好用、有趣。 4.编写原则

[教案]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第三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3课邓小平理论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伟大转折的宣言书 1。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 2。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1。中共十二大 2。中共十三大 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理论成熟及形成体系 2。“邓小平理论”的最终形成 四、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思考讲解和多媒体手段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录象资料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

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应用启发思考式讲解和多媒体手段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20世纪发生了影响中国历史发展基本进程的三次革命,这三个伟大人物分别是这三个伟大的人物。了解这三个伟大人物是观察和把握中国20世纪历史的基本进程,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历史最后一个伟大人物。邓小平正是我们今天这次历史性巨变的领导者和理论旗帜的缔造者。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伟大转折的宣言书 1。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十年“文化大革命”虽然宣告结束,但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在指导思想上继续坚持“左”倾错误所造成的,继续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这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得不到纠正,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1977年4月10日,尚未恢复领导职务的邓小平在给中共中央的信中指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知道党的工作。1978年5月10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由此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以鲜明的态度,积极支持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有力的推动,使这场讨论得以在全党、全军、全国公开深入地进行。这一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成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支持了这一场讨论。为此,他号召全党,从中央到地方、到每一个基层单位,“都要实事求是,都要解放思想。” 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以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重要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这一讲话,为全会确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认识和新决策奠定了重要基础,实际上成了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为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条件。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道思想。 2。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摆脱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就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全会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这就重新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果断地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全会标志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从此,中国人民开始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讲到此时可借助音像资料为学生再现当时的历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18课

Lesson 18 He often does this! 他经常干这种事! After I had had lunch at a village pub, I looked for my bag. I had left it on a chair beside the door and now it wasn't there! As I was looking for it, the landlord came in. 'Did you have a good meal?’ he asked. 'Yes, thank you,' I answered, 'but I can't pay the bill. I haven't got my bag.' The landlord smiled and immediately went out. In a few minutes he returned with my bag and gave it back to me. 'I'm very sorry,' he said. 'My dog had taken it into the garden. He often does this!'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生词和短语 pub n. 小酒店landlord n. 店主bill n. 帐单 参考译文 我在一家乡村小酒店吃过午饭后,就找我的提包。我曾把它放在门边的椅子上,可这会儿不见了!当我正在寻找时,酒店老板走了进来。 “您吃得好吗?”他问。 “很好,谢谢。”我回答,“但我付不了帐,我的提包没有了。” 酒店老板笑了笑,马上走了出去。一会儿工夫他拿着我的提包回来了,把它还给了我。 “实在抱歉,”他说,“我的狗把它弄到花园里去了,他常干这种事!” 1.He often does this! 他经常干这种事! he 在这里指代的是狗。动物通常用it来代表,即被看成像东西一样。但是,指宠物、家畜或民间故事中的动物时,我们经常也用he, she, who等,即使得它们“人格化”并具有性别。用阴性代词指某个动物或东西时尤其有一种亲切的含义: e.g. 我有一只小猫。她每天早上喝牛奶。I have a little cat. She drinks milk every morning. 乔治的鹦鹉亨利能说几个单词。只要有灯光他就叫。 George’s parrot ['p?r?t], Henry, can speak a few words. He always calls when there are lights. 2. After I had had lunch at a village pub, I looked for my bag. 我在一家乡村小酒店吃过午饭后,就找我的提包。 1) after 过去完成时态常同表示时间状语的从属连词after 一同使用,如: e.g. 他把信全写完后干了些家务活。After he’d written all her letters, she did some housework. 假如从句中先于主句谓语动词动作发生的那个动词动作很短暂,常可用一般过去时来代替过去完成时态,如:e.g. 他把猫放出去后,它就跑开钻进了灌木丛。 After she put the cat out, it ran off into the bushes. 但是,当两个分句为同一主语时,更早发生的那个动作通常用过去完成时态来表示。如:e.g. 他送走她后就锁上门,睡觉去了。(see sb. off 1. 为…送行;送别2. (BrE)赶走,驱逐(某人)) After he had seen her off, he locked the door and went to bed. 2)have在have lunch这个词组中是完全动词而不是助动词,因此,像其他完全动词一样,它的过去完成时要加助动词had. 3) pub [p?b] n. (also formal public house) (both BrE) a building where people go to drink and meet their friends. Pubs serve alcoholic [??lk??h?lik] and other drinks, and often also food.酒吧;酒馆(在英国英语的口语中较常见) e.g. 咱们去酒吧喝杯酒吧。Let’s go to the pub for a drink. 他们下酒馆喝酒去了。They’ve gone down the pub for a drink. 去酒吧喝酒go round to the pub for a drink

