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复习总结重点

经济法复习总结重点

经济法复习总结重点
经济法复习总结重点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

1、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经济法的特征?(经济法的地位:独立的法律部门、重要的法律部门)

答:①经济性:调整经济关系;维护社会经济利益;体现客观经济规律;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适用于经济领域②综合性:范围广泛;法律法规的形式多样;多种调整方法;经济法主体形式多样③技术性: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许多经济法律法规直接来源于技术规范④全局性: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着眼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⑤政府主导性:经济法直接体现着国家的意志,与政府的管理参与密切联系,在强制性、授权性和法的实现方面体现着政府的主导性。

3、经济法调整对象?

答:①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及其法律调整②市场管理关系及其法律调整③宏观调控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④社会保障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4、经济法的作用?

答:①培育合格活跃的市场主体②培育完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③保证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④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⑤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⑥保障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5、经济法体系: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6、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体系的构成?

答:①企业组织管理法②市场管理法③宏观调控法④社会保障法。

7、根据法的创制方式不同分类?

答:将法划分为制定法(指国家制定的以规范性文件为表现形式的法)和非制定法。

具体划分:①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③行政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国务院)④部委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国务院所属部委)⑤地方性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制定)⑥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条例(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发布)⑦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别行政区依法制定)。

8、经济法律关系: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在经济法主体之间具有一定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社会关系。

9、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答:①主体(权利义务的当事人)②客体(权利和义务)③内容(权利义务的载体)。

10、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具有一定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的参加者或当事人。(种类:①国家机关②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③企业的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④农户、个体经营户和公民)

11、经济法律关系: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种类】①经济权利(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经济职权、财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请求权

②经济义务(指经济法主体在参加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经济管理职责;开展合法经营;依法纳税;不侵犯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其他经济义务。

12、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指向的对象。(种类:①经济行为: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为达到经济目的所进行的经济活动。②物:指可以为人们控制和支配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物体。③货币和有价证券④科学技术成果)。

13、经济法律事实:经济法律关系确立的根据。

【分类】根据是否按照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分为:

①法律行为:指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与消灭的法律事实。

②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

14合法经济行为成立的条件?

答:①行为的内容必须合法②行为的主体必须合格③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自愿④经济行为必须具备法定方式。

15、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指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使原有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发生了变化。

16、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指因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使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消灭。

第二章企业法

…………………………合伙企业法…………………………

1、合伙:是一种古老的共同经营方式,具体是指合伙人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并对合伙事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经营方式。

2、合伙的种类?

答:①普通合伙:一般合伙,遵循“三共一合、无限连带”原则②特殊合伙:1)隐名合伙:不出名,不经营,有限责任。2)有限合伙:出名,不经营,有限责任。

(两者区别:有限合伙与隐名合伙最大的区别是在企业登记时是否出名,有限出名,而隐名则不出名。)

3、合伙企业: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共同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4、合伙企业的种类?

答:①普通合伙企业:一般合伙企业,合伙人均为自然人,都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经营组织②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的经营组织③特殊普通合伙企业:指以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的机构。

5、合伙企业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答:①契约性:合伙企业以合伙协议为其前提或基础;意思表示一致②人合性:个人的联合。须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合伙人;以人的信用为基础③合伙性: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受益、共担风险④责任的无限连带性: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债务时,合伙人应以其出资之外的财产清偿债务;每一个合伙人均有清偿义务,债权人可向任何一个合伙人要求全部偿还。

6、合伙企业法: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关于合伙企业的设立、组织、活动和解散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

7、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

答:我国对合伙企业的设立采取准则主义,只要符合条件均可依法登记设立。根据《合伙企业法》对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应符合以下条件:①两个以上合伙人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②有书面的合伙协议③有各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的出资④有合法的企业名称⑤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从事经营的必要条件。

8、合伙协议的概念及内容?

答:概念:合伙协议是规范合伙人行为,确定各合伙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内容:企业的名称和经营场所的地点;合伙目的和企业的经营范围;合伙人的姓名、名称和住所;合伙人出资的方式、数额和缴付出资的期限;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办法;企业事务的执行;入伙和退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违约责任;合伙人争议解决方式。

9、简述合伙企业财产的构成、性质、转让规定?

答:构成:①从来缘分:原始取得、经营取得②从形式分:有形财产、无形财产。

性质:合伙企业的财产具有共有的性质和相对的独立性。①只能由合伙人共同管理和使用②合伙期间不得请求分割;③对合伙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均应依据全体合伙

人的共同意志进行。

转让:①对内转让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②对外转让须经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同意③对外转让时其他合伙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受让权。

10、简述出质的概念、分类。

答:概念:指将在合伙企业经营过程中,将合伙企业的财产对外担保,如果企业不偿还债务,债权人可将有关的担保物进行拍卖或变卖,优先偿还合伙企业的债务。

分类:抵押和质押(两者的区别是抵押方式债权人不占有抵押物,而质押方式质押权人占有质押物。)

11、合伙企业事务执行方式?答:共同执行、委托执行。

12、合伙企业中哪些行为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答:处分不动产;改变企业名称;转让或者处分知识产权;变更登记;提供担保;聘任合伙人以外的其他人担任管理人员;合伙协议的订立、修改、补充;合伙人以劳务出资;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其他人转让出资;委托执行;出质;入伙和除名;合伙人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13、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与义务?

