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轼

苏轼

苏轼
苏轼

第四章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苏东坡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

——林语堂《苏东坡转》第一节: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一.生平

“虽抱文章,开口谁新。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湘子述怀》※什么是自由?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这才是自由

※苏轼一生有四个不忘

不忘三事——金榜题名(名动京华),乌台诗案,太后恩宠

不忘三人——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

不忘三地——黄州,惠州,詹州(三次被贬)

不忘三情——手足情(苏辙),生死情(王弗),不了情(王润之)※“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

——苏轼《自提金山画像》※苏轼一生的三个女人

★王弗:苏轼之妻,贤良淑德,于16岁时嫁给苏轼,冰雪聪明,知人善事,曾垂帘听事,曾经说苏轼的一个有人在苏轼飞黄腾达之际与苏轼交好,在苏轼落寞之

时必定落井下石,果不其然,在乌台诗案一事中,那人果然背叛苏轼。之后,苏

洵说让王弗与苏母程氏合葬。

★王润之:王弗堂妹,王弗死后,苏轼续娶,在苏轼25年低谷时期,不离不弃,依依相伴,陪伴苏轼经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死后与苏轼合葬。

★王朝云:苏轼在西湖歌妓班买的歌女,带回家当侍妾。王朝云与其说是侍妾不如说是红颜,知苏轼之甚。有一次苏轼酒足饭饱后,腆着大肚子问侍妾们:“我的

肚子里都是些什么?”一侍妾说满肚子才华,苏轼不以为然,轮到王朝云时,王

朝云说:“先生的肚子里满肚子的不合时宜。”苏轼听后以为其然,捧腹大笑,说:

“知我者,朝云也。”在惠州的“六如亭”就是纪念王朝云的。此后苏轼不得意

时,其他歌女都相散而去,唯有朝云始终不离不弃,常伴左右。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金刚经》

生于1036年农历12月19日,或1037年公历1月8日,其父苏洵,其母程氏。

1057年成婚,娶四川进士之女王弗。于1058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二子进京赶考,名动京华。但未经受官,随即四月程氏卒于眉山,三人仓惶回川。1059年24岁服完母丧回京,行进路上授官被拒,虽未做官,但苏轼的人生道路已经由书生转踏入政治。开始了宦海生涯。1060年参加应制科考试,入第三,受官于陕西凤翔迁判,此间著有《和子由渑池怀旧》。在1065年30岁是妻子王弗去世,在凤翔的任期刚满,即1066年,父亲去世,1068年33岁时娶王弗堂妹王润之续弦。1069年服完父丧,提升至开封府推官。此时正值王安石变法时期,新派势力强大。苏轼上书皇帝提出新法的弊端,希望新旧法能过互相弥补,扬长避短,指出新法不能便民和求治太急。连上两书《上神宗皇帝书》,《再上皇帝书》,由此得罪了革新派,被迫离京,自请外任,自此1071年便开始了在各地辗转的生活。107 2年任杭州通判,1074年任密州知事,1077年政知徐州,1079年移知湖州。在1079年,苏轼遇到了平生第一场大祸事,即乌台诗案。1079年王安石罢相,新

进变法派打击异己,网罗苏轼在地方上所写的诗歌,称他用文字诽谤君相,包藏祸心,他在湖州上任两个月便被押入乌台受审,坐牢103天。后被降为黄州团练副使,实质是被监视起来。苏东坡在新党得势期间,屡遭贬谪。这些遭遇使得苏轼前期儒家的积极进取转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参入道释思想。1081年之后在友人的帮助下,在东坡开垦了一片荒地,自力更生,此后自号东坡,建东坡雪堂。后来,他到金陵拜见王安石,此间他的小儿子去世,之后他官任常州。1058年。宋神宗驾崩,宋哲宗继位,高太后摄政。次年,改年号为元祐。1086年,苏轼迎来人生第一次大机遇,王安石去世,高太后十分看重苏轼,苏轼的仕途达到顶峰。司马光任宰相,旧党卷土重来,声势浩大。

苏轼反对司马光禁除新法的主张,与旧党产生了激烈的矛盾。于元祐四年1089年又自请外任,调任杭州太守。1092年调入颍州,1093年调入定州,1094年哲宗亲政,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宋哲宗又重新启用新党,苏轼背连削两职后,贬入殷州,后入惠州。

1097年年过花甲,再次被贬,入海南,时年65岁,苏轼后来渡海北归,旅途劳顿,身体欠佳,终于于7月在常州病逝。

㈡苏轼的思想性格

1.思想性格

⑴构成苏轼人格精神主流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但又受道家和释家的深刻影

响。

⑵苏轼旷达自适,随遇而安,超尘拔俗,穷且益坚,乃至洒脱幽默真率乐天的人

生态度,是苏轼一生中最具有特性的文化品格,也是他绝不屈服于险恶的生存环境,化解人生苦闷的精神支柱。

⑶苏轼是独一无二的,虽是达官却是平民,在他身上包含着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

性。

第二节苏轼的文学观

一.继承“载道”思想,强调文学的本体意义,注重文学的审美特征,提倡“有为而作”,“言必中当时之过”。提倡“文道并重”

★苏轼的文道观独特性的体现

①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

②“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

③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生动性,反对“弥望皆黄茅白苇”的现象。

二.反对雕琢,崇尚自然,强调文学的感受及审美价值。

“文思泉涌,文章因地制宜,不要为情而造文,构思要自然而然,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苏轼

“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至也。”

“大抵作诗当日锻月炼,非欲夸奇斗异,要当淘汰出何用字。”——苏轼三.强调把握事物特征,以神似取胜。

“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了然于乎——所谓适达

“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也。”

四.主张创新,强调艺术个性。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第三节苏轼的散文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

