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基础考前考点串讲

经济法基础考前考点串讲

经济法基础考前考点串讲
经济法基础考前考点串讲

第一章总论

第01讲总论

【最新消息】

1.2015年初级职称考试两科考试时间不再共享,考试时需分别作答,不能在答题过程中随意切换试卷。

2.先作答科目需交卷后才能进入第二科作答,交卷后无法再对答案进行修改。

3.先做那套试卷在进入系统时随机选择。

第一章总论

【复习方向】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以“单、多、判”考核为主,几乎未出过不定项选择题,考核点相对固定,其中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等考点应注意在选择题中以小案例形式考核。

“行政诉讼”部分教材未按照新法修订,预计试题会回避涉及新法的知识点,若万一出现,请按教材内容作答。

【考点透析】

表一、法律关系

主体(双)自然人中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自然人性质的特定主体

法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政党和社会团体、外国社会组织国家

内容

权利

义务积极、消极

客体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道德产品

行为

人身

表二、法律事实

分类内容标准

事件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行为(合法性)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表现形式)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意思表示)表意行为与非表意行为

(几方表意)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特定形式)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主体参与)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表三、法的形式

形式制定机关注意要点名称规律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全国人大——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其他

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规范性决议或者决定,与法律具有

同等地位和效力

××法

法规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省;省会、特区、较大的市(1+3)

××地方××条

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规章在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

××办法

××条例实施细

地方政府规

地方人民政府

政府规章除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外,还不得与上级和同级地

方性法规相抵触

××地方××办

效力排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

提示自治区法规、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也属于法的形式

表四、法的分类

划分标准法的分类记忆口诀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创法成不成

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根本法和普通法那(内)三小子根本太普通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实体法和程序法内容很诚实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一般法和特别法小三长特别一般

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划分国际法和国内法祖国

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公法和私法目的是为了开公司

表五、经济仲裁

适用范围适用“平等主体”“合同纠纷”“财产权益纠纷”

不适用《仲

裁法》

劳动争议、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不能仲裁

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人身)

行政争议(不平等主体)

原则自愿、公平、独立仲裁、一裁终局

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无隶属关系【注意】组成人员中专家不少于2/3

仲裁协议形式必须书面!

内容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效力

⑴独立存在不受合同影响

⑵对效力有争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

法院作出裁定的,由“法院”裁定

⑶双方签订有效仲裁协议,一方向法院起诉,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

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法院应当继续审理

仲裁裁决开庭、不公开、执行回避制度、可以和解亦可以调解但不能违背一裁终局原则调解书自“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注意】区分仲裁庭未能形成一致意见和未能形成多数意见的处理措施

表六、民事诉讼

适用范围“平等主体”“财产关系”“人身关系”

审判制度⑴两审终审制;⑵合议制;⑶回避制度;⑷开庭并公开

诉讼管辖级别管

大多数民事案件均归基层法院管辖

地域管

实行“原告就被告”原则

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经常居住地

住国外、找不到人、被关押→原告住所地

⑴合同纠纷——合同履行地

⑵保险合同纠纷——保险标的物所在地

⑶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

⑷公司设立、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公司住所地

⑸运输合同纠纷——运输始发地、目的地

⑹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

【注意】以上诉讼均可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除⑷外)专

⑴不动产纠纷;⑵港口作业纠纷;⑶继承遗产纠纷

“立案在先”原则(原告先后向有管辖权的多地法院起诉)

合同纠纷(可以协议: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

诉讼时效普通诉讼

时效期间

2年

特别诉讼

时效期间

1年:“身体”“质量”“租金”“寄存”

最长诉讼

时效期间

20年

【注意1】普通及特别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最长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为“权利被侵害”之日

【注意2】超过诉讼时效提起诉讼丧失的是“胜诉权”

中止(客观原因导致暂停)“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

中断(主观原因导致复位)“当事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

判决

一审“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不上诉生效

二审终审判决

执行常识理解9种强制执行措施

表七、行政复议

复议范围

复议事项

⑴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⑵对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不包括规章)可以“一并”提出“附带审查” 排除事项

⑴行政处分(内部行为不可议)

⑵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未行使行政权) ⑶抽象行政行为

复议程序

申请

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复议机关

一个爹 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政府(非省级) 俩爹

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如地税)

没爹

省级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如国家税务总局)

【注意1】参加人不包括复议机关 【注意2】不收费

【注意3】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有特殊情形)

复议决定

⑴采用书面审查(不开庭)

⑵举证责任倒置(由“被申请人”承担)

⑶答复时间为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法律规定少于60日的除外

⑷决定种类:维持;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⑸复议决定书 “送达”生效

强制执行

决定维持: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机关或法院

决定变更:复议机关或法院

表八、行政诉讼

诉讼范围

受理

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不受理

⑴国家行为;⑵抽象行政行为;⑶内部行为;⑷行政机关作出的终局裁决 诉讼管辖

级别管辖

一般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⑴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⑵海关处理的案件;

⑶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⑷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第一审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注意】按《行政诉讼法》最新规定⑴取消;⑶调整为县级以上

地域管辖

一般情况

“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

行政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也”可以在复议机关所在地(原告就被告)

特殊情况

“限制人身自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原告住所地; 因“不动产”——不动产所在地

诉讼程序

开庭、公开、合议庭、执行回避制度,“不适用调解”(赔偿诉讼除外)

判决生效

一审判决——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不上诉 一审裁定——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不上诉

表九、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行政处罚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

行政处分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刑事责任

主刑

种类 期限

数罪并罚

管制 3个月以上2年以下 最高3年 拘役 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最高1年

有期 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 总和刑期在35 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

无期 死刑

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注意】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第二章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第01讲 劳动合同的设立、必备、约定条款、解除和终止

【复习方向】

本章在以往年度的考核中各类题型均有涉及,但考核点相对固定,且比较基础,不涉及过于复杂的计算性题目。对本章所涉及的时间及数字性规定必须在考前予以消化,同时不定项选择题要注意劳动合同法与社会保险法结合出题。

【考点透析】

表一、劳动合同的订立

订立主体

劳动者

年满16周岁(文艺、体育、特种工艺除外)

用人单位 无执照亦无委托书不得订立劳动合同,不得扣押证件和收取财物

建立关系 “用工之日”(不论是否签订合同及何时签订)

