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析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理论

试析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理论

试析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理论
试析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理论

卡尔·曼海姆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知识社会学创始人之一,其知识社会学及相关理论在国际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内多元思想的形成,知识社会学研究渐渐显现热潮,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知识社会学理论进行了解读。为了深化相关问题的研究,本文试图以曼海姆相关文本为依据对其知识社会学理论进行简要疏理与评论。

一、现代认识论与心理学研究的局限与

知识社会学兴起

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研究发源于他对中世纪以后现代认识论等问题的思考。他认为,中世纪以后社会格局的变化破灭了人们一直坚信的统一世界观,这就迫使人们必须另寻它径来重建统一的思想,于是便出现了以主体为中心的现代认识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知识客观有效性的基础不是来源于客体和客观世界,而是来源于主体和主观世界。在曼海姆看来,这种认识论尽管有一定的意义,但也只是一个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因为,若将主体当成知识有效性的基础,那人们就必须找到这个先验主体,并把这个先验主体所具有的客观知识全部呈现出来。可问题是:呈现先验主体的知识必然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个人来完成,而任何个人所提出的知识都必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所以,他说:“这种方法在过去失败了,因为在对早期理论的批判中人们走得愈

远,下述情况就变得愈清楚,那些提出最绝对声明的哲学最容易陷入易于觉察的自我欺骗。”但先验主体问题的暴露却为经验主体研究铺平了道路,并由此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曼海姆指出:“用这种方法求助于主体的认识论,使这方面心理学的出现成为可能。……这种经验主义的心理学愈是变得精确,这种经验主义观察的视角愈是得到更高的评价,下述事实就是愈是明显:要获得一种新的关于世界的概念,主体决不像以前假定的那样,是安全的出发点。的确,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内在的经验比外在的经验被更直接地给予,经验的内在联系也能够被更切实地理解,假如除了其他原因之外,人们还能够对产生某些行为的动机有同情的理解的话。”[1]16-17可在曼海姆看来,心理学研究也存在着两方面明显的局限:一是内在心理经验的研究必然导向如绝望、罪孽、灵魂拯救和孤独等不同精神本体论概念的追寻,而处于不同群体与环境中的个人追溯的精神本体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因为“外部客体的世界与心理体验的世界都是处于连续流动之中”;二是这种研究方法只是侧重于对个人经验来龙去脉的研究,而明显忽视集体经验来龙去脉的寻找,可“知识从一开始就是群体生活的协作过程,在此进程中每一个人都在共同命运、共同活动和克服共同困难的框架之内表达自己的知识(然而,每个人在其中有着不同的份额)。……关于知识问题的个人主义概念对于集体认知的错误描

中图分类号:B5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21(2011)02-0063-06

试析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理论

□杨生平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100089)

摘要:曼海姆通过对现代认识论与心理学研究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环境决定知识和群体知识决定个人知识等观点为核心的知识社会学理论。他认为以往知识理论都是政党政治的产物,而知识社会学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建构一门超党派、为人类服务的纯客观的知识体系。尽管他的知识社会学理论深化了存在论向度的知识问题研究,但由于其对社会问题把握缺失总体性综合式研究思路与方法,因而显得抽象、空洞并难以实现。

关键词:知识;知识社会学;存在论;认识论

收稿日期:2011-01-23

作者简介:杨生平(1965-),男,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

63

--

述,其程度相当于把一个拥有2000名工人的内部高度专业化的工厂的技术、工作模式和生产率看成是,仿佛其中的每一个工人都在一个隔离的小间中工作,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对他来说同样的操作,自始至终由他本人生产出每一件个人产品。当然,实际上,工人们并不用相同的方式做同样的事,而是通过职能分工,集体地生产整个产品。”[1]39-40

曼海姆认为,现代认识论与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恰恰可以为知识社会学所克服。因为,知识社会学研究一开始就坚持“环境决定知识”的原则,始终从社会存在与客观环境中去寻找不同知识的产生,并试图从动态过程中把握知识的发展。这样,它既克服了现代认识论主体先验性,又克服了心理学研究主体内在经验性。此外,他认为知识社会学还有一个明显不同于上述两者的优越性,即它始终把知识看成是群体认识的结果,坚持从群体视角去追寻知识的产生与发展。

在此,曼海姆认为从社会存在角度研究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可以有两个层面,即经验知识层面与理论知识层面。也正是在这一问题上,知识社会学研究与意识形态研究有了共通之处。因为,在曼海姆那里,意识形态有两种形式,即特殊含义的意识形态与总体含义的意识形态,前者是指在纯粹心理学层面上对观念进行分析,而后者则是指对观念进行总体世界观(包括概念结构)的分析。而在他看来,对意识形态这两种形式的研究也必须坚持环境决定知识与群体思维的路线。不过,他认为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与知识社会学研究也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揭示特定知识的欺骗性与虚假性,带有明显的价值判断;而后者则是查明知识与环境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说明知识的限度及其有效性,因而不带明显的价值判断。他说,知识社会学“只是指向一种研究兴趣,这种兴趣导致如下问题的提出:社会结构何时、何地开始表现在论断的结构中?在什么意义上,前者具体地决定后者?这样,在知识社会学的领域内,我们将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意识形态’一词,因为它有道德的含义,而代之以思想家的‘观点’。我们用这个术语指的是主体构想事物的整个模式受到其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制约”[1]270。

二、知识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类型

在曼海姆那里,知识社会学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方法。作为理论,知识社会学是要说明知识是由特定集团形成并为特定集团服务的;而

作为方法,它则是从社会存在入手通过对不同认识问题的分析去揭示这个过程。在他看来,知识社会学研究有两种类型:

