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教材知识体系结构与框架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教材知识体系结构与框架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教材知识体系结构与框架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教材知识体系结构与框架

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集合

函数及其定义

函数的

基本性

概念

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基本运算交、并、补

基本关系:交集、并集、补集、全集、属于

概念

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

展示发放:图像法、列表

区间:闭开,半开半闭

最大、最小值定义义

单调性

奇偶性;判

断方法

增函数

减函数

元素的概念、个数

本初等函数

第二章

指数函数

幂函数

对数函数

互为反函数

指数幂

指数函数性质

定义 性质

图像

定义域R 值域(0,+∞) 过定点(0,1) 单调性

定义:

性质

单调性

奇偶性

过(1,1)

对数函数及性质

对数与对数运

定义

性质

图象

过点(1,0)

单调性

值域

对数底数

真数定义

运算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a a a a

a a n a a M N M N M

M N N

M n M ?=+=-=

定义域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r s r s

r s rs r r r

a a a a a a

b a b +===

有理数指数幂

无理数指数幂

整数指数幂

]

第三章

函数与

函数

模型

及应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视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关系

定义

零点定理

求根步骤

二分法定义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

必修二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

图与直观图

空间几何体

的表面积与

体积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锥、柱、台、球的结构特征

直观图

三视图

斜二侧画法

平行投影与中心投

侧视图

正视图

俯视图

锥、柱、台的表面积与体积

球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

点、直线、平 面间的位置关系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空间点、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平面:公理1、公理2、公理3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面与平面间的位置关系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异面直线

共面

平行直线:公理4

相交直线

直线在平面内 相交 平行

平行

相交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直线的方程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斜率tan k α=

倾斜角0°≤α<180°

点斜式)(11x x k y y -=-

截距式

b kx y +=

两点式

11

2121

y y x x y y x x --=

-- 一般式

0=++C By Ax

212121,//b b k k l l ≠=?

12121-=?⊥k k l l

点到直线的距离2

200B A C By Ax d +++=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22121||()()AB x x y y =-+-

平行线间的距离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00222

1

11C y B x A C y B x A

第四章

圆与方程

空间直角坐标系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圆的方程

022=++++F Ey Dx y x

圆的标准方程

()()22

2r b y a x =-+-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概念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212212212)()()(z z y y x x d -+-+-=

相离与C l r d ?>

相切与C l r d ?=

相交与C l r d ?<

相交r R d r R +<<-

内切r

R d

-=

外切r R d

+=

内含r

R d

-<

相离r R d

+>

必修三

第一章

算法初

算法案例

基本算法语句

算法与程序框图

输入语句、输出语赋值语句

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程序框图

算法的概念

秦久韶算法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

减损术

顺序结构

条件结构

循环结构

第二章 统计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随机抽样

用样本估计总体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分层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随机法

抽签法

用数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系统抽样

求极差

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列频率分布表

将数据分组

决定组距组数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标准差

正相关

负相关

回归直线

第三章

随机事件的概率

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

概率

频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

性质

意义

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

概率

基本事

件特征

任何事件都可表示为基本事件的和

任何两个不同事件互斥

定义

概率

必修四

第一章

任意角和弧度制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

()sin y x ω?=A +

的图像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弧度制

任意角

负角 零角

正角

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

相位x ω?+ 周期2πω

T =

频率12f ωπ

==T

振幅A 初相? 公式六 公式五 公式四 公式三 公式二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

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周期 奇偶性 单调性

值域

最大最小值 奇偶性

单调性

周期性

余弦为偶

正弦为奇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

面向量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平面向量应用实例

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

向量的几何表示

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

向量数乘运算及几何意义 向量减法运算及几何

意义

向量加法运算及几何意义

共线的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坐标运算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坐标表示,模,夹

物理背景与定义

有向线段

零向量,单位

向量 平行向量

()()a a λμλμ=

()a a a λμλμ+=+

()

a b a b λλλ+=+

向量加法三角形法则

向量加法平行四边形法则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极坐标表示

投影

()

cos 0,0,0180

a b a b a b θθ?=≠≠≤≤

1212

2222

1122

cos x x y y a b a b

x y x y θ+?=

=

++

(),a x y =

22

a x y =+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余弦正切公式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

-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

+ ()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2222cos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

22tan tan 21tan ααα

=

- sin22sin cos ααα=

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

应用举例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2222cos c a b ab C =+-

2222cos b a c ac =+-B

2sin sin sin a b c

R C

===A B 2222cos a b c bc =+-A

第二章

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等差数列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等比数列前n 项和()()()11111111n

n n na q S a q a a q q q q =??

