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大纲

《×××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大纲

《×××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大纲
《×××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大纲

《********企业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

编制大纲

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

《******企业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

编制工作大纲实例(计划进度安排省略)

(××企业(电厂)水源地为××河谷平原,傍河取水)

参照水利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中有关《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内容,制定《******企业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编制工作大纲。根据建设项目规模和取水水源类型不同,同时考虑早期已有的观测资料、勘探评价成果以及本项目合同中将开展的工作内容进行水资源论证工作。

一、总论

1、建设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阐述建设项目的由来、实施建设项目的目的以及项目实施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2、建设项目的依据

简述建设项目实施的政策、法律、法规依据和行业规定。

3、建设项目选址情况及有关部门审查意见

简述建设项目选址情况、有关部门的审查及审批意见。

4、建设项目建议书中提出的取水水源情况与取水点位置分布情况

简述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水、深层或浅层地下水及其他取水水源情况以及取水点位置分布情况。

5、论证委托书或合同、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简述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合同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性质、技术条件、履行合同能力等情况。

二、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

简述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

2、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简述建设项目工程选址地点、所在行政区域、地理位置、实施项目所占土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等。

3、建设规模及分期实施意见

简述建设项目工程规模情况、项目工程分期实施的时间及工程安排意见。

4、建设项目单位职工人数与生活区建设情况

简述建设项目实施后的企业(电厂)职工人数、生活区布局及生

活设施建设情况。

5、主要产品及用水工艺情况

简述企业(电厂)主要生产产品、生产规模、工艺技术状况、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各个生产工艺的用水情况。

6、建设项目对用水水量及水质的要求

简述企业(电厂)生产、生活用水对区域水源地的供水水量以及供水水质的要求。

7、建设项目取水地点、水源类型、取水口设置情况

简述企业(电厂)取水水源地地点、水源类型、取水口设置情况。

8、建设项目废污水排放及排污口设置情况

简述企业(电厂)生产、生活废污水排放量、排污口设置情况以及生产、生活废污水排放对其排污河段的水环境影响状况。

三、区域地理、经济与水资源状况

1、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

⑴、地形、地貌特点

简述区域地形特点、地貌基本类型、特点及分布。重点叙述河谷地貌类型、特点和分布情况。

⑵、河流水系

简述河流基本情况。

⑶、水文气象

简述降水、气温、日照、蒸发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⑷、社会经济情况

简述区域人口、耕地、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⑴、地质概况

叙述主要地质构造及分布概况;叙述主要地层岩性及分布概况。

⑵、水文地质条件

描述区域地下水类型、赋存条件及分布情况、浅层地下水含水层组、富水性划分及分布状况、赋水性分区及特点。

3、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⑴、降水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⑵、地表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⑶、地下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⑷、水资源总量情况

四、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远景需水量预测

1、现状供水工程系统、供用水情况及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⑴、供水工程系统

简述蓄水工程(大、中型水库)情况及其利用和存在问题。

简述引水工程(引水渠道)情况。

简述农田灌溉工程(渠灌和井灌)分布情况。

简述城市供水工程(自来水厂和自备井)数量、取水水源及分布

情况。

简述农村、乡镇生活及乡镇工业用水情况。

⑵、供用水情况:

简述供水情况:地表水分蓄、引、提,地下水分浅层和深层进行叙述。

简述用水情况:分别以区域(分城市、县城和农村)和行业(分工业、农业和生活)进行分析。

⑶、水资源利用程度分析

以地表水控制利用率、浅层地下水开采率和水资源总量消耗率进行分析;并进行河谷现状供水工程系统、供用水情况及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2、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⑴、供水工程布局和应、利用的合理性及存在问题

叙述蓄水工程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蓄水工程的调度是否考虑水资源的应用、是否达到以丰补歉作用)以及引水工程水利用效率问题等。

⑵、现状用水的合理性及问题

简述用水是否考虑多水源供水,是否考虑多水源联合调度运用,是否考虑先应用难控制、易更新的水源等。

⑶、用水指标的合理性及存在问题

简述用水指标(含重复利用率)的合理性及与省内外比较、存在问题。

⑷、废水处理、排放及水污染问题

叙述废水处理、排放及水污染问题。

3、远景需水量预测

⑴、预测水平年确定(根据建设项目建成投产运行时间,确定规

划水平年)。

⑵、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⑶、用水指标分析及预测。

⑷、需水量及需水过程预测。

⑸、规划水平年论证区社会经济各部门需水量及需水过程(主要

是地表水需水量)预测,取水水源地上游河流来水量计算。

⑹、水源地区域规划水平年论证区社会经济各部门需水量及需水

过程预测。

五、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1、地表水源论证

(1)地表水实测资料系列情况和计算分析说明

分析说明资料来源、采用情况,地表水实测系列精度可靠性和资料的影响条件分析;说明地表水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分析阐述它对水源地供水的作用和水力联系。

(2)分析区域不同保证率的来水量、可供水量及取水可靠程度

通过计算分析,阐述水源地上游河流不同保证率来水量,分析阐述影响来水量的主要因素及变化趋势;论证区域引用水量和区域可供水量

及可靠程度。

(3)分析论证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对该建设项目取水的影响。

分析阐述水源地上游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大型水库蓄水调节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水库供水和引、提水情况),工程调节后的下泄水量过程,以及对该建设项目取水的影响分析。

(4)地表水水质现状分析

阐述地表水水质现状、河流分布情况以及污染源分析。

1)现状水质评价:叙述地表水各河段地表水质类别(物理性质和水化学特性)。水资源质量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来水河流水资源质量和污染状况进行评价。

⑵、水质动态变化状况分析:评价分析水源地所选河流上、下断

面的主要污染因子、浓度及超标情况。

⑶、水污染源分析:综合历次监测结果分析河流污染的演变趋势。

2、地下水源论证

(1)水源地含水层特征、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及地下水动态变化动态特征

分析描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规律及合理确定地下水计算参数。主要计算参数有:降水入渗系数、含水层给水度、渗透系数、灌溉入渗补给系数等,对这些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取值大小分别进行描述和论证,并分析阐述水源地地下水以下各项补给、排泄量:

①降水入渗补给量

②灌溉入渗补给量

③山前侧渗补给量

④侧向流入量

⑤开采量

⑥潜水蒸发量

⑦侧向流出量

⑧地下水动态变化动态特征

(2)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及取水可靠性分析

①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

②地表水激发补给量(傍河取水)

激发补给量主要是指水源地傍河取水后,在开采条件下获得取水河段补给地下水的河水渗漏量。

③地下水可开采量

采用系数法,结合水源地群井抽水试验分析成果,分析评价各计算分区及全区不同保证率的地下水可开采量。

a、区域地下水补排平衡分析:通过对不同保证率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的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各计算分区及全区的水量平衡情况,论证水源地取水的可能性。

b、水源地群抽试验结果分析:通过对水源地群抽试验的观测结果进行分析,论证水源地取水的可靠性。

c、水源地数值法模拟分析:通过数值法模拟,分析论证水源地取

水的可靠性程度。

(3)、水源地取水量及取水层位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①、对周边农业、工业、生活用水需求的影响分析

分析水源地取水后,将会对当地工农业生产用水及居民生活用水产生的影响程度。

②、对环境地质影响分析

分析预测水源地取水后的地下水位变化趋势,阐述其影响程度。

(4)、取水井布设合理性及可能受到的影响分析

①、取水井布设合理性分析

根据抽水试验分析成果,各取水井之间是否相互干扰及干扰程度,论证取水井布设的合理性;根据水源地与河流的补排关系,分析水井布设的合理性。

②、取水井布设可能受到的影响分析

分析当地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开采对水源地取水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上游河道来水水量与水质的变化对水源地取水可能造成的影响。

(5)、地下水水质状况分析

阐述地下水水质现状和受地表污染的影响程度、分布情况,以及区域分布特征。选择部分开采井(已取样化验分析的) 水质成果与最近年份水质评价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水质动态变化状况。

六、建设项目用水量合理性分析

(一般分为:1、已建工程项目――运行指标(评价现有工程有无节水潜力等);2、规划工程项目――设计指标(评价工程设计是否采用先进节水工艺、节水技术等))。

以最近年份业主单位提交的《×××企业水务管理研究工作报告》或《×××企业水平衡测试分析报告》为基础,进行适当调查,分析企业用水量的合理性。

1、企业用水现状和用水结构

(1)用水现状(各个生产环节取用水量)

(2)用水结构(各个生产环节取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百分比)

2、企业用水过程

(1)生产用水

(2)生活用水

3、水平衡分析

(1)水平衡测试依据

(2)水平衡测试项目和内容

(3)测试条件、手段和方法

4、用水量合理性综合评价

(1)综合结论(得出已建、规划工程是否为节水型工程)

分别阐述企业:1)用水系统设计;2)评价企业用水指标(单位产值耗水率、单位产品耗水率、水重复利用率、新水利用率、新水损失率、循环水排放率等;环保设施运行和外排废水情况等)。但不同企

业有不同的用水指标。

(2)存在问题

分别阐述企业:1)用水方面;2)循环水利用方面;3)污水排放及处理回用方面;4)设备取、排水点布局方面,等等。

5、产品用水定额、生活区生活用水定额及用水水平分析

(1)用水指标

(2)用水定额合理性分析

6、节水和废水再利用分析

⑴、节水潜力及措施

分别阐述电厂节水潜力和节水措施。包括:1)加强用水管理,减少废水排放量。2)进行必要的设备安装和改造。

(2)废水利用可行性分析

1)废水利用潜力

2)废水处理再利用措施

(3)节水和废水再利用效果

七、建设项目退水情况及其对水环境影响分析

1、退水系统及其组成情况分析

叙述生产过程中排放或渗漏的各种废水、使用的冷却水、洗涤水或其它废水;工程建设同时采用的节水减污工程措施建设;叙述排污口、排污管道的位置;叙述不同类别废污水的退水情况、废污水的利用情况、处理情况及处理排放情况。

2、污染物排放方式及时间分析

叙述废污水的排放方式及排放时间。

3、污染物排放浓度、总量及达标情况分析

对排放的废污水进行水质评价,分析阐述主要污染因子、有害物质、污染程度、污染物总量及其废污水达标情况分析。

4、废污水排放对附近河段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论述受纳水体水质现状及规划的水环境功能区划、废污水排放对附近河段环境的影响。

5、论证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根据废污水排放的不同用途、所排放的废污水量、水质、主要污染因子、污染物浓度、受纳废污水体现状,论述工程项目建设污水排放标准与规划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比较境况,并结合厂址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综合分析论证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

6、分析退水有无热污染现象

八、建设项目对水资源状况及其他取水户的影响分析

1、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对区域水资源状况影响

分析企业所选水源地集中开采地下水后,由于水量增加所形成的区域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影响范围、面积、最大变幅,造成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变化情况;分析下游河流河川径流的影响;分析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及排污河段地表水水质的污染情况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程度等。

2、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对其他用户的影响

在电厂运行情况下,集中开采地下水后对水源地邻近地区的乡镇企业、工业用水、农村人畜用水及农田井灌的影响,以及对下游区和周边区工业、生活用水的影响。分析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变化对其它用水户的影响。

九、影响其他用水户权益的补偿方案

1、周边地区及有关单位对本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的意见分析

调研周边地区政府及主要有关单位(用水户)对企业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的意见和要求,在分析其合理性的基础上,综合估算因水量或水质变化而给其他用水户造成的经济损失。

2、制定对其他用水户影响的补偿方案

根据周边地区政府及主要有关单位(用水户)因受企业取水和退水的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对用水户提出相应的经济方面的或其他方面的补偿方案。

十、水资源保护措施(主要针对企业本身,也可是全区域)

根据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提出水资源量、质保护措施。

1、法律、法规措施

制定区域的水量、水质保护政策及法规,优化产业结构、防止水污染措施。

2、工程措施

提高地表水利用程度,强化节约用水,加强节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3、管理措施

制订科学的优化调度方案,强化用水管理,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和水质监测。

十一、水资源论证结论及建议

1、本建设项目取水的合理性分析

根据区域水资源论证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预测和企业用、耗、排水现状及企业节水潜力分析,对企业取、用水的合理性作出结论。

2、取水水源量、质的可靠性及允许取水量意见

根据水源地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和转化关系、河流地表水“激发“水量、地下水补排计算分析,以及地表、地下水水质监测评价结论,阐述企业规划工程取水水量、水质的可靠性,并提出允许取水量建议和意见。

