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数学教学教案 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

高等数学教学教案 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

高等数学教学教案 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
高等数学教学教案 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

§1.6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授课次序06

§1. 6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

准则I

如果数列{x n }、{y n }及{z n }满足下列条件:

(1)y n ≤x n ≤z n (n =1, 2, 3, ? ? ?), (2)a y n n =∞

→lim , a z n n =∞

→lim ,

那么数列{x n }的极限存在, 且a x n n =∞

→lim .

证明: 因为a y n n =∞

→lim , a z n n =∞

→lim , 根据数列极限的定义, ?ε >0, ?N 1>0, 当n >N 1时, 有|y

n -a |<ε ; 又?N 2>0,

当n >N 2时, 有|z n -a |<ε . 现取N =max{N 1, N 2}, 则当 n >N 时, 有 |y n -a |<ε , |z

n -a |<ε 同时成立, 即 a -ε

又因y n ≤x n ≤z n , 所以当 n >N 时, 有a -ε

→lim .

简要证明: 由条件(2), ?ε >0, ?N >0, 当n >N 时, 有|y n -a |<ε 及|z n -a |<ε , 即有 a -ε

→lim .

准则I ' 如果函数f (x )、g (x )及h (x )满足下列条件:

(1) g (x )≤f (x )≤h (x ); (2) lim g (x )=A , lim h (x )=A ; 那么lim f (x )存在, 且lim f (x )=A .

注 如果上述极限过程是x →x 0, 要求函数在x 0的某一去心邻域内有定义, 上述极限过程是x →∞, 要求函数当|x |>M 时有定义, 准则I 及准则I ' 称为夹逼准则.

下面根据准则I '证明第一个重要极限: 1

sin lim 0=→x

x x .

证明 首先注意到, 函数x x sin 对于一切x ≠0都有定义. 参看附图: 图中的圆为单位圆,

因为 S ?AOB

1

tan x , 即sin x

, 或1

sin cos <

x x .

注意此不等式当-2 π

=→x x , 根据准则I ', 1

sin lim 0=→x x x .

简要证明: 参看附图, 设圆心角∠AOB =x (2

0π<

备注栏

【精品】高中数学新课 极限 教案 (9)

课题:2.4极限的四则运算(二) 教学目的:掌握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并会求简单的数列极限的极限 教学重点:运用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求极限。 教学难点:数列极限法则的运用.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列极限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无穷数列}{n a 的项n a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a ,那么就说数列}{n a 以a 为极限。记作lim n n a a →∞ =. 2。几个重要极限: (1)01lim =∞→n n (2)C C n =∞ →lim (C 是常数) (3)无穷等比数列}{n q (1

记作:+∞→x lim f (x )=a ,或者当x →+∞时,f (x )→a . (2)当自变量x 取负值并且绝对值无限增大时,如果函数f (x )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a ,就说当x 趋向于负无穷大时,函数f (x )的极限是a . 记作-∞→x lim f (x )=a 或者当x →-∞时,f (x )→a 。 (3)如果+∞→x lim f (x )=a 且-∞ →x lim f (x )=a ,那么就说当x 趋向于无穷大时,函数f (x )的极限是a ,记作:∞→x lim f (x )=a 或者当x →∞时,f (x )→a . 4.常数函数f (x )=c 。(x ∈R ),有∞ →x lim f (x )=c 。 ∞→x lim f (x )存在,表示+∞→x lim f (x )和-∞→x lim f (x )都存在,且两者相等.所以∞→x lim f (x )中的∞既有+∞,又有-∞的意义,而数列极限∞ →x lim a n 中的∞仅有+∞的意义

1-7 两个重要极限练习题

1-7 两个重要极限练习题 教学过程: 引入:考察极限x x x sin lim → 问题1:观察当x →0时函数的变化趋势: 当x 取正值趋近于0时, x x sin →1,即+ →0 lim x x x sin =1; 当x 取负值趋近于0时,-x →0, -x >0, sin(-x )>0.于是 ) () s i n (lim sin lim 0 x x x x x x --=+ - →-→. 综上所述,得 一.1si n l i m =→x x x . 1sin lim =→x x x 的特点: (1)它是“0 0”型,即若形式地应用商求极限的法则,得到的结果是0 0; (2)在分式中同时出现三角函数和x 的幂. 推广 如果a x →lim ?(x )=0,(a 可以是有限数x 0, ±∞或∞), 则 a x →l i m ()[] () x x ??s i n =()()[]() x x x ???sin lim 0 →=1. 例1 求x x x tan lim →. 解 x x x tan lim →=111cos 1lim sin lim cos 1sin lim cos sin lim 0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例2 求x x x 3sin lim 0 →. 解 x x x 3sin lim →=3sin lim 3)3(33sin 3lim 0==→→t t t x x x t x 令. 例3 求2 cos 1lim x x x -→. 解 2 cos 1lim x x x -→=212 2sin 2 2sin 21lim )2 (22sin lim 2sin 2lim 02 2 2 2 =? ? ==→→→x x x x x x x x x x x . 例4 求x x x arcsin lim →.

