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乐教乐学云平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乐教乐学云平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乐教乐学云平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乐教乐学云平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乐教乐学云平台”的教学模式与

教学管理创新研究

课题编号:6107

立项号:136121190

目录

一、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九五”规划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 (2)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2)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3)

1、本课题基本概念的界定 (3)

2、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3)

3、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4)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5)

1、研究目标: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管理的创新 (5)

2、研究内容 (5)

3、主要观点 (5)

4、创新之处 (6)

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6)

1、研究思路 (6)

2、研究方法 (6)

3、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7)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8)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8)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8)

2、主要参考文献 (8)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9)

1、课题组长鲍岳桥 (9)

2、课题研究负责人夏秋荣 (10)

3、教学设计负责人胡正松 (10)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0)

一、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九五”规划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本课题基本概念的界定

云平台和全程数字化

“云教育平台”本质上并非一个单一的网站,而是一个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一站式”应用和“云”的理念,打破教育的信息化边界,让为所有学校、教师和学生拥有一个可用的、平等的平台。

“云教育平台”在某种程度上,通过一个统一的、多样化的平台,让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人士(如教育科研部门、软件开发者),都能进入该平台,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融入教学、管理、学习、娱乐、交流等各类应用工具,让“教育真正的实现信息化”。

简单的说,云教育就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大家都可以到平台上下载自己需要的教育资源!

2、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NationalSuper high way)的建设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我国从20世纪末期开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已经取得很大成绩。香港大学博导李克东教授的“数字化学习”理论,北师大著名教授黄荣怀等人的“移动学习理论”与“TEL五定律”,华东师大著名学者祝智庭教授的“协同学习的概念”等理论研究,代表了信息化教育理论的方向。教育科研部门相继推出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从载体形式上来看,有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从运行平台上来看,有跨平台和专用平台等;从类别上来看,有素材、试题、课程、讯息、教案、索引目录等;从结构上来看,有非结构化原始资源、半结构化资源和结构化资源等。

目前,我国大量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还大多停留在低水平的自治共享上,众多资源成为离散、孤立的“信息孤岛”,缺少有效的全面互动和整合,对教育管理、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及时性,处理师生互动、人境互动、情知互动、生生互动、上下级互动、各部门互动、各育各科互动、校内外互动等互动关系上,特别是如何实施全新的教学管理和课堂模式创新上缺乏全面的支撑,充其量也只是成为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一些“点缀”。

虽然也有不少科研单位和学校都在研究如何整合信息资源,使之有利于高效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模式创新,科研单位也创建不少能提供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各种云平台、云系统、云资源,也都在试图改变目前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的存在的“孤岛”和“零散”现象,使之真正发挥全程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但是,由于目前那些研究成果也各有自己的短板,比如,从思想上,不能有效激发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使用的积极性;从观念上,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广大使用者的传统观念;从操作上,不能简单易学,给广大使用者带来畏难情绪;加之,这些研究成果本身的种种缺陷,比如,不能提供在教学管理全程中使用数字化,甚至还要手写笔录,更重要的是,它们不能满足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因此,如何实现教学管理全程的数字化,如何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在资源建设上建立行之有效的积累、优化、更新机制,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渴求和期盼。

3、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指出:“教育活动是沟通理想‘此岸’和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构成。”“新的教育活动强调其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及综合渗透性”。

在网络环境下利用云平台,整合全部优质教育资源,激活那些零散、闲置的可利用的资源,这对解决素质教育僵化、僵硬的成分,把素质教育转化为鲜活的、可交流的教育内容,实现“互动”,改变教师教育理念,推动教学管理全程数字化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现教育的个性化目标,打造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于,首先依托数字化乐教乐学云平台,能整合教学管理和教学创

新所需要的一切资源。新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也是我们整个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这种全面整合优质共享资源的能力,正是我们

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也是教学管理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也越来越被不同层次的学校接受和重视。这种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目前已经在我们实验

区学校课堂内进行试点。推行的方式主要有:一是颠覆课堂程序,通过全程数字化手段,

翻转课堂,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例如在海南省就是通过这种新型教学模式,

来推进全程数字化教学的研究。另一是在教学管理中全程使用数字化,把教学管理的各项

指标全部数字化,数字全面渗透到教学管理中。在山东省的部分小学主要实行这种方式。

其二,本课题第一次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乐教乐学教学模式”这两个互相并行的课型联系到了一起。我们的乐教乐学教学模式在尊重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动手搜集材料,学生互动自评,老师点评,互动研讨问题,课堂演练达成等来完成学科本身的知识和学习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动手、动脑,从多维度发展的角度来锻炼学生的能力。

其三,通过此课题研究,把教育管理者彻底地从“故纸堆”里解放出来,全面解除教育管理者“面对面”管理的尴尬和烦恼;

其四,本课题,还将从理论上解决信息化教育上的一些误区,彻底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全面提升教师使用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积极性。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远的将来,它会在教育领域引发一场教育全程数字化管理和创新的革命。改变目前信息化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中只起到点缀作用的现象,填补教学管理和教学模式创新全程数字化的空白。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管理的创新

