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文学发展历程

西方文学发展历程

西方文学发展历程
西方文学发展历程

关于西方文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大源头和六大思潮:

“两大源头”:古希腊文学与基督教文学

“六大思潮”: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18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

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我们先来看一下古希腊文学:

当我们华夏民族已经进入了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时候,当

埃及的会字塔也已经在尼罗河畔熠熠闪光的时候,欧洲还在用它褐色的乳房,喂养着过着半人半兽生活的希腊人。历史发展到公元前15、14世纪的时候,就像天空中突然升起的彩虹一样,古希腊的文明崛起了。到了公元前6-5世纪,希腊人同大河文明造就的埃及、印度、中国等已经并驾齐驱。在这一时段里,地球上完全没有关联的地区相续诞生了三位伟大的哲人:孔子、印度释伽牟尼和希腊的苏格拉底,撑起了世界文明的大厦。

而在希腊文明当中,我们要说的就是希腊神话,在世界各地都有各自的神话系统,而希腊神话尤其表现出一种雄大活泼的绚丽色彩,

马克思赞美说:古希腊神话的神话和艺术是人类童年时代美丽的诗,具有永久性的魅力。

就文学而言,每个民族是不同的,有正常的儿章、早熟的儿童和永远长不大的儿童,希腊是正常的儿童,而中国像是早熟的儿童,伦理文化的过早成熟,使孩子穿上了长袍码褂。中华民旅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有很多很美好的神话,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神话艺术不像古希腊那样雄大活拨,那样富于诗意和哲理,这一点,不承认恐怕是不行的。也许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过像希腊神话一样完美的神话,但是它的的确确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我们在屈原的一些作品中,还存远古时代的一些其他作品中,可以找到一些零零星星、闪着奇光异彩的神话故事。现在的一些中国作家也试图把这此神话加以演绎并使它们系统化,但是我们终究觉得自己的远古艺术,真正高超的是那些抒情诗,例如《诗经》、《楚辞》。《诗经》里所表现的人性,对人的内心世界细腻的刻画和它的高超的艺术手法,足欧洲当时的文艺所不及的。但是希腊神话那种雄大的粗犷的史诗般的建构,又是我们中国的古代文学中所缺乏的。

古稀腊文学的发展可作为四个时期:(1)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2)希腊奴隶帛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前8世纪——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3)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前6——前4),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中心,主要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4)希腊化时期(前4—

—前2),这一时期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后世方学有一定影响。

到了公元前2世纪的时候,希腊逐渐衰落而被罗马所灭亡。罗马人于公元前10世纪左右在意大利半岛形成自己的原始村落,通过不断的战争,于公元前2世纪取代希腊,在地中海建立了白己的霸权,欧洲的文学也从希腊时期转业变到了罗马时期,古希腊是一个海洋民族,它非常富于浪漫的情调,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灵性。而罗马是一个农耕民族,具有一种务实的精神,一种坚强的团结的民族力量,但是在文学方面,它的灵性和想像力都远不如希腊人。其结果是怎么样呢?叫做“征服肯被被征服者的文化所征服”,古罗马成了希腊文化的直接承袭者,例如,在古罗马的神话中也有很多的神,但是这些神的故事大部分都是从古希腊承袭下来的,只是神的名字不同,比如说爱神在古希腊叫阿佛洛狄特,到了古罗马时代就叫维纳斯。我们仅仅这样说未免把罗马人贬得太低,罗马人也创造了他们自己的经典,特别要向大家介绍的三位作家。

比如:维吉尔和他的《伊尼德》;贺拉斯和《歌集》和《诗艺》;奥维德的《变形记》,在这里他以人兽互变、人神互变、人和植物互变等作为架构讲述了约200个故事。这种互变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在我国的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就会72变,一会变人,一会变植物,拔几棵毛发就能变出很多分身来等等,当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变形记》要比我们的《西游记》早得多。《变形记》的许多故事成了后来欧洲一些著名作家频繁使用的原始题材以及创作的灵感源

泉。

到了公元4、5世纪,欧洲社会形态发生巨大转变:

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风气的巨变

2、基督教文化取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占据统治地位,这个时期叫做欧洲文学的中世纪时期,大概从公元4、5世纪到15世纪,长达1000年之久。

请大家看一段法国著名作家法朗士在《黛依丝》中对中世纪的生活的描述:(课件中)

从这个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希腊、罗马那些神话中所表现的那种生活——恣情纵欲的、充满了欢乐痛苦悲伤的、情感得到充分释放的生活,一下子变成了上述这样一种生活。并不是说当时的人们都过着这样一种生活,但是这样的生活的的确确是中世纪时最受尊敬的一种生活,这样的修士是当时最受尊敬的人。

这是一位19世纪作家的描述。各位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呢?在古希腊、罗马那些神话中所表现的那种生活——恣情纵欲的、充满了欢乐痛苦悲伤的、情感得到充分释放的生活,一下子变成了上述这样一种生活。我并不是说中世纪的人都过着像这段话描绘的生活,但是这样的生活的的确确足在欧洲中世纪时最受尊敬的一种生活,这样的修士是当时最受尊敬的人。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转折啊!文化上的这样的转折在中国占代历史上是找不到的。我们说西方的文学像一条澎湃激荡的河流,而中国文化像一座肃穆沉静的火山——中国的文学虽然

