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题目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学院软件学院

专业班级 2011软件+会计5班

学生姓名郑振波

学号 20102110090524 指导老师李雄飞

完成时间 2014年9月15日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会计电算化代替会计人员手工操作体现了实效性,使会计业务信息处理省时、省事、简捷高效,不仅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还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发生了改变,让会计电算化更好的为人们服务。然而由于对会计电算化认识的不到位、忽视对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会计电算化方面人才的缺乏、会计软件的开发存在缺陷和尚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些原因,使得会计电算化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阻碍了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意义,说明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在观念方面、理论方面、人才、软件方面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及成因。文章试图通过对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研究,从而指出提高会计电算化应用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目录

1.绪论 (1)

1.1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

1.3本人研究的主要内容 (2)

2会计电算化相关概述 (2)

2.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2)

2.2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2)

2.3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3)

2.3.1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 (3)

2.3.2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 (3)

2.3.3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 (3)

3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

3.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 (3)

3.2会计电算化方面专业人才严重缺失 (4)

3.3会计软件存在缺陷 (4)

3.4网络安全性风险较大 (4)

3.5内部控制制度为健全 (5)

4加快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 (5)

4.1更新对会计电算化的观念 (5)

4.2加强对复合型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6)

4.3加大软件开发力度 (7)

4.4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7)

4.5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 (9)

参考文献 (10)

1绪论

1.1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以下这些问题是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经常遇到而又必须重视和及时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若不重视或不及时解决,它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如若重视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它必然会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最大程度地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为提高各级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加上在网络信息时代,要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健康的发展,我们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认真的探讨。我们认为,21世纪的会计应该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崭新会计,而不是一个修修补补的会计。我们应该抓住对会计电算化的讨论来促进传统会计的革新。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会计改革已迈出了稳健、有序的步伐,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由于会计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在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均应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1981年8月在财政部、原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研讨会”,在会上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accounting by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从此“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正是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从1987年开始,财政部加强了全国会计实现电算化的管理工作,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开始走上正规、有序的发展之路。西方的电算化起步较早,从50年代就已经开始,一直到现在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西方的会计从手工开始,经过了半机械化、机械化处理方式,为电算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工作。60年代中期中期,计算机的软硬件发展很快,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业务中应用面的扩大,开始出现了比较完整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其特点是系统中的账务处理功能已经比较完善,各项业务的处理系统不是孤立的进行,它们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体统已经具备一定的面向管理的反馈功能。西方对电算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将电算化运用在企业的开发方面,在Accoun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Solutions(Hollander A.S, 1999) 一书中,讲述“如何用创

1

造性的方法来对用户提供会计、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的服务以及理解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体系结构和开发方法”。由Robert A Leitch 和 K. Roscoe Davis 编写的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Prentice-hall, inc.1990) 讨论的是如何设计电算化下的业务流程,工资、账务、销售等子模块的数据流,业务流的分析和设计。随着八十年代以来软硬件的迅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向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财会人员改变了对计算机的态度开始利用计算机为工作服务,成为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离不开的工具。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为起点,通过对会计电算化的意义以及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的论述,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在观念方面、理论研究方面、人才方面、软件方面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形成的原因,对相应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2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2.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所谓会计电算化是指通过建立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具体说,就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来完成诸如计算、整理、核对、分类、登记、制表等会计核算工作,实现分析、计划、控制、决策之类的财务管理工作,借以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综合的核算和控制。提供经济管理上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以考核过去、控制目前和预测未来的各项经济活动。会计电算化已发展成为一门融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新型科学和实用技术。

2.2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1)数据的准确性明显提高。计算机具有高精度、高准确性和逻辑判断的特点,使得数据的准确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2)数据处理速度明显提高。计算机具有高速处理数据的能力,利用计算机自动处理会计数据,数据处理速度大大提高,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增强了系统的及时性。(3)提供信息的系统性、全面性、共享性大大增强。计算机的采用,扩大了信息的存储量,在计算机中可以存放几年的数据。

2

2.3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2.3.1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势不可挡,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司空见惯,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市场瞬息万变,风险和收益均呈极大化趋势。而计算机在收集、整理、加工、储存和传输经济信息和会计信息方面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甚至可以获取适时会计信息,使得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获取管理和决策的历史信息和预测信息,满足不同决策的需要。

2.3.2 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

在手工会计条件下受条件和能力的限制,在加工会计信息过程中一般根据成本效益的原则,仅仅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共性的要求,而且大多提供的是货币性信息,而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使得信息的相关性大打折扣,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计算机可以进行大量会计信息储存,并且可以方便调用,不仅是货币化的会计信息,而且使非货币化的信息(如人力资源等)纳入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了可能,极大地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