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案(第八课)

《新实用汉语课本》 第八课你家有几口人 教案 一、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课重点句型和重点词语的用法 1、11到100的称数法 2、数量词作定语 3、“有”字句 4、用“几”或“多少”提问 5、“二”和“两” 6、连词“和” 7、“还”:表示有所补充 8、副词“太” (二)掌握本课的“谈家庭”和“问职业”这两个功能项目,能初步就“家庭” 的话题进行交际。 (三)了解有关词重音的规律,正确掌握朗读和会话中的词重音。 二、教学重点: 1、本课的重点句型是表领有的“有”字句。这种“有”字句并不难,但是需要 指出:其否定式用“没有”而不是用“不有”;另外,当句子的主语是表示单位或处所的名词时,汉语仍用动词“有”。 2、本课第一次出现量词,量词特别丰富是汉语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难点,需 要强调汉语数词与名词之间要加量词。 3、数量词作定语是本课的重点。 4、本课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用结构助词“的”的定语和中心语词组。如: 我们家的照片、我的小狗、我们的好朋友等。”

三、教学方法: 遵照“精讲多练”、“实践性”、“交际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图片展示法、直观教学法、翻译法、听说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0分钟) (一)、复习第七课课文二(约10分钟) 1、内容复习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完了第七课课文二,现在我们再一起复习复习。 提问:马大为是哪国人?他的专业是什么? 丁力波是哪国人?他的妈妈是哪国人?爸爸呢? (教师课前准备好马大为和丁力波的人物图片和三张分别为中国、美国、加拿大国旗的图片。) 林娜是哪个系的学生?大为呢? 2、语法点复习 1)正反疑问句: 教师提问学生(3个):你是不是……(国)人? 请学生一问学生二:你最近忙不忙? 请学生三问学生四:你认识不认识……? 请学生五问学生六:今天下午你学不学汉语? 2)用“呢”构成的省略式问句 请学生一问学生二:我是……(国)人,你呢? 请学生二问学生三:我最近很忙,你呢? 请学生三问学生四:我认识……,你呢? 请学生四问学生五:我今天下午学习汉语,你呢?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练习题答案详解(第18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练习题答案详解(第18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习题Lesson 18 1. b 根据课文第1-2行I had left it on a chair beside the door and not it wasn’t there, 只有b. had her bag with her when she went to the pub 与课文实际内容相符合,而其他3个都与课文 内容不符。 2. d 根据课文最后两段能够推测,只有d. knew that the writer could pay her bill 符合课文的含义,这正是课文所暗示老板当时的 心态,而其他3个选择都与课文内容不符。 3. b 前一句中的had lunch 是“吃过午饭”的意思,只有b. eaten(吃了)同它的意思相同,而其他3个选择a. paid for(付钱) ,c. kept(保持),d. bought(买)都同had 意思不同,所以选b.是对的。 4. d 只有选d. there ,才能使这个句话同前面的句子She couldn’t find her bag 意思相符。而其他3个选择a. their( adj. 他们的),确b. theirs(他们的),c. they’re(他们是)都不符合题 目意思和语法。 5. b 只有选一个引导时间状语从句的连词才能使这个句子通顺并符合 逻辑。 a. Because(因为)种种原因是引导原因状语从句的;c. But (但是)是表示转折的;d.even if (虽然)是引导让步状语的。这3个

