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湖北地区传统节日的现状看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

从湖北地区传统节日的现状看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

从湖北地区传统节日的现状看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
从湖北地区传统节日的现状看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

从湖北地区传统节日的现状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关于湖北地区传统节日习俗及其传承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陈俊霞(地理科学系1202班) 李亚男(地理科学系1202班)

【摘要】湖北地区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现状较为复杂。在这样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猛烈激荡的时代,我国传统节日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尴尬处境:一方面,传统节日的衰败现象日渐严重;另一方面,“西风东渐”的潮流不可阻挡。随着经济基础、社会生活的变迁,如今反观传统节日,已是概念偏离、民俗淡薄、传统流失、传统节日本身的性质和渊源常被忽视。具有中国乡土气息、原汁原味的民俗节日逐渐淡去。与此同时,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颇有“兴味”的洋节蜂拥而至。部分人盲目的追求这种异国他乡的独特文化情调,把过洋节当作一种时尚。而漠视“中国制造”的“土节”。导致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本国文化传统节日被冷落和遗忘。[1]由此种种现状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是非常严峻的。当务之急是加快传统文化的创新,唤起民众对本国传统节日的重视。发展本国的传统文化。本次调查通过问卷、访谈的形式了解与掌握湖北地区传统节日的习俗及其传承现状,并辅以相关资料,试图从社会、文化、道德等角度对该调查结果进行深度剖析与研究。呼吁广大民众提高对传统节日的关注积极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以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与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关键词】传统节日现状文化传承

一、调查背景

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重要基因,是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一大瑰宝。它蕴藏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它既是民众知识、智慧、技能与习俗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渠道。在漫长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中,传统节日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历经数千年不断传承与创新。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当今社会中华文化还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及全世界华人华侨的重要力量和有效载体。从文化传播角度看,继承并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学习。[2]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与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传统节日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保护、传承、创新与利用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被赋予了特定的社会文化意义的日子。有特定的风俗习惯和意义。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极具内涵。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其体系萌芽于先秦时期,成长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在隋唐时期已基本定型。所蕴含的节日内涵深厚、代代相传。现今,由于种种原因,传统节日已经逐渐淡化,远离了大众的生活。如今需要重新使传统节日获得国人的喜爱,积极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以迎合中国的结构转型,“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面对中国文化日趋淡化、不断异化、逐渐衰竭的趋势。要大胆创新传统文化,以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新传统节日文化要本着以人为本、整体保护、活态传承的原则。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优秀文化内涵、吸取世界各国的精华、对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行全面的升级。为之注入新的血液。让这位卧病在床的老人,重获生机与活力。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民众共同创造的精神沉淀。是集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历史长河中的大舞台。反映了长期历史发展中沿袭下来的群体文化。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节日中所蕴藏的文化,无论是在消费领域、交往领域还是观念领域内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无论是对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结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身后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宏伟的工程。文化和谐是这项工程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和谐最明显的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灵魂与方向。而优秀民族文化则是和谐文化的坚实根基与深厚资源。在现代化、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改革,才能保持中国古典民族文化的底色和根脉。才能保证和谐文化的顺利进行。才能推进和谐社会的稳步建设。[3]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1.调查对象:此次调查主要对象为湖北省各地区的人口。包括恩施、黄冈、黄石、荆州、十堰、随州、襄阳、孝感、宜昌。各地区的调查主要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为了解湖北省各地区对传统节日的习俗和传承现状提供了详细可靠的消息。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其中以问卷调查法

为主。按照各地的情况抽样调查。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1)问卷调查法:在系团委实践部的领导下,由地理科学系社调成员全权负责。团队成员经过一个多月的收集资料,多次开会讨论。最终确定了本次的社会调查问卷。问卷由13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组成。以详细了解各地人口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习俗、过节方式、观念的变化、传承的现状、传承传统文化的影响等。

(2)访谈法:调查队员与各地的居民进行交流与了解。针对居民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居民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传统节日的习俗、起源、对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的建议。访谈对象的选取分年龄段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各地传统节日的发展现状。

(3)文献法: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中国邮政网等查阅与调查课题相关的新闻、法律条文、研究资料,在综合的基础上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团队成员进行讨论交流,去粗取精。

3.调查过程:调查时间安排合理,由地理科学系各个参加寒调的调查员分别在湖北省各市进行调查,共发放300份。由于调查员仔细的检查和热情的工作态度,回收291份,有效问卷为291份。然后对该数据运用SPSS软件设计并进行细致分析。尽量保证数据分析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以期为调查结果的分析提供可靠、真实的数据。2012年12月1日—2012年12月8日写课题并确定维度;2012年12月9日—2012年12月12日讨论调查方案,拟定初步问卷;2012年12月13日—2012年12月16日完善修改问卷并最终确定问卷;2012年12月24日—2013年1月24日发放问卷。2013年3月3日-3月5日完成数据的录入和资料的整理;2013年3月5日—2012年3月9日撰写调查报告。

三、传统节日习俗及传承的现状与原因的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笔者了解到湖北地区关于传统节日的一些现状,其中主要包括湖北地区的主要传统节日,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态度,政府对传统节日的保护现状等。其现状有喜有忧,笔者整理为以下九条。

(一)相较西方节日而言,春节仍然是人们心中最喜爱的节日

春节作为我国第一大传统节日,不仅庆祝的时间最长,庆祝方式最隆重,而且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现在更是推广到了许多其他国家。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岁时节日为主,春节处在一年的开头,代表了旧一年的过去,新一年的开始。人们常常会在春节时说一句“辞旧迎新”表示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冀。在此次调查中,有85.3%的被调查者最喜欢春节。而圣诞节、西方情人节和中国的七夕节分别仅占7.7%、4.0%、3.0%。21世纪是西方文化对中

国传统文化进行侵略和渗透的一个时代,越来

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比如圣诞节、西

方情人节,忽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春节

所寄托的民族情感是这些西方节日所不具备

的。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高丙中教授

对年味儿做了简单的概括:“年味儿就是永远

的民族认同的东西,就是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就是一个个的过年不断加深的民族情感和家庭亲情的情结,就是用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不断发扬光大的真情实感。”

(二)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巨大变化下,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有所淡化

