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硝态氮试剂盒说明书

土壤硝态氮试剂盒说明书

土壤硝态氮试剂盒说明书
土壤硝态氮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 QS1810 规格:50管/48样

土壤硝态氮试剂盒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 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硝态氮是指硝酸盐中所含有的氮元素,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生成铵盐,被氧化后变为硝态氮。土壤中硝态氮是高等植物吸收氮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含量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测定原理:

在浓酸条件下,NO3-与水杨酸反应,生成硝基水杨酸,硝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PH>12)呈黄色,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含量成正比,可比色测定计算得硝态氮含量。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蒸馏水、天平、常温离心机、可见分光光度计、1 mL玻璃比色皿、振荡仪。

试剂组成和配制:

试剂一:粉剂×2瓶,4℃避光保存。临用前根据用量每瓶加2mL浓硫酸充分溶解。

试剂二:液体100mL×1瓶,4℃保存。

样本处理:

按照土壤质量(g):蒸馏水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新鲜土样,加入1mL蒸馏水)加入蒸馏水,置于振荡仪中振荡提取1h,25℃,10000g离心10min,取上清待测。

计算公式:

标准曲线:y=0.0156x+0.0073,R2=0.9997

——N含量(mg/kg鲜重)=(△A-0.0073)÷ 0.0156÷(W÷V样总)

NO

3

=64.1×(△A-0.0073)÷W

V样总:加入提取液体积,1mL,W:样本质量,g

注意事项:

1.硝酸根不为土壤胶体吸附,且易溶于水,很容易在土壤内部移动,所以测定此指标时应注

意采样深度一致。

——N的变化,所以最好采用新鲜土壤进行测定,以准2.土壤经风干或者烘干很容易引起NO

3

第1页,共2页

确反映该指标含量。

3.试剂一配制好后尽快使用,4℃可保存一周。

4.试剂一和试剂二均具有强腐蚀性,操作时需做好防护措施。

5.最低检出限为100μg/kg。

第2页,共2页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A 紫外分光光度法 1、方法提要 土壤浸出液中的NO3-,在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210nm 处有较高吸光度,而浸出液中的其它物质,除OH-、CO32-、HCO3-、NO2-和有机质等外,吸光度均很小。将浸出液加酸中和酸化,即可消除OH-、CO32-、HCO3-的干扰。NO2-一般含量极少,也很容易消除。因此,用校正因数法消除有机质的干扰后,即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NO3-的含量。 待测液酸化后,分别在210nm和275nm处测定吸光度。A210是NO3-和以有机质为主的杂质的吸光度;A275只是有机质的吸光度,因为NO3-在275nm处已无吸收。但有机质在275nm处的吸光度比在210nm处的吸光度要小R倍,故将A275校正为有机质在210nm处应有的吸光度后,从A210中减去,即得NO3-在210nm处的吸光度(△A)。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3、主要仪器设备 3.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3.2石英比色皿; 3.3往复式或旋转式振荡机,满足180r/min±20r/min的振荡频率或达到相同效果; 3.4塑料瓶:200mL。 4、试剂

4.1H2SO4溶液(1:9):取10mL浓硫酸缓缓加入90mL 水中。 4.2氯化钙浸提剂[c(CaCl2)=0.01mol·L-1]:称取2.2g氯化钙(CaCl2·6H2O,化学纯)溶于水中,稀释至1L。 4.3 硝态氮标准贮备液[ρ(N)=100mg·L-1]:准确称取0.7217g经105~110℃烘2h的硝酸钾(KNO3,优级纯)溶于水,定容至1L,存放于冰箱中。 4.4硝态氮标准溶液[ρ(N)=10mg·L-1]:测定当天吸到10.00mL硝态氮标准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5、操作步骤 称取10.00g土壤样品放入200mL塑料瓶中,加入50mL 氯化钙浸提剂,盖严瓶盖,摇匀,在振荡机上于20℃~25℃振荡30min(180r/min±20r/min),干过滤。 吸取25.00mL待测液于50mL三角瓶中,加1.00mL1:9 H2SO4溶液酸化,摇匀。用滴管将此液装入1cm光径的石英比色槽中,分别在210nm和275nm处测读吸光值(A210和A275),以酸化的浸提剂调节仪器零点。以NO3-的吸光值(△A)通过标准曲线求得测定液中硝态氮含量。空白测定除不加试样外,其余均同样品测定。 NO3-的吸光值(△A)可由下式求得: △A= A210- A275×R 式中R为校正因数,是土壤浸出液中杂质(主要是有机质)在210nm和275nm处的吸光度的比值。其确定方法为:A210是波长210nm处浸出液中NO3-的吸收值(A210硝)与

水质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测定

水质中的硝态氮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原理: 利用硝酸盐在220nm波长具有紫外吸收和在275nm波长不具吸收的性质进行测定,于275nm波长测出有机物的吸收值在测定结果中校正. 试剂: 1. 无硝酸盐纯水:采用重蒸馏或者蒸馏---去离子法制备,用于配制试剂及稀 释样品. 2. 盐酸溶液(1+11). 3. 硝酸盐氮标准储备溶液[p(NO3---N)=100ug/mL]:称取经105`C烤箱干 燥2h的硝酸钾(KNO3) 0.7218g,溶于纯水中并定容至1000mL,每升中加入2mL三氯甲烷,至少可稳定6个月. 4. 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溶液[p(NO3---N)=10ug/mL]. 仪器: 1. 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及石英比色皿. 2. 具有比色管:50mL 分析步骤: 1. 水预样处理:吸收50mL水样于50mL比色管中加1mL盐酸溶液酸化. 2. 标准系列制备:分别吸收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溶液0mL/L~7mg/L硝酸盐氮 标准系列,用纯水稀释到50mL,各加1mL盐酸溶液. 3. 用纯水调节仪器吸光度为0,分别在220nm和275nm波长测量吸光度. 计算: 在标准样品的220nm波长吸光度中减去2倍于275nm波长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和在曲线上直接读出样品中的硝酸盐氮的质量浓度. 注:若275nm波长吸光度的2倍大于220nm波长吸光度的10%时,本标准将不能适用.

