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研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

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研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

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研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
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研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

第34卷第1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34No.12014年1月 Journalof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Jan.2014

收稿日期:2013-03-20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湘渝黔边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研究”(10JJ2017);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路径选择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11YBA260)。

作者简介:李琼,女(白族),吉首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国民经济学、社会保障与财政。

E-mail:sisi_9672@163.com

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研究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

李 琼

(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 要:经济增长以及不断壮大的财政规模,使得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长效供给具备了社会及经济环境方面的可行性。但是,由于西部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与养老需求膨胀之间的矛盾,“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等与西部农村养老均等化要求相去甚远等问题,导致这一制度的长效供给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保证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以实现社会养老服务的均等化,应大力发展西部农村经济,增加各方主体的筹资能力;加强宣传,提高西部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意识;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体现财权与事权相对等的原则。

关键词:均等化;公共服务;长效供给;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2014)01-0138-04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社会养老问题的研究始终是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二者的区别在于国外对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更明确地表达了均等化的思想,认为促公平增福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终极目的;国内研究主要是围绕政策的解读、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必要性以及目前试点中所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虽然国内的研究最终是为了农民能享受到基本的养老权以及增进社会福利,但总的说来,缺乏旗帜鲜明的均等化思想。结合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现实,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供给非均等化状态明显,特别是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长期缺位,导致了西部地区的生活水平指数与东部地区的差异仍在逐年增大。可见,构建西部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机制,以实现西部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保证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平等地享有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机会是社会养老均等化的核心所致。

一、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的可行性分析

2009年开始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开

启了我国社会养老均等化的进程,目前这一项制度的长效供给已经具备了经济社会方面的可行性。

(一)西部农村传统养老功能的弱化。1畅土地养老功能弱化。1978年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西部地区的土地不仅发挥着生产资料功能,而且还承载着养老保障功能。西部农村老年人通过年轻时经营农业获得养老储蓄、年老后继续自己耕种农地或对土地进行流转等方式来保证自己老年时的基本生活,但是土地的这种保障功能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农民种地成本上升有不断弱化的趋向,最能直观地说明这一现象的是最近几年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而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在降低。以四川省为例,2006—2010年间,随着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增长率远远高于人均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率(表1,图1)。在西部许多落后地区农民种地的收入不仅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甚至出现亏损。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农民很难依靠土地收入来保障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的生活。

31

表1 四川省2006年农民收入及增长情况

年份人均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元)

增长率

(%)

人均工资收入增长率(%)

人均农民家庭纯收入(元)

增长率(%)

20061635.4-2.71186.224.230137.520071863.317.41438.718.0354718.120082061.710.71620.412.64121.216.220092087.91.31821.412.44462.18.32010

2292.4

15.1

2258.4

24.0

5140

10.6

资料来源:根据四川省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图1 四川省2006—2010年工资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以纯收入增速

资料来源:根据四川省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2畅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西部农村一直延续着家

庭养老和“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而且年龄的大小与对这一模式的认可度成正比。父母依靠拥有的土地等生产资料把子女抚养成人,并传授他们谋生的技能,父母退出生产领域后,并不放弃对土地的占有权,男子要想获得对土地的拥有权和子承父业,就

必须以赡养父母和养老送终为前提[1]

。西部农村这种传统家庭养老机制主要建立在老年人对资源(技能资源、经验资源)的控制力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女更多地依靠社会获取资源,这就使得老年父母的权威地位逐步弱化。同时,工业化使得西部农村家庭中承担主要照料义务的妇女开始外出就业,这就更减少了老年人潜在的养老资源。

(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政规模壮大。1畅全国经济总量及财政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财力不断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992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1513亿元,平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10年间增长了4倍。国家财政收入规模从2000年的13395.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3080亿元,增长了6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13.5%上升到2010年的20.6%①。

2畅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及财政规模。西部大开发以来,由于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使得西部地区

的经济和社会得到长足发展。西部地区2006年GDP为39301.25亿元,2007年为47864.14亿元,2008为5096.7亿元,2009年达到了66867.9亿元,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825.1亿元。2000—2008年,西部地方财政本级收入由1127亿元增加到5159亿元,年均增长19.6%。2009年西部地区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055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高于全国和东

部地区3.7和5.1个百分点[2]

。2010年西部地区各省份的财政收入均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939.31亿元,同比增长29.0%。可见,无论是从全国经济增长规模来看,还是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及财政实力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我国正进入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和建立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最佳时期。

