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云南省花卉产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并逐渐成为云南省农业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云南依托独特的四季如春的气候、丰富的物种资源优势、悠久的栽培历史,吸引了国内外投资商的眼球,极大程度促进了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花卉产业;现状分析;云南

一、引言

近年来,世界花卉增长速度极快,以年平均25%速度增长,已然超过了世界经济发展均速,成为了具有发展潜能的活力产业。云南发展花卉产业有着其他地方难以相比的先天优势,很大程度上对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起步晚于国际上一些花卉高度发展的城市,起点也相对较低,产业体系中各个环节,例如科学技术水平、营销策略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二、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分析

1.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优势

(1)地理优势

云南省的位置处于我国的西南边界,是一个低纬度的高原地形,地理位置与一般相比较为特别,地势地貌也很复杂。云南被称作“彩云之南”,总面积约为39.4万平方千米,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11%。云南与贵州、四川、广西等国内省份相邻,同时还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促进了邻国与邻省的经济与发展。优越的地理条件下云南花卉不仅可以在本省加速发展进步,也有了向周边省市、周边国家输出的优势。云南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状态,所以大部分河流都为南北走向,南北方向的河流使云南与青藏高原相接,成为一条天然的桥梁,促进云南省的对外发展。

现如今,世界花卉三大种植中心分别为中国的云南、非洲中部的肯尼亚以及中南美洲的哥伦比亚,云南成为中国最大的鲜切花种植交易中心。云南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传播的枢纽。

(2)资源优势

云南省在独特的地势条件下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云南的土地、矿产、能源、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土地面积为38.33万平方公里,而耕地占7.42%,人均耕地占有量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云南因为其独有的地质结构而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且分布着很多世界著名的动物和植物。由此,云南被称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云南省在全国范围内拥有植物资源最多,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占有超过1.8万种。在云南省独有的资源优势下,很多珍贵的植物能够茁壮生长,花卉的观赏、药用价值更加具有发展潜力。

(3)气候优势

云南属于低纬季风气候,其主要表现是:气候的差异与所处区域和垂直变化相关。云南的平均温度在5-24℃左右,靠近南方和靠近北方的区域温差达到19℃,显示出了云南气候的区域性特点。给花卉的生长创造了先天的优势。“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云南省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云南花卉的快速发展。

2.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劣势

(1)科技水平劣势

与国外花卉生产大国相比较,云南花卉生产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云南花农不能全方位考虑市场经济,从而忽视生产成本以及产品质量,导致花卉生产力水平低下,使云南花卉产业在高端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低。目前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总体较快,已经能够达到花卉生产面积第一,但在产量、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科技水平下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2)物流运输劣势

鲜花质量的好坏,不仅仅只取决于花卉生产的环节,花卉的后续物流运输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花卉的品质。花卉采摘之后,必须立刻浸入保鲜剂之中,并且将其置于阴冷潮湿的环境之下使用冷链运作方式。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花卉保鲜保湿保温的原则,使用标准的花卉运输箱。然而,云南花卉运输并不能够严格按照发达国家运输的标准,保鲜剂的缺乏,花卉物流包装也比较简单,有时候只是使用一般的塑料布、泡沫板等,导致鲜切花质量的下降。

3.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机遇

(1)市场潜力巨大

广阔的花卉消费市场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鲜切花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主要的地位,2001年全球花卉贸易量为400亿欧元,并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形成了花卉消费中心。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均消费量将上升,未来5到10年,各国花卉消费量都会急速增长。

(2)国家的支持推动

4.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威胁

(1)自主创新能力较低

现如今云南花卉产业主要是引进国内外的优质花卉品种,缺少了自主的创新条件下的特色花卉的研究和生产。所以若是想要真正提高云南花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在短期内提高科技技术含量,研制出具有特色的云南花卉,并进行规模化的生产。

(2)花卉社会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云南花卉产业虽然在其独有的土地优势、气候优势和资源优势下得以快速发展,花卉的对外贸易、物流情况、销售推广、信息提供等方面已经逐步发展完善,但是花卉的自主创新与花卉的生产和销售没有达到一个完美的融合,科技水平与荷兰等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劣势。

三、加快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建议

1.增加花卉产业科技投入

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自身地理优势、气候优势、资源优势的内在基础上,然而外部科技水平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云南花卉产业必须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并加以发展实施。云南必须坚持花卉的科学研究和生产相互结合,大力促进企业自办科研的机制。

2.完善花卉产业的管理体系

云南应该切实强化花卉产业的宏观环境下的管理与指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完善花卉产业管理体系。与花卉产业发展相关的物流运输标准、花卉进出口、花卉新品种保护、花卉拍卖等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政策规定,从而保证云南花卉产业可以按标准运行。而对于花卉质量管理方面,需制定花卉培养基质、包装、运输、储藏的配套的标准,规范花卉的生产经营活动。

3.提高花卉社会化服务体系

云南花卉在产业发展的服务环节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融资困难、各服务部门不能协调运行、花卉出口手续复杂等等,因此花卉产业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协调力度,为花卉产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测和咨询服务。花卉融资应该得到相应的政策倾斜以支持花卉产业的发展,特别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亟待解决。