答:权利:管理权、知情权、监督权、异议权、撤销委托权、收益权及剩余财产的分配权。

义务:出资的义务、竞业禁止的义务、损害禁止、忠实报告的义务、交易禁止义务。

14、损益分配的原则:有协议,按比例;无协议,平均担。

15、入伙: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原来不具备合伙人身份的公民经其他合伙人同意而取得合伙人资格的民事法律行为。

16、退伙:合伙人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退出合伙企业,失去合伙人资格的法律事实。

分类:①自愿退伙:又称声名退伙,是指依据合伙人自己的意思而决定的退伙行为,分为协议退伙与通知退伙。

②法定退伙:又称当然退伙,是指基于法律的规定以及法定事由的出现而退伙的情况。

③除名退伙: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的规定或有重大不轨行为损害了合伙企业的利益或者

威胁合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时,其他合伙人一致将其开除的行为。

17、解散:合伙企业因某种原因,合伙人解除合伙协议,企业终止其活动,取消其市场主体资格的法律行为。

18、合伙企业的解散的情形?

答:主观:①经营期限届满,不愿继续经营的②全体同意决定解散③约定解散事由出现。

客观:①不具备法定人数②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③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④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解散的原因出现。

19、(合伙企业)财产清偿的顺序?

答:①支付清算费用②支付职工工资和保险费③纳税④清偿企业债务⑤返还合伙人的出资。

…………………………个人独资企业法…………………………

1、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只有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者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组织。

2、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

答:①投资主体的单一性②投资人对企业事务的专有性③企业损益承担的唯一性④企业法律地位的非法人性⑤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的无限性⑥内部机构设置的简单性。

无限责任:指当企业财产不足清偿企业债务时,投资人以个人其他财产予以清偿,直至全部清偿,

若不能全部清偿则个人破产。

3、个人独资企业与一人公司的联系和区别?

答:联系:①均为单一投资主体设立②均应依法设立③具备企业的各项特征。

区别:①法律地位不同②注册资本的要求不同③财产分离程度不同④投资人承担的风险不同⑤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不同⑥适用的法律不同。

4、个人独资企业法:调整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管理、解散和清算各种经济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

5、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

答:①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且为中国公民②有合法的企业名称(应符合《企业名称暂行条例》的规定,不得有承担有限责任的字样,如股份、公司、有限等)③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④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条件⑤有从业人员。

6、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的义务?

答:权利:依法享有自主从事经营活动的权利;企业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依法申请贷款权;拒绝摊派权;其他权利。

义务: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纳税的义务;依法设置会计帐簿,进行会计核算;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的义务。

7、商业秘密: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予以保护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特点:秘密性、保密性、实用性)

8、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指个人独资企业终止其活动,取消其民事主体资格的行为。

9、(个人独资企业)财产清偿的顺序?

答:①支付清算费用②支付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③支付所欠国家税款④清偿企业其他债务。※10、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受托人或者聘用人员执行企业事务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不知情善意的第三人。

…………………………破产法…………………………

1、破产:指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依法以其全部财产抵偿所欠的全部债务,并依法免除其无法偿还的债务并取消其民事主体法律资格的事件。

2、破产的特征?

答:①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②存在两个以上的债权人③每个债权得到公平满足④按诉讼程序处理。

3、破产法:指调整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宣告破产时,法院强制对其全部财产进行清理、分配或通过和解重整进而避免破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破产界限:也称破产原因,指法院据以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法律标准。

5、法定的破产原因有哪些?

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②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③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适用于提起重整申请的。

5、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的法律后果?

答:①破产企业应当自人民法院宣告破产裁定之日起停止生产经营活动②企业被宣告破产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及财务负责人等承担相应义务③企业破产后,债务人对部分债权人的清偿行为无效,但正常经营所必需的除外。

6、企业破产清算的一般程序。(顺序)

答:破产申请-审查-立案-通知申报债权-成立破产机构-成立破产机构、破产管理人、法院合议庭-财产清理、提出财产分配方案-债权人会议通过-法院认可-通知领取财产-终结破产程序-办理企业注销。

7、破产管理人:是指企业在进入破产程序后,根据法院的指定而负责对债务人财产的进行管理、

处分、业务经营,以及破产方案的拟定和执行的专门机构。

8、破产管理人的组成?