需求。很多人特别是上班族在国家的非法定传统节日期间仍然正常工作和生活,以至于对这些传统节日的意识越来越淡。只有在国家法定节日期间,才意识到节日的存在。但有些节日,如五一节、国庆节,这些节日属于国家人为规定的又十分重要的节日,令很多人误以为是传统节日。,见图二,有20.3%的人认为五一节是传统节日,有25.1%的人认为国庆节是传统节日,这一数据还是占了所有被调查者人数的一定比例。

(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湖北地区五大传统节日

在此次调查中,笔者统计出湖北地

区的五大传统节日。在于家人常过的

传统节日中,这五大节日所占的比例

均在50%以上,其中春节更是占到了

92.3%。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中

国文化包含着的传统节日对中国人的

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根深蒂固的。中国人都有一种认祖归宗的思想,这主要源于一种血缘之情。这种思想也通过这五大传统节日图一

图三

的习俗表现出来。春节主要是进香祭祖、吃团年饭、守岁。元宵节要吃元宵,有的地方还

要开灯谜会,猜灯谜。清明节一定要祭祖扫墓,怀恋逝世的亲人。端午节的来源是纪念屈

原,但现在也已经演变成一个合家团圆的节日,在这一天,已经成家的孩子要带着礼物去

看望父母。中秋节一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这里面所体现出来的团聚的情感更是显而易

见的了。第二,这五大节日除了元宵节其他都是国家法定传统节日,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重

视。元宵节伴随着春节,代表春节的结束,心的一年正式开始,所以人们也格外重视。

(四)对于传统节日人们以被动了解为主,主流媒体对弘扬传统节日的作用未能发挥出来

湖北地区人们对传统节日的Array了解主要是通过长辈和在过节中

了解,这两部分分别占了70%和

56.9%。一方面是笔者在上文提到

的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淡化所

致,没有意识去主动了解我国的

传统节日。另一方面,像网络、

图四

电视广播、书刊杂志等主流媒体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不够。相反,由于年轻人对国外节日的

追捧,商家利用媒体炒作来追求经济利益而达到了对外来节日的宣传。

团聚。

前吃个饭,

人其乐融融,

的希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也越来越多样化。有62.7%

新兴方式,有13.5%的人。还有

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时间允许,很多人乐意举家出去游玩,不仅放松了身心,也

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感情,并且这种过节方式简单环保,没有传统习俗的繁文缛节,是一种

值得提倡的过节方式。社会的进步是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认为传统节日的习俗过于

繁杂,宁愿把时间花在工作和学习上,创造更多的价值。

(六)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传统过节习俗已不被大多数人接受。

,其余的都是不按照习俗过节的。

兴趣。有时候,不但没有达到放松的目的,还因为到处走亲访友搞得疲惫不堪。如今人们倡导一种绿色环保的过节方式,因此会淡化以往的过节形式。

(七)政府对传统节日的宣传过于老套,未履行好其职能

湖北地区政府对传统节日

的宣传以文艺汇演为主,占

63.8%。这显然不能对传统节

日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而其

他比较新颖有效的宣传方式

占得比例就太小。像网络宣传

和制作宣传单等利用主流媒体进行宣传的方面做得不到位,仅仅只有17.7%的人认为政府在传承传统节日方面作用很大,45.7%的人认为作用一般,还有17%的人认为没有作用,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职能。由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经济效应而轻文化发展。这会造成中国传统节日的淡化,在西方文化渗透的背景下,甚至还会被同化。

(八)当前传统节日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面临被淡化的危机。

数据显示,16.7%的人认为当前传

统节日的发展状况良好,62.7%的人

认为发展状况不太好,因为传统节日

在逐渐淡化,发展状况堪忧。这是由

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首先谈谈其本

质因素。就像现在很多人都感觉年味

儿变淡了一样,其他节日也是如此,

传统节日的载体消失了。中秋节被人

图七

图八

们过成了月饼节,端午节成了粽子节,元宵节成了汤圆节,每一个节日都成了一种食品,基本上把中华民族这些传统节日变成了一个个美食节,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传统节日应该以民族和亲人之间的情感,一种不可割舍的血缘关系为核心,而不是一种象征性的食物。

[4]第二,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变化,前面已经谈过了,经济发展引起的人们对传统节日思想上和态度上的转变,也会造成传统节日的淡化。第三,过节习俗过于繁琐,耗时耗力。确实,每年节日期间尤其是春节期间,各家各户为接待频繁来访的客人而煞费苦心,劳心劳力。这种节日习俗引起人们对过节的疲惫,进而淡化了传统节日。第四,人口流动造成的节日传承困境。当今中国社会的经济呈现出东部发达,中西部落后的格局,因此中西部的越来越多的人向东部流动,造成流动人口不能即使返家同家人一起过节。而情感价值才是节日的核心,那么传统节日对流动人口自然就没太大意义,同时还忽视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节日的教育。第五,西方节日的冲击。西风东渐的潮流不可阻挡,西方节日尤其受到年青一代的追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衰落带来的必然结果。第六,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不足。当今社会对文化产业的保护滞后是一个普遍现象。

(九)传统节日对个人,对国家都有巨大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有其自

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

强大的凝聚力与生命力,与

中华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

精神相联系,具有十分重要

的现实意义。中国的传统节

日是岁时节日,植根于古代农耕文明,体现了人民对自然的探索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文化习俗中所体现出来的精忠报国、自强不息、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历经几千年仍被保留、遵守着。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如祭祖、吃团年饭无不体现出中国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轻松的节日氛围还减轻了人们的压力,使人们产生对美的向往。消费的增加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些文化精神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发展国民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5]

四、推动传统节日传承的措施与对策

通过对湖北地区传统节日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湖北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还是不

图九

容乐观的,传统文化面临被淡化的危机。就此笔者从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面提出几条合理意见,希望能为湖北地区传统节日的传承出一份力。

(一)政府方面

1.重视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传承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展的前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总体呈良好态势。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虽然西方节日在青少年中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与参与程度,但未与传统节日发生明显的冲突。我省青少年倾重于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并重,但在价值和情感上,还是更倾向于中国的传统节日。

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的加强对青少年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对青少年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首先应注意体验性和参与性,避免填鸭式的空洞,单纯的思想理论教育。其次,提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努力建立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体系,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最突出的深入了解与研究。