=-?-=≠?--?

有穷数列无穷数列

数列项

定义

等差中项2a c b +=

通项()11n a a n d =+-

公差n m a a d

n m

-=-

()112

n n n S na d -=+

数列的应用

通项11n n

a a q -=

等比中项2n

p q a a a =?

公比n m

n m

a q a -=

定义

()12

n n n a a S +=

必修五

第三章

不等式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

基本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0a b a b -

0a b a b -=?=

0a b a b ->?>

20ax bx c ++=

20ax bx c ++> 20ax bx c ++<

2a b ab +≥

最大最小值问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目标函数

线性目标函数 线性规划

可行解 可行域

最优解

选修1-1

常用逻辑用语命题及其关系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简单的逻辑连接词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存在量词)

(

,x

p

M

x∈

?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

,x

p

M

x?

?

全称量词)

(

,x

p

M

x∈

?

命题

充要条件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四种命题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第一章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选修1-2

第一章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

想及初步应用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

思想与初步应用

1

221n

i i i n

i

i x y nx y b x nx a y bx

==?

-?

?=??-??=-??∑∑ 样本中心

总偏差平方和

回归方程a bx y +=∧

独立性检验 分类变量随机变量2K 越大,说明两个分类变量,关系越强,反之,越弱。

统计案例 第二章 推

理与证明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

间接证明:反证法 直接证明 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 提出猜想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分析法 综合法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数系扩充与复数概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

则运算

复数的几何意义

数系扩充与复数概

表示

复数,虚数单位z=a+bi

乘除运算

加减法运算及几何

意义z1±z2 = (a +

b)±(c + d)i;

共轭复数

z1÷z2 ==

-

+

-

+

)

)(

(

)

)(

(

di

c

di

c

di

c

bi

a

i

d

c

ad

bc

d

c

bd

ac

2

2

2

2+

-

+

+

+(z

2

≠0) ;

z1.z2 = (a+bi)·(c+di)=

(ac-bd)+ (ad+bc)i;

第四章

流程图

结构图

选修2-1 系

常用逻辑用语命题及其关系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简单的逻辑连接词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存在量词)

(

,x

p

M

x∈

?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

,x

p

M

x?

?

全称量词)

(

,x

p

M

x∈

?

命题

充要条件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四种命题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四种命题及其关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第一章

高中数学知识点体系框架超全超完美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整合 函数与方程区间建立函数模型 抽象函数复合函数分段函数求根法、二分法、图象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单调性:同增异减赋值法,典型的函数 零点函数的应用 A 中元素在 B 中都有唯一的象;可一对一(一一映射),也可多对一,但不可一对多 函数的基本性质 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对称性 最值 1.求单调区间:定义法、导数法、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 1.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看f (-x )=f (x )还是-f (x ). 2.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x =0有意义,则f (0)=0. 3.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之也成立。 f (x +T)=f (x );周期为T 的奇函数有:f (T)=f (T/2)= f (0)=0.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对勾函数、三角函数有界性、线性规划、导数、利用单调性、数形结合等。 函数的概念 定义 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 表示三要素使解析式有意义及实际意义 常用换元法求解析式 观察法、判别式法、分离常数法、单调性法、最值法、重要不等式、三角法、图象法、线性规划等 定义域 对应关系值域 函数常见的几种变换平移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伸缩变换 基本初等函数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幂函数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 定义、图象、性质和应用 函数 映 射 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 退出 上一页 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 导数 导数概念函数的平均变化率运动的平均速度曲线的割线的斜率 函数的瞬时变化率运动的瞬时速度曲线的切线的斜率 ()()的区别 与0x f x f ' '0 t t t v a S v ==,() 0' x f k =导数概念 基本初等函数求导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ln 1ln ln 1 log sin cos cos sin 0''' ' 1' 'x x x x a n n e e a a a x x a x x x x x x nx x c c ==== -====-;;;;;;; 为常数()()()()[]()() ()()[]()()()()()()()()()()()[]2)3()2()1(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 ? ????+=?±=±是可导的,则有:,设()()[]()() x u u f x g f ' ' ' ?=1.极值点的导数为0,但导数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2.闭区间一定有最值,开区间不一定有最值。导数应用函数的单调性研究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曲线的切线变速运动的速度生活中最优化问题 ()()()(). 00''在该区间递减在该区间递增,x f x f x f x f ?1.曲线上某点处切线,只有一条;2.过某点的曲线的切线不一定只一条,要设切点坐标。 一般步骤:1.建模,列关系式;2.求导数,解导数方程;3.比较区间端点函数值与极值,找到最大(最小)值。 定 积分与微积分 定积分概念 定理应用 性质定理含意微积分基本 定理 曲边梯形的面积变力所做的功 ()的极限 和式i n i i x f ?∑-=1 1 ξ定义及几何意义 1.用定义求: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 2.用公式。 ()()()()[]()()()()()()()() c b a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g dx x f dx x g x f dx x f k dx x kf c b b a c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 莱布尼兹公式牛顿则若--==?a F b F dx x f x f x F b a ,'1.求平面图形面积;2.在物理中的应用(1)求变速运动的路程: (2)求变力所作的功; ()?=b a dx x F W ()dt t v s a b ?=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公式大全_高中数学排列组合重点知识.doc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公式大全_高中数学排列 组合重点知识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公式大全_高中数学排列组合重点知识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公式大全 1.排列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 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p(n,m)表示. p(n,m)=n(n-1)(n-2) (n-m+1)= n!/(n-m)!(规定0!=1). 2.组合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 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n,m) 表示. c(n,m)=p(n,m)/m!=n!/((n-m)!*m!);c(n,m)=c(n,n-m); 3.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 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循环排列数=p(n,r)/r=n!/r(n-r)!. n个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的个数分别是n1,n2,...nk这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 n!/(n1!*n2!*...*nk!). k类元素,每类的个数无限,从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为c(m+k-1,m).