水质中亚硝态氮的测定(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 原理: 在pH1.7以下,水中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酰胺氮化,再与盐酸N-(1-萘)-乙二胺产生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比色定量. 试剂: 1. 氢氧化铝悬浮液 2. 对氨基苯磺酰胺溶液 3. 盐酸N-(1-萘)-乙二胺溶液 4. 亚硝酸盐氮标准储备液[p(NO2—N)=50ug/mL]:称取0.2463g在玻璃干 燥器内放置24h的亚硝酸钠(NaNO2),溶于纯水中,并定容至1000mL.每升中加2mL三氯甲烷保存. 5. 亚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溶液[p(NO2—N)=0.10ug/mL] 仪器: 1.具塞比色管:50mL. 2.分光光度计. 分析步骤: 1. 若水样浑浊或色度较深,可先取100mL,加入2mL氢氧化铝悬浮液,搅拌 后静置数分钟,过滤. 2. 先将水样或处理后的水样用酸或碱调近中性.取50.0mL置于比色管中. 3. 另取50mL比色管8支,分别加入亚硝酸盐氮标准液 0,0.50,1.00,2.50,5.00,7.50,10.00和12.50mL,用纯水稀释至50mL. 4. 向水样以及标准色列管分别加入1mL对氨基苯磺酰胺溶液,摇匀后放置 2min~8min.加入1.0mL盐酸N-(1-萘)-乙二胺溶液,立刻混匀. 5. 于540nm波长,用1cm比色皿,以纯水作参比,在10min至2h内,测定吸 光度.如亚硝酸盐氮浓度低于4ug/L时,改用3cm比色皿. 6. 绘制曲线,查出亚硝态氮含量. 计算: 水样中亚硝态氮质量浓度计算见式: P(NO2-N)= m / V P(NO2-N):mg/L,亚硝酸氮质量浓度 M:从标准曲线上查的样品管中亚硝酸盐氮的质量,单位为微克(ug)

实验7土壤硝态氮的紫外分光光度法.doc

实验土壤硝态氮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根层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与植物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测定结果可 为合理施肥,肥料规划和估产提供依据。 一 .目的要求 了解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掌握用波长选择消除干扰组分的 测定技术,用校正因数法测定土壤硝态氮的含量。 二 .方法原理 用氯化钠溶液提取土壤硝态氮,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上分别测量其210 和 275 纳米的吸光度,前者是硝酸根和以有机质为主的杂质的吸收值,后者是以有机 质为主的杂质的吸收。 因为 275 纳米处硝酸根已无吸收,而有机质在 275 纳米处的吸收值是 210 纳 米处的 f 倍,故可将 A275 校正为有机质在 210 纳米处的干扰吸收,从 A210 中减去,即得硝酸根在 210 纳米处得真实吸收值,再利用标准曲线法求得土壤中硝态氮 得含量。 三 .器皿与试剂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xx 比色皿。 2.50 毫升容量瓶 10 个, 100 和 250 毫升锥形瓶各 4 个,漏斗 4 个,普通试 管 4 支, 50 毫升胖肚吸管 1 支, 5、10 毫升和 2 毫升刻度吸管各一只,滴管 2 支。 3.氯化钠溶液 1mol/L: 称取氯化钠 58.44 克溶于 400 毫升水中,转入 1 升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4.硝态氮标准溶液100μ g/ml: 称取于 105℃烘制 2 小时得硝酸钾 0.3609 克溶于水,转移至 500 毫升容量瓶中,用水定容。临用时再稀释至 20μg/ml。

5.硫酸溶液, 10%( V/V) 四 .测定步骤 1.待测液制备 称取 10.00 克风干土样于 250 毫升锥形瓶中,加入50 毫升 1 mol/L 的氯化钠溶液,加塞振荡30 分钟,过滤于干净干燥的100 毫升锥形瓶中,初液弃去。同时做试剂空白。 2.标准曲线绘制与测定 吸取 20μg/ml硝态氮标准溶液0. 00、0. 50、1. 00、2. 00、3. 00、4.00 毫升分别置入 50 毫升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后,再加入 2 毫升 10%硫酸溶液,摇匀。浓度分别为 0. 00、 0. 20、0. 40、0. 80、1.20 和 1.60 μ g/ml。以零浓度标液作参比,于 210 米处测定标准系列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或建立回归方程。 去土壤浸体液和试剂空白液各 10 毫升入试管中,加入 0.8 毫升 10%硫酸,摇匀。以试剂空白作参比,分别于 210 纳米和 275 纳米处测定吸光度,不要每

土壤各种氮的测定

土壤铵态氮的测定 2 mol·L-1KCl浸提—蒸馏法 1方法原理用2mol·L-1KCl浸提土壤,把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的NH4+及水溶性NH4+浸提出来。取一份浸出液在半微量定氮蒸馏器中加MgO(MgO是弱碱,有防止浸出液中酰铵有机氮水解的可能)蒸馏。蒸出的氨以H3BO3吸收,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计算土壤中的NH4+—N含量。 2主要仪器振荡器、半微量定氮蒸馏器、半微量滴定管(5mL)。 3试剂 (1)20g·L -1硼酸—指示剂。20gH3BO3(化学纯)溶于1L水中,每升H3BO3 溶液中加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5mL并用稀酸或稀 碱调节至微紫红色,此时该溶液的pH为4.8。指示剂用前与硼酸混 合,此试剂宜现配,不宜放。 (2)0.005 mol·L-11/2H2SO4标准液。量取H2SO4(化学纯)2.83mL,加蒸馏水稀释至5000mL,然后用标准碱或硼酸标定之,此为 0.0200 mol·L-1 (1/2H2SO4)标准溶液,再将此标准液准确地稀释4倍, 即得0.005mol·L-11/2H2SO4标准液(注1)。 (3)2 mol·L-1KCl溶液称KCl(化学纯)14901g溶解于1L水中。 (4)120g·L–1MgO悬浊液 MgO12g经500~600℃灼烧2h,冷却,放入100mL水中摇匀。 4操作步骤

