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

单选题

1. 对于反应级数n >0的不可逆气相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体积,应选用_______。(A )

(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 )平推流串接全混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2. 分批式操作的完全混合反应器非生产性时间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_____。(P22)

(A )加料时间 (B )反应时间 (C )物料冷却时间 (D )清洗釜所用时间

3. 下列单位不属于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P13)

(A )mol/(g ﹒s) (B )m 3/s (C )mol/(m 2﹒s) (D )mol/(m 3﹒s)

4.反应 A B C →+,12.50 k s -=,则反应级数为_______。(P 13)

A . 0 (

B )1 (

C )2 (

D )3

5. 反应NaOH + HCl

NaCl + H 2O ,已知mol s l k /1.0?=,则反应级数

n=_______。(P 13)

(A )0 (B )1 (C )2 (D )3

6. 气相基元反应 B A →2,进料时反应物A 和稀释剂C 以等摩尔比加入,则膨胀率为_______。(P58)

(A )-1 (B )-0.25 (C )0.25 (D )0.5

7. 下面反应器中不属于理想反应器的是_______。(P21)

(A )间歇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 )平推流反应器 (D )膜反应器

8. 下面哪种反应器组合形式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反应器体积_______。(B )

(A )平推流反应器串联 (B )全混流反应器串联

(C )平推流反应器并联 (D )全混流反应器并联

9. 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反应A → B ,0.01 /A A r C mol L s -=?,当C A0=1 mol/L 时,求反应至C A0=0.01 mol/L 所需时间t=_______秒。(P43)

(A )400 (B )460 (C )500 (D )560

10. 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二级反应A → B ,20.01 /A A r C mol L s -=?,当C A0=1 mol/L 时,求反应至C A0=0.01 mol/L 所需时间t=_______秒。(P43)

(A )8500 (B )8900 (C )9000 (D )9900

11. 在全混流反应器中,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与进料流体的体积流速之比为_______。(P17)

(A )空时τ (B )反应时间t (C ) 停留时间t (D ) 平均停留时间t

12. -r A =kC A n 中,式中的负号意味着_______。(P11)

(A )反应速率常数为负值 (B )反应速率随浓度的下降而减小

(C )公式表示的是A 的消耗速率 (D )dc A /dt 为正值

13. “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其中所谓一反是指_______。(P2)

(A )化学反应 (B )反应工程 (C )反应热力学 (D )反应动力学

14. “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不属于三传的是_______。(P2)

(A )能量传递 (B )质量传递 (C )热量传递 (D )动量传递

15. 比较下面四个活化能,当反应活化能为_______,反应温度降低10℃时,其速率常数变化最大?(P14)

(A )E=50 kJ/mol (B )E=250 kJ/mol (C )E=170 kJ/mol (D )E=320 kJ/mol

16. 对于一非恒容均相化学反应αA A

αB B ,反应组分A 的化学反应速率

=-A r _______。(P12) (A )

Vdt dn r A A -=- (B )Vdt dn r B A -=- (C )dt dC r A A -=- (D )

dt dC r B A -=-

17. 对于一非恒容均相化学反应αA A

αB B ,反应产物B 的化学反应速率

=B r _______。(P12) (A )Vdt dn r A B = (B )Vdt dn r B B = (C )dt dC r A B = (D )

dt dC r B B =

18. 对于反应aA + bB pP + sS ,则=P r _______)(A r -。(P11)

(A )||a p (B )a p

(C )p a (D )p a ||

19. 对于反应aA + bB pP + sS ,则=P r _______)(B r -。(P11)

(A )p b (B )b p

(C )||b p (D )p b ||

20.反应C 4H 2C 2H 4 + H 2,10.2-=s k ,则反应级数n=_______。(P13) (A )0 (B )1 (C )2 (D )3

21. 反应3A → P ,已知s l mol k ?=/15.0,则反应级数n=_______。(P13)

(A )0 (B )1 (C )2 (D )3

22. 反应N 2 + 3H 2

2NH 3,已知mol s l k /81.0?=,则反应级数n=_______。

(P13)

(A )0 (B )1 (C )2 (D )3

23. 反应A + B → C ,已知s l mol k ?=/45.0,则反应级数n=_______。(P13)

(A )0 (B )1 (C )2 (D )3

24. 下列不属于间歇反应器特点的是_______。(P22)

(A )反应器内某一时刻各处物料反应速率相等

(B )反应器内某一时刻各处物料温度相等

(C )反应器内某一时刻各处物料浓度相等

(D )反应器内各个时刻反应速率相等

25. 下列不属于全混流反应器特点的是_______。(P25)

(A )反应器内某一时刻各处物料反应速率相等

(B )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相等

(C )反应器内某一时刻各处物料浓度相等

(D )反应器内各个时刻反应速率相等

26. 下列反应其中,_______的返混程度最大。(P25)

(A)平推流反应器(B)全混流反应器

(C)间歇反应器(D)填充床反应器

27. 下列反应其中,_______的返混程度最小。(P26)

(A)平推流反应器(B)全混流反应器

(C)间歇反应器(D)流化床反应器

28. 下列不属于平推流反应器特点的是_______。(P26)

(A)某一时刻反应器轴向上反应速率相等

(B)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相等

(C)反应器径向上物料浓度相等

(D)反应器内不存在返混现象

29. 分批式操作的完全混合反应器非生产性时间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_____。(P22)

(A)加料时间(B)反应时间(C)物料冷却时间(D)清洗釜所用时间

30. 对于反应级数n<0的不可逆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______。(B)

(A)平推流反应器(B)全混流反应器

(C)平推流串接全混流反应器(D)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31. 空时的定义是_______。(P17)

(A)停留时间与非生产时间的和

(B)实际反应时间与真实停留时间的和

(C)反应器有效容积与入口体积流率的比值

(D)反应物微元在反应器内经历的时间

32. 对于可逆放热反应,为提高反应速率应_______。(P14)

(A)提高压力(B)降低压力(C)提高温度(D)降低温度

33. 对反应级数大于零的单一反应,对同一转化率,其反应级数越小,全混流反应器与平推流反应器的体积比_______。(C)

(A)不变(B)越大(C)越小(D)不一定

34. 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均一,并且_______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P25)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不一定

35. 对反应级数大于零的单一反应,随着转化率的增加,所需全混流反应器与平推流反应器的体积比_______。(B )

(A )不变 (B )增加 (C )减小 (D )不一定

36. 关于指前因子和活化能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P14)

(A )指前因子理论上与温度无关,活化能的取值永远都是正的,活化能大、温度低,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

(B )指前因子理论上与温度有关,但与指数项相比其随温度的变化可以忽略,活化能的取值永远都是正的,活化能大、温度低,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

(C )指前因子理论上与温度有关,活化能的取值不可能永远都是正的,活化能小、温度高,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

(D )指前因子理论上与温度有关,活化能的取值都是正的,活化能大、温度高,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

37. 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之间的区别在于 。(P15)

(A )计量方程是否反映了实际的反应历程

(B )表示反应所需的计量方程数不同

(C )参与反应的相数不同

(D )有无催化剂的存在

38. 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一恒压气相反应32A B R +→,原料为A 和B 的混合物,其中A 含量为20%(mol ),若物料初始体积为1升,则A 转化50%时,物料的总体积为 。(P58)

(A )0.4 L (B )0.8 L (C )1.0 L (D )1.2 L

39. 某气相一级不可逆反应: 2A R S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一间歇反应器中进行,原料中含A 的摩尔分率为0.75,8分钟后体积增加了一倍,则A 的转化率为 。(P58)

(A )0.33 (B )0.5 (C )0.67 (D )0.75

40. 不可逆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 →R+S ,则反应速率表达式为_______。

