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科建设与管理初探

学科建设与管理初探

学科建设与管理初探
学科建设与管理初探

---------------------------------------------------------------最新资料推荐------------------------------------------------------

学科建设与管理初探

学科建设与管理初探论文关键词:

学科内涵学科建设学科管理论文摘要:

从学科建设的定义、意义、学科发展的动态和学科交叉发展、分化组合等方面介绍了学科的内涵,并初步探讨了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学科建设的内容、学科建设的制度管理等。

学科建设是学校科学研究环境的构筑,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成果积淀的重要保证。

它关系到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发展,关系到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自身的学术地位和影响,任何一所大学要增加自身的内涵,就必须首先从学科建设做起。

由于我校的学科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广大教师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了解不够,认识不足,因此对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为了让广大教师了解学科建设,规范我校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管理,笔者将从事学科建设管理工作两年收集的管窥之见整理出来,以供参考。

1 学科 i. i 学科的定义学科一词的解释尚存在不同意见。

《辞海》对学科的解释是: ①学术的分类。

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

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史学、教育

1 / 12

学等; ②教学的科目。

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

如中、小学的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等。

《新华词典》对其解释与《辞海》类似,即①按照学术的性质而分成的门类;②教学的科目。

《现代汉语词典》对学科的解释有三个含义: 一是按照学间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等,二是学校的教学科目,三是军事训练或体育训练中的各种知识性的科目。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的定义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学科本身含义: 第一是指知识体系或学术分类,含义较广; 第二是指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教学科目。

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学科建设者中的学科既具有第一重含义中的特征,又包含第二重意义,特别是指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为培养高级人才而设立的教学科目。

1. 2 学科建设的意义学科建设是龙头。

一个单位的声誉,不论在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效益方面的影响,归根结底取决于有没有较强的学科基础,以及学科内部有没有自我发展的内涵和动力。

一般而言,学科都具有自己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且以有机的认识结构来系统反映特定的认识对象,揭示其发展的规律。

因此,分析学科发展的现象、趋势,揭示出其发展规律和特征,

---------------------------------------------------------------最新资料推荐------------------------------------------------------ 有助于学科建设的深人开展。

1. 3 学科发展的动态及学科的交叉渗透近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这些基础学科不断交叉、扩展而萌生出许多新兴学科。

学科交叉是指把两门不同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等要素交叉组合起来,开辟与以往技术发展根本性不同的新领域,如生物技术中的基因工程研究涉及到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等学科领域。

信息高速公路这一跨世纪工程其研究与开发需要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材料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协同攻关。

归纳起来,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都是多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而学科的交叉渗透在学科之间几乎无时无刻地不在发生着,活力强、作用范围广的要素,在社会经济发展所发生的信息刺激下,就会从学科连续体中所占据的点出发,沿一个或数个新方向快速生长; 活力弱、作用范围窄的要素就产生得慢。

各要素都可能在学科连续体中按一个或数个方向生长。

当某些生长的矢量在学科连续体中的某个领域相交时,就会闪烁出耀眼的火花,就会有利于科学、发现、系统的形成、理论的深化,就会形成指导实践的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此时,新兴交叉学科诞生了川。

1. 4 学科的分化与组合国外有人统计,近 100 年

3 / 12

来,科学研究人员的数量每 15 年翻一番,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每 10 年翻一番。

近几年来,已经产生的信息源新学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其名词、术语、概念、符号、图像等达几十亿之多。

显然,今天的科学家已不可能像上个世纪的科学家那样精通多门学科。

这就是今天学科高度分化的状况。

但是,无论是自然界、人文社会,还是人类思维或是对他们进行的科学认识,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相关的系统,一个不可分隔的网络。

仅从它的某一个方面来调查一个现象,研究一个问题,往往会得出片面的结果或结论。

如,仅从环境化学的角度来寻找解决大气污染的良方,显然是不可能的; 仅从建筑学的知识来制定城市规划是不会有最佳答案的。

当今科学技术的主要特征是高度综合,即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涉及众多学科。

因此,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由于综合研究的需要,开始出现了多学科的综合群体,如大学中的学科群,社会上的综合研究中心等。

他们都是以重大社会的经济问题或高科技集成产品为研究或开发对象,组织许多相关学科的人力、物力、信息等联合攻关。

如,以汽车为研究对象,组织微电子学、机械工程、计算机

---------------------------------------------------------------最新资料推荐------------------------------------------------------ 科学、材料科学、空气动力学等多学科的力量联合攻关; 以水资源保护为课题,组织水动力学、环境化学、生物学、社会行为学等多学科的力量加以联合研究。

学科的这种综合集群导致大学科或称为学科群的出现。

这种学科的综合不是返古归真回到从前的无明确学科界限的学科状态,而是学科连续体中各个相关学科中的学科基本要素向同一目标延伸相汇的结果。

可以预言, 21 世纪学科连续体的形态变化将全面进人大学科的发展阶段,综合集群是学科发展主要特征。

2 学科建设 2. 1 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学科建设的水平和现状决定学校的定位,直接影响学校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学校要生存、发展,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结合实际研究,发展自己的特色,这是学校发展重要的一环,学校的准确定位,依据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指历史赋予学校的使命;内部环境是学校学科建设的现状。

一个学校的发展定位无法与该校学科建设情况割裂开来。

学科建设现状决定了学校的发展高度和发展方向,使各尽其能,办出特色; 另一方面,学校发展定位决定学科发展策略。

学校要发展某一学科,重点扶持某一学科,都是根据学校定位

5 / 12

需要来安排的。

学校发展定位影响着学科建设的发展水平。

学校正确的发展定位是影响学科建设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我院是特色非常鲜明的学校,但如何使特色凸现,需要构建什么样的学科群,通过学科群建设实现更广泛、更切实的融合,推动学科从组合升级为化合,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

