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说】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习题:4.3 化学实验方案与设计 Word版缺答案

【师说】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习题:4.3 化学实验方案与设计 Word版缺答案

【师说】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习题:4.3 化学实验方案与设计 Word版缺答案
【师说】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习题:4.3 化学实验方案与设计 Word版缺答案

十六化学实验方案与设计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6·临沂二模)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B

2.(2015·全国卷Ⅰ)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3.(2014·高考全国卷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象得到实验结论。A.Na2S与稀硫酸发生反应:Na2S+H2SO4===Na2SO4+H2S↑,H2S气体通过导管进入③,产生Ag2S黑色沉淀,可能是H2S与AgNO3反应的结果,不能得出K sp(AgCl)>K sp(Ag2S)。B.浓硫酸使蔗糖发生脱水炭化,并与生成的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SO2和H2O,混合气体通过导管进入③,其中SO2与溴水发生反应:SO2+Br2+

2H2O===H2SO4+2HBr,该过程中浓硫酸体现脱水性和强氧化性。C.稀盐酸与Na2SO3发生反应:Na2SO3+2HCl===2NaCl+SO2↑+H2O,SO2与Ba(NO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BaSO4沉淀,若③中为BaCl2等可溶性钡盐,则不能生成沉淀。D.浓硝酸与Na2CO3发生反应:Na2CO3+2HNO3===2NaNO3+CO2↑+H2O,说明HNO3的酸性强于H2CO3。③中Na2Si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但不能据此证明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其原因是浓硝酸具有强挥发性,挥发出的HNO3气体与CO2一并进入Na2SiO3溶液,且均能与其发生反应而产生H2SiO3沉淀。

答案:B

4.(2016·唐山模拟)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此装置可以实现Cl2的制取、收集、尾气吸收

B.此装置可以实现乙酸乙酯的制取和收集

C.此装置可以形成Cu-Zn原电池

D.此装置可证明H2CO3的酸性大于H2SiO3

解析:制取Cl2需要加热,且收集Cl2时导管应“长进短出”,A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收集乙酸乙酯时导管口应置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以防倒吸,B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装置没有排除挥发出的硝酸的干扰,D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C

5.Y形管是一种特殊的仪器,与其他仪器组合可以进行某些实验探究。利用下图装置可以探究SO2与BaCl2反应生成BaSO3沉淀的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广口瓶,参与反应

B.c、d两根导管都必须插入BaCl2溶液中,保证气体与Ba2+充分接触

C.Y形管乙中产生的为氧化性气体,将BaSO3氧化为BaSO4沉淀

D.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NaOH固体

解析:玻璃管起到平衡内外大气压的作用,选项A错误;要使SO2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故应通过d管向溶液中通入碱性气体NH3,d管不能完全插入溶液中,否则生成的氨气溶解于水时,易造成倒吸,选项B错误;实验目的“探究……生成BaSO3沉淀的条件”,不是探究生成BaSO4沉淀的条件,选项C错误;Y形管乙用于制备碱性气体,使广口瓶内溶液为碱性或中性,从而促进BaSO3沉淀的生成,选项D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6.实验室常用苯甲醛制备苯甲醇,其反应原理为:

2C6H5CHO+KOH―→C6H5CH2OH+C6H5COOK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及实验装置图如下:

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三颈烧瓶中加入适量KOH 、水和2.12 g 苯甲醛,按如图连接好装置,搅拌,加热,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向三颈烧瓶中加入冷水,混匀,冷却。将混合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用乙醚萃取、分液。将乙醚层依次用10%碳酸钾溶液、水洗涤。

③将②中得到的乙醚层倒入盛有少量无水硫酸镁的锥形瓶中,振荡、静置后将其转入蒸馏装置,先缓慢均匀加热,然后收集205℃左右的馏分,最后得苯甲醇0.78 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冷凝管中的水应从________口进入(选填“a”或“b”)。

(2)步骤②中,最后用水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_。将分液漏斗中两层液体分离开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先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先缓慢均匀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

(5)本实验中苯甲醇的产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1)搅拌可使苯甲醛和氢氧化钾溶液充分混合,使反应充分进行;为保证冷凝效果,冷凝水应下进上出。(2)乙醚层中有杂质,水洗可除去KOH 、苯甲酸钾和碳酸钾等杂质。

(3)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吸收水,防止蒸馏所得产物中混有水。(4)乙醚的沸点为34.6℃,缓

慢均匀加热可除去低沸点的乙醚。(5)2.12 g 苯甲醛理论上可以制得苯甲醇的质量为2.12 g 2×106

×108=1.08 g ,则苯甲醇的产率为0.78 g 1.08 g

×100%=72.2%。 答案:(1)使苯甲醛和氢氧化钾溶液混合均匀、加快反应速率 a

(2)除去KOH 、苯甲酸钾和碳酸钾等杂质 把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3)作干燥剂(或吸收水)