1.1借助《乐教乐学云平台》,研究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模式的转变。

1.2研究信息化环境中,学校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媒介手段等诸多方面的变革。

1.3追踪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设计、发挥技术的支撑作用,进行深入的改进与交流。

1.4探索教师、学生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和学习动力经验与规律。

1.5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全程数字化应用。

2、研究内容

2.1对信息化教与学模式的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条件,教师从实际学情出发,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课前、课中、课后高效课堂模式;

2.2同时根据学生的差异,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快乐学习模式。

2.3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对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和研究。

2.4研究如何提高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能力。

2.5研究区域教学管理和动态资源建设实践模式。

3、主要观点

3.1、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全面融合,让信息化平台真正成为教师学科创新的工具。

3.2、通过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工作流程与规范,实现数据存储、教学成绩、学生档案、校本资源等全面数字化管理。

3.3积累教学创新过程,激发教学创新的积极性;注重互动性、共建共享,使创作者获得相应的成就感,激发更大的创作热情。

3.4、探索广泛的应用模式。既可以在一对一模式中应用,也可以在只有一台教师机的班班通模式下应用,既实现网上备课离线教学,还可以探索班班通+答题器的应用模式。

3.5、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由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协助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式的教学模式,引导教师适应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4、创新之处

4.1、通过课题研究形成的基于“乐教乐学云平台”和“一起学习乐园”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帮助中小学教师如何利用云平台备课、研讨、交流、学习和发展,帮助中小学生愉快、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都具有可操作性和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4.2、以“乐”为核心理念,实现教师轻松高效地教学、学生愉快有效的学习。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导向,主动学习为目的,采用情景式动漫学习模式,趣味化表现手法,配合多种虚拟激励机制,层层分解学习目标,自动调整学习内容,让学生很容易获得学习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3、把课堂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基于网络的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知识的延展与拓宽。

4.4、本课题借助云计算技术,采用C/S+B/S结构与分布式存储,使数字校园的作用落到实处并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探索数字化校园环境下教与学的方法,以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为目的,实现数字化高效课堂。由课堂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基于网络的课内外相结合的全新、高效的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式的教学模式。强调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协作性、共享性、创造性和成就感。

2、研究方法

根据小学教育实践性的特点,发挥教育教学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和中小学教师的作用,采取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实验法、文献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

2.1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环节。围绕研究课题,建立不同层次的实验基地,制定不同的研究方案,利用《乐教乐学云平台》与教学常态相结合,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研究、实践,解决问题,探索新理论,进一步指导再实践。

2.2实验研究法

总结和分析参与课题研究的实验校、子课题校,如何将云平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对在此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使之形成经验,进行推广应用。

2.3文献研究法

认真学习、收集、整理和研究国内外与本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论文,从中提取最新

的观点,寻找新的思路。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对各实验区的实践进行反思,得出具有推广价值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2.4统计分析法

根据各种形式的调查问卷、调查报告,同时参考实验区教学测评的结果,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差异,得出相应科学的结论。

3、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申报阶段:(2013年5月——2013年6月)

1、成立“基于乐教乐学云平台的教学创新及教学管理数字化研究”课题组,对如何开展此课题的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讨论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3、通过我们的实验区、校、班,向校长、教师和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乐教乐学云平台进行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法及研究的意见和建议,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4、落实实验班、实验校、实验区各级参与课题研究人员和课题研究资金。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3年6月——2015年6月)

1、课题组根据研究方案,开始在子课题校和实验区、校、班内进行第一轮有效的动态辅导、调查、跟踪、调研工作,并根据调研实际情况,对研究方案进行调整。

2、建立实验区、校、班参与课题研究的校长、老师和学生资料信息库。通过我们云平台、教研培训等渠道随时与实验区、校、班保持有效的联系,进行第二轮跟踪、调查等研究活动,随时掌握课题研究的各种信息。

3、组织实验区校和子课题项目学校进行交流和研讨活动。汇报利用乐教乐学云平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学管理与应用的成功案例,进行第三轮调研活动。

4、组织实验区校、子课题校开展读书活动及测试和评估。定期汇报阅读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理论的学习成果,组织观摩利用信息化改变传统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案例,及时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分析原因,进行第四轮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研究。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6月-2015年12月

1、准备结题。组织专家现行鉴定研究成果,形成相关的研究结题报告。

2、结集参与研究子课题校和实验校区师生的论文、课例、研究经验和理论。

3、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成熟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乐教乐学公司投入教育行业八年,致力于信息化教育模式的探索,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开发出适合于教育改革方向的《乐教乐学云平台》和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起学习乐园》。通过各地的应用,使用效果较为明显,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推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实现教育均衡化做出了贡献。

2006年,公司承担了中央电教馆十一五课题《基于C/S架构的小学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0年,《一起学习乐园》成为全国NOC大赛指定竞赛平台,成功举办了第七、第八届全国NOC大赛。

