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新人教版(1)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新人教版(1)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新人教版(1)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新人教版(1)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情况、意义,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罪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意义;《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下,以多幅幻灯片配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问题等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沙俄与荷兰都是欧洲国家,当时它们在中国的活动都是侵略行为。

2.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康熙皇帝在解决台湾问题、中俄边界争端问题方面的决策和举措是正义的、正确的、英明的,他为维护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

1.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本课的重点。

2.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教学难点

中俄《尼布楚条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对中俄东段边界的具体界线难于掌握。

教学过程

一、“开辟荆榛逐荷夷”(板书)

1、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板书)

(多媒体出示《郑成功像》,并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哪位同学能把自己课前收集的关于郑成功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回答):郑成功、收复台湾……

(师):很好!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103--104页的内容,结合这幅地图(多媒体出示),概括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

(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

(多媒体简要出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有一步非常

关键,是什么?他是怎么知道鹿耳门的情况的?请看一段精彩视频(播放视频片段)。

(多媒体出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示意图》,并和学生共同回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精彩过程):…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郑成功身先士卒,带领将士奋勇杀敌,最终迫使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初投降。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这段精彩历史(播放视频片段)……

(提问并出示):请同学们想一想,试着总结一下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提示)大家可以从收复台湾对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和台湾本身的发展两方面思考。

(学生回答)……

(师概括总结):一方面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所以我们称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另一方面进一步开发了台湾,促进了台湾地区的民族融合,郑成功是“开发台湾的先驱”。

(师):郑成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台湾一向属于中国”,你能用所学过的史实证明吗?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再做引导补充)……

评价郑成功:郑成功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他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保卫中华民族的利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放英雄,又是团结各民族,发展生产,开发祖国台湾的先驱。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台湾回归祖国后的情况。

2、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4年(板书)

郑成功死后,他的后代继续建设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孙子归顺清政府,台湾纳入了清朝的版图。可见,台湾的回归是民心所想,大势所趋。第二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从而加强了台湾宝岛和祖国内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写下的诗句,表达了这位民族英雄光复国土时的心迹,更反映了领土完整在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圣意义。郑成功的丰功伟绩也昭示人们,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人必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必将作为中华民族英雄永载史册。

(过渡)师:真是祸不单行,刚刚赶跑荷兰殖民者,与此同时,沙俄侵略者已开始入侵并占领了我国的雅克萨和尼布楚作为侵略据点,为保卫祖国疆土,我国军民奋起抵抗。一场激烈的战争在“雅克萨”爆发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大部分的内容。

二、雅克萨之战(板书)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和洛阳。杨坚就是隋文帝。 2、589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统一的原因:①自西晋末年以来,地方经济得到发展,民族融合加强,人民渴望统一;②南方经济也有发展,缩小与北方的差距;③隋朝建立后国力强大,而南方陈朝统治腐朽。 4、隋朝统一南北的意义:结束分裂,开创统一。 二、隋朝经济发展 1、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2、结果:①人口激增;②垦田扩大;③粮仓丰实 三、大运河开通 1、目的: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610年 3、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达涿郡,全长2000多公里 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四、繁盛一时的隋朝 1、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 2、一时:二世而亡,共37年(581—618) 第二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二、贞观之治 1、措施: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人名) 2、唐太宗统治时,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第19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设计

第19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设计 孟 庆 叶

第19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2、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3、正确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进一 步理解这些事件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奠定了基础。 过程与方法: 1、以讲故事、做小记者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并锻炼其识图用图能力、 阅读与归纳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 向比较、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两个内容的比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分组讨论,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4、学习运用史实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学会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从而形成正确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 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 的精神。 3、联系现实,深化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而激发学生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 力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 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建议学生制成 表格。 2、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视频、图片、材料、地图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以配乐图片导入,这组图片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展示的是哪些地区? 生:台湾、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 这些地区在历史上曾惨遭殖民者侵略,遭到了哪些殖民者的侵略,中国人民是如何反抗侵略,收复失地的呢?这就是这一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读。 我们一起来看一副由郭沫若题写的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你知道其中赞颂的“一代英雄”是谁吗? “荷虏”又是什么意思? 生:郑成功,侵占台湾的荷兰殖民者。 郑成功是怎样收复台湾的? 一、“开辟荆榛逐荷夷”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当荷兰人投降的时刻,郑成功百感交集,激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出示并解释诗的大意。 展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图片资料。 1、谁能上前对照《郑成功进军收复台湾示意图》说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