排列(Pnm(n为下标,m为上标)) Pnm=n (n-1)....(n-m+1);Pnm=n!/(n-m)!(注:!是阶乘符号);P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 =n!;0!=1;Pn1(n为下标1为上标)=n 组合(Cnm(n为下标,m为上标)) Cnm=Pnm/Pmm ;Cnm=n!/m!(n-m)!;C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 =1 ;Cn1(n为下标1为上标)=n;Cnm=Cnn-m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公式记忆口诀 加法乘法两原理,贯穿始终的法则。与序无关是组合,要求有序是排列。 两个公式两性质,两种思想和方法。归纳出排列组合,应用问题须转化。 排列组合在一起,先选后排是常理。特殊元素和位置,首先注意多考虑。 不重不漏多思考,捆绑插空是技巧。排列组合恒等式,定义证明建模试。 关于二项式定理,中国杨辉三角形。两条性质两公式,函数赋值变换式。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重点知识 1.计数原理知识点 ①乘法原理:N=n1 n2 n3 nM (分步) ②加法原理:N=n1+n2+n3+ +nM (分类) 2. 排列(有序)与组合(无序) Anm=n(n-1)(n-2)(n-3) (n-m+1)=n!/(n-m)! Ann =n! Cnm = n!/(n-m)!m!

高中数学知识点完整结构图

高中数学知识点1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 ?? ?? ?? ?????????? ???????? ??????????????????????? ?????????????????????=???????

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高中数学)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重点

第一章课程知识 1.高中数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⑴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 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⑵高中数学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⑶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⑷高中数学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等其他课程的基础。 2.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⑴高中数学课程的定位: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培养数学专门人才的基础课。 ⑵高中数学增加了选择性(整个高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学生发展、培养自己的兴趣、 特长提供空间。 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⑷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数学科学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学习 兴趣的需要;是培养自信心的需要;数学应用的广泛性需要学生具有应用意识。 ⑸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调发现和提出问题;强调归纳、演绎并重;强调数学探究、 数学建模。 ⑹重视“双基”的发展(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结论的本质; 强调概念、结论产生的背景;强调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⑺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强调了数学文化的 重要作用。 ⑻全面地认识评价: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学习的水平和情感态度的变化;终结性评价和 过程性评价。 3.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 ⑴总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 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⑵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⑶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是本次课程改革最大的变化之一。 ⑷五大基本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据处理能 力 4.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结构: ⑴必修课程(每模块2学分,36学时):数学1(集合、函数)、数学2(几何)、数学3(算 法、统计和概率)、数学4(三角函数、向量)、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⑵选修课程(每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专题1学分,18学时): ①选修系列1(文科系列,2模块):1-1(“或且非”、圆锥曲线、导数)、1-2(统计、 推理与证明、复数、框图) ②选修系列2(理科系列,3模块):2-1(“或且非”、圆锥曲线、向量与立体几何)、 2-2(导数、推理与证明、复数)、2-3(技术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③选修系列3(6个专题) ④选修系列4(10个专题) 5.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 函数主线、运算主线、几何主线、算法主线、统计概率主线、应用主线。 6.教学建议: ⑴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

