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例尺》第1课时(1)

《比例尺》第1课时(1)

《比例尺》第1课时(1)
《比例尺》第1课时(1)

比例尺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运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尺子、格子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开展“复兴中华,我的中国梦”这个主题活动,个人的梦想应该与国家的梦想联系起来,请问有没有梦想今后当一名设计师的同学?

2.揭示课题。

教师:当一名设计师必然就要设计图纸,将心目中的物品的样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做成设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设计有关的知识——比例尺,想学习吗?(板书:比例尺)

二、动手操作,感知比例尺

1.教学例1.算一算,画一画。

一间教室长9米,宽6米,请你想办法把教室的示意图画在方格纸上。

要求:分组练习。要求:男生用一个方格的边长表示2米,女生用一个方格的边长表示3米。

流程:学生自己试着在方格纸中画图——抽生展示——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弄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师:设计的示意图长、宽就是画在方格纸上的距离,即图上距离。(板书)

3.引导学生分别用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组成一个比,并化简。

3.认识比例尺。

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的关系,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构成的最简比就叫做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评析:教师选择的材料是学生身边的事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合作交流完成教室平面图设计,再研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得出比例尺的概念。这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得出的知识,易于学生理解与掌握。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勾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三、结合图例,理解比例尺

1.教学例2:看一看,议一议。

课件出示例2(1)主题图:这张三峡库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1)同桌互相说一说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2)学生回答。

(3)小练习:说一说比例尺1:46000000、1∶25000000、1::300有什么相同点?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和200∶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2个比例尺又有什么区别?

明确:1∶5000000是缩小比例尺,10∶1是扩大比例尺,缩小比例尺前项是1,扩大比例尺后项是1,

图距与实距的单位是相同的。

(4)介绍数字比例尺。

教师:1∶5000000,10∶1,1∶25000000和200∶1这些比例尺都是用数字表示的,我们把它叫做数字比例尺。

2.认识线段比例尺。

课件出示例2(2)主题图:图中的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1)同桌互议。

(2)学生回答。

(3)介绍线段比例尺及表示的意思。

教师:象这样用线段表示的比例尺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cm,相当于实际的10m。如果我们量出了图上小红家到学校的长度是11厘米,怎样算出实际距离呢?怎么想的?

3.线段比例尺与数字比例尺的相互转化。

[评析:学生在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以后,接着出示具体事例进行拓展,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生认识放大比例尺,线段比例尺。这样设计使学生灵活的理解各图比例尺的意义,不但为了弄清了概念的内涵,也是为了弄清概念的外延,以达到全面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堂活动:第1~3题。

2.练习十九第1~3题。

五、总结全课

1、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是一把尺子吗?

2、常见的比例尺有哪几种?

3、什么是扩大比例尺?什么是缩小比例尺?

六、教学板书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4.5厘米∶9米=4.5∶9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评析: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自参与知识获取的全过程,知道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的学习与探索是有用的,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优质课比赛评课小结

金沙县2013年度春季学期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 评课小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很高兴能参加这次小学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从活动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相信大家参加这样的活动都有不同的收获。两天来,九位老师呈现的精彩课堂各有千秋,展示了新课改以来的许多亮点。当然,教师课堂教学力的提升,需要一个取长补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我想,通过这样的比赛活动,既让上课的老师获得锻炼的机会,对他们的教学技能、水平给予肯定;同时也让更多的老师们通过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博采众家之长,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首先,将他们的课堂中的亮点与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1、大部分教师教师吃透《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力争从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突破,有效地指导了教学过程。除进行双基教学之外,还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最可喜的是,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比较新颖、有创意。如:太平完小的陈琴老师、岩孔完小的邓丽老师,以及平坝中心完小的汪淼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较为严谨,教学过程一气呵成,教师整节课的引导十分得体,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另外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明白了道理,受到了教育。桂花乡的王奇文老师教学的《文成公主进藏》