2.3.3 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可以将会计人员从重复、繁杂的手工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提高了会计电核算效率,将会计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加强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分析、预测、决策、预算和日常监控,降低生产成本,合理组织、筹措和运用资金,更好地发挥会计的职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

3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靠传统的手工记账、算账。从领导到具体会计工作人员都已经习惯于这种工作方式。对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认识不足,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和重要性。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会计电算化”是指一个过程而不是目标。到现在为止我国理论界到企业都把“会计电算化”看成目标,基于此而开发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便是完全模仿手工处理过程的电算化仿真系统。这样的系统对会计管理职能和控制职

3

能的实现与手工处理没有本质的变化,只是对核算职能的实现有明显的改善,如此的改善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口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服务。

3.2 会计电算化方面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 (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青人则相反。要使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2)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材大多是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差,只是拿个证书为而已。(3)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培训没有系统性。

3.3会计软件存在缺陷

会计软件的质量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物质基础,目前财政系统使用的软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财务上的有些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当前大部分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上大伤脑筋,却没有多少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系统一旦瘫痪,或受病毒侵袭,系统恢复起来比较困难,要恢复原来的数据就更成问题。尤其是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所以,对于新兴的网络财务软件,更应当重视其安全保密性。

3.4 网络安全性风险较大

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

首先,系统密码被非法窃取、解用,致使企业银行存款账户资金被转移;

其次,网络传输中,企业结算资金面临安全风险;

4

第三,计算机病毒侵袭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第四,会计电算化系统遭受到舞弊行为而造成企业严重损失。

3.5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健全

不少企业由受过计算机培训的主管会计人员兼任计算机系统管理和维护工作,这些会计人员取得了直接修改数据的机会,使得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同时,由于有关人员不能按系统的要求设置,一旦记账凭证出错,将直接导致账表出错。手工财务处理的总账、明细账分人管理,互相牵制,互有职责。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时,首先输出记账凭证,月底才输出各种账表,总账、明细账、报表同出一辙,都由机内凭证提出数据,即使篡改了计算机储存的凭证数据、单从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中难以发现问题。只有将输出的记账凭证分别与原始凭证和计算机储存的记账凭证逐一核对,才能发现问题。特别是业务量大的单位,操作起来相当困难。

4.加快我国电算化发展对策

4.1更新对会计电算化的观念

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许多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中,多数单位缺乏对手工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意识,没有针对本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在不少财务人员看来,电算化仅仅是代替了手工核算,提高了核算效率,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从表面上看,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

5

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而实际上,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而且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革,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从而节省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转变会计工作职能,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提高整个会计工作的水平,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比如数据集中存放的“电算化会计”,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及数据仓库技术,实现了数据分类集中存放,完成明细分类账和对账操作,各种报表数据均能通过数据共享及时而准确地取得。

4.2加强对复合型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为实现会计电算化人的素质是关键,要进一步改革人才教育培养的相关制度,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各个层次的人才。首先,相关的大、专院校,根据时代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把握社会人社会培养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会计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重点掌握会计电算化应用软、硬件的开发、改进、维护等问题;其次,对在岗会计人员进行进修和培训,使他们能够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持证上岗。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重要的是必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确保会计工作规范有序。作为会计,应积极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提高操作能力,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把自己培养为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从各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为了参与企业管理,要更多地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所以会计电算化也要求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会计电算化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电算化会计使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会计工作职能发生转变。从而,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

同时,要加强并制定实事求是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计划,要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会计电算化考试、培训应遵循自愿原则,只有准备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才要求其会计人员培训,其会计人员必须取得会计电算化合格证,财政部门在进行帐务审批的同时审查其会计人员的资格,这样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学习目的性强,效果好;对暂时或一段时间内不准备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其会计人员的培训则可以暂缓,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培训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工作需要,学了就能用得上。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对系统维护人员,应尽量聘用社会上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毕竟,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这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只要简单的会计培训,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6

4.3加大软件开发力度

要想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其首要问题就是要加大软件的开发力度,开发出比较完善的通用财务软件,满足市场的需要。现有的财务软件可以通过数据库系统直接操作数据。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在应用系统中设置文件修改检查机制。文件一旦被修改,系统可以通过自身的测试检测出来,并提醒用户注意或者采取安全性极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开发平台,充分利用系统本身提供的安全措施对数据加以保护。在保护数据安全性的同时,要开发网络版软件,实现多个子系统之间的自动转账功能。网络版软件是实现单位管理信息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各单位通过局域网,以会计信息为中心,可将单位各职能部门结成一个整体。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会计信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发挥出来。另外,现行会计软件虽然已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度,但总体上讲,模块内容简单,功能不强,不能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要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为财务管理服务,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增强具有管理性功能的模块。

