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醇醇类练习题

乙醇醇类练习题

乙醇醇类练习题
乙醇醇类练习题

乙醇醇类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2.使学生了解醇类的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

3.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推出醇类的化学性质的通性,渗透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教学重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及消去反应的机理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方法

1.从乙醇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推导乙醇的化学性质

2.采用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诱导等方法学习乙醇与的反应;

Na

3.通过启发、诱导,“从个别到一般”由乙醇推导出其他醇类的化学通性。

?教学用具

投影仪、乙烷和乙醇的球棍模型、试管、酒精灯、无水乙

醇、Na、火柴、铜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师] 我们初中化学中学过乙醇的一些性质,请同学们写出乙醇的结构简式,从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它的官能团是什么

[生]CH3CH2OH官能团是羟基(一0H)

[ 师] 根据你学过的知识,通过哪些反应可以生成乙醇,请大家讨论后写出方程式。

[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1.CH2==CH2+H20 CH3CH20H

2.CH3CH2Br+Na0H CH3CH20H+NaBr

[ 师] 醇是另一类烃的衍生物,其官能团为羟基。我们这节课就通过学习乙醇的性质来了解醇类的共同性质。

[ 板书] 第二节乙醇醇类(一)

、乙醇

[ 师] 根据初中所学乙醇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忆后概括出乙醇的重要物理性质及用途。

[ 生] 物理性质:乙醇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乙醇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

用途:①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②用于制造醋酸、饮

料、香精、染料等。③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0%^ 75%的乙醇水溶液作消毒剂。

[师] 说明:乙醇俗称酒精,各种饮用酒中都含有乙醇。啤

酒含酒精3%- 5%,葡萄酒含酒精6%- 20%,黄酒含酒精8%- 15%,白酒含酒精50%-70%(均为体积分数)。

[ 设问] 乙醇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质。那么它的分子结构如何呢?

[师]先展示乙烷的球棍模型,再在一个C-H键之间加

个氧原子球模型,变成乙醇分子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后,写出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

[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指出学生的书写错误。

[ 板书]1. 乙醇的分子结构

结构简式:CH3CH2O或C2H5OH

[ 讨论]1. 乙醇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 什么事实可以证明?

2.乙醇溶于水是否导电?为什么?

[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1. 乙醇是极性分子。它与水任何比互溶就是因为相似相溶。

2. 乙醇溶于水不导电。因为乙醇是非电解质。

[师] 结构决定性质,那么,乙醇的结构决定了乙醇应具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索。

[ 板书]2. 化学性质

(1) 与Na 反应

[师]演示实验6—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后,准确地叙述

出该实验的现象,并推断出结论。

[生]现象:试管内钠粒沉于液态无水乙醇底部,有无色气泡在钠粒表面生成后逸出液面,最终钠粒消失,液体仍为无色透明;气体被点燃时,气体燃烧并有淡蓝色火焰; 倒扣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在内壁上出现了水珠,但倒入烧杯内的石灰水无新现象。

结论:乙醇与钠在常温下较缓慢地反应,生成氢气。

[师]说明:实验证明,H2中的H来自于羟基(一OH上的

氢。

[ 板书]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

[问]该反应属于有机反应中的什么反应类型

[生]取代反应。

[师]与Na和水反应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乙醇羟基上的H不如水中的H活泼。

[师]NaOH和CH3CH2ON相比,谁的水溶液碱性更强

[生]CH3CH2ON。由Na和H20反应、Na 与CH3CH2O反应

的实验事实可知,CH3CH2OI分子中的O-H键比H2O分子中

的C- H键更稳定。因此,CH3CH2O比OH更易结合H+即

CH3CH2ON比NaOH碱性更强。

[师]说明:①乙醇与钠的反应类似于水与Na的反应,因此,乙醇可以看作是水分子里的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

乙醇与钠的反应比水与钠反应要缓和得多,这说明乙醇羟基

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②在乙醇分子里,被钠取代的氢是羟基中的氢,而不是乙基上的氢。

③乙醇钠在水中强烈水解,具有比NaOH还强的碱性。

④综合乙醇与Na 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便知,钾、钙等很活泼的金属也能与乙醇发生反应。

[ 练习] 写出乙醇和C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2CH3CH2OH+Ca (CH3CH2O)2Ca+H2↑

[ 投影] Na 分别与水、乙醇反应的比较

钠与水反应实验钠与乙醇反应实验

钠的现象钠粒熔为闪亮的小球快速浮游于水面,并快速消失钠粒未熔化,沉于乙醇液体底部,并慢慢消失

声的现象有啧啧的声音无任何声音

气的现象观察不到气体的现象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作爆鸣试验时有爆鸣声

实验结论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熔点低。钠与水剧烈

反应,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多,反应生成氢气。

2Na+2H2O==2NaOH+H2&uar,r; 水分子中氢原子相对较活泼钠的密度大于乙醇的密度。钠与乙醇缓慢反应生成氢气。

2Na+2CH3CH2OH

H2↑+2CH3CH2ON,a 乙醇分子里羟基氢原子相对不活

反应实质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置换的置换反应乙醇分子羟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的取代反应

[过渡]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出O- H键最易断裂,那么C— H 键和C- O键能否断裂呢?

[师]要求学生叙述酒精灯燃烧现象,写出方程式。

[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CH3CH2OH+3O2 2CO2+3H2O

[师]完全燃烧生成且仅生成C02和H2O勺有机物一定是烃

吗?