抓主文中几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把长文短教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设计运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读自悟的主动作用,引导学生在较好的自读自悟中学习。石场乡的何玲老师引导学习《文成公主进藏》一文,能抓住文成公主进藏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教学过程有条不紊;这还让学生在学习记事文章的过程中领悟了怎样构思这类文章,让读与写有机地整合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 2、本次比赛中,九位老师堂导入很有实效性,都通过精心设计导入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导入设计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各位教师在课前都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千方百计地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何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情境,各位老师都在自己执教的课中,下了工夫,动了脑筋,做出了效果。如:张显政老师利用两句关于朋友的名言作为《她是我的朋友》的导入。罗昌志老师启发让学生围绕“现实生活中自己是怎样对待朋友的?”这一话题进行交流作为《她是我的朋友》的导入。岳雨老师用“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视频作为《再见了,亲人》一课的导入等等。 3、教师的板书书写都比较规范,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一定程度上讲,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对待事情的态度。还有个别老师在教学中强调了怎样规范书写汉字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城市空间结构评课稿

通过观看录像视频,陈微老师这节课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这节课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新颖,教学观念新,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体现了新课程关于“教学内容选取要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要求”。运用学生身边或熟悉的乡土地理作为教学素材,如询问谁是来自陕南的学生,以陕西大中城市分布为例说明城市地域形态,使学生分析这些身边事物具有亲切感。 2、陈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是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从地理学角度分析探讨咸阳名称的由来,以及西安、咸阳城市规模大小不同并呈东西长条状分布的原因。体现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理念。从学生精神状态与情绪表现来看,学生积极性、探究兴趣与热情均很高。 3、教学媒体运用合理有效,选择的资料丰富、真实,如补充西安、咸阳、重庆、俄罗斯、巴西等教学素材。传统教学板书与多媒体有效配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图片、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丰富了课程资源,符合重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要求,突出地理学科教学特点,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地图在教学中启智、激趣、感美、育德的功能。 4、陈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技巧。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表达清晰简洁,教学环节衔接自然,语速、音量适中,课堂教学结构较为合理。 此外,在观看课例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一些细节,和陈老师共同探讨。 1、在展示地图说明教学内容时,进一步强化学生读图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通过读图让学生分析说明城市形态和环境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列表或框图的形式,共同总结集中式、分散式城市形成的原因及优缺点,可能效果会更好。 2、进一步强化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在让学生读图说明城市分布特点时,应先说明分析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如城市地域形态应从地形、交通、水系、地域文化等方面来分析,然后再让学生分析陕西省城市分布特点,这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城市空间形态是从微观角度来分析城市内部结构,应侧重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与变化的分析说明。 3、课堂总结应进一步升华讲述主题,如地形对城市影响应突出一平(地平)二土(土厚而肥)三利于(农耕、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河流对城市影响为沿江湖河道设城(工业、生活用水便利),河流水运起点有利于货物集散,两河交汇处人流、物流集散,陆上过河交通线、河口海岸建沿海城市等。

第一章第一节课时(1)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课时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使学生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其在人体内的储存方式和氧化分解的生理意义。 3、使学生了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吸收过程和纤维素的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葡萄糖、淀粉的性质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葡萄糖的结构。 【实验准备】洁净的试管、烧杯、铁架台、石棉网、AgNO3溶液(2%)、稀氨水(2%)、葡萄糖溶液(10%)、淀粉、碘水、H2SO4溶液(20%)、NaOH溶液(10%)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趣味问答:同学,你今天吃糖了吗? 【常识介绍】含糖食物与含糖量。查看教材P4表1-1 【设问】什么是糖? 【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4 资料卡片。 1、糖的概念: 糖类又叫,大多数糖符合通式,但不是所有的糖符合这个通式且符合这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 2、糖的分类: 分类 单糖:葡萄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糖水解生成 二糖:蔗糖、麦芽糖 1 mol 2 mol单糖 糖水解生成许多 多糖:淀粉、纤维素1 mol mol单糖

一、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 1、物理性质:晶体,溶于水,有味。 【思考】实验测得:葡萄糖分子量为180,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7%、53.3%,求葡萄糖的分子式。 葡萄糖分子式为: 【设问】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呢?含有氧原子,说明它可能含什么官能团呢? 【演示实验】实验1-1,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结论】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 【介绍】葡萄糖除具有醛的性质外,我们还发现它具有下列性质: (1)1mol该未知物与5mol乙酸完全反应生成酯。 (2)1mol该未知物与1molH2加成反应时,被还原成直链己六醇 【讨论】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 2、结构简式: 【设问】由葡萄糖的结构可以预测葡萄糖有哪些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 (1)银镜反应: 银氨溶液:在2%AgNO3溶液中边振荡,边加入2%稀氨水,当最初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时的溶液 (2)体内氧化: 【提问】人生病不能正常饮食时,医生一般会注射葡萄糖水溶液这是为什么? 【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5.回答问题:葡萄糖在人体内如储存和被氧化?