4.重视花卉的专业化和现代化

花卉生产者应当集中精力进行花卉的生产培育,利用专业化的知识提高产量。花卉销售者则时刻关注花卉市场的动态,主要关注花卉销售问题。相关的运输、储藏工作也由专门的公司进行。同时,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必须跟上国际花卉产业的发展脚步,增加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实现花卉现代化发展。云南花卉产业应该增加此类花卉现代化技术的使用,发展园艺计算机系统、上盆系统、栽种机器人、移动式培育苗床、冷库和分级捆束机等等。

云南花卉产业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题目云南花卉产业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职称 二〇一四年月日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系别: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论文题目:云南花卉产业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二)通过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提高写作能力。 (三)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扩大专业知识面,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力求在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外文应用、计算机处理、撰文论证、文字表达等方面加强训练,实现所学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大胆创新。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毕业论文(设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份量适中。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正文内容文题相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合乎逻辑;概念准确,语言流畅;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自圆其说。 (四)毕业论文(设计)应当反映出学生查阅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 (五)毕业论文(设计)书写格式规范,符合《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 指导教师(签字): 主管院、系领导(签字): 年月日

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

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前景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20111070139 李斌 摘要: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在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观光旅游、促进情谊交往、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云南花卉产业现状的优势劣势,并设计云南花卉产业未来所应该前行的道路。 关键词: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前景 花卉不仅是构成现代环境不可缺少的特殊媒介物,而且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社会品位和思想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花卉业既是传统农业的一个分支,又是一个新的兴产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下主要讲述云南花卉产业现状的优势劣势,并设计云南花卉产业未来所应该前行的道路。 1.云南花卉产业的现状 1.1概述: 云南自九十年代初进行商品花卉开发至今,花卉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1999 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5935亩,90%以上的产品销往全国37个大中城市,拥有全国40%左右的鲜切花市场,并开始规模化进入东南亚、东亚市场,已形成以温带鲜切花生产为龙头,以昆明为中心,向各地扩散的发展态势。近年来,云南鲜切花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25万平方米的自控温室大棚;初步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拥有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市和一些自发性的花卉交易市场,如昆明尚义街鲜花批发市场、宜良端午节花市等。全省共有花卉生产企业283家,其中鲜切花生产企业79家,约10000户农户从事花卉生产。 1.2 优势:

1.1.1 种质资源优势 云南北高南低的地势,错综复杂的地形,印度洋西南季风、南太平洋东南季风及青藏高原气团的交替影响,形成了包含从热带到极地各种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称,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拥有1 7000种高等植物,野生观赏植物有2500多种,八大名花享有盛名,还有众多的国兰野生种,是世界上观赏植物宝贵的种子基因库,这也是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资源优势。 1.1.2 气候资源优势 云南省地域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加上地形、海拔、降水、光照等的不同和变化,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具有可周年生产花卉的优势,同时在品种结构和上市时间方面调剂的余地很大。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大的灾害性极端气候,特别是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更是四季如春,十分有利于鲜切花周年种植和均衡生产,是我国少有的鲜切花生产的最适宜区,世界上主要的鲜花类在这里都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1.1.3 人力资源优势 花卉是鲜活产品,花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云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2002年全省乡村劳动力1990.44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750万人,占总劳动力的37.68%。 劳动力充足,加上地方特色花卉产区种植花卉史历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种花技艺和经验,因此在花卉产业竞争中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保证了花卉成本的降低,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也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花卉产业,这也为云南花卉的产业化提供了条件。加之云南省土地、人工资源廉价而丰富,构成了云南省发展花卉产业的综合资源优势。 1.1.4 区位优势

