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题库精选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题库精选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题库精选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题库精选

一、名词解释

1、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中提供某种商品比提供其他商品相对来说更为便宜合算。

2、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3、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4、幼稚产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5、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之下,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

6、战略性出口政策是由布兰德和斯潘瑟提出的,他们证明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出口补贴的效应不同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所考察的出口补贴效果,如果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的,那么出口补贴可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

7、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是指通过保护厂商所在的国内市场,来提高其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达到增加出口的目的。这一观点是由克鲁格曼提出来的。

8、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

9、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获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10、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实行的进口关税或其它贸易政策措施。

11、出口导向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

12、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13、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4、动态外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借助于各种国际结算工具,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一个交易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对于参与贸易的两国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位于( C )。

A、最高价格水平之下

B、最低价格水平之上

C、相对价格水平之间

D、最低价格水平之下

1.如果两国在商品的生产中具有不同的机会成本,那么两国能够从专业化分工与交换中( B )。

A、俱遭受损失

B、均获得收益

C、无法确定

D、既不受损,也不受益

2.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已知本国与外国的生产衣服(clothes)与食品

(food)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a

LC =1,a

LF

=3,a*

LC

=5,a*

LF

=7,则衣服与食品的出

口国分别是( A )

A、本国,外国

B、外国,本国

C、本国,本国

D、外国,外国

2.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已知本国与外国的生产衣服(clothes)与食品

(food)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a

LC =1,a

LF

=2,a*

LC

=3,a*

LF

=4,则本国与外国的比

较优势分别是( A )

A、生产衣服,生产食品

B、生产衣服,生产衣服

C、生产食品,生产衣服

D、生产食品,生产食品

3.在2×2×2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假设衣服和小麦分别是劳动和资本密集

型产品。已知a

LC =2,a

LW

=5,a

TC

=4,a

TW

=B,则B的值必定是是( A )

A、B>10

B、 B<10

C、B>5

D、 B<5

3.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从技术发明国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C )

A、雁形模式理论

B、贫困化增长理论

C、产品周期理论

D、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4.关于特定要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

B、汽车行业的机器设备属于特定要素

C、纺织行业的设备不属于特定要素

D、它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性很小

4.按照产品周期理论( D )

A、产品在初始期,通常需要投入高度熟练的劳动力

B、当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并被标准化后,该产品就可以用非熟练劳动力生产了

C、产品标准化后,创新国通常转化为该产品的净进口国

D、以上都是

5.关于产业内贸易说法最正确的是( C)

A、反映了规模经济的重要性日趋减弱

B、主要表现在同类产品上

C、通常表现在具有规模经济产业中的差别化产品上

D、是同一产业产品单向流动

5.如果一个大国对进口征收关税,可能会导致贸易条件和贸易量产生的变化分别是( D )

A、不变,不变

B、改善,不变

C、恶化,增加

D、改善,减少

6.下列哪一个不是凯恩斯指出的顺差过大的影响( B )

A、货币供给增多

B、物价下降

C、利率下降

D、资本外流

6.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在解释现实中所存在的贸易保护现象时的出发角度

是从( C )

A、外部经济

B、市场不完全竞争

C、收入再分配

D、市场完全竞争

7.以下贸易保护观点,从宏观经济稳定的角度提出的是( C )

A、最佳关税论

B、幼稚产业论

C、超贸易保护主义

D、战略性贸易政策

7.在研究关税同盟的福利效益时,假设A国和B国为同盟成员国,C国为非成员国,那么A国的供需弹性越大,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 A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8.在研究关税同盟的福利效益时,假设A国和B国为同盟成员国,C国为非成员国,如果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的关税水平越高,则组成关税同盟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 A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8.当资本从国家A转移到国家B时,通常会使国家A的劳动所有者的收益( B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9. 当资本从国家A转移到国家B时,通常会使国家B的劳动所有者的收益( A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9.一般来说,下列哪一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持久的因素( C )

A、经济周期更迭

B、货币价值变动

C、国民收入长期增减

D、经济结构变化

10.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是( A )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贸易收支

D、平衡项目

10.金本位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 A )

A、铸币平价

B、黄金平价

C、购买力平价

D、市场供求

三、简答题(少量)

1、如果一国的资本与劳动同时增加,那么在下列情况下,该国的贸易条件将如何变化?

(1)劳动、资本同比例增加;

(2)资本增加的比例大于劳动增加的比例;

(3)资本增加的比例小于劳动增加的比例。

答:1.对于小国而言,三种情况下,该国的贸易条件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2.对于大国而言:

(1)不变;

(2)如果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则贸易条件恶化;如果资本密集型产品是替代进口的产品,则贸易条件改善。

(3)如果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则贸易条件改善;如果资本密集型产品是替代进口的产品,则贸易条件恶化。

2、作图分析关税同盟静态福利效应的影响因素。

答:(1)A国的供需弹性越大,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明显。

(2)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的关税水平越高,则组成同盟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大,而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就越小;

(3)B、C两国的成本越接近,则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就越小。

3、为什么发展中国家需要进行工业化?