2011年,公司成为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中国区战略合作伙伴,小学数字化学习系统提供商。

2012年,《一起学习乐园》被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推荐为小学生高效学习平台。

2012年,公司成为浙江、广东、山东等省“一对一数字化”电子书包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为全国近80万小学生提供了数字化教学、学习服务,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趣味化学习的乐趣。

2012年7月22日,鲍岳桥先生受到了肯尼亚总理奥廷加的亲切接见,公司成为肯尼亚国家信息化教育与管理合作伙伴。

我们要做中国最好的数字化教学、学习系统提供商;我们要将快乐教学、快乐学习的体验带入每一个课堂;我们努力让中国更多的孩子主动学习、爱上学习。

2、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国务院2012年9月5日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主题报告《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

化的新局面》

(4)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组织实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建设项目”的通知》

(5)Terryy Anderson,Randy Carrison:Theory Practice of Onlion Learning,Page4,2004。

(6)杨为民.在线学习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7.

(7)Karl M.Wiig(1999).Knowledge Mannaging Methods-Practical Approaches to Manging Ltd,1999

(8)Gilbert Probst (1999). Manging konglege,building blocks for success.John Wiley&Son,Ltd,1999

(9)De Jong,T.,& Fergosson-Hessler ,M.G.M.(1996).“Types and qualities of

kongwledge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1,pp.105-113

(10)陈坤明,李建国。试论知识的建构机制[C].学术论坛,2006(10)

(11)Novak J D,GowinD B,Johansen G T . The Use of concept mapping and knowledge Vee mapping with junior hish school science students . Science

Education,1983,67(5):625~645

(12)钟志贤。知识建构_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电化教育研究,2005,(11):20~24,29

(13)张亚妮,基于Web的知识建构系统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2,4:20~22

(14)Stahl,G.(2004).Building collaborative knowing .Element of a social theory of CSCL .

In P.Dillenbourg (series Ed.) & J.W. Strijbos, P. A.Kirschner & R . L. Martens (V ol

Eds.),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Vol3.What we know about

CSCL ….and implementing it in higher education (pp.53-85).Boston,MA: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5)赵建华.知识建构的原理和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7,(5):9~15,29

(16)Gunawardena,C.N.,Lowe ,C.A.&Anderson ,T.Analiysis of a global online of Interraction in Onlion Enviroment deb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on

analisis model for examining soci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Computing Research,1997,17(4):397~431

(17)巫肈卉.课堂中的知识建构:教师实践的检讨[D]。硕士学位论文,2005

(18)巫肈卉.论课堂知识建构的条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12:29~31

(19)陈坤明,李建国。试论知识的建构机制[C].学术论坛,2006(10)

(20)Novak,J .D.&Gowin。D.B.(1984).Learning How to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1、课题组长鲍岳桥

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数学及应用软件专业,时任北京乐教乐学教育科技有限责

任公司董事长。

八年来,公司通过对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游戏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成功研发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简单实用、高效、个性化的数字化教与学平台。

公司尤其关注兴趣在教与学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广泛地使用各种虚拟激励机制、情景动漫等表现手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在这里获取成就感、乐教乐学。

鲍岳桥先生曾先后主持研发出国内十分流行的PTDOS、UCDOS、UCWin及联众游戏

等系统软件和游戏软件。

90年代初,获得“中国科学院跨世纪青年科学家”称号,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0年被评为中关村创新企业家,成为“2001年中国IT十大风云人物”之一,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2、课题研究负责人夏秋荣

曾在北京师范学院读思政教育管理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后在首都师范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专业。

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36年,在重点高中校任教15年,教委工作12年,在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工作9年,任副院长、兼区教育党校常务副校长。

曾参与并主持中央电化教育馆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管理者引领与指导的研究》、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模式和质量研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06年调研课题《北京市中学各学科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调研》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与实施。

3、教学设计负责人胡正松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江苏徐州李集高级中学教导主任、江苏徐州睢宁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对如何进行趣味化教学、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快乐高效学习有较深入的研究,对学生厌学原因、分层教学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公开发表论文、专著数十篇,专门研究作文教学的个人课题特别受欢迎。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北京乐教乐学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开发出“乐教乐学云平台”和“一起学习乐园平台”。