昆明花卉产业发展报告讲解

加快昆明市花卉产业发展咨询报告 多年来在,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昆明花卉获得长足的发展,鲜切花的产量已经连续17年位居全国第一位,鲜花产竞争力不断增强。为了更好的促进昆明花卉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昆明市政府研究室委托昆明市农业局、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组成课题组开展“昆明市加快花卉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组在全面了解昆明花卉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对昆明市151户农户,23家企业,15家花卉合作经济组织的种植、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各环节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以下咨询报告。 一、昆明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花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地转移劳动力成绩显著 2010年花卉产业种植面积为17.01万亩,占昆明市农业种植面积2.69%,花卉产业吸纳劳动力9.5262万人,占到昆明市农业就业人数的5.2%。是其他种植业土地吸纳劳动力的两倍。 2、花卉种植经济效益高,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2010年全市花卉园艺种植产值35.1亿元,占昆明市农业总产值的32.35%。以鲜切花种植为例,花农人数为88831人,人均销售收入达20668.5元,是昆明市农业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8592.77元的2.4倍,鲜切花种植人员的纯收入达到了13434.5元,是普通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2.3倍,极大地带动了昆明市农民的增收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花卉产业引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方向,提升昆明现代农业竞争力 花卉产业已成为昆明现代农业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花卉产业的规模化、园区化建设成为昆明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目前,昆明市有花卉市场7个,花卉农业生产合作组织41家,花卉企业226家,与花卉产业相关的服务业产值高达了44.9347亿元,比花卉种植的产值高出了近10亿元,农业产业链延伸效果明显。截至2010年底,出口国家和地区已达46个,其中对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额保持平稳态势,但对泰国、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主要东盟国家的出口增幅平均超过50%。此外,出口至孟加拉国、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云花亦明显增加,南亚、东南亚各国和中东地区有望成为云花最有潜力和最具人气的目标市场。 4、花卉已成为昆明的城市名片 云南花卉产业已成为继云烟、云药、云茶之后云南农业特色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型产业之一,以“斗南花卉”为代表的“昆明花卉”已经成为国内驰名品牌。在全国已经形成了“全国花卉看云南,云南花卉看斗南”的产业格局。昆明斗南花卉已经成为昆明城市名片。 二、昆明花卉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昆明花卉在全国,全省花卉产业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以现代花卉产业和国际化视野来审视昆明花卉产业的发展。昆明花卉产业现状及主要问题可概括为“大而不强”。主要表现: 1、鲜切花产量高,优质花比例低,特色花卉优势不明显

云南花卉出口状况

云南花卉出口状况 多年来,云南省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持下,花卉产业在产业化、规模化、优质特色花卉研发创新能力、制度保障等方面都得到极大的增强,不仅创造了闻名于全国的“云花”品牌,而且形成了以昆明、玉溪等滇中地区种植玫瑰、康乃馨、百合等为代表的鲜切花种植区域,以大理、保山、楚雄、西双版纳、红河等州市种植山茶、兰花、杜鹃、观叶植物区域,以昭通、曲靖、迪庆、丽江等气温偏低地区的种球生产基地的产业布局。截止2013年上半年,云南共出口的花卉达2875批次,出口金额3045.57美元。产品远销到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地区。 云南花卉与其他省份相比,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利用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的多样性,按循环经济的原理,因地制宜地生产低成本、高效益、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各类花卉产品。一些花卉企业在栽培上注重施用农家肥,保证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如杨月菊有限公司拥有90多亩的玫瑰和绣球花生产设施,每年使用农家肥1, 000多立方,年产玫瑰700万支,绣球花30多万支,产值近400万元。其产品在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受到好评,商品出口率这80%以上。而且使用农家肥既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又生产出花苞大、开花期长的优良产品。 虽然“云花”发展态势良好,但“云花”对外出口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着大问题。 目前,云南鲜切花10%出口到国外,全年外运量约7万吨。“云

花”销往国外本应获得比国内市场更高的利润,但由于物流成本高,许多花卉生产出口企业常常出的越多亏损越大,血本无归。很多分散的花卉小生产由于对各国文化传统缺乏了解,在品种选择、生产布局上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常常形成供给高潮与需求高峰期的错位。对新品种的保护认识不足,难以提升产业总体水平,这对“云花”的顺利出口无疑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企业在市场上盲目收购产品,没有认真经过筛选、分级、加工、包装等程序,竞相大量出口,导致花卉产品质量不稳定,出口渠道混乱。 目前云南花卉产业正面临一个大好的发展契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只有结合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国际市场的需求组织好生产销售,不断解决号发展、生产、科研、销售等问题,强化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加大科技投入不断研发优质的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花卉种植条件。做好保鲜和物流环节运用冷链运输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和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不断开发和巩固市场,最后增强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才能保障云南花卉出口不但是量的提升、也达到品质、声誉的提升,保障“云花“对外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鲜切花交易网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起步于民间,发展于民营” ,通过广大 农户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的效益比较分析,以市场为导向,在适宜地区选择了花卉生产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品种,10 多年来 一个新的农业种植品种---- 花卉已经成为云南农业种植业新的经 济增长点,呈现出勃勃生机,产业前景明朗。 一、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云南花产业起步之时,只有几亩地、几万元的产值,发展到 1994 年,以呈贡县花农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为6000 亩,鲜切 花产量达到 2.1 亿枝,已排全国第一。 从二十世纪90 时年代中期开始,特别在近10 年的发展过 程中,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 深化,花卉产业开始从农户自发进行种植业调整,逐步转向政府 引导、企业参与的新格局,国家、省政府及省花卉产业联合会, 审时度势,高度重视,积极培育花卉产业,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 使云南花卉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导的新格局。 云南花卉产业经过10 多年不懈努力的发展,截止至2005 年末,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4 万亩,花卉总产值60 亿元。鲜切花产量36 亿枝,鲜切花产量连续 12 年全国排名第一。花

