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企业存货内部控制

浅谈企业存货内部控制

浅谈企业存货内部控制
浅谈企业存货内部控制

浅谈企业存货内部会计控制

摘要:存货的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存货内部管理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资金运作的质量。高效的存货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减少企业物资浪费,进而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当前,我国企业存货的内部会计控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企业存货核算岗位职责不明,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缺乏存货内部控制的标准评价机制,等等。这些问题都急切地需要我们去关注和解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依据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提出了完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企业;存货;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对策

一、加强存货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具体来讲,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半成品、商品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企业生产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环。存货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包括发出原材料、生产产品、核算生产成本、核算在产品、储存产成品、发出产成品等,一般会涉及到生产计划部门、仓库、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会计部门。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从广义来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相关的内部控制应当实现以下目的: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所有有效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保证对资产的记录和处理均经过授权,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秩序、高效率地进行。

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内部控制中的应用控制,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贯彻经营方针和决策,维护流动资产安全与完

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一种内部自我协调、制约和监督的控制系统。

为此,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存货》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结合部门或系统的存货内部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存货内部控制不仅有助于防止存货业务的错误记录和舞弊行为的发生,还能使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实施低成本战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持续稳步发展,达到以效益为中心,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企业存货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企业存货核算岗位职责不明,管理不到位

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关于存货有专门的规定,即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第二章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具体规定上,其将会计存货业务不相容的情况具体分为5种情况:存货的采购、验收与付款;存货的保管与清查;存货的销售与收款;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存货业务的审批、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这些业务在平常操作中一般不允许由一个人来单独操作,然而,在具体企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存在上述5种职位融合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相当危险的。不仅存货相关的岗位职责没有办法明确,甚至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发生存货毁损或丢失而没有相关岗位责任人的情况。例如,当企业采购人员与验收人员、保管人员都由一个人承担时,一旦存货出现短缺、毁损时,就没有办法将具体责任分在哪个环节上,相关责任人的过失也没有办法明确,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存货及其仓库的管理也是极其不利的。

(二)企业存货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不健全

一般来说,我们企业的内控方向包括两个方面,即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我国很多企业没有设置内部监控审计机构,有的

虽然设置了内部监控的审计机构,但是其职能没有发挥作用。很多时候,内部监控审计的工作人员其工作仍然是记账、算账等基础性会计工作,对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管理部门的绩效不能够进行客观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存货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就无从谈起了。更有甚者,个别企业在存货实物控制上也存在严重缺陷,这些企业对于存货的管理没有制定操作规则,会计工作人员也没有定期进行盘点清理,往往出现存货购买入库环节受到很大的重视,而材料的出库使用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存货的领用和报废环节控制上,也经常出现不必要的浪费。

(三)缺乏企业存货内部会计控制的标准评价机制

当前,我国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失去效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标准评价机制。许多企业的存货控制系统还只是企业存货的简单信息处理和业务模拟,只是例行简单的业务程序,这时往往许多人认为企业存货的控制效益就无从谈起,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评价。其实这种理念是错的,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企业存货尤其需要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若没有一个量化标准,将难免会将一个大型企业当成小规模企业来看待,同样是存货的采购、入厍、发货和销售,不同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手段是不一样的;对于商品的营销方式,是集中办理收款,还是分散办理收款;对存货采购业务,先付款后提货如何控制,或先提货后付款又该如何控制,商品的价格、回扣和折让等又如何控制等等,所有这些业务处理都应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标准。但是,在现实中却是大部分企业缺乏明确的、具体的存货内部控制标准和尺度,这也是相当多的企业的存货内部会计控制未起到作用的真正原因。

三、完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求,明确存货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加强监督控制

要如何管理好存货的内部控制基础工作呢?其实,理论上我国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存货》一文中已经有相当具体的论述了,而企业要做的则是怎么样根据已有理论具体布局、开展工作。笔者认为建立一个完善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将物流和采购环节分

开,由各自不关联的人员负责,这就可以达到充分监督的第一步,例如采购授权批准职务、执行业务职务、监督审核职务、财产保管职务等几项工作应该分开为不同的业务环节,进而由两个以上的人加以操作。其次,要加强监督控制,定时地对企业的仓库存货进行盘查。发现问题时及时纠正。例如,作为企业的材料会计人员应该而且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对企业的存货数量和质量进行及时反馈,以便能够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