签订合同

形式 书面(例外:非全日制用工) 订立时间

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

不签的后果

一个月内如是劳动者原因:“终止关系”“支付报酬”“无补偿”

满一个月不满一年则单位违规:“支付双倍工资”“补签合同”,此情形下劳动者不签可终止关系并要求补偿 【注意】双倍工资的支付区间

满一年则单位严重违规:“支付11个月双倍工资”“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立即补订合同”

非全日制用

工 可订立口头协议、不得约定试用期、可“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无补偿、报酬结算周期不得超过15日

合同效力

生效

协商一致、签字盖章、依法订立即生效(诺成) 无效

前提

已经成立

法定情形

欺诈、胁迫、乘人之危

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

后果

自始无效(劳动者付出劳动可要求报酬,造成损失可要求有过错的一方赔偿)

表二、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包括:甲乙双方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报酬、社保等

无固定期限合同⑴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

⑵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⑶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法定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能力、无过错)

工作时间(h)标准工时制

8h/40h(日/

周)

【注意】用人单位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延长工作时间

⑴一般:天≤1h

⑵特殊:天≤3h,月≤36h

不定时工作制

≤8h≤40h

(日/周)每

周至少休息1

综合计算工时制

以周、月、季、

年为周期总

和计算,但平

均工时同标

准工时制

带薪年休假【注意】看累计工作年限(1年起步,10年分界)

满1年不满10年5天

2

带薪事假累计20天以上、享受寒暑假超过年休假天数均不享受满10年不满20年10天

3

满20年15天

4

【注意】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换工作不影响享受假期

特殊情况的工资支付部分人放假节日有工资无加班费

平时加班150%

周末加班200%(或调休)

法定休假日加班300%

不支付加班费的罚

先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仍不支付按应付金额50%~100%加付赔偿金

扣工资

“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剩余工资部分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

资标准

表三、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

试用期以完

成一

定工

作任

务为

期限

不得约定

【注意1】试用期“只能”约定一次

【注意2】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约定工资的80%”;“最低工

资标准”

不满

3个

3个

月以

上,

不满

1年

不得超过1个

1年

上,

不满

3年

不得超过2个

3年

以上

固定

期限不得超过6个

无固

定期

服务期单位出钱培训且有凭证

服务期长合同顺延

违约赔偿以培训费为限并扣除已履行服务期比例

【注意】若双方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超过上述计算结果,则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无效劳动者原因解除合同照赔

单位原因解除合同不赔

保密协议及

竞业限制可以约定,但时间最长不超过“2年”

在签订时“必须有补偿条款”,否则就属于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该协议当然无效

失效在条款有效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再支付补偿金,或用人单位未按期支付补偿金,“经劳动者催要后仍不支付”

表四、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法定解除劳动者

提前通知解除谁也没错“试用期”3天,非试用期30天

随时通知解除单位错误在先,但不严重(补偿)

无需通知即可解除单位严重侵犯劳动者权益甚至威胁生命(补偿)

单位

提前通知解除谁也没错提前30天“或”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补偿)

随时通知解除“试用期”或劳动者有过错

经济性裁员单位经济原因(补偿)

终止合同期满、退休或享受养老待遇、一方驾鹤西游

排除事项常识

高危职业未进行离岗前健康检查;疑似职业病在医学观察期内;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患病或非因工负伤

在医疗期内;女职工孕、产、哺乳期

记忆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补偿金法定情形

【注意】无论合同解除还是终止,只要不是在试用期间,劳动者无过错且非主动提出离职就应当给予补偿,

这是单位的社会责任!

年限看本单位工作年限:满1年算1个月;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按半年计算

基数最低工资标准≤月平均工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

【特别注意】只有劳动者月工资>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情况下才受到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的限制

法律后果⑴双方劳动关系消灭

⑵单位应出具离职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转档

⑶合同归档,至少保存“2年”备查

第02讲劳动仲裁、社保

表五、集体合同与劳务派遣

集体合同订立主体工会(上级工会指导下的劳动者)与企业

生效要件

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报劳动行政部门,自其“收到”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

争议解决由“工会”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劳务派遣派遣(用人、输出)单位

⑴与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

⑵劳动者无工作期间,派遣单位应按最低工资标准按月支付报酬

⑶将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劳动者,不得克扣报酬

用工(输入)单位

⑴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⑵告知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⑶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⑷对在岗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⑸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劳动者

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有权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注意1】劳务派遣三性原则:“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

【注意2】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均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表六、劳动仲裁

基本规定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非一裁终局)

劳动仲裁不收费

参加人当事人⑴劳务派遣;⑵承包;⑶单位驾鹤西游

当事人

代表

劳动者一方“10人以上”推举“3至5名”代表

代理人无法定代理人的情况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才为其指定

第三人与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可以申请参加或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

管辖权地域管

辖权

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管辖

两地申

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管辖

【注意1】劳动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但有地域管辖问题

【注意2】两地申请指争议双方分别向有管辖权的两地申请,区分立案在先原则

申请时效

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1年”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1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

方式书面、口头均可(与经济仲裁区分)

开庭开庭并“公开”、执行仲裁庭制、适用回避制度、可以和解与调解

裁决终局裁

涉及钱且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的、合同必备条款争议

【注意】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的终局裁决不服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对终局裁决不服只能向法院“申请撤销”该裁决,而不能直接起诉

生效

终局裁决:作出之日起

非终局裁决: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不起诉

[讲义编号NODE00998800020200000102:针对本讲义提问]

表七、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订立合同不订立合同、不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试用期超过规定、扣押证件、收取财物

履行合同单位不按期支付劳动者应得报酬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加”付“50%以上100%以下”的赔偿金

解除或终止合同合法解除或终止合同,但不履行支付补偿金义务,经催告逾期仍不履行“加”付“50%以上100%以下”的赔偿金

违法解除或终止合同,依照法律规定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支付了赔偿金就不再支付补偿金)

【区分】“合法”解除或终止合同但不支付补偿与“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表八、基本养老保险

类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所有类型的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不包括: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

【注意】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

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缴纳保

险费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户籍居民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户籍非从业人员

