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西方文化之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东西方文化之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东西方文化之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东西方文化之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东西方文化之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选择

胡正豪

200083)

(上海外国语大学社科部200083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20世纪头20年间发生在中国思想界的三次“关于东西方文化”论战文本的梳理,可以发现每一次东西方文化的争论,都导致这样的结果,即分别秉承着类似于近代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立场的论战双方,最终“殊途同归”地共同选择社会主义作为实现自己诉求和目标的一面旗帜。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并传播社会主义的心路历程,并进一步揭示这种“镶嵌”在20世纪初中国近代经济、政治和其他历史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冲突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独占鳌头的真实作用。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之争、社会主义的选择、中国思想界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文化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到了比自己更强势的欧美文化的冲击。先进的中国人在发现中国传统文化难以挽救民族危机之时,纷纷把目光转向欧美文化,希望从欧美文化中寻找到救国救民的灵丹妙药。但是进入20世纪以后,先进中国人的思想发生了分歧。其中一部分人坚持继续效法欧美,主张追随西方文化,而另一部分人则反对醉心“欧化”,主张弘扬东方文化。于是20世界最初的20多年间,在中国思想界曾经先后发生“国粹与欧化”、“本土与西洋”、“农国与工国”等三次紧紧围绕着东西方文化优劣的争论。在三次东西方文化论战中,论战双方虽然分别揭橥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旗帜,但是他们实际上所使用的话语已受到近现代意识形态的熏陶,他们所追求的价值都不过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诉求的曲折反映;论战双方虽然分别秉承着类似于近代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立场,但是他们实际上最终“殊途同归”地共同选择社会主义作为实现自己诉求和目标的一面旗帜。考察和研究20世纪初年中国思想界发生的三次“东西方文化之争”,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文化根源以及镶嵌在其中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历史总体根源。

一、第一次“东西方文化之争”:保存国粹的社会主义

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人直观地意识到世界上有一种与中华固有文明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从魏源发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洪秀全建立“拜上帝会”,从曾国藩、李鸿章创办广方言馆、译书局到王韬、冯桂芬主张“采西学、制洋器、师西法”,从康有为、梁启超“大讲西学、尽释故见”到孙中山、黄兴“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先进知识分子无不把救亡图存的理想寄托在学习西方、效法欧美之上。戊戌庚子以后,先进知识分子群体更因对国事的忧愤而主张把效法欧美的主题从西艺推进到西制,主张“尊新”、“尽变西法”,“惟泰西是效”。

这种在中西文化关系上呈现出来的单向演进趋势,未免使当时爱国革命阵营中的一部分先知先觉者感到担忧。1902年开始,在上海逐步形成一个以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黄节等为核心的力主保存国粹的爱国革命的文化团体。以蔡元培为核心的反清革命组织——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以及《苏报》社主要成员如马叙伦、马君武、陈去病等也成为国粹派的中坚力量。国粹派先后以《政艺通报》、《国粹学报》和上海国粹学社、国学保存会为阵地,就自己对中西文化关系发表了独立见解。

首先,国粹派明确指出:国粹者,国家之特别之精神也,1国必有学而始立,国学是在政治上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精神基础。发明国学、保存国粹就是要从文化上保存“我们汉种的历史”、“语言文字”、“典章制度”和“人物事迹”,使“爱其国者无不知爱其学者。”2“保种、爱国、存学”三位一体,不可分离。章太炎更进一步强调要“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3其次,国粹派反对“醉心欧化”的“学奴”,批评“举一事革一弊,至于风俗习惯之各不相侔者,靡不惟东西之学说是依”感概“数十年后,必致人人以服从为义务,不知祖国为何物,爱国为何事。”国粹派反对“惟泰西是效”,并不是拒绝学习西方,而是主张对“泰西学理,宜取彼之长补我之短,不宜醉心外国之文物,并其所短而亦取之,并我所长而亦弃之。”黄节更进一步强调:本国固有者为国粹,输入本国宜为我用者亦是国粹。“国粹也者,助欧化而愈彰,非敌欧化以自防,实为爱国者须臾不可离也”。第三,国粹派明确指出:“提倡国粹不是要人尊信孔教”,国粹主义并不是独尊儒术而是要“复兴诸子学”,是在东方开创类似欧洲文艺复兴的“20世纪亚洲古学复兴之世”。他们批评中国几千年文化专制主义,批评“嬴秦氏之焚书”、“汉武之罢黜百家”。他们认为“墨荀之名学,管商之法学,老庄之神学,计然、白圭之计学,扁鹊之医学,孙吴之兵学,皆卓然自成一家之言,可与西方哲儒并驾齐驱者也”。“诸子之旧书所含之义理,于西人心理、伦理、名学、社会历史、政法,一切声化光电之学,无所不包”。4主张以西方近代学科分类发掘整理中国诸子百家之精华,以发扬“祖国之耿光”。

国粹派主张因为有利于“排满反清”和“爱国反帝”在革命阵营内得到广泛响应。但在思想界仍有人视其为反动保守势力的代表。有人惊呼:“欧化主义浩浩滔天,乃于万流澎湃之中,忽焉而生一大反动力焉”,批评“国粹主义者谓保存己国固有之精神,不肯与他国强同”,“即保守之别名”。要进步必须坚持“欧化主义”,“进化无穷,欧化不止”,因为“文明创自欧洲,欲己国进于文明,必先去其国界,纯然以欧洲为师。5

国粹派与欧化派的文化争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在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压迫下的弱势地位和中华民族不甘沦落的抗争的政治经济等总体社会历史现状。国粹派领袖邓实、黄节等曾谈到“是时国家方丁庚子之变,念亡国之无日,惧栋榱之同压,于是皇然而有《政艺通报》之刊”。如果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以及随后的1905年日俄战争刺激了他们的民族国家意识,那么1901年的拒俄拒法运动和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则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爱国反帝的激情。正如当时梁启超所言“故今日欲抵挡列强之民族帝国主义,以挽浩劫而拯生灵,惟有我行我民族主义之一策”。

然而近代中国文化的困境也正在于此,如果拒绝西方近代的科学思维,就难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近现代转型。结果就是在“保存国粹”、“复兴古学”口号下,出现了对国学不加分析,不作批判,不分优劣地盲目赞赏吹捧。国粹派不仅穿凿附会地认为“西政出于中国”、“民主中西相合”,夸大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而且在批评西方资本主义的弱点时,虽能正确指出“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却不自量力地主张从中国古代“良意美法”中寻找克服和避免资本主义弊端的对策。

随着国粹主义日益片面化,他们与晚清以来主张“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顽固派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的界限日益模糊,所建构的民族精神已失去了现代性灵魂。于是,思想界开始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寻找一种可以为双方共同接受的出路。1903年6月,著名的革命派刊物《浙江潮》首次肯定了“国粹主义”和“世界主义”同为一国进化的“两大主义”,希望把国粹主义与世界主义融合起来。社会主义因为兼具国粹主义和世界主义的因子

1黄节:《国粹保存主义》,《政艺通报》(1902年12月30日)