3、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本项目建设对区域水资源状况、水环境状况、周边用水户权益影响等结论性意见和采取的补偿方案及保护水资源措施。

4、对今后本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根据区域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和水源地动态模拟预测,提出企业所在区域未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管理保护的建设性意见。

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

小型河道综合治理设计方案

日照岚山 黄墩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实施方案 山东新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九年一月 董事长:刁锋 项目负责人:陈克森、崔振才 技术负责人:冷爱国、甄红锋 报告编写人:冷爱国、张云清 主要设计人员: 水利水文计算:崔振才、肖汉 建筑物设计:冷爱国、张云清、刘昌礼、吕贵梅、张宁经济评价:陈克森、肖汉、丁健全 估算编制:张云清、刘祥柱

目录 一、综合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工程建设缘由...................................................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工程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工程量及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基本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自然地理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地形地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水文气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社会经济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水文水利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设计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设计洪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工程地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区域地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河道工程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库下闸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报告

******水库扩建工程 下闸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报告 ***市***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十月

批准:*** 审定:** 编写:*** 编制单位:***市***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位臵 ******水库扩建工程位于***镇***村,坝址距***城约10.00km。 1.2、立项、初设文件批复 20**年5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水库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农[20**]**号)予以批准立项,工程估算投资13909.00万元(其中征地移民费3512.00万元)。 20**年6月,四川院编制完成了《***市******水库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年8月,***水务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审批***水库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请示》(*水务文[20**]108号、璧发改项目…20**?2号)分别上报***市水利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年9月,***市水利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水库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水许可[20**]**号)予以批复,主要批复意见为同意扩建后的***水库为Ⅲ等中型工程,总库容1145.00万m3。初设批复概算总投资13612.00万元(含征地移民费3676.21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补助资金6806万元,市、县及项目法人自筹资金6806万元,总工期24个月。 1.3、工程建设任务及主要特征指标 ******水库扩建工程建设任务是:将***水库扩建为Ⅲ等中型水利工程,发挥以城市防洪为主,兼有城乡供水、农业灌溉和农村人畜供水等综合效益。

西双湖蓄水安全鉴定监理自检报告

西双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蓄水安全鉴定 监理自检报告 江苏河海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东海县西双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监理部 2019 年 9 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监理规划 三、监理过程 (一)质量控制 (二)投资控制 (三)进度控制 (四)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五)合同管理与信息管理 四、监理效果 (一)工程质量 (二)工程进度 (三)工程投资 (四)工程安全 五、工程评价 六、经验与建议 七、附件 附件1、监理机构主要人员情况表 附件2、工程建设监理大事记 附件3、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汇总表 附件4、原材料检测统计表

东海县西双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蓄水安全鉴定监理自检报告 江苏河海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东海县西双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监理部 (2019年9月) 一工程概况 (一)基本概况 西双湖水库兴建于1958年3月,1960年6月建成蓄水。集水面积22.3km2,总库容1760万m3,其中防洪库容625万m3,兴利库容1211万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城镇工业和民用供水为主,结合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工程规模及建设标准:该水库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相应的设计水位为32.19m(废黄河高程系,下同),校核水位为32.75m。(二)主要建设内容 ①主坝坝身局部复土结合防汛路加高,局部坝身灌粘土浆,局部坝基灌水泥浆进行防滲处理,护坡整修及新建,坝后反滤体拆建及新建,新建坝顶防汛路及坝后排水设施。 ②南泄洪闸原位拆建,东泄洪闸原位拆建,南泄洪闸穿过铁路部分护砌; ③3号涵洞原位拆建重建,4号涵洞原位拆建重建。 ④原进库桥过水能力不够,新建一座进库桥。

最新版河道清淤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河道清淤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 工程概况 本次治理范围自淮河路至保丰河,河道总长3.8km,设计河道底部宽度12~25m,设计河底高程为24.05~24.40,河道常水位27.50,排涝水位28.48~28.32,河底淤泥量约为86799m3。**河平面位置如图1.1所示。 图1.1 **河平面图 现状**河人民路至一道河路河道景观已完成,泉河至人民路、一道河路至淮河路段已有设计方案。保丰河至五道河段位于规划城区范围外,现状两岸为农田,由于倾倒大量建筑、生活垃圾,致使河道严重堵塞,过水断面锐减,严重影响城市汛期排涝。并且由于**河常年收纳周边污水,且河内生态环境破坏,无法自净消解,因此,现状**河河道过水断面狭小,河底污泥淤积严重,水中浮萍、杂草疯长、溶氧减少、鱼虾锐减、蚊虫滋生、水质变坏、恶臭扑鼻,市民怨声载道。详见图1.2**河现状图。

因此,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及招标文件相关要求,针对**河河道进行清淤拓宽、岸坡防护及景观绿化,彻底消除河道内源污染,净化水质,消除黑臭,并提高城市汛期排涝能力,防止出现城市内涝。

图1.2 **河现状图 2 编制依据 (1)阜阳市城区水系综合整治(含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标段二)招标文件 (2)阜阳市城区水系综合整治(含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标段二)投标文件 (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D252-2017); (4)《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1);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8)阜阳水系初设报告报批稿 3 施工总体布置 3.1施工总布置原则 工程总布置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 **河河道疏浚拓宽工程为线性工程,工程施工区位于阜阳市郊区施工环境较好。经过踏勘**河K4+057.6~K3+357段东岸红线范围内已拆迁完毕,空地面积大约5万㎡,可用于布置淤泥晾晒场。 晒干淤泥可用于填补红线范围内低洼处,部分淤泥可用于深埋换填绿化种植土,其余按照招标初设方案外运至泉河、颍河防洪堤范围内。

水库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xx县x水库工程 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述 (1) 1.2规划设计过程 (2) 1.3工程建设概况及蓄水前工程形象面貌 (2) 1.4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监理工作概况 (3) 1.5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概况 (5) 1.6工程特性表 (6) 2 工程等级与设计标准 (8) 2.1工程等级与设计洪水标准 (8) 2.2水文计算 (8) 2.3水库泥沙 (9) 2.4特征水位及工程防洪能力复核 (10) 2.5抗震设计标准 (12) 2.6评价意见与建议 (12) 3 工程地质 (14) 3.1区域构造稳定与地震 (14) 3.2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14) 3.3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16) 3.4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18) 3.5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 (19) 3.6输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20) 3.7天然建筑材料 (21) 3.8评价意见与建议 (21)

