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德育实践 复习资料

小学德育实践 复习资料

小学德育实践 复习资料
小学德育实践 复习资料

小学德育实践

第一章

一、什么是德育名解:从德育的内容来谈,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但仍要遵从“守一望多”的原则,守一即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只能指道德教育。从德育的过程来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二、德育的本质:本质是德育的超越性。超越是德育之本性。人有两种世界:现实世界和可能世界。道德作为一种精神活动是对可能世界的一种把握。不能用现实性牵制超越性,两方面都要兼顾。也就是说现实性和超越性既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德育应当立足现实,适度超越。

三、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P6

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就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一方面,个体品德可使自己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各种关系得到协调发展,为合理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状态,提供必要的条件,以满足社会、群体、他人发展之需要。另一方面,个体德育本身也满足自身的需要。因为人把各种德行的获得作为一种内在的需要。因为人把各种德性的获得作为一种内在的需要。德育在促进个人不断发展与完善各种德性的过程中,也使个人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四、如何做到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P8

小学德育的重要任务也就是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打基础。培养小学生对道德的主动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道德中感受幸福。

五、小学德育的内容:珍爱生命教育、基本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教育、基本道德品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七、小学德育机制:P13

(1)遵循儿童品德发展规律是小学德育的前提。

(2)儿童生活是小学德育的基础。小学德育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3)生命体验是小学德育的关键。只有诱发和唤醒了受教育者的道德体验的道德教育,才能对其生存实践和生命健康成长发挥实际的促进作用。(4)注重养成是小学德育的侧重点。个体道德理性的形成依赖于教育的启蒙,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则依赖于个体生活中的养成。

八、德育载体名解:德育载体即指在德育过程中能承载并传递德育内容或信息的所有事物,活动及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中介桥梁。

九、德育模式(必考):p20

生命叙事模式:生命叙事模式主要是基于现实的中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生命德育理论、生命叙事价值以及教学模式理论等建构的一种将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将德育置于一定的情境中、把德育带入生活、引领生活的模式

欣赏性德育模式欣赏型德育模式是一种旨在通过对美学与教育学的“深层交叉和灵魂借鉴”,实现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的和谐统一,以促进教育对象的解放和提升的德育实践模式。其所追求的的是一种自由的道德和审美的德育境界。

第二章

一、温馨校园名解:是在每一细节处都能体现出教育本真内涵,有着适宜的“温度”,柔和的“色彩”,芳香的“气息”的校园。

二、校园环境:P38 材料

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物质环境涉及课堂自然条件(如照明、温度)、教学设施(如桌椅、黑板、投影)以及空间布置(如座位摆放等),校园社会环境涉及课堂纪律、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比较而言,校园更为侧重校园环境中的物质环境。

三、温馨校园的德育功能:陶养功能,规范功能,导向功能,示范功能,实践功能。

四、营造温馨校园的基本理念:P47

(1)促进生命健康发展。校园环境建设应能满足师生生命成长的需求,尤其是小学生的成长需求

(2)凸显小学儿童文化。温馨的校园环境的营造应该以小学儿童成长的需要为基础,应具有儿童性。

(3)搭建小学生与环境互动的平台。温馨校园的营造不应由成人包揽,必须为小学生的参与留有时空。

第三章

一、校园和谐关系:将学校和谐关系界定为学校的成员在组织关系的基础上,心向一致,双方心理距离接近,心理相容性强,彼此感情认同的一种关系状态。

特点:1、规范性2、教育性3、纯洁性由于学校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是单纯圣洁的,而小学儿童也是单纯天真的,他们心理经历着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度,所以学校的人际关系应保有纯洁性,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P54

二、学校和谐关系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P59

(1)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与道德认知模式的构建。学校人际关系可以较早地将学生的感知引向社会规范方面,使学生开始这方面的系统认知活动。

(2)情感体验与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影响并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3)成长环境与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受到学校环境的深刻影响。

(4)实践活动与学生道德的评价。由于教师的行为具有道德榜样的作用,所以人际关系的实践活动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评价和知行统一。

第四章构建生命课堂——课堂德育

名词解释

一、生命课堂:生命课堂是指教学过程以人的生命为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目标实现,师生生命共同度过的一段历程、共同成长的一段时光。首先,生命课堂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以人的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其次,生命课堂是知识、能力、情感整体目标共在的课堂教学过程。最后,生命课堂是师生声明共同成长的历程。

二、学科德育:学科德育是现代学校德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各学科课程实施的德育,学科德育,这里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在学科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渗透于其中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种方式,是整个德语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所谓教师的德语专业化,就是指逐步使所有教师都具备起码的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素养(达到专业标准)。

材料分析题

一、生命课堂的价值P92

①改变了知识本位的课堂模式,凸显了生命的价值。在生命课堂中,课堂不是简单知识“授——受”场所,而是师生借助知识、经验、活动,生成课程,分享经验,探寻、感悟生命意义的生活场域。

②改变了师生之间的主客关系,形成了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生命课堂上,师生之间不是主客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关系。③改变了冷冰冰的课堂气氛,培养了师生良好的生命情感。在生命课堂上,师生投入针织请按,感受生命的涌动,形成了温暖、火热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还滋润了情感,陶养了性情。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的德育价值(也可能是辨析题)P126

学科知识中的德育因素:

①文本的透彻把握,就是德育尺度的把握。学科知识是道德理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科课程中包含着大量丰富的德育知识,它们附带在学科知识之上,所以比起选择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对学科本身的认识,当一切学科知识成为促进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养料时,学科德育的“育德”过程就真实发生了。