取新鲜土样10.0g(注2),放入100mL三角瓶中,加入2mol·L-1KCl 溶液50.0mL。用橡皮塞塞紧,振荡30min,立即过滤于50mL三角瓶中(如果土壤NH4+—N含量低,可将液土比改为2.5:1)。 吸取滤液25.0mL(含NH4+—N25μg以上)放入半微量定氮蒸馏器中,用少量水冲洗,先把盛有20g·L–1硼酸溶液5mL的三角瓶放在冷凝管下,然后再加120g·L–1 MgO悬浊液10mL于蒸馏室蒸馏,待蒸出液达30~40mL 时(约10min)停止蒸馏,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取下三角瓶,用 0.005mol·L-11/2H2SO4标准液滴至紫红色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5结果计算 土壤中铵态氮NH4+—(N)含量(mg·kg-1) = 式中:c——0.005mol·L-11/2H2SO4标准溶液浓度; V——样品滴定硫酸标准溶液体积(mL); V0——空白滴定硫酸标准溶液体积(mL); 14.0——氮的原子摩尔质量(g·mol-1); ts——分取倍数;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测定

(二)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1、酚二磺酸比色法 1)方法原理 土壤用饱和CaSO4 2H2O溶液浸提,在微碱性条件下蒸发至干,土壤浸提液中的NO3-—N在无水的条件下能与酚二磺酸试剂作用,生成硝基酚二磺酸。 C6H3OH(HSO3)2+HNO3→C6H2OH(HSO3)2 NO2+H2O 2,4-酚二磺酸 6-硝基酚-2,4-二磺酸 此反应必须在无水条件下才能迅速完成,反应产物在酸性介质中无色,碱化后则为稳定的黄色溶液,黄色的深浅与NO3-—N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可在400~425nm处(或用蓝色滤光片)比色测定。酚二磺酸法的灵敏度很高,可测出溶液中0.1mg?L-1 NO3-—N,测定范围为0.1~2mg?L-1。 2)主要仪器 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瓷蒸发皿。 3)试剂 (1)酚二磺酸试剂: 称取白色苯酚(C6H5OH,分析纯)25.0g置于500mL三角瓶中,以150mL纯浓H2SO4溶解,再加入发烟H2SO475mL并置于沸水中加热2h,可得酚二磺酸溶液,储于棕色瓶中保存。使用时须注意其强烈的腐蚀性。如无发烟H2SO4,可用酚25.0g,加浓H2SO4225mL,沸水加热6h配成。试剂冷后可能析出结晶,用时须重新加热溶解,但不可加水,试剂必须贮于密闭的玻塞棕色瓶中,严防吸湿。 (2)10μg?mL-1 NO3-—N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KNO3(二级)0.7221g溶于水,定容1L,此为100μg?mL-1 NO3-—N 溶液,将此液准确稀释10倍,即为10μg?mL-1 NO3-—N标准溶液。 (3)CaSO4?2H2O(分析纯、粉状)、 (4)CaCO3(分析纯、粉状)、 (5)1:1 NH4OH、 (6)活性碳(不含NO3-),用以除去有机质的颜色。 (7)Ag2SO4(分析纯、粉状)、Ca(OH)2(分析纯、粉状)和MgCO3(分析纯、粉状),用以消除Cl-1的干扰。 4)操作步骤 (1)浸提: 称取新鲜土样(注1)50g(风干土样25g)放在500mL三角瓶中,加入CaSO4?2H2O 0.5g(注2)[凝聚剂的作用,使滤液不混浊而澄清]和250.00mL蒸馏水,盖塞后,用振荡机振荡10min。放置5 min后,将悬液的上部清液用干滤纸过滤,澄清的滤液收集地干燥洁净的三角瓶中。如果滤液因有机质而呈现颜色,可加活性碳除之(注3、4)。还有NO2-干扰和Cl干扰: (1)同时做空白。 (2)测定 吸取清液 25~50mL(含NO3-—N 20~150μg)于瓷蒸发皿中,加CaCO3约0.05g (注5)[调节pH,防止NO3-—N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蒸干分解而损失],在水浴上蒸干(注6),到达干燥时不应继续加热。稍冷,迅速加入酚二磺酸试剂1---2 mL,将皿旋转,使试剂接触到所有的蒸干物。静止10min使其充分作用后,加水20 mL,用玻璃棒搅拌直到蒸干物完全溶解。冷却后缓缓加入1:1 NH4OH(注7)并不断搅拌混匀,至溶液呈微碱性(溶液显黄色不再加深)再多加2mL,以保

土壤硝态氮及铵态氮的取样测定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取样测定 1.田间取样与保存 根据小区面积,随机选2~3个样点,采样地点应避开边行以及头尾。在行间取样,以30cm为一层,取样深度可以是0-90cm或0-210cm或更深,分层取样,等层混合。新鲜土样须田间将土壤样品立即放入冰盒,没有冰盒者应将土样放置阴凉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并尽快带回室内处理。 2.土样的处理 在田间采样后,立即将土样放置在冰盒中,低温保存。返回实验室后,如果样品数量较多,则放置于冰箱中4℃保存。也可以直接进行土样处理:土壤过3-5cm筛,测定土壤的水分含量,同时作浸提。 3.土样的浸提 称取混匀好的新鲜土壤样品24.00g,放入振荡瓶,加100 ml 1mol/L 优级纯KCl浸提液,充分混匀后放入振荡机振荡1个小时,用定性滤纸过滤(注意:国内好多滤纸含有铵态氮,需选择那些无铵滤纸)到小烧杯或胶卷盒中,留滤液约20ml备用,每批样做3个空白。若样品不能及时测定,应放入贮藏瓶中冷冻保存。 同时称取20-30 g鲜土放入铝盒中105℃下烘干测定土壤水分。剩余土样自然风干后保存。 4.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测定 测定前先解冻贮藏瓶盒中的滤液,并保持滤液均匀(注意:解冻后的样品有时有KCl 析出,必须等KCl溶解后,液体完全均匀后再测定),上流动分析测定溶液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专门的试验人员负责)。所用标准溶液必须是用1mol/L KCl浸提液配制。 有时样品浓度超出了机器的测定范围,需对样品进行稀释(注意:应以最低稀释倍数把样品测定出来,且不可放大稀释倍数,这样会引起很大误差)。 流动分析测定的是溶液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单位是mg/L,必须根据土壤样品含水量和土壤干重换算成mg N/kg。如果要换算成kg N/ha,可以通过下列公式:土壤硝态氮或铵态氮(kg N/ha)=土壤硝态氮或铵态氮(mg N/kg)* 采样层次(30cm 或20cm)* 土壤容重/ 10