答:①由有关部门、机构的人员组成的清算组②依法设立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中介机构③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并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主要指律师、会计师、资产清算师。

9、债权人会议:是由全体申报债权的债权人组成,行使债权和破产参与权的临时性决议监督机构。(性质:参与破产程序的临时性决议监督机构。)

10、重整:指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达成协议,向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制定重整计划,规定在一定的期限内,债务人按一定的方式全部或部分的清偿债务,同时债务人继续经营其业务的挽救振兴企业的法律制度。

(重整的程序:重整申请;重整方案的制定;重整的进行;重整的终结)

11、和解:指为了阻止企业进行破产清算程序,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就债务的减免或延期清偿达成协议,进而调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破产预防法律制度。

(和解的程序:债务人向法院提出申请;债务人向债权人会议提出和解协议;债权人会议表决;和解协议的生效条件。)

12、破产宣告:指人民法院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依法作出裁定宣告其破产的法律行为。

13、宣告企业破产的条件?

答:①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又不存在不予宣告破产障碍条件的②企业被依法终结重整的③重整期满,不能按照和解协议清偿债务的。

14、破产清算:指人民法院对企业宣告破产后,依法对其全部财产进行清理、变卖、处理和分配的活动。

15、破产财产:指企业被宣告破产时破产人所拥有的,为清偿破产债权的全部财产的总和。(主要内容:①宣告破产时破产企业经营管理的财产②破产企业在宣告破产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所取得的财产③应当由破产企业行使的其他财产④超过担保数额的担保财产)

16、破产债权:破产宣告前发生,债权人可通过破产程序从破产财产中获得公平受偿的债权。

(主要内容:无财产担保的债权;放弃优先受偿权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有财产担保的债权未受清偿的部分;损害赔偿债权;破产人连带债务人,因代替破产人清偿债务而取得的求偿

权;票据债权;其他合法债权)

17、破产变价:指破产管理人将企业非现金的破产财产,通过合法方式加以出让,使之转化为现金形态,以便于清算分配的过程。(方式:拍卖)

18、破产费用:指破产程序开始后,为破产程序的进行以及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在破产财产的

管理、变价和分配中产生的费用,以及为破产财产进行诉讼和办理其他事务而支付

的费用。

19、破产分配:指破产管理人将变价后的破产财产,依照符合法定顺序并经债权人会议通过的分配

方案,对全体破产债权人进行平等清偿的行为。

20、破产分配的顺序?

答:①支付破产费用和公益债务②支付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用,补偿金③缴纳破产人所欠的国家税款④清偿普通破产债权。(性质不同的债权按顺序清偿,性质相同的债权按比例清偿)

21、破产终结的情形?

答:①企业执行和解协议,经重整后全部清偿债务②财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③破产财产由管理人分配完毕。

22、破产终结后的法律后果?

答:解除对法定代表人活动的限制及相关义务;终结破产管理人、债权人会议等破产机构的活动;

债权人通过破产未能得到清偿的债权不再予以清偿。

23、破产能力:指具有破产原因的债务人具有的法律上为破产程序之进行的资格。

破产障碍:指具有破产能力的债务人,在达到破产界限后,因符合法律特别规定而免于破产宣告的诸情形。

第三章公司法

1、公司:依照《公司法》规定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公司的特征?

答:①合法性②营利性③法人性④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四项基本特征。

3、法人的概念、及其设立的条件、种类?

答:概念: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条件:①依法成立②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与活动场所④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种类:企业单位法人、事业单位法人、行政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4、公司的分类?

答:(1)根据股东对公司承担责任不同:无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份两合公司;(2)根据公司信用基础的不同:①人合公司:无限公司②资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③人资两合公司:两合公司(3)公司之间的控制与依附关系不同:母公司、子公司(4)公司的国籍不同:本国公司、外国公司(5)公司的管辖不同:总公司、分公司。

※5、子公司与分公司承担责任一样吗?

答: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子公司虽受母公司控制,但它是独立的法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各类经济活动,子公司与母公司的民事责任独立,相互不承担民事责任。我国公司法同样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分公司没有自己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也没有自己的法定代表人,只有公司任命的负责人。分公司虽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具有经营资格需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独立签订合同,但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分公司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加诉讼,但分公司无独立责任能力,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应由总公司来清偿。

6、公司法: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关于公司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公司法的原则?

答:①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②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③公司实行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④设立公司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⑤公司必须依法经营,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⑥保障公司职工的合法权益。

8、公司法的作用?

答:它能够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9、有限责任公司:指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0、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及设立条件?

答:特征:①股东承担责任的有限性②资本划分的不等额性③股东人数限制性④设立条件与程序的简单性。

设立条件:①股东人数合法:1-50人②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普通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3万元③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④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

构⑤有公司的住所。

11、公司债券的概念、种类、特征?

答:概念:公司依照法定的条件与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种类:(根据是否记名)记名债券和不记名债券

特征:偿还性、安全性、用途的特定性。

12、公司分立:指一个公司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法律行为。

13、合并和分立的形式?