2、在此之前,已在一些地区的多所学校开展了“乐教乐学云平台”和“一起学习乐园平台”的应用研究,并积累了很多应用经验和实践成果。

3、课题的承担单位汇集众多IT优秀人才,能熟练使用C++、VC、java、.net、flash等多种语言,拥有非常好的开发环境与技术。

4、课题承担单位完全能够承担课题研究所用经费。

常用教学网络平台的比较

常用教学网络平台的比较 一、五种平台的特点 网络教学 平台类型 特点优点缺点 Blackboard 1、以课程为核心,每一个课 程都具备内容资源管理、在线 交流、考核管理及系统管理的 功能; 2、课程学习内容和学 习辅助工具的分离,兼容 多种文件格式; 3、具有笔记功能,随时 进行网上学习和查看自 身的学习安排; 4、支持同步教学、异步 教学;还有在线讨论区; 5、定制个性化试题,创 建实时测验,开放考试时 间; 6、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 和效果。 1、系统技术的大 容量和高稳定性, 支持百万级用户; 2、安全性高; 3、平台具有高易 用性; 4、个性功能强 大,满足不同的需 求者; 5、可定制、互操作、 扩展和角色灵活,实 现“一平台,一门户, 多应用”; 6、资源共享和互换 好,提高资源的利用 效率; 1、文字编辑功能 差; 2、兼容性、灵活 性差; 3、教师工作量 大,管理复杂; Moodle 1、具备网站管理、课程 管理和学习管理; 2、动态模块管理,可以 对模块灵活地移动、删除 和修改; 3、快速安装,低门槛技 术; 1、开源性和免费 性; 2、使用配置方便; 3、跨平台; 4、安装容易,操 作简单 5、可以在各种操 作系统中进行; 1、版本之间的兼 容性差且版面混 乱; 2、占用系统资源 大,运行速度慢; 3、无法统一控制 和安排课程学习 活动; 4、不能制定个人 的学习计划; IBM协作教学平台1、分布式教学,具有具 备网站管理、课程管理和 学习管理; 2、以“学习者”为主的 协作学习; 1、可通过web学 习,无须下载客户 端; 2、支持SOL、 Oracle和DB2三种 1、在教学应用 少,多应用于商 务;

高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高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解 决 方 案

目录 第1章总体概述 (7) 1.1系统建设背景 (7) 1.2系统建设目标 (7) 1.3系统建设原则 (7) 1.4系统构建方案 (9) 5.2.1业务开发平台 (9) 5.2.2系统日志管理 (12) 5.2.3权限实现机制 (13) 5.2.4报表实现方案 (16) 5.2.5操作性实现方案 (17) 5.2.6运行环境 (18) 5.2.7接口实现方案 (19) 第2章系统规划方案 (21) 2.1系统建设总论 (21) 2.2系统技术架构 (21) 2.3遵循的信息化标准 (23) 第3章软硬件支撑平台 (23) 3.1网络拓扑图 (23) 3.2应用支撑软件 (24) 3.3推荐硬件配置 (24) 第4章系统安全建设方案 (24) 4.1保障物理安全 (25) 4.2保障网络安全 (25) 4.3强化数据安全 (27) 4.4重视数据备份 (28) 4.5系统安全保障 (28) 4.6加强安全制度建设 (31)

4.8系统容灾方案 (33) 第5章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功能说明 (35) 5.1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结构图 (35) 5.2系统维护管理 (36) 5.2.1系统日志信息管理 (36) 5.2.2数据维护模块 (36) 5.2.3机构院系管理 (37) 5.2.4外部资源管理 (37) 5.2.5用户管理 (37) 5.2.6角色管理 (38) 5.2.7用户角色切换 (38) 5.2.8访问活动分析 (39) 5.2.9课程教学分析 (41) 5.2.10系统设置 (42) 5.2.11数据维护 (42) 5.2.12新闻通知管理 (42) 5.2.13外部资源管理 (44) 5.2.14调查问卷 (44) 5.2.15个人门户 (45) 5.3课程基础资源管理 (46) 5.3.1课程基础信息设置 (46) 5.3.2课程网站模板管理 (46) 5.3.3课程栏目管理 (47) 5.3.4课程网站首页定制 (47) 5.3.5课程大纲管理 (48) 5.3.6在线Web网页编辑器 (49) 5.3.7文件上传下载 (50) 5.3.8视频资源管理模块 (50)

智慧教室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概述

智慧教室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概述 本项目对多媒体教室进行统一规划,项目通过在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室网关、拾音扩音系统、IP对讲及公共广播系统、环境采集设备、电子班牌等智能设备,采集各个教室的环境状态、音视频信号及设备状态,通过专用网络上传到控制中心形成融合多媒体教室管控平台、IP对讲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常态录播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相应的功能教室;通过信息发布系统与考勤系统、排课系统、环境采集系统对接,云录播系统与排课系统对接,实现教室管理及教学管理的高度整合。 同时,将智慧教室互动黑板产品应用于教育系统日常教学课堂中,淘汰了传统教学中显得越来越单调枯燥,没有吸引力的普通黑板,替代了亮度低,易损耗,维护费用高投影式电子白板。 系统的建设充分利用原有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设备,一体化黑板、投影机、幕布、授课电脑、扩声音箱等。保证原有的资源利用最大化。 4.1智慧教室概述 智慧教室是基于物联网技术,集设备智能化管控、教学管理、环境智能感知于一体,提供智能、高效、有力的环境采集及

信息交互功能,从而实现教学智慧化管理及服务的新型现代化教室。 智慧教室整体解决方案是以智慧教室综合管控平台为基础,结合教学管理(互动教学、教学督导)、信息系统发布等系统,通过可视化管理(大屏调度系统、智慧电子班牌)展示,形成与门禁考勤、视频监控、录播、标准化考场、IP语音对讲、公共广播等系统之间的场景、情景联动,从而实现对多媒体教学设备控制管理智能化、教学管理可视化、平台管理统一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方便教学管理、提高设优化教师授课环境的目的。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备使用效 率、.