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课稿

《成功收复》说课稿 设计理念: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教学理念。这就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以学习能力为主的综合性能力。因此我在本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上,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究,以培养学生对类似事件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语文s版五年级教科书第五单元第23课,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收复和建设。是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使学生真正悟到“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这一基本规律。以及对当前问题的现实指导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将来为维护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容和五年级学生阅读、分析、理解问题的实际能力,依据历史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我为本课设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了解荷兰侵略,掌握成功收复及清政府对管辖的意义。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直观形象地了解成功收复。2.

3、成功收复和雅克萨之战都是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证明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课的中心是反侵略斗争的胜利,同时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容要点,确定本课的重点为:成功收复。这两个重点,我利用播放视频资料的同时让学生从史料中摘录有效信息的方法加以突破。 难点:成功怎么收复,和怎么样建设。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在预习的教学中,学生对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学习。问题是现在的热点问题,这些因素配合初中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都成为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再加上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分析、思考、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所以教师只要适时地加以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课程资源的重组与素材的选择:本课我选取的教学素材有历史教科书、参考书、相关课外资料、网络资料,以及在网上下载的歌曲和视频资料等。 3、教学过程的构思:尽可能地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勤于质疑、积极思考、深入分析、合作探究,去感知过去的历史,同时又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思想教育。 4、多媒体的运用:本课运用多媒体播放了歌曲《七子之歌》,将教学.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人教版

第18课三国鼎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4)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设身处地、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历史使人智慧,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影片情境,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学生响亮齐答:《三国鼎立》。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道吗?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下面请大家猜想一下,好吗?(生答:曹操、诸葛亮、刘备…)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大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彼此长期混战。刀枪剑戟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生答:曹操) 2、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以统一天下为已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用诗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课件显示曹操图像及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怀有雄心壮志,他要统一天下。 3、(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曹操要统一天下,必先统一北方。而在北方的各派军阀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谁?其次是谁?(生看示意图作答) 4、曹操要统一北方,必先击败实力雄厚的袁绍。那么,曹操的势力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呢?(课件显示曹操势力发展壮大的录音材料,让生分析) 5、随着曹操势力的壮大,曹操与袁绍展开了决战,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动态显示《官渡之战形势图》)问:你能根据示意图上提示的交战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兵力对比、交战结果,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官渡之战吗? 6、一起归纳: 官渡之战