2邓实:《国学保存论》,《政艺通报》甲辰3期。

3章太炎:《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讲》,《民报》(1906年6月)

4《国粹学报》第9期

5《译书汇编》第5期(1902年7月)。

而开始受到20世纪初的革命宣传家的青睐。曾经有人指出,国粹派的行政首脑是邓实,精神领袖是章太炎、文学主帅是刘师培。而正是他们三位后来都喜欢在宣传中谈谈社会主义。

1903年,邓实发表《论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定为思想最高尚的世界主义。他认为资源有限性决定了欧洲列强靠剥削劳动、掠夺殖民地的欢乐世界即将“告尽”,解决这个“今日至急至迫之切要重大问题”的出路在社会主义。泰西各国在政治革命之外,还有女权革命和生计革命,“此两大革命不行,则世界之进化仍未达于极点···而世界之前途,终将复黑暗可也。”6“社会主义者,所以使人类社会永远发达,而进于郅治者也。”而这种发达进步依靠的是“社会内之道德之智能”和“合大群以共谋公益,共图公利”。然而,社会主义须经个人、国民、帝国三个主义的进化过程。中国依照“人类进步之次第”,必先发动政治革命,“推行国家主义”,惟入工商之期而后有社会主义。显然,他在此欲借社会主义论反证西方列强的弊端和中国走向世界主义的前提是完成政治革命和建立民族国家,而两者都表明国粹主义在当时中国的合理性。

国学大师章太炎更是直接把国粹主义等同于社会主义,宣传“中国一切典章制度,总是近于社会主义”,甚至说中国古代的刑名法律、科场选举都“带几分社会主义性质”。7其实,章太炎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但他同样试图给国粹披上“社会主义”外衣,使其的民族主义产生更大影响。至于刘师培更成为中国无政府社会主义的鼻祖。1907年6月,刘师培在东京创办《天义》,发起成立了“社会主义讲习会"。日本学者称他“不满孙中山的美国式民主主义,因而要追求新的革命哲理”。但据刊登在《天义》上的广告可知其宣扬社会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乃是为超越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批评其“仅辨种族之异同,不复计民生之休戚,即使光复之说果可实行,亦恐以暴易暴,不知其非”。企图另辟“搜辑东西前哲各学术,参考互验”解释社会主义之蹊径,来扩大其国粹主义之思想阵地。

考察第一次东西方文化之争,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主义当时已经作为西方文化的成果之一介绍到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也都明了处于前工商时代的中国,首要的任务是通过革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而不是实行社会主义。但是作为建构政治革命意识和民族国家精神的国粹主义却因为容易陷入“复古主义”而与其目的的学理源头——西方文化相抵牾,国粹主义不得不从西方文化中寻找那些可与固有文化相兼容甚至使其实现超越的新学说。终于社会主义被选中成为包装国粹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新旗帜。从此决定了来自西方的社会主义在近现代中国的特殊使命,即社会主义与其说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斗争武器,不如说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武器。

二、第二次“东西方文化之争”:调和文明的社会主义

辛亥革命名义上完成了建立民族国家的任务,但是权力中心转到了北洋军阀股掌之中。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封建复古思潮打着“挽救人心、维持国教”的旗号沉渣泛滥8,而稚嫩的工商界为了复苏不景气的商业,只求与旧势力妥协以维持政治统一和秩序安定9。而作为新势力代表的国民党和进步党则始终在中国到底是采取民权主义还是国家主义、民主共和还是开明专制、责任内阁还是总统制、联邦制还是集权制等问题上争论不休。为有名无实的“中华民国”而感到痛心疾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重新醒悟过来:中国要完成真正的

6邓实:《论社会主义》,《政艺通报》癸卯2期。

7《民报》第6期,(1906年6月)

81912年10月陈焕章、张勋等在上海发起成立“孔教会”并在全国各地设立分会。鼓吹尊孔复古。次年康有为创办《不忍》杂志,为孔教会作序,大肆宣扬“今欲存中国,非赖孔教不可”,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制造思想舆论。

91913年孙中山领导国民党人宣布江西、安徽、广东等独立,发动反对袁世凯中央的“二次革命”,国内大多数资产者因担心商人利益受损,竟要求国民党制止一切宣布独立的起义,上海总商会声称:“南北争斗,无论何方先启衅端,则为民众之敌。”

政治革命须“从思想革命开始”,“要革中国人思想的命”。“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10

1915年6月,从日本回到上海的陈独秀决定另辟蹊径,创办《青年杂志》,吹响了中国“启蒙运动”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锋号。陈独秀的思想启蒙继承着先进中国人输入西方文化的近代传统。他揭示科学与人权“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为西方近世文化之精髓。“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即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们提出“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疾呼破旧立新。“所谓新者无他,即外来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两者根本相违,绝无调和折衷之余地”,“更甚于水火冰炭之不能相入也”11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因其“最足以变古之道”“而使人心社会划然一新”才称得上是近世文明。他强调中国应该“改弦更张”,摒弃传统封建道德,摆脱蒙昧时代,崇尚力争自由、力抗艰难之骨气,向往人格独立、人权平等之幸福,重视实利关系、法治社会之精神。《新青年》对中国固有文化展开了猛烈攻击,对西方近代文明一概予以推崇。这种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吓坏了重唱旧调的遗老遗少,同样这种非此即彼的绝对思维也引来了不少学界人士的批评。结果在上海引起一场文化论坛上的轩然大波。

1916年初,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连续发表有关新旧思想之冲突的评论文章。东方派的文章虽然认同《新青年》关于社会政治进步有赖于思想的启蒙,对中国“任取何种新制度、新事物以贯输之,而此等新有者皆随旧质而同化”的现状痛心疾首,但是也对新文化运动的片面性提出批评。首先,东方派认为西方文化在中国“易桔为枳”的根子乃是“国人之公毒”。其思想方法即所谓“浮躁浅薄的笼统主义”12。黄远庸在文章中不仅批评笃旧复古者秉持“笼统主义”,而且也尖锐批评进化反抗的新派人物同样是“笼统主义”,指出他们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的态度,正是对西方文化不加区别、不加分析的“笼统主义”。其次,东方派人士通过揭露西方文化的破绽和弊端,反对不加审视地盲目崇拜以竞争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13强调,世界大战使西洋文明暴露显著之破绽,所谓精力主义、活动主义、奋斗主义,推而演之就是强权主义、军国主义、帝国主义。他尖锐地指出,欧战以来,“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戕杀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此足以证明西洋文明并非那么圆满模范,“吾人今后不可不变其盲从之态度,而一审文明真价之所在”。第三,东方派人士认为既然东西方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双方各有利弊。因此,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促进东西文明“互相接近,故抱合调和,为势所必至”,国人既不必排斥欧风侈谈国粹,以与社会潮流相逆,也不必事事效法西洋而摒弃固有文明,以免脱离吾国社会之特性。