[生]不一定。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烃的含氧衍生

物完全燃烧也生成CO2和H2Q

[设疑]在乙醇的燃烧反应中乙醇被氧化,若条件改变,有催化剂Cu或Ag参加,产物还是CO2和H2O吗?

[生]按下图装置设计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中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CuO立即把

它插入盛有乙

醇的试管里,这样反复操作几次。

现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同时加热变黑的铜丝伸入乙醇后又变为光亮的红色。

方程式:2Cu+O2=====2CuO

CuO+CH3CH2OH CH3CHO+Cu+H2O

[师]Cu 在反应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生]催化剂。因参加反应的Cu和生成Cu的量相等。

[板书](2) 氧化反应

①燃烧:C2H5OH+3O2 2CO2+3H2O

②催化氧化:

[思考]一光洁无锈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灼烧,将有什么现象?此时将铜丝移到焰心,又有什么现象发

生?为什么?

[生]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时表面变黑,移至焰心时,铜丝又从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因为酒精灯焰心处为酒精蒸气,发生了催化氧化反应,便出现了上述现象。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乙醇在浓H2SO4乍催化剂和脱水齐

的条件下,加热到170C即生成乙烯,该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因此,乙醇还可发生消去反应。

[板书](3) 消去反应

[师]如果将该反应的温度控制在140C,其产物是什么?

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CH3CH2OH+HOCH2CH3 C2—HO5—C2H5+H2O

(乙醚)

[师]该反应是从分子间脱去1 分子的水,也属于消去反应

高中化学乙醇-醇类-讲解与习题总结

醇醇类【讲解与习题】 难点聚焦 一、乙醇的结构 (1)乙醇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2)离子化合物,大部分有机物都能溶于乙醇,乙醇是常见的有机溶剂. (3)极性键①②③④在一定条件下都易断裂,碳碳键只有在燃烧或爆炸时才断裂. (4)羟基与氢氧根的区别: ①电子式不同 ②电性不同—OH呈电中性,OH-呈负电性. OH ③存在方式不同:—OH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与别的“基”结合在一起,OH-能够独立存在,如溶液中的-和晶体中的OH-. ④稳定性不同 —OH不稳定,能与Na等发生反应,相比而言,OH-较稳定,即使与Fe3+等发生反应,也是整体参与的,OH-并未遭破坏.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的取代反应 (1)乙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②反应是取代反应,也是置换反应. ②其他活泼金属也能与CH3CH2OH反应,如:2CH3CH2OH+Mg→Mg(CH3CH2O)2+H2↑ ③Na与乙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缓和的多:2HO—H+2Na2NaOH+H 2↑ 说明乙醇中羟基上的H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羟基上的H原子活泼

④CH 3CH 2ONa (aq )水解显碱性. CH 3CH 2ONa +H —OH CH 3CH 2OH +NaOH (2)乙醇与HBr 的反应: CH 3—CH 2—OH +HBr CH 3CH 2Br +H 2O ①该反应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方向相反: 但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 ②反应中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③反应物HBr 是由浓H2SO4和NaBr 提供的:2NaBr +H 2SO 4 Na 2SO 4+2HBr ④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系列副反应,如:2Br - +H 2SO 4(浓) Br 2+SO 2↑+2H 2O +SO - 24 (3)分子间脱水 ①该反应是实验室制乙烯过程中的主要副反应.实验室制乙烯要求“迅速升温170℃”就是为减少该反应的发生。②该反应属取代反应,而不是消去反应,因为脱水在分子间而非分子内进行. ③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是参加反应的催化剂. (4)硝化反应 (5)磺化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 (1)燃烧氧化:C 2H 6O +3O 2??→?点燃2CO 2+3H 2O ①CH 3CH 2OH 燃烧,火焰淡蓝色 ②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 通式为: C x H y O z +(x +4y -2z )O 2??→?点燃 x CO 2+2y H 2O

乙醇教学设计

公开课《必修2.乙醇》教学设计 莆田第十四中学陈曦 【课题】:苏教版必修2 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材地位和作用: 必修2有机化学的内容,都立足于“简单并且与生活和生产联系密切”的有机化合物,在整个有机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乙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烃的衍生物,通过对乙醇的性质和结构的学习,学生将体会到有机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有多么大的影响。学生能从乙醇的学习中体会到有机学习与无机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说是开启了学习的新视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常见物理性质。 (2)了解乙醇分子的结构,了解羟基。 (3)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跟钠等金属反应、催化氧化) 2. 过程与方法要求 利用对比、实验探究、分组讨论、模型展示、动画模拟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获得其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从观察生活实际和实验现象入手,分析产生现象的本质原因,从而了解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3.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乙醇的性质由乙醇的结构,从中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通过乙醇不同条件下的氧化反应的差异的学习,加深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的认识,培养具体事物要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 (2)感受乙醇与生活、社会的密切关系,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探究 【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及药品 无水乙醇、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铜丝、酒精灯、火柴、试管、小烧 杯,小刀、滤纸、镊子 (2)教具:乙醇球棍模型、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1)引课。 展示图片。 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食品,大多是有机化合物。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油脂等营养素。这些食品在我们体内发生复杂的变化,经消化、吸收,一部分转化为热量,一部分构成人体的组织。 师提问1:在上图中,有一类物质,当我们成功快乐的时候会想到它,当我们忧愁的时候也会想到它。它是什么呢? 生:酒。 师:很好。实际上,我国的酿酒产业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除了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们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古来今往,流传着无数的关于酒的故事和诗歌。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等。 师提问2:为何刚才的那些饮料称为酒?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因为含有乙醇,即酒精。 展示乙醇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图片。 师:乙醇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食品中有酒,医学上有酒精,化妆品等,工业上有乙醇汽油等。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关于乙醇的相关知识。(2)环节一----你对乙醇了解多少?感知乙醇。 请一同学上来配合一下:用笔在手背上画,用棉签粘棉花清洗。