《认识整万数》的评课稿

《认识整万数》的评课稿 “认识整万数”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之后教学的,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 十万” “百万”“千万”, 了解这些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会根据数位分级读写整万数。听了高莺老师执教的《认识整万数》 一课,我觉得高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新课伊始,高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借助计数器, 通过学生拨珠猜老师买的物品的价格这一形势,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我们一起回顾:高老师问:我买了一件东西,在计数器上可 以用7个算珠表示,而且都在同一个数位上,是多少呢?激活已有 的认数经验:算珠摆在不同的数位上,计数单位也就不同,表示的 数也不同。为把学生认数的范畴由个级扩展到万级,搭建了一个很 自然地迁移和类推的平台,这个导入的设计,既符合数学知识本身 的逻辑性,又符合学生学习的学习规律。 认识整万数是建立在万以内数认识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万以 内的数所积累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整万数的认识创造了条件。高 老师借助学生已有的数数经验,从在千位上拨7颗珠表示7000想起,10个一千是一万,在师生共同得出“10个一万是十万”后,让学生 自己推测还有哪些计数单位,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到的。并追问

“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4个新的数位”,使学生认识到万级计数单 位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都有“万”字,和个级上的计数单位是一 一对应的。这样就使学生认识到万级计数单位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理解万级上的数就表示有多少个万,这样便于理解这样数为顺序表,对数位顺序表理解的更加透彻。在这个过程中,高老师体现了学生 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者,教师仅是引领者。 在写数的过程中,高老师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在写410000时,高老师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然后再写一写。到 只有计数器,先读数再写数,到最后只根据读作写数,在这个过程中,高老师层层递进,步步加深,由直观到抽象,由简入繁,完全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又比如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高老师分了两步走:一是认 识新的计数单位时,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百万,10个百 万是千万。二是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中,师生共同拨珠,从195万到206万,一万一万的数。从980万到20xx万,十万十万的数。高老 师先引导学生思考应该在哪个数位上拨珠子,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 序的提升。 在整节课中,高老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多次让学生在纸 质计数器上摆一摆,并借助计数器上的直观,让学生自主地写数和 读数,自己去探索写数和读数的方法,在“你是怎样准确、快速地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教材分析 教科书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本章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和线索,结合基本概念等化学基础知识,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与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则是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作为对知识的应用。而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 因此,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是以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包括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主要内容,也包括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章是高中化学的第一章,课程标准所提到的有关实验的要求,不可能在本章一步达到,这些要求将在整个必修化学的教学中逐步完成。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提问]我们都知道,化学课上我们经常要做很多实验,那么化学学科与实验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板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化学与实验的关系: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钟老师通过计数器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整节课上得相当扎实,可以看出钟老师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设计课时有自己的思考。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一、“由表及里”----重视培养数感。 1.钟老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三杯小棒,让学生分别猜3号杯、2号杯、1号杯各有多少小棒,等学生认识了一千后,再猜装有596根小棒的2号杯,因为有了一千的参照物,猜的难度适当降低了。 结合计数器边拨边数,让学生充分感知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理解数十、百、千之间的关系,完成了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并有梯度性。 2.估计吸管的根数,再由1000根吸管比划1000枝铅笔的大小,由一张纸的厚度,估计1000张纸的厚度,猜想900元纸币的厚度及相关比较。在这一堂课中,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猜想的机会和估计的实践,并在学生估计、比划后及时进行验证。让学生在这样的体验中感受1000的大小与不同。 二、“画龙点睛”--课件、计数器的直观演示 本节课钟老师通过数小棒、数方块的活动,形象地呈现了计数单位,个、十、百,达到了数形结合的效果,同时计数器拨数满十进一的演示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更加深刻。整堂课课件的直观、立体,使得整节课有了点睛之效。 在突破难点--拐弯处数数时,在596往后数5个数、数千以内的数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特别进1之后满十的情况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所以也有必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撑,在教学中钟老师利用计数器,每当在关键的地方就让学生思考再加一颗珠,会有什么变化,接下去应该是一个什么数,追问几个为什么?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信息技术优质课大赛评课稿

