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中传考研文化研究视野下传播、技术与文化的关系

2016中传考研文化研究视野下传播、技术与文化的关系

2016中传考研文化研究视野下传播、技术与文化的关系
2016中传考研文化研究视野下传播、技术与文化的关系

2016中传考研:文化研究视野下传播、技术与文化的关系

考中传,找凯程. 凯程中传考研2014成功录取18人,其中凯程在中传艺术硕士新闻传播硕士广告学等专业获得多个状元和探花,中传考研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其中录取的学生55%是二本跨专业,所以同学们不用担心本科及专业,选择你热爱的专业,在集训营加油复习,定可成功.

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从文化研究入手,在媒介技术大流行的趋势下,巧妙地将文化、传播、技术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内,在对这些基本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之后,借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观点,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传播媒介不仅是某种意愿与目的的工具,而是一种明确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有机体,是我们思考、行动和社会关系中的矛盾的真实缩影。随后,一些学者便将视角转向詹姆斯·凯瑞开辟的研究领域,并追随他的脚步继续讨论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传播的“传递观”与“仪式观”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传播与文化,作者探讨了文化与文化研究的概念,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传播的两大分类:传播的传递观与传播的仪式观。这两种传播观念,不单纯是对传播的两种定义分类,其背后,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历史考察,在美国历史大背景及社会的历史变迁中考察传播定义与意义的变化,进而提出传播的两种观念。

传播的“传递观”源自地理和运输方面的隐喻,即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关系就如货物与交通运输设备的关系一样,传播是一个信息得以在空间传递和发布的过程,以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它强调信息的机械运动,同时,信息也被有目的地操纵着。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远距离的征服变得更加容易,而这种观念也日渐主导着我们的思想和文化。技术的功能和作用被无限放大,甚至被一些人当做了解决一切难题的法宝。技术的光芒压过了其承载的信息的意义,技术成了灵丹妙药。而信息的传播则被看做是毫

无生命的机械运动。追随并坚持这种观念的学者认为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由媒介技术决定的,并发展出了常被今人批判的“媒介决定论”。

传播的“仪式观”是詹姆斯·凯瑞重点强调并一贯坚持的观点,他借鉴了杜威的传播学思想。杜威的传播思想强调交流是参与,即交流的主体一起参与一个共同的世界,而不是共享内在意识的秘密。误解就是被扰乱的互动,而不是脑子不能融合。在《经验与自然》一书中,杜威开宗明义提出了一个看似异想天开的观点:“在所有的事物中,传播是最奇妙的。”“社会不仅因传递与传播而存在,更确切地说它就存在于传递与传播中。”杜威不仅看到了传播在社会中的具体运动过程,更强调和突出了传播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于是,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播的“仪式观”,认为信息并非是按人的主观意图在空中扩散,而是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传播不是一种简单的传递与接收、分享信息的过程,而是共享信仰与价值的表征。“传递观”的核心在于信息在地理上的拓展;而“仪式观”不是指空间上信息的拓展,而是指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它不是一种传递信息或影响的行为,而是共同信仰的创造、表征与庆典。

如今,现代传播技术为人类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极大改变着人类的体验与意识,改变人们兴趣和感觉的构成,改变通常人们对活着与对所处的社会关系的认识。麦克卢汉说过,“就像鱼并没有意识到水的存在,媒介构成了我们的环境,并维持着这种环境的存在。”同样,传播通过语言和其他的符号形式,也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周遭环境。在日趋媒介化的社会里,传播的传递观为人们如何看待媒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按照传播的“仪式观”来审视媒介,媒介不单纯是传递信息的渠道,而应该是一个舞台。它为受众提供一个场域,在此,每一个人的参与都是一种仪式化或者戏剧化的行为。从信息的传递到社会的建构,媒介实现了一次完美的转型,它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工具,传递信息、传播文化,它正在接受人类自身以及人类文化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并逐渐呈现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

文化研究视野下的大众传播

书中提到两种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式,第一种是用因果关系解释传播效果,重点在于环境的作用力,以及被设想成相对被动的接受者。它的优势是将文化现象置于社会结构的坚实土壤中或置于个体的条件作用过程中。其劣势在于对行为的预测十分含糊。另一种模式将传播当做释放焦虑的一种方式,强调的是决定行为的意义和后果。

作者分析并提出了这两种策略的不足之处,并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第三种传播学研究途径——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的目标远比其他研究传统来得平实,它不是根据支配人类行为的法则以寻求人类行为的解释,也不是把人类行为消解为其所基于的结构中,而是寻求对人类行为的理解。文化研究不是试图预测人类行为,而是试图诊断人类的意义,它将研究深深扎根于经验世界中。而大众传播是一个由互动的符号和交织的意义所构成的系统,是由人类的实际经验组成的。作者认为,如果从文化科学常常更忠实于人的本性和经验这点看,把传播学的目标设想为文化科学较为适合,更具人性。他坚持将文化的观念引入传播学研究,因为文化是一系列实践,一种人类行动模式,一种现实由此被创造、维持和转变的过程。人类就生活在由文化编织的网当中,在这个网中,人们正从事着各种形式的传播活动。所以,传播是在文化中进行的,只有把传播研究放在历史和文化中,才具有精确性和说服力。

相比此前的传播研究模式,文化解释不仅强调对受众及其经验的关注,更将传播纳入了整个文化范畴当中,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研究视野下的大众传播研究模式。作者试图冲破传统的研究框架,从旧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改变我们在传播研究领域的自我形象、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与大众媒介有关的文化概念,并重新处置效果与功能的概念问题。作者在提出传播的两种定义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传播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传播建构着文化,文化影响着传播。顺着这样的路子走下去,对传播的研究是否也应该考虑到文化的作用呢?而之前的传播研究更喜欢从微观、局部入手,将传播从文化中剥离出来进行研究,虽然也取得了某些成果,但与文化研究对人类意义的终极关怀相比,似乎显得微不足道。

即便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但都不可否认詹姆斯·凯瑞的努力,他揭示出传播人性化的一面,并赋予其灵动的色彩。接下来,该思考的则是如何将这种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的媒介操作中去,让每一位受众都感受到传播的生命力以及传播中文化的魅力。