也在变,但从宏观上讲,还是比较稳定、厚重,而西方文学却时有惊涛骇浪,每一朵浪花都闪耀着不同的虹彩。

.中世纪的文学,占据统治地位——或者叫“主流地位”——

的是什么呢?是以圣经故事为代表的“基督教文学”。这个时期,一些占有币要地位的文学作品大半都取材于《圣经》。各位知道《圣经》不是欧洲人的原创,而是生话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的精神产儿,但是从罗马时代它就逐渐地传到了欧洲,在欧洲进一步得到发展,并成为欧洲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源泉。欧洲的文学之源不是单一的,是由希腊文明和基督文明两个相互对立而互补的源头构成的,在世界上,任何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文化,都具有两个以上由冲突而构成互补的源头,单一性的的文化恒定要灭亡或转手于其他文化。究其根本是因为人的精神世界至少存在着两极,单一型文化不可能同时满足两极甚至多极的要求。

基督教文学除了以圣经故事作为题材外,也还有一些根据个人体验写出的作品,如中世纪非常有影响的教父圣·奥古斯丁所写的《忏悔录》,在这部《忏侮录》里,他袒露无遗地写出了据说是自己少年时代所做的荒唐事情,所犯的罪恶,并对其做了极其深刻的心理剖析。他借用这些故事阐扬了基督教原罪的思想、忏悔的思想和禁欲主义的思想。然而,禁欲主义与人的白然原欲之间是存在着不可凋和的冲突的。在教会文学中也就不可避免地看到这种冲突带来的灵魂的痛苦。在这方面,最集中的艺术表现就是神父阿伯拉与他的女学生爱洛绮丝恋爱的故事。这段悱侧缠绵、令人回肠荡气的爱情故事见之于《阿伯

拉与爱洛绮丝的情书》。

罗素认为,中世纪与古希腊时代在文化上的不同点是“二元对立”的普遍存在:“有憎侣与世俗人的二元对立,拉丁与条顿的二元对立,天国与地上王国的二元对立,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等等。”在文学上,与宗教文学形成对立的是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世井文学。当然,这种对立并不是绝然的,互渗是不可避免的。

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和骑十抒情诗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反抗。在自己所钟爱的已婚妇人面前表示谦卑并为其献身构成了“骑士风度”的重要内容。直到今天,我们在欧洲最有文化教养的男人身上依然可以领略到这种遗风。

中世纪的文学,占据统治地位的是以圣经故事为代表的“基督教文学”。在这个时期,一些占据重要地位的文学作品大半都是取材于《圣经》。

如果说《荷马史诗》是第一座里程碑,那么14世纪诞生的《神曲》自然成为第二座里程碑。

如果说古希腊文学是一个美丽活泼的孩子,那么,经过长达千年之久的中世纪的黑夜之后,欧洲的文化一下子长成了一位金发碧眼、亭亭玉立、光彩照人的少女。我们来到了欧洲人最引以为荣的新时代——长达300年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关于“文艺复兴”的定义,有很多种解释,我们要想真正了解文艺复兴的含义,只有自己去阅读当时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观赏那个时期的绘画,了解那个时期的科学发现。当你涉足这些作品、绘画和科学成

果的海洋时,你就会发现自己陷人了一个更加错综迷离的世界:对人类的热情赞美与恶毒诅咒同在,近乎疯狂的欢乐与近乎疯狂的悲哀并存,对人问伊甸园的精心构建与对人间地狱的冷酷描绘交织,对教会神圣的亵渎与诚挚的忏悔融会,“战斗唯物主义的始祖”同时是狂热的基督教徒,猛烈抨击教会丑恶的战斗者临终大都接受涂油礼,“第一个近代人”把中世纪的教父引为知己,思想上的世人是道德上的侏懦,文化卜的智者是品德上的败类,有的悲观主义者被历史证明为时代的先知,而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家却又被作弄似的成为浅薄之徒;高尚与卑鄙,文雅与粗俗,亮节与猥亵,深沉与浅陋,赤裸裸的人的本能世界与趋于成熟的观念世界,野蛮人强烈而持久的幻想与文明人尖锐、细致的求知欲,纵横交错在一起,展开了一幅七彩缤纷的社会与人的图画。这是在信仰断裂时期——旧的信仰在衰落,新的、建立在自然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的理性尚未成熟——人性的全景式展开。精力横溢是这一时代的特征,莎士比亚说:“我就是我。”这个时期,很多新的东西都在孕育,都在萌发,包括现在大家称作为现代主义的思想,在文艺复兴时代都已经崭露头角。很多在文艺复兴以后过了一二百年,才被人们用哲学理论阐述出来的道理,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被艺术家敏锐地感觉到了并艺术地写进了自己的作品里,所以这的的确确是一个非常丰富、非常复杂,非常美妙的时代。这个时代,人们对外部自然界的发现,对于内心世界的发现协调发展,对于外部宁宙的认识和对内心宇宙的感悟交织在一起,人们惊喜地发现,人的内心,就像我们看到的外部宇宙一样广阔、一样深邃、一样神秘。

从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开始,从充满,奇情异想的爱情诗人彼特拉克到具有泼皮般战斗精神的卜伽丘,从名副其实的语言文化世人弗朗索瓦·拉伯雷到最伟大的小说家赛万提斯,而后我们将向文艺复兴的高峰进发。在那里站立着威廉·莎士比亚,他像高吻苍穹的雄鹰,在他站立的地方,我们找不到第二个有与他比肩。莎士比亚的抒情诗、喜剧、历史剧和他的悲剧,展示了人的无比深邃和广阔的内心宇宙。它们几乎包容了从他以后直到现在的那些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许许多多的命题和思想,当很多哲学家还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它们已经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里得到了胚胎式的展现,这是一个令人惊奇不已的文学艺术史上的奇迹。因此,莎士比业的作品,特别是他的悲剧被视为欧洲文学的第二座里程碑。