二、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的影响因素

(一)西部孝文化与社会化养老的冲突。

长期以来,西部农村老年人赡养受到以孝道为核心的伦理观指导而在家庭内部进行,“孝为百行之冠、众善之首”的意识成为西部家庭养老内在的思想动力。“家庭观、重人伦”的历史文化形成了西部农村家庭“反哺式”养老模式,老年人在年轻时创立家业、抚养子女,并为子女发展提供基础,而当其失去劳动能力时由子女供养,从而享受和儿孙生活在一起的天伦之乐。儿孙们基于孝道观念也乐于和长辈们生活在一起交流并继续接受老年人的经验指导,于是在长辈之间与晚辈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群体感情和牢固的家庭关系,以至于任何其他养老方式被多数人所排斥。杨霄、徐小平等针对重庆农村养老方式选择的调查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47.3%的老人认为养老主要

31第34卷 李 琼: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研究

2000—2009年的数据来源于枟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

鉴枠(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年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dt/zygg/gjtjjgg/t20120110_402778329.htm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靠的是“儿女”,21.7%的人认为靠“自己”,30.9%的人认为靠“政府”[3]。可见,在以孝道为核心所形成的“反哺式”养老的西部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还需时日。

(二)西部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与养老需求膨胀之间的矛盾。

人口的教育水平反映了一个地区现在和将来人力资本情况,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增长能力与竞争力的关键。在2006—2009年间西部地区是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数提高了0.35年,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巨大[4]。在反映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和新品率方面,2006—2009年,西部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约占全国成交总量的8%左右,是三大区中最低的。同时,西部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供给基地,但污染治理水平是最低的。再加上频繁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社会公共危机等突发事件更加剧了西部地区农村的贫困[5]。西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由教育水平、科技发展引起的经济的内生性与后劲性不足,以及由环境污染治理水平有限而导致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较低的瓶颈。

与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可持性较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部地区养老需求呈现出日益膨胀的趋势。根据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曾毅教授等人的研究,由于西部地区生育率水平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今后50年中,西部地区将是我国老龄化速度最快、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到2050年,除西藏和陕西外,西部地区各省市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例都会高于全国水平。其中,广西和四川分别高于全国53%和43%。可见,随着西部地区农村老龄化的加速,老人的养老需求不断增加,养老制度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养老途径和方法。

(三)“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等与西部农村养老均等化要求相去甚远。

1994年分税制度改革后,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对等的特征明显。2005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52.3%,2010年为51.1%(图2)。2005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公共财政支出的25.9%,2010年为17.8%(图3)。从图2与图3的比较中可以看到,虽然2005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占比有所收窄,但是中央财政支出与地方财政支出占比却以更大的比例拉开差距。

事权与财权不对等还体现在地方政府之间,按现行政策规定,西部地方政府对参加新型养老保险的农民每年补助不低于30元。但具体到试点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将财政责任下移,由县财政承担主要责任,这给本已困难的县级财政增加了新的负担,不利

于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图2 中央及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公共

财政收入的比重 单位:%

资料来源:2005—2008年数据来源于2009年枟中国统计年鉴枠,2009—2010

年数据来源于财政部网站。

图3 中央及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

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 单位:%

资料来源:2005—2008年数据来源于2009年枟中国统计年鉴枠,2009—2010年数据来源于财政部网站。

三、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的对策措施

实现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效供给要统筹考虑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力、农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等因素,保证三者有机统一,使“新农保”的供给真正满足西部农村居民养老的实际需要。

(一)大力发展西部农村经济,增加各方主体的筹资能力。

要实现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效供给,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关键。现行“新农保”资金的筹措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三方主体筹资模式。其中个人缴费是关键,集体补助是吸引农民广泛参保的磁石,西部地方财政能力的强弱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能否顺利推行的决定性因素。从最终意义上,三方主体的筹资能力都取决于西部经

041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

济的发展。为此,西部地区应立足于自身条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利用国家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构建优势产业,最终实现内源性增长。

