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凯瑞提出传播的“传递观”与传播的“仪式观”。简要说明他们之间的不同?

凯瑞提出传播的“传递观”与传播的“仪式观”。简要说明他们之间的不同?

凯瑞提出传播的“传递观”与传播的“仪式观”。简要说明他们之间的不同?

美国文化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詹姆斯·W. 凯瑞(James W. Carey)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the “ritual” view or model of communication),并将其和传统传播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传播的“传递观”(the “transmission” view or model of communication)进行对比。

从仪式观的角度,詹姆斯·凯瑞将传播定义为一个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象征性过程(communication is a symbolic process whereby reality is produced, maintained, repaired, and transformed)。

从“传递观”的角度,传播指为实现控制的目的而进行的信号或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the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or messages over distance for the purpose of control),其特征是希望在信息空间传送的过程中提升信息传输的速度和效果(characterized by the desire to increase the speed and effect of messages as they travel in space)。

这两种传播观以及与之对应的价值观强调传播的不同方面。它们存在以下的不同。

首先,在对传播进行描述时,传递观通常采用告知、发送、传递、给他人提供信息等词,将传播视为信息传递的行为。其核心是信息的传递和传送。仪式观通常采用分享、参与、联系、群体和群体感情、拥有共同的信仰等术语,认为传播是共同信仰的表达。其核心是仪式和典礼。

其次,传递观将传播主体视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传者。而仪式观将传播主体视为意义和符号建构的共同参与者,或是旁观者。

第三,信息和媒介的认知方面,传递观将符号视为意义的载体,通过符号,进行意义的转移、传递、扩散;意义是有认知价值的信息;强调媒介的技术性。仪式观重视意义和符号的共同生产、共享和再生产;强调符号的象征性、艺术性和戏剧性。

第四,两种传播观认为传播的目的实质上都是控制人的态度和行为,只是实现的方式和考量的维度不同。传递观认为对人的控制是通过传递特定的信息来实现的;强调控制的空间维度。仪式观认为控制是通过共同参与、分享和构建有序意义的文化世界来实现的;强调社会传承和维系的时间维度。

第五,对传播效果的评估,传递观侧重受传者收到信息及受到的影响、传播的速度和精确性;仪式观侧重意义的分享、归属感和共同感的形成。

第六,在研究方法和学术传统方面,传递观反映的是美国20世纪三十四年代占主流地位的行为、效果和功能研究传统,侧重于横向的、偏向技术和实证的研究。

仪式观是詹姆斯·凯瑞在借鉴芝加哥学派、北美技术学派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倡导传播学的文化研究取向;倾向于一种纵向的、历史的、偏向文化的、经验的、阐释的和批判的研究模式。

第七,有学者认为,两种传播观都有其宗教渊源,只是对不同宗教观点和因素的侧重不同。传递观强调布道、教导和训诫在人和空间控制中的作用。仪式观突出牧师、圣歌和仪式等把人们聚集在一起,使人们产生群体感情和共同性的神圣仪式。

第八,在这些表象的背后是两种传播观对现实认知的不同。传递观认为现实是存在独立于人的意识以外的客观现实;而仪式观认为现实是人们共同参与构建的象征性现实。

参考文献:刘建明.“传播的仪式观”与“仪式传播”概念再辨析:与樊水科商榷[J].国际新闻界,2013,35(04):168-17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