(二)重视存货各环节的控制规范,尤其注重采购和领用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

存货内部控制涉及的部门较多,一般会涉及到计划部门、仓库、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会计部门,所以其控制点也多,主要包括计划控制、合同订立、材料验收、付款、审核、账账核对、清理、领料、发料、复核、分析等多个控制点。根据存货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采购、库管、领用、盘存等多方面,其中采购和领用两个方面是重点。建立完善的存货内部控制应重点抓好采购和领用:

1.存货采购内部控制

(1)存货采购审批内部控制。要保证存货采购业务按计划申报程序进行,由采购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计划和材料请购单编制采购计划,提出具体的采购目录,经主管计划的负责人审核后报主管领导审批。

(2)签订存货采购合同内部控制。要保证存货采购在授权下按合同进行。要求主管领导对采购人员进行授权委托,授权的内容一定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内容;采购人员按计划签订合同,无权在授权之外签订合同和变更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副本应送会计和计划部门审核价格和留存。

(3)存货验收和入库内部控制。要保证存货采购数量、品种、质量符合合同的要求,做到准确、安全入库。采购人员应按合同的交货时间催交,在收到供货单位发票、运单后填写收料单,一式四联,采购部门自留一联,其余三联连同发票及合同副本送库房办理入库。采购部门应按验收收到材料的品种、数量,填制验收单;质量检验部门检验质量,签署验收单;仓库保管部门根据验收单验收存货,填制入库单,登记存货台帐,将发票、运单连同收料单送回采购部门。

(4)存货采购资金支付结算内部控制。要保证货款支付正确、合法。财会部门接库房通知承付货款,应审核合同的签订是否符合规定;验收单、入库单是否真实可靠,是否与合同一致;进货发票是否合法,是否与合同、验收单、入库单、付款通知单的品名、数量和价格相符。审核无误后,办理付款手续,进行货款支付结算。

(5)存货核算内部控制。应通过采购部门和财会部门的日常核算保证存货采购业务资料准确、真实。采购部门和库房保管部门要对存货的购进、发出和库存进行日常核算,库房应登记材料卡片,采购部门登记既有数量又有金额的明细账,定期将收料单送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入库单、验收单、付款通知单、付款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存货账薄及有关账薄,月末与采购部门和库房管理部门进行核对。

(6)存货内部稽核内部控制。应保证采购业务的记录正确,做到账账、账表、账实相符。月末将收料单与材料明细账核对,清理在途材料,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同时材料明细账还应同财务部门的材料分类账、总账核对,由内部稽核人员复核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程序和会计制度。

(7)存货内部审计。应保证存货业务合同有效,保管安全,付款正确,会计核算准确,各部门资料反映真实可靠。由内部审计人员抽查存货采购合同,审查合同是否经过授权、是否有效,同时审查在途存货,审核各部门核算是否正确,各部门反映的数据是否相符,有无违反规定程序和舞弊行为,还要对存货的内控措施进行评价。

2.存货领用内部控制

(1)存货领用审批内部控制。存货领用应制定定额,同时经批准才能进行。领用的材料应有工艺部门核定消耗定额,属于间接费用的消耗、修理用料等,应编制计划或核定费用定额,生产部门根据计划、定额填制限额领料单向库房领料。存货领用须经部门负责人审批签字。

(2)存货发出内部控制。应保证存货领用无误,手续齐全。仓库保管要审核领料单,双方要检查数量和质量,并签字或盖章。材料发出后,保管人员要按计划价格标明金额,登记材料卡片,并转材料记账员记账后

随发料汇总表定期送往财务部门。

(3)存货领用核算内部控制。应保证存货领用业务记录真实,领发无误。要求仓库保管员发货后及时登记存货台帐;财会部门根据材料记账员的发料汇总表按用途汇总分配,汇总领料单,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分类制证,登记有关账务。

(4)存货领用内部稽核。应保证存货安全,记录正确。由内部稽核人员审核领料单,核对收发凭证和存货台帐,检查收发记录和结存余额,查看存货的领用会计核算是否准确。

(5)存货盘点及处理内部控制。应保证存货账实相符。仓库保管员应定期盘点库存存货,编制存货盘点表,并提出处理意见。财会人员年底应抽查存货盘点表,对于生产中已无转让价值的存货及其它足以证明已无实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根据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批准的处理意见,同仓库保管员共同调整存货账务,以确保账实相符。