(二)加强宣传,提高西部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意识。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西部农村的重要公共产品,要实现其有效供给,就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农民)对该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从目前西部试点情况看,在新型农村养老制度供给的过程中,作为需求方的农民参保意愿不强。这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西部地区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家庭养老观念盛行,农民普遍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知度低。二是所缴保费时间跨度、缴费和领取时间间隔长,农民对是否确实能够领取养老金感到担心。三是农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不强。很多农民在支出项目上将新农保支出排在靠后,优先考虑住房、教育、医疗及农业生产等其他支出[6]。在西部农民参保意愿不强的情况下实现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最优供给,就要充分考虑现行新农保制度供给下影响西部农民参保的因素,建立农民真正的需求表达机制,改革“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使西部地区农民的真实需求表达畅通,最终实现供需一致的目标。实现供需一致目标的重要前提是加大对新农保政策的宣传,提高宣传工作的计划性和对计划的管理水平,增加宣传的人力物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加大信息透明度,充分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并改进宣传工作和普及方法,鼓励创新。弱化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真正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被西部地区农民所认可。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体现与财权事权相对等的原则。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是实现西部农村社会养老均等化的重要手段。一般地说,社会养老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养老服务,是人们养老的机会均等、过程均等以及结果均等。实现西部农村社会养老的均等化各级财力保障是根本,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的划分是关键[7]。根据财政分权的有关理论,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划分主要是依据公共产品受益的空间范围进行界定,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性质上属于接近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对应的责任划分理应是中央政府和省政府承担财权责任,县政府承担事权责任。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由于财权上移、事权下放以及县级地区存在较大财力缺口,从均值上看,东部地区财力缺口的均值最小,西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地方财政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农民缴费补贴的支持能力有限。因此,中央财政理应承担建设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的主体责任[8]。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一方面可以考虑开征社会保险税,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以增加中央财政的筹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考虑赋予西部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自主权,确立以房产税为主的财产税为主体税种,并逐步开征赠与税和遗产税。并将新开征税收的大部分留给基层政府,增强基层政府的财政能力,以保证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稳定的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 聂华林,杨建国.中国西部农村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41.

[2] 西部开发司综合处.西部大开发取得辉煌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EB/OL].[2009-11-30].http://www.chinawest.gov.cn/web/NewsInfo.aspNewsId=56598.

[3] 杨霄,徐小平,颜其松.重庆市农村老龄人口养老模式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23).

[4] 姚慧琴,任宗哲.2009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9.[5] 李琼.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成效、问题及对策———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切入点[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5).

[6] 金淑彬,蒲晓红,崔炳玮.西部地区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难点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8(5).

[7] 胡钟平.我国财政分权与政治激励下的农村公共财政[J].吉首大学学报,2012(3).

[8] 尹恒,朱虹.中国县级地区财力缺口与转移支付的均等性[J].管理世界,2009(4).

(责任编辑 彭建军)

141

第34卷 李 琼: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研究

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研究--以公共服务均等

化为视角

作者:李琼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刊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14(1)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aa4216848.html,/Periodical_znmzdxxb-rwshkxb201401026.aspx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 一般地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基本民生性服务,如就业服务、社会救助、养老保障等;二是公共事业性服务,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科学技术、人口控制等;三是公益基础性服务,如公共设施、生态维护、环境保护等;四是公共安全性服务,如社会治安、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国防安全等。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做好了,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毋庸置疑,经过前一阶段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急剧转型,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不仅要求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应对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资源短缺引发的严峻挑战,而且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应对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新的挑战。有关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继超越生存型社会的临界值。就恩格尔系数来看,2000年城市达到39. 4%,农村达到49. 1% ,均低于50%的临界值。同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首次降至50%的临界值。2001年,第一产业比重降至14. 1%,首次低于15%的临界值;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7%,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2003年,城镇化率达到40. 5%,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从这些量化标准来判断,我国在21世纪初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一进程中,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1]由此可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 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换句话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过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结果,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维护社会公平。在当前,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有的是发展不够的问题,有的则是共享不够的问题,即没有很好地让全体人民公平公正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按理说,社会进步的成果应当由全社会来共享,但实际上是由强势群体来享受或首先享受;同样,社会代价的后果应当由全社会来分担,但实际上大部分却由弱势群体来承担或主要来承担。因此,