②学科知识中蕴藏着可能的道德教育资源。(结合学科方向谈)学科分为三类: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综合实践课程。外语属于人文学科,其特征是伦理、正义、关爱、审美,其学科内容是语言、文字、文化、风俗,其学科方法是情景、交流、对话、语感,其蕴含的道德价值是尊重、倾听、国际理解、宽容,其教与学的方式是生命叙事、讨论、交流、分享、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

三、生命课堂的特征

生命本身具有的特性主要包括,遗传、自组织、复杂性、适应性、混沌与秩序、相互作用、创造性、时间等

辨析题

一、生命课堂建构的基本原则(理解记忆)p106

①关注课堂主题的生命性

构建小学生命课堂,就是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把教师、学生解放出来,还教师和学生以生命的存在。学生作为具有独特个性、鲜活生命力的个体进入课堂,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知识经验、成长背景。教师应把注意力从研究教学内容扩展到学生的成长经历、兴趣、期望、困惑等方面,关注学生在生命成长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要能够将所教内容和学生亲身经历联系起来,建立起所教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②挖掘教材的生命性

教材作为师生对话的文本,具有人文性的特征,蕴含着生命意蕴。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生命意义,寻求其与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切合点,让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涌动。

③注重教学过程的生命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生命之道,要有开放的心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观点、行为方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营造让学生心情愉快学习的氛围。在小学生命课堂建构中,教师要给学生言说的自由。而规则的存在对于正常有序的教学必不可少。

第六章

1、小学品德课的课程论基础(六方面)P150-157

①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德育观。

②承认儿童具有独立存在价值的学生观。

③基于经验课程论的课程观

④活动教学观

⑤体现儿童文化的教材观

⑥发展性评价观

2、“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实施要点P165-167

①教学的展开以实践活动为主

②教学过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③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活动过程

④教师要做好活动的升华与延伸

⑤带领学生多元评价教学效果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人本管理(据说不考,书上没答案,百度的)

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二、基于生命关怀的人本管理(理解性掌握)P228-229

在基于生命关怀的人本管理中,人是管理中的主体,人成为物的主人,组织、社会中的主人。生命关怀从需要的角度看,是关心、理解、接受、认同生命;从品质的角度看,主要体现为对生命的操劳、同情、考虑、渴望、怜悯、担心、忧患与痛苦等;从关系的角度看,是指生命之间建立彼此认可与接纳的良性应答关系。立足于生命之维,生命关怀是指建立人与生命的道德关系,用生命关怀生命,用生命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基于生命关怀的人本管理有利于实现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学生是管理德育的出发点,也是管理德育的归宿;学生是管理德育的基础,也是管理德育的根本。因此,管理德育的核心就是人的问题,管理德育的本质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把管理德育和学生实际的道德需求和终极价值目标联系起来,是管理德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产品”的教育。关注学生主体内在的道德发展需要。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在学校的场域内,涉及的人主要包括学校的领导干部、普通教师和学生。

第九章

一、教师个体的德育价值有哪些?(背&理解)P243-246

①教师的生命追求给学生深层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尤其是教师自身的生命追求,更是给年少的学生以深层的影响。教师的生命追求,是其个体生命成长的内在动力,也是人性光辉的绽放,会深深地感染学生,使学生从中获得生命成长的力量。

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使学生铭记一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的态度,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成长。

③教师的个人修养影响学生的心灵和行为。教育职场中的情境都是真实的生活场景,教师在这样真实的生活场域中表现出来的真实的自己,比起枯燥的说教,更能感动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教育活动本身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生命、人生、工作的态度等,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二、为什么要追求成为优质自己?(材料题)P248-251

教师首先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其次才是职业角色。所谓优质自己,是指在个体生命之道及所处环境允许的范围内成为最佳自己。因此教师只有做好自己,才能扮演好相应的社会角色。

①对自己的意义

有利于个人的发展、成长,成为优质自己的教师,其本身的生命样态就是一种德育资源。追求成为优质自己的教师可以在职业舞台上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②对学生的意义

对学生成长十分有利,能帮助教师放弃整齐划一的教育观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学生会不由自主的感受优质教师生命样态的魅力,从而促进自己生命的成长。

③对生命的的意义

使生命在职场中绽放精彩,在职场舞台上实现价值,展示出教师自身的生命光辉

三、如何在职场中绽放生命精彩P252-255

职场舞台是一个成年人绽放生命更光彩的重要场域,追求成为优质自己的教师一定会在这一舞台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一)与生命对话

倾听生命的律动,从而体验生命,感悟生命,在体验、追求与反思中学习、成长。

(二)充满生命活力

①深刻理解师生关系。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师能从既有的师生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角色关系中解放出来,跳出主——客关系,而建立对话——理解的主——主关系。

②具有丰富的人文品质。充满活力的教师作为活生生的人出现在学生面前,他们充满激情、积极向上、开朗乐观,以此来激励学生,感染学生;他们有情有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平等、坦诚相待。

③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为师。当一位教师真的“忘记”了她的教师身份,而以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展现在他的学生面前,当他的生命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中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才是有可能的。

四、追求卓越(理解、以自我论述为主)

追求卓越的教师会用真实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①过好每一天。就是关注当下,需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每个现时的瞬间都是生命的全部过程。追求卓越的人会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不会计较事情的大小,只要做了,就力图做到最好,尽自己的能力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