(6)存货领用内部审计。应保证存货安全、账实相符、核算准确。由内部审计人员抽查存货盘点表,监督存货盘点,审核保管部门和财会部门的日常核算是否准确,各部门的数据是否相符,有无违反规定程序和舞弊行为;还要对存货领用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三)建立标准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评价机制

有效的存货内部控制实施制度还需要明确的评价机制作为后盾,这是任何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存货的内部控制机制也是如此。当前,企业如果要保证存货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地发挥作用,就必须针对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建立一套标准的评价机制。内控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对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遇到不完善的地方,要及时矫正和完善。对于出现的问题、可能产生的结果都要争取能够在制度上予以防范,并且给予相应工作人员以执行制度上的考核。做得好的,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反,对于做得不到位的工作人员,要坚决依据内部控制的操作规范予以相应的惩罚。

(四)强化企业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企业应该在财务总体监控的前提下,逐步培养企业内部各部门员工,

尤其是存货流程有关的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以达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最佳效果。这当中尤其要注重塑造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从环境上使得最高管理当局、董事和企业所有者对内部控制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要知道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是人为制定的,也是由人完成的,因而树立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也应是主动性和灵活性较强的管理过程。另外,企业的诚信原则、道德价值观、员工的素质、企业文化等对存货内部控制的效益也有重要影响。所以,企业要强化存货的内部控制,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应从根本上从思想上强化存货等资产的内部控制,增强企业员丁的内部控制意识。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是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最需要重点关注的一大方面。存货核算岗位职责不明、存货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严重降低了我国企业存货的管理效益。事实证明,通过明确存货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加强监督控制、建立标准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强化企业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等措施的实施是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的。相信随着我国企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效益会越来越有较好的改观。

【参考文献】

(1)汤谷良.财务案例研究.2007年8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存货

(3)李志军.浅析企业存贷内部控制.中国百都科技,2007(8).

(4)刘建华.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市场周刊,2009(2).

(5)彭成勤.小议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现状.管理纵横

浅谈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doc

浅谈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治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是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环节还比较薄弱,很多企业甚至没有建立真正的内部控制系统,这使得企业很难适应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题目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法人制度不健全。在治理者任命方式上,国有企业的治理者是行政任命产生的。很多治理者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没有转变治理思想和经营方式,没有接受现代内部控制理念和方法,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方式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题目,对企业各项业务不能实施科学有效的监视。有些企业仅仅具有现代企业的外表,没有形成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明确界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治理者的权限和责任,缺乏应有的内部控制措施,也没有建立公道的人力资源治理机制,没有建立任人惟贤的人才竞争机制,这些都在无形中抬高了企业的经营本钱。 (二)风险意识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进步,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风险意识并不强,这在企业投资决策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企业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治理机制,在市场竞争中难免遭受失败。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企业在业务流程内部控制方面,资产控制和授权控制的漏洞较大。业务流程控制指在必须遵守的标准操纵程序。一次完整的经济业务一般分为授权、审批、执行、记录和复核五个环节,分别由不同部分或职员办理,以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通过制定业务流程,对每项经济业务实施内部控制,保证经济活动的公道、正当、有效。有的企业传统业务流程控制比较健全有效,如货币资金控制、存货控制、债权控制、债务控制、本钱用度控制、销售利润控制,但随着近年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制、企业投资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的多样化的出现,在股本交易控制、投融资方面内部控制方面出现题目比较突出,亟需尽快制定这些方面的控制流程。有的企业单项业务流程比较公道、健全,如货币资金控制、债权控制、债务控制等,但业务流程各环节之间缺乏连贯性,使内部控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以为,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对此熟悉不足,没有从企业整体角度考虑内部控制建设,使企业内部控制在控制环境、控制程序、会计系统方面不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内部控制措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内部控制文件形同虚设。 (四)对内部控制重视不足。一是企业治理层重生产轻经营,重开发轻内部治理,甚至将内部控制仅仅看成是财务治理部分的工作职责,未将内部控制放在企业经营治理的战略高度来考虑。二是有的企业固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实际并未认真贯彻执行。三是治理层对内部审计重视不足。有的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分,有的未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不规范。四是在日常财务治理方面,思想工作不深进,对职工的个人行为和思想状况了解不够,使一些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发现。 二、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题目的对策建议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加之企业经营改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运作,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峻。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它是通过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乃至每一名员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高效的相互制约的行为规范。 一、科学合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须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经营管