2, 2 学科建设的原则 2. 2. 1 突出特色和前瞻的原则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

一般来说,国外著名的大学的办学特色几乎都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上。

学科建设和重点应是那些体现本单位特色的传统学科、并通过重点建设来强化这种优势。

对于行业性很强的单位而言,强调突出学科的特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学科建设应面向 21 世纪适应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遵循各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

一个学校在学科建设中应保持和发扬传统学科的优势,但又不能固步自封,死守传统的优势,而应瞄准学科发展的主流和前沿,不断开辟新方向,创造新理论,在创新中保持优势。

2. 2. 2 择优、竞争、滚动和重点建设的原则重点建设的学科不能以行政命令的办法钦定,暂定重点建设的学科也不

---------------------------------------------------------------最新资料推荐------------------------------------------------------ 能一定保终身。

拟重点建设的学科,应着眼于那些学科发展方向意义重大,学术梯队整齐、构成合理,教学和科研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基础条件较好的学科,并通过学科自我申报,专家和职能部门组织考察,申报学科竞争答辩和专家评审的程序来确定。

重点学科建设的过程应是暂定一批,后备一批,相对确定,竞争滚动。

重点建设的学科和一般建设的学科互为相对确定,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互为转换角色,从而活化了学科建设的机制。

由于受资金和学科自身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每个历史阶段,学校都应根据各学科自身的基础条件、发展前景和社会需要等情况,集中抓好若干个学科的建设,而不是搞平均主义。

2. 2. 3 与队伍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队伍的建设是学科建设工作中的核心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抓住了队伍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这个根本,才能把学科建设真正做好。

因此,学科建设必须与队伍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来促进学科的发展。

3 学科建设内涵和我校学科建设现状 3. 1 高水平基础实验室和公共实验室的建设学科构成的四要素,即学者、知识、资料和场所二 2-3] 这四要素是学科建设主要内涵。

7 / 12

首先培养优秀人才所必须的基础实验室和公共实验室的条件建设,这是重点学科建设金字塔的基石部分。

该部分的建设可能跨部门、甚至跨单位的建设,这样的建设有利于资源共享,有利于承接重大项目和攻克科技难关,增强开展学科前沿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能力。

目前我校已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印刷包装材料与技术实验室,北京市人文研究基地出版传播研究中心。

另有中国编辑资料研究中心、期刊研究所,美学研究所等。

学院拥有图文信息处理、传播科技、自动控制、印刷适性、油墨、等离子体物理与化学、信息记录材料、包装设计、激光技术等实验室和先进的实验设备。

为学科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3. 2 发展学科优势所必需的专用设备、仪器发展学科优势必须有一批用于高、精、尖科学研究以实现重点学科建设中科研手段现代化为目的的专用设备、仪器,使之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基础能力。

要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取得一流的科研成果,首先必须有一流的条件。

因此,学校近几年投资数千万元,使我校目前的重点学科有条件优越的实验室,较先进的仪器设备,能提供科学前沿的研究手段,并吸引数十位优秀的人才来我校工作。

3. 3 图书资料与学术资源信息化建设图书资料和学术

---------------------------------------------------------------最新资料推荐------------------------------------------------------ 资源信息化是培养人才科研能力和学术交流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图书资料应对重点建设学科有所倾斜,几年来,特别是近一年来,学院投资近千万元建设图书资料和学术资源信息化环境。

目前,学院图书馆藏书 64 万册,中外文期刊 940 种,设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二级检索站。

尽快实现学校与北京市各高校、全国乃至世界的信息资源共享,为广大教师提供科学研究的环境,搭建科学研究的学术平台。

3. 4 学术队伍建设学术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它是关系学科建树成败的重要因素。

首先,学术队伍结构要合理,队伍的构成必须是不同年龄、不同学科背景、学缘结构的人员构成。

不同的学科背景的学者有不同的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格,这些差异的存在使研究人员在学科交叉中,彼此能不断了解不同的学术观点,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强适应性,从而活跃和开拓学术思想,为新的理论和观点创造条件,促进创造性成果的产生。

其次,学术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学术队伍的培养包括人员进修、培训、交流、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等。

学术队伍的建设是重点学科建设的关键,队伍中应有能团结和带领全体成员打硬仗的学术带头人。

应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浓厚学术气氛,每位成员都应热爱事业、能进行科研。

9 / 12

同时,重点学科建设点还要有较好的学术交流环境,有开展高层次的学术交流的能力。

教师们从要我做科研,到我要做科研。

近几年学院先后承担几十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及大量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出版专著(译著) 几十部,有多篇论文被 SCI, EI 检索收录,取得了一批国家授权专利; 学院已形成相对稳定和具有学院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向,有的已经具备了相当稳定的主攻领域和良好的研究基础,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4 学科建设管理与制度建设 4, 1 学科建设立项的科学性和客观公正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经济的竞争,不是商品的竞争,不是技术的竞争,甚至不是人才的竞争,只要有好的制度,就会有好的人才,好的技术、好的商品,就会有好的经济建设,就能营造好的环境,就能更快出成果,创建学校的学科特色学科建设的立项是在本校专家申请的基础上,由上级主管部门或省级教育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立项建设论证的,因此避开了许多主观的因素,使评价和规划学科点建设更加客观公正; 此外,学科建设的评估、验收也采用了多种方式,尤其是通过国家组织的学位点申报和评估来检查立项建设学科的建设情况,使得这种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合理。

4. 2 学科建设的管理模式为项目管理模式学科建设包括研究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管

