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调研报告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调研报告

篇一: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1]2

关于我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

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要求,市委政法委组织政法系统相关人员成立7个调研组就全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命案情况进行了大范围的调研。调研组先后到28个乡镇街、56个行政村和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等部门,以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查看档案、翻阅记录等形式,对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20XX年以来发生的命案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在掌握面上情况的同时,注重研究探讨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综合调研报告。

一、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基本情况

中央提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培训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各级各部

门结合实际开始对加强社会治理工作进行研究探讨,对社会治理各领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性思考。这次调研中我们最明显的感觉有三个:其一是各级各部门对加强和创新新形势下的社会治理工作已经初步形成共识,一些县乡党委、政府和部门认识程度较高,把社会治理创新工作主动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并有了自己成熟的看法和理解;其二是社会治理和服务理念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提升,一些带有创新性的理念对推进社会治理和服务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其三是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较强的主动性,在具体工作中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方式、新方法,某些方面已经触及到体制、机制层面,并且有了实质性进展。

调研组在掌握全市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对这些情况进行反复遴选,认识上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特别注重了对各县市区、各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服务工作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认真归纳梳理,初步概括出几种新的社会治理和服务模式和方式:

(一)“网状式”社区管理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

快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居民居住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一方面,城市人口由原来分散居住在工作单位家属院逐步向城市社区集中;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各种新职业者骤增,社区居住人员复杂化;使城市社区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德城区着眼于加强新形势下的城市社区管理工作,

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大力组织实施“网底工程”,建立了以“一纲三网八条线”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结构是上轻下沉呈网状,运作原理是纲举目张全覆盖,工作重心在基层,管理重点在底部,主要功能是有效管理与服务每一个社会细胞,工作成效在于促进社会和谐。“一纲”即以党建为总纲,重点打造了四个党建体系:三级基层党建组织体系、基层党建议事体系、管理考核体系、社区“网域党建”体系,为实施“网底式”管理服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三网”即稳定网、服务网、民生网,实现了社区管理服务全覆盖。“八条线”即邻里互助线、便民服务线、帮扶救助线、和谐文化线、调解息诉线、预警防控线、基层自治线、投入保障线,把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底层。从近年来的实践看,这一模式解决了群众诉求有捷径、规范操作有依据、管理服务有平台、信息收集有渠道的问题,实现了社会和谐,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全区赢得了无重大集体访、无恶性刑事案件、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四无”良好局面。

(二)“以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模式。新的经济社会形势下,信访问题多数体现在群众利益诉求、民生保障和困难救助等方面,一些传统的解决信访问题的办法不能够有效及时地化解上访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夏津

县在信访工作中,转变思路,跳出信访抓信访,探索用群众工作改变信访复杂形势的方式方法。县乡党委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把群众工作贯穿于信访工作全过程,逐步扭转了信访工作被动局面。县里组建了群众工作部,乡镇建立了群众工作站,村居普遍建立了群众工作室,并设民情信息员,形成了县委总抓,以群众工作部为龙头、群众工作站为纽带、群众工作室为基础,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三级群众工作网络;同时建立了群众诉求综合服务系统,集群众诉求查询、服务、督办、分析、管理等功能于一体,涵盖全县所有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疏通了干群联系渠道,搭建起化解社会矛盾的平台。平原县实施开门办信访,“群众信访群

众评”,请群众评议信访案件,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

(三)“以服务承载管理

”模式。为适应基层和群众对政府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的新形势,各级党委政府转变工作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境界,使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实现以服务推动管理、提升管理。大多数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从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入手,将信访、民政、土管、财政、计生、综治、公安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职能站所集中办公,设立管理服务大厅,把服务贯穿于管理之中,实现了“一揽子管理、一条龙服务”,使群众所有的问题和困难都能够

得到解决。齐河县建立的高标准政务服务中心,将40余个

县直有关职能部门全部集中到服务中心办公,同时引入科技手段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对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资源交易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务管理公开、公正、公平和服务的优质、高效。禹城市市中街道办、房寺镇,夏津县南城镇,陵县陵城镇均建立了高标准乡级管理服务中心;武城县甲马营镇投资160万元建立了1500平方米的社会事务管理中心,将16个职能站所全部集中到中心,同时在两个农村社区建立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室,将管理与服务延伸到农村最基层;乐陵市黄夹镇、市中街道办等利用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将辖区内所有住户人口信息全部输入数据库,行政管理透明,办事效率高,既优化了管理职能,又提高了服务能力。对此,群众认可满意。

(四)“服务组织进社区”模式。针对城市社区急聚增加和膨胀,农村社区加快兴起和发展,而管理和服务严重滞后的状况,部分县乡党委、政府认真探索加强社区管理工作,把服务平台建到社区,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在为社区群众服务中实现了更好地管理。德城区建立区社区服务中心、街道服务站、社区服务室三级服务网络,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购物等生活服务项目送进社区,尉署社区、柴市社区为居民能够提供40余项服务。有的县、乡在社区建立乡镇(街道办)派出服务机构,把服务功能植入社区日常管理,齐河县晏城镇南北社区、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