组成单位缴费部分计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个人缴费部分

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

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也不计征个人

所得税

政府补贴部分

缴费单位缴费20%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

“60%”≤职工本人“上年

度”平均工资≤当地职工

月平均工资“300%”

个人缴费8%

享受条件年龄条件

一般情况

男60

女50

女干部55

从事“井下、高

温、高空、特别繁

重体力劳动或其

他有害身体健康

工作”

男55

女45

“因病或非因工

致残”,“医院证

明并经劳动鉴定

委员会确认完全

丧失劳动能力”

男50

女45缴费年限累计缴费满15年

保险待遇基本养老金按月支付

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

领取前提:因病或非因工死亡

个人账户余额:可依法继承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同时符合领取基本养老

保险丧葬补助金、工伤保险丧葬补助金、失

业保险丧葬补助金条件,只能选择领取其一病残津贴

领取前提: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

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表九、基本医疗保险

类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注意】包括公务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

缴费单位缴费6%

单位缴费的30%转入个人账户

【注意】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的计算个人缴费2%

享受条件定点、定围(急诊、抢救除外)

支付标准支付区间

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10%(起付线)~年平均工资6倍(封

顶线)

支付比例90%

【注意】自付费部分由四块组成:⑴起付线以下的部分;⑵区间内自己负担的比例部分;⑶封顶线以上的部分;⑷非“定点”,“定围”部分

不支付的医疗费用⑴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⑵由第三人负担的;⑶由公共卫生负担的;⑷在境外就医的

医疗期【记忆口诀】躲得过初一躲不过“15”;不管三七“21”

先看累计工作年限(10年分界),再看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分界)累计计算期

累计工作年

限不满10

医疗期×2

累计工作年

限10年以

医疗期+6

【友情提示】一定看清题目问法!

医疗期待遇

⑴工资标准最低为“当地最低工资的80%”

⑵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⑶医疗期内合同期满,合同必须延续至医疗期满

⑷医疗期满可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支付经济补偿

表十、工伤保险

缴费由“单位”缴纳(同生育保险)

工伤认定应当认定

与工作有直接因果关系

【注意】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

任交通事故伤害

视同工伤

与工作有间接因果关系

【注意】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

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此疾病非工作造成)

不认定自找

工伤保险待遇停工留薪期待遇

⑴工资待遇“不变”;⑵护理费用由所在

单位负责;⑶期间“12+12”;⑷评定伤残

等级后,转为享受伤残待遇;⑸停工留薪

期满后仍需治疗,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注意】与医疗期待遇进行区分

伤残待遇

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都有)

⑵生活护理费(50%;40%;30%)

⑶伤残津贴(一级为本人工资的90%,一级

到五级逐级递减5%)

【注意】1-4级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支付,

5、6级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7-10级伤残只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而无伤残津贴⑷辞退补助(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遗属待遇⑴丧葬补助(6个月工资)

⑵遗属抚恤金(配偶40%;其他30%;孤儿孤老+10%;合计≤100%)

⑶一次性工亡补助(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注意】1-4级伤残,停工留薪期满死亡,可以享受(1)、(2)

劳动合同的解除1~4级不得解除;5、6级经本人提出可以解除;7~10级合同期满或经本人提出可以解除

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单位支付费用评定伤残等级前

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

评定伤残等级后

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

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时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

助金

表十一、失业保险

缴费单位:2%个人:1%

【提示】2015年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失业保险比例下调(与考试无关)

享受条件已缴保费“满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必须同时满足)

领取缴费年限:1年起5年分

领取期限:12、18、24个月(没

有15和21)

标准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保险金≤

最低工资标准

停止领取就业、当兵、移民、退休、无求职需求

表十二、生育保险

缴费由“单位缴纳”比例不超过1%;(工伤保险也仅由单位缴纳)

待遇

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职工“未就业”配偶享受“生育保险医疗费用”待遇(无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按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发(非本人平均工资)【注意】生产、流产均可享受

表十三、违法责任

用人单位不登记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处应缴社会保险费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对主管及责任人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不缴费责令限期缴纳,并按日加收0.05%的滞纳金

逾期仍不缴纳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不出解除劳动关系证明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

骗保⑴责令退回

⑵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01讲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复习方向】

本章为非税法篇考试命题主力章节,各类题型均可考核,其元老型的地位导致可考的点在历年考试中几乎都已涉及,同学们在复习中应注意历年常见考点,且必须学会运用法条解决实际问题,要会画票据当事人关系图,同时准确记忆时间性考点。本章2015年极有可能考核不定项选择题,复习中注意票据的一般规定与具体票据相结合。

【考点透析】

表一、支付结算的办理要求

出票日期⑴“必须”使用中文大写,小写银行不受理

⑵日期的中文大写方法:汉语规律,数字构成,防止涂改

签章⑴单位、银行:单位财务专用章(公章)+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名或盖章

⑵个人:本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更改“出票金额、出票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

其他内容“原”记载人可以更改,并在更改处“签章”证明

伪造与变造“伪造”指无权限人假冒他人或虚构他人名义“签章”的行为

“变造”指无权更改票据内容的人,对票据上“签章以外”的记载事项加以改变的行为伪造人不承担“票据责任”,而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表二、银行结算账户

开立核准

⑴基本存款账户;⑵临时存款账户(验资、增资除外);⑶预算单位专用存款账户;⑷QFII专用存款账户

生效

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正式开立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方可办理“付款业务”。“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转为基本存款账户”、因“借款转存”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除外

【注意】限制付款,不限制收款

变更更改名称→5个工作日内→提出变更申请

其他内容发生变更→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

撤销法定情形:⑴开户单位驾鹤西游;⑵迁址+变更开户银行

【注意1】拥有多个银行结算账户的,最后撤销基本存款账户

【注意2】强制撤销的情形下,存款人应自银行发出通知之日起“30日”内到开户银行办理销户手续,逾期视同自愿销户

基本户使用

范围

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只能开一个)

开户

资格

⑴“团级”以上军队、武警部队及分散执勤的支分队

⑵异地“常设”机构(非临时机构)

⑶单位设立的“独立”核算的附属机构

⑷非个人

一般户使用

范围

⑴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

⑵可以办理现金缴存,但不得办理现金支取

⑶没有数量限制

专用户使用

规定

⑴“单位银行卡账户”的资金必须由基本存款账户转入,该账户不得办理现金收付业务

⑵“财政预算外资金、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交易保证金和信托基金”专用存款账户,不得支取现金