卉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5000 万美元。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体, 盆花、盆栽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地方野生特色花卉等多品种产 业化发展,以花卉企业为主导、花农为主体的生产格局。目前全 省花卉企业1035 家;花农合作组织115 个;从事鲜切花、盆花 及食用、药用、工业用花卉生产种植的农户75662 户。 云南省 1998 —2005 年花卉种植情况单位:公顷 年份 品种19981999 年2000 年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年 花卉2146.43402.25671.76262.47864.710600.21426.3223572.23 切花972.81729.11995.12596.23429.74933.05520.145990.24切叶 6.68.730.834.341.437.873.4889.10干花 6.7 5.039.1242.6254.3238.2143.0387.63盆花140.7334.1335.6428.1285.3333.9375.21403.41观叶盆花126.6184.3122.8125.441.260.2128.52143.25盆景36.142.494.398.417.928.5107.36105.19观赏苗木90.2237.9220.3137.1121.5185.14546.216148.62花卉种苗384.771.992.878.960.257.882.63129.32花卉种球118.355.163.047.539.6218.9225.57124.21花卉种子38.756.3772.780.214.045.520.8112.8草坪70.1423.3477.11186.2970.3300.5247.53397.04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花卉产业的发展“起步于民间,发展于民营”,通过广大农户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的效益比较分析,以市场为导向,在适宜地区选择了花卉生产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品种,10多年来一个新的农业种植品种----花卉已经成为农业种植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呈现出勃勃生机,产业前景明朗。 一、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花产业起步之时,只有几亩地、几万元的产值,发展到1994年,以呈贡县花农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为6000亩,鲜切花产量达到2.1亿枝,已排全国第一。 从二十世纪90时年代中期开始,特别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花卉产业开始从农户自发进行种植业调整,逐步转向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新格局,国家、省政府及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审时度势,高度重视,积极培育花卉产业,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使花卉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导的新格局。 花卉产业经过10多年不懈努力的发展,截止至2005年末,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花卉总产值60亿元。鲜切花产量36亿枝,鲜切花产量连续12年全国排名第一。花卉产品

出口创汇额达到5000万美元。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体,盆花、盆栽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地方野生特色花卉等多品种产业化发展,以花卉企业为主导、花农为主体的生产格局。目前全省花卉企业1035家;花农合作组织115个;从事鲜切花、盆花及食用、药用、工业用花卉生产种植的农户75662户。 省1998—2005年花卉种植情况单位:公顷

省1998—2005年花卉种植情况趋势图 单位:公顷 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本表、图引自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编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与研究》及2004年、2005年《省花卉产业统计报表》) 2、省花卉产业发展区域布局概况 省花卉产业发展初期,花卉生产主要集中在以呈贡为主的滇中局部地区,种植品种也相对单一,基本上是温带鲜切花。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结合传统的生产基础、资源、区位和社会经济条件,遵循适地适栽的原则,花卉产业初步形成相对合理的区域布局: (1)滇中地区形成了以、、、为主的温带鲜切花片区,这个片区是花卉产业的特色区域; (2)滇南地区宣传了以西双版纳、及元江、峨山为主的热带花卉及配叶植物片区;

国际国内花卉产业发展形势及云南花卉产业发展优劣势

背景材料 一、全球花卉发展格局 (一)全球花卉生产格局 90年代以前,世界花卉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欧美及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90年代以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国内花卉需求扩大的同时,新兴的花卉生产国在花卉国际贸易中的优势逐步得到体现,而发达国家由于其国内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过高、能源紧张、环保压力等原因,逐步将花卉生产转移至气候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交通运输方便的国家和地区,从而形成了三大新兴切花主产区:一是中南美洲地区以哥伦比亚、巴西、和厄瓜多尔为代表;二是非洲地区以肯尼亚、津巴布韦和埃塞俄比亚为代表;三是亚洲以中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为代表。 根据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和国际花卉贸易联盟(Union Fleurs)发布的《2009年国际花卉植物统计报告》(该报告主要基于对全球50多个主要花卉生产国家的统计),2008年全球花卉生产总面积超过134万公顷,总产值约380亿欧元。其中鲜切花和盆栽植物栽培面积54.7万公顷,产值约250亿欧元,绿化苗木75.2万公顷,产值约130亿欧元;种球3.8万公顷,产值约10亿欧元。

亚洲地区是全球最大花卉栽培区,总栽培面积达84万公顷,其后依次是北美洲24万公顷和欧洲20万公顷。 鲜切花和盆栽植物对全球花卉产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超过50%,其发展水平直接代表了某一地区或国家的花卉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亚洲地区是世界鲜切花和盆栽植物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2008年总栽培面积达41.2万公顷,其次为欧洲5.6万公顷,中/南美洲4.8万公顷,北美洲2万公顷,非洲6200公顷,中东地区3970公顷。鲜花和盆栽栽培面积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297,302公顷,印度65,000公顷,墨西哥21,129公顷,日本20,059公顷,美国19,405公顷,巴西10,285公顷,泰国8,320公顷,意大利7,976公顷,德国7,640公顷,荷兰7,628公顷。(各地区花卉栽培面积分布比例详见下图)