4.4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是指采用各种方法保护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防止数据泄密、更改或破坏,主要包括:实体安全控制、硬件安全控制、内部控制、软件安全控制、网络安全控制、病毒的防范与控制和加强审计监督等。

(1)实体安全控制。实体安全涉及到计算机主机房的环境和各种技术安全要求、光和磁介质等数据存贮体的存放和保护。计算机机房应该符合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应充分满足防火、防水、防潮、防盗、恒温等技术条件;机房应配有空调和消防设置等。对用于数据备份的磁介质存贮媒体进行保护时应注意防潮、防尘和防磁,对每天的业务数据备双份,建立目录清单异地存放,长期保存的磁介质存贮媒体应定期转贮。

(2)硬件安全控制。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主要依赖于硬件设备,因此硬件设备的质量必须有充分保证。同时,为防万一,关键性的硬件设备可采用双系统备份。此外,机房内用于动力、照明的供电线路应与计算机系统的供电线路分开,配置UPS(不间断

7

电源)、防辐射和防电磁波干扰等设备。

(3)内部控制。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分为制度控制和程序控制两类。①制度控制一般是以管理制度的形式实行的,即由主管部门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制或监督会计部门执行,从而保证会计系统软件正常和安全运行,免遭外界干扰和破坏。制度控制包括组织控制、开发和操作控制、档案资料控制和系统维护控制等。②程序控制是靠软件本身尤其是会计系统软件来实现的内部控制机制,这种内部控制机制往往比通过各种管理制度实现的控制更为有效。程序控制一般由数据输入控制、处理过程控制、数据输出控制等组成。(4)软件安全控制。①会计系统软件的开发,必须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严格遵循财政部颁布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科学系统地分析和设计。系统软件完成后必须与提交的原程序清单保持一致,减少软件开发时可能埋下的安全隐患。②应分析研究各应用软件的兼容性、统一性,使各业务系统成为基于同一种操作系统平台的大系统,各种业务之间能相互衔接,相关数据能够自动核对、校验,数据备份应统一完成。③系统软件应尽量减少人机对话窗口,必要的窗口如凭证输入窗口应力求界面友好,防错能力强,做到非正确输入不接受。④增强系统软件现场保护和自动跟踪能力,提供“黑匣子”模块,记录一切非正常操作。

(5)网络安全控制。网络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比单机系统更高的要求。如果安全控制设计不好,会带来比单机系统更大的损失。针对网络的特点,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①用户权限设置。从业务范围出发,将整个网络系统分级管理,设置系统管理员、数据录入员、数据管理员和专职会计员等岗位,层层负责,对各种数据的读、写、修改权限进行严格限制,把各项业务的授权、执行、记录以及资产保管等职能授予不同岗位的用户,并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拒绝其他用户的访问。②密码设置。每一用按照自己的用户身份和密码进入系统,对密码进行分级管理,避免使用易破译的密码。③对存储在网络上的重要数据进行有效加密。在网络中传播数据前对相关数据进行加密,接收到数据后作相应的解密处理,并定期更新加密密钥。

(6)病毒的防范与控制。防范病毒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并严格执行防范病毒管理制度,具体包括:软件、软盘及计算机系统的采购和更新要通过计算机病毒检测后才可使用;专机专用,绝对禁止在工作机上玩游戏;建立软盘管理制度,同时防止乱拷贝软盘;安装防病毒卡和反病毒软件,定期检测并清除计算机病毒。由于许多病毒是

8

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所以应采用网上防火墙技术。

(7)加强审计监督。加强审计监督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核查监督,并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制度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弱点,改善内部控制;另一个方面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舞弊手法的甄别能力,同时要加快审计电算化的开发和应用,以适应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要求。

4.5 提高自身系统功能的网络技术

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最终必然走向与国际联网。互联网将延伸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能力,使移动管理成为现实。要通过网络技术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彼此共享,实现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动态进行会计核算的在线财务管理。其功能的实现可由浅入深,由简到全:从做一个主页到经营网站;从做广告到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从发电子邮件到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SCM)。我们相信,经过二十年市场洗礼的中国会计电算化事业,一定会在互联网时代获得更大的发展!

9

参考文献

1、励景源.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J].上海会计,2004(6).

2、宋磊.对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76).

3、杜秀英.当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2005(4).

4、王冬梅.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005(2).

5、唐沅春.加快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建议[J].理论导报,2006(11).

6、姚晓宇.浅析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7(27).

7、朱鹏瑞.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J].会计之友,2008(30).

8、叶群利.试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09(8). (作者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