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讲解技能

讲解技能

讲解技能
讲解技能

讲解技能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讲解技能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能够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讲解技能类型

3、能够对微格教学中的讲解技能进行合理的评价

讲解技能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口头语言及配合手势、板书和各种教学媒体等,阐释事实、揭示事物本质,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一个好的讲解能够揭示事物的联系、本质及规律、帮助学生解决认识上的疑难以及引导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讲解技能的构成要素

1.讲解结构的完整性

讲解结构是指教师在分析学生学习心理、认知结构和教材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讲解全过程的统筹规划和设计。教师必须向学生明确指出新、旧知识的联系,指出新知识本身内在的逻辑关系,以教学内容为知识点形成清晰的思维框架;根据学生的认识过程的规律及各部分讲解内容的逻辑关系,设置一系列清楚的问题,使讲解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方法简洁,结构严谨。

2. 语言结构的条理性

语言结构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的语言通俗易懂;讲解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表述流畅,思路清晰,突出学科性和科学性。这就要求教师讲解语言要准确、发音清晰、结构完整、注意科学性;语言要形象、生动;讲解语言应具有逻辑性和启发性;讲解语言的节奏感。

3.知识的普遍联系性

在讲解中教师要把前后知识之间、学科之间、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讲解出来,教师在讲解中明确这些联系,有助于学生很好的地建构起知识网络,牢固的掌握知识。

4.思维的共同性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教师要把自己对内容的理解,通过语言等手段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不仅仅是把教师传递的信息简单的接收下来,同时还要进行复杂的思维加工。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也会影响教师讲课的思路,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同时干着两件事:既要输出信息,又要接收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思维。

5.学生的参与性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唱独角戏,要求学生静静地听,学生的思维处于独立的内部思维状态,不能很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参与教学,参与成为

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过程的基本形式。讲解的过程既是学生认知过程,又是情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知与情感相伴相随,相辅相成。参与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两者缺一不可。

6.获得反馈

"获得反馈"就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双方都能准确及时地获得对方反馈评价信息。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可以使教师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态度以及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部署、优化教学效果,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对学的反馈信息可以使学生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明确差距、端正方向,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教学相长"是反馈的结果,教和学双方互相反馈,互相推动,互相促进。课堂上各种因素的作用,所备的课、教师的预想,不可能完全符合实际。教师通过课堂上及时的反馈,可以及时对自己教学进行修正。

二、讲解技能的类型

1.叙述性讲解

教师有条理地向学生叙述科学事实或事件的过程,如生物课堂中的现象发生、发展过程,生产过程,物质结构及仪器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叙述说明。

案例展示:《练习使用显微镜》

在练习使用显微镜之前,先让学生对照教材了解显微镜的各个结构,然后回答教师指

示的部分结构,并由教师对显微镜的结构作系统的讲解,待学生对显微镜的结构有一定的认

识后,紧接着引导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一、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

镜。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二、对光(1)

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紧接着让

学生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在此过程中教师强调:

⑴用低倍物镜(10×或8×,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⑶镜茼先下降后上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标本。

⑷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

运用这种方法讲解的要求:条理清楚,对于过程的顺序、事物之间的联系作具体的交代。语言宜节奏舒缓,遣词造句通俗易懂、清晰明了。最后要总结归纳,以使学生对事件、现象建立整体的认识。

2.描述性讲解

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鲜明、逼真地再现人物、事件、景物状态和情景的一种方法和手段。生物学教学中,有关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知识需要用描绘的方式讲解;描绘要抓住主要特征。

案例展示: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鱼是水中生活的动物,用鳃呼吸;身体呈流线型,能够减少在水中前进的阻力;有五种鳍: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及尾鳍,前面四种能够维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鱼主要是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

运用这种方法讲解的要求:语言条理清楚,语言丰富带有感情色彩。用生动活泼的词语、声调以及表情、手势的辅助等,把事实、事件、故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语调、语速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紧扣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兴趣。

3.解释性讲解

教师用简洁、严谨的语言对事物、事理的原因等进行说明的一种讲解方式。

案例展示:

骨内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种成分。无机物主要是钙盐等,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等,使骨柔软。据科学测定,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骨中不同成分的含量会出现变化,骨的硬度和弹性也会有所改变。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骨内无机物含量不足2/3,有机物含量超过1/3,所以骨柔韧,硬度小,弹性大,容易变形。成年人的骨无机物含量约2/3,有机物含量约1/3,所以骨坚固而且有弹性。老年人的骨无机物含量超过2/3,所以骨的硬度大弹性小,容易发生骨折。

运用这种方法讲解的要求:语言精练,有较强的针对性,一针见血的道出问题的实质。解释有时可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使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逐渐认识问题。有时也可以用反正法,使学生能从不同的侧面分析问题。解释要实事求是,使学生建立正确概念和认识。

4.归纳法讲解

归纳法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即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过程,是学生形成概念、理论等的重要途径。

实施过程是:

a、提供感性材料

b、分析综合认识本质

c、概括抽象形成概念

d、练习运用、巩固概念

e、进行分析和泛化

案例展示:生态系统的概念

首先给学生提供三则感性材料:1、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在校园里观察的睡莲、马

蹄莲和鲫鱼等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对学生进行提问,假如把睡莲和马蹄莲移栽到沙漠上,把仙人掌搬到池塘里,把鲫鱼放到海里,把带鱼放到池塘里,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呢?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然后通过学生回答分析总结出,每一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它的生活环境就要死亡;2、通过幻灯片播放草原上的部分生物,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家认识这些生物吗?这些生物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然后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3、为了发展畜牧业,就要把牧场种好,可是有些鸟偏偏要吃牧草的种子。怎么办呢?有人在内蒙古草原把人工草的试验区用网罩起来。可是过一段时间后,草的叶几乎被虫子吃光了,而未加网罩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然后总结出,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然后将以上三个例子归纳起来,说明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而且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就叫生态系统。然后播放湖泊生态系统的幻灯片,让学生分析一个湖泊为什么能够称作一个生态系统?再让学生分析一个池塘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然后让学生举例自己还知道哪些生态系统?最后总结出生态系统的共同特征:都具有非生物和生物两大部分,道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5.演绎法讲解