4 枢纽布置及水力设计 (23) 4.1枢纽布置 (23) 4.2溢洪道水力设计 (25) 4.3竖井进水口水力设计 (31) 4.4评价意见与建议 (32) 5 均质土坝设计与施工 (34) 5.1坝体布置与设计 (34) 5.2坝体填筑及质量 (41) 5.3评价意见与建议 (43) 6 泄水及引水建筑物结构设计 (44) 6.1结构设计概述 (44) 6.2溢洪道结构设计 (44) 6.3竖井进水口结构设计 (51) 6.4评价意见与建议 (53) 7 开挖与地基处理 (54) 7.1建基面基本情况及评价 (54) 7.2坝基开挖与处理 (54) 7.3溢洪道开挖与处理 (58) 7.4输水建筑物开挖与处理 (58) 7.5评价意见与建议 (59) 8 混凝土工程 (60) 8.1混凝土设计指标 (60) 8.2混凝土原材料 (60) 8.3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65) 8.4混凝土施工 (66) 8.5混凝土施工质量 (67) 8.6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处理 (67) 8.7评价意见与建议 (68)

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1) 一、项目概况 (1) 二、项目任务 (1) 三、项目规模 (1) 四、设计依据 (1) 五、设计原则 (2) 第二章技术分析 (2) 一、物理法 (2) 二、化学法 (4) 三、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4) 四、最终技术方案 (8) 第三章方案设计 (8) 一、设计水量 (8) 二、设计水质特征 (9) 三、治理目标 (9) 四、实施阶段 (9) 五、实施路线 (9) 六、方案设计 (10) 第四章投资运营费用估算及维护 (16) 一、投资估算 (16) 二、运营费用 (17) 三、系统维护 (18)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项目概况 城市河流是城市景观中一个流动的、与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紧密联系,且相对开放的复杂生态系统。河流对外源污染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恢复能力,然而城市河流由于沿岸居民数量众多,居民的生产生活对城市河流造成巨大影响,致使城市河流生态功能在不断退化和丧失,出现黑臭、蚊虫滋生,不仅丧失了作为城市景观的功能,反而成为城市负担:干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影响城市声誉。 根据“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的治理思路,在恢复河道原有自然功能的同时满足居民活动需求队河道进行治理规划和设计。 二、项目任务 本项目涉及35000m3河道水体的治理和维护,主要任务对受污染水体进行污染物消减和生态自净功能恢复。去除水体中的氨氮、BOD等污染物,提高水体含氧量和透明度。建立河道稳定生态系统,恢复水体生态链,实现水体自净,维护水体水质。 三、项目规模 本项目设计规模35000立方,河道长约700m,河宽25m,平均水深约1.95m。根据现有水体的污染现状,对水体进行水质治理和生态维护。 四、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 3、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十一五”专项规划;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编写大纲

附件: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编写大纲 1 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概况 1.1任务和鉴定范围 1.2基本要求 1.3主要内容 2工程基本情况 2.1工程概况 2.2工程设计与审批过程 2.3项目法人、监理、设计、施工、运行及质量监督 单位 2.4工程建设过程及当前形象 2.5下闸蓄水前应达到的工程形象要求 3工程防洪与度汛 3.1设计洪水复核 3.2工程防洪能力 3.3导流洞(孔)封堵方案及施工 3.4导流洞(孔)封堵后次年工程度汛要求及工程进

度安排 3.5导流洞(孔)封堵与下游用水要求 3.6水库蓄水安排 3.7水库调度运行方案及操作运用方式 3.8工程防洪安全评价 4枢纽工程地质 4.1区域构造条件 4.2地形地质条件 4.3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库渗漏 4.4枢纽区综合地质条件评价 5单位工程安全鉴定意见 5.1挡水建筑物(包括:工程地质及开挖后的工程地 质条件变化、设计及设计变更、施工质量及施工 缺陷处理、施工期安全监测的评价意见、存在问 题及建议) 5.2泄(溢)洪、冲沙、放空及消能建筑物(包括: 工程地质及开挖后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化、设计及 设计变更、水工模型试验、施工质量及施工缺陷 处理、金属结构及电源、施工期安全监测的评价

意见、存在问题及建议) 5.3影响工程安全的边坡、引水建筑物的进水口及防 护工程(包括:工程地质、设计、施工质量、施 工期安全监测、评价意见、存在问题及建议)5.4与蓄水有关的发电引水系统(包括:工程地质及 开挖的工程地质条件、设计及设计变更、施工质 量及施工缺陷处理、施工期安全监测、金属结构 及电源、评价意见、存在问题及建议) 5.5下闸蓄水对环境的影响及下游用水的要求 6特殊工程问题安全鉴定意见 7蓄水安全鉴定意见 7.1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及设计洪水标准 7.2区域构造稳定和枢纽工程地质 7.3挡水建筑物 7.4泄(溢)洪、排沙、放空、引水及消能建筑物7.5边坡稳定 7.6金属结构 7.7安全监测 7.8下闸蓄水方案及工程安全度汛

小型河道治理设计方案

小型河道治理设计方案书 一、方案说明; 本治理工程该治理区位于xxx水中下游,其工程主要任务包括:(1)新建护岸7.129km;(2)河道清障8个区段,清障总长度2.49km,共41243m3;(3)改造加固灌溉引水坝3处、溢洪堰1处。该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由xx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并报省水利厅审查通过。 本次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按照已经审批通过的总体设计规模和大的设计方案不变,只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作一些变动:(1)对局部堤线线形进行优化和微调,使线形更加平顺美观;(2)对部分护岸基础深度进行优化,适当调整基础深度和宽度;(3)对浆砌石结构作进一步的优化,尽量减少断面尺寸,减少工程量和降低工程造价;(4)完善施工图绘制,包括各种主要建筑物平面布置图、纵横剖面图、配筋图、细部大样图等;(5)进一步分析土石方开挖和利用的关系,减少弃渣量外运及外运的距离,以便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目的;(6)进一步复核工程量,严格按工程预算编制原则、办法和有关定额进行工程投资的编制;(7)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工程施工顺序和互相协调关系,加快工程进度,以便工程能尽快实施完成。 二、图纸; 施工图图纸主要包括总体平面布置图、结构平面布置图、纵横剖面图、配筋图、细部大样图、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图、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施工总进度横道图等,均严格按有关设计标准和制图标准进行,保证设计深度能满足施工要求。