植物中硝态氮的测定方法

硝态氮是植物最主要的氮源。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往往能反映土壤中硝态氮供应情况,因此可作为土壤肥氮肥的指标。测定植物体内的硝态氮含量,不仅能够反映出植物的氮素营养情况,而且对鉴定蔬菜和植物为原料的加工制品的品质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原理 在浓酸条件下,NO3-与水杨酸反应,生成硝基水杨酸,硝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PH>12)呈黄色,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含量成正比,可直接比色测定。 (二)仪器与用具 (1)722型分光光度计1台;(2)电子顶载天平1台(感量1/万);(3)刻度试管20ml26支;(4)刻度吸管0.1ml. 0.5ml. 5ml. 10ml各1支;(5)容量瓶50ml8个;(6)容量瓶25ml3个;(7)小漏斗(∮5cm)3个;(8)玻棒1根;(9)洗耳球1个;(10)电炉1个;(11)铝锅1个;(12)玻璃塞;(13)定量滤纸7cm。 试剂: 500ppmNO3-标准溶液精确称取烘至恒重的KNO3 0.7221克溶于无离水中,定容至200ml。 5%水杨酸一硫酸溶液称取5克水杨酸溶于100ml,浓硫酸中(密度为1. 84),搅拌溶解后,贮于棕色瓶中。置冰箱保存一周有效。 8%氢氧化纳溶液称取10克氢氧化纳溶于1dm3无离子水中即可。 (三)实验步骤 1. 标准曲线的制作 (1)吸取500ppmNO3-标准溶液1ml. 2ml. 3ml. 4ml. 6ml. 8ml. 10ml. 12ml分别放入501ml容量瓶中,用无离子定至刻度,使之成10. 20、30、40、60、80、100、120、ppm的系列标准溶液。 (2)吸收上述系列标准溶液0.11ml,分别放入刻度试管中,以0.11ml无离子水代替标准溶液作空白,再分别加入0.4ml水杨酸一硫酸溶液,摇匀,在室温下放置20分钟后再加入8%NaOH溶液9. 51ml摇匀冷却至室温,显色液总体积为101ml。 (3)以空白作参比,在4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NO3-N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中硝酸盐的测定 (1)样品液的制备,取一定量的植物材料剪碎混匀后,精确称取2-3克分别放入三支刻度试管中,加入10ml无离子水,用玻璃塞封口,置入沸水浴中提取30分钟,到时间后取出,用自来水冷却,将是取液过滤到25ml容量瓶中,并反复冲洗残渣,最的定容至刻度。 (2)样口液的测定吸取样品0.1 ml分别于三支刻度试管中,然后加入5%水杨酸一硫酸溶液0.4 ml,混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A 紫外分光光度法 1、方法提要 土壤浸出液中的NO 3- ,在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210nm 处有较高吸光度,而浸出液中的其它物质,除OH -、CO 32-、HCO 3-、NO 2-和有机质等外,吸光度均很小。将浸出液加酸中和酸化,即可消除OH -、CO 32-、HCO 3-的干扰。NO 2-一般含量极少,也很容易消除。因此,用校正因数法消除有机质的干扰后,即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NO 3-的含量。 待测液酸化后,分别在210nm 和275nm 处测定吸光度。A 210是NO 3-和以有机质为主的杂质的吸光度;A 275只是有机质的吸光度,因为NO 3-在275nm 处已无吸收。但有机质在275nm 处的吸光度比在210nm 处的吸光度要小R 倍,故将A 275校正为有机质在210nm 处应有的吸光度后,从A 210中减去,即得NO 3-在210nm 处的吸光度(△A)。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3、主要仪器设备 3.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3.2石英比色皿; 3.3往复式或旋转式振荡机,满足180r/min ±20r/min 的振荡频率或达到相同效果; 3.4塑料瓶:200mL 。 4、试剂 4.1H 2SO 4溶液(1:9):取10mL 浓硫酸缓缓加入90mL 水中。 4.2氯化钙浸提剂[c(CaCl 2)=0.01mol ·L -1]:称取2.2g 氯化钙(CaCl 2·6H 2O ,化学纯)溶于水中,稀释至1L 。 4.3 硝态氮标准贮备液[ρ(N)=100mg ·L -1]:准确称取0.7217g 经105~110℃烘2h 的硝酸钾(KNO 3,优级纯)溶于水,定容至1L ,存放于冰箱中。

铵态氮和硝态氮测定方法!!! - 副本

铵态氮测量方法(2mol?L-1KCl浸提—靛酚蓝比色法) 1)方法原理 2mol?L-1KCl溶液浸提土壤,把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的NH4+及水溶性NH4+浸提出来。土壤浸提液中的铵态氮在强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盐和苯酚作用,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蓝,溶液的颜色很稳定。在含氮0.05~0.5mol?L-1的范围内,吸光度与铵态氮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 2)试剂 (1)2mol?L-1KCl溶液称取149.1g氯化钾(KCl,化学纯)溶于水中,稀释至1L。 (2)苯酚溶液称取苯酚(C6H5OH,化学纯)10g和硝基铁氰化钠[Na2Fe(CN)5NO2H2O]100mg稀释至1L。此试剂不稳定,须贮于棕色瓶中,在4℃冰箱中保存。 (3)次氯酸钠碱性溶液称取氢氧化钠(化学纯)10g、磷酸氢二钠(Na2HPO4?7H2O,化学纯)7.06g、磷酸钠(Na3PO4?12H2O,化学纯)31.8g和52.5g?L-1次氯酸钠(NaOCl,化学纯,即含10%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5mL溶于水中,稀释至1L,贮于棕色瓶中,在4℃冰箱中保存。 (4)掩蔽剂将400g?L-1的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化学纯)与100g?L-1的EDTA二钠盐溶液等体积混合。每100mL 混合液中加入10 mol?L-1氢氧化钠0.5mL。