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认识过程。以提供概念、定义或原理等开始,然后再举例进行论证。

实施过程是:

a、提供抽象概念

b、阐明术语

c、举出实例

d、学生举例运用

e、分化、泛化(深化概念)

案例展示:生态系统的概念

(通过回忆“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得出环境对生物产生影响,通过“植物对空气

湿度的影响”探究得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从而得出生物和环境形成统一整体,然后通过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然后一步一步向学生阐明概念中“在一定地域内、生物、环境”等相关术语,然后举例分析,如湖泊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然后学生自己举例运用,将概念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最后总结出所有生态系统的实质:都具有非生物和生物两大部分。)

6.类比法讲解

在讲解复杂的概念、原理、定理等概括性知识的时候,由于学生难于理解,所以选择一个与复杂概念相似的较为简单的、学生易于理解的概念或事例,学生通过对简单概念或事例的理解、分析得出概括性的认识。然后,再用这种认识分析(类比)复杂的概念或原理,从而得出结论,使得学生更容易掌握复杂的概念或原理。

案例展示:活化能的概念

在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这节内容中,活化能的概念是比较难理解的,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将整个化学反应比作驾车翻越一座高山,加热加压相当于给汽车加大油门,而用催化剂则相当于帮司机找到一条穿山隧道,也就是汽车翻山所需要的能量降低了,这个能量在化学反应中叫做活化能。

三、设计技能和方法

讲解技能的构成要素和不同讲解技能类型的程序是讲解设计的依据。

1、讲解设计的内容

(1)讲解教学目标设计

每一个讲解内容都应是教材中、学生认知中的重要内容,必须达到一定的目标要求。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在进行目标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编写的时候,最好写成学生的学习目标。

(2)讲解内容结构设计

讲解的内容要有合理的结构和思路,这种结构和思路,既是对知识内容的合理组合和解析,又是符合学生认知的思维过程。根据讲解内容知识的性质讲解的程序如下: 事实性知识讲解的程序

提出问题——提供事实材料(叙述、描述)——提示要点——核查理解

●概念性知识讲解的程序

归纳法:提供感性材料——指导分析——综合概括——巩固运用——分化泛化

案例展示:

[引入] 大家见过鱼,吃过鱼,也可能养过鱼,那么什么是鱼呢?

[实例分析] 要认识什么是鱼,需要分析一下鱼的特点。鱼有什么特点呢?鱼是动物,在水中生活,有鳞、鳍和尾,用腮呼吸。例如海中的黄花鱼,河、湖、池塘中的草鱼,供人玩赏的金鱼等都有上述特点。(提供感性材料,使学生充分感知)

[分化] 鲸是鱼吗?鲸在水中生活,有鳍和尾,但用肺呼吸,不是鱼。(提供感性材料)鳄是鱼吗?鳄水陆两栖,有鳞,无鳍,用肺呼吸,也不是鱼。(提供感性材料)[泛化] 泥鳅是鱼吗?泥鳅在水中生活,有鳍和尾,无鳞,用鳃呼吸,它是鱼。(提供感性材料)

[得出结论] 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用鳃呼吸是鱼特有的属性,在水中生活且有鳞、鳍和尾是鱼的一般属性。所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鱼是有鳞、鳍和尾,并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

演绎法:提出概念——分析概念——事例论证(正反事例)——巩固运用——分化泛化案例展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的讲解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选择透过性是指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有些物质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而有些不能自由通过。他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例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甘油、胆固醇等都可以通过细胞膜,而葡萄糖、氨基酸等却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生物膜的这一特性,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类比法:选择简单概念——分析简单概念——类比复杂概念——巩固运用——分化泛化(3)讲解语言设计

讲解语言包括教学语言的基本构成:语音和吐字,音量和语速,语调和节奏,词汇、语法等。讲解语言设计的重点是:

●何时用描述性语言,何时用叙述性语言

●何时使用强调,是音量变化、语调变化、语速的变化还是身态语的变化

●何时使用沉默,沉默的作用,沉默的时间

●语言与身态语、板书、多媒体的结合等

●语汇的选择和运用

(4)普遍联系设计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

●学科之间知识联系设计

●学科内知识联系设计

(5)学生思维指导设计

讲解中指导学生思维的设计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语言配合板书有条理地讲解

●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归纳、演绎等)引导学生形成概念、规律,认识事物

●针对学生思维的关键点、认识的模糊点等提出问题进行强化

●使用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或媒体等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

●加强师生、生生互动,使讲解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6)学生参与讲解设计

设计讲解的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按讲解的线索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

●以多种媒体辅助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视、听)活动

●为使内容易于理解,讲解中适当的组织学生阅读、讨论活动

●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当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为有效地利用学生资源,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展示活动等(7)讲解总结设计

一般可以在一个问题或一个概念讲解结束时,将问题的论点、要点简明地交代给学生,以使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

四、评价指标

四等级的讲解技能评价标准

在实际进行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时,我们还需要一张评价量表对整个微格小组成员进行评价,下表可用于小组成员互评及自评。

讲解技能训练评价量表

微格教室:注:自评姓名处标※

自主训练题

初中:

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的内容特点,设计一份训练“讲解技能”的教案。

高中:

根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内容特点,设计一份训练“讲解技能”的教案。

计算机基本技能

计算机基本技能标准 1、基本操作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熟练进行中/英文输入; (3)熟练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文件及文件夹的基本操作;会使用“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控制面板”、“开始”等菜单; (4)熟练使用网络信息浏览软件;能够上网查找到需要的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5)能进行电子邮件的编辑与收发; (6)熟悉压缩和解压的基本方法以及其他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2、文字与表格处理 (1)熟悉WORD窗口界面、各菜单和各命令的功能,掌握基本操作; (2)能按照所给版面要求进行设计排版,熟练掌握WORD的各项操作; (3)能够用WORD进行一些杂志封面的设计,较复杂版面的排版设计; (4)熟练使用WORD完成给定的操作任务; (5)熟练使用EXCEL进行表格数据处理; (6)熟练使用POWERPOINT进行演示文稿设计。 3、程序设计基础 (1)熟悉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和基本配置方法; (2)掌握程序设计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 (3)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和三种基本结构; (4)理解和掌握常用算法; (5)能运用程序设计语言和算法编写简单程序; (6)培养程序调试能力,能发现、分析和排除程序中的错误,并得到正确结

果。 4、图象处理 (1)熟悉PHOTOSHOP软件的功能,熟悉各菜单中各命令的功能; (2)能够应用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进行基本图形的制作、设计; (3)能够将三幅以上的多个图片的内容处理到一个图片中; (4)能够利用滤镜完成指定的操作; (5)能够根据要求,进行贺卡的制作; (6)能够对数码相片进行处理。 5、动画设计制作 (1)熟悉FLASH软件的功能,熟悉各菜单中各命令的功能; (2)能够应用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进行基本图形的制作、设计; (3)能够制作简单动画; (4)能够利用FLASH的各项功能完成指定的操作; (5)能够制作出文字的效果; (6)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动画贺卡和MTV的制作。 6、网页制作 (1)熟悉DREAMWEAVER软件的功能,熟悉各菜单中各命令的功能; (2)能够软件的各种功能进行基本网页的制作、设计; (3)能够构建包含三个以上的页面的网站; (4)能够利用图象处理,动画设计软件等设计符合网站要求的图片和动画; (5)能够根据要求,进行网页及网站的设计制作; (6)能设计出简单的动态网页(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7、数据库技术 (1)掌握数据库的安装方法;

课堂教学技能Word版

课堂教学技能 第一节导入的技能 一、导入的功能 1、引起注意,激起好奇; 2、激发兴趣,诱发学习动机; 3、铺设桥梁,衔接新旧知识; 4、揭示课题,明确教学目标; 5、渲染气氛,创设教学情境。 二、导入的类型 1、情境导入:教师通过语言、图片、故事、游戏等手段,制造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2、温故导入: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利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 3、问题导入: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顿生疑虑,引起学生的回忆、联想、思考,从而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的一种导入方法。 4、实验导入:教师通过演示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5、悬念导入: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 6、、观念冲突导入:指针对某一种自然或社会现象,教师在一开始上课使就向学生呈现相互矛盾的观点,使学生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萌发探索事物的强烈愿望的一种导入方法。 三、导入的运用 1、导入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导入要有针对性,一定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适应。 (2)启发性原则:导入应对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具有启发性。 (3)关联性原则:导入要有关联性,要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

(4)趣味性原则:导入要有情趣、有新意。 (5)艺术性原则:导入要讲究语言艺术,使课一开始就扣人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 2、导入的基本要求 (1)趣味性:语言风趣、热情开朗、方式新颖、引证生动。 (2)启发性:教学民主、激发思维。 (3)迁移性:以旧引新、对比开讲。 (4)目的性:导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第二节讲授的技能 一、讲授的作用 讲授: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思想的方法。 1、讲授的优点与局限 讲授的优点:效率高、成本低、能较好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保证知识的系统性。 讲授的局限:(1)是一种单项的信息传输方式,不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不能代替自学和练习,讲授过多会影响教学质量; (3)通常面对全体学生,无法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 (4)讲授时间过长,会影响学生的有效学习。 2、讲授的适用范围(1)适用于传授知识性的问题; (2)适用于班级教学; (3)适用于低年级或性格内向的学生; (4)适用于思维清晰、擅长表达的教师。 二、讲授的基本形式 讲授的类型很多,较为常用的有讲述、讲解、讲读和演讲四种。

向量的概念及运算知识点与例题讲解汇编

向量的概念及运算知识点与例题讲解 【基础知识回顾】 1.向量的概念 ①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向量一般用c b a ,,……来表示,或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AB 几何表示法AB ,a ;坐标表示法),(y x j y i x a =+= 。向量的大小即向量的模(长度) ,记作|AB |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 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②零向量 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 ,其方向是任意的,0 与任意向量平行零向量a =0 ?|a |=0。由于0的方向 是任意的,且规定0平行于任何向量,故在有关向量平行(共线)的问题中务必看清楚是否有“非零向量”这个条件。(注意与0的区别) ③单位向量 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向量0a 为单位向量?|0a |=1。 ④平行向量(共线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任意一组平行向量都可以移到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 ∥b 。由于向量可以进行任意的平移(即自由向量),平行向量总可以平移到同一直线上,故平行向 量也称为共线向量。 数学中研究的向量是自由向量,只有大小、方向两个要素,起点可以任意选取,现在必须区分清楚共线向量中的“共线”与几何中的“共线”、的含义,要理解好平行向量中的“平行”与几何中的“平行”是不一样的 ⑤相等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相等向量经过平移后总可以重合,记为b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2211y x y x =???==?21 21y y x x 。 2.向量的运算 (1)向量加法 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设,AB a BC b ==,则a +b =AB BC +=AC 。 规定: (1)a a a =+=+00; (2)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与结合律;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 (1)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时,两个已知向量是要共始点的,和向量是始点与已知向量的始点重合的那条对角线,而差向量是另一条对角线,方向是从减向量指向被减向量。 A B C a b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一、导入技能 (一)什么是导入技能 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所以,又称定向导入。应用于上课之始、开设新课程或进入新单元、新段落的教学过程之中。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渲染气氛、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能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二)导入技能的类型 1、直接导入 直接阐明学习目的、要求和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教师以简捷、明快的讲述或设问来激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2、经验导入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生物学素材为出发点,通过教师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回忆,自然的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3、实验导入 主要是演示实验。设计演示实验可从已知的实验入手,向本章内涉及的未知实验过度,尽量采用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 4、旧知导入 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要精选复习提问时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 5、直观导入 注意引导观察,并及时地恰如其分地提出问题,以指明学生观察中的思考方向。 6、设疑导入 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的主题。 7、事例导入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生物学事例来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生物学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 8、悬念导入 悬念的设置要适度,不悬念使学生一眼望穿,则无念可思;太悬念则无从下手,则会无趣可激。 9、故事导入 (三)应用原则与要点 各种不同的导入类型,在使用和实施中,均应遵循下列原则才能导之有方。 1、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 导入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导入方法。 2、导入要具有关联性 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导入的内容,与新课重点紧密相关,能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