②注重内在自己。他们目光向内,集中精力实现自己的优势潜能,体验真实的感觉。追求卓越的人的价值观不以物质的占有为主要标准,而是依自己的内心的主观体验为归旨。

③开启生命智慧。追求卓越的教师,在教育职场中处处能表现出生命智慧的光辉。生命智慧是激发和表现个体生命并使其发展和完善的智慧,是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达到圆融、协调的最佳状态,是以最佳方法,达到最佳目的。生命智慧是个体生命达于美好生命境界不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④促进德性成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德性是一种社会角色德性,教师内在的德性修养是教师德育赖以形成的实质性基础。教师德性的成长的重要方法是反思。1.对自我的反思。(能够唤醒教师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能够唤醒良知,使教师能够对自我以及自我所从事的职业形成明确的认识、完整的图景)2.对学生的反思(建立正确的学生观)3.对教育的反思(能够不断逼近对教育的本质性认识,能够自我调整以实现对学生的道德影响)。

小学生德育活动方案

小学生德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打造文明、自信、快乐的中心人,全面提升师生的精神风貌、学校的人文内涵。 二、活动主题:围绕着“我努力,我能行,做文明、自信、快乐的中心人”为主题的德育创建活动,创新思路,创新德育活动形式和方法,创新德育评价体系,创建和谐、文明、快乐的校园。 三、主要活动内容: (1)微笑进校园微笑进课堂活动,打造学校“微笑生态文化”。 (2)“礼仪伴我行”教育实践活动,规范学生礼仪要求,培养文明的礼仪习惯,展示自信、快乐的精神风貌。 (3)“榜样在身边”教育实践活动,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树榜样,立自信,扬正气。引导鼓励学生争优竞优,形成良好的校风。 四、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实践(时间:11周至14周) 1、“我努力,我能行,做文明、自信、快乐的中心人”为主题的德育创建活动学校动员会和班级动员会。 2、编印《学校文明礼仪歌谣》,供各班开展礼仪教育活动使用,要求学生熟读歌谣,同时利用学校板报、主题班会等进行广泛宣传。 3、制订文明礼仪规范。制定学生在校文明礼仪规范要求,并以公约形式公布。编印家庭生活礼仪规范、社交礼仪规范(购物、旅游、餐饮、文体娱乐、出行乘车等公共场所)及外国基本礼仪常识等学习资料,形成较为完整的礼仪规范体系。 4、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训。通过学习、示范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开办文明礼仪讲座,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5、微笑进校园,践行学校快乐理念。要求师生见面、交往时,与人为善,脸带微笑。

6、规范课堂语言。明确要求,教师全员参与落实,培养学生上课做到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回答问题时逐步做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要完整,声音响亮,通顺流畅。与同学交流讨论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随时纠正别人不正确不严密的语言等。教师多鼓励、多帮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自信,多让学生用“我觉得…”“我认为…”等表达和回答问题。 7、实践文明礼仪行为,创新文明礼仪评价体系,形成以“讲礼仪、有修养”为荣的良好风尚。阶梯式评价方式体系: 文明小天使:凡文明礼仪规范,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授章,教师全员参与评价,即时授章。 礼仪标兵:获5枚文明小天使章,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生活礼仪规范和社交礼仪规范讲座并取得礼仪知识测评及格的,学校组织集体表彰授章,成为学校礼仪标兵。学校礼仪标兵设岗并负责规范学生在校基本礼仪,并赋有授章权。 形象大使:获3枚礼仪标兵章,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外礼仪常识讲座并取得礼仪常识测评及格的,学校组织集体表彰授章,成为学校形象大使。形象大使直接成为学校礼仪队成员,负责规范学生在校基本礼仪,赋有授章权,并作为学校形象代表参与学校大型庆典活动。 违反学校文明礼仪有关规定的学生,视情节给予撤章,班主任享有文明小天使的撤章权,德育处享有礼仪标兵、形象大使的撤章权。 第二阶段:深化、提升(时间:14周至18周) 1、小结阶段情况,调整工作部署。 2、微笑进课堂活动,打造快乐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互动合作、教学语言、组织教学、教学节奏控制以及课堂评价等元素构建“快乐课堂”,落实“三带进”——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宽容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多一分笑容,少一点动怒;多一分鼓励,少一点埋怨;多一分表扬,少一点批评;让学生学得舒心,学得有信心,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3、组织家庭生活礼仪、社交礼仪讲座,进行礼仪知识测评。 4、组织文明礼仪标兵集体授章表彰会。 5、“榜样在身边”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多利用校会课、课间操、广播、板报等宣传阵地,表彰校内好人好事,树榜样,扬正气。 第三阶段:巩固、总结(时间:18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复习资料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复习资料 小语131 Q 第一章 1.综合实践活动概念 基于学生的兴趣、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平均每周三课时的必修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基础P3 (1)从主客两分的知识观走向主客统一的知识观 (2)从外烁论的教育观走向内发论的教育观 (3)由知识本位课程观转向发展本位课程观 (4)由单向传授转向互动共建的教学观 第二章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P29 (1)综合性 (2)实践性 (3)开放性:活动方式开放、活动场合开放、活动主题开放、活动结果开放 (4)生成性:活动主题生成 (5)自主性 2.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分析题)P34 (1)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①满足学生成长的客观需求 ②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基于现实生活,面向未来) ③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对教育的价值 ①重建课程观 ②重建教学观 ③重建学习观 3.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P43 (1)着眼于直接经验,强调学生的亲历和体验 (2)立足于生活世界,强调学习内容与现实的联系 (3)注重问题探究,强调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精神 (4)崇尚活动生成,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5)强调综合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第三章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维度P58 (1)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服从与服务以下两个目标 (2)过程与方法--主导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可或缺,贯穿始终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表述方法P77 (1)总括式表述 (2)列点式表述 (3)分层式表述 第四章 1.研究性学习的概念P85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概念P91