迫敛准则在极限求解中的应用

迫敛准则在极限求解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在高等数学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和方法都和极限有关,并且在实际问题中,极限也占有很很要的地位.同样在数学分析中,极限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它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个工具.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介绍迫敛准则在极限求解中的应用,迫敛准则,我们有时也称它为夹挤定理或两边夹法则,它是微积分极限理论部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对我们求解极限和证明极限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本文给出迫敛准则的一些直接应用,并进行了一些推广. 关键词:迫敛准则;极限求解;应用 Abstract:In advanced mathematics, there are a lot of important concepts and methods and to the limit,and in the actual problem, the limit also plays the position.Also in mathematical analysis, limit is also important for us, it is a tool for us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this article, I'll focus on the of approximate convergence criteria limit solving.The approximate convergence criteria, we sometimes call it the squeeze theorem or folder on both sides of the law, it is the calculus limit the theoretical part of a very important nature, solving strength and proof limit is a good tool for us.In this paper, squeeze criteria applied directly,and some promotion. Keywords: forced convergence criteria; ultimate solving;application 1. 引言 迫敛性是微积分极限理论部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它在许多极限问题的计算和证明中有很重要的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要寻找到满足条件的{}n x和{}n y经常是困难的,这给迫敛性的应用也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高等数学求极限的常用方法

高等数学求极限的14种方法 一、极限的定义 1.极限的保号性很重要:设 A x f x x =→)(lim 0 , (i )若A 0>,则有0>δ,使得当δ<-<||00x x 时,0)(>x f ; (ii )若有,0>δ使得当δ<-<||00x x 时,0A ,0)(≥≥则x f 。 2.极限分为函数极限、数列极限,其中函数极限又分为∞→x 时函数的极限和0x x →的极限。要特别注意判定极限是否存在在: (i )数列{} 的充要条件收敛于a n x 是它的所有子数列均收敛于a 。常用的是其推论,即“一个数列收敛于a 的充要条件是其奇子列和偶子列都收敛于a ” (ii )A x x f x A x f x =+∞ →=-∞ →?=∞ →lim lim lim )()( (iii) A x x x x A x f x x =→=→?=→+ - lim lim lim 0 )( (iv)单调有界准则 (v )两边夹挤准则(夹逼定理/夹逼原理) (vi )柯西收敛准则(不需要掌握)。极限 ) (lim 0 x f x x →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εδεδ<-∈>?>?|)()(|)(,0,021021x f x f x U x x o 时,恒有、使得当 二.解决极限的方法如下: 1.等价无穷小代换。只能在乘除.. 时候使用。例题略。 2.洛必达(L ’hospital )法则(大题目有时候会有暗示要你使用这个方法) 它的使用有严格的使用前提。首先必须是X 趋近,而不是N 趋近,所以面对数列极限时候先要转化成求x 趋近情况下的极限,数列极限的n 当然是趋近于正无穷的,不可能是负无穷。其次,必须是函数的导数要存在,假如告诉f (x )、g (x ),没告诉是否可导,不可直接用洛必达法则。另外,必须是“0比0”或“无穷大比无穷大”,并且注意导数分母不能为0。洛必达法则分为3种情况: (i )“ 00”“∞ ∞ ”时候直接用 (ii)“∞?0”“∞-∞”,应为无穷大和无穷小成倒数的关系,所以无穷大都写成了无穷小的倒数形式了。通 项之后,就能变成(i)中的形式了。即)(1)()()()(1)()()(x f 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或;) ()(1 )(1 )(1 )()(x g x f x f x g x g x f -=- (iii)“00”“∞1”“0 ∞”对于幂指函数,方法主要是取指数还取对数的方法,即e x f x g x g x f ) (ln )()()(=, 这样就能把幂上的函数移下来了,变成“∞?0”型未定式。 3.泰勒公式(含有x e 的时候,含有正余弦的加减的时候)

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教学目的】 1、了解函数和数列的极限存在准则; 2、掌握两个常用的不等式; 3、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教学内容】 1、夹逼准则; 2、单调有界准则; 3、两个重要极限。 【重点难点】 重点是应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难点是应用函数和数列的极限存在准则证明极限存在,并求极限。 【教学设计】 从有限到无穷,从已知到未知,引入新知识(5分钟)。首先给出极限存在准则(20分钟),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准则求极限(20分钟);然后重点讲解两个重要的极限类型,并要求学生能利用这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40分钟);课堂练习(15分钟)。 【授课内容】 引入:考虑下面几个数列的极限 1、1000个0相加,极限等于0。 2、无穷多个“0”相加,极限不能确定。