高考数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高考数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高考,意味着什么?那是一座窄窄的桥,千军万马将要从这里挤过,要发挥的优势和能力,来保证自己不被淘汰。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1 (1)先看“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当命题“若p则q”为真时,可表示为p=q,则我们称p为q 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这里由p=q,得出p为q的充分条件是容易理解的。 但为什么说q是p的必要条件呢? 事实上,与“p=q”等价的逆否命题是“非q=非p”。它的意思是:若q不成立,则p一定不成立。这就是说,q对于p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是必要的。 (2)再看“充要条件” 若有p=q,同时q=p,则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必要条件。简称为p是q的充要条件。记作p=q

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等价于”这一概念;如果从命题A成立可以推出命题B成立,反过来,从命题B成立也可以推出命题A 成立,那么称A等价于B,记作A=B。“充要条件”的含义,实际上与“等价于”的含义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命题A等价于命题B,那么我们说命题A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命题B成立;同时有命题B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命题A成立。 (3)定义与充要条件 数学中,只有A是B的充要条件时,才用A去定义B,因此每个定义中都包含一个充要条件。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这一定义就是说,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是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显然,一个定理如果有逆定理,那么定理、逆定理合在一起,可以用一个含有充要条件的语句来表示。 “充要条件”有时还可以改用“当且仅当”来表示,其中“当”表示“充分”。“仅当”表示“必要”。 (4)一般地,定义中的条件都是充要条件,判定定理中的条件都是充分条件,性质定理中的“结论”都可作为必要条件。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2 基本事件的定义: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树状图分布)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网络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函数 ,,,A B A x B y f B A B x y x f y y x y →映射定义:设,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对于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元素, 在集合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为从集合到集合的一个映射传统定义:如果在某变化中有两个变量并且对于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定义 按照某个对应关系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就是的函数。记作函数及其表示函数{ [][][][][]().,,()()(),,1212()()(),,12f x a b a x x b f x f x f x a b a b f x f x f x a b a b a =≤<≤<>???????????????近代定义:函数是从一个数集到另一个数集的映射。定义域函数的三要素值域对应法则解析法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单调性函数的基本性质传统定义:在区间上,若如,则在上递增,是 递增区间;如,则在上递减,是的递减区间。导数定义:在区间[][][][][]()1()2()()00,()0(),,()0(),,y f x I M x I f x M x I f x M M y f x b f x f x a b a b f x f x a b a b =∈≤∈==????><<=?=><

高一数学知识要点与公式总结高一数学公式大全总结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公式大全

高一数学知识要点与公式总结高一数学公式大全总结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 全 高一数学公式大全总结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一数学知识要点与公式总结1)、理解集合中的有关概念 (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用符号,表示。 (3)常用数集的符号表示: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实数集。 (4)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 (5)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计算: (1)若集合中有 n 个元素,则集合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_________,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__________,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3)、若 ; 则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 若 ; 则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 若 ; 则是的充要条件 ; 若 ; 则是的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 4)、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否命题与逆命题具有相同的 ; 5)、反证法:当证明“若,则”感到困难时,改证它的等价命题“若则”成立,步骤:1、假设结论反面成立;2、从这个假设出发,推理论证,得出矛盾;3、由矛盾判断假设不成立,从而肯定结论正确。 矛盾的 1、与原命题的条件矛盾;2、导出与假设相矛盾的命题;3、导出一个恒假命题。 适用与待证命题的结论涉及“不可能”、“不是”、“至少”、“至多”、“唯一”等字眼时。 正面词语等于大于小于是都是至多有一个否定正面词语至少有一个任意的所有的至多有 n 个任意两个否定 1)、映射与函数: (1)映射的概念: (2)一一映射: (3)函数的概念: 2)、函数的三要素:,,。 (1)函数解析式的求法:①定义法(拼凑):②换元法: ③待定系数法:④赋值法: (2)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含参问题的定义域要分类讨论; 对于实际问题,在求出函数解析式后;必须求出其定义域,此时的定义域要根据实际意义来