2.政府转变职能,民办节日为主

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政府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主导关系。积极组织城乡节日活动,丰富人民的节日生活。但节庆活动应以民办为主,发挥非盈利性民间组织、企业、社会、的主体作用。以提高人民的参与性。尽量减少官办色彩,充分调动民众的参与积极性,让民众从传统节日中获得极大的幸福感。

3.民族内涵突出,文化内涵丰富

我国是一个由多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已经被批准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彰显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是我们每一个国人应做的本分。

在传统节日中应该多加入一些少数民族的习俗。一方面可以丰富传统节日的内涵,另一方面有利于加深民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在观念意识上,应提倡珍视多元化文化价值;在立场选择上,应变政府操办为政府服务和引导;在制度设计上,应努力建立和完善包括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国家节日体系;在政策安排上,应坚决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统筹假日安排;在政策执行上,应格外重视保护和传承节日资源,激发民众激情。有利于

民族团结与国家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4.提高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及归属感

将节日文化服务纳入政府的职责之内,以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应该做到有人民过节的地方就有政府的政策,让人民感觉到政府的服务。节日内容要实在,内涵丰富。抓住节日这个有利时机,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和责任感。

加强民族文化的研究。坚持民主的原则,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认知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为前提条件。

5.关注港澳台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

台湾地区作为我国的一部分,1945年摆脱日本的统治,又面临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受到政治化的改造。1987年解严之后,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上出现了新的情况。对于大陆传统文化的传承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

6.关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海外传播情况

进几年来,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政府应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节日加大在海外的传播。例如春节。节日内涵丰富,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就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发展来看,我们应该根据这些节日的在各国影响上的深浅,以及各国对节日的看法与态度。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和传播方法。

我们首先应坚定不移的发展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同时充分利用分布在各国的华人华侨的优势,扩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各国的影响。让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正的走出国门,努力成为世界性的节日。提高中国的软实力。

7.正确对待洋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随着西方各种节日的涌进,中国的传统节日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社会舆论夸大了人们对于洋节的期待。人们对传统节日和洋节的差异不大。当下人们更多的是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洋节。政府应该改正中西文化有别的想法,引导大众各取优势,逐渐融合。改变扬中抑洋的做法,做到中西统筹,逐渐形成中西互补的中国特色节日体系。搭建中西文化交流平台,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在我过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要重视弘扬传统文化的内涵,更要注重节日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完美的展现了传统文化该有的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8.适当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

我国现有的法定节日体系中,传统节日所占比例不大。在现有的法定节日体系中,广

大人民认为有丰富历史内涵和深厚历史根基的一部分节日,没有安排休假的时间去庆祝。因此,民众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充分体味其传统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将部分传统节日列入法定节日,以满足人们情感的需要。当人们有回归传统文化的想法时,政府应大力支持。

[6]

(二)社会方面

1.提高全民的节日参与意识

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传统节日的复兴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的民俗逐渐回到了百姓节日生活中。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民众参与传承、保护、利用传统节日的情绪高涨。传统节日作为全民的节日,已成为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方面。民众的积极参与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保护的最好的支撑。

要想进一步扩大传统节日在全民中的影响力,就要积极提高全民对于传统节日的参与和保护意识。全民可以在节日的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我国节日文化的内涵与其真正意义所在。加深民众对节日的理解,有利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

2.积极营造传统节日传承的社会氛围

社会应该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普及宣传,利用节日活动、展览、海报、文艺汇演、横幅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宣传,将传统节日知识转化为公众的共识。面向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和文化艺术界有影响力的人物进行宣传。切实转变对传统节日的认识误区。使政府决策者具有使命感和紧迫感。主动投入支持、拯救和保护传统节日中来。

面向基层干部和文化工作者进行宣传普及。鼓励和支持利用各种媒介,对传统节日的传承、保护进行展示。提倡和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观,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面向基层群众进行宣传,开展一系列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使人们群众拥有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并自觉保护的意识。

3.积极建立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存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特色鲜明的特定地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划定一些有关传统节日的旅游区,积极利用这个商机,大力宣传。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把自然山水的柔情和民俗风情的难忘,季节性的风景都融入到传统节日旅游中去,形成各具特色的节庆旅游区。[7]

4.重建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体系

其实,外来节日可以对中国传统节日产生如此大的冲击性,在青年中广为流行,是因为洋节在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节日的“符号”生存策略。如今,欧美的文化虽然早已告别了圣经时代,但教堂依旧存在。礼拜依旧如期举行。圣诞老人依旧年年乘着雪橇给孩子们送去礼物和快乐。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节日却呈现出节日符号淡漠化,春节少了爆竹声,中秋没有了齐家赏月。元宵少了如昼的花灯。所以要重建中国节日的符号体系。可以提高民众参与的热情,也可以将传统节日的内涵保留及传承。[8]

(三)个人方面

1.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文化自觉意识

建立一个经济强国,需要文化做后盾。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中国的一员,在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是责无旁贷的。加深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将此观念深入内心,作为内心的引导。认知并认识传统文化的氛围。感悟民族气质的升华。并努力培养良好的民族文化心态。培养自觉保护民族文化的的意识。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华。使民族文化源泉永远鲜活流淌。

2.重视传统节日的习俗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很多在节假日还在加班,没有时间回家团聚,也总是忽略节日的一系列习俗。在我国现代化转型的时期,要重视文化的建设。个人要从自身开始重视传统节日的习俗。然后感染家人、同事。只要人人能做好自己的本分,对于习俗淡漠化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3.关注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方针政策,了解传统节日的走势

作为21世界的一员,处于信息化的时代,要学会运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了解国家的一些政策。“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意识。要定时关注政府的决策,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共同推进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与传承。

五、结语

民族节日是生活的高潮,是一个民族综合与终极价值观的体现与载体。传统节日时全民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传统文化遗产的主人。只有把传统节日建设成为全民自发性的文化节日。传统节日才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出它独有的魅力和作用。

如今,真正能把中国人凝聚在一起的不是那些所谓的时髦词语。而是根源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血液中的民族情愫和道德情感。在庆祝节日时,务

必要突出亲情和道德的主题。是传统文化成为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机。成为维系人们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

