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讲程序控制结构(一)教案

第6讲程序控制结构(一)教案

第6讲程序控制结构(一)教案
第6讲程序控制结构(一)教案

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生活中的例子作类比说明算法的概念;用求两数中大数的实例演示流程图的作法;用InputBox与MsgBox实例说明两个函数参数的含义与用法。

算法与结构;程序控制结构;赋值语句、注释语句、暂停语句、结束语句;输入输出语句

1、数据类型及其选择?

2、常量及其使用?

3、变量的命名、类型、声明?

常量、变量等只是程序语言的词,任何语言都有句法(命令、语句),而一系列语句才能构成有用的程序代码。

第6讲程序控制结构(一)

一、算法与结构

1、算法

1、算法的概念:

广义地讲:算法是为完成一项任务所应当遵循的一步一步的规则的、精确的、无歧义的描述,它的总步数是有限的。

狭义地讲:算法是解决一个问题采取的方法和步骤的描述。 2、算法的特征 1) 有穷性 2) 确定性

3) 有0个或多个输入 4) 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5) 有效性 3、算法的描述

(1)自然语言与伪代码表示算法

自然语言:就是指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可以是汉语、英语或其它语言。 伪代码:是用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之间的文字和符号(包括数学符号)来描述算法。

(2)用传统流程图表示算法 传统流程图中的基本符号:

(3) 用计算机语言表示算法

计算机无法直接识别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形式的算法,只有计算机语言编写的程序才能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因此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形式描述的算法最终还要转换成计算机语言描述的程序。

例:输入两个数,求其中的最大数 用自然语言描述

(1)设两个数为x 和y ,最大值为z 。 (2)输入两个数给x 和

y

流程线

(3)如果x 大于或等于y ,则最大数z 为x 的值;否则z 为y 的值 (4)输出z ,结束算法 用伪代码表示

(1)设两个数为x 和y ,最大值为z 。 (2)输入两个数给x 和y (3)如果x>=y ,则z=x ;否则z=y (4)输出z 用流程图表示

用计算计算机语言表示 Private Sub Form_Click() ' 本程序完成比较两数大小 Dim x%, y%, z%, a%

x = InputBox("请输入x 的值", "输入") y = InputBox("请输入y 的值", "输入") If x >= y Then z = x Else z = y End If

Print "输入x 的值为:", x Print "输入y 的值为:", y Print "输出z 的值为:", z Rem 以下判断是否继续的程序段

a = MsgBox("是否要继续:", 36) If a = 6 Then Form1.Cls Else: a = 7 End End If End Su

b 2、程序控制结构

在程序设计中,算法由一系列的控制结构构成的。

计算机程序是由若干条语句组成的语句系列,有以完成算法的功能,语句的执行顺序决定了程序的流程;但程序并不一定按照语句的书写顺序执行,在算法中,常常会遇到根据不同条件进行判断,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或者根据某个条件重复一段语句等。这就需要控制程序的流程。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的每一个操作是按从上到下的线性顺序执行的,顺序结构语句的流程:

2、选择结构

条件

模块a 模块b

N

Y

程序模块程序模块a b

3、循环结构

条件循环体N

Y

条件循环体

N

Y

二、顺序结构

一个完整的程序应该包含4个部分: (1)说明部分 (2)输入部分 (3)加工部分 (4)输出部分

顺序结构:执行过程的次序从上到下 【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Const Pi = 3.14 H = Val(Text1.Text)

R = Val(Text2.Text)

Text3.Text = Pi * R ^ 2 * H

End Sub

1、赋值、注释、暂停、结束语句

1、赋值语句 格式:

<变量>=<表达式> 或 [<对象>].属性=<表达式> 【例】 sRate!=0.1

Text1.Text = "欢迎使用Visual Basic 6.0”

功能:先计算的<表达式>,再将其值赋给变量或指定对象的属性。

注意:

(1)只能给一个变量或对象的一个属性赋值;

(2)<表达式>可以是变量、常量、函数和表达式;

(3)不要将“=”理解为数学上的等号:

A=A+1 是表示将A单元的值加 后以放回到A单元。

(4)赋值符号“=”左边一定只能是变量名或对象的属性引用,不能是常量、符号常量、表达式。

下面的赋值语句都是错的:

5=X ' 左边是常量。

Abs(X)=20 ' 左边是函数调用,即是表达式。

(5)赋值符号“=”两边的数据类型一般要求应一致。(P61)

(6)一条赋值语句只能为一个变量赋值,不能为多个变量赋值

2、注释语句

格式:′注释内容或 Rem 注释内容

功能:注释语句用来对程序或程序中某些语句作注释,以便于程序的阅读和理解。

说明:

(1)注释语句是非执行语句,对程序的执行结果没有任何影响,仅在列程序清单时,其内容被列出;

(2)注释语句作为一个独立行,可放在过程、模块的开头作为标题;也可以放在执行语句的后面。

如:x=x+1 ′将变量x的值加上1后再赋值

(3) <注释内容> 指要包括的任何注释文本。在Rem关键字和注释内容之

间要加一个空格。可以用一个英文单引号“'”来代替Rem关键字。

(4)如果在其他语句行后面使用Rem关键字,必需用冒号(:)与语句隔开。若用英文单引号“'”,则在其他语句行后面不必加冒号(:)。

如:

Const PI=3.1415925 ' 符号常量PI

S=PI*r*r : Rem计算圆的面积

【例】

Private Sub Form_Activate()

Rem 本程序用于计算圆的面积

Dim R As String, AREA As Single ' R为半径

R=InputBox("请输入半径", , "1") :Rem 输入半径

AREA = 3.14 * Val(R) ^ 2

'以下将半径和面积输出到窗体上

Print Val(R), AREA

End Sub

3、暂停语句

格式:Stop

功能:暂时停止程序的运行。

说明:

(1)Stop可以放置在过程中的任何地方,相当于在程序代码中设置断点,当执行Stop语句时,系统将自动打开“立即窗口”,方便程序员调试跟踪程序。

(2)在程序调试通过之后,生成可执行文件(.exe文件)之前,应删去代码中的所有Stop语句。

4、结束语句

格式:End

功能:程序运行时,遇到结束语句就终止程序的运行。

说明:End语句除用来结束程序外,在不同环境下还有其他一些用途,包括:

●End Sub:结束一个Sub过程

●End Function:结束一个Function过程

●End If:结束一个If语句块

●End Type:结束记录类型的定义

●End Select:结束情况语句

2、输入输出语句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程序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即说明、输入、处理和输出。其

中输入和输出是程序提供给用户的一个交互式的平台,是程序和用户进行信息交

流的通道。VB语言也提供了能实现这样的功能的函数和语句。下面介绍VB提供

的输入和输出数据的两个函数,即InputBox函数和MsgBox函数。

1、InputBox函数

格式:InputBox(prompt[,title][,default][,xpos][,ypos])

变量名=InputBox (<提示信息>[,<标题>][,<缺省>] [,][,] )

功能:产生一个对话框,通过对话框用户可以输入数据,函数返回值是字符

型。

说明:

(1)prompt:是一个字符串,是必选项,是对话框内显示的信息;

(2)title:对话框标题

(3)default:输入区缺省值

(4)xpos和ypos:是对话框与屏幕左边界的距离。

(5)每执行一次InputBox函数只能输入一个数据。

2、MsgBox函数和MsgBox过程

函数形式:

变量[%] = MsgBox(msg [,type][,title])

变量[%] = MsgBox(提示[,按钮[+图标]+ [缺省按钮]+[模式]][,标题]) 过程形式:

MsgBox 提示[,按钮][,标题]

功能:MsgBox函数打开一个信息框,等待用户选择一个按钮,并可根据用

户在对话框上的选择进行对应的响应,此函数返回一个整型值,以决定其后的操

作。

MsgBox说明:

(1)Msg:与InputBox中的prompt参数定义相同,是提示信息。

(2)Type:是由表示按钮的类型、显示图标的样式、默认活动按钮、强制返回。这4类数值相加产生,默认值为0, (见表3-1) 。

① 第一组值(0~5):描述了对话框中显示的按钮的类型与数目。

② 第二组值(16,32,48,64):指定对话框显示的图标样式。

③ 第三组值(0,256,512,768):指明默认活动按钮。

④ 第四组值(0,4096):决定消息框的强制返回值。

MsgBox说明

(3)Title:为标题信息,是用来显示对话框标题的字符串。

(4)MsgBox函数的参数只有Msg参数不可省略,其他均可省略。如果省略Type,则对话框中只显示“确定”按钮;如果省略Title,则标题框显示当前工程的名称。

(5)MsgBox函数的返回值是一个整数,这个整数与选择的按钮有关,见表3-2。

已知:MsgBox "确实要删除吗?请选择!"

执行该语句后屏幕出现一个对话窗口,如下图所示:

已知:

MsgBox “确实要删除吗?请选择!”, 64 + 1, “提示”

已知:

Msg1 = MsgBox(“确实要删除吗?请选择!”, 50, “提示”)

请同学们理解算法的的概念,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掌握算法的表示方法,赋值语句、注释语句、结束语句、暂停语句;及输入输出语句。

1、算法的思想:有序的思考,有步骤的行动

2、算法的描述:会使用流程图

3、赋值语句:特殊情况的考虑

4、人机交互函数: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写出相应的命令或函数。

注意:输入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文本框、(2)Inputbox函数;输出可采用:(1)文本框、(2)Print方法

VB语言的基本控制结构中的选择结构

编定程序完成功能:求圆的面积

循环结构的优秀教案设计

循环结构的优秀教案设计 课题: §1.1.3(3)循环结构 授课教师: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李玉华 教材: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②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 的过程,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的自主性学习,让学生感受和体会算法思想在解决 具体问题中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法分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框图, 难点: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遵循引导发现,循序渐进的思路,采用问题探究式