2015临床基本技能操作题库及答案

1、“大炮音”提示下列哪种疾病(D) 2、“医乃仁术”是指(B) 3、ABO血型物质不可能(B) 4、CPD-A(枸橼酸钠磷酸盐葡萄糖-腺嘌呤)全血保存有效期为(D) 5、Gondon征操作方法为(D) 6、V6导联探查电极的位置是(D) 7、拔除阻生牙,术后出现干槽症,经过处理后在创口内所填塞的碘仿纱条,抽除的时间为(B) 8、病理条件下,心尖搏动增强原因为(D) 9、病理性黄染时,哪个部位最明显(A) 10、产后缺乳是指产后几天以上无乳或乳汁分泌减少(B) 11、出现下述哪种波即可肯定病人处于轻睡期(D) 12、传染病的早期诊断中主要测定血清中的(C) 13、刺激迷走神经可以终止的心律失常是(A) 14、等渗性缺水输入大量等渗盐水,会出现(B) 15、低氯血症见于(B) 16、毒蛇咬伤最有效的局部早期处理方法是(A) 17、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心力衰竭患者,最适宜的治疗为(B) 18、儿童康复的最终目标是(B) 19、二尖瓣狭窄患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为(A) 20、反映左右心房电激动过程的是(A)

21、肺内局限性的湿啰音提示(C) 22、改善急性左心衰竭症状最有效的药物是(A) 23、高渗性缺水的治疗一般用(D) 24、高渗性缺水是指血清钠大于(D) 25、关于胆道镜检查,下列哪项应慎重(D) 26、关于肺炎球菌肺炎的X线表现,不正确的是(C) 27、关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内镜特征描述错误的是(C) 28、关于免疫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29、关于湿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 30、关于血尿的描述,正确的是(A) 31、患者,男性,65岁,尿黄纳差右上腹隐痛2个月,上腹B超示肝右叶弥漫占位性病变,多年酗酒史,3年前健康体检发现肝硬化,下列哪项检查不是临床确诊该患者为原发性肝癌所必需的(B) 32、肌张力评定的适应证是(C) 33、急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下述哪项是错误的(D) 34、急性扁桃体炎的诊断依据为(A) 35、急性腹膜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所致的缺水为(C) 36、急性肠梗阻治疗中,最重要的措施是(A) 37、急性中耳炎病变主要位于(B) 38、精神运动性发作的脑电波异常波为(D) 39、颈6神经根受累时表现为(C) 40、酒精性肝损害时,下列哪种酶增高最显著(D)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1、金文:又称“钟鼎文”或“吉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内容记录了战争、争讼券书、祖先颂 词、天子册命、结盟誓约等,多为西周和春秋时的铭文,是研究西周春秋的第一手文字资料。其代表有西周的大盂鼎上的铭文,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有,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郭沫若的《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2、《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国别体史书。 3、先秦史籍对后市的影响:第一、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资料;第二、形成了比较科学、完整的史书编写体 例;第三、开创了私人修史的先例(如孔子《春秋》);第四、“直笔与曲笔”的写作思想,为后世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尚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上起尧舜下到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期间1400多年的历史, 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相参而证,是研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史料。其包含的体例有典、训、谟、诰、誓、命,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也开了编年体的先河,其中的《禹贡》关于九州的记载是后世大一统思想的根源。 5、编年体: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顺序编写的一种史书体裁。其优点是便于比较、了解各史事之间的 关系,使读者对史事发生经过的时间十分清晰;缺点是同一事件发生和延续的时间过长,对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典志等史事,也无从详其原委。如起居注、实录体等。我国第一部正规的编年体史书是孔子编修的《春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完善的编年体通史。 6、孔子编《春秋》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并运用“寓褒贬、别善恶、以定名”的春秋笔法。 7、《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杰出的编年通史。其记事起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止于后周世宗显德 六年,共1362年。全书采用编年体形式,用翔实的史料完善了编年叙事法,还通过史论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对礼乐、文学、地理也有较详记录,对经济文化等典制基本未涉及。其目的是从政治上总结历代统治经验教训,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一部教科书。后世多有仿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字君实,宋陕州夏县人,谥号“文正”。司马光自幼好学, 二十岁考中进士,他曾立志要编一部编年体史书,总结历代统治经验,于是博览众史书,删削冗长,举辑机要,到宋英宗时,司马光写成战国秦历史共八卷,宋英宗看后十分赞赏,并命他继续写下去。 后来王安石为相,推行变法,司马光反对,受到排挤,遂退居洛阳潜心编史,前后共用19年,《资治通鉴》全书告成。司马光集前世史学之大成,无愧“文正”这一称号。 9、纪传体:即由纪、传(世家)、表、志(书)组成,已记录人物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创始于西汉司马迁 著《史记》。其优点是有大量人物,言事结合,结构完整,典章制度记录全面。缺点是以人物为中心,记事不完整,不便了解人物在事件中起的作用。纪传体被后世历代政府定为正史的主体,二十四史包含了丰富的史料,由于官方编写,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纪传体的创立,对后世记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0、《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包含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述了上起 黄帝、下讫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诸多方面的历史,其内容丰富,堪称为一部体大思精的百科全书。《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让历代学习。其记录的时间、范围广泛,事迹全面,人物丰富,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这些进步思想对史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1、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人。司马迁出生于史学世家,其父任太 史令多年,他幼年师从董仲舒、孔安国等名师,二十岁开始壮游全国,此间探访历史遗迹,考察风土民情收集了史料。元封三年,司马迁升任太史令,他秉承父亲遗愿,开始准备撰写《史记》。天汉三年,司马迁遭李陵之祸,被捕下狱,处以腐刑。出狱后他任中书令,忍辱负重,发奋撰写《史记》,前后有15年以上时间才写定成书。《史记》成书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司马迁注定名留青史。 12、《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沿用《史记》的纪传体例,并改本纪为纪,改书为志,取消 世家,由纪、表、志、传四部分组成,共一百篇。它为断代史,记载了西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