图1 智慧教室拓扑图 4.2方案特点 4.2.1教室各独立系统的完美融合,统一管理.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教高司[1998]33号) 一、总则 1.为实现高等学校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保障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要点。 2.教学工作的地位。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各种类型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3.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基本建设的管理。 4.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5.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要以唯物辩证法等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注意综合运用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必要的经济管理手段等,避免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要注意现代管理方法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努力推动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6.教学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统。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统包括图书情报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卫生保健系统等。高等学校各个部门都要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是合格人才为中西心,协调配合,认真落实“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7.教学投入与教学条件。学校要保证教学经费在全校中占有合理的比例。要用好有限的教育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要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并随着收集制度的改革,逐步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投入。 8.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制度。要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着眼于更好地调动各种类型的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发展志趣和特长提供机会,从而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计划管理 9.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是在国家教委宏观指导下,由各校组织专家自主制定的,它既要符合教学规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适时得进行调整和修订。教学计划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10.专业培养目标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必须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依据国家教委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综合学校实际,体现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要求、体现不同层次、不同学校的培养特色。 11.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原则,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原则,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整体优化的原则。 12.教学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如何利用微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如何利用微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微课凭借其“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的特点,成为教育领域中的“大事件”。不可置否,微课教学模式冲破了以往授课中的局限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法宝。而利用微课,使得课堂模式在创新中优化的具体运行方案还有待探究,本论文关于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微课、创新、课堂模式 教育事业应当紧随时代的潮流,在改革中寻求发展,若止步不前,固守传统,则无法培养出适合21世纪的全能人才。“微时代”席卷了整个世界,微信、微博等接踵而至。可见,加入到微课大家庭是必然趋势。 一、微课特点 微课导入方法决定了微课课堂的效果,导入方式唯有千变万化,才可提高课堂效率。而要想得知微课导入方法,知晓打造高效微课课堂的方案,应当先了解微课的特点。 (一)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微课时,教师应以趣味作为切入点,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活跃度。例如:如果教师在微课导入时先设置悬念,或者以幽默风趣的故事引入微课,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性便会提升。 (二)实效性。微课应当注重实际效果。教师在利用微课时,要抓准所教内容的重难点,观察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素材,在吸引学生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传授重难点内容。 二、微课创新课堂模式策略 (一)力求微课导入巧妙有效 课堂以何种方法开头,往往决定了整个课堂的氛围。因此应注重微课导入的方法,在导入时力求创新,用丰富多样的方法,打造高效课堂。具体的创新方案有以下三点: 1、衔接导入法。顾名思义,也就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学习内容。这一方法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是趣味性较低。教师可通过要求学生做练习、提问等方法,进行导入。 2、问题导入法。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因此教师可通过提问,设问等方法,故作悬念的方法,打造微课课堂。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构造能够满足教学资源建设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实现支撑平台的集中化。 ●以专业为基础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组织,并实现院校级各专业的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实现学校软资产的不断积累。 ●对学校“各自为政”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进行开放式平台级重组,建立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平台。 ●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标准、规范、技术、工具和方法。 ●建立统一门户的在线学习系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教学以及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与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 二、基本建设思路 1.资源基本建设框架 各专业的资源大体可分为专业级资源、课程级资源、素材级资源三级基础框架。 各专业可根据专业自身的建设内容和特点,拓展出自身的建设框架。在专业级资源和课程级资源中可以设定更多的结构,如在专业资 源中拓展培训资源、行业资源等。每个专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