---------------------------------------------------------------最新资料推荐------------------------------------------------------ 理工作、对外交流等多项内容,涉及人事处、科研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研究生处、教务处、财务处、后勤处等多个职能管理部门,若以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为管理对象,则将使此项管理工作变得繁杂。

立项建设以项目为对象,其管理对象相对单一,建设主体明确,责、权、利的相互制衡与统一,使得学科建设的管理工作处于一种比较良好的管理体制中,有利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学科建设的管理模式为项目管理模式。

是以项目为管理对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学位办进行立项论证,由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以学术队伍建设为核心,系统全面进行学科点建设,强调中期检查、淘汰和终期验收工作等监控管理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

4. 3 从项目范围变更中完善管理机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往往需要对既定的项目范围进行适当的调整,因为项目管理的立项建设很好地引人了责任制、监控机制、竞争机制、淘汰机制、激励机制等,项目负责人为保证项目朝着预定目标发展,保证学科建设工作高效运作而必须适时做工作。

在采用立项建设管理模式进行学科建设当中,在学科建设成效上,建立了岗位责任制; 在项目负责人的选聘上,引人了竞争机制; 在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上,实行了淘汰机制和监控机制; 在

11 / 12

终期验收结果的处理上,落实了奖惩机制。

4. 4 项目管理有助于学科建设目标的实现项目管理是对项目所要完成的工作范围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活动,以确保项目能够按要求的范围完成所涉及的所有过程。

首先学科建设是一个大项目,然后将大项目分为若干小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经过两级论证后进行立项,对能否建设、如何建设,然后对项目范围确认,在范围确认工作中,要对前一阶段的学科基础进行审核,以保证项目范围的准确。

学科点能否建设、建设的力度多大都取决于多层次专家组的评审结果,项目有明确的负责人,建设过程强调监控,要进行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 因此外界有很大的决策权,整个学科建设工作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使学科建设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是推进医疗、科研、教学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医院多出人才、多出成果,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促进我院重点学科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调动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性,突出学科优势,增强科研实力,使更多的临床学科尽快达到市、省级重点学科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学科建设创建期一般为三年,验收通过后,实行动态目标管理,每二年为一个周期。医院将按照浙江省卫生厅、绍兴市卫生局对重点学科建设的考核指标和要求对各级重点学科进行年度考核评估。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医技、护理科室。国家、省、厅(局)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授予的重点学科创建单位和授牌单位均纳入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二章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第四条指导思想:为适应医疗市场的竞争需要和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多层次的需求,引入重点学科建设的竞争机制,以重点学科带动医院全面发展。 第五条目标:把我院建设成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高水平专科妇幼保健院。

第六条重点学科建设的任务 1、医院将按照市级、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申报的要求,结合医学发展的需求,根据学科自身优势,逐渐建设成为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达到市级、省级乃至更高层次重点学科水平的学科。 2、以人为本,培养人才,锻炼队伍。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 3、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科研平台,明确方向,重点突破,力争取得高层次科研成果。 4、通过重点学科建设,使科研与临床、教学更加紧密结合,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5、重点建设学科应以突出医疗特色,开展临床特色诊疗技术,兼顾科研为建设目标和任务。 第三章重点学科设置、申报与评定 第七条医院成立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论证学术带头人的确定,定期研究解决学科建设中的资金、人员、设备、课题研究等存在的问题,指导、监督学科建设规划的落实,协调各部门在学科建设规划落实过程中的关系。 第八条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教科,由科教科根据医院总体规划,制订医院重点学科发展规划,组织申报、评审、考核和奖惩等具体工作。 第九条巩固和发展医院已有重点学科优势,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在市、省内有影响、有优势的学科。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在高等教育办学中,学科与专业建设是两个永恒的话题,一个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目的,一个以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为目的,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并且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表现出不同的联系方式,在以学科层次为标准划分的高等教育办学体系中,层次越高的学校,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联系越紧密,比如,研究生教育就比本科生教育联系紧密,研究型大学就比教学型大学联系紧密,层次越低,关系越疏远,直至在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高职学校和专科学校中,学科建设基本上让位于专业建设。 不管二者的关系如何,专业建设始终因为人才培养在高校中的核心地位,而始终是办学的主体、重点。也正是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如果以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为办学的基本追求,在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上,“学科建设为龙头”就成为 一种基本的价值取向。只有学科建设上了层次,学校才能提升层次。另外,现实的社会评价也往往以学科建设的水平为衡量标准。 但是,如果换一种办学思路,不以提升办学层次为基本取向,而以自身的分类定位为前提,“在自身定位上办出一流水平的大学”为取向的话,“学科建设为龙头”的提法就值得商榷了! 比如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是高职教育办出 特色的关键,专业改革与建设是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重点,学科建设在这类高校中基本上处于弱势! 一般而言,高职与普高的区别在于培养人才的目标,高职以就业岗位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普高培养的人才去向广泛,多样性更为突出,创造性强,前程难于预料,故以“基础厚、口径宽,适应力强”为人才 培养为基本目标,学科建设很自然就成为实现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普通本科院校也就顺理成章地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为龙头,但是,这种认识是针对本科院校总体而言的,具体到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服务教学型、教学型等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学科建设的作用是不同的! 把一般提法的“学科建设为龙头”统一用到所有具体学校,就显得有失偏颇。

