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概论试题

教育概论试题

教育概论试题
教育概论试题

姓名————院系——————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4分,总计20分)

1、义务教育

2、因材施教

3、美育

4、“三个面向”

5、全面发展教育

二、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总计40分)

1、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2、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动物界中也存在。

3、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4、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5、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三、论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各自地位和作用。(20分)

四、结合我国当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际,论一个专业化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0分)

教育概论试题一答案

一、名词(20分)

1、义务教育: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和免费的学校教育。

2、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情况给予学生的差别教育,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原则。

3、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三个面向”:即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是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改革方针。

5、全面教育:即是指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而实施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二、判断。(每题判断正确是4分,解释理由4分,总分是40分。)

1、误。德育还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方面。

2、误。教育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意识的现象,动物界并不存在。

3、误。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教育。不能把文化知识的教育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4、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重要方面就是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二者并不矛盾。

5、正确。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学生是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知识,教学是培养人的最基本途径。

三、答案要点:(20分)

1、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2、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其中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

3、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可以筛选和调控诸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四、答案要点:(20分)

1、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2、教师的一般素质与特殊素质要求。

(特殊素质主要是语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身心素养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等。)

3、必须紧密联系当前的教育改革实际来回答教师的专业素质问题。

姓名————院系——————分数————

一、判断并说出理由(每题8分,计40分)

1、教育过程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

2、智育就是传授知识的教育。

3、教育上培养人的个性必须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4、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5、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政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

二、简答(每题8分,计32分)

1、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什么特点?

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相互关系如何?

3、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4、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试剖析当前教育实际中对教育方针的背离现象及其原因。(18分)

四、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你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的体会与收获。(10分)

教育概论试题二答案

答案要点

一、判断:(判断4分。说明理由4分)

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错误

二、简答

1、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平等性、免费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2、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各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互相促进,又不可替代。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智育是各育的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体育是各育的物质性前提条件;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也都是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同其他三育共同促进人的发展

3、教育有三大基本职能:促进社会延续和发展的职能;加速个体身心社会化进程的职能;传递知识经验和创新知识的职能。

4、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人发展的内在根据之一,对遗传素质的作用不能否定。但也不能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就因此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把人的发展完全归因于遗传因素。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三、要求:

1、明确当前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就是对教育方针的背离。封闭教育,背离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的培养途径;对人的素质的片面培养,背离了教育方针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性要求;教育实际对教育途径与人的素质结构的背离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背离。

2、剖析原因,提出对策。

四、结合理论学习和自己的实际谈学习的体会和收获。

要求有理论深度;要求紧密结合自己对教育理论的学习。

有创见8—10分;泛泛论述5—8分;不知所云3分以下。

教育概论试题三 (开卷)

姓名————院系——————分数————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8分,计40分)

1.教育是决定社会发展变革的最根本力量。

2.只有不好的教育,绝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3.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4.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原因。

5.“减负”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减少课程门类,少留或不留作业;少考或不考试。

二、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20分)

三、谈谈你对教育方针的认识及对当前诸背离教育方针现象的剖析。(20分)

四、结合工作谈谈你学习教育理论的体会与收获。(20分)

教育概论试题四 (开卷)

姓名————院系——————分数————

一、名词(每个名词3分,计15分)

1、义务教育

2、因材施教

3、德育

4、“三个面向”

5、教师

二、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计50分)

1、()教育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动物界也存在。

2、()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政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

4、()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5、()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6、()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7、()“减负”的实质就是要求减少课程门类,降低课程难度,淡化作业和考试。

8、()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9、()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10、()培养人的“个性”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三、简答(每题5分,计20分)

1.简要回答教育的基本职能。

2.简要回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地位作用。

3.简要回答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及其社会意义。

4.简要回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四、论述题(15分)

结合“教育概论”课程的学习以及你的受教育经历,试论述一个合格的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教育概论试题四答案

一、名词(15分)

1、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平等性、免费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2、因材施教:这是《论语》中的重要教育思想,也是我们今天教育应遵循的重要教育原则。其涵义的实质就是教育要符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教育要使不同的人都获得最适合他的发展。即教育的个性化。

3、德育:德育即全面培养人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

4、三个面向:三个面向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提出的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方针。

5、教师:教师是受社会的委托,经过专门的培养训练,以全面培养教育人为基本职责的学校专职人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联系过去现实和未来的纽带。

二、判断(50分)(判断正确3分,理由2分)

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6、错误

7、错误

8、正确

9、错误10、正确

三、简答(20分)

1、教育有三大基本职能:促进社会延续和发展的职能;加速个体身心社会化进程的职能;传递知识经验和创新知识的职能。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主观能动性、社会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五大因素。其中,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制约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教育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各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统一对人的发展起着作用。

3、涵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社会意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各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互相促进,又不可替代。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智育是各育的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体育是各育