理循环。就制定内控制度而言,我认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经营的设计理念上就应该高度树立制定内控制度的观点和意识,注意从建章建制向整体框架的构建与认真实施转变,做事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积极主动、科学严谨的制定有序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经济越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就越重要。企业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位员工、在每项业务和环节上都必须按内控制度办事,使企业的内控制度真正起到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发现和纠正弊端和错误,确保企业的经营运作有序、科学、高效。企业可采用业务循环法,将企业整个交易循环事项的过程,划分为销售和收入的循环、采购和付款的循环、生产过程的循环、筹资和投资的循环、货币资金的循环五个关键性环节,并据此制定各环节的科学、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合法,保证经营活动的高效、经济,保证企业内部管理活动顺畅而又相互制约,最终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目标的实现,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能力。企业实施的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和一般性。一般而言,设计企业内部控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因企制宜,兼顾灵活。除上述最基本原则之外还与下述一些基本原则是密不可分的。 (一)、相互牵制原则 (二)、成本效益原则 (三)、岗位责任原则 (四)、协调配合原则 (五)、系统网络原则 总之,建立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实事求是,因企制宜,不能照搬书本,一味追求控制,而不管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应能达到一个基本目标。 三、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从五个方面着力 1.人员素质控制是关键。人是内控制度的主体,首先企业高层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否则制定科学合理、严谨有序的内控制度就成为一句空话。而制定了内控制度就需要具有相应素质的员工来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讲解

摘要 存货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存货的管理不仅有助于防止存货业务的错误记录和舞弊行为的发生,还能使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实施低成本战略。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得出企业在存货管理中存在人员素质不高、内部控制薄弱、存货管理方法混乱、存货核算不够准确、存货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进而提出改善这些问题的对策:提高人员素质,定期对存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和道德素质培训;加强内部控制,明确存货岗位职责和权限,不得未经授权的人员处理存货业务;加强存货的核算管理,划清成本与费用的核算,正确选择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存货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关键词:存货,存货管理,内部控制

Abstract Inventor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l control. Inventory management not only help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the error inventory records and fraud, but also enable enterprises to strengthen cost control and maintain low-cost strategy.By analyzing the shortcomings of enterprises in inventory management, I fou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inventory management,such as personnel quality is not high,intern al controls are too weak,inventory management methods are confusing and inventory accounting is not accurate enough.Then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to improve these issues: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training the moral quality of employees on a regular basis;Strengthen internal controls,defined job responsibilities and authorities of inventory.Those persons who are unauthorized shall not deal with the business of inventories;Drawing a clear accounting of costs and expenses,choosing amortization methods and then establishing 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to achieve modern scientific inventory management. Keywords: Inventory, Inventory Management, Internal Control

存货内部控制

第一节存货的相关概述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以及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具体来讲,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半成品、商品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一般规模大一点的企业或是生产性企业,存货内部控制涉及的部门较多,所以其控制点也多,主要包括计划控制、合同订立、材料验收、付款、审核、账账核对、清理、领料、发料、复核、分析等多个控制点。对于各网络合资公司,存货的核算相对简单,根据存货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采购、库存管理、领用、盘存等多方面,这里重点讲解采购、领用及库存三个方面的控制。 第二节关键内部控制 一、存货内部控制的概述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存货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具体来讲,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

成品、半成品、商品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企业生产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环。存货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包括发出原材料、生产产品、核算生产成本、核算在产品、储存产成品、发出产成品等,一般会涉及到生产计划部门、仓库、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会计部门。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从广义来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相关的内部控制应当实现以下目的: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所有有效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保证对资产的记录和处理均经过授权,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秩序、高效率地进行。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内部控制中的应用控制,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贯彻经营方针和决策,维护流动资产安全与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一种内部自我协调、制约和监督的控制系统 二、存货内部控制的目标 健全、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内部控制应结合企业的自身条件、单位规模、组织结构、业务性质等。一个好的内部控制应包括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即在每个需要控制的地方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与体系管理的融合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与一体化体系管理的融合在企业高效运作的今天,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规避风险、规范运营,越来越受到各企业的重视。通过介绍内控发展的历程、它与一体化体系管理的异同,为我们打开一扇实现内部控制与体系管理融合的创新发展之窗,来完善自身的内控制度,提高一体化体系管理的水平,给企业管理带来新的活力。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一)初级阶段:内部控制系统理论(1936至20世纪80年代末) 内部控制系统理论的特点是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前者着力于保护资金安全及会计记录的可靠性;后者着力于提高经营效率和确保既定的管理政策。这一理论是内部控制的外延得到拓宽,也是其内涵更加丰富。一直沿用到20世纪80年代末。 (二)发展阶段:内部控制结构理论(1988年至1992年) 内部控制系统理论局限性在于把精力过多的放在纠错防弊上,内部控制的范围的目标也显得消极和狭窄。也正因如此,才使新的内部控制理论———内部控制结构理论应运而生。 内部控制结构理论观点的提出是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中,首次使用“内部控制结构”一词,指出:“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确定内部控制结构包含3个要素:控制环境、