德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68】德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对象和任务 德育学科性质: 德育原理是研究德育一般问题,揭示德育一般规律的教育科学。一、研究对象——一般问题 德育一般问题是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 德育科学产生和发端于德育问题。p3 考点提示:特殊问题、普遍问题、现象 二、德育原理的研究任务 (一)研究任务p3 根本任务——揭示德育规律 最终目的——指导实践、解决德育问题 (二)德育原理与德育一般规律 1.德育规律的特点: 客观性、内在性、必然性、稳定性 2.德育科学规律与德育客观规律 被揭示出的客观规律是科学规律 第二节德育原理的发展历史 一、形成发展历史过程 1.萌芽阶段 《论语》、《理想国》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2.独立科学阶段 1632《大教学论》 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 德育原理在20世纪初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学科 3.真正科学阶段 标志——马克思德育原理的产生 二、前苏联的德育理论和实践 (一)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等 思想: 1.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结合 2.集体教育思想(核心)—前景教育原则、平行教育原则 3.劳动教育和纪律教育思想 (二)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 最高目标:道德信念 方法:自我教育 三、20世纪西方的道德教育思想 (一)杜德海姆 《道德教育论》 道德内化:价值观—规范—行为习惯 道德过程:他律到自律 (二)杜威 《教育中的道德原理》 1.道德价值——”实用主义“标准 2.道德教育目的——促进儿童生长 3.内容——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宗教 4.方法——三位一体(学校生活、教材、教法)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主要研究:模仿学习、抗拒诱惑、言行一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习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练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课程目标目标是预先设定的意欲达到的状态。课程目标则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相应学龄段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所确定的,学生通过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内容和任务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 2. 总体目标是指3-12年级的中小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而在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呈现的状态。 3. 学段目标是指某一学龄的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而在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呈现的状态,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在每一学龄段的具体体现。 4. 总括式表述所谓总括式表述就是指不分段落、只用一段话将活动主题具体目标表述出来。 5. 列点式表述所谓列点式表述就是指将活动主题所涉及的目标要点分列出来。 6.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7.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社会生活领域,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活动。 8. 人的身心发展主要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身体发展主要是指身高、体重、各种器官及其技能的发展。心理发展主要是指人的感知、想象、思维、创造力发展以及情感、意志等。发展特点是:顺序性、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 9.“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指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的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以及对文化的认识和经验,它绝不可以追求系统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知识与能力目标并不仅仅作为结果性目标,它也具有过程性目标的性质。 10.“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它不仅强调学生亲历实践学习的过程,如进行观察、调查、实验、测量、分析、比较、评价等学习活动,而且还立足于现实社会的具体生活,强调让学生了解、掌握和应用各种发现及提出问题的方法,以及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应用的方法等。 1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增长,更关注他们情感体验和态度养成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真正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促使学生获得丰富而完整的人生经验,从多方面满足学生需求,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12.“全员参与”指的是综合实践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参与的机会,从而得到发展。 13. 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学习活动方式。体验具有很强的主动性、情感性和个别性,主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内心感受与理解,内在省察与反思。(五章二节) 14. 总体规划是指具有整体性的时间比较长的一种计划。 15. 系统分析法综合实践活动规划的系统分析法就是指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机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整体安排活动的相关要素而进行的活动构想或策划。 16. “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存在着七种相互联系的智力,即语言的智力、逻辑的智力、视觉空间的智力、身体动觉的智力、音乐的智力、人际交往的智力以及自我反省的智力。 17. 情境分析法所谓情景分析法,就是指学校围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如学校规模、地理环境、硬体设施、教师资源、行政人员、学生、家长、社区参与、地方资源等,分析其优势与劣势、机会点与威胁点,全面把握课程资源现实性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规划。 18. 联想生成法是指学生通过联想,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的本质,并鉴别或比较他们的重要性,生成许多有联系的事物的方法。更确切地讲,就是通过创设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 19. 头脑风暴法是较实用的一种集体式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既是学习的有效方法,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好方法。它是由学生和教师平等讨论,以协商的方式共同选择和确定主题的一种方法。 20. 画问题树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时候,必须围绕活动主题考虑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主次轻重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 有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A. 尼尔·诺丁斯 B. 科尔伯格 C. 苏霍姆林斯基 D. 马卡连柯 2.以下是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和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相统一”思想的教育思想家是(B) A. 班杜拉 B.苏霍姆林斯基 C. 科尔伯格 D. 杜威 3.以下不属于“品德教育”运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D) A. 托马斯·里可纳 B. 威廉·贝内特 C. 爱德华·怀因 D. 尼尔·诺丁斯 4.当代德育课程模式中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D) A. 威尔逊 B. 麦克费尔 C. 科尔伯格 D. 纽曼 5.以下那一着作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A)。 A.《道德教育论》 B.《德育鉴》 C.《训育论》 D.《德育原理》 6.德育的主要功能不包括(B)。 A.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B.德育的自然性功能

