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分析

浅谈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分析

浅谈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分析
浅谈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313052975.html,

浅谈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分析

作者:周磊

来源:《市场周刊》2017年第02期

摘要: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分析报告综合反应了一个地区国有企业产业布局、行业发展态势、区域经济功能、企业运营效率等情况,及时报送给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国资国企改革提供依据。由此可见,研究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03 -02

一、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分析的主要内容

每年,各级国资委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做好地方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及报表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撰写本地区的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分析报告,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开展财务分析、行业对标、风险预警、趋势预测等,对本地区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数据挖掘,总结年度经济运行特点,评估经营风险,剖析困难与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二、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分析的现状

(一)国有资产统计信息不够完整、真实

国有资产统计信息蕴藏着丰富的数据、信息和资源,是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分析的基础。但国有资产统计工作内容涵盖了一个地区所辖国有企业全年的各类业务,涉及部门多、时间跨度长、工作量非常大,各级国资委受人力、时间的限制无法全面、全级次收集汇总国有资产统计信息,导致统计信息不够完整;其次,由于编制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重财务,轻非财务”指标,以及报送的数据多数是未经审计的数据,导致统计信息不够真实。

(二)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分析过程中分析方法存在问题

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分析人员往往仅依赖国有资产统计信息进行分析,唯数据分析而分析,无法充分挖掘信息价值。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分析被误认为仅仅是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分析,利用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等,对本地区资产、营业收入、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等主要指标进行笼统的分析:一是定位不清,作用不明。很多地方国有资产营运情况报告仅仅是为了完成国有资产统计工作任务,片面追求财务分析,不能联系目前面临的不利局面,揭示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二是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分析的过程是从大结果

资产评估论文

浅谈资产评估方法中市场法的应用 1.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资产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是: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这三种方法各自从不同的途径评估资产的价格。市场法是从被评估资产替代物品的市场成交价的角度评估资产价值;收益法是从资产产出能力(或者说效用)的途径评估资产价值;成本法是从资产构建或者说成本耗费的途径评估资产价值。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适当选择评估途径和有效完成评估任务的现实可能性。 1.1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联系 评估方法是实现评估目的的手段。从理论上讲,在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中,对于特定经济行为,在相同的市场条件下,对处在相同状态下的统一资产进行评估,其评估值应该是客观的。这个客观的评估值不会因为评估人员所选用的评估方法的不同而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不存在资产的构建成本与效用严重不对称的情况,运用三种方法评估同一资产的公允市价,其评估结果不应存在太大的差异。可以认为是正是基本评估目的决定了评估方法间的内在联系。而这种内在联系为评估人员运用多中评估方法评估同一资产,必须保证评估目的、评估前提、被评估对象状态的一致,以及运用不同评估方法所选择的经济技术参数合理。同时不能机械的将各种方法得到的评估结果进行简单平均或甲醛平均得出结论,而应根据评估价值类型以及不同评估结果对应的适用性,判断出一种结果作为评估结论。 国外评估行业的实践已经证明,三种基本评估方法本身并无优劣,不能简单认为哪种评估方法就比其他方法好,重要的是评估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选择与具体评估项目相适应的一种或多中评估方法;对同一项目而言,在评估目的既定的情况下,评估师首先应当考虑尽可能使用三种基本方法,根据所确定的价值类型、项目具体情况特别是数据资料的完备程度选择评估方案,并对评估方法选择的合理性进行说明;如果选择一宗以上评估方法,应当对分别得出的结论进行综合分析,合理确定评估结论。为此,基本准则要求评估师熟知、理解并恰当运用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种基本评估方法;应当根据评估对象、价值类型、资料收集情况等相关条件,分析三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适用性,恰当选择评估方法,形成合理评估结论。 如果采用多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出现较大差异,可能的原因有:(1)某些方法的应用前提不具备;(2)分析过程有缺陷;(3)结构分析有问题;(4)某些支撑评估结果的信息依据出现失真;(5)评估师的职业判断有误。建议评估师为不同评估方法建立逻辑分析框图,通过对比分析,有利于问题的发现。评估师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除了对评估方法做出取舍外,还应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据此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便最后确定评估价值。 1.2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区别 各种评估途径和方法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资产的价值。不论是通过与市场参照物比较获得评估对象的价值,还是根据评估对象预期收益折现获得其评估价值,抑或是按照资产的再取得途径寻求评估对象的价值,都是对评估对象在一定条件下的价值的描述,它们之间是有内在联系并可相互替代的。但是,每一种