(A )2A A r kC -= (B )A A r kC -= (C )A R S r kC C -= (D )不能确定

第二次

单选题

1. 气相反应2A + B → 3P + S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 为关键组分,A 与B 以2∶1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A δ=____。(P60)

(A )-1 (B )-1/2 (C )1/2 (D )1

2. 下列参数中,_______能够判断出转化率的大小。(P44)

(A )Damk?hler 准数 (B )Thiele 模数

(C )Mears 准数 (D )Weisz-Prater 准数

3. 对于在多个CSTR 进行的一级反应,Damk?hler 准数为_______,则串联所需的反应器个数越多。(P44)

(A )0.1 (B )0.5 (C )1 (D )2

4. 气相反应A + B → 3P + S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 与B 以1∶1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A δ=_______。(P60)

(A )–2 (B )–1 (C )1 2

5. 纯气体A (浓度2 mol / L ,摩尔流率100 mol / min) 在平推流反应器里分解生成一系列产物,其动力学为:12.5 ,(10min )A A A B r C -→-=,在一个9.8 L 的反应器里进行反应所能达到的转化率为 。(P49)

(A )70% (B )80% (C )90% (D )100%

6. 下列属于均相反应的是_______。(P3)

(A )煤炭燃烧 (B )氢气燃烧 (C )离子交换 (D )石油裂解

7. 下列属于非均相反应的是_______。(P3)

(A )乙酸乙酯水解 (B )氢气燃烧 (C )HCL 和NaOH 中和 (D )石油裂解

8. 对于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的液相等温反应,初始反应物浓度分别为0.1 mol/L 和

0.5 mol/L 时,反应1小时以后转化率均达到50%,则该反应的级数为___ __。(P42)

(A )0级 (B )1级 (C )2级 (D )不一定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全混流连续操作反应器,反应器内温度、浓度处处均匀一致,故所有物料粒子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相同。(P25)

2. 相同条件下,分别用下列反应器处理物料,比较反应器有效容积的大小。× ①单段全混流反应器(V R1)

②四个体积相同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V R2)

③两个体积相同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V R3)

④平推流反应器(V R4)

则(V R4)>(V R2)>(V R3)>(V R1)

3. 理想连续流动模型是指平推流模型和全混流模型。(P24)

4. 均相反应器的型式主要为釜式、管式、塔式、固定床和流化床。 ×

5. 膨胀率为每转化1 mol A 造成反应体系内物料的改变量。(P58)

6. 在一端连有活塞的反应器中发生的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可表示成:(P12) A A A d d 1d d N C r V t t

-=?=。

7. 对于任何反应,A B →和22A B →表示的是同一个反应。×

8. 对于反应22A B R +→,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r A ):(-r B ):r R =2:1:1。(P11)

9. 基元反应的分子数只能是整数,不可能是小数。(P15)

10. 根据阿伦尼乌斯定律,活化能越大,反应对温度越不敏感。(P14)

11. 反应级数仅仅是一个经验值,可以取任何数值。(P14)

12. 指前因子理论上与温度有关,但与指数项相比其随温度的变化可以忽略,活化能的取值永远都是正的。 (P14)

13. 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ol /( m 3.hr),该反应为二级反应。(P14)

14. 平推流反应器串联,串联的级数越多,越接近与全混流。 (P48)

15. 全混流反应器串联,串联的级数越多,越接近于平推流。(P45)

16. 相同条件下,平推流反应器中反应物浓度C A 低于全混流反应器浓度。×

17. 相同条件下,全混釜反应器串联操作反应速度加快,可以提高原料处理量。√

18. 对于零级反应,使用相同体积的CSTR 和PFR 得到的最终转化率均相同。√

19. 对于一个串联反应,目的产物是中间产物,适宜的反应器是全混流反应器。(P90)

20. 反应的选择性定义式。(P84)

y=

的摩尔数

进入反应系统关键组分组分的摩尔数生成目的产物消耗关键

21. 对于吸热反应体系,不论如何改变实验操作条件(如进料温度或进料摩尔流率等),都不可能观察到多态现象。(P102)

22. 复合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愈高,目的产物获得愈多。(P84)

23. 对于目的产物瞬时收率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大单调上升的平行反应,全混流反应器更利于目的产物的生成。(P85)

24. 对于目的产物瞬时收率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大单调下降的平行反应,全混流反应器更利于目的产物的生成。(P85)

25. 对于平行反应,提高反应物浓度,有利于级数高的反应,降低反应物浓度有利于级数低的反应。(P85)

26. 一个PFR反应器等同于∞个小的CSTR反应器串联。(P46)

27. PFR反应器的特点是有返混。(P26)

28. 增大催化剂孔可以径降低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内扩散的影响。(P150)

29. 改善孔结构可以降低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内扩散的影响。(P150)

30. 在消除催化剂外扩散影响的实验中,在500℃时已经消除了外扩散影响,如果反应改在400℃下进行,且其它条件不变,则400℃时外扩散影响也不存在。(P156)

31. 气固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可分解为七个步骤,速率控制步骤是指速率最快的一步。×(P139)

32. 减小催化剂粒径可以降低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内扩散的影响。(P157)

33. 提高反应温度可以降低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内扩散的影响。(P157)

单选题

1. 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恒密度的一级不可逆反应,纯反应物进料,出口转化率可达到96%,现保持反应条件不变,但将该反应改在:具有相同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中,所能达到的转化率为。(B)

(A)0.85 (B)0.76 (C)0.91 (D)0.68

2. 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恒密度的一级不可逆反应,纯反应物进料,出口转化率可达到96%,现保持反应条件不变,但将该反应改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时,其总体积与活塞流反应器的体积相等,所能达到的转化率为。

(A )0.85 (B )0.76 (C )0.91 (D )0.68

3. 化学反应中的多定态通常发生在_______反应中。P102

(A )吸热 (B )放热 (C )绝热 (D )等温

4. 下列属于平行反应的是_______。P82

(A )A + B → P (B )A + B → P = R + S

(C

A

P(主)

S(副) (D )???→+→+R B P P B A

5. 串联反应A → P (目的)→R + S ,目的产物P 的收率=_______。P88

(A )A A P P n n n n --00 (B )00A P P n n n - (C )00

S S P P n n n n -- (D )00R R P P n n n n --

6. 串联反应A → P (目的)→R + S ,目的产物P 的选择性=_______。P88

(A )A A P P n n n n --00 (B )00A P P n n n - (C )00

S S P P n n n n -- (D )00R R P P n n n n --

7.

如果平行反应

A

P(主)

S(副)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主E >副E ,提高选择

性P S 应_______。P86 (A )提高浓度 (B )提高温度 (C )降低浓度 (D )降低温度

8.

如果平行反应

A

P(主)

S(副)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主E >副E ,提高收率

应_______。P86 (A )提高浓度 (B )降低浓度 (C )提高温度 (D )降低温度

9. 复合反应的瞬时选择性定义为_______。P84

(A )生成目的产物消耗的反应物与所有消耗的反应物的比值

(B )生成生成目的产物消耗的反应物与副产物消耗的反应物的比值

(C )目的产物的生→成速率与副产物的生成速率的比值

(D )副产物的生成速率与目的产物的生成速率的比值

10. 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S R A 21k k ?→??→?,产物R 的最大浓度通常_______。

P88

(A )只与速率常数的大小有关

(B )只与反应温度有关

(C )与A 的初始浓度和速率常数的大小有关

(D )只与A 的初始浓度有关

11. 连串反应A → P (目的)→R + S ,目的产物P 与副产物S 的选择性P S =_______。P88

(A )A A P P n n n n --00 (B )00A P P n n n - (C )00

S S P P n n n n -- (D )00R R P P n n n n --

12.对于平行反应 ()