教学。运用多媒体,投影仪辅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故求新 引例:写出求的值的一个算法,并用框图表示你的算法。 此例由学生动手完成,投影展示学生的做法,师生共同点评。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求创。 设计引例的目的是复习顺序结构,提出递推求和的方法,导 入新课。此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保 持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讲授新课 1.循序渐进,理解知识 【1】选择"累加器"作为载体,借助"累加器"使学生经历把"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过程,同时经历初始化变量,确定循环体,设置循环终止条件3个构造循环结构的关键步骤。 (1)将"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缘由及转化的方法和途径 引例"求的值"这个问题的自然求和过程可以表示为: 用递推公式表示为: 直接利用这个递推公式构造算法在步骤中使用了共100个变量,计算机执行这样的算法时需要占用较大的内存。为了节

综合大作业(记事本)可视化程序设计

郑州轻工业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可视化程序设计基础实验名称: Windows窗体设计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1—1班学号: 541007010157 姓名:郑峰弓实验日期: 2011年11月24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窗体设计步骤、窗体调用。 2.根据自己所做的实验内容可适当增加条目。 3.熟悉本学期学习的各种控件,上交作业。 二、实验内容 2. 仿MS word (或Windows 系统记事本) ,实现一个文本编辑系统: 读取的文件类型可以是txt、rtf等自定义格式 ,不一定用doc格式 实现文本字体、颜色等格式的设置 实现文件保存、打开、新建等功能 实现有关菜单的设计、工具栏的设计和状态 栏的设计(状态栏显示光标所在行、列等) 三、程序开发操作步骤 1. 启动Visual Studio 2008 。 2. 创建项目。设置项目名为“记事本可视化程序设计”。 3. 添加控件。创建过,出现设计界面,此时会出现一窗体Form1,此时窗体时空的,不包含任何控件的。单击“工具箱”的公共控件选项卡,选择MenuStrip控件,将其放在窗口上,创建两个MenuStrip1,MenuStri2,再选择RichTextBox 控件,将其放在窗口上,调整大小及其位置。再工具箱中的所有Window窗体中选择OpenFileDialog,SaveFileDialog,ColorDialog,FontDialog,StatusStrip控件,将其放在窗口上。 4. 设置控件属性。点击窗口,在属性中的text设置为‘记事本’,将Startposition 设置成Centerscreen。点击MenuStrip1,在窗体上加菜单栏,分别为文件,格式,查看,编辑,在文件,格式,查看,编辑,下又建立子菜单,如下图所示。在子菜单下各自设置各自的热键和快捷键,在MenuStri2上添加8个button,分

实验2-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2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循环语句for、while和do-while语句的使用方法。 2.学习用循环语句实现各种算法,例如穷举法、迭代法等。 3.进一步熟悉C语言集成环境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用while循环实现数据统计问题。:从键盘输入一批任意数量的整数,统 计其中不大于100的非负数数值的个数。 2.编写并调试程序,使用do-while循环控制语句实现上面的数据统计问 题。调试数据仍参照上面给出的几种情况设计使用。 3.编写并调试程序,使用for循环控制语句实现上面的数据统计问题。 4.阶乘累加问题。编写程序,求1+2!+3!+…+n!的值。 三、实验指导 1.用while循环实现数据统计问题。 ?编程分析 由于输入数据个数是不确定的,因此每次执行程序时,循环次数都是不确定的。在进行程序设计时,确定循环控制的方法是本实验的一个关键问题。循环控制条件可以有多种确定方法: (1).使用一个负数作为数据输入结束标志。 (2).输入一个数据后通过进行询问的方式决定是否继续输入下一个数 据。 ?参考程序 参考程序一 /* 使用负数作为数据输入结束标志的程序 */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m,counter=0; while(1) { printf("请输入一个整数:"); scanf("%d",&m); if(m<0) break; if(m<=100) counter++; printf("\n"); } printf("符合要求的整数个数为: %d\n",counter); } 参考程序二 /* 通过进行询问的方式决定是否继续输入下一个数据的程序 */ #include int main() { int m,counter=0; char ask; while(1) { printf("请输入一个整数:"); scanf("%d",&m); getchar(); if(m>=0&&m<=100) counter++; printf("继续输入下一个数据?(Y/N)"); ask=getchar();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王奇志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C#程序设计》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知识、培养Windows桌面程序的开发能力、和作为《https://www.doczj.com/doc/a06019679.html,动态网站开发》等课程的前导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采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在教学实施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要求授课教师将真实案例带进课堂教学,分解案例功能,以实际开发操作过程为主线,以任务为节点进行授课,培养项目开发的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NET 技术的兴趣;实践教学,以完成一些小项目开发为核心,学生为主体,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途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教学总学时 9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 54 ,实践教学 36 课时。(二)、前导、后续课程 前导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数据库》。 后续课程:《https://www.doczj.com/doc/a06019679.html,动态网站开发》、《网站建设综合实训》。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对《C#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的知识点:C#的数据类型和类型转换、运算符与表达式、条件判断语句、循环控制语句、数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知识、Windows桌面程序开发的常用标准控件、窗体和界面设计

