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三文言文默写 教师版

必修三文言文默写 教师版

必修三文言文默写 教师版
必修三文言文默写 教师版

必修三文言文默写教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寡人之于国也》情景背默

1.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说明了梁惠王的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的疑问.

2.孟子根据井田制提出的王道,施仁政的具体措施有百亩之田,勿夺其时,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3.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熟语是:五十步笑百步。

4. 孟子认为在渔业和林业方面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有所节制的句子分别是: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5.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提到对百姓进行教育,可实现敬老目的的句子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运用比喻指出统治者面对百姓饿殍遍地却责怪年成的荒谬之处的句子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7.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8.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提醒统治者不怨天尤人,就会“寡人之民”“加多”的句子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9. 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在最后一段旨在说明: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也是君王应有的态度。

10. 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与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对比强调要实行仁政。

《过秦论》情景默写

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描写秦

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

、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

下。

3

、《过秦论》中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

取措施之后的影响。

4、《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文化上采取措施的两句是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5、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了

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6、《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7、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8、《过秦论》中写陈涉地位出身的句子是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9、《过秦论》中写陈涉起义队伍数量少、不堪一击的两句是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10、《过秦论》中写陈涉起义队伍的武器装备极简陋的两句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11、《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2、《过秦论》中贾谊在分析秦失败的原因时,写陈涉起义后,秦

险固的地势与之

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13、《过秦论》中贾谊认为假如拿陈涉与六国相比,就不能相提并论的语句是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14、贾谊在《过秦论》中问到陈涉起义

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15、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

《师说》理解性默写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就凝练地

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9、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而耻学于师”,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0、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一致。

1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3、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4、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6、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

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7、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8、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广泛学习,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的语句是: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9、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0.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1.《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错误态度。

22.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4.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

果的句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5.在《师说》中作者说自己要说的老师和教小孩子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6.我们无论学习还是做学问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否则就会变成《师说》中作者批判的的对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