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OP-M-31123 食品包装容器、材料中脱色试验的测定

SOP-M-31123 食品包装容器、材料中脱色试验的测定

SOP-M-31123 食品包装容器、材料中脱色试验的测定
SOP-M-31123 食品包装容器、材料中脱色试验的测定

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Inspection & Quarantine Technical Center of

Chongqing CIQ

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食品包装容器、材料中脱色试验的测定

文件编号SOP-M-31123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持有人

SOP-M-31123 食品包装容器、材料中脱色试验的测定

1、方法的适用范围和运用

该方法适用于聚乙烯成型品、聚苯乙烯成型品、聚丙乙烯成型品、三聚氰胺成型品、聚氯乙稀成型品、原纸等食品用包装容器、材料的脱色试验的测定。

2、原理

用洗净待测食具一个,用沾有冷餐油、65%乙醇的棉花,在接触食品部位的小面积内,用力往返擦拭100次,棉花上不得染有颜色。

水、4%乙酸、65%乙醇、正己烷四种溶液浸泡不得染有颜色。

3、方法来源

该方法依据GB/T 5009.60-2003、GB/T 5009.61-2003、GB/T 5009.67-2003、GB/T 5009.78-2003、GB/T 5009.156-2003等。

4、试剂和溶液

使用试剂一般为分析纯。

4.1 水:超纯水。

4.2 冰乙酸:色谱纯。

4.3 乙醇:无水乙醇,使用前过0.25um滤膜。

4.4 4%乙酸:40ml冰乙酸加入到960ml水中,摇匀待用。

4.5 20%乙醇:200ml无水乙醇加入到800ml水中,摇匀待用。

4.6 65%乙醇:650ml无水乙醇加入到350ml水中,摇匀待用。

4.7 正己烷:分析纯,使用前过0.25um滤膜。

4.8 冷餐油

5、仪器

5.1 干燥箱:FD115电热鼓风干燥箱(SOP-E-31105)。

5.2 水浴锅:JS-CY型数显恒温水浴锅。

5.3 量筒:100mL,250mL,500mL

6、试样的清洗

试样用自来水冲洗厚用餐具洗涤剂清洗,再用自来水反复冲洗,用超纯水冲洗2~3

次,置烘箱烘干。塑料、橡胶等不宜烘烤的制品,应凉干。

7、浸泡方法

7.1 空心制品

将空心制品置于水平桌上,用量筒将溶剂注入空心制品中至离上边缘(溢出面)5mm 处,记录其体积,精确至±2%。

可盛放溶剂的塑料薄膜袋应浸泡无文字图案的内壁部分,可将袋口张开置于适当大小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溶剂依法浸泡。

复合食品包装袋则按每平方厘米2mL计,注入溶剂依法浸泡。

7.2 扁平制品

根据测得面积,按每平方厘米2mL的量注入规定的溶剂依法浸泡。或可以采取全部浸泡方法,其面积按双面计算。

7.3 板材、薄膜和试片:同扁平制品。

7.4 橡胶制品:按接触面积每平方厘米加2mL浸泡液,无法计算接触面积的,按每克试样加20mL浸泡液。

7.5 滴塑垫片:能整片剥落的按每平方厘米加2mL浸泡液;不能整片剥落的取边缘较厚的部分剪成宽0.3~0.5cm,长1.5~2.5cm的条状,称量,按每克试样加60mL浸泡液。

8、浸泡条件

见附表一。

9、分析步骤

用洗净待测食具一个,用沾有冷餐油、65%乙醇的棉花,在接触食品部位的小面积内,用力往返擦拭100次,棉花上不得染有颜色。

水、4%乙酸、65%乙醇(或20%乙醇)、正己烷等浸泡液不得染有颜色。

10、关键控制点

10.1 清洗过的试样应防止灰尘污染,且清洁的表面不应直接用手接触。

10.2 实验室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试样被污染及在浸泡液中带入杂质等影响结果的因素。

10.4 用4%乙酸浸泡时,应先将需要量的水加热至所需温度,再加入乙酸使其浓度达到4%。

10.5 浸泡过程中必要时应适当搅动,并清除可能附于试样表面的气泡。

11、安全

实验中注意防止烫伤。

12、培训

未进行该项目检测的实验室人员需要进行方法和操作培训,所有人员必须按本SOP 要求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操作检测。