知识、GDI+绘图知识,异常处理知识。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C#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以下的能力:使用Visual Studio 2005 开发平台的能例,使用C#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能力;编写控制台程序的能力;简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能力;简单Windows桌面应用程序的开发能力;简单绘图程序的设计能力;小型项目的组织和开发能力。 (三)、素质目标 通过对《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与学,培养学生具备以下方面的素质:具备严谨、认真的程序员基本素质;养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善于归纳总结的、不断进取的学习素质;培养善于表达自己、善于与人沟通,具备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程教学单元安排 根据《C#程序设计》学习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划分成6个教学单元,采用单元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完成《C#程序设计》完整教学体系的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代码

实验五代码: 基础能力落实: 1)编写一个程序,将用分钟表示的时间转化成以小时和分钟表示的时间。使用#define 或者const来创建一个代表60的字符常量。使用while循环来允许用户重复键入值,并且当键入一个小于等于0的时间时终止循环。要求用while语句 #include int main(void) { const int minperhour = 60; int minutes, hours, mins; printf("Enter the number of minutes to convert: "); scanf("%d", &minutes); while (minutes > 0 ) { hours = minutes / minperhour; mins = minutes % minperhour; printf("%d minutes = %d hours, %d minutes\n", minutes, hours, mins); printf("Enter next minutes value (0 to quit): "); scanf("%d", &minutes); } printf("Bye\n"); return 0; } 2)编写一个程序打印一个表,表的每一行都给出一个整数,它的平方以及它的立方,要求用户输入表的上限和下限。使用一个for循环。 #include int main( void ) { int lower, upper, index; int square, cube; printf("Enter starting integer: "); scanf("%d", &lower);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教案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 涞源职教中心高海龙 【教材分析】本节《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是职业学校电子类教材数据库应用技术FOXBASE+第七章第五节内容。本节课是数据库结构程序设计的一个重点;也是综合运用三种基本结构程序设计的一个难点;更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学情分析】我授课的班级1105班为计算机专业毕业班学生,数据库是他们对口升学专业考试科目之一,另外本课程对于学生毕业后能独立适应工作需要将起到很重要的奠定基础作用。因此该门课程的设立对他们尤其重要。这个班学生的整体素质很好,而且都是有升学愿望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教师演示讲解、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并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让他们自己解题,自己讲题,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创新解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使其能克服胆怯心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做到了教学相结合,以达到预期效果。 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高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历了三年的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都具备了熟练操作和使用Windows、Dos操作系统及数据库软件的能力。在计算机知识方面:高三学生已经学完了Foxbase+语言这门课程,已经具备了利用三种基本结构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能力。 【设计思路】因为本节课既是一节计算机语言复习总结课又是一节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课,所以更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又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以利用一个制作美观、新颖的Flash课件作为主线,一步步地来完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总结、巩固、创新的过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事先准备好的课件,观看非常精美、有趣的总界面,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地进入在总界面上的前提测评、目标深化、互动课堂、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几个链接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其中目标实施部分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网络式授课法等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归纳的能力;互动课堂部分主要采用“小先生教学法”,让“小先生”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阐述问题,实质是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这种“自主学习,自主讲评”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复习单循环结构、多重循环结构的命令格式及功能;②利用循环结构命令语句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②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上机操作能力。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温故知新、归纳总结的意识;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③培养学生勇于自我展示,树立自信心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灵活地运用循环结构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突破本次课的重点本次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一个和谐交流、动手实践的氛围。既使学生自主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能够使学生将以前所学习过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利用三种基本结构进行编程。为了突破本次课的难点本节课主要采取“小先生教学法”。即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当教师的角色,进行一些平日只有教师主导下完成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让学生由后台走到前台,让小先生自己研究问题— 1

可视化程序设计试卷(含答案)