——欧阳修《与梅圣愈书》★苏轼文备众体,各体皆佳。大体归纳为两部分,一为议论文,论是论史,滔滔汩汩,一为各体杂文,涉笔成趣,姿态横生。

苏轼的各种散文文体

一.议论文

早年文风:具有较浓的纵横家气息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和义理

代表作《贾谊论》《留侯论》《范曾论》

晚年文风:纵横家气息逐渐减弱,内容上有的放矢,言辞上剀切沉着。

总的特点:理实气足,汪洋恣意,平易自然

二.杂文——最能体现苏轼的艺术风貌

①自然畅达,如行云流水,平淡清新,似出水芙蓉

如《记承天寺夜游》

②抒情,叙事,议论密切结合。在记叙中引出议论,在议论中见主旨,在记叙中

直接抒情,或在议论记叙中间接抒情。

如《赤壁赋》

③不拘一格,挥洒自如,变化多端,翻旧出新。

“横说,竖说,惟意所到。”(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

④辞赋和四六也有很高的成就,不仅融入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又吸收了诗歌的

抒情意味

第四节苏轼的诗

一.诗的题材内容

★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一) 政治诗

鲜明的写实性的画面,揭示出封建社会下深刻的社会矛盾,对下层广大人民

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人道主义关怀,是一个有社会担当的知识分子。其深

度广度都远超于杜甫,白居易。

◆陈师道:苏诗多怨刺黄庭坚:苏诗好骂

如《吴中田妇叹》《送黄师是赴浙宪》《荔支叹》

(二)写景诗

以敏锐的目光,细致的观察力来捕捉某种自然界景物最富有特征性的气象,

或实笔描绘,或虚笔渲染,来传达出该景物特有的神韵,也投射出自我胸怀。

如《和子由渑池怀旧》——理趣的抒发,宋诗的重要特征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形象的议论)

劈头而来的议论,而用形象的话语来作答。把人的一生在某处落脚比喻成

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不能持久。人生无论在哪里落脚,都是暂时的。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计复东西?(形象的议论)

飞鸿的指爪只是偶然留在雪地上的,至于飞鸿飞向哪里,无人关心。就像

人生不定,,行踪未知一样,也是无人问津。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能记否?路长人困骞驴嘶。

(苏轼被授官凤翔,苏辙送苏轼上任,两人当初随父亲赴京赶考时旅途劳顿,便在渑池的一个寺庙中借宿,老僧招待了他们。此次苏轼前往凤翔,

途中会路过渑池,苏辙在苏轼未到渑池时便写了《渑池怀旧寄子瞻兄》,

苏轼到渑池之后便写此诗以和)此句写出了和子由的怀旧之情,同时也

表达了人生虽无常,但也不应放弃,要继续努力。表现了苏轼的乐观和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偶然的经历在物体上会留有痕迹,在人的心里也

会永远留有位置。

再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此诗遂成西湖定评

抓水光和山色描绘西湖。晴时水光最好,雨时山色最美。通过巧妙清新

的比喻,表现出西湖的美,自古以来,多以物喻人,苏轼在此诗中却以

人喻物,写出了西湖无论咋何时都是美的,正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理趣诗

宋人写诗多为理说理,但苏轼却能形象生动地形成理趣。往往不是抽象地

说理,而是把理还原到人们习见的生动可感的景,事物之中,哲理深刻而

表达平易。

如《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强调事物内在外在的和谐统一,产生美的主客观关系。琴声在心中。

(四)还有一些品评的诗

如《王维吴道子》《惠崇春江晚景》

一.苏轼诗的艺术成就

“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以才学为诗”

(一)以文为诗

1.运用散文文法

不仅在诗中融入散文的句式笔意,而且在整体上吸收文章开合变幻的

文法。如《有金山寺》

2.好用典故以才学为诗,但典故中融入深情,如《淤潜僧绿筠轩》

3.论惊警,富有情韵

不离形象,不离情韵,同时又深刻紧恻,细小的事物也能引发议论。

——着手生春的本领

★以文为诗,开端于杜甫,至昌黎发展其为现象

★韩愈的以文为诗,在苏诗中的发展

①范围更广,无诗不入,无诗不可,应用程度高

②文融诗中,更显协调,诗滑程度更高

③更加自然流畅,有挥洒自如之妙,而少板滞窒塞,洒脱自然,随笔

而至的圆融境界

(二)想象力丰富,比喻巧妙(孟子散文,长于比喻)

“子瞻作诗,长于比喻”魏庆之《诗人玉屑》

1.苏轼善于把距离本体极远,甚至毫不相关的事物作为喻体,用丰富的

想象力构建可喻性的契合点,既新奇又贴切,让人在意外事物的联想

中感悟本体事物的神髓。——神似

如: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2.苏轼常用博喻

“比喻之后再用比喻,形容不尽,重加形容。——施补华《岘佣诗话》

“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

——钱钟书《宋诗选注》

第五节苏轼的词

一.体评价,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非凡的成就,苏轼柳永之后,对词进行的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东坡虽然以诗为词,但依旧不失词之为词的本性。

①格式不变方面说,词始终具有音乐性

②从情感表达方面(词的基本特性),词婉约于诗

苏轼之前的词:设想的,通泛的男欢女爱和相思之情,较少能看出作者自身的胸襟

怀抱,没能体现出个性色彩。

苏轼的词: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只有文字——元好问《新轩乐府引》

悍然不顾一切,假斯体以表现自我之人格与性情抱负,乃与当时流行歌

曲,或应官妓乐工之要求,以为美乐之资者,大异其趣。

——龙榆生《两宋词风转变论》突破词流行歌曲的类型化,设想化,融入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文人个性