灵 2.资源基本应用框架 课程是教学资源进行应用的核心。根据教改的思路,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素材资源,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以较少的成本建设形成若 干门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之用,同时在答疑、讨论等教 师活动实施过程中应用资源库。 三、平台建设 1.平台建设框架 2.教学资源建设规范 资源标准建设是教学资源有效整合与集成和高效共享的前提 术条件。高教社将为院校提供资源加工与建设技术标准、元数据标准、 课程资源封装标准等各类规范,同时为院校提供必要的建设工具。一 方面提升教学资源建设质量,另一方面为院校内的资源共享、校际共 享提供基础条件。 3.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1)资源元数据的自定义 资源的元数据分为基本元数据和自定义元数据,可自定义的元数 据包括分类信息等。 (2)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呈现 教学可以按照媒体类型、分类信息,显示教学资源库的列表内容, 显示内容包括缩略图、资源名称、资源类型、资源大小、下载次数。 (3)教学资源的预览 可以查看教学资源的详细信息并预览教学资源,可对资源进行评论。 (4)资源的下载 用户可以lP限制范围内下载教学资源。 (5)资源检索 可以按照元数据的信息进行资源的多字段检索。 (6)资源统计 统计信息包括资源数量统计(按照媒体类型统计)、点击统计、下载统计、用户上传统计 (7)资源上传 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资源。 (8)视频处理系统 对上传的视频资源进行自动加工处理,生成可在线观看的流媒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总结word版本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总结 @@年以来,从事@@的教务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以“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边学习,边工作,坚持学习高等教育理论、科学管理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不断提高,全心全意全方位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工作上,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上级的教育方针、教学思想和工作指令,团结同志,善于合作,严于律已,宽厚待人,坚持服务教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坚持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业务知识,使自己更上一个台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服务意识与团结协作,为一线教学保驾护航 首先,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的强化服务意识,实实在在的在每项日常工作开展中体现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为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服务的职责,做到了服务态度诚恳耐心,热情接待,文明用语,礼貌待人。在工作中能够坚持“以师生为本”的原则,对老师和学生,做到认真、细致、耐心,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熟练回答有关教学、考试、学籍等有关问题。其次,工作效率得到切实提高。按时并高效的完成了各项工作计划以及领导、

上级部门交待的各项任务。最后,重视内部团结协作,并注重与同事沟通协调,积极做好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 二、协助规范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1、做好日常教务管理。在院系的领导下,落实教学任务,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保证了各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本系教学管理工作严谨有效,教学秩序稳定有序。 ①协助组织各教学单位完成所有课程、实验、实践等各教学环节计划及进程的合理安排;根据学院总课表,通知本系有关任课教师和班级。汇总、核定并向教务处报送各类教学计划及其统计表。 ②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录入、审核、反馈、确认、复查、校对等各项工作,并及时上报教务处。 ③协助执行选修课的选课制度,及时向学生公布开出的选修课程,组织好选课工作,保证了教学的有效进行。 ④认真的完成新生资料的采集、整理,及时上报。 ⑤按教务处的有关规定,认真及时地为教师办理调、停课手续,并录入汇总,及时通知有关教师和班级,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⑥协助组织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指导、答辩等各个主要环节,及时整理归档保存。 ⑦协助系主任组织好本系的期初、期中和期末的教学检查工作,并及时报送教务处,做好教学检查统计,传达检查整改意见。 ⑧为方便查询和保管,对每学期产生的各类表格、文件进行了有序的装订,予以存档,努力完善教学档案。

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上课前在大屏幕上打出学案情况反馈:规范认真的个人及团队,予以表彰激励。 1.课前准备:(1)激情培训设计。(2)认真批阅学案,发现集中的问题,做好难点突破设计。(3)课前培训:预习要求培训;学习状态培训确保小组成员积极投入本节课学习讨论、展示、点评、质疑等环节的培训;对学习过程的达标过关、评价记录.(要对预习、讨论、展示、点评与质疑等各个环节进行不厌其烦的专题培训,通过反复培训,使学生学会预习、讨论、展示、点评和质疑,能够深下去预习与讨论,高效展示与点评,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 2.导入新课,用好学习目标,引领课堂方向: (1)板书课题:课题板书要认真、工整且醒目,通常是写在黑板的正中央。 (2)板书本节课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明确、针对性要强,易实施、目标容易达成且效果好,如: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等。(3)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犹如序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体现学科特点,我们用物理学发展史、丰富的视频资源、形象的flash课件、老师制作的教具、小组自主制作的模型等等来引入课堂,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好玩。(附学生自制的水流星,引入新课效果非常好!) 看我做的水流星,里面盛满了水!转起来在最高点水真的流不出来呀! (4)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并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教学,最后回扣目标,总结归纳。 温馨提示:学习目标的达成要做到一到位、二围绕、三生成、四回 扣。“一到位”,对学习目标阐释到位;“二围绕”,课堂学习活动要围绕学习目标达成展开;“三生成”,引导学生解决好生成目标;“三回扣”,一堂课结束时要回扣学习目标,清出学习目标的底子。 3.自主学习、整理问题(5分钟) (1)迅速整理导学案,把没做完的题作完 (2)有困难的问题红笔标记出,等待讨论时解决 (3)完成同学进行概念规律总结记忆 要求:①分层目标:AB层同学积极思考,及时补充和拓展C层大胆质疑。 ②在导学案上用红笔做好勾画和补充。

实验教学管理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实验教学管理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摘要鉴于先进教学设备与低效管理手段之间的矛盾性,本文设计并开发了基于https://www.doczj.com/doc/a417822334.html,的实验教学管理网络平台,以此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实验教学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实验教学网络平台设计与开发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zhu shengxian, qiao ying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advanced teaching equipment and inefficient management means, this paper designed and developed web platform based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nagement https://www.doczj.com/doc/a417822334.html,, in order to reduce teacher workload, to improve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automation management. key words experimental teaching; network platfor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0 引言 如今计算机网络已经在大学实验室中广泛应用,但是实验室中的教学活动,如统计学生出勤率、收发作业等,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这使得先进的技术设备与低效率的管理方法之间极不相称,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名单

