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读书报告格式与范文

大学读书报告格式与范文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一. 读书报告有沒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來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來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內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別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二.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甚么感想、疑问和見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來。

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可以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來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現几个重点可以发揮的。把这几個重点列出來,有时间的話,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为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資料或例证。

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他有关的书籍來补充你的論点。这样,你閱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有分量得多。

三. 不止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徹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他有关的书來看,包括﹕

1. 作者的传记;

2. 作者其他作品;

3. 別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 其他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來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 赞与弹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誇獎一番。赞与弹都需要見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內容丰富,描写細膩,刻劃入微,感人肺腑,文章...全是废话。

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

弹当然比赞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養往往遜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並非易事。但不容易並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持手的做法,可是很容易變成一種公式,四平八稳的結果是不汤不水。

因此赞不容易,弹更难,又赞又弹也不简单。

五. 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以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結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來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本文来自:大学生活网(https://www.doczj.com/doc/a1958560.html,)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doczj.com/doc/a1958560.html,/a/duhougan/201005/28439.html

六. 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

己的意見为主要內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牘的抄。否則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別人的唾餘。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如何撰写读书心得报告
一、前言
读书报告是读完书后的心得报告。并不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而是必须把握书中要点,再以自己的话句重加组织所整理出来的文章。
它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要读书
没读书,信口开河,言之无物,不能称为读书报告。
2、要有心得
心得,批评,意见整理,创见。
因此,读书心得报告就是读完一本或相关的几本书后,经过整理思考而写下的感想。撰写的过程分成下列各步骤:
→选定项目
→研拟初步大纲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拟定详细大纲
→撰写报告 

二、读书报告的类型
1、感发型:个人的直觉,以表明对该书的印象与感受。
2、论述型:析论该书之內容旨趣、结构、技巧、并评鉴其价值、地位影响。
3、擷摘型:摘引书中若干具有代表性之片段,夹叙夹议,籍以表彰该书之精神特质。
4、比较型:将该书与同类著作作一比较,衡量其得失优劣。
5、源流型:评价该书所涉及学科之渊源流变,然后具体剖析该书在学术范围之创获贡献。
以上类型可随需要交互使用,不必拘泥。
三、写作前的准备
(一)培养适当的读书方法与技术
1、先做纲要笔记。
2、将原书的序言、导论、目次先看一遍,然后分章节将要点记下。
3、如有批评或心得应随时记下。
4、重新综览笔记,然后将全书的內容大意,扼要而有系统的介绍并加以评论。
(二)选择阅读的书籍
1、老师指定;
本文来自:大学生活网(https://www.doczj.com/doc/a1958560.html,)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doczj.com/doc/a1958560.html,/a/duhougan/201005/28439_2.html
2、学生自订;
3、老师指定范围,学生自订。
(三)确立写作的內容与范围
1、基本认知
读书心得的內容,一般可分为客观描述与主观批评。
客观描述的重点在於所描述的书及其作者,如该书的主题、大纲、范

围以及依据该书对作者写作技巧所下的评语。
主观批评的重点则在於写读书心得者本身,即你对该书的反应与评价;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
务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写作的重点内容
(1)引言:关於书籍本书、作者、或书中议题加以概述。
(2)纵向之历史性回顾:对此问题的前人研究的回顾与其存在的优劣点。
(3)横向之生活经验:可以与书籍內容相启发的。
(4)个人感思:谈你的个人心得,阐述你的主题,对前人的褒贬等。
(5)结论:分析前人与你的研究后,提出几个问题,以及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3、写作的范围
(1)相关书讯:关於所阅读书籍的一些相关讯息,至少二百字。
(2)內容摘录:摘录书中有意义之文字,一百字以上,三百字以內,务需注明摘录文字出处之页码。
(3)个人观点:此部份即为分享文章的主要內容,需至少一千字。
(4)讨论议题:针对书籍內容至少提出一个相关的讨论议题。
4、注意事项
(1)读书心得报告的写法与传统作文的写法,在笔调上的不同,笔锋不一定要带感情。
(2)重要內容要在文章中显示撰写者的知识、逻辑与分析,个人感思需能使读者信服。
(3)以平实的方式叙述,少用“!”与“?”。
(4)写读书心得不一定是要写“书评”式的读书心得 。
(四)收集、参阅有关该书的任何其它资料
四、读书报告的写作规格
1、书目
将选读之书名、作者、出版处所、年月、版次,分项填写於题目左方(参见自校规定)。
2、全书提要
可经由书前序文、绪言或书后跋、后记等,写作该书之缘由、时代背景,书之结构重点,逐一介绍。(勿超过全文三分之一)
(1)重点介绍作者及著书之时代背景。
(2)全书之题旨大意。
3、心得评论
(1)感发:说明该书之精神与特色
(2)论述
(3)批判
4、结语
(1)提出问题
(2)表达期许
(3)归纳主要意见
5、附注
引用资料,应注明出处,不可掠人之美。
6、参考书目
写作报告中,曾参阅哪些书籍、杂志、或其他资料,均应于报告后列出书名、作者。
五、力争做到
架构井然有序,层次条理清晰。
行文简洁明了,造句畅达易读。
批评态度客观,立论要讲证据。
恳切发掘疑问,培养洞视创见。