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313052975.html, 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者:靳英允 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25期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形势和发展有了很大改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经济管理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是国有企业在管理资金时存在很多问题,使得财产界限不明确,从而使得资金流失严重,因此,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及时做出相应举动,出台一些政策解决此类问题。让国有资产运营管理进入正轨,发挥国有资产在国有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国有资产;运营管理;问题和措施 从目前的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和资产运营情况上来看,我国国企对国有资产的相关监督不足,管理内容不明确。从作用上说,国有资产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经济领域的发展,对社会意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解决运营管理领域中的问题,弥补不足是当下急需要考虑的事情。只有妥善处理好其中监督和运营方式上的问题,才能改变现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而提升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一、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工作不足 我国现在的国有企业资产运营中自身最大的问题就是内部监督部门监督力度不够。由于监督力度不够,运营管理的不规范,在审计监管方面,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使得各个部门合作机制失效,导致财务监管不到位,资产流失严重。目前为止,虽然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在实际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很多的审计行为都走形式,根本没发挥实际的作用。 (二)资产管理人才缺乏 由于国有企业对资产运营管理不够重视,对资产管理相关领域的投入不够,直接导致了资产管理人才的缺乏。资产管理是一个任务繁重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而且一定要小心仔细,任何一点小错误都会让企业的损失严重。但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就让相关工作人员的待遇偏低,在这种投入和回报不成比例的情况下,就会严重挫伤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让人员流失加剧,间接让整个行业领域的水准降低。最近几年,国家推进经济转型政策,国有企业实施了改革制度,新政策的实施让现有的管理人员知识储备无法满足时代要求,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企业重视程度和管理人员的待遇,国有资产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阻碍。 (三)政府和企业的职责不明确

浅论几种国有产权处置方式的比较分析

浅论几种国有产权处置方式的比较分析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18)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市场经济行为的多样化,企业国有产权处置越来越多的出现,其中,较为常见的国有产权处置方式有解散清算、股权转让、吸收合并、股权置换等,笔者结合多年产权处置的工作实践,现对几种常见的产权处置方式的适用条件及利弊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以期对今后从事产权处置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国有;产权处置;比较分析 1解散清算 所谓解散清算,是指按照??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对所投资公司进行解散清算,公司所有股东对所持股权进行处置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不宜或者不能继续经营时,自愿或被迫宣告解散,进而进行清算,直至清算完成企业本身消灭的行为。 2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是近些年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环境下较为常见的产权处置方式,一般情况下包括协议转让和进场交易两种不同形式。但由于受《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

法》、《关于中央企业国有产权协议转让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做好贯彻落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约束,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不受地区、行业、出资或者隶属关系的限制,特别是规定了央企国有产权转让必须在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产权交易机构中进行。 以上要求决定了股权转让的特点,即限制条件要求严格,又政策性强。我们目前采用的是“由上级股权管理部门负责与产权交易机构联系办理挂牌交易,企业予以积极配合”的方式来进行。 3吸收合并 吸收合并是针对全资子公司的一种特殊的国有产权处置方式,子公司在完成债权债务清理后其资产负债整体纳入其母公司(或者未完成债权债务清理时签订被吸收方、吸收方、债权债务方三方协议),继而注销法人资格。 在笔者实际工作中,因国有企业一般具有多级法人管理体系,较常采用吸收合并方式,国有全资子公司被上级吸收合并后注销。但此模式要求亦较为严格,为防范经营和法律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施前要由单位法律部门开展尽职调查,同时出具法律意见书,同时还要与财务等部门会商确定与母公司并账时机,由各职能管理部门做好把关。 4股权置换

浅议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和对策060606

浅议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和对策060606

浅议国有资产流失与对策问题 【摘要】 进入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呈快速递增态势。本文针对企业在管理体制上的障碍以及法规不完善等方面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问题,提出了防范措施及主要对策:1、盘活资产,重点做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工作。2、分流人员,重点做好社会稳定保障工作。 3、化解债务,重点是保障财政和金融债权的安全。4、促进发展,重点做好改制企业的规范管理工作。为遏制国有资产流失入手方向: 1.尽快制定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国有企业在公司制改造过程中切实依照法律行事,将国有资产的法律保护落实到实处。2.建立健全对国有无形资产的保护体制。在严格遵守商标法、专利法及相关规章的规定来对待国有无形资产的基础上,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严肃对国有无形资产的评估。 3.建立以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为主导的国有资产流失的司法追偿制度,严厉惩治对国有资产处置中的腐败行为。 总之,只有按经济规律办事,科学地规划未来,政府及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有关法规及制度,从而提高企业业绩,减少国有资产流失。 【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防范对策 【正文】