篇二:信息技术优质课大赛评课 信息技术优质课大赛评课 成绩前五名: 一组一号(92分) 课题:自我介绍(二) 评课:1、本课教学思路清晰,从导入到任务布置,到新课教学,环 环相扣,层层递进。实际的操作效果较好,基本能达成课堂预设的目标。利用歌曲《年轻的朋友在一起》的自我介绍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利用任务《学生作品》找不足引导学生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最后利用《当堂测试》完成学生本节课学习的检测。 2、从课堂结构的安排上看,时间上设计得比较合理。给与了学生足 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时间。 不足之处:各环节间的过渡也略显不自然。教师的语言如果更富有激 情,效果会更好一些。 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如果在学生自我介绍的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挥,最后让大家“猜猜我是谁”,不知是否能让课堂气氛更热烈一些呢? 一组十一号(91分): 课题:互联网的基本服务 评课:创新力度非常大的一节课。 展示环节很新颖也很成功,应该可以是本课的高潮,也是教 师课堂中的一个亮点。教师通过让学生一起来帮助寻人,成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渗透了情感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任务的设计新颖有趣,教师精心设计“宝贝回家”网站站长 的招聘。同时招聘员的上场,立刻感觉让人眼前一亮。从《爱心大比拼》的伊妹儿组合到《刨根问底》等一个个环节的展示,每个设计的都很有趣味,能吸引学生主动去学习。教师在课堂中注意到了学生间的层次差别,设置了任务的难度梯度。 不足之处:教师普通话可以更好一些。 一组四号:课题《数据分析》(88分) 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天才头带引入,要求大家跟着慢羊羊来学习数据分析中的排序和筛选。引起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激活了思维,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本节课课中设计了初赛、复赛、决赛、总成绩的排分表。增强了组内合作和小组间的竞争。在课堂中,教师准备了任务单,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最后让获奖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应用》评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应用》评课稿徐老师执教的《比例尺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体会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理解比列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教学难点:比例尺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听完徐老师的课,作为同课头的任课教师,我感触颇深,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也特别多,下面就本节课在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方面令我感触最深的几个突出特点和大家予以交流。 一、有效的课前复习夯实教学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列尺的应用,正确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课前教者对教学内容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准确把握了教学重难点,在课前复习部分,徐老师精心设计了练习题,找比例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长度和长度的比,与面积无关,同时还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每一个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例如1:400。它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0厘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4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0倍。学生对比例尺感念及意义的深刻的理解,为本节课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夯实了基础。 二、习题设计凸显典型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练习课的教学,关键是练习题的设计和选择。要注意练习的目的

性、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本节课从基础练习,到提高练习、再到拓展练习无一不体现这样的特点,练习题的编排也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认识比例尺,说比例尺的意义,再求比例尺,然后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练习的结果做到及时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在对比中选择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联系,在评价中受到激励。练习的数量适当,既保证知识的巩固和技能技巧的形成,又防止学生负担过重。 三、一题多解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多元化的思维训练,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揭示知识的发展过程中,学生大胆尝试,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巧思妙想,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思维多元化也将逐渐形成。学生的创造性欲望得到极大的培养,创造性的个性也得到极大的弘扬,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在教学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时,由于课前教师引导生准确理解了比例尺的意义,为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提供了算法多样化的依据。在此,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于是就有了一题多解的可喜现象,同样都是在求实际距离,却有三种不同的方法。1、根据比例尺的意义;2、用比例解;3、套用公式。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地开拓,并且使更多的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

千米的认识 评课稿

篇一:千米的认识评课稿 《千米的认识》评课 付老 师执教的《千米的认识》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1、引 入课题新: 用手 指代表五指山,将原本枯燥的旧知复习变得生动、有趣,既能有效唤起学生对已经学过的长度 单位的回忆,同时又形象地体现了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很自然地引入到新知 ——千米的认识。 2、课 前准备足: 课前 让学生做好调查,留心生活中有关千米的知识,并且让学生在操场上走1000米的距离,为新 课中很好地感知千米的长度做下了良好的铺垫。 3、联 系生活紧: 新课 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 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这一堂课着重体现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在感受一千米的长度时,问学生,在你熟悉的路段中, 你觉得从哪里到哪里大约1千米,学生知道了从学校到板摄路口大约是1千米,在学生知道 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后,让学生了解千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如课件屏幕显 示:汽车里程表、公路边的标志牌,这样让学生再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后面的 练习题也是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 数学的意识。 4、教 学方法佳: 运用 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师精练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以及教师对某个知识点处理的巧妙 (例如:巧妙运用停顿,读出1千米和1000米的不同之处),无一不体现了教师自身的素 质,同时也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5、教 学习惯好:

从老 师的每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到对学生的各种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包括学生 回答问题,作题,审题的习惯等等)都体现了米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做的相当扎实的,这 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6、教 学效果棒: 这节 课通过学习后完成了对千米的概念、进率的认识。如学生从1米、200米和250米的实际长 度推出1000米的具体长度,从1000米=1千米推出2000米=2千米甚至更多。并且能做 到学以致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 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所学的所有长度单位返回到生活中,从实践中自然而然增强学生学 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 建 议:1、《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 之上。在复习中,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1米,1分米和1厘米的长度数学,充分唤起学生已 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连接点。 2、教 学千米的例题时,可以先说明用我们过去学过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路程比较麻烦,需要使用更大 的长度单位,这样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的学习是为了需要而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而学习。 3、在 新课程理念的烛照下,“生活即课堂”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社会、生活这一 大课堂中去体验具体的、可感的、鲜活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主动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教 师在学生实践和身边材料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走一走,数一数、算一算、估一估,深切体 验、感悟“千米”的概念和实际长度。这样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让学生寻觅到了数学知识的源 泉,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篇二:《千米的认识》总评课 积跬步以至“千米” —— 《千米的认识》总评课 《千 米的认识》是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内容。是学生在一、二年 级时已经认识了米、厘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后,要认识的又一个长度单位。在整个小学阶段,

优质课获奖发言稿

优质课获奖发言稿 优质课获奖发言稿 篇一: 优质课获奖发言稿优质课获奖发言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在举国上下迎接祖国六十华诞来临之际,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顺利圆满地结束了,在此我谨代表教育局向获奖选手表示热烈地祝贺。此时此刻,我心里首先想到的是感谢,感谢教科所领导将这次竞赛活动安排到我县,给了我们举办州级活动的机会,感谢9位参赛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为我们展示了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感谢本次比赛的5位评委,你们专业的眼光和敬业的精神为本次活动增添了分量,也感谢为本次活动的承办付出辛劳的的领导和老师,是你们的大力支持和细心工作,保证了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我还要特别感谢的是所有观摩老师,你们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抽时前来,始终坚持参与本次活动,求知上进的举动值得敬佩。这次全州初中语文优 质课竞赛,9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精英与。中学的学生们,一起演绎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这些课堂以体现新课程、展示新课改为宗旨,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有特色、有亮点,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当灵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出了示范。可以说,这次活动为全州初中语文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技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无论是参赛教师,还是观课教师,通过两天的上课、观课活动,都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提高了全州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水平。超级秘书网为了推进我县新课改健康发展,提高我县广大中小学教 师专业素质,从4月开始,我们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五课”教研活动,先后邀请了.语言专家对初中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教科所教 学专家举办中考命题形势专题辅导讲座、州教科教育专家开展教学支持活动和“五课”教研专题辅导,召开了教学现场会,各校以“五课”教研活动为载体,组织了示范课、公开课,开展了优质课竞赛、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评课稿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评课稿 邹吉鹏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新旧教材《比例》这一部分内容的最大不同之处。它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方面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新教材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纳入到比例单元中,将两条线交织在一起。我认为主要是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使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活动中,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倪老师讲的这节课,教学难点比较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倪老师的整堂课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思想、态度和方法,研究课堂教学现象,揭示课堂教学规律。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也得到了有效的突破,课堂教学效果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 这节课从复习比例尺的知识引出本课的学习,唤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明确:图形变大,形状不变,我们就说把原图形放大了,学生对图形的放大这一概念的本质得到了认识。像这种课堂的起始呈现,沟通了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引领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数学建构。在教学中,倪老师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有哪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既与课的开始前后照应,又让学生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自觉应用于生活,用数学的眼光感知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现象,使数学知识既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了数学,体验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精心设计问题,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 1、课堂是流动的生命,而教材是静态的,教材上的知识点我们无法改变,但作为知识点的载体——教材,我们有时若不进行改变就很难达到优质的效果。教材一开始的两幅图其实就是放大,没有我们生活中“变大”的意思,如依照教材这样来处理,知识的呈现与展开就好像不到位,倪老师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基础,现有的思维方式,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节课的开始,倪老师在谈话的基础上,提问:你会选择哪一张为什么选择哪一张,学生容易给出答案,但为什么选择这一张,学生就需要积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再次仔细观察照片前后的变化,然后通过学生的交流,初步感知选择这一张的理由是图形变大了但形状没有变。 2在学生认识了这张照片是按2:1放大后,倪老师又追问:还可以把图形按几比几放大促使学生的思维由点向面展开,丰富了学生的探索空间。 3、当学生认识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后,倪老师并没有直接进入相关的练习,而是又设计了一个前后照应的问题:现在谁能回答为什么图形的大小变了,而形状不变一方面照应了前面的问题,又使学生回顾整理了刚才的探索过程,形成了知识体系。 4、在认识了怎样的比表示放大,怎样的比表示缩小后,倪老师适时抛出问题“判断时有什么窍门吗”学生对照板书,一下子就发现了比的前项大于后项的比表示把图形放大,比的前项小于后项时表示把图形缩小,这比一开始就揭示效果要好得多,也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 三、数形结合、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学习数学 我们学习数学,经常会由数思形,以形思数,数形结合,这是一种重要的思