选择都不符合题目意思。只有b. While 是引导时间从句的,所以只 有选b. 6. c 只有c. own(拥有)同前一句中的have got 意思相同。 a. get (得到,获得); b. buy(买); d. owe(欠,负债); 这3个选择都与have got 意思不符合; 所以c. own是准确的答案。 7. d 根据前一句 My dog taken it into the garden.我的狗把它带 进花园里去了,这个句选in 最符合逻辑,其它3个都不合乎题目意思。 8. c 前一句中的look for 是“寻找”的意思,寻找某物的目的是为 了找到,所以只有c. tried to find 才符合题目意思。而a. tried to look after(设法照看),b. tried to look at (设法看),d. tried to see (设法看见)都不符合逻辑。 9. a 只有a. put 才能使这个句子同前一句I had left it on the chair 意思相吻合并符合逻辑。而其他3个选择b. let(让),c. allowed(允许),d. permitted(许可,允许)都不符合题目意思。 10. c 只有c. next to 同前一句的beside在……旁边意思相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学案: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课前导学】 一、“伟大的转折”把握三点 1、“两个凡是”与两年徘徊:①两个凡是:其错误在于利用人民热爱领袖、拥护毛泽东思想的淳朴感情,打出维护毛泽东思想的旗号,对毛泽东生前的决策和指示不作任何分析,神化领袖,坚持“文革”的错误,是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表现,违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②两年徘徊:影响1977、1978年国民经济正常发展。 2、邓小平不懈努力:①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②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③深刻阐述了解放思想对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①内容:解放思想条件下的“破旧”,实事求是基础上的“立新”。 ②意义:从全面拨乱反正、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邓小平理论这三个角度分析、领会。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把握两点 1、过程:①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②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③“南方谈话”重要理论: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标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等等。④中共十四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⑤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评价: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列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两点 1、背景、条件:①背景:国际国内形势发生许多新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我国社会各方面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②条件:新的形势、新的实践和中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的理论基础。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②中共十六大,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整合拓展】 一、伟大的转折 1、《春天的故事》歌词:⑴“一位老人”:指邓小平;⑵1997年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即深圳;⑶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即南方谈话。 2、真理标准问题讨论:⑴目的:否定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⑵意义:打破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 3、十一届三中全会:⑴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⑵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提出了“一中心一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揭开了改革开放序幕。⑶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转折。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十二”正是邓小平三字笔画数)

(完整版)新概念英语第二册重点语法句型第18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重点语法句型第18课 第18课的内容: 一、重要句型或语法 1、have的用法 have作为实义动词的主要用法有: 1)表“有”,如:He has some magazines. 2)表“吃喝‘,如:He has a cup of tea every day. 3)表“患病”,如:He has a bad cold. 4)表“万能do”,其结构一般为:have a+含动作含义的名词,如:have a swim/talk/walk/rest等。 二、课文主要语言点 After I had had lunch at a village pub, I looked for my bag. 1)have表“吃喝”时,一般后面会跟上吃喝的东西,但是如果是 笼统说吃喝,则一般用eat或drink,如:have something to drink/eat。 2)可提问学生为什么句中的have lunch的have要用过 去完成时had had lunch。 3)注意表地点的介词at的用法,因为a village pub是小地方,是某个点。 4)look for,寻找。能够在此汇 总look的相关短语,如:look after/look up/look up to/look down on。 I had left it on a chair beside the door and now it wasn't there!

1)句中的leave表示“落下,忘了”。 2)注意区分beside(在旁边)和besides(除了...之外,还有)。 3)注意跟学生解释后半句虽然 用的是now,但因为说的是钱包当时放在门边,之后就不见了,所以是过去的事情,要用一般过去时。 As I was looking for it, the landlord came in. 1)as相当于while,其引导的从句谓语动词一般都要用实行时。 2)注意landlord 的构词方式属于合成法,即是由land(土地)和lord(主人)构成的。 Did you have a good meal?' he asked. 1)可提问学生为什么店 主询问时要用一般过去时(因为店主问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即刚才作 者吃的饭如何)。 2)have a good meal,吃得好。 Yes, thank you,' I answered, 'but I can't pay the bill. I haven't got my bag.' 1)pay the bill,买单、付账。 2)have got,对比have的用法,have got更加口语化,且have got中的have是助动词。 The landlord smiled and immediately went out. 1)smile,微笑。注意与laugh(大笑)的区别。 2)immediately放在句首起到强调 作用,说明店主很清楚发生这种事情一般都是怎么回事。 3)go out, 出去。 In a few minutes, he returned with my bag and gave it back to me. 1)in a few minutes,几分钟之后。 2)return,回来、归还。 3)give ... back to sb.,把某物还给某人。 I'm very sorry,' he said. 'My dog had taken it into the garden. He often does this!'