答:①合并分为:新设合并与吸收合并②分立分为:新设分立与派生分立。

14、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的,其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的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发起人:依法承担办理筹建股份公司事务的人。

15、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设立条件?

答:特征:①资本划分的等额性②股东承担责任的有限性③公司财务信息的公开性④筹资方式的多样性⑤股份转让的自由性⑥设立条件与程序的复杂性。

设立条件:①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2-200人②股本达到法定最低限额:不少于500万元③股份的发行与筹办事项合法④发起人共同制订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⑤有公司名称建立

相应的组织机构⑥有公司住所。

16、股份: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是以股票为表现形式的,体现股东权利和义务的,公司资本的组成

部分。

17、股票:是由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它是反映股东财产权、股东权利、

投资行为的法律证明。

18、股票与债券相比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答:不可偿还性、资本的稳定性、收益性、流通性、风险性。

19、公司发行新股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答:①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②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③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④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20、股票发行的程序?

答:①董事会制订方案,股东大会决议批准②向国务院授权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提交有关文件申请批准③签订承销协议④募股公告⑤公开募股⑥变更登记并公告。

21、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的股份有限公司。

22、上市公司的意义及公司股票上市的条件?

答:意义:①为投资者提供了收益的便利②股票价格的波动反映企业的经营信誉和市场评价③有利于减少场外非法交易;

条件:①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②公司的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在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的,向社会公

开发行的比例为10%以上④公司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无虚假记载⑤国务院

规定的其他条件。

23、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①发起人人数不同(有:1-50人;股:2-200人)②最低注册资本不同

(有:普通有限公司为3万元,一人有限公司为10万元;股:500万元)③设立方式不同(有:发起;股:募集或发起)④公司财务信息公开程度不同(有:对内,程度低;股:对内对外均公开,程度高)⑤资本的划分不同(有:不等额;股:等额)⑥筹集资金的方式不同(有:发行债券;股份:可发行债券和股票)⑦设立程序复杂程度不同(有:简单;股:复杂)⑧债券发行的条件不同(有:最低6000万元;股:最低3000万元)⑨审批不同(有:不必审批;股:必须审批)⑩董事

会的人数不同(有:3-13人;股:5-19人)⑾股权转让限制不同(有:受限制;股:不限制,自由转让)⑿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程度不同(有:分离程度较低;股:分离程度较高)。

联系:①均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②公司和股东均负有限责任③均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④均应依法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⑤公司组织机构的职权基本相同。

24、股票与债券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①性质不同:股票是股权,债券是债权②收益不同:股票持有者分配股息、红利;债券持有人按事先约定获得利息,不受公司经营的影响③风险不同:股票风险大;债券风险小④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享有的权利不同;股票持有者有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参与表决权,债券持有者没有。联系:①均为有价证券②均为公司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③均要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发行④均可上市交易;

第四章合同法

1、合同:亦称契约,是指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为设立、变更、终止相互间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

2、合同的特征?

答:①合同是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②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③合同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④合同是当事人平等自愿协商的法律行为。

3、合同法:从广义上理解其概念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合同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从狭义理解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4、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答: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合法与公序良俗。

5、简述合同订立的形式?

答:①书面形式:以文字表示合同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等。优点:举证容易,便于分清是非,及时解决纠纷。缺点:有时签订比较费时繁琐。

②口头形式:优点:简便、迅速、易行。一般常用于“即时清结”的情况。缺点:一旦产生纠

纷难以举证。③其他形式:推定形式、默示形式。

6、合同的主要条款(内容)?

答:①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②标的:当事人权利与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③数量:用计量单位和数字来确定标的尺度、决定主体权利义务大小④质量:是标的内在素质和外观形态的综合具体特征⑤价款或者报酬⑥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⑦违约责任: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⑧解决争议的方法:一般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

7、简述合同订立的程序?

答:(1)要约: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①要约生效条件:要约的内容应明确具体;表明要约人订立合同的意图;原则上是向特定人发出

的;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②要约与要约邀请区别:当事人的意愿不同;受约对象不同;内容不同;法律约束力不同。

③要约撤回的条件:撤回通知与要约同时到达或者先于要约到达。

要约撤销的条件:撤销的通知应在受要约人尚未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

④要约的失效: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

做出承诺;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做出实质性变更。

(2)承诺:指同意对方要约的意思表示。

①有效承诺的条件:承诺必须受要约人做出;承诺的方式应符合法律的要求,书面的通知或以交

易习惯、行为方式做出;承诺必须是在承诺期限做出;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不得进行实质性变更;表明订立合同的意愿,承诺必须明确,不能含糊。

②承诺撤回的条件:撤回通知应当先于承诺或者与承诺同时到达。

8、合同成立的时间?