答:发展中国家大都是从传统农业社会起步的,从经济发展规律和各国的经济实践看,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唯一道路就是工业化,其原因主要有:(1)固守农业难以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

(2)社会对农产品和工业品的需求变动程度是不同的。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低,而工业品的较高,相对于工业,农业市场潜力有限。

(3)农业部门难以形成垄断,不利于扩大生产,实现规模经营。

基于上述三点理由,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水平,赶超发达国家,必然要经历工业化阶段。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国民供给曲线

2.国民需求曲线

3.机会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

1.机会成本( C )。

A.一种选择所放弃的其他选择的代价 B.通常是递增的

C.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而放弃的评价最高的选择 D.由自己支付,与他人无关

2.沿着直线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移动,随着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会( D )。

A.上升 B.先升后降 C.降低 D.不变

3.对于参与贸易的两国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位于( C )。

A.最高价格水平之下 B.最低价格水平之上

C.相对价格水平之间 D.最低价格水平之下

4.如果两国在商品的生产中具有不同的机会成本,那么两国能够从专业化分工与交换中( B )。

A.俱遭受损失 B.均获得收益 c.无法确定 D.既不受损,也不受益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国际分工

2.比较优势

3.绝对优势

二、单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B )

A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是密不可分的B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互为基础C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D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2.影响国际分工的首要因素是( C )

A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情况 B自然因素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国家政策

3.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已知本国与外国的生产衣服与食品的单位劳动投

入分别为a

LC =1,a

LF

=2,a*

LC

=3,a*

LF

=4,则衣服与食品的出口国分别是( A )

A本国,外国 B外国,本国

C本国,本国 D外国,外国

4.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已知本国与外国的生产衣服与食品的单位劳动投

入分别为a

LC =1,a

LF

=2,a*

LC

=3,a*

LF

=4,则本国与外国的比较优势分别是( A )

A生产衣服,生产食品 B生产衣服,生产衣服

C生产食品,生产衣服 D生产食品,生产食品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要素禀赋

2.要素密集度

3.里昂惕夫之谜

4.悲惨增长

二、单项选择题

1.在2×2×2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假设衣服和小麦分别是劳动和资本密集

型产品。已知a

LC =2,a

LW

=5,a

TC

=4,a

TW

=B,则B的值必定是是( A )

A B>10

B B<10

C B>5

D B<5

2.以下可能会导致悲惨增长的因素中不包括( D )

A.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

B.A国是大国,出口增加过大导致贸易条件恶化

C.增长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D.一国的增长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

三、综合分析题

1.甲、乙两国的要素禀赋如下表所示。

表1:甲、乙两国的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甲国乙国

劳动力/百万工人45 20

资本存量/千台机器15 10

问:(1)哪个国家相对资本丰裕? 乙国

(2)哪个国家相对劳动丰裕? 甲国

(3)假设商品 Y 相对 X 属资本密集型,哪个国家在生产Y 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乙国

第五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从技术发明国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C )

A、雁形模式理论

B、贫困化增长理论

C、产品周期理论

D、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按照产品周期理论(D )

A、产品在初始期,通常需要投入高度熟练的劳动力

B、当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并被标准化后,该产品就可以用非熟练劳动力生产了

C、产品标准化后,创新国通常转化为该产品的净进口国

D、以上都是

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产业内贸易

2.产业间贸易

3.同质产品

4.差异产品

5.规模经济

6.内部规模经济

7.外部规模经济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是同质产品特征的是( D)

A产品可以完全相互替代 B生产区位不同 C制作时间不同 D质量性能不同

2.关于产业内贸易说法最正确的是( C)

A反映了规模经济的重要性日趋减弱 B主要表现在同类产品上

C通常表现在具有规模经济产业中的差别化产品上D、是同一产业产品单向流动3.垂直差异产品和水平差异产品的最根本区别在于( B )

A是否属于同一产业 B产品质量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C款式和外观是否一致 D价格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4.关于内部市场产业内贸易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D )

A跨国公司母子公司距离越近,公司内的产业内贸易越大

B中间产品占有很大比重 C有的是为了规避税收

D研发密集型产品通过内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比重较低

5.关于林德重叠需求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B )

A有助于解释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广泛贸易

B认为制成品最初在母国生产,然后出口到与本国人均GNP相近的国家

C有力地支持了比较优势的要素禀赋理论

D解释了国家完全专业化生产并且在国内不生产任何进口产品的原因

6.以下哪项陈述最为正确()

A规模经济决定了各国的比较优势

B规模经济不能决定各国的比较优势,而是将现有比较优势转变为低价格和产出与贸易的扩大

C外部经济可以比内部经济更好的解释比较优势,因为外部经济意味着其他竞争公司产出的扩大

D比较优势可以由内部经济得到更好的解释,因为后者导致了公司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第七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幼稚产业论

