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1

1.1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某些运动损伤与运动训练有密切关系,带有运动专业和技术动作特征,运动损伤的发生给运动员的

学习、训练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的会造成终身遗憾。对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与研究,有利于防止运动员运动损伤,使运动损伤减少到最低;而且有助于教练员按时、按量完成训练计划、训练任务,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促进本项目的健康发展。运动损伤

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分析的角度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由一次外伤所造成的并有红、肿、

热、痛等急性炎症的列为“急性损伤”;凡损伤原因不明由多次细微损伤累积所致,局部呈

酸、麻、胀、疼等症状列为“慢性损伤”。损伤按照解剖学分类分为骨性损伤、肌肉损伤、关节损伤,依照其损伤程度可分为:伤后仍能按照教学训练计划进行体育锻炼列为“轻度损

伤”;伤后一周内不能按照教学训练计划进行体育锻炼,需要停止或减少局部活动的列为“中

度损伤”;伤后一周以上完全不能运动的列为“重度损伤”。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体育教学、运

动训练、运动项目与技术特点、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关。随着现代竞技体育不断向着更高、

更快、更强方向发展,高强度、大负荷的训练极为普遍,随之而来的运动损伤的比例也不断

增加。运动损伤不仅在从事专项运动训练时间短、身体素质差、基本技术不够完善的运动员

中容易发生,即使是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由于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高难度动作的不断增多,在

掌握新技术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失误而发生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不但使运动员不能参加正常

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和缩短运动寿命,而且严重者还可引起残疾。因此各国

都十分重视对不同项目运动损伤的研究。

1.2

健美操运动损伤是指在训练或比赛中,为了完成套路中A组俯撑倒地、B组分切悬腿、

C组跳与跃、D组柔韧与平衡等难度动作而造成的扭伤、骨折、脱位、挫伤、肌肉拉伤等等。

竞技健美操属于难而美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难度、险度、美态等方面的技术都要有

充分的表现,特别是在比赛的成套动作中加入了大量的难度动作,如各种大跳成俯撑、空中

转体成俯撑等。因此在训练中如果水平不够、训练不当或运动员生理、心理状况不良等就很

容易发生损伤。

高晓嶙在《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中指出体育锻炼本身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

人们受益匪浅;运用不当,深受其害。这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了解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的常见因素,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从运动损伤的因素、防治、康复和原则四方

面进行了详述阐述。金宏宝在《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因及预防的原则》中指出对于运动损伤来

说预防比治疗重要。因此在体育运动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只要我们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

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具体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损伤,从而保证体

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健康。傅上之在《运动损伤的预防》中认为通常人们缺乏一定的运动锻

炼卫生知识,出现运动损伤后不知所措,从而造成身心痛苦,严重者会导致终生残疾。所以

要对肌肉拉伤、扭伤、膝和胫骨疼痛和骨折等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预防。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运动医学的吴仙娟、王予彬在《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流

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中指出青少年是个特殊群体,因其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运动

损伤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又有其自身特点。同时青少年运动员作为后备力量,其运动损伤的发

生不仅会影响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终身影响。并通过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即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方法对运动损伤进

行有效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还从青少年的自身特点、性别、年龄、训练年限等方面进行了

相关的分析。在李丽《对青少年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中通过对16所中学的调查发现男生的

运动性损伤明显比女生多;其中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是对抗性项目,前三个项目分别是篮

球、足球、田径;损伤主要表现为关节扭伤和挫伤;下肢是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建议在体育

教学中,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体育安全教育和保护。郭长沈在《青少年运动损伤的

产生原因及其预防》中对青少年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及致伤因素进行分析,从并提出相应的

建议,为青少年运动报伤采取有效的预防。

陈翼建、黄雪琳在《中老年人网球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中认为中老年人身体器官组

织衰退、准备活动不足和技术动作不够合理是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从运动时间、运动

装备、身体重点防护部位和运动量、运动强度等方面提出预防损伤的有效方法。胡超在《中

老年太极拳练习者关节损伤及预防的分析研究》中指出损伤大多都在关节部位,并根据中老

年人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即骨骼肌和骨关节的变化, 分析了太极拳练习中关节损伤的

是由于太极拳的特点和动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并提出了预防损伤的措施。

孙政在《高校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调查研究》对5个市的6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足踝损伤最为频繁,分别占总数的38%和130%,其次是大腿和小腿的损伤,分别占15%和10%;又根据类型分类,其中最常见的损伤时关节损伤,占了损伤的51%,其次睡肌肉和肌腱损伤占31%,最后是骨折和其他类型损伤占6%和12%。王东山《网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

调查与分析》通过对网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特征、部位、种类以及造成损伤的原因进行

了调查与分析其结果表明,网球运动损伤多以关节扭伤为主,并大多集中在练习者的腕、肘、

肩及踝关节等部位。究原因与练习者所掌握的技术动作错误和关节局部负担过重有着直接的

关系。王永广《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通过对西安体院的60名羽毛球专修学生调查,其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占89.3%,男生运动损伤率为 91.9%,女生运动损伤率为 84.2%。运动损伤总次数为 92次,平均运动损伤次数为 1.6次、其中男生为 1.次、女生为 1.5次。表明羽毛球专修学生运动损伤情况严重,男生运动损伤人次高于女生。最后

通过调查结果得出羽毛球运动损伤常见的部位依次为:膝关节(30.4%)、踝关节(27.2%)、肘关节(21.7%)、肩关节(15.2%)、腕关节(5.4%)。

竞技健美操在国外开展较早,一些传统的竞技健美操强国,如:罗马尼亚、德国、立陶宛、韩国、日本、美国等,这些国家很早就建立起来完整的训练体系,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

运动损伤的研究也比较早。国外有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理论也很多,大都涉及运

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等,对于预防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英国学者Davies?Geoff 《Treating injurie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aerobics》就竞技健美操训练中出现的运动损伤以及

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进行了相关的论述。

国外竞技健美操高水平国家对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的研究为他们在比赛中取得优秀的

运动成绩,保持他们竞技健美操在世界的领先水平提供了保证。与国外一些竞技健美操传统

强国相比我国的竞技健美操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较快,而有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

的研究却很少,现有的研究己经落后于竞技健美操技术的发展步伐。这就需要我们加快有关

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的研究,为全面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水平服务。因此,目前许多科研工