的真实化,抒情化的特殊诗体。苏轼中的“我”是词人自指

二. 苏轼以诗为词的主要表现

(一)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1)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认为诗词同源,认为词“为

诗之苗裔”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提出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认

为词人自己作词,要有自己的性情。

(二)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放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

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出作者的性情怀抱和

人格个性。

(1)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的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情软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

先河。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2) 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受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

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3)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作者的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群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

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对大自然的描绘和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

结合起来,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有时

又钟情山水,借以表现忘怀自我,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苏轼用自己的

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

(三)“以词为诗”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

将词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这在苏词中主要表现为用题序和用典故两

方面。将词的阴柔之美转变为阳刚之美。

(1)苏轼把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苏轼继承张先,

在词中与诗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词本

文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苏轼赋予了词的题序以新的功能,

交代词的创作动机和缘起,以确定词中所抒情感的指向,另有一

些题序与词本文在内容上有互补作用,词序用来记事,词本文则着

重抒发由其事所引发的情感。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

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

(2)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用事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沉委婉的抒情方式。

(3)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宋胡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约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向芗林<酒边集>后序》★在南宋词风转变的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苏轼词选讲

《江城子寄梦》苏轼开悼念词之先河,此前只有悼念诗和悼念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首词是悼念亡妻王弗的,苏轼于王弗坟前植十万棵青松以纪念王弗,可见情深意重。“十年”开篇点出阴阳两隔的境地,点出时间的漫长。“生死”二字在强调题旨的同时,还强调了生者之悲。“两茫茫”,妻子离开自己已经十年了,可是在苏轼心中,亡妻若是地下有知,同时也是在思念着自己。生死相隔,隔不断的是两处情思。“不思量,自难忘”作者没有浓墨重彩地写自己如何思念亡妻,而是荡开一笔,退一步说自己就算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可是亡妻与自己感情也是无法忘怀的,对妻子的思念已经注入了灵魂之中,它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就算不刻意去想,它还是那里。以退为进,用它表现生者自难忘的感情深度。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此句是对自难忘的进一步深化。妻子独自一人葬在家中已经十年之久,也没人看望,满肚心事肯定也无处诉说。自己十年的宦海沉浮,满腹酸楚与凄凉也无知心人诉说。十年漫长的时间,千里广阔的空间,时间之隔,空间之隔,生死之隔,作者对亡妻的感情此时只能通过自己的浅吟低唱,传达给地下深爱的妻。

纵是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作者又退一步说,就算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甚至是生死的阻隔,跨越不了的是作者经过了十年生活的摧残,妻子也应该不认识自己了。妻子还是年轻时的模样,如花般的容颜,而自己却经历了人生沧桑,十年艰辛的历程已使作者鬓角斑白,面容憔悴。此时,作者将人生之感写进悼亡之中,使词更具深沉感。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此句点出了词的主题即寄梦,一个“忽”字点出了梦的特点,点出梦境,看到妻子还像往昔一样,对镜理妆,自己站在妻子身后,从铜镜中欣赏妻子美丽的面庞,作者回到了彼时彼地的家乡,笔触也由悲转喜。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此句笔触又由喜转悲,思恋太久,情感太多,此时在梦中相见,却无法言说,更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凝视对方,任泪水流淌,将浓浓的思恋,稠稠的情思通通过眼泪让对方了确。此句也写出了梦的特点,在梦中人是不说话的。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梦后感叹和对死者的慰安。所有生的时日都会思念你,直到有一天能和你重逢。

在每个月亮明亮的日子里,在哪十万棵松树低下,都会有我深深的想念陪伴你,不让你寂寞凄凉。

艺术特点:有悲有喜,有进有退,跌宕起伏。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穿林打叶”可以看出雨来势凶猛。“莫听”是指作者任凭风雨肆虐,心中也不畏惧,不怨恨。“何妨”句,作者与其说是劝人不如说是劝己,自己虽然

不能改变自然界的大风大雨,但是能够改变自己的心态。“何妨“二字,写

出了作者内心的玩赏心态,在困境中依旧有自己心灵的小小空间。写出了作

者的心态和定力的持守,面对自然人生的风雨,用游戏心态去看待,莫听是

对风雨的否定,何妨是对悠闲人生态度的肯定,风雨也象征政治性风雨。

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仗芒鞋”是苏轼笔下的平民意象。继续写自己平静的心态,面对泥泞的人生,保持悠闲心态,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反问句强调了生活

态度。风雨不是眼前的风雨(词序中有雨具先行一句),而是人生的风雨。

写的不是眼前景,而是心中事,从中能看出作者的隐逸情怀。

《临江仙》中有一句“小舟从此至,江海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描绘了一幅有趣而有哲理的画面,从心中事到眼前景,写出了一幅寒意之景,又是温暖之景。在寒冷中有温暖,在绝望之后有希望。—人生态度,入世精神。

对生活的积极观照。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生幻像,作者此时进入了无差别境界,一种无执的,境界,这是一种道家思想的体现。荣辱不惊。

★《定风波》以旷达之韵,展现阳刚之美——旷达词风(旷达派代表)

★在词坛上豪放词从未登过主流地位,豪放词与婉约词从未并驾齐驱过,婉约是词的主流

苏轼作品

水调歌头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迴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并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气势恢宏,笔大如橼。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赤壁战场,借怀古以抒感。“人道是”,下笔极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以下“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