第18课《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18课《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17课《郑成功收复台湾》 ——探究活动(三) 【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能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所以设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知识例如时间、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科学知识学习历史的能力;利用形体表演、编排历史剧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阅、整理历史资料的学习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技能和强化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加深理解郑成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树立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人生态度;形成优良的个人品质。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在第13课中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已有较深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 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度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愿望喜欢表现,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 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能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的有关规定。 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思想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形式活泼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依据课本要求处理教材。【课型选定】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一课时) 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归纳、小结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8 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8 课,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属于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扩展和延伸,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使学生真正领悟到“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这一基本规律,以及对当前台湾问题的现实指导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将来为维护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二、课程标准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认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等史实。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在教师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下,以多幅幻灯片配合,指导学生进行抢答问题、描述故事、讨论问题等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和康熙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中俄《尼布楚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难点:对中俄《尼布楚条约》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猜谜语:我家有两个兄弟,老大会天天演戏,老二会日日 作文。你知道我家这两兄弟是谁吗?学生:是电视和报纸。 教师:电视里和报纸上都有的而且每天都在变化的内容是什么呢?你认为2009 年最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事件是什么呢?学生:是新闻,国庆六十周年阅兵。 教师:国庆阅兵大典展示了军威国威,让全世界中华儿女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强盛而无比自豪,参阅官兵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偶像。 总结: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英雄是民族的旗帜,是脊梁!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英雄。英雄们为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赞歌。你能说说你最崇敬的民族英雄有哪些吗? 学生:林则徐、戚继光等。教师:这里,我们一起来看一副由郭沫若题写的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你知道这幅对联赞颂的“一代英雄”是谁吗? “荷虏”又是什么意思? 学生:郑成功,侵占台湾荷兰殖民者。 教师:2014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多少周年?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练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练习题及答案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知道 明清帝国的更替过程;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2、过查找有关明清建立资料的过程,增强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比唐朝科举制度和明清科举制度的不同,培养生生合作交流的个人素质和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1、明朝的建立时间在() A.1368年 B.1399年 C.1421年 D.1402年 2、我国内阁决策制度形成于()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元朝 D.南宋 3、“八股文”最早出现在() A.隋文帝时 B.唐太 宗时 C.宋太祖时 D.明太祖时 4、明朝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最能说明封建制度已经渐趋衰落的是()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 废行省,设三司 C 设厂卫特务机构 D 以八股取士 5、特务机构东厂设立于() A.元世祖 B.明太祖 C.明神宗 D.明成祖 6、明政府 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唐诗 B.三通四史 C.宋词 D.四 书五经 7、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 立军机处 D.设置理藩院 8、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 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9、下列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军机处 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 自挑选的满汉官员充任 C.军国大事由军机处裁决后交由各级官员执行 D.军机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0、关于明朝科举制()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②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制度③ 科举试卷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④答卷文体有严格规定,不许发挥 个人见解 A.①②③④全对 B.①②③④不对 C.①②③对④不对D.①不对②③④对二、课堂回顾 26、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 ――《明史纪事本末》材料2:是年(1610年),侍郎王图主庚戌会试,宾尹(人名)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和洛阳。杨坚就是隋文帝。 2、589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统一的原因:①自西晋末年以来,地方经济 得到发展,民族融合加强,人民渴望统一;②南方经济也有发展,缩小与北方的差距;③隋朝建立后国力强大,而南方陈朝统治腐朽。 4、隋朝统一南北的意义:结束分裂,开创统一。 二、隋朝经济发展 1、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 治,发展生产 2、结果:①人口激增;②垦田扩大;③粮仓丰实 三、大运河开通 1、目的: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 治2、时间:605—610年 3、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达涿郡,全长2000多

公里 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四、繁盛一时的隋朝 1、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 2、一时:二世而亡,共37年(581 —618) 第二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 杀,隋朝灭亡。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二、贞观之治 1、措施: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 人名) 2、唐太宗统治时,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

第18课《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学设计

第18课《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Lesson 18 Zheng Chenggo ng's recovery of Taiwan

第18课《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探究活动(三) 【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能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所以设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知识例如时间、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科学知识学习历史的能力;利用形体表演、编排历史剧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阅、整理历史资料的学习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技能和强化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加深理解郑成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

主义精神;树立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人生态度;形成优良的个人品质。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在第13课中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已有较深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 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度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愿望喜欢表现,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 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能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的有关规定。 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思想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形式活泼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依据课本要求处理教材。 【课型选定】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一课时)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归纳、小结 学生的活动形式:朗诵、相声、演讲、短剧表演、小结 活动资源:初中历史、语文、地理课本中的有关内容;有关