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组织实施管理制度

泗洪县分金亭医院 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组织实施管理制度 一、明确目标任务,落实条件措施 1.学科带头人在实施学科建设规划与计划时,有责任让本学科成员了解学科建设奋斗目标,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并时时把目标作为调节、衡量的准绳。 2.对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应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后,分解到各个组室和个人,使每一个学科组成员了解自己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了解各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职责、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 3.应以任务为中心,合理地调配实现规划所需要的人、财、物、信息等各项条件,要保证将建设经费的绝大部分用于实验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上。 二、做好规划与计划的实施检查与监督工作 1.各级科管部门应负责对学科建设规划与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2.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重点学科的科研工作开展情况、经费使用与图书资料及设备的配备情况、人才梯队培养及学术交流情况等。 3.对执行情况要按期作出评估,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在规划、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如对科研课题执行中的新发现及时给予扶助和支持,对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对出现偏差的及要时加以纠正,或者及时修订规划、调整目标。

4.学科负责人每年底要写出年度建设情况总结报告,经医院科管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作为上级主管部门评价、考核重点学科建设情况的依据之一。 三、规划实施情况的考核评估 1.重点学科建设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并实行竞争、 流动的机制, 一切通过考核与评估,选拔优秀者,淘汰相形见绌者,以便学科建设队伍不断优化。 2.学科建设的考核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科学性很强、内容复杂、工作量大的工作,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使其充分发挥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在考核过程中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体系,根据考核结果真正体现平等竞争、优存劣汰。 4.建立必要的考核奖罚制度,奖惩严明能起到激励先进、教育后进的作用,能激励医技人员奋发向上、勇于进取,使考核评估工作发挥应有的功效。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重点学科建设是加强医院建设,促进医、教、研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更好地形成专科优势,促进重点学科更快、更好的发展,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重点学科建设内容: 1、围绕专科发展方向开展临床及科研工作,提高专科科研及临床医疗水平。 2、专科梯队建设,专科后备人员培养及专科相关人才培养,专科相关专业设备购置。 3、加强学术建设,扩大知名度,提高专科在本专业的学术影响力。重点学科的管理: 1、分管院长负责,医院科教科协调指导重点专科建设有关的问题。 2、各重点专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制定专科三年、五年发展规划, 3、确定专科建设目标;科主任负责重点专科的经费使用及科研活动。3、各级重点专科确定后,在建设周期内应按照目标责任书的年度规划、有计划的实施专科建设,年终进行考核。 4、确保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发表在国内各级期刊上,鼓励向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积极举办全国性及省级学术会议,鼓励科技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通过与国内外的交流,促进科学的发展。 5、医院专门设立重点专科建设经费和科研启动经费,每建设周期5-10万,用于重点专科建设和科研课题的启动。

医院科研管理制度及奖励办法 一、开展科学研究 1、科研课题的申请立项、成果鉴定及申请奖励规定 按照国家、省、市科技计划、成果鉴定及奖励的有关管理规定以及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鉴定、请奖工作。 ⑴、申请科研课题立项: 按照医院安排的时间,课题组必须有相关的课题检索资料,并写出开题报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课题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列出详细的实施计划及经费概算,报科教信息科,由院科学技术委员会进行论证审核后决定报省或市科技计划,按要求填写科技计划申请表,由医院统一上报科技主管部门。 ⑵、课题的实施 根据省、市科技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项目文件,由列入计划立项负责人与医院签订科研合同书,科教信息科负责监督、检查项目的计划实施情况,并及时解决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项目负责人定期向学术委员会及科教信息科汇报课题进展情况,以保证研究的正常进行。 ⑶、科技成果的鉴定及申请奖励 按课题计划进度要求,课题完成后要及时进行鉴定。按成果鉴定要求,由课题组将本项目的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等整理成完整的技术材料交科教信息科,由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查后,向有关部门申请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围绕提高学科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 在学科建设中,学科方向的设立、凝聚无疑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宏观的学科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还是从某一具体学科或学科群的建设,特别是学科内涵的丰富、更新等,都是如此。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学科方向的正确确立和推进完全有赖于能够审时度势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及其相称的学术梯队或团队;资金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时直接影响到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学科的制度建设,包括学科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交流、学科的创新和推进学科交叉合作的机制和体制的建设,学科的文化建设、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等。学科建设是从学术角度,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学科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专业和教学的发展,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侧重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专业建设是一项直接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学生培养及毕业生就业方向的教学基本建设。它以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本、专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等。这些内容都是学科建设所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因此,学科建设代替不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通之处在于两者包含的要素大致相同:师资、设备、实验与实习基地、科研、经费等。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会有高水平的专业和高质量的教学,学校的专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学科建设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但是,专业建设毕竟 促进学科纵向和横向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贪多求全,缺乏地方特色。 2学科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优秀学科带头人匮乏。 3重视投入和外延发展,忽视软环境和内涵发展。 4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不畅,缺乏有效运行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1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原则。 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原则。 3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4特色发展与创新原则。 社会所需的人才,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前者称为学术型人才,后者称为应用型人才。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培养人才的类型应归属于应用型人才。 学科创新包括学科建设理念的创新、学科体系的创新、学科内容的创新、学科研究方向的创新和学科建设体制与方法的创新。

浙江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浙江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重点学科代表高校的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和科研水平。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开展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是解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重大科技问题和实际问题的主要力量。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为了加强我校重点学科建设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重点学科建设的目标 巩固与发展已有重点学科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临床学科的优势,加强生命科学中前沿学科的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争取更多的学科跻身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行列或达到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水平。 二、重点学科的主要任务 学科自身建设要办出特色,强调学科交叉协作,带动相邻学科的发展,逐步形成学科群体优势,提高我校总体学术水平。 (一)科学研究:力争多渠道承担国家和省级的重大科研项目,解决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人才培养:抓好不同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尤其要培养我省和国家中医药事业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社会服务: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科优势,为医药保健事业和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实验室的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科技部、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或全国性行业主管重点实验室等。三、重点学科申请的基本条件 (一)申请国家重点学科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