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内部控制结构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领域。同时,考虑到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不再细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是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操作的新的发展。 (三)最新成果:整体框架理论(1992年至今) 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发起人委员会”(简称COSO委员会),于1992年9月颁布其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在这部描述内部控制的报告中,开创性的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概念。1994年,该委员会又对报告进行了增补。他们在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设计并实施的,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率与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简称三类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由相互关联的5个要素构成: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人是诸多环境因素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人的品行操守、道德价值观以及能力,即使构成环境的重要因素,又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环境要素还包括管理层的管理哲学、管理理念等等。 (2)风险评估。在变化万端的环境中,任何单位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对风险的了解和估定是必须的,建立可操作的风险评估机制,发现、甄别、分析、管理、控制风险也是必须的。重要的前提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要从整体上和单个层面上制定与不同作业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从当前实际看,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下面提出一些自己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看法。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1.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这种情况在民营企业和“内部人控制”较严重的企业大量存在。在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依靠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个人的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大多数对会计不太熟悉和不太重视。在他们看来市场才是最重要的,内部控制会束缚他们的手脚。所以,这些企业往往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老板一人说了算,会计的作用仅在于如何算账使老板少交税。收入不入账,成本、费用虚高等屡见不鲜。在“内部人控制”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没有内部制度更对自己有利,更便于他们浑水摸鱼。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有些企业存在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使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如不少企业常规票据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均没有建立,甚至一些小企业没有正规的财会部门,会计、出纳、审核等事项由一个人包办。原始凭证的取

得或填制本身就不合法,以此为依据编制的记账凭证、登记的账薄、出具的会计报表及一系列的会计分析等也就毫无意义。一些企业人为捏造会计数据,设置“小金库”,乱摊成本,隐瞒收入,虚报利润,恶意逃避税收等。 3.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的片面性。目前,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内部资金控制,即内部会计控制。因此,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上,参与内控管理的也仅仅是财务人员。 4.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效果却不尽人意。有的企业虽然有内部审计,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一些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虚假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金等. 5.内控制度行为主体素质较低。近年来,企业财会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跟不上,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混进财会队伍,思想素质差,业务一知半解,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处理不好,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一些企业领导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一窍不通,却目无法规,独断专行,势必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使本就资金紧张的企业举步维艰。 6.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doc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摘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伴随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愈加重要,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文章围绕此问题展开,结合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的执行状况,提出完善与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应规范的内容和相关措施。 关键词:企业管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体系;内部审计文献标识码:A 1 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由企业各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共同实施,旨在实现控制目标,内部控制贯穿企业经营和经济管理的方方面面,完成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目标。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明晰各部门权责,从而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单位间的相互协调与制约。内部控制的目标明确了管理控制在整个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作用,辅以财务控制,以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 2 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2.1 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为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升经营效益,在健全的企业内部监督治理机制下,结合企业所处的内部特定环境,利用内部控制实施、评价系统完善企业决策、管理、经营等各个环节的控制措施,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企

业经营管理符合战略要求、提升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 2.2 保障企业经营决策的顺利执行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及时发现管理经营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帮助业务部门进行调整与纠正,促进企业各项决策的顺利实施。 2.3 提高信息、报告质量 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提高信息报告质量,通过对信息、报告系统的有效监督,确保企业能够提供可靠及时、准确而完整的内部管理信息和对外披露信息,支持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和对劳动活动及业绩的监控,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 2.4 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日趋激烈,加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内部控制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帮助企业规避、合理降低各项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 2.5 保证企业财务安全 资产安全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定期盘点、限制接近、财产保险、记录保护等一系列的手段与方法,能够对企业财产的采购、验收、计量、仓储等诸多环节进行有效、科学、合理的监控,从而保障了企业财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为资产安全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