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案(第八课)

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案(第八课)

《新实用汉语课本》 第八课你家有几口人 教案 一、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课重点句型和重点词语的用法 1、11到100的称数法 2、数量词作定语 3、“有”字句 4、用“几”或“多少”提问 5、“二”和“两” 6、连词“和” 7、“还”:表示有所补充 8、副词“太” (二)掌握本课的“谈家庭”和“问职业”这两个功能项目,能初步就“家庭” 的话题进行交际。 (三)了解有关词重音的规律,正确掌握朗读和会话中的词重音。 二、教学重点: 1、本课的重点句型是表领有的“有”字句。这种“有”字句并不难,但是需要 指出:其否定式用“没有”而不是用“不有”;另外,当句子的主语是表示单位或处所的名词时,汉语仍用动词“有”。 2、本课第一次出现量词,量词特别丰富是汉语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难点,需 要强调汉语数词与名词之间要加量词。 3、数量词作定语是本课的重点。 4、本课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用结构助词“的”的定语和中心语词组。如: 我们家的照片、我的小狗、我们的好朋友等。”

三、教学方法: 遵照“精讲多练”、“实践性”、“交际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图片展示法、直观教学法、翻译法、听说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0分钟) (一)、复习第七课课文二(约10分钟) 1、内容复习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完了第七课课文二,现在我们再一起复习复习。 提问:马大为是哪国人?他的专业是什么? 丁力波是哪国人?他的妈妈是哪国人?爸爸呢? (教师课前准备好马大为和丁力波的人物图片和三张分别为中国、美国、加拿大国旗的图片。) 林娜是哪个系的学生?大为呢? 2、语法点复习 1)正反疑问句: 教师提问学生(3个):你是不是……(国)人? 请学生一问学生二:你最近忙不忙? 请学生三问学生四:你认识不认识……? 请学生五问学生六:今天下午你学不学汉语? 2)用“呢”构成的省略式问句 请学生一问学生二:我是……(国)人,你呢? 请学生二问学生三:我最近很忙,你呢? 请学生三问学生四:我认识……,你呢? 请学生四问学生五:我今天下午学习汉语,你呢?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18课(学案) 外交事业的发展_0628文档

2020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18课(学案)外交事业的发展_0628文档 EDUCATION WORD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18课(学案)外交事业的 发展_0628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课程导入】 中美两国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冤家对头到70年代握手言和,你了解这期间的曲折变化吗?你知道“乒乓外交”是如何取得“小球推动大球”的戏剧性效果、从而加快实现中美高级接触的进程吗? 你了解图片中“跨越太平洋的握手”这一历史瞬间对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产生的巨大影响吗?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1971年10月25日,纽约联合国会议大厅里一片欢腾,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从四面响起,一浪高过一浪,此起彼伏,经久不息。支持中国的代表们用不同的语言欢呼:我们胜利了。新闻媒介评论说:“中国是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受到联大三分之

二以上的国家的祝福,被赋予挥动巨手进入联合国的权利,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你了解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吗?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你知道apec、wto分别是什么组织的简称吗?它们各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加入这两个组织对中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就会找到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1971年7月9日,一架从巴基斯坦卡拉奇起飞向西飞行的美国专机,在空中突然掉头,直飞中国,开始了神秘的“破冰之旅”。你知道专机上坐的是谁吗?他肩负着什么重要使命?为什么把此行称之为“破冰之旅”呢? 2.围绕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重大突破,你可以整理下列表格,以掌握本课知识。 时间 重大外交事件 1971年7月 1971年10月 1972年2月 1972年9月 1979年 【自我测评】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18课听力:He often does this!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18课听力:He often does this! Lesson 18 He often does this!他经常干这种事! First listen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听录音,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What had happened to the writer's bag? After I had had lunch at a village pub, I looked for my bag. I 我在一家乡村小酒店吃过午饭后,就找我的提包 had left it on a chair beside the door and now it wasn't there! 我曾把它放在门边的椅子上,可这会儿不见了! As I was looking for it, the landlord came in. 当我正在寻找时,酒店老板走了进来。 'Did you have a good meal?" he asked. “您吃得好吗?”他问。 'Yes, thank you,' I answered, 'but I can't pay the bill. I haven't got my bag.' “很好,谢谢。”我回答,“但我付不了帐,我的提包没有了。” The landlord smiled and immediately went out. In a few minutes he returned with my bag and gave it back to me. 酒店老板笑了笑,马上走了出去。一会儿工夫他拿着我的提包回 来了,把它还给了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