第一章第一节课时(1)答案

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课时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使学生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其在人体内的储存方式和氧化分解的生理意义。 3、使学生了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吸收过程和纤维素的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葡萄糖、淀粉的性质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葡萄糖的结构。 【实验准备】洁净的试管、烧杯、铁架台、石棉网、AgNO 3溶液(2%)、稀氨水(2%)、葡萄糖溶液(10%)、淀粉、碘水、H 2SO 4溶液(20%)、NaOH 溶液(10%)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趣味问答:同学,你今天吃糖了吗? 【答】其实,我们每天都要吃“糖”,只不过可能没有直接吃糖,我们吃的食物很多都是糖类,而且我们的身体机能能将我们吃的食 【常识介绍】含糖食物与含糖量。查看教材P4表1-1 【设问】什么是糖? 1、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2、是最廉价的能量来源 3、人体摄取的热能约有75%来自糖类 【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4 资料卡片。 1、糖的概念: 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 n (H 2O)m 但不是所有的糖符合这个通式且符合这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 2、糖的分类: 一、 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 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能溶于水,有甜味。 【思考】 实验测得:葡萄糖分子量为180,含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7%、53.3%,求葡萄糖的分子式。 葡萄糖分子式为:C 6H 12O 6 【设问】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呢?含有氧原子,说明它可能含什么官能团呢? 分类 单糖:葡萄糖 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糖水解生成 二糖:蔗糖、麦芽糖 1 mol 2 mol 单糖 糖水解生成许多 多糖:淀粉、纤维素 1 mol mol 单糖

优质课获奖发言稿

优质课获奖发言稿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优质课获奖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在举国上下迎接祖国六十华诞来临之际,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顺利圆满地结束了,在此我谨代表教育局向获奖选手表示热烈地祝贺。此时此刻,我心里首先想到的是感谢,感谢教科所领导将这次竞赛活动安排到我县,给了我们举办州级活动的机会,感谢9位参赛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为我们展示了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感谢本次比赛的5位评委,你们专业的眼光和敬业的精神为本次活动增添了分量,也感谢为本次活动的承办付出辛劳的的领导和老师,是你们的大力支持和细心工作,保证了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我还要特别感谢的是所有观摩老师,你们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抽时前来,始终坚持参与本次活动,求知上进的举动值得敬佩。 这次全州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9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精英与。中学的学生们,一起演绎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这些课堂以体现新课程、展示新课改为宗旨,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有特色、有亮点,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当灵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出了示范。可以说,这次活动为全州初中语文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技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无论是参赛教师,还是观课教师,通过两天的上课、观课活动,都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提高了全州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水平。超级秘书网 为了推进我县新课改健康发展,提高我县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从4月开始,我们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五课”教研活动,先后邀请了.语言专家对初中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教科所教学专家举办中考命题形势专题辅导讲座、州教科教育专家开展教学支持活动和“五课”教研专题辅导,召开了教学现场会,各校以“五课”教研活动为载体,组织了示范课、公开课,开展了优质课竞赛、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将校本教研责任化、具体化。特别是在今年4月份,我县教研室组织举办了初中各学科优质课竞赛活动,参加竞赛、观