苏轼文论

苏轼文论选 一、论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 ?《答谢民师书》: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 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跋秦少游书》: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少游乃技道两进也。 ?《书李伯时山庄图后》: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节录: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二、论艺术构思的“虚静”、“物化”和“成竹于胸” (一)“虚静” 《送参寥师》节录: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 (二)“物化”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三首》节录: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 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 (三)“成竹于胸”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答谢民师书》: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 三、论形象塑造的“随物赋形”和生动“传神” (一)“随物赋形” ?《文说》节录: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 苏词在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为词的的开拓了新天地。苏轼以其奔放的才情,将词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怀古记游、写景咏物、亲情友谊、田园风光以及参禅说理等等,突破词“艳科的”定见,把词的社会功用提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现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苏轼有意突破“诗庄词媚”的界限,以自由挥洒的文笔,定了大量风格豪放之作,开一代新词风。他以诗境诗语入词,形成了苏词“以诗为词”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词完全从司于音乐的地位,使词向独立的抒情诗体方向发展。豪放是苏词的主体风格,而在豪放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代表作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妈娇?赤壁怀古》。抒发追求理想、热爱人生的美好感情。如《水调歌头?怀子由》。爱情词与咏物词的风格则以婉约见长。如《江城子?掉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词的内容:

苏轼扩大了词的领域,用词来抒写生活情趣,政治抱负,身世感慨,亲友情谊,农村生活,咏物,谈禅,说理等,无所不宜. 苏轼词的风格 苏轼词以豪放为主,有名的有.在裏描写了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形象,颢示了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苏轼词虽以豪放为主,但还有清秀,穠丽,温婉,蕴藉的一面,如(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得简淡.苏轼词不喜欢雕琢,善於吸收诗句入词,偶然也运用当时漱f语,给人清新朴素的感觉. 特点: 1.开创了豪放词风。 苏轼在婉约之外,大量地创作豪放词,开创了豪放词风,促进了词风的转变。我们一般认为苏轼的豪放词能够借助瑰丽壮伟的意象,恢宏的意境来抒发其慷慨豪情。苏轼豪放的艺术风格表现主要有三: 一是将充沛激昂甚至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 二是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慷慨豪迈的意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伟的场面取胜; 三是以奔放雄豪的音调著称。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均体现出这一风格。 2.以诗为词。 所谓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3.突破了音律的束缚。

从《枯木怪石图》看苏轼

从《枯木怪石图》看苏轼

对苏轼《枯木怪图》的介绍 他善画竹石,学文同而又自具风格。苏轼画真迹,见于文献记载者不及十帧,传世更少,今仅存《古木怪石图》等。 《枯木怪石图》简洁明了的画面上,怪石盘踞左下角,石后冒出几枝竹叶,而石右之枯木,屈曲盘折,气势雄强,“怪怪奇奇”,于笔意盘旋之中,凝聚成一团耿耿不平之气,更有一股浩然气脉,由石而树、由树干而树梢,扭曲盘结。直冲昊天。苏轼一生,几遭贬谪,在错综复杂的宋王朝政治斗争中饱尝仕途的滋味,愤懑不平之气交织于心,发诸毫端,借诗画以抒泄胸中盘郁。 苏轼曾自题其画云:“枯肠得酒芒角出,肺肝错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留,写向君家雪色壁。”足以说明其抒写胸臆之情。苏轼作画,固然重视抒发情感,但并不忽视形式技巧。再观此图:枯木用笔迅疾、取势不惑,画心枯淡盘旋,墨色变化多端。运用书法之笔法,飞白为石,楷行为竹,随手拈来,自成一格。作为艺术家,苏轼在绘画上不落前人之窠臼,不拘古人之绳墨,强调表现自我,有所创新。倡导“士夫画”,批评院体之匠气。强调神韵,不拘形似,真诚抒发胸中意趣。再观共文、其书、其人,诚然如是。(以上材料摘自) 摘要: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文学家,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的代表。但其绘画也有很高的造诣。《枯木怪石图》表现了他的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学修养。从这幅画可以看出他的精神境界和文学修为的状况,更重要的是他那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更是值得人们敬佩。他在逆境中非但没有消沉,反而在黄州、惠州、儋州——他被贬

期间达到创作的最高峰。 正文 苏轼,一个仕途坎坷的仕人,一个才气纵横的文人,一个看透成败、参悟生死的哲人。 他有过所有人应有过的理想,他想出仕仕为官,辅助明君,致君尧舜。是的,他做到了,年纪轻轻就中得进士。但是这个皇帝却不是明君,开疆扩土尚且不提,便是守成安业也是得有问题。用通俗的话来说,一个无本事的人跟着一个有本事的人,那是一种辛运;如一个有本事的人跟着一个无本事的人,那是一种悲剧。可惜上帝或者是佛祖都没有一直眷恋他,因此他也就成了悲剧。 宋神宗不是一个独具慧眼的人,忧柔寡断,耳根子很软。这一朝臣子,恐怕是小人和庸人多一点,一大批投机取巧的小人和一批尸餐素位的腐臣。他虽然做到了远小人、亲贤臣,但是大概他愿意亲近的人只有一个——王安石。王安石变法打动了他,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没有哪一件事比稳固自己的皇帝宝座更重要。但王安石与苏轼的关系也不是很好。苏轼从政策的实际效果来说,反对他;后来王安石下台,司马光上台——你方唱罢我登场,自古以来生生不息的党争又上演了。苏轼从变法实施的实际情况来说,反对司马光全部废除新法。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党自然排斥他。因此在这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党争中,苏轼似乎落得里外不是人的下场,两边不讨好。 皇帝与权臣都不对他感冒,因此他的仕途也只有坎坷不平这一途了。他先后两次遭贬,第一次因乌台诗案被变黄州四年,第二次被贬到惠州继而致儋州,前后六年。试想一位垂直暮年的绝代文人,被带着走在谪贬的路上。从精神到身体

苏轼教育人的诗词

苏轼教育人的诗词 导读:【篇一:《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篇二:《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篇三:《千秋岁》】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 冠直缝,巾横幅。 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黄菊。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