(5)2.5μg?mL –1铵态氮(NH4+—N)标准溶液称取干燥的硫酸铵[(NH4)2SO4,分析纯0.4717g溶于水中,洗入容量瓶后定容至1L,制备成含铵态氮(N)100μg?mL –1的贮存溶液;使用前将其加水稀释40倍,即配制成含铵态氮(N)2.5μg?mL –1的标准溶液备用。 3)仪器与设备:往复式振荡机、分光光度计。 4)分析步骤 (1)浸提称取相当于10.00g干土的新鲜土样(若是风干土,过10号筛)准确到0.01g,置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氯化钾溶液100mL,塞紧塞子,在振荡机上振荡1h。取出静置,待土壤—氯化钾悬浊液澄清后,吸取一定量上层清液进行分析。如果不能在24h内进行,用滤纸过滤悬浊液,将滤液储存在冰箱中备用。 (2)比色吸取土壤浸出液5mL(含NH4+—N2μg~25μg)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氯化钾溶液补充至10mL,然后加入苯酚溶液5mL和次氯酸钠碱性溶液5mL,摇匀。在20℃左右的室温下放置1h后(注1),加掩蔽剂1mL以溶解可能产生的沉淀物,然后用水定容至刻度。用1cm比色槽在625nm波长处(或红色滤光片)进行比色,读取吸光度。 (3)工作曲线分别吸取0.00、2.00、4.00、6.00、8.00、10.00mL NH4+—N标准液于50mL容量瓶中,各加10mL氯化钠溶液,

土壤中氮含量的测定分析(精)

土壤中氮含量的测定分析 核心提示:摘要:概述了土壤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土壤全氮、无机氮(包括铵态氮、硝态氮)水解氮、酰胺态氮的测定方法。关键词:土壤;全氮;测定方法土壤是作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氮素包括无机态氮和有机态... 摘要:概述了土壤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土壤全氮、无机氮(包括铵态氮、硝态氮)水解氮、酰胺态氮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土壤;全氮;测定方法 土壤是作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氮素包括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两大类,其中95%以上为有机态氮,主要包括腐殖质、蛋白质、氨基酸等。小分子的氨基酸可直接被植物吸收,有机态氮必须经过矿化作用转化为铵,才能被作物吸收,属于缓效氮。 土壤全氮中无机态氮含量不到 5%,主要是铵和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气和氮氧化物等很少。大部分铵态氮和硝态氮容易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属于速效氮。无机态氮包括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的硝酸根和吸附在土壤颗粒上的铵离子,作物都能直接吸收。土壤对硝酸根的吸附很弱,所以硝酸根非常容易随水流失。在还原条件下,硝酸根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还原为气态氮而逸出土壤,即反硝化脱氮。部分铵离子可以被粘土矿物固定而难以被作物吸收,而在碱性土壤中非常容易以氨的形式挥发掉。土壤腐殖质的合成过程中,也会利用大量无机氮素,由于腐殖质分解很慢,这些氮素的有效性很低。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来自施肥、生物固氮、雨水和灌溉水,后二者对土壤氮贡献很小,施肥是耕作土壤氮素的主要来源,而自然土壤的氮素主要来自生物固氮。 土壤含氮量受植被、温度、耕作、施肥等影响,一般耕地表层含氮量为0.05%~0.30%,少数肥沃的耕地、草原、林地的表层土壤含氮量在 0.50%~0.60%以上。我国土壤的含氮量,从东向西、从北向南逐渐减少。进入土壤中的各种形态的氮素,无论是化学肥料,还是有机肥料,都可以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进行相互转化。 1 土壤全氮的测定 1.1 开氏法 近百年来,许多科学工作者对全氮的测定方法不断改进,提出了许多新方法,主要有重铬酸钾-硫酸消化法、高氯酸-硫酸消化法、硒粉-硫酸铜-硫酸消化法。但开氏法目前仍作为一个统一的标准方法,此法容易掌握,测定结果稳定,准确率较高。 开氏法测氮的原理为:在盐类和催化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使有机氮分解为铵态氮。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酸标准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含量(不包括硝态氮)。含有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测定,在样品消