技术与文化

在第二部分,作者将传播技术从传播活动中剥离出来,单纯从技术角度讨论技术对文化的影响,并借鉴英尼斯、麦克卢汉开创的媒介技术理论,在英尼斯的研究成果上展开技术与文化的讨论。

按照英尼斯的观点,任何传播形式都有偏向,以传播的本性,它最擅长缩短发送信息的时间并控制空间,或强化集体的记忆与意识并控制时间,当有些团体开始控制传播形式并在政治上将他们的利益与传播性能联系在一起时,这种偏向就固定为一种垄断。现代传播的进步一方面扩大了信息的接收范围,同时,发布点却变得更狭窄,信息与知识的垄断更加严重。

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交往方式,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文化与社会结构,甚至还产生了一些政治问题。学者们纷纷表现出对技术的恐惧,将一切罪恶都归于技术本身。事实证明,技术本身确实在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以前的面对面的口语交流被网络中的虚拟对话取代。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人们正日渐被媒介技术凝聚在一起。可在这看似充满希望的表面背后隐藏着更加令人吃惊的事实。例如,技术带来的信息与知识垄断。而这样的垄断不仅与政治有关,更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如何阻止这种破坏呢?英尼斯感到,只有通过刻意减少技术与技术挂钩的机构的影响,通过艺术、伦理、政治领域的教化,才能阻止现代社会中文化的消亡。他强调恢复口语传统与对话交流,以此来抵抗技术文化的破坏性。

作者认为英尼斯的分析与建议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枉费心机,他没有就电子革命的好坏做出评价,而是提出了知识分子在电子革命中应承担的职责。第一是去除电子至上论

的神秘性。技术只是一台机器,一种工具。技术不是万能的。第二,知识分子应通过批判性的研究,以容易引起共鸣的语言与受众进行沟通,让人们感受到艺术、伦理和政治的价值。

詹姆斯·凯瑞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情结的学者,他没有批判家犀利的语言和咄咄逼人的锋芒,而是以一位温和的建设者的眼光审视当下的技术变革,积极从自己所属的领域——知识分子中着手,努力探寻可以让更多人受惠的方法与路径。

媒体世界的未来可能不是由我们所完全创造的,但它肯定是由我们所发现的。有关媒介的传奇和技术神话还在被人们演绎着,而詹姆斯·凯瑞为后人打开了一扇门,这不一定是通往未来的大门,但穿过它就是一条不同的道路,迎来的将是有文化相伴相随的传播旅程。

参考文献:

①【美】詹姆斯·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版

②【美】彼得斯著,何道宽译:《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版

③【加】哈罗德·英尼斯著,何道宽译:《传播的偏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大众文化的利弊

大众文化的普及利大于弊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便以铺天盖地之势,迅速蔓延到电影、电视、音乐、文学、广告、商业、旅游、网络、时装等众多领域,迅速抢占了人们的文化视野。大众文化以其强大的市场占有力,使主流文化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如何界定大众文化,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大众文化这个术语是从西方引进的,传达的是一种后现代主义思想。 我国对大众文化最准确的定义是说:“大众文化”是一种产业文化,它是为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现代大众传媒传播手段进行大批量生产的一种文化,具有娱乐性、商业性、科技性、传播性等特征。 今天我方判断大众文化的普及的利弊标准在于:看其好的一面是否大过其坏的一面。这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对此我方有以下几个论点:第一:大众文化的普及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促进个性的解放。像我方三辩就很喜欢看《天天向上》、《非诚勿挠》等电视节目,这些电视栏目都在以新形式和新方法,来让8090后们能够在休闲娱乐的轻松状态中接受正面的价值,从而提升他们面对生活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其幸福感。 从金庸小说入选高中语文读本,到周杰伦的《蜗牛》入选为爱国主义歌曲,这都说明大众文化在实践功能上,具有加强民主、解放思想倾向和消解神圣、提倡个性的作用。事实和全球的经验都证明,只要避免了低级庸俗,过度娱乐等缺陷,大众文化对于社会的正面价值的弘扬有其积极作用。 第二:大众文化的普及有利于加强国家的世界影响力,就以美国的大众文化为例,它所产生的全球性影响,是其他文化难以望其项背的。如:好莱坞大片的全球影响力,奥斯卡金像奖在影坛上的地位。这些作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为全球所瞩目。 像近年相继辞世的迈克尔·杰克逊、惠特尼·休斯顿等超级歌星,虽然都受到诟病,但其全球影响力依然巨大。而像Lady Gaga这样的风格的歌手更是成为一股旋风。大众文化的旺盛活力对于美国文化的全球影响无疑是具有促进作用。假如我国也有几个像默多克那样的大的传媒集团,有数十家、数百家具备全球影响力的报纸和杂志,有像好莱坞这样的世界电影之都,那么中国的声音一定可以传播得更响、更远。 第三:大众文化的普及已溶于生活,成为了寻常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像氧气一样的重要存在。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它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而觉醒,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而成长,在短短的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迅速发展壮大。 如今,大众文化已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学者将大众文化概括为“广播电视中的大众文化、报刊书籍中的大众文化、日常生活中的大众文化三类”。从这个角度出发,大众文化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录像、广告、电视连续剧、娱乐节目、言情小说、畅销书、服饰、流行语等等几乎成了生活的全部。真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这些大众文化现象的装点,生活该是多么的苍白和乏味。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属于大众的时代,大众文化正以马踏平原的气势,横扫千军的魄力,擎起世俗生活的一片天。