为了使传统节日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巨大的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做的事太多太多。其实传统文化价值的回归与重建时非常重要的。只有全面达成共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水平达到一致才能推进传统文化的建设。我们传统节日内涵丰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节日活动来体现我们节日的内涵和我们整个民族的优良传统,来帮助大众重新恢复优秀的文化记忆。这会使民众生活的幸福感增强,使民众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有活力、有信心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由此可知,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上的作用至关重要。

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的淡漠现象只是暂时的。面对此种情景,政府和社会已经采取了措施来挽救传统节日文化。在国家日益强大的今天,文化已经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民众要树立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自觉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我们调查团队在此次调查中走进了湖北省各地区,与各地的民众进行了近距离接触与了解。了解到了湖北省传统节日文化习俗与传承的第一手资料。在调查之后,笔者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继承现状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也深深意识到了作为新青年的自己的社会使命。自己要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积极传播和继承传统节日文化。为国家的传统文化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向他人传播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笔者在此对广大的朋友们的积极配合表示感谢,笔者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下,民众的配合下,传统文化的继承工作会顺利快速的进行下去。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民众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从中国传统节日的走向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蓝巧燕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 541004

【2】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肖琴中国湖南省委党校湖南长沙 410006 【3】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黄涛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4】民族传统节日被冷落的背后郭春燕中国商报 2005年03月04日

【5】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黄辉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第11卷第二期2008年6月

【6】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组中国文化报 2012

年03月19日第003版专题

【7】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日的文化意义与传承发展王崟屾

【8】当前专家学者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李心峰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7篇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7篇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保护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昨天我们刚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法定节假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得知韩国端午祭在xx年11月25日申 遗成功时的愤慨。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竟被他国争先抢夺,亦或跃跃欲试。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了。 中国人在责怪韩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剽窃行为时,是否有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遥想当年,中国软弱,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如今韩国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规模抢占中国文化时,有一些从洋媚外的人正在风风火火地哈韩,韩国的二流肥皂剧和服饰潮流都备受国人的追捧。还没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场,甚至政府出资在筹备平安夜、圣诞节,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古老而美丽的七夕节,却很早就翘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节,或许现在就不奇怪为什么韩国可以一直申遗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于政府的无能,也不要怪罪于韩国的无耻,因为是我们自己把我们的文化丢弃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视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一直对祖国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热情。利

用各种媒介,多多的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国人从儿童时期起就教导他们重视,让更多中国人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别人的东西。政府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起步。加大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教育宣传。这种高度重视的意识,从官府传递到民间,从我们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我们国家的文化还会丢吗?小小韩国还可以这样张扬跋扈却可以屡屡得逞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传统节日,弘扬传统美德。五千年的斗转星移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史的背影虽已渐行渐远,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却传承至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被保留到现在。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正摆在我们面前,近年来“洋节热”现象层出不穷,而许多人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有些冷漠,了解甚少。xx年11月24日,韩国成功申请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但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抢救中国传统文化的警钟。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结。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国家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放假休息,而是通过扫墓、祭拜等活动来追忆祖辈,传承文明,弘扬美德,从而使我们更加珍惜先辈已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心怀感恩,继往开来,奋力拼搏。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大全,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收集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现如今中国的传统节日内容非常的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节日,无疑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农历正月 1、正月初一:春节,鸡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诞辰,佛教中弥勒佛诞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二:犬日。 3、正月初三:猪日,小年期。 4、正月初四:羊日,孙天医(孙思邈)诞辰。 5、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开市,神话中五路财神诞辰。 6、正月初六:马日,送穷日。 7、正月初七:人日,又称人胜节,送火神。 8、正月初八:谷日,道教中阎王爷诞辰,八仙日。 9、正月初九:天日,道教中玉皇大帝诞辰。 10、正月初十:地日,石头生日(祭石头)。 11、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妇日,炒黄豆(老鼠眼),点百火,丢百病。

12、正月十三:上(试)灯日,关公升天日。 13、正月十五:元宵节,正灯日,道教上元节,是天官尧的诞辰。 14、正月十八:落灯日。 15、正月二十: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小天仓”,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这一节日又与“雨水”节气相关。立春后的节气是“雨水”。古人认为,是日“天一生水”,应节则下雨、故谓之“天穿”。神话与节令像融合,就形成了天穿节这一民俗节日传统。天穿节的主要习俗:煎饼“补天穿”、天穿射、乱饭扎针。 16、正月二十五:天仓节(填仓节),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农历二月 1、二月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 2、二月初二:春龙节,又叫龙抬头、青龙节,佛教中济公菩萨生日。 3、二月初三:神话中文昌帝君诞辰。 4、二月十二: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5、二月十五: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诞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诞辰。 6、二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诞辰。 7、二月二十一:佛教中普贤菩萨诞辰。 8、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见清明)。 9、清明,24节气之一:农历日期不固定,通常在二月后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内。

【推荐】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四篇

【推荐】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四篇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保护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昨天我们刚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法定节假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得知韩国端午祭在xx年11月25日申 遗成功时的愤慨。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竟被他国争先抢夺,亦或跃跃欲试。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了。 中国人在责怪韩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剽窃行为时,是否有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遥想当年,中国软弱,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如今韩国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规模抢占中国文化时,有一些从洋媚外的人正在风风火火地哈韩,韩国的二流肥皂剧和服饰潮流都备受国人的追捧。还没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场,甚至政府出资在筹备平安夜、圣诞节,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古老而美丽的七夕节,却很早就翘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节,或许现在就不奇怪为什么韩国可以一直申遗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于政府的无能,也不要怪罪于韩国的无耻,因为是我们自己把我们的文化丢弃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视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一直对祖国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热情。利

用各种媒介,多多的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国人从儿童时期起就教导他们重视,让更多中国人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别人的东西。政府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起步。加大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教育宣传。这种高度重视的意识,从官府传递到民间,从我们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我们国家的文化还会丢吗?小小韩国还可以这样张扬跋扈却可以屡屡得逞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传统节日,弘扬传统美德。五千年的斗转星移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史的背影虽已渐行渐远,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却传承至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被保留到现在。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正摆在我们面前,近年来“洋节热”现象层出不穷,而许多人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有些冷漠,了解甚少。xx年11月24日,韩国成功申请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但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抢救中国传统文化的警钟。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结。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国家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放假休息,而是通过扫墓、祭拜等活动来追忆祖辈,传承文明,弘扬美德,从而使我们更加珍惜先辈已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心怀感恩,继往开来,奋力拼搏。