植物组织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目的意义根系吸收的无机态氮,有铵态氮和硝态氯。植物体内硝态氮合量可以反映土壤氮素供应情况,常作为施肥指标。叶菜类和根菜类中常含有大量硝酸盐,在烹调和腌制过程中可转化为亚硝酸盐而危害人体健康。测定植物组织硝态氮含量对研究植物氮素营养和农产品安全性均有重要作用。 一、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硝态氮,其原理是在有浓硫酸的条件下NO3-与水杨酸生成硝基水杨酸。产物硝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PH>12)呈黄色,在41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含量成正比,可直接比色测定。 二、材料、设备和试剂 1.材料玉米、接骨木、瓜类、葡萄等植株幼苗。 2.设备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容量瓶、刻度试管、漏斗、滤纸等。 3.试剂 (1)100mg/L硝态氮标准溶液精确称取烘干至恒重的KNO3 0.7221g溶于蒸馏水(无离子水)中,定容至1000ml。 (2)5%水杨酸-硫酸溶液称取5g水杨酸溶于100ml浓硫酸中(密度为1.84),搅拌溶解后,贮存于棕色瓶中,置冰箱保存1周有效。 (3)8%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溶于250ml蒸馏水中。 三、操作方法 1.标准曲线的制作 (1)吸取100 mg/L硝态氯标准溶液1m1、2ml、4m1、6m1、8ml、10ml、12m1分别放入1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使之成为10、20、40、60、80、100、120μg /m1硝态氮的系列标准液。 (2)取8支试管,分别编号为0-7,以0号管加入0.1ml蒸馏水作空白,1-7号管分别吸取上述系列标准溶液0.1ml。再分别加入0.4ml 5%水杨酸—硫酸溶液,摇匀,在室温下放置20min后,再加入8%NaOH溶液9.5ml,摇勾冷却至室温,以空白作参比,在4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硝态氯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见下表。 2.样品制备称新鲜植物组织l-2g研成匀浆,(或称经70℃烘干磨碎过60目即孔径0.25mm筛的干样100mg)装入20m1具塞刻度试管,加无离子水10-20ml,盖紧塞子,置于45℃恒温水浴浸提1h,其间不断摇动,然后过滤或离心(如含色素需脱色),滤液备用。若样品是伤流液,则可直接测定。 3.硝态氮的漓定 吸取样品液0.1m1放入故人编号为8的试管中,其他操作同标准曲线,在标准曲线上可查得硝态氮含量。 表1 水杨酸比色法测硝态氮反应体系 项目管号 0 1 2 3 4 5 6 7 8 硝态氮系列浓度(μg/ml)0 10 20 40 60 80 100 120 样品 各浓度硝态氮用量(ml)水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每管含硝态氮(μg)0 1 2 4 6 8 10 12 x 5%水杨酸-硫酸(ml)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8%NaOH(ml)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9.5 吸光度值(A410)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测定方法

一、原理: 过滤后的样品经过一个开放的镀铜镉还原器通道后,硝酸根被还原成亚硝酸根,亚硝酸根通过磺胺处理后,与N-(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偶联,形成深红色的偶氮染料,然后在550nm或者520nm比色分析。 二、样品处理 土壤鲜样采取四分法处理,根据实验用量进行过筛(比目大小视样品含水量而定)。过筛后的土样,取出5g土样放入离心管,加入25ml 氯化钾提取液(2moL/L),震荡2小时后进行离心(8000 g ,15min),静置后过滤,取上清液测定。若不能及时测定,放入4℃冰箱保存。 三、试剂配制: 试剂用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1)显色试剂:(棕色玻璃瓶,避光保存) 150ml水,加入25ml浓磷酸▲,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0g磺胺,再加入0.5g N-(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溶解。用水定容至250ml。加入浓缩探针清洗液(表面活性剂)。 (2)氯化铵-EDTA缓冲液(ammonium chloride-EDTA):把85g氯化铵和0.1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溶解 于水,定容至1L。用浓氨水▲调节PH至。 (3)硝化组件缓冲液:{用来清洗OTCR(镀铜镉还原器通道)}取100ml的氯化铵-EDTA缓冲液,稀释至1L。调节PH至。(4)2%硫酸铜: 10g 五水硫酸铜()溶于水,定容至500ml。 (5)5mol/L盐酸: 小心慢慢加入浓盐酸▲于水中,冷却后定容至100ml。 (6)硝酸盐存储溶液(1g/L):(溶液6个月内有效) 7.218g硝酸钾溶于水,定容至1L,加入1ml氯仿▲(防腐剂)。(7)比色管清洗液:(定容时缓慢,防止出现泡沫,室温保存,两个月内有效)取50ml比色管清洗液,加水定容至1L。 (8)进样针清洗液:(定容时缓慢,防止出现泡沫,室温保存,两个月内有效。) 取进样针清洗液,加水定容至1L。 四、测定方法: 土壤硝态氮测定采用SmartChem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

植物组织中硝态氮的测定植物伤流液中无机磷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硝态氮的测定 【实验目的】伤流是植物根系主动吸水的证明,不同植物或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季节的伤流强度均不同,伤流强度反应根系生理活动强弱和根系又吸收面积大小。伤流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各种无机盐及根部合成有机物包括植物激素。硝态氮是植物最主要的氮源。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往往能反映土壤中硝态氮供应情况,因此可作为土壤肥氮肥的指标。测定植物体内的硝态氮含量,不仅能够反映出植物的氮素营养情况,而且对鉴定蔬菜和植物为原料的加工制品的品质也有重要的意义。 【原理】硝态氮与硝酸试粉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硝态氮的浓度成正相关,将样品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阶进行比较,可快速求得硝态氮的浓度。硝酸试粉主要是由锌粉、柠檬酸、ɑ-萘胺、对氨基苯磺酸混合而成,硝态氮与硝酸试粉反应如下: NO 3-+H + NO 2-+Zn 2++H 2O SO 3H NH 2+2H SO 3H N +N +2H 2O 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合物NH 2 SO 3H N +N + N NH 2 ɑ-萘胺重氮化合物对-苯磺酸-偶氮-萘胺 【实验材料】接骨木伤流液 【实验试剂】硝酸试粉、50%醋酸、50mg/L 氮流液 【实验步骤】在比色盘的五个孔中加入如表所示溶液: 5min 后即成5个不同浓度20、40、60、80、100 mg/mL 硝态氮的比色阶。再用6号孔中加入伤流液5滴及硝酸试粉1勺,搅拌,5min 后,将其所显粉红色与标准比色阶比较确定样品液中硝态氮的浓度。 【实验结果及处理】 1.经过比色样品溶液的颜色介于2~3之间。 2.根据结果,伤流液中硝态氮的浓约为(10/5+20/10)/2=2mg/mL 【讨论】 1. 如若伤流液浓度过高,超过容量范围可先将伤流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在进行滴加。