儿童文化视野下的幼儿园课程建设

儿童文化视野下的幼儿园课程建设 摘要:幼儿园课程应回归儿童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着重阐述了儿童文化视野下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儿童文化;幼儿园课程建设;幼儿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过度追求理性文化,过分追求技术,体现于课程之中,人们过分强调课程的科学价值,而忽视其文化功能。然而,从教育产生之日起,课程就担负了继承与传播文化的作用,作为对幼儿启蒙性、教育性的经验,幼儿园课程更应向幼儿传递文化,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成人不应忽视幼儿的发展需求,单纯地将幼儿看成掌握知识、创造未来经济价值的工具。鉴于此,笔者认为,幼儿园课程应回归儿童文化,唤醒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文化意识,体现其文化价值。因此,本研究将着重阐述儿童文化视野下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建议。 综合前人研究,笔者认为,儿童文化有两层含义:从儿童精神和儿童人文哲学层面来讲,儿童文化是儿童精神世界的外在反映,其有自己的逻辑和规则,具有游戏性、诗性、

童话性、梦想性、好奇性、探索性等特点;从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关系的角度来讲,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不应对立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成人文化应尊重儿童文化,既能认识其共性,更应认识到两者的差异,对儿童世界及内在逻辑应给予充分尊重。然而,目前儿童文化在成人文化的控制、渗透下面临危机,亟待社会关注与保护。下面笔者将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角度阐述幼儿园课程如何回归儿童文化,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四点。 一、课程目标应回归儿童需要,适宜儿童发展 美国教育家泰勒认为,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与设计的首要环节,决定了课程设计的方向与内容。因此,在制订幼儿园课程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切身需要,摈弃过分追求知识增长,回归儿童情感体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推动儿童幸福成长。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1.让儿童发展成“完整的人” 幼儿并非缩小版的成人,其具有自主性和整体性。儿童的世界是主客一致的整体混沌的世界,其感知是情感与动作的结合,其需要五彩斑斓而又丰富多彩,因此,幼儿园教育应促进幼儿自由全面的发展。在这种幼儿发展观的指导下,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设定应防止片面追求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应全面考虑各领域下儿童经验的掌握,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民俗文化节策划方案

民俗文化节策划方 案 1

民俗文化节策划方案 【篇一:民俗文化节策划方案】 民俗文化节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统和美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开展“民俗文化节”活动,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把民俗文化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把民族精神的传承与道德好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本活动为期一个月,从“五一”劳动节放假回校开始持续到端午节,在此期间展开关于名俗文化的各项活动。 活动流程 第一周: 1、关于名俗文化为主题的校园、班级文化的布置。 2、主题班会的开展。 第二周: 1、手抄报的评比。

2、周五班级板报的评比。 3、诗文朗诵比赛。 第三周: 1、“名俗文化”为主题的书画评比,展览。 第四周: 1、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周五下午开展的关于端午节的校园传统小游戏。如包粽子,用雄黄酒在孩子脑门写“王”,插艾叶,做香囊、编蛋带,撞蛋等。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全过程,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人民是最大光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1.在此期间学校每周一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学校、爱集体、文明守纪、文明礼仪等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性强。 2.充分利用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俗文化。专题为“民俗文化润我心”“民族精神代代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宣传和介绍,在校园内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及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出来进行推广,对活动中典型的事例及时进行宣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氛围,确保活动有条不紊,丰富多彩。 (1)张贴有关宣传标语;把学生的优秀书画、摄影、制作成一幅幅壁挂,点缀教室、走廊,达到既美化环境,又鼓舞学生、启迪学生的目的。 (2)各班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组织学生背礼仪规范、看经典书籍、唱文明礼仪歌曲、办手抄报和黑板报、写文明礼仪文章等。(3)建立班级名俗文化学习园地,形成独特个性的班级文化。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进行民俗文化及民族精神教育 1.加强各种民俗节日的宣传,营造学习氛围。 2.将民俗文化与的主题班队会活动相结合,创新活动载体。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群众文化建设研究

一、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形成多元文化冲突的格局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新的科技革命加速了这种趋势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受到了深刻影响,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和交往更加密切。在经济全球化为先导的影响下,文化全球化应孕而生。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都不同程度走向世界,它们在相遇中互相吸收、融化和调和,其内容和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逐步整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 改革开放使中国不可避免要加入到全球化大潮中,在开放的环境中,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文化进入中国,并带来了不同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社会文化模式由一元独霸变为多元并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旧的文化系统仍然活跃,新的文化模式正逐渐形成,两者在相互碰撞中形成了当今中国社会转型中多元文化冲突的格局。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曾经发生过三次冲突。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次是新文化运动。如今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新的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的健全等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再一次发生冲突,并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领域中显露出来,这就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冲突、民主政治与封建专制的冲突、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冲突。具体表现为对外开放与封闭传统的冲突、法制与人治的冲突、核心家庭与传统大家庭的冲突、创新思维与惯性思维的冲突、求强心理与求稳心理的冲突等。当今中国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传统文化模式的解体和现代文化模式的建立,旧文化在冲突中被审视、被否定和被取代,但传统文化中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粹将继续被现代文化所接纳吸收和传承。 二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当今世界在迅猛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全球各文化体系之间相互开放、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其规模是超乎想象的,文化全球化势不可挡。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上,异质文化之间正发生着激烈的交流与碰撞。由于话语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不同,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但同时又带有很大的复杂性。西方因其在经济、政治、教育和科技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它在文化上也占有优势地位,因而,西方文化在向我国输入中体现出文化霸权倾向。中国的本土文化在“文化霸权主义”面前受到强烈的冲击,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遭遇到西方文化的侵犯、取代和挑战,民族文化产生了认同危机。许多人在看到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后认可了它,但又注意到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侵略,从心里又仇视它。人们对本土文化抱有优越感和自豪感,对外来文化是一种本能上的抵触与排斥。人们担心西方文化介入后,传统文化面临被消弱甚至消灭,他们对其采取排斥的态度,于是在社会转型期,人民采取了“即中即西”的文化模式。 Vol.33No.11 Nov.2012 第33卷第11期2012年11月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群众文化建设研究 黄敏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面对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的中国文化领域的多元化趋势,政府与社会在共同建设与繁荣群众文化的行动中,应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调查等方法,对影响群众文化建设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探索出适合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理论观点与实践途径,以实现群众文化建设的系统化、层次化和功能化,切实体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关键词: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以人为本;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1-0170-03 170 --