三、施工图设计大纲; 1、项目概况、设计范围 本次治理工程位于xxxxx,都庞岭北麓,距零陵城区12.5千米处。东临xx 水,与xxxx隔江相望,南接xxxx,西与xxx毗邻,北与xx接壤。辖x个村,总面积xxx平方公里,耕地xxxx公顷,xxx户,xxxx人。 该治理区位于x水中下游,沿河两岸人口相对较集中,两岸多为农田,局部为旱地和草地。工程区范围内属x水冲积堆积一级阶地,地势较平坦,x水大多为天然河岸,两岸河堤主要为粘土、粉砂及卵石构成,稳定性较差,汛期当冲段易产生坍塌,治理河段全线形成封闭防护圈难度较大,且受计划资金的限制,本次治理的重点应以护岸为主,其主要针对已发生崩岸的河岸、河弯凹岸、岸坡陡而土质差的不稳定河岸和需要平整减糙零乱的河岸进行护岸;对阻洪严重的河坝改造成闸坝;对局部河道进行疏挖清障;对于碍洪的狭窄河段和严重阻水的跨河建筑物,应予扩卡。通过以上工程措施,增强河道行洪能力,提高两岸防洪标准,增强治理区域防洪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其工程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已发生崩岸的河岸、河弯凹岸、岸坡陡而土质差的不稳定河岸和需要平整减糙零乱的河岸进行护岸; (2)对土石泥砂淤积较严重的河段进行疏浚处理; (3)对河道断面较窄的河段进行扩宽处理; (4)对阻洪严重的河坝改造成闸坝及对冲刷破坏严重的河坝进行加固改造等。 2、施工图设计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 (1)设计工作 本次招标项目的工程设计将依据省水利厅批复的初步设计,根据《治理工程

蓄水安全鉴定监理自检报告

1、概况 1、1工程概述 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甘肃省临潭与卓尼两县交界处,黄河支流洮河中游的九甸峡谷进口段,从坝址经由对外公路——峡城——会川——临洮——至兰州市全长约190km,交通便利。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引水发电隧洞、地面式发电厂房及引洮供水工程取水口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高程为2202m ,总库容9.94亿m3,属完全年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容量300MW(3×100MW),年发电量10亿kW.h,为Ⅱ等大(2)型水利水电工程;主体建筑物有: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左岸1#、2#溢洪洞、右岸泄洪洞、引洮供水工程总干渠进水口、引水发电洞及发电厂房建筑物。 (1)九甸峡水利枢纽左岸1#、2#溢洪洞布置在左岸,由引水渠、工作闸室及洞身泄槽组成。两条溢洪洞轴线平行,洞中心距30m,进口位于九甸峡峡口左岸山坳中,距坝轴线为550m,出口位于大坝左岸下游瓦力沟沟口,距坝轴线约250m,采用无压洞设计。1#溢洪洞引水渠段长23.8m,渠底宽12m,底板高程为2183.0m;工作闸室长28m,设有弧形闸门,堰顶高程为2188m;洞身泄槽段全长742m,隧洞断面形式为圆拱直墙型,宽9m,高13.7m,纵坡i=0.0437;出口挑流鼻坎高程为2132.285m,调角19.5℃。.2#溢洪相对1#溢洪洞洞进口位置上移40m左右,闸室长28m,洞身总长797m,纵坡i=0.0276,断面及衬砌与1#溢洪洞基本相同。 (2)引洮供水工程总干渠进水口1#隧洞取水口布置于枢纽坝轴线上游库区右岸,为岸边塔式布置,底板高程为2162.00m,孔口尺寸为4.0×5.0m(两

孔),闸室段总长47.25m;闸室后接1#隧洞,全长3000.75m,横断面型式为圆形D=5.0m,设计引水流量 32m3/s,加大36 m3/s。 1、2合同 工程由甘肃省水利水电设计研究院设计。左岸1#、2#溢洪洞由中铁十八局承建,进水口及1#隧洞进口段土建工程由中地公司北京分公司承建。两标段由甘肃引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九甸峡水利枢纽监理部监理。左岸溢洪洞监理服务期为2005年4月至2007年5月底,进水口及1#隧洞进口段土建工程监理服务期为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底。 (1)左岸1#、2#溢洪洞工程自2005年3月全面开工至2007年5月底完工(26个月)1#、2#溢洪洞布置在左岸,由引水渠、工作闸室及洞身泄槽组成。两条溢洪洞轴线平行,洞中心距30m,进口位于九甸峡峡口左岸山坳中,距坝轴线为550m,出口位于大坝左岸下游瓦力沟沟口,距坝轴线约250m,采用无压洞设计。1#溢洪洞引水渠段长23.8m,渠底宽12m,底高程2183.0m;工作闸室长28m,设有弧形闸门,堰顶高程2188m;洞身泄槽段长742m,隧洞断面为圆拱直墙型,宽9m,高13.7m,纵坡i=0.0437;出口挑流鼻坎高程为2132.285m,调角19.5℃,2#溢洪洞相对1#溢洪洞进口位置上移40m左右,闸室长28m,洞身总长797m,纵坡i=0.0276,断面及衬砌与1#溢洪洞基本相同。 (2)进水口及1#隧洞进口段土建工程自2006年6月全面开工至2007年10月月底完工(15个月),1#隧洞取水口布置于枢纽坝轴线上游库区右岸,为岸边塔式布置,地板高程2162.00m,孔口尺寸4.0×5.0m(两孔),闸室段总长47.25m;闸室后接1#隧洞,全长3000.75m,横断面型式为圆形D=5.0m,设计引水流量 32m3/s,加大36 m3/s。