有关条件执行。 (二)申请省部级、厅局级重点学科按照《浙江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管理试行办法》等有关条件执行。 (三)申请校级重点学科,按照下列条件进行。 1.原则上在具有硕士学位授予点的学科内择优选择。 2.具有一定优势、特色和发展潜力,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 3.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学术带头人,以及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合理的学术梯队。 4.已承担省部级项目,有较好的实验设备和教学科研设施。 四、重点学科的申请与确定 (一)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重点学科按上级通知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申报,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评议推荐。 (二)校级重点学科申报 根据学校申报重点学科的通知要求,填写《重点学科申请表》,经所在部门审核后,上报科研处,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评议,择优推荐,报校长办公会议审定批准。 五、重点学科的日常工作管理 (一)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各重点学科必须制定明确的学科建设规划,提出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发展目标,以及年度实施计划。 (二)各级重点学科申请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应编制经费预算。申请下年度经费时,必须通过重点学科上年度检查。 (三)学科年报表的填报。各级重点学科必须认真填报学科年度报表。(四)各学科因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作重大调整,需对经费使用方向进行相应调整时,必须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 (五)重点学科设立二级管理。 1.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委员会: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各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学科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层次、整体实力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为规范和加强学科建设管理,提高学科发展水平,结合学校实际,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科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强优、拓新、入主流、求卓越”的建设思路,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注重内涵发展,加强协同创新。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交叉融合,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学科体系。 第三条学科建设一般应以一级学科为口径,以2011年国家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为依据。 第二章学科设置 第四条一级学科是学校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口径和基本依据。二级学科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的参考依据,由学校依据国家《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在一级学科学位授权范围内自主设置与调整。 第五条一级学科的设置、调整或撤销要着眼于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结构,由学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或通知执行。 第六条原则上不增设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确需设置或调整的,应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符合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科发展规划,要有利于人才培

养,有利于形成学科特色,有利于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第七条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增设与撤销程序: 1.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研究生培养需求、培养条件和国内外学科的最新发展,提出学科的增设或更名方案,并进行必要性、可行性论证,提交研究生院审查; 2.研究生院聘请7人以上(含7人)外单位的同行专家(须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博士生导师)对学科增设或更名方案进行评议; 3.学校在当年9月30日前,将学科增设或更名方案、专家评议意见表等材料在教育部指定的信息平台进行公示,接受同行专家及其他学位授予单位为期30天的评议和质询; 4.根据公示结果,提交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做出是否增设或更名目录外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决定; 5. 根据人才需求和培养条件的变化,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可直接撤销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6.学校于当年12月20日前,将本年度增设、更名或撤销的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相关材料报教育部备案。 第三章学科建设体系 第八条分层次进行学科建设,构建由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重点学科组成的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实施攀登计划,加快石油石化主干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实施培育计划,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实施提升计划,促进支撑学科和基础学科融入主流。

三对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的几点建议

三、对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的几点建议 (一)了解现状,提高认识,重视专业建设 根据上面的分析,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高校“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建设”现象的出现,以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缺乏互动的客观存在。了解到这一现状,是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机制的根本和基础。面对这一现状,在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机制时,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专业建设上;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的实践中,专业建设要依托于学科建设,充分利用学科建设资源,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 (二)加强专业建设,将专业建设纳入到学科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中 从意识上提高对专业建设的认识,是为了在实践中引起高校管理部门对专业建设的重视。因此,高校管理者更应该从实际工作中重视专业建设,强化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联系,将专业建设纳入到学科建设的规划与建设之中。高校的学科建设不仅要重视在学科发展前沿的突破,以及学科水平的提升,同时还要将学科建设中取得的学术成果尽快转化为本科教育中的优秀资源,要重视对领军性人才的引进,也要培养出一支有一定规模的科研与教学队伍;要重视学术队伍的科研水平及其教学能力;学科基地的建设,既要能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又要能够发挥其教育功能。这样既能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又能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放在合理的位置,有利于高校整体的建设与规划,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协调发展。(张颖刁婥等) (摘自《继续教育研究》 2010年第10期) 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学科、专业以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基本概念,有着相近的内涵,因此人们常常把“学科”、“专业”相混淆,也经常把“学科专业”作为一个词语使用。“学科专业建设”也经常见诸于各类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教育科研论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为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少专家、学者进行过研究和探讨,但在某些方面仍有不同认识。本文对学科、专业以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以期对人们正确理解这些概念有所帮助。 一、学科、专业在高等学校存在的基础及其关系 1、学科、专业在高等学校存在的基础 高等学校的学科,属于某一学科的一个“亚群体”。虽然学科是知识领域的划分,但在高等学校,知识领域仅是学科存在的一种形式,其依附体主要是掌握知识的人以及这些人组成的群体,即教师和研究人员(以下统称教师)。没有掌握该领域知识的教师存在,该学科在该高等学校就不存在。因此,高等学校的学科是以掌握该学科高深知识的教师的存在而存在的。简言之,高等学校的学科以教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医院 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重点学科建设是增强医院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各级重点学科建设,规范重点学科管理,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优化资源配置,巩固和发展学科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推动学科快速发展,促进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水平提高。 第三条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形成梯队合理的学术队伍,具备一定优势和配套合理的实验室条件,具有承担、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并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逐步成为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开放型医疗、教学和科研基地。 第四条重点学科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院级重点学科。 医院根据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重点学科建设规划,有计划、合理地培养一批院级重点学科,争取通过3~6年的规范建设,建成更多的校级、省级重点学科,并力争使部分省级重点学科达到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的标准。 第二章申报和评审