附件2: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名单 刘传勇山东大学医学院 王洪君山东大学信息学院 柳丽华山东大学教务处 赵爱国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梅强山东大学教务处教研科 董立新山东大学软件学院 李莹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董士军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 马君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晓莉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 孙丽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高琪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陈文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孙红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刘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马建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 赵新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刘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务处

朱东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务处赵凯青岛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毕晓芬青岛大学国际学院教学办公室 李相仁青岛大学教务处教务科 张卫东青岛大学东校区教务科 郑玲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曹振斌烟台大学教务处 樊海涛烟台大学土木学院 吴晓燕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 杨清霞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王丽芳济南大学教务处 丛林济南大学政管学院教管办 国迎春济南大学教务处 贾素贞济南大学化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董文良聊城大学教务处 孙国春聊城大学实验管理中心 齐登红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 赵长平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孙正凤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教科部 徐文尚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姜岩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素玉山东科技大学教务处

赵义军山东科技大学理学院 郑兆青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贾曌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伊学军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赵文玲山东理工大学理学院 赵霞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岳学海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 李镇江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曲建英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 刘保成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 马莉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 范学工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教务科 邵景玲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鹿晓阳山东建筑大学 段培永山东建筑大学教务处 吕明英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于永杰山东师范大学教务处 王化学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文涛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吴志清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刘敬山东师范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马秀峰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习杜局长在全县教育工作会上发言材料心得体会 王慧丽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它是教学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加强学校内涵发展这一中心,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在全校开展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创新活动,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了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为建设学习型校园、创建研究型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领会课改理念,深入开展课堂模式创新活动
多年来,我校注重引导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根据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师资、生源、设施等),明确提出了“善导?互动?精练?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共进的教与学关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索、成功体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学期以来,我校以全市第三次课改现场会为契机,把课堂教学观念与行为的转变作为实施新课程的核心,从教师角色转变、教学目标确定、信息资源整合、教学程序设计、学习过程监控及学生评价反馈等方面,进一步引导教师进行探究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为保证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活动的扎实开展,学校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进行及时的宣传、动员、指导,组织所有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和反思文章,营造探究的氛围,激发教师创新的潜能;组织文科、理科骨干教师学术沙龙活动;分别召开师生座谈会,用心了解师生们的想法,悉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反馈、总结、改进、完善各项工作;各教研组、备课组通过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探讨适合学科教学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广大教师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形成人人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活动的喜人局面。 二、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课堂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创新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锻炼分析和判断能力,因而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中,我校注重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

智慧教室智慧教学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教室智慧教学管理平台 解决方案

目录 一、方案背景...................................................................................................................... - 4 - 二、客户现状...................................................................................................................... - 7 - 2.1基本现状.................................................................................................................. - 7 - 2.2管理现状.................................................................................................................. - 8 - 三、建设目标...................................................................................................................... - 9 - 3.1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 9 - 3.2项目建设价值........................................................................................................ - 10 - 四、方案概述.................................................................................................................... - 10 - 4.1智慧教室概述........................................................................................................ - 11 - 4.2方案特点................................................................................................................ - 13 - 4.2.1教室各独立系统的完美融合,统一管理. ............................................... - 13 - 4.2.2教室智能化和场景联动控制.................................................................... - 13 - 4.2.3教室可视化管理........................................................................................ - 14 - 五、智慧教室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介绍........................................................................ - 16 - 5.1平台概述................................................................................................................ - 17 - 5.2设计原则................................................................................................................ - 18 - 5.3功能特点................................................................................................................ - 19 - 5.4智慧教室平台功能模块介绍................................................................................ - 21 - 5.4.1大屏调度综合管控系统............................................................................ - 21 - 5.4.2物联网智能多媒体管控系统.................................................................... - 23 - 5.4.3信息发布系统(电子班牌).................................................................... - 25 - 5.4.4IP语音对讲系统 ....................................................................................... - 26 - 5.4.5门禁考勤管理系统.................................................................................... - 27 - 5.4.6视频监控系统............................................................................................ - 28 - 5.4.7空调控制模块............................................................................................ - 29 - 5.4.8照明控制模块............................................................................................ - 30 - 5.4.9标准化考场系统........................................................................................ - 31 - 5.4.10常态化互动录播系统................................................................................ - 32 - 5.4.11通风控制模块............................................................................................ - 33 - 5.4.12安防报警模块............................................................................................ - 34 - 5.4.13情景模式控制系统.................................................................................... - 35 - 5.4.14环境监测模块............................................................................................ - 36 - 5.4.15资产管理模块............................................................................................ - 37 - 5.4.16公共广播系统............................................................................................ - 38 - 5.4.17智慧报修系统............................................................................................ - 39 - 5.5 智慧教室互动黑板.................................................................................................... - 40 - 六、智慧教室资源/互动教学平台介绍........................................................................... - 45 - 6.1建设目标................................................................................................................ - 45 - 6.2建设内容................................................................................................................ - 46 - 6.3特色功能................................................................................................................ - 48 -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要点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要点 教育部高教司[1998]33号 一、总则 1、为实现高等学校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障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订本要点。 2、教学工作的地位。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各种类型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 4、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5、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要以唯物辩证法等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注意综合运用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必要的经济手段等,避免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要注重现代化管理方法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努力推动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6、教学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统。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统包括图书情报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卫生保健系统等。高等学校各个部门都要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中心,协调配合,认真落实“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7、教学投入与教学条件。学校要保证教学经费在全校总经费中占有合理的比例。要用好有限的教育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要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并随着收费制度的改革,逐步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投入。 8、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制度。要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着眼于更好地调动各种类型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开展志趣和特长提供机会,从而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计划管理 9、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是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由各校组织专家自主制订的,它既