的物质性前提条件;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也都是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同其他三育共同促进人的发展。

四、论述(15分)

答案要点: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有:

一、职业道德素质

1、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

2、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

3、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

4、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

二、思想政治素质

三、科学文化素质

1、扎实地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

2、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3、要有文化科学发展史的知识

四、教育理论素质

五、教育能力素质

六、身体、心理健康素质

评分标准:

1、全面、正确地理解教师基本素养,并能够与受教育经历有机结合加以系统阐述(12—15分)

2、较全面地理解教师基本素质,能够与受教育经历结合(8—12分)

3、对于教师基本素质理解较差,或不能够与受教育经历相结合(8分及其以下)

教育概论试题五 (开卷)

姓名————院系——————分数————

一、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5分,计40分)

1、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2、教育过程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3、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别是分工的原因。

4、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5、学校工作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6、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7、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8、教育培养人的“个性”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二、结合我国现行教育方针的表述,就我国当前教育实际在教育方针贯彻执行上所存在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0分)

三、请列出影响或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2例,并就其中感兴趣的一例做深入剖析。(20分)

四、就“教育学是不是科学,有没有规律”,谈谈你的看法。(10分)

五、结合本课的学习,请谈谈你学习教育学的体会与收获(10分)

教育概论试题五答案

一、判断(判断3分,说明理由2分)

1.错

2.错

3.错

4.错

5.正确

6.错

7.错

8.正确

二、教育方针的表述8分,分析12分。

答案要点:

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实教育对教育方针的背离表现主要有:

一是背离了教育的公平性;

二是背离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

三是背离了培养人的基本途径。

三、列出两例真的主要问题每个问题5分。分析一个问题10分。

四、看分析的具体理论深度分以下三个层次给分。

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8—10分;泛泛空谈4—6分;不知所云3分以下。

五、体会有较深认识,一般性的认识,没有认识。

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8—10分;泛泛空谈4—6分;不知所云3分以下。

教育概论试题六 (开卷)

姓名————院系——————分数————

一、名词(每词4分,计16分)

1、教育

2、遗传素质

3、智育

4、教学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计50分)

1、()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方面。

2、()德育即是道德教育简称。

3、()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4、()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5、()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6、()“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必须取消。

7、()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8、()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9、()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

10、()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校长全面负责。

三、简答(每题6分,计18分)

1.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2. 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 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四、论述题(16分)

试剖析当前中小学教育实际中对教育方针背离的诸现象及其原因。

教育概论试题六答案

一、名词

1、教育: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地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教育具有如下特点:专门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特点;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与系统性;教育活动具有双边性及其相互制约性;教育作用的发挥是自觉性和强制性的结合;教育效果是现实性和未来性的统一。

2、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人的这些生物特性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故称之为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生物性前提,但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3、智育: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的智力。智育是各育的认识基础。

4、教学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二、判断(判断正确3分,说明理由2分)

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5正确。6错误。7正确。8正确。9正确。10正确。

三、简答

1、教育有三大基本职能:促进社会延续和发展的职能;加速个体身心社会化进程的职能;传递知识经验和创新知识的职能。

2、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人发展的内在根据之一,对遗传素质的作用不能否定。但也不能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就因此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把人的发展完全归因于遗传因素。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3、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同其他因素相比较,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对人的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教育是有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此外,人的遗传素质的开发要靠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塑造离不开教育;对环境中各种积极和消极因素的筛选利用要依赖教育;人的各种实践活动要获得成效,必须要依靠教育来培养正确的实践目的和掌握有效的实践手段。

四、论述

要求:1、当代教育方针的表述4分;2、明确当前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就是对教育方针的背离,如选拔教育背离了教育的公平性;封闭教育,背离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的培养途径;对人的素质的片面培养,

背离了教育方针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性要求;教育实际对教育途径与人的素质结构的背离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背离9分。3、剖析原因,提出对策3分。

具体参照评分标准:

1,对于当前教育中背离教育方针现象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全面地分析其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12——16分)

2,能够认识到当前教育背离教育方针的一些现象,能够对其原因作以分析,能够提出解决方案(8——11分)

3,对于教育中背离教育方针现象认识模糊,分析原因不清晰,没有或提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8分及其以下)

教育概论试题七 (开卷)

姓名————院系——————分数————

一、判断下列观点对错(每题2分,总计20分)

1、()教育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动物界也存在。

2、()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方面。

4、()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5、()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6、()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7、()“减负”的实质就是要求减少课程门类,降低课程难度,淡化作业和考试。

8、()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但不能搞教学唯一。

9、()德育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10、()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总计16分)

1、教师有哪些义务?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都有哪些?各自的地位与作用怎样?