(4)除去苯甲醇中混有的乙醚 (5)72.2

7.(2016·济南模拟)黄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FeS 2(硫元素显-2价、铁元素显+2价)。实验室用黄铜矿为原料制取单质铜和铁红(Fe 2O 3)的流程如下:

已知:CuFeS 2+O 2=====高温Cu +FeS +SO 2

FeS +2HCl===FeCl 2+H 2S ↑

(1)在实验室中,应将黄铜矿粉末放在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焙烧。

(2)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SO 2和H 2S 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检验它们的性质。该实验证明SO 2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欲选用下列部分装置在实验室中以MnO 2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

①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按气流方向由左到右,导管口连接顺序为a →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连接好后,在装药品前,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向滤液A 中通入Cl 2,某同学取通入Cl 2后的溶液滴加KSCN 溶液,用来证明Cl 2的

氧化性比Fe 3+强的结论。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________(填“是”或“否”),请用简要文字

解释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使用20 g 黄铜矿粉末可制得8 g Fe 2O 3(铁红),则该黄铜矿中含CuFeS 2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进行且过程中无额外物质损耗)。

解析:(1)实验室焙烧固体物质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使用蒸发皿。(2)SO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证明其有漂白性;SO 2与H 2S 相遇有烟生成,且试剂瓶壁有淡黄色固体生成,即生成单质硫,证明SO 2具有氧化性。(3)②A 装置用于制取氯气,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应使产生的氯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以除去其中的HCl 气体,再通过浓硫酸以除去其中的水蒸气,然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尾气。③检查装置气密性要首先关闭活塞,且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以形成封闭系统,微热较大容积的容器,利用压强差

原理来检验。(4)CuFeS 2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664+56+32×2

×100%=30.43%。故该黄铜矿中CuFeS 2的质量分数为8×11216020×30.43%

×100%=92%。 答案:(1)坩埚 (2)漂白 氧化

(3)①MnO 2+4H ++2Cl -=====△Mn 2++Cl 2↑+2H 2O

②b →c →g →h →d ③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气管插入水中,微热圆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加热,导管中有一段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④否 在通氯气前

滤液A 中就可能含有Fe 3+,无法确定Fe 3+一定是Fe 2+被Cl 2氧化得来的 (4)92%

8.(2016·湖北黄冈中学期中)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研究(a 、b 、c 表示止水夹)。请评价或完善其方案:

(1)将装置A 、C 、E 相连接,用MnO 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请回答:

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②A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E 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在C 中加入适量的水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实验,其操作、现象和结

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实验Ⅱ推出的相应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B 、D 、E 相连,在B 中装浓硝酸和铜片,可制得NO 2。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氯水中有漂白作用的不是Cl 2,而是HClO 。A 、C 、E 相连接,制得的Cl 2中含有HCl 气体,HCl 溶于水也能与NaHCO 3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答案:(1)①第三周期第ⅦA 族

②MnO 2+2Cl -+4H +=====△Mn 2++2H 2O +Cl 2↑

③吸收多余的Cl 2(尾气处理)

④不合理 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有无漂白性

⑤不合理 制取的氯气中含HCl 气体,其溶于水也能与NaHCO 3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2)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11化学实验基础——突破实验选择题教案(含解析)

化学实验基础——突破实验选择题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4.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 5.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评价“操作—现象—结论”和评价实验装置等实验评价。 ■ 真 题 引 领 —— 感 悟 高 考 真 题········································· 1.(2019·全国卷Ⅱ)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 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FeCl 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 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后溶液颜色不变 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 +CO 2=====点燃 2MgO +C ,所以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B 匹配;根据反应Na 2S 2O 3+2HCl===2NaCl +S↓+SO 2↑+H 2O ,SO 2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是淡黄色沉淀,可使溶液变浑浊,C 匹配;根据反应2Fe 3+ +Fe===3Fe 2+ ,可得随Fe 3+ 逐渐消耗,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溶液后,溶液颜色不变,D 匹配。] 2.(2018·全国卷Ⅰ)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A B C D D [A 项装置用于制备乙酸乙酯,B 项装置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纯化),C 项装置用于分离乙酸乙酯,D 项装置用于蒸发浓缩或蒸发结晶。只有D 项操作在制备和纯化乙酸乙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 1.回归教材,强化主干基础知识梳理记忆。二十几天有计划地以化学课本、配套练习用书、平时复习笔记和自己平时积累的错题档 案为蓝本,利用最佳记忆时间来梳理记忆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反应规律、重要的方程式及实验原则等的知识,形成一 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备忘录上一定是自己总结出的最中心、最精辟、最重要、最能体现主题的结论。强化记忆,为高考(微博)取胜做好 基础保证。 2.抓住重点,查漏补缺,提升能力。了解自己知识弱点,针对这个知识点,突击一日多题训练,强调对概念的实质性理解,有针对 性地解决知识缺漏,使知识结构优化。广东卷化学考题风格是考核 基础重视能力,内容主要体现在主干知识上。这二十几天要高度重 视选择题训练,稳拿基础分;四个大题中力争有机题、原理化学反应 题不失分,重视实验能力、新情境中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 问题能力,接受、吸收、整合信息能力的训练。实验探究和基本计 算能力是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地方,在最后的阶段可重点做几个实 验(如摩尔盐的制备、物质分离、离子检验、食醋总酸量的测定), 全程完成实验报告,增加实验经验,答好实验题。 3.考前20天,天天做套卷。考前20天,天天计时做套卷(50分钟),目的是保持题感,熟悉题型,体会做题思路。学会把握时间, 控制解题速度,树立高考信心。特别是多练中等题,做一些难度适 中的化学高考套题,有利于保持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到了真 正考试的时候,可以立刻进入临战状态,取得应有的成绩。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方法】 化学复习要把握学习的“序”