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 蜂蝶乱,飞相逐。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 【篇四:《定风波》】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 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篇五:《菩萨蛮》】 天怜豪俊腰金晚。故教月向松江满。清景为淹留。从君都占秋。 身闲惟有酒。拭问清游首。 帝梦已遥思。匆匆归去时。 【篇六:《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教育人的诗词】 1.苏轼诗词 2.苏轼诗词 3.苏轼从细节识人的品质 4.宋代诗人的苏轼的诗词 5.有关苏轼的诗词 6.苏轼的诗词大全 7.苏轼被写的诗词 8.古代苏轼的诗词 上文是关于苏轼教育人的诗词,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浅谈苏轼文风的多样01

浅谈苏轼文风的多样性 内容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以丰富的文学实践,独具一格的文风,汪洋洒脱的才气深深地影响着后世和当代。他棋、琴、书、画,样样精通;诗、词、赋、文,皆成范本。在中国历史上有文坛“多面手”的美誉。本文从苏轼文风多样性的表现谈起,分析和探讨其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多样性,风格,苏词, 〈一〉苏轼文风多样性的表现 1.题材的广泛性 苏轼的作品大多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既有对人生理想和好生活的浪漫主义渴望,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的现实主义的诉求。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从主题来看,苏轼既秉承了自后唐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始的婉约题材,同时又前无古人的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在苏轼以前的北宋词坛仍是以及婉约词为主流,主要是一些男女相思、闺阁幽怨的艳情之作,直至苏轼才打破了婉约词以艳情为题材的范围,将婉约词推入正宗高雅。闺怨、相思、离情别绪、春花秋月便成词作的一大题材。在言情方面,苏轼描写的至情至性的爱情词,颠覆了艳情词的俗套,给人以凄美、委婉的高雅享受。《蝶恋花》(记得花屏初会遇)“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注1“记得画屏初会遇”是写美妙爱情的开始,与心上人在画屏之间初次相见,现在依然清楚的记得,令人难忘。“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是写美妙爱情的破灭。“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是写男子在爱情破灭后对女子的痴恋相思。美丽的春光几度从窗前走过,而对她的思念未减半分。说明自己是在没有希望的等待中度过。“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低眉垂眼,假装要走开,却笑着整理自己的头发。写出了女性的娇怩之态和心底的秘密。“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收敛起眉头不说话,不是对他的无情,而出于女性的娇羞。一个女孩子怎么好意思在人前表达自己的爱情呢?可是越是这样越能招人疼爱。全词以男子无尽的缠绵相思和甜美的回忆作结。这是一首柔情似水的纯爱情词。它毫不掩饰的写了一个男子的单相思。作者这里描写的单相思之情是健康的,是朴素的,就像爱情本身那么健康,就像生活本身那朴素。这首词没有一点前人词作的艳情成份,给人凄婉,缠绵的无奈之感。充分显示出苏轼对言情题材的婉约词的革新。 苏轼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宋杨湜《古今词话》即说苏轼“凡赋诗缀,必写其所怀”,金人元好问更认为东坡词是“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新轩乐府引》)。例如他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写的《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从东坡诗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从东坡诗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苏轼一生命运多舛,在艰难曲折的起伏中,对社会人生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其诗中表现为:对现实人生的热爱,在顺境中淡泊,在逆境中的从容,以及面对境遇变化时的通达。 标签:苏轼;东坡诗;人生思考 一、“志在斯民,人为己任”———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高度赞赏了苏轼“一生困逐”却“不改其操”的民本思想和爱民护民之心。他以儒家思想为根本,具有积极的用世之志,始终关心民瘼,勤于政事,在《山村五绝》中写道。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其三)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言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其四) 苏轼在贬谪途中亲眼目睹变法带给人民的痛苦,深感自身责任重大。他在诗中抨击变法,讽刺朝政,尽为官之职,尽士大夫之责。其文字直白,直指变法带给人民的痛苦,鞭辟入里、铿锵有力,表达出直指社会现实的“为官之道”和“治世之心”。 被贬黄州的苏轼身无分文,他自建住房与百姓比邻而居,他自垦东坡恢复生产,常常“焚香静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黄州安国寺记》)。他在自建的南堂里想起“他时雨夜困移床,坐厌愁声点愁肠”(《南堂》其三)的惆怅和忧伤,而今“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一片悠然自得的情境。在漫步东坡里,在坐卧南堂中,他早已趋于超脱,对现实人生表达出真正的热爱。 二、“吾生如寄耳”———在顺境中的淡泊 早在少年气盛之时,苏轼即在《屈原塔》中表达出自己以屈原为榜样。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站在屈原塔旁,苏轼想到屈原赴死之决绝与世人眷怀之不绝,世事之无情与人世之有情,繁华之稍纵即逝与个人高洁之不朽,都不待言而自喻。透过屈原苏轼看到富贵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只有“意甚烈”的节操和追求,才能“千载未歇”,收获世界的“眷眷不忍决”。人生在世只有追求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信