_澳大利亚电影_课多元文化视角建构的探索

“澳大利亚电影”课多元文化视角建构的探索[摘要]电影作为一个语言和文化的完善结合体在电影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传递文化作用。“澳 大利亚电影”课是一个范例。它说明了电影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建构着多元 文化认同和理解。作为高校四级后文化拓展课程,“澳大利亚电影”课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 养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澳大利亚电影”课 多元文化理解 建构 一、研究背景 “澳大利亚电影”课是北京大学非英语 专业大学生在完成国家教委规定的大学英语 四级学习后,选修的语言文化类型的拓展课 程之一。作为一门四级后的语言文化课程, “澳大利亚电影”课一学期给学生展示5部 反映这个国家社会文化的影视作品:《澳洲 乱世情》(Australia),《加里波利》(Gallipoli), 《防兔篱笆》(Rabbit Proof Fence),《悬崖 下的午餐》(The Picnic at Hanging Rock),和 《钢琴别恋》(The Piano)。通过电影这个 视听艺术的窗口,电影课教学帮助学生了解 今天澳大利亚多元的社会文化形态,拓宽文 化视野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对多元文化认同和 理解。澳大利亚是一个实施多元文化政策的 国家,认识这样一个国家,也是构建二十一 世纪青年学生跨学科知识框架中不可缺少的 一部分。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元文化视角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im)最初是著名心 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建 构主义观点坚持语言输入实际上是学习者的 主动建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输入,而 是通过原有的知识系统与新的输入之间的相 互作用建构他的语言能力。[2] 这一理论是认 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 主义的进一步拓展与升华,是素质教育的理 论基础。学习者在一定的语境下,借助他人 的帮助或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建立事 物的性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学习者是在 周围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对 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以 发展。建构主义倡导学生是建构知识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3]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英文电影也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是学习 文化的过程。文化的概念不是先天所有,是 通过后天习得的。澳大利亚与中国有着截然 不同的文化。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属于跨 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是对不同民族文 化之间差异进行的研究。研究跨文化交际的 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4] 三、个案研究:以“澳大利亚电影”课 为例 北京大学自2009年起为非英语专业大 学生开设了大学英语四级后的拓展性文化课 程“澳大利亚电影”。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 主体的形式。首先学生课前需要根据教学计 划对要讲评的电影进行大量的背景资料阅 读,以便参加课堂电影讨论。其次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主导的分析作品和讨论,教师只是 指导者。 (一)研究问题 本文研究将回答以下问题。 (1)学生如何评价一个学期的“澳大 利亚电影”课?(2)学生怎么样看待通过 电影方式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 (二)研究对象 58名学生中,男生38人,女生20人。 平均年龄20岁。在2009-1010学年第一学期 选修“澳大利亚电影”课。 (三)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首先基于58名选课学生的问 卷调查,然后将问卷数据输入SPSS(10.0) 统计软件。笔者又从58人中随机访谈8名 学生,其目的是了解学生如何通过电影来建 构多元文化的理解。 (四)结果与讨论 1. 电影课堂教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拓宽 学生的文化视野 电影语言传递着文化符号和意义。电影 课堂教学将文化意义展现给学生。学生对电 影语言的理解就是对文化意义的理解。澳大 利亚电影教学的目的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个 国家的多元文化观念。下面的表1是个量表。 它反映了学生对电影课堂教学中文化建构功 能的看法。 (表1 :学生对“澳大利亚电影”课的总体评价) 平均数和众数反映了统计学意义上的多 数水平和集中趋势;中数表示学生对澳大利 亚电影喜欢的程度。表1中的平均数8.1739 和众数8说明学生普遍认为“澳大利亚电影” 课上讨论的5部电影不仅增加了他们对澳大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0.10.046 利亚多元文化的认识,同时帮助了解澳大利 亚历史以及多元文化政策。由此可见,电影 能够成为学生了解文化的有效途径。表1的 中数8反映了大多数的学生喜欢这种以学生 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并认为它能够有效地帮助 获取文化知识。 访谈中,一个学生说,“5部电影让我 看到了澳大利亚社会并不完全是我以前了解 的以白澳文化政策为主导国家。在这块土地 上,200多个民族共同创造出的一种新的生 活方式,同时,澳大利亚政府也因此建立起 多民族和谐共存的社会形态”。另外一个同 学说,“二战后世界各地的移民大量涌入澳 洲,使得这个国家今天成为200多个民族的 独特组合。这些电影让我觉得澳大利亚一定 是一个没有身份证的国家,没有人去关注别 人的身份。只要生活在那片国土上,就会得 到足够的信任”。学生喜欢通过电影这种视 觉艺术来增加对文化的理解。文化不是仅读 一些东西就可以理解,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 比如电影、视频等调动各种感官来体验的过 程。下面表2的结果显示了72%学生选择影 视资料作为他们理解文化最好的手段,这个 百分比远远高出了喜欢文本形式的学生人数 (23%)。 问卷题目选择人数百分比 文本资料1323% 音频资料35% 影视资料4272% 总数58100% (表2 : 学生眼中对了解文化最直接的媒体形式) 电影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和文化 最直观、最生动、最深刻的反映。今天的大 学生都是80后、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 多媒体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与他们的长辈相 比,他们更容易通过视频感官刺激来获取知 识。充分利用电影课来传播文化价值观,拓 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以及建构多元文化认同是 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澳大利亚电影”课堂讨论也是建构文 化理解的一部分。澳大利亚除原土著居住民 以外,人口的大多数是移民的后代。在讨论 过程中,有的学生质疑澳大利亚移民的文化 和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共存的可能性。不同 文化的人看世界的方法不一样,如何在一个