花卉产业报告

滇西特色花卉产业化开发项目2010年进展情况反映 2011-01-11 07:29 文章来源:会泽县商务局信息科采摘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依托单位大理州园艺工作站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隶属大理州农业局。单位主要承担全州蚕桑、花卉、蔬菜、茶叶等专业技术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工作。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7人,其中,推广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11人,农艺师3人,助理农艺师2人。技术人员年富力强,年龄、专业结构合理,技术储备较强。 (二)项目的实施依据 茶花、兰花、高山杜鹃花等名特花卉,是滇西地区特色十分鲜明的优势资源。在云南省花卉大省建设的战略构架中,滇西特色花卉产业化开发是全省花卉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大理州为其主要发展布局区。目前大理州特色花卉种植户已达2.5万户,年度成交额逾10亿元。但是特色花卉生产尚处于传统的庭院小规模经营,小生产、小流通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日益突出。特色花卉产业迫切需要创新发展思路,适应市场需求,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迅速转向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开发,从而实现培植富民兴州新兴特色产业的发展目标。 2009年省州科技会商中,省科技厅领导以及省相关部门领导到大理州进行调研,大理州委政府高度重视,由大理州州长亲自向省领导汇报了大理州拟申报的重点项目,省州领导对项目承担重点单位实地进行了考察,项目承担单位也作了认真深入的汇报,在众多备选项目中,大理州园艺工作站主持申报的“滇西特色花卉产业化开发”项目经多次论证后得到充分肯定,确定为2009年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州市党政一把手工程大理州委书记项目,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三)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花卉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花卉产业是近20年世界最迅猛发展的种植产业之一。近年来,世界花卉消费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我国花卉消费也保持以每年16%以上的速度增长,花卉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当前,世界上有一定条件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大树品牌,大搞营销,建立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实行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花卉系统生产与经营。 2、花卉产业是云南省重点培植的新兴产业 “九?五”以来,在中央有关政策的支持下,云南省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优势与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目前全省花卉业总产值已突破60亿元,并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花卉大省地位。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花卉产业升级的意见》明确指出:“用20年左右时间,把花卉业建成促进云南经济增长的重点新兴产业,把云南建成亚洲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市场中心”。 3、大理州是云南省地方特色花卉的主要发展区 大理州地处横断山脉南端,“三江并流”区下游流域,是中国兰花、云南山茶、高山杜鹃等特色花卉的著名产区,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中国兰花在云南,云南兰花在大理”、“云南山茶甲天下,大理茶花冠云南”、“大理是世界杜鹃花的故乡”等多种美誉。 通过中外专家评审的《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将大理州列为地方特色花卉发展主要布局区,指出在重视资源保护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地方特色花卉,尽快实现特色花卉商品化,拓展国内国际特色花卉市场。 4、特色花卉产业已列入大理州“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产业 2006年1月大理州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加快特色花木产业发展的意见》,特色花卉产业已列入大理州“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产业。 5、云南省特色花卉产业化滞后问题亟待改善 兰花、茶花和杜鹃花是世界最负盛名观赏花卉。特别是云南山茶,以枝叶葳蕤、花大色艳,耐寒长寿而著称,为珍贵茶花品种,位列云南八大名花之首,是昆明市市花,有“省花”之称。但是,多年来,无论茶花,还是滇西特产的莲瓣兰等地方名特花

海南热带花卉产业现状及趋势

目录: 前言 1花卉产业的定义及其特点 2花卉产业的现状 3海南省发展花卉生产的有利条件 气候优势条件 资源优势条件 其他优势条件 4花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产品缺乏特色、品质不良 政府导向不力、发展盲目性较大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政策导向不力花卉科研、新品种开发滞后保鲜技术落后、交通不便组织不完善、缺乏中介机构信息不畅、缺乏销售平台5海南花卉产业的发展思路特色产品定位——热带花卉区域布局、重点突出引种与科研相结合加强保鲜技术的应用、完 善交通网络 龙头企业、花协带动 完善信息体系、构建销售平台 6结语

摘要: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全球花卉热的形成,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花卉业的兴起,导致了花卉业的激烈竞争,这就迫使花卉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生产出特色产品、品牌产品,以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海南作为一个新兴的花卉大省,必须走特色之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展热带花卉。然而,海南花卉业存在:由于起步晚、产业基础较差、产销分离、信息滞后、没有相应的销售平台等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针对海南特有的地理、气候、花卉种质、土地和劳动力等方面的资源特点,就海南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浅议发展海南花卉产业应如何定位及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花卉产业市场定位热带花卉 前言 花卉是世界各国农业中唯一不受农产品配额限制和21 世纪最有希望的农业产业和环境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花卉产品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商品。随着品种的改进,包装、保鲜技术的应用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花卉市场日趋国际化。花卉生产专业化、管理现代化、产品系列化、周年供应等已成为花卉生产发展的主要特色。2000 年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万 hm2,销售额540 亿元,出口创汇亿美元,生产面积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生产面积的1/3 以上。但产值却不到世界花卉总产值的1%。世界花卉出口贸易额为70 亿美元,荷兰占70%,而中国却占不足 4%[ 1]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花卉综合生产配套技术水平低下,管理不到位,产品质量差,缺乏国际竞争力。 在了解花卉产业的发展之前,先 来认识一下花卉这种活体商品的产业特性,以便于理解其市场、技术与生产的独特关系。在生产方面,花卉如一般农作物受气候、地理与生产技术的限制,尽管新的生产技术试图克服自然条件的束缚,但为价格竞争的生产成本考虑,适地适种仍是影响生产区位的基木因子。在市场方面,作为商品作物,花卉较蔬果更属非民生必须的奢侈性文化商品,因此对市场的消费能力至为敏感,一旦其市场面临经济停