作者正在积极进行有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

赵兰革、李骁君在《我国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我国普通高校竞技

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患病率达 71.25%;损伤多属于急性损伤;造成运动员损伤的主要

原因是突击难度动作和准备活动不充分;损伤发生的主要阶段是在平时技术训练时;损伤的

部位主要是腕和踝关节。廖桃玲、刘瑞峰、张金华、邱贵红《健美操运动中的损伤状况调查》

中对对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及武汉体院4所高校的健美操专选班2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论发现健美操运动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和部分上肢,其中距小腿关节发

生率最高;损伤类型主要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以韧带拉伤为主。损伤多发生在平时训练中

技术动作错误和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姜丽《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运

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中对“2004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获得各项前八名的运动员的运动损

伤做了相关分析,并用图表来表示:

损伤部位分布

手腕

肘部

肩部腰部手腕大腿臀10%颈部13%肘部8%其他8%膝关节腹部13%肩部足部9%颈部踝部小腿其他腹部6%踝部足部7%小腿1%3%13%9%膝关节

大腿臀

腰部

损伤时间

140129

120

100

80系列1时间60系列2464030

201313

0技术训练赛前准备活动素质训练比赛期间

党剑《预防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对策研究》中探讨了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

员运动损伤的现状及损伤的特点,从九个方面分析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的致伤原因、提

出预防运动损伤的对策、提高竞技健美操训练的科学化的程度。

李赞涛《浙江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中指出竞技健美操是一

个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它发展快、难度高、强伤度大、素质要求高而全面,运动员必须通

过长期、系统的正规的训练才能达到一定要求。近年来一些高校的健美操队队员之前都是从

事舞蹈、田径或其他项目的运动训练,有些甚至从未接受过专业的体育运动训练,再加上普

通高校大多没有长期的健美操队,组队多是为损为了参加某个比赛或表演,组队以后一般都

是进行短期的强化训练,短期的强化训练由于时间短,极易造成教学训练进度过快、运动员

身体负荷过重、身体疲劳、动作技术掌握不够成熟等状况。运动员身体素质达不到动作难度

的要求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运动损伤,致使损伤率偏高。

袁海龙《健美操运动中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中指出健美操运动种类较多,所学动作的

复杂性和难度性差异较大,加之有的学生协调性较差,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损伤;并

提出相关预防对策。

洪涛《对我国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74名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损伤患病率及损伤种类和受伤部位构成比的调查,发现竞技健美操规则中的D组难度受伤率最高,表现为肌肉和韧带拉伤;其次是C组中的难度,表现为查踝足和膝关节损伤。

董新军《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隐性致因分析》中指出竞技健美操在强调动作

的高难度、完美表现的同时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竞技健美操项目特点及规则的导向存在使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必然性 ,因此竞技健美操项目特点及规则的导

向就是导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隐性致因。

翁凤瑜《提高大众健美操活动中自我保护能力的必要性》中指出大众健美操活动中产生

的运动损伤是由于动作不合乎力学原理以及局部负担过重,以及健美操教学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技术动作教练水平良莠不齐训练强度与训练密度安排不合理场地器。

[1] 吴仙娟、王予彬.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8,27(2):

[2]李丽. 对青少年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9,17(2)

[3] 陈翼建、黄雪琳.中老年人网球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体育科学,2009,13(1)

[4] 胡超.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关节损伤及预防的分析研究.搏击? 武术科

学,2007,11(4) 金宏宝.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因及预防的原则.连云港师专学报,2000,(04)

[5][6] 傅上之.运动损伤的预防.中国体育报2003,(7)

[7] 高晓嶙.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中国体育报,2007 ,(7)

[8] 孙政.高校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调查研究.泰山医学报,2009,(3) [9] Davies?Geoff. Treating injurie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aerobics.2003

[10] 赵兰革、李骁君.我国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7,(4)

[11] 王东山.网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湖北体育科技,2009,28 (3) [12] 王永广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 [14] 廖桃玲、刘瑞峰、张金华、邱贵红.健美操运动中的损伤状况调查.中国医床康复2005,28(04)

[15] 姜丽.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广州体育学院,2005,25 [16] 董新军.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隐性致因分析.湖北体育,2007,26(01) [17] 翁凤瑜提高大众健美操活动中自我保护能力的必要性.体育

世界?学术,2008 [18] 党剑.预防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对策研究.科技信息,2008,31 [19] 李赞涛.浙江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现代企业文化,2008 [20] 袁海龙.健美操运动中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

[21] 洪涛.对我国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运动损伤康复学教学大纲

《运动损伤康复学》课程教学大纲 (Sports injury rehabilitation) 一、课程基本情况 开课单位:体育系 课程代码:044032 课程学时:64 课程学分:4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运动损伤康复学》,张笃超,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7 2.《运动损伤康复治疗学》,王予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7 3.《运动生理学》,邓树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4.《运动解剖学》,李世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运动损伤也逐渐增多,运动损伤康复学随之产生,运动损伤康复学是一门新兴的特殊专业,综合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基础与临床知识,是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治疗各种急性、慢性运动损伤所导致的伤病、功能障碍和残疾的预防、功能评定以及治疗等问题,包括身体、心理功能和运动技能的全面康复的科学。 运动损伤康复学是社会体育专业主要专业课程,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康复治疗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主要讲授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和运动损伤康复治疗三篇共35章,前两篇以了解和理解为主,第三部分要求掌握。能够充分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学等多学科知识,理论结合实践;了解延伸教材以外关于运动损

伤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案。 (三)课程目的: 使学生了解运动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运动系统解剖、运动卫生、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理解康复医学的基础医学理论,包括康复学特征、康复学评定、康复学技术、康复学工程等;掌握各种运动损伤的发病机制、预防措施和12种运动损伤的中、西医康复治疗方法。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 (一)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篇运动医学概论(18学时) 第一章了解运动医学的研究内容(1课时) 1.了解研究内容 第二章了解运动系统解剖(1课时) 1.了解运动系统 第三章了解运动卫生(1课时) 1.了解运动的卫生常识 第四章运动生理(2课时) 1.理解神经系统调节 2. 理解激素、水和蛋白质代谢 3.理解并掌握心血管系统调节、呼吸系统调节、运动系统调节 第五章运动心理(2课时) 1. 理解运动员心理紧张 2.理解运动员竞赛时的身心变化 3.理解运动心理能量变化、心理能量的自我调节 第六章运动员的体格检查(1课时) 1了解体格检查的内容 2理解心血管功能检查和评定 3掌握呼吸功能检查和评定 4掌握医学检查的注意事项 第七章运动员营养(2课时)