三、辨析题(每题7分,总计14分)

1、教育应该求同去异,扼长补短,培养标准化的“产品”。

2、教学只是完成智育任务的基本途径。

四、论述下列问题(每题15分,总计30分)

1、试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所谓“差生”问题。

2、论合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总计20分)

1、某镇的一所初中根据学生所交的学杂费数量对学生区别对待。学杂费250元的学生进入“普通班”,穿蓝色校服。学杂费3500元的学生进入“封闭班”,穿红色校服。而且,封闭班的教室里配有VCD、电视机、电风扇等设备,而普通班则没有。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2、某中学经过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学校的大量投入,推出包括科学类、人文类和活动类三大门类的40门具有本校特色的选修课程,用“课程超市”的形式呈现在全体学生面前,让学生自主选择。在这个琳琅满目的“课程超市”里,每一位同学精心挑选,都找到了一、两门符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课程。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教育概论试题七答案

一、判断下列观点对错(每题2分,总计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总计16分)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2、影响因素:遗传素质、主观能动性、环境、实践活动和教育5个因素(5分)。地位作用:遗传素质是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动力,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外因,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教育是人发展的有效手段。(3分)

三、辨析题(每题7分,总计14分)

1、错误。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教育,是使每个人获得最适合他自己发展的教育。标准化的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真正的祸害。

2、错误。

教学是各育的共同途径。不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德育、体育和美育等的任务。

四、论述下列问题(每题15分,总计30分)

1、“差生”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大问题。

差生问题的实质分析;差生是如何形成的,差生究竟是差在什么地方;学校和家庭应该如何联合解决差生问题。

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12—15分;泛泛论述8—10分;不知所云5分以下。

2、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分类与成因分析;减轻其课业负担的必要性分析;可行性讨论。

分析有创见12—15分;泛泛论述8—10分;不知所云5分以下。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总计20分)

1、教育是金钱的奴仆吗?义务教育的平等性如何保障?对孩子的心灵造成的伤害谁来负责?这是对教育本真和原则的无情践踏!

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8—10分;泛泛空谈5—7分;不知所云3分以下。

2、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兴趣出发,开设出系列的选修课,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是有益处的,它符合教育的规律,应该提倡。

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8—10分;泛泛空谈4—6分;不知所云3分以下。

教育概论试题八 (开卷)

姓名————院系——————分数————

一、判断下列观点对错(每题2分,总计20分)

1、()教育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动物界也存在。

2、()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方面。

4、()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5、()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6、()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7、()“减负”的实质就是要求减少课程门类,降低课程难度,淡化作业和考试。

8、()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但不能搞教学唯一。

9、()德育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10、()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总计16分)

1、教师有哪些义务?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都有哪些?各自的地位与作用怎样?

三、辨析题(每题7分,总计14分)

1、教育应该求同去异,扼长补短,培养标准化的“产品”。

2、教学只是完成智育任务的基本途径。

四、论述下列问题(每题15分,总计30分)

1、试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所谓“差生”问题。

2、论合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总计20分)

1、某镇的一所初中根据学生所交的学杂费数量对学生区别对待。学杂费250元的学生进入“普通班”,穿蓝色校服。学杂费3500元的学生进入“封闭班”,穿红色校服。而且,封闭班的教室里配有VCD、电视机、电风扇等设备,而普通班则没有。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2、某中学经过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学校的大量投入,推出包括科学类、人文类和活动类三大门类的40门具有本校特色的选修课程,用“课程超市”的形式呈现在全体学生面前,让学生自主选择。在这个琳琅满目的“课程超市”里,每一位同学精心挑选,都找到了一、两门符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课程。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教育概论试题八答案

一、判断下列观点对错(每题2分,总计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总计16分)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2、影响因素:遗传素质、主观能动性、环境、实践活动和教育5个因素(5分)。地位作用:遗传素质是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动力,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外因,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

基本途径,教育是人发展的有效手段。(3分)

三、辨析题(每题7分,总计14分)

1、错误。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教育,是使每个人获得最适合他自己发展的教育。标准化的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真正的祸害。

2、错误。

教学是各育的共同途径。不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德育、体育和美育等的任务。

四、论述下列问题(每题15分,总计30分)

1、“差生”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大问题。

差生问题的实质分析;差生是如何形成的,差生究竟是差在什么地方;学校和家庭应该如何联合解决差生问题。

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12—15分;泛泛论述8—10分;不知所云5分以下。

2、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分类与成因分析;减轻其课业负担的必要性分析;可行性讨论。

分析有创见12—15分;泛泛论述8—10分;不知所云5分以下。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总计20分)

1、教育是金钱的奴仆吗?义务教育的平等性如何保障?对孩子的心灵造成的伤害谁来负责?这是对教育本真和原则的无情践踏!

