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与急救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与急救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与急救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与急救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与急救

(作者: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_0们01?2008〕12[31分娩的2485例新生儿出现的58例窒息患儿进行抢救并分析。结果58例窒息患儿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治疗,除2例重度窒息患儿(双胎,27 周,体质量分别为1.2kg、1.25kg)家属放弃治疗,1例重度窒息患儿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窒息抢救应在熟悉其病因,正确熟练掌握各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争分夺秒地进行,才能有效。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高危因素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分娩 1 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的缺氧状态

[1] ,新生儿窒息是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2]。因此,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环节之一。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2006皿01?2008_12[31共分娩2485例新

生儿,其中剖宫产1152例,出现轻度窒息5例,重度窒息5例;阴道分

娩1333例,出现轻度窒息35例,重度窒息13例。

1.2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根据Apgar评价标准,出生1 min 评分4?7分者为轻度窒息,0?3分者为重度窒息。

1.3临床表现这些窒息婴儿的胎龄为27?42周,出生时体质量1.2?4.15 kg。在分娩过程中,严密监测胎心(电子胎心监测),以便发现胎心音异常的变化。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宫口开全1例,采取产钳术(为重度窒息),采取胎头吸引器4例(其中2例重度窒息),剖宫产10例(其中2例重度窒息均为孕27周双胎),余均为顺产儿; 其中有脐绕颈3周1例,脐绕颈2周3例,脐绕颈1周5例;椎管内麻醉行减痛分娩2例,羊水皿度浑浊2例为重度窒息患儿外,其余均为轻度窒息患儿。

2新生儿窒息的原因

2.1胎儿窘迫70%窒息源于胎儿窘迫,见于妊娠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严重贫血、肝病及产程延长等情况,不但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母体血液含氧量降低是造成胎儿窘迫的直接原因。

2.2脐带、胎盘因素各种原因所致的脐带受压,如脐带脱垂、脐绕颈、脐打结等,可致脐带血流中断而造成急性缺氧出现窒息[3],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也可引起胎儿缺氧而窒息。

2.3呼吸中枢抑制或损害颅内出血及胎儿脑部长时间缺氧导致脑水肿,颅内压上升,直接影响延髓生命中枢氧的供应,使胎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的呼吸,分娩过程中应用麻醉剂或镇静药,如乙醚、吗啡及

过量的催产素等药物均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抑制胎儿呼吸中枢,引起新生儿窒息。

2.4呼吸道阻塞胎儿因在宫内缺氧而吸入大量羊水、胎粪等异物,造成肺不张、肺气肿、呼吸道阻塞等吸入性综合征,无法进行气体交换。

2.5子宫血循环障碍如子宫收缩过强、低血压、巨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等影响静脉的回流,心输出量减少,从而影响子宫的血液供应,胎儿也因此造成缺氧。

2.6其他如宫内肺炎、肺发育不良、气管食管瘘、心脏发育畸形等均可发生新生儿窒息。

2.7与窒息有关的高危因素见表1。表1影响窒息的因素

3抢救方法

3.1 A (Aairway)建立畅通的气道仰卧体位,头略后仰,鼻吸气位,颈部伸仰过度及不足均阻碍气体进入,而体位正确则使呼吸道保

持最佳开放状态。清理呼吸道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关键所在[4]。操作要快速、轻柔,吸引用力过度可导致喉痉挛和迷走神经性的心动过缓

和延迟自主呼吸的开始,吸引时间应10 s[5],吸引器的负压不超过13.3 kPa(1 kPa=0.133 mmHg)。

3.2 B(Breath)诱发呼吸用手拍打或手指弹患儿的足底或摩擦背部2次,以诱发自主呼吸。如经上述措施仍无自主呼吸则要进行人工呼吸

与吸氧。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呼吸,同时给氧气吸入,直至建立自主呼吸为止[6]。

3.3 C(Circulation)维持循环当心率60次/min时,应立即予以胸外心脏按压,维持心率100?120次/min,胸外心脏按压4次,间隔正

压通气1次[7],有效时可触及股动脉搏动。整个急救过程必须注意

保暖,最好在30 C下进行抢救,可使新生儿的新陈代谢及消耗量维持

在最低水平,有利于患儿的复苏,有条件的可在新生儿辐射抢救台上进行,以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

3.4 D(Drug)药物治疗在新生儿复苏中药物尽量少用[8]。心动

过缓通常是肺膨胀不足、严重低血氧所致,建立足够的通气是最重要的纠正方法,但在足够的100%氧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30 s后,心率仍

60次/min,应给肾上腺素或扩容剂或二者皆给,少数情况下,复苏后可用碱性液、麻醉药对抗剂或血管加压剂[9]。

4复苏后的处理

接受复苏的新生儿在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仍有再恶化的可能,一

旦足够的通气和循环建立,婴儿应给予密切监护和护理。继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实验室检查,如红细胞比积和血糖、血钙、血钠,必要时做气体分析。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 859.

[2] Black RE,Morris SS,Bruce J, et al. Where and why are 10 millio n childre n dying every year[J]. Lan cet, 2007,

361(9376):2226 [2234.

[3] 信鹏.新生儿窒息195例复苏的临床[J].中国基层医

药,2006,10(13) : 1711.

[4] 谢集?新生儿复苏及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4) : 256.

[5] 陈美秀,陈广莉.165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分析[J].

全科医疗,2006,20(10) : 90]91.

⑹林秀玲,罗丽莉,纪楚荣.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措施[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11(11) : 910911.

[7] The airway and ventilation management working group of resuscitatio n coun cil. Guideli nes for the basic man ageme nt of the airway and ven tilati on duri ng resuscitati on [J] .R esuscitatio n, 1996, 31:187.

[8] An advisory statement from the pediatric working

group of the irrtem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 Ilcor advisory stateme nt: Resuscitati on of the n ewly born infan

t[J].Pediatrics, 1999, 103:1.

[9] 刘运良,杨玉佩?乐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 : 68]6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