云南花卉产业链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云南花卉产业链行业分析 研究报告

目录 引言 (1) 一、产业链与花卉产业链 (1) (一)产业链的定义及特征 (1) 1、产业链的定义 (1) 2、产业链的特征 (2) (二)花卉产业链的构成 (4) 二、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 (5) (一)云省花卉产业的发展概况 (5) (二)云南鲜切花产业发展现状 (6) 1、云南鲜切花的地域分布 (6) 2、云南鲜切花的品种与市场 (7) 3、云南鲜切花的主要经营企业 (8) 三、云南花卉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8) (一)选种育苗环节——科技基础薄弱,自主研发能力滞后 (9) (二)生产环节——技术水平落后,花卉龙头企业缺乏 (9) (三)物流环节——物流渠道不畅,专业化程度欠缺 (11) (四)销售环节——市场观念落后,现代营销手段缺失 (11) 四、云南花卉产业链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12) (一)纵向花卉产业链的改善及优化 (12) 1、选种育苗环节——加强科研创新,注重品种保护 (13) 2、生产环节——依靠科技创新,培育龙头企业 (13)

3、物流环节——构建专业化的物流管理体系 (14) 4、销售环节——更新市场理念,创新营销手段 (14) (二)横向花卉产业链的拓展及延伸 (15) (三)立体花卉产业链模式的构建 (15) 结语 (18)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领域也开始由逐渐由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变。花卉产品作为精神消费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的经济增长点。居民的消费水平日益增长,因此对于花卉产品消费需求潜力巨大。此外从花卉产业的关联度来看,花卉产业不仅与物流、旅游、会展等少数行业联系紧密,而且和生物医药、食品、美容、化妆品等产业密切相关,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产业集聚及产业升级的作用。 云南花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帮助政府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云南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总体而言,加快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知道,任何产业都由科研开发、产业化生产、市场流通及售后服务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花卉产业也不例外。但云南花卉产业的产业链各部分结构比例明显失调,有如两端细中间粗的“纺锤”状,中间种植、生产环节粗大厚实,而前期科研开发和后期流通处理及销售则细小脆弱。因此,云南花卉产业要做大做强,中间大而两头脆弱的花卉产业链需要“整形”,需要加强前期科研开发和采后处理及营销。① 为此,本文基于产业链视角,针对目前云南花卉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思路以及促进花卉产业链延伸与拓展的对策建议,这对于把握现代花卉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花卉产业各环节的定位与发展,提升云南花卉产业在新时期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昆明市近期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昆明市近期花卉产业发展 规划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目录一、规划背景和依据 (一)规划的背景 (二)规划依据 二、产业现状 (一)花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二)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机遇 (三)面临挑战和制约因素 三、发展思路、规划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 (二)规划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优势区域布局 (一)市场、物流、贸易加工中心产业带 (二)东南部鲜切花、苗木等花卉优势生产区 (三)东北部鲜切花、种球、种苗花卉优势生产区(四)西北部加工源花卉优势生产区 五、重点建设项目 (一)鲜切花交易中心市场建设

(二)空港经济区花卉物流、加工中心 (三)花卉产业园区建设 (四)优势产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五)科技研发能力建设 (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六、综合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三)生态环境效益 七、主要对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二)加大投入力度,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三)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四)提高集约化、组织化生产能力 (五)实施项目带动,促进高效规模发展 (六)建立完善服务体系,推进产业化进程 (七)加强标准化技术培训,提高科技贡献率 昆明市“十二五”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一、规划背景和依据 (一)规划的背景 昆明花卉种植源远流长,鲜切花生产起始于滇池沿岸,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主要在呈贡县,多为小规模零星种植。1994年省政府在昆明呈贡召开了第一次花卉生产现场会,提出把花卉生产,特别是鲜切花生产作为新兴产业来抓。昆明市委、市政府把花卉产业列为十大生产基地加强建设,我市花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十五”以来,鲜切花生产由呈贡、官渡两地逐步向晋宁、嵩明、宜良、西山、安宁等县区扩展,种植结构逐步形成鲜切花、盆景盆花、种球种苗、绿化苗木、观赏植物等多位一体的发展格局,花卉企业涉及生产、销售、流通、服务等各个领域。为进一步提升昆明花卉产业整体规模效益,推进4210工程建设,促进“云花”产业二次腾飞。根据《昆明市都市型现代农业规划》和《市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结合昆明气候特点、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交通条件和全国鲜切花市场交易中心地位的进一步巩固,突破发展模式,把昆明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全国、面向全球,集生产、销售、加工、物流、花卉贸易、科技研发、人才培养、花卉博览、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亚洲花都,建成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鲜切花出口基地,建成亚洲最大的鲜切花现代物流集散中心、信息服务价格指导中心、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心、花卉博览会展中心。进一步确立昆明鲜切花在亚洲市场的主体地位。提出本规划,规划年限为2011年—2015年。 (二)规划依据 1、《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与研究》2003-2020) 2、《滇中地区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04-2020) 3、《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云政发〔1998〕117号) 4、《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花卉产业升级的意见》(云政发〔2002〕152号) 5、《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 6、《昆明市都市型现代农业规划》(2009-2020)