第11期总第213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No.11,the213th issue 2010年6月Inner Mongolia Science T echnology&Economy Jun.2010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X 欧阳海松1,陈振宇2 (1.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财务部;2.齐齐哈尔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文章主要以存货为例,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存货;内部控制;流动资产 中图分类号:F2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201011—0029—02 存货不仅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一般在 40%~60%之间,而且还是在生产制造及销售过程中创造价值和提高价值的基础物类。企业的存货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流动资金运作的晴雨表,也往往成为少数人用来调节利润,偷逃国家税费基金的调节器。因此,存货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因此,针对存货管理特点,如何运用内部控制理论,构建科学、合理的存货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我国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现状 1986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该法规只提出内部会计控制,并将其定义为“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这个定义为其后财政部发布的其他内部控制文件以及《会计法》所承袭。财政部从1993年7月1日起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七条第三款中规定:“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

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公司库存物资的内部管理和控制,保证库存物资的 验收进库、存储保管和领料出库业务的规范有序,保证合理确认存货价值,防止并及时揭示差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存货是指本公司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 成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主要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第二节职责分工和授权批准 第三条公司设置专门的存货仓储管理部门和人员,并根据本制度要求 做到不相容人员的分离。还要建立健全请购、审批、询价、采购、验收、保管、付款、盘点、对帐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在本单位分管负责人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协调本单位的存货管理控制工作,做到制度执行严格、资料保存完整不缺货、不长期存货、不形成积压存货,并定期盘点、对帐、编制存货盘点表,保证库存物资达到帐证相符、帐实相符、帐帐相符。 第四条财务部要设置存货核算岗位,对存货收发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并每月监督、检查仓库保管人员存货核算、账簿登记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五条存货验收入库的批准权限由物资保障部部长行使,保管员要按 规定严格审查入库资料,禁止办理无实物入库的验收入库手续,否则要追602 究批准人和验收人的责任。 第六条仓库保管员在发出存货时,要严格审核领用手续,对不符合领

用手续的,可拒绝发货。否则,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七条库存物资的盘盈、盘亏、变质老化、毁损、跌价的处理由物资 保障部与财务部提出处理意见,经上级有关部门(总公司财务部)核实认 可后,由公司的总经理签字批准实施。经批准后,物资保障部与财务部门共同协商,根据相关法规制度的规定作出处理并进行会计核算。 第三节存货内部控制的实施与执行 第八条根据本公司的生产、销售、仓储、资金周转状况以及库存定额 等情况,对存货实行预算管理,合理确定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存货的库存比例。在认真考虑公司需求、市场状况、行业特征等因素,尽可能使库存储量趋于合理。 第九条存货验收入库前必须经质量部门检验,对检验不合格的要及时 办理退货和索赔,自制存货要拿出处理意见。检验合格后仓库保管人员要认真核对实物与物资请购单或入库申请单(自制存货)上注明的品名、规格、数量等,如发生短缺、破损等情形,应尽快查明原因上报部门负责人,作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经验收正确无误的,应按物资的类别、数量、单价、金额、入库时间等,开具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验收人员一定要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验收,凡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验收。 第十条存货的初始计量要严格按照《公司会计准则》要求进行核算, 不得人为调节存货的初始计量成本。否则,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一条根据自身存货的特点、管理要求、人员设置等,建立存货保 603 管制度,加强存货的日常保管工作,并制定相应的保安、防火、卫生等制度,实施有效管理。 第十二条存货的存放和管理应指定专人负责,所有存货原则上储存在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一、小型企业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3) (一)小型企业的特点 (3) (二)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4) (三)金盛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5) (四)金盛公司内部控制的重点 (6) (五)从小企业内部控制实践情况的不足 (6) 二、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7) (一)从小企业内部控制实践情况看有以下不足 (7) 三、解决方案 (9) (一)对我国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设计的基本思路 (9) (二)金盛公司内部组织结构 (10) (三)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分类进行研究和设计 (10) 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质量评价 (11) 四、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以金盛公司为例 席贺晶 (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小企业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长久课题。目前,我国许多大企业已逐渐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而我国的小企业在不断的深化改革中,虽然有各种管理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但大多数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促进我国小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研究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实践就显得十分紧迫。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金盛公司是甘肃省金昌市本地一家食品加工企业。通过研究金盛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理论和实践,对于改善目前金盛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同时,对研究我国其他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字:小企业;内部控制;现实意义 Showing small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JinSheng company in as an example Xihejing (Business School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the small problem has become a worldwide long-term task. At present, many large enterprises have graduall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control, but in China the small businesses in the unceasing deepening reform, although there are various management malpractice increasingly exposed for small businesses, but most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recognition is vague. This article choose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gansu province JinCheng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论文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内部控制“安然事件”《萨班斯法案》内邵环境企业文化权责分离财务监督会计监努激励与约束 论文摘要: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秋序和社会,y众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最初的内部控制定义是内部牵制,它基本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内部拉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但核心是内部会计控制。2002年发生“安然”、“世通”等公司的破产揭露出一系列的财务欺诈丑闻,暴露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平衡和外部监督缺失。其结果导致美国的资本市场损失了7万多亿美元的市值,对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害。为了提高民众对美国金融市场及对政府经济政策的信心,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25日出台了《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简称“萨班斯法案”或“SOX法案”。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出台,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一了中国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发展,从国际上一些比较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看,完善并运转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是这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在这个时期必须从国有企业的“内功”人手,在现有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持续快速发展能力,这是现阶段国有企业建设中的一项非常紧迫和必要的任务。内部控制是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话题。对我}}i 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企业会计一信息失真、经营失败及不守法经营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或不具备可操作性。以下从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探讨问题的成因,研宠内部控制的对策。 1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内部控制从形式上表现为一整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连接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通过发放内部控制调查表、实地走访我们看到被调查单位普遍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大都侧重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梳理,而忽视了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牵制;侧重于经营环节的程序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整体的协调;侧重于内部控制的制度学习,而忽视了执行制度的人的素质提高;侧重于对货币、实物的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等等。调查发现的问题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从调查情况看,不少企业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设置,企业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企业制度不