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目录 第1章绪论 (4) 第一节研究意义 (4)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4) 第三节研究内容 (5) 第四节研究方法 (5) 第2章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相关概述 (6) 第一节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定义和范围 (6) 第二节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现 (6) 第3章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9) 第一节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 (9) 第二节财政补贴不能及时到位 (10) 第三节农村居民享受福利少 (10) 第四节统筹制度及层次不完善 (11) 第4章关于加快建设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11) 第一节根据不同地区养老现状制定相应对策 (11) 第二节增加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福利 (12) 第三节做好新、老农保的衔接工作,保障农民收益 (13) 第四节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 (14) 参考文献 (16)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调整,我国逐渐出现农民工进城务工流动频繁,城乡差距越来越小,农村家庭小型化、空巢化和土地收益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越来越弱,农村居民的养老风险也不断扩大。根据调查统计,我国目前有超过一亿的农村老龄人口, 且仍然有很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享受到充分的养老保障。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历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发展历程,虽然对农民的养老有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由于没有得到国家财政方面的大力支持,并且农民养老待遇方面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大部分农村居民并没有切身感受到农村养老保险给自身带来的利益,导致农民没有较高的积极性去参与养老保险,也有过一段时间的停滞时期。为了解决和完善普遍存在于我国农村老年人中的养老保障问题,全国各地从2002年开始进行将地方政府主导和地方政府财政介入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探索历程,形成了具有各地地方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文章主要对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这样的解决办法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活提供了重要保证,对于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样对我国农村保险制度的发展起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保险制度

浅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浅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发表时间:2009-06-10T10:59:41.950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3期下供稿作者:张宁[导读] 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摘要: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06-0027-02 收稿日期:2009-02-27 作者简介:张宁(1984-),女,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财政理论与实践研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形成惠及全民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是缓解社会矛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职责。因此,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所在。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涵义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其实质在于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二、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1.从义务教育来看,义务教育的非均衡性突出地表现为义务教育投入的非均衡性。2005年全国预算内经费4 665.7亿元,东部地区约2 269.1亿元,中部地区约1 307.0亿元,西部地区约1 089.6亿元,东部超出中部和西部的1倍多。 2.从城乡卫生支出来看,2004年58.2%的农村人口卫生支出只占卫生总费用的34.9%,而41.8%的城镇人口卫生支出却占卫生总费用的65.1%。79%的农村居民人口为自费医疗群体,而城市为44.8%,高出34个百分点。农村医疗服务经费中17%来自政府拨款,另外83%来自农民缴费,包括合作医疗缴费。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卫生费1 122.8元,农村为318.5元,城市是农村的 3.52倍。 3.从社会保障面来看,国家统计局根据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测算,2006年社会保障的实现率为50.24%。我国城乡之间及地区之间社会保障水平和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2003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每万人中有2 247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每万人中只有367人。按享受社会保障的从业人员计算,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3%,城乡社会保障率的比例为22:1,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费的比例为24:1。 4.从农村文化服务方面,我国省市及自治区之间人均文化事业费的极差从1980年的3.99元扩大到2006年的44.29元。仅从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文化来看,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呈现出明显的非均等性。 三、影响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因素 1.在技术上,我国还没有针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来建立一套针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标准,以及与这些标准相对应的客观因素评估法,来核定地方财政平衡能力,根据地方的税源、税种以及税基、税率等计算各地的“理论收入”和计算地方财政支出水平与地方“理论收入”之间的差额,以及政府间计算转移支付数额的方法。 2.在政府间关系上,虽然我国提出建设公共财政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框架,而且推进工作也在进行,但是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首先,政府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其次,目前我国形成非对称性财政结构不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财政收入和支出占整个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比重缺乏合理的制度安排,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养老保险等方面的事权划分不清,责任不明,中央政府有关政策文件在涉及政府间关问题上过于模糊,不利于政策实施。 3.在城乡体制上,城乡分割是中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城乡问题在一般意义上不属于均等化问题。由长期实施户籍制度造成的乡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不同身份,以及掩藏在这个身份背后的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均等化问题的特征之一,这也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 4.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是地方财力的均等化。我国目前存在的地方发展差距以及现行税收制度、财政体制所决定的地方财政收入差距,是转移支付难以弥平的。 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第一,财政投入应更多地投向长期“短腿”的社会事业。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有效地发挥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尽快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规划实施策略,统筹安排、系统规划,分步骤地推进。整合、优化公共行政资源,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第二,财政投入要向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倾斜。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地域辽阔,历史、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不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同时,区域协调发展也是相对的,要使各区域经济发展总量大体相等是不现实的。因此,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能只注重经济总量,还要注重不同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科学发展观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所以要注重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不同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第三,加大中央财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逐步建立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的公共财政体系,大力加强对这些地区因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第四,建立政府投资的稳定增长机制。均等化需要一系列科学而现实的指标,可以由人大为主针对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种类和标准等进行研究、听证和审批,其中当然要结合各地不同的人口、资源、物价和财力等因素综合考虑,最终应该以立法形式体现出来,并明确目标和实施阶段。