S()A P A →→主反应副反应,主副反应均为二级不可逆反应,若E 主>E 副,

为了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应_______。P85

(A )提高浓度 (B )提高温度 (C )降低浓度 (D )降低温度

13. 脉冲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对应曲线为_______。P111

(A )E (t )曲线 (B )F (t )曲线 (C )I (t )曲线 (D )y (t )曲线

14. 平推流流动的E (t )曲线的方差=2θσ_______。P119

(A )0 (B )0~1 (C )1 (D )>1

15. 全混流流动的E (t )曲线的方差=2θσ_______。P119

(A )0 (B )0~1 (C )1 (D )>1

16. 催化剂颗粒扩散的无因次模数

φ=速率与_______之比。P147

(A )扩散速率 (B )外扩散速率 (C )内扩散速率 (D )实际反应速率

17. 催化剂不可以_______。P138

(A )改变反应速率 (B )改变反应平衡

(C )改变反应产物 (D )抑制副反应

18. 控制步骤意为_______。P139

(A )各步骤中进行最快的 (B )最先达到平衡的

(C )各步骤中进行最慢的 (D )不可逆的

19. Thiele 模数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P147

(A )实际反应速率与实际扩散速率的比值

(B )最大反应速率与实际扩散速率的比值

(C )实际反应速率与最大扩散速率的比值

(D )最大反应速率与最大扩散速率的比值

20. 在非等温条件下,催化剂颗粒的有效因子_______。P149

(A )有可能大于一 (B )不可能大于一

(C )一定大于一 (D )与等温条件下相同

21. Da (丹克莱尔准数)涉及_______的描述。P141

(A )催化剂内扩散 (B )催化剂失活

(C )催化剂外扩散 (D )催化剂床层装填

22. 对于连串反应:A →B →C ,内扩散使目的产物B 的选择性_______ P152

(A )提高 (B )下降 (C )不变 (D )为零

23. t /t e t

1)t (E -=是_______(其中t 是平均停留时间)。(B ) (A )平推流的E 函数 (B )全混流的E 函数

(C )平推流串联全混流的E 函数 (D )全混流串联平推流的E 函数

24. 等温条件下催化剂的席勒模数_______。P147

(A )与反应级数关系不大 (B )与扩散系数关系不大

(C )与速率常数关系不大 (D )与颗粒形状关系不大

25. 对于气—固相催化反应,要测定本征反应速率,必须首先排除___ _的影响。P154

(A )内扩散 (B )外扩散 (C )内、外扩散 (D )吸附

26. 对于同一反应,内扩散有效因子随Thiele模数的增大而_______。P150

(A)降低(B)不变(C)增大(D)不一定

27. 对于不同的反应,当Thiele模数相同时,_______的内扩散有效因子最大。P150(A)1级(B)0级(C)2级(D)0.5级

28. 测量气固相非均相反应速率,为了判断有无内扩散影响,应在改变_______条件下进行实验。P157

(A)催化剂装置(B)催化剂装量(C)进料流量(D)催化剂粒径大小

29. 下列催化剂的密度中,_______数值最大。P138

(A)颗粒密度(B)真密度(C)堆密度(D)床层密度

30. 下列不属于催化剂的特点的是_______。P138

(A)改变化学平衡(B)加速热力学可行的反应

(C)改变反应历程(D)降低活化能

31. 下列步骤中不属于化学过程的是_______。P139

(A)反应物吸附(B)内扩散(C)表面反应(D)产物脱附

32. Da(丹克莱尔准数)为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之比。P141

(A)内扩散速率(B)吸附速率(C)脱附速率(D)外扩散速率

33. 对于反应级数大于0的反应,随着Da(丹克莱尔准数)的增大,外扩散有效因子_______。P141

(A)增大(B)不变(C)降低(D)为零

34. 对于平行反应,如果主反应的级数小于副反应的级数,当外扩散阻力存在时,则反应的选择性会_______。P143

(A)降低(B)不变(C)增大(D)不一定

35. 球形颗粒催化剂内部的反应物浓度与_______无关。(B)

(A)催化剂外表面浓度(B)催化剂的孔隙率

(C)Thiele模数增大(D)催化剂的径向位置

36. 如下图所示,全混流反应器的操作点有两类,下图中稳定的操作点为A,

C ,不稳定的操作点为 B ,我们通常选择 C 点作为操作点。P104

37. 非均相催化反应步骤不包括_______。P139

(A )内、外扩散 (B )吸附 (C )表面反应 (D )分散

38. 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恒密度的一级不可逆反应,纯反应物进料,出口转化率可达到96%,现保持反应条件不变,但将该反应改在具有相同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中,所能达到的转化率为_______。(A )

(A )0.76 (B )0.81 (C )0.85 (D )0.90

39. 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恒密度的一级不可逆反应,纯反应物进料,出口转化率可达到96%,现保持反应条件不变,但将该反应改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时,且其总体积与活塞流反应器的体积相等,所能达到的转化率为_______。(C )

(A )0.76 (B )0.81 (C )0.85 (D )0.90

40. 采用脉冲进样法测定某一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得到如下结果:反应器出口的示踪剂浓度C(t) 在2 min 内由2 μmol/L 线性降至0,则平均停留时间t m 为_______min 。P114

(A )1/3 (B )1/2 (C )2/3 (D )1

41. 某一级气相反应 A 2B ,反应速率常数为k =1min -1,反应器入口处原料的体积流量为υ0 = 0.2 L/min ,纯A 进料,反应在等温等压下进行。 当反应器为PFR 时,转化率达80%时,所需反应器体积为_______L 。(B )

(A )0.46 (B )0.48 (C )0.50 (D )0.52

T X

42. 某一级气相反应 A → 2B ,反应速率常数为k =1min -1,反应器入口处原料的体积流量为υ0 = 0.2 L/min ,纯A 进料,反应在等温等压下进行。当反应器为CSTR 时,反应器体积为0.8L 时,反应器出口转化率为_______。(A )

(A )0.70 (B )0.72 (C )0.75 (D )0.78

43. 某一级气相反应 A → 2B ,反应速率常数为k =1min -1,反应器入口处原料的体积流量为υ0 = 0.2 L/min ,纯A 进料,反应在等温等压下进行。当二个CSTR 串联时,每个CSTR 各完成40%的转化率,总转化率为80%,两个反应器的体积比为_______。(C )

(A )3.3 (B )3.6 (C )3.9 (D )4.2

44. 某一级气相反应 A → 2B ,反应速率常数为k =1min -1,反应器入口处原料的体积流量为υ0 = 0.2 L/min ,纯A 进料,反应在等温等压下进行。如果反应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当达到90%转化率时所需的反应时间_______min 。(D )

(A )2.0 (B )2.1 (C )2.2 (D )2.3

45. 某气相一级不可逆反应:2A R S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一间歇反应器中进行,原料中含A 的摩尔分率为0.75,8分钟后体积增加了一倍,则A 的转化率为 。P58

(A )0.33 (B )0.5 (C )0.67 (D )0.75

46. 利用阶跃法测定某一液相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情况时,得到停留时间累计分布函数F(t)的变化规律为:当0 ≤ t ≤ 2 min 时,F(t) = 0.5t ,当 t > 2 min 后,F(t) = 1。则平均停留时间t m 为_______ min 。P112

(A )4 (B )1 (C )2 (D )0.5

47. 体系中发生如下一级不可逆反应:A R →。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为0.6 min -1,物料以1 L/s 的体积流率进入体系,组分A 的起始浓度为15 mol/L 。当应用两个反应器进行串联操作时,组分A 在两个反应器的转化率分别达到0.4和0.8。应用先全混流后平推流两个反应器串联所需总体积为_______。P36

(A )177 (B )251 (C )209 (D )232

48. 在全混流反应器中利用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已知环氧乙烷水溶液的浓度为1 mol/L ,等体积硫酸催化剂的水溶液(含硫酸0.9 wt%)。已知,反应速率常数为0.311 min -1,要求乙二醇的年生产能力为300吨。如果反应器以串联方式排布,需要100升的反应器的个数为_______。P46