高一数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 一、集合相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x-3>2},{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B,BC,那么AC ④如果AB同时B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二、函数 1、函数定义域、值域求法综合 2.、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3、恒成立问题的求解策略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图(理科)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图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集合集合的性质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解析法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列表法 图像法 定义域 函数的三要素对应关系 值域 单调性 奇偶性 函数的性质周期性 极值 最值一次、二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图像、性质和应用函数函数的分类幂函数 复合函数三角函数 分段函数 函数图像及其变换平移、对称、翻折和伸缩变换 概念 反函数存在条件 与原函数的关系 函数与方程函数的零点对应方程的解 函数的应用建立函数模型 任意角弧度制与三角函数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 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中的公式和角、差角公式 二倍角公式与半角公式 三角函数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 正弦函数三要素 三角函数余弦函数性质 正切函数图像及其变换 正弦定理 解三角形余弦定理 三角形面积

柱体结构 椎体 空间几何体台体三视图和直观图 球体 简单组合体表面积与体积 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点、直线、平面的关系直线、平面平行的性质和判定 直线、平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立体几何点到点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空间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 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异面直线形成的角 空间的角直线与平面形成的角 倾斜角、斜率和截距 点斜式 斜截式 直线直线与方程两点式 截距式 一般式 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垂直与平行的条件 圆与方程一般方程与标准方程 几何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几何 圆锥曲线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 双曲线性质 离心率 点到点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面距离点到圆的距离 两平行线的距离 直线到圆的距离 相离圆的距离 对称问题中心对称关于点对称 轴对称关于直线对称 平面向量概念 向量加减法 向量运算向量的数乘 向量的数量积 空间向量几何意义及应用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图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图必修一:第一章集合 集合含义与表示 基本关系 基本运算 列举法{a,b,c,…} 描述法{x|p(x)} 图象法 包含关系 相等关系 交集:A∩B={x|x∈A且x∈B} 并集:A∪B={x|x∈A或x∈B} 补集:{|} U C A x x U x A =∈? 且 韦恩图; 数轴 子集; 真子集 函数概念 定义域 对应关系 值域 表示 解析法 图象法 列表法 性质 单调性 定义 图象特征 最值 奇偶性 定义 图象特征:对称性 映射映射的概念上升或下降 第二章函数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基本初等函数(Ⅰ) 指 数 与 指 数 函 数 指 数 根式n a 分数指数幂(0,,*,1) m n m n a a a m n N n =>∈> 无理数指数幂 运算性质 指 数 函 数 定义(0,1) x y a a a =>≠ 图象: “一撇或一捺”,过点(0,1).见教材P91 性质: 位于x轴上方,以x轴为渐近线 对 数 与 对 数 函 数 对 数 定义:x a N x a N = 若则叫以为底的对数 运算性质 对 数 函 数 定义:log(0,1) a y x a a =>≠ 图象:位于y轴右侧,以y轴为渐近线.见教材P103 性质:过点(1,0) log()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a a a a a a n a a M N M N M M N N M n M ?=+ =- = () () r s r s r s rs r r r a a a a a ab a b + = = = 幂 函 数 定义:y xα = 具体的五 个幂函数 2 3 1 2 1 y x y x y x y x y x- = = = = = 特征:过点(1,1), 当0 α>时在(0,) +∞ 上递增;当0 α<时, 在(0,) +∞上递减。 换底公式: log log(0,1,0,1,0) log c a c b b a a c c b a =>≠>≠> 图象:P109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最新版复习资料)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辑、充要条件 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与 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 ⑷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 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 ⑸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 ⑹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应 用 ⑺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⑻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 用 ⑼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空间向量⑽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⑾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态分布 ⑿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 ⒀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最全面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超详细)