第五条重点学科申报和评审每3年开展1次,以二级或三级学科为申报单位,原则上从硕士生培养点或联合培养点中择优选择。 医院鼓励相关学科(科室)交叉联合,共同申报。 第六条院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 (一)有2个以上稳定的科研方向,有较明显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二)学科带头人在该学科领域中有一定声望,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硕士生导师资格,年龄一般在52岁以下; (三)学术队伍的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一般要求有2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和3~5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高学历的学术骨干比例较高; (四)长期承担本科生课程教学,已培养过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得到社会好评; (五)目前至少承担2项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科研经费5万元以上;近3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10篇,曾经出版专著,或获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第七条市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按照学校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第八条省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 (一)已被确认为院级或校级重点学科且经过至少3年以上重点建设; (二)有3个以上稳定的科研方向,并形成了明显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医疗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制度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医疗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制度 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组织实施管理制度 一、明确目标任务,落实条件措施 1.学科带头人在实施学科建设规划与计划时,有责任让本学科成员了解学科建设奋斗目标,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并时时把目标作为调节、衡量的准绳。 2.对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应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后,分解到各个组室和个人,使每一个学科组成员了解自己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了解各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职责、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 3.应以任务为中心,合理地调配实现规划所需要的人、财、物、信息等各项条件,要保证将建设经费的绝大部分用于实验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上。 二、做好规划与计划的实施检查与监督工作 1.各级科管部门应负责对学科建设规划与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2.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重点学科的科研工作开展情况、经费使用与图书资料及设备的配备情况、人才梯队培养及学术交流情况等。 3.对执行情况要按期作出评估,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在规划、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如对科研课题执行中的新发现及时给予扶助和支持,对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对出现偏差的及要时加以纠正,或者及时修订规划、调整目标。 4.学科负责人每年底要写出年度建设情况总结报告,经医院科管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作为上级主管部门评价、考核重点学科建设情况的依据之一。 三、规划实施情况的考核评估 1.重点学科建设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并实行竞争、流动的机制, 一切通过考核与评估,选拔优秀者,淘汰相形见绌者,以便学科建设队伍不断优化。 2.学科建设的考核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科学性很强、内容复杂、工作量大

《苏州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

《苏州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重点学科建设,规范和加强我校各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学科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重要基地,对我校构建国家和地方自主创新体系,增强江苏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两个率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三条我校重点学科的建设目标是。努力建成若干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最前列、部分达到国际水平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一批总体水平处于行业或省内同类学科前列、部分达到国内领先的部省重点学科,同时积极建设一批校级重点学科,提升我校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力争实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为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条我校的重点学科分为国家重点学科、部省重点学科(含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校级重点学科三个层次。 二、重点学科的建设 第五条各级重点学科应根据《苏州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加强科研支撑作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加强学科基地和优质资源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落实各项建设措施。 第六条各级重点学科应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并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行业、领域的合作。 第七条对于立项建设的各级重点学科,学校(或上级有关部门)与其订立相应的《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目标、研究方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经费筹措、预期成效等方面。 第八条学校根据《任务书》的有关规定组织领导各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并在人、财、物、环境条件等方面切实保证重点学科建设需要,确保各级重点学科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实现各项建设目标,不断提高建设水平。 第九条《任务书》是各级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依据,应严格执行。《任务书》在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一般不作大的调整,如确需对建设内容进行调整,须经学校组织专家论证或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三、重点学科的管理 第十条学校是各级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学校各级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并指导实施。 2、组建本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批准组建有关院(部)或单位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3、聘任各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4、落实有关重点学科的建设经费,在人、财、物等方面保证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需要。

创新管理对学科建设发展的影响

创新管理对学科建设发展的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华北电力大学结合自身特点,着眼于为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培养高 素质人才与推动科技进步,集中优势力量成立了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 全防御省级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经过多年建设与完善,实 验室增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创新发展 思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和技术特点。 1以管理创新促实验室建设和发展 1.1设备信息管理为增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把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的管理手段使用到设备管理中,开发设备可视化管理系统,系统功能 模块[3]如图1所示。系统主界面如图2所示,“用户信息管理”模 块用于对用户信息的更新维护。“设备信息管理”模块记录设备的设 备编号、设备型号等基本信息,配以设备图片展示功能,并提供设备 相关资料上传/下载控件。“借入/借出登记”和“维修信息管理”模 块以列表的方式显示借入/借出信息及设备维修历史信息。 1.2.1人员管理实验室工作人员由具备相对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并建立实验室技术人员档案,统一保存备案。学生进入实验室展开实 验工作,必须填写《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实验室实验申请表》(以下简称《实验申请表》),并经批准后方可进入相关实验区域。 1.2.2技术标准溯源在实验室网站提供技术标准下载,使需要展开实 验的学生能提前预习实验。在实验室备有技术标准的纸质版,供实验 人员借阅。 1.2.3《实验申请表》管理《实验申请表》如表1所示。由实验人员 按照实验实际情况编写,指导老师和实验室(副)主任审核后签字授权。制定《实验申请表》考虑以下要求:依据标准;工作内容;使用设备;危

音乐系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音乐系 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05—2010) 一、引言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础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科学地规划学科专业建设,是谋求发展、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 76人。 科;2010年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3、提高办学层次。积极扩大本科教育,适当压缩专科教育,积极创造新条件整合学科办学力量,申报硕士授予单位,争取在2010年前拥有硕士招生点。 (二)专业建设目标 1、全日制教育。在现有2个本科专业和2个专科专业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建设调整,原则是做强音乐学(师范)本科专业,加大发展舞蹈学本科专业;力争在现有两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增加表演、播音主持等专业;调整师范专科专业,适当压缩专科规模。人数规模为本科570人,专科为80人。 2、成人教育。围绕学院“一体两翼”办学构想,理顺办学思路,提升层次,适度