13、原始数据保存

检测原始记录保存4年。

14、版本及修订

附表一浸泡试验条件1、塑料制品

2、食品包装用原纸

食品包装材料需要做哪些测试

食品包装材料需要做哪些测试 GBT1014-2010 食品包装纸规定了食品包装纸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根据该标准,食品包装纸需要检测的物理指标有: 一、定量测试:按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定纸和纸板单位面积的质量,以克每平方米(g/m2)表示。测试方法:将五张样品沿纸幅纵向叠成五层,然后用HD-A518圆形定量取样器取沿横向均匀切取0. 01 m2的试样两叠,共10片试样,用相应分度值的天平称量,试样质量为5g以下的,用分度值0.001g 天平,试样质量为5g以上的,用分度值0.01 g 天平,试样质量为50g 以下的,用分度值0.1 g 天平。 二、抗张测试:抗张强度除以定量,以牛顿米/克(N.m/g)表示 测试方法:用标准切纸刀切取15mm宽的试样,一次切取足够数量的试样,以保证纸和纸板在纵向和横向上,各有10个有效的测定结果。再用HD-A512电脑抗张拉力仪进行测试,调节夹头间距为180mm,再将切取好的样品夹在两个夹头之间,调节拉伸速度为(20±5)mm/min,测试好后,把样品的定量输入到仪器里,仪器将自动计算出抗张指数。HD-A512电脑抗张试验机配有内置打印机,也可以连接电脑,将数据保存到电脑里。 三、吸水性测试:纸张及其制品在水中吸收水的性能,以克/平方米(g/m2)表示,不适用于定量低于50g/m2,施胶度较低或有较多针孔的原纸和压花纸,不适用于未施胶的纸盒纸板。测试方法:先用HD-A518-1可勃取样器取直径(125±5)mm的圆形试样(正反面各5张),再用HD-A518-1可勃吸收性测定仪测试,用量筒取100ml水倒入圆筒中,然后将已称好质量的试样放置于圆筒的环形面上。且测试面向下,将压盖盖在试样上并夹紧,使之与圆筒固定在一起。将圆筒翻转180°,同时打开秒表计时。在吸水结束前10~15s,将圆筒翻正,松开压盖夹紧装置,取样试样。注意每测试5次后,应更换测试用水,以免影响测试结果。在到达规定吸水时间的瞬间,把已从圆筒上取下的试样,吸水面朝下地放在预先铺好的吸水纸(定量应为200g/m2~250g/m2)上,再在试样上面放一张吸水纸,然后立即用金属压辊不加其他压力地在4s内往返压辊一次,将试样表面剩余水吸干。将试样快速去除,洗水棉向里对折,然后再对折一次后称量,准确至0.001g。可勃值C=(吸水后质量m2-吸水前质量m1)*100. 四、撕裂指数测试:撕裂预先切口的纸或纸板到一定长度所需要的力,纸张的撕裂度以毫牛顿.平方米/克(mN.m2/g)表示。测试方法:用切纸刀切取大小为(63±0.5)mm3(50±2)mm,纵向和横向至少各5次有效试验,用HD-A801电脑撕裂度测定仪,根据试样选择合适的摆或重锤,将摆升至初始位置并用摆的释放机构固定,将试样一半正面对着刀,另一半反面对着刀。试样的侧面边缘应整齐,底边应完全与夹子底部相接触,并对正夹紧。用切刀将试样切一整齐的刀口,将刀返回静止位置。迅速压下摆的释放装置,当摆向回摆时,用手轻轻地抓住它,在显示屏读取数据。HD-A801电脑撕裂度测定仪比指针式的撕裂度测定仪更方便,数据更可靠。 五、耐破指数测试:耐破度除以其定量,以千帕平方米/克(kPa2m2/g)表示。测试方法:用HD-A504纸张耐破度测定仪,将样品切成70mm370mm,将定量输入到仪器里面,仪器测量出耐破强度即可自动计算耐破指数。HD-A504纸张耐破度测定仪配有内置打印机,也可以连接电脑,将数据保存到电脑里。 六、尘埃度测试:米面积的纸和纸板上,具有一定面积的杂质的个数,或每平方米面积的纸或纸板上杂质的等值面积(mm2)。测试方法:将样品切取250mm3250mm,至少4张,用 HD-533尘埃度测定仪,将一张切取好的试样放在可转动的试样板上,用板上四角别钳压紧。在日光灯下检查纸和纸板表面肉眼可见的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实验总结 1.目的 熟练掌握常压干燥法的原理、操作,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观察掌握蒸馏法测水分的过程及减压干燥法的仪器。最总要的是用这些方法来测定小油馕中的水分含量来达到目的。 2.原理 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摄氏度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将样品置于常压恒温干燥箱内,在95~105℃下干燥至恒量。失去的重量为样品中水分的量。 3.仪器 常压恒温干燥箱、干燥器、分析天平、称量瓶 4.样品 小油馕 5.操作 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两个,置于95~105℃干燥箱中,瓶盖斜盖于瓶口,加热0.5~1.0h,取出盖好,置于干燥其内冷却0.5小时,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量。称取2.00~10.0g切细或磨细的两份样品,放入这两个称量瓶中,样品厚度约5mm.加盖,精密称量后,至95~105℃干燥箱中,瓶盖斜盖于瓶口,干燥2~4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称量。然后再放入95~105℃干燥箱中干燥1h左右,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0.5h后再称量。至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量。 6.整理数据 瓶重M瓶(g)加样后M总(g)干燥后M总’(g)瓶1 瓶2 瓶1 瓶2 瓶1 瓶2 66.296 72.842 76.660 88.221 73.863 83.327 7.计算 X=[(M总-M总’)/(M总-m瓶)] ×100% 式中: X ——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M瓶——称量瓶的质量(g) M总——称量瓶和样品的总质量(g) M总’ ——称量瓶和样品干燥后的总质量(g) =[(76.660 -73.863)/(76.660 -66.296)] ×100%=27% 瓶1: X 1 瓶2: X =[(88.221 – 83.327)/(88.221 – 72.842)] ×100%=31.82% 2 8.结果 =27% 瓶1:X 1 =31.82% 瓶2:X 2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实验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常压干燥法的原理、操作,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二、原理 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摄氏度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将样品置于常压恒温干燥箱内,在95~105℃下干燥至恒量。失去的重量为样品中水分的量。 三、试剂和材料 1.仪器 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器、分析天平、研皿、扁形铝制或玻璃制称量瓶 2.样品 面包:热狗面包墨西哥 蛋糕:柠檬水果 干点:牛奶饼 四、操作及实验步骤 取洁净玻璃制称量瓶两个,置于95~105℃干燥箱中,瓶盖斜盖于瓶口或放置在旁边,加热30~60分钟,盖好取出,置于干燥其内冷却30分钟,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量。取切细或磨细的两份样品,放入这两个称量瓶中(以下以“瓶1”、“瓶2”标号)加盖,精密称量后,记下称量结果。再置于95~105℃干燥箱中,瓶盖斜盖于瓶口或放置在旁边,干燥2~4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30分钟后称量并记录结果。然后再放入95~105℃干燥箱中干燥1h左右,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30分钟后再称量。至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量。 五、实验数据记录 整理数据