函数的概念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 A .y =f (x )与y =f (t )表示同一个函数 B .y =f (x )与y =f (x +1)不可能是同一函数 C .f (x )=1与f (x )=x 0表示同一函数 D .定义域和值域都相同的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 解析:选A.两个函数是否是同一个函数与所取的字母无关,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主要看这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否相同. 2.下列函数完全相同的是( ) A .f (x )=|x |,g (x )=(x )2 B .f (x )=|x |,g (x )=x 2 C .f (x )=|x |,g (x )=x 2 x D .f (x )=x 2-9x -3 ,g (x )=x +3 解析:选、C 、D 的定义域均不同. 3.函数y =1-x +x 的定义域是( ) A .{x |x ≤1} B .{x |x ≥0} C .{x |x ≥1或x ≤0} D .{x |0≤x ≤1} 解析:选D.由? ???? 1-x ≥0x ≥0,得0≤x ≤1. 4.图中(1)(2)(3)(4)四个图象各表示两个变量x ,y 的对应关系,其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关系的有________. 解析:由函数定义可知,任意作一条直线x =a ,则与函数的图象至多有一个交点,对于本题而言,当-1≤a ≤1时,直线x =a 与函数的图象仅有一个交点,当a >1或a <-1时,直线x =a 与函数的图象没有交点.从而表示y 是x 的函数关系的有(2)(3). 答案:(2)(3) 1.函数y =1x 的定义域是( ) A .R B .{0} C .{x |x ∈R ,且x ≠0} D .{x |x ≠1} 解析:选C.要使1x 有意义,必有x ≠0,即y =1x 的定义域为{x |x ∈R ,且x ≠0}. 2.下列式子中不能表示函数y =f (x )的是( ) A .x =y 2+1 B .y =2x 2+1 C .x -2y =6 D .x =y 解析:选A.一个x 对应的y 值不唯一.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函数值域中每一个数在定义域中一定只有一个数与之对应 B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可以是空集 C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数集 D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确定后,函数的对应关系也就确定了 解析:选C.根据从集合A 到集合B 函数的定义可知,强调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对应元素的唯一性,所以A 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对应B 中的同一个元素,从而选项A 错误;同样由函数定义可知,A 、B 集合都是非空数集,故选项B 错误;选项C 正确;对于选项D ,可以举例说明,如定义域、值域均为A ={0,1}的函数,对应关系可以是x →x ,x ∈A ,可以是x →x ,

电脑操作常用技能

电脑操作常用技巧 一.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模式”下的作用 安全模式是Windows用于修复操作系统错误的专用模式,是一种不加载任何驱动的最小系统环境,用安全模式启动电脑,可以方便用户排除问题,修复错误。 进入安全模式的方法是:启动计算机,在系统进入Windows启动画面前,按下F8键(或者在启动计算机时按住Ctrl键不放),在出现的启动选项菜单中,选择“Safe Mode”,即可 以安全模式启动计算机。那么安全模式到底有哪些用途呢?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1.修复系统故障 如果Windows运行起来不太稳定或者无法正常启动,这时候先不要忙着重装系统,试着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切换到安全模式启动,之后再重新启动计算机,系统是不是已经恢复正常.windows在安全模式下启动时可以自动修复注册表问题,在安全模式下启动Windows成功后,一般就可以在正常模式(Normal)下启动了。 2.恢复系统设置 如果用户是在安装了新的软件或者更改了某些设置后,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启动,也需要进入安全模式下解决,如果是安装了新软件引起的,请在安全模式中卸载该软件,如果是更改了某些设置,比如显示分辨率设置超出显示器显示范围,导致了黑屏,那么进入安全模式后就可以改变回来,还有把带有密码的屏幕保护程序放在“启动”菜单中,忘记密码后,导致无法正常操作该计算机,也可以进入安全模式更改。 3.删除顽固文件 我们在Windows下删除一些文件或者清除回收站内容时,系统有时候会提示“某某某文件正在被使用,无法删除”的字样,有意思的是,通常这些文件并没有正在被使用,那么是不是让这些文件永远霸占我们的硬盘呢?请不要着急,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在启动时按下F8键进入安全模式,试着删除那些顽固文件并清空回收站看一看,没了!原来Windows已经放弃了对这些文件的保护,可以把它们删除了。 4.彻底清除病毒 现在病毒一天比一天多,杀毒软件也跟着天天更新。但是,在Windows正常模式下有时候并不能干净彻底地清除病毒,因为它们极有可能会交叉感染,而一些杀毒程序又无法在DOS下运行,这时候我们当然也可以把系统启动至安全模式,使Windows只加载最基本的驱动程序,这样杀起病毒来就更彻底、更干净了。 5.磁盘碎片整理

好医生继续医学教育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复习资料

血型物质不可能(D、存在于每人唾液中) 8~11个月的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婴儿最常见的骨骼改变B B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特点,下述哪项是错误的C 拔除阻生牙,术后出现干槽症,经过处理后在创口内所填塞的碘仿纱条,抽除的时间为(D、7-10天) 病理条件下,心尖搏动增强原因为(D、左心室肥大) 病理性黄染时,哪个部位最明显() 病理性蛋白尿,可见于D 哺乳期妇女患滴虫性阴道炎,适宜的治疗方法是B 白细胞分类中,分叶核粒细胞的百分比为C c 产后缺乳是指产后几天以上无乳或乳汁分泌减少(C、3天) 出现下述哪种波即可肯定病人处于轻睡期(D.阵发性短程 12~16 波) 传染病的早期诊断中主要测定血清中的(C、特异的) 刺激迷走神经可以终止的心律失常是(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枸橼酸钠磷酸盐葡萄糖-腺嘌呤)全血保存有效期为(D、35天) 触觉语音震颤减弱可见于A