普通大学生长跑锻炼者的运动损伤调查【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体育教育 普通大学生长跑锻炼者的运动损伤调查 通过对中外文献的查阅,本文总结了与长跑有关的运动损伤详细信息,包括损伤发生率,损伤种类,损伤原因以及预防受伤的建议。 慢跑目前在欧美和国内都有着非常大的运动参与量。但是慢跑中发生的损伤也很多。 Mechelen(1992)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发现跑步者的损伤率约为37%-56%。而根据流行病学的统计研究(Clement et al.1981;Maughan,1983)显示,膝关节是跑步运动最常见的损伤部位,而髌骨软化和髌骨表面疼痛是最常见的膝损伤。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跑步中人体下肢和双脚在不同硬度的运动表面不断完成蹬地、离地、触地等一系列连贯的技术动作,承受着慢跑触地时带来的各种振动冲击。 张笑昆经调查研究得知,年轻运动员的损伤概率为40.16%,要远高于年龄高一些运动员的27.42%。这应该是年轻运动员缺乏训练的经验和自我保护的意识等原因造成的。而通过运动员损伤时间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运动员都是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发生的损伤。 肖梅,张毅经研究总结出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一些原因。1. 思想麻痹,对运动损伤的危害认识不足。2.准备活动不充分。3.学生身体素质差。4. 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赵国云,人体在跑步过程中人体需反复承受1-3倍于自身体重的地面冲击力(Nigg B.M. & Wakeling,2001)。国外的一些研究认为这重复的冲击力是导致运动损伤一个主要原因,这种大强度和重复性的应力会使人体在跑步过程中因冲击产生过劳损伤,因而运动表面在这一损伤过程中的作用让我们不能忽视。60年代后期,合成的塑胶表面就被认为是造成田径损伤的原因之一。20世纪70年代之后为了减少运动过程中的冲击负荷,研究者们提出通过改良和设计运动表面(包括运动鞋)的特性,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缓冲效果,希望能够藉此来减少并预防运动损伤。 王乃茹,黄辉,研究发现,在整个马拉松比赛过程中, 腿抽筋(肌肉痉挛) 的发生率最高, 其次是脚底起泡,原因可能与马拉松的跑程长、持续时间久、能量消耗大的项目特点有关, 与比赛时鞋袜的舒适度和赛道的路面硬度等也有关。而肌肉拉伤和皮肤摩擦伤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这是由于马拉松比赛持续时间久, 对比赛服装的要求也较高,

足球机器人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足球机器人设计 一、前言 足球运动是大家都非常喜爱的运动。让机器人来踢足球呢?听起来是天方夜谭,可是他确实存在,足球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末,是高科技与体育运动结合的产物,其目标是到2050年前后,在“可比”的条件下,一支智能足球机器人比赛队伍要能战胜当时的人类世界足球冠军队。这是从事智能足球机器人事业的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十分艰巨的挑战。智能足球机器人涉及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与感知融合、无线通讯、精密机械和仿生材料等众多学科的前沿研究与技术融合,包括动态不确定环境中的多主体合作、实时推理~规划~决策、机器人学习和策略获取等当前人工智能的热点问题。智能足球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是培养信息自动化科技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现高科技发展的生动窗口和促进科技成果实用化的一个途径。]1[ 二、国内外足球机器人发展的现状 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历史上,1997年将作为一个转折点被记住。在1997年5月,IBM 的“深蓝”击败了人类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人工智能界40年的挑战终于取得了成功。在1997年7月4日,NASA的“探路者”在火星成功登陆,第一个自治机器人系统Sojourner释放在火星的表面上。与此同时,RoboCup也朝着开发能够战胜人类世界杯冠军队的智能足球机器人队走出了第一步。 足球机器人的最初想法是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艾伦·马克沃斯(Alan Mackworth)教授于1992年提出的。日本学者迅速对这一想法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可行性分析。1993年6月,包括浅田埝( Minoru Asada)、Yasuo Kuniyoshi和北野宏明(Hiroaki Kitano)在内的一些研究工作者决定创办一项机器人比赛,暂时命名为RoboCup J联赛。然而在一个月之内,他们就接到绝大部分是日本以外的研究工作者的反应,要求将比赛扩展成一个国际性的联合项目。由此他们就将这个项目改名为机器人世界杯赛(Robot World Cup Soccer Games,简称RoboCup)。 与此同时,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将机器人足球作为研究课题。隶属于日本政府的电子技术

激光雕刻机

数控激光加工机床技术 摘要:本文介绍了数控机床的发展、数控激光雕刻机的加工原理、加工影响因素、组成及常见故障等内容。通过这些对数控激光雕刻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设计做准备。关键词:数控,激光加工 前言 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机床,数控系统能够处理加工程序,控制机床自动完成各种加工运动和辅助运动。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能够自动换刀,自动变更切削参数,完成平面、回旋面、平面曲线和空间曲面的加工,加工精度和生产率都比较高,因而应用日益广泛。它可以帮助人类完成很多危险、繁重、重复的体力劳动。[1]数控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集成和交融的产物,它涉及机械、控制、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知识库系统以及认识科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是当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之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已和数控机床的研究、应用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各院校都比较重视数控技术和控制技术等课程在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开设,使培养的学生懂得数控机床设计方面的技术。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代数控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航空航天、商业、旅游、医药卫生、办公自动化及生活服务等众多领域获得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数控技术,尤其是数控激光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使整个制造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控技术可以从某个角度折射出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和综合国力[4][11]。由于社会的需求,造就了一批从事设计、开发和使用数控加工机床的高级人才。而设计和开发的基础是对机械系统和控制理论等的理解和掌握,才能较好的使用其中的资源来进行设计。故此本文介绍了数控激光雕刻机设计的基本理论,描述了数控激光雕刻机设计的基本内容,然后再介绍数控激光雕刻机常见故障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既懂得怎样设计一个数控激光雕刻机,同时能熟练排除机床故障。 1.数控机床的发展