计算: X=[(M总-M总’)/(M总-m瓶)] ×100%式中: X ——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m瓶——称量瓶的质量(g) M总——称量瓶和样品的总质量(g) M总’ ——称量瓶和样品干燥后的总质量(g) 六、结果 1.热狗面包: =[ / – ] ×100%=% 瓶1: X 1 瓶2: X =[ – / – ] ×100%=% 2 平均值:X=%

2.墨西哥: =[ / – ] ×100%=% 瓶1: X 1 =[ – / – ] ×100%=% 瓶2: X 2 平均值:X=% 3.柠檬水果: =[ /– ] ×100%=% 瓶1: X 1 =[ – / – ] ×100%=% 瓶2: X 2 平均值:X=% 4.牛奶饼: =[ – ] ×100%=% 瓶1: X 1 =[ – / – ] ×100%=% 瓶2: X 2 平均值:X=% 七、结论 通过对两个样品水分含量的测量结果数据分析表明:两个称量瓶中所装样品一样,之所以得出的水分含量不同,除了实验仪器引起的系统误差外,还与操作的的熟练程度产生的误差有关。可能是由于两个样品放进干燥箱中的时间快慢有差别,从干燥箱取出移入天平室干燥器的途中吸收了空气中的微量水分。因此取两个样品水分含量的平均值比较接近面包、蛋糕和干点水分含量的真实值,但永远达不到其真实值。

食品中水分测定方法

方法有如下几种: 1、有损检测 则是指在测量的过程中待测物粉碎或发生了化学变化,致使其不能保持原有的形状、结构或组分。在这两类中,无损检测的方法更经济、快捷,发展也最为迅速,是当今世界水分检测的主流。 2、直接干燥法 直接干燥法是指将待测样品置于烘箱中,根据ASAE标准,在130℃的温度下保持19h,测量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其水分含量。 3、红外线加热干燥法 红外线加热干燥法是利用红外线加热样品使其失水,从而达到测量水分含量的目的。代表仪器为SFY-20,测量精度为±0.1%,测量时间为1200s,测水范围为0~100%,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和加热时间。该法不能进行在线测量。 4、微波加热法 微波加热法是利用微波炉的磁控管所产生的2450MHz或915MHz的超高频率微波快速振荡粮食中的水分子,使分子相互碰撞和摩擦,进而去除粮食中的水分。代表仪器为MMA30,测量精度≤0.01%,测量时间为100s,测水范围为12%~100%,主要影响因素为微波炉的功率、谷物质量、密度和介电特性。该法不能进行在线测量。与传统干燥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缩短了测量周期、减少了能耗。其中,红外法不需加热介质,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微波法操作方便,并可同时测量多种样品,但它存在温层效应和棱角效应,造成微波的不均匀,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5、电容法 电容法是根据水分的介电常数远远大于粮食中其它成分的介电常数,水分含量的变化势必引起电容量变化的原理,通过测量与样品中水分变化相对应的电容变化即可知粮食的水分含量。代表仪器为SCY-1A,其测量精度≤0.3%,测量时间为5s,测水范围为10%~20%,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品种和紧实度。该法可进行在线测量。以上两种方法的测量原理非常简单,技术相对来说也比较成熟,但都存在不足之处:直接干燥法. 测量周期较长,人为干扰因素多,并且不能进行在线测量;电容法的影响因素较多,在精度和重复性等方面难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为数据综合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结果。 6、介电损失角法 研究表明:谷物含水率不同,介电损失角也不同,并且呈单值分段线性关系。该方法经济实用、测量精度高,尤为适合测量高水分谷物。代表仪器为MSA6450,测量时间为0.1s,测水范围为1%~30%,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和品种。该法可进行在线测量。 7、复阻抗分离电容法 复阻抗分离电容法通过复阻抗分离电路的设计,有效消除电阻参量的影响,而只保留电容参量的变化。这种方法对提高电容式水分计测量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8、高频阻抗法 高频阻抗法是依据在敏感频带(100k~250kHz)施以外加电场的情况下粮食水分与其交流阻抗呈现对数关系这一理论来测量其水分的。代表仪器为LSK-1,测量精度≤0.5%,测量时间为1.2s,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品种、紧实度与电极间距。该法不能进行在线测量。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实验报告

1.目的 熟练掌握常压干燥法的原理、操作,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观察掌握蒸馏法测水分的过程及减压干燥法的仪器。 2.原理 食品中的水分一般就是指在100摄氏度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将样品置于常压恒温干燥箱内,在95~105℃下干燥至恒量。失去的重量为样品中水分的量。 3.试剂 3、1盐酸(1+1) 量取100ml盐酸,加水稀释至200ml、 3、2氢氧化钠溶液 浓度为240g/L(24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仪器 常压恒温干燥箱、干燥器、分析天平、称量瓶 5.样品 奶粉 6.操作

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两个,置于95~105℃干燥箱中,瓶盖斜盖于瓶口,加热0、5~1、0h,取出盖好,置于干燥其内冷却0、5小时,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量。称取2、00~10.0g切细或磨细的两份样品,放入这两个称量瓶中(以下以“瓶1”、“瓶2”标号),样品厚度约5mm、加盖,精密称量后,至95~105℃干燥箱中,瓶盖斜盖于瓶口,干燥2~4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然后再放入95~105℃干燥箱中干燥1h左右,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0、5h后再称量。至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量。 7.数据记录 7、1原始数据 7、2可疑值弃留 实验测量值合理,无可疑值。 7、3整理数据 瓶重M瓶(g) 加样后M总(g) 干燥后M总’(g)瓶1 瓶2 瓶1 瓶2 瓶1 瓶2 30、8392 30、8409 32、 8609 32、 8633 32、6092 32、5637