国有资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的快速递增,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保障。但进入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也呈快速递增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800 —1000亿元。又根据有关机构计算,我国股市成立15年来,近900家国有上市公司形成了3474亿股国有股;截止2005年6月30日,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是2.84元/股,平均市场价格为4.95元/股。如果国有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和平均市场价格也按此计算,其净资产和市价总值分别约为10000亿元和17000亿元;假定全部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改对价按目前试点企业的方案“10股送3股”计算,1042.2亿股国有股、价值近3000亿元的国有净资产和市值5000多亿元的国有股票将进入流通股股东腰包;而且这一数字还未考虑股权分置改革后国有股的进一步增殖空间。所以,按目前对价水平,股改将使少数人无偿获得5000多亿元的国有股票,这完全是一种分吃国有资产的大餐行为。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 当前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流失;资产投资经营过程中的流失;企业改制重组、产权变更过程中的流失;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流失;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流失;企业营销过程中的流失;企业管理决策中的流失;企业科研技术成果开发利用中的流失。其主要特点为:一是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发生变革时期往往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高发期;二是少数企业领导干部同不法私营企业主或个体老板相互勾结利用,乱投资、乱担保和乱借款,共同侵吞转移国有资产;三是腐败分子正在从对生活资料的占有发展到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从对财物的积累发展到对资本的积累。部分腐败分子利用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产权交易之机转移侵吞国有资产就是典型;四是作案主体、作案手段、作案形式表现出多样化、复杂化、智能化、国际化,案件查处的难度大为增加。主要手法有下列数种: 1、通过不提折旧和大修理基金、费用支出挂账等方法,搞虚盈实亏,或通过虚列、多列成本,截留转移收入,搞虚亏实盈。 2、偷漏国家税收和私设“小金库”。由于管理不善,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存在账外国有资产。账外设账是使国有资产脱离监控并导致资产及其收益流失的典型做法。 3、趁新旧制度转轨和产权变动之机,有意少计国家资本金,低估国有资产或低价出售国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doc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制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下文是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欢迎阅读!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完整版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第二条《办法》第二条所说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发布的有关资产评估的法律和国务院发布的 有关资产评估的行政法规。 第三条《办法》所说的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据法律取得的,国家以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或接受捐赠而取得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形态的资产。 第四条《办法》第三条所说的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包括: (一)国家机关、军队、社会团体及其他占有国有资产的社会组织; (二)国营企业、事业单位; (三)各种形式的国内联营和股份经营单位; (四)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 (五)占有国有资产的集体所有制单位; (六)其他占有国有资产的单位。 第五条《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是指发生该条

款所说的经济情形时,除经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不予评估外,都必须进行资产评估。 第六条《办法》第三条所说的情形中: (一)资产转让是指国有资产占有单位有偿转让超过百万元或占全部固定资产原值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非整体性资产的经济行为。 (二)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以承担债务、购买、股份化和控股等形式有偿接收其他企业的产权,使被兼并方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 (三)企业出售是指独立核算的企业或企业内部的分厂、车间及其他整体性资产的出售。 (四)企业联营是指国内企业、单位之间以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投入组成的各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五)股份经营是指企业实行股份制,包括法人持股企业、内部职工持股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不上市)企业和股票上市交易的企业。 联营、股份经营的企业进行资产评估时,应对联营及合股各方投入的资产进行全面评估。 (六)企业清算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宣告企业破产,并进行清算;或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改组、合并、撤销法人资格的企业资产进行的清算;或企业按照合同、契约、协议规定终止经济活动的结业清算。 第七条《办法》第四条中所说的情形中: (一)抵押是指国有资产占有单位以本单位的资产作为物质保证进行抵押而获得贷款的经济行为。

浅谈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表现、原因及对策

本科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经济法 授课学期 2012 学年至 2013 学年 第二学期 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专业 2011级会计学 学号 201113201175 姓名阳芳玉 任课教师程诗莉 交稿日期二Ο一三年七月一日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期 浅谈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表现、原因及对策