文艺复兴大概有二百年左右的辉煌时期,莎七比亚是它的高峰的标记,也是走向衰落的前兆。莎氏死后,欧洲仿佛用完了它的全部力气,而且得衰弱不堪,垂暮的梦境创造了被称为“巴罗克”的艺术时代,华丽、诡谲、颓唐和破碎的风格令人想到夜幕降临之前的黄昏和晚霞。

但是,到了I7世纪,仿佛太阳重新升起,在法国,路易十四创造了一个被称为“太阳王”的时期——他创造了一个政汉、经济和军事上富强与繁荣的法国,尽符是回光返照,路易十四非常重视文学艺术,成立了法兰西学术院,支持文学艺术的创作.同时他也对它施加了控制,于是在这个时期的主流文学倡导复兴古罗马的艺术传统,称为“新古典主义”时期,种种据蜕是来自古代的规范成了当时剧作家

和诗人必须遵守的法则。艺术家不能不“戴着镣铐跳舞”。“镣铐”对于舞蹈是一种约束,但约束有时会使人跳出更好的舞蹈。悲剧大师高乃依和拉辛创造了不朽的作品,喜剧大师莫里哀把新古典主义文学推向高峰。莫里哀的喜剧是新古典主义时代最骄人的成果,同时,又是对这一神圣文学流派的亵渎。就像莎十比亚代表着文艺复兴的高峰与终结一样,莫里哀意味着新古典主义的高峰与终结。

真正把新古典主义推下统治宝座的是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

风暴,为这场伟大革命做精种准备的启蒙学者从思想上向新古典主义发起了冲击。他们的主力就是孟德斯鸠、狄德罗、伏尔泰和卢梭。恩格斯说,启蒙思想家们“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旗帜鲜明地提出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任务,倡导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法国的启蒙思想家、艺术家不仅在思想上非常革命,而且,在艺术上也有颇多贡献,如卢梭的《忏悔录》、《新爱洛绮丝》,伏尔泰的哲理小说,博马含的《费加罗的婚礼》r,在英国,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有:笛幅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福特的《格列佛游记》,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以及农民诗人彭斯等.德国在启蒙运动前,远较英法落后,但到17世纪70年代,陡然掀起“狂飙突进”运动,《少年维持之烦俪》的作者青年歌德和《阴谋与爱情》的作者席勒成为两只报春的燕子,高翔于欧洲上空,令人刮目相看。歌德的长篇诗剧《浮上德》被称为近代人的《圣经》。它继莎士比亚的作品之后,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第四座里程碑。

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对整个欧洲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无与伦比的,它意味着欧洲历史的一个巨大转折。这场大革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想像空间——金钱梦、美女梦、鲜花梦,甚至于总统梦,一个乞丐可以想像自己在第二天早上成为富翁。过去,人们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意识到作为一个个人、会有这么辉煌的前景和可能。但是,大革命经过多次反复之后,启蒙学者们许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并没有实现,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欲望横流、道德沉降的讽刺画向。于是,深沉的绝望、沮丧和颓唐同那些金钱梦、美女梦、鲜花梦混杂在一起,构成一股自我张扬、自我怜悯、自我钟爱的情感浪潮。一个诗人说:“为什么我从白天到晚上总是想到疯狂呢?”“疯狂”这两个字非常典型地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鼓荡着狂想和绝望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创造了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文学星宅——浪漫主义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我们可以讲出一连串的名字,这些名字大体上可以分成“天使派”和¨恶魔派”两个行列。“天使派”里应该提到的有拉马丁、夏多勃里昂等,而“恶魔派’’中有更多我们熟悉的名字,比如:拜伦、雪莱、济惹、雨果、刊汤达、梅里美等。这个运动像天空的一一群流星,由于它过于炽热、过于明亮,延续的时间就不太长。在运动中的中坚分子,那些最有才华的人大部分都是非常短命的,而一些恬得比较长的人,到了中、老年就转向其他流派,不冉是浪漫主义运动的成员了。

历史发展到欧洲19世纪的中叶,由法国大革命引起的几十年反反复复的热流终于慢慢地冷却下来。面对大革命所带来的令人沮丧的

社会现实,人们开始了冷静的思考。到了1848年革命以后,在冷静地考察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一个新的文学流派悄悄地登上了文学舞台,这就是直到现在依然有着强劲生命力的现实主义文学。关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我们需要说许多话来加以辨析。但如果不怕失之粗略,也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浪漫主义文学认为“生活应该如此”,现实主义文学则是“生活就是如此”。当你问雨果:《巴浆圣母院》中描写的乞丐王朝真的存在吗?雨果会回答说:我认为应该存在。如果你问巴尔扎克,你为什么在《人间喜剧》中把生话描写得那样黑暗混浊?巴尔扎克会回答你:因为生活就足如此黑暗、混浊。写《巴黎圣母院》时的雨果是浪漫派,而写<人间喜剧》的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者。

F.詹明信博士认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金钱的作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金钱是一种新的历史经验,一种新的社会形式,它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压力和焦虑,引出了新的灾难和欢乐,