扩大规模。在我系已有的本科专业招收成教生,至2010年成人教育总规模达150人,其中本科生达100人,专科及其他成教生50人。 (三)课程建设目标 1、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近年来,为了适应高校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市场的需要,我系进行了几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尽量争取与社会人才市场需求接轨。如:加强基础性,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材建设与成效 在音乐系主要专业课程中。如: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中国音乐史、欧 教授、 到2010年全系在校生达8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570人,成人教育学生150人。 (六)教学科研条件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教学设备资产新增400万元,教学、科研条件大大改善,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也更加完善。 四、主要措施 1、转变观念,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密措施,狠抓落实。 认真组织学习,使全系教职工认清学院所确立的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增强教学工作责任感。

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 制度大全

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制度大全 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之相关制度和职责,XX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我市医学重点学科、重点后备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医疗卫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我市医疗卫生学科技术水平,特... XX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我市医学重点学科、重点后备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医疗卫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我市医疗卫生学科技术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旨在进一步调整重点学科建设布局,与国家人口与健康重点发展方向接轨,从本市防病、医疗的重点领域和急需加强的学科领域着手,在本市医疗卫生单位有重点地选拔一批学科作为市医学重点学科,并选择一部分学科作为重点后备学科加以建设。 第三条医学重点学科是指在我市范围内,该学科在技术水平、科学研究、人才梯队培养和科室管理等方面处于明显领先。医学重点后备学科是指尚达不到重点学科建设条件,但在某个方面具有一定基础及发展潜力的学科。 第四条列为市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目标是通过申报、立项,经过3年一轮的重点扶持和建设,力争造就几个在宁波市内有影响力的具有明显优势的重点学科;重点后备学科通过三年的扶持和建设,经评估为优秀的,列为下一轮的重点学科。 第二章申报条件和对象 第五条申报重点学科的基本条件: (一)建设目标必须对人类的健康促进和提高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重点学科总体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达到本市内医疗卫生单位的领先水平,社会反映情况良好。 (三)该学科必须已列入本单位的重点建设计划。 (四)重视学科的内部管理,已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保障措施完善。 (五)学科带头人必须取得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年龄副高在50周岁以下,正高职称在55周岁以下。 (六)学科带头人近五年来在本学科领域内获得过县局级科技进步奖或县局级以上立项课题(排名前二位)。 第六条申报对象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包括社会办医疗机构。 第三章评审与立项 第七条学科申报采取学科申请、单位遴选、择优推荐的方式。申请者填写申请书,并按要求提供相关的材料,经所在单位审核后上报至市卫生局。 第八条学科评审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择优的原则,实行专家评审制。市卫生局根据专家评审组意见,综合评定后确定建设对象,每个重点学科最多确定一家承担单位。 第四章学科建设与管理

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总则 第一条重点学科建设是增强医院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各级重点学科建设,规范重点学科管理,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优化资源配置,巩固和发扬学科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推动学科快速发展,促进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水平提高。 第三条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形成梯队合理的学术队伍,具备一定优势和配套合理的实验室条件,具有承担、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并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逐步成为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开放型医疗、教学和科研基地。 申报和评审 第四条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申报和评审要求进行,批准设立的重点学科(专科)即纳入我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 1. 2. 3. 管理组织及运行 第五条重点学科由学科带头人负责日常管理和建设,科教科负责协调督导。

1.学科带头人:重点学科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学科带头人拥有学科内部管理的自主支配权,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确定主攻目标,带领全体成员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力争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标志性成果;注意选拔和培养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每年年末形成本年度学科建设情况报告及次年工作计划(含国内外研修),呈报院务会; 2.学科(专科)秘书:由学科带头人指派,协助学科带头人完成日常管理相关工作; 3.学科成员: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根据个人专业方向及所在岗位,由个人提出申请,经学科带头人批准可加入重点学科团队。并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努力完成学科建设任务。 4.科教科:负责督导并协调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年中组织召开重点学科联席会,相关情况及时反馈至院领导。 检查评估与奖惩 第六条对完成学科建设任务,达到验收标准的重点学科,滚动进入下一期建设;对管理不善,年度检查不合格者,限期整改;验收评估不合格者,报院务会进行人员调整。 第七条医院对完成学科建设任务,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科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1.学科建设经费:给予各重点学科2万元/年学科建设资金,由学科负责人支配,用于《外出参加专业学术活动暂行规定》以外的学术交流及论文版面费报销(经学科带头人审批签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科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科建设项目管 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学科是学校组织结构中的基本骨架和核心,是产生创新性成 果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基地,学科建设是我校总体规划要始终贯彻的主线。为了规范学科建设项目的管理,明确学科建设项目中各级的责任,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和评审作用,确保学科建设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科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学科建设项目是指中央及部门专项资金或学校自筹资金安排,由我校组织实施的用于提升学科水平或改善学科条件的项目,包括学科建设专项、“211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各级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等资助的项目。 第三条学科建设项目应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优化配置、提高 效益、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遴选。 第四条学科建设项目可分为重点投资项目、一般投资项目和公共服 务体系建设项目等三种。 重点投资项目应面向国家或国防战略需求,并与我校的性质定位和总体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具有明显提升重点学科或学科群的整体水平及其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的作用。 一般投资项目主要用于改善和提高某个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研