足球运动发展的概况和趋势

济宁市第十三中学足球教案 主备人:济宁市第十三中学体育组时间:2015年月日 教学内容:足球运动发展的概况和趋势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足球运动,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 2、了解开展校园足球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练习激情,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 教学重点:足球运动的有关知识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要有两位明星来我们的课堂做客,大家欢迎吗? 多媒体课件::马拉多纳、贝克汉姆的人像 提问:他们是谁,同学们对足球了解多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足球的世界! 二、授课: (1)、我国古代的足球: 提问学生对古代足球的了解多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小结:最早的足球游戏起源于中国,在战国时代把它称为“蹴鞠”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体育项目,主要是在宫延娱乐。再如“水浒”中的高俅,此人善于此道而升为高官。到宋、元、明朝,逐渐建立起球会的组织,如宋代民间的球会称为“齐云社”(相当于现代的俱乐部组织)。进入清朝时,逐渐衰败。

(2)、足球运动简单介绍: 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足球运动? 学生展示讨论的结果 师小结: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球的,两队相互对抗、激烈竞;足球运动目前是世界上影响最广泛的运动项目,有些国;比赛时,双方不断在换攻守,队员力争射入对方门区内;足球比赛的特点介绍:;足球运动具有对抗性、复杂性、比赛时间长、人数多。 (3)现代足球发展趋势: 师讲解: 随着近年来欧洲和南美洲的争斗,世界足球又迎来了一个高峰,中场“逼迫式”的打法风行足坛,特别是足球运动传统强国相互取长补短,使足球运动在较小的空间来迅速完成技术动作,战术的发展朝着实用、高速、简练的打法,球星的作用,各队的打法更另丰富和具有攻击性,增加了防守的难度,同时进球数的争斗白热化,吸引了球迷的注意力,也形成了一个世界上非常具大的足球产业和足球经济。 目前,我国的职业年赛开展得较好,各省市都非常重视,通过各种路径派出球员或买入国外优秀球员,使全国足球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但与世界强国的差距非常明显,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引进新观念,打好基础,中国足球才有出头之日,相信,随着全国人民的热情和政府的重视,不远的将来中国足球会以一种全新的打法称雄世界足坛。 (4)开展校园足球的真正意义

跆拳道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跆拳道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专业:体育教育姓名:韩杰学号:110111092) 摘要:目前跆拳道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项运动,各健身俱乐部都开设跆拳道运动项目,各大高校体育专项也有跆拳道项目的学习。跆拳道的特点是动作刚劲有力,有身体接触,并且属于竞技运动项目,大量采用腰部和下肢的运动,以击打对方为目的对抗性运动,从而不可避免的发生运动损伤,研究发现,损伤部位以足部,关节部位为多见;损伤性质多为软组织损伤,韧带撕伤,肌肉拉伤;最严重的是肾脏损伤及会阴部损伤,损伤原因主要是缺乏准备活动,思想麻痹及报复心理。通过文章初步了解跆拳道运动损伤的原因和如何预防治疗。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损伤预防 引言 跆拳道运动最初起源于朝鲜半岛,是一项以脚为主,以手为辅极具观赏性和激烈竞争性的体育项目,它的独特魅力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现如今各大高校都以开设有跆拳道选修课,此项运动的特点是动作刚劲有力,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属于竞技运动项目。虽然选修课中是以健康第一为原则,但由于跆拳道大量采用腰部和下肢进行较大运动量的练习和训练,肌肉和关节运动幅度加大,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这样一来不仅对学生的健康、学习、生活、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将直接影响该项目运动在各高校的正常开展。所以研究损伤的原因和如何预防非常重要。

1.损伤部位 从表1可以看到头躯干、上肢、下肢和其他部位的损伤分别13.7%、22.3%、58.8%和52.2%损伤部位中足、膝、肘关节尤为突出,分别为47、41、36人次,占调查受伤人数的20.2%、17.6%和15.5%。[1] (1)不同练习年限的损伤发生情况。练习年限不同,其损作的发生率也不同,按年限的长短长短依次为19.3%、33.3%、30.3%和17.1% 基本符合练习者的心理和练习的实际情况。初学者往往练习简单的基本动作,且自己也担心受伤,而在练习中更外小心谨慎,而练习2~3 年者,实战练习明显增加,且心理上对防护有所放松。 (2)损伤部位发生情况调查显示:损伤发生部位较广,但以踝膝关节损伤较多见,约占调查人数的45%,其次是肘关节约占12%,再次是头部损约占10% 以上损伤与他人研究结果基本相符但未曾有会阴阴囊和肾受伤的报道,此次调查发现会阴及阴囊受伤约占2%,肾脏挫裂伤住院治疗的有1例,其损伤特点与跆拳道运动技术动作特点要求其吻合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损伤部位发生频度与练习年限有关练习在1 ~2年内者损伤相对较少,且没有明显明显差别,而3 年者最多,可能是由于初学者,动作技术不太熟练,在练习过程中,不敢用全力,而4年者,动作技术娴熟,能够做出收自如,点到为止会阴、阴囊损伤多见1年的初学者,由于对护裆不太适应,而

我国足球文化文献综述培训资料

我国足球文化文献综 述

我国足球文化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每一个民族所喜欢的体育运动都或多或少的体现了这个民族的精神与性格。足球运动需要的是一种接近于人的自然本能的冲动,个性的充分发挥,进取心和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欲望,以及对足球韵律的理 解,而这种对足球韵律的理解实际上就是球员在节奏和韵律方面的天 赋,进而形成了球队的整体和谐。审视一个国家的足球风格,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该国家的文化。 二、足球文化的重要性 足球运动被称为“世界第一体育运动”。它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球,在全世界拥有不计其数的狂热爱好者。纵观世界足坛,欧洲和南美洲的 球队实最强,队员能力更突出,世界性大赛的冠军几乎全被它们包揽, 无疑他们是国际足球运动开展的两个中心。而两大洲的球队在战术打 法、技术风格上却是截然不同。对于足球的理解也是大有差异。每支实 力强大球队的背后,都是有其独特文化的支撑各种不同的足球风格正是 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外在展现。各个国家的足球队在向全世界的球迷展示 自己足球技艺的同时,更是在展示着民族文化。从世界各国的文化与足 球的关系中可以看出:文化对足球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现代足球强国足球文化 英格兰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传统英式足球长传冲吊的打法是欧洲力量型流派的典型代表,代表国家有英格兰、德国、挪威、瑞典等。其打法特点是讲究时间和空间的争夺,身材高大、力量突出、奔跑迅速,运控球动作简单讲究实效,中长传配合较多,通过中场简单快速,头球优势明显,进攻发动于后场长传或拼抢后的第二点.远射频繁,射门多为直线力量型远射和门前抢点,防守以盯人为主,个人防守面积大.抢截凶猛。 英国长期游离于欧洲的社会主流之外,甚至可以说英国只是欧洲大陆的近邻而并非真正欧洲一员,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也如此。它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宗教、政治等文明,在这些文明上喜欢进行自己独特的改 造,使之都带上自己的一种标记,以用来区别原文化,并且表现出对原