预算单位零余额户使用

规定

⑴一个基层预算单位开设“一个”零余额账户

⑵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可以办理转账、“提取现金”等结算业务

⑶可以向本单位按账户管理规定保留的相应账户划拨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及提租补贴,以及财政部门批准的特殊款

项,不得违反规定向“本单位其他账户”和“上级主管单位”、“所属下级单位账户”划拨资金

临时户证明

文件

除“设立临时机构”和“注册验资”外,开立临时存款账户须出具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

使用

规定

⑴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2年

⑵可以支取现金但验资户在验资期间只收不付

【注意】此知识点主要围绕各账户的使用范围及规定进行考核,重点关注是否可以存取现金

罚则非经

常性

1000

经常

变更违规-1000

开立撤销违规及伪造变造开户登记证-1万至3万

使用违规-5000到3万

表三、银行卡

分类是否可以透支

信用卡按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存备用金

贷记卡

准贷记卡借记卡

信息载体磁条卡、芯片卡

使用对象单位卡和个人卡

币种人民币卡、外币卡

贷记卡⑴先消费后还款

⑵免息还款期:最长60天

最低还款额:首月不得低于其当月透支余额的10%

【注意】二者只能享受其一

⑶存款无息(同储值卡)

⑷透支超期或享受最低还款额待遇的按月计收“复利”

准贷记卡⑴发卡银行要求“缴存备用金”,备用金不足支付时,在信用额度内透支

⑵透支期限:最长60天

⑶存款有息(同借记卡)

⑷透支按月计收“单利”

单位人民币卡⑴资金一律从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不得存取现金,不得存入销货收入

⑵销户时,资金转入其基本存款账户,不得提取现金

⑶可以办理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款项的结算,但“不得透支”

表四、预付卡

记名卡不记名卡

区分标准记载持卡人身份信息不记载持卡人身份信息

单张限额5000元1000元

挂失可挂失不可挂失

赎回购卡后3个月可赎回不可赎回

有效期无不得低于3年

提供身份证需要一次性购买1万元以上需要

使用信用卡购买及充值××

转账购买

单位:一次性购买5000元以上

个人:一次性购买50000元以上

转账充值一次性充值5000元以上

使用规定不得用于或变相用于提现

发卡机构的资金管理发卡机构必须在商业银行开立“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存放预付资金,不得挪用、挤占表五、结算方式

汇兑单位、个人、同城、异地均可使用

汇款回

汇出银行“受理”汇款的依据

收账通

银行将款项“确已收入”收款人账户的凭据

撤汇汇出银行“尚未汇出”

退汇

汇出银行“已经汇出”

⑴收款人拒收,银行“立即”办理退汇(明确表示)

⑵经过“2个月”无法交付的汇款,银行应主动办理退汇(未明确表示)

托收承付适用范

主体限

必须国有企业、供销合作社以及经营管理较好,并经开户银行审查同意的城乡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

内容限

必须商品交易,以及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款项。代销、寄销、赊销,不得办理托收承付结算

金额限

每笔金额起点为1万元(新华书店为1000元)

使用规

托收

“必须”在购销合同中“注明”使用托收承付结算

“必须”具有商品确已发运的证件

承付

⑴验单付款的承付期为3天(承付期内遇法定休假日顺延),从银行发出承付通知的次日算起

⑵验货付款的承付期为10天,从运输部门向付款人发出提货通知的次日算起

【注意】付款人在承付期内,未向银行表示拒绝付款,银行即视作承付,并在“承付期满的次日”(遇法定

休假日顺延)将款项主动划给收款人

停办托

收款人对同一付款人累计3次收不回货款的,银行暂停向“该付款人”办理托收

付款人累计3次提出无理拒付,银行暂停其向外办理托收

国内信用证特点“不可撤销”、“不可转让”

适用范

“国内企业之间”商品交易产生的货款结算,并且只能用于转账结算,“不得支取现金”

程序

⑴受理时,收取不低于开证金额“20%”的保证金

⑵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⑶保证金和申请人存款账户余额不足支付,开证行仍应在规定的付款时间内付款,不足支付部分作逾期贷款处理

委托收款单位、个人、同城、异地均可使用表六、票据的一般规定

当事人基本当事人: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

非基本当事人:承兑人、背书人、被背书人、保证人

【注意1】结合具体票据去理解

【注意2】当事人的双重身份,如汇票付款人在承兑后为承兑人

票据权利付款请求权票据收款人或最后的被背书人可以行使

追索权票据收款人;最后被背书人;代为清偿票据债务的保证人、背书人可以行使

取得票据权

一般情况: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

特殊情况: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但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前手”

【注意】因“欺诈、偷盗、胁迫、恶意或重大过失”而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失票救济

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诉讼

【注意1】可以挂失止付的票据:已承兑的商业汇票、支票、填明“现金”字样和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填明

“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

【注意2】向“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权利的时效

⑴对票据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

⑵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

⑶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

⑷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

⑸再追索权,自清偿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

【注意1】票据权利丧失但仍然享有民事权利

【注意2】第⑷、⑸种情况所指的追索权,不包括对“出票人”的追索权

票据行为出

记载事

必须记载、相对记载、任意记载、记载不产生票据法上的效力的事项

签章

⑴出票人签章不合规定,票据无效

⑵背书人、承兑人、保证人签章不合规定,其签章无效

种类转让背书和非转让背书(委托收款背书和质押背书)

记载事

背书人未记载被背书人名称即将票据交付,持票人在被背书人栏内自己记载与背书人记载具“同等法律效力”

粘单粘单的“第一记载人”,应在票据和粘单的粘接处签章

背书连

以背书转让的票据,背书应当连续

【注意】非转让背书不影响背书的连续性

附条件所附条件“不具票据上的效力”

部分背

将票据金额部分转让或分别转让给两人以上的背书无效

限制背

⑴出票人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票据不得背书转让

⑵背书人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其只对直

接的被背书人承担票据责任

期后背

“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或超过付款提示期限”不得背书

【注意】“条件、部分、限制、期后”,统称不得进行的背书

适用范

商业汇票

提示承⑴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汇票到期日前

兑⑵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

受理付款人应当在自收到之日起“3日”内承兑或拒绝承兑附条件视为“拒绝承兑”