摘要:国有资产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由于诸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国有资产尤其是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出现了严重的流失现象。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造成我国经济建设资源的极大损失,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因而,探讨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办法,意义十分深远。本文从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流失的原因以及治理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这三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国有资产表现形式原因对策 国有资产是国家得以存在,国家机器得以运转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中国,国有资产更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不仅会使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受到破坏,而且还会威胁到社会财富的积累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应当引起国家及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并从法律上探讨遏制和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 在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是很复杂的,有的表现为隐性,有的表现为显形。根据笔者的考察归纳出以下主要情形: (一)在国有资产评估时,对国有资产进行不评估,低估,漏估所造成的资产流失 这种情况表现为:在应当进行评估时根本不评估,单纯依靠某些数据(如账面值)确定国有资产的价值量;国有资产占有单位故意压低评估值以获得好处;由于主观和技术上的原因,对企业占有的国有土地和无形资产漏估;对评估值进行部门行政干预,搞指定评估,规定评估值上限使资产评估中的资产流失合法化,这些资产流失的渠道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现实利益的损失,而且国家在以后获取收益的权利也被流失掉了。 (二)实行股份制改造和国有产权交易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实行股份制改造时,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或者无偿分配给个人,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这种情况表现为:将企业的国有资产以低于市场合理价格折股;分配股利时国家股与其他个人股、法人股同股不同利,同股不同权,实行国家股不分红,不送股,不配股的歧视性政策;利用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机会,把好的车间、资产、技术人员组成新的经济实体,用完原有的资产,留下一个空壳和无人负责的债务,使银行和国家蒙受巨大的损失;在国有产权交易时,由于交易行为不规范,存在大量的私下交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三)在税收征收管理中,除国家政策、体制等因素外,因管理的漏洞使税收大量流失而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中一些不法分子违反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法律法规,偷税、漏税、骗税;二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与外商或者国内有关政府工作人员互

浅谈资产评估的应用

论文 浅谈资产评估方法中市场法的应用 申请人: 学科(专业):会计学 指导教师: 年月

摘要 资产评估是资本市场的中介服务行业。在资产评估工作中,市场法是三大基本评估方法之一,被较多地运用于机器设备、房地产等资产价值的评估场合。市场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具有简单、直观便于理解、运用灵活,尤其是当目标公司未来的收益难以做出详尽的预测时,运用收益法进行评估显然受到限制,而市场法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小。此外,站在实务的角度上,市场法往往更为常用,或通常作为运用其他评估方法所获得评估结果的验证或参考。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步伐的日益加快,市场条件更加完善,运用市场比较法就更为有效。本文仅以市场法与收益法、成本法的比较,突出市场法的优越性,最后以实例介绍市场法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资产评估;市场法;方法比较;方法应用 I

II

目录 1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研究背景 (1) 1.3 研究意义 (1) 1.4 研究方法 (1) 1.5 论文基本结构 (1) 2分析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3) 2.1 资产评估的方法 (3) 2.1.1收益法 (3) 2.1.2成本法 (3) 2.1.3市场法 (3) 2.1.4清算价格法 (3) 2.2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联系 (4) 2.2.1评估基本目的决定了评估方法间的内在联系 (3) 2.2.2多种方法评估方法得到的评估结果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 (4) 2.3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区别 (4) 2.3.1各种评估方法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资产的价值 (4) 2.3.2各种评估方法自成一体,评估结论也是从某一角度反应资产的价值. 4 2.3.3由于评估条件和各个方法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各种方法的评估效率不同4 3 市场法较收益法、成本法的优越性 (5) 3.1市场法与成本法相比较 (5) 3.2市场法与收益法相比较 (6) 4 市场法的应用条件与具体评估方法 (9) 4.1市场法应用两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9) 4.1.1需要一个发育成熟、公平活跃的资产市场 (8) III

浅谈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的区别

浅谈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的 区别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浅谈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国有资产运营公 司的区别 撰稿人许永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了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的建立将促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由原来的国资委管人、管事、管企业转为以管资本为主,原来的“国资委-国有企业”的两层结构也将转为“国资委-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混合所有制企业”三层结构。国资委是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是国有股权的持股人,混合所有制企业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的建立无疑会促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改革。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运营公司都是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都是国有资产的直接出资人代表,持有现有国有企业股权,替代国资委行使出资人的职责。虽然这两种公司都是管资本的,但实际中经营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1、对象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资本运营为主,运营的对象是持有的国有资本(股本),包括国有企业的产权和公司制企业中的国有股权。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产业资本投资为主,主要是投资实业,以投资融资和项目建设为主。