高中数学讲义必修一第一章复习 知识点一 集合的概念 1.集合:一般地,把一些能够 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 构成的集合 ( 或集),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 A , B ,C , 来表示. 2.元素:构成集合的 a ,b , c , 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 来表示.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 知识点二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1.属于:如果 a 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集合 A ,记作 a A. 2.不属于:如果 a 不是集合 A 中的元素,就说 a 集合 A ,记作 a A. 知识点三 集合的特性及分类 1.集合元素的特性 、 、 . 2.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 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含有 元素的集合. 3.常用数集及符号表示 名称 非负整数集 (自然数集 ) 整数集 实数集 N * 或 N N + Z Q R 符号 知识点四 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 ,并用花括号“ {} ”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 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知识点五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1.子集与真子集 图形语言 定义 符号语言 (Venn 图) 如果集合 A 中的 元素都是 集合 B 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 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 A 为集合 ( 或 ) 子集 B 的子集 如果集合 A ? B ,但存在元素 ,且 ,我们称集 ( 或 ) 真子集 合 A 是集合 B 的真子集 2.子集的性质 (1)规定:空集是 的子集,也就是说,对任意集合 A ,都有 .(2) 任何一个集合 A 都是 它本身的子集,即 .(3) 如果 A ? B , B? C ,则 .(4) 如果 A B ,B C ,则 . 3.集合相等

重要重点高中数学知识点集锦

重要重点高中数学知识点集锦

————————————————————————————————作者:————————————————————————————————日期: 2

高中数学重要知识 点集锦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1、任意角 1、 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 2、 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Z k k ∈+=,2παββ. §1.1.2、弧度制 1、 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叫做1弧度的角. 2、 r l = α. 3、弧长公式:R R n l απ==180. 4、扇形面积公式:lR R n S 2 1 3602== π.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 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 圆交于点()y x P ,,那么: x y x y = ==αααtan ,cos ,sin . 2、 设点()00,y x A 为角α终边上任意一 点,那么:(设2 020y x r +=) r y 0sin = α,r x 0cos =α,0 0tan x y =α. 3、 αsin ,αcos ,αtan 在四个象限的 符号和三角函数线的画法. 4、 诱导公式一: ()()(). tan 2tan ,cos 2cos , sin 2sin απααπααπα=+=+=+k k k (其中:Z k ∈) 5、 特殊角0°,30°,45°,60°, 90°,180°,270°的三角函数值. α 6 π 4 π 3 π αsin αcos αtan §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 平方关系:1cos sin 2 2 =+αα. 2、 商数关系:α α αcos sin tan = .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 诱导公式二: ()()(). tan tan ,cos cos , sin sin ααπααπααπ=+-=+-=+ 2、诱导公式三: ()()(). tan tan ,cos cos , sin sin αααααα-=-=--=- 3、诱导公式四: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架图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框架图

{1.11.2 1.32.12.22.33.1?????????????????????????集合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函数及其表示函数的基本性质指数函数必修一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对数函数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函数与方程1.11.21.32.12.22.33.13.23.3???????????????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二章: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必修二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直线的方程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第四章:圆与方程 4.14.24.3?????????????????????????? 圆的方程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空间之间坐标系1.11.21.32.12.22.33.13.23.3???????????????????????????????? 算法与程序框图第一章:算法初步基本算法语句算法案例随机抽样必修三第二章:统计 用样本估计总体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三章:概率 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

1.11.21.31.41.5)1.6 2.12.22.32.42.5x ω?????????+????????????任意角和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第一章: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函数y=Asin(的图像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必修四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第二章: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 3.13.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1.11.22.12.22.3n 2.42.5n 3.13.23.33.42a b ab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第一章:解三角形应用举例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等差数列第二章:数列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必修五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第三章:不等式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

重要高中数学知识点集锦

高中数学重要知识 点集锦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1、任意角 1、 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 2、 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Z k k ∈+=,2παββ. §1.1.2、弧度制 1、 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叫做1弧度的角. 2、 r l = α. 3、弧长公式:R R n l απ== 180 . 4、扇形面积公式:lR R n S 2 1 3602== π.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 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 圆交于点()y x P ,,那么: x y x y = ==αααtan ,cos ,sin . 2、 设点()00,y x A 为角α终边上任意一 点,那么:(设2 020y x r +=) r y 0sin = α,r x 0cos =α,0 0tan x y =α. 3、 αsin ,αcos ,αtan 在四个象限的符号和三角函数线的画法. 4、 诱导公式一: ()()(). tan 2tan ,cos 2cos , sin 2sin απααπααπα=+=+=+k k k (其中:Z k ∈) 5、 特殊角0°,30°,45°,60°, 90°,180°,270°的三角函数值. 1、 平方关系:1cos sin 2 2 =+αα. 2、 商数关系:α α αcos sin tan = .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 诱导公式二: ()()(). tan tan ,cos cos ,sin sin ααπααπααπ=+-=+-=+ 2、诱导公式三: ()()(). tan tan ,cos cos , sin sin αααααα-=-=--=- 3、诱导公式四: ()()(). tan tan ,cos cos ,sin sin ααπααπααπ-=--=-=-