乙醇_醇类

乙醇醇类 1.复习重点 1.乙醇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2.醇的概念、通性、分类;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的重要应用。 2.难点聚焦 一、乙醇的结构 (1)乙醇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2)离子化合物,大部分有机物都能溶于乙醇,乙醇是常见的有机溶剂. (3)极性键①②③④在一定条件下都易断裂,碳碳键只有在燃烧或爆炸时才断裂. (4)羟基与氢氧根的区别 ①电子式不同 ②电性不同 —OH呈电中性,OH-呈负电性. ③存在方式不同 OH —OH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与别的“基”结合在一起,OH-能够独立存在,如溶液中的- 和晶体中的OH-. ④稳定性不同 —OH不稳定,能与Na等发生反应,相比而言,OH-较稳定,即使与Fe3+等发生反应,也是整体参与的,OH-并未遭破坏.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的取代反应 (1)乙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①本反应是取代反应,也是置换反应. ②其他活泼金属也能与CH3CH2OH反应,如 2CH3CH2OH+Mg→Mg(CH3CH2O)2+H2↑ ③Na与乙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缓和的多:

2HO—H+2Na2NaOH+H2↑ 说明乙醇中羟基上的H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羟基上的H原子活泼④CH3CH2ONa(aq)水解显碱性. CH3CH2ONa+H—OH CH3CH2OH+NaOH (2)乙醇与HBr的反应 CH3—CH2—OH+HBr CH3CH2Br+H2O ①该反应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方向相反: 但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 ②反应中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③反应物HBr是由浓H2SO4和NaBr提供的: 2NaBr+H2SO4Na2SO4+2HBr ④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系列副反应,如: 2Br-+H2SO4(浓)Br2+SO2↑+2H2O+SO 2 4 (3)分子间脱水 ①该反应是实验室制乙烯过程中的主要副反应.实验室制乙烯要求“迅速升温170℃”就是为减少该反应的发生. ②该反应属取代反应,而不是消去反应,因为脱水在分子间而非分子内进行. ③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是参加反应的催化剂.

乙醇(学案自编).doc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 Z A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 【问题思考】:已知乙醇的分子式为。2氏0,乙烷的分子为C?H6,对比乙烷的结构推测乙醇所有可能的结构式。H 卓

H—f—f—H H H 乙烷的结构式 【学生活动探究1】

H I C I H ⑴在小试管中加入1?2ml乙醇,观察样品色、态、味。 ※乙醇俗称,是—色具有味的易的液体,密度 比水,可与水0 ⑵向上述小试管中加入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观察现象。 ※现象:反应,开始时钠沉入底部,表面产生,反应过程中上下浮动 (3)、气体是什么物质?怎样验证?(验纯、点燃,验证产物,观察现象) v思考〉:①、乙醇与钠反应产生氢气的H是来自于乙醇分子 结构中的哪一部分? 十H H 乙醇的可能结构式一2 ②、结合以上知识思考如何通过实验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为“1”式还是“2”式? 例、用如图装置,取4.6克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1.12L, 计算Imol 乙醇生成知气的物质的量。 【总结】:乙醇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和活泼金属钠的反应: 乙醇的可能结构式一1

①、写出乙醇和钠反应方程式?

Cu^Ag CH5-CH-CH2-OH CH3—fH —fH —CH3 CH 3 OH ch 3 如果能被催化氧化写出氧化产物。 ②、钠与水反应现象和钠与乙醇的反应现象有何不同? 2、乙醇的催化氧化: 【实验探究】:在试管中加入3?4ml 乙醇, 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插 入乙醇中。观察铜丝颜色变化,闻试管中气 味变化。 观察并思考 %1 、铜丝灼烧后是什么颜色,趁热插入乙醇 后呢? %1 、铜丝先后发生了什么反应?乙醇呢? 〈总结〉:①、本质 2 —C —O —H + H 例、判断下列务醇能否被氧化, ②、反应规律 练习、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表面生成黑色的 ,再迅速把铜丝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看见铜丝表面 O 反复几次, 试管内有 气味的 生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乙醇被(填“氧化”或“还原”) ※看对联学化学 〈思考〉:酿酒怎能变成醋?

醇的知识点

醇复习知识点 一、醇的定义: 羟基与烃基或者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二、醇的分类: (1)按羟基数目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 (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且羟基个数不限,但不存在1个C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不稳定。) (2)按羟基连接类别分为:脂肪醇、芳香醇。 (3)按连接链烃基类别分为: 饱和醇、不饱和醇(不饱和醇中羟基连在不饱和碳上不稳定,易转化为羰基)。 (4)饱和一元醇的通式:C n H 2n+1 OH 或C n H 2n+2 O、R—OH 三、醇的物理性质 (1)状态:C1-C4是低级一元醇,是无色流动液体,比水轻。 C5-C11为油状液体,C12以上高级一元醇是无色的蜡状固体。 甲醇、乙醇、丙醇都带有酒味,丁醇开始到十一醇有不愉快的气味,二元醇和多元醇都具有甜味,故乙二醇有时称为甘醇。 甲醇有毒,饮用10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 (2)沸点:醇的沸点比含同数碳原子的烷烃、卤代烷高。且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 (3)溶解度:低级的醇能溶于水,分子量增加溶解度就降低。含有三个以下碳原子的一元醇,可以和水混溶。 由于醇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着相互吸引作用,这种吸引作用叫氢键。 醇中的氢键是醇分子中羟基中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的相互吸引力。 甲醇、乙醇、丙醇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这是因为甲醇、乙醇、丙醇与水形成了如下所示的结构: (4)几种常见的醇:

1.甲醇:甲醇俗称木精,能与水任意比互溶,有毒,饮用10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 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工业酒精里为了防止盗窃通常加入了甲醇。 2.乙二醇:乙二醇是一种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主要用来生产聚酯纤维。 乙二醇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 3.丙三醇(甘油):丙三醇俗称甘油,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吸湿性强,有护肤作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四、乙醇的物理性质: 1.乙醇的结构 分子式:C 2H 6 O 结构简式:CH 3 CH 2 OH 2.乙醇的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沸点78℃;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五、乙醇的化学性质 1.置换反应 乙醇可以和金属钠发生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①乙醇和金属钠反应说明羟基中的氢原子可以被一些金属性较强的金属置换出来。②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羟基的存在,并可以计算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因为2mol羟基与足量钠反应放出1mol氢气。 ③金属钠可以取代羟基中的H,而不能和烃基中的H反应。 2. 氧化反应 ①燃烧:乙醇在空气里能够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乙醇可用作内燃机的燃料,实验室里也常用它作为燃料。 ②催化氧化 乙醇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条件下,能够被空气氧化,生成乙醛。工业上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由乙醇制造乙醛。 I、反应现象:将弯成螺旋状的粗铜丝先在空气中灼热,然后立即插入乙醇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由红色变为黑色,再由黑色变为亮红色,并产

高中化学_乙醇醇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乙醇、醇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醇酚结构的对比,得出醇酚的定义 2 .通过烃的学习,了解醇的分类、命名、物理通性 3.通过学习乙醇的性质,掌握醇类物质与活泼金属的反应、氧化反应 4.学会根据物质结构推断化学性质的方法.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步骤一、创设情境,对比学习醇的概念 [师]引入: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地,酒文化都博大精深 [学生活动]竞猜有关酒的诗篇 [图片展示]酒精饮料的中乙醇、汽车发动机防冻液中的乙二醇、化妆品中的丙三醇、茶叶中的茶多酚、药皂中的苯酚、漂亮漆器上的漆酚 [师] 通过对比醇和酚的结构简式,同学们能总结出醇和酚的定义吗? [学生小结] 羟基(—OH)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 羟基(—OH)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酚。 [板书] 一、醇的概念(略)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出发、选取学生不太熟悉的醇创设情境,恰当、生动,再结合醇酚结构的对比,有效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根据结构和名称对比、自主归纳出醇

的概念,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也为后续学习“酚”打下良好基础。 步骤二、迁移应用的学习思路 [师] 第一章我们学习了烃的分类和命名,那么醇该如何分类和命名呢? [生] 热烈讨论 [师] [板书] 二、醇的分类 1、根据羟基的数目分 2、根据烃基是否饱和分 3、根据烃基中是否含苯环分 [师] 回忆烷烃、烯烃、炔烃的命名规则,醇该如何命名呢? [生] 醇的命名规则 [师] 投影习题及醇的命名规则 [师]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醇的物理性质 [投影展示] 表3-1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与烷烃的沸点 [生] 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比烷烃的沸点高得多。因为醇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且C数越多沸点越高 [投影展示]比较表3-2 含相同碳原子数、不同羟基数的醇的沸点比较 [生] 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比烷烃的沸点高得多。因为醇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且C数越多沸点越高 [板书]三、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醇类教学设计

《乙醇醇类》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掌握乙醇的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②掌握醇类的组成、结构及性质通性,了解其它几种醇类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③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通过代表物性质复习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②通过从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入手来分析物质性质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学会研 究有机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获得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观点,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②通过乙醇用途的介绍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关注 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假酒、酒后驾驶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乙醇、醇类的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醇的消去反应和催化氧化反应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合作探究-----检测达标 课堂类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一、【感悟教材预习检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下面四个题目,能够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本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真正的做到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完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苯都可以用来萃取溴水中的溴 B、羟基和氢氧根的电子式都为 C、CH3CH2OH和苯酚互为同系物 D、乙醇具有特殊的气味,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E、乙醇和钠的反应比水和钠的反应更剧烈 F、按照羟基的个数可将醇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 G、按照羟基连接烃基的类型可将醇分为脂肪醇、脂环醇、芳香醇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水可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 B、制备无水乙醇可采用加入生石灰,蒸馏回流的方法 C、乙醇的分子式为CH3CH2OH D、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用作医疗消毒 E、甲醇、乙醇等醇类是汽车的代用燃料 F、工业上用发酵法从谷物、植物秸秆得到乙醇 G、用乙醇制备乙烯时,温度计要插入到反应液液面以下且不触及烧瓶底部

必修二乙醇学案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学案 编写:韩秋阳 2012-8-29 【课堂导学】 1. 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你知道乙醇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归纳】乙醇的用途 (1)用作燃料,被称为“绿色能源” (2)制造饮料和香精外,食品加工业 (3)乙醇又是一种有机溶剂,用于溶解树脂,制造涂料 (4)医用酒精()用于杀菌消毒(5)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如制造乙酸、乙醚等 2.什么是无水酒精?如何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怎样从工业酒精(96%)制取无水酒精(99.5%)? 3.在酒类饮品中几乎都含有不等量的乙醇,某白酒标签上注有“380”字样,试说明其含义。 【学习新知】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是色,有味的液体;俗称,密度比水, 挥发,沸点比水。能与水且能溶解多种二、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或,电子式 羟基和氢氧根的区别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实验3-2] 观察现象,并完成表格。 第页(共5页)《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学案1