1.立足于社会存在,从不同角度揭示环境对知识形成的全方位影响。在曼海姆看来,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是根据所谓“纯粹逻辑的可能性”或“认识内在辩证法”等内在法则来进行的,而是明显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对知识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知识的产生中,还表现在知识或思想的形式、内容以及主体经验与主体观察的范围和强度等方面。他认为,环境对知识的影响首先表现为作为构成个人思想基础的某一集团集体目的对人们认识的影响(集团目的自然是跟集团利益联系在一起的)。集团集体目的不同,他们对社会的期望就不同,而由此带来的主体对社会不同层面的认识与了解的视角和方式方法就不同,并进而形成不同的思想外形。其次,环境通过“视角”可以影响知识或思想的概念定义、思维方式和基本范畴。曼海姆认为,同样的概念在不同思想体系中的含义是不同的。比如,就“自由”概念而言,自由主义者与保守主义者就存在着不同的使用。前者把自由理解为一种外在式的概念,期望以此打破不平等的社会现实;而后者则把它理解为一个内在概念,希望通过内部问题的争论而转移人们对外部现实的不满,以期达成维护现状的目的。同样,不同立场的人也会使用不同的思想范畴并以此理解现实,以达到各自的政治目的。他认为,保守主义者往往喜欢用形态学范畴来理解现实,由于这种方式不破坏现实的具体的完整性,因而能够达到维护现状的目的;而左派政党则更喜欢用分析的方法将完整的现实分解为若干微小的单位,并通过用因果关系的方式对这些单位进行重新组织的方法来实现改变现实的目的。再次,环境可以影响到知识的本体论设定。在曼海姆看来,环境对知识最重要的影响莫过于对其本体论设定的影响。在许多人看来,本体论是一切知识与思想的基础,它不仅影响着知识或思想的构成,还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本体论往往是客观、真实的东西,是存在的存在。但曼海姆认为,如果对本体论不加认真分析的话,那么,我们可能会成为武断本体论的受害者。因为,许多本体论事实上并非是真实的本体论,而是因为受到主体视角影响并从认识论上主观设定的偶然本体论。这种偶然本体论一旦形成,就会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人们受其影响就很难突破其理论框架,更难

64 --

识破其与阶级利益和政党政治的关系。他说:“无论怎样去为现代哲学想要制造出一种‘基本的本体论’的愿望辩护,如不首先考虑知识社会学所揭示的结果而天真地去探讨这个问题,那将是危险的。因为,如果我们天真地探讨这个问题,几乎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我们非但不能获得真正的基本的本体论,还会成为武断的、偶然的本体论的受害者,而这种本体论是历史进程偶然使它对我们有用的。”[1]284事实上,在曼海姆看来,本体论设定是任何知识的必然前提,即使像实证主义那样否定本体论思想的思想也最终难以跳出本体论的窠臼。也就是说,在曼海姆看来,环境对知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正是靠这些全方位因素的影响,特定知识最终才汇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由于这些系统的理论体系受到特定主体立场与研究视角的限定,因而一旦形成便会有一个理论抽象的限度。当现实发展超出这个限度时,理论的局限性就会显现出来,但理论不会因其有局限性而自行放弃,它会以抵制现实的方式捍卫自身。

2.通过对知识认识论基础的批判性分析,揭示传统知识理论基础的局限。曼海姆认为,仅仅作出上述分析还是不够的,要想真正弄清楚知识社会学的意义以及以往知识理论的局限还需要对其认识论基础作一番批判性分析。因为,任何系统的知识理论都有一套认识论基础,若用以往知识理论的认识论框架思考问题,既无法超越这些知识理论的局限,也无法领略知识社会学的意义。因为目前占主流的认识论理论认为,知识与权力没有关系,真理是超越主体之外的纯客观认识。曼海姆认为,这种看法既不符合客观事实,又是对认识与真理性质的歪曲理解。在他看来,任何认识与真理都不可能跟主体无关,它们只有立足于主体视角才可能真正被把握。可要想准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必须对认识论以及认识论与其他专门科学之间的关系作一深入分析。曼海姆认为,目前有这样一个流行的观点,即认为认识论是其他专门科学的基础,前者为后者的知识类型、真理和正确性概念理解提供正当理由。这一观点并没有错,但它只是对认识论与其他专门科学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有利于认识论的解读,而没有看到专门科学对认识论的影响。在曼海姆看来,专门科学对认识论的发展是有着重要影响的。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专门科学为认识论提供理论前提,还表现在专门科学的发展可以推动认识论的发展。他说:“科学知识的理论是在人们对

经验数据的专注中得到发展的,而且前者的命运取决于后者。方法论与认识论方面的革命总是在为获得知识的直接经验程序中对革命产生的后果和对它作出的反应。只有不断求助于专门的经验科学和程序,才能使认识论的基础足够灵活和广阔,以致于不仅能认可旧的知识形式的要求(它们的最初目的),而且还支持新的形式。这种独特的情况是所有理论的和哲学学科的特点。”[1]294-295认识论与专门科学之间关系看法的改变,既改变了以往认识论在知识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也让人们清楚看到以往知识理论的特殊权力效力,更为新科学——

—知识社会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曼海姆认为,知识社会学并不是不需要认识论基础,只是不需要以往的那种单一的认识论作为基础,知识社会学需要的是一种动态、可以容纳多元知识理论的认识论基础。他说:“这实际上要求我们发现能适用于更加多样化的思维方式的认识论基础。不仅如此,我们如果可能的话还需要去发现一种能涵盖一切(即我们在历史进程中成功地确立起来的)思维方式的理论基础。我们现在可以验证,居主导地位的认识论和理解论迄今为止只为单一的知识类型提供了特殊的基础,这一看法在较大程度上是正确的。”[1]295

三、知识社会学的性质与目的

既然知识社会学是对以往知识理论的环境决定论式的检查,既然知识社会学是对以往知识理论认识论基础的批判式重建,那么,它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呢?对此,曼海姆从政治学角度作出了解读。他认为,以往知识理论都是服务于政党政治的理论,都是围绕阶级利益建构的思想体系,而知识社会学的使命除了以“价值中立”的方式清楚揭示这些理论的阶级实质之外,还要从整个人类利益的视角建立一种超阶级、超政党的纯客观知识体系。