在化学复习中应该采用先分散后集中,先基础后能力,先个别后一般的方式进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学习,逐步加深,控制难度,适度练习,侧重习题的演变和扩展,锻炼灵活处理 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化学复习要把握几新 1.形式新 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表现的形式新。化学复习如欣赏一部电影,如果只是了解故事情节,则看两三遍后就会索然无味, 若我们第二遍研究电影的表演艺术,第三遍研究电影的外景选择, 第四遍研究电影的服装设计,这样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同样,化学复习应在一个部分重点研究一个问题,把这部分内容学会、学透。如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要以氧化还原为主线,采用对比的方法, 并且以结构引出性质再带出用途和制备。另外应拓展和归纳,如能 净水的物质有哪些,延伸出ClO2、Na2FeO4等。 2.感悟新 复习中从“是什么”上升到“为什么”,最后落实到“怎么做”,学以致用,使死的化学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变活。如离子反应中,以(CH3COO)2Pb生成为例来理解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3.总结新 高三复习不是简单罗列,而应该通过勾画横纵线条,织成一张网。如: a.元素化合物复习:横向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线,从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纵向:结构→化学性质→存在、用途、制备。 b.有机化学:横向:卤代烃→醇→醛→酸→酯;纵向:如以浓 H2SO4加热为条件发生的反应有:硝化反应、磺化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等。 c.实验:如固液不加热装置制备哪些气体?可能的方法分别有哪些?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复习不论从形式、过程、结果都体现了创新。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综合题提能练(一)(含解析)

综合题提能练 综合题提能练(一) (分值:43分,建议用时:25~30分钟) 共3大题,共43分,每个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6.(15分)氮化镓(GaN)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其应用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已知: (ⅰ)氮化镓性质稳定,不与水、酸反应,只在加热时溶于浓碱。 (ⅱ)NiCl2溶液在加热时,先转化为Ni(OH)2,后分解为NiO。 (ⅲ)制备氮化镓的反应为2Ga+2NH32GaN+3H2。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实验室制备氮化镓,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滴加几滴NiCl2溶液润湿金属镓粉末,置于反应器。 ②先通入一段时间的H2后,再加热。 ③停止通氢气,改通入氨气,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④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氨气,直至冷却。 ⑤将反应器内的固体转移到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1)仪器X中的试剂是,仪器Y的名称是。 (2)指出该套装置中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3)步骤①中选择NiCl2溶液,不选择氧化镍的原因是。 a.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镍能均匀附着在镓粉的表面,提高催化效率 c.为了能更好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4)步骤③中制备氮化镓,则判断该反应接近完成时观察到的现象 是。 (5)请写出步骤⑤中检验产品氮化镓固体洗涤干净的操作 。(6)镓元素与铝同族,其性质与铝类似,请写出氮化镓溶于热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 27.(14分)铜阳极泥是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重要的“二次资源”。其合理处理对于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一种从铜阳极泥中分离提取多种金属元素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分金液的主要成分为[AuCl4]-;分金渣的主要成分为AgCl和PbSO4;分银液中主要成分为[Ag(SO3)2]3-,且存在[Ag(SO3)2]3-Ag++2S。 (1)①“分铜”时,单质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需控制适当温度,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的原因为 。 的主要作用为 。(2)“分金”时,单质金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沉银”时,需加入硫酸调节溶液的p H=4。已知:δ(X)= ,其中X表示S、HS或H2SO3,δ(X)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分析能够析出AgCl的原因为 ; ②调节溶液的pH不能过低,理由为 。(4)“沉银液”加碱调至pH=8.0,Na2SO3可再生并循环利用,其再生原理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5)已知离子浓度≤10-5 mol/L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 全;K sp[Pb(OH)2]=2.5×10-16,K sp[Sb(OH)3]=10-41。浸取“分银渣”可得到含 0.025 mol/L Pb2+的溶液(含少量Sb3+杂质)。欲获得较纯净的Pb2+溶液,调节pH的范围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28.(14分)CO2既是温室气体,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CO2为原料可合成多种有机物。 (1)已知:2CO 2(g)+6H2(g)CH2CH2(g)+4H2O(g) ΔH=Q kJ/mol 一定条件下,按不同的投料比X[X=n(H2)/n(CO2)]向某容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CO2、H2,测得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202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综合练习题2含答案