● 由此,读书心得报告的格式,一般有下列几项:

、书名
二、著者
三、出版社
四、页数
五、內容概要
六、读后心得
七、评语
八、附注
●以下就这格式,介绍一篇读书心得报告做为范例:
一、书名:苦澀的成長
二、著者:朱炎
三、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19版/台北市/爾雅出版社
四、頁數:141
五、內容大意:
这本书包括十篇文章,可称为給青年的十封信,十个主題,每个都有对象。
首篇「愛」,阐释愛的作用,同时辨明时下对愛的曲解以及贏得真愛之道。
次篇「青春」,从描述誤解青春的特質中,勉励青年应有刻苦耐勞,独立自主又淳朴谦虛气質,进而体認出一个人的價值,在於他对人類社会的实际貢獻。
第三篇「火鳳凰」,係以火鳳凰的行徑为喻,勉青年要有理想,要有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
第四篇「挫折」,以「衣衫的領子、袖子最易磨損」之巧喻,勉青年要有面对挫折,不畏挑战的勇气,并体認領導人物,註定要比別人承受更大的挫折。
第五篇「孤独」,簡介离群索居以独立思考的生活方法,鼓励能不畏寂寞,进而領略孤独的況味,以及学習多單独思考問題。
第六篇「怨尤」,說明报怨之害,便是自动地放弃了自己生存的权利与否定自己生命的意义,勉人行事宜務实,切忌好高騖遠。
第七篇「蠱惑」,勉青年由自持、制欲、去私、不惑使自己清醒之后,进而慎思明辨,知保留自己文化的特質与優良傳統,进而培養有为光明遠景獻身的气概。
第八篇「孝道」,阐明践行孝道,最重要的就是幫助年長的父母、祖父母适应这个变迁的社会,让他們由陰暗的角落里走进陽光,享受現代生活的乐趣。
第九篇「生活的艺术」,說明生活本是一种需要勇气与魄力的大艺术,并且唯有从生活的簡化中,才能使心靈蘇活,提高生活的境界。
末篇「人類的母親」,阐释女性的尊严乃人性尊严的基石,肯定人性必須有尊严,就得从尊重女性人格做起,尽力维护女性尊严。
书末还有朱炎先生写作年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从前吃苦,現在有成就而將來成就不可限量的人,其阅历足可为青年之導師。
六、读后心得:
朱炎先生是一个从前吃過苦,現在有成就的人,他的丰富阅历使他能穿過人生重叠的层面,看得深,看得遠,有智慧。他在備嘗生長的痛苦,又把痛苦轉化为喜悅之后,用心写一本小书,一本形体小而價值大的书。他費尽苦心,辛苦写成,成果是甜美的。在这个紛紛用悲观來表示深度的时代,他

这本书从深处发掘乐观,在这个用偏激表示造詣的时代,他这本书完備而中和,更显得难能可貴。他在走完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長途之后,佇足回頭,看看后面的人走得怎么樣,鼓励能好好的走。这一份奉獻,令我敬佩也使我感动。
这十篇文章虽各自独立,但脉絡相通,渾然如一,像一条山脉十座山峰,根本上,他提供人生在世的一种观点,一种哲学。沒有哲学和沒有面包同样令人活不下去。他从上游解決人生问题,正本清源。这种建設工作,可以使医生、警察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忙碌。这十篇文章,一方面探討了人生潛藏於內的幽微,一方面勾勒了人生形之於外的峥嵘,同时也給理想的中國青年摹出風貌典型。人在青年时期辛苦寻觅的東西,大半都在这本书里。 

七、评语:
朱炎先生是一位热愛学問而有学問,热愛真理而认识真理,热愛青年而了解青年,热愛人生而能奉献自己,不但是一个卓越的散文家,更是一个把墨水变成热血的人。他的筆是一座橋,从他的內心到读者內心,交流互通,如響斯应。
推銷鋼琴的廣告有一句話:「学琴的孩子不会学坏」,意思是說音乐能淨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境界,使人发現并追求較完美的模式。我也要說,熟读朱炎教授这本书的人也不会学坏,因为他不会走錯路。
中國多一本这样的书,就可以少一座监狱。
八、附註:本书六十七年初版,时著者年四十二岁。
另外,除了封面要写校名、自拟的题目、专业、学号、姓名、读书时间之外,正文第一行要居中写上自拟的题目,且字数不超过20,允许有副标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