第 页(共5页)《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学案 2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说明】乙醇与钠的反应比水与钠的反应要 ,说明羟基中的H 原子的活泼性: 醇 水 【知识迁移】请写出乙醇和镁的反应方程式: 2、乙醇的氧化反应 (1)燃烧:化学方程式 ,现象:【例1】1mol 下列有机物, 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的是 ( ) A 、乙醇 B 、乙烯 C 、乙烷 D 、苯 (2)催化氧化 现象:铜丝 ,反复多次试管口闻到 气味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__ 总反应方程式: (工业用途: ) 【说明】①乙醛(CH 3CHO ): 色 味的 体 ②铜丝的作用_ ________,反应前后铜丝的质量 ③对比乙醇的燃烧和乙醇的催化氧化得出:同样的反应物, 【例2】把质量为ag 的铜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中,能使 铜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ag 的是 ( ) A 、稀硫酸 B 、乙醇 C 、一氧化碳 D 、石灰水 (3)被强氧化剂氧化:与酸性KMnO 4溶液或K 2Cr 2O 7溶液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最终被______为________。交通警察判断某驾驶员酒后驾车的依据是:驾驶员呼出的气体使检测仪中的溶液由 ____(1 (2) 四、1、烃的衍生物: 。 2、官能团: 。 常见的官能团有 。 【思考题】判断下列醇能否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A 、CH 3OH B 、CH 3C(CH 3)2CH 2OH C 、CH 3CH(CH 3)OH D 、CH 3C(CH 3)2OH 五、饱和一元醇简介 六、甲醇、乙二醇、丙三醇简介 CH 3OH 无色透明液体,易燃烧,有毒,饮用能使人眼睛失明,工业用酒精中 含有甲醇,因此不能饮用。

高中化学:醇知识点

高中化学:醇知识点 一、醇的概述 1.醇的概念、分类及命名 (1)概念 醇是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饱和一元醇通式为CnH2n+1OH或CnH2n+2O(n≥1,n为整数)。 (2)分类 (3)命名 ①步骤原则 ②实例: ③注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醇,确定最长碳链时不能把—OH看作链端,只能看作取代基,但选择的最长碳链必须连有—OH。 2.物理性质 (1)沸点 ①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 ②饱和一元醇,随分子中碳原子个数的增加,醇的沸点升高。 ③碳原子数相同时,羟基个数越多,醇的沸点越高。 (2)溶解性: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丙三醇等低级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3)密度:醇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几种重要的醇 二、醇的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 1.醇的化学性质 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断裂不同的化学键,如 (1)与钠反应 分子中a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消去反应 分子中b、d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 (3)取代反应 ①与HX发生取代反应 分子中b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 ②分子间脱水成醚 一分子中a键断裂,另一分子中b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 (4)氧化反应

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分子中a、c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 ③醇还能被KMnO4酸性溶液或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其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醇催化氧化的规律 (1)RCH2OH被催化氧化生成醛: 2.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装置 (2)实验步骤 ①将浓硫酸与乙醇按体积比3∶1混合,即将15 mL浓硫酸缓缓加入到盛有5 mL 95%乙醇的烧杯中混合均匀,冷却后再倒入长颈圆底烧瓶中,并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②加热混合溶液,迅速升温到170 ℃,将生成的气体分别通入KMnO4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 (3)实验现象 KMnO4酸性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醇学案

学案-醇 【学习目标】 1.了解醇的官能团及结构特点、知道醇的分类、命名、物理性质以及几种典型醇的用途。2.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会推测同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3.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学习重点、难点】乙醇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板书】 一、醇的概念、分类以及命名 1、概念: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官能团为。 2、分类: ⑴、根据醇分子中有无苯环分为和。 ⑵、根据醇分子中所含数目,可分为醇(乙醇,甲醇,苯甲醇),醇(乙二醇),醇(丙三醇,俗称为)。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 注:①、甲醇最初是由木材干馏得到的,因此又称为,有酒精味,甲醇有毒,人饮用约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就会死亡。 ②、乙二醇和丙三醇都是、、的液体,都溶于水和乙醇。 ③、乙二醇它的水溶液凝固点,可作为内燃机的,丙三醇(甘油) 可配制化妆品(护肤作用),是利用它具有性;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3命名: ⑴、将含有与相连的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按其所含数称为某醇。 ⑵、从距离羟基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⑶、羟基的位置用表示,羟基的个数用“”“”等汉子数字表示。例如: 二、醇类物理性质的递变性 3.醇的物理性质 (1)沸点:①、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烷烃; ②、碳原子数目相同时,烃基的个数越多,醇的沸点; ③、羟基数目相同时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醇的沸点。(2)溶解度: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丙三醇等低级的醇可与,这是因为这些醇与水形成了。一般醇的相对分子质量量增加溶解度就降低。 【引课】喝酒脸红的人,酒量好是真的吗? 【引课】分析原因 三、醇类的代表物——乙醇 1、乙醇的结构及用途等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

乙醇醇类重点难点解析

乙醇醇类---重点难点解析 一、醇的结构特点与反应规律 1.结构特点: a处O-H键和b处C-O键都是强极性键,在一定条件下易断裂发生取代反应。酯化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c处α氢原子和d处β氢原子,受羟基和R影响,有一定活性,可以断裂发生氧化反应、消去反应。 2.反应中化学键断裂部位: 3.醇的催化氧化规律: 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Cu或Ag作催化剂),可发生去氢氧化。 (1)反应机理