残疾人康复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是D 成年男性红细胞正常值为C 成人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低于D 穿衣对应的值为D D “大炮音”提示下列哪种疾病(D、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等渗性缺水输入大量等渗盐水,会出现(B、高氯性酸中毒) 低氯血症见于(B) 毒蛇咬伤最有效的局部早期处理方法是(A.胰蛋白酶局部注射或套封) 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心力衰竭患者,最适宜的治疗为(B. 植入性心脏转复除颤器) 低钠血症见于C 胆道镜检查下列哪项应慎重D 大咯血是指一日咯血量C E 儿童康复的最终目标是(D) 二尖瓣狭窄患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为(A、劳力性呼吸困难) F 反映左右心房电激动过程的是(A、P波) 肺内局限性的湿啰音提示(C、炎性病变) 服毒后的洗胃处理,下列哪项不正确B

宁波大学2018年人文学院《中国历史文选》复试考试大纲_宁波大学考研论坛

宁波大学2018年人文学院《中国历史文选》复试考试大纲科目名称:中国历史文选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①名词解释 ②简答题 ③材料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中国历史文选》归根到底是一门语言工具课,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目的,只能是通过对字、词、语、句及语法的讲解和训练,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古代史第一手文言史料的兴趣和能力,使之了解和掌握传世典籍的数量、性质及功用,以便在今后从事史学研究时,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古代文献中的文言史料。 三、考查范围 1、经部文献 ①《诗经·七月》 ②《尚书·牧誓》 ③《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2、史部纪传类 ①《史记·货殖列传》 ②《汉书·武帝本纪》 ③《后汉书·党锢列传序》 ④《宋书·谢灵运传论》 3、史部地理类 ①《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②《水经注·鲍邱水》 4、史部史评类 ①《史通·二体》 ②《文史通义·书教下》 5、史部政书类 ①《通志·总序》 ②《通典·田制》

6、史部编年类 ①《资治通鉴·秦晋淝水之战》 ②《续资治通鉴·宋太祖收兵权》 7、史部纪事本末类 ①《资治通鉴本末·安史之乱》 ②《宋史通鉴本末·王安石变法》 8、史部学案类 《明儒学案·凡例》 9、子部文献 ①《日知录·宋世风俗》 ②《廿二史劄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10、集部文献 ①《潜研堂文集·经世子集之名何昉》 ②《新史学·史学之界说》 四、参考教材 《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周予同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8月第3版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例题与讲解】定义与命题

2定义与命题 1.定义 对某些名称或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就是对名称和术语下定义. 谈重点下定义的注意事项 ①在定义中,必须揭示出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区别.②定义的双 重性:定义本身既可以当性质用,又可以当判定用.③语句必须通 顺、严格、准确,一般不能用“大约”“大概”“差不多”“左右”等含糊不 清的词语.要有利于人们对被定义的事物或名词与其他事物或名词 区别. ②【例1】下列语句,属于定义的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解析:判断是不是定义,关键看是否对名称或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而且作出了规定.很明显,A,C,D没有对名称或术语作出描述,故应选B. 答案:B 点技巧分清定义与命题 注意定义与命题的区分,作出判断的是命题,对名称或术语作出描述的是定义. 2.命题 (1)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2)命题的组成结构: ①每个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一般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②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条件和结论不明显.对

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到条件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命题的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 谈重点改写命题 命题的改写不能是简单地加上“如果”“那么”,而应当使改写的命题和原来的命题内容不变,且语句通顺完整,命题的条件、结论要清楚可见.有些命题条件和结论不一定只有一个,要注意区分. 【例2】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③同角的余角相等;④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分析:命题的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一般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解:①条件: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结论: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条件:ab=1,结论:a与b互为倒数. ③条件: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 ④条件: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结论:这个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点技巧分清条件和结论 “若……则……”形式的命题中“若”后面是条件,“则”后面是结论. 3.公理、定理、证明 (1)公理 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 ①公理是不需推理论证的真命题. ②公理可以作为推理论证定理及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常用的几个公理: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③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免费下载】历史课堂教学讲解的技能