云南花卉出口目标市场分析

云南花卉出口目标市场分析报告 早在1997 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就已确立了以出口为主的花卉产业发展方向。经过近10 年的发展,出口导向型的云南花卉产业已初现端倪。据国家农业部统计,2003 年全国鲜切花出口共万美元,我省就为2,824 万美元,占全国的%。云南的花卉 出口现在已经形成以亚太国家和地区为主,由近至远,梯度辐射世界各地市场的格局。2006 年,云南花卉已经出口到涵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35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份额逐年增长,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市场占有率得到巩固提高,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世界头号花卉大国荷兰等市场进一步得到开拓。据昆明海关统计,2005 年对荷兰、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高端花卉市场的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26%、192%、197%、171%, 在东南亚、港澳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超过了 70%和35%。同时,出口品种呈现出以鲜切花为主,切叶、种 苗、种球为补充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虽然云南花卉出口市场的开拓是面向全世界的,然而,出口到香港、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的花卉就占总出口量的90%以 上。因此,从云南花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配套的物流等社

会化服务体系现状来看,云南花卉的出口目标市场仍然应以巩固东南亚和港澳等周边市场和地区为主,同时重点开拓以俄罗斯市场为主的中远东、中亚等地区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市场。 一、云南花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国际花卉产业竞争力指标 国际花卉市场竞争力为花卉生产国花卉产品参与国际市场 竞争,且能够持续发展和获取稳定利润的能力。对花卉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分析,有助于花卉生产国依托本国所具备的条件(指 标)扬长避短来促进花卉的发展。 花卉产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产业效率、产品价格、产品质 量、市场销售以及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程度等多方面。联合国国 际劳工组织”把花卉市场竞争力分解为以下十大指标。根据这 些指标可评判出一国花卉产业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 1、自然资源:主要指花卉生产所依赖的光、热、水、土壤、 气候等综合自然因素。这是花卉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决定产业方向的重要基础。任何花卉生产都离不开自然资源的约束,虽然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先进的科技手段,设施可以使花卉生产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实现,但花卉的产业化、规模化、花卉市场的持续均衡供应等特点要求花卉生产向适宜地发展,以求最低的投入和最大的收益。 2、品种及保护:花卉品种如同流行的时装一样,具有时效 性、新颖性、文化性的特点。花卉品种是决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是整个花卉产业链的制高点。对新品种的培育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市场“新、特、奇”需求,优良品种所具备的高品质、高抗性、高产量的特性是花卉生产能持续稳定的基本保障。没有一流的品种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继而缺乏对一流市场的竞争力。为此,花卉发达国家对花卉新品种的开发、培育相当重视,把其视为提升产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一个焦点,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花卉产业实力的重要指标。目

昆明市近期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目录 一、规划背景和依据 (一)规划的背景 (二)规划依据 二、产业现状 (三)东北部鲜切花、种球、种苗花卉优势生产区 (四)西北部加工源花卉优势生产区 五、重点建设项目 (一)鲜切花交易中心市场建设

(二)空港经济区花卉物流、加工中心 (三)花卉产业园区建设 (四)优势产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五)科技研发能力建设 (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五)实施项目带动,促进高效规模发展 (六)建立完善服务体系,推进产业化进程 (七)加强标准化技术培训,提高科技贡献率 昆明市“十二五”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一、规划背景和依据 (一)规划的背景 昆明花卉种植源远流长,鲜切花生产起始于滇池沿岸,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主要在呈贡县,多为小规模零星种植。1994年省政府在昆明呈贡召开了第一次花卉生产现场会,提出把花卉生产,特别是鲜切花生产作为新兴产业来抓。昆明市委、市政府把花卉产业列 工程 2、《滇中地区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04-2020) 3、《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云政发〔1998〕117号) 4、《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花卉产业升级的意见》(云政发〔2002〕152号) 5、《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 6、《昆明市都市型现代农业规划》(2009-2020)

7、《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昆政发〔2010〕13号) 8、中共昆明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四全”工作行动计划》的通知。 二、产业现状 (一)花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十 66%、76%24.85%。 79%, 7035个 国、新加坡等亚洲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在香港市场占有份额40%以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进一步得到开拓。 3、花卉科技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和相关科研单位及企业选育出月季、香石竹、非洲菊等37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位居全国首位,并从国内外收集了大批种质资源,蔷薇野生资源152份,切花月季栽培品种269个,培育香石竹栽培品种143个,非洲菊栽培品种54个,百合野生种(变种)16个,栽培品种112个,并建立了资源圃。在育种技术方面,除了采用常规的杂交育种外,还进行了辐射育种