(A )1 (B )2 (C )3 (D )4

49. 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一恒压气相反应32A B R +→,原料为A 和B 的混合物,其中A 含量为20%(mol),若物料初始体积为1升,则A 转化50%时,物料的总体积为 。P58

(A )0.4 L (B )0.8 L (C )1.0 L (D )1.2 L

50. 气相反应2A + B → 3P + S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 为关键组分,A 与B 以2∶1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 =( )。(P60)

(A )-1 (B )-1/2 (C )1/2 (D )1

连续梁施工考试题及答案

连续梁施工考试题及答案

郑开城际铁路监理项目部 现浇连续梁、连续刚构桥施工监理培训考试题 (2012年09月08日)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工程质量一般事故由()负责调查处理。 A. 建设管理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监督站。 2、旁站是指()。 A.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巡回检查活动; B.监理人员对施工人员材料取样、送检、检验或某项工程的测试、试验过程进行的监督活动; C.总监理工程师对现场进行的定期的检查活动; D.监理人员在现场对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进行的全过程监督活动。 3、以下属于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履行职责的是()。 A.检查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B.对索赔、工程延期提出处理意见; C.审阅并现场核对施工图; D.复核或从施工现场直接获取工程计量的有关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

4、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时,承重部位的支架和模板,必要时,应在立模后预压,消除( )和基础的沉陷。 A.非弹性变形;B.弹性变形; C.塑性变形; D.支架空隙。 5、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钢筋骨架的施焊顺序,宜由骨架的( )进行。 A.中间到两边,对称地向两端; B.中间到两边,不对称地向两端;C.两边到中间,对称地;D.两边到中间,不对称地。 6、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洒水养护的时间,一般在常温下,对于矿渣、火山灰及粉煤灰等水泥应不少于( )。 A.14昼夜; B.10昼夜; C.7昼夜;D.5昼夜。 7、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中,顶、腹板纵向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一般为( )张拉,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 A.上左、下右对称; B.左右对称; C.右上、左下对称;D.上下、左右对称。 8、( )mA以上的电流足以使人死亡。 A.80 ;B.90; C.100; D.110。 9、起重机( )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起重机的起升范围。 A.吊具的最高位置和最低工作位置; B.吊具的最高位置和起重机水准地面; C.吊具的最高位置和物料最低位置。

(精选)大一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 1. 电子云是描述核外某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概念。 (√)2. 同种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其键能越大,化学键也越稳定。 (√)3.系统经历一个循环,无论多少步骤,只要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量均为零。(√)4. 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 (×)5. 原子轨道的形状由量子数m决定,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由l决定。 (1)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5,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a.p区ⅦA族 b.s区ⅡA族 c.ds区ⅡB族 d.p区Ⅵ族 (2)下列物质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b a.H2O b.CO2 c.HCl d.NH3 (3)极性共价化合物的实例是:b a.KCl b.HCl c.CCl4 d.BF3 (4)下列物质凝固时可以形成原子晶体的是:c a. O2 b. Pt, c. SiO2 d. KCl (5)在298K,100kPa下,反应 2H2(g)+O2(g)=2H2O(1) Δr H mΘ= -572 kJ·mol-1 则H2O(l)的Δf H mΘ为:d a.572 kJ·mol-1 b.-572 kJ·mol-1 c.286 kJ·mol-1 d.-286 kJ·mol-1 (6)定温定压下,已知反应B=A的反应热为Δr H m1Θ,反应B=C的反应热为Δr H m2Θ,则反应A=C的反应热Δr H m3Θ为:d a.Δr H m1Θ+Δr H m2Θ b.Δr H m1Θ-Δr H m2Θ c.Δr H m1Θ+2Δr H m2Θ d.Δr H m2Θ-Δr H m1Θ (7)已知HF(g)的标准生成热Δf H mΘ= -565 kJ·mol-1,则反应H2(g)+F2(g)=2HF(g)的Δr H mΘ为:d a.565 kJ·mol-1 b.-565 kJ·mol-1 c.1130 kJ·mol-1 d.-1130 kJ·mol-1 (8)在氨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H4Cl后,氨水的离解度:d a.没变化 b.微有上升 c.剧烈上升 d.下降 (9)N的氢化物(NH3)的熔点都比它同族中其他氢化物的熔点高得多,这主要由于NH3:c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集及复习题

化学反应工程考试总结 一、填空题: 1.所谓“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础,其中“三传”是指质 量传递、热量传递和动量传递,“一反”是指反应动力学。 2.各种操作因素对于复杂反应的影响虽然各不相同,但通常温度升 高有利于活化能高的反应的选择性,反应物浓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级数大的反应的选择性。 3.测定非理想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时,两种最常见的示踪物输 入方法为脉冲示踪法和阶跃示踪法。 4.在均相反应动力学中,利用实验数据求取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的 两种最主要的方法为积分法和微分法。 5.多级混合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串联的全混区的个数N ,轴 向扩散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Pe(或Ez / uL)。 6.工业催化剂性能优劣的三种最主要的性质是活性、选择性和稳 定性。 7.平推流反应器的E函数表达式为 , () 0, t t E t t t ?∞= ? =? ≠ ?? ,其无 因次方差2θσ= 0 ,而全混流反应器的无因次方差2θσ= 1 。 8.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3 / (mol hr ),该反应为 2 级 反应。 9.对于反应22 A B R +→,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 (-r A):(-r B):r R= 1:2:2 。

10.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中平推流更适合于目的产 物是中间产物的串联反应。 →+,则其反应速率表达式不能确11.某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 R S 定。 12.物质A按一级不可逆反应在一间歇反应器中分解,在67℃时转化 50%需要30 min, 而在80 ℃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20秒,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3.46×105 (J / mol ) 。 13.反应级数不可能(可能/不可能)大于3。 14.对于单一反应,在相同的处理量和最终转化率条件下,选择反应 器时主要考虑反应器的大小;而对于复合反应,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的则是目的产物的收率; 15.完全混合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均一, 并且等于(大于/小于/等于)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二.单项选择 10.(2) B 1、气相反应CO + 3H2CH4 + H2O进料时无惰性气体,CO与2H以1∶2 δ=__A_。 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CO A. -2 B. -1 C. 1 D. 2 2、一级连串反应A S P在间歇式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 C___A____。 的最大浓度= max ,P