2.战略性贸易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

1.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在解释现实中所存在的贸易保护现象时的出发角度是从( C )

A、外部经济

B、市场不完全竞争

C、收入再分配

D、市场完全竞争

2、如果一个大国对进口征收关税,可能会导致贸易条件和贸易量产生的变化分别是( D )

A、不变,不变

B、改善,不变

C、恶化,增加

D、改善,减少

3、“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这句话出自( C )

A、李嘉图

B、斯密

C、李斯特

D、克鲁格曼

4、下面哪一理论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发展中国家对某些产业进行保护的依据(B)

A、重商主义

B、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C、战略性贸易政策

D、贸易乘数理论

5、为幼稚产业选择提出现值标准的是( B )

A、穆勒

B、巴斯塔布尔

C、小岛清

D、肯普

6、为幼稚产业选择提出潜在竞争力标准的是( A )

A、穆勒

B、巴斯塔布尔

C、小岛清

D、肯普

7、以下贸易保护观点,从宏观经济稳定的角度提出的是( C )

A、最佳关税论

B、幼稚产业论

C、超贸易保护主义

D、战略性贸易政策

8、下列哪一个不是凯恩斯指出的顺差过大的影响( B )

A、货币供给增多

B、物价下降

C、利率下降

D、资本外流

9、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最本质的区别是( B )

A、是否存在国家干预

B、是否存在规模经济

C、产品是否存在多样化

D、是否限制进口的同时又促进出口

10、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基础不包括()

A、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B、外部经济

C、内部规模经济

D、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

第九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自由贸易区

2.关税同盟

3.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单项选择题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 )

A、FTA

B、CU

C、CM

D、EU

2、除了在成员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外,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实行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即建立起共同的关税壁垒,这样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B )

A、FTA

B、CU

C、CM

D、EU

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国之间,不仅完全取消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这样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C )

A、FTA

B、CU

C、CM

D、EU

4、在研究关税同盟的福利效益时,假设A国和B国为同盟成员国,C国为非成员国,那么A国的供需弹性越大,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 A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5、在研究关税同盟的福利效益时,假设A国和B国为同盟成员国,C国为非成员国,如果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的关税水平越高,则组成关税同盟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 A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6、在研究关税同盟的福利效益时,假设A国和B国为同盟成员国,C国为非成员国,如果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的关税水平越高,则组成关税同盟后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就( B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7、在研究关税同盟的福利效益时,假设A国和B国为同盟成员国,C国为非成员国,如果B、C两国的成本越接近,则组成关税同盟后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就( B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第十章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

一、名词解释

1.进口替代

2.出口导向战略

第十一章国际要素流动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资本从国家A转移到国家B时,通常会使国家A的资本所有者的收益(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2.当资本从国家A转移到国家B时,通常会使国家B的资本所有者的收益(B)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3. 当资本从国家A转移到国家B时,通常会使国家A的劳动所有者的收益(B)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4. 当资本从国家A转移到国家B时,通常会使国家B的劳动所有者的收益(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5.当劳动力从国家A转移到国家B时,通常会使国家A的劳动所有者的收益(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6. 当劳动力从国家A转移到国家B时,通常会使国家A的资本所有者的收益(B)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7. 当劳动力从国家A转移到国家B时,通常会使国家B的劳动所有者的收益(B)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8. 当劳动力从国家A转移到国家B时,通常会使国家B的资本所有者的收益(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9.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根本动因是(C)

A、东道国的优惠政策

B、廉价和稳定的资源供应

C、追求利润最大化

D、开辟新市场

第十二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第十三章国际收支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一项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 B )

A、在本国驻外国使馆工作的本国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

B、本国在外国投资建厂,该厂产品在本国市场的销售

C、在国外某大学读博士的本国学生获得该大学颁发的奖学金

D、甲国向乙国出口商品将本国做为转口口岸

2、以下哪一项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 C )

A、外国人为本国常住者提供劳务

B、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

C、外国人偿还债务

D、官方储备增加

3、IMF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进出口商品的统计应以各国海关统计为准,且计价按( B )

A、FCA

B、FOB

C、 CIF

D、CIP

4、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如果储备资产项目为200亿美元,则表示该国(B )

A、增加了200亿美元的储备

B、减少了200亿美元的储备

C、调整的账面平衡

D、错误和遗漏项为200亿美元

5、一般来说,下列哪一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持久的因素( C )

A、经济周期更迭

B、货币价值变动

C、国民收入长期增减

D、经济结构变化

6、国际收支基本差额是指( C )

A、经常项目差额

B、经常项目差额

C、经常项目差额与长期资本项目差额之和

D、经常项目差额与短期资本项目差额之和

7、记在资本金融帐户的是( C )