2021高考化学综合练习题(二) 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和霾是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B.“杨花榆荚无才思”中的“榆荚”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C.“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紫烟指“碘的升华” D.“火树银花不夜天”指的是金属单质的焰色反应 【解析】选A。A.雾霾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B.“杨花榆荚无才思”中的“榆荚”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故B错误;C.紫烟是香炉峰的水产生的雾气,是由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是一种液化现象,不是碘升华,故C错误;D.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焰色反应,“火树银花不夜天”指的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故D错误。 8.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甘油和水的混合物 B.分子式为C5H10Cl2,结构中含有一个—CH3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 C.由甲苯制取三硝基甲苯的反应与乙酸和苯甲醇反应的类型不同 D.有机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加成、加聚和取代反应 【解析】选D。A.甘油和水互溶,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项错误;B.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可以采用“定一移一”法解题,先找出所有的同分异构体,再找出只含一个“—CH3”的,其中符合条件的有CH3—CH2—CH2—CH2—CHCl2, CH3—CH2—CH2—CHCl—CH2Cl,CH3—CH2—CHCl—CH2—CH2Cl,CH3—CHCl—CH2—CH2—CH2Cl,CH3—CH2—CH(CH2Cl)—CH2Cl,CH3—CH(CH2Cl)—CH2—CH2Cl,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一共有6种,故B错误;C.甲苯和浓HNO3在加入催化剂浓硫酸后加热发生取代反应,乙酸和苯甲醇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都是取代反应,故C项错误;D.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就能发生氧化、还原、加成、加聚反应,含有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 9.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可能发生反应: 4NaClO+CH3CH2OH HCCl3+HCOONa+NaCl+2NaOH+H2O。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二、三轮复习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搞好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学工作,针对高三教学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考纲、考题为向导,围绕重点、考点抓主干,贯通“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促综合,强化落实教育能力。 二、主要任务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承上启下,巩固一轮复习成果,提高应试实战能力。 1、构建知识网络。由一轮复习侧重于点转变为重连线和结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就是使零碎知识结网成片,构建立体的知识大厦。 2、更加注重能力培养。通过专题复习,总结解题方法,指点解题技巧,敲打注意问题,指明应用方向。归类总结,搭桥过渡,形成有机整体,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 三、基本要求 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是:专题切入,辐射全书。宏观把握,微观深入;穿针引线,上串下联;整理体系,构筑框架;错题再现,归类总结;举一反三,培养能力。 1、坚持“六要六不要”。要创设高质量问题情景,不要照本宣科、机械罗列;要温故重在知新,不要机械重复;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要死记硬背;要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不要奉送现成答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独角戏”、“满堂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放羊式”教学。 2、坚持“两抓两重”。 (1)设置专题抓重点。对照20XX年考试大纲及安徽《考试说明》,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和20XX年安徽《考试说明》中的样题及题型示例,根据学情实际,设置专题训练,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 (2)精讲结构抓联系。二轮复习应避免繁杂图表的知识罗列,防止空洞分析知识结构着重通过例题分析抓住前串后联,对知识进行穿插综合。 (3)分析例题重能力。要选择新颖性、典型性、知识规律含量高,能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题目为例题,同时要兼顾各种题型。讲评要深刻透彻,做到五抓,即抓联系、抓变化、抓变式训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抓思路分析、抓方法技巧的总结,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跟踪补偿重落实。课堂和课后的跟踪练习要限时限量,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单元检测要全部及时批阅,同时做好考情分析,要舍得花时间,认真搞好试卷讲评,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踪补偿,真正把二轮复习的“练、批、测、评、补”几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 四、教学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1.时间上,要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一般是从3月初始至4月底第二轮复习,5月初左右至5月底为第三轮复习时间,最后几天为回归考试说明、回扣课本和考前辅导时间; 2.内容上,复习时不能平均用力,必须向重点专题倾斜,如:①基本概念中的氧化还原、物质的量; ②基本理论中的化学平衡、电化学、电离平衡;③物质结构;④无机推断;⑤有机推断以及⑥化学实验等。 3.教学上,应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补差,特别是要抓好边缘生的工作,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4.计划上,要注意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当然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还要适当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 5.测练上,要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二、三轮复习中的考试要根据学校总体计划合理安排,化学单元考试根据复习专题进行。 <二>研究考情,把握正确的复习方向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指导与制定备考策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指导与制定备考策略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指导与制定备考策略》的内容,具体内容: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吧!下面的我给你们带来了《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指导与制定备考策略》供考生们参考。高考化学根据《说明》... 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吧!下面的我给你们带来了《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指导与制定备考策略》供考生们参考。 高考化学根据《说明》制定备考策略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科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说明》明确指明了高考的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和内容,依据高中具体教学时间。现围绕《说明》总结出了备考策略。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一轮复习,主要参照的是2014年的考纲说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整理,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这一阶段时间长,内容多,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1、以课本为主,落实每个知识点