农田土壤中硝态氮垂直运移参数的确定

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371055)和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编号:20030307018)资助, 农田土壤中硝态氮垂直运移参数的确定1 陈效民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 210095) 摘 要: 本文针对利用溶质运移模型预测预报农田土壤中硝态氮垂直运移时,运移参数不易获得的问题,引入CXTFIT 分析模型来求农田土壤中硝态氮垂直运移的参数。结果表明:用CXTFIT 模型模拟的硝态氮穿透曲线与实测的硝态氮穿透曲线基本吻合,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相比,误差范围在3% 以下,相关系数达到0.9 以上;在模拟过程中可同时得到硝态氮垂直运移的弥散系数和平均孔隙水流速(average pore-water velocity )等参数。因此该模型可以直接用来确定农田土壤中硝态氮垂直运移的参数。 关键词: 农田土壤;硝态氮;运移参数 1. 引 言 近几十年来, 随着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农田中由于施用化学氮肥逐年增加而引起土壤中硝态氮含量不断提高,以致硝态氮成为农田地下水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 [1] 。 硝态氮在土壤中的运移属于溶质运移的范畴[2] 。由于其在运移过程中的复杂 性,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不能用单一的过程和简单的方程加于描述。所以,硝态氮运移的研究必须依赖于数学模型。随着各类模型的不断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各种参数的确定。一个模型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输入该模型的各种参数的精度 [3] 。本文是在室内模拟硝态氮垂直运移的基础上,将所得的穿 透曲线数据输入CXTFIT 分析模型进行拟合并计算硝态氮在垂直运移过程中的弥散系数和平均孔隙水流速这两个最重要的硝态氮运移参数,为农田土壤中硝态氮运移模型的参数选择和硝态氮运移规律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 CXTFIT 分析模型的描述 CXTFIT 2.0模型可以用于确定实验室和田间条件下, 溶质运移模型的适应性参数, 也可以直接确定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的溶质运移的模型参数[4] 。 该模型 描述如下: )()()()(x x s c c J x c D x s c t s b l s b r l w r b r γρθγμρθμθρθ++??????? =+?? 上式中c r 是液相的剩余浓度(mol/m 3), s 是吸附相浓度(mol/m 3 ), D 是弥散系数(m 2 /h),θ是容积含水量(cm 3 /cm 3 ),J w 是水通量密度(m/h), ρb 是土壤容重

铵态氮硝态氮测量方法

铵态氮和硝态氮测定方法 铵态氮测量方法(2mol ?L -1KCl 浸提—靛酚蓝比色法) 1)方法原理 2mol ?L -1KCl 溶液浸提土壤,把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的NH4+及水溶性NH4+浸提出来。土壤浸提液中的铵态氮在强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盐和苯酚作用,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蓝,溶液的颜色很稳定。在含氮0.05~0.5mol ?L -1的范围内,吸光度与铵态氮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 2)试剂 (1)2mol ?L -1KCl 溶液称取149.1g KCl ,化学纯)溶于水中,稀释至1L 。 (2)苯酚溶液称取苯酚(C6H5OH ,化学纯)10g 和硝基铁氰化钠 [Na2Fe(CN)5NO 2H 2O]100mg稀释至1L 。此试剂不稳定,须贮于棕色瓶中,在4℃冰箱中保存。 (3)次氯酸钠碱性溶液称取氢氧化钠(化学纯)10g 、磷酸氢二钠(Na 2HPO 4?7H 2O ,化学纯)7.06g 、磷酸钠(Na 3PO 4?12H 2O ,化学纯)31.8g 和52.5g ?L -1次氯酸钠(NaOCl,化学纯,即含10%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5mL 溶于水中,稀释至1L ,贮于棕色瓶中,在4℃冰箱中保存。 (4)掩蔽剂将400g ?L -1的酒石酸钾钠(KNaC 4H 4O 6?4H 2O ,化学纯)与100g ?L -1的EDTA 二钠盐溶液等体积混合。每100mL 混合液中加入10 mol?L -1氢氧化钠0.5mL 。 (5)2.5μg ?mL – 1铵态氮(NH4+—N )标准溶液称取干燥的硫酸铵[(NH4)2SO 4,分析纯0.4717g 溶于水中,洗入容量瓶后定容至1L ,制备成含铵态氮(N )100μg ?mL – 1的贮存溶液;使用前将其加水稀释40倍,即配制成含铵态氮(N )2.5μg ?mL –1的标准溶液备用。 3)仪器与设备:往复式振荡机、分光光度计。 4)分析步骤 (1)浸提称取相当于10.00g 干土的新鲜土样(若是风干土,过10号筛)准确到0.01g ,置于150mL 三角瓶中,加入氯化钾溶液100mL ,塞紧塞子,在振荡机上振荡1h 。取出静置,待土壤—氯化钾悬浊液澄清后,吸取一定量上层清液进行分析。如果不能在24h 内进行,用滤纸过滤悬浊液,将滤液储存在冰箱中备用。 (2)比色吸取土壤浸出液5mL(含NH4+—N2μg ~25μg) 放入50mL 容量瓶中,用氯化钾溶液补充至10mL ,然后加入苯酚溶液5mL 和次氯酸钠碱性溶液5mL ,摇匀。在20℃左右的室温下放置1h 后(注1),加掩蔽剂1mL 以溶解可能产生的沉淀物,然后用水定容至刻度。用1cm 比色槽在625nm 波长处(或红色滤光片)进行比色,读取吸光度。 (3)工作曲线分别吸取0.00、2.00、4.00、6.00、8.00、10.00mL NH4+—N 标准液于50mL 容量瓶中,各加10mL 氯化钠溶液, 同(2)步骤进行比色测定。 5)结果计算 土壤中NH4+—(N )含量(mg ?kg-1)= 式中:ρ——显色液铵态氮的质量浓度(μg ?mL –1) ;V ——显色液的体积(mL);ts ——分取倍数; m ——样品质量(g )。 6)注释 注1. 显色后在20℃左右放置1h ,再加入掩蔽剂. 过早加入会使显色反应很慢,蓝色偏弱;加入过晚,则生成的氢氧化物沉淀可能老化而不易溶解.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A 紫外分光光度法 1、方法提要 土壤浸出液中的NO3-,在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210nm处有较高吸光度,而浸出液中的其它物质,除OH-、CO32-、HCO3-、NO2-和有机质等外,吸光度均很小。将浸出液加酸中和酸化,即可消除OH-、CO32-、HCO3-的干扰。NO2-一般含量极少,也很容易消除。因此,用校正因数法消除有机质的干扰后,即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NO3-的含量。 待测液酸化后,分别在210nm和275nm处测定吸光度。A210是NO3-和以有机质为主的杂质的吸光度;A275只是有机质的吸光度,因为NO3-在275nm处已无吸收。但有机质在275nm处的吸光度比在210nm处的吸光度要小R倍,故将A275校正为有机质在210nm处应有的吸光度后,从A210中减去,即得NO3-在210nm处的吸光度(△ A)。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3、主要仪器设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石英比色皿; 往复式或旋转式振荡机,满足180r/min±20r/min的振荡频率或达到相同效果; 塑料瓶:200mL。