8.计算 X=[(M总-M总’)/(M总-m瓶)] ×100% 式中: X ——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M瓶——称量瓶的质量(g) M总——称量瓶与样品的总质量(g) M总’ ——称量瓶与样品干燥后的总质量(g) 瓶1: X 1 =[(32、8609 - 32、6092)/(32、8609 - 30、8392)] ×100%=12、45% 瓶2: X 2 =[(32、8633 - 32、8637)/(32、8633 - 30、8409)] ×100%=14、81% 9.结果 瓶1:X 1 =12、45% 瓶2:X 2 =14、81% 平均值:X=13、63% 10.结论 瓶1样品水分含量X 1=12、45%,瓶2样品水分含量X 2 =14、81%。 两个称量瓶中所装样品一样,之所以得出的水分含量不同,除仪器引起的系统误差外,还与操作误差有关,可能就是因为两个样品放进干燥箱中的时间有差别及从干燥箱取出移入天平室干燥器的途中吸收了空

gb5009.3水分检测方法

标准介绍 GB 500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101℃~105℃下,蔬菜、谷物及其制品、水产品、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卤菜制品、粮食(水分含量低于18%)、油料(水分含量低于13%)、淀粉及茶叶类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g/100g的样品。第二法(减压干燥法)适用于高温易分解的样品及水分较多的样品(如糖、味精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添加了其他原料的糖果(如奶糖、软糖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g/100g 的样品(糖和味精除外)。第三法(蒸馏法)适用于含水较多又有较多挥发性成分的水果、香辛料及调味品、肉与肉制品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1g/100g的样品。第四法(卡尔?费休法)适用于食品中含微量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含有氧化剂、还原剂、碱性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硼酸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容量法适用于水分含量大于1.0×10-3g/100g的样品。 本标准于2017年3月1日代替GB 500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12087-2008《淀粉水分测定烘箱法》、GB/T 18798.3-2008《固态速溶茶第3部分:水分测定》、GB/T 21305-2007《谷物及谷物制品水分的测定常规法》、GB/T 5497-198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第一法105℃恒重法、GB/T 8304-2013《茶水分测定》、GB/T 12729.6-2008《香辛料

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蒸馏法)》、GB/T 9695.15-2008《肉与肉制品水分含量测定》、GB/T 8858-1988《水果、蔬菜产品中干物质和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SN/T 0919-2000《进出口茶叶水分测定方法》。 相关公告: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氢钙》(GB 1886.3-2016)等24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2项标准修改单的公告 该标准文本已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发布的标准勘误进行更正。点击查看勘误具体内容 标准变化 新版标准代替了GB5 0 0 9.3—2 0 1 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T1 2 0 8 7—2 0 0 8《淀粉水分测定烘箱法》、GB /T1 8 7 9 8.3—2 0 0 8《固态速溶茶第3部分:水分测定》、GB /T2 1 3 0 5—2 0 0 7《谷物及谷物制品水分的测定常规法》、GB /T 5 4 9 7—1 9 8 5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 /T8 3 0 4—2 0 1 3《茶水分测定》、GB /T1 2 7 2 9.6—2 0 0 8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蒸馏法)》、GB /T9 6 9 5.1 5—2 0 0 8《肉与肉制品水分含量测定》、GB /T8 8 5 8—1 9 8 8《水果、蔬菜产品中干物质和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SN/T0 9 1 9—2 0 0 0《进出口茶叶水分测定方法》。

食品分析实验面粉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食品分析实验面粉中水 分含量的测定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实验五面粉中水分含量的测定一、实验内容 利用常压干燥法测定面粉中水分的含量。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烘箱的使用、天平称量、恒重等基本操作。 2、学习和领会常压干燥法测定水分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3、掌握常压干燥法测定面粉中水分的方法和操作技能。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基于食品中的水分受热以后,产生的蒸汽压高于在电热干燥箱中的空气分压,从而使食品中的水分被蒸发出来。同时由于不断地供给热能及不断地排走水蒸气,而达到完全干燥的目的。食品干燥的速度取决于这个压差的大小。 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1~105℃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此法适用于在101~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 四、材料普通面粉 五、仪器 称量瓶(直径50 mm,矮形)、干燥器、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最小分度值 1mg)、手套或牛皮纸带。 六、实验步骤 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101~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 h,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 h,称重,并重复干燥至恒重。称3~5g (准确至 g)面粉样品,放入此称量瓶中,样品厚度应均匀,约5 mm。加盖,精密称量后,置于101~105 ℃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2~4 h后,盖好取出,放

入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然后放入101~105℃干燥箱中干燥1h左右,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 h后再称量。至前后2次质量差不超过2 mg,即为恒重。 七、结果处理 1、实验记录 2、结果计算 八、说明 1、“恒重”是指两次烘烤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规定的毫克数,本实验不超过2 mg。 2、本法测得的水分包括微量的芳香油、醇、有机酸等挥发性物质。 3、测定结果以质量百分数计,数据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数。

包装材料食品安全检验控制流程实用版

YF-ED-J5725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包装材料食品安全检验控制流程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包装材料食品安全检验控制流程 实用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 目的 本控制流程作为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程序的延伸,是公司质量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的一部分,保证食品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要 求。 2. 适用范围 我司与食品产品直接接触的原辅材料及成 品的食品安全检验。