大三_英国文学史(绝对标准中文版)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撒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下面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作一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约5世纪-1485) 英国最初的文学同其他国家最初的文学一样,不是书面的,而是口头的。故事与传说口头流传,并在讲述中不断得到加工、扩展,最后才有写本。公元5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朱特三个日耳曼部落开始从丹麦以及现在的荷兰一带地区迁入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古英语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贝奥武甫》(Beowulf),它被认为是英国的民族史诗。《贝奥武甫》讲述主人公贝尔武甫斩妖除魔、与火龙搏斗的故事,具有神话传奇色彩。这部作品取材于日耳曼民间传说,随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传入今天的英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诗是8世纪初由英格兰诗人写定的,当时,不列颠正处于从中世纪异教社会向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导的新型社会过渡的时期。因此,《贝奥武甫》也反映了7、8世纪不列颠的生活风貌,呈现出新旧生活方式的混合,兼有氏族时期的英雄主义和封建时期的理想,体现了非基督教日耳曼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两种不同的传统。 公元1066年,居住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人在威廉公爵率领下越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格兰。诺曼底人占领英格兰后,封建等级制度得以加强和完备,法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法语成为宫廷和上层贵族社会的语言。这一时期风行一时的文学形式是浪漫传奇,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1375-1400)以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为题材,歌颂勇敢、忠贞、美德,是中古英语传奇最精美的作品之一。传奇文学专门描写高贵的骑士所经历的冒险生活和浪漫爱情,是英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一种社会理想的体现。 14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快,市民阶级兴起,英语逐渐恢复了它的声誉,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英语,为优秀英语文学作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杰弗利·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的出现标志着以本土文学为主流的英国书面文学历史的开始。《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以一群香客从伦敦出发去坎特伯雷朝圣为线索,通过对香客的生动描绘和他们沿途讲述的故事,勾勒出一幅中世纪英国社会千姿百态生活风貌的图画。乔叟首创英雄诗行,即五步抑扬格双韵体,对英诗韵律作出了很大贡献,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文笔精练优美,流畅自然,他的创作实践将英语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文学水平,推动了英语作为英国统一的民族语言的进程。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5世纪后期-17世纪初) 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来说,英国的文艺复兴起始较晚,通常认为是在15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被称为人文主义,它主张以人为本,反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提倡积极进取、享受现世欢乐的生活理想。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 1478-1535)是英国最主要的早期人文主义者,他的《乌托邦》(Utopia)批评了当时的英国和欧洲社会,设计了一个社会平等、财产公有、人们和谐相处的理想国。Utopia现已成为空想主义的代名词,但乌托邦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进行严肃思考的结果。《乌托邦》开创了英国哲理幻想小说传统的先河,这一传统从培根的《新大西岛》(The New Atlantis)、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勃特勒的《埃瑞璜》(Erewhon)一直延续到20世纪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教学提纲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变化,具有了丰富多样的特征,但其主流文化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统一的趋势。 西方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分别为: 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文化的起源阶段,形成了希腊精神。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时期,西方文化发展的黑暗时期,但形成了西方文化的另一重要支柱——基督教精神。 近代文化时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希腊精神得以复兴,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宗教改革,促使宗教走向市俗化,西方文化两大支柱共存、共荣。 现代文化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科技革命的推动,西方文化走向了现代化,民主主义、科学主义、理性精神占居了统治地位。 下面是西方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精神。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西方文化 史家一般认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古希腊是西方人的“家园”。爱?麦?伯恩斯与菲?李?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中也认为:“在古代世界的所有民族中,其文化最能鲜明地反映出西方精神的楷模者是希腊人。没有其他民族曾对自由,至少是对其本身,有过如此炽烈的热心,或对人类成就的高洁,有过如此坚定的信仰”。伊迪斯汉密尔顿在谈到大希腊时也说,那时创造的艺术作品与所产生的思想观念,直到现在都没有被人们所超越,西方几乎所有的艺术与思想都有他们的烙印。也许这些说法多少有些夸张,但整个西方文化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是肯定的,希腊精神成为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精神支柱。 希腊精神的核心是民主精神、法治精神、科学精神和自由精神。 1、民主精神 古希腊精神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它的民主精神。古希腊民主精神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定期举行的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国家大事都由人民的意志表决决定,任何个人不得凌驾于人民之上。“轮番为治”与公民大会是“主权在民”原则的落实处。人民轮流参加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处理国家事务,审理案件,调解纠纷是为“轮番为治”。

英国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

英国文学史 Part one: Early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Chapter 1 The Making of England 1. The early inhabitants in the island now we call England were Britons, a tribe of Gelts. 2. In 55 B.C., Britain was invaded by Julius Caesar. The Roman occupation lasted for about 400 years. It was also during the Roman role that Christianity was introduced to Britain. And in 410 A.D., all the Roman troops went back to the continent and never returned. 3. The English Conquest At the same time Britain was invaded by swarms of pirates(海盗). They were three tribes from Northern Europe: the Angles, Saxons and Jutes. And by the 7th century these small kingdoms were combined into a United Kingdom called England, or, the land of Angles. And the three dialects spoken by them naturally grew into a single language called Anglo -Saxon, or Old English. 4. The Social Condition of the Anglo -Saxon Therefore, the Anglo -Saxon period witnessed a transition from tribal society to feudalism. 5. Anglo -Saxon Religious Belief and Its Influence The Anglo -Saxons were Christianized in the seventh century. Chapter 2 Beowulf 1. Anglo -Saxon Poetry But there is one long poem of over 3,000 lines. It is Beowulf, the national epic of the English people. Grendel is a monster described in Beowulf. 3. Analysis of Its Content Beowulf is a folk lengend brought to England by Anglo -Saxons from their continental homes. It had been passed from mouth to mouth for hundreds of years before it was written down in the tenth century. 4. Features of Beowulf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in its poetical form is the use of alliteration, metaphors and understatements. Chapter 3 Feudal England 1)T he Norman Conquest 2. The Norman Conquest The French -speaking Normans under Duke William came in 1066. After defeating the English at Hastings, William was crowned as King of England. The Norman Conquest marks the establishment of feudalism in England.