大众文化视野中“审美疲劳”的由来及其内涵

大众文化视野中“审美疲劳”的由来及其内涵 当人们打开电脑,连接因特网,点击各种搜索引擎,在搜索栏中输入“审美疲劳”一词进行搜索,搜索结果有上万条甚至十几万条;当人们打开电视,欣赏主持人的谈吐与风度时,耳朵里也时不时地被灌入“审美疲劳”一类的词;当人们展开报纸,赫然醒目的带有“审美疲劳”字样的标题会映入眼帘……“审美疲劳”作为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流行语,已经广泛地渗透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然而,作为流行词汇的“审美疲劳”是何时进入大众日常生活的?在大众文化视野中,它又有怎样的内涵呢? 一、“审美疲劳”一词的由来 “审美疲劳”一词源于何处?据笔者考证,“审美疲劳”较早出现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些文章中。高鸣鸾在《品小品——戏剧小品研究概观》中谈到:“多年积累起来的审美疲劳便驱使人们近似疯狂的逆反心理,抵制一切陈旧的、固定的、灌输性的、模式化的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这种厌旧厌同的普遍心态同现代人的求新求异心理一拍即合,成为新时期我国大多数欣赏者的一种重要审美趋向,而喜剧小品从两个方面正好吻合了这种需求。一是它以一种不同于人们所谙熟的各种艺术样式出现,使人耳目一新,于是观赏者对旧的艺术样式产生的审美疲劳顿时得到化解。”陈孝英在《徘徊于十字路口的电视晚会喜剧小品》中说:“喜剧小品之所以至今仍不降温,正是因为它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凝练性、瞬间性或片断性、精巧性、喜剧性)消解了中国观众对熟悉的艺术样式和僵硬的艺术模式所积累起来的审美疲劳,顺应了种种大众审美心理和审美趋势(例如求新求异、追求快节奏、寻求娱乐、要求倾吐心声等),成为中国当代戏剧革命(市场化、现代化)和喜剧启蒙(本体化、现代化)的一名马前卒。”很显然,在这两篇文章中,“审美疲劳”属于活用的美学词汇。 2003年底,冯小刚执导的贺岁影片《手机》中有一句台词:“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总会有些审美疲劳。”因冯小刚在此的点睛妙用,原属于美学用语的“审美疲劳”迅速成为2004年不少人时髦的口头禅,一下子流行开来。这个在电影中形容夫妻感情出现问题的新词,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因长期与没有变化的某人某事接触而产生厌倦、麻木心理。比如,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年年岁岁花相似——审美疲劳;办公室里每天看着几张同样的面孔——审美疲劳;男明星阳刚有余才气不足——审美疲劳;好莱坞大片有名无实——审美疲劳…… 随着这一词语应用的泛化,其词义被进一步扩大化,人们借“审美”一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只要你被什么弄烦了,都可以宣布遭遇审美疲劳。在日常生活中,大众基本上每时每刻都可以用这个词为自己的郁闷开脱。 所以,作为流行词汇的“审美疲劳”在2003年年底冯小刚执导的新年贺岁影片《手机》上映之后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二、“审美疲劳”的内涵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优势文化输出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优势文化输出 【摘要】随着信息流动的全球化和便捷化,随着中国学者与世界学术界交流的更加正常和频繁,我们对于文化冲撞和文化差异的认识比过去也更深一层,经济全球化的大势对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播生成了新的历史要求:即文化间不能只强调特性,不讲共融;不能只求彼此并存,不求相互适应。分析中国经典文化传播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问题和优势,从而对对外汉语工作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中国经典文化文化传播软实力文化自觉 Superior culture output in the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Long Yixuan 【Abstract】With the globalization and facilitation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becauseChinese scholars communicate with the academic world more and more regularly and frequently, we have deeper understanding about culture shock and culture differences than in the past. Result from the trend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e have to make some changes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to adapt to the new circumstance. We can not only stress characteristics and ignore commun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we can not just co-exist with each other, not seeking accommodation.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which China is facing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o know how to teach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more reasonably and efficaciously. 【Key words】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of culture Soft power Cultural consciousness 前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来说可谓是深不可测。因此,将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播列入现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轨道刻不容缓。对于中国经典文化传播我认为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璀璨闪耀,精华多如恒河之沙,但在人们惊呼“文化断层”的现代,它们却备受冷落,宛如佛教故事中所说的“梓中宝藏”不为后人所知,致使宝物空留,无法发挥作用,要知道经典文化除了《三国演义》《西游记》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对中国经典文化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一些备受争议的都市文化传播方式出现在大众的视线当中。诸如请歌星演唱经典诗词,以媒体炒作的方式曲解经典获取名利等。什么是中国经典文化,如何做好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播工作,这是探求