3. 职责 3.1 销售部负责传递详细的客户信息及需求信息; 3.2 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产品食品安全检验所依据的原辅材料清单、送检标准、样品制作方法及检测频次,附件列表内容更新由工程技术部高级经理审批; 3.3 采购部负责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和与供应商的沟通; 3.4 品质管理部负责样品的送检和原材料、成品的检验,品控部负责过程检验; 3.5 生产部门依照生产工艺指令生产并按检验规程做好自检和互检,及送检样品的制作。

食品中水分和灰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食品中水分和灰分含量的测定 水分含量的测 一、目的及意义 通过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可以研究食品的最佳保存条件,食品的成熟程度,以及食品所含有的营养素浓度等一系列有关食品的问题。 二、试剂与药品 奶粉 三、实验原理 利用食品中水分的性质,在101.3Kpa (一个大气压),温度在101℃~105℃下采用挥发方法测定样品中干燥减失的重量,包括吸湿水、部分结晶水和该条件能挥发的物质,再通过干燥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四、仪器及设备 铝盒、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器(内附有效干燥剂)、电子天平 五、分析步骤 1. 取洁净铝盒,置于101℃~105℃干燥箱中,铝盒盖斜支于铝盒边,加热1.0h ,取出盖好,置于干燥器内冷却0.5h ,称量,并重复干燥前后两次质量不超过2mg ,取为恒重 2. 称取奶粉2g 左右放入铝盒中,置于101℃~105℃干燥箱中,盒盖斜支于盒边,干燥2h~4h 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称量。然后再放入101℃~105℃干燥箱中干燥1h 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再称量。并重复以上操作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 ,即为恒重。 六、结果分析与讨论 食品中(水分%+干物质%=100%) 水分%= %100%100103?--m m m 3m --------干物质与铝盒的总重 3m =18.2208g 0m --------铝盒恒重的重量 实验数据 0m =16.2665g 1m --------奶粉的称量重量 1m =2.0084g

计算可得 水分%=2.694% 由此可知奶粉中水分的百分比为2.694% 灰分含量的测定 一、 目的及意义 检测食品中矿物质的含量,是食品有机物破坏的方法之一。 二、 试剂与药品 奶粉 三、 实验原理 食品经灼烧后,所残留的无机物称灰分,灰分数值系用灼烧、称重后计算得出。 四、 仪器及设备 马弗炉、电子天平、坩埚、干燥器(内附有效干燥剂)。 五、 分析步骤 1. 取大小适宜的石英坩埚或瓷坩埚置于马弗炉中,在550℃下灼烧0.5h ,冷却至200℃左 右,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0.5h ,准确称量。重复灼烧至前后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5mg 为恒重。 2. 称取2g 左右奶粉,放入瓷坩埚,然后先在电热板上以小火加热使试样充分碳化至无烟, 然后置于马弗炉中,在550℃灼烧4h ,冷却至200℃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 。重复灼烧至前后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5mg 为恒重。 3. 注意事项; 把坩埚放入高温炉或从炉中取出时,要在炉口停留片刻,使坩埚预热或冷却。 防止因温度剧变而使坩埚破裂. 六、 结果分析与讨论 计算 灰分%=%1001 02?-m m m 2m --------灰分与瓷坩埚的总重 2m =51.4785g 0m --------瓷坩埚恒重的重量 实验数据 0m =51.3679g 1m --------奶粉的称量重量 1m =2.0004g 计算可得 灰分%=5.528%

物性分析仪在食品质构测定方面的应用(打印)

物性分析仪在食品质构测定方面的应用 摘要:质地特性是食品极其重要的品质因素。一般采用的感官评定方法主观因素偏重,而物性分析仪所反映的主要是与力学特性有关的食品质地特性,其结果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与客观性,故其使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了物性分析仪的原理及其在小麦粉制品、肉制品、水产品和乳制品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质地特性如硬度、脆性、胶粘性、回复性、弹性、凝胶强度等是食品极其重要的品质因素。国内外多年来一直沿用感官评价来对其进行评价。但由于感官评价的影响因素除了食品本身的色、香、味、质、形外,与评价员的嗜好、情绪、健康状况等不稳定因素有关,从而人为误差较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国内外专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客观、易行、标准化程度高的鉴定食用品质的方法,来准确地描述和控制质地,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1 物性分析仪的测定原理 德国人在1861年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台食品品质特性测定仪,用来测定胶状物的稳定程度。Szczenial等1963年确定了综合描述食品物性的“质构曲线解析法(TPA)”。现多使用英国Stable Micro Systems Inc.生产的TA—XT2型和TA—HD物性分析仪。物性分析仪主要包括主机、专用软件、备用探头及附件。其基本结构一般是由一个能对样品产生变形作用的机械装置,一个用于盛装样品的容器和一个对力、时间和变形率进行记录的记录系统组成。测试围绕着距离(distance)、时问(time)、作用力(force)三者进行测试和结果分析,也就是说,物性分析仪所反映的主要是与力学特性有关的食品质地特性,其结果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与客观性,并可通过配备的专用软件对结果进行准确的数量化处理,以量化的指标来客观全面地评价食品,从而避免了人为因素对食品品质评价结果的主观影响。 2 常用的质构测定探头 2.1 圆柱形探头 用来对凝胶体、果胶、乳酸酪和人造奶油等作钻孔和穿透力测试以获得关于其坚硬度、坚固度和屈服点的数据。钻孑L测试可用来测压缩力和剪切力。 2.2 圆锥形探头 作为圆锥透度计,测试奶酪、人造奶油等具有塑性的样本,测得的结果比流变学方法精确。 2.3 压榨板