《新青年》和《东方杂志》两军对垒,从东西方文化异同优劣一直争到新旧文化能否调和。双方始终各执一词,难以取得共识。但是,对立双方的阵营中都出现了主张选择社会主义作为新文明建设出路的言论。首先,杜亚泉在调和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选择社会主义的大胆预言。他在《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一文中写道,战后的世界,因人心之觉悟而发生新的文明,因经济之变动,必趋向于社会主义。他明确指出,一方面因为能够医治西洋文明弊病的必须是同样来自西方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因为社会主义是最接近东方思想的西方文明,社会主义既为“吾国所固有”,又或能实现“吾人怀抱数千年之目的”。

10《汪孟邹日记》,转引自唐宝林《陈独秀传》,1985年版。

11汪淑潜《新旧问题》,《新青年》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9曰。

12黄远生《国人之公毒》,《东方杂志》第13卷第1号,1916年1月10日。

13杜亚泉(1873~1933)原名炜孙,字秋帷,浙江绍兴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来上海创办“亚泉学馆”,出版《亚泉杂志》。光绪三十年应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之邀,任理化部主任历时长达28年,著述、翻译和主编大量书刊。清宣统三年(1911年)至民国8年(1919年),他担任《东方杂志》主编。一生对研究我国近代化学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与人共编《植物学大辞典》、《动物学大辞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我国生物学的科学水平。

杜亚泉还认为只有把“共产均富之社会”建设之于吾人之心里,才是“中国之古君子”、“世界之新人物”。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虽然坚持“西洋法子和中国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牵就”并一再质问《东方杂志》,但他也承认,社会主义和人权说、生物进化论都是“西洋近世文明的特征”14。他主张效法西方的德赛两先生而不是社会主义,只因中国“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实行社会主义“似可缓于欧洲”,但也强调“谋资本劳力之调和,保护工人,限制兼并”,实行“社会政策”是必要的。15李大钊则正是在接受东西方文明调和论的基础上,开始宣传社会主义的。他欢呼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体现的是“爱人的精神”、“倾于世界主义”和“和平”的精神,这种精神“实具有调和东西文明之资格”,所以“世界将来能创造一兼东西文明特质、欧亚民族天才之世界新文明者,盖舍俄罗斯人莫属”。16

考察第二次东西方文化之争,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主义因其既可用以纠正西方社会弊端、又因最接近中国文化特性而被双方所接受。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最初认定中国首要的任务是效法西方的科学与人权,发动思想启蒙运动以追赶西洋近代文明。但是,东方派人士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现实揭露了以科学人权为标榜的西方文化的破绽和弊端,反对“全盘西化”,主张创造一种能调和东西方文明的新文明。社会主义此时再次被作为最能体现中国社会特性、中国本土固有文化价值和理想追求的重要载体,成为维系中华民族文化自尊的一种选择;同时在十月革命以后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用以替代科学民主、继续追赶最新西方文明的一种选择;在五四以后进一步成为他们批判、抵御西方资本帝国主义欺侮、维护中国民族国家利益的理想工具。社会主义在五四前后被中国思想界作为东西方文化调和的结果而得到选择。社会主义在五四前后的中国广泛传播,是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等多种历史合力的产物,其中也包括价值取向不同的社会精英所营造出来的文化心理的土壤。

三、第三次“东西方文化之争”:实现工国的社会主义

五四运动以后,东西方文化的争论并没有随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转向、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而销声匿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欧美流行的尼采、柏格森、倭铿等人的生命哲学和精神哲学、杜里舒生机主义、史宾格勒的文化理论、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以及罗素、泰戈尔等人在中国发表褒扬东方文化的言论,都对中国知识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的玄学派和章士钊主编的《甲寅杂志》构成了新的东方文化派,重新就中国应采用何种文化,走什么道路的争论。在这些东方文化派中间,章士钊是唯一主张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是农业社会主义道路的知识分子。1923年4月,章士钊在上海《申报》上发表文章批评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仿效欧美代议制“不合逻辑”,理由是中国是“农业国”,应该实行“农业立国主义”,实行“古来所贵平均”的“农业国传统的社会主义”。178月,章士钊又在上海《新闻报》上著文主张中国必须“以农立国”,理由是“世界真工业制之已崩坏难于收拾也如彼,吾国伪工业病之复洪涨不可终日也如此。1811月,《新闻报》发表了章士钊的《农国辨》,章在文章中继续批评欧美“工国”,纵欲贵争,贫富悬殊,劳资相对,“专向世界商场权子母之利,攫国外之利益以资挹注。要求中国放弃工业化,“返求诸农,以安国本”,从而维护。

14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新青年》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9月。

15《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第170页、第81页。

16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言治》季刊3册,1918年7月1日。

17章士钊《论代议制何以不适于中国》,上海申报,1923年4月18、19日。

18章士钊《业治与农》,《申报》,1923年8月12日。

东方文化派的“以农立国”论立即遭到马克思主义者的尖锐批判。马克思主义认为,首先,现代工业社会的弊端既有现代工业生产力本身的问题,更要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问题。瞿秋白在上海《东方杂志》上撰文指出,文明是人类劳动的创造,是人类所必需的;因此,对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的工业文明、科技文明和物质文明既要承认其“技术的进步渐渐将人类从残酷的自然威权之下解放出来”,又要看到“他并不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解脱人类之一切痛苦”。另外工业技术的进步既给人类带来解放,也使人类受纸、煤、石油等物质的“束缚锁系”而变得更加脆弱、更加烦恼了。其次,对现代工业社会“偏畸的病状”必须按照进步方向进行正确的调节。如果按照章士钊之“农村立国论”,企图“抛弃技术文明,回到草昧时代去”,不仅是倒退的,而且是虚伪的。因为他们一方面吆唱着‘向后转’”,一方面“自己日常的行为”却时时刻刻在那里“买火车票、点电灯、用自来水、吃酒席、穿洋布等”。他们实质上代表“古旧的垂死的阶级觉得进化可怕”。最后,纠正工业社会弊病的正确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既反对封建制度的神秘性,也颠覆现代资本文明的拜物性,社会主义的文明不但以科技革命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以“社会革命渐次完成改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集合的谐和的发展”。19杨明斋通过剖析人类历史现象,提出“五千年的历史循环在今大变动所以然是由农化为工”,中国古代文化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中国文化要进化必然有待于中国进入工业社会,有待于“资本、知识、教育、组织、秩序等五种新生产之要求的设备”。他还强调社会主义者反对资本主义的分配和财产权制度,但是决不反对工业生产,“更没有隐然逃工归农之意”,他们反对帝国主义,“并不想闭关自守长为农国”,相反他们“极力主张发达生产”,“急进于工”。20以瞿秋白、杨明斋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弊端的同时坚持了中国必须走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道路。