无机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平原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样卷2) 一、填表题 (20分) 1.写出反应最终产物 物质 Ni 2+ Hg 2+(NO 3-) Cr 3+ Mn 2+ 加入过量氨水并放置 [Ni(NH 3)6]2+ HgO ?NH 2HgNO 3 Cr(OH)3 MnO(OH)2 2.物质 HgCl 2 SiCl 4 BBr 3 PH 3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sp sp 3 sp 2 不等性sp 3 分子空间构型 直线型 正四面体型 正三角形 三角锥型 3.物质 晶体类型 晶格结点上粒子 粒子间作用力 熔点相对高低 SiC 原子晶体 Si 原子、C 原子 共价键 高 NH 3 氢键型分子晶体 NH 3 分子 分子间力、氢键 低 二、填空题 (20分) 1. 随着溶液的pH 值增加,下列电对 Cr 2O 72-/Cr 3+、Cl 2/Cl -、MnO 4-/MnO 42-的E 值将分别 减小、不变、不变。 2.Na 2SO 3与__硫粉__共热可制得Na 2S 2O 3,Cl 2可将Na 2S 2O 3氧化为__ Na 2SO 4_。 3.根据E θ(PbO 2/PbSO 4) >E θ(MnO 4-/Mn 2+) >E θ(Sn 4+/Sn 2+),可以判断在组成电对的六种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PbO 2 ,还原性最强的是 Sn 2+ 。 4. 用电对MnO 4-/Mn 2+,Cl 2/Cl -组成的原电池,其正极反应为 MnO 4- + 8H + + 5e → Mn 2+ + 4H 2O ,负极反应为 2 Cl - -2 e → Cl 2 ,电池的电动势等于0.15V ,电池符号为(-)Pt,Cl 2(p θ)|Cl -‖MnO 4-,Mn 2+,H +|Pt(+)。(E θ(MnO 4-/Mn 2+)=1.51V ;E θ(Cl 2/Cl -)=1.36V ) 5. 下列各溶液浓度均为0.1 mol ?L -1,按pH 值从小到大顺序排列NH 4NO 3, NH 4F, NH 4OAc, KCN, Na 2CO 3。 KCN, NH 4F, NH 4OAc, NH 4NO 3, Na 2CO 3。 ( 已知K θ(NH 3?H 2O)=1.8×10-5, K θ(HF)=6.6×10-4, K θ(HCN)=6.2×10-10, K θ(HOAc)=1.8×10-5, K θ(H 2CO 3)=4.4×10-7, K θ(H 2CO 3)=4.8×10-11) 6. 已知V E A /θ: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E θ(Cr 2O 72- / Cr 2+ )= 0.917 V , Cr 2+能否发生歧化反应 不能 。 7. AlCl 3双聚分子的结构式为:__;其中含有两个_3c-4e_键。 8. 因为SnCl 2强烈水解,在配制其溶液时应加入HCl ,水解反应式为 SnCl 2+H 2O Sn(OH)Cl+HCl 。

连续梁考试试卷(答案)

连续梁施工技术培训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悬臂浇筑得连续梁桥,边跨非对称梁段一般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悬臂梁段一般采用挂篮法现浇施工。 2、悬臂浇筑连续梁段按施工梁段划分为:墩顶梁段(或0#段)、对称悬浇段、支架现浇段及合龙段。 3、0#块支架预压得目得就是消除非弹性变形,并实测弹性变形得大小,同时检验支架受力得稳定性。 4、墩顶0#块支架预压荷载值应最大施工荷载得1、2倍进行预压;预压荷载分三级进行,按施工荷载得60%、100%、120%得荷载值进行逐级施加。各级加载后静停1h测量竖向及横向变形值。全部加载完毕,24h沉降量之差不大于2mm时,即可终止预压。 5、预压荷载应考虑得荷载因素主要就是:梁体自重、模板及挂篮重量、各种施工荷载等。 6、挂篮结构必须经过设计计算,具有足够得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7、挂篮得构造主要由临时固结、行走系统、墩梁固结、悬吊系

统及作业平台等五部分组成。 8、挂篮拼装完成后应对挂篮进行预压加载试验,加载一般按照最重梁段得1、2倍荷载进行;挂篮预压加载时应注意分级、对称进行。 9、挂篮移动时,行走速度不应大于0、1m/min,中线偏差不应大于5mm,后端应有稳定及保护措施。 10、悬臂灌注混凝土得浇筑宜先从挂篮前端开始,以使挂篮得微小变形大部分实现,从而避免新、旧混凝土间产生裂缝。 11、悬臂浇筑连续梁混凝土应确保前后、左右对称浇筑,并保证T构两端得不平衡重小于墩梁固结得设计值。 12、梁体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温度宜控制在5~35℃,当模板得温度小于0℃或大于40℃时,应对模板进行升、降温措施。混凝土得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30 ℃。 13、连续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由于钢筋、管道密集、如钢绞线,精轧螺纹钢筋等管道、普通钢筋发生冲突时允许进行局部调整,调整得原则就是先调整普通钢筋,在调整精轧螺纹钢筋、然后就是横向预应力钢筋,保持纵向预应力钢筋管道不动。 14、预应力张力顺序无设计要求时,应按先纵向、次竖向、后横向顺序进行梁体预应力筋张拉;并应一次张拉到控制吨位,持荷2min,目得就是为了加速预应力筋松弛得早期发展,减少松弛引起得应力损失。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4-2005年度第二学期 无机化学中段考试卷 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 1. 2 分 (7459)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 2. 2 分 (4333) 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 (A) H3BO3 (B) H3PO2(C) H3PO3(D) H3AsO4 3. 2 分 (1305) 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aCO3 > K2CO3(B) CaCO3 < CdCO3 (C) BeCO3 > MgCO3(D) Na2SO3 > NaHSO3 4. 2 分 (1478) 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 (A) 单一化合物Al2O3 (B) Al2O3和Al2N3 (C) 单一化合物Al2N3 (D) Al2O3和AlN 5. 2 分 (7396) 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 (A) (B) (C) (D) 6. 2 分 (1349) 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 HCl 的是……………………………………………() (A) CCl4(B) NCl3(C) POCl3(D) Cl2O7 7. 2 分 (1482)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1和+3 8. 2 分 (7475) 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 (A) 盐酸 (B) 硝酸(C) 硫酸钠 (D) 硫化钠(过量)

大一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 ) 1. 电子云是描述核外某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概念。(√)2. 同种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其键能越大,化学键也越稳定。 (√)3.系统经历一个循环,无论多少步骤,只要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量均为零。 (√)4. 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5. 原子轨道的形状由量子数m决定,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由l决定。 (1)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5,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a.p区ⅦA族 b.s区ⅡA族 c.ds区ⅡB族 d.p区Ⅵ族 (2)下列物质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b a.H2O b.CO2 c.HCl d.NH3 (3)极性共价化合物的实例是:b a.KCl b.HCl c.CCl4 d.BF3

(4)下列物质凝固时可以形成原子晶体的是:c a. O2 b. Pt, c. SiO2 d. KCl (5)在298K,100kPa下,反应 2H2(g)+O2(g)=2H2O(1) Δr H mΘ= -572 kJ·mol-1 则H2O(l)的Δf H mΘ为:d a.572 kJ·mol-1 b.-572 kJ·mol-1 c.286 kJ·mol-1 d.-286 kJ·mol-1 (6)定温定压下,已知反应B=A的反应热为Δr H m1Θ,反应B=C的反应热为Δr H m2Θ,则反应A=C的反应热Δr H m3Θ为:d a.Δr H m1Θ+Δr H m2Θ b.Δr H m1Θ-Δr H m2Θ c.Δr H m1Θ+2Δr H m2Θ d.Δr H m2Θ-Δr H m1Θ(7)已知HF(g)的标准生成热Δf H mΘ= -565 kJ·mol-1,则反应H2(g)+F2(g)=2HF(g)的Δr H mΘ为:d a.565 kJ·mol-1 b.-565 kJ·mol-1 c.1130 kJ·mol-1 d.-1130 kJ·mol-1 (8)在氨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H4Cl后,氨水的离解度:d