2014年春季学期 《可视化程序设计》试卷A 一.选择(每道小题2分,共20道小题,合计40分) 1.在C++语言的if 语句中,用作判断的表达式为( )。 A 、关系表达式 B 、逻辑表达式 C 、算术表达式 D 、任意表达式 2.设i 和k 都是int 类型,则以下for 循环语句( )。 for(i=0,k=-1;k=1;i++,k++) cout << "****\n"; A 、判断循环结束的条件不合法 B 、是无限循环 C 、循环体一次也不执行 D 、循环体只执行一次 3.下列关于this 指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this 指针存在于每个函数之中 B 、在类的非静态函数中this 指针指向调用该函数的对象 C 、this 指针是指向虚函数表的指针 D 、this 指针是指向类的函数成员的指针 4.若给出以下程序,其输出为( )。 #include void main(void) { int a=4,b=7; cout << (a=a+1,b+a,b+1) << endl; } A 、5 B 、8 C 、11 D 、程序有错误,无法运行 5.若给定条件表达式(m)?(a++):(a--),则其中表达式m ( )。 A 、和(m==0)等价 B 、和(m==1)等价 C 、和(m!=0)等价 D 、和(m!=1)等价 6. 对二维数组的正确说明是( )。 A 、 int a[ ][ ]={1,2,3,4,5,6}; B 、 int a[2][ ]={1,2,3,4,5,6}; C 、 int a[ ][3]={1,2,3,4,5,6}; D 、 int a[2, 3]={1,2,3,4,5,6}; 7. 定义一个函数实现交换x 和y 的值,并将结果正确返回。能够实现此功能的是( )。 A 、 swap(int x, int y){ int t; t=x; x=y; y=t; } B 、 swap(int *x, int *y){ int t; t=x; x=y; y=t; } C 、 swap(int *x, int *y){ int t; t= *x; *x = *y; *y=t; } D 、 swap(int *x, int *y){ int *t; t=x; x=y; y=t; } 8. 下面函数的功能是( )。 void fun(char s1[ ], char s2[ ]) { while(*s2++=*s1++); } A 、 字符串比较 B 、 字符串复制 C 、 字符串连接 D 、 字符串反向 9.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C++程序中,严格区分大小写字母 B 、 一个C++源程序有且仅有一个main 函数 C 、 在C++程序中,注释只能位于一条语句的后面 D 、 一个C++程序总是从main 函数开始执行 10.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this 指针是指向当前调用成员函数的对象的指针 B 、 this 指针可用于类中非静态的数据成员和函数成员 C 、 this 指针破坏了类的封装性 D 、 this 指针的类型与所指对象的类型相同 11.如有定义:int a[10],*p=a;以下正确的使用是( )。 A 、a[10]=5 B 、a=5 C 、*(p+1)=5 D 、p[5]=&a[5] 12. 如有以下定义:static int a[10]; static char b[10]; float c[10]; 关于数组a ,b ,c 中各元素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数组a ,b ,c 中各元素都没有被赋值,因而他们的值均为随机数据。 B 、数组a 中各元素的值均为0。 C 、数组b 中各元素的值均为’\0’。 D 、数组c 中各元素的值均为随机数据。 13.已知小写字母a 的ASCII 码值是97,则字符E 的ASCII 码值是( )。 A 、101 B 、65 C 、69 D 、67 14.以下有关宏替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宏替换不占用运行时间。 B 、宏名无类型。 C 、宏替换只是字符替换。 D 、宏名必须用大写字母表示。 15.为了避免嵌套条件语句的二义性,C/C++语言规定else 总是与( )配对使用。 A 、同一行上的if B 、缩排位置相同的if C 、其之前最近的未配对的if D 、其之后最近的未配对的if 16. 设有二维数组定义:int a[3][3]={{1,2},{0},{0,6}}; 数组元素a[0][1]、a[1][2]和a[2][2]的值分别是( )。 A 、 1,0,6 B 、 2,0,0 C 、 1,0,0 D 、 2,0,6 17.若已定义 char s[10];则在下面表达式中不表示s[1]的地址的是( )。 A 、s+1 B 、s++ C 、&s+1 D 、&s[1]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封…………………………………………线……………………………………………

1、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

一、判断题 1、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 2、C语言允许直接访问物理地址。() 3、一个算法应该具备有穷性、确定性、输入、输出和有效性。() 4、常量是在整个程序运行过程中不能改变的量。() 5、“A”是一个字符常量。() 6、标准C中并没有提供定义常量的方法。() 7、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可以改变的量称为变量。() 8、在标准C中并不区分英文字符的大小写。() 9、在标准C中,数据在内存中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 10、在标准C中,变量可以先使用再定义。() 11、在标准C中,整型变量与字符变量是可以通用的。() 12、“%”运算两侧的数据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数据。() 13、在求C语言的表达式时,只需考虑运算符的优先级。() 14、在标准C中,参与运算的数据类型必须完全一致。() 15、“++”运算符的优先级比“+”运算符的优先低。() 16、逗号运算符的求值顺序是从左到右的,逗号表达式的值为第一个表达式的值。() 17、在标准C中,语句是用来完成一定的操作的,故声明部份不是语句。() 18、一个C程序可以有若干个C源程序组成,而C源程序可以由若干个函数和预处理组成。() 19、在标准C中,语句必须以“;”结束。() 20、在标准C中,变量定义一定要出现在函数开始部分。() 21、在标准C中,“=”是判断两个数是否相等。() 22、在标准C中,赋值表达式可以出现在表达式的任何位置。() 23、C语言本身并不提供输入输出语句。但可以通过输入输出函数来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 24、在标准C中,使用所有输入输出函数必须包含“stdio.h”文件。() 25、在标准C中,在函数printf格式说明部分的字符都是以转义字符处理。() 26、在标准C中,以“%f”形式输出的所有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27、在C语言中输入数据时可以指定数据的精度。() 28、在标准C中,在使用函数scanf输入数据时必须同函数中输入格式一致。() 29、在标准C中,没有逻辑型数据,故不能使用逻辑表达式。() 30、在标准C中,所有关系运算符的优先级都相同。() 31、在if语句中,else前一个语句可不加“;”。() 32、在标准C中,逻辑表达式中只允许出现逻辑型数据。() 33、在if——else语句中,配对规则是else总是与最近的未配对的if配对。() 34、在标准C中,所有的if——else语句都可以用条件语句替换。() 35、在switch语句中,case后可不加“{、}”。() 36、在标准C中,while和do_while的功能完全相同。() 37、在标准C中,while后表达式只能是逻辑或关系表达式。() 38、在标准C中,for语句后的三个表达式必须都出现。() 39、在标准C中,for语句后的三个表达式是按其先后次序执行的。() 40、在标准C中,for语句后的三个表达式可以是任意类型的表达式。() 41、在C语言中操作系统是以文件为单位对数据进行管理的。()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典型例题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典型例题 例1有数列2/3、4/5、6/9、10/15……求此数列前30项的和。 算法分析: 对于数列的题,首先要找出通项公式,或前后项的计算关系公式,根据公式求所需。由于数列的题一般执行次数能确定,用for语句来编写比较方便。 此题,前后项的关系是:后一项的分子是前一项的分母加1,后一项的分母是前一 项的分子加分母。解题思路是用循环语句求各项,并把值累加,因为是求前30项的和,循环执行30次。 1.初值i=2,j=3,s=0; 2.用n从1到30循环 3.s=s+ i/j; 4.c=i; i=j+1; j=c+j; 5输出s; 程序: #in clude mai n() { int i=2,j=3, n,c; float s=0; for(n=1; n<=30 ;n++) { s=s+(float)i/j; c=i; i=j+1; j=c+j; } printf( "n%f” ,s); } 此题中的n与循环体中的执行语句没有数值上的联系,仅仅用做决定循环执行的次数。 例2:下面这个程序,想想它实现的是什么功能? #in clude mai n() { int i,s=0; for(i=1;i<=100;i++) {if(i%5==0) continue; s=s+i; } printf( n“d' ,s); } 在左边的程序中,i从1到100循环,当i是5的倍数时,直接进入下一个i,当i不是5的倍数时,把i累加到s,最后输出s。所以,这个程序实现的是求1~100中间所有非5的倍数的数之和。 例3:输出n~m中(0<*m)能被3整除,且至少有一个数字是5的所有数。 算法分析:

C语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编制人:杨飞 编制单位:电子信息工程系 编制日期:2014年07月05日 审核人: 系部主任:王振民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2014年07月05日

目录一、课程设置设计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体系构建 二、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标准 (二)教学目标 (三)考核方式 三、课程组织设计 (一)课程教学内容组织 (二)教学模式 四、课程资源利用 五、课程教学特色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置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C 语言程序设计 学时:64 课程类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学分:4 所属系部:电子信息工程系 授课对象: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 后续课程:C++ (二)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1、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基本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 2、课程地位 根据以上课程分解表,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支撑课程,只有学 专业基本能力 专业基本能力要求 核心课程 支撑课程 工艺实施能力 1、 基本的电路制图、识图能力 2、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用能力 3、 设备设施认识能力 4、 电工工具的使用能力 5、 电工仪表应用能力 6、 基本工艺操作能力 测控电路及器件 1、电路分析 2、维修电工 3、电子技术 4、电子工艺 5、Protel 应用技术 智能电子产品装配与检验能力 1、电子产品硬件与软件的基础设计能力。 2、PCB 板的制作、检测及调试能力 3、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与测试检验能力。 4、产品使用说明书的编写能力。 单片机控制技术 计算机控制技术 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2、单片机综合实训 计算机控制应用软件编程能力 1、 数据库基础应用能力 2、 C 程序基本编程能力 3、 PLC 基本应用能力 4、 数字信号处理基本应用能力 PLC 应用技术 1、数据库技术 2、C 语言程序设计 3、DSP 应用技术 电子产品的销售与售后服务能力 1、电子产品营销设计能力 2、电子产品营销能力。 3、客户管理能力 4、售后技术服务能力 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 1、机械制图 2、IT 职业素养 3、网络新技术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②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有条理的思 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的自主性学习,让学生感受和体会算法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三、教法分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框图, 难点: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遵循引导发现,循序渐进的思路,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运用多媒体,投影仪辅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故求新 引例:写出求的值的一个算法,并用框图表示你的算法。 此例由学生动手完成,投影展示学生的做法,师生共同点评。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求创。 设计引例的目的是复习顺序结构,提出递推求和的方法,导入新课。此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讲授新课 1.循序渐进,理解知识 【1】选择“累加器”作为载体,借助“累加器”使学生经历把“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过程,同时经历初始化变量,确定循环体,设置循环终止条件3个构造循环 结构的关键步骤。 (1)将“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缘由及转化的方法和途径引例“求的值”这个问题的自然求和过程可以表示为: 用递推公式表示为: 直接利用这个递推公式构造算法在步骤中使用了共100