答: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分下列情况:①采用口头形式,口头承诺生效的时间②采用签字盖章的以签字盖章的时间③采用信件、数据电文形式要求签订确认书的,以签订确认书的时间④法定或约定采取书面形式的,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或者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盖章之前,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9、合同成立的地点?

答: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分下列情况:

①承诺需要通知的,要约人所在地为合同成立地②承诺不需要通知的,受要约人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行为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③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④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合同的,收件人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10、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或者第三方的法律约束力。

合同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得到国家法律的确认,发生的法律约束力。

11、合同生效的四种情况?

答:①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②需批准、登记的,自办理批准、登记时生效

③附条件的合同生效:在合同中设立一定的条件,并且把该条件的成就或不成就作为合同生效或终止根据的合同(分类:附生效条件合同、附解除条件合同)

④附期限合同的生效:当事人约定以一定期限的到来作为合同生效或解除根据的合同。(分类:附生效期限合同、附解除期限合同)。

12、合同生效的条件?

答:依据判定合同生效的四个条件:①主体合格;②意思表示真实;③内容合法;④形式程序合法。

13、无效合同的概念与种类?

答:概念:指当事人虽已订立协议,但因缺乏合同生效法定条件而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

种类:①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③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的合同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⑥此外,合同法还规定了两项免责条款无效: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概不负责;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概不负责。

13、无效合同的处理?

答:①合同履行的处理: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合同尚未履行,不得履行;正在履行的,应当立即终止履行②财产后果的处理:a.返还财产: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充。b.赔偿损失:如果合同无效是由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造成的,有过错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在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c.追缴财产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追缴财产是对当事人故意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所采取的一种惩罚手段,它建立在当事人故意违法的基础之上。

14、合同担保:指合同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为确保合同的履行而设置的一种法律措施。

15、合同担保的方式?

答:(1)保证: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一种担保方式。(方式:一般保证、连带保证)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

(2)抵押: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财产,而将该财产作为履行债务的担保方式。

(范围: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生产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四荒地”的土地使用权;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

(3)质押: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财产移交债权人占有,以该财产作为履行债务的担保,债务

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卖得价款优先受偿的担保方式。

(种类:动产质押、权利质押)

(4)留置: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法扣留该项财产,以该财产或者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担保方式。(5)定金: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保证合同的成立和履行,先行给付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以保证合同义务履行的担保方式。(特征:从属性、实践性)成立条件:①定金的约定应以书面的形式②以定金的交付为合同成立的日期③定金的数额不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

定金效力:①债务人履行合同后,定金可抵作价款或者收回②给付定金的一方违约,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方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③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及合同被确认为无效不适用定金罚则。

16、合同履行: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的规定,全面地完成各自履行的义务并实现各自应享有的权利,使双方的目的得以实现的行为。

17、合同履行的原则?

答:①适当履行原则:又称正确履行原则或全面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质量、数量由适当的主体在适当的履行期限、地点、以适当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原则。②协作履行的原则:指当事人双方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应当互相帮助、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合同所规定的全部义务。③经济合理原则:指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必须讲求经济效益,以付出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佳的合同经济利益。

※简述合同条款不明确时的履行规则?

答:①约定不明确部分进行协议补充②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③按照以上仍然不能确定的,按照法定的解释规则确定。

18、合同履行中的特殊规则?

答:①标的价格调整时的履行规则:政府定价或指导价合同标的调整时,按交付时价格计价;逾期交付货物的,价格上涨,按原价格履行;价格下降,按新价格履行;逾期提取货物或付款,价格上涨,按新价格;价格下降,按原价格。②合同涉及第三人的履行规则: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由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如不符合约定,由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③履约顺序的规则:没有履约顺序的应该同时履行;有先后顺序的,应该按顺序履约④提前履行/部分履行:债权人可拒绝债务人提前履约,但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负担因提前履约增加的费用。债权人可拒绝债务人部分履约,但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负担因部分履约增加的费用。⑤当事人某些事项变化时的规则: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等的变动而拒绝履约。

19、抗辩权:指在双务合同中,一方当事人依法享有的对抗对方要求或否认对方主张的权利。

20、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的作用和种类?

答:作用:使对方的权利受到阻碍或者消灭。

分类:时间可分为:①永久性抗辩权:可以使对方请求权永久消灭的抗辩权②暂时性抗辩权:使对方请求权在一定时间内暂时不能行使的抗辩权③同时履行抗辩权:在双务合同中,合同双方互负债权债务,当事人未约定先后履行顺序,一方在对方未对应给付前,有权拒绝履行的权利。④后履行抗辩权:在双务合同中,合同双方互负债权债务,当事人对合同义务的履行约定有先后顺序,应先履行一方当事人未履行的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合同请求的权利。⑤不安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在双务合同中,双方互负债权债务,先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在财产、商业信誉或者与履行能力有关的事项发生重大变化,不可能履行合同义务时所享有的可以暂时中止履行合同的权利。

(行使的情形: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的;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的;丧失商业信誉的;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的)

(行使的条件:掌握对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确切证据;未约定担保条款或提供的担保不充分;应立即通知对方)

(行使的法律后果:对方恢复履行能力或提供担保后,应当履行合同;在合理的期限内未恢复或未提供担保,中止方可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赔偿损失;中止方提供的证据不确切或未立即通知对方或对方提供担保后未履行合同,中止方应承担违约责任)

21、保全: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而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采取一定的法律措施,以保护其债权的法律制度。

22、简述代位权的概念和成立要件?

