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大纲与辅导讲义

第一章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犯罪心理学的概念、性质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懂得如何去研究犯罪心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犯罪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任务以及学科体系。

2、掌握: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㈠,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广义的说,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活动,心理因素和有关行为表现,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科学。

㈡,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相对广义说,即认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3个反面:

其一,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包括犯罪动机的形成和转化规律,犯罪人格的形成和特征,有关刑事责任的心理因素(认识因素与认识能力,意志因素与控制能力,感情状态机器对刑事责任的影响)等;

其二,群体犯罪心理,主要研究在共同犯罪、集团犯罪(特别是有组织犯罪)中,各犯罪行为参与人之间的心理影响,探讨集团犯罪的首要分子和其他主犯加重处罚,胁从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教唆犯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罚的心理学依据(主观犯罪依据);

其三,有关预防犯罪的心理学问题,包括犯罪心理的预测,刑罚的心理效应,罪犯心理的转化与矫治等。

1,犯罪心理绪论。

2,犯罪心理形成论。

3,犯罪心理类型论。

4,犯罪心理治理论。

二,犯罪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犯罪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内容

犯罪行为是是一种反社会行为,犯罪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社会心理现象,因此,犯罪心理学可看作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犯罪心理学要借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容。

第二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基本任务是荧荧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索犯罪的心理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原因、过程,阐明与犯罪有关的心理活动规律,为预防犯罪、揭露和惩治犯罪,以及教育和改造罪犯提供科学的心理升微亿依据,并在次基础上指定出符合心理规律的工作方法和措施,为智力日益严重的犯罪问题服务,以便达到维护社会治安,保证社会安全,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目的,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目的。

一、理论方面的任务

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㈡推动临近学科的发展

首先,研究犯罪心理学必将推动心理学科的发展。

其次,研究犯罪心理学也将推动犯罪学和刑罚学的发展

二、实践方面的任务

首先,通过研究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可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一些犯罪心理学的科学知识,以便更好的培养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效的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发挥综合治理的最大效应。

其次,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的特点和规律,可为公安,检查,法院等政法部门的同志提供一些理论知识,以增强他们的业务能力。

再次,通过研究犯罪的预测预防和矫治技术,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加强防范,提高整个社会的犯罪防范意识,减少和控制犯罪的机遇,以达到维护社会的治安的目的,

此外,通过研究犯罪的教育改造,还可以为劳改部门的同志提供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改造措施,使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罪犯的

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减少和制止重新犯罪。

第三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指导原则

㈠客观性原则

㈡系统性原则

㈢个性观原则

二、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二)个案追踪研究法

(三)心理测验法

(四) 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了犯罪心理学国内及国外的发展简史,介绍了犯罪心理学目前的研究现状,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二)学习要求

了解犯罪心理学在国内和国外的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对犯罪心理学目前的研究现状有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它的发展趋势,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所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犯罪心理学的国内和国外发展历史。

2、掌握:犯罪心理学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一、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就注重从经济、道德、法律与犯罪的关系的角度去分析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关于犯罪与人性、环境和教育等问题,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的论述是值得今人思索的,这方面观点的影响远及世界。

二、我国现代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历史

我国现代心理学开创于1920年代。犯罪心理学也有一定的传播。先有一批学者翻译出版了一批犯罪心理学专著,同时一些大学也开设了犯罪心理学课程,我国学者出版自己的专著,并在心理学杂志上刊登发表了一些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实验报告或文章。真正的犯罪心理学发展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此外,从1950年代以来,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三、国外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根据人们的骨骼和面貌等身体特点来评判一个人的心理是善或恶,是否有犯罪心理。在犯罪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人们对犯罪心理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犯罪原因的探讨,并且大多是单一因素论。到19世纪下半叶,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人们开始运用科学实证的方法研究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其中德国精神病学家埃宾于1872年发表《犯罪心理学纲要》,据此他被后人称为“犯罪心理学的鼻祖”;意大利精神病学家,犯罪学家龙勃罗梭于1876年发表的《关于犯罪者之我见》是犯罪心理学正式产生的标志。他被后人称为是“实证犯罪心理学的鼻祖”,是古典犯罪心理学的奠基人。菲力于1884年发表的名著《犯罪社会学》被誉为是刑事犯罪社会学派的代表作。1930年代,国际心理科学进入了繁荣时期。使犯罪心理学真正从犯罪学中独立出来,开始了自己的历史。

第二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一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1翻译出版了一批犯罪心理学专著

2公安与政法院校开设了犯罪心理学课程,有高等学校的教材,有些高校还招收了犯罪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3形成了一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队伍,建立了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学术团体---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犯罪与矫治心理专业委员会。

4创办学术期刊——《法制心理研究》以及《青少年犯罪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等。

5开展了普及工作,使部分政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把犯罪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6开展了国际性学术交流。

二国外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西方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问题

3犯罪预测

少年犯罪心理及其预防、矫治仍然是西方犯罪心理学界的热门课题。

三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展望

1研究的多样话

2研究的实证化

3研究的深层次性

4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第三章有关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犯罪心理学各大流派,如生物学理论、社会学派理论和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并介绍了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二)学习要求

掌握犯罪心理学三大理论流派的内涵,了解它们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犯罪心理学三大理论流派的内涵。

2、掌握:犯罪心理学三大理论流派的产生、发展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3、熟练掌握:犯罪心理学三大理论流派的内涵。

第一节犯罪的生物学派理论

一产生与内涵

意大利精神病学家、犯罪学家、犯罪心理学家龙勃罗梭是该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犯罪是一种原始野蛮阶段的返祖现象,犯罪心理活动是犯罪人的生理特征决定的。1876年他的名著——《犯罪人论》问世,其理论基础是犯罪的生理遗传决定论。

二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对犯罪的生理因素作了广泛的探讨,不断丰富、发展和修正了他的理论,形成了一些分支学说。

1体形说

2内分泌说

3染色体变异说

4脑电波说

综述,犯罪生物学派理论将心理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人的生理因素,认为人之所以犯罪,是由于其生理因素异于常人。

第二节犯罪的社会学派理论

一、产生与内涵

该学派认为,犯罪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犯罪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无不受社会因素的制约。

德国的犯罪学家、刑法学家李斯特是犯罪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二、发展

1930年后,犯罪的社会学派理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分支学说。

1社会环境论

2模仿论

3不同接融论或差异结交论、异化交往论、不同联系论

4文化冲突论

5社会异常论

6标签理论

三、发展趋势

班度拉认为,犯罪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得的,犯罪心理学的生主要有三个方面来源

1观察学习

2凭直接经验学习

3生物学因素

第三节犯罪的精神分析学派理论

2自我

3超我

第四章当前的犯罪态势和带普遍性的犯罪心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当前的犯罪态势,如高危人群、犯罪数量和犯罪率、类型特征、犯罪手段和方式、组织形式特征、性别比例特征等,同时也介绍了目前普遍存在的犯罪心理类型。

(二)学习要求

了解当前犯罪的各种态势,并对当前的犯罪心理类型有所认识,为进一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当前的犯罪态势。

2、掌握:当前普遍存在的各种犯罪心理类型,并有所区分。

3、熟练掌握:目前犯罪所普遍采用的手段和方式以及各种类型的特征。

知识点

一当前的犯罪态势

(一)犯罪的高危人群

1从年龄特征来看,青少年是犯罪的高危人群。

2从职业特征来看,农村流动人口是犯罪的高危人群。

3从现实角度看,国家工作人员犯罪现象突出

(二)犯罪数量和犯罪率

1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可能增多;

2经济犯罪将呈现质升量增的趋势,带有国际色彩的经济犯罪将大量出现;

3金融领域的经济犯罪将进一步升温;

4环境犯罪将日趋突出;

5以境内外国人犯罪为代表的涉外刑事案件将大副度增多;

6不正当竞争行为将进一步加剧,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也将增加。

(三)犯罪的类型特征

1涉及到金钱方面的犯罪尤为突出

2财产犯罪仍将是主要类型;

3经济犯罪将会较大幅度上升;

4恐怖组织犯罪和危害国家安全方面的犯罪将面临新的挑战;

5跨国、跨地区的犯罪将更加猖獗,特别要警惕港、澳、台黑社会组织与大陆黑恶势力的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6毒品犯罪可能更加严重;

7洗钱犯罪将更加突出;

8高科技犯罪将日益增多。

(四犯罪方式和手段特征

1暴力犯罪仍旧比较突出

2智能化犯罪越来越普遍。

3利用高科技手段的特别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智能型犯罪将成为新的犯罪增长点。

(五)犯罪的组织形式特征

1黑恶势力向农村基层组织的渗透

2有组织犯罪和带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出现及其扩张、蔓延。

3带有政治性质的犯罪组织的出现以及破坏活动。

(六)犯罪的性别特征

从犯罪的性别比例看,仍然以男性犯罪为主,但是,女性犯罪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当前普遍存在的各种犯罪心理类型

(一)老实吃亏心理

(二)攀比嫉妒心理

(三)补偿回报心理

(四)从众同流心理

(五)浓缩人生心理

(六)法不治众心理

(七)偏激浮躁和仇恨报复心理

(八)其他类型的犯罪心理

1“转世换胎”心理

2掩盖心理

3享乐心理

4贪婪心理

5侥幸心理

6冒险心理

三目前犯罪所普遍采用的手段和方式以及各种类型的特征

1青少年犯罪的典型特征是重体能,暴力犯罪仍旧比较突出。抢劫、抢夺、强奸、杀人、伤害等暴力犯罪占了绝大多数。2利用高科技手段的特别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智能型犯罪将成为新的犯罪增长点。这类犯罪的犯罪主体具有高的文化程度,受过某种专业训练,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作案手段隐蔽、易调查取证,往往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

第五章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外在因素的影响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各种外部因素,如时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周围文化的诱导等。

(二)学习要求

了解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以及它们的影响机制。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

2、掌握: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外部因素的影响机制。

3、熟练掌握: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科学理解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外部因素,并把握犯罪原因的分析方法。

知识点: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时空因素的影响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

(三)犯罪心理形成与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四)犯罪心理形成与不良文化的诱导

二、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外部因素的影响机制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时空因素的影响

1时间因素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1)犯罪的钟点特征:犯罪的钟点特征是指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犯罪行为的分布特征,即一天中什么时间犯什么罪的人最多。因夜间的黑暗,以及人们疏于防备等无疑给犯罪的发生带来一些方便。盗窃汽车、入室抢劫、拦路强奸等犯罪通常被称为“夜间犯罪”。研究还发现,扒窃、过失致死等在白天发生的较多。这于上下班的交通拥挤时间,以及下午时间司机精神较疲惫不无关系。

(2)犯罪的日期特征:有些犯罪在更长的时间段上也会出现一定的规律性。如交通肇事罪和因酗酒引起的犯罪往往是周六、周日和周一较多。原因是有些国家采用的周薪制有关。

(3)犯罪的季节特征:在一年四季中,随着季节的变化,犯罪也呈现出一些规律性。针对财产方面的犯罪,其发案高峰时期往往在秋冬季节;针对人身的犯罪则在春夏季间最多。原因见P74-75

2地域因素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①不同区域犯罪规律:气温高的地区比寒冷地区的暴力性犯罪较多;政治文化中心尤其是经济活动频繁地区的财产犯罪比暴力犯罪多;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侵犯人身的犯罪较多;工矿地区针对认得犯罪较多等;同时地域的人口密度与犯罪的关系尤为密切,它突出地表现为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犯罪现象有较大的差异。

②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犯罪现象的差异:犯罪率城市高于农村;犯罪类型,城市的财产犯罪多,农村的暴力犯罪多。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

1家庭结构的缺陷:①缺损家庭②贫困家庭③有不道德、违法或犯罪成员的家庭④不和睦的家庭。具体内容见P78-80 2家庭教育的缺陷: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管教方法不当,或教养态度、观念的错误,也足以诱发子女走上犯罪的道路。P80-81