历史课堂教学讲解的技能 一、讲解技能的含义 1.讲解技能的含义 讲解是教师按着教材内容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历史情境,叙述历史过程、特征和线索,解释历史概念和阐明历史发展规律,表达思想感情的教学行为。从2500多年前孔子首创“私学”,到东汉贾逵为人讲经获取粟米为生,教书被称为“舌耕”,直至今天,讲解 一直是历史教学中运用得最广泛的方式。 从总体上讲,教师要以“讲”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具体讲,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及知 识结构必须“讲”清楚;谈古论今,熔知识、情感、哲理于一炉,必须“讲”透彻;释疑 解难,点拨升华,必须“讲”到位;经过优化选择的各种教法的衔接组合必须以“讲”贯 穿等等。总之,讲解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没有一个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用讲 解的方法。即使结合谈话、讨论、图示、直观演示等其他方法,但未改变讲解的基本形式,一般仍属于讲解型的教学方法。 2.讲解的优点与不足 讲解有以下优点:一是“省”。即省时、省力。人人皆有口舌,使用方便,与实验、实物演示等教学方式相比,“省”是显而易见的。二是有效。由于教师充分准备、精心组织,信息传输的密度较大,就某些知识而言,可减少学生认识中的盲目性,因而有高速高效的 效果。三是,激情。教师充满感情的讲解,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能激发某种特 定的情绪,收到德育渗透的功效。 当然讲解也有不足之处。其一是学生只顾听讲,独立思考不够。其二是仅凭听觉器官,信 息保持率(记忆)不高。尤其是满堂灌式的讲解,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高水平,加 上信息本身的干扰,其信息保持率较低。据美国约瑟夫·特雷纳曼研究测试,讲解15分钟,学生会记住所讲内容的41%;讲30分钟,只会记住23%;而讲40分钟,学生则只记住20%。 其三,正如乔治·布朗所说:“好的教学和成功的教学不是同义语。”在历史教学中,以讲为主的教学,确能使学生得到丰富的历史知识,使教学获得成功。但经常单纯使用讲解法,学生会处于被动地位。师生之间难以及时交流和反馈,必然削弱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 智力的开发,影响学生健全品格的形成。从战略高度来看是不利于造就一代创造型人才的。 综上所述,讲解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惟一方式,它只能在其一定的范围内发挥 作用,必须要与其他方式合理搭配,才能取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好的教学效果。 二、讲解的功能 历史教学中讲解的目的是受到教学大纲的目的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的,三者理应保持一致。这就规定了讲解活动的方向。据此,讲解的功能具体有以下三项: 1.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使学生了解历史过程,理解历史特征,掌握历史线索(1)讲解历史过程。 ①展现相对完整的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 现行人教版教材,是用章节体例或课目体例编成的综合型通史。它表述了从远古到中共十 五大的中国历史和《从金字塔的国度》到《世界格局新变化》的世界历史。可以说,教材 向中学生展现了相对完整的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包括生产方式、社会形态、阶级关系、 民族关系、政权交替、科技文化、意识形态、国际关系和人物活动等重大内容。在初、高 中两个学段,历史教师将向学生讲解上述重大内容,从而向学生展示人类发展历史过程的

中国历史文选上5

十三、《晋书》 重点:选文的翻译,重点词汇的掌握。 难点:胼文的特点以及胼文的翻译。 解题: 《晋书》是记载晋代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唐朝以前的正史,虽然大多由史官撰成,但绝大多数成于一人之子,作者的史学观点贯穿到全书。从唐朝官府修撰《晋书》、五代史起,绝大部分正史几乎都是由封建王朝设立史馆,任命宰相检修,遴选许多史官担任篡修官,集体分工编篡而成。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撰写了《宣帝纪》、《武帝纪》和陆机、王羲之的传论,所以题名“御撰”。 唐代贞观20年(646),唐太宗下达了《修晋书诏》,“令修国史所更撰《晋书》”。诏书对《史记》、《汉书》以下以至“五代史”历代正史,但是对唐朝以前的晋史都不满意。两晋南朝时期出现了26种晋史,到了唐朝初年还存有18种。这些书,只有一、二种兼具两晋历史,大多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晋史。《修晋书诏》批评它们“烦而寡要”、“劳而少功”,或者“滋味同于画饼”、“略记帝王”,所以下令重新修撰《晋史》。 重新修撰《晋史》以房玄龄、褚遂良为监修,参与撰述的有许敬宗、令狐德棻、敬播、李淳风、李延寿等21人。其中令狐德棻为首,他和敬播在制订《晋书》的体例上起了重要作用。《晋书》的重修以臧荣绪的《晋书》为蓝本,参酌其它众多的晋史以及晋人的文集予以补充,重新修撰。《晋书》包括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叙例、目录各1卷。叙、目已经佚失,今存130卷。 《晋书》的记事,起于泰始元年(265),迄于元熙二年(420),包含西晋4帝、东晋ll帝一共156年的历史,并追叙了晋朝先世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在东汉末年和曹魏时期的活动,还包括了与东晋同时并存的北方十六国的历史。《晋书》对于这样的纷繁的历史格局,能从容的表述出来,显示了当时史学家的组织力量和创造才能。 《晋书》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写出了两晋历史的全貌,弥补了以前史学著作的不足。内容也很充实。因此,《晋书》问世以后,其它的晋史都亡佚了。《晋书》的另一成就就是还突出地表现了他对民族关系以及其它割据政权的历史的撰写。

人教A版高一数学函数的概念知识点总结与例题讲解

函数的概念知识点总结 本节主要知识点 (1)函数的概念. (2)函数的三要素与函数相等. (3)区间的概念及其表示. 知识点一 函数的概念 初中学习的函数的传统定义 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我们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此时也称y 是x 的函数. 函数的近代定义 设A ,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B A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 )(x f y =,A x ∈. 其中,x 叫作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作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A x x f y y ∈=),(叫做函数的值域.显然,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 对函数的近代定义的理解 (1)只有两个非空的数集之间才可能建立函数关系.定义域或值域为空集的函数是不存在的. 如x x y --= 11就不是函数. (2)注意函数定义中的“三性”:任意性、存在性和唯一性. 任意性: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都要考虑到. 存在性: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存在对应元素y . 唯一性:在集合B 中,与每一个元素x 对应的元素y 是唯一的.

(3)集合B 不一定是函数的值域,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 在集合B 中,可以存在元素在集合A 中没有与之对应者. 例1. 讨论二次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解: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为()02≠++=a c bx ax y ,为整式函数,所以其定义域为R ,其值域的确定分为两种情况: ①当0>a 时,函数的值域为?????? -≥a b ac y y 442; ②当0