新课程理念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看法

新课程理念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看法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传统的“一言堂”注入式教学模式主宰着课堂,教师任劳任怨地主动灌输,学生神情漠然地被动接受或应付,久而久之,课堂变得了无生趣,学生的头脑被禁锢了,学生对老师形成了一种严重的依赖心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实施新课程以后,教材变了,变得更贴近生活实际,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而我们很多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老师的包办和对学生的不放心,导致学生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模糊,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况愈下,上课开小差的多起来了,学生考试的分数越来越低,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教学质量明显下降。不读书、厌学的学生也随之增多……因此,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便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一) 关注新理念指导下的发展和创新原则 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突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立足于创新,立足于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开拓崭新的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 1、关注人的发展,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关注发展就是关注学生的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指向未来的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可持续学习的意志品质、兴趣、习惯和能力,并最终培养学生的不竭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建立全新教学思路。教学的全过程都应该在围绕学生发展上动脑筋。 2、推崇个性化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张扬个性,反对整齐划一,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及自由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想象,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二) 关注教与学动态发展的原则 我们主张活的教学,在相互促进、互动交往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关注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从双方动态发展的状况,来体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是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加强实践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二是重视教方法、学法,导规律。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三)关注“人文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原则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体现对人格的尊重与塑造,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重视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启发诱导、激励,立足

教务系统平台功能说明书

实用文档 教务系统功能说明 1、系统目标: 本系统是针对大、中专院校在教学及教务管理中的烦琐过程而设计的,方便了学校对师生的 教学及教务管理,节约人力和财力! 1、系统采用网页浏览的方式进行,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操作,界美观友好、信息查 询灵活、方便、快捷、准确、数据存储快速安全可靠! 2、针对不同的用户,设计不同的功能和管理权限,对前台学生和老师可以进行快速的查 询数据!后台设有不同级别的系统管理员,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更改和更新! 3、本系统还设有密码保护、密码找回和密码修改功能,分级管理员来管理不同的数据。 2、学生模块功能: 当学生进入学生管理系统之后,会在主页中显示学生的姓名和学号,同时还可以看到校 内通知公告和系内通知公告,这样学生会即时了解学校和系里的通知和新闻。 2.1学生网上选课 学生选课分为校内公共必修课选课(如:体育)和公共选修课选课: 2.1.1校内公共必修课选课:在管理员添加可选科目以后,学生登录后可以选择一定数量的 科目,其中包括选择是否预订教材、上课地点、上课老师。 2.1.2校内公共选修课选课:在管理员添加可选科目以后,学生登录后可以选择一定数量的 科目,其中包括选择是否预订教材、上课地点、上课老师。 2.2学生网上报名 学生网上报名分为英语四六级报名和其他等级考试报名 2.2.1英语四六级报名:管理员添加四六级考试报名,学生登录系统之后进行四六级考试报名,其中四级报名没有限制,但是在报考六级考试报名时,系统会先从数据库中调出该生 的四级成绩,如果通过,则允许报名,否则不允许报考六级。 2.2.2其他等级考试报名:管理员在添加其他等级考试报名之后,学生登录后选择他想报考 的其他等级考试(比如:计算机等级考试VF二级),一次可以选择多门考试。 2.3教学质量评估 年终学生结课之前,学生可以登录系统对这学期所教课的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打 分,评出这学期的优秀专业课教师和需要继续努力的教师,帮助学校和院系的进行教学及管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doc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一、总则 1、为实现高等学校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障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要点。 2、教学工作的地位。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各种类型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3、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 4、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5、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要以唯物辩证法等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注意综合运用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必要的经济管理手段,避免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要注重现代管理方法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努力推动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6、教学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统。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统包括图书情报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卫生保健系统等。高等学校各个部门 都要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中心,协调配合,认真落实“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7、教学投入与教学条件。学校要保证教学经费在全校总经费中占有合理的比例。要用好有限的教育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要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并随着收费制度的改革,逐步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投入。 8、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校实际的教学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