①过于严格②过于宽纵③差别对待④方法缺乏一贯性

(三)犯罪心理形成与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不良的学校教育会诱发少年犯罪的产生,主要表现在:①使学生产生挫折感;②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满足感;③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校教育工作存在的缺陷:P82-85

1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薄弱

2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

3教育监督管理简单化

(四)犯罪心理形成与不良文化的诱导P86-91

1由多元文化的冲击形成的不良文化

2大众传播媒介中不良的诱导

3犯罪的亚文化

第六章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内在因素的影响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各种内部因素,如犯罪者的需要、犯罪动机、犯罪者的智力特征、犯罪者的气质特征、犯罪者的情绪和意志特征、犯罪者的性格特征、犯罪者的自我意识等。

(二)学习要求

了解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内部因素以及它们的影响机制。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内部因素。

2、掌握: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内部因素的影响机制。

3、熟练掌握: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科学理解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内部因素,并把握犯罪原因的分析方法。

知识点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内部因素

(一)犯罪者的需要

(二)犯罪动机

(三)犯罪者的智力特征

(四)犯罪者的气质特征

(五)犯罪者的情绪和意志

(六)犯罪者的性格特征

(七)犯罪者的自我意识

二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内部因素的影响机制。

(一)犯罪者的需要

1不良需要或不正当需要

2不现实需要

3合理需要

激起犯罪动机的需要通常包括以下几种:①维持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的物质需要和追求奢侈生活的需要;②性的需要③安全的需要④自我确认的需要⑤自我显示的需要⑥充实自己的生活的需要⑦征服他人的需要⑧爱的需要⑨报复的需要⑩实现自

己志向的需要。

(二)犯罪动机

犯罪动机是指推动或使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部动力。犯罪人之所以犯罪,从其心理方面来看,就是存在着犯罪动机的缘故,是犯罪动机发挥作用的结果,正是在犯罪动机的推动下,犯罪人才确定犯罪目的,选择犯罪方式,做出犯罪决定和实施犯罪行为的,因此,犯罪动机是推动犯罪人进行犯罪行为的直接心理动力,是促使犯罪人处于实施犯罪行为的积极状态的内部原因。犯罪动机有如下特点:1、犯罪动机的主观性,2犯罪动机具有相对性;3犯罪动机具有动态性;4犯罪动机具有低级性;5

犯罪动机具有复杂性。犯罪动机具有激发、指向、维持和调节的作用。犯罪动机的形成是:一定强度的需要促使形成犯罪动机;外部诱因引起犯罪动机;内在需要与外在诱因交互作用形成犯罪动机;

犯罪动机的转化:P108-111

不明显的犯罪动机:P111-114

(三)犯罪者的智力特征

智力水平的高低并不决定个体是否犯罪,智力水平与犯罪者采取什么手段密切相关。首先,智力低下者容易产生缺乏理智的行为;其次智力障碍者容易出现兴奋而不能控制,容易被人教唆、诱骗和玩弄。第三、智力优秀的人犯罪重思考、有预谋,犯罪容易得逞,犯罪之后常常毁灭罪证,犯罪不容易被发现和侦破。而且理性色彩较重,往往还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

(四)犯罪者的气质特征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犯罪,

气质类型与犯罪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

气质可能影响他们选择的犯罪类型、犯罪手段和方式。具体内容见P122

(五)犯罪者的情绪和意志

1不良情绪的积累易导致犯罪行为

2两种剧烈情绪状态下的犯罪(激情状态下、应激状态下)

3情绪障碍与犯罪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情绪障碍都能引起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4犯罪者的意志特点:①行为目的选择的反社会性②意志选择缺乏果断性③缺乏自制力

(六)犯罪者的性格特征

犯罪行为与不良性格有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不良性格引起的,不良性格仅是造成行为人违法犯罪的因素之一。一般认为下列不良性格特征容易引起行为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1对社会、集体、他人和自己都缺乏责任感,生活态度轻率,没有明确的生活动机,嫉妒心和报复心较强,对社会有种种不满。

2任性、卤莽、胆大妄为,无组织纪律性。

3情绪不稳定、喜驽无常、心境变化多端,神经质突出;情绪体验低级、庸俗、外显;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美感扭曲、以奇为美,不符合社会规范。

4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明显地固执。爱钻牛角尖。

此外,自我中心主义、心胸狭隘、敏感多疑、易受暗示、感情脆弱、攻击性强、对挫折忍受力差等不良性格特征也常常成为犯罪的动因。

(七)犯罪者的自我意识

人们的自我意识障碍也会引发一定的违法犯罪行为。他们对周围缺乏兴趣、没有精神、不负责任。偏重物质享受,他们一方面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乐。另一方面又常常面临着贫困感,这种消费心理的持续发展,就会养成彻底的利己主义,形成进行各种违法犯罪的心理基础。

第七章犯罪心理的主观差异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根据主观差异而分成的两种犯罪心理:故意犯罪心理和过失犯罪心理,内容包括它们的心理表现、主要特征、产生原因、防御机制及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等。

(二)学习要求

了解犯罪心理的主观差异,并理解两种犯罪心理的内涵、心理表现、主要特征、产生原因、防御机制及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犯罪心理的主观差异、故意犯罪心理和过失犯罪心理的内涵。

2、掌握:两种犯罪心理的心理表现、主要特征及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

3、熟练掌握:两种犯罪心理的产生原因及防御机制,懂得如何预防这两类犯罪心理的发生。

知识点:

一、犯罪心理的主观差异

(一)故意犯罪心理的内涵: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犯罪心理学理论上,故意可从不同角度分为多种类型。最基本的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种:1.即时故意与预谋故意。即时故意是指行为人事先并无犯罪意图和策划,仅因突然出现的意外2确定故意与不确定故意。

(二)过失犯罪心理的内涵:我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二、犯罪心理的心理表现、主要特征及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

(一)故意犯罪心理的心理表现、主要特征及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

1、故意犯罪决意阶段的心理表现,

表现(1):犯罪决意一般经历了犯罪意图的萌生,经对有利于犯罪和不利于犯罪的诸因素,以及犯罪行为将产生的利与弊反复权衡之后而形成的。机会犯罪决意和冲动犯罪决意更系临时和突发生成,决意形成的心理过程一般较少反复周折或无明显的阶段性界限,但其形成的心理过程同预谋犯罪决意一样,都将大致经理以下三个阶段:

A.犯意的出现

B.动机的选择

C.经验和客观条件的影响

表现(2)故意犯罪人心理防卫的几种形式P141-142

A犯罪的合理化

B投射

C掩饰

D转移

2、实施犯罪阶段的心理表现

表现(1)犯罪预备阶段的心理

A犯罪预备的主要内容:准备犯罪工具;学习犯罪技术;收集有关情报;排除实施犯罪障碍;勾结或教唆他人参与犯罪;制度犯罪行动方案。

B影响犯罪预备的心理因素:犯罪人为保证顺利地达到目的而不致暴露,总是在自认为准备充分后才实施犯罪。准备的质量取决于犯罪人的知识、能力、性格、经验以及其他有关的主客观条件。

C促成犯罪预备行为实施的外界因素刺激:被害人突发的行为;与犯罪无关的第三人无意识地为犯罪人提供了犯罪的方便条件;犯罪人急于实施决意中犯罪以达到其他目的;共犯之间彼此互相促进。

表现(2)实施犯罪的心理和行为的主要内容:

A主要内容:积极侵犯客体,实施犯罪目的;严守防御计划,不留犯罪痕迹;预防意外,随时准备应急;伪装现场,干扰侦查。

B心理状态:恐惧;兴奋;欣喜;绝望和愤怒;冷静;

C变更原定计划实施犯罪的心理:犯罪人实施犯罪过程中突遇到意外的障碍;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突发新的犯罪动机。

表现(3)放弃实施犯罪的心理

A放弃实施犯罪的心理实质是因某种顾虑被迫放弃;受客观条件的阻碍和限制,犯罪人已经无法顺利实施犯罪。

B犯罪人的心理冲突使其主动放弃实施犯罪

C放弃犯罪的行为表现:失望;恐怖不安;悔悟;厌倦。

3、实施犯罪后的心理表现

(1)犯罪未遂时的心理状态:懊恼;悔恨;愤怒;恐惧。

(2)犯罪既遂时的心理状态:满足;弛缓;精神紧张、联想混乱;悔悟;犹豫。

(二)过失犯罪心理的心理表现、主要特征及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

1产生过失犯罪的心理原因:(1)决意不当(2)过失与注意义务的违反(3)过失与意识状态不佳(4)过失与行为态度:不满和怨恨的态度;敌对抗拒的态度;冷漠和轻视的态度;骄傲自满的态度;偏颇的态度。

2过失犯罪的认识特征:(1)行为人行为的目的与行为结果不一致;行为人的知识经验与判断的欠缺和不当借鉴;(3)行为人的遗忘:记忆欠缺;再任困难。(4)错觉而产生过失行为。

3注意与过失犯罪:(1)不注意与认识错误;(2)不注意与判断错误。

4过失犯罪与其他心理因素:(1)过失与智能:不能一智能的高低来判断过失行为发生可能性的大小。(2)过失与情感:激情状态下难以保持头脑清醒,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容易引发事故;消极的心境容易使消极的行为演变为危害结果的事实;在应激状态下发生过失的概率较高。(3)过失与意志,大多数过失犯罪的人意志品质都较低下;(4)过失行为与性格:不良品性容易引发过失犯罪。

第八章犯罪心理的年龄差异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犯罪心理的年龄差异,并介绍了根据年龄差异而分成的几种犯罪心理:青少年犯罪心理、中壮年犯罪心理及老年犯罪心理,内容包括各种犯罪心理的身心基础、行为特征、心理分析、预防措施等。

(二)学习要求

了解犯罪心理的年龄差异,并理解三个年龄阶段犯罪心理的内涵、身心基础、行为特征、心理分析、预防措施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犯罪心理的年龄差异、三个年龄阶段犯罪心理的内涵。

2、掌握:三个年龄阶段犯罪心理的内涵、身心基础、行为特征。

3、熟练掌握:三个年龄阶段犯罪心理的产生原因及防御机制,懂得如何预防犯罪心理的发生。

知识点:

一、犯罪心理的年龄差异

(一)犯罪率方面的年龄差异:青少年犯罪率较高;女性随着年龄增长犯罪率反而出现上升趋势。

(二)犯罪类型上的年龄差异:少年犯罪多犯有简单的盗窃、流氓及其他轻微的罪行;青年期暴力性犯罪及较严重的侵犯人身全权利的犯罪现象就大为增加;中年期多犯专业性较强的罪行;老年期多实施与其生活经历相适宜的窝藏、教唆、奸淫幼女、传授犯罪方法及纵火等犯罪。

(三)犯罪手段上的年龄差异:青少年的犯罪手段和方式往往带有情景性、冲动性、体能性、团伙性、缺乏预谋性等特点;中壮年人的犯罪手段和方式往往带有预谋性、欺骗性、智力性等特点;老年人的犯罪手段和方式往往带有非体能性、单独性和情景性等特点。

二、青少年犯罪心理内涵、身心基础、行为特征

(一)内涵:青少年时期是指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和青年晚期(17、18岁——24、25岁)的统称。我国刑法第17条也明确规定:14周岁以下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该年龄阶段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罪行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时期,因为已满16周岁的人,其智力和社会知识已有相当的发展,已具备了承担心房室责任的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考虑到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所以,我国刑法规定,对这部分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身心基础

1生理特点:(1)形态发育,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第二性征出现;(2)内分泌变化很大;(3)各项机能发育接近成熟。

2身心矛盾:(1)旺盛的精力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2)兴奋性高与控制能力低的矛盾;(3)性发育成熟与道德观念缺乏的矛盾。