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或是备课组提前整理好的特色学案)作为主要参考书籍,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找到知识的规范表达形式,及产生知识点的思维过程,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打破课本顺序,将知识重新调序 根据需要,可以从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开始,然后进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接下来进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复习,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将化学常规实验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最后根据不同学校学生的特点,或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都复习,或选其一复习。也可以在双基中完成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反应后直接链接电化学知识,复习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推广到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轮复习侧重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间的网络化关联。 3、及时进行限时小综合训练 每一段知识复习完毕,用心的将已复习过的知识进行综合测试,增大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增大综合性,此时适当的渗透近三五年的高考原题,体会高考的思想,训练答题的常规模式,对比自己目前的学习成效与实际高考的差距。 4、初步形成复习的学习方式 本阶段不是简单的将知识按照原来的笔记重新进行,在教学中要体现出教师的综合素质,围绕学生的能力体现出知识的循序渐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从哪些角度去考虑解决问题,整理常规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把特色题要专门记录,化学在考试中不要求解题过程,比较在意巧解,训练学生怎样抓住关键信息,跳跃性找关联解决问题,也要训练学生从常识的角度来认识问题。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十一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专题卷

[一本突破练] 单独成册 1.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前四周期元素,A元素的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B元素原子的价电子结构为n s n n p n;C元素基态原子s能级的电子总数比p能级的电子总数多1;D元素原子的M能层全满,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请回答: (1)A元素的单质为A2,不能形成A3或A4,这体现了共价键的________性;B 元素单质的一种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熔点>3 550 ℃,该单质的晶体类型属于________;基态D原子共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A与C形成的最简单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该分子与 D2+、H2O以2∶1∶2的配比结合形成的配离子是________(填化学式),此配离子中的两种配体的不同之处为________(填标号)。 ①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②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的个数 ③中心原子的化学键类型 ④VSEPR模型 (3)1 mol BC-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________;写出与BC-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 (4)D2+的硫酸盐晶体的熔点比D2+的硝酸盐晶体的熔点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5)D3C具有良好的电学和光学性能,其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 所示,D+和C3-的半径分别为a pm、b pm,D+和C3-都是紧 密接触的刚性小球,则C3-的配位数为________,晶体的密 度为________g·cm-3。 解析:根据B元素原子的价电子结构为n s n n p n,则n=2,即B为C(碳)元素;由A的原子序数小于6且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A为H元素;由基态C原子s能级电子总数比p能级的电子总数多1,可知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则C为N元素;根据D元素原子的M能层全满可知,D元素M能层排布18个电子,且最外层有1个电子,即D原子核外电子个数为29,则D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综合题提能练四172