2021年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加之企业经营改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运作,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峻。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它是通过企业内部

高层管理者乃至每一名员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高效的相互制约的行为规范。 一、科学合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须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经营管理循环。就制定内控制度而言,我认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经营的设计理念上就应该高度树立制定内控制度的观点和意识,注意从建章建制向整体框架的构建与认真实施转变,做事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积极主动、科学严谨的制定有序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经济越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就越重要。企业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位员工、在每项业务和环节上都必须按内控制度办事,使企业的内控制度真正起到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发现和纠正弊端和错误,确保企业的经营运作有序、科学、高效。企业可采用业务循环法,将企业整个交易循环事项的过程,划分为销售和收入的循环、采购和付款的循环、生产过程的循环、筹资和投资的循环、货币资金的循环五个关键性环节,并据此制定各环节的科学、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合法,保证经营活动的高效、经济,保证企业内部管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录 引言 (3) 一、绪论 (3) (一)研究存货内部控制的意义 (3) (二)研究存货内部控制的目标及要素 (4) 二、内部控制理论综述 (6)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6) (二)COSO的框架及要素 (9) 三、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一)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现状 (11) (二)存货存在的问题 (13) 四、存货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 (11)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1) (二)存货采购和付款环节的内部控制分析 (16) (三)存货销售和领用环节的内部控制分析 (18) (四)存货保管环节的内部控制分析 (21) (五)存货退回环节的内部控制分析 (22) (六)存货盘存环节的内部控制分析 (22) (七)优化企业存货管理 (25) 五、结论 (26) 参考文献 (27)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和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是企业的所有资产中种类最多、核算最复杂且极易变现的一项资产。为保证存货实务资产的安全和核算的准确性,企业应结合自身存货的性质、特点,评估出与之相关的风险点,从而建立完善的与存货流转各个环节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存货内部控制的制度对确保财产安全完整、保证存货信息资料真实可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存货内部控制的要点,以存货为例来分析企业的内部控制,分析当前我国企业存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给出了存货采购、销售、保管,退回,盘存五个环节的控制重点。 【关键词】存货内部控制 COSO框架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提要本文从国内外内部控制发展的历史出发,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建议 美国安然、世通和施乐的会计丑闻充分暴露了公司关键人物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等问题。鉴于此,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萨班斯法案,在内部控制方面实施严刑峻法。2004年底,针对国际企业界频繁发生的高层管理人员舞弊现象,国际著名的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颁布了概念全新的COSO报告,即《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我国公司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觑。2004年中航油事件、2009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等,无不显示出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环境中内部控制的薄弱。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和执行情况正日益成为监管机构、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一家健康的公司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 1、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COSO委员会在其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指出:“内部控制的框架包含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和监测”。控制环境包括最高管理层的完整性、道德观念、能力、管理哲学、经营风格和董事会的关注、指导。由其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环境是内控其他要素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而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合格、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等问题。 2、风险评估不足。风险评估是整个内部控制体系运作的前提,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应以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为出发点。当今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风云变化导致企业间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愈来愈高,企业均应认真评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不同风险,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自身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然而,我国企业普遍对形势和市场认识不足,对今天和明天过于自信乐观,以至于盲目扩张,再加上风险规避意识不到位,缺乏有效率的识别、分析、预防和应对风险的机制,导致不少企业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很差。比如,“中航油”因参与石油期货交易,巨亏5.5亿美元的事件等。 3、控制活动不严谨。虽然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仍