文献综述-车床功能部件开发——动力刀塔三维模型设计

文献综述-车床功能部件开发——动力刀塔三维模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 车床功能部件开发——动力刀塔三维模型设计学院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前言部分,阐明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如今,世界已进入了全球制造的时代,缩短产业链,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已成为了世界制造企业的变革趋势。面对千差万别的制造业,如何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整体的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是当今制造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对机床除了要求重量轻、成本低、使用方便和具有良好的性能外,还要求机床具有高的加工性能。如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在产品设计阶段能预测出产品 [13]性能,将对提高产品的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目前,国内的机械加工多采用普通机床、组合机床和数控机床。对于大多数零件的普通加工,可以用普通机床完成;对于一些复杂的且精度要求 [2]较高的零件,多采用数控加工中心;组合机床多用于多孔钻削、多平面的铣削。传统的数控车床的加工能力十分有限,一次装夹,只能实现车削或端面钻孔操作。对于较复杂形状类零件的加工,需要在几种不同的加工机床间经过多次加工才能完成,因此就要经过多次的搬运、装夹、定位,这样不仅造成了加工周期的延长,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由于多次装夹、定位,容易造成多次误差积累,也降低了加工精度,这些都违背了现代加工制造业所倡导的高效、高精度的要求。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加工中心及80年代出现的柔性制造系统,主要强调制造设备的柔性,即对小批量多品种零件的适应能力,重点考虑零件加工的可能性,而很少顾及产品加工过程链的长短,没能很好解决工序分散的问题。随着数控机床性

体育舞蹈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体育舞蹈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1-12 9:46:06 点击:2 摘要:体育舞蹈作为高校体育专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优美的动作、华丽的舞姿而备受广大师生喜爱。然而在体育舞蹈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技术不正确、动作失误、思想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经常会给学生带来运动损伤,极大的影响着体育舞蹈专业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就对体育舞蹈中常见的损伤以及成因进行简要分析,并从力量素质训练、准备活动、正确技术的掌握、疲劳的消除等方面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作出具体阐述。 关键词:体育舞蹈;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前言: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新兴的融合体育与艺术的体育项目,通常我们也将其称之为国际舞。体育舞蹈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技巧,在展示舞蹈技艺的同时,也散发着诱人的艺术美感。 随着现代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体育舞蹈事业也走向了新的高度。如今体育舞蹈成为了高校内一项重要的体育教育科目,备受广大师生喜爱。然而令人困扰的是,在体育舞蹈的学习训练中经常会造成机体的损伤,给学生带来身体的痛苦,同时也影响着体育舞蹈的发展。 1体育舞蹈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体育舞蹈运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运动损伤,常见的有骨折、挫伤、腱鞘炎、髌骨劳损、疲劳性骨膜炎等。不同的年龄以及不同的性别所发生的运动算上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女子损伤的机率要大于男子,年龄越小出现损伤的机率越高。在学习摩登舞的学生中,出现损伤最多的是肌肉拉伤问题,学习拉丁舞的学生出现皮肤擦伤较多。此外,丁舞和摩登舞在出现损伤的部位上也是不尽相同的,其中学习拉丁舞的学生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上下肢也腰腹部,常见的损伤有大腿肌肉拉伤、腹直肌劳损以及踱趾关节劳损等损伤,并且大部分主要是急性损伤。 学习摩登舞的学生损伤部位主要体现在胸部、颈部以及上肢,常见的损伤有肩三角肌拉伤、裸关节韧带损伤以及大腿内收肌拉伤等,损伤大多为慢性损伤。 2体育舞蹈运动损伤原因分析2.1训练因素体育舞蹈学习中学生出现损伤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便是来自训练方面,这里又涵盖主观和客观两个具体的小方面。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机体素质、思想注意力等内容。体育舞蹈运动得以实现优美的舞姿华丽的动作无不需要身体的力量以及耐力作为基础,如果学生身体素质薄弱的话,那么其身体肌群力量也不会强大,无法支撑复杂动作的完成,从而在学习和练习中造成损伤;其次,由于技术动作不到位,容易造成身体的失去平衡引发损伤;另外,学生自身的思想注意力如果不集中,会容易造成动作的偏差,给身体带来损害。客观因素主要包括训练场地、训练方法等内容。恶劣的场地条件过滑、过硬都很容易造成多发性的损伤,而训练方法如果不能够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也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例如训练内容过强超过学生的身体条件,又或者是训练方法单一,增加了身体局部的负荷量。