A、服务收入

B、股本收入

C、债务核销

D、债券收入

8、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原则,属于借方项目的是( D )

A、出口商品

B、官方储备的减少

C、本国居民收到国外的单方向转移

D、本国居民偿还外国人的债务

9、上海某玩具厂出口50万美元玩具到泰国,泰国用其在中国银行的贷款支付,则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变动是( D )

A、经常帐户借方、资本帐户贷方同时记入50万美元

B、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贷方同时废50万美元

C、经常帐户借方、资本帐户借方同时记入50万美元

D、经常帐户贷方、资本帐户借方同时记入50万美元

10、一国的国际收支总差额为正,意味着( A )

A、该国的储备资产增加

B、该国储备资产减少

C、该国储蓄大于投资

D、该国储蓄小于投资

11、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是( A )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贸易收支

D、平衡项目

12、游资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哪一项( C )

A、直接投资帐户

B、经常帐户

C、金融帐户

D、资本帐户

第十四章外汇市场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金本位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A )

A、铸币平价

B、黄金平价

C、购买力平价

D、市场供求

2.如果英镑的汇率是2美元,则美元的汇率是( C )

A、2英镑

B、1英镑

C、0.5英镑

D、无法确定

3.对英镑和美元而言,如果英镑的汇率上升,意味着美元的汇率将( B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4.在外汇市场中,英镑的需求者应是( B )

A.购买美国股票的英国人 B.到英国旅游的美国人

C.进口美国商品的外国人 D.获得美国公司股息的英国人

5. 2005年1月1日英镑/美元汇率为1.4494,2005年6月1日汇率为1.5629,这一段时间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幅度为( B )

A、7.2 %

B、7.8%

C、-7·2%

D、-7·8%

6.下列属于狭义外汇的是( A )

A、国外银行存款

B、外币现钞

C、特别提款权

D、黄金

7. 下列属于动态外汇的是( D )

A、国际结算中的支付手段

B、外国货币

C、特别提款权

D、国际汇兑

8.银行购买外币现钞的价格要( A )

A、低于外汇买入价

B、高于外汇买入价

C、等于外汇买入价

D、等于中间汇率9.采用直接标价法条件下,一国汇率的上升意味着( D )

A、外国货币价值不变

B、外国货币贬值

C、本国货币价值不变

D、外国货币升值

10. 间接标价的汇率上升和国内价格上升,会使( A )

A、出口下降进口上升

B、出口下降进口不变

C、进口下降出口上升

D、进口上升出口不变

11. 目前,我国实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 A )

A、有管理浮动汇率制

B、联合浮动汇率制

C、固定汇率制

D、单独浮动汇率制

12. 最易于招致国际游资冲击的汇率制度是( C )

A、自由浮动汇率制

B、单独浮动汇率制

C、固定汇率制

D、联合浮动汇率制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国际收支调整理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16章 国际收支调整理论 16.1 复习笔记 一、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 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elasticities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是指在收入不变动的情况下,运用汇率与价格的变动对经常项目失衡进行调节,由于这一调整机制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关系密切,所以被称为弹性分析法。这一理论最先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后来经过罗宾逊、马克卢普和勒纳等人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收支调整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1.假定条件 弹性论假定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也就是说,以本币计值的出口和以外币计值的进口均以不变价格提供商品。这样,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 2.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马歇尔-勒纳条件 假定: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为X d ,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为M d ,两种需求弹性的组合有以下三种可能性: (1)1X M d d +>,货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 (2)1X M d d +=,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不发生作用; (3)1X M d d +<,货币贬值将使贸易收支恶化。 上述第一种可能情况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马歇尔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勒纳条件表明,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前提下,如果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则货币贬值就能发挥其扭转贸易状况、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马歇尔-勒纳条件只适用于货币贬值前经常项目处于平衡或近似于平衡状态这一特殊情形。另外,马歇尔-勒纳条件是以假定货币贬值时其他条件不变,而且所有有关商品的供给弹性极大为前提而推导出来的。 3.货币贬值的时滞及“J曲线”效应 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是指当一国的货币当局采取使本币贬值的调整政策以后,相关实际部门贸易量的调整不会同步进行,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从而在本国汇率变动的瞬间到实际部门进出口数量的调整与随之而来的国际收支均衡的恢复之间产生一个时间上的延滞。 (1)J曲线的含义 J曲线是指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因其曲线形状类似英文大写字母“J”得名,如图16-1所示。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贸易收支的变动。 图16-1 J曲线 (2)J曲线效应的解释 J曲线效应表明即使满足了马歇尔-勒纳条件,贬值也不能立即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4版)学习辅导书-第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1.1 课后习题详解 1.为什么说生产和消费只取决于相对价格? 答:相对价格是两种或多种商品之间的价格对比关系。生产和消费只取决于相对价格,这是因为: 当生产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成本(或社会成本)的,也就是以另一种产品的产量为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生产和消费只取决于相对价格。 2.仿效(教材中)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在图1-1(a)中,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纵坐标表示X商品的供给,得出相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在图1-1(b)中,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纵坐标表示Y商品的相对价格P Y/P X。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的推导如下: 首先,推导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NS Y。任意选取Y商品的三个不同的相对价格:1/2、1和2。这三条相对价格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点分别决定了三个生产均衡点D、E、F,对应于这三点的Y商品的产出分别为:S1、S2、S3。在图1-1(b)中,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纵坐标表示Y商品的相对价格,根据图1-1(a),在图1-1(b)中画出对应于各