考察第三次东西方文化之争,我们可以发现论战的双方都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对欧美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弊端的纠正和超越。但是,东方文化派人士在抛弃资本主义的同时把工业文明也一起泼了出去,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则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强调工业化、现代化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就说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选择的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是超越、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在实践中却是用以完成欧美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现代化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西方近代三大社会政治思潮之一,在中国的译介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但是,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却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之后。传统教科书往往机械地理解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是“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斗争的必然产物”21的结论,习惯把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归因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但是,这种把自己的解释束缚在思想/阶级二元论框架内的逻辑推理法,脱离了中国近现代总体的历史—社会视野,无视近现代中国在“全球资本主义”时空中走向现代所面临的利益博弈和文化心理冲突的复杂性,从而把阶级分析法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的理论”而沦为“虚幻的意识形态”。通过对20世纪头20年间发生在中国思想界的三次“关于东西方文化”论战的梳理,我们发现每一次东西方文化的争论,都导致论战双方选择社会主义作为证明自己主张的重要武器。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并传播社会主义的心路历程,并进一步揭示这种“镶嵌”在20世纪初中国近代经济、政治和其他历史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冲突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独占鳌头的真实作用。这个事实启迪我们,在研究近现代中国历史时,只有

19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东方杂志》第21卷第1号。

20杨明斋《评中西文化观》(1924年6月),载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153页,第719页。

21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恩选集》,人民出版社第3卷,第423页。

把近代中国纳入东西方文化冲突即“资本主义世界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才能“将实质性的历史过程作为历史理解的对象”,才能超越19世纪式的学科分类和以民族国家为分析单位的狭隘性,才能突破传统的意识形态阐述范式,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

影视中的跨文化传播

影视中的跨文化传播 摘要:进入不断全球化的21世纪,随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和深入,中国的文化成为了外 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而影视作品则是反映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不断发展, 其跨文化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影视作品,包括电视剧、电影如何在世界浪潮中进行跨文化传播,传播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进而分析影视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原因以及困境,最后提出对中 国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Zeng Cui Ping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bstract: Nowadays,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ing world, with the more frequent and deep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hinese culture has becoming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foreigners to understand China better. And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windows to reflect the Chinese culture. As the Chinese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has continued to advance, th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also become faster and faster. This article will research the Chines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including the TV plays and movies. The research will talk about the Chinese programs is how to make th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in the world with a Chinese characteristic. And then, the article will study the problems,the reasons and the dilemma in the process of Tra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end, the proper measures about the Tra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Chinese film and television will be put forward. Keywords: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绪论

拿什么样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拿什么样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文化要不要走向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然没有走向世界,但并没有影响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怎么看待历史现象与现实的差异呢? 中国文化要不要走向世界?这怎么会成为一个问题呢? 乾隆皇帝晚年时,英国使者马噶尔尼来华要求通商,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把人家赶了回去。中国人相当自信,认为中国文化是最好的。一个基本的事实也是,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没有走向世界,并没有影响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 研究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国文化确实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 第一,独立发展。能够影响它的外来文化基本局限于周边地区。 第二,延续性。地中海沿岸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经过外族屡次入侵,连土著居民都被替换,早期文化无法一脉相承。中国文化虽然不是最古老的,但它的延续性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主要原因是外族很难进入中国。 第三,自我满足。中国文化适应农耕社会,人们感到很满足。 第四,自信。古人自以为中国是天下之中,认为自己比什么都强,不屑于放眼世界。 第五,同化能力。在中国,军事上的征服者最终都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例如,女真族南下之后,把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这个少数民族味道十足的名字改为完颜旻。例如,满人从马背上打下江山,而到了清朝后期满族人里擅长骑射的已经不多。不仅军事征服者如此,宗教也要经过中国化才能传播。例如,观音菩萨的形象由于承载了送子的祈望而由男变女。例如,飞天原本是裸体的,在克孜尔千佛洞里还能看到早期的裸体形象,东渐到了敦煌已经半裸,等到了中原大地就衣冠整齐的了。例如,基督教原本不允许崇拜形象,利玛窦在传教时改为允许中国信徒拜祖宗、拜孔子,基督教才得以在中国发展。 第六,开放而不传播。即允许外国人前来学习,但是中国不到外国传播文化。历史上中国人出使外国总是偶然的,张骞通西域,是政治任务;玄奘西行,是为了取经。 上述情况或理由,是不是能够说明中国文化没有走出去的必要了? 不是!我已经说了,上述情况适应的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一个由于地理条件同世界相隔绝的社会,而不是今天的中国社会。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地球村的一员;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是一个大踏步走向工业化、大踏步走向开放的社会。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将会越来越大。 结论就是: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 在我们热烈谈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能不能先冷静一下,问一下自己: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出去? 从国学热,到讨论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有一种声音很大,就是要让中国文化去影响世界。什么叫影响世界?如果把它理解为是要改变人家,很多外国人是有宗教信仰的,你能通过传播中国文化让他们放弃自己的信仰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能用中国文化拯救世界吗?在我们看来,有些国家的人,有着不可理喻的观念,我们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吗?他们好像也没有这样的要求。 这里有一个问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能否因此就说它比其他文化更优秀呢?精神文明各有千秋,不能说中国文化比其他文化更优秀。物质文明一般是可以比较的。但物质文明不是单纯的物质,像饮食、服装文化都已经超出了饱暖的基本需求,其中有着许多精神文明的内涵。例如茶是物质文明,但喝茶的方式包含了精神文明的内容。物质文明往往与精神文明并存,精神文明不存在可比性,但存在真、善、美等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 不管一个国家如何强大,它的文化都不可能主宰世界。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发展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还是已故的费孝通先生的话讲得对,文化交流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

(完整word版)国外影视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2010级新闻学(对外汉语)专业2013-2014第二学期《文化传播》期末考 试 论文题目:电视选秀节目的社会影响分析 所在班级:新闻学1001班 考生学号:1009091002 考生姓名:陈奂