无机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样卷2) 一、填表题 (20分) 1.写出反应最终产物 物质 Ni 2+ Hg 2+(NO 3-) Cr 3+ Mn 2+ 加入过量氨水并放置 [Ni(NH 3)6]2+ HgO ?NH 2HgNO 3 Cr(OH)3 MnO(OH)2 2.物质 HgCl 2 SiCl 4 BBr 3 PH 3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sp sp 3 sp 2 不等性sp 3 分子空间构型 直线型 正四面体型 正三角形 三角锥型 3.物质 晶体类型 晶格结点上粒子 粒子间作用力 熔点相对高低 SiC 原子晶体 Si 原子、C 原子 共价键 高 NH 3 氢键型分子晶体 NH 3 分子 分子间力、氢键 低 二、填空题 (20分) 1. 随着溶液的pH 值增加,下列电对 Cr 2O 72-/Cr 3+、Cl 2/Cl -、MnO 4-/MnO 42-的E 值将分别 减小、不变、不变。 2.Na 2SO 3与__硫粉__共热可制得Na 2S 2O 3,Cl 2可将Na 2S 2O 3氧化为__ Na 2SO 4_。 3.根据E θ(PbO 2/PbSO 4) >E θ(MnO 4-/Mn 2+) >E θ(Sn 4+/Sn 2+),可以判断在组成电对的六种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PbO 2 ,还原性最强的是 Sn 2+ 。 4. 用电对MnO 4-/Mn 2+,Cl 2/Cl -组成的原电池,其正极反应为 MnO 4- + 8H + + 5e → Mn 2+ + 4H 2O ,负极反应为 2 Cl - -2 e → Cl 2 ,电池的电动势等于0.15V ,电池符号为 (-)Pt,Cl 2(p θ)|Cl -‖MnO 4-,Mn 2+,H +|Pt(+)。(E θ(MnO 4-/Mn 2+)=1.51V ;E θ(Cl 2/Cl -)=1.36V ) 5. 下列各溶液浓度均为0.1 mol ?L -1,按pH 值从小到大顺序排列NH 4NO 3, NH 4F, NH 4OAc, KCN, Na 2CO 3。 KCN, NH 4F, NH 4OAc, NH 4NO 3, Na 2CO 3。 ( 已知K θ(NH 3?H 2O)=1.8×10-5, K θ(HF)=6.6×10-4, K θ(HCN)=6.2×10-10, K θ(HOAc)=1.8×10-5, K θ(H 2CO 3)=4.4×10-7, K θ(H 2CO 3)=4.8×10-11) 6. 已知V E A /θ: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E θ(Cr 2O 72- / Cr 2+ )= 0.917 V ,Cr 2+能否发生歧化反应 不能 。 7. AlCl 3双聚分子的结构式为:__;其中含有两个_3c-4e_键。 8. 因为SnCl 2强烈水解,在配制其溶液时应加入HCl ,水解反应式为 SnCl 2+H 2O Sn(OH)Cl+HCl 。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培训试题及答案汇总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有一种或多种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不得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 铁道行业标准可以分为两种,分别为( AB )。 A. 产品标准 B.工程建设标准 C.强制性标准 D.推荐性标准 2. 每套移动模架首次拼装后应采用不小于( C )倍的施工总荷载进行预压。 A. 1.0 B. 1.1 C. 1.2 D. 1.2 3. 高速铁路简支箱梁梁体徐变变形观测点每孔梁不少于( B )个。 A. 4 B. 6 C. 8 D. 10 4. 高速铁路工程验收标准的两部分内容是( CD )。 A. 一般规定 B. 检验项目 C. 主控项目 D. 一般项目 5. 高速铁路工程验收单元有( ABCD ) A. 单位工程 B. 分部工程 C. 分项工程 D. 检验批 6.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满足( AC )。 A. 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B. 检验批验收记录签认完成; C. 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D. 参加验收的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

7. 高速铁路工程中不受条件限制的钢筋连接方式有( BD ) A. 闪光对焊 B. 机械连接 C.搭接焊 D. 绑扎连接 8.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过程组成资料有( ABCD ) A. 验收标准规定的质量验收记录 B. 质统表与程检表 C. 资料管理规程规定施工记录 D. 试验检测报告 9. 高速铁路工程桥梁钻孔桩笼式检孔器应( C ) A. 检查长度宜为3~4倍设计桩径,且不宜小于5m 。 B. 检查长度宜为3~4倍设计桩径,且不宜小于6m 。 C. 检查长度宜为4~5倍设计桩径,且不宜小于5m 。 D. 检查长度宜为4~5倍设计桩径,且不宜小于6m 。 10. 高速铁路桥梁工程钻孔桩孔底沉渣厚度应( AC ) A. 柱桩不大于50mm B. 柱桩不大于100mm C. 摩擦桩不大于200mm 。 D.摩擦桩不大于300mm 。 11. 铁路混凝土结构凿毛的要求有( BCD ) A. 人工凿毛不小于2.5MPa B. 人工凿毛不小于5MPa C. 机械凿毛不小于10MPa D. 接缝面露出75%以上新鲜混凝土面 12. 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纵向预应力筋张拉应满足( AD ) A. 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 B. 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

大一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 1、电子云就是描述核外某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概念。 ( √)2、同种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其键能越大,化学键也越稳定。 ( √)3、系统经历一个循环,无论多少步骤,只要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与焓的变化量均为零。 ( √)4、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 ( ×)5、原子轨道的形状由量子数m决定,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由l决定。 (1)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5,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是:a a.p区ⅦA族 b.s区ⅡA族 c.ds区ⅡB族 d.p区Ⅵ族 (2)下列物质中,哪个就是非极性分子:b a.H2O b.CO2 c.HCl d.NH3 (3)极性共价化合物的实例就是:b a.KCl b.HCl https://www.doczj.com/doc/a49542608.html,l4 d.BF3 (4)下列物质凝固时可以形成原子晶体的就是:c a、 O2 b、 Pt, c、 SiO2 d、 KCl (5)在298K,100kPa下,反应 2H2(g)+O2(g)=2H2O(1)Δr H mΘ= -572 kJ·mol-1 则H2O(l)的Δf H mΘ为:d a.572 kJ·mol-1 b.-572 kJ·mol-1 c.286 kJ·mol-1 d.-286 kJ·mol-1 (6)定温定压下,已知反应B=A的反应热为Δr H m1Θ,反应B=C的反应热为Δr H m2Θ,则反应A=C的反应热Δr H m3Θ为:d a.Δr H m1Θ+Δr H m2Θ b.Δr H m1Θ-Δr H m2Θ c.Δr H m1Θ+2Δr H m2Θ d.Δr H m2Θ-Δr H m1Θ (7)已知HF(g)的标准生成热Δf H mΘ= -565 kJ·mol-1,则反应H2(g)+F2(g)=2HF(g)的Δr H mΘ为:d a.565 kJ·mol-1 b.-565 kJ·mol-1 c.1130 kJ·mol-1 d.-1130 kJ·mol-1 (8)在氨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H4Cl后,氨水的离解度:d a.没变化 b.微有上升 c.剧烈上升 d.下降 (9)N的氢化物(NH3)的熔点都比它同族中其她氢化物的熔点高得多,这主要由于NH3:c a.分子量最小 b.取向力最强