对于如何寻求纯客观知识的问题,曼海姆认为,不能从以往知识理论体系之外去寻找,必须立足于以往知识理论通过排除偏见等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曼海姆认为,尽管以往知识理论从总体上看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和虚假意识,但并不能因此完全否定其价值,在这些理论中还是夹带着不少客观知识内容的。因为,知识理论在反映社会存在时不仅跟主体有关,还跟客体有关。在相关知识理论反映的客体范围内,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正确性。意识形态中表现出的谬误意识并不完全是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而是基于主65

--

体立场有意或无意地对不利于自身发展的社会存在的掩盖。曼海姆认为,如果仅凭知识理论与主体立场有密切关系就得出以往知识理论毫无客观性可言的结论,这实际上是一种过时的绝对主义真理观作祟。另外,承认以往知识理论与主体立场的关系,也不能得出相对主义真理观结论,这只是体现了真理与主体有关的关联论。在他看来,知识社会学要获得纯粹客观知识不仅不能脱离以往知识理论,还必须深入到以往知识理论之中。他认为,从以往知识理论中获得纯粹客观知识并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可有两种方法:一是视角转换的方法。把不同观察者置于同样理论体系中,如果他们能根据各自信奉的理论构架达到对某些问题的共同认识,那么,这些共同的认识就是客观知识,否则就是必须加以排除的、带有意识形态偏见的知识。二是视角中和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相互冲突观点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一种能中和它们的理论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去寻求共同的客观知识。当然,曼海姆认为,由第二种方法寻求出的客观知识并不像“二加二等于四”这样大家都能接受的观点那么简单,它是需要经过严格的理论加工与思维抽象过程的,它实际上要涉及到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形式类型学和理想类型。对于这两种方法哪种更好,曼海姆没有提出明确的主张。不过,从他的具体分析过程来看,他明显倾心于第二种方法,并用大量的笔墨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第二种方法的具体应用。更为明显的是,整个《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就是曼海姆尝试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两种理想类型去解读整个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著作。

当然,即便如此,曼海姆还是一再强调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不可能存在绝对正确的客观知识研究类型,知识社会学研究应该随着社会发展和新知识的增加而不断改变其形式与内容,应该用一种动态的观点去深化知识社会学研究。他说:“我们现今还不能决定,经验资料的性质将迫使知识的科学理论沿着上述两种选择中的哪一种发展。然而,不论发生哪种情况,我们都得把环境决定看作知识固有的因素,都得考虑到关联理论与正在发生变化的思想基础理论。不论发生哪种情况,我们都必须摒弃存在着一个‘真理本身的领域’的看法,因为它是一种破坏性的和不合理的假设。”[1]310在他看来,若将由上述两种方法得出的知识绝对化,便有重新陷入意识形态的危险。

四、评论

公正地讲,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理论是有积极意义的,这种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他客观地分析了知识与存在的关系,清楚提出存在决定知识的思想。其次,他看到了个人知识与群体知识、心理经验认识与观念认识之间的关系。尽管一种新知识的提出与传播往往是通过个人来实现的,但个人知识离不开群体知识。因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他只能用群体创造的语言,依据群体存在的社会环境来思考群体共同面对的问题。再次,他正确揭示主体对知识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意识形态跟科学理论有所不同,尽管它们都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反映,尽管这种反映会程度不同地受到主体的影响,但后者却不像前者那样要系统地反映主体的状况,形成系统的主体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意识形态在处理客体世界与主体世界的关系问题上更多会把重心放在后者身上,甚至为了解决主体所面对的困境有可能以牺牲客体或歪曲客体的方式来保证主体某种需要以及它自身理论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为此,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2]正是因为意识形态存在着以某种形式和某种程度牺牲客体客观性的方式去满足主体需要的特点,所以众多理论家往往以“虚假意识”指称它。在此,曼海姆不仅指出了意识形态与主体需要、主体行为的关系,还提出了具体揭示它们关系的方法和路径。他说:“知识社会学把认识活动同它在其存在的及富有含义的性质中所渴求的模式联系起来看待,不把它看作对‘永恒’真理的洞见(它产生于对纯理论的、冥想的迫切要求),或者看作对这些真理的某种参与(如舍勒仍然认为的那样),而是看作一种论述在某种生活条件下由某些有生命的生物支配生活环境的工具。所有以下三个因素:对生活环境进行论述的过程的性质和结构,主体本身的组成(在它的生物学以及历史——

—社会方面的),以及生活状况的独特性,尤其是思维者的地位和观点,所有这一切都影响思想的结果,但它们也制约着真理的理想,后者是这种有

66 --

生命的生物能够从思维结果创立的。”[1]303-304第四,他深化了知识理论、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曼海姆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阶级利益关系的思想,并进一步分析了意识形态与政党、阶级等方面的关系。除了说明主体的生存状况与社会存在、意识形态的关系外,曼海姆还进一步从思维方式、思想类型以及与此相关的本体论理论等方面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相关思想的深化和细化。客观地说,马克思、恩格斯只是对以往意识形态一些共性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它们的唯心主义哲学实质与阶级实质,而未能更深入地从社会学角度细致分析意识形态与政党、阶级、社会存在的关系,而这正是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理论的魅力所在。