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

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 本论文以中国大陆的英国文学史为研究对象,考察从民国时期到当前近百年间英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些变迁?和西方的英 国文学史书写有何不同?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体现了哪些特征?等等。论文运用文学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文学观念、文学史观、文学史书写体例和文学史经典建构四个方面讨论了英国文学史在国内 的发展历程,最后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四个个案,来进一步说明以上讨 论的问题。除绪论和结语,论文主体部分共分5章。绪论部分简略地介绍了英国文学史在中国书写的学科背景,英国文学史在中国的发展概况,研究现状,写作目的,写作思路等。第一章从文学观念的角度讨论英国文学史的书写问题,说明文学观念是如何影响和决定着文学史家对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并对比了西方的几部英国文学史来说明中国的英国文学史在文学观念上的书写特色和所受影响。近代意义上的文学观念是西方传入的纯文学观,纯文学观念对国人影响极大,国内的 大部分英国文学史都坚持纯文学观念,收入的是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泛文学观念影响下文学史把历史、哲学、书信、日记、箴言、小册子都纳入文学史料的范围内。后理论时代的大文学观念对国内英国文学史书写最大的影响就是收入了原来的亚文学类属的文本,妇女文学、地区文学、族裔文学、通俗文学进入文学史,而跨学科性质的文学史在国内并未出现。第二章从文学史观的角度讨论了英国文学史书写问题,并分为二个主要的时期,即民国时期以进化论为主导的文 学史书写和建国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为主导的文学史书写。无论是

进化论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文学史观在进入中国后,和中国的社 会现实相结合,本着改变落后,争取富强的目的,被变形处理。以进化 论为指导的英国文学史书写强调文学与国民性的关系,以开民智,启 民力为目的,旨在改变中国国民素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文学史观最 初一度变成阶级论的文学史观,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被打上阶级的烙印。进入新时期后,文学史的书写则强调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作家生平, 作品的思想内容,也适当强调作品的艺术特征。最后一节针对英国文 学史书写中的史观问题提出了以人性论为指导的文学史书写问题。第三章首先从文学史的书写体例角度讨论了英国文学史书写中的分期 和撰写体例问题,对比了西方的几部英国文学史,找出异同并阐明了 原因。在分期上,国人倾向于大杂烩式的分期模式,即政治朝代+世纪+文艺思潮等混合体模式。在撰写体例上,受传统史书书写的影响,作家纪传体模式盛行,其次便是分类合编体。而评论体和辞典体则凤毛麟角,应用极少。第二节针对国内分期问题提出了以文学思潮、文学传 播方式为依据的分期模式,针对撰写体例问题提出了以编年体、故事 体为模式的撰写方式。第四章从文学史经典建构的角度讨论了百年来中国的英国文学史经典演变过程和中国文学传统对经典建构的影响 问题。发现中国的英国文学史经典是一步步中国化的过程,是历史、 现实、文化和意识形态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经典的选择、经典作家的 评价和经典作品的阐释上都有异于英国本土的文学史。第五章选取了中国不同时期四个比较独特的英国文学史书写案例来进一步说明以 上问题,以期从中窥见出百年来英国文学史在中国(大陆)书写历程和

英国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英国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1.英国最早的居民:凯尔特人Celts 2.英语语言起源于盎格鲁萨克斯ANGLO-SAXON部落融合统一之后,发展于诺曼征服Norman Conquest之后。 3.古代文学两个分支(异教徒文学Pagan和基督文学Christian);BEOWULF文学地位(英国的民族史诗national epic of England),人物角色(Beowulf,Grendel, Grendel's mother, Fire Dragon,Wiglef),修辞手法(头韵法alliteration,暗喻metaphor,低调陈述understatement) 4.诺曼征服人物William the Conqueror,骑士Romance文学年代(中世纪14th-16TH), 《高文和绿衣骑士的故事》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亚瑟王传说最佳作品)P.21选段,反映的是英国的故事matters of Britain。骑士的优良传统美德(忠诚loyalty) 5.威廉朗莱德William Langland作品《耕者皮尔斯》Piers the Plowman(十四世纪以梦境dream vision呈现的作品)

6.乔叟Chaucer地位(诗歌之父Father of English Poetry),主要作品The Canteberry Tales,文学贡献(英雄双行体Heroic Couplet,净化purified LONDON 音dialect),葬于西敏寺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为此建立诗人角Poet's Corner;《坎特伯雷故事集》主要人物(32 朝圣者pilgrims),选作P45(时间April,地点Tabard Inn,人物,巴斯妇人的故事Wife of Bath),抑扬五步格iambic pentameter (轻音unstressed syllable+重音stressed syllable) 7.实行政教分离者(亨利八世Henry VIII)Religious Reformation:The King broke off with the Pope. 8.托马斯摩尔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宣扬财产property与困境poverty 分离和建立理想国度ideal state。 9.托马斯怀亚特Thomas Wyatt把十四行诗sonnet引入英国,分离为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ian Sonnet和斯宾塞体Spencerian Sonnet,十四行诗源于意大利