食品包材检测 内容及相关标准

食品包材检测内容及相关标准 时间:2009-3-17, 展示次数: 465 随着2005年起,欧盟最新颁布针对与食品接触物质的指令2004/1935/EC 全称:Regulation (EC) No 1935/2004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7 October 2004-on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 and repealing Directives 80/590/EEC and 89/109/EEC」,欧洲1935/2004号规定是一项关于与食品进行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和电器的规定,它将于2006年10月27日起强制执行。现出口的食品包装材料要满足以下标准: 1935/2004号规定导入强制标识 与食品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和电器应遵循如下说明: - 或注明“可与食品接触”字样 - 或按照器具的使用说明进行,如:咖啡机,电水壶等 - 或按1935/2004规定的符号说明 这些前期要求并不对那些将外形设计成对食品有接触的材料和电器产品上强制执行。 检测产品:炊具(锅、烤盘、烤架等)、餐具、食品包装、与食品接触的家电。 检测标准:EN1186、EN1388-1:1996、EN1388-2:1996、EN10088等。 检测项目:总迁移量,Pb、Cd、CrⅥ迁移量,Pb、Cd、As、Co含量等。

1935/2004号规定导入强制标识 与食品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和电器应遵循如下说明: - 或注明“可与食品接触”字样 - 或按照器具的使用说明进行,如:咖啡机,电水壶等 - 或按1935/2004规定的符号说明 这些前期要求并不对那些将外形设计成对食品有接触的材料和电器产品上强制执行。 检测产品:炊具(锅、烤盘、烤架等)、餐具、食品包装、与食品接触的家电。 检测标准:EN1186、EN1388-1:1996、EN1388-2:1996、EN10088等。 检测项目:总迁移量,Pb、Cd、CrⅥ迁移量,Pb、Cd、As、Co含量等。

五 食品质构

5 食品质构 一名词解释 1.食品的质构(ISO):用力学的、触觉的,可能的话包括视 觉的、听觉的方法能够感知的食品的流变学特性的综合感觉。 2.凝聚性(cohesiveness) :指形成食品形态所需的内部结合 力的大小。 3.咀嚼性(chewiness):指把固态食品咀嚼成能够吞咽的状态 所需要的能量。 4.硬度(hardness):使物体变形所需要的力。 5.酥脆性(brittleness):破碎产品所需要的力。 6.胶黏性(gumminess):把半固态食品咀嚼成能够吞咽的状 态所需要的能量。 7.粘附性(adhesiveness):食品表面和其它物体(舌、牙、口 腔)附着时,剥离它们所需要的力。 二问答题 1.食品质构有何特点? 答: 1 质构是由食品成分和组织结构决定的物理性质; 2 质构属于机械的和流变学的物理性质; 3 质构不是单一性质,是有多种因素影响的复合性质; 4 质构主要是由食品与口腔、手等人体部位的接触而感受 的物理性质; 5 质构与气味、风味等化学性质无关; 6 质构的客观测定结果用力、变形和时间的函数来表示。 2.什么是理想的质构测定方法? 答:①操作简单、快捷、适于日常使用 ②与感官检验的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 ③很好的模拟咀嚼过程、完整的质构测定、参数意义明确,便于分析。

5.2.2 质构测试仪 简称质构仪,也叫物性分析仪,是通过模拟人的触觉,分析检测触觉中的物理特征,是食品工业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质构测定仪器,因为它的可扩展性,可以测性的质构特性参数丰富,也称作食品质构的万能测试机。 5.2.2.1 测定原理 其基本结构一般是由一个能对样品产生变形作用的探头,一个用于支撑样品的底座和一个对力进行感应的力量感应源这三部分组成。 质构仪测试原理是:力量感应源连接探头,探头可以随主机曲臂做上升或下降运动(即Compress和Tension),主机内部电路控制部分和数据存储器会记录探头运动的时间、高度和探头所受到的力量,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同时绘出传感器受力与其移动时间或距离的曲线。由于传感器是在设定的速度下匀速移动,因此,横坐标时间和距离可以自动转换。 因为质构仪可配置多种传感器,所以质构仪可以检测食品多个机械性能参数和感官评价参数。 5.2.2.2 测定方法 质构仪的检测方法包括五种基本模式:压缩实验、穿刺实验、剪切实验、弯曲实验、拉伸实验,这些模式可以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和配置不同形状的探头和来实现。除了这五种基本模式之外还有一个全质构测试(TPA,Texture Profile Abalysis)。 (1)全质构测试 全质构测试(Texture Profile Analysis,简写TPA),又称二次咀嚼实验,这个测试方法最早是由Szczeniak等人于1963年提出来的,可以用来综合描述食品的物性。 3.解释全质构测试过程和测试曲线 答:TPA测试过程:TPA测试时,用的是一个圆盘形探头,探头截面积要大于样品面积,探头的运行轨迹如下: ①探头从起始位置开始,先以一速率压向测试样品 ②接触到样品的表面后再以测试速率对样品进行压缩一定的距离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直接干燥法 一、原理 利用食品中水分的物理性质,在101.3kPa (—个大气压),温度101C?105C 下采用挥发方法测定样品中干燥减失的重量,包括吸湿水、部分结晶水和该条件下能挥发的物质,再通过干燥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二、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本方法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 盐酸:优级纯。 2. 氢氧化钠(NaOH :优级纯。 3. 盐酸溶液(6 mol/L ):量取50m盐酸,加水稀释至100mL 4. 氢氧化钠溶液(6mol/L ):称取24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5. 海砂: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盐酸(3.3 )煮沸0.5h,用水洗至 中性,再用氢氧化钠溶液(3.4 )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经105C干燥备用。 三、仪器和设备 1. 扁形铝制或玻璃制称量瓶。 2. 电热恒温干燥箱。 3. 干燥器:内附有效干燥剂。 4. 天平:感量为0.1mg。 四、分析步骤 1. 固体试样: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101C?105C干燥箱中, 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1.0h,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0.5h,称量,并重复干燥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重。 2. 将混合均匀的试样迅速磨细至颗粒小于 2mm不易研磨的样品应尽可能切碎, 称取2g?10g试样(精确至0.0001g ),放入此称量瓶中,试样厚度不超过5 mm 如为疏松试样,厚度不超过10mm加盖,精密称量后,置101C?105C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2h?4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称量。 3. 然后再放入101C?105C干燥箱中干燥1 h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再称量。并重复以上操作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重。 注:两次恒重值在最后计算中,取最后一次的称量值。 五、分析结果的表述 1. 试样中的水分的含量按下式进行计算。 X= (m1-m2/m「m3)*100 X――试样中水分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m――称量瓶(加海砂、玻棒)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称量瓶(加海砂、玻棒)和试样干燥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m3