但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理论也并非完美无缺,它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究竟应该如何理解知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没有可能建构超越一切阶级和党派的纯客观知识体系?正如曼海姆所言,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很难得到对整个世界全面正确反映的客观知识,任何知识都是有时代局限性并打上特定主体烙印的,随着主体视野的扩大与新经验的产生,人的认识也会不断改变其内容与形式。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3]但问题的关键是:客观世界的发展是不是就是否定了知识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人们对知识客观性与科学性的争议是不是仅仅因为世界发展而导致的?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涉及的是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关系的话,那么,第二个问题涉及的则是真理的理论基础与阶级性问题。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我们认为任何真理都不可能穷尽一切,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但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如果说这个问题还显得相对简单的话,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显得复杂多了。因为,它至少涉及两个问题:其一,并非所有的理论家都能像曼海姆认为的那样,能认识到知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最终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真理观;其二,即使理论家能有这种看法,但其社会地位决定其很难公开主张或宣扬唯物主义真理观。事实上,真理问题并不简单是一个知识论问题,它更关系到各种权力斗争关系。虽然真理没有阶级性,但真理观的宣扬与真理的应用却有着明显的阶级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认为,意识形态实际上就是真理的阶级阐释和阶级利用。正如前文所说,意识形态为了达到某个阶级的某种目的,它往往不惜以牺牲对自然和社会正确反映的客观真理为代价。在目前阶级冲突与阶级斗争还存在的情况下,曼海姆试图建立超阶级的知识理论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一思想明显受到马克斯·韦伯“价值中立论”思想的影响。不可否认,随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它对以往意识形态唯心主义实质的批判和揭露,当前以十分露骨的唯心主义形式表现出的意识形态逐步减少,但这并不能否定唯心主义意识形态依然存在这一事实,更不能否定它们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比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深刻之处在于:它不仅显示了以往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基础和阶级实质,还进一步说明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存在的必要性和作用。另外,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不同阶级之间的共识性真理会有所增多,但这种共识性真理的增加并不能改变阶级社会不同阶级因根本利益冲突而带来的意识形态分歧,要想使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放弃代表其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而共同尊重共识性真理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奢望。因为,放弃特殊立场和特殊观点的意识形态,就等于要放弃这个阶级的特殊利益与特殊权力。因此,这种奢望也只是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一些自由知识分子的某种愿望。

另外,在有没有社会科学真理的问题上我们跟曼海姆也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不可否定,曼海姆对以往知识理论真理观的批判是有道理的。以往知识理论往往都以貌似正确的“虚假意识”为基础建构了一套所谓的真理观,并以此影响人们的思维来达到维护特定社会存在的目的。曼海姆对以往知识理论真理观批判的深刻之处不仅在于对其认识论的批判,更在于其联系特定社会实践和特定阶级政治目的所进行的存在论批判。但他由此得出不存在“真理本身的领域”的看法则是我们不能苟同的。真理问题的确既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又是一个存在论问题。由于真理是以认识的方式揭示存在的,因而认识过程、认识方法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对真理的获得就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以往知识理论的错误就在于它们往往用唯心主义认识论基础去揭示社会存在,尽管这些唯心主义认识论也有某些合理性成分,但其总体上的错误最终导致人们不可能获得客观真理。在这个问题上,曼海姆也提出了不少正确的观点,他认为应该用不断发展的经验去验证并发展知

67 --

识理论而不能用特定知识理论限定经验认识等观点是值得称道的。从认识论角度看,真理应是一种理性认识,但获得真理的理性认识是不能脱离感性认识的,它应该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之上并不断接受发展着的感性认识的检验。当然,真理更重要的维度应该是其存在论向度。真理不是一种纯认识论杜撰,它应该以正确揭示客观世界为宗旨。光有认识论维度的检验是不够的,真理最终还需要接受来自存在论方面的检验(当然这方面工作有一定的难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决方法是提出了“实践检验”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仍需要深化与细化。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对此不作深入分析)。由于形成认识与检验真理的过程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因而在解决真理认识论与存在论问题上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相对于目前国内流行的伽达默尔“视界融合”的真理观,曼海姆立足于存在论从主体视角去揭示社会存在是如何影响不同知识理论体系(包括其认识论基础)建构的观点是十分深刻的。但当他得出不同知识理论都是基于社会存在中特定主体视角并为其根本利益服务而建构起来的观点以后所做的工作就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既然知识理论都是服务于社会存在中的特定主体的,那么,对特定社会存在中不同主体及其关系问题的分析就应该成为历史科学研究与分析的重点。但曼海姆明显没有把重点放在对特定社会不同主体现实关系的分析上,而是以特定社会不同主体状况的存在为前提以期建构一种超越现实不同主体的、所谓纯客观的知识理论。曼海姆这一思想既是一种幻想,也有背其一贯强调的环境决定知识的原则。事实上,对特定社会主体状况存在论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哲学思辨之中,还应该做经济学、政治学及其与哲学统一式的综合研究,应该立足于特定社会的经济状况,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视角对其进行总体性的研究才有可能。若遵循这一思路,那我们就会清楚认识到曼海姆所面对的社会并不是人类社会的终结状态,它只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以后的路程还很漫长、遥远。尽管我们不能准确预知人类社会未来的具体样态,但有一点还是比较清楚的:自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整个人类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只是为消灭阶级、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也许实现这一过程是艰难的、复杂的,也许在实现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和平过渡的可能,但作为历史发展趋势,它却是一个铁的事实。马克思唯物史观比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深刻之处还在于,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知识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纯哲学分析上,而是对整个社会存在做了经济学、政治学与哲学统一式的综合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既是一种历史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历史理论;作为历史理论,它不可能穷尽整个人类历史的所有真理,但却把握住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就此而言,它就是关于历史发展的真理性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不同于知识社会学之处,不只是简单地在于它强调其基本原理的稳定性,更在于强调其基本原理在发展中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28.

(责任编辑童萍)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modern epistemology and psychology,M annheim created sociology of knowledge whose core views included that environment determines knowledge,group knowledge determines individual knowledge.He believed that previous theories of knowledge were the product of party politics,and sociology of knowledge was to establish a knowledge system which served for human and was non-partisan and purely objective.Since it lacks overall grasp of social issues and integrated study method,M annheim’s sociology of knowledge seems tobe abstract,inane and difficult toachieve although it deepened the studyon knowledge in the dimension ofexistentialism.