西方文学发展脉络

一、西方文学发展脉络 古希腊-罗马文学 中世纪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与其他文学流派 现代主义文学(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黑色幽默、荒诞派、超现实、新写实、表现主义、存在主义等 从西方文学史的源头——两“希”传统——说起 1 古希腊-罗马文学(世俗人本主义) 海洋文明——“原欲型文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征服 人:原欲、身体、力量、智慧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瑞典学者认为:“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在希腊文明的观念中,人和世界都是对另一方面的反映,都是摆在彼此对立面的、相互照应的镜子。” 2 古希伯来-基督教文学(宗教人本主义) 沙漠文明——“理性型文化” 神:理性、灵魂、顺从、虔诚 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与自然的关系:顺从 3 第三传统:北部游牧民族(日耳曼、凯尔特等)旺盛的生命力、好斗性、荒诞神秘 西方文学: 智慧 仁爱 力量三位一体 思考:两希传统特质是二元对立的吗? “神”其实是人性中的理性成分,是人对人的本质理性、精神层面的更高追寻,因此“神”与“人”两个层面共同成就了完整的人,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蕴含着对立统一的二元。

两希精神在西方文学史上的碰撞、融合与提升是理解西方文学发展脉络的关键 二、填空 1. 2.神曲三部分:《地狱》、《炼狱》、《天堂》 3.原名《喜剧》,后被薄伽丘改为《神圣的喜剧》 4.荷马的史诗作品两部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5.《伊利亚特》贯穿线索是以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为主线,奥林匹斯山诸神的斗争为副线。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 6.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是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 10.《变形记》作者卡夫卡是表现主义 11.十全十美的悲剧《俄狄浦斯王》 12. 13.希腊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代表作《波斯人》;《七将攻忒拜》;《祈援人》;《俄瑞斯忒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普罗米修斯》三部曲:《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后两本亡佚) 14.《美狄亚》作者欧里庇得斯 15.西班牙第一部流浪汉小说《小癞子》 21.宙斯三兄弟有宙斯波塞冬哈德斯 22.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争夺女俘、帕忒罗克洛斯之死 23. 24.《奥德修记》——“一条绳子”结构 25.卢梭:浪漫主义文学精神之父 26. 27.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28. 29. 30.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队领队的即兴表演,又被称为“山羊之歌” 31.但丁设置的两个老师及象征维吉尔————人间、知识、理性贝娅特丽丝————天国、启示、信仰 名词解释 1. 2.哥特(Goth)的含义 1、哥特人的,哥特族的(指曾入侵罗马帝国的一支日耳曼民族); 2、哥特式建筑的(12至16世纪流行于西欧的建筑风格,以尖拱﹑拱顶﹑细长柱等为特点); 3、哥特派的,哥特风格的(18世纪的一种文学风格,通常以神秘、恐怖、凄凉、衰败为特征); 4、指字体,哥特字体的; 5、指颜色,红与黑。 3. 荷马史诗源于民间,是希腊神话传说集大成者,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和古代史诗的楷模。

英国文学简史期末考试复习要点资料

英国文学简史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一、中世纪文学(约5世纪—1485) ?《贝奥武甫》(Beowulf) ?《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 杰弗利·乔叟(Geoffrey Chaucer) “英国诗歌之父”。(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5世纪后期—17世纪初) ?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 ) 《乌托邦》(Utopia) ?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 《仙后》(The Faerie Queene)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论说文集》(Essays) 克里斯托弗·马洛 Christopher Marlowe ?《帖木儿大帝》(Tamburlaine)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The Tragical History of the Life and Death of Dr. Faustus) ?《马耳他岛的犹太人》(The Jew of Malta)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 《哈姆莱特》(Hamlet) SONNET18 三、17世纪文学 约翰·弥尔顿 John Milton 《失乐园》(Paradise Lost) ?约翰·班扬(John Bunyan) 《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 四、启蒙时期文学(17世纪后期—18世纪中期) 18世纪初,新古典主义成为时尚。新古典主义推崇理性,强调明晰、对称、节制、优雅,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与和谐。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是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 ?乔纳森·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 《格列佛 ?丹尼尔·笛福 Daniel Defoe 英国小说之父 《鲁滨孙漂流记》(Robinson Crusoe) ?亨利·菲尔丁 Henry Fielding 《汤姆·琼斯》(Tom Jones) ?乔纳森·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 《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 ?亨利·菲尔丁 Henry Fielding 《汤姆·琼斯》(Tom Jones) 托马斯·格雷 Thomas Gray 《墓园哀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五、浪漫主义时期文学(1798-1832) ?罗伯特·彭斯 Robert Burns ?威廉·布莱克 William Blake ?威廉·华兹华斯 William Wordsworth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