小学语文课文《郑成功收复台湾》

小学语文课文《郑成功收复台湾》 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台湾。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不断进行反抗斗争。 少年时代的郑成功,曾亲眼目睹荷兰侵略者在家乡福建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残害乡亲。他从小就对荷兰侵略者十分憎(zēng)恨。后来,郑成功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便移师金门、厦(xià)门一带,决心进军台湾,赶走荷兰侵略者。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领两万五千将士,分乘数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渡海东征,开始进行驱逐荷兰侵略者的正义之战。郑成功在众将士的簇拥下,站在指挥舰(jiàn)船的楼上举目四望,这支前进中的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日,战旗招展。郑成功看到自己亲手训练的军队纪律严明,军容雄壮,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荷兰侵略者获悉我军进军台湾的消息,十分恐慌。他们把军队集结在赤嵌城和台南城,还在港口沉下许多破船,企图阻挡我军船队登陆。郑成功利用海水涨潮之机,绕过了敌军设置的炮台和重兵把守的港口,从鹿耳门登陆。荷兰侵略军不甘心失败,又调动"赫克托";号等战舰,张牙舞爪地开了过来,猖狂进行反扑。他们妄图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战舰和大炮,阻止我军继续登陆。 郑成功沉着镇定,指挥我军战船和战舰展开激战。英勇的我军将士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驾驶战船向敌舰冲去。他们在近处团团围住敌舰,使敌舰的大炮失去了威力。突然轰隆一声巨响,所有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巨浪。原来,我军的炮火击中了敌舰的弹药库。敌军惊恐万状,乱作一团。我军将士乘势用铁钩钩住战舰,争先恐后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举手投降。至此,我军取得了登陆战斗的重大胜利。 荷兰侵略军遭到惨败,便龟缩在赤嵌、台湾两座城里不敢应战。他们派出使者向郑成功求和,说只要我军退出台湾,他们愿意贡送十万两白银慰劳。郑成功义正辞严道:"台湾本来是我国神圣领土。我们收回台湾,是天经地义之举。如果你们赖着不走,我就用大炮把你们轰走!";

初中七年级历史:第18课 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第18课闭关锁国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esson 18 Retrea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第18课闭关锁国 第16课闭关锁国 内容标准:简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⑴知道明、清“海禁”、闭关政策、清王朝自大封闭心理的基本概况。 ⑴了解清乾隆后期出现由盛转衰,面临内乱外患深重危机的原因所在。 2、能力培养 ⑴比较明海禁与清海禁的差别。 ⑴整理出清代自顺治到嘉庆“闭关锁国”的大致轨迹。 ⑴联系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清王朝实行闭关政策的社会根源。 ⑴对比汉、唐的对外开放,简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

⑴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闭关锁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自大封闭心理的体现,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 ⑴ 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正是因为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统治阶级更加愚昧无知,中国社会日益落后,中国才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与时俱进,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机会。 ⑴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而“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 二、教学要点 1、重点 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长达2XX年几乎与世隔绝的情况下,完全落伍了,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最终造成了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由此,使学生认识到“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从而更能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本课的重点即“闭关锁国”政策。 2、难点 由于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既有对外防范的一面,更有愚昧保守的一面;影响既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我保护,更有极大程度上的落伍,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如何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分析透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2018-2019年度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学案

历史 第18课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本课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官渡之战: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是割据北方的曹操和袁绍两个军阀之间为控制北方地区进行的重要战役。袁绍的实力优于曹操,但曹操顺应人民希望安定的愿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自己的势力迅速壮大。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的地位。经济上,采取了恢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的一些措施。所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发生的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一些军事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此时,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为了乘胜消灭江东的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这场战役使曹、刘、孙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主要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第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第二,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第三,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曹操统一北方后,北方的社会经济尚未得到恢复和发展;刘备还没有自己巩固的地盘,孙权的江东也刚刚在开发之中。无论统一的经济基础,还是能够完成统一的力量对比条件,都尚未成熟。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被迫退据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得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刘备和孙权也先后称帝、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就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学法指导: 1.学习本节内容时,要注意将历史的真实情况和自己以前从小说或电视剧中了解到的有关三国的故事进行比较,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经过艺术加工了的。 2.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节课许多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本质的东西。如:袁绍的一个谋士许攸投奔曹操的故事,反映了袁绍和曹操对人才的不同态度,也反映了曹操善于抓住人心的特点。再联系到曹操恢复北方经济方面的措施,更能看出他胜