究条件,用于支持跨学科的创新群体或有特色的新兴研究方向。.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用于改善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有整体促进或带 动作用的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和系统。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五条学科建设项目(简称项目)的管理采取三级管理体制,即学科规划与建设领导小组和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院(系)、项目负责人。第六条学科规划与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科建设的目标、规划和投资计划;根据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结合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规划,确定专项资金的投资原则;审批立项和确定项目经费,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报校长办公会审定。 第七条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学科办)负责起草立项指南和申请要求,受理项目申请并组织评审,检查项目建设情况,组织项目验收,以及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八条承担学科建设项目的院(系)必须将学科建设任务作为本单位的重点工作,落实项目所需条件,进行监督检查,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第九条学科建设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应对项目的申请、实施和总结全面负责。项目组的主要职责如下: (1) 做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 (2) 落实项目自筹资金,保证自筹资金按时到位; (3) 组织项目实施,控制经费支出,确保投资效益、建设进度和质量;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就是围绕提高学科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它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就是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就是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点。 在学科建设中,学科方向的设立、凝聚无疑就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就是宏观的学科结构与布局的调整与优化,还就是从某一具体学科或学科群的建设,特别就是学科内涵的丰富、更新等,都就是如此。学科队伍建设就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学科方向的正确确立与推进完全有赖于能够审时度势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及其相称的学术梯队或团队;资金的投入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时直接影响到学科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的提高;学科的制度建设,包括学科的学术氛围与学术交流、学科的创新与推进学科交叉合作的机制与体制的建设,学科的文化建设、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等。学科建设就是从学术角度,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学科的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专业与教学的发展,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侧重于科研水平的提高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专业建设就是一项直接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学生培养及毕业生就业方向的教学基本建设。它以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本、专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等。这些内容都就是学科建设所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因此,学科建设代替不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通之处在于两者包含的要素大致相同:师资、设备、实验与实习基地、科研、经费等。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科建设就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会有高水平的专业与高质量的教学,学校的专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学科建设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但就是,专业建设毕竟不同 于学科建设,一个专业需要若干学科的支撑 专业建设将会对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学科纵向与横向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贪多求全,缺乏地方特色。 2学科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优秀学科带头人匮乏。 3重视投入与外延发展,忽视软环境与内涵发展。 4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不畅,缺乏有效运行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1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原则。 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原则。 3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4特色发展与创新原则。 社会所需的人才,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发现与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就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前者称为学术型人才,后者称为应用型人才。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培养人才的类型应归属于应用型人才。 学科创新包括学科建设理念的创新、学科体系的创新、学科内容的创新、学科研究方向的创新与学科建设体制与方法的创新。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具体途径与对策 1调整学科布局 它不仅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学科结构,而且决定了大学的功能、特色,影响着学科水平的提升。学科的设置与调整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任务

医疗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制度

医疗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制度 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组织实施管理制度 一、明确目标任务,落实条件措施 1.学科带头人在实施学科建设规划与计划时,有责任让本学科成员了解学科建设奋斗目标,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并时时把目标作为调节、衡量的准绳。 2.对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应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后,分解到各个组室和个人,使每一个学科组成员了解自己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了解各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职责、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 3.应以任务为中心,合理地调配实现规划所需要的人、财、物、信息等各项条件,要保证将建设经费的绝大部分用于实验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上。 二、做好规划与计划的实施检查与监督工作 1.各级科管部门应负责对学科建设规划与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2.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重点学科的科研工作开展情况、经费使用与图书资料及设备的配备情况、人才梯队培养及学术交流情况等。 3.对执行情况要按期作出评估,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在规划、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如对科研课题执行中的新发现及时给予扶助和支持,对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对出现偏差的及要时加以纠正,或者及时修订规划、调整目标。 4.学科负责人每年底要写出年度建设情况总结报告,经医院科管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作为上级主管部门评价、考核重点学科建设情况的依据之一。 三、规划实施情况的考核评估 1.重点学科建设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并实行竞争、流动的机制, 一切通过考核与评估,选拔优秀者,淘汰相形见绌者,以便学科建设队伍不断优化。 2.学科建设的考核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科学性很强、内容复杂、工作量大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职责暂行规定

暨南大学“十五”“211工程”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职责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我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各学科建设项目按期、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成立6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实施对各学科建设项目的管理。 第三条各学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应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关于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各项管理办法和规定,及《暨南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暨南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暨南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暨南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若干补充规定》。 第四条在组织实施学科项目建设中,各项目领导小组应进行广泛的论证,并严格按经批准的年度实施计划进行,全面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211工程”办公室汇报。 第五条项目领导小组设组长、副组长各1名,成员由项目所在单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各学科方向的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项目领导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主要任务是负责协调和处理项目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并代表各学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与校长签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对学科建设的进展和质量负

全责。二级项目负责人要接受项目组组长的领导,并对二级项目规划的建设内容负全责。 第七条项目组组长根据学校下达的年度经费额度,负责召集项目组成员对经费的分配进行充分论证,确保对重点项目及标志性成果的倾斜性投入,并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该项目的年度计划表。经项目组正、副组长签字后报主管校长审批。 第八条项目组组长在学科项目建设中,应根据国家对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学校有关经费管理办法,严格管理和控制经费的各项开支,对不符合规定的开支,要坚持原则,拒绝审批报销。 第九条为保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在项目建设期间,项目组组长一般不予变动,如确实需要变动,应在新的组长人选确定后,并要认真做好交接工作。 第十条项目组组长可指定1人作为学科项目秘书,专门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任务。 第十一条对严重失职,造成项目建设重大损失的项目组组长,学校将追究其直接责任;对因主观原因造成建设任务未能完成的,学校将根据情节的轻重给予适当的处分。 第十二条对完成任务好,对学科建设有重大贡献(如出重大标志性成果、管理创新等)的项目组,学校将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十三条项目领导小组应主动接受和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项目建设年度考核和各期评估、检查,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组织和编制有关报表,如实报告项目进展情况。 第十四条本暂行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五条本暂行规定的解释权归“211工程”办公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