3、,其中,,极限不能确定。对于 2、3就需要用新知识来解决,下面我们来介绍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 一、极限存在准则1、夹逼准则准则Ⅰ 如果数列及满足下列条件:那么数列的极限存在, 且、证: 取上两式同时成立, 当时,恒有上述数列极限存在的准则可以推广到函数的极限准则Ⅰ′ 如果当 (或)时,有那么存在, 且等于、准则 I和准则 I称为夹逼准则。 【注意】 利用夹逼准则求极限的关键是构造出与,并且与的极限是容易求的。例1 求解: 由夹逼定理得: 【说明】 夹逼准则应恰当结合“放缩法”使用2、单调有界准则准则Ⅱ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如果数列满足条件,就称数列是单调增加的;如果数列满足条件,就称数列是单调减少的。单调增加和单调减少的数列统称为单调数列。几何解释:例2 证明数列(重根式)的极限存在 【分析】 已知,,求。首先证明是有界的,然后证明是单调的,从而得出结论证: 1、证明极限存在a)

高数教案_重要极限6

课 题: 两个重要极限 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1. 0sin lim 1x x x →=. 证明 作单位圆如下图所示,取AOB x ∠=(rad),于是有: BC =sin ,x ? AB x =,tan AD x =.由图得OAB OAD OAB S S S ??<<扇形,即 111sin tan 222x x x <<得 sin tan x x x <<,从而有sin cos 1x x x <<. 上述不等式是当π02x <<时得到的,但因当 x 用x -代换时cos x ,sin x x 都不变号,所以 x 为负时,关系式也成立. 因为0limcos 1x x →=,又0 lim11x →=,由极限的夹逼准则知介于它们之间的函数sin x x 当

0x →时,极限也是1.这样就证明了0sin lim 1x x x →=. 说明: (1)这个重要极限主要解决含有三角函数的 00 型极限. (2)为了强调其一般形式,我们把它形象地写成0sin lim 1x x →=x (方框□代表同一变量). 例6 求0sin 3lim sin 4x x x →. 解: 003040sin 3sin 3433sin 343lim lim()lim lim .sin 43sin 4443sin 44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例7 求201cos lim x x x →-. 解 2 2220002sin sin 1cos 1122lim lim lim 22 2x x x x x x x x x →→→?? ?-=== ? ???. 例8 求30tan sin lim x x x x →-. 解: 332000tan sin tan (1cos )1sin 1cos lim lim lim cos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由例7知 21cos 1(0)2 x x x -→→, 故30tan sin 1lim 2x x x x →-=. 2. 1lim 1e x x x →∞??+= ??? . 解释说明:列出11x x ??+ ??? 的数值表(如下表),观察其变化趋势. 从上表可看出,当x 无限增大时,函数11x x ??+ ??? 变化的大致趋势,可以证明当x →∞时, 11x x ??+ ???的极限确实存在,并且是一个无理数,其值为e 2.718282828=L ,即

高等数学求极限的14种方法(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高等数学求极限的14种方法 一、极限的定义 1.极限的保号性很重要:设 A x f x x =→)(lim 0 , (1)若A 0>,则有0>δ,使得当δ<-<||00x x 时,0)(>x f ; (2)若有,0>δ使得当δ<-<||00x x 时,0A ,0)(≥≥则x f 。 2. 极限分为函数极限、数列极限,其中函数极限又分为∞→x 时函数的极限和0x x →的极限。 要特别注意判定极限是否存在在: (1)数列{}的充要条件收敛于a n x 是它的所有子数列均收敛于a 。常用的是其推论,即 “一个数列收敛于a 的充要条件是其奇子列和偶子列都收敛于a ” (2)A x x f x A x f x =+∞ →=-∞ →?=∞ →lim lim lim )()( (3) A x x x x A x f x x =→=→?=→+ - lim lim lim 0 )( (4) 单调有界准则 (5)两边夹挤准 (夹逼定理/夹逼原理) (6) 柯西收敛准则(不需要掌握)。极限)(lim 0 x f x x →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εδεδ<-∈>?>?|)()(|)(,0,021021x f x f x U x x o 时,恒有、使得当 二.解决极限的方法如下: 1.等价无穷小代换。只能在乘除.. 时候使用。例题略。 2.洛必达(L ’hospital )法则(大题目有时候会有暗示要你使用这个方法) 它的使用有严格的使用前提。首先必须是X 趋近,而不是N 趋近,所以面对数列极限时候先要转化成求x 趋近情况下的极限,数列极限的n 当然是趋近于正无穷的,不可能是负无穷。其次,必须是函数的导数要存在,假如告诉f (x )、g (x ),没告诉是否可导,不可直接用洛必达法则。另外,必须是“0比0”或“无穷大比无穷大”,并且注意导数分母不能为0。洛必达法则分为3种情况: (1)“0 0”“∞ ∞”时候直接用 (2)“∞?0”“∞-∞”,应为无穷大和无穷小成倒数的关系,所以无穷大都写成