Key words knowledge;the sociologyofknowledge;existentialism;epistemology

68

--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依据: 对象: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依据:1、历史时代依据2、现实社会依据 第二章 1、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概念及内涵扩展 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可以看作人口数量的同义词。人口规模受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 人口结构可分为: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地域构成和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 3、现代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城镇化:从乡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 逆城镇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4、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和对社会的影响; 概念: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影响:(可自述) 5、反映人口健康的重要指标;

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2、死亡率: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6、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演变过程。 第一个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持续约两三百万年。 第二个时期是农业时期,持续大约1万多年。 第三个时期是工业时期,距今不过两三百年的时间。 7、邓肯的POET模型。 1、邓肯POET(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模型: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 响。该模型也被称为“生态复合体” 2、在模型中:(1)每个要素是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的;(2)任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 例如:人口(P)的增加可以创造技术(T)变迁的压力以及扩大城市化(O)的需要,由此导致更多污染(E)的产生。 8、环境保护战略的演变。 1、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 2、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和条件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 3、生态现代化理论:工业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不仅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具有潜在的兼容性,而且也可以是推动环境治理的重要因素和机制。由工业化

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 5、职业场所; 6、大众传播媒介 (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 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要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生活经历又往往比较贫乏;而一进入成年期,他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就变得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了他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会使个体感到不适应。 二是因为在基本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所受教育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教育者本身要受到以前自身社会化效果的制约,而且未来社会的具体变化又难以预测,即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因此青少年社会化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就会不断地受到冲击。 三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个体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每一个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又在改造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社会化无论从个体或从社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试述社会化过程中某一外在社会化因素对自身社会化的影响。—如家庭、职业场所。 为什么说职业场所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浅谈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一)

浅谈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一) 论文关健词:双顿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知识观 论文摘要:双顿科学社会学在对知识社会学批判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对科学的新的研究路径,其研究基.氛是对科学知识的实证一功能主义分析,在这种知识观的基础上,形成双顿传统。 一、知识杜会学的知识观 “知识社会学是科学社会学的前身或发展的最初阶段。知识社会学一般是指考察观念与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关系,或知识与社会实在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学科。“知识社会学是与这样一种假说一起出现的,这个假说认为:即使是真理也可以从社会方面加以说明,因为它们与它们出现于其中的历史上的社会有着联系。默顿说,“马克思主义是知识社会学的风暴中心”。马克思的认识论对知识社会学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命题。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中创造自己的生存方式,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社会关系,同时也创造了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知识作为一种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工具,它依赖于人的存在,反映了人的利益。马克思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这些变革时,必须时时刻刻地将下面的两者区分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民借以意识到的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这里马克思实际上对知识做了两种区分:自然科学和意识形态。 曼海姆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形成知识社会学中的马克思一曼海姆传统。曼海姆认为:“实际思想的出现和结晶在许多方面受各种各样纯理论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与纯理论因素相反,可以被称作存在的因素。这种存在决定思想,也不得不被看作是事实。曼海姆拓展了马克思存在的概念,由此涵盖世代教派、职业群体等因素;取消经济因素在决定人类思想结构中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在这之后,曼海姆又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关注扩大至一般知识。认为:“人类思想结构本质上都含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任何有关真理的声称不过是一种自欺。 曼海姆主张在自然科学和文化间区分,自然世界的现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是永恒不变的,对这类客观现象的正确知识只能凭借超然观察对感性事实的信赖,以及精确的测量获得。文化知识则依赖于一个时期的群体对文化现象的理解。这样曼海姆的知识观实际上区分了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两种知识状态。把自然科学看作是知识社会学的特例,知识社会学的主要任务只是对文化知识做社会性的考察,去说明像美学、道德、哲学体系等这类专门知识。 二、默顿科学杜会学的认识论 默顿在批判知识社会学范式的基础上开创了科学社会学,形成了新的研究“范式”。 1.默顿继承了知识社会学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知识社会学和默顿的科学社会学派都坚持实证主义科学观。科学的目标是拓展准确无误的知识,默顿在科学的规范中列举出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作为科学的精神气质。普遍主义是指关于真相的断言必须服从于先定的非个人性的标准,要与观察和以前被证实的知识相一致。就是说(科学)知识的合法性要么符合其内在逻辑,要么与实在相符。有条理的怀疑更要求在科学家接受或承认已有科学成果的过程中,防止人和社会因素对科学的干扰。后来默顿学派又列举出了情感中立、理性精神客观性、无偏见性等,把这些列人科学的精神特质,这是典型的实证主义的科学观,这点实际上与曼海姆对科学的定位相同。默顿开始对科学做社会学的经验性研究。默顿的博士论文《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提出了著名的默顿命题:清教与科学的关系假说;经济、军事对科学研究范围的影响。默顿运用引证分析、内容分析、集体传记研究等计量分析对英国的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的特殊时期进行了经验性的考察。默顿后期对科学奖励系统、科学评价的分析更是经验性研究的典范。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涂尔干所说的“社会事实”:(教材p17) 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在人们以外,但是却对人们施以控制。社会事实应在其自己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涂尔干认为,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特征来解释。(例如,法律可以说仅仅是一些词句,但人们的行为体现出法律是可以感知的、是真实的。根据涂尔干的观点,如果要理解社会法律的含义及其发展,就必须考察社会的宗教。) (2)芝加哥学派:(教材p18)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芝加哥大学居于社会学研究与训练之中心地位持续了多年。这一时期,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们被统称为“芝加哥学派”。 (3)中层理论:(教材p19) “中层理论”居于狭隘的“专门理论”和广泛的“总体理论”之间,前者关注于社会生活的单一方面,后者则试图无所不包地解释广泛的社会因素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罗伯特·莫顿的“中层理论”比较容易用实验证明。 (4)社会学想象力:(教材p32) (5)自变量/因变量概念:(教材p39) 某些可能性原因或者解释性变量被称为自变量,其结果是因变量。 (或者:因变量是研究者想要解释的变量,自变量是其可能的解释。) (6)虚假相关:(教材p40) 不以因果关系为基础的相关被认为是虚假相关。(即:某些相关性是有效的,但是由此得出的结论却是错误的。例如,在医院比在家中有较高的死亡率,但这并不意味着医院会导致死亡。) 一、简答题 社会学研究的六个阶段(教材p43) a、第一阶段:仔细地陈述要研究地问题并且提出假设以供调查研究。 b、第二阶段:进行研究设计 c、第三阶段:按照研究设计收集资料 d、第四阶段:依据假设分析资料 e、第五阶段:解释调查结果并且得出结论 f、第六阶段:公开发表调查结果 二、论述题 (1)试述功能主义、冲突论、互动论三种主义的观点,并用三种观点分析具体问题。 三种主义的观点: a、功能主义:(教材p21/121) b、冲突论: c、互动论: (2)涂尔干、韦伯的基本思想。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社会结构每时每刻都在被个体重新构造。 2.早期理论家----奥古斯特-孔德 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3.早期理论家----埃米尔-涂尔干 (1)社会事实:社会学第一原则: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用社会方法来研究社会的对象。 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社会事实对个体施加强制性力量。社会事实难以研究,不能被直接观察。 (2)社会团结和道德团结: 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合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4.早期理论家----马克思-韦伯 不相信结构外在于或独立于个体而存在,认为社会中的结构式由行动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塑造的。 理念型: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理念型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理念型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科层制的兴起。 现代理论思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有机体类比:把社会的运行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运转,社会组成部分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系统工作。 道德共识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5.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潜功能:指参与者未曾意识到的那些活动后果。 功能与反功能:反功能是指对事物既存秩序构成挑战的特征。 6.现代理论思路冲突视角 冲突视角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重要性,但拒绝功能主义对于共识的强调,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把社会看作是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 7.现代理论思路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自对语言和意义的关注。符号,用来代表另一种东西的某种东西。