我们的传统节日主题班会

304班主题班会——《我们的传统节日》 一、活动目的 让同学们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及其来历和风俗,增强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激发同学们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活动形式 竞猜、朗诵、观看视频等 三、活动流程 (一)开场白 (陈诗漩)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下午好。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沉淀至今,形成了很多别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今天由我和魏馨怡为大家主持本次主题班会,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去领略民俗风情。 (二)竞猜活动 (魏馨怡)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节日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吗?知道的同学请快速举手抢答。(等同学们回答差不多以后,播放视频。)同学们,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下面让我们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些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 (三)各个节日介绍 1、(陈诗漩)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春节。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每年的农 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俗称“过年”。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走亲访友,放鞭炮、贴春联,可热闹了。最高兴的当属孩子们,穿新衣、收红包,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应有尽有。北宋王安石有一首诗《元日》,写的就是春节的情景。(出示ppt)“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总之,在春节家家户户焕然一新,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容满面。说到这里,大家似乎回到了那段快乐的时光,那么,你们知道春节的来历和它的习俗吗?请看大屏幕。(请同学给大家介绍) 2、(魏馨怡)放完了鞭炮,收好了红包,让我们走进第二个节日——元宵节。北宋欧阳修 有一首诗《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衣衫袖。”多么美的诗句啊。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元宵节人们都在干些什么。请看大屏幕。(请同学给大家介绍) 3、(陈诗漩)“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转眼我们来打了江南的春天。清明节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节日。我们一般都在这个节日里去扫墓,寄托哀思。那么有谁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大屏幕显示资料,请同学给大家介绍) 4、(魏馨怡)过完了清明,我们迎来的是端午节。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 来的。有古诗为证:唐文秀《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让我们跟随一段视频去看看今天的人们是怎样过端午的。5、(陈诗漩)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吧?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由此演化出一个传统节日——七夕节。唐代大诗人杜牧有一首诗《七绝》——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就与牛郎织女有关。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古时候的少女特别重视乞巧节,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原因吧。请看大屏幕。(请同学给大家介绍) 6、(魏馨怡)“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块月饼一片

保护传统节日的演讲稿范文5篇

保护传统节日的演讲稿范文5篇 篇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了解传统节日,热爱中华文化》。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博的国家,广袤的地界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自然景色,也为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人文风光。有众多民族组成的中国就连传统的习俗都是如此丰富多彩。 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冬至”这个节日,冬至是一年之中白昼最为短暂夜晚最为漫长的日子,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周礼春官·神仕》就记载道:”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到了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对于冬至,苏州一直延续古时候的传统,”冬至大过年”这一说法在苏州人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在冬至这一天,苏州人就会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斟上冬酿酒,煮上馄饨,有说有笑的过一个温暖的冬至,在冬至夜饭的餐桌上一定不会少了卤菜,俗语有云:有得吃,吃一夜;呒不吃,冻一夜。即富裕之家要吃一夜,贫困之家只能干坐着冻也要冻一夜。人们不甘心冻一夜,想吃一夜,所以就喝酒、买卤菜吃。 这可以说是南方人的冬至夜,那么北方人的冬至就没那么隆重了,北方人并不过冬至夜,而是过冬至,在那一天北方人会吃一碗饺子,因为饺子的形状类似耳朵,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被冻掉了。 说完了刚过去不久的冬至,再来说一说即将到来的春节吧。对于春节,南方和北方的差别也很大。 春节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在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对家里进行一次大扫除,意味着”辞旧迎新”,南方人喜欢在门上贴上”福”字和春联,北方人除了春联外,还会在窗户上贴上剪纸窗花。到了除夕,大家围坐一起吃一顿团圆饭,长辈会给家里的小辈一份压岁钱,听着窗外的鞭炮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雪白的冬天也染上了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如何保护中国传统节日

如何保护中国传统节日 手微微地颤抖着,恨愤愤地燃烧着,心默默地疼痛着。 拿着报纸,一字又一字地读了一遍又一遍,我不相信这竟然是真的: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被韩国申报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惊讶,我愤怒,我感到莫大的耻辱。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两千多年的携手相伴,两千多年的荣辱与共,两千多年的悲喜交织,难道一瞬间,就这样被强行撕裂、一笔抹杀了吗?难道华夏神州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两千多年的岁月积淀所形成的文化大厦,就这样不堪一击、一触即溃吗? 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这不是真的,不是,绝对不是……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刻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我们的母语外,恐怕也就只有我们的传统节日了。在无数稍有良知的中国人心里,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五千年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传统节日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承载着文化的宝藏,承载着我们对先人的追念与景仰,亦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祝福与期望。透过它,我们隐约听到了春节时,那辽阔夜空上五千多年来不变的爆竹声响;透过它,我们似乎看到了中秋佳节时,那小小的庭院中,全家人围坐赏月、把酒欢谈的温馨夜场…… 然而,透过它,我们也看到了传统节日所面临的危机。 对于我们中的某些人而言,他们或许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

念谁,但他们绝对记得圣诞节是耶稣的诞辰;他们或许不了解七月七日是什么节日,但他们绝对忘不了2月14日,自己该买什么花送给什么人;他们又或许不明了中秋节有着怎样悠久而典美的传说,但他们绝对清楚愚人节源于一个多么“乏味、无聊、意义肤浅”的故事……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数亿中国人不敬屈原而敬耶稣呢?为什么我们对外国节日是如此的推崇,而对我们自己的节日冷眼相待呢?为什么我们五千年的文明竟抵不过一个个毫无内涵、毫无文化底蕴的外国节日呢?是不是因为我们害怕耶稣,害怕当我们死后,它会阻挡我们通向天堂的道路?是不是因为我们爱慕虚荣,不知情人节会被别人笑话为“老土”?又或是不是因为我们争强好胜,不过愚人节显现不出我们的聪明程度? 我疑惑,我不解,我苦苦地思索着。 当端午节时,一个小学生竟不知为何要吃粽子的时候,我们忧心了;当重阳节时,一个中学生竟不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诗人在何时有感而作的时候,我们伤心了;当中秋节时,一个月饼卖到八千八百八十八元的时候,我们痛心了。于是,我恍然大悟:在传统节日日渐失落的背后,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失落;伴随着商业的浮华与城市的喧嚣,我们的传统文化正一点一点地被蚕食,被湮没……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冷漠,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无知,是我们,是我们将它亲手抛弃,又亲手埋葬。 传统节日在哭泣!