中图版初一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教案

中图版初一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教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地描述地球的形状。 2。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及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历程。 难点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地球是人类之家,学好地理就必须从认识地球开始。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地球的相关知识,为我们学好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大家都是成功者! 〔板书〕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自主学习】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4-P7,完成以下要求。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地轴是代表地球的旋转轴,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 4.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 【小组探究】 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请你依次写出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航海时所经过的大洋〔按顺时针方向〕。麦哲伦的航行能证明什么? 1.麦哲伦船队航海时所经过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深化探究】 1.列举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的例子。 〔1〕海边看远方行来的航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轮船。 〔2〕月食现象,看到地球的影子是圆的。 〔3〕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2.请在以下图字框中填出表示地球大小的数据,读以下图归纳地球的形状。 〔答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填:5.1亿平方千米6371千米4万千米地球是一个不规那么的球体〕 3.观察〝地球仪示意图〞解释以下概念。 探究结论: 〔1〕地轴: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代表地轴。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

历史优质课评课稿

历史优质课评课稿 观摩校历史优质课心得 本校于近期开展了各科优质课评比活动,我有幸观摩到一些有经验、有想法的教师所带的历史课堂,自觉获益匪浅。现将个人收获盘点如下: 一、更新理念,与时俱进 新课程已全面展开,与时俱进,接受、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是衡量一堂课的重要标准。如果仍一味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必然会被淘汰。课改潮流,浩浩荡荡。此次活动,无论是说课还是上课,老师们都较好的贯彻了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很强的课改意识,目中有人(学生),手中有法,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江苏宜兴中学的何平老师在讲授《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时,精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搭建一个舞台,一部分同学模拟原告中国,一部分同学扮演被告日本,其他同学作为陪审法官,采用模拟国际审判法庭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 二、精妙设计,创造亮点 参加比赛的都是学校有经验有想法的骨干教师,每一节课都凝聚了他们的智慧和心血。 回味听的每一节课,都不乏亮点。亮点自教学设计的精

妙,亮点自精心预设的美妙,亮点自教材讲解的声情并茂等等。 例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他们创造性的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真正体现出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导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有的老师从导入到各知识点的讲解,一环扣一环可以说衔接得非常自然,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进,思维没有断点。比如:福建林晶老师所讲授的《东西方化交流的使者》一课,就通过忆化说化赏化论化四个环节,先对整节课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再通过展馆的三个展区,1、交流之条件兼收并蓄铸盛唐;2、交流之途径陆海二路传明; 3、交流之典型争做使者创辉煌;层层展开使学生在一个个活动中,读懂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思路新颖,内容清晰,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历史的兴趣。随后,她又连续问了3个问题:1、今天我们使用了哪些方式和手段学习历史?得出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史料探究、讨论法……2、你还知道哪些学习历史的方式和手段?3、当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料开展学习时,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非常巧妙的将学习历史的方法融入到了本课的教学当中,给我很大的启发。如借助材料展示,及时指导学生怎样提炼材料中的信息。例如辽宁白灵老师讲授的《难忘九一八》一课中,对抗日战争的巨大贡献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她

长方体体积评课稿

《长方体体积》评课稿 听了老师的这节课,我有一个感受,就是他把一句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寓教于乐”发挥的淋漓尽致。这节课他给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和和谐的气氛中,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我认为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一、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老师把学习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巧妙地结合,开课依始就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立体图形的大小,再比较生活中物体的大小,如比较生活中小家电热水器和微波炉谁的体积大,使学生产生了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愿望。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贯穿学习过程,使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自身生活所必需,是必不可少的知识,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中需求特别强烈,而让学生参与教学恰能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精神需要。这节课老师就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如何比较长方体的大小,然后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通过观察、比较、摆、拼、类推等方式,在合作学习中他们自己总结出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方法,可以说参与才能体验。因为参与才能有所发现。使学生不仅体会到参与教学,获得知识的快乐,还学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在这节课中,老师就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如让学生用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形状。学生在自己动手摆的基础上,再用课件演示拼摆的过程,直观形像,使学生清楚长方体的体积等于每排的个数乘排数乘层数。从而总结出长方体体积及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使本来