个变量,计算机执行这样的算法时需要占用较大的内存。为了节省变量,充分体现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重复计算的优势,需要从上述递推求和的步骤中提取出共同 的结构,即第n步的结果=第(n-1)步的结果+n。若引进一个变量来表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则第n步可以表示为赋值过程。 (2)“”的含义 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计算机中累加器的工作原理,借助形象直观对知识点进行强调说明① 的作用是将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 ②赋值号“=”右边的变量“”表示前一步累加所得的和,赋值号“=”左边的 “”表示该步累加所得的和,含义不同。 ③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在数学中是不成立的。 借助“累加器”既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理解了中的变化和 的含义。 (3)初始化变量,设置循环终止条件 由的初始值为0,的值由1增加到100,可以初始化循环变量和设置循环终止 条件。 【2】循环结构的概念 根据指定条件决定是否重复执行一条或多条指令的控制结构称为循环结构。 教师学生一起共同完成引例的框图表示,并由此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循环结构的概念。这样讲解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同时使学生体会了问题的抽象过程和算法的构建过程。还体现了我们研究问题常用的“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 2.类比探究,掌握知识 例1:改造引例的程序框图表示 ①求的值 ②求的值 ③求的值 ④求的值 此例可由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师生共同点评完成。 通过对引例框图的反复改造逐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循环结构,体会用循环结构表达算 法,关键要做好三点: ①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值 ②确定循环体 ③确定循环终止条件。 例2:根据程序框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箭头指向①时,输出=______;指向②时输出=_____. (2)该程序框图的算法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语言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

在程序设计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70年代初期,各种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陆续问世,随着软件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软件的开销(编写程序耗费的大量的人力、财力)惊人地增加,而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却明显地降低了,人们把程序设计的这种困境叫做"软件危机"。 上述问题促使人们开始对程序设计方法进行研究,1969年Dijkstra首先提出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概念,强调从程序结构上来研究与改变传统的设计方法,经计算机科学工作者的实践,结构化程序设计得到了普遍应用,程序设计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工程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在结构化程序设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程序设计方法。在本章中主要介绍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将在第9-12章进行讲解。 1.2.1结构化程序设计基本思想 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过程程序设计)支持自顶向下、逐步细化和模块化的结构化分析方法。 在求解一个问题时一般不能立即写出详细的算法或程序,但可以很容易写出一级算法,即求问题解的轮廓,然后对一级算法逐步求精,把它的某些步骤扩展成更详细的步骤。细化过程中,一方面加入详细算法,一方面明确数据,直到根据这个算法可以写出程序为止。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符合人类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用先全局后局部、先整体后细节、先抽象后具体的逐步求精过程开发出的程序层次结构清晰,容易阅读、理解和测试。 程序设计中还常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当任务比较复杂,往往按问题的需要,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这些子任务还可以划分为更小、更简单的子任务。这样,对于大程序将其化整为零编写,由多个人共同进行程序的开发,或者是对那些重复使用的程序段,将其进行独立设计,使其达到计算机可以重复执行,而设计人员又不必重复去编写的目的,避免重复设计,消除因交叉设计而产生的错误。这样划分的程序段落被称为程序模块。这种程序设计的方式被称为模块化程序设计。以这种方式设计的程序,可以使其达到层次分明、结构简洁而又严谨的目的,从而提高程序设计的速度和质量。 程序中的子模块在C语言中通常用函数来实现。一个子模块用一个函数实现,完成一个功能。每个子模块的大小要适度。 1.2.2三种基本结构 结构化程序设计用三种基本结构,通过组合和嵌套就能实现任何单入口单出口的程序。这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1. 顺序结构 按照顺序依次执行A,B程序块。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一种基本结构。见图1-1。 2. 选择结构 又称分支结构,见图1-2,根据给定的条件P进行判断,由判断的结果决定执行两个分支中的一个分支。当P为真时执行A程序块,否则执行B程序块。无论条件P是否成立,A和B程序块只能有一个被执行到,执行之后就离开了该选择结构。当B为空时,条件P为假时不执行任何操作。 3. 循环结构 又称为重复结构,给定条件成立时反复执行某一程序段。在图1-3中,当P为真时反复执行A程序块,每执行一次测试一次P,直到P为假,跳出循环结构。 虽然从理论上讲只用上述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就可以实现任何单入口、单出口的程序,但是为了实际使用方便起见,常常还允许使用"直到型"循环和多分支结构:

《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管理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较熟练的运用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进行基本程序设计,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实用的数据库系统开发,较好的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各个专业领域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旨在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VFP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正确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具备可视化程序设计能力,能够运用VFP的数据库管理功能进行小型应用系统开发,实现最常见数据交互式操作界面的功能,从而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计算机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三、教学学时分配 《VFP程序设计》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