C.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D.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7.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A) A.涂尔干道德教育论 B.杜威的反对传统教育 C.科尔伯格的认知主义 D.诺丁斯的关怀理论 8.价值澄清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966年(A)和他的学生哈名、西蒙合着的《价值与教学》的出版。 A.拉思斯 B.萨沙 C.科尔伯格 D.诺丁斯 9.诺丁斯课程体系的第一步是(A) A.对自我的关怀 B.对思想的关怀 C.对亲密的人的关怀 D.对世界的关怀 10.我国德育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是(D) A.综合课程形式 B.活动课程形式 C.隐性课程形式 D.螺旋式结构 11.麦克费尔的德育课程模式是(B) A.“符号”课程模式 B.“体谅”课程模式 C.“社会行动”课程模式 D. 品德教育课程模式 12.夸美纽斯将德育理论的依据奠定在()的基础之上。 A. 自然论 B. 实践哲学 C. 神学 D. 儿童心理学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期末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期末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你把它创造出来叫(发明)。 2、创造的方法主要有( 猜想,假设,实践) 3、围墙的作用有(防盗、降低噪音、陪衬于屋子的结构造景功能) 4、生态墙的作用有(制氧,除尘,杀菌,消音,减少光污染) 5、垃圾的种类有: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工业垃圾,矿山垃圾等。 6、处理垃圾的方式有:回收、填埋、堆肥和焚烧四种 7、垃圾的危害有:环境,卫生,呼吸,辐射等。 8、垃圾的分类有: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 9、本学期我们开展的主题活动有(关注生活垃圾)、(迷人的秋天)、(学做家常菜)、(插花艺术)、(面点制做)、(走进社区)。你最喜欢()主题。 10、秋天成熟的水果有(梨)、(苹果)、(葡萄)、(柚子)、(橙子)、(枣)。 11、秋天的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12、插花的基本过程(确定主题)、(设计样式)、(准备材料)、(创意制做)。 13、你最喜欢吃()馅、()馅的饺子。 14、(大米)是我们常吃的主食。 15、根据材料插花可分为(鲜花插花)、(干花插花)人造插花和混合式插花。 16、诚信是指为人真诚而讲(诚实,守信,重承诺),所以失信就是(失败.)。 17、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有(健康的体魄),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充满(爱心) 18、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口,它是我们一生的朋友。 19、很多地名的由来很复杂。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有的取名于(地理地貌)。

20、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需要通过(查阅资料)获取信息。(查找资料),这 也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21、资料按形式分,有(文字资料)、(图像资料)、(音频资料)等。 22、查阅资料的方法有:(利用网络)、(看电视)(到图书馆查阅)等。 23、(文摘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摘录资料的方式。 24、资料记录的主要方法:(1.做摘录)、(2.做提要)、(3、做札记)、(4、复印)。 25、中秋节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木)。 26、中秋节习俗(赏月)、(吃月饼)。 27、全球每年产生生活垃圾100亿吨,平均每人近2吨。有许多垃圾可以作为(再生 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28、垃圾一般按照产生的来源分类,主要有(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 等。随着时代的进步还出现了一些新型垃圾,如(太空垃圾)、(电子垃圾)等。 29、垃圾产生很容易,但垃圾的(分解)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30、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垃圾,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31、垃圾的处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32、观察瓜果的(外形)、(颜色)、尝一尝(味道)。 33、(家常菜)是家庭日常制作食用的菜肴,是中式菜肴的源头。 34、择菜和洗菜,(去黄叶、干叶和腐烂部分)、(分枝、去根,然后进行清洗)。 35、洗菜时在水里加点(盐)可以杀死蔬菜里的小虫。 36(炒)是中国菜常用的烹饪方法之一,分为生炒、熟炒、滑炒、清炒等。 37、家常菜的主要烹饪方法有(拌)、(煎)、(炒)、(炖)、(蒸)等。 3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鲜花),特别是(插花)在我 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小学综合实践考试题

综合实践活动技能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设置、()指导和()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领域包括:()、()、()和()四大领域。 3、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即:学生与()的关系、学生与()的关系、学生与()的关系。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阶段、()阶段和()阶段。 5、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应该是活动的()者和()者。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学科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7、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小学阶段通常鼓励以()为单位开展。 8、活动在实践和探究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保存。 9、古代人是用()快速传递信息的,现代人是用()快速传递信息的。 10、传说汉字是()创造的;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11、常用的能源有(),你还知道哪些能源()。 12、棉线越长,单摆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越(),摆动的速度越()。 1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为主要形式展开的。 1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和()合作开发与实施的课。 15、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指导应该有不同,即年级越低,指导的力度应越()。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 A.必修 B.选修

2、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应该更重视活动()。 A.过程 B.结果 3、“关注个性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照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校本课程 5、综合实践活动是最()的。 A.抽象 B.生活 C.深奥 6、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正确的角色是()。 A、主导者与支配者 B、支持者与参与者 C、引导者 D、指导者 7、在小学课程构成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属于()。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选修课程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4分)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一个大拼盘,是其他课程的附庸。() 3、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接受式学习。() 4、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注重研究结果的评价。() 5、地震时要先找到出口,紧急撤离到空旷地。() 6、泥石流来了,赶快爬上大树。() 7、因为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所以小学生不能上网。()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什么?