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 腔肠动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1课时腔肠动物 一、选择题 1.水母、海蜇、珊瑚虫和海葵是常见的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 A.草原中B.海洋中 C.森林中D.土壤中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身体呈辐射对称B.体表有刺细胞 C.有口无肛门D.以上都正确 3.水螅的生活环境是() A.有丰富绿藻的海水 B.被污染的废水 C.清澈的急流的大河 D.清澈而水草丰富的池塘或小河 4.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的纵轴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成完全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叫() A.辐射对称B.左右对称 C.上下对称D.两侧对称 5.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如图5-1-3为水螅体壁横切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1-3 A.水螅的体壁有3层细胞 B.①是外胚层,②是内胚层 C.水螅身体呈现两侧对称 D.食物残渣通过肛门排出

6.蜇和珊瑚虫排出消化后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A.肛门B.口 C.胞肛D.体壁 7.水螅体内的结构叫作() A.空腔B.消化腔 C.体腔D.内脏 8.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活水蚤进入水螅体内的方式() A.水蚤游到水螅口中 B.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入口中 C.水蚤被水螅的外胚层吸附,外胚层分泌消化液将其分解 D.水蚤被吞入水螅口中 9.在水温适宜,食物充足时,水螅身体下端三分之一处的体壁会向外突起,渐渐成长为一个小水螅。成长到一定时期后脱离母体,独立生存,这种生殖方式叫() A.有性生殖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D.孢子生殖 10.2019·重庆关于腔肠动物,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腔肠动物有口有肛门 D.都是生活在水中 11.珊瑚礁是如何形成的() A.水螅分泌的石灰质堆积形成的 B.海蜇分泌的液体形成的 C.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 D.海葵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

优质课大赛之评课发言稿范文

优质课大赛之评课发言稿范文同事们: 大家好! 由于有课没有参加教研活动很是遗憾,刚才看到了吴凤云老师总结的教研点评,有了点想法,所以也想出来瞎说两句: 1、瞎说理由:除物理学科外,化学也算上能听懂吧! 2、总体感受:从今天的教研记录中,我似乎闻到了点火药味,为之而欣喜。教研就是研讨,各抒己见,阐述不同的观点,没有点火药味怎会有研的味道呢。(我想学校正在偷着乐呢) 3、综合评价:这节化学课,算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亮点,也不够精彩,但却较实用。上午也听了这节课,由于过分改变,丢了自己的特点。下午的课才找回自己,显示出你沉稳、细致、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的掌控能力。精彩的课堂不一定是高效的,而实用的课堂更贴近于高效。 4、个人建议: 第一,当课堂中出现预设外的问题时,教师不要躲避,要简明扼要的进行讲解。(比如:铝与硝酸银反应,出现气泡(铝与强酸弱碱盐反应,伴随氢气的产生,高中要学到;再比如,锌与铁与盐酸反应,现象铁反应速度较快,是由于锌是粒状而铁是片状的,与反应物接触充分程度不同造成的) 第二,本节课的难点在于第三个环节(置换反应)总结出金属

的活动顺序。我们作为做课教师,应该把难点通过教学手段进行简化,通过实验置换反应是无法直接得出金属活动顺序的,而是通过 置换反应以及上两个环节总结出金属活动顺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 教学难度。 说好了是瞎说,望老师们谅解。 初三考试通讯稿篇一:初三数学复习研讨活动通讯稿初三数学复习 研讨活动为了更好的上好每一节初三复习课,为了更有效的提高课 堂效、提高学生成绩。... 年会指某些社会团体一年举行一次的集会,是企业和组织一年一度 的家庭盛会。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20xx年企业年会发言稿精选 范文,欢迎大家参考!20xx年企业年会发言稿精选【一】各位领导、各界朋友,大家上午好!新年将至,在这里,我代表... 20xx年5月26日下午7点,我系于b301机房举行了银行柜台业务 比赛。这次银行柜台业务是为了检验金融专业的同学们银行柜台业 务岗位的职业能力,同时督促学生培养对金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里,我们迎着秋日的阳光,伴随着收获的季节,迎来了欢快精彩的校运动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运动会精彩通讯稿。欢迎借鉴。运动会精彩通讯稿1人生如赛场,路途似跑道。...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 201x年3月27日,是第 xx个全国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日。在父母眼里,我们是娇嫩欲放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