对社会学几个方面的认识

认识社会学 1、对于社会学的接触 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我才接触到这门被人关注甚少的专业——社会学,然后又阴差阳错的进入了这门专业,带着我的憧憬与好奇,我开始走进社会学的世界。 2、对于社会学几个方面的认识 (1)什么事社会学。这是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在我脑中,社会学的概念很是模糊的,更谈不上中形成具体的内容了,所以首先我思考的是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的概念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具体社会科学,并且,它是一门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来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的学科。我对这个概念是这样理解的,社会学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看这个概念就能够理解,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因素,所以社会学是会借鉴了很多其他学科来研究怎么解释这些问题的产生以及如何解决。从老师口中我也了解到,社会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有社会学原理,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统计这几门最核心的课程,而要想真正的研究社会学,还必须对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有深刻的认识,否则也就无法真正掌握社会学。 (2)学习社会学的意义所在。每一门科学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而社会学的价值和人们学习社会学的意义又何在呢?我觉得其意义之一就是社会学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客观的认识社会,并且实现改造社会的目的。认识社会是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将来会怎样变化,社会学会提供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其意义之二是社会学的实践功能和实践意义。社会学帮助人们

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基础,帮助人们在维持和改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等方面避免了盲目性,增强了自觉性,制定出正确的社会政策,为社会改革服务,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服务,最终为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学习社会学的意义,就是可以利用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我们周围的问题,以便于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 (3)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优势所在。首先是讲对于社会学这个专业学科来说在中国还是比较年轻的学科,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我们的学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是经济学唱主角的话,现在和未来20年应该是社会学和相关学科可以更多的发出声音来。因为当我们强调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时候,我们会更多的涉及到非经济因素,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各种统筹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的进入我们的视野,进入政府决策的过程,老百姓也会越来越关注。所以我们的学科还是处在非常好的发展时期,对于刚进大学学习这门专业的同学来说可能有很多机会在等着我们。 (4)社会学这门专业的职业去向是什么。我们所学习的专业和我们以后的就业有着直接或间接上的联系,那社会学的就业趋势也是我们学这个专业的学生必须考虑的问题。社会学在国内还没有被大多数的用人单位所理解,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学科正在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因为今天的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迁的时期,社会结构分化加剧,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因素更趋复杂,现实社会的协调发展开始出现困难。而这一切,都需要社会学来逐一解决。社会学专业的职业去向主要有哪些呢?目前,在社会领域还没有一个部门是必须由社会学来提供专门人才的,但是除了纯技术性职业(比如会计),大多数的社会领域,如新闻机构、政府部门、市场运销、企业管理、公共关系等部门,社会学毕业的学生都时能够胜任的。因为社会学的训练不但赋予我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1929年,曼海姆出版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导论》,一时名声大振,他的名字自此就同知识社会学紧紧连在了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又称思想社会学,这里的思想是指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理论,不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人类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这是知识社会学探讨的主要问题。许多人认为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由思想家个人的聪明才智决定的,曼海姆则认为这种观点大错特错了。在曼海姆看来,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决定的。曼海姆说,因为思想家个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他在创立思想理论时,其所在群体、社会地位、民族传统、时代背景、生活经历这些社会性因素都要影响和制约他的思想活动和思想成果。曼海姆由此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叫“社会境况决定论”,按照这一观点,思想家社会境况不同,创立的理论也不相同。曼海姆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人的观点是如何随着他的社会境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曼海姆提出:思想不但带有社会环境的特征,而且历史因素有力地影响着思想的变化。例如世代更替就是导致人们思想变叱的一个重要因素。受海姆认为,思想家观点上的差异有多种表现。由此可见,知识社会学关注的焦点并不在于一种思想是对的还是错的,而是要弄清这种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何在,通过这种分析,受海姆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第一个观点是:非理性因素在思想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曼海姆提出第二个重要观点是:在看待社会问题时,偏见是普遍存在的。任何观察都带有角度和偏见,而这一角度和偏见又是由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同样,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位t上,这种社会位置也决定了他们看间题的社会角度和社会偏见。因此曼海姆告诫人们不要把偏见同错误划等号。实际上,人有民族偏见、时代偏见、阶级偏见、年龄偏见、性别偏见、家庭偏见、职业偏见等等。 曼海姆指出:“‘意识形态’概念反映了来自政治冲突的一个发现,即统治集团可以在思维中变得如此强烈地把利益与形势密切联系在一起,以致它们不再能看清某些事实,这些事实可能削弱它们的支配感。在‘意识形态’一词中内含着一种洞悉,即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群体的集体无意识既对其本身,也对其他方面遮掩了真实的社会状况,从而使集体无意识得到稳定 要开展知识社会学研究,仅仅认识到思想与存在的关系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到个人思想与群体思想的关系问题在曼海姆看来,尽管思想可能是个人提出的,但个人思想是不可能脱离群体思想的,群体思想是个体思想依存的基础。为,一方面,任何个人都必须在现存的环境中运用群体的语言和已形成的思想模式思维和行动,另一方面,个人总是存在于各种有组织的群体中,任何个人都不可能作为孤立的生物而存在。 三、评论 客观地讲,曼海姆的理论是有积极意义的,这种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他客观地分析了知识与存在的关系,清楚提出存在决定知识的思想。这一思想当然是深受马克思的影响。其次,他看到了个人知识与群体知识、心理经验认识与观念认识之间的关系。不错,正像他所说的,一种新知识的提出与传播往往是通过个人来实现的,但个人知识离不开群体知识,个人知识若离开群体知识便难以成为一种独立的理论形态。因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他只能用群体创造的语言,依据群体存在的社会环境来思考群体共同面对的问题。从这一点来看,个人知识思考的问题与其说是客观世界,不如说是他所处的群体的行为困境。另外,心理经验认识(即曼海姆所谓的特殊意识形态)的确不同于系统观念认识(即曼海所谓的总体意识形态),前者往往带有明显的个人认识痕迹,是流变的,属于社会心理范畴,而后者则是属于群体的深层次理论体系,是相对稳定的,属于社会意识形式。尽管心理经验认识是系统观念认识的来源与基础,但系统观念认识一旦形成以后便会制约着心理经验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再次,他正确揭示主体对意识形态的影响。意识形态跟科学理论有所不同,尽管它们都是对客观世界系统的反映,尽管这种反映都会程度不同地受到主体的影响,但后者却不像前者那样要系统地反映主体的状况特别是主体的需要,形成系统的主体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意识形态在处理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从科学知识的不同解释模式解析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