国内外花卉产业及市场分析

国内外花卉产业及市场分析

国内外花卉产业及市场分析 1花卉产业分析 1.1国际花卉产业 1.1.1国际花卉市场分配 目前欧洲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场,占世界花卉市场的45‰美国和日本占25%。由于现在全球都出现了经济衰退,有些生产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另外,虽然过去几年这些市场的花卉业发展速品包装等环节,但预计将来的增长速度只在2%-4%的水平。而在东欧、中国、印度等一些新兴的花卉市场,预计每年会有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是上佳园艺公司选择进军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 欧洲占据了全球花卉消费量的44%:其次是美国和加拿大。占到全球消费量的21%:日本占15%。(2004年) 1.1.2荷兰2008年1月~1 2月花卉产品出口目的国和地区统计 单位:百万欧元 国家和地区截止 12月 出口金 额总计 同比变 化率1 12月 份出口 金额合 计 同比变化 率2 德国1, 475.1 -2.5% 105.3 4 6%

英国745.2 -1 7.8% 61.0 -22.8% 法 国 663.9 -2.1% 75.3 1.8% 意 大 利 329.7 -1.9% 26.4 -18.3% 比 利 时 215.9 5.3% 1 7 7 0% 俄罗11 77.0 18.0%12 .8 11.7% 波 兰 143.2 32.6% 9.7 31.5% 丹 麦 142.5 -1.0% 11.9 -3.2% 瑞 士 1 37.0 —1.4% 11. 1 13.7% 奥 地 利 134.9 2.2%9.0 5.7%其932.2 2.6%70.9 -7.7%

他国家 合计5, 096.8 —2.6% 411.1 —4.0% 1.1.3美国.家庭园艺产业发展 家庭、市场、产业活跃而理性发展——美国.家庭园艺产业发展见闻 终端消费情况决定家庭田艺的发展 花园中心是家庭消费的主要市场疆道 有单店、连锁、加盟等管理形式 物流配迸系统很完整 1.1.4荷兰花卉产业 荷兰花卉产业十分注重区域的合理和局,他们根据各地的自然特点和原有的生产基础精选合理规划和布局。目前已形成了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生产布局。西部地区以温室园艺化为主,西海岸以球根花卉为主,中部地区(以阿斯梅尔为中心)以鲜切花和盆花为主,波斯科普地区以绿化苗木为主。每一区域都形成了生,生产、销售、生产资料供应、信息咨询、技术推广、检验检疫等相配套的产业体系。目前,荷兰花卉生产面积约8441公顷,其中温室栽培面积5836公顷,占总面积的69.1%,大用栽培面积2605公顷,占总面积的30.9%;鲜切花100亿支,能花及观赏植物IO亿粒(支);此外。大田种球生产面积积19500公顷,年种球90亿粒(支)。荷兰花卉产品的70%销往国外,其出旧额占花卉总收人的80%,i而鲜切花又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从全球来看,荷兰的球茎产品占世界贸易额的80%,盆花占50%,鲜切花占60%,主要销往德国、法国、英国。

云南花卉产业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

哈尔滨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 题目:云南花卉产业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院、系: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xxxxxx 指导教师:马晶梅 系主任:张立岩 2013年06月14 日

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云南花卉产业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近年来,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花卉产业,花卉产品结构也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云南凭借发展花卉的自然、社会资源优势,不断拓展海外花卉市场,花卉产业的出口能力不断增强。目前,云南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花卉出口基地。但是云南花卉产业还存在花卉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自主知识产权发展滞后、产业规模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体系落后、花卉运销物流体系不健全、“云花”出口受旱灾影响等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制约云南花卉产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本文结合当前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及出口现状,来阐述制约云南花卉产业出口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力求将对云南花卉产业出口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最终实现促进云南花卉出口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花卉;出口问题;对策研究

Expor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Yunnan Flower Industry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Yunnan province which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border takes advantage of unique climate developing its flower industry vigorously Currently, the product structure changes from single to diversif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lowers based on Yunnan natural and social resources, expanding overseas flower market thus flower industry's export capacity is growing Currently, Yunnan has become Asia's largest flower export base.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hat we should face to :Flower industry products lack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lags behind, industrial scale have not been fully play is not really a diversifi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ttern, social service system is imperfect, floral distribution logistics system is not perfect, "Yun Flowers" export of the effects of drought and other issues. If you these problems can`t be solved. They will restrict the flower industry in Yunnan sustained,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This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flower industry in Yunnan and export situation, to elaborate flower industry in Yunnan restrict the export of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strive to export flower industry in Yunnan will minimize the negative impact, and ultimat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Yunnan Flower export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Keywords: Flowers;Exports issues;Countermeasu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