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8—10分;泛泛空谈5—7分;不知所云3分以下。

2、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兴趣出发,开设出系列的选修课,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是有益处的,它符合教育的规律,应该提倡。

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8—10分;泛泛空谈4—6分;不知所云3分以下。

教育概论试题九 (开卷)

姓名————院系——————分数————

一、简要回答下列各题(60分)

1.什么是教育?教育同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有何本质区别?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都有哪些?各因素的地位怎样?

3.当代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都有哪些?

4.当前的教育方针是如何表述的?试分析其理论上的构成。

5.什么是教育学的“个性”?如何科学地培养人的个性?

6.素质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

二、试用所学教育理论诊断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20分)

三、结合教育理论的学习,谈谈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20分)

教育概论试题九答案

一、简答:

1、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

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地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教育具有如下特点:专门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特点;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与系统性;教育活动具有双边性及其相互制约性;教育作用的发挥是自觉性和强制性的结合;教育效果是现实性和未来性的统一。

教育同社会实践活动和环境是有着根本区别的。人的实践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而教育则完全是培养人和改造人的活动。同时,教育也不等同于环境。环境纯粹是人发展的外部因素,而教育则包含有主观因素;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自发的,而教育对人的影响则是自觉的。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主观能动性、社会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五大因素。其中,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制约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教育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各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统一对人的发展起着作用。

3、当代家庭教育的误区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教育观念上的误区,如家长缺少平等观念;教育方法上的误区,

4、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整教育方针的理论构成:反映教育的性质和服务方向,规定人的素质结构,确定人的培养途径,最终明确教育的培养目标。

5、教育学所说的个性是指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和教育的影响,在身心、才智、德行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独特特征的总和。科学地培养人的个性,首先要清楚两种不同的个性观。一种是以牺牲人的整体发展为代价,片面培植人的某方面专长的所谓个性教育,这是对人的割裂的资产阶级个性观;另一种个性观是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对人的特长进行培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的个性观。

6、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既是社会所要求的,也是人自身所需要的。

二、要求:

1、对中小学教育问题的诊断要用所学教育理论;

2、要明确概括出中小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

3要对问题的根源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三、要求:

1、要紧密结合教育的实际;

2、要明确提出当前优秀的人民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

3、要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建议。

教育概论试题十 (开卷)

姓名————院系——————分数————

一、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说明理由(60分)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就是说明教育是决定社会发展变革的最根本力量。

2.只有不好的教育,绝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3.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4.素质教育就培养学生音、体、美等方面的特长教育。

5.教育中的“减负”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减少课程门类,少留或不留作业;少考或不考试。

6、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二、试剖析当前教育实际中对教育方针的背离现象及其原因。(20分)

三、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你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的体会与收获。(20分)

教育概论试题十答案

一、判断:(判断6分,说清理由4分)

1、错误。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二者的关系上,是社会决定教育,而不是相反。我们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正是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和教育的重大作用。

2、错误。教育固然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对人的发展决不是无能的。但人的发展受制约于诸多因素,教育不是万能的。

3、错误。教育的对象是人,这是对的。但说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则是不对的。教育应该从社会和个人的共同需要出发。

4、错误。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特长的教育。素质教育应是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5、错误。减负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减负同留作业和考试并不是对立的和矛盾的。

6、错误。德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它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道德教育只是其中之一。

二、要求:

1、对当前教育方针的完整表述(5分)。

2、明确当前教育中诸多主要问题的根源就是对教育方针的背离(3分)。

3、封闭教育,背离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的培养途径;对人的素质的片面培养,背离了教育方针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性要求;选拔教育背离了教育的公平。教育实际对教育途径与人的素质结构的背离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背离(9分)。