从科学知识的不同解释模式 解析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科学知识;非对称性解释;对称性解释;新对称性解释;科学知识社会学 论文摘要:从传统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对科学知识的非对称性解释到布劳尔对科学知识的对称性解释,标志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学科的建立,而从布劳尔对科学知识的对称性解释到拉图尔的新对称性解释,则标志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的重要转向。 在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之前,无论是逻辑经验主义、曼海姆知识社会学,还是默顿的科学社会学,都曾经试图探究科学知识的本性。他们所作的解释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关解释可谓格格不入。前者认为科学知识截然不同于其他人类文化形态,两者不能相提并论。而后者则坚持对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所有知识进行对称性解释。从非对称性解释到对称性解释,这是科学知识社会学得以确立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传统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对知识的不对称解释 自启蒙运动时起,整个知识体系就被划分为两类,即“纯知识,,( Pure Knowledge)和“不纯知识”(Impure Knowledge) o“纯知识”指不受社会因素影响,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客观知识或实证知识;“不纯知识”则指受社会因素影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主观知识。启蒙运动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将科学知识视为带有某种优越性的特殊知识。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狄德罗(D · Diderot)

就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这种思想后来又被迪尔凯姆(E·Durkheim)、曼海姆(K·Mannheim)等学者所推崇和加强,如曼海姆曾经将知识划分为“精密科学”和“社会科学”,所谓精密科学即指自然科学。“知识的二分法”传统由此形成,随之而来的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解释上的不对称关系,即自然科学知识是客观的、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社会科学知识是主观的,受社会因素影响和制约。因此,曼海姆知识社会学中的“知识”一词就有了特殊的含义,它仅严格限于社会科学知识,而自然科学知识则享有特权,免于社会学解释。 关于知识的不对称性解释在以后的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研究中得到延续,科学知识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被进一步强调,其区别于其他知识形式的特殊性和优越性也逐渐被接受。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逻辑经验主义对科学知识的本性作了系统的解释:科学知识是实证的、客观的,观察独立于理论,观察陈述严格区别于理论陈述,判断知识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应该诉诸于经验事实。可以说,逻辑经验主义关于科学知识本性所作的解释是当时乃至其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标准解释,他们的科学合理性理论也被称为“标准的科学合理性理论”。 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科学社会学对科学知识本性作出了如下解释:科学知识是确定无误的。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知识生产时必须遵守某种“科学良知”—某种制度化的关于科学家行为的社会规范,即传统的默顿科学社会学积极鼓吹和倡扬的“科学的精神气质”: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件的怀疑主义。这四类制度性的规范来自于科学的制度性的目标—扩展被证实了的知识。而“知识是经验上被证实的和逻辑上一致的规律的陈述”。在默顿看来,科学的精神气质存在的必然性“不只是因为它们在方法上是有效的,还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 主要概念知识要点 1.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 2.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 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我们从三种角度来概括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 (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三)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社会学的社会化研究就是要考察和解决有助于把人推到一定社会结构中充任角色的条件和机制。 3.社会运行的概念: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4.社会运行分分类: 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社会化与个体化;社会互动;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制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城市化;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5.田野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领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 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6.社会角色概念: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 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它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于一身,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内部的关系,另一种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学知识点