国外影视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以美剧为例 【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下,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己经达到异常惊人的地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影视作品拥有庞大的受众群和广泛的覆盖面,作为当前最受追捧的大众文化娱乐方式,它不仅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增进了国家间的文化沟通,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迅速为全球人民所共享。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飘洋过海来到中国,从人们的生活习惯到精神文化,变化都是空前的,电视行业自然也不例外。 【正文】当前热播的美剧在中国年轻人之中广泛传播,它在中国的风行并没有通过传统的主流媒体,而是借助于网络的力量。美剧在互联网上的火热流传已构成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美剧在中国的传播表明,全球化下文化间的交流势不可挡。 一、美剧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 197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之后,中美两国签署了一批文化交流项目。第二年,一部由中央电视台译制部引进的美国科幻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在中国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全剧21集播完之后,男主角麦克的太阳镜成为那个时代中国所有时尚青年必备的装束。 在那个网络还不够发达的年代,一部美剧的普及工作全靠口口相传,许多英语老师会选择在课堂上放一集无字幕的《老友记》或者《威尔和格蕾丝》或者《人人都爱雷蒙德》来做口语培训,那时又正逢“疯狂英语”当红,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英语狂人,在听腻了英语磁带后,他们打着练习美式英语的旗号迷上了美国情景喜剧。 《越狱》生逢网络时代。在这部美剧的忠实粉丝群里,有很多人是通过网络与之发生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尽管在起初,它也是靠着网友之间的口口相传,但在网络相对发达的21世纪,其传播速度远非《老友记》可比拟。从它走红开始,美剧在中国的网络时代正式启航。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翻译小团体,因为定期为《越狱》制作中文字幕而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一种叫做“字幕组”的新兴民间组织,而五花八门的下载网站和技术共享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从《越狱》开始,中国观众才真正懂得何谓美剧和如何欣赏美剧。正是从《越狱》开始,中国人追看美剧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时尚赋予了一部分思路迅捷、喜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语文阅读答案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语文阅读答案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葛剑雄 要考虑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须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区之间缺少必要的人员和生活必需物资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由于不存在交流和比较,也谈不上哪种先进,哪种落后。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相互接触以来,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式——自愿的和强制的。一般来说,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强势文化往往会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分布,大多是这样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内部,同样如此。一方面,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诸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深信不疑,因而绝不会向“非我族类”、尚未开化的“蛮夷”推广,仅给那些“仰慕华风”又具备学习条件的人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如清朝改土归流后,新设置的府、州、县内就必须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如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旦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也会被坚决取缔。 时至今日,物质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存在障碍。但在大多数人已经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条件下.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接受为前提。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因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中国与世界各国一直缺少人员和文化的交流。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批中国人走向世界,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如果他们普遍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学习世界文化。我们不能坐等各种文化主动传入中国,而且通过走出去后的比较借鉴,不同文化优劣立显,取长补短顺理成章。中国既然以代表世界最先进的文化自许,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径.是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这也是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文化商品大多还是来样加工、贴牌生产,外销商品中的文化含量还很低,文化服务近于空白.发展的余地非常广阔。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不同文化的相处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关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正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期待。 (节选自《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有删改) 6.关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跨文化传播

2016年春季跨文化传播期末考试 共五道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5分,第三题20分,第四题15分,第五题25分,满分100,鼓励参考课件、笔记、节选教材、参考资料以及其它(网上)资料,也可以互相讨论,但答案内容,如措辞表达和例证论述,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绝对不能与其他同学雷同,也不能从网上或其它任何文本粘贴和照抄任何内容,否则按零分计算。 请合理利用3小时时限,在今晚22:00前发到haibindong@https://www.doczj.com/doc/a35805414.html,。 请将此文档另存为(请不要空格):学号姓名广告IC期末 邮件主题应与文档标题相同。 一、简答题(共15分) 老子《道德经》33章与我们所说的“文化智慧”有何联系。 答:分析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是要搞清楚这两个事物自身的含义才能讨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解答这个问题最先要阐释《道德经》第33章和“文化智慧”的含义。 《道德经》第33章原文是这样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能够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了解自己是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气的。 不丧失本心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文化智慧在我所理解的范畴下是一种在语言非语言以及人际传播环境中的通过文化来展现出的智慧。 知人者智,是表现出人在社会中拥有的人际技能,了解别人,是一种所需要掌握的大众的社群文化,帮助人们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建设性互动中建立起信任尊重的关系。胜人者有力表现出文化身份的一个显性的力度。是个体性的表现。自知者明和自胜者强是自我觉悟的表现,通过自行自控来了解自己,战胜自己,拥有自尊和自信并且做到自我认同。知足者富展现了一个人的自控性,表达出人的一种觉悟,一种文化觉悟以及自我批评的意味。剩下的话语基本放映的都是文化的精神性,表达一种人所需要的意识形态,拥有的信仰决定这个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属性,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带给人们比生存更大的意义,达到超验。 所以,不论是道德经也好,文化智慧也好,都在告诉人们生活以及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把生存变成生活,通过对自我的认知以及觉悟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增加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变成像鲁迅先生一样的那种:“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那种人。 二、简答题(共25分) 谈谈你对文化身份认同复杂性的理解。 答:文化身份通常来讲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具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这是百度百科所给出的文化身份的解释。不同的文化当然就存在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 文化身份认同中首先存在自我身份的问题,即self concepts 个人自我人认识自我觉悟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导致在同一圈层中的个体自我和个成员身份存在差异,以及人的主管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跨文化传播指地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地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地交流活动.影视作为大众文化地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娱乐、精神审美地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着自己民族地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支配着人们地价值观、精神状态、人生态度等,是一种非常重要地跨文化传播手段. 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分析美国电影中地中国文化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两部电影中都包含许多中国元素,但是由这些中国元素构成地动画电影却蕴含着美国风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花木兰》中,花木兰虽然有着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和瓜子脸,但是从整体上看却不像“中国人”.木兰一出场就穿着吊带背心和齐膝短裤,与保守地中国形象相去甚远.另外,影片虽然注意到龙对于中国地特殊意义,但却把中国龙设计成无厘头地木须,一只除了说大话以外什么都不会地干瘪动物.花家地祠堂里不但供奉着女性祖先,而且设在一个开放地亭子内,不但谁都可以进,甚至连一只狗都能在里面捣乱.祖先在祠堂议事地格局俨然就是西方地圆桌会议.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现场显得混乱不堪,一个家族会议失去了它应有地凝重、严肃.虽然对中国观众而言,这个木兰“太美国化”了,但是观众在觉得诧异地同时也在渐渐接受这部影片.中美两国地文化就在这样地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达到互相影响与促进地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是鸭子地儿子,吃面条长大,成天做着英雄地梦,却又好吃、懒惰.中国功夫讲究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地外形,更有典雅深邃地内涵.但是在《功夫熊猫》中,所谓地功夫更多是倾向于实战地“美国功夫”.每逢格斗地时候,我们除了看到几只动物以高速移动来博取胜利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招式.乌龟大师口中经常出现许多哲理,听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但是《功夫熊猫》真正理解中国地道家思想吗?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当熊猫打开天书时,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一桥段地设置,貌似符合了道家地“无为”思想.但是熊猫阿宝从龙之典上得到地启示是“相信自己”.当太郎发现龙之典里什么都没有地时候非常愤怒,阿宝反而安慰他说没关系,他第一次打开地时候也没有领悟,而且他还告诉太郎,没有什么绝密地奥义,而只是你自己.《功夫熊猫》中有熊猫、功夫、道家语言、金元宝、山庄布置、碗筷、福字等等一系列中国元素,然而在这华丽地元素外表下,蕴含地是美国“相信自己”地精神.相对于《花木兰》而言,《功夫熊猫》将中国元素与美国文化结合地更为精致.这也是《花木兰》一直没有在中国获得市场而《功夫熊猫》却在中国获得高票房地一个原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以《卧虎藏龙》为例分析电影地跨文化传播 《卧虎藏龙》中充溢着中国文化地典型符号:京鼓、琵琶、二胡、笛汇成地东方天籁,江湖侠士,神奇玄妙地中国武术等等.然而影片着意表现地并非是表象上地东方文化奇观,而是更为内在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地反思.《卧虎藏龙》地片民隐喻着人性中奔放和隐忍地两面性,影片分别提供了典型地东方气质人物李慕白和西方气质地人物玉蛟龙.李慕白这个角色承载了中国古典文化地侠义精神,他修为高深,沉稳大气,重情重义,深受传统礼节地束缚,对个人感情一味隐忍克制,而玉蛟龙则敢爱敢恨,蔑视江湖权威与世俗成规,追求自由生活.这一人物地创造,很大程度上尊重了西方文化崇尚地主体精神和个人本位.影片通过人物展现了感情与道德伦理、个人欲望与江湖道义、生命冲动与心灵自制地剧烈冲突,以及对自由地追求,和自由被禁锢带来地痛苦与矛盾.遵循传统礼教地李慕白悲剧地死去,而跳出传统礼教追求绝对自由地玉蛟龙最终也走向毁灭.在快意恩仇之间,影片向人们抛出了究竟用什么样地信仰才可以走出迷雾地人生拷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观众可以从电影设立地东西两种文化形象中看到自己和他者,既在对照之中凸显了本国文化地文化特性,又通过共性地挖掘打通了不同文化间地审美隔阂,获得多元文化地接受认同.影片既没有以民族文化为本位固步自封,也没有对异国文化无原则地曲意逢迎,而是通过对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遭遇的现代困境 在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文治教化、礼乐典章的含义,中国传统文化也一直强调以伦理道德教导世人。到了近现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救亡图存”的危机感使对中华文明的守护更多地体现在对家国的捍卫上,文化的发展也因社会的动荡一度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平台,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国文化承前启后地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相较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的古国文明,现代中国文化的渗透力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就显得比较薄弱和有限了。除了文化的发展与推广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不可一蹴而就外,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文化的片面认知与刻板印象。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取,不但反映了编纂国对于异国历史与文化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该国人民的历史视野与文化胸襟。西方国家业已成为全球文化传播领域的主导者,其传媒“霸权”地位导致一旦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进行非公正、不客观的宣传,就会使受众形成带有偏见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推广。就拿法国来说。很多法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神秘”是他们谈起这个文明古国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而谈到中国历史,不少人对于儒家思想与汉唐文化印象模糊,但提起毛泽东、邓小平以及“文化大革命”却都能说上几句。究其原因,大多数法国人对于中国的认识仅仅源自学生时代的教科书,而法国初高中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中,涉及中国的内容非常的少。用该国一位教师的话说就是,在初中部分的历史教科书中,中国完全成为一个“被遗忘的国度”。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尽管单独有一章用来介绍中国,但其所论内容十分有限,介绍与评点非常片面,尤其是对我国“民主”与“人权”状况的横加批评,更是导致法国民众至今对中国存在偏见与歧视的重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阅读答案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阅读答案《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阅读答案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葛剑雄 要考虑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须明确中国 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 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 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 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 上各大文化区之间缺少必要的人员和生活必需物资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由于不存在交流和比较, 也谈不上哪种先进,哪种落后。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 相互接触以来,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式——自愿的 和强制的。一般来说,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强势文化往往会 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 分布,大多是这样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内部,同样如此。一方面,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诸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深信不疑,