走出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境

走出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境 刘兴云 2012-7-11 9:38:43 来源:《光明日报》2012年7月4日 近年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总体上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公共服务的非均衡状态依然未能得 到根本性的改变。资料图片 近年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总体上取得了较大成绩,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进,农民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公共服务的非均衡状态依然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不均等化和供给效率低下,仍是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必须直面的困境。这种状况已经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改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势在必行,就目前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调整发展战略 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国家实施“城市优先农村,乡村支援城市”的发展战略,客观上阻隔了城乡一体化,导致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分化以及城乡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化。为扭转这种局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部署。这无疑为我们走出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境指明了方向。显然,“解铃还须系铃人”,改进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第一要务是转变过去的发展战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由城乡

分割迈上城乡统筹,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就要扫清阻碍城乡一体化、造就

“社会屏蔽”的一切显性的或隐性的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公共服务体制和法律体系等,以此来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理顺供给机制 改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引导农村公共服务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要建立或理顺以下机制:一是要畅通农村公共服务表达机制。在确保中央政策贯彻落实不走样的前提下,要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转变,增强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制度上确立由农民、农村的需求来决定公共产品供给范围和供给方向的制度,建立充分反映农民意愿、广泛集中农民智慧、切实符合农村实际的以农业、农村和农民需要为出发点的、科学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二是要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共享机制。政府在供给农村公共服务资源时,不能仅仅关注本区域内的状况,还应综合考虑相邻的资源配置情形,构建联动机制,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导致的资源浪费,降低公共服务供给成本。三是要创设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激励机制。选择性激励,是解决公共服务“搭便车”困境的唯一可行的动力机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激励机制不仅要着眼于激发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和内在驱动力,以增加公共产品提供的数量和质量,还要通过选择性激励机制解决和纠正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更要从决策模式的角度对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形成激励,从而全方位推动公共产品供给的合理运作。四是要理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监督机制。为确保农村公共利益的有效形成,需要构建一个严密有序、分工合理、协调互动、运行有效的监督体系。要积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一、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一)当前农民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事实上,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确实存在着大量不和谐的因素,其中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尤其是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在这之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设》中,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 其实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主要是因为我国一直以来的发展战略造成的。所以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实际差距的重要因素, 是新阶段农村反贫困的关键所在, 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路径依赖。长期以来, 在农村主要靠农民积累的公益金来解决某些公共服务事项, 这与城市形成极为明显的差距。由于农村公共服务制度的缺失, 农民在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公共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事实上, 公共服务因素在我国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的比例已高达30%~40%。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70%, 但是国家80%的公共卫生资源投放在城市; 义务教育人口的 60%在农村, 却只有不到 25%的资源用在农村。从短期来看, 这使得农民“因病返贫”, 因教育落后返贫的问题比较普遍。从长期看,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匮乏制约了农民素质的提高, 不仅会影响农民未来收入的提高, 还会形成许多经济社会问题。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和服务供给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局面有着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体制背景, 财政与金融资金难及农村地区是一个原因, 但农村综合改革滞后则是造成现状的主要体制性原因。进入新阶段, 随着农村潜在公共需求的逐步释放, 农村居民日益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适应这个变化, 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 已成为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任务。所以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应当抓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矛盾, 变革农村的上层建筑, 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曾经设计了一份由四十二个问题构成的调查问卷,寄发给全国各地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政策研究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What: 何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由“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经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阐述,十七大报告中两次予以强调,已经成为当前理论和实践的热点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从共同财政体系建设的角度提出了“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将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的目标:“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从缩小发展差距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角度进一步强调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作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公共服务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是根据美国学者罗尔斯基于公平的正义理论,在自由、平等和幸福之间的统筹协调原则有两条,即第一正义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和第二正义原则(机会均等原则和差别原则),根据这两条正义原则可以推断基本公共服务的三大原则①(对应关系见表1.1)。 表1.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原则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011·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 200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被俗称为“新农保”。“新农保”采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框架,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基础养老金,中央财政将对地方进行补助,并且会直接补贴到农民头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的。