论企业存货内部控制

论企业存货内部控制 郜帆 (太钢集团临汾钢铁公司计财部,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企业要实现良性发展,除了选择风险小、盈利大的投资项目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外,加强企业的内部 控制是个关键。企业的存货内部控制,对减少贪污、挪用、盗窃、毁损的不法行为,制止损失和浪费,提高物资的利用效 率和效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企业对存货内部控制的内容,并有针对性 地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企业存货;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3-773X(2010)01-0130-02 第25 卷第1 期(总第113 期) 机械管理开发2010 年2 月 V ol.25 No.1 (SUM No.113) MECHANICAL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Feb.2010 ·130· 作者简介:郜帆(1973-),女,山西临汾人,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收稿日期:2009-09-08 0 引% 言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待备出 售的产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 的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 材料、物料等。它是企业流动资产中的重要组成,也是 企业生产循环中的重要一环。一般生产企业中,存货品 种繁多、占用资金比重较大,其管理水平高低、周转速 度快慢,对企业的资产和损益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完 善和加强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体系甚为重要。 1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1.1 对存货的实物流转程序的控制 内容主要是对涉及存货的采购、验收、存储、发货、 生产、发运等各环节工作程序的规定、职能的划分、控 制环节的设置、信息的传递要求、相应的授权要求等。 1.2 对存货价值流转程序的控制 内容主要是会计部门根据企业存货的特点,建立 的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完工及出售全过程的价值控 制。 存货购进、生产领用存货、销售产品是一个相互 联系的整体, 存货的实物流转程序与价值流转程序是 密切相关的。把两者结合起来看,存货内部控制有以 下方面[1-3]: 1)存货计划控制。存货的计划控制是指在日常 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存货计划的要求,对存货的使 用和周转情况进行组织、调节、监督。主要方法有四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

引言 现代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促进中小企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是企业面临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注册企业总数的95%,工业总产值的60%,利润的40%,就业机会的70%。可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得到完善和建立。因此,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 1.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1.1 中小企业的含义、特点与地位 据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作出的界定标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其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是企业规模小、因而投资较省,建设周期短,收效较快,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并且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其次中小企业经营范围较广,行业齐全,点多面广,成本较高,且资金薄弱,筹资困难,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所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相当艰巨。 但是,中小企业也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大型国有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同时中小企业对活跃市场具有主导作用。 1.2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目标 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部门(或者由企业的章程所规定的经理、厂长等类似决策和治理机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浅析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学生姓名学号 教学院系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职称 单位 完成日期年月日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Graduation Thesis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Grade: 2010 Name: Speciality: Instructor: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2014-6

摘要 一直以来,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是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影响因素,更是企业能否长久立足市场的法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也加入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此外,国内外竞争的日益加剧也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内部控制问题对企业能否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也越来越重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科学、有效的控制制度和手段是现代企业实现良好管理的充分后盾。企业内部控制在保证会计信息准确性、保护投资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规避经营中的风险和重大失误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包括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存在经营者和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理念滞后,内部会计制度建设不完善,环境基础薄弱,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沟通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环节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企业的经营环节出现各种问题[1]。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入手,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引入国际先进的内部控制理念,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风险防范体系、企业文化、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及构建新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对策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