答: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权利,而危害到债权的债权时,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条件:①到期债权②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③债务人的懈怠行为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④债务人的债权是合法有效且非专属自身的债权⑤债权人有保全债权的必要,且以其债权为限。

23、简述撤销权的概念和行使的情形。

答:指债权人对债务人实施的危及债权人利益的减少财产行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情形:①放弃到期债权②无偿转让财产③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侵害债权

人债权,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

24、合同变更:合同成立后,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前当事人通过协议修改或者补充合同的内容,变更其权利义务的行为。

25、合同变更要件和效力?

答:要件:①存在合同关系②双方协商一致③遵循法定程序方式④合同内容变化。

效力:仅对变更后未履行部分有效,对已履行部分无溯及力。

26、合同转让:当事人将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

27、合同不得转让的情形?

答:①依合同性质不得转让②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③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28、简述合同义务的转让?

答:债务人将自己的全部或部分合同义务转移于第三人。如转让协议未约定份额,应由第三人与原债务人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应当经债权人同意。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29、简述权利义务的概括承受?

答: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将其权利义务一并转移给第三人,而第三人概括承受其权利义务的行为。类型:①协议转让②法定转让:订立合同后合并、订立后分立。

30、合同终止: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当事人之间的合同权利义务归于消灭。

31、合同终止的情形?

答:①债务按约定履行②合同解除③债务相互抵销④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⑤债权人免除债务⑥债权债务同归一人⑦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情形。

32、合同解除:合同成立后,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事由,通过当事人的单方行为或双方协议终止合同效力或溯及既往地消灭合同的行为。(分类:法定解除、约定解除)

33、当事人可以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形?

答:①因不可抗力原因不能实现合同目的②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③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④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⑤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

34、债务抵销:指互负债务的当事人各以其债权充当其债务的清偿,从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数额内相互消灭的行为。

35、债务抵消的条件?

答:①须双方互负有债务,互享有债权②双方互负债务,必须其给付种类相同③须主动债权已届清

偿期④须双方的债务均为可抵销的债务。

36、提存:由于债权人的原因无法向其交付标的物时,债务人将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以此消灭合同的行为。

(情形: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法律规定其他情形)

37、提存的条件?

答:①提存人合格(债务人)②提存之债有效且已届履行期③提存原因合法④提存客体适当⑤提存标的物与债的标的物相符。

38、简述提存效力?

答:①对债务人与债权人的效力:a.合同终止,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b.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c.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d.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E.提存物所有权归债权人②债权人与提存部门之间的效力:a.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b.保管部门因保管不善致保管物毁损的对债权人负赔偿责任。c.债权人自提存之日起5年内不行使领取权的,领取权消灭。提存物归国家。

39、违约责任: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40、简述归责原则?

答:我国合同法采用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是指原告在证明被告违约以后,如果被告不能证明自己对此违约没有过错,则在法律上推定被告有过错,并承担违约责任。违约形式包括:拒绝履行、延迟履行、不适当履行。

41、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

答:①继续履行②采取补救措施;维修、更换、退货、减少价款等③赔偿损失④支付违约金⑤定金处罚。

第六章:经济竞争法

不正当竞争概念: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行为表现

(1) 欺骗性交易:1.冒用他人商标2.擅用他人特色的名称,包装,装潢误导消费者,3.冒用他人企业名称或姓名4.在商品上冒用认证标志,产地,对商品做出误导性表示

(2)公用企业等滥用经济优势的行为:公用企业利用自身优势限定他人购买指定产品排挤公平竞争。

(3)虚假宣传: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4)侵犯商业秘密: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具有保密性和实用性

(5)低价倾销: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6)搭售商品或附加不合理条件:

(7) 诋毁商誉: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8)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

(9)串通招标,投标的行为

(10)商业贿赂行为

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1.明示担保义务,即对产品质量,性能,用途的明示保证 2 .默式担保义务:即产品不存在危害到人身财产安全和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性能呢

消费者的权利:

1.保障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享时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2.知悉真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3.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5.依法求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依法结社权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接受教育权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8.获得尊重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批评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经营者的义务:1.依法定或约定履行义务2。听取意见和接受监督3。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4。不作虚假宣传。5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6出具相应的凭证和单据7提供符合要求的商品或服务。8承担相应的责任。9不得从事不公平不合理的变易。10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权。