苏轼生平介绍

东坡居士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是哪里人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文豪,在苏轼生活的饿那个时期可以称得上是无人能够比肩的一代文学大家,这样一个人无疑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从其一生的经历来看也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从其诗词的风格来看更是一个非常豪放的人,苏轼堪称才华四溢,作为官员也是一个具有铮铮傲骨的人。 首先说苏轼是一个聪明的人,这从苏轼的经历就可以看出,苏轼的父亲苏洵在苏轼年龄还比较小的时候就醉心于仕途,在家里刻苦攻读,这样也为苏轼的早年家庭学习打下来坚实的基础,苏轼后来的成就离不开早年的启蒙。据说苏轼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轼二十一岁就参加朝廷的考试并且高中第二名,从以上就可以看到其天资聪颖。 再说苏轼是一个豁达和豪放的人,俗话说“文如其人”,苏轼的作品很少有小情调的自怜自艾,苏轼的文章充斥着一种强烈的生命力,豪放洒脱,有着一日千里的气概,即使是被遭遇了牢狱之灾后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那么豪放不羁,看到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到的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丝毫没有凄凄切切的伤感情绪,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苏轼豁达的胸怀和豪放的做派。 苏轼是一个才华四溢的人,从苏轼留下来的数千作品中就可以看到苏轼的才华,苏轼不仅仅是一位文坛泰斗,还是一位具有铮铮傲骨的官员,王安石改革的时候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这个时候苏轼不是放弃自己的政见为了高官厚禄而曲意迎合,而是选择了外调,后来新的皇帝上台,王安石的新法被废除,苏轼又与统治者的政见不和,这个时候也不是曲意逢迎,而是再次选择了外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坚持己见具有铮铮傲骨的人。 苏轼是哪里人 苏轼是我国的文学奇才,生活在北宋时期,苏轼出生在眉州眉山,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眉山市。苏轼二十一岁的时候进京赶考,一下子就中了第二名,据说本来是应该第一名的,因为欧阳修误认为是其弟子的考卷害怕有舞弊嫌疑才将其录为第二的,可见苏轼的才学堪称是才华横溢。苏轼一生之中辗转多地,很多地方都留下了苏轼的足迹。 苏轼一开始的时候是在京城做官,后来到了凤翔做判官,在凤翔这个地方也工作了好几年,后来因为母亲去世回归了故里为母亲“丁忧”。后来苏轼因为与变法的王安石政

苏轼《定风波》教学心得(完整版)

苏轼《定风波》教学心得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为心灵寻找友人 焦作市第十一中学清雨喧竹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序》中说:“人类中最优秀的和我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摧毁时间的阻隔,让慈爱和崇高得以延续,让英雄的种族与人类同在!”在学习中,在生活中,当我们的心灵陷入困境,不妨到文化的长河中为疲惫的心灵寻找奋进的友人。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提到这首词是因为我的学生中有一位叫ΧΧ的女生,看上去乖巧可爱,但课堂上常沉默无语,意志消沉,一看便知心思不在学习上;特意提问她,她常以“没想好”或“不会”来应对;作业常常不做、不交;学习任务通常不能完成。点名督促时她会点头微笑,但之后依然故我,在作业收交情况记录里,她的名字后边是经常的空白。后来

通过谈话我了解到她如此消沉的原因:它来自一个父母离异的家庭,父母双方又都各自成家,她虽跟随父亲,但并不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而是被父亲推给了姑姑,平时和姑姑生活在一起,情形可想而知。她常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给很多人带来了麻烦,并且最关键的是,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能拥有大多数同学那样安定温馨的家庭环境。而学习上她又资质平平,不能出类拔萃,久而久之,她便陷入一种消沉而迷惘的境地不能自拔。面对这样一位学生,这样一种状况,我觉得必须作点什么来帮她走出这种迷惘和困惑。她是无辜的,却不幸要承受太多对他来说太大了的重压,应该让她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再次读到这首我十分喜欢的词时,我想到了她——我的这位学生。于是我要求她抄下了这首词,并要求她将词默背下来。 接下来我与她共同解读了这首词:这是苏轼的一首旷达词,作于黄州谪所。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整首词道眼前景,写心中事,以曲笔直写胸臆,能够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语意双关,令人回味无穷。 词的上片,勾勒出一幅披蓑烟雨行吟图。试想于沙湖道上现身的词人,持竹杖,履芒鞋,于风雨中吟啸而来,表现出一种闲庭信步的潇洒,我们眼前浮起了一幅深浅分明的景象: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独行于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后皆茫茫无所见,处变不惊、笑对苍茫。

苏轼文言文练习附带答案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佑二年,试礼部, 主司 ..欧阳修惊喜,殿试 ..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 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 ..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 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 ...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苏词和辛词之比较分析(正文)

东坡之旷达稼轩之豪放 ——苏词和辛词之比较分析 内容摘要: 苏轼、辛弃疾都是我国宋朝豪放派的伟大词作家,但由于二者生活的时代、个人经历、思想性格和内在情感等的不同,他们的词作又显示了鲜明的个性差异,苏轼之旷,辛弃疾之豪,作家的个性风格表露无遗。词风格多样,豪放与婉约各领风骚,作为豪放词风的代表性作家,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作为豪放词风的开山鼻祖和集大成者,他们的词风有不同的特色。苏轼、辛弃疾同属豪放派词人,但苏词在豪放中蕴有清旷之意,较偏于洒脱疏朗,旷达雄放;而辛词则在豪情之外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形成了繁盛而辉煌的豪放词派。 关键词:苏轼辛弃疾旷达豪放比较 苏轼、辛弃疾是我国宋代两位伟大的词家。苏轼一改词坛“婉约”风格一统天下的局面,树豪放与旷达两种风格,开创了豪放派;辛弃疾则把它发展到了极至。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二人在思想内容、个性特点、题材选择、表现手法和心境上都有很多开拓,写出了不同于婉约词的刚健气势和峥嵘气象,具有博大的境界,但二者在同样注重豪放的同时也有不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评价为:“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①作为豪放词风的开山鼻祖和集大成者,他们的词风有不同的特色。 一、思想之比较 (一)苏轼的思想特点是主儒术而不迂腐,参佛老而不沉溺。 儒家的忠君爱民,道家的因任自然,佛家的自我解脱都在不同的时候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维护着苏轼的完整人生。苏轼的性格也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一个耿介正直,坦率真挚,宁失其意不失其正的人,故性格中有极认真极执着的一面;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随缘自适,处逆如顺的人,故性格中又有极随便、极通脱、极放达的一面,这对他的词风影响很大。以最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就这首词而言,前面表现了积极用世的儒家思想,而结尾回归道家的豪迈旷达超然物外。 (二)辛弃疾的思想特点正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积蓄了太多太深的