个相对价格的Y商品的供给量,最后得出一条曲线NS Y,即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该曲线斜率为正,表示随着Y商品的相对价格的提高,其供给水平也随之提高。 采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国民需求曲线ND Y,如图1-2所示。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种商品达到均衡时,另一种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种商品达到均衡时,另一种商品也同时达到均衡。理由如下: 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生产要素只能在两者间分配,两种商品间的相对价格是唯一的世界市场价格。当其中一种商品达到均衡时,该商品的相对价格得以确定,其供给与需求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圣才出品】

第12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1.为什么说体现在企业所有权优势中的核心资产具有“公共物品”的特点?它对交易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1)体现在企业所有权优势中的核心资产具有“公共物品”特点的原因 体现在企业所有权优势中的核心资产很多都是无形资产,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一旦某个地方发明并应用了一种新“主意”(或知识),那么在另一个地方使用它的边际成本很低甚至为零,并且也并不减少原产地所能使用的这种“主意”的数量。从社会的观点看来,有效地配置这种资源的条件是根据其边际成本定价,那么这种无形资产的价格就该为零或接近于零。这样便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这种无形资产没有人愿意提供,要么定价不合乎效率原则。 (2)具有“公共物品”特点的核心资产对交易方式产生的影响 某些核心资产的“公共物品”特点使得转移这种技术的最好办法是两个企业合而为一,共同分享这项技术。换言之,在一个企业内部转移和使用这种无形资产,比通过外部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要更有效率。显然,把这一逻辑再引申一步,如果上述交易涉及的是两个不同国家的企业,那么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便是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而不是发放许可证的办法来完成这一无形资产的转移。内部化贸易这一贸易方式从而就有了其存在的基础。 2.根据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不同方式,讨论发展中东道国在利用外资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发展中东道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以促进外资的流入

①从利用外资的角度讲,贸易壁垒或者营销成本的增加会促进外资的流入。 ②东道国劳动、资本和其他常规要素的总成本以及用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的附加成本都比较低,会促进外资的流入。 ③企业特有优势的流失所造成的损失预期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外资的流入。 (2)发展中东道国在利用外资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通过增加进口利用外资,要注意引进的产品要以国内生产或消费所必需为重要考虑。引进相关产品时要注意配套技术的同时引进,合理利用外汇,避免重复引进。 ②通过吸引直接投资利用外资,要积极营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的环境,杜绝地方以牺牲土地、环境和劳工利益为代价来吸引外资的做法。同时,纠正许多地方对外资“重引进、轻管理”的倾向,严格监督外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生产和经营。 ③通过外国公司发放许可证的方式利用外资,是企业海外扩张的最后一种方式。从大跨国公司以许可证方式购入最先进产品,一般比较困难且代价高昂,因此,要注意通过其他辅助方式,积极进行商务谈判,尽量达到双赢的效果。 3.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企业的决策过程会产生哪些影响?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这一原理加以说明? 答:(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市场中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也就是说,市场交易中的双方拥有的信息量是不相等的。 (2)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企业的决策过程产生的影响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教学教材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 整理)

第一章 1.封闭条件下,中国和美国的小麦与布的交换比率分别为1:4和2:5,那么在两国之间展开贸易后,小麦与布之间的交换比率可能为. A.1:6 B.2:6 C.3:6 D.4:6 2.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比较利益理论就仍然有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正确 B.不正确 3.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基础之一,规模经济意味着随着产量增加,() A.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下降 B. 平均成本变化不确定,边际成本下降 C. 平均成本下降 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上升 4.以下说法中,()是错误的。 A.绝对优势理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而相对优势理论则是以机会成本递增为前提的 B.相对优势理论可以部分地解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 C.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 D.无论是生产技术差异还是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导致国际贸易产生,都是以两国之间同一产品的价格存在差异为前提

第二章 1.下列() 属于李嘉图模型的假定前提条件。 A.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 B.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 C.生产要素可以在两国间自由流动 D.生产要素非充分利用因此机会成本不变 2.下列()不属于重商主义的观点。 A.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 B.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提高所有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 C.出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入 D.进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出 3.下列关于技术差异论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分为绝对技术差异论与相对技术差异论 B.劳动力在国内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且机会成本保持不变 C.参与贸易的两个国家福利水平都可以得到提高 D.一国比另一国家的技术优势越大,则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福利增加越大 4.下列哪一条不是重商主义的理论主张() A.贸易不是“零和”的 B.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 C.国家应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D.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高教李坤望版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高教李坤望版!!!仅供参考 来源:贺景Cynthia的日志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题库精选