4、剖析原因,提出对策(3分)。

三、结合理论学习和自己的实际谈学习的体会和收获。

1、紧密联系教育理论实际,体会有理论深度15——20分;泛泛谈10—15分,空洞无物8分以下。

教育概论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是以教育中最一般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是研究教育中一般性问题的科学。 3、《学记》是中国教育史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专著。 4、教育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是从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开始的。是以夸美纽斯、1632年他所著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5、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原理》,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6、《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 7、杨贤江1930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最先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8、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著的《教育学》被称为传统教育的代表。 9、布鲁纳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学科结构”、最有价值的提出“发现法”。10、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教育环境11、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无意识的模仿。12、个体本位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顺应个体的自然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个性,即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等人。13、社会本位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体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以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延续,代表人物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人。14、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发展与努力的方向,而教育目的是提出教育的质量要求。15、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根据。 16、教育目的具有定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立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19、教育制度的构成有:教育体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生存和运行的整套规则20、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具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四个阶段。21、学校教育制度构成了教育制度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代表。22、我国现代学制如于清末。1902-1903年间清政府先后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正式确立了我国的现代学制。23、中国现代第一个学制是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24、课程计划也称为教学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是编制课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的依据,也是督导、评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25、课程标准要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6、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教学、课外活动、团队、班级活动、社会实践等。其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27、课外活动的教育学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现代儿童发展观和小学教育基本目标。28、国际社会第一个肯定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件是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第44届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29、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生存的权利、安全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人身自由的权利 二、名词解释 1、教育: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一切活动。 2、学校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 3、教育目的:指根据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的需要提出的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 4、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5、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教育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行而确立的各种规范或规定。 6、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反映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7、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8、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9、教育途径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完成规定的教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渠道,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育组织形式。10、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11、课外活动,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课余时间为其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以期使学生得到主动、生活活泼的发展。12、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其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两个重要的方面。1、学习教育原理的意义(1)可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指导教育实践。(2)可以为学 习其他教育学科打好理论基础。(3)可以帮助师范生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2、教育的 特点(教育本质)(1)专门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特点(2)教育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 与系统性(3)教育活动的双边性及其相互制约性(4)教育作用的发挥是自觉性和强 制性的结合(5)教育效果的现实性和未来性的统一3、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1)现代 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紧密(2)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3)教育形式、手段的多 样化(4)教育内容的综合化(5)终身教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6)努力实现教育的 现代化4、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作用(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 模、速度和结构(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3)社会生产力发 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5、现代教育的本体 功能(1)培养人是教育的基本职能(2)教育的传递功能。教育的传递性是教育的基 本属性(3)教育的筛选功能6、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1)是劳动力和各种人员再生产 的重要手段(2)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3)可以直接生产科学技术(4)具有 经济效益7、“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内涵A、关注每一位学生(生动活泼的、 发展的、有尊严的人)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 之者莫如乐之者”)C、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8、 学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9、教 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有明确目的地影响人发展的活动过程,对人的 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2)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增强对人影 响的效益性。(3)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 不走和少走弯路。10、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的相互关系(1)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 基础(2)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3)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决定性条件(4) 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5)教育则是人发展的有效手段。11、我国的教育方针 的内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 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3、我国教育目的的精 神实质(1)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培养社会主 义建设者)(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3)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人的素质的内在提高以及全 民素质的全面提升。(4)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者) 14、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1)教育目的的性质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直接决 定的(2)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3)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受教育 者身心发展的需要1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1)人的发展与 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2)人的片面发展是由旧的分工造成的(3)人的发展是大工 业生产的必然要求(4)资本主义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矛盾(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制度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理想得以实现(6)教育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16、小学德育的内容: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质的教育、世 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17、思考:有人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 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你是怎么看待的?:各育之间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 体育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前提,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和 智力支持;德育则是各育实施的方向和动力源泉;美育协调各育的发展;劳动技术教 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18、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1)延长义务教育年限(2)普 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渐融合(3)高等教育层次化、多样化19、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 系(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3)分科与综合的关系(4)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关系20、课程的实施(1)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学生全面发 展的基础。义务教育是普及、强迫性的。任何部门和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擅自取消国家 课程计划之内的课程。(2)面向全体学生小学教育的根本在于为每一个学生打好基础, 尽可能尊重学生差异、满足每一个儿童独特的发展需求。(3)保证不同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运用恰当的课程评价方式, 培植孩子的学习信心。21、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 能、技巧,这是教学的基本任务(2)培养各种基本能力(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22、教学的本质(1)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这是教学认识最具决定性的特 征。(2)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3)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4)教学认识是教育 性的认识23、课外活动的特点A.组织上的自愿性 B.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C.形 式上的多样性D.活动上的自主性24、未来教师专业素养(1)未来教师应该具有与时 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21世纪的基础教 育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指个体独特性与社会规范性的有机统一)的 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义和能力的初步形 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虽有不足和幼稚,但却是具有旺盛的生 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主动参 与教育活动的人;把他们看作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是个性差异性、独 一无二的个体。(2)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 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3)教师要胜任就需要新的能 力 A、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2)、管理能力(3)、教育研究能力具有教育智 慧,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25、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内涵:(1)新 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2)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融 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关系。(3)新型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 26、如何促成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1)、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 的师生伦理关系A、树立教育民主思想;B、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C、加 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2)、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师生情感关系A、 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孩子是神圣”)B、 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C、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 A )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3.( C )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纳 4.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C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 )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反思性 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 D ) A.平等中的首席 B.管理者 C.反思者 D.促进者 8.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C )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9.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 ) A.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10.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 B )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 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1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 D )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 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1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 C ) A.人类学习 B.机器学习 C.网络学习 D.动物学习 13.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 B ) A.态度 B.习 惯 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 14.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 C )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 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15.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 A ) 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B.认知同化过程 C.产生顿悟的过程 D.信息加工过程16.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B ) A.消 退 B.泛化 C.获得 D.分化