高三选修2教案2.4极限的四则运算(一)

课 题:2.4极限的四则运算(一) 教学目的:掌握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并会求简单的函数的极限 教学重点:运用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求极限 教学难点:函数极限法则的运用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列极限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无穷数列}{n a 的项n a 无限趋近于..... 某个常数a ,那么就说数列}{n a 以a 为极限.记作lim n n a a →∞ =. 2.几个重要极限:

(1)01 lim =∞→n n (2)C C n =∞ →lim (C 是常数) (3)无穷等比数列}{n q (1

关于高等数学方法与典型例题归纳

关于高等数学方法与典 型例题归纳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2014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 2014年山东专升本暑期精讲班核心讲义 高职高专类 高等数学 经典方法及典型例题归纳 —经管类专业: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 —理工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自动化、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 2013年5月17日星期五 曲天尧 编写 一、求极限的各种方法 1.约去零因子求极限 例1:求极限1 1 lim 41--→x x x 【说明】1→x 表明1与x 无限接近,但1≠x ,所以1-x 这一零因子可以约去。 【解】6)1)(1(lim 1 ) 1)(1)(1(lim 2121=++=-++-→→x x x x x x x x =4 2.分子分母同除求极限 例2:求极限1 3lim 32 3+-∞→x x x x 【说明】 ∞ ∞ 型且分子分母都以多项式给出的极限,可通过分子分母同除来求。 【解】3131lim 13lim 3 11323= +-=+-∞→∞→x x x x x x x 【注】(1) 一般分子分母同除x 的最高次方;

(2) ???? ???=<∞>=++++++----∞→n m b a n m n m b x b x b a x a x a n n m m m m n n n n x 0lim 01101 1 3.分子(母)有理化求极限 例3:求极限)13(lim 22+-++∞ →x x x 【说明】分子或分母有理化求极限,是通过有理化化去无理式。 【解】1 3) 13)(13(lim )13(lim 2 2 22222 2 +++++++-+=+-++∞ →+∞ →x x x x x x x x x x 例4:求极限3 sin 1tan 1lim x x x x +-+→ 【解】x x x x x x x x x x sin 1tan 1sin tan lim sin 1tan 1lim 3030+-+-=+-+→→ 【注】本题除了使用分子有理化方法外,及时分离极限式中的非零因子........... 是解题的关 键 4.应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两个重要极限是1sin lim 0=→x x x 和e x n x x x n n x x =+=+=+→∞→∞→1 0)1(lim )11(lim )11(lim ,第一个重 要极限过于简单且可通过等价无穷小来实现。主要考第二个重要极限。 例5:求极限x x x x ?? ? ??-++∞→11lim 【说明】第二个重要极限主要搞清楚凑的步骤:先凑出1,再凑X 1 +,最后凑指数部分。 【解】22 212 12112111lim 121lim 11lim e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 ??-+=??? ??-+--+∞→+∞→+∞→

高等数学-求极限的各种方法

求极限的各种方法 1.约去零因子求极限 例1:求极限1 1 lim 41--→x x x 【说明】1→x 表明1与x 无限接近,但1≠x ,所以1-x 这一零因子可以约去。 【解】6)1)(1(lim 1 ) 1)(1)(1(lim 2121=++=-++-→→x x x x x x x x =4 2.分子分母同除求极限 例2:求极限1 3lim 32 3+-∞→x x x x 【说明】 ∞ ∞ 型且分子分母都以多项式给出的极限,可通过分子分母同除来求。 【解】3131lim 13lim 3 11323= +-=+-∞→∞→x x x x x x x 【注】(1) 一般分子分母同除x 的最高次方; (2) ???? ??? =<∞>=++++++----∞→n m b a n m n m b x b x b a x a x a n n m m m m n n n n x 0lim 01101 1ΛΛ 3.分子(母)有理化求极限 例3:求极限)13(lim 22+-++∞ →x x x 【说明】分子或分母有理化求极限,是通过有理化化去无理式。 【解】1 3) 13)(13(lim )13(lim 2 2 22222 2 +++++++-+=+-++∞ →+∞ →x x x x x x x x x x 01 32lim 2 2 =+++=+∞ →x x x