2、目标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侧重改善国有资本的分布结构和质量效益,强调资金的周转循环、追求资本在运动中增值。通过国有资本的运营,重塑科学合理的行业结构与企业运营架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着力培育产业竞争力,重点是要解决国民经济的布局结构调整。通过资本投资而不是行政权力保持对某些产业和企业的控制力,实现政府的特定目标。 3、方式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经营方式包括兼并或分立,成立合资公司、公司制改建、培育上市公司、产权转让置换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是纯粹控股企业,不从事具体的产品经营,主要开展股权运营,行使股权管理权利,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有效组合配置国有资本。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通过投资事业拥有股权,对持有资产进行经营和管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通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开展资本运作、进行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等。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价格认定工作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价格认定工作 谢启栋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保障政权运转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为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和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通过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并且能够从资产的数量、价值、结构、使用状况等多层面准确反映政府财务、资产情况,为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奠定基础。然而,当国有资产完成其使用价值,达到或近达到其使用寿命时,或者需要设备和技术更新,旧有资产达不到现实需要,在处置这些旧有国有资产方面,如何进行规范和加强管理,目前,我国尚无相关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规章和文件,笔者根据近年工作实际,从价格认定机构角度谈谈在处置国有资产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分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由政府分级监管,由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配置、处置、租借等由各行政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财政和国有资产在管理环节上只有笼统项目、数量和资产原值,没有实物,更无物品状况和使用情况,在监督管理上不规范,从而导致国有资产在配置、使用、调剂等方面既不规范,又不能达到最佳利用效率,而且往往容易出现重复配置、多头配置、无用配置、有人用没人管等,造成国家财政预算及财政资金不合理支出和浪费现象。 通常来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来源一般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取得:1、单位自行购置,由单位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实际需要进行购置;2、由单位向当地国有资产和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分管领导请示和申报,通过当地政府采购取得;这两类资产是单位根据自身工作需要而购置,相应来说量或金额较大,利用效率较高、管理也相对规范一些;3、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对口衔接需要而进行配置(按资金来源分为全额配送赠与和单位按比例出资);4、由政府、部门、社会民间机构和个人赠予和捐赠,相对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这一类资产的可用程度相对较低,有的甚至完全没有利用价值,基本上可以说可有可无。通过以上途径所取得的实物和资产,在管理方面,有些实物通过当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了登记和备案,也有些单位并未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登记和备案(尤其是上级配送及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赠予)。因而在管理、使用和处置过程中,也就不会注重加强管理,其使用寿命、性能、使用范围大打折扣。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促进资产合理配置,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成本,同时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并且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点工作。 二、我国现有国有资产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不及时在国有资产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即未对部门和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落户”,单位国有资产成了黑市户口,为以后的管理工作带来了监管上的漏洞,使其在监管上容易形成真空,难免在以后的资产处置过程中会容易形成国有资产流失、丢失、顺手牵羊、租借和使用出去后不能收回等,同时也为某些以权谋私和贪图小利之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2.虽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了登记和备案,但不严格执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加强管理,形成国有资产有人使用,没人管理。造成国有资产大大“折寿”,从而加大了财政和单位资金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工作效率和效益的有效发挥。 3.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销户”管理不严谨,流于形式,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者国有资产管理法制意识淡薄,管理不到位,制度上有漏洞,或缺乏监管,国有资产随意处置,给贪求蝇头小利之辈有机可乘,尤其是大宗或大件以及价值较大的物品,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

浅谈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对策

浅谈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其对策 综述: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做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现今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典型现象以及其根本性成因,最后对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可能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几点关于遏制和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形式原因影响对策 一、国有资产概述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 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基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而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类形式对企业投资及投资收益形成的,以及国家拨款、接管赠与等形成的各类财富和财富权力。 广义的国有资产指属于国家所有的各种财产、物资、债权和其他权益,包括:依据国家法律取得的应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基于国家行政权力行使而取得的应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国家以各种方式投资形成的各项资产;由于接受各种馈赠所形成的应属于国家的财产;由于国家已有资产的收益所形成的应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 狭义的国有资产指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的并能为国家提供未来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经营性国有资产,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经营性资产包括: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通过各种形式为获取利润转作经营的资产;国有资源中投入生产经营过程的部分。 (二)国有资产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国有资产是国家赖以存在,国家机器得以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当前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资产理所当然地承担起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物质基础的作用。由于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国有资产快速递增,成