3心理冲突:(1)孤独感与强烈的交往需要的冲突(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3)好奇心强烈与辨别能力相对较低的冲突;(4)强烈的情绪冲动与理智控制较弱的冲突;(5)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三)行为特征

1模仿性和易受暗示性

2情境性

3戏谑性

4情绪性

5反复性

6暴力性和团伙性

(四)犯罪心理的产生原因及防御机制

1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2青少年的体能强壮、精力充沛

3青少年的欲求最多、最强烈

4青少年遇到的矛盾最多、最复杂

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好转,营养状况的改善,导致青少年的生理早熟,使性的体验感提前,加之现实社会中性适应期的延长,可能是青少年性犯罪低龄化的主要原因。当然不良文化的泛滥,社会风气的败坏,腐败现象的存在等都岁青少年的犯罪心理起到了激发作用。

三、中壮年犯罪心理内涵、身心基础、行为特征

(一)内涵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中壮年是指壮年期和中年期的统称,年龄在25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从犯罪形态看,中壮年人犯罪是整个犯罪现象中的典型形态;从犯罪数量来看,中壮年人犯罪在全部刑事犯罪中仍占有较大的比例,虽然中壮年人犯罪的案件数量没有青少年热犯罪数量多,但是,中壮年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却可能远远大于青少年犯罪和老年犯罪,中壮年人犯罪,特别是植物犯罪,直接关系到党风和廉正建设问题,因此,加强对中壮年人犯罪心理的研究,对于有效防治国家公务员犯罪,反腐倡廉,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身心基础

1生理发育特征,进入壮年期,人的生理发育完全成熟,并保持着较高的的机能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器官还会逐渐衰退。

2心理发展特征(1)认识特征,中壮年人的认识范围广,理解能力强。(2)情绪情感特征,情绪较为稳定,有较强的克制能力,较少出现出动行为,因此,中壮年人犯罪的理性色彩较重。(3)意志特征,中壮年人意志坚定,一旦确定某种犯罪目的后,就会不惜一切代价,以不懈的努力去实施这种目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4)个性特征,中壮年人的个性基本定型。首先,需要复杂多样;其次,性格逐渐定型,对自己和他人、对社会等都有明确的态度,并且具备了与此相适应的社会责任。能力强、知识经验丰富,所以,他们的犯罪手段非常隐蔽、高明,充满了智能化特征。

(三)行为特征,具有典型的预谋性、独立性和功利性特点,

四、老年犯罪心理内涵、身心基础、行为特征

(一)内涵

进入老年期,人的身心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果老年人不能有效地调节和适应这些变化,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歪曲的解脱方式,甚至产生违法犯罪行为。

(二)身心基础

1生理特点:运动系统功能退化,体能下降,决定了老年人不可能像青少年那样实施暴力性犯罪。即使使用暴力,他们侵害的对象也只有儿童和其他老人。(2)感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够会发生退行性变化,但每种感觉系统的退行速度并不均衡。(3)神经系统也会发生相应的衰老和变化甚至还会发生老年心房智力障碍。可能导致其认识发生错误。(4)性机能的减退,但并没有丧失。(5)其他方面的生理机能也会呈衰退下降趋势。

2心理特点:(1)智力的变化的总趋势,是各种基本的认识能力逐渐下降衰退,但衰退的速度并不一致。(2)情绪情感的变化,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情绪体验强烈;情感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3)意志特征的变化,老年人的意志薄弱,表现为控制能力低;不良习惯、行为方式难以改变,具有极强的守旧性、习惯性和固执性;老年人犯罪难以矫正,复发率高。(4)性心理的变化及再婚心理;(5)人格的发展变化:自我中心;猜疑;保守;疑病;牢骚等还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精神障碍。

(三)行为特征

1犯罪手段非暴力性

2犯罪形式的单独性

3犯罪类型的相对集中性

(四)犯罪心理的产生原因及防御机制

1原因

动机分析:A.追求享乐,欲壑难填;B.心胸狭窄,斤斤计较;C.精神空虚,无所事事;D.不堪虐待,以身试法;E.维护尊严,铤而走险;F.恶习较深,重操旧业;G.倚老卖老,藐视法律;H .革命“吃亏”,伺机补偿;I.老无所养,生活无着。

2预防

(1)自我预防:发挥余热;培养健康兴趣,参加有益活动;活到老,学到老,提高认识水平。

(2)家庭预防: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贯彻执行《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子女对丧偶老年人再婚问题应予以理解和支持;

(3)社会预防:要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救济制度;要加强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老年人的认识水平。使老年人知法守法。

第九章犯罪心理的性别差异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女性犯罪心理和男性犯罪心理的概况和基本特征,以及犯罪成因。并介绍了性别差异对犯罪的影响,重点对各种女性犯罪类型进行了心理分析。

(二)学习要求

了解犯罪心理的性别差异,并理解男女两种性别犯罪心理的内涵、特征、心理分析、预防措施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犯罪心理的性别差异、男女性别犯罪心理的内涵。

2、掌握:男女犯罪心理的内涵、行为特征。

3、熟练掌握:性别差异对犯罪的影响,女性犯罪心理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知识点:

一、女性别犯罪心理的基本特征

(一)女性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二)犯罪类型以性犯罪为主

(三)犯罪手段以非暴力为主

(四)犯罪低龄化趋势加剧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犯罪人数都是男性高于女性。

二、女性犯罪的心理与社会原因

(一)女性犯罪的心理成因

1认识能力低劣

2畸形发展的个人需要

3强烈的依附心理

4意志控制力的薄弱

(二)女性犯罪的社会成因

1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2不良文化的影响

3不良的家庭教育

4不良的人际交往

三、男女两性的心理差异(性别差异对犯罪的影响)

(一)认知特点

女性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男性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因而女性的思维特点偏重于形象性、具体性;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性和知觉速度比男性强;男性的数学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比女性强。

(二)情感和意志特征:女性情感细腻丰富、敏感、易受暗示,由于意志力薄弱,控制不了情绪的爆发而成为感情的俘虏。

(三)个性特点

1攻击性,男性往往比女性富于攻击性

2支配,男性比女性更具有支配欲

3自信,男性具有较高的自信

4移情作用,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移情作用

5暗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暗示

四、犯罪心理的性别差异P210-211

(一)犯罪数量上的差异

女性犯罪少于男性犯罪,大约比例为1:10。

(二)犯罪手段上的差异

男性在犯罪手段上多采用具有主动性、进攻性的暴力手段为多,女性在犯罪手段上的特点为被动性、欺骗性、非暴力性、隐蔽性。犯罪中多利用女性的性别特点作掩护进行犯罪。

(三)犯罪类型上的差异

男性多选择与体力、智力相当的暴力性、攻击性、智力性强的犯罪,女性犯罪多利用其生理特点以及社会对女性的尊重和信任进行犯罪。

(四)犯罪后的差异

犯罪后,男女在交付审判的比例,女性比男性少,女性犯罪后的不起诉率也比男性高。

五、女性犯罪心理分析P211--218

第十章犯罪心理的经历差异

(一)课程内容

本章首先对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人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内涵和基本特征,接着介绍了初犯心理、累犯心理和惯犯心理,对它们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经验、主要类型、心理转化和预防对策进行了阐述。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不同经历犯罪行为人在不同犯罪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征,为预防、改造犯罪奠定基础。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及初犯、累犯、惯犯心理的内涵。

2、掌握:不同经历犯罪行为人在不同犯罪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征。

3、熟练掌握:不同经历犯罪行为人的心理转化和预防对策。

知识点:

一、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

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基于犯罪人在行为时的心理差异和犯罪行为深度的差异,将犯罪人分为初犯、累犯和惯犯,这主要是根据犯罪人在年龄、性别、智能、气质等方面的特点,分析犯罪人在受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沾染恶习的深浅,犯罪动机和目的、犯罪手段和行为,以及对犯罪后果的考虑等方面的差异为因素考虑的。

(一)初犯心理的内涵:是指第一次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包括轻微的违法行为以及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第一次犯罪,往往要经历许多矛盾,既有对犯罪所要达到的摸底的追求、向往,又惧怕法律的处罚,同时,道德、良心仍存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心态。(刑法理论中的初犯,指行为人第一次实施犯罪,也就是说初犯是指第一次受有罪判决的罪犯。)(二)累犯心理的内涵:是指受过一定刑罚处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一定时间内又再行犯罪的罪犯。犯罪心理学上所研究的累犯概念,它与刑法学上的累犯概念在所受刑罚处罚的种类、犯罪的时间间隔以及再犯罪名等方面都要广些,没有刑法学上的严格。这里,累犯的概念是相对初犯的。

(三)惯犯心理的内涵:是指反复多次地实施同类违法犯罪的罪犯。犯罪心理学所研究的惯犯主要是指反复多次的实施同类犯罪行为,以犯罪为常业,并且形成了犯罪习惯,将犯罪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或以犯罪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犯罪分子。

二、不同经历犯罪行为人在不同犯罪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征

(一)初犯的心理特点

1心理状态

(1)恐惧;(2)侥幸;(3)悔过;

2初犯的犯罪动机

(1)好奇(2)寻找刺激;(3)要求独立。

(二)累犯心理

1、人格特征

(1)好逸恶劳(2)意志薄弱(3)流氓成性

2、心理特征

(1)强烈的反社会意识(2)情绪喜怒无常,控制力差(3)动机斗争的复杂性

(三)惯犯心理

1、心理特征

(1)反社会意识的顽固化(2)需要结构的畸形化(3)犯罪习惯自动化

2、行为特征

(1)犯罪行为的连续性(2)犯罪行为的残忍性(3)犯罪行为的疯狂性

三、不同经历犯罪行为人的心理转化和预防对策

(一)初犯的心理转化及预防

1、转化

(1)对他们加强法律教育,品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

(2)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管理体制

(3)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2、改造

(1)针对这类犯人,要采取惩罚与感化并用的方法

(2)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施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二)惯犯的心理的矫治

1、净化社会风气,改善社会环境

2、贯彻惩罚与教育结合的方针

3、社会各方面加强综合治理,避免重新犯罪

第十一章犯罪心理的组织形式差异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犯罪心理的组织形式差异及共同犯罪的行为特征,并详细介绍了一般共同犯罪心理和有组织犯罪心理的特点及心理基础,并对预防提出了一些展望。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犯罪心理组织形式差异的概念、类型及共同犯罪心理的基本特征及心理基础,从而为预防、惩治共同犯罪提供心理学依据。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犯罪心理的组织形式差异、一般共同犯罪心理和有组织犯罪心理的内涵。

2、掌握:两种共同犯罪心理的内涵、心理基础、行为特征。

3、熟练掌握:两种共同犯罪心理的产生原因及防御机制。

知识点:

一、犯罪心理的组织形式差异

(一)犯罪心理的组织形式差异概念

是指在共同犯罪中,因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数少、犯罪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差别表现出来的犯罪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二)一般共同犯罪的心理内涵

即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回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与共同犯罪,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特征:1、共同意向性

2、目的统一性

3、心理趋同性

4、心理相容性

(三)有组织犯罪的心理基础

1、相同的境遇

2、共同的需求和兴趣

3、心理契约

心理特征

1、反社会意识增强

2、罪责扩大,安全感增强

3、犯罪组织的内聚力强

4、权威与服从心理

5、暗示与模仿心理

6、代偿与相容心理

第十二章几种主要的犯罪心理(上)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财产犯罪心理、暴力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具体的类型,并对其具体的犯罪类型进行了心理分析、原因分析,介绍了它们的心理、行为特征,并对其弱点进行了分析,从而为预防和矫治打下了基础。

(二)学习要求

了解财产犯罪心理、暴力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具体的类型,并对具体犯罪类型的心理、行为特征、产生原因、防御措施进行深入分析。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财产犯罪心理、暴力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具体的类型。

2、掌握:财产犯罪、暴力犯罪心理状态下犯罪的特点和发生规律。

3、熟练掌握:财产犯罪、暴力犯罪的具体犯罪类型的产生原因、预测、矫治。

知识点:

一、财产犯罪的心理

(一)诈骗犯罪

1、概念

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

2、特征

心理特征

(1)认识特征

第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第二,熟悉市场行情,了解经济法规,善于钻法律的空子

第三,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手段高明,很难被识破

(2)情绪、意志特征

情绪表现比较沉稳;意志活动主要表现为克服实施诈骗行为时自身伪装的缺陷

(3)个性特征

第一,具有冒险性

第二,外部形象往往是诚实、活泼,善于交际,待人和气的,肯帮助人的

第三,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模仿能力

(4)动机特征

极端个人主义,个人需要恶性膨胀,为实现个人的金钱欲,享乐欲,畸形的成就欲,蒙生犯罪动机

行为特征

(1)伪装性

(2)狡猾性

(3)多变性

(4)短暂性

(5)非暴力性

(6)具有明显的行为痕迹

(二)、盗窃犯罪

1、概念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秘密的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

2、特征

心理特征

(1)在认识上,错误意识突出

(2)在情绪方面,恐惧与侥幸心理互相交错

(3)在意志方面,品质较薄弱

(4)需要结构畸形发展,利欲型或贪利型特征

(5)盗窃犯罪的习惯

行为特征

(1)预谋型,机会型,盗窃型

(2)单人盗窃,势单力薄,社会危害性不大

(3)二人以上共同盗窃,往往有一定的犯罪目标,有预谋,犯罪前有简单的分工,社会危害较大

(4)盗窃犯罪集团,多数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有预谋的实施犯罪活动

二、暴力犯罪

(一)暴力犯罪

1、概念

是指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直接侵犯或危害到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一般包括杀人罪、伤害罪、强奸罪、抢劫罪等

2、特点

(1)犯罪主体绝大多数是青少年

(2)暴力犯罪的突发性

(3)暴力犯罪动机的复杂性

(4)暴力犯罪的恶劣性

3、原因

暴力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应当是一个因素群,是犯罪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受害人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预防对策

(1)改善社会环境,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加强社会调解和疏导工作,注意及时解决民事纠纷,防止矛盾激化

(4)发挥司法机关的积极作用,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管理,严厉打击暴力犯罪

(5)动员广大群众同暴力犯罪做斗争

(二)杀人犯

1、动机特征

(1)多样性和复杂性

(2)强烈的内在冲动性

(3)恶性转化性

2、其他心理特征

(1)情绪的激烈性

(2)攻击性

(3)推诿性

(4)意志薄弱

(三)抢劫犯罪

1、概念

指实行暴力,胁迫或者其他使人不能抗拒或不知抗拒的方法,将公私财务据为己有的行为。具有暴力犯罪和财产犯罪的双重性

2、特点

(1)抢劫犯罪的主体以青少年居多

(2)抢劫的手段和方法多样化

(3)抢劫犯罪的时间和地域特征

(4)抢劫目标的精心选择

3、心理特征

(1)抢劫犯罪人在认识上,往往具有反社会的野蛮英雄观

(2)犯罪人的情绪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时甚至出现强烈的恐惧心理

(3)希望获得需要的立刻满足是抢劫犯罪人的主要特点

(4)性格类型看,抢劫犯罪人多为兴奋型、外倾型人

(5)侥幸心理

(6)恶作剧心理

十三章几种主要的犯罪心理(下)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毒品犯罪心理、变态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具体的类型,并对其具体的犯罪类型进行了心理分析、原因分析,介绍了它们的心理、行为特征,并对其弱点进行了分析,从而为预防和矫治打下了基础。

(二)学习要求

了解毒品犯罪心理、变态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具体的类型,并对具体犯罪类型的心理、行为特征、产生原因、矫治措施进行深入分析。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毒品犯罪心理、变态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具体的类型。

2、掌握:毒品犯罪心理、变态犯罪心理状态下犯罪的特点和发生规律。

3、熟练掌握:毒品犯罪、变态犯罪的具体犯罪类型的产生原因、预测、矫治。

知识点:

一、毒品犯罪的心理特点和发生规律

(一)特点

1、贪婪欲望

2、侥幸心理

3、阴险狡诈

4、迷信“江湖意气”

5、紧张、恐惧与畏罪心理

(二)规律

毒品犯罪总是与吸毒消费密切相关的,要打击和预防毒品犯罪,必须要控制货物治理吸毒问题。

二毒品犯罪产生的心理表现及矫正(心理演变)

(一)吸毒初期的心理表现

1、盲目好奇,追求刺激

2、贪图享乐,寻求解脱

3、上当受骗,偏执你反

4、炫耀富有,追求时髦

如果及时加以强制戒毒,并彻底远离毒品,戒掉毒品的成功率就比较大;反之,就可能演变为生理上对毒品的依赖(二)吸毒中期的表现

中毒不深,想摆脱毒品,但又心存侥幸,经不起诱惑,逐渐由爱好毒品到依赖毒品,再到沉溺与毒品不能自拔。

一旦成了心瘾,戒毒就比较困难了,且戒毒是要辅助以心理矫治,消除心瘾,否则戒毒后容易出现复吸现象(三)吸毒晚期的心理表现

心理上已经形成了对毒品的强烈依赖,此时,吸毒已成为强迫性行为,如果时间长没有吸食毒品,不仅回产生生理性反应,而且会产生生理性反应

对晚期吸毒的人员进行药物胜利脱瘾治疗的同时,必须施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康复,以矫治其变异的人格。

三、变态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具体的类型

(一)概念

指超出了正常范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异常

(二)类型及特点

1、变态人格

(1)犯罪一般没有预谋、无计划,多受偶然动机、感情冲动或本能欲望所驱使

(2)犯罪动机较模糊或短浅,违法目的不明显

(3)犯罪前后不隐蔽也不逃避责任,自我保护性差,害人害己

2、性变态

(1)一般是有预谋有计划的作案,对侵害对象有一定的选择性

(2)有自我保护能力,往往会采取某些掩饰罪行和逃避大家的反侦察手段

(3)作案的手段、方式较为固定,常常连续作案,直到被抓;甚至受到打击、处理后,仍会旧病复发,难与改正

(4)有些性变态的作案手段比较凶残、野蛮,暴力性突出。

(5)缺乏罪恶感,抓后比较容易交代问题,对违法犯罪的过程都能较清楚的陈述

3、精神病人

四、变态犯罪的具体犯罪类型的产生原因、预测、矫治

(一)形成原因

1、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

3、环境因素

(二)矫治措施

1、心理疗法

2、行为疗法

3、生物反馈疗法

第十四章犯罪心理的预测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犯罪心理预测的概念、分类、内容,使学生了解了犯罪心理预测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又介绍了犯罪心理预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以培养学生犯罪心理预测的能力。

(二)学习要求

理解犯罪心理预测的基本内涵,了解它的具体分类,掌握犯罪心理预测的基本方法和实施步骤。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犯罪心理预测的概念、分类、内容。

2、掌握:犯罪心理预测的基本内涵。

3、熟练掌握:犯罪心理犯罪心理预测的基本内涵的基本方法和实施步骤。

知识点:

一、犯罪心理预测

(一)概念

就是经过深入调查,在科学、准确、全面地掌握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犯罪资料,准确把握犯罪产生的客观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统计学、逻辑学和数学等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和技术处理,揭示犯罪原因、条件相关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活动的规律性,并对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未来发展趋势、犯罪种类、犯罪人员构成、犯罪类型分布、犯罪手段和方式,以及某些个体犯罪和重复犯罪的可能性等进行事先测定与推估的犯罪心理研究工作过程。

(二)分类

1、从对象上可分为社会总体、局部与个体预测

2、从形式上可分为综合、分类和单项预测

3、从时间上可分为近、中、远期预测

4、从性质上可划分为定性和定量预测

(三)内容

1、犯罪率的预测

2、犯罪类型的预测

3、犯罪人的预测

4、犯罪侵害的客体的预测

5、犯罪形态的预测

6、犯罪手段的预测

7、犯罪时间的预测

8、犯罪空间的预测

9、犯罪趋势的预测

(四)方法

1、直观型预测法

(1)专家预测法

(2)特尔斐预测法

组织准备阶段预测问题的确定预测过程预测结论的处理和表达

2、探索型预测法

假设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变,从现状推测未来的方法

3、规范型预测法

(1)相关树预测法

(2)因素分析法

(3)指数分析法

4、反馈型预测法

5、初犯预测与再犯预测法

(1)对尚未犯罪的人的预测

(2)对重新犯罪的预测

6、犯罪心理预测的基本步骤

(1)明确预测的目的、任务

(2)搜集和审核预测所需的资料

(3)确定预测模型和预测方法

(4)资料的分类与汇总

(5)估计参数和进行预测

(6)分析预测误差

(7)提出预测报告

第十五章犯罪心理预防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对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原理和特点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又介绍了犯罪心理预防的功能以及犯罪心理预防的基本途径,以培养学生犯罪心理预防的实施能力。

(二)学习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原理和特点,掌握预防的方法,为预防、减少和控制犯罪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对策。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原理和特点。

2、掌握: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及预防的基本方法。

3、熟练掌握:犯罪心理预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知识点:

一、犯罪心理预防

(一)概念

是指对人的健全人格的社会培养和自我修养过程,其作用在于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使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具体场合下能够作出符合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选择。它是针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的变化规律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削弱和排除形成犯罪动机的因素,从根本上防止犯罪的发生的活动。

(二)原理和特点

1、犯罪心理预防的主要目的是使人形成健全的人格

2、心理预防是教育培养和自我修养的结合

3、心理预防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

4、心理预防是一种积极预防,它面向所有社会成员

(三)基本途径

1、加强社会教育——促进人的持续社会化

(1)不断完善社会环境

(2)广泛传授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

(3)重视开展心理卫生工作

2、引导自我修养——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

(1)提高自我认识的水平

(2)促进自我意向的进一步发展

(3)培养积极自我体验

(4)发展自我控制能力

第十六章刑罚预防的心理分析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刑罚预防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刑罚一般预防和刑罚特殊预防的心理功能进行了阐述,了解了它们的具体功能和影响因素。最后对刑罚预防的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心理分析。

(二)学习要求

了解刑罚预防的内涵,刑罚一般预防和刑罚特殊预防的具体心理功能及它们的影响因素,并且理解影响刑罚预防效果的各方面因素。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刑罚预防的内涵。

2、掌握:刑罚一般预防和刑罚特殊预防的具体心理功能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3、熟练掌握:影响刑罚预防效果的各方面因素。

知识点:

一刑罚预防的内涵

刑罚作用于社会成员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称为刑罚的心理效应。因为人的心理具有认知并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并在认知和反映的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心理特征。作为刑罚客体的人同样如此。正是这种认知活动组成了社会成员与刑罚之间彼此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并在彼此作用过程中,使社会成员将刑罚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刑事法律意识。同时,人在认识过程中,必然会体验到一定的情感,这种情感具有多极性的特点,它对刑罚心理效应的强弱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刑罚一般预防的具体心理功能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一)功能