4、试剂 溶液(1:9):取10mL浓硫酸缓缓加入90mL水中。 氯化钙浸提剂[c(CaCl2)=·L-1]:称取2.2g氯化钙 (CaCl2·6H2O,化学纯)溶于水中,稀释至1L。 硝态氮标准贮备液[ρ(N)=100mg·L-1]:准确称取0.7217g 经105~110℃烘2h的硝酸钾(KNO3,优级纯)溶于水,定容至1L,存放于冰箱中。 硝态氮标准溶液[ρ(N)=10mg·L-1]:测定当天吸到硝态氮标准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5、操作步骤 称取10.00g土壤样品放入200mL塑料瓶中,加入50mL氯化钙浸提剂,盖严瓶盖,摇匀,在振荡机上于20℃~25℃振荡 30min(180r/min±20r/min),干过滤。 吸取待测液于50mL三角瓶中,加:9 H2SO4溶液酸化,摇匀。用滴管将此液装入1cm光径的石英比色槽中,分别在210nm和275nm处测读吸光值(A210和A275),以酸化的浸提剂调节仪器零点。以NO3-的吸光值(△A)通过标准曲线求得测定液中硝态氮含量。空白测定除不加试样外,其余均同样品测定。 NO3-的吸光值(△A)可由下式求得: △A= A210- A275×R 式中R为校正因数,是土壤浸出液中杂质(主要是有机质)在210nm和275nm处的吸光度的比值。其确定方法为: A210是波长210nm处浸出液中NO3-的吸收值(A210硝)与杂质(主要是有机质)的吸收值(A210杂)的总和,即A210= A210硝+ A210杂,得出A210

华北平原施氮对农田土壤溶液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1-06-30;修订日期:2001-08-2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精准种植试验与示范”与“百人计划”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生态学过程研究项目资助。作者简介:胡春胜(1965~),男,山西平遥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农田生态过程调控与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已发表论文30余篇。 华北平原施氮对农田土壤溶液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胡春胜1 ,程一松1 ,于贵瑞 2 (11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石家庄 050021; 2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该文通过采集土壤溶液并测定其硝态氮(NO -32N ),对不同施N 处理下40cm ~220cm 土层的NO -32 N 累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前平原褐土农田80cm 和140cm ~160cm 处土层为NO -32N 高度 聚集层;随着氮肥施入的增加,土壤溶液中NO -32N 浓度显著增加;200kg ?hm -2 的氮肥施入水平,2m ~212m 土层中土壤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变幅不大,说明淋失量很少,而400kg ?hm -2和800kg ?hm -2氮肥施入水平下, 2m ~212m 土层中土壤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呈持续增长,且增加量主要发生在7月~9月份玉米生育期。 关键词:NO -32N 淋溶;氮素循环;太行山前平原 中图分类号:S14311+3;S1531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588(2001)06-0046-03 EFFECTS OF NITR OGEN OUS FERTI LIZER APP LICATION ON NITRATE 2N CONCENTRATION OF SOI L SOL UTION IN N ORTH CHINA P LAIN H U Chun 2sheng 1,CHE NG Y i 2song 1,Y U G ui 2rui 2 (1.Institute o f Shijiazhua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Research ,C AS ,Shijiazhuang ,050021,China ;2.Institute o f G 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 AS ,Beijing ,100101,China ) Abstract :By sam pling soil solution and analyzing its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2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cu 2mulated nitrate 2N in 40~220cm soil layers ,under different N treatments ,a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oil layers in depth of 80cm and 140~160cm are the tw o layers with highly nitrate 2N accumulated ,and the m ore the nitrogenous fertilizer application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2N in soil solution.When the nitrogenous fertilizer applied is 200kgm -2,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2N in soil solution in depth of 2~212m layer changes m inor throughout the year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little nitrogen leaching un 2der such level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While given the am ount to 400kgm -2and 800kgm -2,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2N increases significantly.And the further exam ination presents that the increasing pe 2riod takes place from June to September. K ey w ords :Nitrate 2N leaching ;Nitrogen cycling ;Piedm ont of T aihang M ountain 农田N 素淋失(leaching loss )是N 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全世界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大约30%~50%经土壤淋溶而进入地下水[1]。N 素淋失对地下水的影响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如美国中北部和东北部的“玉米带”以及西、东南部的灌溉农业区、英格兰中、东部石灰岩和砂岩地区[5,6]、我国北京郊县[2,4]和太湖流域[3]等。研究都表明,N 素的施用与浅层地下水NO -32N 浓度升高有明显的相关性。太行山前平原是典型的高产农区,N 素用量在500kg ?hm -2 1a -1 以上,对环境构成严重 的威胁。为此,探索土壤N 素投入与土体中NO -3 2N 的 淋溶动态及损失量的关系,可揭示土壤N 素环境承载力,为制定有利环境健康的N 肥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国内硝态氮淋失的研究主要采用排水采集器法或土钻取样法,但在北方排水采集器法经常取不到水样,而土钻法又不可能经常取样,此研究采用土壤多孔杯法在原状土上采集土壤溶液可以较好地实现了土壤中硝态氮的动态测定。 1 研究方法 试验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进行,该站位于北纬37°50′,东经114°40′,海拔高度5011m ,属中国东部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12℃, 23卷第6期2001年11月资 源 科 学RES OURCES SCIE NCE V ol.23,N o.6N ov.,20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