江苏省高中数学知识点体系框架超全超完美

数轴、V een 图、函数图象 集合 集合元素的特性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分类 有限集 无限集空集φ 集合的表示 列举法、特征性质描述法、V een 图法 集合的基本关系 真子集 子集几何相等性质 集合的基本运算 补集 交集q p 并集q p . p q ,则逆命题:若. q p ,则原命题:若. q p ??,则否命题:若.p q ??,则逆否命题:若互为逆否互逆 互逆 互否 互否 四种命题 {}{}{}{}{}{}{}{}. 000)8()7()6(22)5()4()3()2()1(1φφφφφφφ???∈?∈????=??-≠ ,表示空集,表示集合, ,区别:,,的集合; 表示只有一个元素表示元素, 区别:一般地,与表示集合与集合关系; 表示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区别:,个真子集; 有个子集,个元素的集合有含有;,则,若; 或则则;真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a a a a a n C A C B B A B A B A B A A A n n ()()()()()()()()()()()()()()()()(); ;结合律:; ; 分配律:; ; ;;;或,,;,,,C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B C A C B A C A A C C A C A U A C A B A B A B A A B A B A B A A B A A A A A A A A A A U U U U U U U ========????=??=====)6()5()4()3()2()1(φφφφ基本逻辑 联结词 ∨或() q p ??或∧且? 非q p ∧q p ∨量词 全称量词存在量词 全称命题存在命题 ()()00::x p M x p x p M x p ?∈??∈?,;则,若()() x p M x p x p M x p ?∈??∈?,;则,若::00否定 第一部分集合与简易逻辑 退出 上一页 函数与方程区间 建立函数模型 抽象函数复合函数分段函数求根法、二分法、图象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单调性:同增异减赋值法,典型的函数零点函数的应用 A 中元素在 B 中都有唯一的象;可一对一(一一映射),也可多对一,但不可一对多 函数的基本性质 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 最值 1.求单调区间:定义法、导数法、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 1.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看f (-x )=f (x )还是-f (x ). 2.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x =0有意义,则f (0)=0. 3.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之也成立。 f (x +T)=f (x );周期为T 的奇函数有:f (T)=f (T/2)= f (0)=0.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对勾函数、三角函数有界性、线性规划、导数、利用单调性、数形结合等。 函数的概念 定义 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 表示 三要素使解析式有意义及实际意义 常用换元法求解析式 观察法、判别式法、分离常数法、单调性法、最值法、重要不等式、三角法、图象法、线性规划等 定义域 对应关系值域 函数常见的几种变换平移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伸缩变换 基本初等函数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幂函数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 定义、图象、性质和应用 函数 映 射 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 退出上一页

2020高一重点数学知识点整理5篇

2020高一重点数学知识点整理5篇 高中数学是很多同学的噩梦,知识点众多而且杂,对于高一的同学们很不友好,建议同学们通过总结知识点的方法来学习数学,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高一数学知识点,希望大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数学知识点1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 (1)A是B的一部分,; (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 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实 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1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B,BC,那么AC ④如果AB同时B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子集个数: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含有2n-1个非空子集,含有2n-1个非空真子集 高一数学知识点2 (一)、映射、函数、反函数1、对应、映射、函数三个概念既有共性又有区别,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而函数又是一种特殊的映射.2、对于函数的概念,应注意如下几点:(1)掌握构成函数的三要素,会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2)掌握三种表示法——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能根实际问题寻求变量间的函

数关系式,特别是会求分段函数的解析式.(3)如果y=f(u),u=g(x),那么y=f[g(x)]叫做f和g的复合函数,其中g(x)为内函数,f(u)为外函数.3、求函数y=f(x)的反函数的一般步骤:(1)确定原函数的值域,也就是反函数的定义域;(2)由y=f(x)的解析式求出x=f-1(y);(3)将x,y对换,得反函数的习惯表达式y=f-1(x),并注明定义域. 注意①:对于分段函数的反函数,先分别求出在各段上的反函数,然后再合并到一起.②熟悉的应用,求f-1(x0)的值,合理利用这个结论,可以避免求反函数的过程,从而简化运算. 高一数学知识点3 指数函数 (1)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集合,这里的前提是a 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 (2)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3)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4)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 (5)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轴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