1教育功能

2威慑功能

3抑制功能

4刑罚的补偿功能和安抚功能

(二)影响因素

1个体身心特点对一般预防的影响

2犯罪类型对一般预防的影响

3治安状况对一般预防的影响

4地域因素对一般预防的影响

三、刑罚特殊预防的具体心理功能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一)功能

1惩罚功能

2个别威慑功能

3感化功能

4教育改造功能

(二)影响因素

1刑事立法与特殊预防

2刑事审判活动与特殊预防

3刑罚执行与特殊预防

四、影响刑罚预防效果的各方面因素

(一)刑罚规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不应当受惩罚的行为规定的刑罚

2当制裁的行为没有规定刑罚

3对同样的犯罪行为规定不同的刑罚

4对较轻的犯罪定较中的刑罚而对较重的犯罪规定较轻的刑罚

5刑罚方法过于严厉

(二)刑罚适用中的不公正对预防效果的影响

1对同一犯罪判处的刑罚因时而异

2对同一犯罪判处的刑罚因地而异

3对同一犯罪判处的刑罚因人而异

4司法腐败导致的不公正

(三)刑罚执行中的弊端对预防效果的影响

1对监内执行的犯罪人监管不当

2对犯罪人执行死刑的不当

3监外执行不当

4对财产刑的执行不当

5刑罚裁量与执行脱节

第十七章犯罪心理的揭露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侦查心理、预审心理、刑事审判心理的概念、特点、意义,并对它们的实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包括进行犯罪现场的心理分析、提高预审质量的心理学对策、分析影响因素等。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侦查人员在揭露犯罪心理的一系列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学习、掌握在侦查、预审、审判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和策略,为进一步提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作准备。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侦查心理、预审心理、刑事审判心理的概念、特点、意义。

2、掌握:侦查人员在不同侦查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以及在揭露犯罪心理过程中常用的策略。

3、熟练掌握:侦查、预审、审判的基本方法、实施途径和基本策略。

知识点:

一、侦察心理

概念:是研究在刑事侦察过程中,侦察员、犯罪人以及其他诉讼关系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特点:侦察过程中的心理表现不仅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具体表现在侦察与反侦察心理活动的较量方面,体现出对抗性的特点;侦察心理所表现的特点也是一种与犯罪行为有关的特殊人际交往以及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些人群的交往涉及利益冲突,各自的目的不同,加之需要和认识的差异,因而这种人际交往不是以合作为开端,往往是以不公开或公开的对立为前提的。

意义:1、研究侦察心理是与现代化犯罪作斗争的需要

2、研究侦察心理是使刑事侦察工作科学化的基础

3、研究侦察心理是提高侦察人员基本素质的有效途径

方法和策略:1、犯罪个性特征的分析

a、通过对犯罪行为形成痕迹物证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犯罪人的需要特征和动机特征。

b、通过对犯罪现场几作案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犯罪人的知识结构、经验、作案技巧及其他智能情况,从其

作案的技术方法,熟练程度可以分析出犯罪的特殊能力水平。

c、消极的性格虽然不是必然要产生犯罪,但性格上的弱点往往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

d、个性的稳定特征,可以为侦察人员确定侦察方向、范围,增加侦察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动性。

2、对犯罪活动特点的分析

a、通过对犯罪人动作技能的分析,可以分析罪犯的犯罪经验和经历。

b、通过动作的技巧水平,可以分析罪犯的职业特点。

c、对现场痕迹仔细观察分析,可以获知犯罪人的某些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预审心理

预审工作的阶段性特点

1、心理准备阶段主要是熟悉审讯材料和拟定审讯活动计划,审讯人员还必须了解自己的心理活动与行为。

2、活动阶段 a、先导部分

b、假如预审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心理接触时期

c、具体审讯阶段

d、比较分析活动

3、终结阶段

预审工作的心理特点(规律)

1、认知规律与态度变化预审人员要掌握以下方面:一是刺激的目的性;二是刺激的层次性;三是反应的选择性,同时还要注意诉讼参与人在审讯活动中的态度变化和采取的相应的行为。

2、情绪状态及其变化规律被审讯人一方面要消除其紧张情绪,使其在正常心态下交代犯罪事实;另一方面要打消其疑虑,让其老实交代;同时还要应感情刺激的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情绪感情,让其主动交代。总之,要通过与被审讯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心理接触,使其情绪回到正常和理智的状态,消除其消极心理,被审讯人才会有正确地判断周围事物和对待审讯的心理条件。

3、个性规律要使审讯的策略和方法产生预期的效果,就必须通过审讯和其他形式的接触了解被审讯人的个性及心理状态,掌握其个性不同的心理特点,从而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抓住时机,突破被审讯人的心理防线,掌握审讯的主动权,使被审讯人能主动交代罪行。

犯罪心理学 读后感

读《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有感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犯罪人其犯罪的心理原因或心理背景能够被人理解。但是,也有一少部分人,其犯罪的心理状态与正常犯罪人有所不同,属于某种变态心理的犯罪。《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一书就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变态心理以及其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 所谓变态心理,是指离开正常人健康的人际反应模式表现出来的异常心理与行为,包括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既有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的异常改变,又包括能够反映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和整个特征的个性或人格的异常,即包括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体心理特征以及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一书着重从变态心理的角度探讨研究各类变态心理者的犯罪行为,关于变态心理,目前许多学者描述为:变态心理犯罪,可以理解为由于精神状态不正常而导致的犯罪行为或者行为人由于变态心理的驱使而导致的犯罪 行为。 《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着重研究了人格障碍、性行为变态、智力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这五类变态心理患者的犯罪类型、犯罪的变态心理原因以及犯罪行为特点,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介绍心境障碍与犯罪一章中抑郁症患者“扩大杀人”的杀人行为。“扩大自杀”是指患者在极端抑郁而萌发自杀念头的同时,可能出于“怜惜”动机而将自己的子女或配偶先杀死,呈现“利他性杀人”或“慈悲性杀人”。其中就提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2002年3月10日下午,陈良将14岁的儿子铭铭从外婆家引诱至一栋高楼的顶层平台上,从塑料马甲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榔头、菜刀和围兜,趁儿子低头喝水时,先是用榔头猛砸儿子的头顶,后又用菜刀砍向儿子。儿子面对父亲的凶杀行为,一边躲闪一边问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并求爸爸不要杀死他。经过两人的激烈拼斗后,儿子终于倒在血泊中。 真的不敢相信亲生父亲怎么会如此残忍的杀死自己的儿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啊!后经司法鉴定:陈良意识清楚,接触行为被动,合作欠佳,动作言词缓慢,注意力不集中,面部表情愁苦,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有自责消极观念,无自制力,符合抑郁症的诊断。这不禁让我想起广东母亲溺死自己脑瘫儿子的新闻。那个母亲虽然没有抑郁症,但也是算是“慈悲性”杀人。母爱是世界上伟大的爱,但就是因为母爱让一个母亲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 韩群凤与丈夫黄卓林1996年结婚,1998年生下一对孪生儿子黄浩佳、黄汝佳,两个孩子经医院确诊均为脑性瘫痪,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韩群凤得知后没有放弃对两个儿子的治疗。她在东莞市石碣镇租下出租屋,请专人专职照顾两个儿子的日常生活,方便当地按摩师每天进行物理治疗。直至2010年11月,韩群凤因找不到护工便将儿子接回自己家中自行照顾,还辞去工作专职照料儿子。因见两个儿子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韩群凤为了不再拖累自己的丈夫及家人便产生杀害儿子然后再自杀的念头。2010年11月20日下午,韩群凤写下遗书,等待丈夫外出便实施计划。当天22时许,韩群凤趁黄卓林外出