、名词解释 薇1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中提供某种商品比提供其他商品相对来说更为便宜合算。 莃2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袃3、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莀4 、幼稚产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芆5 、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之下,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 莃6 、战略性出口政策是由布兰德和斯潘瑟提出的,他们证明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出口补贴的效应不同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所考察的出口补贴效果,如果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的,那么出口补贴可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 芄7 、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是指通过保护厂商所在的国内市场,来提高其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达到增加出口的目的。这一观点是由克鲁格曼提出来的。 肂8 、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 荿9 、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获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蒃10、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实行的进口关税或其它贸易政策措施。 蒁11、出口导向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 蒀12、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肈13、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薃14、动态外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借助于各种国际结算工具,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一个交易过程。二、单项选择题 袂1.对于参与贸易的两国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位于(C)。 节A、最高价格水平之下B、最低价格水平之上

[整理]李坤望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

[整理]李坤望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李坤望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 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 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 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 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 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 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因为大国是国际价格制定者,小国是价格接受者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根据上题结论,知道,小国消费者可以从大国购买相对便宜 的外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较高相对价格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 改善福利。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 略。因为机会成本递增。? 第二章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1)根据表1知道,A、B两国X、Y劳动生产率,可知X相对价格A国低于B 国,A国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Y有比较优势 (2)A国在Y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X具有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课后答案

国际经济学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 答案提示: 第二章答案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6 2 15 12 表2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10 4 5 5 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表2-2(a)和表2-2(b)部分的内容) 2.假设A、B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 表3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4 8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1_ 11章复习重点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形状、递增原因、含义) 1)含义: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产生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有产量组合。 2)模型:两种产品——X、Y; 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劳动L 3)递增原因: 2、机会成本: 1)含义:机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2)表达式:-△dY/△dX 3)解释: A)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生产点由a向b运动时,对应切线斜率绝对值不断上升,即随着X的生产量的增加,其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B)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机会成本不变。生产X和Y的两个部门采用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完全相同,一个部门所释放出的自焚和劳动,正好可以被另个部门完全吸收,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两个部门的生产减少或增加都是固定不变的。 3、社会无差异曲线 1)含义: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 2)性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大、不相交、凸向原点、负斜率 3)用途: a) 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均衡消费点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 b) 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看,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曲线越高,福利越高。 4、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1)条件:生产均衡、消费均衡、市场出清

2)消费均衡点唯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无差异曲线相切。切点处生产者利润达到最大化,机会成本等于相对价格;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生产点与消费点重合,生产等于消费,市场出清。 3)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A)含义:分别为一国某一商品对应于其相对价格的供给与需求 B)推导:P21 C)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产量、消费水平以及相对价格 5、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1)条件:生产均衡、消费均衡、贸易平衡 2)国际均衡价格为过剩供给曲线与过剩需求曲线的交点。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起因 1、起因: 1)生产技术差异 2)要素禀赋差异 3)要素禀赋差异 4)要素禀赋差异 5)要素禀赋差异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第二节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李嘉图模型 1、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A、绝对优势 含义:一国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劳动投入更低或劳动生产率更高 B、比较优势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7-12资料讲解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7-12

第七章练习答案 1. 关税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内生产,但为什么在保护国内生产的同时还会造成消费者福 利的损失? 答案提示:因为消费者无法消费到更加便宜的国外产品,消费量减少了;国内相对没有效率的生产代替了国外有效率的生产。 2. 如果将关税改为直接对国内进口替代部门进行生产补贴,那么消费者福利还会受到影 响吗? 答案提示:不会。 3. 试比较上述两种作法的净福利效应。 答案提示:征收关税将减少消费者的福利,至于整个国家的福利,如果是小国,则福利下降,如果是大国,福利是下降还是上升,不一定。采取补贴的做法,将不会减少消费者的福利,因为产品价格将不会上升;不过,政府支出补贴是一个很大的成本。 4* . 试析关税对国内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提示:利用斯托伯—萨缪而森定理) 答案提示:关税的征收有利于进口竞争部门密集使用要素的收入提高。 5. 假设某一行业(X 1)需要另两个行业(X 2和X 3)的产品作为中间投入,投入产出系数 分别为,2.021=α 5.031=α,三个行业的进口关税分别用t 1、t 2和 t 3表示,试计算在下列情况下X 1的有效保护率。 (1)t 1=30%、t 2=20%、 t 3=10%; (2)t 1=30%、t 2=20%、 t 3=40%; (3)t 1=30%、t 2=50%、 t 3=10%。 答案提示:征收关税前的附加值是:1V =0.3 征收关税后的附加值是:()()5.012.0113211?+-?+-+='t t t V 有效保护率是:%1001 111?-'=V V V ERP 6. 进口配额与关税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的有什么异同?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的话, 他们会选择哪种措施?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圣才出品】