综合题提能练(四) (分值:43分,建议用时:25~30分钟) 共3大题,共43分,每个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6.(15分)氮化锶(Sr3N2)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已知氮化锶遇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氧化锶和氨气。 锶和镁位于同主族且锶比镁活泼,锶与氮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氮化锶。某学习小组拟设计两套方案制备氮化锶: 方案Ⅰ:根据下列装置制备氮化锶。 已知:实验室用饱和氯化铵溶液和亚硝酸钠溶液共热制备氮气。 回答下列问题: (1)气流从左至右,选择装置并排序为(填字母表示)。 (2)写出实验室制备N2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时先点燃(填“A”或“D”)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4)氮化锶遇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方案Ⅱ:某氮气样品可能含有少量的CO、CO2、O2等气体杂质,某同学设计如下装置制备氮化锶(各装置盛装足量试剂)。已知:醋酸二氨合亚铜CH3COO[Cu(NH3)2]溶液能定量吸收CO,但易被O2氧化,失去吸收CO能力;连苯三酚碱性溶液能定量吸收O2。 (5)试管Ⅱ盛装的试剂是(填代号)。 a.连苯三酚碱性溶液 b.醋酸二氨合亚铜溶液 c.浓硫酸 d.赤热铜粉 装置Ⅵ的作用是。 (6)测定产品纯度:取w g产品,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水。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浓硫酸中,浓硫酸增重m g,则产品纯度为(用代数式表示)。有同学认为上述方法使测得产品纯度偏高,其原因是 。27.(14分)ZnO在医药、石化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研究小组用某闪锌矿(主要成分ZnS,含有FeS、SiO2、MnCO3等杂质)制备氧化锌和硫单质,设计如下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1的化学式为,任写一种该物质的用途: 。 (2)沉淀X的化学式为。 (3)“转化Ⅱ”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若K sp(ZnCO3)=1.5×10-10,溶液中离子浓度≤1.0×10-5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则欲使1 L c(Zn2+)=1.5 mol·L-1溶液中Zn2+沉淀完全,需加入等体积的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写出精确计算结果,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5)“一系列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干燥。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有; 洗涤沉淀的操作为 。28.(14分)煤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氢、氧、硫、氮,还有极少量的磷、砷、锗、镓、铟等元素,燃煤产生C x H y、SO2、NO x等大气污染物,研究NO2、NO、CO、SO2等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处理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锗是第四周期第ⅣA族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利用煤的气化获得的水煤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绿色燃料甲醇。 已知:①H 2O(l)H2O(g) ΔH1=+44.0 kJ·mol-1 ②CO 2(g)+H2(g)CO(g)+H2O(l) ΔH2=-3.0 kJ·mol-1 ③CO 2(g)+3H2(g)CH3OH(g)+H2O(g) ΔH3=-58.7 kJ·mol-1 写出由CO与H2制备CH3OH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3)甲醇和CO2可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CH3OCOOCH3,简称DMC): 2CH3OH(g)+CO2(g)CH3OCOOCH3(g)+H2O(g) ΔH4<0 ①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②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a.v正(CH3OH)=2v逆(H2O)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c.容器内压强不变 d.CH3OH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③一定条件下分别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初始物质发生该反应,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下表,反应过程中DM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7.已知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它是由硫磺、木炭粉和硝石组成;②油条中铝含量超标十分普遍,是影 响人们健康的食品安全隐患。油条无铝配方由碳酸氢钠(小苏打)和臭粉组成。下列关于硝石和臭粉的成份组合正 确的是 AKNO3、NH4HCO3 BKNO3、Na2CO3 CHNO3、(NH4)2CO3 DNH4NO3、Na2CO3 分值: 6分查看题目解析> 2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浓中大量共存的是 ApH=l的溶液:Ba2+、Al3+、Cl-、SO42- 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K+、HCO3-、I- Cc(OH-)/c(H+)=10-12的溶液:NH4+、Cu2+、NO3-、Cl- D含有0.1mol/LFe(NO3)2的溶液:H+、Mg2+、SCN-、SO42- 分值: 6分查看题目解析> 3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均属于加成反应 BCH3CH2CH3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C聚氯乙烯、麦芽糖和蛋白质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相同 分值: 6分查看题目解析> 4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最合理的是 AABBCCDD 分值: 6分查看题目解析> 5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只有一种元素为金属元素。其中X、Z同主族.X、Y、 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Z、W一定同周期 B简单氢化物稳定性:X>Z CX、Y组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离子半径大小:Z>W>Y>X 分值: 6分查看题目解析> 6 13.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图甲是镁一次氯酸钠热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ClO-+H2O=Cl-+Mg(OH)2↓,图乙是含Cr2O72-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策略及重点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策略及重点 这些年高考化学的试题都比较重视基础,所以考生在二轮复习的时候,应该重点进行基础重点的复习。 ? ?怎幺进行化学二轮复习? 有了一轮系统复习的基础,化学二轮复习重在把中学化学杂、乱、散、繁琐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化学二轮复习通常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有机化学》、《化学实验》五大块进行复习。立足基础重视化学教材现在的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 因为综合卷容量有限,无法追求考查知识的覆盖面。综合测试考查的知识点 随机性增大,今年的“热点”,不一定是明年的“热点”。这就意味着课本上的 知识,任何一处都将会是“热点”,无主次之分。为此,高考化学复习备考一 定要降低复习重心,淡化“热点”,立足基础,回归教材、大纲,踏踏实实地 完成教学任务,全面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跳出题海、突出方法由于化学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 复习掌握大量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就必须跳出题海,突出方法,提高复习 效率。若仍然用“时间加汗水”,一味追求大运动量的训练,追求新题、难题、偏题,让学生整天埋头于题海,那只能是对学生身心的摧残。作为教师,我 们的目标应是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在化学复习教学中, 我们注重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对 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重视要求、指导学生通读课本,并留给学生思考 和通读课本的时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贯穿于高中 化学的每一章中,高三选修教材最后一单元还专门学习了《实验设计》。进入

2019高考化学二轮冲刺复习精讲第一部分必考部分第6讲电化学基础真题追踪含解析

1 / 17 第6讲电化学基础 考向一新型化学电源的分析与推断 1.(2018·全国卷Ⅱ)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 2二次电池。 将NaClO 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 2+4Na2Na 2CO 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lO 4向负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 2,放电时吸收CO 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2+4e===2CO 3+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 [解析]高氯酸根离子是阴离子,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装置,阴离子向负极移动,A正确;由题图结合电池总反应知,充电时释放二氧化碳,放电时吸收二氧化碳,B正确;放电时,正极反应可以理解为“CO 2 / 17 2得到4e还原为C,余下的两个O进一步结合CO 2生成CO 3”:3CO 2+4e===2CO 3+C,C正确;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应为碳失电子生成CO

2,D错误。 [答案]D 2.(2017·全国卷Ⅱ)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 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 8===8Li 2S 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 2S 6+2Li+2e===3Li 2S 4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 3 / 17 2S 2的量越多 [解析]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发生一系列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Li 2S 8→Li 2S 6→Li 2S 4→Li 2S 2,其中可能有2Li 2S 6+2Li+2e===3Li 2S 4,A项正确;该电池工作时,每转移0.02 mol电子,负极有0.02 mol Li(质量为0.14 g)被氧化为Li,则负极质量减少0.14g,B项正