关于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文献综述

关于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文献综述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现代足球运动的体能训练的定义、方法、监控及其供能特点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 阐明足球运动的体能训练的理论基础以及训练方法和监控手段,总结并提出了体能训练训练过程中的注意问题和个人见解,以期为了解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字:足球,体能 足球运动是目前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而现代足球本身也在向激烈对抗、密集防守、高速度、瞬息万变的实战条件下, 要求熟练、简练、准确、地完成技术的方向发展。在其技战术特点上,表现为攻防的转换加快、攻防速度的加快及攻防的对抗激烈三个方面。 第一,攻防转换时间间隔更短,转换次数更多。由于双方攻防转换时间间隔更短,转换次数更多,带来技、战术运用次数的增多及跑位与盯人、选位而跑动距离的增加,体现了比赛更激烈、更快速、体能要求更高。 第二,攻防的速度更快。足球比赛的实质是抢占空间、争夺时间,进而有效控制球,合理处理球,最终达到射球进门取胜对方的比赛目的。谁都知道有效控制球、合理处理球是射球进门的前提,而能否控制球、处理球的条件是比赛瞬间对于空间的抢占,时间的争夺。可见时间是控制时空的最关键因素,而简练是争取时间非常必要的手段。 第三,攻防的对抗更激烈。当代足球比赛对空间的抢夺,由二个罚球区、中场为重点,逐步延伸到球场的各个角落。为获得某一特定的空间,队员相互运用身体冲撞、贴身紧逼、争抢抢断、强行突破、抢点射门等多种形式进行寸土必争的对抗,使对抗频繁又激烈。 体能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体能的表达,体能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比赛的胜负,如果运动员没有良好的体能储备,就容易造成运动机能快速下降,在比赛时失误增多,很难发挥技、战术水平。所以提高足球运动员的体能己成为世界各国强队的主要训练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姓名:林诗远 学号:20100410208 班级:10级车辆二班 第九章机械制造业的环境保护 第一节机械工业的环境污染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制造各种装备的部门,在机械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不论是铸造、锻压、焊接等材料成型加工,还是车、铣、镗、刨、磨、钻等切削加工都会排出大量污染大气的废气、污染土壤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如金属离子、油、漆、酸、碱和有机物,带悬浮物的废水,含铬、汞、铅、铜、氰化物、硫化物、粉尘、有机溶剂的废气,金属屑、熔炼渣、炉渣等固体废物,同时在加工过程中还伴随着噪音和振动。 熔炼金属时会产生相应的冶炼炉渣和含有重金属的蒸气和粉尘。 在材料的铸造成形加工过程中会出现粉尘、烟尘、噪音、多种有害气体和各类辐射;在材料的塑性加工过程中锻锤和冲床在工作中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加热炉烟尘,清理锻件时会产生粉尘、高温锻件还会带来热辐射;在材料的焊接加工中会产生电弧辐射、高频电磁波、放射线、噪音等,电焊时焊条的外部药皮和焊剂在高温下分解而产生含较多Fe2O3和锰、氟、铜、铝的有害粉尘和气体,还会出现因电弧的紫外线辐射作用于环境空气中的氧和氮而产生O3、NO、NO2等;气焊时会因用电石制取乙炔气体而产生大量电渣。 在金属热处理中,高温炉与高温工件会产生热辐射、烟尘和炉渣、油烟,还会因为防止金属氧化而在盐浴炉中加入二氧化钛、硅胶和硅钙铁等脱氧剂而产生废渣盐,在盐浴炉及化学热处理中产生各种酸、碱、盐等及有害气体和高频电场辐射等;表面渗氮时,用电炉加热,并通入氨气,存在氨气的泄露;表面氰化时,将金属放入加热的含有氰化钠的渗氰槽中,氰化钠有剧毒,产生含氰气体和废水;表面(氧化)发黑处理时,碱洗在氢氧化钠、碳酸和磷酸

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教案

足球的起源与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特点、作用、起源与发展,以及足球的基础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对足球运动的场地设施以及规则的讲解,使学生对足球运动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更多的学生来参与足球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持之以恒,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本次课的重难点 重点:足球运动的起源;古代足球起源于中国,现代足球起源于中国。 难点: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三、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理解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师讲解、学生小组讨论、小组回答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展示足球让学生认识 2、抢答问题激发兴趣 (1)、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是()被誉为()

(2)、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足球大赛是()每()年举行一次,采用()人赛制,比赛全场()分钟,分()两个半场,各()分钟,中间休息()分钟。 (3)、你所了解的七人制足球比赛全场()分钟,分()两个半场,各()分钟,中间休息()分钟。 (4)足球比赛以()判定胜负。 3、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1)、古代足球运动的萌芽与发展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从事一种足球游戏了。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滚 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到19世纪初叶,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 然而众多的资料表明,中国古代足球的出现比欧洲更早,历史更为悠久。我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匪涨亓写》里,汉代刘向《别录》和唐人颜师曾为《汉书.枚乘传》均有记载。到了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已十分盛行,成为宫廷之中的高雅活动。1958年7月,国际足联现任主席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早在三千五百年前的殷代,就有了“足球舞”。这是古代足球游戏的雏形。战国时代民间己盛行集体的“蹴鞠”游戏。及至西汉,足球己进一步发展成为竞赛性的运动。作为古代中国文明内容之一的足球,公元前四世纪即因古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发动的战争而传入中东。以后传入罗马,发展成一种把球带到对方一端为胜的竞赛性游戏。接着,这种游戏又因战争传到法国,1066年抟入英

第七章 跆拳道运动中的运动损伤与预防

第七章跆拳道运动中的运动损伤与预防 第一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一、跆拳道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 (一) 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从预防运动损伤的观点来看,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从内外因角度来说是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内在因素是指练习者的自身素质,如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等等;外部因素是指训练或比赛方法及现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等。运动损伤往往是一个复合的因素所造成,从预防损伤发生的角度看,必须了解和掌握可能造成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 内在因素:包括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身体条件指年龄、性别、体格、身体组成、体力、疾病、劳损、疲劳度、营养状况、身体柔软性等。心理素质指性格、紧张度、兴奋度、好胜心等等。 外部因素,包括方法因素和环境因素。方法因素包括质的因素(指运动的种类和运动的程度)和量的因素(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指季节、气候、天气情况、海拔高度,以及运动安排在一日内的哪段时间)和人工环境(指运动器械设备、周围环境、服装、防护器材、运动鞋、运动服装)等等。 1、身体条件 (1)年龄青少年期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对于外力的抵抗防御能力较弱;发育中的骨和软骨与成人相比也显得软弱;宵的长径生长与骨周围肌肉肌腱发育相比,前者显得较慢。关节由骨和周围的关节囊、韧带等组成,在韧带受到暴力损伤时,骨和软骨往往先出现损伤。有关学者对跆拳道运动员损伤情况作了统计研究,从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青少年组损伤最多见的是骨折,其次是扭、挫伤,而在成年组中软组织扭、挫伤占首位,骨折占第二位,不同年龄的运动损伤也有不同的特点。 (2) 性别男性与女性身体内脂肪含量有明显的差别,男性身体内脂肪含量平均是体重的13%,而女性高达23%。性别差异的另一个表现点,女性比男性下肢轻度膝内翻畸形更为多见,下肢力线的不准确造成小腿肌肉的积累性劳损,导致疲劳性胫部疼痛的症状。性别差异是女性月经期,在此期间进行大负荷训练后月经周期往往出现紊乱,造成雌激素分泌低下。这也是造成疲劳性骨折的原因之一。 (3) 体格、体力、技能 体重重的运动员比体重轻者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这是因为他们体内脂肪多,肌肉的发达度减低,身体的灵活性、耐久力相府也变差。故而在抵御造成创伤的能力上,体重者处于不利的地位。屈肌群与伸肌群的肌肉力量之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例如膝的屈肌、伸肌肌力比不平衡,大腿后群肌容易发生肌肉撕裂伤。对于技术不熟练的运动员,如初学跆拳道腿法技术的学员由于训练不当,膝关节周围韧带容易损伤。在实战或条件实战中容易造成肌肉、关节的扭、挫伤。很明