叶澜《教育概论》(考研真题精选 材料分析题)【圣才出品】

五、材料分析题 1.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2019年统考真题] 刚开学几周,我在去办公室的路上遇见了大一新生小李同学。她看起来有点紧张,我问她这几周过得怎么样。她说:“上了大学之后,我发现很多课程都是采用课堂讨论、口头报告、小组辩论之类的方法。这跟高中时老师讲的差别很大,感觉很不适应。我其实更喜欢老师在课堂上讲,把知识直接教给我们。”我又问她:“像你这种感觉不适应讨论课的同学是不是很多?”她说很多同学都不适应。小李同学的话,让我不禁想到自己首次在专业课上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情形。我本以为,采用案例组织课堂讨论,一定会深受学生欢迎,但事实证明我有点一厢情愿。这些年来,在我主持的案例讨论课上,尽管有少数学生积极参与,但是大多数学生参与的热情似乎不高。一些学生根本不发言,只顾埋头看英语或计算机之类的书,或者低头看手机,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连课堂讨论的材料都不带来,对此,我感到十分的困惑。 为了改进教学,弄清楚学生究竟是怎么想的,我找了几位学生到我办公室座谈。一位同学对我说:“老师,我们希望您多讲,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本专业学科理论和知识,接近学科前沿,您每次都让我们讨论,可我们不习惯讨论,即使讨论,也只是说出一些很肤浅的观点。而且,讨论来、讨论去,大家的看法貌似都有些道理,我也不知道该听谁的,更不清楚什么才是正确的答案。”还有一位同学说:“我们来大学读书,是交了学费的,想从老师那里学习理论知识,不是听一帮同学在那里瞎扯。我觉得讨论课没多大意义,太浪费时间了,还不如您多讲讲。”另外,我还曾听说有个别学生直接打电话向学校教务部门投诉,说我的课很“水”,因为我很少直接讲课,总是让学生看材料、讨论、写评论。面对如此窘境,我不禁陷入沉思:为什么学生一方面抱怨教师满堂灌,不给他们参与课堂的机会,而另一方面当教师提供大量案例讨论的机会时,他们却害怕或逃避呢?原因究竟在哪儿?讨论课究竟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举一反三属于(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C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C )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 A、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数学教育概论期末题[1]

数学教育概论复习题 一、1、克莱因对数学教育改革有哪些建议? 答:(1)数学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数学观点,只有观点高了,事物才能显得明了而简单。(2)教育应该是发生性的,所以空间的直观,数学上的应用,函数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3)应该用综合起来的一般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要去深钻那种特殊的解法。 (4)应该把算数、代数和几何学方面的内容,用几何的形式以函数为中心观念综合起来。 2、数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数学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上,心理学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指导上。 3、国际上数学教育研究热点的演变? 答:1960、1970年代以研究教育体制、课程、教学经验或大规模的课程实验为主,使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定量的比较研究较多。到了1970年代后期,对个别或少数学生的小型的定性的研究明显增加,这种研究在1980和1990年代更加盛行。1980年代后,受皮亚杰和V ygotsky 等心理学家的影响,解释学生理解的理论及相应的思想学派变得兴旺起来。 二、4、数学发展史划分为哪四个高峰期? 答:(1)以《几何原本》为代表的古希腊的公理化数学(公元前700——300) (2)以牛顿发明微积分为代表的无穷小算法数学(17——18世纪) (3)以希尔伯特为代表的现代公理化数学(19——20世纪中叶) (4)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数学(20世纪中叶——今天) 5、20世纪数学观有什么变化? 答:(1)公理化方法、形式演绎仍然是数学的特征之一,但是数学不等于形式。数学正在走出形式主义的光环。 (2)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数学注重应用。 (3)数学不等于逻辑要做“好”的数学。 6、你如何认识数学的文化本质? 答:(1)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火车头。 (2)数学打上了人类各个文化发展阶段的烙印。 (3)数学应从社会文化中汲取营养。 (4)数学思维方式对人类文化的独特贡献。 (5)数学成为描述自然和社会的语言。 7、简述我国数学教学理念的发展? 答:(1)由关心教师的“教”转向也关注学生的“学”。 (2)从“双基”与“三大能力”观点的形成,发展到更宽广的能力观和素质观。 (3)从听课、阅读、演题,到提倡实验、讨论、探索的学习方式。 (4)从看重教学的抽象和严谨,到关注数学文化、数学探究和数学应用。 三、8、佛赖登塔尔的生平及数学教育方面的主要代表作? 答:佛赖登塔尔是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曾经是荷兰皇家科学院得院士和教育教学研究所所长,专长为李群和拓扑学。主要代表作《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除草与播种》、《数学教育再探》其中《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是一个总体的叙述,另外两本是更加具体的分析。 9、波利亚的生平及数学教育方面的主要代表作? 答:波利亚是法国科学院、美国科学院和匈牙利科学院的院士,1887年出生在匈牙利,青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徐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422页包过)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C)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2. ()才是提高精神素质的最终目标。(D) 以上都是 3. ()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反复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C) 思维素质 4.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C) 同步性 5. 自主健康成长要求学生(),能在现实环境中找到社会需要、自己乐为而又可为的奋斗目标。(A) 健康成长 6.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定社会阶段的()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 (A) 教育思想 7.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等。(D) 以上都是 8. 在全社会倡导()之风,是提高公民素质、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事。(D) 素质教育 9. ()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A) 课堂教育 10. ()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A) 活动课程 11.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B) 精神审美素质 12. 优良的()是师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B) 教学环境 13.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C) 教育基本理论 14.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而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C) 现实教育 15.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整个社会对人、对人的()的高度重视的必然产物。(A) 素质 16. 教育要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必须通过青少年儿童的内部原因,即()才能实现。(D) 内部矛盾 17. 任何素质的形成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决定了()必须与困难同行。(A)素质主体 18. 素质教育()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超越,它体现着教育工作者的主观意志,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愿望。(A) 目标 19.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地学习。(D) 创造性 20. ()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A) 素质教育 21. 科学思维训练既应统一组织进行,又要体现个别性和个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运用()实习教学和科研锻炼。(D) 社会 22. ()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C) 独立人格素质 23. ()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普遍或主干发展得到教育保障。(C) 集体学习