文化视域下的建筑地域性

文化视域下的建筑地域性 The Architectural Regionality from the View of Culture 编者按: 建筑的地域性在建筑创作理论领域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本期论坛侧重从建筑文化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的地域性,试图将论题引申到文化层面来讨论这一议题,这对于我国现代建筑创作是非常有益的。 今天恐怕很难有人能够否定文化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但是如何正确的认识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相互关系,如何从文化的深度去解读建筑地域性的本质,仍有很多疑惑。我们可能无法得到一个满意的最终答案, 然而这种探索本身就是非常有价值的。 客座主编:刘大平 地域建筑的文化意义 ■徐千里 重庆渝中区人民政府 副区长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兼职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兼职教授 “在文化视野中讨论建筑的地域性”这个论题本 身就显得意味深长,相关的问题似乎反复被人们关 注和讨论,却又常常得不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那 么,究竟该如何切入和思考这一问题呢?我试图调 整一下看待和讨论问题的角度。 本来,建筑的地域性—或者其他一切事物的 地域性—本身就是只能在文化意义上理解和讨 论的。那么,为何我们又要反复强调“在文化视野 中”谈论地域性问题呢?这显然与全球化和现代化 有关。当今许多人担心,在全球化和现代化面前, 传统性和地域性将逐步消失,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 没有差异的单调世界。因此,有关建筑地域性的讨 论,大多是出于一种担忧,即在全球化、现代化背 景下如何避免地方文化的丧失。对此,人们采取的 策略往往是以某些地方固有的建筑方式,特别是特 定地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来对抗全球化、现代化 的趋势和影响。然而事实上,这种对抗往往显得苍 白无力,它们不仅未能使今天的城市、建筑更加符 合人们的期待和需求,反而使之更加脱离现实、脱 离生活。 在我看来,在这里至少可以提出两个值得讨论 的问题:一是地域性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二是 地域性建筑文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首先,我以为,对在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地 域文化丧失的担忧其实是不必要的。地域性与全球 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并非决然对立。任何文 化都是在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演进和发 展的。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地域性 与全球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融合更是日益明 显,并表现在方方面面。而上述担忧很大程度上只 是起因于某种想象的对立,并且只是少数知识精英 从概念到概念的推理。曾有评论者指出,其论证的 方法通常是:“甲引用乙来论证丙,丙引用甲来论证 乙,循环往复,无休无止,两轮循环下来,已经是 雷声轰鸣,震耳欲聋了,担忧就此成为事实,不再 是想象了①。”然而,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普通公众 似乎并没有感觉到这一问题的存在,他们并没有感 到自己的本土性或地域性在经受危机。“这些最草根 的普通民众抱持如此态度,确实很奇怪,因为他们 是本土性的体现者。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 精英们的悲观预测虽说震人心弦,却是脱离实际的, 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那种危险;相反,他们 看到的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全球与本土的融合。 在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中,传统和现代、全球和本土 已开始交融,并且继续在融合。这种交融对一个正 在转型的社会来说,是最理想的状态;相反,如果 出现对立、泾渭分明,乃至水火不相容,那就糟了, 那意味着转型遭遇了严重的障碍①。”我非常赞同这 一观点。我以为,我们应当珍惜这种融合,促进这 种融合,而不应夸大对立,更不应制造水火不相容。 文化融合的实例俯拾即是。也许比之建筑,日 常生活中的事例更便于理解。比如吃饭,中餐和西 餐。在中国以中餐为主,但西餐也在悄然流行,逐 渐被更多的中国人所接受。那么随着全球化,西餐 会不会取代中餐、消灭中餐呢?肯定是不会的。这 不仅因为饮食习惯是最顽固的本土和地方特征,不 会轻易改变,而且因为中餐和西餐正在彼此渗透, 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这就是文化的融合,它说 明一个问题:当地域性面对全球化时,它有能力维 护自己,一如既往地生存。全球化和外来的东西不 可能消灭本土性和地域文化,它必须适应地域性文 化环境,与地方文化相融合,才可能扎下根来。所 以,没有融合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人们一般认 为经济全球化将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 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和地 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形成全 球性的既同又不同。也就是说,地域性没有消失, 反而渗入全球化,形成全球的多样性。总之,全球 化与地域性可以共存也必然共存。在全球化过程中, 地域性将自然延续,并在新的环境下调试自己,形 成文化融合。我们需要警惕的倒是另一种倾向,即 狭隘的地方主义和保守的传统主义。这种倾向借口 弘扬地方文化,从推崇传统出发而走向复古,显然 并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地域性文化,而必然是脱离 6

挖掘民俗文化

作文采风,风采文作 ——浅谈民俗文化在初中作文中的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树立生态语文的实践观念,引导学生关注本土的民俗资源,实现语文学科与民间文化的有机整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热爱民俗传统,传承祖国灿烂的民俗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增添学生作文底蕴,使学生的文章在文化作文风靡一时的今天独树一帜。 一、采集民俗成系统 民俗文化正在全球化浪潮中逐渐迷失,对于每一个华夏儿女来说收集民风民俗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不同的风俗,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利用每一个接触了解的机会,采用尽可能多的形式去了解、记录风俗习惯。并且抓住那些有着特殊含义的民俗去深入了解,把握民风民俗与自然变化、人类活动的关系,按照一些特征把景、事、人串联起来,从而形成自己对于当地民风民俗深刻印象和独到见解。就比如说南方以大米为主食,形成了粽子、糍粑、甜糕、米豆腐等特色食品,而北方的主食则是面。我们四川彝族的彝族年、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摔跤大会等,这些都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闪光点。 二、品味素材思泉涌

当然,有着这么多的素材并不足够。作文出了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以外还要考查考生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阅读视野、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因此作文素材的整理和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觉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就此做以下的梳理。 熟悉至少一种民俗习惯。这样的民俗要求鲜明又亮点。我们要了解这个民俗的形式,历史来历,发展变化以及现在人们对于这民俗的看法。 贮藏至少两三个民俗细节。光记住这些细节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玩味生活细节,找到感动自己让自己深刻记忆的瞬间,揣摩出触动自己内心的原因,挖掘出这些民俗瞬间包裹的核心价值。这些价值包括自然的,社会的,甚至伦理的价值。通过这些反思当下社会的麻木、无奈、缺失、困境及潜藏的危机,从而引出更深刻的东西来,并试着在民俗文化中找到解决现在社会问题的答案。 三、立意高远则文胜 唐代王维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张彦远也说:“意在笔先,画尽意在。”“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立意有高低深浅之分。清代王原祁说:“如命意不高,眼光不到,虽渲染周致,终属隔膜。”这就是说我们写好一片文章,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恰当的立意。 当然,立意还需新颖,需要我们发现生活中与众不同的美,融入我们自身的观点从而来表达我们对祖国民风民俗的热爱,对祖国各色山水的赞美。立意新颖需要与众不同的多向思维,跳出陈旧的思维框条,在顺向思维的基础上更要注重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打破原有的

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哲学思考

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哲学思考 多元文化价值观有很多的不同,但是针对哲学方面的思考值得大家深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哲学思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摘要]电影是文化的载体,电影文化影响人的思想。自2016年起,北京大学每年开设澳大利亚历史与文化影视专题课程,介绍、分析8部反映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形态的影片。该研究以其中的《寻找阿里布兰迪》(LookingforAlibrandi)为例,说明通过对电影语言的理解,学生对澳大利亚社会文化形态认同的增加以及对新一代移民在不同文化碰触和融合中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哲学思考。 引言 澳大利亚历史与文化影视专题课程是北京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必修课。课程需要深入分析8部以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为主题的电影,全英文授课,每周2学时,总计2学分,每学期有学生65人。自2016年开课以来,学生通过电影这个独特的窗口,能够在理解电影语言的同时,深层次地了解澳大利亚多元社会文化形态,拓宽文化视野,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反映新一代移民生活的《寻找阿里布兰迪》(LookingforAlibrandi)是最受学