西方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 1.请简要分析古希腊神话的基本特征 ①希腊神话是“体系神话”(独尊的主神) ②希腊神话中神与人不仅同形,而且同性 ③在审美仪式上,希腊神话崇拜“力”(力量,技艺,智慧) ④希腊神话偶像崇拜 2.请写出古希腊神话中“俄林波斯圣山上的十二主神”的名字 神与人之父:宙斯 神后:赫拉 海神:波塞冬 冥王:哈德斯 智慧女神:雅典娜 太阳神:阿波罗 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 爱与美神:阿弗洛狄忒 火神:赫淮斯托斯 战神:阿瑞斯 神使:赫尔墨斯 炉灶女神:赫斯提亚 3.请简要粉丝《伊利昂纪》中的阿基琉斯的性格特点: ?阿喀琉斯不仅是希腊名族力量与精神的体现,也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式的个人英雄,他是 欧美民族心理文化的一个缩影 ?阿喀琉斯除具有史诗英雄共同的特点:如体魄矫健、勇猛善战之外,还具有极其鲜明的 个性:强悍暴烈、凶猛可畏、坦率正直、重荣誉、讲义气、为人坦荡、爱憎分明,同时又蛮横任性、报复心强、心胸有点狭窄和自私,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但还有一颗没有完全泯灭的人性。 ?阿喀琉斯是古希腊英雄符码的形象诠释,但这一形象更动人之处在于对这种英雄符码 的解构,在于从英雄面具下隐然路出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的实质是人本主义精神 4.请简要分析《奥德修纪》中奥德修斯的性格特点: ?奥德修斯是荷马史诗中木马计的策划者,西方文学中第一个智勇双全的完人形象,在史 诗中,“诡计多端的”,“饱经风霜的”这两个修饰语表明了这个人物的特点 ?他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自我异化和回归本真的英雄 ?他足智多谋、心思缜密、善于自我的伪装,富于选择精神 ?他的内心具有强烈的主体精神,不太愿意挺贫命运火意外的偶然因素摆布,所以他坚持 不懈地努力去探索回乡之路 5.举例说明古罗马文学与希腊文学的继承关系及古罗马文学的独特贡献: ?关系:1.)古罗马文学是对希腊文学的继承。古罗马人善于向其他民族学习。罗马人从 不以创造性著称,但他们特别善于几间,吸收众多外来的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体系中,而对罗马文化影响最深的是希腊文化。2.)罗马人热衷于学习希腊文学与艺术,他们将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编号:01015065, 01015096 (翻译方向); 02015055,02015106 (教育方向) 2.层次与学制:本科, 四年制 3.总学时:68 4.学期与周学时:第五,六学期;周学时: 2 5.学分:2 6.执笔人:夏丹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英语(翻译,教育方向)专业必修课。 该门课程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旨在使学生从英国历史、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掌握英国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同时帮助学生对英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介绍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对部分在思想上艺术上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作家及作品进行分析、导读,增强学生对英国文学的形成和发展的理解,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课程的要求:学完本课程,学生应该掌握如下能力: ①对于英国文学史有整体性的把握; ②掌握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独立完成千字左右的文学作品评析的英文论文; ④掌握文学概念和相关文学流派的专业知识。 2.质量标准:在第五学期完成英国文学史中从中古时期到启蒙时期的文学流派及相关作家,完成两篇以上的英文作品分析论文;第六学期完成从浪漫主义时期到现代主义文学相关内容的学习,并整体把握整个英国文学史的脉络,完成三篇以上的英文作品分析论文。同时检验学生是否了解、认识英国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化、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并能够用最基本的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学修养。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五学期: 第一章序言 (2 学时) 使学生对英国文学史和主要流派具有提纲挈领的认识。 第二章中古世纪时期(2学时) 使学生掌握英国文学的起源及其形式和主要代表作品 第三章杰弗里?乔叟 (2学时)

英国文学期末整理 (1)

Questions for Revision:The Anglo- Saxon Period Q1: What is the major literary form in this period? Poetry Q2: What is epic? What is the national epic in this period? An Epic is a long narrative poem in elevated style presents characters of high relation to a central figure of heroic proportions and through their development of episodes important to the history of a nation or race. Beowulf Q3: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owulf ? 1、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in its poetic form is the use of alliteration- repetition of initial consonant sounds in a line of poem. In alliterative verse, certain accented words in a line begin with the same consonat sound.There are generally 4 accents in a line, three of which show alliteration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quotations on P.6-10 in the textbook. 2、"kenning": a kind of figurative language 3、The use of repetition and variation Q4: What are two highlights in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Anglo-Saxon literature? 1、the Northumbrian School 2、during the reign of King Alfred Questions for Revision-- The Middle English Period Q1: What was the form of literature at the time? What features does it have? Romance 1、Romance which uses narrative verse or prose to sing of knightly adventures or other heroic deeds is a popular literary form in the Middle Ages. The importance of romance itself can be seen as a means of showing medieval aristocratic men and women in relation to their idealized view of the world. 2、Early feudal age,as it reflects the spirit of chivalry. 3、The English romance mainly deals with three major subjects: Religious, Courtly love, and Arthurian 3、Matter of France: a collection of tales about Chalemagne and his peers headed by Roland and their wars against the Saracens. 4、Matter of Rome: covered everything that had come down from the ancient Romans and from the Greeks also e.g. Trojan War 5、Matter of Britain: the legendary history of Britain. e.g. King Arthur and His Round-Table Knights,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knight Q2: What is the literary position of Geoferry Chaucer in English Literatur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Q3: What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anterbury Tales ? 1. It gives a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Chaucer's time. The pilgrims represent the whole range of 14th century society except the very top and the very bottom. With his own wide experience and close observation of life, his characters are so vivid and particular that there can be no substitution for the very person described. 2. The dramatic structure of the poem has been highly commended by critics. In The Canterbury Tales, stories are cleverly woven together by links between the stories.