2016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小学教育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034 2016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小学教育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19年7月2日;该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形考手段纸质(30%),终考手段为纸质(70%)。 一、选择题 1.对某个人或某个学生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心理研究方法,称之为(A)。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行动研究法 2.下列学习策略中,有利于提高回忆成绩的策略有(ACD)。 A.分散复习 B.集中复习 C.试图回忆 D.谐音字法 3.下列选项中,能够激起内部学习动机的因素是(B)。 A.父母的约束 B.学习材料的趣味性 C.教师的表扬、奖励 D.竞争情境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D)。 A.某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此学生是问题行为的学生 B.问题行为是直接指向他人和环境的不良行为 C.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 D.教师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 5.如果在课堂中需要学生讨论,而且班级人数在20—25人,比较适宜采用的课堂设计形式为(BC)。 A.双四边形 B.马蹄形 C.环形 D.双环形 二、名词解释 6.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7.迁移:就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形成产生的影响。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8.定势:也称心向,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三、简答题 9.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模仿理论,即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们的行为而学习社会行为的,即模仿他们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进行学习的,班杜拉强调认知对行为的影响,对认知一行为的结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过程。另外,班杜拉还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由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行为主义框架中纳入了多种认知过程,因此该理论又称为社会认知理论。 10.简述课堂纪律的功能。 答:课堂纪律具有四种主要的功能。 (1)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社会化。 (2)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 (3)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4)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上课时情绪稳定。 四、论述分析题 11.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答:智力技能以陈述性知识为基础,是陈述性知识的运用。对智力技能的培养,应同知识教学结合起来。 (1)形成程序性知识 形成程序性知识,即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如果……那么……”的产生式。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把握该知识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1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试题与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 A.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B.20 世纪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末D.1903年 2.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3.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A.共同要素说 B.概括原理说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4.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的行为 6.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7.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哪种模式进行教学()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发现学习 8.下列对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单维思维 B.思维的不可逆性 C.思维的可逆性 D.自我中心

9.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10.奥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答案:1-5:DCCBD 6-10:ABCBA 二、概念比较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正强化和负强化 2.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3.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 4.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5.上位学习与下位学习 6.算法式策略与启发式策略 三、简述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 1.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有何特点,高校教师如何帮助他们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3.按照维纳的观点,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解释主要涉及哪三个维度? (举例说明) 4.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容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联系高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学前教育概论期末 A卷 试卷答案

昆明城市工商管理学校2014—2015学年上学学前教育概论 期末考试试卷 A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共30分) 1、家庭教育 、 社会教育 、 幼儿园教育 2、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3、第一所幼儿园 5、南京鼓楼幼稚园 6、记忆力 、 观察力 、 注意力 、 想象力 、 思维力 和 创造力 二、选择题(每题3分,总共30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5 DCBAC 6——10 DBBCC 三、简答题(总共25分) 1、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是什么?(7分) 答: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发挥一日活动的政体教育功能、发展适宜性 2、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什么?(8分) 答:促进个体快速发展的功能 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选择功能 3、请简单论述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和特点?(10分) 答:特点,保教结合 以游戏为主 全面性和启蒙性 任务,保育和教育的任务 为家长学校提供便利条件 提高家长和社区居民的育儿水平,提供幼儿教育服务 四、论述题。(共计1题,总计15分) 1、请结合所学知识简单论述在人的素质发展顺序中,为什么幼儿教育目标要把“体”放在首位。( 答:在人的素质发展顺序结构上,幼儿教育的目标把“体”放在首