XX水库安全鉴定地质报告

5 工程地质和土工试验 5.1前言 5.1.1基本概况 xxx水库位于xxx市xxx县xxx镇狮螺村,距离xxx县城26km,距离xxx市128公里,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和水产养殖的小(2)型水库。 水库工程枢纽建筑物由主副坝、放水设施组成。主副坝为均质土坝,主坝坝顶高程xxm,坝顶长度xxm,最大坝高xxm;副坝坝顶高程xxm,坝顶长度xxm,最大坝高xxm。水库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5级。 据调查了解,xxx水库建坝时未进行详细地质勘察工作,水库建成后及运行期亦未进行补充地质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采用了地质测绘及地质调查等,未进行详细的钻探勘查。水库位于离xxx水库xxkm处,坝区分布的岩(土)层情况相同,大坝填土成份与筑坝工艺相同,因此,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类比xxx水库的试验成果。 5.1.2本次安全评价勘察工作简述 受xxx县水利局的委托,由我院承担xxx水库大坝安全评价的地质勘察工作,本次勘察任务是: (1)全面复查影响工程安全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检查工程运行后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 (2)了解水库区地下水类型,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 (3)初步查明坝体及坝基岩土层的厚度、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和透水性能,提出安全评价复核所需的物理力学参数; (4)对坝体填筑质量作出地质分析,并对坝基、近坝岸坡及放水设施等重要建筑物基础稳定作出地质初步评价; (5)查明工程区存在的地质病害及其危害程度,为工程安全评价分级提供地质资料。 5.1.3.本次勘察依据和主要规范规程有: (1)《xxx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委托书》; (2)《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4)《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L299-2004); (5)《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

[资料]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管理规定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二〇〇七年九月十八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目的)为加强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提高工程验收工作质量,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等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由水利系统管理和主持验收的大中型水库和其他大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包括新建、续建、改建、加固、修复等)。其他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可参照执行。 (鉴定的必要性)大中型水库和大型拦河水闸蓄水验收前必须进行蓄水安全鉴定,未经蓄水安全鉴定不得进行蓄水阶段验收。大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前必须进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未经技术鉴定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引(调)排水工程通水验收前,阶段验收主持单位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安全鉴定。 第三条(资料提供)蓄水安全鉴定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实施。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等有关单位负责提供资料,并有义务协助鉴定单位开展工作。 第四条(行政职责)水利部负责监督和指导全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工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按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权限负责监督和指导所管辖建设项目的蓄水安全鉴定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工作。 第二章资质管理 第五条(管理制度)蓄水安全鉴定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 水利部负责全国蓄水安全鉴定单位资质审批和管理工作。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依照职权划分负责有关安全鉴定单位资质等级申请材料的受理、初审以及相关工作。 第六条(资质等级)蓄水安全鉴定单位资质分为一级和二级。蓄水安全鉴定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资质等级所相应的业务范围承担蓄水安全鉴定工作。 第七条(业务范围)各级蓄水安全鉴定单位业务范围 (一)一级蓄水安全鉴定单位可以承担各等级各类在建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工

下水库大坝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河南国网宝泉抽水蓄能电站 下水库蓄水安全鉴定设计自检报告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二OO六年五月

审定:毛文然 设计总工程师:谢遵党李泽民 审查:李海荣孙胜利李纪新 校核: 慕平 李卫莉 杨顺群姚乐燕王跃编写及主要工作人员: 水文:刘红珍 张志红宋伟华 刘占松 易元俊李伟佩 水工:郭莉莉 刘许超宋修昌 许凯 巴海涛 王美斋 卢玲 何楠 金属结构监测: : 陈丽晔 李海河 孙鲁安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1.1宝泉抽水蓄能电站概况 (1) 1.2改建前宝泉水库概况 (1) 1.3下水库工程总体布置 (3) 1.4蓄水前工程面貌 (4) 2工程防洪 (6) 2.1水文资料复核 (6) 2.1.1 水文基本资料 (6) 2.1.2 设计洪水 (21) 2.1.3 水文资料和设计洪水成果的评价 (31) 2.2泄洪设施的泄洪能力和主要特征水位复核 (39) 2.2.1 可研报告中设计采用的泄洪建筑物及泄洪能力 (39) 2.2.2 泄洪建筑物模型试验的泄流曲线 (41) 2.2.3 对泄洪建筑物泄洪能力的评价 (42) 2.3工程防洪 (43) 2.3.1 宝泉水库2006年、2007年度汛标准 (43) 2.3.2 2006年宝泉水库度汛方案及评价 (43) 2.3.3 2007年宝泉水库度汛方案及评价 (44) 3 大坝设计 (45) 3.1设计依据 (45) 3.1.1依据文件 (45) 3.1.2 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45) 3.2基本资料 (45) 3.2.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45) 3.2.2 工程地质条件及地震烈度 (45) 3.2.3流域概况及水文、气象资料 (47) 3.3坝体结构和泄水建筑物型式 (49) 3.4泄水建筑物的水力设计 (50)

水利水电工程蓄水安全鉴定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暂行办法 安科中心 2004-8-9 11:22:27 国家安科中心阅读数:22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提高工程蓄水验收工作质量,保障工程及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包括新建、续建、改建、加固、修复等)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水库蓄水验收前必须进行蓄水安全鉴定。蓄水安全鉴定是大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验收的必要依据,未经蓄水安全鉴定不得进行蓄水验收。 第四条蔷水安全鉴定,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实施。设计、施工、监理、运行、设备制造等单位负责提供资料,并有义务协助鉴定单位开展工作。 第五条水利部负责监督和指导全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蔷水安全鉴定工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工程竣工验收的分级管理权限负责监督和指导蓄水安全鉴定工作。 第六条已竣工投入运行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安全鉴定工作遵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利部水管[1995]86号)执行。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七条蓄水安全鉴定的依据是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批准的初步设计报告、专题报告,设计变更及修改文件,监理签发的技术文件及说明,合同规定的质量和安全标准等。 第八条进行蓄水安全鉴定时,鉴定范围内的工程形象面貌应基本达到《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规定的蓄水验收条件,安全鉴定使用的资料已准备齐全。 第九条蓄水安全鉴定的范围是以大坝为重点,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的进水口工程、涉及工程安全的库岸边坡及下游消能防护工程等与蓄水安全有关的工程项目。 第十条蓄水安全鉴定工作的重点是检查工程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影响工程安全的因素,以及工程建设期发现的影响工程安全的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并提出工程安全评价意见;对不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并涉及工程安全的,分析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程度,并作出评价意见;对虽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但专家认为构成工程安全运行隐患的,也应对其进行分桥和作出评价。 第十一条蓄水安全鉴定内容: 1.检查工程形象面貌是否符合蓄水要求。