生欢迎的影片之一。学生通过这部电影,不仅认识了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形态的建构方式,也看到了拥有不同文化的移民在新国度寻找自我认同感的过程,理解了澳大利亚是由200多个国家的移民共同建构及其相互包容的社会特点。影片中的女主角乔茜阿旦布兰迪关于“我是谁”“我要的是什么”的疑问,引发了学生的哲学思考:在一个文化陌生的国度里,移民应怎样评价自我认同?如何才能拥有作为“新一代澳大利亚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今天的中国大学生大都使用汉语,在汉民族的文化环境中长大,缺少对多元文化的感悟。电影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最直观、最生动、最深刻的映像;学生从电影课上获得的文化认知,就会构成他们人生经验的一部分。本文以学生课堂讨论和论文报告为基础,讨论影片《寻找阿里布兰迪》是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形态的认知体系以及引发学生对新一代移民自身认同感的哲学思考的。 一、多元文化的哲学构建 (一)多元文化理论 学者沃特森(2005)指出,多元文化主义作为特定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巨大变化,与宗教、教育、种族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人类文化的多元起源,也由于当下人类文化在多元基础上向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多元文化主义成为当前国际学术界文化研究的一种倾向,并成为世界各国的共性。多

传承民俗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作者:吴丽贝 学校: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工人第二新村小学

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一、方案的名称 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方案的背景与目标 1、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充分展示中原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原民俗文化,了解民俗文化的历史、现状和表现形式,了解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和其蕴含的文化价值,领略民间古老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以“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2、在全面学习和深刻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之际,学校大力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这不仅是对历史与文化价值突出的民间文化艺术的一种保护与传承,更是对中学生校园文化视野的一次丰富与延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而且对学校培养多元化、可持续性发展人才具有特殊的意义。 3、活动的目的 第一,加强学生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了解。 第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第三,在手脑并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

三至六年级全体学生,共计1000多人。 四、方案的主体部分 (一)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以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通过节日渗透、校园民俗、成果展示精心设计、打造“民俗文化”校园,开设“民俗文化”特色课堂,建立学生社团,体验“民俗文化”魅力。主要内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开展三月三亲子风筝节、端午节包粽子、冬至包饺子等节日活动。 2、丁酉年春节系列民俗活动,邀请民间艺术家来校现场表演。 3、邀请民间艺人到学校传授捏面人、武术、剪纸、书法、空竹等民间艺术。 4、开设“民俗文化”特色课堂,建立学生社团。 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活动方式: 1、上网查询相关资料。 2、邀请民间艺人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3、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节日活动当中。 4、成果展示,建设参观民俗展览馆。 (二)难点、重点、创新点 难点:邀请民间艺人到学校传授民间艺术。 重点:开设“民俗文化”特色课堂,建立学生社团。 创新点:开发相关的“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开设相关民俗社团

科学技术的文化视野答案

2015年干部在线学习第三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 科学技术的文化视野 一、单选 1.审美和求知是人类自在的天性,与生俱来。()(单选 1 分) [A]正确[B]错误 2.分形学的创始人是()的曼德勃罗,他在1982年出版的《大自然的分形几何学》是分形学的经典著作。(单选 2 分)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3.科学技术在未来如何发展,在未来的发展考虑和谋划当中,更多的是考虑协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和谋划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以下不属于这方面学科的是()(单选 1 分) [A]科学技术管理学[B]科学技术的战略[C]科学技术的政策研究[D]科学技术史 4.喻京川先生也是中国天文馆事业的开拓者,是中国探空美术事业的开拓者。()(单选 2 分) [A]正确[B]错误 5.技术是进行创新的前提。()(单选 1 分) [A]正确[B]错误 6.从()的角度看,文学艺术是一种信息表达的形式,文学艺术的创造与欣赏是一种信息处理与传递的过程。(单选 2 分) [A]信息论[B]系统学[C]管理学[D]分子数学 7.客观自然界中许多事物,具有自相似的“层次”结构,在理想情况下,甚至具有无穷层次。适当的放大或缩小几何尺寸,整个结构并不改变。不少复杂的物理现象,背后就是反映着这类层次结构的() [A]分形几何学[B]分形数学[C]分形模型[D]数码影像画 8.对科学技术本身作为社会现象来进行反思、研究的历史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一样久远,古希腊时期的先哲们就已经开始了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单选 1 分) [A]正确[B]错误 9.分形理论被列入20世纪的20项重大科学发现之一。()(单选 2 分) [A]正确[B]错误 10.真正的科学家都懂得:真理是简单的,而且越是深层次的、适用范围越是普遍的真理就越简单。() [A]正确[B]错误 11.文学、艺术作品是特定的信息形式。()(单选 2 分) [A]正确[B]错误 12.毕加索开始探究空间与时间关系问题是从他()年的杰作《亚威农少女》开始的。(单选 2 分)

(完整版)《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后练习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 ①古代商旅活动②网络互动③教育④人口迁徙 ⑤红色旅游⑥科考队南极考察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 2.2013年4月22日,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海南海口落下帷幕。本届书博会展出各类出版物35万多种,其中新书10万种左右。博览会期间参观人数超过26万人次,出版物订货达11亿元码洋。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的途径有() ①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②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来传播文化 ③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来进行文化传播 ④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 A.②③B.②④ C.①③D.①④ 3.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

他们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A.商贸活动B.人口迁徙 C.教育D.口语传播 4.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众传媒更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关于教育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正确的是() A.教育始终借助大众传媒 B.大众传媒使教育突破了狭小的课堂,走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C.文化传播的途径是多样的,传媒也日益多样化 D.教育的普及加速了文化传播 5.2013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乘着梦想的翅膀”在央视与全国中小学生见面,实现了2亿多人同上一节课,这得益于() A.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B.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 C.教育的传递文化功能 D.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6. 2013年5月下旬,国内首部以90后生活背景为题材的《我们都是坏孩子》在各大网站震撼上线,一周的时间赢得数千万的点播量,一时间成为眼下青春题材中最为火爆、话题最多、争议最大的电影。这说明()