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

23 郑成功收复台湾共 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2.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憎、厦、舰、铭、撰”;积累“憎恨、盘踞、铭记、撰写、千军万马、张牙舞爪、走投无路”等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难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同学们通过读书读报、看电视、听广播、网上冲浪,一定也了解了不少,能说说你了解了他们中的哪些人?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今天,老师也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位民族英雄.板书课题《郑成功收复台湾》(二)自学提纲 (1)自学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一边默读,一边思考:注意课文围绕“收复台湾”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说明了这一事件的原因、结果,哪些地方写明了收复台湾的经过?人们是怎样评价郑成功的?你能按照提示给文章分段,并写出主要内容吗?(可在自读时进行勾画及批注。) (3)想想郑成功渡海东征的时间和阵容,经历了哪些战斗,克服了哪些困难?注意郑成功是怎样指挥每次战斗的,面对敌军的顽抗及求和又是怎样说和做的。 (4)简要说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 (5)听了同学们的复述,你觉得郑成功有着怎样的

(三)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 预设: (1)检查: ①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上打“√” 憎.恨(zēngzèng)厦.门(shàxià)乘.势(chéngchèng)应.战(yīngyìng)喝.退(hēhè)获悉.(xīxì) ②你能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本课的四字词语吗? A形容兵马极多、阵容强大。(千军万马) B张开利牙,挥舞爪子。用作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或形容坏人猖狂的样子,或形容人手舞足蹈时动作十分粗鲁。(张牙舞爪) C无路可走。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走投无路) D耷拉着脑袋,神情沮丧。形容失望懊丧的样子。也比喻枯萎而没有了生气。(垂头丧气) E用箪盛饭,用壶盛汤。形容百姓热情欢迎他们拥护的军队。表示馈赠食物。(箪食壶浆) (2)全文可分为如下四个部分。 起因:(第1——2自然段):自幼立志,驱除荷虏。 经过:(第3——8自然段):率兵东征,收复台湾。 结果:(第9——10自然段):宝岛回归,同胞欢庆。 评价:(第11自然段):丰功伟绩,永载史册。 (3)第三自然段:首先交代渡海东征的时间:1661年4月21日;还描述了那浩浩荡荡的阵容和气势。 第四自然段:接着写敌军企图凭借战舰大炮阻击。 第五自然段:郑成功沉着指挥我军取得了登陆台湾的初步战果。 第六自然段:后来写敌军求和,郑成功义正辞严予以

《郑成功》教案设计5(第二课时)_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

《郑成功》教案设计5(第二课时)_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意思,感悟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及其领导的军队是怎样收复台湾的,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3. 学习第五自然段的写法,描绘一个战斗场面。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电影《大英雄郑成功》的几个片断、地图、词语和文中的几段话。教学过程:课前谈话 :1、板书:英雄(红色粉笔)2、你喜欢英雄、崇拜英雄吗?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呢?说给大家听听。3、小结:英雄有不同的类型,像同学们说的黄继光、董存瑞等属于战斗英雄,像岳飞就属于民族英雄(板书:民族),什么是民族英雄?就是在抵御外来侵略的战争中涌