因而绝不会向“非我族类”、尚未开化的“蛮夷”推广,仅给那些“仰慕华风”又具备学习条件的人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 文化。如清朝改土归流后,新设置的府、州、县内就必 须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如 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旦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也会被坚决 取缔。 时至今日,物质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存在障碍。但在 大多数人已经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观 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条件下.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 接受为前提。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 信仰、文化、观念、模式。因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 主要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由于主观或 客观的种种原因,中国与世界各国一直缺少人员和文化 的交流。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 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 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 批中国人走向世界,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如果他们普遍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 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学习世界文化。我们不能坐等各种文化主动传入中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影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娱乐、精神审美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着自己民族的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支配着人们的价值观、精神状态、人生态度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传播手段。 一、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分析美国电影中的中国文化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两部电影中都包含许多中国元素,但是由这些中国元素构成的动画电影却蕴含着美国风情。 《花木兰》中,花木兰虽然有着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和瓜子脸,但是从整体上看却不像“中国人”。木兰一出场就穿着吊带背心和齐膝短裤,与保守的中国形象相去甚远。另外,影片虽然注意到龙对于中国的特殊意义,但却把中国龙设计成无厘头的木须,一只除了说大话以外什么都不会的干瘪动物。花家的祠堂里不但供奉着女性祖先,而且设在一个开放的亭子内,不但谁都可以进,甚至连一只狗都能在里面捣乱。祖先在祠堂议事的格局俨然就是西方的圆桌会议。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现场显得混乱不堪,一个家族会议失去了它应有的凝重、严肃。虽然对中国观众而言,这个木兰“太美国化”了,但是观众在觉得诧异的同时也在渐渐接受这部影片。中美两国的文化就在这样的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达到互相影响与促进的作用。 在《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是鸭子的儿子,吃面条长大,成天做着英雄的梦,却又好吃、懒惰。中国功夫讲究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但是在《功夫熊猫》中,所谓的功夫更多是倾向于实战的“美国功夫”。每逢格斗的时候,我们除了看到几只动物以高速移动来博取胜利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招式。乌龟大师口中经常出现许多哲理,听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但是《功夫熊猫》真正理解中国的道家思想吗?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当熊猫打开天书时,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一桥段的设置,貌似符合了道家的“无为”思想。但是熊猫阿宝从龙之典上得到的启示是“相信自己”。当太郎发现龙之典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非常愤怒,阿宝反而安慰他说没关系,他第一次打开的时候也没有领悟,而且他还告诉太郎,没有什么绝密的奥义,而只是你自己。《功夫熊猫》中有熊猫、功夫、道家语言、金元宝、山庄布置、碗筷、福字等等一系列中国元素,然而在这华丽的元素外表下,蕴含的是美国“相信自己”的精神。相对于《花木兰》而言,《功夫熊猫》将中国元素与美国文化结合的更为精致。这也是《花木兰》一直没有在中国获得市场而《功夫熊猫》却在中国获得高票房的一个原因。 二、以《卧虎藏龙》为例分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卧虎藏龙》中充溢着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京鼓、琵琶、二胡、笛汇成的东方天籁,江湖侠士,神奇玄妙的中国武术等等。然而影片着意表现的并非是表象上的东方文化奇观,而是更为内在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反思。《卧虎藏龙》的片民隐喻着人性中奔放和隐忍的两面性,影片分别提供了典型的东方气质人物李慕白和西方气质的人物玉蛟龙。李慕白这个角色承载了中国古典文化的侠义精神,他修为高深,沉稳大气,重情重义,深受传统礼节的束缚,对个人感情一味隐忍克制,而玉蛟龙则敢爱敢恨,蔑视江湖权威与世俗成规,追求自由生活。这一人物的创造,很大程度上尊重了西方文化崇尚的主体精神和个人本位。影片通过人物展现了感情与道德伦理、个人欲望与江湖道义、生命冲动与心灵自