第5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1.试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答:(1)重叠需求理论 重叠需求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 B.Linder)提出。该理论从需求面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其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所谓的重叠需求是指在两国都有的需求,这种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范围内的商品,两国均可输出或输入。 (2)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是“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简称,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共同从资源禀赋的角度对国际贸易中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差异提出的一种新解释。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源于不同国家之间商品价格的差异,而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生产要素价格差别导致的生产成本差异,而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别又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密切相关。因此,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同的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丰裕程度不一样,各国在生产那些能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要素的商品上必然会有比较优势,因此各国应该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商品。 (3)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相同点 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都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即为什么会出现国际贸易。两种理论都较为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4)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不同点 ①两种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出发点不相同。要素禀赋理论从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 ②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2.你认为重叠需求理论适合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吗?为什么? 答:个人认为重叠需求理论适合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分析如下: 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有优势,虽然这些产品有可能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发展中国家虽然从总体上发展水平相近,但是在具体产品上却不一样,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能有产业内贸易,并可以用重叠需求理论来解释。 比如说,A国和B国的家庭都使用方桌和圆桌,只不过由于风俗习惯的区别,A国人更多的使用方桌,而B国人更多的钟爱圆桌,最后两国达成协议:A国专门生产方桌,B国专门生产圆桌。A国需求的少量圆桌可从B国进口,同样B国需求的少量方桌可从A国进口。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 需要注意的是,事实上,导致产业内贸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重叠需求理论可能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全部现象,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也是如此。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习题练习题期末考试题

《国际经济学》作业二 (第6-10 讲) 一、选择: 1、下列关于共同市场的叙述,正确的有() (1) 成员国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 (2) 实现了商品自由贸易 (3) 实现了生产要素与服务的自由流动 (4) 成员国间需要在技术标准、税收制度、金融法规等方面加以协调 2、下述经济交易中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与金融项目统计的内容有 () (1) 短期证券买卖(2) 票据买卖(3) 短期信贷(4) 利息收支 3、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 (1)会增加国家的福利。 (2)会减少国家的福利。 (3)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 (4)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 4、进行盈利的持久性倾销的条件是: (1)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必须相等。 (2)两个市场的需求必须都是无弹件的。 (3)两个市场的需求必须都是有弹性的。 (4)外国市场的需求必须比国内市场的需求更加具有弹性。 5、通用电气公司拥有一家爱尔兰软件开发公司5%的股权,这可以被看做是 (1)外国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3)官方援助。 (4)短期贷款。 6、关税的设置: (1)会带来完全由外国人支付的收入。 (2)总会提高进口国的国内价格水平。 (3)与自由贸易相比,通常会减少进口国的福利。 (4)与自由贸易相比,通常会增加进口国的福利。 7、在开放贸易后的短时期内: (1)所有与衰落产业相关的集团都会受到损失。 (2)只有那些更密集地使用于衰落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3)只有那些更不密集地使用于衰落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4)只有本国中最为丰裕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8、如果在欧盟成立后.英国人会去购买以更低效率生产的爱尔兰奶酪,而不是 从新西兰进口更便宜的奶酪,这大概反映了: (1)贸易创造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题库精选

一、名词解释 1、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中提供某种商品比提供其他商品相对来说更为便宜合算。 2、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3、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4、幼稚产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5、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之下,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 6、战略性出口政策是由布兰德和斯潘瑟提出的,他们证明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出口补贴的效应不同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所考察的出口补贴效果,如果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的,那么出口补贴可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 7、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是指通过保护厂商所在的国内市场,来提高其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达到增加出口的目的。这一观点是由克鲁格曼提出来的。 8、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 9、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获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10、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实行的进口关税或其它贸易政策措施。 11、出口导向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 12、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13、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4、动态外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借助于各种国际结算工具,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一个交易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对于参与贸易的两国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位于( C )。 A、最高价格水平之下 B、最低价格水平之上 C、相对价格水平之间 D、最低价格水平之下 1.如果两国在商品的生产中具有不同的机会成本,那么两国能够从专业化分工与交换中( B )。 A、俱遭受损失 B、均获得收益 C、无法确定 D、既不受损,也不受益 2.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已知本国与外国的生产衣服(clothes)与食品 (food)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a LC =1,a LF =3,a* LC =5,a* LF =7,则衣服与食品的出 口国分别是( A ) A、本国,外国 B、外国,本国 C、本国,本国 D、外国,外国 2.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已知本国与外国的生产衣服(clothes)与食品

李坤望版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 答案提示: 第二章答案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国际经济学 李坤望 习题 练习题 期末考试题