现出来的,为保卫民族利益立下伟大功绩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民族英雄,叫,板书课题:郑成功。 评点1:这段课前谈话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英雄话题展开,既能活跃气氛,拉近师生距离,又解决了学生对民族英雄这个词语的理解,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一.播放录像,导入学文1、既然郑成功是一位民族英雄,那么他有什么伟大的历史功绩呢?2、播放荷兰侵略者驻台湾头目揆一举着白旗向郑成功投降并在归还文书上签字的录像,提示:看清楚这段录像告诉我们什么事?3、交流看到的情景。4、看了这段录像,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怎样打败侵略者收复台湾?收复后又做了些什么?)交流板书: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带着这些问题朗读课文。评点2:选取荷兰人举白旗投降、双方签字这一段声色形兼备的录像来导入,一是让郑成功的这一历史功绩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二是由这一历史性时刻向前向后延伸,很自然地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二.放声读文,读准读通1、出示一组词语,检查音准2、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课文就是写了收复台湾和建设台湾这两方面的内容吧!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收复台湾这部分,好不好?三.学习13自然段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3自然段,你觉得这三段内容中哪一段话最能表现出郑成功的英雄气概?把它划出来。2.交流出示: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3、读懂、读好重点句:①在这段话中

历史: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第十七课《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十七课郑成功收复台湾 ——探究活动(三) 【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能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所以设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a212934432.html,]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知识例如时间、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科学知识学习历史的能力;利用形体表演、编排历史剧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阅、整理历史资料的学习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技能和强化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加深理解郑成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人生态度;形成优良的个人品质。 【学情分析】[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 1、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在第13课中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已有较深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a212934432.html,] 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度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愿望喜欢表现,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 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能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的有关规定。 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思想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形式活泼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依据课本要求处理教材。 【课型选定】[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一课时) 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归纳、小结 学生的活动形式:朗诵、相声、演讲、短剧表演、小结 活动资源:初中历史、语文、地理课本中的有关内容;有关郑成功的影视资料和课外读物。【课前准备】 1、让每位同学提前收集有关《台湾——祖国可爱的宝岛》的诗歌、台湾丰富资源和特有物 产的资料、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视资料和史料。 2、印发有关郑成功的资料给学生并介绍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通俗读物。 3、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资料。 4、给学生划分小组。主持人 1人(兼演员);评委组 4人;诗歌朗诵组 4人(两男两女); 相声组(6人);短剧表演组 20人。 5、指导学生准备文艺汇演的有关工作。其中诗歌朗诵组、相声组全由学生自己准备,自编 自演,短剧组由老师帮助指导他们完成。 【活动过程】

2017春语文S版语文五下第23课《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学设计

S版语文第十册23课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学设计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2.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憎、厦、舰、踞、铭、撰”;积累“憎恨、盘踞、铭记、撰写、千军万马、张牙舞爪、走投无路、”等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同学们通过读书读报、看电视、听广播、网上冲浪,一定也了解了不少,能说说你了解了他们中的哪些人?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文章,它介绍的是——板书课题《郑成功收复台湾》 1.课题有什么特点?(题目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教师讲解:除了这课,我们还学过哪篇文章的题目也直接告诉我们主要内容? (二)新课; 1.检查预习情况: 同学们课前做了预习,下面我们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 憎恨、厦门、战舰、盘踞、铭记、撰写 这些要求会认读的生字中,哪个字的字音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积累词语; 除以上生字组成的词语外,本课书还有不少四字词语,你能从书上找出来读一读,并摘录下来吗? 如;浩浩荡荡、举目四望、沉着镇定、惊恐万状、争先恐后、义正词严、负隅顽抗、垂死挣扎、垂头丧气、张牙舞爪、喜气洋洋、成群结队、载歌载舞、街头巷尾、走投无路、天经地义、箪食壶浆等。 (3)当堂完成课堂练习: ①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上打“√” 憎恨(zēngzèng)厦门(shàxià)乘势(chéngchèng) 应战(yīngyìng)喝退(hēhè)获悉(xīxì) ②比一比(读音及字形),再组词(想想字义)。 曾()居()名()密()挣() 憎()踞()铭()蜜()争() 张()钩()功()隅()乖() 涨()钓()攻()遇()乘() ③你能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本课的四字词语吗? A形容兵马极多、阵容强大。() B张开利牙,挥舞爪子。用作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或形容坏人猖狂的样子,或形容人手舞足蹈时动作十分粗鲁。() C无路可走。形容处境十分困难。()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新人教版