浅谈我国跨文化传播的现状和障碍

浅谈我国跨文化传播的现状和障碍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历史101班 姓名:龙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在国家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大学开设的学科种类和数目日益增加可以看出,我国正致力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接班人。其中,对《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的学习是大学生丰富知识和阅历,认识世界和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跨文化传播学导论》主要研究的是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关系与社会活动之间的知识系统。那么在我国,外来文化和中华文化传向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呢?还有,它们又分别面临哪些问题和障碍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国跨文化传播的现状。要款跨文化传播学,我们就必须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和什么是跨文化传播。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什么是文化,按照《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的注释和名人名家的理解,我们可以把文化解释为: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时空内,就是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下,进行社会生活所创造出来的历史积淀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文化又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文化是指民俗、民风、丧葬嫁娶;经济贸易、生产活动、典章制度;还有房屋食品以及其他商品,这些通过劳动所获取的精神与物质的结晶。狭义的文化是指: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这些鱼精神文明联系的的东西,是区别于物质文明的文化。文化还有着自己的特征,第一: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和创造的一种代代相传的习得行为,能够促

动个体和社会的生存、适应和发展。第二:文化是特定群体和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接受和共享的,往往以民族的形式出现。第三:文化是稳定的,也是变化发展的。第四:文化是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合体系,体系的各部分在结构上互相联结,功能上互相依存。文化是一座大厦,当然是由不同的要素组合而成,文化的主要要素有:知识体系、规范体系、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社会组织与家庭、历史、物质产品和地理环境。 我们了解了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但是只要通过传播这一手段才构成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没有跨文化的传播活动,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没有人类的进化和文明。跨文化传播主要有四中传播形态,分别是:跨种族传播、跨族群传播、跨群体传播和国际传播。人类进行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和阶段,但是总体而言,跨文化传播只有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今天的我们正处在电子传播阶段,传播的速率和质量大为改观。 现在,想必大家对文化和跨文化传播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了,那么我们再把眼光转向国内,转到我们的身边,究竟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如何对待跨文化传播活动呢? 近年来,我们对跨文化传播印象比较深刻的要数外国影视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冲击了。我们必须承认,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有巨大

高中语文 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作文素材

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 近年来韩剧占据了亚洲大多数电视剧市场。从央视引进的几部百集大片来看,我发现不少问题。不论古装戏还是现代剧,中国儒学思想都深深渗透其中。这引起了我的一段段思考,心中的涟漪久久不能平复。 中国传承的文化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吧!从秦朝开始,儒就占据了整个思想领域。浩荡的岁月,历史一段段铺开有卷起,儒学思想始终站在他独领风骚的锢位。那个时候,中华民族是世界之林的一枝独秀,凭借源远流长的文化思想,她屹立着,使世界上众多国家与中国友好往来。四大发明从中国流传出去,却引来日后无数血雨腥风的耻辱岁月…… 想想,中华民族依然是伟大的。她的文化涉及面是多么广泛啊!就像很多韩片中,时不时地就会冒出一句两句“孔子曰”之类的话语。说话者这样一句颇有深度的话,便无形之中将其引上了一个台阶,光彩照人。 其实放眼看看现在的中国社会,真有种“满目狼籍”的感觉。社会公德之低下,素质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似乎已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中国快要抛弃传统文明了!因为四周有那么多耀眼的东西把我们吸引过去了。而谁有知道,这些“外来侵略者”是不是不怀好意呢? 当我知道韩国政府抢先为“端午节”申报了一项世界文化遗产是,心里满是着急。我担心在很久很久以后的将来,我们的子孙以为这个节日是从那里来的。 直到2020年11月21日,中国在韩国汉城开设了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我才终于感到无比的释然。中国文化终于可以以这种公众的名义去影响整个世界了! 也许,央视引进的那几部大片,也是别有用意的吧!它想通过媒体的力量告之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财富,不要让其他民族“偷偷”地学过去了! 中华文化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以及影响力,才使得“孔子学院”在美国,瑞典,法国等发达国家站的住脚。因为这,我才明白,文化无国界,它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一切经验都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 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

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文化

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文化 【摘要】中国的文化在不断的影响着世界,本文从中国的文化节开展的意义及影响,中国的春节文化在各地的顺利开展,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喜爱等方面诠释了中国的文化对世界各国的渲染。介绍了吉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文化。【关键字】中国文化世界舞台中国春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文化也在悄悄的融入了世界的舞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会看到中国的身影,看到中国的那一抹红,那一个精彩的瞬间。走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再也不全是陌生的环境,我们将会有归属感,每一个佳节,我们与家乡的亲人过着同样的欢乐节日。中国文化的精髓缠绕在世界舞台的中心。 8年前,首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举办,首次将“文化+交易”的旗帜高高扬起;如今,文博会已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文化第一展”,在这里交易的文化项目累计已超过5000亿元。每一届的文博会上,都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代表未来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产品项目亮相,他们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同时,勇敢地走向海外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引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风向标。 世界的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孔子学院。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一般都是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文化还便出现在很多地方。如美国的唐人街,纽约曼哈顿唐人街的孔子像,纽约曼哈顿唐人街的舞狮,龙的雕像,中医文化,戏曲艺术。随处可见的中国特色的灯笼等。 在国外我们随处可见中国特色的小店,非常受国外朋友的欢迎。齐白石的作品也非常受欢迎,毕加索说过“我不敢来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2012年1月28日中午,“欢乐春节”龙年庙会在古朴优美的加拿大温哥华中山公园开幕。在异乡土地上的中式亭台楼阁里和水池小溪畔,嘉宾们观赏到荡气回肠的京剧、诙谐幽默的曲艺和精彩的汉唐服饰表演。庙会现场,除了有折纸、写春联、猜灯谜等传统春节活动,小食摊上那香喷喷的饺子、老北京冰糖葫芦,都让旅加华人华侨和外国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年味儿。2012 年中国春节期间,全世界82 个国家和地区的144 个城市都举办了像温哥华庙会这样的庆祝活动。这场由中国文化部等多个部门组织的2012 年第三届海外“欢乐春节”活动,让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人们沉浸在中国春节的欢乐气氛中。从国内派出的丰富多彩的剧场演出、综艺表演、广场巡游、文博展览、民俗展演、图片展示、图书展销活动,加上各驻外使(领)馆、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在当地组织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春节文化活动,把龙年春节舞动得姹紫嫣红,喜庆吉祥。今年,文化部邀请倪萍、杨澜、郎朗等海内外知名文化人士担任形象大使,并参加在法国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阅读答案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阅读答案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阅读答案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葛剑雄 要考虑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须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区之间缺少必要的人员和生活必需物资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由于不存在交流和比较,也谈不上哪种先进,哪种落后。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相互接触以来,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式——自愿的和强制的。一般来说,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强势文化往往会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分布,大多是这样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内部,同样如此。一方面,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诸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深信不疑,因而绝不会向“非我族类”、尚未开化的“蛮夷”推广,仅给那些“仰慕华风”又具备学习条件的人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如清朝改土