从苏轼的词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轼的词中看轼的人生态度 逆境中的人生哲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轼《定风波》 《定风波》是轼较具代表性的词,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东坡志林》中说:“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词中"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这是一种宠辱不惊、履险如夷、临危若素的大彻大悟的人生哲学。同时也体现出一种乐观旷达的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晴。”“萧瑟,风雨声。”“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轼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会雨过天青的吗?这一路上的雨雨晴晴也正是官场气象变换莫测的写照。 东坡的一生,他豁然的性格,坦荡宽广的胸怀,这首《定风波》便是最好的写照。千百年来,东坡赢得了无数人的景仰和喜爱,不仅因为他天赋诗才,更因为他乐观豁达,坦荡磊落的人生态度。 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东坡总是一笑置之,不居高而喜,也不处低而悲,一生“吟啸”而行,即使“竹杖芒鞋”也能“轻胜马”,“一蓑烟雨”亦可“任平生”,因而在人生的路途上不管是风狂雨骤,还是艳阳高照,他都能在“归去”时,“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境界? 在北宋中期,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积贫积弱,忧外患。为了富国强兵,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但是新法的实行抑制了一部分人的特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强烈反对。朝野之中,一时分成两派:一派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一派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轼既反对因循守旧,又不支持王安石激进的改革措施。但是并不是说在这场党派之争中,轼是个折中主义者,或者说他毫无主见;实际上,他一向立场鲜明,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当王安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原文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原文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 》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 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原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 (或公元 1083 年十月十二日夜, 可不译) , (我) 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 (于是我)高兴地起床 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 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 充满院落, 清澈透明, 水中的水藻、 荇菜交横错杂, 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 (又有) 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 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分层赏析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 这天夜里, 月光照入 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 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 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 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寻友夜游) 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 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 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 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 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

黄州苏词群文阅读

“我”眼中的苏轼 ——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之黄州苏词群文阅读 湖北省京山市第一中学全荣教学目标: 1、赏析三组词,体会黄州期间苏轼的情怀。 2、品读两篇文章,探究苏轼心态转变的原因。 3、激发学生阅读苏轼作品的兴趣,了解苏轼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黄州期间苏轼的心境,探究其心态变化的原因。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设计学案 教法与学法: 教法: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周国平说:“在人世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幸福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有一个人,哪怕风雨弥漫,他也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般轻盈;哪怕道路曲折,他也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然;哪怕一贬再贬,他也保持着忠贞和道义,在坎坷中徐行,在困苦中吟啸,从容的归去。他,在人生最低的境遇,活出了最高的境界。他,就是苏东坡。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州,走近词作,走近他的内心。 二、走进苏轼,体会苏轼的情怀 1、学生讨论交流,体会苏轼的心境变化。 第一组: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第二组: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赋(节选)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三组: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小结:“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是他的寂寞,“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他的故作洒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他的豁达。苏轼在磨难中,心境逐渐由痛苦、悲愤升华为淡定、从容,预示着苏轼开始脱胎换骨,人生观和世界观正悄然改变,一颗耀眼的明星划破长空,出现在世人的眼前。 (孤鸿般悲伤——超然脱俗调适——雨过天晴般解脱)

从苏轼的词看苏轼从政的心路历程.

从苏轼的词看苏轼从政的心路历程 2009/04/19 13:51 [原创] 很久没有踏踏实实地看些书了,偶然想起多年前写的论文,拿来再看一看吧,或者为了把玩和静一静心 摘要:苏轼21岁中进士,26岁抱着“致君尧舜上”的理想步入仕途,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然而,由于他的正直无私,几遭贬谪,政治抱负无从实现。苏轼的一生,留给后人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著作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苏轼的词历来被认为是“以诗为词”,诗言志,笔者认为,从情感角度讲,他的词表现了他从政的心路历程:有独立不随的幽愤与沉痛;有儒家治国安邦的入世抱负;有佛老旷达超脱的出世情怀. 关键词:苏轼的词,从政,心路历程,幽愤与沉痛,治国安邦,旷达超脱。 一、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生活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貌似繁荣的表象下,实际上由于豪强的兼并,边备的松弛,官僚机构的臃肿无能,北宋王朝的内外危机正在暗中滋长。 苏轼少年时期就关心政治,希望能继承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业,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他21岁即高中进士,因丁母忧,居丧三年,26岁步入仕途。入仕之后,更是以天下为己任。仁宗末年(1061),他向朝廷建策,提出厉法禁、抑侥幸、决壅蔽、教战守等主张,要求“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见《辩 试馆职策问札子》。 然而由于苏轼所处的中等地主阶层的地位和他三十岁以前大部分时间过的都是书房生活,因此他对当时社会的危机看得并不清楚,他的改革思想多从总结历史经验出发,强调“任人”而忽视变更“法制”,反对王安石急进的改革措施。当神宗初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时,他上书表示反对,并因此遭受排挤,出任杭州通判,转 知密、徐、湖三州。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即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贬官黄州以后,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辟地耕种,自号东坡居士,有较多的机会接触下层人民,政治态度有 所改变。 元丰八年(1078)神宗死,哲宗年少即位,高太后掌权,旧党执政,苏轼以旧党身份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 苏轼在新法推行时,虽上书神宗表示反对,但对“裁减皇族恩例,刊定任子条式,修完器械,阅习旗鼓”等裁抑贵族特权、增强国防力量的措施,却表示赞同(见《上神宗皇帝书》。多年地方官吏的经历,也使他对社会矛盾和新法的某些好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时司马光等旧党要尽废一切新法,他表示怀疑:“深虑数年之后,取吏之法渐宽,理财之政渐疏,备边之计渐弛”,主张对新法“较量利害,参用所长”(见《辩试馆职策问札子》,反对执政大臣的一意孤行,因此又为旧党里程颐一派所不容,出知杭、颖、定三州。 苏轼五十九岁时,高太后死,哲宗亲政,新党再度执政,旧党遭到报复性打击。苏轼先后被贬至岭南的惠州和海南的琼州。 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因大赦内徙,次年(1101)七月卒于常州。 苏轼的思想是深邃而复杂的。特立独行,自我意识极强,不屈从,不苟同,既有儒家思想,又有佛老思想。在政治上,他从儒家入世思想出发,即使屡受挫折,也没有走向消极颓废的道路,仍渴望建功立