例4:求极限3 sin 1tan 1lim x x x x +-+→ 【解】x x x x x x x x x x sin 1tan 1sin tan lim sin 1tan 1lim 3030 +-+-=+-+→→ 41 sin tan lim 21sin tan lim sin 1tan 11 lim 30300 =-=-+++=→→→x x x x x x x x x x x 【注】本题除了使用分子有理化方法外,及时分离极限式中的非零因子...........是解题的关键 4.应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两个重要极限是1sin lim 0=→x x x 和e x n x x x n n x x =+=+=+→∞→∞→1 0)1(lim )11(lim )11(lim , 第一个重要极限过于简单且可通过等价无穷小来实现。主要考第二个重要极限。 例5:求极限x x x x ?? ? ??-++∞→11lim 【说明】第二个重要极限主要搞清楚凑的步骤:先凑出1,再凑X 1 + ,最后凑指数部分。 【解】22 212 12112111lim 121lim 11lim e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 ??-+=??? ??-+--+∞→+∞→+∞→ 例6:(1)x x x ??? ??-+∞→211lim ;(2)已知82lim =??? ??-++∞→x x a x a x ,求a 。 5.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求极限 【说明】 (1)常见等价无穷小有: 当0→x 时,~)1ln(~arctan ~arcsin ~tan ~sin ~x x x x x x +1e x -, ()abx ax x x b ~11,2 1~ cos 12-+-; (2) 等价无穷小量代换,只能代换极限式中的因式.. ;

高数求极限的16种方法(超经典)高彦辉总结

L .+'''+.+'''+. + 天天快乐+ '+. .+' "+.+" 爱 爱爱 爱祝爱 爱愿爱 爱你爱 爱永爱 爱远爱 爱被爱 爱爱爱 爱包爱 爱围爱 爱爱 爱爱 爱爱 爱 漂亮吧!送给你,希望你会幸福一生,梦想成真! 高数中求极限的16种方法 假如高等数学是棵树木得话,那么极限就是他的根,函数就是他的皮。树没有跟,活不下去,没有皮,只能枯萎,可见这一章的重要性。

为什么第一章如此重要?各个章节本质上都是极限,是以函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也具有函数的性质。函数的性质表现在各个方面。首先,对极限的总结如下: 极限的保号性很重要,就是说在一定区间内函数的正负与极限一致。 1 .极限分为一般极限,数列极限(区别在于数列极限时发散的,是一般极限的一种) 2.解决极限的方法如下:(我能列出来的全部列出来了!!!!!你还能有补充么???) 1 等价无穷小的转化,(只能在乘除时候使用,但是不是说一定在加减时候不能用但是前提是必须证明拆分后极限依然存在)e的X次方-1 或者(1+x)的a次方-1等价于Ax 等等。全部熟记(x趋近无穷的时候还原成无穷小) 2 LHopital 法则(大题目有时候会有暗示要你使用这个方法)首先他的使用有严格的使用前提!!!!!!必须是X趋近而不是N 趋近!!!!!!!(所以面对数列极限时候先要转化成求x趋近情况下的极限,当然n趋近是x趋近的一种情况而已,是必要条件(还有一点数列极限的n当然是趋近于正无穷的不可能是负无穷!)必须是函数的导数要存在!!!!!!!!(假如告诉你g(x), 没告诉你是否可导,直接用无疑于找死!!)必须是0比0 无穷大比无穷大!!!!!!!!! 当然还要注意分母不能为0LHopital 法则分为3中情况 1 0比0 无穷比无穷时候直接用2 0乘以无穷无穷减去无穷(应为无穷大于无穷小成倒数的关系)所以无穷大都写成了无穷小的倒数形式了。通项之后这样就能变成1中的形式了 3 0的0次方1的无穷次方无穷的0次方对于(指数幂数)方程方法主要是取指数还取对数的方法,这样就能把幂上的函数移下来了,就是写成0与无穷的形式了,(这就是为什么只有3种形式的原因,LNx两端都趋近于无穷时候他的幂移下来趋近于0 当他的幂移下来趋近于无穷的时候LNX趋近于0)3泰勒公式(含有e的x次方的时候,尤其是含有正余旋的加减的时候要特变注意!!!!)E的x展开sina 展开cos 展开ln1+x展开对题目简化有很好帮助4面对无穷大比上无穷大形式的解决办法取大头原则最大项除分子分母!!!!!!!!!!!看上去复杂处理很简单!!!!!!!!!!5无穷小于有界函数的处理办法面对复杂函数时候, 尤其是正余旋的复杂函数与其他函数相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方法。面对非常复杂的函数可能只需要知道它的范围结果就出来了!!!6夹逼定理(主要对付的是数列极限!) 这个主要是看见极限中的函数是方程相除的形式,放缩和扩大。7等比等差数列公式应用(对付数列极限)(q绝对值符号要小于1)8各项的拆分相加(来消掉中间的大多数)(对付的还是数列极限)可以使用待定系数法来拆分化简函数9求左右求极限的方式(对付数列极限)例如知道Xn与Xn+1的关系,已知Xn的极限存在的情况下,xn的极限与xn+1的极限时一样的,应为极限去掉有限项目极限值不变化10 2 个重要极限的应用。这两个很重要!!!!!对第一个而言是X趋近0时候的sinx与x比值。第2个就如果x趋近无穷大无穷小都有对有对应的形式(地2个实际上是用于函数是1的无穷的形式)(当底数是1 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可能是用地2 个重要极限)11 还有个方法,非常方便的方法 就是当趋近于无穷大时候不同函数趋近于无穷的速度是不一样的!!!!!!!!!!!!!!!x的x次方快于x!快于指数函数快于幂数函数 快于对数函数(画图也能看出速率的快慢)!!!!!!当x趋近无穷的时候他们的比值的极限一眼就能看出来了12 换元法是一种技巧,不会对模一道题目而言就只需要换元,但是换