中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

中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 ,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

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

农业行业现状

近些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把三农问题放在首位,这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国家每年对农业投入很大,但效果并不明显,我国各级政府也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但是始终没有一个有效的发展模式。因此,十几年来三农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也没有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此,齐伍军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问题: 1.非市场经济体制阻碍了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首先,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农民无法通过对土地权的处置获得价值增值。一些地方政府廉价征用农民土地,高价卖给开发商,农民得到的只是地上物的补偿费,并没有得到处置土地应该得到的回报。农民对土地没有所有权,就无法将土地作为资产与投资人、农业企业合作实现自己的价值增长。 其次,国家虽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但是始终没有从体制上解决根本问题。由于没能有效地让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导致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除了税收优惠和政策补贴外,没有可以推动农业发展的有效资源。 其三,一些地方政府重工商轻农业,将大量农民土地征用、出卖给开发商开发房地产,忽视了农民利益与农业发展;高度重视招商引资与工商业发展,不重视培育和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 2.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十分传统与落后(农民家庭种植模式)。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低,还停留在一家一户小面积手工作业种植的传统生产方式上,生产效率低下,创造的价值较低。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非常高,现代化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与信息化。在美国,3个农民可以种植5000亩土地,而在中国,一家人最多种植几十亩土地。美国3%的农业人口满足了100%美国人口的吃粮问题,而中国70%的农业人口还满足不了中国100%人口的粮食需求问题,每年还要靠进口大量的粮食来保证我国的粮食需求。

传统节日作文12篇

《传统节日作文》 传统节日作文(一):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热闹的春节。春节是怎样来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经常在冬天欺负住在山里的人们,有一些人想把它除掉,也有一些人想把它赶走。有一天年又来了,许多人家里都遭到了袭击。只有几户挂着红布帘,门外生着火堆或敲敲打打闹翻天的人家没有受到伤害,因此山里的人们明白了年怕三样东西。当年再来的时候,人们用这三样东西把这个大怪物给赶走了,从此都不敢来伤害人们了。以后代代相传,便构成了过年热闹的习俗。 我喜欢春节,每年的春节我都要去花市。花市里人山人海可热闹了,店铺里的人在大声喊叫着卖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的卖艳丽多彩,芬芳迷人的鲜花,有的卖可口的爆米花和好喝的饮料,还有的卖各式各样的玩具。 近年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强大,各国的领导人也开始在春节的时候,发表讲话或文章向在本国的华人表示节日的祝贺,中国的春节在世界上越来越有影响力了。 传统节日作文(二):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他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之后,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清明节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的就是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 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打马球、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的习俗。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祖坟生别死离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传统节日作文(三): 传统节日,我喜欢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很多,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 春节七天的假期里是我最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在外地工作的爸爸能够有个长假回家陪我玩,住在深圳的大姑姑一家也会回厦门和爷爷奶奶一齐过年,还有在厦门的小姑姑一家,三家人,

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

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 势在必行 曾几何时,我们以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历久弥香而自豪;曾几何时,我们以天下节日大备于中华而骄傲。又曾几何时,在不知不觉中那传承了几千年的骄傲与自豪渐渐弱化淡化,不知愁滋味之少年尚无法体会那份锥心之痛,而血性国人却理性地发出了拯救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千年文明精髓的呐喊! 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湮没了平常日子与节假日的区别,我们已经不必等到过年添新衣、过年宰牛羊,天天都是好日子,天天都像过新年,真正到了年根儿底下,“年味儿”反而淡了。 城镇化、城市化建设悄悄地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社会结构,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和人际关系,很多与农业、农村,与那种熟人社会相关联的传统节日,也随之失去了以往依托的节日背景,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阡陌交通的充满田园 气息的节味淡了。 “年味儿”、“节味儿”越来越淡,不但过节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甚至人们内心曾经拥有过的那种憧憬与期盼也无从捡拾了。情人节、感恩节、愚人节和圣诞节等洋节日渐盛行,而且大有将我们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取而代之之势。许多青年对过圣诞节、情人节乐此不疲,而对中国节日,除了熟悉的“春节”、“元宵”、“中秋”等节日外,对“端午”、“七夕”、“重阳”等传统节日知之甚少,能记得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就算是有心人了。而对其中的节日文化似乎一概不知。 如今,传统节日的舞台上最活跃的、最能充分发挥节日文化功能的当属商家了,但大多是只求热闹,只问经济,只看效益。商场“血拼”,饭店折扣,来就有奖,买就赠送,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文化内涵却少有人问津。很少有人在节日气氛 上、文化品位上、精神享受上做文章,更很少有人在传承和发展、发扬和丰富上下功夫。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喝玩乐”的假日,那份美好的节庆记忆在逐渐消失。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传承与建设同样重要。 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追求更高生活品位和多样化的精神愉悦方式的今天,传统节日也应随时代不断发展,吐故纳新,赋予传统节日更多的现代意义和时代气息,让我们的节日也时尚起来,年轻起来,丰富和创新庆祝活动的形式,真正成为中国人越过越新的节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自然衔接。 就如何传承和保护传统节日这 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州政协委员、延边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成飞。他说,过洋节本无可厚非,但不能忘记自己的民族节日。一个国家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传统节日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民族在世界上得以存在,得以和其他民族相区别,就在于她日积月累所形成的独有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正是她几千年岁月的沉积而形成的中国固有的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重视传统节日应从政府做起,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加强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年轻人应重新去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意义 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都日趋西化,甚至连与国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节日也有被洋节日取代的危机,这直接威胁到我们民族文化的保持与传承。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意义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意义世界其他文明古国都出现过大幅度的文明断层,甚至盛极而衰。唯有中华文明,虽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却在跌宕起伏中传承不辍,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於其他民族的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中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可促进国家民族认同、凝聚人心、激发民族意志,可扭转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有助於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在全球化条件下,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冲突和文化竞争日趋突出,中国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受到严峻挑战。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迈向全面复兴,在融入世界和吸取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弘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提高人民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比较香港而言,内地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传统节日,不仅仍未被列为法定假期,而且过节气氛逐渐淡化,这是一个值得忧虑的现象。