化学反应工程套题

化学反应工程 一、填空题: 1.所谓“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础,其中“三传”是指质量传递、热量传递 和动量传递,“一反”是指反应动力学。 2.各种操作因素对于复杂反应的影响虽然各不相同,但通常温度升高有利于活化能高 的反应的选择性,反应物浓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级数大的反应的选择性。 3.测定非理想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时,两种最常见的示踪物输入方法为脉冲示踪法 和阶跃示踪法。 4.在均相反应动力学中,利用实验数据求取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为 积分法和微分法。 5.多级混合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串联的全混区的个数N ,轴向扩散模型的唯一模 型参数为Pe(或Ez / uL)。 6.工业催化剂性能优劣的三种最主要的性质是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7.平推流反应器的E函数表达式为 , () 0, t t E t t t ?∞= ? =? ≠ ?? ,其无因次方差2θσ= 0 ,而全混流反应器的无因次方差2θσ= 1 。 8.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3 / (mol? hr ),该反应为 2 级反应。 9.对于反应22 A B R +→,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r A):(-r B):r R=1:2:2 。 10.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中平推流更适合于目的产物是中间产物的串联反 应。 11.某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 R S →+,则其反应速率表达式不能确定。 12.物质A按一级不可逆反应在一间歇反应器中分解,在67℃时转化50%需要30 min, 而 在80 ℃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20秒,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3.46×105(J / mol ) 。 13.反应级数不可能(可能/不可能)大于3。 14.对于单一反应,在相同的处理量和最终转化率条件下,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反应器 的大小;而对于复合反应,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的则是目的产物的收率;15.完全混合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均一,并且等于 (大于/小于/等于)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中级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西北大学化学系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中级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 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6×5) 1 (1) 确定化合物B 10CPH 11的构型并予以命名; (2) 利用三中心两电子键理论判断B n H n 2-阴离子多面体结构中所包含的化学键的类型和数目。 解:(1) B 10CPH 11,写作(CH)(BH)10P ,a =1,q =0,c =0,p =10,一个P 原子, n =a +p +(P 原子数)=1+10+1=12,b =(3×1+2×10+ 3)/2=13=12+1, 属闭式结构 命名:闭式-一碳一磷癸硼烷(11)或闭式-一碳一磷代十二硼烷(11) (2) B n H n +2-22-,c=2,m =2,n =n ,写出拓扑方程并求解 n -2=s +t m -2=2-2=0=s +x n -m/2+c =n -2/2+2=n +1=x +y B -B 键的数目:3, 三中心两电子硼桥键的数目:n -2; 2 假定LiH 是一个离子化合物,使用适当的能量循环,导出H 的电子亲合焓的表达式。 解: △Lat H m θ(LiH, s) △EA H m θ(H)=(△atm H m θ+△I 1H m θ)Li +△f H m θ(H)-△f H m θ(LiH ,s)-△Lat H m θ(LiH, s) 3 应用Pauling 规则, (1) 判断H 3PO 4(pK a =2.12)、H 3PO 3(pK a =1.80)和H 3PO 2(pK a =2.0)的结构; (2) 粗略估计H 3PO 4、H 2PO 4-和HPO 42-的pK a 值。 解:(1) 根据pK a 值判断,应有相同非羟基氧原子。 H 3PO 4: H 3PO 3: H 3PO 2: (2) H 3PO 4:一个非羟基氧原子,pK a 值约为2;H 2PO 4-:pK a 值增加5,约为7;HPO 42 -pK a 约为12。 4 用VSEPR 理论预言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结构,并写出它们所属的点群: f m θ P H HO HO P OH HO HO P H HO H

桥梁施工考试题(含答案)

桥梁施工现场管理考试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 1、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量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 C )以内。 A. 2% B. 4% C. 6% D.10% 2、混凝土的自由倾落度不宜超过( B )。 A. 1m B. 2m C. 3m D. 3、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压浆时的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 B )。 A.20~30S B.14~18S C.10~14S D. 18~20S 4、对于梁式桥,标准跨径是指( B )。 A.桥跨结构相邻两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 B.两相邻桥梁中线之间的距离 C.相邻两个桥墩之间的距离

D.梁板的长度 5、钻孔桩孔底沉淀物厚度,对于柱桩不得大于( D )。 A.20cm B. 15cm C.10cm D.5cm 6、预应力砼梁施工技术要求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钢铰线通常用电弧进行切断 B. 预应力张拉以伸长量控制为主,应力控制为辅 C. 后张拉施工中应注意张拉时砼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D. 悬臂施工连续刚构桥时,所有预应力管道压浆可在桥梁合龙后进行 7、重力式桥台的主要特点是依靠什么来平衡外力而保持其稳定?(B ) A台后土压力B自身重量C台内填土D锥坡填土 8、桥梁按体系划分可分为(A ) A 梁桥、拱桥、刚构桥、缆索承重桥以及组合体系桥 B 简支梁桥、悬臂梁桥、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 C 木桥、钢桥、圬工桥、钢筋混凝土桥和预应力混凝土桥 D 公路桥、铁路桥、人行桥和农用桥

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药学院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中心原子N原子采取杂化。 2.原子轨道以方式重叠,轨道重叠部分是沿着键轴呈圆柱形对称而分布的共价键叫键。 3.BeCl2分子为型分子,中心原子采取杂化,分子的固有偶极矩μ(>0,=0)。 4.某反应的△H和△S皆为负值,当温度升高时,△G(增大,减小)。 5.具有ns2np1~6电子构型的是区元素,具有(n-1)d5ns2电子构型的是族元素。 6.酸碱质子理论认为, 是酸,是碱。 7.在含有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则AgCl的溶解度;如加入氨水,则其溶解度;若加入KNO3,则其溶解 度。 8.298K时,Mg(OH)2的K sp为1.2×10-11;Ag2CrO4的K sp为9×10-12,则溶解度较大的是 者。 9.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二 是。 10.将0.115g奎宁(M=329.12克/摩)溶解在1.36g樟脑中,其凝固点为442.6K(T f=452.8K,K f=39.70)则凝固点降低为,m 为。 二、选择题(请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用“√”符号表示。每小题1分,共 2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等电子体系的是:( ) A.NO和CN— B.CO和N2 C.O2和NO D.NO和O2 2.第二主族元素的+2价阳离子的碳酸盐(MCO3)中最稳定的是:( )

A.MgCO3 B.CaCO3 C.SrCO3 D.BaCO3 3.下列各分子或离子的稳定性按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NO+< NO < NO— B.NO—< NO < NO+ C.NO< NO—< NO+ D.NO< NO+ < NO— 4.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一组是:( ) A.3,0,0,+1/2 B.3,2,3,1/2 C.2,1,0,-1/2 D.4,2,0,1/2 5.298K和101.3kPa下,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中属于熵减少的是:( ) A.C(s)+ O2(g) = CO2(g) B.S(s)+ O2(g) = SO2(g) C.2Na(s)+ O2(g) = Na2O2(s) D.N2(g)+ O2(g) = 2NO(g) 6.已知NH3(g)的标准生成热,则反应N2(g)+3H2(g)=2NH3 (g)的热效应为(): A.-46.2; B.46.2 C.-92.4 D.92.4 7.a,b,c三个电子具有的量子数(n,l,m)为a:3,2,0;b:3,1,0;c:3,1,-1。 三个电子的能量大小顺序为:( ) A.a>b>c; B.a> c > b; C.a>b=>c; D. c> a>b; 8.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A、渗透压 B、沸点升高 C、蒸气压降低 D、凝固点降低 9.现有蔗糖(C12H22O11)、氯化钠、氯化钙三种溶液,它们的浓度均为0.1mol?L-1,则渗透压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CaCl2

化学反应工程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40分) (1)气相反应A+3B→2C,则δ= δ= 。ΒA dC A?r?,前提是(2)反应速率常数有时可以表为。A dt (3)空间速度是指 ___________ , 空间时间是指 __________。 (4)反应具有最佳温度曲线, 最佳温度曲线是指 __________ 。 4.0克/cm5)多孔性球形颗粒10克,半径1cm,系由密度为(孔隙率3的材料制成。 则其孔容积V= ,θ= g 。假密度ρ= 2?0.218?,如果采用扩散模型,则)已知某非理想流动反应器其停留时间分布的方差 (6?Pe=_______,如果采用多级全混流模型,则m=_______ (7)催化剂微孔内的气体扩散有____扩散,____扩散、____扩散、 及____扩散等多种形式。。 L r?2C AL A C1mol/L, ,进料反应进行至,(8)复合反应=A02C2r?M AM x?0.5, s = 时。如果该反应在在固体催化剂中进行时,由瞬时选择性LA。于内扩散的影响,选择性会t?E(t)dt?F(?)?F(0)?)(9,,。 0. (10)内扩散效率因子ζ和Thiele模数Φ的数值通常有如下关系: 外扩散和化学动力学控制时ζ1,Φ值较; 内扩散强烈影响时ζ1,Φ值较。 (11)CO中温变换反应器属于固定床里的反应器。固定床按气体流动方向, 可以分为和反应器。 492-=/s, =1.5×1012)某一级不可逆的气液反应过程,已知k=10mm/s,D(LL则当k 时,该反应属于快反应,反应区主要在,工业上可选用 反应器或反应器;当k 时,该反应属于慢反应,这时反应区主 要在,工业上可选用或反应器。 L2r?1.0CC BAL L 13AB为主产物,则适+(,)对于平行反应2r?2.0CC M BAA CC 的要求是宜的操作条件对和。BA (14)返混是指