两个重要极限(可编辑修改word版)

2.5.1 两个重要极限(第一课时) ——新浪微博:月牙 LHZ 一、教学目标 1. 复习该章的重点内容。 2. 理解重要极限公式。 3. 运用重要极限公式求解函数的极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公式的熟记与理解。难点:多种变形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极限存在性定理: lim f (x ) = A ? x → x lim x → x 0+ f (x ) = lim x → x 0- f (x ) = A ( 2) 无 穷 大 量 与 无 穷 小 量 互 为 倒 数 , 若 f (x ) → ∞(x → x 0), 则 1 f (x ) → (0 x → x 0) (3) 极限的四则运算: lim [ f (x ) ± g (x )] = lim f (x ) ± lim g (x ) lim [ f (x ) ? g (x )] = lim f (x ) ? lim g (x ) lim f (x ) = lim f (x ) (lim g (x ) ≠ 0) g (x ) lim g (x ) (4) lim [cf (x )] = c lim f (x ) (加法推论) (5) lim [ f (x )]k = [lim f (x )]k (乘法推论) (6) lim [无穷小量? 有界变量] = 0 (无穷小量的性质) eg: lim sin x = lim ? 1 ? sin x ? = 0 x →∞ x ? x →∞? x ?

lim ? = lim ? ? 那么, lim sin x = ?呢,这是我们本节课要学的重要极限 x →0 x 2、掌握重要极限公式 lim sin x = 1 x →0 x 公式的特征:(1) 0 型极限; (2) 分子是正弦函数; (3) sin 后面的变量与分母的变量相同。 3、典型例题 【例 1】 求 lim sin x (k ≠ 0) x →0 kx 解: lim sin x = 1 lim sin x = 1 ?1 = 1 x →0 kx k x →0 x k k 【例 2】 求 lim tan x x →0 x 解: lim tan x = ? sin x 1 ? = lim sin x ? lim 1 = 1?1 = 1 x →0 x x →0 ? x cos x ? x →0 x x →0 cos x (推导公式: lim tan x = 1 ) x →0 x 【例 3】 求 lim sin 5x x →0 x 解: lim sin 5x = lim 5 ? sin 5x = 5 ? lim sin 5x = 5 ?1 = 5 x →0 x x →0 5x x →0 5x 4、强化练习 (1) lim sin x (2) lim sin kx (k ≠ 0)(3) lim sin 5x (4) lim tan 2x x →0 3x x →0 x x →0 3x x →0 x 解:(1) lim sin x = 1 lim sin x = 1 ?1 = 1 x →0 3x 3 x →0 x 3 3 (2) lim sin kx = lim k ? sin kx = k ? lim sin kx = k ?1 = k x →0 x x →0 kx x →0 kx (3) lim sin 5x = ? sin 5x 5 ? lim ? 5 ? l im sin 5x = 5 ?1 = 5 x →0 3x x →0 ? 5x 3 ? 3 x →0 5x 3 3 (4) lim tan 2x = ? sin 2x 1 ? = 2 ? lim sin 2x ? lim 1 = 2 ?1?1 = 1 x →0 x x →0 ? x cos 2x ? x →0 2x x →0 cos 2x 四、小结:

高等数学求极限的16种方法

高等数学求极限的16种方法 首先说下我的感觉,假如高等数学是棵树木得话,那么极限就是他的根,函数就是他的皮。树没有跟,活不下去,没有皮,只能枯萎,可见这一章的重要性。 为什么第一章如此重要?各个章节本质上都是极限,是以函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也具有函数的性质。函数的性质表现在各个方面 首先对极限的总结如下 极限的保号性很重要就是说在一定区间内函数的正负与极限一致 1 极限分为一般极限,还有个数列极限,(区别在于数列极限时发散的,是一般极限的一种) 2解决极限的方法如下:(我能列出来的全部列出来了!!!!!你还能有补充么???)1 等价无穷小的转化,(只能在乘除时候使用,但是不是说一定在加减时候不能用但是前提是必须证明拆分后极限依然存在)e的X次方-1 或者(1+x)的a次方-1等价于Ax 等等。全部熟记 (x趋近无穷的时候还原成无穷小) 2落笔他法则(大题目有时候会有暗示要你使用这个方法) 首先他的使用有严格的使用前提!!!!!! 必须是 X趋近而不是N趋近!!!!!!!(所以面对数列极限时候先要转化成求x 趋近情况下的极限,当然n趋近是x趋近的一种情况而已,是必要条件 (还有一点数列极限的n当然是趋近于正无穷的不可能是负无穷!)必须是函数的导数要存在!!!!!!!!(假如告诉你g(x), 没告诉你是否可导,直接用无疑于找死!!) 必须是 0比0 无穷大比无穷大!!!!!!!!! 当然还要注意分母不能为0 落笔他法则分为3中情况 1 0比0 无穷比无穷时候直接用 2 0乘以无穷无穷减去无穷(应为无穷大于无穷小成倒数的关系)所以无穷大都写成了无穷小的倒数形式了。通项之后这样就能变成1中的形式了 3 0的0次方1的无穷次方无穷的0次方 对于(指数幂数)方程方法主要是取指数还取对数的方法,这样就能把幂上的函数移下来了,就是写成0与无穷的形式了,(这就是为什么只有3种形式的原因,LNx两端都趋近于无穷时候他的幂移下来趋近于0 当他的幂移下来趋近于无穷的时候 LNX趋近于0) 3泰勒公式(含有e的x次方的时候,尤其是含有正余旋的加减的时候要特变注意!!!!)

极限的概念教学设计

《极限的概念》教学设计 公共教学部数学教研室徐小丽 1、教学内容分析 使用教材: 《高等数学应用教程》,许艾珍主编,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0.8第一版。第一章第二节《极限的概念》。 内容分析: 极限描述性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有感性认识初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形成、培养理性思维能力的过程。极限思想是高等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学习微积分的理论基础。理解极限的概念,对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严密思维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等数学》是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科之一,难学是因为高等数学中的抽象思维对学生的巨大考验。极限的概念是学生接触高等数学后遇到的第一个重点,又是难点,更加增加了学习的困难。 理解好极限的概念,对学生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好高等数学的信心。 教师应注意耐心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用静态的有限量来刻画动态的无限量的方法和过程,充分利用教材的相关例题对概念进行深化,从而加深学生的认知和理解。 3、设计思想 本教学设计以“任务教学法”为主要框架,将教学目标分解成两大学习任务:知识学习任务和实验认知任务,每项任务由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让学生在接受一项项子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目标,同时每完成一项子任务也能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由“任务驱动”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将知识教学内容分为5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为一个知识点,增强学习信心;实验任务分为3个子任务,任务一学会使用极限命令,任务二在实例中体会极限的思想和特点,任务三进一步加深对极限思想的理解,并培养学生通过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数学的热爱;实验任务分组实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性竞争意识。 极 限 的 概 念 知识任务 实验任务数列的极限 函数极限的概念 简单的函数极限讨论 函数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 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的极限问题 极限命令的应用 连续计息问题—你能成为百万富翁吗? Koch雪花曲线—一个不可能的结论! 教 学 目 标

两个重要极限教案

公开课教案 教者龚桂琼科目数学班级12级数一班课题两个重要极限(一)课型 时间地点 教材分析 《两个重要极限》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以及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是解决极限计算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也是今后研究初等函数求导公式的一个工具,所以两个重要极限是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极限以及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会用因式分解约去非零因子、有理化分子或分母这两种方法计算“ 0型”函数的极限,具备了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对函数极限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浅显,运用极限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公式1 sin lim = →x x x 的证明过程,正确理解公式,知道公式应用的条件,熟练运用公式及其变形式解决有关函数极限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想、分析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进一步认识换元法、转化思想、数型结合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这一重要极限公式的研究,进一步认识数学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公式1 sin lim = →x x x ,并能运用公式及其变形式解决有关函数极限的计算。