《指导意见》指出,2009年“,新农保”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指导意见》颁布一年多来,各个试点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试点工作。2010年,国务院又批准了一批“新农保”试点地区,要求“新农保”试点覆盖面扩大到全国23%的县(市、区、旗)。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主要有少子化带来的对传统家庭养老的冲击,2035年左右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主要有失地农民的增多和巨量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同时,对改善心理预期,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一、基础养老金替代率比较低 《指导意见》中指出,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这一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的养老模式在结构上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同,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但是替代率远低于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新农保”中基础养老金55元由国家财政全部负担,其在整个养老待遇的结构比例中还是较大的,是制度最大的亮点,也是吸引农村居民参保的重要方面。但是,从替代率角度看,55元的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 761元[1],而“新农保”中每年660元的个人基础养老金补贴占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为13.86%,远远低于当前我国城镇职工基础养老保险不低于20%的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因此,在“保基本、广覆盖”的基本原则下,也应考虑适时调整“新农保”养老金的替代率。 二、个人缴费意愿不高且存在逆向选择 这里的个人意愿差异既有年龄因素也有缴费金额因素,在自愿性保险中一般会存在逆向选择的问题。同样“,新农保”也存在着逆选择,参保人员更倾向于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较低的费率、较短的投保年限投保,以便相对于自己缴费来说获得更多的基础养老金,即投保人沿着对自己有利而不是对举办者有利的方式去投保。尽管制度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但基础养老金并不与自己缴费成正比。在“新农保”试点中,呈现出个人缴费意愿不高与逆向选择并存的现象,首先是中青年的参保意愿不足,45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参保者较多,其他年龄段的人则只要有可能就倾向于不参保,即使参保也多选择最低档次即每年100元的缴费。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农村居民存在短视,不过多考虑未来生活的状况,只要缴够年限,老年有养老金拿即可。另一方面“新农保”中缴费档次及补贴制度的局限性。《指导意见》规定“,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可见,在制度设计时,国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但是,纵观各地的“新农保”试点,这一政策规定还只是停留在文件上,具体的实施方案还没有出台。因此,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49·度,把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适当鼓励”落到实处。另外,30元与最低缴费档次100元比较,相差3倍多,是其30%的金额;与最高档次500元相比,相差近17倍,是其6%的金额。如果地方政府不实行梯度型财政补贴,农村居民更愿意参加100元的缴费档次,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地方财政补贴。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不断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理论届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长期处于社会保障制度边缘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日益凸现出其有待进步完善的一面。如何建立和健全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形成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建立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措施,为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农村社会现状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合理化建议。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没有建立完善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太子的读书计划”系列节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完善,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推进和我国独生子女人口政策的贯彻执行,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将很快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广大农村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 (一)老龄化加快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更加凸显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目前我国已有百岁以上的老人1.78万人。在我国人口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成为增长最快的一个群体。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从768万增加到了1199万,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56%远远高于我国老年人口和总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预计到2020年,我国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增加到2700万,占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上升到19%。81%的高龄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在洗澡、穿衣、上厕所、吃饭等方面,16.7% 的人或多或少需要他人的帮助,5.1%完全依赖他人。①并且随着城市化不化的加快和农村社会劳动力的输出,穿越之《爱上古代帅哥》第28章--第29章,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这使得农村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二)社会经济结构和家庭结构的重大变化,使得传统以家庭养老方式发生微妙变化 养儿防老,家庭赡养一直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方式。因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生产中,经济关系相对比较稳定,家庭自然承担着赡养老人的功能,但是随着社会分工为特色的工业化社会的到来,这一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一、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于XX年发出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XX]32号),决定从XX年起在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我市上杭县作为全省9个首批试点县之一列入试点,今年国务院决定继续开展新农保试点,将试点范围扩大到 23%左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新农保工作,决定在第一批新农保试点的基础上,今年采取“10+7”的方式开展第二批试点,即10个国家试点县+7个省级试点县,到XX年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劳动保障局积极主动向上争取第二批试点指标。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支持下,省政府决定安排我市第二批国家级新农保试点单位3个,使我市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超过50%国家级试点县的设区市。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决定,为加快新农保试点工作进度,让老区广大农民群众尽快享受新农保政策,在开展第二批新农保试点时,采取“全市统筹,市县共担”的办法筹集资金,在全市7个县(市、区)范围内

普遍实施新农保制度,提前在今年内实现对全市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二、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重要意义 开展新农保试点,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谐、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重大惠民政策,对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什么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所谓新型是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推行国家没有补贴的老农保制度而言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制度有两个特点,一是制度实施时年满60周岁以上的农民,不用缴费可向政府领取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二是政府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参保给予补贴,达到60周岁时,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及其所形成的利息作为个人账户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国家发给的基础养老金合并成养老金按月支付,直至终老,以此保障老年生活。 四、开展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 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保基本”就是要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保