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德育实践活动课 执教:杨绍良 年级:八年级128班 活动主题:尊重父母感恩父母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活动重点: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并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活动难点: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怎样感恩父母。 课前准备: 1、调查问卷 2、诗朗诵《妈妈的爱》 学唱《感恩的心》; 3、制作好班队活动所需的音乐,加以气氛。 4、收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5、搜集相关的文章、故事。 6、感恩宣言 活动过程 一、营造气氛进入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主题 教师: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上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同学们愿意

吗?(愿意!) 声音真宏亮,老师奖励大家一首歌,同学们想听吗?(想!) 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教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首歌的名字。这首歌赞美的是谁?(母亲)教师: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两个人就是我们的爸爸和妈妈。现在我宣布八年级128班“尊重父母、感恩父母,”德育实践活动课现在开始。 教师:请我们班的班长做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好吗? 二.汇报调查结果。 主持人:课前,老师让我们分组对不同的年级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现在,就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的调查发现。 1、第一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 第一小组组长:通过对低年级和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对父母不够了解、不够关心,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父母缺乏关爱,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同学们进行感恩父母教育。 2、第二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 第二小组组长:通过对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觉得大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能够理解父母,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但是我们还觉得,同学们对父母做得还不够,还可以做的更好。 3、第三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调查情况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整理版汇编

1、德育: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2、德性:德性就是在人的生物性存在中实存的精神性。 3、新性善论: 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际的作用,人类个体已经先天地拥有某种对个体来说是先验但对人类整体实践来说是后天的社会性心理文化结构的遗传存在,它提供了道德教育的可能性,正式由于先天道德禀赋的存在,道德教育才有发掘,发扬光大这一禀赋的可能。 4、德育目的: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5、德育过程: 即德育活动的客观顺序或工作流程。(也有人从单个德育任务自开始到完成的历程角度加以界定) 6、德育方法: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7、德育主体: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学习主体性发挥为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教师。 8、德育内容: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9、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 10、思维训练法: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11、行为训练法: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12、情感陶冶法: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13、品德测评:测评者设置一定的情境和标准,并观察被测评者在该情境中的反应,根据事先规定的标准对被测评者的品德发展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 14、习俗性德育: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15、澄清反应::“澄清反应”亦称“澄清式问答”、“澄清式回应”,教师通过与学生就其关注的某一问题的对话,帮助学生澄清其思想以形成学生个人的价值观。 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商品性、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发展性、革命性 2、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原理、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德育学科群。 3、价值澄清过程的七个步骤涉及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选择、珍视、行动。 4、新性善论是现代德育理念的基础,是德育主题性发挥的前提之一。 5、关于道德发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很多。概括地讲,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三大流派:情感发展方面的精神分析理论、行为发展方面的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方面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6、德育目的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7、德育目的的公德功能主要表现为:引导性功能、规范性功能 8、德育过程的特点包括:计划性与正面性性、复杂性与多端性、引导性与整合性 10、方法论意义上的的德育方法包括:启发法、塑造法、雕琢法、树人法、系统或综合法 11、当代西方德育界形成的主要方法模式有:(1)认知发展方法模式(2)社会学习方法模式(3) 价值澄清方法模式(4) 社会行动方法模式 12、德育主体素养的提升应分为德育师资的培育和(德育主体的自修)两个部分来研究。 13、德育目的有教育功能。具体说来,德育目的对教育过程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 14、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家庭美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和信仰道德教育 15、德育过程的特点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内容:计划性与正面性、复杂性与多端性、引导性与整合性 16、具体的德育方法有:思维训练法、情感陶冶法、理想激励法、行为训练法、修养指导法。 17、在中国大陆,德育概念的泛化的原因主要有:传统思想的影响、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中国政治革命的特殊历史轨迹。 18、现代德育内容的基本层次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文明习惯、基本道德、公民道德和信仰道德 19、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由三个维度构成,即道德素养、专业素养、教育素养 20、理想激励法师指通过适当方式促进学生形成(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 21、大众传媒之社会影响的一般特征有:中介性、大众性、程序性。 22、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23、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

六年级寒假德育实践作业 (1)

小手拉大手欢乐庆新年 ——宝城小学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寒假德育实践作业一、“争当小小志愿者” 如果假期有跟随父母、成人志愿者等,做志愿服务活动和义工活动的照片(如到景区、博物馆、敬老院、展览馆等),请拍下自己做义工的照片。 二、“红领巾征文比赛” (1)如果假期里有回家乡探亲访友、研学旅行的,如果亲友中有老红军、老党员、劳模等,可以进行访谈,并写下访谈的文章和拍下照片。 (2)回家乡后看到家乡的新发展、新变化,或者异国旅行中,发现新时代中国在他国的一些新印象新影响的,可以写成文章和拍下照片。 (麻烦班主任倡导同学们积极参加以上两项作业,开学后上传电子档给班主任,统一传给德育处张老师) 三、“欢欢喜喜送祝福” 春节期间,给你的老师(长辈、亲朋、同学等)发送一条信息,汇报你的假期生活,表达你的感恩和祝福。 四、“我为新年添色彩” 1、做一个快乐的“美容师”。与家人一道装饰屋子,为自己家、左邻右舍等张贴春联,贴窗花,挂福字,并收集记录十幅不同的春联。 2、策划组织一次新年家庭联欢会,做个小小主持人,并拍下照片给老师或是在班级微信群上分享。 五、“争做假期小能手”(必做作业) 1、假期我能动手打扫整理自己的房间;我还能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扫地拖地,盛碗饭、倒杯酒、洗碗、倒垃圾等,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春节全家吃团圆饭时我还会拍照留念,陪同家长选购年货,了解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2、写一篇以“家乡的春节习俗”为主题的文章,开学时上交给班主任。 六、“我是葫芦丝高手”(必做作业) 每天练习葫芦丝至少10分钟,另外,寒假学会吹奏曲目《花满楼》,开学时检查。 (温馨提醒:后面两大项加粗字体的为必做作业,其他为选做作业)