从民俗文化视野透视筷子的文化寓意

从民俗文化视野透视“筷子”的文化寓意 □杨庆黎 【内容摘要】“筷子”是一种带有强烈个性特点的民俗事象,我们称之为民俗文化“个体”,从民俗文化视野中透视这个“个体”,其实它蕴含着特殊的形态、功能和历史文化积淀,表现了民俗文化的深刻寓意。 【关键词】民俗文化;筷子使用;文化寓意 【作者简介】杨庆黎(1968.9 ),男,保山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地方民族民俗文化 如果我们将带有强烈个性特点的民俗事象称之为民俗文化的“个体”,那么这种个性特点指的是它有着特殊的形态、功能和历史的文化个体,它是民俗文化的基本单位,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我们可以信手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我们中国人每天进食用的筷子,它是民俗文化中的一个基本的“个体”,以筷子进食,能挑、能扒、可夹、可捞……各种技法完备,在餐桌上能独立应付各种场面。中国人情有独钟的筷子,各个时代的叫法不同,先秦时期叫“挟”。大概最初使用的大多是木筷子和竹筷子,春秋时期筷子叫“箸”,隋唐时期筷子叫“筋”。宋代才有“筷”的称呼。古人为什么称筷子为箸呢?“箸,饭具也。俗称筷。”显然是吃饭持箸,自然倾倒的意思。但是这一名称的变化,又反映了中国民俗的特有风情,因为古代人十分讲究忌讳,而“箸”与“住”谐音,“住”又有停止的意思,说起来不吉利。相传宋、明时期,南方为数众多的水上人家对妨碍行船的字眼特别敏感,“箸”音同“住”,一顿三餐总有人会说到箸,那船不就开不动了!不能住,只能快,筷子之名便由此产生,并越叫越普遍。 从食具的历史演变和筷子的遭遇来看,它虽然在民俗文化中只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但它所展现的文化景观却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或形成一个面了。它与人的观念、心态以及其它事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筷子以它特有的视角反映着中国民俗文化的人情魅力。民俗文化中大量地存在着禁忌的现象,筷子的叫法是与忌讳紧密相连的。作为民俗文化的主体的人,在使用筷子时也免不了种种忌讳,因为在中国人看来“民以食为天”,既然是天大的事当然不可随意对待。民间习俗中拿筷子一般是右手,“子能食食,教以右手”,是自古以来的一条古训。左手拿筷子,民间以为反常,俗称“左撇子”。民间还忌讳饭前用筷子敲碗,认为“穷气”,因为旧时乞丐要饭才这样敲。饭盛好后,又忌讳吃饭将筷子插在米饭碗上,说这是供奉死人的方法。据说明代之前有将筷子担在碗上的习俗,后来明太祖朱元璋斥之为恶模样,因而逐渐成为一种禁忌。有些讲究的人家,酒杯碗筷的放置都有规矩,叫做“杯不出栏,筷不出椽”。筷子也不能分开放在杯子的两边,否则就觉得不吉利,因为“筷(快)分开了”,看上去也不雅观。而且每双筷子必须一样齐,不能一长一短,否则会令人想起“三长两短”等不吉利的话。吃饭时还禁忌把筷子掉在地上,要用掉到地面上的筷子,必须要先在地上画个“十”字作为破法,然后再使用。拿筷子吃饭,不仅不能犯禁忌,引来凶兆,也不能在就餐或宴客时肆无忌惮,违犯了规矩和礼俗。从古至今,中国人在餐桌上常有一些人,使用筷子毫无顾忌不知道谦让和礼仪。一俟菜上桌,这些人便挥动筷子如舞长矛,如野火烧天横扫全境,有人胆大心细上下翻腾如拨草寻蛇,有人挑来挑去优中选萃,本来是优雅的进食方式却变成了粗鲁的打劫。针对此种流弊,民间吃饭时用筷子就产生了八忌。这八忌是:一忌舔筷即忌用舌头舔筷;二忌迷筷即忌拿不定主意手握筷子在餐桌上乱游寻;三忌移筷即忌刚吃了一道菜接着又吃另一道菜,中间不停顿、不配饭吃;四忌粘筷即忌用粘着菜的筷子去夹菜;五忌插筷即忌把筷子插在饭菜上;六忌跨菜即忌别人夹菜时,跨过别人的筷子过去夹另一个菜;七忌掏菜即忌用筷子从菜当中弄着吃;八忌剔筷即忌以筷代牙签剔牙。可见,小小的一双筷子,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中国人饮食文化的丰富信息。但是,将筷子的功能仅仅作为一种饮食的工具,那又是一种错误。在中国古代,筷子还有一种占卜算命的奇技。古代的相书上说,用三个指头拿筷的人,天性自在,用四个指头拿筷子的人命富贵,用五个指头拿筷子的人则大富大贵。这话虽然没有科学的成分,甚至有点胡说八道,但在民间用筷子占卜吉凶的情形确实是曾经普遍存在过的民俗文化现象。据民间传说,从手执筷子的高低可以看出小孩日后结婚对象离家的远近。筷子握得过高的,对象一定离家远;筷子握得过低的,对象一定离家近。所以,担心孩子将来远离自己的父母,就忌讳孩子吃饭时筷子握得过高;而不愿意孩子没出息地守在自己身边的父母,就忌讳孩子吃饭时握得过低,这种说法也没有科学依据,只能看作是老百姓的一种俗信。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筷子具有多重的复合作用,除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进食用餐,精神生活中的占卜吉凶外,就是在政治生活中也有很大作用,例如古代的帝王赏赐功臣金筷;还有在艺术生活中也常有筷子的表演,比如有些民族的筷子舞,也打上了筷子文化的深深烙印,它与中国人民族素质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筷子的“个体”到“模式”,我们看到了民俗文化的层次性网状结构。从表层结构来看,筷子不过是木质、竹质的食具,当然也包括金筷、银筷和其它质素和材料制作而成的各种工艺筷,它们充其量不过是满足人们在用餐时的有用性, · 07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