浅谈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的区别

浅谈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国有资产运营公 司的区别 撰稿人许永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了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的建立将促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由原来的国资委管人、管事、管企业转为以管资本为主,原来的“国资委-国有企业”的两层结构也将转为“国资委-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混合所有制企业”三层结构。国资委是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是国有股权的持股人,混合所有制企业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的建立无疑会促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改革。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运营公司都是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都是国有资产的直接出资人代表,持有现有国有企业股权,替代国资委行使出资人的职责。虽然这两种公司都是管资本的,但实际中经营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1、对象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资本运营为主,运营的对象是持有的国有资本(股本),包括国有企业的产权和公司制企业中的国有股权。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产业资本投资为主,主要是投资实业,以投资融资和项目建设为主。

2、目标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侧重改善国有资本的分布结构和质量效益,强调资金的周转循环、追求资本在运动中增值。通过国有资本的运营,重塑科学合理的行业结构与企业运营架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着力培育产业竞争力,重点是要解决国民经济的布局结构调整。通过资本投资而不是行政权力保持对某些产业和企业的控制力,实现政府的特定目标。 3、方式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经营方式包括兼并或分立,成立合资公司、公司制改建、培育上市公司、产权转让置换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是纯粹控股企业,不从事具体的产品经营,主要开展股权运营,行使股权管理权利,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有效组合配置国有资本。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通过投资事业拥有股权,对持有资产进行经营和管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通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开展资本运作、进行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等。

国有资产管理知识点

第一章国有资产管理理论 一.国有资产的分类 (一)按国有资产占使用主体分类 (1)企业国有资产 (2)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二)按国有资产性质分类 (1)经营性国有资产 (2)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3)资源性国有资产 (三)按国有资产存在的形态分类 (1)有形资产 (2)无形资产 (四)按国有资产所处地域分类 (1)境内国有资产 (2)国外国有资产 (五)按国有资产形成方式 (1)自然界固有的国有资产 (2)人工创造的国有资产 (六)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分类 (1)中央政府管理国有资产 (2)地方政府管理国有资产

二.国有资产的形成途径 (1)公营经济转化形成的国有资产。 (2)国家依据法律法规取得的国有资产 (3)赎买民族资本形成的国有资产 (4)国家投入资金形成的国有资产 (5)接受捐赠,援助,转让形成的国有资产 三.国有资产税后利润的分配顺序 (1)弥补以前年度不足 (2)提取公积金 (3)公益金 (4)任意公积金 (5)股东分配 四.财产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五.国有资产:是属于国家所有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广义:是指国有财产。狭义:仅仅指企业国有资产。 六.国家拥有资产的理论依据 (1)国家经济主权是国家拥有资源性资产理论依据。 (2)国家政治主权是国家拥有非经营性资产理论依据。 (3)国家生产资料使用权是国家拥有经营性资产的理论依据。七.权能分解是一种更高级的产权结构形式。权能分解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结果。

八.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基本产权关系包括 (1)产权主体划分 (2)财产权利分解 (3)收益形式的确定 第二章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一.国有资产管理主体构成:四层次三元主体。 四层: (1)国务院(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3)地级市,区,自治州人民政府(4)县及县级市人民政府 三元: (1)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2)国有资产运营机构(3)国家出资企业 二.国有资产管理主体的特点 (1)履行所有者职能。 (2)全面管理 (3)所有权管理 (4)占有使用权管理 (5)分工管理 三.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特点 (1)国家依法独资设立