传统文化的失落,不仅仅表现在孝道文化上,更表现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即诚信道义的失落。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讲求诚信,不仅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国民素质的重要表现。近年来,内地治安问题突出,各种骗案层出不穷,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以及商人缺乏商德、医生缺乏医德、教师缺乏师德等现象,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经济与社会的管治问题,但从根子上来说,仍然是诚信道德问题,是传统文化失落的问题。 中华文化讲究礼义廉耻忠孝仁爱,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注入了时代特点。这对香港和内地共同复兴传统文化,具有启示意义。只有国民继承和发扬优秀和先进的文化,蔚然成风,国家民族才能真正兴旺发达。 保护传统节日具有多方面意义我们今天保护传统节日,起码有三个重要的意义。第一是延续历史。我们常常说,我们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四大古文化当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历史尤其是传统文明,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断裂了。我前些时候到印度,二十几天里,从大城市到农村,从新德里到菩提伽耶,居然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印度妇女穿西式的裙服,她们穿的衣服档次、品位不同,但是都是印度的传统服装;;沙丽。印度的音乐学校,教的都是印度的传统音乐。在印度,你想学西方的音乐,可以到西方去学,他们自己的学校始终在传承着自己的民族文化。 但是我们就不是这样。我们不但可以把长城的砖块用来垒猪圈,不但可以把老宅子、祠堂统统拆掉,然后建成一模一样的水泥或红砖

最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传统节日》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习俗。 2、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活动准备 学生:传统节日的代表图片及相关资料,排练舞蹈、绘画、手工、收集古诗、春联等。 老师:1、各个传统节日的场面及传说的相关图片的课件。 2、收集或上网下载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流程 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主题。 1、欣赏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前几天我们刚刚过完的是什么节?(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2、提示课题——传统节日。 [导入部分选用儿歌,并结合学生过中秋节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引发学生对节日的向往,激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研究兴趣。] 二、认识传统节日。 1、问题: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学生汇报课前准备的调查记录卡) 2、明确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及资料汇报) 通过课前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记录,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较多的了解,能准确说出传统节日的名称及日期,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自我学习并概括能力。 三、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1、说一说你最了解哪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2、请同学们查阅传统节日习俗的更多资料。 3、学生汇报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演示课件) 4、小结:每当节日到来,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 [学生自己操作微机,提高了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了自信心。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初步印象得到进一步加深。] 四、传统节日的传说。 1、问题: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动听的传说,你知道这些节日的传说吗? 2、学生讲自己知道的传说。 3、请同学们查阅了解更多的传说故事。 4、小结:把这些传说故事课下讲给别人听。 [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再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对传统节日产生热爱的情感,并从中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五、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传统节日的喜爱。 2、学生以小组活动形式展示。 [此环节体现小组合作,共同学习的精神。学生通过歌舞、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出自己

如何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的存亡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 春节路神生日元宵节春龙节(龙抬头)寒食节清明节 立夏节端午节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 火把节七夕盂兰盆节、中元节、鬼节地藏节中秋节重阳节 祭祖节冬节阔时节腊八节小年除夕 而中国人常过节日有: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 可能大家都不了解像路神生日、翻经节之类的节日,我也是上网才了解到的。咱们不说这几个陌生而又不常过的节日,就说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等这样常过的节日如今的现状。 作为80 后的我,我已经对这些节日的来历以及真正的意义非常模糊了。小时候课本上可能提到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忘的差不多了。现在我还能知道哪天过什么节日,一般都是父母的提醒。我记得我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非常注重,一般都是自己包饺子,包粽子。到了父母过节日的时候,一般都是去买,很少自己动手做。如果等到了父母这辈人都不在了的时候,这些传统节日是否能传承下去?!有人就说了“日历上不是表明了吗?电视台不也到节日就提醒吗?中国的文化传统谁也抢不去!”我要说的是--- 现在的年轻人能有几个常看 光有人日历的?!光有提醒而没有人过的节日那还叫节日吗?!知道, 而 没有节日气氛的节日, 意义何在?! 还有就是咱们的端午节就被韩国注册了,到这时中国人才反思要保护咱们的节日,保护咱们的文化遗产。既然是没人重视的节日,没人过的节日,没人传承下去的节日,还不如给别人,让别人替咱们传承下去,但是这样咱们不觉得可悲吗?!韩国抢夺咱们的节日,抢夺咱们的文化遗产固然可耻,但是咱们就不反思这是怎么造成的吗??

在现代年轻人所认识的节日中,情人节和圣诞节比咱们的端午节 和中秋节都重要的多。都认为这些外国节非常时尚,非常浪漫。就连春节 的意义与节日气氛都大不如前,认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已经落伍,过的没意思,但这是如何造成的呢???是被强势文化浸染之后造成的,也是被年 轻人盲目崇拜“洋节”和商家利益驱使所造成的,更是被政府的忽视造成 的。 现在的“洋节”比咱们的传统节日都要热闹,其中年轻人是主导群 体。另一方面,当看到有利可图的时候,这时商家又发挥了他们的“智慧”,千方百计的大力宣传,以招揽生意。但是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没有节日气氛不说,年轻人也不“感冒”,父 母一辈的人也不在乎了,政府也不宣传,不管了。这时商家又为了利益,想 方设法把这个节日利益最大化,就出现了把七夕节说成中国的情人节之类 的说法来吸引人们的关注。这就说明了中国传统节日所面临的问题,商家 这样做不是在宣传中国传统节日, 而是把中国传统节日逼入了死角。 我们要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把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传 承下去。如果连自己的传统节日都保护 连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断代了,那么中不了,国人将会失去很多,那将是中国 人的悲哀,我们千万不要数典忘祖。 要保护咱们的传统节日,就得先靠政府的作用。虽说过节的是老百 姓,但是政府在这里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自从韩国抢占中国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事件发生后,才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与反思,当然反思 的也应该有咱们老百姓。还有就是传统节日日期的不确定性,因为传统节 日走的是农历,这就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度造成了不小的障碍。现在政府也 做出了规定---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而春节的假期缩 短了。这样的方案是提高了这些传统节日的关注度,但是也没必要削减大 家对春节假期的热情,有点拆东墙补西墙的感觉。 还有就是政府为什么不在以前就加大对节日的重视度,非得等到自己 的节日被人抢了才恍然大悟,这说明了政府和现在的中国人,在对待任何 事情上的预见性和预防意识太差。也希望商家能凭点良心,别再为了钱就 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喻成外国某个相似的节日,那样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的 另一种伤害,还是要加强宣传一下自主的文化节日。这里面教育机构和父 母一辈的人在传统节日与文化这方面,更应该加强对学生或子女的教育与讲解。现在的年轻人也应该多多的了解节日的来历与意义,真正的对它感兴趣,不是“洋节”就比咱们传统节日来的浪漫,来的温馨。总体来说,我 觉得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更据故事性。 保护咱们的传统节日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与支持,不是单靠政府或单 靠老百姓就能保护得了的,也希望现在包括我在内的年轻人能像知道自己 是龙的传人一样, 来了解并保护咱们的传统文化和节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 节日,咱们要秉承好的方面,祛除不良影响的方面(要在不破坏原汁原味的