苏轼艺术成就

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一、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二、记叙文包括碑传文、记体文及文赋等,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记和亭台楼阁记为代表。凭借议论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赏会与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融合。山水游记,如前、后《赤壁赋》,表现出借景立论的特点。亭台记,如《喜雨亭记》先叙为亭作序之由,次则记雨,再渲染人之喜乐,文章如水波层层荡开去,文理自然。记叙文多数是文学性散文,将叙述、描写、抒情错杂并用,随意挥洒。 三、小品文,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札、题跋、杂记和随笔为主要文体样式,最能反映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杂记和随笔、记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见闻和感受,如《记承天寺夜游》。这类小品文,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写作特点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 苏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是: 一、“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二、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如《前赤壁赋》 三、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苏轼诗歌的内容: 按题材内容,苏诗大体可分为: 1、社会政事诗: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诗篇,如《荔枝叹》。 2、山水景物诗:将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中的抒怀遣兴之作,写流动景色的《江上看山》;写奇幻烟云的《登州海市》;写景寄怀升华的人生感悟日哲理高度,或寓有浓厚的身世之感,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 3、和陶诗:寄情山水,以自适为趣的意味更浓,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平浅而有深味,在艺术上把握了陶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特色,能够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场景予以真切、平淡自然的描写,达到了“神似”陶诗的地步。 4、题画诗:把画景转化为诗境,善于写出画面的动态,并就画意进行艺术联想,揭示画外之韵味,如《惠崇春江小景》。 试叙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1、“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气格贯穿,如《石鼓歌》。

(完整word版)解读苏轼的一生

大家好,本人笔名为文刀,此次为你: 解读苏轼的一生 作为苏轼的眉山老乡,这两年我一直想写写我心中的苏轼,可一直没有下笔。苏轼文风是行云流水,我今日也乱写一下,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了这个欠账。 中华三千年文人丛林,苏轼是我的最爱,凡是见到有关苏轼的书,我几乎都读都买。唐宋八大家全集,浏览为主,只有苏轼全集唯一细读品味,这或许与我有苏轼眉山小老乡情结有关。 苏轼已经被古人写满了。感谢宋代印刷术发达,宋人爱写日记、笔记,苏轼一生历史素材丰富,轶事多多。作为有号召力的文化明星,苏轼也被今人写烂了。中国人林语堂用英文写成《苏东坡传》,后人再反译为中文,不愧一代名传,文笔灿烂,摇曳多姿。我看新出的刘小川的《苏东坡》和徐棻的《苏东坡和他的大宋朝》虽然篇幅大得多,与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相比,还是不是一个数量级。大文人写大文人,时有神来之笔,实在难以超越。刘小川写苏东坡,人物对话若彻底用四川话来写,也许更有味道。徐棻写苏东坡,采用戏剧手法,虚构人物,如苏兴、江琥之类,又想历史写真,两难。她还不如干脆写成一个电视连续剧剧本。 我看苏轼,千年后还有高分贝余响,杭州密州徐州黄州惠州儋州眉州都在抢夺这块金字招牌,不只因为他文学各个方面全能,更重要的是他人格完美,平易近人,风趣幽默,在大文豪中最有世

俗凡人样、人间烟火味,很有大众亲和力。他没有理学家那种假正经、伪道学味,可以亲切称他为我们的苏东坡。 苏轼是北宋高官,最高做到翰林学士知制浩,相当于国务院秘书长,离参知政事(总理级)差一点。他是小皇帝的老师,又是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时的秘书,可惜皇帝学生宋哲宗亲政后欺师。看来他与张居正一样,师生关系没有搞好。纵比来看,在宋代当文官最舒服,有官妓佐酒伴游,也许还陪睡。苏轼本人长相清瘦,身高170厘米以上,比欧阳修人才强,又会诗词文赋,语言活泼风趣,因此更有女人缘。我猜测身在后宫的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都有点暗恋他,皇帝宰相都有点嫉妒他。他性激素水平似乎并不高,子女数量不如弟弟苏辙。他性心理不变态,没有今日张二江之流大贪官大色官那样烂淫乱交,炫耀108数字心理。他坦言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戒除性欲最难。举例说苏武北海牧羊,九死一生之际,还不免为胡妇生子。他说人生忍痛易,忍痒难。只这一点,我看就比司马光、朱熹之类活得真实,洒脱得多。 苏轼会欣赏美女,美女也喜欢他。他的戏诗“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让黄州歌女李琪不朽。他的判词“这回还了相思债”让杭州色和尚了然被刑杀,九泉下也甘心。刘小川说苏轼在徐州时代就收王朝云为妾,还浓笔重彩,摹写王朝云心态。十四五岁的杭州女子,小小年纪,哪有那么复杂的单相思心理和嫉妒心态,她内心会与歌妓琴操、巫亮、王胜之、温超超等暗自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