关于我国职业足球改革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职业足球改革的文献综述 提要: 足球,这项为世人喜爱的世界第一运动,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作为突破口而逐步走向市场。建立职业化足球俱乐部是商品经济条件下足球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介绍了职业化对足球的促进作用,分析了职业足球在我国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改革方案。 内容: 职业足球的发展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百年来的发展史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足球技术的进步,而且也形成了一套自身发展的理论.职业足球的成绩为世人所瞩目,特别是在80年代,在全球“足球热”的浪潮冲击下.掀起了世界足球职业化热潮.尤其以欧美两大洲高度职业化的足球发展,促进了足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同时亚洲、非洲这些年来在职业化足球促进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惊人的成绩. 足球职业化的目的,就是建立和办好职业足球俱乐部,引进企业经营管理讥制,经济上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最终目的是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 足球职业化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1.“职业化”扩大了足球运动的影响。足球运动集体性强,观众容易产生倾向性,比赛场面宏大,对抗激烈,变幻莫测,有极强的刺激性,对观众有极强的影响力,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例如日本佳能公司1985年宣布赞助英格兰足球联赛,6个月后,该公司在英国的商标知名度便从19%一下猛增到70%以上。 2.“职业化”为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按商业规律办事的“职业”足球体制,极易把足球运动所产生的显著的社会效益转换为显著的经济效益。意大利足球俱乐部1986年度交纳的国家税收就达1亿7千9百美元。职业足球运动员有丰厚的薪金,良好的训练条件,他们可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足球运动之中,必然会促进足球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3.“职业化”的竞争体制,有利于足球运动的发展。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票房收入主要取决于它的足球队的竞技水平,一个足球运动员的身价和收入也取决于他的竞技水平。这种经济收入的多寡差异是令人吃惊的,充分地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特点,以质论价,随行就市。“职业”足球体制的竞争虽然有其冷酷的一面,但是客观上促进了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叶国强在《试问足球运动的职业化》中指出,“职业化足球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商业活动。足球职业化体制在客观上对足球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世界辟围内的足球职业化体制有较大发展的趋向。”[1];同时,宋守训,张人民等在《关于我国实行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可行性与经验总结》中指出“职业化是发展高水平足球运动、提高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它已得到各足球强国的实践证明。我国已具备开展职业足球运动的基本条件。”[2]自1994年足球职业化的推广,揭开了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序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已经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职业足球管理体制我国的足球产业取得了许多成就,摸索出了一些经营开发的经验。梁国强和沈国征在《职业化是中国足球发展的必由之路》中指出,“尽管中国职业足球才刚刚起步,但成绩是显而易见地,而且坚定了中国足球发展的方向,肯定了确立的发展目标,完全有理由相信淇烫化化足球必将在中国逐步走向完善,运动水平也将不断地得到提高。”[3]然而,与足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足球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足球市场还不健全。

拨叉夹具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杨林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7-3班学号:200702010351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刘吉斌 完成时间:2010年12月12日

拨叉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综述 1 前言 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是全面综合运用有关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一次重要实践。机床夹具是在机床上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且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夹具不仅能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还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制造技术已经是生产、国际经济竞争、产品革新的一种重要手段,所有国家都在寻求、获得、开发和利用它。它正被看作是现代国家经济上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工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体现。而机床夹具是在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有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它们的研究对机械工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2 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发展 2.1 发展历史 从1949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工业中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产业部门之一,其机械加工和夹具也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这方面的水平还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机械产品质量和水平不够高,加工工艺过程不合理,夹具应用

体育文献综述-(1)

体育文献综述-(1)

文献综述 题目体育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米光明 专业班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13级1班学号541314020113 院(系)体育学院 指导教师李展(讲师) 完成时间2016年5月

体育文献综述 摘要: 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加快、范围加大和程度加深。有数据表明:“在我国20世纪 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 %,近年来已达到30%,存在心理障碍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多”。[1]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任长顺在《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良好心理习惯的形成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对健康认识的转变,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大学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他们既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还要应付社会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矛盾,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2]。曾四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中提到“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行为疗法”[3],而刘卫平、李平等认为体育教学恰恰在这方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思维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文化课,由于学生的心理思想和外部行为不宜表现,所以在课堂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多以理性的说教为主,学生的主体参与水平仅处于较低

的被动认同活动阶段,故难以实施有针对性、及时性的教育来改善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之下,体育实践课由于它具有群体性、竞争性、艰苦性、娱乐性、释放性、外显性等特点,故可以看成它是个社会活动的缩影,或者说是社会活动模拟游戏化,人们沉浸在体育实践课活动中,会感受到丰富多变的刺激,也会体验到几乎和社会活动完全相同的精神磨难与心理冲突。所以,它更易于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身体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加强主体的参与性,并充分地体验、领悟、内化,然后附诸实践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4]正因为体育教育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本课题主要是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出发,研究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种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使体育教师在课堂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大学生积极影响手段心理疾病 大学阶段是人们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的最后时期,也是人们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大多数学生离开了家长而独自生活和学习,其中有来自日常生活的苦恼、有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关系矛盾、有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即将毕业进入社会而产