英国文学简史期末考试资料

英国文学简史 英美文学史名词翻译 Neoclassicism (新古典主义)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 Metaphysical poetry (玄学派诗歌) Classism (古典主义) Enlightenment (启蒙运动) Romanticism (浪漫主义) Byronic Hero (拜伦式英雄) Aestheticism(美学主义)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意识流) the Age of Realism (现实主义时期) Naturalism (自然主义) Local Colorist (乡土文学) Imagism (意象主义) The Lost Generation (迷惘的一代) Surrealism (超现实主义) The Beat Generation (垮掉的一代) Metaphysical poets (玄学派诗人)New Criticism (新批评主义) Feminism(女权主义) Hemingway Code Hero (海明威式英雄) Impressionism (印象主义) Post modernity (后现代主义) Realism (现实主义) Allegory (寓言) Romance (传奇) epic(史诗) Blank Verse (无韵诗) Essay (随笔) Masques or Masks (假面剧) Spenserian Stanza (斯宾塞诗节) Three Unities (三一.原则) Meter (格律) Soliloquy (独白) Cavalier poets (骑士派诗人) Elegy (挽歌) . Action/plot (情节) Atmosphere (基调) Epigram (警句) The Heroic Couplet (英雄对偶句) Sentimentalism (感伤主义文学) Aside (旁白) Denouement (戏剧结局) parable (寓言) Genre (流派) Irony (反讽) Satire (讽刺) Lyric (抒情诗) Ode (颂歌) Pastoral (田园诗) Canto (诗章) Lake Poets (湖畔诗人) Image (意象) Dramatic monologue(戏剧独白)Psychological novel (心理小说) Allusion (典故) Protagonist and Antagonist (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 Symbolism (象征主义) Existentialism (存在主义) Anti-hero (反面人物) Rhyme (押韵) Round Character (丰满的人物) Flat character (平淡的人物) Oedipus complex (俄狄浦斯情结/蛮母厌父情结) Iambic pentameter (抑扬格五音步) Poetic license (诗的破格) Legend (传说) Myth (神话) Pessimism (悲观主义) Tragicomedy (悲喜剧) Comedy of manners (风俗喜剧) Free Verse (自由体诗歌) Magic realism (魔幻现实主义) Autobiography (自传) Biography (传记) Foot (脚注) Protagonist (正面人物) Psychological Realism (心理现实主义) Setting (背景) Chronicle《编年史》Ballads 民谣 consonant(协调,一致) repetition (反复) repeated initial(开头的)

西方文学发展脉络与代表作品

西方文学发展脉络与代表作品 导言 作品选读这门课程主要选择外国文学中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分析它们的艺术价值、思想价值及其对后世的文学文化影响,由此以点带面,让大家对外国文学发展的概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在大三分班后,汉语言文学专业方向会开设专业性更强的《外国文学史》,与历史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讲,更为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外国文学发展的脉络。 两点要求: 尽量多看作品。听老师介绍与亲自看原著得到的感受是两码事,既然是作品选读课,希望能尽可能多去阅读作品,学习这门课程才真正有收获。 自己的感受很重要,多思考,多交流讨论,多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西方文学 从古希腊到20世纪,西方文学经历了各种文学思潮,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文学、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每个时期文学思潮的艺术风格与文学追求又与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相联系。我们将通过学习每个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体会这些思潮的特点,以及它们所处的那些时代。最终通过一部部作品串联起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已出现了各种文学体裁,其中成就最大的是神话、史诗和悲剧。14-17世纪欧洲兴起文艺复兴运动,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17世纪出现古典主义文学,崇尚理性。18世纪欧洲兴起启蒙运动,其中的启蒙文学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对之后文学思潮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19世纪欧美社会剧烈变动,同时出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世纪是一个更为复杂多变的时代,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与人们的精神危机,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相继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文学的面貌,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英国文学选读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考点一:The Canterbury Tales 参考A: 1~3: spring rain 4: spring flower 5: spring wind 6~7: spring grass 8~9: spring sun 10~~18: the celebration of spring (10~13: birds’ singing; 14~18: people’s pilgrimages) 参考B: Structure beauty: The 18 lines form a coherent whole which is a sentence that composes of two adverbial clauses of time (line 1~11) and a main clause (12~18), expressing the essential idea of the whole work. 考点二:Why is spring compared to a king? (4’) 1.As the first season of a year, spring is as powerful as the king because it gives life to everything. 2.The use of the “king” can rime with “spring” and “sing”. 考点三:What’s the effect of repeating “come live with me and be my love”? 1.For the speaker’s part, he can strengthen his passion to his love, he sounds more confident than ever and the plea becomes more persuasive with each repetition. 2.For the listener’s part, we can understand speaker’intention much more clearly. The listener will feel that shepherd’s love is strong and sincerely. 3.It makes the ending match up with the beginning so as to make the poem a complete whole. 考点四:What’s the effect of repeating the calls of the birds in each stanza? 1. A good poem is usually like a beautiful song, the calls of the birds are pleasing to the ear. The repeated songs can give people pleasure and make this poem have a beautiful rhyme. 2.The repetition of this line make three stanzas from a united whole. 3.The sweat songs of the birds describe their happiness in spring and express their love of spring. Their songs can also create a happy and peaceful atmosphere for people to enjoy spring. 4.To emphasize the coming of spring. 考点五:Compare these two poem: (讲义第7和第8面) 1.On one hand, they share the same structure, meter, rhyme pattern and subject matters. They were written in iambic pentameter with six quatrains, each rhyming aabb. Both poems are about love and nature. 2.On the other hand, they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Marlowe was young, he idealized nature and love. So his poem was romantic and imaginative. But Raleigh was old, and his attitude was jaded. He shows the reality of life and presents and opposite and negative view towards love and nature described in Marlowe’s poem. 考点六:(可能会考选择题) Script(剧本): the written work from which a drama is produced; contains stage directions and dialogue. Stage directions(舞台说明): notes provided by the playwright to describe how something should be performed on stage. Stage directions often describe elements of the spectacle: lighting, music, sound effects, costumes, properties, and set designs. Soliloquy(独白): a long speech given by a character while alone on stage to reveal his or her private thoughts or intentions. Aside(旁白): a statement intended to be heard by the audience or by a single other character bu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