羟基(-OH)上的氢原子与羟基相连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脱去,氧化为含有( )双键的醛或酮。 (2)醇的催化氧化(或去氢氧化)形成双键的条件是: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该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醇的催化氧化规律: ①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末端的醇),被氧化生成醛。 2R-CH2-CH2OH+O2 2R-CH2-CHO+2H2O ②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中间的醇),被氧化生成酮。 ③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不能形成双键,不能被氧化成醛或酮。 4.醇的消去反应规律 (1)反应机理 脱去的水分子是由羟基和羟基所在的碳原子的相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结合而成,碳碳间形成不饱和键。 (2)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 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表示为: 除此以外还必须有浓H2SO4的催化作用和脱水作用,加热至170℃才可发生。 含一个碳原子的醇(如CH3OH)无相邻碳原子,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

必修二 乙醇 教学设计

第二节 乙醇 醇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2.使学生了解醇类的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 3.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推出醇类的化学性质的通性,渗透由“个别到一般”的认 识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教学重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及消去反应的机理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1.从乙醇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推导乙醇的化学性质; 2.采用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诱导等方法学习乙醇与Na 的反应; 3.通过启发、诱导,“从个别到一般”由乙醇推导出其他醇类的化学通性。 ●教学用具 投影仪、乙烷和乙醇的球棍模型、试管、酒精灯、无水乙醇、Na 、火柴、铜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乙醇俗名酒精,是酒中的主要成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学会酿酒和蒸馏技术的 国家,酿酒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我国的酒文化丰富多彩,著名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葡萄美酒夜光杯”等早已脍炙人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了解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发现乙醇有相当广泛的用途。 [师]我们初中化学中学过乙醇的一些性质,请同学们写出乙醇的结构简式,从结构简 式可以看出它的官能团是什么? [生]CH 3CH 2OH ,官能团是羟基(—OH) [师]根据你学过的知识,通过哪些反应可以生成乙醇,请大家讨论后写出方程式。 [分析] 1、CH 2==CH 2+H 2O ????→?一定条件CH 3CH 2OH 2、CH 3CH 2Br+NaOH ?→? CH 3CH 2OH+NaBr [师]醇是另一类烃的衍生物,其官能团为羟基。我们这节课就通过学习乙醇的性质来 了解醇类的共同性质。 [板书]第二节 乙醇 醇类 一、乙醇 [师]根据初中所学乙醇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忆后概括出乙醇的重要物理性质。 [生]物理性质:乙醇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乙醇沸点低(78℃),易挥发, 密度比水小(0.7893g/cm 3),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注意)乙醇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大多数物质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乙 醇、氨水相反)。 (说明)乙醇俗称酒精,工业用酒精含乙醇约96%(体积分数),含乙醇99.5%以上也叫 无水酒精。

乙醇学案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了解官能团和烃的衍生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1.官能团的概念; 2.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难点】:1.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2.乙醇的氧化反应的实质; 【学习过程】 【问题引导】生活中乙醇有多方面的应用,请同学们举例。 【自主学习】阅读P-73填空 一、乙醇 1、物理性质乙醇是色、有味的液体,密度比水,沸点,易,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思考交流】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乙醇分子比乙烷多一个O,那么乙醇的结构可能有几呢?试写出结构式 【实验3-2】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观察现象,对比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完成下列表格项目 金属钠的变化气体燃烧现象检验产物物质 烧杯内壁上有____,澄清石灰水水 ________ 烧杯内壁上有_____,澄清石灰水乙醇 _______ 【合作交流】(2) 已知1 mol 乙醇与过量钠反应时收集到H2为0.5 mol ,乙醇的结构是怎样的?与金属钠反应断裂的是哪一个化学键?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及名称比例模型

3、化学性质 (1) 乙醇与钠(反应类型: ) 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乙醇与氧气(反应类型: ) ① 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3】乙醇催化氧化反应 (1)向试管中加入3-5ml 乙醇,将螺旋状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现象。 (2)将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 。观察铜丝的变化,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 ②催化氧化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被强氧化剂氧化: 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鉻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现象 CH 3CH 2OH CH 3COOH (乙酸) ( 溶液褪色 ) CH 3CH 2OH CH 3COOH (乙酸) (橙色的K 2Cr 2O 7变为绿色) ※ 此反应可用于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_______被 _____________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__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如C 2H 5Br 中的Br 原子,C 2H 5OH 的—OH 等都是官能团。 常见的官能团 ※ 乙醇、乙酸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均属于烃的 。 生活小常识: 常用酒中乙醇的含量: 工业酒精:95% 无水酒精:99.5% 医用酒精:75% 啤酒:3%—4% (啤酒瓶商标上所标的度数是酒麯的含量) 白酒:高度:45%—70% 低度:30%—44% 红酒(黄酒):10% 左右 【拓展应用】 1.若要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 A 生石灰 B 金属钠 C 浓硫酸 D 无水硫酸铜 K 2Cr 2O 7(H +) KMnO 4(H +) KMnO 4(H +)