《国际经济学》作业二 (第6-10讲) 一、选择: 1、下列关于共同市场的叙述,正确的有() (1) 成员国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 (2) 实现了商品自由贸易 (3) 实现了生产要素与服务的自由流动 (4) 成员国间需要在技术标准、税收制度、金融法规等方面加以协调 2、下述经济交易中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与金融项目统计的内容有 () (1) 短期证券买卖(2) 票据买卖(3) 短期信贷(4) 利息收支 3、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 (1)会增加国家的福利。 (2)会减少国家的福利。 (3)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 (4)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 4、进行盈利的持久性倾销的条件是: (1)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必须相等。 (2)两个市场的需求必须都是无弹件的。 (3)两个市场的需求必须都是有弹性的。 (4)外国市场的需求必须比国内市场的需求更加具有弹性。 5、通用电气公司拥有一家爱尔兰软件开发公司5%的股权,这可以被看做是 (1)外国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3)官方援助。 (4)短期贷款。 6、关税的设置: (1)会带来完全由外国人支付的收入。 (2)总会提高进口国的国内价格水平。 (3)与自由贸易相比,通常会减少进口国的福利。 (4)与自由贸易相比,通常会增加进口国的福利。 7、在开放贸易后的短时期内: (1)所有与衰落产业相关的集团都会受到损失。 (2)只有那些更密集地使用于衰落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3)只有那些更不密集地使用于衰落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4)只有本国中最为丰裕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8、如果在欧盟成立后.英国人会去购买以更低效率生产的爱尔兰奶酪,而不是从新西兰进口更便宜的奶酪,这大概反映了: (1)贸易创造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与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就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与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瞧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与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与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就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与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就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与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就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就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就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与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李坤望-期末复习题

《国际经济学》作业一 (第1-5讲) 一.选择: 1、本国生产A、B、C、D 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 2、4、15,外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 (1) D、A (2) C、B (3) A、D (4) B、C 2.假定食品部门与制造业部门的特定要素分别为土地与资本,两部门共同要素为劳动力,如果食品价格下降8%,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1) 工资率下降幅度小于8% (2) 食品部门产量下降、制造业部门产量上升 (3) 资本所有者收入上升、土地所有者收入下降 (4) 劳动力从食品部门流向制造业部门 3.假定每单位A 产品的生产需要20 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每单位B 产品的生产需要1 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200 单位劳动与2000 单位土地,外国有400 单位劳动与500 单位土地,根据H-O 理论可推出 (1) 本国出口A 产品、进口B 产品 (2) 本国出口B 产品、进口A 产品 (3) 外国出口A 产品、进口B 产品 (4) 外国出口B 产品、进口A 产品 4、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说明: (1)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2)一个劳动力资源对非劳动力资源比率较高的国家,应当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 (3)一个非劳动力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4)国际市场力量将引导各国专业化于生产和出口大量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的商品。 5、如果—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且,资本增长的速度快于其他投人品(如劳动力)的增长速度,那么,根据贸易理论,由此而导致增长模式为: (1)进口替代。 (2)资本密集型商品和其他贸易商品均衡增长。 (3)出口扩张 (4)以上三者都不对。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

1. 关税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内生产,但为什么在保护国内生产的同时还会造成消费者福利 的损失? 答案提示:因为消费者无法消费到更加便宜的国外产品,消费量减少了;国内相对没有效率的生产代替了国外有效率的生产。 2. 如果将关税改为直接对国内进口替代部门进行生产补贴,那么消费者福利还会受到影响 吗? 答案提示:不会。 3. 试比较上述两种作法的净福利效应。 答案提示:征收关税将减少消费者的福利,至于整个国家的福利,如果是小国,则福利下降,如果是大国,福利是下降还是上升,不一定。采取补贴的做法,将不会减少消费者的福利,因为产品价格将不会上升;不过,政府支出补贴是一个很大的成本。 4*. 试析关税对国内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提示:利用斯托伯—萨缪而森定理) 答案提示:关税的征收有利于进口竞争部门密集使用要素的收入提高。 5. 假设某一行业(X 1)需要另两个行业(X 2和X 3)的产品作为中间投入,投入产出系数分 别为,2.021=α 5.031=α,三个行业的进口关税分别用t 1、t 2和 t 3表示,试计算在下列情况下X 1的有效保护率。 (1)t 1=30%、t 2=20%、 t 3=10%; (2)t 1=30%、t 2=20%、 t 3=40%; (3)t 1=30%、t 2=50%、 t 3=10%。 答案提示:征收关税前的附加值是:1V = 征收关税后的附加值是:()()5.012.0113211?+-?+-+='t t t V 有效保护率是:%1001 111?-'= V V V ERP 6. 进口配额与关税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的有什么异同?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的话,他 们会选择哪种措施? 答案提示:进口配额与关税都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能够发挥作用,不过,进口配额是比关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