无机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 )1.已知H 2和He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和4。2g H 2与2gHe 混合后体系的压力为3300kPa ,则混合气体中He 的分压为: A 、3300 kPa B 、2200 kPa C 、1100 kPa D 、1650 kPa ( )2.关于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等于8O 16核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B 、等于氧的平均原子质量 C 、等于氧的平均原子质量与碳—12核素质量的121之比值 D 、等于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与碳—12核素质量的121之比值 ( )3.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A 、H=U+PV B 、ΔU(体系)+ ΔU(环境)=0 C 、ΔG=ΔH-T ΔS D 、ΔG(正反应)×ΔG(逆反应)=1 ( )4.反应 2NO 2(g)(红棕色)==N 2O 4(g)(无色) Δr H m <0 达平衡后,将体系的温度降低,则混合气体颜色: A 、变浅 B 、变深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 )5.反应 C(s)+O 2(g)===CO 2(g),Δr H m <0 下列不能使正反应速度增大的措施是: A 、缩小体系的体积 B 、升高体系温度 C 、增大氧气的分压 D 、减小CO 2(g)的分压 ( )6.在298K 的温度下石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为: A 、等于零 B 、大于零 C 、小于零 D 、无法确定 ( )7.NO(g)+CO(g)===2 1N 2(g)+CO 2(g) Δr H m = -373.4kJ ·mol -1 ,欲使有害气体NO 和CO 取得最高转化率,则应选择的操作是: A 、增大NO 浓度 B 、增大CO 浓度 C 、降低温度、增大压力 D 、使用高效催化剂 ( )8.对于等温等压下进行的任一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Δr S m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B 、Δr H m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C 、Δr G m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D 、Ea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 )9.下列四个量子数(依次为n ,l ,m ,m s )不合理的一组是: A 、(3、1、0、+21) B 、(4、3、1、-2 1) C 、(4、0、0、+21) D 、(2、0、1、-2 1) ( )10.下列四个量子数所描述的电子运动状态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是: A 、(4、1、0、+21) B 、(4、2、1、-2 1) C 、(4、0、0、+21) D 、(4、1、1、-2 1) ( )11.下列分子中C 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采取SP 3杂化的是:

连续梁考试卷(有答案)

连续梁施工考试卷 1、连续梁施工分为(支架现浇)和(挂篮)两种方法。 2、临时固结作用(既要求能在永久支座不承受压力情况下,承受梁 体压力和施工过程中不平衡弯矩),抗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 3、挂篮施工及走行时的抗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 2 )。 4、挂篮锚固系统,限位系统等结构的安全系数不得小( 2 )。 5、在悬臂浇筑,连续钢构过程中,应对梁体(进行线性控制),根据现场实际(挂篮形变),(临时荷载),(环境温度)等情况和实测已完梁段变形情况,对每节梁段的理论立模标高进行修正。 6、挂篮重量与梁段砼重之比值为()。 7、挂篮使用前,应按()倍,最大施工荷载进行静载试验。 8、托(支)架在浇筑0#块前进行预压,预压荷载应不小于最大施工荷载的()倍,按施工荷载的(60%)(100%)(120% )分三级加载,各级加载后静停(1h )测量竖向及横向变形值。第三级加载后静停(24h )开始分级卸载,并观测性变形值。 9、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时,接头管应采用大一号的同类波纹管套接,长度不应小于(30cm ),接头管 10、预应力筋张拉时应采取(预应力筋张拉应力)与(预应力筋伸长值)双控措施,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不得大于(±6% )。

11、合拢段临时锁定,在当天(最低)气温,故一般宜在一日之晨进行,是因为梁体收缩变形滞后于最低环境温度均为2-3,防止砼开裂。 12、连续梁悬臂浇筑保证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3d )内,梁体温度不低于(5℃)。 13、梁端模板拆除后,需对梁端接缝面混凝土进行凿毛时,应使梁体接缝面露出不少于(75% )新鲜混凝土面积。凿毛时混凝土强度,人工凿毛应不小于()MPa,机械凿毛不小于(10 )MPa。14、纵向预应力筋张拉应在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 )后进行,且必须保证张拉时混凝土的龄期不小于(5d )。 15、纵向预应力筋应两端同步且左右对称张拉,最大不平衡束不得超过(1束)。预施应力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16、竖向预应力筋应左右对称单端张拉,宜从已施工端顺序进行,为减少竖向预应力损失,竖向预应力筋应采用两次张拉方式,(即在第一次张拉完成后1d后进行第二次张拉),弥补由于操作和设备等原因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并且采取措施切实保证压浆质量。 17、横向预应力筋应在梁体两侧交替单端张拉,宜从已施工端顺序进行。每一梁段伸臂端的(最后1根横向预应力筋)。应在下一梁段横向预应力筋张拉时进行张拉,防止由于梁段解封两侧(横向压缩不同引起开裂)。 18、竖向和横向预应力筋张拉滞后纵向预应力筋张拉不宜大于(3个)

大一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大一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 ) 1. 电子云是描述核外某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概念。 ( ? )2. 同 种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其键能越大,化学键也越稳定。 ( ? )3.系统经历一个循环,无论多少步骤,只要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量均为零。 ( ? )4. 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 × )5. 原 子轨道的形状由量子数m决定,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由l决定。 22625(1)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s2p3s3p,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a(p区?A族 b(s区?A族 c(ds区?B族 d(p区?族 (2)下列物质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b a(HO b(CO c(HCl d(NH 223 (3)极性共价化合物的实例是:b a(KCl b(HCl c(CCl d(BF 43(4)下列物质凝固时可以形成原子晶体的是:c a. O b. Pt, c. SiO d. KCl 22 (5)在298K,100kPa下,反应 Θ-12H(g),O(g),2HO(1) ΔH= -572 kJ?mol 222r m Θ则HO(l)的ΔH为:d 2fm ,,,,a(572 kJ?mol b(-572 kJ?mol ,,,,c(286 kJ?mol d(-286 kJ?mol ΘΘ(6)定温定压下,已知反应B,A的反应热为ΔH,反应B,C的反应热为 ΔH,则rm1rm2 Θ反应A,C的反应热ΔH为:d rm3

ΘΘΘΘa(ΔH+ΔH b(ΔH,ΔH rm1rm2rm1rm2 ΘΘΘΘc(ΔH+2ΔH d(ΔH,ΔH rm1rm2rm2rm1 Θ-1(7)已知HF(g)的标准生成热ΔH= -565 kJ?mol,则反应H(g)+F(g)=2HF(g)的ΔHfm22rmΘ为:d -1-1a(565 kJ?mol b(-565 kJ?mol -1-1c(1130 kJ?mol d(-1130 kJ?mol (8)在氨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HCl后,氨水的离解度:d 4 a(没变化 b(微有上升 c(剧烈上升 d(下降 1 (9)N的氢化物(NH)的熔点都比它同族中其他氢化物的熔点高得多,这主要由于NH:33c a(分子量最小 b(取向力最强 c(存在氢键 d(诱导力强 (10)在一定条件下,一可逆反应其正反应的平衡常数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关系是:c a(它们总是相等 b(它们的和等于1 c(它们的积等于1 d(它们没有关系 Θ(11)下列反应及其平衡常数H (g),S(s)=HS(g) K; S(s), O(g),SO(g)22122ΘΘK,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是:d H(g),SO(g),O(g), HS(g)22222 ΘΘΘΘΘΘΘΘa. K,K b(K- K c(K×K. d(K?K 12121212 Θ(12)在298K时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H为:c fm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无法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