犯罪心理学复习

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与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有关的犯罪心理现象、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学科 犯罪心理:指与犯罪行为所发生,发展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心理活动,心理因素总称成分:偏倾性的心理过程;不良的个性倾向;偏执变异的个性心理特征;消极的心理状态 犯罪心理特点:隐蔽性,犯罪心理的层次性,结构性,反社会性,社会危害性 守法心理:指调节和支配行为人约束违法行为,实施守法行为的一系列心理因素总称 犯罪心理与守法心理的联系:互为基础,并互相转化;心理活动的形式和遵循的心理规律相同;心理产生的生理规律相同 犯罪心理与守法心理的区别:作用不同;内容不同(守法心理是积极因素在人头脑中的反映,犯罪心理是消极因素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根本区别在于犯罪动机(守法心理无犯罪动机)具有普遍性的犯罪心理:①老实吃亏心理②攀比嫉妒心理③从众同流补偿回报心理④浓缩人生心理⑤孤注一掷心理⑥法不责众心理⑦偏激浮躁心理⑧仇恨报复心理⑨转世投胎心理 犯罪人的认知特征表现:犯罪人歪曲地理解,判断,评价自身状况,外部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活动 犯罪人的认识特征:错误或者反动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扭曲的道德观和错误的法律意识;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明显的反社会意识;认知水平或认知能力逐步提高,犯罪的智能化特征日益明显;思维活动以如行使作案成功而又能逃避惩罚为中心;错误的认知模式;使用犯罪隐语与同伙结识,交流和进行犯罪活动 情绪:与机体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最简单,最低级的体验 情感:指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复杂而高级的体验,它包括道德观,美感和理智感【具有倾向性和稳固性】。 犯罪人的情绪,情感特征:不良的,消极的情绪,情感的累积爆发;爱憎,好恶标准颠倒,缺乏仁慈和同情心;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和易感情用事。 意志:是人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在行为中自觉克服某种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犯罪人的意志特征:多种意志品质共存(两重性);冒险,侥幸。 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总和。(具有倾向性,复杂性,独特性,稳定性,完整性和积极性的特点) 犯罪人个性倾向性的一般特征:反社会和犯罪性。 需要:是人所必须而又欠缺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它是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的,普遍的动力。 犯罪人的需要特征:低层次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占主导地位;恶性膨胀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处于对立的状态;满足个人需要的心理是反社会的,犯罪的。 犯罪人的能力:指足以使犯罪人成功实施犯罪活动并达到一定犯罪目的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 气质:指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的程度。 气质特征:胆质性(激将法);多血质(言语,思维反应要迅速);黏质性(沉得住气,稳扎稳打);抑郁质(耐心诱导)。 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特征(一般特征和需要特征);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特征和气质特征,性格特征) 犯罪人的心理状态:指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在一定期间内的综合表现。特征:时间性和持续性;综合性;外露性;情境性。 犯罪人的异常心理状态:应激状态(在出乎意料的紧急状态下引起);激情状态(强烈的情绪状态);醉酒状态(由一次性大量饮酒引起);病理心理状态(见于精神病患者中,常表现为意识模糊状态,意识朦胧状态,意识错乱状态,病理性半醒状态,病理性恶劣心境,病理性激情) 犯罪动机:指激起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内心起因。特点:主观性,相对性,反社会性,直接性,低级性,意识性,动态性,周期性。 犯罪动机的功能:反映功能,激发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 无意识犯罪动机:指因某种原因,犯罪人没有清晰觉察到的,模糊难辨的对犯罪行为起推动作用的哪些内心原因。特点:无意识性,冲动性,不可理喻。 无意识犯罪动机引发的犯罪:动机不明确的犯罪;过剩犯罪;移位犯罪;睡眠状态或催眠状态下的犯罪;药物引起的异常意识下的犯罪。 犯罪动机确立过程:伴随动机冲突和动机斗争,考虑犯罪收益、犯罪成本(直接成本、机关成本、惩罚成本)等因素 犯罪动机冲突:内心中权衡利弊、以进行犯罪取舍的过程 犯罪动机形成的模式:犯罪人的需要模式;诱因模式;犯罪人的需要——诱因模式;挫折模式;激情模式;自卑感——过度补偿模式;变态心理模式 激情犯罪动机的特点:是一种瞬间动机;无意识性;表现个人的反社会性较弱;在青少年中容易产生;难以预防和预测 犯罪目的:指犯罪人主观上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犯罪目的的特征:反社会性和违法性;以极端个人主义为基础;与犯罪手段有密切联系 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1.联系:犯罪动机是产生犯罪目的的前提,犯罪目的是犯罪动机的具体指向与归宿,两者都源于行为人的不良的畸形的需要;都促进犯罪行为发生;犯罪动机表现为犯罪目的,犯罪目的反映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影响犯罪目的的选择,犯罪目的影响犯罪动机的强弱 2.区别:犯罪动机形成在先,犯罪目的形成在后;犯罪目的能被明确意识到,犯罪动机可能存在无意识;犯罪动机对犯罪行为起激发作用,犯罪目的对犯罪行为起引导作用;同一犯罪动机可以体现不同的犯罪目的,同一犯罪目的反映不同的犯罪动机 犯罪目的的确定影响因素:社会历史经济条件;社会阶层和社会地位;犯罪能力条件、犯罪动机强弱、社会意识形态等。 犯罪决意的形式:预谋犯的犯罪决意;机会犯的犯罪决意;冲动犯的犯罪决意 犯罪决意的形成:犯意的产生与犯罪目的的确立;权衡犯罪的利弊得失;形成犯罪决意 犯罪心理形成规律: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一个主客观因素互动的过程(互动律);是行为人对外接消极因素积极能动反映的结果(能动反映律);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量变质变率);是不良心理意识得到强化并在犯罪活动中得以巩固的结果(强化巩固律) 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指犯罪人在外部积极影响下,经过思想斗争,改变其错误认识或其情绪反应、意志品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发生积极变化,从而使其犯罪心理结构相机及方向转化。犯罪心理良心转化的条件:产生内部的心理矛盾;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出现积极的、系统的动因;遵循转化规律 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形式:渐进型和顿悟型 犯罪心理的恶性发展:指在主体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在犯罪活动中,犯罪心理更加稳固和牢固化的过程。 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条件:不良诱因刺激;非法欲望的满足 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特征:犯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个人欲望急剧膨胀;作案经验更加丰富;犯罪活动向多方向发展;反社会心理增强;犯罪人格的形成 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阶段:定型化阶段;个性化阶段;职业化阶段 变态心理:之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超出正常范围,又称心理异常。 变态心理界定标准:社会标准(违反社会准则);统计标准(偏高平均分);个体不舒服感(倍感压力难以承受);病因与症状标准;综合标准(现实适应不良、古怪行为、情绪反应反常)变态的心理成因:①异常的生物学基础②心理学因素(消极、挫折冲突、心理防御)③行为因素④社会文化因素⑤性因素(饥渴、压抑、心理创伤) 变态心理的评估:面谈法、心理测验法、自然环境观察法、实验室测试法 性变态:对引不起常人性兴奋的物体或情景有强烈的性兴奋感或采用与常人不同的异常性行为满足性欲或有变换自身性别的强烈欲望 性变态特点:①性对象倒错(恋物癖、恋童癖、恋尸癖、恋兽癖、乱伦癖)②性方式紊乱(窥阴癖、露阴癖、摩擦癖、施虐癖、受虐癖、异装癖) 色情变态系列杀人犯罪心理特征:①认知特征(认知范围狭窄;计划性、预谋性较强,犯罪计划周密)②情绪情感特征(情绪冲动性强;情感有明显的两极性;缺乏羞耻感、愧疚感、罪责感)③犯罪动机特征 色情变态系列杀人犯罪行为特征:①手段残忍②犯罪目的异常③再熟悉的环境中选择陌生的异性为侵害对象,无特定目标④难以自制,系列作案⑤有预谋、计划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性变态者其他违法心理特征:①动机变异,目的异常②自知有罪却难以自拔 性变态者其他违法行为特征:①有预谋有计划②在被害人的选择上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③能预知行为发生的后果,被发现后立即逃离现场④有一定的固定行为模式并系列作案 人格障碍:一种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异常人格 人格障碍者特征:①幼年起,青壮年较突出②无意识障碍,无智力缺陷③情感不稳定,有严重的情感障碍④意志失控,自制力差⑤对其自身人格缺陷缺乏自知,不能从挫折甚至惩罚中吸取教训⑥不能适应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⑦人格偏离具有相对稳定性,矫正困难 人格障碍的类型:①反社会型②冲动型③分裂型④偏执型⑤情感高涨或低落性⑥依赖性⑦强迫型⑧表演型⑨轻佻型⑩怪癖型 人格障碍者违法犯罪特点:①作案前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②作案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手段不隐蔽,现场多线索③犯罪是单独进行④作案手段相对稳定⑤偶发性强⑥犯罪心理难以改造反社会人格:指个体与社会道德以及行为准则相悖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反社会意识:易挫折而产生的仇视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 反社会人格者犯罪特征:①幼年起表现出不良习惯②缺乏自我约束力,无道德和罪责感③以自我为中心,行为冲动随意④情感冷漠,不能相处⑤犯罪可能性大,易成惯犯累犯 侦查心理:指在侦查过程中,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 犯罪心理画像:指在侦查阶段,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未知犯罪行为人的动机、行为、目的、心理过程以及心理特点等进行相关分析,进而通过文字或语言形成对犯罪行为人的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地域属性、心理属性以及既往犯罪属性等的描述过程。 犯罪心理画像的心理学依据和作用:行为是心理活动的产物和心理状态的反映;根据人的行为特点及其结果分析判断其心理活动、个性、特点及生活环境:为我们分析案情、刻画犯罪人的五大属性提供可靠依据。 犯罪心理画像的信息来源:犯罪人遗留在现场痕迹中的明态信息和潜态信息;从被害人、感知人调查访问中获取的明态信息和潜态信息。 犯罪心理画像的作用:1.侦查阶段的作用(判断案件性质;甄别现场的伪装现象;全面准确识别犯罪嫌疑人;确定重点排查人群,缩小排查范围;有助于串并案;树立侦查员信心坚持侦查方向;确定侦查防范工作重点)2.在访问阶段的作用(协助评估案件证据的性质和价值;制定和调整访问方案;协助讯问人员串并案) 犯罪新画像的内容:1.生理属性(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表特征、动作特征)2.社会属性(家庭背景、婚姻、文化、职业和经济状况、社会层次)3.地域属性(说话口音、行为习惯、方言、肤色)4.心理属性(人格、能力、情绪情感、行事风格、心理变态)5.既往犯罪属性(前科劣迹、犯罪经历、是否职业犯罪、犯罪手段及后果升级、惯技标记行为、反侦查行为)犯罪心理画像的思维顺序:1.从内向外:现场中心研究(被侵害客体、工具使用情况、行为轨迹、心理痕迹);现场外围研究(进出口情况、关联现场、反侦查行为、逃离方式、行动路线)2.由表及里:环境由表及里(一扫视一问询一踏勘,从大环境、小环境、中心现场、被侵害客体道损伤痕迹);信息由表及里(从被侵害的客体分析犯罪人;从被害人的损伤部位及程度分析犯罪人与其关系、案件性质和犯罪目的;从现场物品翻动分析其心理状态;从进出口选择分析其既往犯罪属性;从现场原始状态分析有无反抗,有无损伤) 犯罪心理画像的步骤:占有充分确实的基础性材料;对现有材料进行甄别、整理;进行犯罪行为重建;对未知名的犯罪人进行刻画,形成书面报告;犯罪心理画像的检验 犯罪心理的影响因素:1.主体因素:生理因素(遗传素质、年龄、性别。异常生化学因素);心理因素(畸形发展的需要、有缺陷的情绪、异常的个性特征、智力因素、社会适应不良);行为因素(经常参与错误活动、习惯性的选择不良行为方式、习得并养成有害行为习惯)2.主体外因素:社会因素(宏观:不良政治因素、市场经济负效益、消极社会意识、不正社会风气、不良文化、刑法负效应;微观:家庭不良因素、学校教育缺陷、不良从业因素);自然因素(地域环境因素、季节与天气因素、生活周期因素);情境因素(被害人态度和行为、现场其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犯罪现场气氛、犯罪机遇)。 国外犯罪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特征:科际整合的研究取向、注重实证研究、研究的深层次性、重新重视犯罪人生理因素的研究、研究与应用相结合。 大陆学者的理论观点:内外因素论、聚合效应论、综合动因论、结构论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采用系统方法进行研究的原则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心理分析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案例分析法、活动产品分析法、数量统计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心理分析法:依据心理与其外部行为之间的必然联系,通过犯罪行为的外部表现和客观后果,去分析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为选择正确的办案方法和途径服务的方法

犯罪心理学教案(罗大华)

犯罪心理学教案(罗大华) 第一章导论 (3)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3) 第二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 第二章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4) 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4) 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 (5) 第三章犯罪心理的静态分析 (6) 第一节生物学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二节心理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三节社会环境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四节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6) 第四章犯罪心理的动态分析 (6) 第一节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二节犯罪行为的发生 (7) 第三节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7) 第五章犯罪动机 (7) 第一节需要与动机 (7) 第二节犯罪动机及其形成 (8) 第三节犯罪动机的转化 (8) 第四节犯罪动机的特殊形式 (8) 第六章人格与犯罪 (8) 第一节人格概述 (8) 第二节犯罪人格 (9) 第七章不同主体犯罪心理分析 (9) 第一节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9) 第二节女性犯罪心理分析 (10) 第三节特殊人群犯罪心理分析 (10) 第四节不同经历犯罪人心理分析 (10) 第八章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上) (11) 第一节财产犯罪心理 (11) 第二节暴力犯罪心理 (11) 第三节性犯罪心理 (11) 第九章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下) (12) 第一节邪教犯罪心理 (12) 第二节毒品犯罪心理 (12) 第三节计算机犯罪心理 (12) 第十章过失犯罪心理 (13) 第一节过失犯罪心理概述 (13) 第二节引起过失犯罪的客观诱因 (13) 第三节过失犯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13) 第十一章群体犯罪心理 (14) 第一节概述 (14)

犯罪心理学案例

犯罪心理学案例 一、案情介绍 陈威,男,40岁,著名心理学教授。1960年出生于一个幸福的家庭,1967年母亲因婚外恋自杀,1980年大学毕业,1990年,攻读完博士学位,成为一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2000年,因犯杀人罪被捕入狱,从1990年至2000年,共作案六起,死者都是女性且具有共同的特点:既受过高等教育又靠卖身为生。作案后还为死者穿好衣服,死者死后都是双腿并拢,双手抱在胸前。 家庭情况:父亲,在他7岁时与其母亲离异。母亲,白远,伟大的科学家,在他7岁的时候因婚外恋带着羞辱上吊自杀,而且是赤裸着身体,7岁的他亲眼目睹母亲的死。妹妹,白纯,在他的教育下进入大学,在大学里和自己的老师恋爱,毕业前(1990年)因怀孕大出血而死。 二、案例分析 1、犯罪心理结构 陈威是1989年开始作案,也就是他妹妹死的那一年。根据调查了解,他是在妹妹下葬的那一天杀了第一个受害者,在那一天他的愤怒到了极点要做点什么发泄一下,在他杀了第一个受害者后,他获得了巨大的心理释放,平衡的快感超乎他的意料,白纯的死压在胸口的一股气一下排泄而空,他获得了一种快乐的方式,从此就开始杀人。而妹妹白纯的死不是原始的诱因,根据阿德勒的观点,一个人的心理结构在大约4、5岁时已经基本成型而且稳定,陈威第一次作案的时候已经30岁了,所以说妹妹白纯的死不是原始诱因。也是根据阿德勒的观点,一个人童年的经历会影响其一生,早期的记忆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在陈威的童年里有着不好的记忆,这给他留下了阴影。在他7岁的时候,他亲眼目睹自己的母亲上吊自杀,而且是赤裸着身体,一个7岁的孩子怎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在他的心目中,母亲白远和妹妹白纯是近乎完美的,但是她们都因为堕落而死,他认为上了学怀孕就是堕落。母亲白远的死是原始诱因,而妹妹白纯的死是诱发事件,他认为要是早一点消灭堕落,母亲和妹妹就不会那样了,于是他就开始了消灭堕落的杀戮。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六名受害者都是既受过高等教育又靠卖身为生,这就是他所谓的堕落。而对于为死者穿好衣服,死者死后都是双腿并拢,双手抱在胸前,是因为母亲白远死的时候是赤裸着身体,他为死者穿好衣服实际上是想为母亲遮羞,至于双腿并拢,双手抱在胸前,我认为是他想让死者保护好自己,不要堕落。综上所述,陈威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受他童年经历的影响,而妹妹白纯的死触碰到了他童年时想忘又忘不掉的经历。 2、犯罪心理状态 (1)犯罪前 陈威是在他妹妹白纯下葬的那一天杀了第一名受害者,因为他无法忍受妹妹的堕落,经过调查,在他妹妹住院到死亡期间,让他妹妹怀孕的男人从未出现过。这就使他的愤怒到了极点,产生了犯罪动机,开始寻找他的目标人物,做好充分的准备。 (2)犯罪中 陈威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着较高的智商和能力。而且他所作的案是十年后才被破,从这些可以看出他在作案过程中应该是沉着冷静的,不会表现出惊慌失措,也许每个人第一次作案会表现出紧张和恐惧,而陈威第一次作案时是愤怒到了极点,他根本没想其他的。所以我认为在犯罪过程中他应该是沉着冷静的,他没有