位,是“体”、“智”、“德”、“美”的顺序结构,而有别于其他阶段“德”、“智”、“体”、“美”的顺序结构,充分考虑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因为,在人的一生发展的所有阶段中,婴幼儿阶段的生命力最脆弱,死亡率相对于其他阶段来说,往往是最高的。所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往往被作为衡量一个社会发达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保护婴幼儿生命与健康,增强他们体质,是幼儿教育的最基本的任务。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与机能的健全发展,是其他各方面发展到基础。儿童年龄越小,身心两方面发展的关系越密切。全面发展在幼儿教育阶段以“体”为先,反映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涉及( )。 、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 )。 A 18世纪末 B 、19世纪末 C 、18世纪中期 D 、19世纪中期 2、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 A 、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 B 、 20世纪 80 年代以后 3、美国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4、美国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5、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8、 1924 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潘菽 D 、廖世承 9、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于 1867~1869 年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 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 A 、《大教学论》 B 、《人是教育的对象》 C 、《教育心理学》 D 、《教育心理学大纲》 10、 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俄国的( ) 1 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 A 、卡普杰列夫 B 、乌申斯基 C 、维果斯基 D 、布隆斯基 11、 (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 、教学环境 B 、教学过程 C 、教学媒体 D 、教学手段 12、 ( )在 1994 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 80 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 A 、布鲁纳 B 、皮亚杰 C 、维果斯基 D 、乌申斯基 13、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分支来进行研究,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的成果简单的移植到教育心理学, 并创立 了心理学的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并从这一理论出发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他是前苏联著名 的心理学 家( )。 A 、维果斯基 B 、布隆斯基 C 、鲁宾斯坦 D 、列昂节夫 14、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认为心理过程不但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而且也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是前苏联 著名的 教育心理学家( )。 A 、鲁宾斯坦 B 、维果斯基 C 、布隆斯基 D 、列昂节夫 15、 在教育心理学中, (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 要 内容。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媒体 C 、教学环境 D 、评价/反思过程 16、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 、教学过程 B 、教学手段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17、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 、教学媒体 B 、教师 C 、学生 D 、教学环境 18、 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它起作用。 A 、教师 B 、教学环境 C 、学生 D 、学校领导 19、 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以 1903 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其作者是( )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布鲁姆 D 、詹姆士 20、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 、教学过程 B 、学习过程 C 、评价过程 D 、反思过程 21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E 、教学环境 22、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 ) A 、学习过程 B 、教学过程 C 、评价/反思过程 D 、管理过程 E 、互动过程 23、 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 )。 A 、如何教 B 、如何评价 C 、如何学 D 、如何管理 E 、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C 、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 D 20世纪 90 年代以后 A 、 19世纪 20年代以前 B 、 19 世纪 80 年代 C 、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 、 20 世纪 80 年代 A 、 19世纪 20年代以前 B 、 19 世纪 80 年代 C 、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 、 20世纪 80 年代以后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6、 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7、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华生 D 、布鲁纳 )编著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C 、华生 D 、桑代克 )。 ,这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布鲁纳 D 、加涅

教育概论练习题

《教育概论》模拟练习 Ⅰ导论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概念解释 1、《学记》----我国先秦时期的《学记》,是我国儒家学派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和理论的概括,它阐明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教育的目的、任务、制度、内容、原则、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等,体系比较严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2、《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在这本著作中,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建立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贯穿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探讨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3、教育学研究范式----范式这个概念代表了从事某一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信念、传统、理论和方法。教育学的研究范式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了教育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基本理念和主要的方式方法。教育学的研究范式不是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不是教育学的研究方式,也不仅仅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取向。 二、问题简答 1、前教育学阶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参考答案:自从有了教育活动,就有了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认识,但是在近代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还没有系统的理性认识,没有成为教育之“学”。因此,可以把这一教育认识活动阶段称为“前教育学时期”。这一阶段,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第二,对教育的论述已经不少,但这些论述还散见在哲学、伦理等著作中,还没有形成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2、教育学形成一门学科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参考答案: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之所以被认为是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普通教育学》这本教育学的巨著已经完全脱离了哲学的体系,形成了教育学自身的话语体系。其次,赫尔巴特还指出:“假如教育学希望尽快地严格地保持自身的概念,并进而培植出独立的思想,从而可能成为研究范围的中心,而不再有这样的危险——像偏僻的、被占领的区域一样受到外人治理,那么情况可好得多。”总之,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这一论著中从一定的理论基础出发,应用一系列的教育基本概念,建构了完整的独立的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了赫尔巴特独有的教育学话语体系和研究典范。 3、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对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毫无用途。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第三,把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就某一个问题构成假设,然后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再进行实验,最后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第四,认为教育实验和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心理实验室进行的,而教育实验则要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 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