浅谈国有土地资产管理所遇到的问题

浅谈国有土地资产管理所遇到的问题 本文重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中,重点从管理部门基础工作薄弱管理工作难度大、管理部门权威性不高职能不强、土地资产处置工作还不规范、大量国有土地资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等方面对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则从行政、法律、经济等方面对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 标签:土地资产管理;所有权;资源分配 引言: 土地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我国土地资产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所以对国有土地资产管理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对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积极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部门基础工作薄弱,管理工作难度大 我国很多地区的土地管理部门基础非常薄弱,管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在一些地区,省国有土地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不超过10人,但是所在地区土地分布面积非常广泛,土地资产量非常丰厚,且土地分布带有交叉性,但是,工作人员数量极其有限,管理部门基础较弱,所以,土地资产管理的难度显著上升。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地区土地资产调查工作不完善,导致对当地实际土地资产量了解不清晰,粗放经营和浪费闲置土地资源的现象大量存在。部分用地单位不具备完善的土地管理法律意识和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而且对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工作存在明显的漏洞。 1.2管理部门权威性不高,职能不强 在土地资产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权威性不高,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土地资产监管力度不够,这会引起土地管理混乱。而且不规范的土地制度给政府的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我国所制定的土地制度有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土地出让制度以及土地征用制度等,但是这些制度中不合理的地方会为地方政府不遵守规则提供更多的借口,如《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而在《土地征用法》中又有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地上附着物”。这会使得一些地方政府以国家的名义来征收农民土地而再以发展经济的名义来出让土地,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能发生了扭曲,国家土地资产得不到高效利用,而且还损害到广大农民土地所有者的利益。 1.3土地资产处置工作还不规范

国有资产评估国有资产评估管理规定

国有资产评估国有资产评估管理规定 1991年11月16日,中华人民 __ __令第91号发布《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下面给大家介绍关于的相关资料国有资产评估管理规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正确体现国有资产的价值量,保护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有资产评估,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国有资产占有单位(以下简称占有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 (一)资产拍卖、转让; (二)企业兼并、出售、联营、股份经营; (三)与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开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或者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四)企业清算; (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四条占有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认为需要的,可以进行资产评估: (一)资产抵押及其他担保; (二)企业租赁; (三)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全国或者特定行业的国有资产评估,由 __决定。 第六条国有资产评估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第七条国有资产评估应当遵循真实性、科学性、可行性原则,依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进行评定和估算。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八条国有资产评估工作,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权限,由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 国有资产评估组织工作,按照占有单位的隶属关系,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 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不直接从事国有资产评估业务。 第九条持有 __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国有资产评估资格证书的资产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经 __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临时评估机构(以下统称资产评估机构),可以接受占有单位的委托,从事国有资产评估业务。 前款所列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办法,由 __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浅谈《企业国有资产法》(一)

浅谈《企业国有资产法》(一) 摘要]《企业国有资产法》颁布实施已一年有余。从理想与现实不同层面看,这部《企业国有资产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当前阶段,需以《企业国有资产法》为龙头,对现有法规进行清理,尽快出台配套法规、施行条例,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法律体系不断建设和完善。 关键词]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资产国资委国有资产监督 2008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以下简称《国资法》),历经三届全国人大、15年起草调研审议终于出台,并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国资法》对于有效管理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强化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头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法实施已一年有余,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部法律,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保护,还应当对它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尚未实现国有资产统一管理 《物权法》中“国家所有权”的实物形态分为三类:经营性国资,即由国家对企业的出资形成的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性国资,即由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等组织使用管理的行政事业性资产;资源性国资,即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矿藏、森林、水流等资源性资产。不同的国有资产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立法监管需求,制定一部大而全的“国有资产法”并非现实。从立法迫切性看,行政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已有国务院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行政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加以规范;有关国有自然资源的权属及其保护和开发利用等,除《物权法》外,已有《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等相关的专门法律调整。《国资法》仅将经营性国有资产作为调整对象,是符合实际的。 可见,《国资法》所规范的只占整个国有资产的很小一部分,其他庞大的资源类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部门管理的经营性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的法律规制。 二、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保护缺乏操作性 《国资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企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包括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在内的各类企业国有资产都适用该法。 目前,我国金融国有资产监管在很多地方没有到位,最重要的是缺乏统一的、非常明确的出资人。在经济生活中,非金融类产业的国有企业也会参股甚至控股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类资产和非金融类资产的划分并非完全分明。该法虽然弥补了当前金融国资法缺位的空档,即“附则”指出“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监督……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为今后的金融国资立法留有了余地,但是缺乏专门的法条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做出具体规定,目前尚未出台相关配套实施条例。实质上,《国资法》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规定过于原则化,保护缺乏操作性。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1.关于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的规定 为解决出资人缺位问题,改变以往多头管理的局面,《条例》明确指出“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国资法》基本沿袭了《条例》规定,且第11条第2款中规定:“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授权其他部门、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部门,统称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目前绝大多数非金融类的国家出资企业,都是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只有少数行业的国家出资企业,是由政府授权其他部门、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比如烟草、邮政、新闻出版,还有金融类的国家出资企业、中央一级的目前都还没有完全归到国资委(各地国资委情况不一)。这是改革还未到位的暂时现象。本法的出台,让这些“出资人”有法可依。将目前改革尚未到位的少数政企不分的出资人机构在法律上加以固化,在实践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某地方或部门基于不同利益考虑授权其他部门在非特殊领域行使出资人职责,退回到以