保证记载事

⑴未记载被保证人名称,以“出票人”或“承兑人”为被保证人(看票据是否经过承兑)

⑵未记载保证日期,出票日期为保证日期

【注意】保证人未在票据或粘单上记载“保证”字样而另行签订保证合同或保证条款,“不属于票据保证”保证责

连带责任

附条件“不影响”对汇票的保证责任

保证效

保证人清偿汇票债务后,可以行使持票人对被保证人及其前手的追索权

追索被追索人

持票人行使追索权,可以不按照票据债务人的先后顺序,对“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任何一人、数

人或者全体行使追索权

追索内容本金、利息、费用(不包括间接损失)

表七、汇票、本票与支票

银行汇票出票

申请人、收款人一方为单位,不得申请“现金”银行汇票

【注意1】必须记载事项共计七项,与本票和支票进行区分。本票无“付款人

名称”,支票无“收款人名称”

【注意2】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实际结算金额

⑴未填明实际结算金额和多余金额或者实际结算金额超过出票金额,银行不

予受理,该汇票不得背书转让

⑵更改实际结算金额的银行汇票无效

提示付款

自“出票”之日起“1个月”

超过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代理付款银行”不予受理

商业汇票出票必须记载事项共计七项;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付款

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提示付款期

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

持票人未按规定期限提示付款,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或者付款人仍应当继

续对持票人承担付款责任(P139)

【说明】承兑人对应远期汇票;付款人对应即付汇票。初级职称考试中仅考

核远期商业汇票

贴现

计算

贴现利息=票面金额×贴现率×贴现期/360

贴现期: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1日

【注意】承兑人在异地的,另加3天的划款日期

其他

贴现到期不获付款,贴现银行可从贴现申请人的存款账户直接收

取票款

本票

出票必须记载事项六项:无付款人名称;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付款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

支票出票必须记载事项六项:无收款人名称;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授权补记事项:⑴金额;⑵收款人名称

【注意】未补记前不得背书转让和提示付款

签发要求:支票的出票人签发支票的金额不得超过“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

有的金额,禁止签发空头支票

罚则:人民银行处以票面金额5%但不低于1000元的罚款;持票人有权要求支

票金额2%的赔偿金

付款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0日内”

防伪

图案现金支票“梅”;汇票“兰”;转账支票“竹”;本票“菊”

措施“安全线”是2010版汇票、非清分机本票新的防伪特征

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

第01讲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

【复习方向】

本章为税法篇考试命题主力章节,各类题型均有考核,且今年变化内容较多(如电信业叛变;征收率简化),同学们在冲刺阶段,一方面要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另一方面要更多的关注变化内容。增值税其重量逐年增加必须重点攻坚;消费税由于教材没有对新变化进行调整,按传统旧的规定考试时会加以回避,请重点关注消费税的其他知识及与增值税的结合命题;营业税已入暮年,适当关注其尚未叛变的税目及征管问题即可。

本章2015年考不定项选择题的可能极大。

【考点透析】

表一、增值税纳税人

分类标准特殊情况计税规定

小规模纳税人生产型≤50万

非生产型≤80万

提供应税服务≤500万

⑴个人(非个体户)

⑵非企业性单位

⑶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

【注意】⑴为必须⑵⑶可选择。

简易征税;

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到税务机关

代开)

一般纳税人超过小规模纳税人认定

标准

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可以申请认定为一般

纳税人

执行税款抵扣制

【注意】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表二、增值税征税范围

一般范围销售及进口货物货物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

提供应税劳务包括“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提供应税服务

运输包括“铁路运输”在内全部“叛变”

邮政除“邮政储蓄”外全部“叛变”

电信基础电信服务、增值电信服务

部分现代

服务业

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

动产”租赁、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

【注意1】“程租”、“期租”、“湿租”属交通运输业;“光租”、“干租”属现代服务业——有形动产租赁税目【注意2】装卸搬运、仓储,属于物流辅助服务

视同销售⑴委托代销货物;⑵销售代销货物;⑶异地(非同一县市)移送⑷“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无论“对内、对外”均视同销售

⑸“购进”的货物只有“对外”才视同销售

对内行为: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

对外行为:投资、分配股利、无偿赠送

【理解要点】税收公平原则;纳税链条的完整;内外有别

混合销售“一项”销售行为增

缴增值

销售空调同时提供安装劳务

缴营业

娱乐场所销售烟、酒、饮料

分别纳

销售“自产”货物的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

兼营“多元化”经营不

分别核

算分别

缴纳;未

分别核

算税务

局“核

定”

商场经营美食城

分别核

算分别

缴纳;未

分别核

算“从

高”适

销售煤炭

文化馆出租场地

应单独

核算,未

单独核

算“不

得”免

税、减税

文化公司境外演出从境外取得的收入

特殊规定货物期货

有形动

缴纳增值税

银行销售金银兼营销售金银缴纳增值税死当销售、寄售代销

有形动

缴纳增值税

缝纫

提供加

工劳务

缴纳增值税

建筑企业使用附设工厂“自产”货

特殊的

混合销

缴纳增值税

电力过网费有形动

缴纳增值税

餐厅外卖有形动

缴纳增值税

矿产资源开采、洗选等劳务加工劳

缴纳增值税

资产重组既不缴纳增值也不缴纳营业税表三、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

销项税额销售额全部价款+价外费用

不属于价外费用项目

⑴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

⑵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指受托方)

⑶符合条件的“代垫”运费

⑷符合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行政事业性收费

⑸“代办”保险收的保险费,“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牌照费

【理解】合理的代收款项,确非企业收入,不作为价外费用

【注意】价外费用为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价税分离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17%)或(1+13%)

【注意】默认含税销售额:⑴零售价;⑵价外费用;⑶普通发票

组成计税价格

视同销售

⑴组成计税价格=成本× (1+成本利润率)

⑵组成计税价格=成本× (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

率)

【注意】先找本单位同期同类产品平均售价,没有,找其他单

位,还没有,组价(考试中注意审题切勿直接组价)