醇的知识点

一、醇的定义: 羟基与烃基或者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二、醇的分类: (1)按羟基数目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 (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且羟基个数不限,但不存在1个C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不稳定。) (2)按羟基连接类别分为:脂肪醇、芳香醇。 (3)按连接链烃基类别分为: 饱和醇、不饱和醇(不饱和醇中羟基连在不饱和碳上不稳定,易转化为羰基)。 (4)饱和一元醇的通式:C n H 2n+1 OH 或C n H 2n+2 O、R—OH 三、醇的物理性质 (1)状态:C1-C4是低级一元醇,是无色流动液体,比水轻。 C5-C11为油状液体,C12以上高级一元醇是无色的蜡状固体。 甲醇、乙醇、丙醇都带有酒味,丁醇开始到十一醇有不愉快的气味,二元醇和多元醇都具有甜味,故乙二醇有时称为甘醇。 甲醇有毒,饮用10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 (2)沸点:醇的沸点比含同数碳原子的烷烃、卤代烷高。且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 (3)溶解度:低级的醇能溶于水,分子量增加溶解度就降低。含有三个以下碳原子的一元醇,可以和水混溶。 由于醇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着相互吸引作用,这种吸引作用叫氢键。 醇中的氢键是醇分子中羟基中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的相互吸引力。 甲醇、乙醇、丙醇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这是因为甲醇、乙醇、丙醇与水形成了如下所示的结构: (4)几种常见的醇: 1.甲醇:甲醇俗称木精,能与水任意比互溶,有毒,饮用10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

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工业酒精里为了防止盗窃通常加入了甲醇。 2.乙二醇:乙二醇是一种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主要用来生产聚酯纤维。 乙二醇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 3.丙三醇(甘油):丙三醇俗称甘油,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吸湿性强,有护肤作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四、乙醇的物理性质: 1.乙醇的结构 分子式:C 2H 6 O 结构简式:CH 3 CH 2 OH 2.乙醇的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沸点78℃;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五、乙醇的化学性质 1.置换反应 乙醇可以和金属钠发生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①乙醇和金属钠反应说明羟基中的氢原子可以被一些金属性较强的金属置换出来。②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羟基的存在,并可以计算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因为2mol羟基与足量钠反应放出1mol氢气。 ③金属钠可以取代羟基中的H,而不能和烃基中的H反应。 2. 氧化反应 ①燃烧:乙醇在空气里能够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乙醇可用作内燃机的燃料,实验室里也常用它作为燃料。 ②催化氧化 乙醇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条件下,能够被空气氧化,生成乙醛。工业上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由乙醇制造乙醛。 I、反应现象:将弯成螺旋状的粗铜丝先在空气中灼热,然后立即插入乙醇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由红色变为黑色,再由黑色变为亮红色,并产 生刺激性气味,Cu的质量不变。 II、反应机理:2Cu+O2→2CuO

《乙醇 醇类》练习题

乙醇醇类 【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用途。 2、生了解羟基的特性和醇的同系物。了解甲醇、乙二醇、丙三醇的应用。【教学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用途 【教学过程】 一、物理性质:乙醇俗称酒精,它是没有颜色、透明而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78.5℃。乙醇易挥发,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能跟水任意比互溶。[演示实验:酒 精溶于水后体积的变化] 三、结构: 化学式:C2H6O 结构简式:CH3CH2OH 乙醇的分子结构,极其可能的断键方位: 四、乙醇的化学性质(分析其断键的可能性) 1、和金属反应(与水作对比实验) (断键位置①,反应类型:取代反应)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2、和氢卤酸反应(乙醇、溴化钠、浓硫酸加热) (断键位置②,反应类型:取代反应)CH3CH2OH + HBr → CH3CH2Br + H2O 3、氧化反应 ①、在空气中燃烧,淡兰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C2H5OH(l) + 3O2 (g)→ 2CO2 (g)+ 3H2O(l)+ 1367kJ ②、催化氧化(加热的铜丝伸到乙醇中,观察铜丝颜色变化,闻乙醇气味变化) (断键位置:①、③,氧化反应) 2CH3CH2OH + O2→ 2 CH3CHO (乙醛)+ 2 H2O *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概念:得氧少氢被氧化,失氧得氢被还原 4、脱水反应(演示实验:注意仪器,温度计、沸石) 170℃消去反应,断键位置:②④ CH3CH2OH → CH2=CH2↑+ H2O 140℃取代反应(分子间脱水)2CH3CH2OH → C2H5-O-C2H5 + H2O *伯醇成醛、仲醇成酮、叔醇不能被氧化 *醇的消去反应:①遵循查衣采夫规则②相邻碳上有氢的醇可以被消去。 *醇尽管能和Na反应,但不是酸(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由生成的氢气推出活泼氢个数,推出羟基或氧个数 五、乙醇的用途: 制燃料、饮料、香精、化工原料、有机溶剂 六、乙醇的工业制法 ①、发酵法:含糖农产品(酵母菌)→分馏 95%的乙醇 ②乙烯水化法: CH2=CH2+ H2O → CH3CH2OH 醇类:分子中含有和链烃基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 一、命名以及同分异构体 二、分类1:一元醇:甲醇(CH3OH)重要的化工原料;“假酒”——含甲醇的工业酒精 二元醇:乙二醇(HOCH2CH2OH)无色粘稠状液体,易溶于水,可作为内燃机抗冻剂 三元醇:丙三醇(俗称甘油),吸湿性很强,用途很广,制硝化甘油,防冻剂和润滑剂。 分类2:伯醇、仲醇、叔醇