第十八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雅克萨之战。中俄《尼布楚条约》。 2.思想教育目标: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我国领土台湾,在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康熙帝进行抗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之战,是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3.能力培养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思考“清朝前期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做出了哪些努力?”以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综合教学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以及《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难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四、板书设计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1、明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24年) 2、郑成功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赤嵌楼之战,荷军投降;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归祖国。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 4、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二)雅克萨之战 1、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据点:雅克萨和尼布楚。 2、沙俄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3、康熙大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 4、中俄《尼布楚条约》,时间:1689年。 (1)《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2)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五、教学过程 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就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台湾;后来的一些朝代(如隋朝)也派人到台湾,加强了大陆和台湾的联系;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正式对澎湖和台湾进行管辖。(通过这些历史知识的回忆,使学生明确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在1624年之后,荷兰殖民者却逐渐占领了台湾。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还有台湾后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了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八课。(板书课题)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简介一下当时背景:在新航路发现后,欧洲一些国家(正处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为掠夺财富和奴隶,奉行血腥的海外掠夺政策。中国人民进行了有力的反击。)1661年郑成功率将士从金门横渡台湾海峡,后来打败盘踞在台湾城和赤嵌楼里的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简介一下郑成功的生平。引导学生分析郑成功的话“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回忆以前所学习的荷台湾有关的知识)。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新人教版(1)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情况、意义,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罪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意义;《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下,以多幅幻灯片配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问题等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沙俄与荷兰都是欧洲国家,当时它们在中国的活动都是侵略行为。 2.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康熙皇帝在解决台湾问题、中俄边界争端问题方面的决策和举措是正义的、正确的、英明的,他为维护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 1.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本课的重点。 2.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教学难点 中俄《尼布楚条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对中俄东段边界的具体界线难于掌握。 教学过程 一、“开辟荆榛逐荷夷”(板书) 1、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板书) (多媒体出示《郑成功像》,并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哪位同学能把自己课前收集的关于郑成功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回答):郑成功、收复台湾…… (师):很好!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103--104页的内容,结合这幅地图(多媒体出示),概括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 (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 (多媒体简要出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有一步非常

关键,是什么?他是怎么知道鹿耳门的情况的?请看一段精彩视频(播放视频片段)。 (多媒体出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示意图》,并和学生共同回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精彩过程):…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郑成功身先士卒,带领将士奋勇杀敌,最终迫使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初投降。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这段精彩历史(播放视频片段)…… (提问并出示):请同学们想一想,试着总结一下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提示)大家可以从收复台湾对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和台湾本身的发展两方面思考。 (学生回答)…… (师概括总结):一方面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所以我们称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另一方面进一步开发了台湾,促进了台湾地区的民族融合,郑成功是“开发台湾的先驱”。 (师):郑成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台湾一向属于中国”,你能用所学过的史实证明吗?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再做引导补充)…… 评价郑成功:郑成功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他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保卫中华民族的利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放英雄,又是团结各民族,发展生产,开发祖国台湾的先驱。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台湾回归祖国后的情况。 2、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4年(板书) 郑成功死后,他的后代继续建设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孙子归顺清政府,台湾纳入了清朝的版图。可见,台湾的回归是民心所想,大势所趋。第二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从而加强了台湾宝岛和祖国内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写下的诗句,表达了这位民族英雄光复国土时的心迹,更反映了领土完整在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圣意义。郑成功的丰功伟绩也昭示人们,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人必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必将作为中华民族英雄永载史册。 (过渡)师:真是祸不单行,刚刚赶跑荷兰殖民者,与此同时,沙俄侵略者已开始入侵并占领了我国的雅克萨和尼布楚作为侵略据点,为保卫祖国疆土,我国军民奋起抵抗。一场激烈的战争在“雅克萨”爆发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大部分的内容。 二、雅克萨之战(板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