进口

⑴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⑵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特殊

包装物押金白酒、啤酒确认时点不同

折扣销售、销售折

让与销售退回

区分折扣发生的时点

以旧换新除金银首饰外不扣减旧货收购价格

以物易物双方都作购销处理

还本销售、直销、外币折算、余额计税

进项税额准予抵扣

凭票抵扣

增值税“专用”发票、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注意】购入自用的“两车一艇进项税额准予抵扣”

计算抵扣

购进免税农产品

公式: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买价×13%

【注意】此考点可与烟叶税结合

不得抵扣

⑴“外购”货物用于内部消费;⑵管理不善造成的“非正常损失”;⑶上述项目

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⑷抵扣凭证不符合规定;⑸按简易办法

征收;⑹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或销售额超过小规模标准未办理一般纳税

人认定手续;⑺接受的旅客运输服务

【注意】⑴⑵为考核重点

留抵税额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可在下一期继续抵扣

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最新

1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法的形式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3名仲裁员组成,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纠纷);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审 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年 特别(知道或应知道):1年(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最长(实际发生日):20年时效中止: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候,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事由消除后重新计算两审终审: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执行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搜查被执行人财产;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件制定的财物或票证;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定行为;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强制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迟延履行金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范围: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1.记账程序的核心是如何登记总分类账。 2.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3.法律事实=法律事件+法律行为=>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 4. 全国人大:宪法和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其他法律 国务院:行政法规 国务院所属部委:部门规章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性法规 地方人民政府:政府规章 5.仲裁适用于:合同纠纷和经济纠纷 适用仲裁,不适用于《仲裁法》:土地承包和劳动争议 仲裁不适用于:离婚、抚养、继承等和行政争议 仲裁需要有书面协议才能进行 仲裁的必要条件:有意思表示;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仲裁事项和仲裁委员会没有明确提出的,不进行仲裁补充,则仲裁协议视为无效 仲裁具有独立性,一裁终局 对仲裁协议有异议,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提出,以法院的裁决为准。 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中,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委员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不按照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仲裁基本原则:自愿原则;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独立仲裁原则 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笔录;仲裁员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仲裁庭由3名或者1名仲裁员组成。 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双方事先约定不开庭则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作出裁决 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仲裁庭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具有同等的效力。 仲裁判决书自作出之日生效;仲裁调解书自双方签收之日生效;行政复议书自送达之日生效 6.民事诉讼:财产纠纷和人身纠纷。 适用于《民事诉讼法》: a.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等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发生 的民事案件,如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案件、婚姻收养监护抚 养纠纷 b.经济法、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的争议,如劳动合同纠纷案件 c.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踪、死亡等非讼案件 d.按照督促程序解决的债务案件 e.按照公式催告程序解决的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绝密

第一章总论表一、法律关系 主体 (双)自然人自然人(中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自然人性质的特定主体机构、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政党和社会团体 国家 内容 权利 义务积极、消极 客体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道德产品 行为 人身 表二、法律事实 分类内容标准 事件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行为合法行为(等)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违法行为(等) 表三、法的形式 形式制定机关注意要点 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全国人大——基本 法律 人大常委会——其 他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规范性决议或者决定,与 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法 规 行政法规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 常委会 省;省会、特区、较大的市(1+3) 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行政规章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 地方政府 规章 地方人民政府 政府规章除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外,还不得与上级 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效力排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提示自治区法规、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也属于法的形式表四、法的分类

划分标准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创法成不成)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那(内)三小子根本太普通)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内容很诚实)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小三长的特别一般)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划分(祖国)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目的是为了开公司)公法和私法【记忆口诀】“小三(根据三种效力)长的特别一般(分成一般法和特别法)”。 表五、经济仲裁 适用范围适用“平等主体”“合同纠纷”“财产权益纠纷” 不适用《仲 裁法》 劳动争议、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人身) 原则自愿、公平、独立仲裁、一裁终局 仲裁委 员会 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无隶属关系

会计初级培训学校《经济法基础》学习方法及重点总结

《经济法基础》学习技巧及重点归纳|上虞上元会计初级培训班上虞上元会计初级职称培训中心|上虞会计培训学校 第一章总论 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 法的形式 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 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 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 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 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 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3名仲裁员组成,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 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纠纷);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审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年 特别(知道或应知道):1年(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最长(实际发生日):20年 时效中止: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 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候,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事由消除后重新计算 两审终审: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执行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搜查被执行人财产;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件制定的财物或票证;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定行为;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强制被执

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 法的形式 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 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 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 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 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 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3名仲裁员组成,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 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纠纷);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审 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年

初级经济法基础各章节知识点速记

初级经济法基础》考点速记 第一章总论 一、法律基础 ( 一) 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 二) 法的本质与特征 1. 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1) 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 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3) 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2. 法的特征 (1) 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 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 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利益导向性)。 (4) 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记忆口诀:说起法,找国家。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来保证; 本质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特征也为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益导向性、规范性。 ( 三) 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任何法律关系都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法律关系。 1. 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 (1) 公民(自然人) (2) 机构和组织(法人) (3) 国家 (4) 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2. 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与义务)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 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 (2) 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就是说,任何一方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 记忆口诀:权义不分家。 (3) 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3. 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法律关系客体又称权利客体或义务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 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 (1) 物,是指可为人们控制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①自然物:土地、森林; ②人造物:机器、建筑; ③货币和有价证券。 (2) 非物质财富 ①知识产品:著作、发明; ②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 (3) 行为 ①生产经营行为; ②经济管理行为; ③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 ④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4) 人身 记忆口诀:法律关系三要素,主“享、承” ,内“权、义”,客“对象”,三缺一均不可。( 主“享、承”是指: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为主体; 客“对象”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为客体; 内“权、义”是指:权利与义务为内容。) (四)法的形式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中的时间总结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中的时间总结 一、1日/24小时 (1)会计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 (2)吨税执照期满后24个小时不上下客货的船舶免征吨税。 二、2日/48小时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2)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应于2个工作日对开户银行报送的核准类账户的开户资料的合规性予以审核。 (3)备案类结算账户的变更和撤销应于2个工作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报备。 (4)银行在收到存款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申请后,对于符合销户条件的,应在2个工作日办理撤销手续。 三、3日 (1)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3日前请求延期开庭。 (2)存款人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自正式开立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方可使用该账户办理付款业务。 (2)托收承付的承付期“验单”付款为3天。 (2)汇票上未记载承兑日期的,应当以收到提示承兑的汇票之日起3日的最后一日为承兑日期。 (3)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的3日,依法向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提起普通诉讼)。 (4)人民法院决定受理公示催告申请,应当同时通知付款人及代理付款人停止支付,并自立案之日起3日发出公告。 (5)存款人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自正式开立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方可适用该账户办理付款业务。 (6)拒绝付款时,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应自收到委托收款及债务证明的次日起3日出具拒绝证明。以单位为付款人的,应在付款人接到通知日的次日起3日出具拒绝证明。 四、5日