犯罪心理学期末复习答案1

《犯罪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 简述题 1、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答:青少年时期为什么是犯罪的高峰期?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原因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与青少年时期固有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相关的。 (一)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青少年生理发育还不完全成熟,缺乏抵御外界诱惑的生理机制。所以,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作用远远大于对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腐蚀作用。 (二)青少年的体能强壮、精力充沛。 从犯罪行为所需要的体能来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体力最强壮的时期。有的青少年因精力过剩,便不顾对象和方式地发泄,甚至不惜以恶作剧的方式进行暴力犯罪。此外,青少年的感情易冲动,胆大妄为,这就决定了青少年犯罪具有典型的重体力、重暴力、凶残等特征。 (三)青少年的欲求最多、最强烈。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欲求最多、最强烈的时期,当正常渠道不能满足欲求时,便可能采用非法的手段和方式去获取满足,从而诱发违法犯罪的发生。 (四)青少年遇到的矛盾最多、最复杂。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时期,也是挫折和磨难最多的时期。由于生理的迅猛发育与心理发展水平不平衡,造成了青少年内心的冲突加大,形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有的青少年经不起挫折和磨难,企求不劳而获,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再加上不良文化的泛滥、社会风气的败坏、腐败现象的存在等,都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起到了激发作用。 2、简述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答:诈骗犯罪人使用欺骗的方法掩人耳目、以假乱真,使被害人“心甘情愿”地交出财物,与犯罪分子自身的心理条件和被害人的心理弱点的巧妙利用,是诈骗犯罪得以实施的两个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一)诈骗犯的认识特征 主要表现为:第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第二,熟悉市场行情。第三,自我评价自以为手法高明,很难识破,具有较强的冒险侥幸心理。第四,对社会心理现象比较熟悉,其依据的社会心理是以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状况有密切联系的。 (二)诈骗犯的情绪、意志特征 诈骗犯的情绪色彩和意志努力不明显。 (三)诈骗犯的个性特征 突出表现为:第一,具有冒险性。第二,诈骗犯给人的外部印象常常是诚实、活泼、善于交际、待人和气、肯帮助人。实际上具有极端自私的性格特点。第三,诈骗犯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模仿能力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诈骗犯的动机特征 诈骗犯的犯罪动机主要是获得财物。在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心理背景下,个人需要恶性膨胀,为实现个人的金钱欲、享乐欲、畸形的成就欲,而蒙生犯罪动机。

犯罪心理学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团伙犯罪群体形成的心理原因:在于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和接近性 有组织犯罪群体形成的心理原因 有组织犯罪群体与其他犯罪群体相比,其特点在于组织成员有着强烈的反社会意识。 反社会意识:(名词解释)是指与现行的国家制度,思想体系相背离,与正常的社会生活相对立,以损害公共利益满足一己私利的价值取向为核心的各种错误观念的总称。 心理原因 1.权威与服从 2.模仿与学习 3.暗示与教唆 4.冒险转移 5.群体极化 集群犯罪的大多数成员并不相互认识,他们之间也没有严密的组织联系,实施犯罪没有共同故意,没有预谋和通谋,具有情境性。常见的集群犯罪的类型包括:球迷骚乱事件,街头暴力事件,经济上的闹事事件,政治动乱或骚乱事件等。 第十二章 犯罪人的变态心理患病率高,不能说明变态心理者的犯罪率必然高,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智能障碍者犯罪行为的类型以性犯罪,偷窃,纵火为最多,其次是凶杀,各种智商能力水平的人都可以成为犯罪人比如犯罪人中也有智能残障低下者。 人格障碍:(名词解释)也称人格变态,人格异常,病态人格,变态人格等,这是一种人格在结构及功能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能行之有效地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的心理行为表现。 人格障碍者犯罪有一下特点, 1.就作案动机而言,人格障碍者多受偶然性动机,情感冲动所驱使,作案前较少预谋或没有预谋,作案情节离奇怪诞,难以用常理来分析解释。 2.从作案目的看,人格障碍者作案目的不明显。 3.人格障碍者作案手段残忍,不计后果,但手段不隐蔽,易于暴露,自我保护性差,既害人又害己。 4.人格障碍者作案多为攻击型,爆发型犯罪。 5.犯罪活动一般单独进行,共同违法犯罪极少发生。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名词解释)又称无情型,冷酷型人格障碍或精神病态,悖德狂,除了与人格障碍者有共同具有的特征外,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行为极端地不符合社会规范;思想信念和行为常与社会发生冲突;情感麻木,对他人冷酷无情,刻薄残忍;极端自私,自我中心性强烈;对人不真诚,不坦率,无基本的社会责任感;挫折耐受力差,激惹性极高,易冲动;违法犯罪行为的事先预谋性,计划周密性比较明显。

犯罪心理学重点

一、选择题 1、犯罪心理的动力结构不包括(B、错误的法律意识) A、反社会意识 B、错误的法律意识 C、犯罪动机 D、不良兴趣 2、犯罪心理结构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具有( A.普遍性) A、普遍性 B、整体性 C、开放性 D、隐密性 3、犯罪人动机冲突中双趋冲突主要不包括(D、趋避冲突) A、良知冲突 B、角色冲突 C、利益冲突 D、趋避冲突 4、智能犯罪是一切依靠(A、智力)而实施犯罪的行为。 A、智力 B、人格 C、气质 D、情绪 5、暴力犯罪关于攻击行为的重要理论不包括( D、潜意识理论 ) A、本能论 B、追求完美论 C、挫折-攻击论 D、潜意识理论 6、惯犯、累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属于(C、稳固的犯罪心理结构) A、需要型犯罪心理结构 B、宣泄型犯罪心理结构 C、稳固的犯罪心理结构 D、过失犯罪心理结构 7、群体犯罪的心理特点不包括(B、习惯性) A、互补性 B、习惯性 C、倾向性 D、强制性 8、关于生理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异常的生物学因素属于生理因素) A、它对犯罪心理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B、与犯罪心理的形成无关 C、它不包括神经类型因素 D、异常的生物学因素属于生理因素9、犯罪人认为因被害人存在着过错和责任而对其实施攻击行为是正当的,他所使用的防御 机制是(A、合理化作用) A、合理化作用 B、投射作用 C、认同作用 D、转移作用 10、以智力为标准划分的犯罪类型是(B、诈骗型犯罪) A、常态心理犯罪 B、诈骗型犯罪 C、愚昧型犯罪 D、贪污受贿型犯罪 11被后人称为犯罪心理学始祖的是(C 埃宾)。 A 柏拉图 B 龙勃罗梭 C 埃宾 D 汉斯格罗斯 12“天生犯罪人”理论是谁提出的(A 龙勃罗梭)。 A 龙勃罗梭 B 柏拉图 C 埃宾 D 汉斯格罗斯 13、根据犯罪动机对犯罪行为所起的作用,把犯罪动机划分为(B 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A 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B 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C 简单动机和复杂动机 D 侵财型犯罪动机和报复型犯罪动机 14、神经过度强,平衡而不灵活,属于何种气质(C 粘液质)。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5影响犯罪动机形成的因素中,(A 不正当的需要)是犯罪动机形成的基础。 A 不正当的需要 B 犯罪目标 C 不良的个性 D 社会环境

学习犯罪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犯罪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姓名:学院: 专业:学号:班级:每个星期四的晚上的犯罪心理学选修课,每每总让同学忍俊不禁的同时又引发深思。老师总是向同学们问破案智力题,同学们也很积极的回答参与。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慢慢的,从《犯罪心理学》这门课中,我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从罪犯和被害人的角度探讨了犯罪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方面的问题。尤其从罪犯的认知方面,可以深讨罪犯的知觉、推理、信念、决策和态度;此外,还可以分析犯罪行为的原因、分类、预测、预防、干预和治疗。于是,通过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我相信,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上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所以,学习犯罪心理学很有必要。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在学习生活中给予很大的帮助,现在许多新闻都报道过大学生跳楼自杀事件,这些现象的发生绝对不是偶然现象。当我们去分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学生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在学校中很优秀,很出色,我们通过分析也可以发现他们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心理素质的好与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前途。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在犯罪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了,我们应该对它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加强对犯罪方面只是的学习也变得十分必要了,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如此。大学生法律意识淡漠,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大学生们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幼上学、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围环境对他们影响不容忽视。 犯罪心理学既是一门交叉性学科,也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为研究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作出了贡献,并且也为预防和惩治犯罪以及矫治犯罪的实践服务,它为让社会认识犯罪发生的机制,并使之配合有关人员帮助人走上正途。犯罪是一种特别危险的侵害法益的不法行为。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

犯罪心理学7个问题案例

请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回答以下问题(要分别说明得出每条结论的依据): 1、案件该怎样定性(预谋作案还是突发性作案、作案目标是否明确等)? 这是场有组织有预谋的刑事案件,事前选定明确目标。 依据:①被害人夫妇是在厂内宿舍被三名犯罪嫌疑人蹬门入室,蒙面、持刀,穿一身深色的衣服抢劫伤害的。一般而言厂内宿舍是比较安全的,作案时犯罪人蒙面、持刀、穿深色衣服,这说明犯罪嫌疑人事前已经有所准备,对犯罪对象以及地点已经有了充分了解。 ②犯罪嫌疑人作案将蒋妻的摩托车开走逃离现场,后因摩托车故障,将其丢弃在路边,但却能安全转移。这说明犯罪嫌疑人事前已经安排好逃离路线,并且对作案地点周边环境熟悉。 ③案犯进入现场控制住受害人后,直接向受害人索要钱财,由此可见案犯作案目标明确——抢劫钱财。 综上,该案件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入室抢劫案件。 2、犯罪动机、目的是什么? 犯罪嫌疑人的动机是为非法获取钱财。 依据:①作案人进入现场控制住受害人后,直接向受害人索要钱财。 ②受害人的伤情位置在左肩腋后四刀,其中一刀深达心脏,而非在其

头部、胸部、颈部等人体致命部位。 ③受害人蒋顺荣在打开保险柜取钱后,作案人没有对其加害。 据此,作案人带工具主要目的是用以制服受害人,加大受害人的恐惧心理,使其不敢反抗为目的。而造成受害人的死亡不是其目的,充其量只是一种放任行为。 3、作案人的居住地或落脚地可能在哪里? 作案人中至少有一人是住在本地或者在本地有落脚点。 依据:作案人作案后开走受害人的摩托车,而在逃离现场200米的不远处,因摩托车故障,将其丢弃在路边;而事后民警排查时未发现案发镇及周边镇在凌晨1时以后有送客的车辆。该镇位置偏僻,流动车辆、夜间送客的车辆极少,要逃到较远的地点必须有自备车辆。因此,作案者的居住地或落脚点离现场较近,因而将摩托车丢弃不用也能迅速到达安全地点。故至少有一作案人员在本地由居住地或者落脚点。 4、作案人与被害人的关系怎样? 作案人中至少一人熟悉蒋家的情况,并且跟被害人有密切往来,熟悉厂区以及被害人情况。 依据:①作案人在现场蒙面,作案时尽可能少说话(只有其中一人说了三句话)或变着嗓子说话。其中一个作案人进入室内后立即退守到门外,一直到作案结束都未再进入现场。这些迹象反映出嫌疑人害怕被受害者认出的心理,故应是平时熟悉的人。