理论学时包括讨论、习题课等学时。 《VFP程序设计》课程实验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数据库概述(2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过程及现状,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关系,掌握实体的特征及实体间的联系、关系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方法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数据库、实体、关系等基本概念和术语;实体的特征及实体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三种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的含义。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数据管理技术发展 1.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3.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数据模型 1.实体 2. 联系 3. 数据模型 第三节关系数据库基础知识 1.关系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2.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本章习题要点:数据模型;关系的运算;关系数据库有关知识。 第二章 Visual FoxPro基础(4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Visual FoxPro工作方式及辅助设计工具的作用,理解Visual FoxPro中函数的概念及分类,掌握Visual FoxPro的启动和退出方法、数据和运算符的使用、函数调用的一般形式以及数组的使用等内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各种表达式的构造方法;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变量的命名、分类、保存、删除与恢复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Visual FoxPro的启动及工作方式 1.Visual FoxPro的启动 2.Visual FoxPro的工作方式 3.Visual FoxPro的文件系统 第二节数据类型 1.字符型 2.数值型 3.浮点型 4.双精度型 5.整型 6.货币型 7.日期型 8.日期时间型 9.逻辑型 10.备注型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典型例题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典型例题 例1:有数列2/3、4/5、6/9、10/15……求此数列前30项的和。 算法分析: 对于数列的题,首先要找出通项公式,或前后项的计算关系公式,根据公式求所需。由于数列的题一般执行次数能确定,用for语句来编写比较方便。 此题,前后项的关系是:后一项的分子是前一项的分母加1,后一项的分母是前一项的分子加分母。解题思路是用循环语句求各项,并把值累加,因为是求前30项的和,循环执行30次。 1. 初值i=2,j=3,s=0; 2. 用n从1到30循环 3. s=s+ i/j; 4. c=i; i=j+1; j=c+j; 5.输出s; 程序: #include<> main( ) { int i=2,j=3,n,c; float s=0; for(n=1;n<=30;n++) { s=s+(float)i/j; c=i; i=j+1; j=c+j; } printf(“\n%f”,s); } 此题中的n与循环体中的执行语句没有数值上的联系,仅仅用做决定循环执行的次数。 例2:下面这个程序,想想它实现的是什么功能? #include<> main( ) { int i,s=0; for(i=1;i<=100;i++) {if(i%5==0) continue; s=s+i; } printf(“\n%d”,s); } 在左边的程序中,i从1到100循环,当i是5的倍数时,直接进入下一个i,当i不是5的倍数时,把i累加到s,最后输出s。所以,这个程序实现的是求1~100中间所有非5的倍数的数之和。 例3:输出n~m中(0

程序的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程序的循环结构》 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实验学校牛静 一、教材依据 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7-2008学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中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中的第四节《程序的循环结构》。 二、设计思想 ⒈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展示问题求解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造性设置,突出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比较的过程和实践的活动。 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选择使用恰当的循环语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争让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学习、生活实践中。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应要求是:“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⒉教材分析 《程序的循环结构》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中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中的第四节《程序的循环结构》,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二节课,前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用For语句实现循环。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⒊教学对象分析

⑴学生已经学习了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中的For循环。 ⑵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Do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使用Do循环语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初步掌握根据条件选择恰当的循环语句来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不同循环语句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比较,体会到解决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Do循环语句来实现循环控制结构,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条件选择恰当的循环语句来解决简单问题。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上机实践法、探究法等。 六、教学准备 ⒈教学用具: 多媒体网络教室及教学系统、、课件。 ⒉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⑴问题一、问题二两道上机实践题完成情况; ⑵学习资料上的两道“想一想”题完成情况 ⑶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评价量规

高中信息技术_程序的循环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程序的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中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中的第四节《程序的循环结构》内容。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应要求是:“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教材通过“超级水稻种植试验的统计分析”、“陈婷植树”、“乘法表”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分析程序,介绍了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和Do循环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二、设计思想 ⒈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展示问题求解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造性设置,突出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对比和实践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理解循环语句的功能和执行过程。 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循环语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初步掌握根

据条件选择恰当的循环语句来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不同循环语句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比较,体会到解决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和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利用循环结构程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探究法等。 六、教学准备 ⒈教学用具: 多媒体网络教室及教学系统、VB6.0、课件。 七、教学过程

3 3 2. DO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和执行过程 DO循环执行过程板书 引导 分析 讲 观察 思考 理解 思考 学会 明确学习 内容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三种循环语句

一、循环结构(Iteration Structure)的概述 1.目的 为了解决含有重复处理内容的问题,必须采用循环语句(Loop Statement)来编程实现。 2.类型 (1)当型循环结构 (2)直到型循环结构 二、循环语句 1.while语句 ①功能:实现当型循环结构。 ②形式 while(表达式){ 循环体 } ③特点:先判断后执行。 ④举例:(累加和问题)编程计算整数1~100的和。 int i ; //循环变量 int sum = 0 ; //累加和清0 i = 1 ; //循环变量i赋初值 while( i <= 100){ sum = sum + i ; //循环变量累加到sum中 i = i + 1; //改变循环变量i的值 } 2.do-while语句 ①功能:实现直到型循环结构。 ②形式 do{ 循环体

}while(表达式); //注意最后的分号 ③特点:先执行后判断。 ④举例:修改上例。 /*利用do-while语句编程实现整数1~100的和。*/ int i ; //循环变量 int sum = 0 ; //累加和清0 i = 1 ; //循环变量i赋初值 do{ sum = sum + i ; //循环变量累加到sum中 i = i + 1; //改变循环变量i的值 }while(i<=100);//注意最后的分号 3.for语句 ①功能:实现当型循环结构。 ②形式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循环体 } ③特点:先判断后执行;使用频率最高。 ④举例:修改上例。 /*使用for语句编程计算整数1~100的和。*/ int i ; //循环变量 int sum = 0 ; //累加和清0 for( i = 1 ; i <=100 ; i++ ){//第一个表达式完成循环变量i赋初值;第三个表达式实现改变循环变量i的值 sum = sum + i ; //循环变量累加到sum中 } 4.几种循环语句的比较 ①由于while语句和for语句均实现当型循环结构,两者是完全等价的。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