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层级练5化学实验基础应用含解析

题型层级练5 化学实验基础应用 (A级) 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B.玻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插入橡皮管中 C.热坩埚中的硫酸铜晶体失水后须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 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置于洁净表面皿的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解析:滴定管经蒸馏水润洗后必须再用标准液润洗,否则标准液浓度会降低,造成滴定结果偏大。 答案:A 2.下列仪器用蒸馏水洗净后便可立即使用而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的是( ) ①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②中和滴定用的滴定管③容量瓶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用于量取浓硫酸的量筒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解析:中和滴定用的滴定管盛放的是固定浓度的溶液,内壁有蒸馏水会使其浓度偏小,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用于量取浓硫酸的量筒若有蒸馏水会使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小,故②④都会造成误差。 答案:B 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FeCl3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检验是否含Fe2+ B.我国医药学家屠呦呦用乙醚萃取青蒿素的实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C.实验中有毒尾气可以直接通入液体(碱液或水)中,避免气体污染环境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测定结果一定偏高 解析: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氯离子发生反应:2MnO-4+10Cl-+16H+===2Mn2++5Cl2↑+8H2O,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项错误;乙醚萃取有机物青蒿素,采用萃取、分液操作,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项正确;有些气体不和水或碱液反应,如CO,有些气体不能直接通入液体中,要防倒吸,如氨气、氯化氢,C项错误;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中性溶液的pH,不会产生误差,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碱性溶液的pH,测定结果偏低,D项错误。 答案:B 4.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目的的是( ) A.将粗品水溶、趁热过滤、滤液冷却结晶来提纯苯甲酸 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来测定氯化铵溶液的pH C.先用酒精洗,再用水洗来清洗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实验所用试管 D.在50 mL碱式滴定管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放入锥形瓶来量取20.00 mL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苯甲酸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可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A项正确;测定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润湿,润湿后会降低氯化铵溶液的浓度,使测定结果偏大,B项错误;银与酒精不反应,但银能与硝酸反应,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后的试管内壁附有银,可用稀硝酸清洗,C项错误;滴定管调整初始读数后,50.00 mL刻度线下方也充满液体,全部放入锥形瓶中,量取的溶液体积大于20.00 mL,D项错误。 答案:A 5.下列装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至实验目的的是( )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25化学实验选择题练习(有答案)