经济法期末重点归纳

经济法 一、经济法的概念、调整范围与特征 1、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经济法的调整范围主要包括两方面:市场规制关系与宏观调控关系。市场规制关系:竞争法为主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为辅宏观经济调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法、财政法、税法、金融法、对外贸易法等 3、经济法的特征经济性、政策性、综合性 二、什么是经济法的地位?经济法的地位如何? 经济法的地位,是指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以及它在法的体系中的重要性的问题。 经济法不仅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法的部门。 三、什么是经济法的体系?你认为经济法的体系包括哪些? 经济法的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经济法的体系包括:1、企业组织管理法2、市场监管发3、宏观调控法 四、什么是经济法的实施?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主体实现经济法律规范的活 动,它包括经济守法、 经济执法、经济司法。 五、经济管理主体包括哪些? 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特殊企业、经授权的其他组 六、传统企业的分类包括 传统的典型企业&传统的非典型企业 1、传统的典型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 2、传统的非典型企业:合作社、国有企业 七、什么是市场准入及其特征?企业准入的立法模式有哪些? 市场准入,对企业或其他主体进入某领域或地方的市场从事活动施加限制或禁止的规制或制度。 立法模式: 1、自由主义模式2、特许主义模式3、准则主义模式(登记主义) 4、行政许可主义模式(准则+审批) 5、严格准则主义模式 6、混合型模式 八、企业设立的条件及设立登记的规定条件:1、名称2、章程3、相应的资金或

经济法期末重点归纳

经济法期末重点归纳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经济法 一、经济法的概念、调整范围与特征 1、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主要包括两方面:市场规制关系与宏观调控关系。 市场规制关系:竞争法为主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为辅 宏观经济调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法、财政法、税法、金融法、对外贸易法等 3、经济法的特征 经济性、政策性、综合性 二、什么是经济法的地位经济法的地位如何? 经济法的地位,是指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以及它在法的体系中的重要性的问题。 经济法不仅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法的部门。三、什么是经济法的体系你认为经济法的体系包括哪些 经济法的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经济法的体系包括:1、企业组织管理法2、市场监管发3、宏观调控法四、什么是经济法的实施

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主体实现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它包括经济守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 五、经济管理主体包括哪些 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特殊企业、经授权的其他组 六、传统企业的分类包括 传统的典型企业&传统的非典型企业 1、传统的典型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 2、传统的非典型企业:合作社、国有企业 七、什么是市场准入及其特征企业准入的立法模式有哪些 市场准入,对企业或其他主体进入某领域或地方的市场从事活动施加限制或禁止的规制或制度。 立法模式: 1、自由主义模式2、特许主义模式 3、准则主义模式(登记主义) 4、行政许可主义模式(准则+审批) 5、严格准则主义模式 6、混合型模式 八、企业设立的条件及设立登记的规定 条件:1、名称 2、章程 3、相应的资金或资本 4、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组织机构和从业人员 5、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企业设立登记:企业法人登记、创设法人、营业登记、准许开业。

国际经济法概论自考重点

国际经济法概论自考重点

国际经济法概论知识点整理 一、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2、公平互利原则 3、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 二、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1、自然人、法人与跨国公司 2、国家与单独关税区 3、国际经济组织 三、国际商事惯例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华沙—牛津规则》《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四、《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的适用范围 (一)公约适用的主体范围 (1)货物的买卖必须具有国际性。 (2)买卖合同与公约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缔约国具有公约所规定的某种联系。(二)公约适用的客体范围 公约适用的客体范围是“货物买卖” (三)公约排除了以下几种买卖: (1)以直接私人消费为目的的买卖; (2)拍卖; (3)依法执行令状或法律授权的买卖; (4)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和货币的买卖; (5)船舶、气垫船和飞行器的买卖; (6)电力的买卖。 五、贸易术语 装运港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 FOB CIF CFR 向承运人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FCA CIP CPT 其它贸易术语: EXW DDP

附: FOB——船上交货、装运港、适用于海运、装上船时风险转移 CIF——“成本+运费+保费”、目的港 CFR——“成本+运费”、目的港 FCA——货物承运人、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货交承运人风险转移 CIP——运费、保费付至 CPT——运费付至、目的港 EXW——工厂交货 DDP——完税后交货 六、要约的构成要件(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1、是一个订立合同的建议; 2、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发出; 3、应具有“十分确定”的内容; 4、应表明一经对方承诺即受约束的意思。 七、要约的撤回与撤销 1、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一项要约即使是不可撤销的,得予撤回,如果撤回通知于要约送达之前或者同时送达受要约人。 2、撤销,指要约送达受要约人生效以后,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要约人将要约取消,时期效力归于消灭。(公约第16条规定,在订立合同之前,要约得予撤销,如果撤销通知与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送达受要约人。可是如果要约写明承诺的期限或者以其它方式表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或者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该项要约是不可撤销的,而且受要约人以奔着对该要约信赖行事,则要约不可撤销。) 八、承诺的构成要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绝密