农村公共服务

农村公共服务 摘要我国先阶段的公共服务就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但还需继续完善的条件下,政府为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公平目标,通过完善财政体制和提供财政保障使不同地区政府确保本地区居民有机会、有能力、有权力接近的与公民基本权力有关的公共服务项目,包括医疗卫生(或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教育(义务教育)、社会救济、就业服务和养老保险。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它体现了发展的社会属性。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特点,尤其是地区和城乡差别较大,本文就以杨楼村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找出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普遍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共服务财政体制农村市场经济 一当前农村公共服务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让世界瞩目,伴随着这个大的浪潮,中国广大的农村也紧紧抓住机遇不断的寻求发展空间,尤其是每年的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指向三农,让广大农民看到了实惠,看到了改变生活的政策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概念也开始注入广大农民的脑海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潮流中积极贡献自己的才智。下面让我们通过杨楼村的发展来了解农村公共服务的状况。杨楼村位于河南省南部的一个普通村庄,全村共有19个自然村,1076户,4103口人,党员80人,人均纯收入3817元。 (一)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 该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10年实现农村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告别有病不敢看,因病致贫的时代。该村还大力筹措资金进行农村卫生室的建设,改善基本的医疗卫生条件。使一些小病能就近就诊,还积极引进人才等等。该村在上级政府的帮助下,新建一自来水厂,解决了群众饮水的安全问题。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也越来越重要,而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与坏,为此该村积极响应号召推进“农村书屋”建设,使广大群众在闲暇之余能够吸收到更多的精神养料,丰富了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在农闲的时候村委会组织广大村民外出旅游,还积极联系一些豫剧团下乡,广大群众不用出门就能欣赏名家大腕的精彩演出。发展归根到底要靠先进的的生产力,要靠教育,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已然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我国经济尚处于较低水平,国家、社会和家庭都面临着较为沉重的养老压力,养老问题成为我国社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我国近9亿的农民的养老问题,更是成为中国目前绝不可忽视的大问题。为此,我国已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希图提早准备应对未来的养老难题。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虽然我国实施的新农保较于旧农保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优势,但是,新农保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无论是在制度设计上,还是在制度实施过程控制力方面,还是在实施效果的保证方面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以求更好地完善现行制度。本文拟对我国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及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归纳和总结,并针对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 China's new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ABSTRACT As everyone knows, China has entered the aging society, but China's economy is still at a low level, the state, society and families are facing more heavy pressure on pension, pension issue has become China's major social problems in the next period of time, especially the pension problem in China in the last 900 million of the farmers, it is become a big problem now China never be ignored. This has been the establishment of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to prepare to deal with future pension problems.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lthough China's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ol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has obvious advantages, but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s also not perfect, whether it is in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cess control in power system, there are still imperfec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guarantee, which requires us to analysis and

农村公共服务管理的内涵

农村公共服务管理的内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9级农林经济管理金礼旭) 摘要: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是社会公共服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质量,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我国谈公共服务管理一般都是城市的公共服务,因为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管理水平非常低下,偏远山区根本就谈不上公共服务管理,农民甚至没有公共服务管理的意识。而这将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篇将让人们尤其是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有一个新的认识,以及农村公共服务管理的内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管理内容重点 一、农村公共服务管理 1、农村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的含义:国家是公共服务型国家,所以其所作所为都是提供公共服务。关于国家,有很多定义。在每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着社会整体的权力,它是垄断的和最有权威的,并以强制性力量为依托。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社会整体的权力,是由决策或立法、审判或司法、以及行政执行机构构成的权力体系。本文中所谓的国家,即是指这一社会整体的权力体系。当国家是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的时候,国家具有公共性质,国家存在的目的和职能,就是为全体公民的利益和需求服务。在这个意义上,由国家的公共性质所决定,国家体系中的所有机构,如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等都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在这些机构中任职的人们的工作都是在提供公共服务。在中国,这意味着在人大、法院、国务院以及各地方政府等国家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是在从事公共服务,上述机构也都是或者都应是公共服务机构。总之,公共服务主体是国家,服务的对象是人民。 农村公共服务,就是国家是服务的主题,农民是服务的对象。国家给农村居民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包含的内容很多,从读书到看病,从养老到看戏,从物质再到文化,都是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农村公共产品提供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农民医疗卫生服务、农村教育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田水利设施服务、农村社会保障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及新农村建设指导服务等与农村、农民和农业相关的方方面面。