社么是社会? 1.生活在特定边界,分享着共同文化和行为规范的一群人 2.制度,政府,教育以及家庭的特定类型,它们间相对稳定的关系 3.由人、群体、制度间的关系形成的秩序模式构成了社会的稳定结构 什么是社会学? 1.社会学不是一个静止的学科,在社会科学中处于一种核心的位置,今天的社会学不能被局限于理解一个单独的社会,还需要调査多个社会的某一范围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互相发展的不同方式。 2.对人类生活、社会群体等人类世界的科学研究 3.对世界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 4.是社会的科学 社会学是为了什么? 1.采取更宽广的视角、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我们为何如此行事 2.学习社会学能够迈出通往有意义和令人满意的职业途经的第一步 3.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是一种社会启蒙。 4.研究社会对我们的塑造以及我们对自己和对社会的塑造间的联系 5.赋予我们对文化差异的意识 6.为评估政策的介入提供帮助 社会学奠基人: 奥古斯特.孔德 类似于自然科学,实证主义方法建立于直接观察的原则上。实证主义称只关注直接通过经验了解的可观察的实体。 认为社会学的任务是获得社会世界的真知,从而预测社会世界 社会物理学目标是在通过观察、比较、实验获得的基础上生产有关社会的知识 埃米尔.涂尔干功能主义 社会学科性质的界定 社会事实,社会本身是一种事实,不能被化约为个体的行动或者一种简单的个人意识的集合。简单社会中的机械团结被现代工业社会中的有机团结取代,为社会平衡提供动力 社会失范旧的价值观失去了对人们的掌控新的却未建立起来,导致人对生活的盲目、恐惧、绝望感 卡尔.马克思 唯物史观 资本主义的发展,两个要素(资本、雇佣劳动力) 农民进入城市形成工人阶级

大学社会学重点归纳

社会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1、西方和中国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西方: 社会学的产生:孔德的实证主义理论,他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和学科的基本框架,而且提出了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基本想法。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社会学的发展,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孔德: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指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主要思想有: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 斯宾塞:提出社会进化的思想,社会进化论。 迪尔凯姆: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他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等概念。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家 韦伯: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在方法论上韦伯提出“理想类型”的观点以及“价值中立“的主张 帕森斯:建立了机构功能理论,形成了结构功能学派 美国社会学的特点:注重应用研究,实证研究一直是美国社会学的主流 西欧国家社会学与美国社会学的差异:理论思维和批判色彩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代表 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发起巨大挑战,成为当代社会学的重要流派 卢曼:系统学派 布迪厄:结构主义建构论 福柯:展示了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对现代权力观的否定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弥合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 中国: 大同思想:我国古代关于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理想的系统化论述 康有为:讲学,提出群学 严复:翻译斯宾塞著作 社会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出现是在20世纪初。燕京大学的社会学师资比较整齐 孙本文:社会学的引进和学科化。《社会学原理》他是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学取消 1978年邓小平支出社会学需要尽快补课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特点与基本问题 研究对象: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 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具有强烈的依存关系:社会关系以社会行动为内容,社会行动以社会关系为形式;没有社会行动的社会关系和不受社会关系知道的社会行动都是不可理解的。 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的关系的宏观表现。 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社会变迁。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 学科体系: 1、社会学理论:对社会构成要素、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问题的理论性分析 2、社会研究方法:从事科学的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3、应用社会学:将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于某一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研究 学科特点: 1、整体性观点 2、方法和只是的综合性 3、科学性 4、应用性 5、建设性和批判性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1、社会的性质、类型、特点 社会的性质:社会实在论(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实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有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其代表,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将社会实在论做了具体论述 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目的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 强调人的行动的心理方面的理论(美国的吉丁斯)和以强盗个体行动的能动性为主的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带有社会唯名论色彩,而在符号互动论哪里社会唯名论的特征更加明显 社会的性质导致两方认为社会学的主要任务不同:唯实论:研究社会的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研究这种既定的结构如何去指导塑造其成员唯名论: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能真正了解社会 社会的类型: 宏观社会的类型: 1、孔德: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 2、斯宾塞: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3、马克思: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具体社会的类型: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 3、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历史与方法论述评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历史与方法论述评 刘华杰(北京大学) 把科学本身作为学术考察的对象形成了“科学元勘”(Science Studies,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潘涛博士曾向我多次建议将此词组译成“科学元究”),主要包括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文化批判等研究。本文考察爱丁堡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简称SSK)的历史演化和若干方法论问题。 1.突破禁区:SSK的可能性 70年代初英国爱丁堡大学成立了一个比系级建制略低的单位“科学元勘小组”(Science Studies Unit),成员主要包括巴恩斯(Barry Barnes)、布鲁尔(David Bloor)、沙宾(Steven Shapin)和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等。理论家主要是巴恩斯和布鲁尔,他们提出了系统的关于科学的研究纲领;其他人则在此纲领下做大量具体的案例研究,产生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既引起学界的不断赞赏也引起学界的愤怒声讨。他们的研究总体上属于科学之社会(学)研究,他们自称其学科为“科学知识社会学”,以区别早期迪尔凯姆和曼海姆等人建立的“知识社会学”,以及当时占主流地位的默顿学派的“科学社会学”。外界称英国这个小组的科学社会学工作为“爱丁堡学派”。此学派的思想渊源可直接追溯到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迪尔凯姆、舍勒和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等。代表著作主要有《科学知识与社会理论》、《知识与社会意象》、《维特根斯坦:知识的社会理论》、《建构夸克》、《利维坦与气泵》等,重要论文有“科学史及其社会学重构”、“理性主义、超自然主义与知识社会学”、“相对主义、理性主义与知识社会学”等。 最能代表爱丁堡学派SSK观点的著作是布鲁尔所著《知识与社会意象》,1976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初版,1991年再版(增加了一篇很长的答辩“后记”)。整部书除了关于数学和逻辑的一些具体研究外,基本上是自问自答式的方法论性的论战。作者首先对当时社会学家不敢碰科学知识本身的谨慎态度进行了严厉批评。“知识社会学能够研究和解释科学知识特有的内容和本性吗?许多社会学家认为不能。”(David Bloor, 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 pp.3)当时多数社会学家认为研究科学知识的生产环境和研究科学知识的内容本身是两回事,而后者超出了探索范围,社会学家不能碰这个禁区。而布鲁尔认为这种心甘情愿限制自己研究范围的做法本身有违科学本性,是不彻底的社会学研究。应当把所有的知识,包括科学知识,都当作调查研究的对象。而以前社会学家把本来可以研究的领地让给了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知识社会学本来完全可以强有力地深入到哲学家们棗这些人一直堂而皇之地把界定知识的本性作为自己的任务棗现在所占据的领域。实际上,社会学家心悦诚服并急不可耐地把他们对科学的关注局限在对科学的制度框架和外部因素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