核心力量对运动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核心力量对运动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核心的界定观点: “核心”一词最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一位德国医护人员Joseph Pilates提出。 Ian Hasegawa提出: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 王卫星对核心的界定: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 国内外核心力量的定义 脊柱稳定性是人们关于核心力量较早的科学研究,由Panjabi在1985年首次提出,认为脊柱稳定性主要依靠被动脊柱骨、主动脊柱肌肉和神经控制单元三部分系统联合控制,并在1989年进一步明确提出“中位脊柱”的问题。 核心力量是控制重心运转、传递上下肢肌肉力量的能力。 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Jeff Stephenson在《Core Training:Designing a Program for Anyone》的研究中提出,通过核心力量训练,特别是静力姿势的练习,能够有效提高核心集群的本体感觉,有助于运动期间维持躯干合理的动作姿势,甚至是可以使身体在运动变化中不断调整姿势从而达到运动的要求。 弗拉基米尔认为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发展腹壁肌肉的力量,使肌肉张力增加腹压升高,腹腔脏器产生流体静压强增加,还可以支持并传递一部分机械负荷和缓冲冲击,同时可阻止腰椎过度前屈。 王卫星指出核心力量的主要作用: (1)稳定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2)为上下肢传递力量。 (3)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 (4)提高肢体协调工作效率,降低能量消耗。 (5)预防运动损伤。 国内核心力量训练的问题或现状 力量素质训练存在的问题: (1)对力量素质训练计划结构认识不清 (2)忽视力量练习与专项练习的结合 (3)忽视整体力量与局部肌肉的协调发展 (1)盲目跟风,不求甚解 核心力量作为来自国外的较新的理论,某些部分被不求甚解的误会和夸大,甚至造成了某些训练方法一时风靡,比如有些运动员几乎全盘舍弃原先的训练方法,全部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来代替传统力量训练,有很多运动队短时间内全套配备了核心力量训练的器材,绳梯、平衡垫、平衡盘、小篮架、实心球、悬吊、弹带等等,而结果却可能还没有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这些训练工具和手段背后的原理,在实际训练中也不能正确和充分地运用这些器材条件,去的训练效果也并不理想,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对核心概念认识不清) (2)轻视浮躁,欲速不达 有些运动员甚至教练员在最初接触和了解某些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后,主观感觉比传统力量训练方法更为简单易行,随即产生了一定的轻视和浮躁心理,认为只需通过简单的模仿和短期的练习就可以全面开展核心力量训练,因而忽视了去分析和研究核心力量理论所包含的真正指导性意义,不对发力过程、运动角度及动作的标准性进行精雕细刻,也忽略了循序

关于校园足球的文献综述

关于校园足球的文献综述 一、校园足球的概念界定 许多人对于“校园足球活动”只有一个笼统的认识,曾桂生教授在《上海市校园足球现状的模型分析与发展建议》中认为在界定校园足球概念时,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生长发育规律等发面的因素,他分别从广义上和狭义上对校园足球的概念做出梳理。他指出广义上校园足球,是泛指校园范围内一切与足球有关的活动,是为了学生从校园足球中获取认知、品质、人际交往以及强身健体和团队合作的观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发展基层足球人口,提高足球竞技水平,以此达到繁荣我国足球事业的目的。狭义上,校园足球又特指不同学校、不同级别之间的足球赛事,它隶属于竞技运动范畴,且具有培养与输送足球后备人才的任务,其目的是多出人才和出好人才。 二、关于校园足球活动的研究综述 通过访问中国知网,以校园足球為主题,检索到相关研究的文献1443篇,在检索到的1443篇相关的研究资料中,发现针对校园足球的相关研究开始逐渐增多,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教师都在关注校园足球的发展。研究内容也从早期的政策分析,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等发面开始深入进行研究,针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具体性实质性研究逐渐增多,针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否一方面的专题性研究相对比较缺乏。 2.1关于阳光体育与校园足球的关系的研究综述 作为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开展的校园足球,校园足球是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是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的形式与手段,是阳光体育的推广模式之一。应该以培养孩子兴趣,营造良好的足球氛围为主要目的,强调重在参与,淡化竞争意识,目的是要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足球运动带来的满足和快乐。有了快乐才会有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参与,从而我们才能有足球发展的基础。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提到:足球运动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广泛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既能丰富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也对进一步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使广大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青少年学生是主体,要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参与到足球活动中来,形成青少年热爱足球、积极参与的良好风气。 在董众鸣教授的关于校园足球的研究《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讨论》中,指出校园足球活动作为深化阳光体育运动的“配套工程”,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缓解了阳光体育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校园足球的相关目标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要求相一致,校园足球活动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组成

第一节 运动损伤概述资料讲解

第一节运动损伤概 述

第一节运动损伤概述 体育运动过程中受到机械性和物理性方面因素所造成的伤害,称为运动损伤1运动损伤的分类 ?(一)按损伤组织的种类分类可分为肌肉韧带的撕裂、挫伤、骨折、关节脱位、脑震荡、内脏破裂、烧伤、冻伤、溺水等。 一般来说,严重的创伤很少,大部分属于小创伤。 (二)按运动创伤的轻重分类: ?不损伤工作能力的轻伤。 ?失掉工作能力24小时以上,并需要在门诊治疗的中等伤。 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重伤 (三)按运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分类 ?受伤后能按锻炼计划进行练习的轻度伤。 ?受伤后不能按锻炼计划进行练习,需停止患部练习或减少患部活动的中 等伤。 完全不能锻炼的重度伤 (四)其它分类方式: ?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 二、运动损伤的原因 直接原因包括内部原因:身体条件,心里素质。外部原因:方法因素,环境因素

诱因:1、各项运动技术的特点 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造成人体各部位的负担量不尽相同导致易伤部位的产生2、解剖生理学特点 某些组织所处的特殊解剖位置在运动中易与周围组织发生摩擦和挤压从而诱发损伤,如肩袖。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一)思想重视、遵循原则、全面锻炼 ?要从思想上对运动损伤的预防给予重视,并遵守体育锻炼的一般原则。 ?要加强身体的全面锻炼,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 (二)调节身体处于良好的运动状态 ?锻炼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锻炼后应注意放松活动 ?自我保护 (三)创造锻炼的安全环境 ?器材 ?设备 ?场地 (四)注意科学锻炼:渐进性个别性反复性全面性意识性 (五)加强易伤部位训练 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 ?四、常见的运动损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