浅析我国资产评估事业的发展及意义

浅析我国资产评估事业的发展及意义 【摘要】资产评估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持作用。本文从资产评估的起源入手,分析了资产评估的定义、方法及风险防范,阐述了资产评估对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资产评估;方法;风险 一、资产评估的定义及起源 根据《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的定义,资产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对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的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其业务涉及企业间的产权转让、资产重组、破产清算、资产抵押以及财产保险、财产纳税等经济行为。 资产评估,起源于200多年前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熟,目前已经成为经济领域里重要的组成部分。1981年,国际评估委员会成立。1985年,第一次公布《国际评估准则》,并在日后多次修订和完善。 我国的资产评估起步较晚,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平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施计划经济,没有引入资产评估。直到上世纪80年代,实行市场经济后,资产评估也逐步发展起来,并日益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资本运作、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资产评估的方法 资产评估方法是资产评估专业人员为了实现评估目的,估算资产价值而采取的技术手段。按分析原理和技术路线的不同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方法,即市场比较法、收益现值法、重置成本法和清算价格法。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市场比较法 市场比较法,即现行市价法。是根据目前公开市场上与被评估对象相似的或可比的参照物的价格来确定被评估对象的价格。市场法根据替代原则,采用比较和类比的思路及其方法,比较被评估资产与最近售出类似资产的异同,并将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因为采用市场法,评估资料及依据直接来源于市场,所以市场法是资产评估中最简单有效、最为直接、最具说服力的评估方法之一。然而市场法仅适用于市场化程度高度发达的领域,评估对象需要处在一个有效、公平的市场环境。有效是指市场所提供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评估参照物在市场上的交易是活跃的。而公平是指市场应该具备公平

浅谈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国有资产的继续流失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并探究了引起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和途径提出了治理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治理 国有资产流失即组织或者个人通过各种手段,把国有产权的固有权益以及由此衍生的相关收益转变所有权,将资产所有权转为非国有,将权益及收益的主体转为非国有,由此带来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国有资产流失具有两个特征既国有资产流向上朝非国有资产转变,二是国有资产及其权益在没得到补偿或者补偿不充分的情况下被侵占。 1、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 1.1外资并购 我国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等现象,管理技术落后,由于过于急功近利,在进行中外合资或者企业并购中,事先并未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评估,从而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当外方对我国有企业进行并购时,存在我方低估国有资产价值、高估外商资产价值的情况。 1.2企业改制 为了使面临困境的国有企业重新焕发活力,为国有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十五大以后,国有企业普遍实行了股份制改革。但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不规范操作,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是股份制改造时,对国有资产进行低估或者不进行评估低价入股,国有资产估价过低,另外,在改革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侵占国有资产的情况。 1.3产权交易 对国有资产进行产权交易的出发点原本是为了优化资产配置效率,以达到资产的保值、增值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不

规范、不合法行为往往会引起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是产权交易中存在私下交易,把国有资产低价出卖获取个人利益;在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随意变更国有资产产权,通过私下操作改变国有资产产权性质。 1.4经营不善 由于经营不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部分针对国有资产投资、发展的决策出现重大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部分国企领导层为了开辟财源,在缺乏科学论证的情况下盲目投资,兴办小公司,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管理不当,大部分公司纷纷倒闭,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同时,部分国有企业由于分配上的不合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1.5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一些工作人员在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时,不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做事,评估过程中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根据外界因素随意压低国有资产价值,对资产评估报告弄虚作假,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1.6贪污腐败 在经济社会转型进程中,国有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制,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为不法人员留下了漏洞,利用职权或者职位之便进行贪污腐败,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2.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2.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1.国企产权管理无序,政企不分 一方面,产权管理混乱,主要表现是产权关系不清楚,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机制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部门之间协调性不强。另一方面,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政企不分的现象,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有效分离,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过度干预。 2、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不明 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主体不清晰,多头管理现象严重,在实际管理中往往出现产权多元化、产权主体虚置等情况,导致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责任主体得不到明确,无法对国有资产运营状况进行有效监督。 3.国有资产管理权责利失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