整理 基本公共服务怎么实现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怎么实现均等化 引入材料:——导出基本公共服务 近年来,随着国家推行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公共财政、民生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覆盖面窄等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然而,与群众的期盼相比,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相比,公共服务资源在区域间的配置不均衡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随着各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及多样化诉求日趋强烈,优质基本公共服务在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的供给仍显不足,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在区域间的均等化配置,成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含义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三个基本点,一是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权(或生存的基本需要); 二是满足基本尊严(或体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三是满足基本健康的需要。 二、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不均等现象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不均等现象,主要表现在: 1、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远低于城市; 2、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大,东部地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3、社会成员之间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比较突出的是进城农民工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远低于城市户籍居民。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1、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表现:从公共服务的供应方来看,政府是最终责任主体。在我国,各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相差很大,这种差距不只是财力上的,如城市政府和乡村政府、相对富裕地区的政府和贫穷地区的政府,也有认识水平、人员素质、创新意识、管理能力以及制度建设能力上的差距,这类差距不是通过增加财力、短期培训、更换操作人员就可在短期内消灭的。从公共服务的需求方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原因,公共服务的消费能力也存在巨大差距。 举例:这既有自然条件的影响,如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山区,即使把钱送到居民手上,也难以消费;也有当地人文社会因素的制约,如文化素质、传统意识、风俗与宗教等等,都会造成居民公共服务消费能力上的差距。居民的这种消费能力体现的是自主性和能动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最终依赖于这种自主性和能动性去消化、吸收,进而转换化为居民生活的改善、基本素质和技能的提高。譬如教育,有些并不是上学难、上学贵,而是主动辍学,有的家长认为上学不如赚钱实惠,也有暴富的家庭认为孩子不上学将来也衣食无忧,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因富辍学”的怪现象。 2、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导读:规章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篇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指通过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纳入参保范围,达到规定年龄时领取养老保障待遇,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基本生活为目的,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在总结完善我国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崭新制度。 新农保制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 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计发办法,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新农保制度的这两个显著特点,强调了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的责任,明确了政府资金投入的原则要求,这是与老农保制度仅依靠

农民自我储蓄积累的最大区别。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新农保试点地区,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 【篇二:浅谈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民对养老保障的需求十分强烈,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已见成效,但在大部分地区,农村养老保险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能否建立一个适宜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关

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常修泽 摘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应包括全体公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原则应该均等以及结果应该大体相等,社会在提供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成果的过程中尊重某些社会成员的自由 选择权。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从横向上体现/以人为本0和弥补市场公共品/供给失灵0重要的制 度安排,也是缓和当今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和当代世界文明国家社会政策的一个趋势。应本着横向上 范围要适中、纵向上标准要适度的/第三方0主张,在提供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 务0,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0,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 等/公益基础性服务0,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0方面逐步实现均等 化,并需要有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城乡协调发展制度、公共服务型政府制度做保障。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保障 中图分类号:F06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07)02-0066-06 2005年,笔者在当年完成的研究报告5人的三层含义与基本公共服务平等化6[1]中,曾对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平等化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如果说,当时的研究还偏于理论层面的话,那么,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为标志,对包括这一问题在内的整个和谐社会的研究已从意识形态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其中,和谐社会创建中的制度安排,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而这样一个带有普世性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则要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此命题仍有些基本问题需进一步厘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0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在中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实行这样一种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尤其是,在实践中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我们的社会应如何为此提供相应的体制保障?在此,我就上述几个问题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看法。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其实行的必然性 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我是从以下三方面把握的。 第一,全体公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原则应该均等。在13亿中国大陆人口中,尽管每个人的天赋能力不同,所占有的资源也不尽相同,但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原则方面应该是均等的。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机会不均等,不是实行同一个原则。例如,目前进入到城市工作的农民工约有1.26亿人(若包括他们的家属约两亿左右),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人群,怎么让这一、两亿同胞有同等的机会?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城乡之间划开很深的鸿沟。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着力改变不公平的命运,但是从社会角度,如何逐步给阻隔在鸿沟两旁的民众提供均等的机会,应作为第一条。 第二,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应该大体相等。这里的/大体相等0不是绝对平均主 收稿日期:2006-10-02 作者简介:常修泽(1945-),男,山东惠民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