办公室人员电脑操作基本技能方面测试题--绝对经典

办公室人员电脑操作基本技能测试 一、选择题(5分/题,总分50分) 1、在选定了整个表格之后,若要删除整个表格中的内容,以下哪个操作正确() A 、单击“表格”菜单中的“删除表格”命令 B 、按Delete键 C、按Space键 D、按Esc键 2、在Excel 2003 中,进行分类汇总之前,我们必须对数据清单进行() A、筛选 B、排序 C、建立数据库 D、有效计算 3、在PowerPoint中,为所有幻灯片设置统一的、特有的外观风格,应运用() A 、母版 B、自动版式 C、配色方案 D、联机协作 4、字号中阿拉伯字号越大,表示字符越____中文字号越小,表示字符越____。() A 、大、小 B 、小、大 C 、不变 D 、大、大 5、 Word 中查找的快捷键是() A、 Ctrl+H B 、Ctrl+F C、 Ctrl+G D、 Ctrl+A 6、在Excel中如何跟踪超链接() A、 Ctrl+鼠标单击 B、 Shift+鼠标单击 C、鼠标单击 D、鼠标双击 7、按“格式刷”按钮可以进行哪操作() A、复制文本的格式 B、保存文本 C、复制文本 D、以上三种都不对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按下“保存”按钮,可以在任意时刻保存文件 B 、不能拖动艺术字的一部分到另一个地方 C 、按住“CTRL”键,拖动文本可复制文本 D 、以上三种全部错误 9、在Excel中有一个数据非常多的成绩表,从第二页到最后均不能看到每页最上面的行表头,应如何解决:() A、设置打印区域 B、设置打印标题行 C、设置打印标题列 D、无法实现 10、在Word2003中,“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的功能是() A.与“保存”命令相同 B.只能以老文件名保存 C.只能以新文件名保存 D.既能以老文件名保存,也能以新文件名保存 二、判断题(5分/题,总分25分) 1、在“插入表格”对话框中可以调整表格的行数和列数。() 2、使用“文件”菜单下的“关闭”命令只是关闭文档,word 2003并没有关闭。() 3、如果要删除一段文字,可以先用鼠标高亮选中要删除的文字,然后按“DELETE”。() 4、PowerPoint主要是一种编辑电影和图片的软件。() 5、通过“文字方向”对话框,可以将垂直的文字变成水平的文字,也可以将水平的文字变成垂直的文字。 () 三、填空题(5分/题,总分25分) 1、电脑正常关机顺序是_______=>关机(U)=>确定。 2、在Word中,按“______”键可将光标移到下一个制表位上。 3、绘图仪是输出设备,扫描仪是_______设备。 4、在Windows XP 中,可以按不同的方式排列桌面图标,除了自动排列方式外,其他四种排列方式是按 名称、按类型、按大小、按_________排列。 5、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删除文件时,如果在删除的同时按下________键,文件即被永久性删除。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pdf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答案 序号题目答案 1 “大炮音”提示下列哪种疾病() D.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2 “医乃仁术”是指() A道德是医学的本质特征 3 ABO血型物质不可能() D存在于每人的唾液中 4 CPD-A(枸橼酸钠磷酸盐葡萄糖-腺嘌呤)全血保存有效期为()D35天 5 Gondon征操作方法为() D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 6 V6导联探查电极的位置是() D左腋中线v4水平处 7 拔除阻生牙,术后出现干槽症,经过处理后在创口内所填塞的碘仿纱条,抽除的时间为 () 7-10天 8 病理条件下,心尖搏动增强原因为()D左心室肥大 9 病理性黄染时,哪个部位最明显()C巩膜部 10 产后缺乳是指产后几天以上无乳或乳汁分泌减少()产后2天 11 出现下述哪种波即可肯定病人处于轻睡期() D阵发性短程12-16波/秒 12 传染病的早期诊断中主要测定血清中的()C特异的IgM 13 刺激迷走神经可以终止的心律失常是()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4 等渗性缺水输入大量等渗盐水,会出现()B高氯性酸中毒 15 低氯血症见于()B、Addison病 16 毒蛇咬伤最有效的局部早期处理方法是() A胰蛋白酶注射或套封 17 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心力衰竭患者,最适宜的治疗为 () B植入性心脏转 复除颤器 18 儿童康复的最终目标是()D促进生长发育 19 二尖瓣狭窄患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为() A劳力性呼吸困难 20 反映左右心房电激动过程的是()Ap波 21 肺内局限性的湿啰音提示()C炎性病变 22 改善急性左心衰竭症状最有效的药物是()A利尿剂 23 高渗性缺水的治疗一般用()5%GS 24 高渗性缺水是指血清钠大于()D150mmol/l 25 关于胆道镜检查,下列哪项应慎重() D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病人 26 关于肺炎球菌肺炎的X线表现,不正确的是() 27 关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内镜特征描述错误的是()C黏膜呈红白相

高考生物总复习例题讲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 一、两性花和单性花 两性花,举例。两性花的传粉方式是和。 单性花,举例。单性性花的传粉方式是 闭花传粉是? 二、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相对性状是。F1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未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 三、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 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或非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称为。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行为遵循非等位基因的行为遵循。请指出下图中哪些为等位基因?哪些为非等位基因? 四、纯合子、杂合子和性状分离 纯合子是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来的,其遗传特性是。杂合子是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来的,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在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为。 下面哪些是纯合子?哪些是杂合子?自交后子代表现? AA Aa aa AAbb AABb aabb AaBb 五、杂交、自交、测交 杂交:通常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 自交:指来自同一个体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或具有间的交配或来自同一无性繁殖系的个体间的交配。 测交:为测定杂合个体的基因型而进行的与有关隐性纯合个体之间的交配。 六、基因型和表现型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相同表现型的个体其基因型(一定/不一定)相同;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其表现型也(一定/不一定)相同。水毛茛的叶形有丝状和扁平状是由于其因素带来的,其体细胞的基因型相同。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型的个体,男性表现为秃顶,女性表现为不秃,其原因是,这种仅见于某一性别的特征称为限性遗传。

七、显性的相对性 1.完全显性 ⑴F1与显性亲本性状完全相同的现象 ⑵F1 自交产生的F2性状分离比,举例 2.不完全显性 ⑴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 ⑵F1 自交产生的F2性状分离比举例 3.共显性 ⑴F1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的现象 ⑵F1 自交产生的F2性状分离比1:2:1举例 八、基因重组和基因自由组合 1.基因重组概念: 通常是指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如A和B或A和b等)即重新组合 2. 基因重组类型: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自由组合引起的基因重组 ②同源染色体上的交叉互换引起的基因重组 ③体外基因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 九、遗传病 1. 或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2.通常具有的特征 3.包括、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