归流后,新设置的府、州、县内就必须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如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旦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也会被坚决取缔。 时至今日,物质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存在障碍。但在大多数人已经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条件下.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接受为前提。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因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中国与世界各国一直缺少人员和文化的交流。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批中国人走向世界,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如果他们普遍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学习世界文化。我们不能坐等各种文化主动传入中国,而且通过走出去后的比较借鉴,不同文化优劣立显,取长补短顺理成章。中国既然以代表世界最先进的文化自许,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径.是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这也是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文化商品大多还是来样加工、贴牌生产,外销商品中的文化含量还很低,文化服务近于空白.发展的余地非常广阔。

21世纪国产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综述_何梦飞

2015 年第十二期 2015年第12期 (总第136期) 东南传播摘要:近几年,“全球化”毋庸置疑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词语,这意味着将会有一场不平等的文化侵略浪潮来临,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最有影响的媒介,不仅仅传播影像,更多的承载着文化的意义,文章从21世纪以来国产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困境以及对策、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国外影片的成功案例等方面进行综述,来指出国产电影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如何能够成功,将民族文化更有效地传播出去。 关键词:国产电影跨文化传播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在文化交流方面。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内,与其它传播方式相比,电影是最直观、最有力的传播工具,在传播影像、娱乐众人的基础上,更多的承载着文化的意义,换句话说,电影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早期又称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最早是由交际学之父爱德华·霍尔于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中提出,书中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这本书也称为该学科的奠基之作;其次,1970年国际传播学会承认跨文化交际学是传播学的分支,并成立分会;最后,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在 欧洲设立分会,创办了《国际与跨文化交际学年刊》[1] ,以上三个时间标志着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 跨文化传播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以后,受到众多学科的极大关注,主要研究标志是1982年汪琪在台湾出版《文化与传播:“世界村”里的沟通问题》,这是第一本跨文化传播学的中文教科书,而大陆跨文化传播的日渐开始发 展的标志是关世杰所著的《跨文化交流学》[2] 。2008年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作喜剧电影《功夫熊猫》的成功,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个高峰,对此部影片的研究角度甚为全面,近几年对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影片十分侧重的一方面。在中国知网上以“电影跨文化研究”作为主题搜索,共搜到793篇文章。但是,将跨文化传播学与电影相结合进行研究的却为数不多,其研究主要是从21世纪之后才开始有突破性的进展,近15年之内,相关研究性文章增长迅猛。(见表一)因为国产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心各有侧重,本文将把国产电影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传播手段和效果、国外电影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三方面来研究,如下: 一、国产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现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 策研究 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下,以好莱坞为首的美国电影冲击着其它国家电影市场,同时潜移默化的渗透着其国家的文化意识,面对如此强大的辐射力,并且处在跨文化的语境之中,国产电影该如何发展强大,找到出路。该方面的研究在阐述了国产电影所面临的困境与疑惑之后,侧重点更多是给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以个案分析和类型化电影为着眼点进行研究李一州在《贾樟柯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一文中通过对新生代导演贾樟柯的电影中的“特质”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指出中国电影形式、内容的单一以及生产机制的落后三方面的综合作用造成了当前的困境,此外,要通过注重文化内涵和普世价值两方面来解决。电影可分为动画电影、民族电影、商业电影、武侠电影等类型,从某一种类型的电影进行分析来研究,如王厚香等在《浅析我国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一文中分别从创作团队、受众、题材方面进行分析并相应给出对策;张江彩在《中国民族电影跨文化传播现状分析》一文中,分析民族电影为什么在票房上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却并没有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做出大的贡献;李媛媛在《当代中国武侠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中指出了当代中国武侠电影跨文化传播时具有的优势以及障碍,从电影的艺术制作、文化兼融、商业营销方面给出了解决方法;杨佚《21世纪以来国产商业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一文中从21世纪以来整个电影行业创作的概况入手,直接指出中国电影面临着内忧外患,一方面是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的猛烈撞击,另一方面是中国商业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自身缺陷,要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就必须双管齐下,对于好莱坞的电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外,在自身内容方面也要有自我突破。针对以上研究,面对国产电影的困惑能够给出针对性的意见,虽都有理有据,自成一体,但是如果要从国产电影的整体考虑,包括受众需求、电影文本、电影商业营销、电影创作等方面,就有所不足了,只是指出了一小部分,并没有全局观念,难以达到互相交流的局面。 (二)以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传播角度研究 无论电影语言本身多么具有直观性和国际性,但其内容却无法脱离创作者的文化构成。这些文化构成包括:创作者所属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信仰的宗教思想和价值观念、社会 阶层的组织形式和国家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阶段等要素[3] ,创作者所处的大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创作的动机和想法,以及创作过程中的细节,所以国产电影在传播国家民族文化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如卢燕蔷在《华语电影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探析———以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为例》一文通过李安的作品的深入探究,分析文化认同的要素以及特征,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华语电影跨文化传播在人类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以及国际交流方面如何发展做出了思考,如何让华语电影 21世纪国产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综述 何梦飞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表一2000—2015年, 在中国知网中关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文章的数量特 别策划—国际研讨—华莱坞电影研究——— 本栏目与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合办 37 DOI:10.13556/https://www.doczj.com/doc/a35805414.html,35-1274/j.2015.12.014

最新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高三作文)

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高三作文) 近年来,韩剧占据了亚洲大部分电视剧市场从央视推出的数百部大片来看,我发现了许多问题。无论是古装剧还是话剧,中国儒家思想都深深渗透其中。这让我思考了很久,我心中的涟漪无法平静下来。中国继承的文化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自秦朝以来,儒学占据了整个思想领域。在辉煌的岁月里,历史被铺开,被卷起。儒家思想一直处于他的统治地位。那时,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好的民族之一。凭借其悠久的文化思想,它屹立不倒,使世界上许多国家与中国友好相处。这四大发明从中国传播开来,但它们为未来的流血引来了无数屈辱的岁月。想想看,中华民族仍然伟大。她的文化有多广泛!就像许多韩国电影一样,不时会有一两句像孔子说的话演讲者发表了如此深刻的评论,这实际上把他引向了一个台阶,使他容光焕发。 事实上,看着眼前的中国社会,眼睛里有一种迷茫的感觉。社会道德水平低下,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这似乎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中国即将抛弃传统文明!因为过去有太多耀眼的东西吸引着我们但是谁知道这些外国侵略者是不是在做坏事呢?当我得知韩国政府宣布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时,我的心里充满了焦虑。我担心在漫长的未来,我们的子孙会认为这个节日来自那里。 直到11月21日,XXXX,中国在韩国首尔开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孔子学院,我才终于感到非常欣慰。中国文化最终会以公众的名义影响整个世界! 也许,央视推出了几部大片,也有别的目的!它想通过媒体的力量告

诉绝大多数人。我们应该保护这些祖先留下的财富,不要让其他国家偷偷地向他们学习。 中国文化具有如此的魅力和影响力,这使得孔子学院屹立于美国、瑞典、法国等发达国家。正因为如此,我意识到文化是没有国界的。它能让孤立的个体打开深锁的门,出去寻找他们自己的同类。所有的经验都是共同的集体经验。 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