小学综合实践考试题

综合实践活动技能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由国家设置、( )指导与()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得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得内容领域包括:()、()、( )与()四大领域。 3、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得选择与组织以( )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即:学生与( )得关系、学生与( )得关系、学生与( )得关系。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阶段、( )阶段与()阶段。 5、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应该就是活动得( )者与( )者.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学科教材得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 ). 7、综合实践活动得组织形式,小学阶段通常鼓励以( )为单位开展。 8、活动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要注意( )材料得保存. 9、古代人就是用( )快速传递信息得,现代人就是用()快速传递信息得。 10、传说汉字就是()创造得;中国最古老得文字就是 ( )。11、常用得能源有( ),您还知道哪些能源()。 12、棉线越长,单摆一分钟内摆动得次数越(),摆动得速度越()。1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以( )为主要形式展开得。 1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由( )与()合作开发与实施得课. 15、对于不同年级得小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得指导应该有不同,即年级越低,指导得力度应越()。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综合实践活动就是( )课程。 A、必修 B、选修 2、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应该更重视活动(). A、过程 B、结果 3、“关注个性差异”就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得爱好、兴趣与差异( ). A、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照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得特长都得到发挥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得就是( )。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得综合性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校本课程 5、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最( )得. A、抽象 B、生活C、深奥 6、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得过程中,教师不正确得角色就是( )。 A、主导者与支配者B、支持者与参与者 C、引导者 D、指导者 7、在小学课程构成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属于( )。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选修课程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4分)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得一门实践性课程。( )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就是一个大拼盘,就是其她课程得附庸。() 3、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得基本学习方式就是接受式学习. () 4、综合实践活动得评价应注重研究结果得评价. ( ) 5、地震时要先找到出口,紧急撤离到空旷 地。( ) 6、泥石流来了,赶快爬上大 树. ()

德育实践活动案例

讨论制定公约,学做班级主人 ——德育实践活动案例 黄岛区海青中心小学张忠秀 设计背景: 孩子们对班级事务不是很感兴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班级好像一盘散沙,学校有活动如果老师不找就没有主动出来想参加为班级争光的,课堂上有时有同学纪律不好,学习也不积极,上课经常有同学精神涣散。 教育目的: 针对这一现象我分析了一下原因: 以前都是老师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孩子去做,孩子只是被动的接受,被动的参与,主动管理班级的意识缺少,孩子集体荣誉感不强,要想成为优秀的班级,就必须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教育契机: 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的,就必须等待教育契机,以便“对症下药”。 机会终于来了。 清明之前,学校组织“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让各班报名,我在班里说了这事后,没有一个同学积极报名,正巧一次自习课有个别同学纪律不好,地面有垃圾课间又没及时捡,我就想起了语文课本《练习四》的“口语交际”安排了“讨论班级公约”的交际内容。于是我抓住这次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了一次“讨论制定公约,学做班级主人”的德育实践活动。 实施过程: 这节自习课我组织了一次“讨论班级公约,学做班级主人”的班队会。我结合同学们的表现开始了和同学们的话题:“同学们,低下头看看自己所在位置的卫生情况。”听了我的话,同学们就低头看了看,有的同学就赶紧去捡自己的垃

圾,有的同学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还有的同学开始议论起来。我接着说:“再想想刚才老师来之前你的纪律情况怎样?”很多同学异口同声地说:“不好。”我又激同学们说:“想让我们的班级成为一个优秀的班级吗?”同学们不假思索地说:“想!”我又借势引导:“是呀,谁不想自己的班级优秀呢?可这不是想想就能成的。纪律不好,卫生也没做好,班里组织的活动也不积极参加,这样怎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级呢?”同学们赞同我的观点。于是我又对同学们说:“那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班级成为优秀班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吧。” 同学们分小组进行了讨论,讨论非常激烈。我让他们做好记录。很快开始班级交流了,徐泽彬主持:“大家想想平日我们做得不太好的方面,提一提意见或建议。”徐泽彬找好了纸准备做记录。 于会敏第一个举手:“我们组重点针对学习用品的摆放进行了讨论,我们想让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1、每天回家写完作业后灌好墨水,准备好需要的学习用品,整理好书包。 2、书本要包好封面,写上学校、班级、姓名,保持整洁,书脊朝外,按顺序放好,便于查找。” 杨璇迫不及待地说:“我们组针对上课进行了讨论,希望同学们做好以下几点: 1、上课前1分钟坐到位子上,等候老师上课。 2、听讲: (1)听讲时眼睛紧盯老师,手不随便做小动作,不开小差,专心听讲,边听边思考,不懂的地方等老师讲完再举手提问,学会适时地做课堂笔记。 (2)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如有不同意见,要等别人讲完后再举手发言。” 徐腾飞也起来说:“我们组也针对上课进行了讨论,希望同学们做好以下几点 1、读书: (1)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齐读时声音轻一点(注意保护好嗓子),要读出自己的感情。一个人读时,声音响亮(让别人听到),有感情。 2、写作业: (1)书写姿势正确,做到“身正、肩平、脚着地,一尺、一寸、一拳头”。 (2)做作业时书写工整,力求美观。 (3)养成做完作业及时检查的习惯,发现错误马上订正。 (4)要按时完成上交作业,不拖拉。” 丁旭河又说:“我们组针对下课和课间操进行了讨论,相信同学们会做好以下几点:

《德育原理》考试资料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 (A 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 )、( )、 ( )、( )、( )。 2、德育的功能是( )、( )。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 )、( )、( )、( )。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 )、( )、( )、( )。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 )、( )、( )。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 ( )和( )。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 ) 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 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 ) 4、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 )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 )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 ) 7、德育环境对人的道德影响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实现的。( ) 8、问题学生就是“差生”。( ) 9、受教育者也可以调控德育过程。( ) 10、德育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要求:只写要点,不做阐述)

1、人的品德形成规律是什么? 2、德育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3、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4、德育方法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5、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怎 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灌输是否可行?为什么? 五、实践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 2、班主任怎样转变一个品德有问题学生? 《德育原理》(A )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遗传素质)、(社会环境)、(人的社会实践)、(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 2、德育的功能是(文化传递功能)、(育人的功能)。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家庭德育目标)、(学校德育目标 )、(社会公德教育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德育活动条件)。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通过国家政策影响)、(通过国家对德育资源的控制和分配影响)、(通过控制社会文化环境来影响)。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复习题及答案档

小学综合实践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你们都是一些有主见、有计划的好孩子。你们的成长很快,给大家说说你们每次的活动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确立活动主题②制定活动方案③组织开展活动④活动总结交流⑤活动评价和反思⑥活动拓展延伸。(顺序不可颠倒) 2.到图书馆获得资料的方法和途径一般有_______ 、_______ 和 ______等几种。答案:查目录在架挑选口头询问 3.上网查询资料主要通过使用_______ 和 ________等搜索引擎来进行。 答案:http//.baidu. http//.google. 4.调查法的实施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个步骤。 答案:①确定调查容,制定调查计划;②调查、收集资料;③整理、分析资料; ④总结、 撰写调查报告 5.按调查手段划分,调查法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等类型。“大棚蔬菜的种植与管理”主题活动主要采用 _________调查法;“勾花手工艺活动探秘”主题活动主要采用 __________调查法;“关于××学校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 调查法。 答案: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实地调查测验调查实地访问问卷

6.一份调查问卷作答时间一般应在 ____分钟左右为宜,问题的数量一般应在______ 道左右为宜。 答案: 30 50 7.在访谈中,当受访者拒绝回答某些敏感性问题时,调查者应 _____________。答案:继续问下面的问题 8.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______ 、______ 、______ 三部分容。 答案:前言主体结尾 9.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同活动主题展示交流的形式不相同。一般来说,项目与应用设计类活动主题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主;参观与考察类活动主题主要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类活动主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主。答案:①展示介绍作品(模型、小制作、小发明、设计图)以及自己的探究过程、辩论;②办摄影展、墙报展、放录像、开讨论会、演讲、调查报告的展示;③展示资料集,文艺演出、写建议书、开交流会、家长座谈会、办报、现场制作等10.观察记录表一般包括: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等容。 答案:观察对象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记录员观察容观察结果等 11.一把刀有它的基本功能,当两把刀组合之后,它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具有了剪刀的功能。剪刀的发明利用了__________ 创造法。 答案:自身组合

德育实践活动记录

康乐学校德育实践活动记录 ——感恩教育纪实 内容提要:本案所述的感恩,不仅感恩亲情,也感谢师恩,还感谢社会上所有为自己成长和发展付出的人,同时感谢自然,感谢国家,感谢时代。本方案旨在通过感恩班会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之心,化感恩为学习的动力,今后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背景描述:当前,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众多独生子女对亲情漠视,淡然地对待父母,只索取,不奉献,缺乏自理能力,没有责任感。 为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根据学校工作意见,我们五一班决定开展一次“感恩之心”的主题班队活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懂得回报家长,回报老师,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并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培养关怀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目标要求 1、引导学生了解感受父母之爱、教师之爱以及博大的社会之爱,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关心父母、老师,树立回报意识和奉献意识,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老师,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3.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4. 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自我要求。 三、主要内容 感恩教育是道德品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感恩教育,侧重于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感恩自然。 四、活动准备: 事先布置学生查找与“感恩”有关的资料;确定本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重点发言的学生;准备好感恩卡、小品道具。 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主题音乐----《奉献》(主持人登场) (二)畅所欲言,话感恩 1.争先恐后,我抢答。 2.妙语连珠,名人言。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全

德育原理 绪论 一、德育原理的对象与任务 一、德育原理的对象 1.不同观点 “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德育学研究的对象是德育规律,它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规律,也包含品德的形成规律”。(华中师大,1988) “德育原理就是研究德育的本质,德育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德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德育目标、容、过程以及如何实施德育等问题”,“德育原理也就是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胡守棻,1996) “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问题”,“德育学的分类问题……不同的德育学科研究不同的德育问题,对不同的德育问题的研究形成不同的德育学科,在众多的德育学科中,有一门德育学科叫德育学原理,它的研究对象是德育一般问题,包括普通中小学德育一般问题”。(胡厚福,1996) 2.基本观点 德育原理理所当然要把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1)德育现象 (2)德育问题 产生的过程:从心理上感受问题、从思维(或认知)上把握和澄清问题、用语言符号表达问题 基本特征:客观性语境依赖性主体性 二、德育原理的任务 (一)认识和研究德育现象、德育问题 (二)探索和揭示德育规律 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科学规律和德育客观规律。 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一般规律和德育特殊规律。 (三)指导和改进德育实践 二、德育原理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德育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德育思想 《论语》、《墨子》、《孟于》、《荀于》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论语?里仁》(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荀子》 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做人不讲礼,就不能生存;做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