乙醇教学学案

乙醇 【学习目标】 (1)乙醇的分子结构 (2)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与乙醇的用途。 一、【有机新名词的学习】 1、烃的衍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羟基:可以认为是水分子去掉1个氢原子后剩余的部分 电子式:____________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俗称____________,有_________味的_____色______体;密度比水______,20℃时,密度是______________。沸点为78.5℃,易______;能与水______________,能溶解多种_________和_________,是优良的有机溶剂。 二、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_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乙醇的分子结构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CH 3CH 3)中的________被___________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H-OH)中的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_取代后的产物。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与活泼金属反应:乙醇与钠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 2、取代反应: (分子间脱水)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共热到140℃,可发生取代反应,两分子间脱去一分子水生成乙醚。 (生成卤代烃)乙醇与浓氢溴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 3、消去反应:反应方程式: (1)如何混合乙醇和浓硫酸 (2)浓硫酸的作用 (3)碎瓷片的作用 ,何时加入碎瓷片 (4)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5)反应过程中圆底烧瓶中的现象 ,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6)氢氧化钠除去的杂质有哪些 这些杂质是如何产生的 (7)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及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的现象 说明什么 (8)该实验为什么要严格控制温度呢? 4、氧化反应: (1)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必修2的74页)

醇酚知识点讲解及习题解析

醇酚知识点讲解及习题解析

烃的衍生物 醇酚(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醇类的结构特点、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 【预习作业】 1.现在有下面几个原子团,将它们组合成含有—OH的有机物CH3——CH2— — 【基础知识梳理】 一、认识醇和酚 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醇;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酚。 二、醇的性质和应用 1.醇的分类 (1)根据醇分子中羟基的多少,可以将醇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C n H2n+2O 饱和二元醇的分子通式:C n H2n+2O2(2)根据醇分子中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氢原子数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伯醇、仲醇和叔醇

伯醇:-CH2-OH 有两个α-H 仲醇:-CH-OH 有一个α-H 叔醇:-C-OH 没有α-H 2.醇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命名原则: 一元醇的命名: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把支链看作取代基,从离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按照主链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羟基在1位的醇,可省去羟基的位次。 多元醇的命名:要选取含有尽可能多的带羟基的碳链作为主链,羟基的数目写在醇字的前面。用二、三、四等数字表明 3.醇的物理性质 (1)状态:C1-C4是低级一元醇,是无色流动液体,比水轻。C5-C11为油状液体,C12以上

高级一元醇是无色的蜡状固体。甲醇、乙醇、丙醇都带有酒味,丁醇开始到十一醇有不愉 快的气味,二元醇和多元醇都具有甜味,故 乙二醇有时称为甘醇(Glycol)。 甲醇有毒,饮用10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 (2)沸点:醇的沸点比含同数碳原子的烷烃、卤代烷高。且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3)溶解度:低级的醇能溶于水,分子量增加溶解度就降低。含有三个以下碳原子的一元 醇,可以和水混溶。 4.乙醇的结构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H2OH 5.乙醇的性质 (1)取代反应 A.与金属钠反应 化学方程式:2CH3CH2OH +2Na →2CH3CH2ONa +H2↑ 化学键断裂位置:① 对比实验:乙醇和Na反应:金属钠表面有气

高二化学乙醇 醇类 人教版(必修加选修)

高二化学乙醇醇类人教版(必修加选修)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 2、通过对乙醇化学性质的探究掌握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3、提高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重点难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板书设计]: 一、乙醇 1、乙醇的物理性质:(1)常态下无色、气味、液态(2)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沸点比水低(3)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2、乙醇的结构:(1)分子式:C2H6O (2)结构式:(3)结构简式:CH3CH2OH 或C2H5OH (4)官能团:羟基OHOH-电子式电性稳定性及存在思考:水中含有OH-根原子团,可与钠发生置换反应,而乙醇中含有-OH羟基,那么乙醇是否也能与钠发生置换反应呢?实验: 1、试管+2ml无水乙醇+2小块Na,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套上小试管;验纯后点燃,检验产物。(猜想乙醇与钠反应可能产生何种气体?如何检验?如何验纯?板书化学方程式,指出反应类型“置换反应”,教师引入“取代反应”。)

2、两只小烧杯,分别放20ml水和无水乙醇,并滴3滴无色酚酞,各放1小块Na。(比较现象,并加以解释)①反应速率,说明烃基-R对OH基团的影响较大;②Na块先沉于乙醇中,产生气泡后才上浮,而在水中Na块一直浮于水面上,说明Na块的密度小于水,大于乙醇;③溶液的颜色都变红,而盛水的比较红,说明产物乙醇钠也显碱性,但碱性比氢氧化钠弱。思考:已知乙醇的分子式C2H6O,可以写出两种结构式:现将 4、6克无水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只生成 1、12升H2 ,则乙醇的结构式是A还是B? (教师引导:从钠置换出的氢是羟基上的氢还是烃基上的氢来考虑:①若是烃基上的氢被置换,则1摩A分子中含有5摩烃基H,完全反应可产生 2、5摩H2 ,而1摩B分子中含有6摩烃基H,完全反应可产生3摩H2 ;②若是羟基H被置换,只有A分子中含有羟基H,1摩A分子中含有1摩羟基H,完全反应可产生0、5摩H2 。而本题中:0、1摩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只生成0、05摩H2 ,则乙醇的结构式是A,且可以推断乙醇与Na反应,置换出的是羟基上的氢。)追问: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与Na发生反应,而不是烃基上的氢原子与Na发生反应?(思路:通过测定乙醇与钠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氢气体积,来判断钠置换出的氢是羟基上的氢,而不是烃基上的氢。)(实验设计:将钠放在锥形瓶中,将乙醇放在分液漏斗中,并用双孔塞将它们和导管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