(1)备案类结算账户符合开户条件的,银行应办理开户手续,并于开户之日起5个工作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备案。 (2)存款人更改名称,但不改变开户银行及账号的,应于5个工作日向开户银行提出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申请,并出具有关部门的证明文件。 (3)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住址以及其他开户资料发生变更时,应于5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开户银行并提供有关证明。 (4)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通知是否受理。 (5)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5日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在5日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 (7)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8)仲裁庭应当在开庭5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9)主管税务机关在5个工作日发给发票领购簿。 五、7日 (1)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在转让房地产合同签订的7日,到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2)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应当在次月的7日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3)行政复议机构应当自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7日,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 六、10日 (1)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10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2)托收承付的承付期“验货”付款为10天。 (3)支票的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0日提示付款。 (4)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 (5)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者见票后定期付款的票据,自到期日起10日向承兑人提示付款。

2018初级会计考试《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笔记整理版.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得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注意】本质与特征是一回事,无需特别区分。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事实概念: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分类标准: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类别: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一)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 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 【注意】法律事件的出现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二)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注意2】请大家重点掌握“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区分,并看清题目问法。 【注意3】法律行为的反向问法,例: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仲裁裁决 1.仲裁管辖权 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 2.仲裁庭的组成 仲裁庭由3名或者1名仲裁员组成。 (1)当事人约定由3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1名仲裁员,第3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3名仲裁员为首席仲裁员。 (2)当事人约定由1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应当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公平合理原则) 3.回避制度(公平合理原则)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4.仲裁应开庭但不公开(自愿原则)

2017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考点

2017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考点 学习不只是学习别人告诉我们的东西,还要在学习中创新,主动地去学习。以下是整理的2017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考点,欢迎来学习! 第三节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一、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为履行劳动义务,在法律规定的标准下,根据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规定提供劳动的时间,即劳动者在一昼夜或一周内从事生产或工作的时间,也就是劳动者每天应工作的时数或每周应工作的天数。 休息休假是指劳动者在任职期间,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间以外,不从事生产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休息时间和法定节假日。 6.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工资总额由六部分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二、劳动合同约定条款 (一)试用期 1.试用期期限的强制性规定。 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2.试用期工资的强制性规定。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3.试用期内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者有法律规定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服务期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对已经履行部分服务期限的,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在特定情形下,劳动者可以在服务期内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三)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初级经济法基础的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最终版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法的特征:(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利益导向性)。(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法律关系的主体:(1)公民(自然人)(2)机构和组织(法人)①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②各种企业事业组织;③各政党和事业团体。(3)国家(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法律关系的内容:(1)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2)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3)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法律关系的客体:(1)物①自然物:土地、森林②人造物:机器、建筑③货币和有价证券(2)非物质财富①知识产品:著作、发明②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3)行为①生产经营行为;②经济管理行为;③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保管合同中的保管行为); ④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建设工程合同中承包人完成的建设项目)。(4)人身 法律事实:1、法律事件:(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2、法律行为 法的形式: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1)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其他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行政法规(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国务院4、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5、自治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6、特别行政区的法7、行政规章(1)部门规章:国务院所属部委(2)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8、国际条约 法的分类:1、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习惯法)2、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3、根据法的内容:实体法和程序法4、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者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5、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和国内法【解释】《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成文法、普通法、程序法、一般法、国内法。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1、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即为法律体系。2、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仲裁的适用范围(1)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2)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①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②行政争议; ③劳动争议;④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仲裁的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2)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仲裁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完备的情况下,仲裁庭可以按照公平合理的一般原则来解决纠纷。(3)独立仲裁原则仲裁机构不依附于任何机关而独立存在,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4)一裁终局制度: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仲裁委员会:(1)仲裁委员会的独立性:仲

2019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2019 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知识点】: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 (一)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概念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依法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 劳动关系的特征: 1.劳动关系主体具有特定性。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2.劳动关系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法定性。当事人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不得违反强制性规定,否则无效。 3.劳动者在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的地位在发生变化。 (二)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国办院校的教职工比照《公务员法》执行。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执行。 后勤人员:机关车队、食堂、保洁等,都属于这个项。 3.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

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 定; 未作规定的,依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执行。【初级会计考试知识点】: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和原则 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二、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 ( 一) 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资格要求 1.劳动者需年满16 周岁(只有文艺、体育、特种工艺单位录用人员能够例外) ,有劳动权利水平和行为水平。 2.用人单位有用**** 利水平和行为水平。 (1)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能够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2)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能够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 二) 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义务 1.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 (1)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理应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2)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3)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初级经济法基础》快速记忆口诀53418

《初级经济法基础》快速记忆口诀、 需要押题题库可以找群主雨石购买押题押题押题 消费税~~~~三男三女去开车 三男:烟、酒及酒精、鞭炮焰火 三女: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去开车:小汽车、摩托车、汽车轮胎、汽油柴油 记入管理费的四个税金~~~~等我们有钱了,我们就可以有房有车有地有花 有房:房产税 有车:车船使用税 有地:土地使用税 有花:印花税 可抵扣的三个不同的税率 运费:7%,废旧物资:10%,向农业生产者购入的免税农产品13% 今日好运气(7) 出门拾(10)废品 拾了13个农产品 所得税里面,关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比例是:1500万及以下5%。,1500万以上3%。 顺口溜:下午(5%。)上山(3%。)当招待1500净收入 汇票的绝对应记载事项为:(1)表明“汇票”的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名称;(5)收款人名称;(6)出票日期;(7)出票人签章。 在记忆过程中,我老是记错。后自己总结了一句话,再也没忘过。现贴出与大家一起分享:

出棋(出票日期)出章(出票人签章)作表样(表明“汇票”的字样);收付(收、付款人名称)金额(确定的金额)无所谓(无条件支付的委托)个人所税率中无论是九级还是五级 这样说吧,所有的税率 我就是曾经记过一次,之后再没有查过书 从不相信有天才,但是方法却是关健 很多人头疼九级,五级 但是我却从没有翻书查看过那东西 你可以用以下的方法: 你打开九级表, 虽然很多数字,却极有规律 你千万不要横着一项一项背 如果这样你肯定很费精力 你纵列来看,则极有规律 你现在开始用我的方法试一下 三分钟后你问一下自己记住没有,这个东西还难吗 现在开始了~~~~~ 你纵着来看,第一纵列这样记: 5 2 5 2 4 6 8 10 10以上 第二列,这样记: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法的本质与特征: (1)本质:统治阶级+国家意志 (2)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规范性、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2、法律关系主体: (1)自然人: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2)组织:法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非法人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3)国家 3、法律关系内容: (1)权利 (2)义务:积极、消极 4、法律关系客体: (1)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人身人格 (2)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荣誉产品 (3)行为: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5、行为能力: (1)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精神状态 (2)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8周岁(<8)“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包括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8≤X<18)“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4)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8周岁(≥18) 6、法律关系客体的适用范围:(1)物(2)行为(3)人格利益(4)智力成果 7、法律事实: (1)事件:A: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B: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2)行为:(表现形式)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几方表意)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特定形式)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主体参与)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8、法的形式:宪法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9、适用法的效力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10、法的形式: (1)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 (3)法规: A: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 B: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条例(4)规章: A: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无“上位法”依据,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自身的权力或者减少自身的法定职责××办法××条例实施细则 B: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地方××办法 11、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根本法和普通法; 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实体法和程序法;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一般法和特别法; 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划分:国际法和国内法; 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公法和私法。 12、行政诉讼管辖一般由什么法院管辖:一般由基层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13、行政诉讼判决生效规定:一审判决——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不上诉一审裁定——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不上诉 14、民事诉讼时效: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3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权利被侵害”之日起20年

2020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117个核心考点

2020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117个核心考点 1、法的本质与特征: 1.本质:统治阶级+ 国家意志 2.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规范性、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2、法律关系主体: 1.自然人: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2.组织:法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非法人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 3.国家 3、法律关系内容: 1.权利 2.义务:积极、消极 4、法律关系客体: 1.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人身人格 2.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荣誉产品 3.行为: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行为能力:5. 1.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精神状态 2.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8周岁(<8)“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包括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8≤X<18)“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4.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8周岁(≥18) 6、法律关系客体的适用范围: 1.物 2.行为 3.人格利益 4.智力成果 7、法律事实: 1.事件:A: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B: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2.行为: (表现形式)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几方表意)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特定形式)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主体参与)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8、法的形式: 宪法 法律 法规: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规章:部门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 9、适用法的效力原则: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新法优于旧法 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殊规定不一致 10、法的形式: 1.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 3.法规: A: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 B: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条例 无“上位法”依据,不得设定国务院各部委部门规章A: 规章:4. 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自身的权力或者减少自身的法定职责××办法××条例实施细则B: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地方××办法 11、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根本法和普通法 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实体法和程序法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一般法和特别法 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划分:国际法和国内法 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公法和私法 12、民事行为能力划分:

初级经济法基础各章节知识点

《初级经济法基础》考点速记 第一章总论 一、法律基础 (一)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2.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利益导向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记忆口诀:说起法,找国家。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来保证;本质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特征也为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益导向性、规范性。 (三)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任何法律关系都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 (1)公民(自然人) (2)机构和组织(法人) (3)国家 (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2.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与义务)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2)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就是说,任何一方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 记忆口诀:权义不分家。 (3)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3.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象对) 法律关系客体又称权利客体或义务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 (1)物,是指可为人们控制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初级经济法基础公式汇总

初级经济法基础公式汇 总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初级经济法基础》考试涉及公式汇总 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33%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制造业: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商业: 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经济法基础知识

经济法基础知识 本章考情分析 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平均分值为4分,2003年的分值为5分,题型主要为客观题,其中2001年第2个综合题有3分的考点来自本章的"表见代理"。 本章于2000年进行了重大调整,增加了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等重要内容;2003年指定教材对"经济法的形式"、"法律行为的分类"等内容进行了小幅调整;2004年指定教材对第一节"本书的基本体系"部分进行了调整,但不属于考试内容。 复习本章时,考生应特别注意代理(表见代理)、诉讼时效等内容在《合同法》、《担保法》综合题中的应用。 本章考点精析 本章的主要考点包括:(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2)无效民事行为的界定;(3)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特征;(4)代理的特征和适用范围;(5)委托代理中授权不明的责任界定;(6)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7)表见代理;(8)诉讼时效期间;(9)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10)仲裁和诉讼。 一、经济法律关系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1)只有具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当事人,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未取得主体资格的组织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不能从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受法律保护。但是,依法成立的主体也只能在法律规定或者认可的范围内参加经济法律关系,超越法律规定或者认可范围的,(2004年调整)则不具有参加"相应"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例题】未取得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的组织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不能从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受法律保护。()(2003年) 【答案】√ 【解析】只有具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当事人,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 (2)独立性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即使是国家机关代表国家参加经济管理、经济协调法律关系,也不是以国家的名义,而是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进行经济法律行为。 【例题】国家机关作为经济法的经济管理主体,在代表国家参与经济管理、经济协调法律关系时,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经济法律行为的。() 【答案】× 【解析】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即使是国家机关代表国家参加经济管理、经济协调法律关系,也不是以国家的名义,而是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进行经济法律行为。 (3)主体资格的取得方式(97年多选题) ①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国家各级权力机关批准成立; ②依照法律和法规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批准成立; ③依照法律、法规或者章程由经济组织自身批准成立; ④依照法律、法规由经济法主体自己向国家机关申请并经核准登记而成立; ⑤由法律、法规直接赋予一定身份而成立。 【例题】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可以采用下列方式确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