最新版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最新版 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4) 1.1 基本情况 ....................... . (4) 1.1.1项目名称 ........................ .......... .... . (4) 1.1.2项目性质 ............................. ... ....... (4) 1.1.3项目位置 ..................................... . . (4) 1.1.4项目发起单位 ............................... .. (5) 1.1.5项目实施机构及政府出资人代表.................... .. (5) 1.1.6项目协调机制.............. ............... ....... (5) 1.1.7项目运作方式..................................... . (5) 1.1.8合作期限................................. (6) 1.1.9项目回报机制 (6) 1.1.10项目建设的背景................................. .. (6) 1.1.11项目 PPP运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7) 1.2 经济技术指标 (9) 1.2.1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9) 1.2.2项目实施计划 (11) 1.2.3投资规模 (11) 1.2.4资金来源..................................... . (11) 1.2.5收益指标 (12) 1.3项目公司 (12) 1.4项目前期工作概况................................... (12)

城市抗旱节水保供水工作汇报材料

五华区城市抗旱节水保供水工作 汇报材料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日 为全面落实昆明市城市抗旱节水保供水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昆明市城市抗旱节水保供水工作的通知》和《五华区城市抗旱节水保供水工作实施方案》(昆政通【2011】30号)的相关要求,我区采取抗旱保供水应急措施和节水措施,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稳定。 一、组织保障、周密部署,确保城市抗旱节水保供水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 为进一步加强五华区抗旱节水保供水各项工作,五华区认真制定印发了《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五华区城市抗旱节水保供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五政通“2011”30号),明确了工作目标,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副区长为常务副组长,区政府办副主任和区水务局局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五华区城市抗旱节水保供水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并为保障我区城市抗旱节水保供水工作顺利推进,我区于2011年12月31日上午在区政府召开?五华区城市抗旱节水保供水工作动员大会?,会上区政府与各成员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细化目标,做

到了层层落实。 (二)召开五华区城市抗旱节水保供水业务培训会 为完成我区城市抗旱节水保供水工作各项目标任务,我区于2012年1月12日下午召开了?五华区城市抗旱节水保供水工作业务培训会?,会议要求了昆明市节水办、昆明市自来水公司相关领导参加。会议重点针对如何完成? 2012年1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城市自来水月用水量比2011年同期用水量下降30%以上?目标任务,对各街道办事处、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培训讲解。 (三)召开我区抗旱保供水保民生工作推进会 为及时传达、认真贯彻落实昆明市抗旱保供水保民生会议精神,有序推进我区抗旱保供水保民生工作,2012年2月7日上午,五华区政府紧急召开了?五华区2012年抗旱保供水保民生暨森林防火工作会?。会议要求全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抗旱节水保供水工作,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区委、区政府的高度上,进一步明确要求,狠抓落实,确保全区城乡供水和人畜饮水安全。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落实城市抗旱节水保供水工作 我区按照?先地表、后地下、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供水?原则,大力实施?农村抗旱节水保供水行动、城区自来水替代行动、用水单位(家庭)节水行动?三项行动,确保城乡供

2021年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暂行办法(全文)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暂行办法(全文) 下面是为您精心的有关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暂行办法全文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条为加强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提高工程蓄水验收工作质量,保障工程及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 ___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包括新建、续建、改建、加固、修复等)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水库蓄水验收前必须进行蓄水安全鉴定。蓄水安全鉴定是大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验收的必要依据,未经蓄水安全鉴定不得进行蓄水验收。 第四条蔷水安全鉴定,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实施。设计、施工、监理、运行、设备制造等单位负责提供资料,并有义务协助鉴定单位开展工作。

第五条水利部负责监督和指导全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蔷水安 全鉴定工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工程竣工验收的分级管理权限负责监督和指导蓄水安全鉴定工作。 第六条已竣工投入运行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安全鉴定工作遵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利部水管[1995]86号)执行。 第七条蓄水安全鉴定的依据是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批准的初步设计报告、专题报告,设计变更及修改文件,监理签发的技术文件及说明,合同规定的质量和安全标准等。 第八条进行蓄水安全鉴定时,鉴定范围内的工程形象面貌应基本达到《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规定的蓄水验收条件,安全鉴定使用的资料已准备齐全。 第九条蓄水安全鉴定的范围是以大坝为重点,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的进水口工程、涉及工程安全的库岸边坡及下游消能防护工程等与蓄水安全有关的工程项目。 第十条蓄水安全鉴定工作的重点是检查工程施工过程中是否 存在影响工程安全的因素,以及工程建设期发现 ___工程安全的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并提出工程安全评价意见;对不符合有关技术标

山口水库蓄水安全鉴定报告(省设计院)7.28.

3 工程防洪与度汛 3.1 工程等级及防洪标准 山口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供水、防洪、生态旅游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水库总库容503万m3。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有关规定:山口水库属小(Ⅰ)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工程位于山丘区,主要建筑物为土坝,设计洪水标准为50~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300年一遇。 山口水库下游有三门峡市区、310国道、连霍高速、郑西高铁等基础设施,位置十分重要。结合该水库的重要性,大坝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P=2%)设计,500年一遇(P=0.2%)校核是合适的。 3.2 设计洪水复核 3.2.1 流域概况 青龙涧河系黄河南岸一级支流,处在河南省西部丘陵中山区。发源于陕县店子乡十八盘南部及西张村乡境内的摩云岭葫芦峪,由东南向西北流经陕县的西张村、菜园乡及湖滨区的交口、崖底乡,在陕县老城入黄河。流域西与苍龙涧河流域相连,东与兴隆河流域接壤,流域面积487 km2,干流长45.0km,干流坡降12.76‰,河床宽80~120m,多年平均流量2.58m3/s,最大洪峰流量2740m3/s。 山口水库位于青龙涧河一级支流山口河上游,山口河全长17.2km,流域面积113.9km2,平均坡降1.37%,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0.13亿m3。 青龙涧河上游为中低基岩山区,?中游为黄土台塬地带,下游属黄河阶地。该工程区域位于崤山-熊耳山地区的低山丘陵区和黄河及支流