洋节热及如何保护传统节日

关于洋节热与如何保护传统文化节日 郑磊(电自113)吴翰宇(电自113)徐飞(电自113)李光敏(电自113)龙贵颖(113)朱小清(电自113)马佳兴(电自113)刘泉(电自112)石教名(电自113) 摘要: 东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是一时代特征。在洋节的迅 猛涌进并已产生巨大影响的背景下,关乎中国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 及创新发展等问题,日益引起党和政府以及全民族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洋节热;传统节日;保护; 综述: 西方的节日文化涌入中国,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 节日带来一系列危机。尤其是当代青少年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 当代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民族强盛的支柱,其承担者传统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光荣使命。本文通过对当前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总结,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了解文化的交融和侵蚀,做到保护民族传统 文化的同时,又合理地做到洋为中用。 一、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因为被访者中大学生及从业尚未成家的所占比例占绝大多数, 故只考虑该类人群,并归类为青少年。 (一)青少年对传统节日以及重大节日的了解 1、青少年是否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上来看,青少年还是喜欢过中国的传统 节日的,但是还是有6.19%的人不喜欢过中国的传统文化

节日,这就应该引起我们极大地关注。但目前总体态势还是好的。 2、青少年能否讲出一些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故事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上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只有11.5%的青少年知道并且能较准确说出传统节日的来历和风俗故事,这说明现在的青少年对我国的传统风俗清晰了解得较少,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对于我国传统节日和风俗故事的传承和发扬不利;而了解一些的青少年占59.29%,接近60%,这是我国传承传统文化的中间力量,应该让他们了解的更多,并且加深他们认识的程度和准确度,如果他们得以培养,这将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29.2%的青少年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但不太会

中国的传统节日教案讲解学习

初步认识部分中国传统节日的教案 (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习俗。 2、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的常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三、教学过程: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主题。 1、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在寒假中,我们过了一个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知道是什么节吗?(春节) 春节你是怎么过的? 师:除了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接下来老师再给小朋友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 2.提示课题板书:初步认识部分中国传统节日

3、听关键词,猜节日。(通过猜节日知道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 板书: 吃汤圆,猜灯谜。元宵节(正月十五) 祭祖、扫墓。清明节(4月5日)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吃糕,赏风景。重阳节(九月初九)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提问:从这些传统节日的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三、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1.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风俗习惯?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动听的传说,你知道这些节日的传说吗? (演示ppt) 2.小结:每当节日到来,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通过了解请大家把这些传说故事讲给家人或你的朋友听。 四、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学到了很多知识。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许多外国节日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我们的身边,又产生了许节日,尤其西外的学生更应该了解,下节课我们将畅游西方的节日。

浅谈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保护的问题

浅谈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保护的问题从社会来看: 1.年轻人对传统节日蕴含的传统文化淡漠,只关注形式,忽略内涵。 2.商家追求商品利益,忽视节日文化导致传统节日“变异” 从传统节日本身来看: 传统节日没有随着时代发展自发调节,缺乏适合年轻人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认同方式 从客观方面看: 1.西方文化强势入侵,对节日意识产生错位 2.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困难 从政府方面来看: 缺乏相应教育引导,缺乏对市场话运作的有效监管,没有相应立法。 【申论批改】 本题是一道基础性的总结归纳题,所考察的是我们阅读材料--归纳要点的能力。从你的答题看,从方向上理解了题目的要求,从年轻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等方面概述了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答题的条理清楚。 但与此同时,还必须引起重视的是: 1,在答题的开始,应该有一个总领性的语句,强化答题的规范性与导向性。 2,你注重了要点的层次归纳,但层次的划分并不合理。我们可以具体来看一下,如社会、客观方面、政府方面等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导致概述的逻辑混乱。 3,建议你直接按照主体的方式来分条理归纳问题,可从行政引导方面、商家、社会大众等角度进行思考,并对问题进行归类,强化信息归纳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4,从答题的规范性来讲,最好能将阿拉伯数字改为规范的“一二三”。 同时,表达问题时应具体明确,如对于民众认识方面的问题,应突出“中国的传统的过节方式缺乏部分人的正确认同方式,“崇洋媚外”的社会思潮盛行,缺少对传统民俗文化节日的重视。” 此外,概述行政方面的问题时,可与保护流于形式等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说明,避免信息概述简单化、空洞化等问题。 总之,你具备一定的信息提取能力,但要点归纳、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还不需,希望你继续加强学习! 【申论模拟题】 请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总结归纳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保护中所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要求:概括准确、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500字。 【申论范文】 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西方文化正以强劲的态势渗透到各个领域,我国年轻一代普遍喜欢过洋节,对“圣诞节”等节日熟悉程度与认同程度非常高,而对中国传统节日所蕴涵的传统文化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的淡漠,且对其过节的方式认同程度不高。 2、我国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化产业较为薄弱,“汤圆”、“粽子”等中国传统节日必需品已经敌不过鲜花、巧克力等外来货。 3、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部分传统节日没有被赋予适合年轻人的文化内涵,有逐渐走向衰落的趋势。 4、传统节日形而上的精神全被抽空了,渐渐变成了商业化的美食节和购物节,甚至演变成推销热闹和吃,变成请客送礼的公关契机。 5、部分商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把传统节日变成了“商品”、“卖点”,传统节日逐渐演变成商家赚钱的工具,完全被忽视了其应有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