教学难点 公式1sin lim 0=→x x x 的证明、公式及其变形式灵活运用。 教法学法 本节课采用实验法、讨论法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复习函 数极限的定义以及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配以适当的练习,强化学生对极限概念的理解和运算能力。在公式的引入上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尝试、讨论、猜想,并借助多媒体动画帮助学生理解结论,锻炼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公式的证明,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逻辑性较强,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论证过程。在公式的运用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梯度、降低难度,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尝试、联想、探索,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计算器。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师生双边活动 复习导入 1、说说当0x x →时,函数)(x f 的极限的定义。 如果当x 无限接近于定值0x 时,函数)(x f 无限接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A ,那么A 称为函数)(x f 当0x x →时的极限,记作A x f x x =→)(lim 0 。 2、A x f x x =→)(lim 0 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A x f x x =→)(lim 0 ? )(lim 0 x f x x -→=A x f x x =+→)(lim 0 3、说出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B A x g x f x g x f B x g A x f +=+=+==)(lim )(lim )]()(lim[, )(lim ,)(lim :1则设法则 B A x g x f x g x f B x g A x f ?=?=?==)]([lim )]([lim )]()(lim[, )(lim ,)(lim 2则:设法则 B A x g x f x g x f B B x g A x f = =≠==)(lim )(lim )()(lim ,0,)(lim ,)(lim 3则且:设法则 教师引导, 学生回忆口述,为了解公式的证明、正确计算有关函数极限作铺垫,达到温故知新的目 的。

两个重要极限开课教案讲课教案

两个重要极限开课教 案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预备知识 1. 有关三角函数的知识 x x x cos sin tan =,00sin =,10cos =,1sin ≤x ,1cos ≤x 2.无穷小量 定义:在某个变化过程中,以0为极限的变量称为在这个 变化过程中的无穷小量 性质: 无穷小与有界函数的乘积仍为无穷小. 一、1sin lim 0=→x x x 问题1:观察当x →0时x x sin 的变化趋势: x (弧度)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1 x x sin 0.8417 0.8703 0.8967 0.9203 0.9410 0.9588 0.9735 0.9850 0.9933 0.9983 0.9999 二、证明1sin lim 0=→x x x 用两边夹定理证明. 。 x AOB =∠圆心角),20(π<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如图单位圆, 作单位圆的切线,得 扇形AOB 的圆心角为x , 的高为BC , 于是有 BC 弧AB AD 因为ΔAOB 的面积 < 圆扇形AOB 的面积 <ΔAOD 的面积, 即 于是 例1 求x x x tan lim 0→。 解 x x x tan lim 0→ =111cos 1lim sin lim cos 1sin lim cos sin lim 000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例2 求x x x 5sin lim 0→. 解 x x x 5sin lim 0→=5sin lim 5)5(55sin 5lim 00==→→t t t x x x t x 令 . 02也成立上式对于<<-x π 11lim ,1cos lim 00 ==++→→x x x 因为1sin lim 0=+→x x x 从而有,所以类似可以证明1sin lim -0=→x x x 1sin lim 0=→x x x .AOD ?AOB ?. tan , , sin ===x x x ,tan 2121sin 21x x x <<所以,tan sin x x x <<,1sin cos <

高二数学上册 7.7《极限的运算法则》教案 沪教版

7.7 (2)极限的运算法则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是在理解无穷数列极限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及四个重要的极限,鉴于高二学生现有的数学基础,教材采取从实际的例子引入,给出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及四个重要极限的结论,然后通过例题加以说明的方式. 教学重点是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教学中要强调运算性质成立的条件是两个数列的极限都存在. 教学难点是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及四个重要极限结论的灵活运用,会进行恒等变形,运算性质可从两个数列推广到有限个数列,注意有限与无限的本质区别. 二、教学目标设计 掌握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会利用这些性质计算数列的极限. 知道数列极限的四个重要结论,并会用它们来求有关数列的极限; 会运用式的恒等变形,把分子、分母极限不存在的分式转化为若干个极限存在的数列的代数和,从而求出极限,提高观察,分析以及等加转换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 难点: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及重要极限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实例 引入 极限概念 数列极限的结论 运用与深化(例题分析,巩固练习) 极限的运算性质

一、复习回顾 1、数列极限的定义. 2、已知1 23-= n n a n 试判断数列{}n a 是否有极限,如果有,写 出它的极限. 二、讲授新课 1、实例引入 计算由抛物线x y =2 ,x 轴以及直线x=1所围成的区域 面积S :26) 12)(1(lim lim n n n S S n n n --==∞→∞ → 2、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 (1)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 如果B b A a n n n n ==∞ →∞ →lim ,lim ,那么 (1)B A b a b a n n n n n n n ±=±=±∞ →∞ →∞ →lim lim )(lim ; (2)B A b a b a n n n n n n n ?=?=?∞ →∞ →∞ →lim lim )(lim ; (3)B A b a b a n n n n n n n ==∞ →∞ →∞→lim lim lim ; (2)的推论:若C 是常数,则A C a C b C n n n n n ?=?=?∞ →∞ →∞ →lim lim )(lim 说明:1、运算性质成立的条件 2、在数列商的极限中,作为分母的数列的项及其极 限都不为零. (2)常用的数列极限的几个结论 (1)对于数列{}n q ,当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