食品质构检测之面条拉伸性测试方法详解

食品质构检测之面条拉伸性测试方法详解

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因制作简单,烹制多样,既食用方便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中国和其他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并将风味发展到了极致。 拉面,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面条制品,自1999年“兰州拉面”与“北京全聚德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并称中式三大快餐之后,拉面已然成为“中华第一面”。拉面制作讲究,和、饧、扯、揉、抻、拉一项不能少,工艺繁琐复杂,其中抻和拉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决定了拉面的最终口感,比如弹性、爽滑性等。这除了与制作者的拉抻技术有关,最关键的还在于面条自身的拉伸性能。 目前,面条的拉伸性能的测定往往采用比较成熟的拉伸试验,反映在量化指标上主要有“抗拉强度”“应变率”等。抗拉强度,表示面条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最大能力,即面条经过屈服阶段进入强化阶段后随着横向截面尺寸明显缩小在拉断时承受的最大力与面条原横截面积的比值,单位为MPa。“应变率”,指的是面条拉伸断裂前的最大伸长量与面条初始长度的比值,单位为%。 采用拉伸试验检测生面条的拉伸性能,除了能直观了解成型面条的抗拉伸断裂的能力以及延展性,还能根据测试数据及相关试验结果描绘出面粉的流变学特性,找出生产面粉的正常数值范围,是对面粉质量监控的一种有效手段。 对于拉面来说,拉面改良剂是广泛用于拉面制作的一种添加剂,能使面团产生较大的吸水性、延展性和粘性,使拉面光滑爽口。通过对添加改良剂的拉面面条进行拉伸试验,能准确的评价改良剂的改良效果,帮助面粉及面制品企业科研人员正确选择和应用不同性质的改良剂。 当拉伸试验应用于熟面条时,更是一种对其韧性、弹性和断裂性的直观评价方法。 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测试仪器:XLW(EC)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和拉伸测试装置,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XLW(EC)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集成拉伸、剥离、撕裂、热封等八种独立的测试程序,支持拉压双向试验模式,精度优于0.5级。拉伸测试装置是由两个带有卷轴的拉伸杆组成,其中一个拉伸杆固定在基座上。

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水分的测定方法包括加热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电测法、近红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法、干燥剂法等,其中加热干燥法是使用最普遍的方法。加热干燥法是适合大多数食品测定的常用方法。按加热方式和设备的不同,可分为常压加热干燥法、减压加热干燥法、微波加热干燥法等。常压加热干燥法根据操作温度的不同,又可分为105℃烘箱法和130℃烘箱法。 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的物质的总量。105℃烘箱法适用于测定在95-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如谷物及其制品、淀粉及其制品、调味品、水产品、都制品、乳制品、肉制品;130℃烘箱法适用于谷类作物种子水分的测定。 二、试剂与器材海砂。 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三、实验步骤 1、干燥条件 温度:100-135℃,多用100℃±5℃。 时间:以干燥至恒重为准。105℃烘箱法,一般干燥时间为4-5h;130℃烘箱法,干燥时间为1h。 样品质量:样品干燥后的残留物一般控制在2-4g。 称样大致范围:固体、半固体样品,2-10g;液体样品,10-20。 2、样品制备 固体样品先磨碎、过筛。谷类样品过18目筛,其他食品过30-40目筛。 糖浆等浓稠样品为防止物理栅的发生,一般要加水稀释,或加入干燥助剂(如石英砂、海砂等)。糖浆稀释液的固形物质量分数应控制在20-30%,海砂量为样品质量的1-2倍。液态样品先在水浴上浓缩,然后用烘箱干燥。 面包等水分含量大于16%的谷类食品一般采用两步干燥法,即样品称量后,切成2-3mm薄片,风干15-20h后再次称重,然后磨碎、过筛,再用烘箱干燥至恒重。果蔬类样品可切成薄片或长条,按上述方法进行两步干燥,或先用50-60℃低温烘3-4h,再升温至95-105℃,继续干燥至恒重。 3、样品测定 (1)105℃烘箱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生产通用卫生规 范》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作为直接接触食品的物质对于食品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规范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的生产和流通,有必要制定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生产卫生规范。 本标准被纳入卫生计生委(原卫生部)2011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中。标准的起草工作于2011年9月13日启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为标准起草单位,起草人有樊永祥、张俭波、朱蕾、张泓、汪勍等,相关行业参与起草并提出修改意见。 本标准参考了GB/T23887-2009《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通用良好操作规范》、欧盟《关于拟用于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和制品的良好生产规范》(2023/2006/EC)、GB14881《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以及GB19304-2003《定型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起草组组织召开了多次会议对标准文本进行讨论修改,最终形成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1.标准名称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环节,为与标准内容更为贴合,标准起草组经多次讨论后标准名称定为“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2.范围 本标准应控制所有可能和食品接触的材料的生产,因此范围中明确“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以及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的生产,从原料采购、加工到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卫生要求和管理准则。”由于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未将润滑油等可能与食品接触的产品包括在内,因此范围中进一步明确“本标准也适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中可能直接接触食品的组件的生产企业”。此外,本标准不适用于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等产品原料的生产企业。 3.术语和定义 此部分包括两个术语: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术语和定义的表述基本与《食品安全法》一致。按照实际使用情况,将《食品安全法》“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定义中的“涂料”改为“涂层”。