沿岸交界处,属于中低山地貌。山地高处标高一般为680~1000m,河床地面高程602~670m,比降 1.5/100~2.5/100,一般切割深度50~80m。河谷两侧支沟较发育,但延伸长度均较小,沟底比降均较大,支沟底宽多小于30m。山口河主河槽及其支沟两岸基岩裸露,谷底多有冲洪积物覆盖,阶地不发育。整个流域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水库坝址位于南山口村东南约2.7km处,河谷呈东南—北西走向,在坝址段河道平直。河底高程为620m,河床比降1.5/100~3.2/100,河谷呈较宽的“U”型。在上坝址左岸上游50m、右岸上游100有两条支沟,宽20~40m,东西走向,入口处与主河槽近直交。 3.2.2 暴雨洪水特性 流域内暴雨多发生在7月份,夏季太平洋副高压气流活动频繁,与西北冷空气相遇,往往产生暴雨,一旦降水气候形成,影响范围较大,持续时间1~3天,多形成阵性降雨,雨势暴烈,次阵雨一般不超过1小时,暴雨中心多发生在上游东南部山区。 该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据调查,洪水最早出现在4月(春汛),9、10月受连阴雨影响亦有洪水发生,但量级较大的洪水一般均出现在7~9月,历时短,强度大。洪水历时一般1天左右,主峰历时数小时。 3.2.3 洪水计算 由于该流域无实测洪水资料,且工程场址以上流域面积较小(小于200km2),依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及《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集》(1984年10月,以下简称《84图集》)规定,本次设计洪水复核:洪量采用图集降雨径流关系曲线查,洪峰流量采用推理公式计算,洪水过程线采用概化过程线叠加。 本次设计暴雨采用《84图集》和《05图集》分别查算,并对成果

最新版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4) 1.1 基本情况 ....................... . (4) 1.1.1项目名称 ........................ .......... .... . (4) 1.1.2项目性质 ............................. ... ....... (4) 1.1.3项目位置 ..................................... . . (4) 1.1.4项目发起单位 ............................... .. (5) 1.1.5项目实施机构及政府出资人代表.................... .. (5) 1.1.6项目协调机制.............. ............... ....... (5) 1.1.7项目运作方式..................................... . (5) 1.1.8合作期限................................. (6) 1.1.9项目回报机制 (6) 1.1.10项目建设的背景................................. .. (6) 1.1.11项目 PPP运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7) 1.2 经济技术指标 (9) 1.2.1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9) 1.2.2项目实施计划 (11) 1.2.3投资规模 (11) 1.2.4资金来源..................................... . (11) 1.2.5收益指标 (12) 1.3项目公司 (12) 1.4项目前期工作概况................................... (12)

五星级评定性复核汇报材料

五星级饭店评定性复核检查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你们好! 首先我谨代表酒店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店指导工作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酒店于***年**月被评定为我市首家五星级饭店,回首创星之路历历在目,期间得到了国家、省、市旅游局各位领导、星评专家们毫无保留的指导和帮助,全体员工众志成城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这三年之中,酒店本着重品质、创绩效,塑品牌,有序实施硬件维保和改造,持续维护和保持五星级标准。今天,有幸迎来了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店的五星级评定性复核检查,下面,我就酒店的基本情况和五星级标准的保持工作,向你们汇报如下: 一、酒店概况 酒店位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风景区,总占地300亩,现有营业区占地150亩。酒店周围三国遗址众多,与科技馆毗邻脚下,具有浓烈的蜀汉文化和现代科技氛围。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店现已处于市中心位置,加之省级风景区的环境优势,古有刘备入蜀富哉之乐,今有“鸟栖良木、人思富乐”,酒店地理位置的优势和独特的周边环境已成为酒店的重要竞争力之一。酒店距绵阳南郊机场30分钟车程,距市中心20分钟车程。 酒店开业于***年*月*日,是**市首家三星级饭店,***年**月评定为四星级饭店,***年**月酒店歇业改建,***年*月*日改建后 ******(集团)有限公司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股的*****酒店投入运营,****年*月**日酒店被评定为首家五星级饭店。酒店现共设15个部门,分别是营销部、前厅部、餐饮部、客房部、财务部、工程部、安全部、总务部、综合部、采购部、人力资部等。

酒店在我市发展和对外交往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我市重要的接待基地,开业至今已成功多次接待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作为服务行业的工作者我们很骄傲。 二、硬件建设强调整体性,舒适性,注重维护保养。 ***年*月*日酒店完成升星改建重新投运,酒店改建工程总投资***亿元。近年来酒店又结合新星标要求和经营管理实际,陆续投资贰千余万元,进行改造和升级完善:残疾人客房、网球场、标识系统、康乐中心、餐厅、监控系统、员工宿舍等等。在改造中我们始终重视三大核心区域,强化公共区域对客的方便性,努力体现三性原则,突出细节、彰显豪华,高度重视必备项的严肃性和不可缺失性。 酒店建筑依山势而建,总建筑面积*****平方米,主楼高6层,主楼后方分别有12幢风格各异的独立别墅。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酒店设备设施现状: 1、三大核心区域 前厅区域:大堂总建筑面积764平方米,前厅公共面积(除去各营业区)516平方米,地面、墙面采用了优质天然大理石材料;天花采用了高档金箔;新文行公司为我酒店设计定制了高档天然云石吊灯;酒店聘请香港设计师设计了与酒店地域文化呼应的中心艺术品“乐”:该艺术品放置于大厅总台高处,被赋予其欢迎宾客的含义,其五层结构如同一段五线谱,一个个古老而朴实的文字就是在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高奏着一首富乐山九洲国际酒店独有的迎宾曲;店内建筑和装饰元素如地毯、家具、浮雕等也处处体现了蜀汉风格的文化元素;大堂采用了全通透落地玻璃,充分将周边外环境作为大堂的延伸,入座大堂犹如置身书中桃园,可看锦鲤戏水,可观竹舞千竿;贵保室设于大堂与客房连接处,有三种规格不同的保管箱,共计45个;商务中心提供周到的商务及委托代办服务。 客房区域:酒店共有客房***间,床位数***个。其中单(标)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