4 B C 3 3 3 3 3 专题 25 化学实验选择题 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 加 B .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 BaCl 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 2- C .将 8 g NaOH 固体溶于 100 mL 水配成 2 mol·L -1 的 NaOH 溶液 D .测定新制氯水的 pH ,用玻璃棒蘸取液体点在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答案】A 2.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倒掉水后,水在仪器上应既不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B .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大 C .将玻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导管中插入使其连接起来 D .做银镜反应实验后的试管内壁附有银,可用稀硝酸清洗 【答案】B 【解析】玻璃仪器洗涤干净倒掉水后,水在仪器上应既不成滴也不成股流下,A 项正确;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 铜代替,则会有热量损失,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项错误;玻璃导管蘸水后,有利于插入橡皮导管中, 项正 确;稀硝酸能溶解银,可以用稀硝酸清洗银镜反应实验后试管内壁附着的银,D 项正确。 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 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 中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 现象 石灰水变浑浊 铁片不溶解 溶液颜色不变 溶液变浑浊 结论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O 2-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一定没有发 生化学反应 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 KIO 3 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一定比 苯酚强 【答案】D 【解析】A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 CO 2 或 SO 2,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CO 2-、HCO -或 SO 2-、HSO -,错误; 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发生了化学反应,错误; C.淀粉溶液遇碘变蓝,遇 KIO 3 不发生变化,该食盐中 可能含有 KIO 3,错误; D.苯酚钠和乙酸反应生成苯酚和乙酸钠,说明乙酸的酸性比苯酚强,正确。 4.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且正确的是( ) 选项 A 操作和现象 将少量溴水加入 KI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 CCl 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呈紫色 结论 氧化性:Br 2>I 2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如何抓住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2014/2/22 浏览人数:42 本文编辑:高考学习“一模”考试时,化学的第一轮复习一般都还剩了点尾巴,现在各个学校都进入或者即将进入二轮复习。都说“一轮复习重基础,二轮复习重提高”,都认为“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作业做不完”。怎么解决化学繁的问题?记得宋少卫老师就曾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写写怎么解决化学繁的问题。 化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化学不如物理和数学那么有规律。学生的新课学习感觉化学知识杂、乱、散、繁琐,记不牢,听得懂课做不来题,及格容易高分难。高三第一轮复习往往还是沿袭教材顺序,逐章复习,注重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通过一轮复习和练习,学生捡回了遗忘的一些知识,或者对高一、高二吃了夹生饭的地方做了一些弥补,或者站在更高的角度对高一、高二的部分知识进行了重新认识。但是一轮复习后,仍没能解决或者较好解决化学繁的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二轮复习? 原来有老师和基础较差的同学认为,放慢复习节奏,扎扎实实复习一轮就行了,没必要复习二轮。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只复习一轮,化学知识的杂、乱、散根本无从解决,知识的系统性、网络关系无从搭建,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无从实现。而理科综合考试虽整体降低了难度但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却更高了。能力的提高只有在二轮复习中才能变成实现。 怎么进行二轮复习? 有了一轮系统复习的基础,化学二轮复习重在把中学化学杂、乱、散、繁琐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化学二轮复习通常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有机化学》、《化学实验》五大块进行复习。 下面就学生感觉最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实验》两大块谈谈怎样进行二轮复习。 高中化学,理科必修教材共15章,选修教材共6个单元,其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就占了必修教材的6章(不含有机化学),分散学习了第IA—第VIIA的全部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就是同一族内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它们还既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呢,所以仅仅是通过第一轮的分章复习是远远不够的。进入二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时,我们就要去总结和归纳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共同的规律及其一些特例。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重在抓《碱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重在抓《卤素》。当然在《元素及其化合物》这块的复习中始终别忘了贯穿“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两条主线。只有通过不断的对比复习,才能帮助我们记忆准确,才能使杂、乱、散、繁琐的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才能提高理科综合考试中化学II卷无机推断题的准确率和提高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试题的准确率。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2011高考试题概貌预测 1.稳定性:保持10年高考试卷结构、题型的稳定性,继续注重学生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尽量加大力度考查学生实验能力。 2.系统性:知识点和基本方法覆盖率以及适度重复10年高考失分较多的知识内容的考查 3.基础性:三套教材的“交集”更可能是命题的重要素材,教材的权威和引领作用进一步体现。(公正性) 4.时代性:2011年高考题受各种形势的影响,总体难度不会升高。 针对以上高考试题概貌预测,我结合我校的复习备考方法,谈一下备考中的几点建议,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 认清形势 2 明确方向 3 注重基础 4 突出核心 5 关注细节 6 强化训练 一、明确方向——我们首先加强了对《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研究,准确把握高考命题导向,指导我们的高三总复习,少做无用功,提高复习效果。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是时间紧任务重。距高考仅有9个周,36课时,而现实是我们的学生虽经过一轮复习,但是基础依然比较薄弱,能力欠缺,所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尤为重要。 首先《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高考命题者不会突破这一文件。 所以把《考试说明》作为我们后续复习的最重要的抓手。 我们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对《考试说明》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准确把握高考考点的范围和要求层次,少做无用功,提高实效。通过集体的研究,对每个知识点的考查要求和可能的考查方式要进行认真的剖析,每位老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的二轮复习的单元划分完全可以根据说明中的划分进行专题复习提升。 二、注重基础—重视教材基础知识。

近年的高考试题有一个很好的导向就是突出教材中体现的重要基础知识的考查,引导学生在复习中以教材为依据,不要脱离教材,完全依赖于复习资料。 高考在坚持以能力立意为原则的同时特别注意紧扣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以教材为复习的依据,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灵活运用的训练,做题选题要有针对性、典型性、代表性。另外复习中的拓宽、加深和延展都必须适度。 另外高考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能完全依赖课本。根据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考生在进行复习时,必须以课本、课标、考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课本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能力。同时要注意,高考命题的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守纲、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 于是在二轮、三轮复习中要注意坚决克服: (1)以复习用书替代教材。 (2)以大量的做题取代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不对复习资料进行整合、删减盲目使用(最好二轮资料组内分工整理成学案或复习资料)。 三、突出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化学学科知识体系 (1)以认识化学反应变化为主线的化学基本观念和基本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知识。 (2)以物质的性质和制备为基础的,以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为重点的化学实验技能。 (3)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计算技能。 (4)以官能团结构特征和性质为重点的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分析近三年的高考题,我们应注意以下常考的重点、热点知识: 1.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伽德罗定律★★ 2.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作业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下列四个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 A.煤炭、石油、沼气 B.水能、生物质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环境的CO、 SO2等有害气体 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高 3、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4、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催化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 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5、煤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直接燃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最近,某企业利用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新技术,让煤变成合成气(一氧化碳及氢气总含量英≥90% ),把煤“吃干榨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②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仅涉及化学变化

③该技术实现了煤的清洁利用 ④该技术实现了煤的高效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10月17日开幕的党的十九大,继续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健康和谐美丽中国。下列错误的是( ) A.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发电或供热,从而充分地利用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 B.通过煤的液化、气化等物理方法可以将煤转化为CO、CH4等燃料,提高煤燃烧的热效率 C.推出共享单车,呼吁全民绿色出行,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D.推广使用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清洁燃料,从而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7、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 A.构成水的氢气和氧气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能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特殊化学物质,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8、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节能的是( ) A.电解水制氢:2H2O2H2↑+O2↑ B.天然气制氢:CH4+H2O CO+3H2 C.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2H2↑+O2↑ D.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2H2↑+O2↑ 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10、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原子利用率表示为目标产物的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之比。在下列物质的制备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