犯罪心理学重点

第一套题 1.天生犯罪人论的提出者:龙勃罗梭 2.性犯罪的一般特点: (一)性犯罪人的重复犯罪率较高 (二)性犯罪人的文化程度较低、智力较低 (三)性犯罪人多为青少年 (四)女性性犯罪突出 (五)作案人员广泛,作案手段多样 (六)性犯罪人的心理类型: ①正常型; ②性变态者; ③心理变态者; ④性变态兼心理变态 3.犯罪心理结构的变化发展是什么: (一)潜在形态:当个体不良心理因素不断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以非法手段获取利益的犯罪意向 (二)恶变形态:犯罪动机的产生、调整和外化行为 (三)衰落形态:实施犯罪行为后的松弛、乏力状态 4.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①认识方面。诈骗者的认识活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思维敏捷,反应快,善于想象和联想。

②个性方面。诈骗者给人的外部印象是活泼、善于交际、待人和气、肯帮助人等。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模仿能力较强。 ③情绪、意志和习惯方面。诈骗犯罪人的情绪色彩不明显,也没有强烈的情绪表现,作案过程中意志努力也不明显。 5.封建迷信犯罪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①错误的认知:崇尚鬼神,迷信色彩浓厚 ②狂热的情绪、情感:虔诚,畏惧,痴迷 ③坚定的犯罪意志 ④荒谬的动机 ⑤异常的人格特征:否认原来的自我 6.情绪型犯罪是指什么: 情绪型犯罪,又称情感型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呈现出强烈的情绪性因素,由不良的情绪性动机引起的犯罪行为。 7.犯罪心理学研究人的多维视角包括哪些: ①人的物质属性 ②人的生物属性 ③人的思想属性 ④人的社会属性 8.人格障碍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①就作案动机而言,人格变态者多受偶然性动机、情感冲动驱使,作案前较少预谋或没有预谋,作案情节离奇怪诞,难以用常理解释 ②从作案目的看,人格变态者作案目的不明显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一、罪犯侧写 1、房门和窗户均没有撬动痕迹,受害者没有挣扎斗争痕迹,【凶手可能是受害者认识的人】; 2、受害人一家平时门户谨慎随手锁门,且张某回家时用钥匙打开房门, λ凶手离开现场时可能把门关上,【表明凶手行凶后冷静】,把现场处理得较好; λ凶手如果把门锁上,可能是用周某的钥匙,或者自己的钥匙,【凶手可能是受害人的父母或胞兄】; λ排除激情犯罪的可能; 3、凶手杀死受害人的手段残忍,头部共有五处击打伤,说明凶手反复击打死者,且屋内可能的凶器有两处:门口叠放的圆凳,小房间内的方凳,说明凶手可能分两次击打死者, λ【凶手极端仇视受害人】; 4、受害人在张某回家后并未死亡,说明凶手没有确保受害人死亡,【无作案经验,排除杀手作案的可能】; 5、打开的煤气阀可能是为了引起爆炸,根据现场门窗情况(大门关闭,窗帘拉起),凶手可能想等室内煤气到一定密度引发爆炸, λ说明凶手可能想利用爆炸销毁不能带走或当场销毁的证据; λ【说明凶手可能对这个家庭没有留恋和爱惜,毫无感情甚至充满仇恨】; 6、爆炸、纵火倾向,随着年龄递增逐步递减,男性高于女性,且多数纵火犯心理变态,【凶手可能是年轻力壮的男性且有心理挫折】; 7、如果凶手想利用爆炸销毁证据,说明他并不清楚张某的下班时间,或者不清楚张某当天将在五点下班;同时他又清楚张某肯定是五点以后回家,因为根据邻居证词,凶手可能在击倒受害者后谨慎的布置了现场; 【说明凶手较为了解受害人家人作息】; 综上,心理学专业同学给出的总述为 【男性,受害人熟人,不排除其胞兄作案可能】; 【身体瘦弱型,性格冷静内向,平时比较懦弱,嫉妒心强,记仇】; 【童年有可能被虐待过,来自离异家庭或暴力家庭可能性大】; 【智商中等偏高,可能高中文化程度,未接受高等教育原因可能和家庭暴力等因素有关】; 【家住在案发现场附近;可能有轻度强迫症,可能有心理障碍史】。 二、犯罪过程 假设凶手是受害人认识的人,首先凶手在受害人信任的情况下进入房间,受害人等凶手进屋后还去做作业,凶手可能在屋内寻找某物,因为一些原因凶手决定袭击受害人。可能受害人正在做作业然后被凶手从背后用圆凳击打头部;受害者没有准备,转身想逃,凶手便继续袭击受害者头部背部,待受害者至房屋中间倒下后,凶手换方凳继续击打,造成位置很低的血溅点。 等受害者彻底晕厥后,凶手因为没有经验,臆认为受害者已死,便开始下一步毁灭现场的准备;轻微的响动声可能是凶手想找引燃引爆物,无果后才利用煤气浓度引发。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1 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2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情绪型动机犯罪:又称情感型或感情型动机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犯罪行为。34、初犯: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过失犯罪:、5 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其行为构成犯罪的。、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67 、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主观上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8 甚至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犯罪心理预测: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做9 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10触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犯罪行为:犯刑法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犯罪对策:是指预防、揭露、惩罚犯罪和娇治犯罪的各种策略、方法手段的总称。11。

指不同:指不同犯罪心理结构稳定的具有区别的样式(或模式)、犯罪心理结构类型12。可以反应不同类型的犯罪所具 有的不同犯犯罪心理结构稳定的具有区别的样式(或模式) 罪心理状况的特点。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在起因,犯罪动机是 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犯罪动机、 13 是犯罪心 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5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 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累犯:14年内再犯应当 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故意犯罪。:群体犯罪心理是指在犯罪 群体或落后群体以及副文化群体中,个人与、群体犯罪心理15 群体的意向、动机和目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适合犯罪的共同心 理倾向。:是一种以青少年犯罪人为主体,以纠合性的松散结构 为特征的违法犯罪群、团伙犯罪16 体的总称。:是指在掌 握罪犯犯罪心理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监狱常见矫治手段,、犯罪心理矫正17成为使其在出狱后能自觉抑制不良的心理冲动,促使罪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守法的公民。: 让犯罪人与外界隔绝,面壁思过、反省罪错、思考犯罪的原因,进而达到、内省疗法18 顿悟与转变心理的治疗方法二、填空题、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 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1 :分为初犯与累犯,偶犯与惯犯、依犯罪经历的差异,2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常见模式有:渐变型、突变型、机遇 型3 、犯罪心理结构的不断强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定型化阶

犯罪心理学试卷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200 -200 学年第学期犯罪心理学期终试卷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集群犯罪的特点是。(此题多选) A、参与人数多,彼此不认识 B、具有情境性和偶发性 C、事先无预谋 D、感染和互动激发起来的破坏 2、经验在保持中发生质和量的变化是多样的,常见的有。(此题多选) A、简略和概括 B、完整与合理 C、详细与具体 D、夸张与突出 3、心理是一种现象。(此题多选) A、纯主观的精神现象 B、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D、主观见之于客观的 4、犯罪心理产生的标志是的形成。 A、犯罪动机 B、不良个性 C、消极的情绪 D、犯罪行为“ 5、弃恶从良、重新做人,对于惯犯来说显得十分困难;顽固到底、走向灭亡,是多数惯犯的选择。这体现了他们在意志的品质。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两极性 6、性格的社会评价意义,主要体现在上。 A、性格的情绪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态度特征 D、性格的意志特征 7、在犯罪心理的动力系统中,包括。(此题多选) A、畸变的需要B、犯罪动机 C、不良兴趣D、薄弱的意志品质 8、“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所表现出来的是 心理冲突。 A、多避斗争 B、多重趋避斗争 C、双趋斗争 D、多趋斗争 9、突变型犯罪模式具体可分为(此题多选) A、原发型 B、继发型

C、由人际关系冲突引起的 D、由特定的气氛引起的 10、一些强奸犯罪人在犯罪之前,认为这是被害人愿意的,从而减少了良心的谴责,决意实施犯罪;抢劫犯精心策划的抢劫对象,是那些他认为的“为富不仁”者,这些分别是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前者属于,后者属于。 A、合理化作用 B、压抑作用 C、投射作用 D、升华作用 11、组织严密、内部等级森严、不公开活动、主动寻找犯罪目标犯罪的是以下何种犯罪群体。 A、团伙犯罪 B、集团犯罪 C、集群犯罪 D、合作式犯罪 12、处于侦察阶段的犯罪嫌疑人心理特点是。(此题多选) A、认知失调 B、情绪随警方侦察力度波动 C、心理冲突激烈 D、行为反常 13、犯罪心理在个体自身的犯罪活动中不断强化而趋于巩固和发展,这一规律的心理学原理是。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挫折—攻击理论 C、亚文化理论 D、标签理论 14、心理外化的途径可以是。(此题多选) A、言语 B、心理冲突 C、行为 D、身体语言 E、面部表情 15、无论是暴力式还是非暴力报复型犯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A、情绪失控 B、报复对象易转移 C、作案时疏于防范 D、事后后悔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陈述的对错,你认为正确者,请在题目前的括号内打“√”,错者打“×”。(1分*12=12分) ( ()2、未成年人的犯罪活动,常具有明显的情境性的特点。 ()3、激情可以是一种积极、也可以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4、不需要克服困难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5、饥、渴和性的需要是维持机体生存和延续种族所必须的生理需要,对生理需要的追求就是对人的生命权力的追求,在任何时候都是正当的,无可指责的. ()6、希腊语中的“性格”一词翻译成英语为“雕塑的痕迹”,这就说明,对于具有正常神经功能的人来说,性格主要是由外力即个人所的环境塑造的。 ()7、个体决定要实施犯罪行为,主观方面的意识倾向决定了犯罪会立即发生。 ()8、犯罪不一定都存在明确的犯罪动机。

犯罪心理学论文

浅论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原因及预防 (李政彤,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沈阳, ) 摘要: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 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暴力型犯罪是指以强暴手 段侵害他人人身和公民财产等权利的行为。目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问题正日益突出。文章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 暴力犯罪是普通刑事犯罪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在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同时, 他们自身也是最大的受害者。对于这些处于花季年龄的少年,人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使其远离犯罪。 关键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 社会因素,法制宣传......... 前言: 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诸多便捷之外更使得犯罪的手段及类型愈加多样化,各国犯罪人年龄也逐年降低。未成年人犯罪 ,特别是暴力犯罪的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巨大“毒瘤”。尽管我国公安机关近几年实施各种预防手段,打击未成年人犯罪,但效果甚微。 正文: 会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又为医疗事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当今社会医疗保健体系完整,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了极大的保障, 于是,人的生理发育自然早于从前。第二性征的提前出现与触手可及的大量信息之间产生矛盾。 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发育健全,爱冲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极易受到他人的教唆和蛊惑,或是模仿,学习接触到的不良知识,进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特别是暴力犯罪。 从犯罪主体来说,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 ,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从犯罪手段来说 ,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手段呈现凶残化和智能化。所谓凶残化是指未成年人在作案时 ,不计后果、惨无人道,在犯罪过程中,对被害人没有丝毫同情怜悯之心 ,有的残害被害人肢体,有的为消灭证据而灭口。所谓智能化:一是指未成年人在犯罪中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 例如在通讯工具上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在代步工具上使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二是实施高科技犯罪。未成年人越来越多地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进行犯罪 ,例如网络犯罪等。 从犯罪类型来说,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并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 ,不断向着严重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公安部相关统计数字,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比例大致如下 :抢劫占46.3%;抢夺占23%;盗窃占6.6%;强奸占4.8%。 在 随 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