(完整版)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1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水分的测定方法包括加热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电测法、近红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法、干燥剂法等,其中加热干燥法是使用最普遍的方法。加热干燥法是适合大多数食品测定的常用方法。按加热方式和设备的不同,可分为常压加热干燥法、减压加热干燥法、微波加热干燥法等。常压加热干燥法根据操作温度的不同,又可分为105℃烘箱法和130℃烘箱法。 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的物质的总量。105℃烘箱法适用于测定在95-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如谷物及其制品、淀粉及其制品、调味品、水产品、都制品、乳制品、肉制品;130℃烘箱法适用于谷类作物种子水分的测定。 二、试剂与器材 海砂。 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 三、实验步骤 1、干燥条件 温度:100-135℃,多用100℃±5℃。 时间:以干燥至恒重为准。105℃烘箱法,一般干燥时间为4-5h;130℃烘箱法,干燥时间为1h。 样品质量:样品干燥后的残留物一般控制在2-4g。 称样大致范围:固体、半固体样品,2-10g;液体样品,10-20。 2、样品制备 固体样品先磨碎、过筛。谷类样品过18目筛,其他食品过30-40目筛。 糖浆等浓稠样品为防止物理栅的发生,一般要加水稀释,或加入干燥助剂(如石英砂、海砂等)。糖浆稀释液的固形物质量分数应控制在20-30%,海砂量为样品质量的1-2倍。液态样品先在水浴上浓缩,然后用烘箱干燥。 面包等水分含量大于16%的谷类食品一般采用两步干燥法,即样品称量后,切成2-3mm薄片,风干15-20h后再次称重,然后磨碎、过筛,再用烘箱干燥至恒重。 果蔬类样品可切成薄片或长条,按上述方法进行两步干燥,或先用50-60℃低温烘3-4h,再升温至95-105℃,继续干燥至恒重。 3、样品测定 (1)105℃烘箱法 1)固体样品将处理好的样品放入预先干燥至恒重的玻璃称量皿中,置于95-105℃干燥箱中,盖斜支于瓶边,干燥2-4h后,盖好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0.5h后称重,再放入同温度的烘箱再干燥1h左右,然后冷却、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重。 2)半固体或液体样品将10g洁净干燥的海砂及一根小玻璃棒放入蒸发皿中,在95-105℃下干燥至恒重。然后准确称取适量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小玻璃棒搅匀后放在沸水浴中蒸干(注意中间要不时搅拌),擦干皿底后置于95-105℃干燥箱中干燥4h,按上述操作反复干燥至恒重。 (2)130℃烘箱法将烘箱预热至130℃,将试样放入烘箱内,关好箱门,使温度在10min 内升至130℃,在(130±2)℃下干燥1h。 4、结果计算 X=100*(m1-m2)/(m1-m0)

各种食品包装密封性检测方法(荐)

食品包装密封性检测方法 食品包装袋在存放中,造成内装物腐烂变质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薄膜阻隔性能和包装袋的密封性差。对于前者,需要设计包装袋时充分考虑每层材料的性能、厚度,以获得足够的阻隔性能。这里,我们着重谈谈包装袋的密封性。 所谓密封性,是指包装袋防止其他物质进入或内装物逸出的特性。在食品包装袋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环节比较多,可能会产生热封合的漏封、压穿或材料本身的裂缝、微孔,而形成内外连通的小孔或强度薄弱点。这些都会对食品产生很不利的影响,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小孔,造成食品部分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失去了包装袋保鲜的意义。对于密封性能,事先防范和事后检测都很重要。其中,加强事后检测,及时发现密封缺陷部位无疑可作为事先防范的参考。 以牛奶包装袋为例,如果泄漏,用手一挤就可以发现泄漏。但对方便面、饼干等固体食品,怎么发现食品包装袋的泄漏呢? 一、水中减压法(真空法) 通常把方便面浸入水中,对外界抽真空。如果包装袋有泄漏,则象轮胎漏气一样有气泡产生,则可以清楚发现泄漏的地方。 可以知道,测定密封性能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带真空的的试验装置。 二、试验装置 根据GB/T15171-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要求,真空的试验装置应包括以下部分: 1、真空室:由透明材料制成的能承受100kPa压力的真空容器和密封盖组成。 真空容器用于盛放试验液体和试验样品;密封盖用于密封真空室。抽真空时,密封盖应能保证真空室的密闭性。 2、试样夹具:用于将试样固定在真空室内的试验液体中,其材质和形状不得对试样性能和试验观测造成影响,最好选择透明材料制成。 3、管路:包括气源连接管、与真空源相连的真空管和与大气相通的排气管。均应配有阀门控制开闭。 4、真空表:用于测量真空室内真空度,其准确度不得低于1.5级; 5、控制装置:包括抽真空开关、真空度调节装置、进气阀门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