第一章总论表一、法律关系 主体 (双)自然人自然人(中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自然人性质的特定主体机构、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政党和社会团体 国家 内容 权利 义务积极、消极 客体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道德产品 行为 人身 表二、法律事实 分类内容标准 事件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行为合法行为(等)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违法行为(等) 表三、法的形式 形式制定机关注意要点 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全国人大——基本 法律 人大常委会——其 他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规范性决议或者决定,与 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法 规 行政法规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 常委会 省;省会、特区、较大的市(1+3) 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行政规章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 地方政府 规章 地方人民政府 政府规章除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外,还不得与上级 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效力排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提示自治区法规、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也属于法的形式表四、法的分类

划分标准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创法成不成)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那(内)三小子根本太普通)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内容很诚实)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小三长的特别一般)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划分(祖国)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目的是为了开公司)公法和私法【记忆口诀】“小三(根据三种效力)长的特别一般(分成一般法和特别法)”。 表五、经济仲裁 适用范围适用“平等主体”“合同纠纷”“财产权益纠纷” 不适用《仲 裁法》 劳动争议、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人身) 原则自愿、公平、独立仲裁、一裁终局 仲裁委 员会 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无隶属关系

经济法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包括:①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经济管理关系即纵向经济关系。这里主要指国家通过国家机关及其授权组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经济管理关系。②经营协调关系,即专指经济法所调整的那部分横向经济关系。,它包含着经营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经济竞争关系。③组织内部经济关系,是指在企业等组织内部各组织之间所发生的一些重要的纵向经济关系和横向经济关系。④涉外经济关系,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⑤其他应由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 2、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 3、经济法律事实 (1)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的总称。(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体包括市场主体调控关系、市场运行调控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和社会保障调整关系等。 (3)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机关、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企业内部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自然人。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物、经济行为、智力成果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权利(经济职权、财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债权、知识产权)、经济义务(履行经济职责的义务、依法从事经营的义务、接受合法监督的义务、依 法纳税的义务、承担法律责任的义务) (4)经济法律事实的概念:经济法律事实是由经济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现象。经济法律事实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直接原因。这种现象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3、公司的概念与特征 公司是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由股东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 特征:营利性、法人性、法定性。 5、公司的种类 主要有三种: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其中公司制企业主要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者的有限性是指股东都以其出资的多少对公司负责,而没有对公司的债务清偿的无限连带责任。 6、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特征:责任的有限性、封闭性、设立程序较为简便、组织机构的设置比较灵活、人资两合性7、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条件。(1)股东人数50人以下;(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①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②缴纳出资的期限,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③出资方式,股东可以以货币出资,也可以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物资作价出资,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出资。④货币出资额的要求,全体股东货币出资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3)股东共同制定的公司章程。(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公司住所。 8、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9、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是指其全部资本划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特征:股东人数的限制性、资本的股份化和形式的证券化、责任的有限性、信用基础的资合性、经营状况的公开性。

经济法概论复习重点

经济法概论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有限责任公司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由一定人数的股东所组成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2.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公司全部资本分别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3.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进行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 4.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有挬于商业道德且违反法律规定的市场竞争行为。 5.工业产权是指人们依照法律对应用于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创造发明和显著标记等智力成果,在一定期限和地区内享有的专有权。 6.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依法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 简答 1.经济法调整对象 经济法调整的是特定的经济关系,即指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经济法调整的对象具体来讲,包括五类:(1)市场主体调控关系;(2)市场运行调控关系; (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4)社会分配调控关系;(5)涉外经济管理关系。 2.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 ⑴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可以为1个或者50个以下股东,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⑵股东出资带到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①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万,采用法定(或称实收)资本制; 多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万,采用折中资本制; ②股东出资额和出资期限 股东出资首先必须满足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要求,即不低于人民币3万元;其次,首期出资不仅不低于3万元且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0%,剩余部分可在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投资公司可在5年内缴足。 ③股东出资方式(货币出资,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注: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 ⑶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⑷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⑸有公司住所(了解确定住所的法律意义)。 3.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 (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发起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既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公民。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2)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 (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 法的形式 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 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 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 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 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 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3名仲裁员组成,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 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纠纷);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审 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年

国际经济法期末考试复习要点总结

8. 1. 国经济法:调整国家、国际组织、不同国家的法人与个人间经济关系的国际 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总称。 2. 法人:依法定程序设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的财产,能以自己的名义 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社会组织。 3. 跨国公司 : 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企业, 而不论这些实体 的法律形 式和活动范围如何,其业务是通过一个或多个决策中心,根据一定 的决策体制经营的,因而具有一贯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公司内部各实体之 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4. 分公司:总公司在国外设立的办事机构、 营业机构, 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总公司对分公司的行为直接负责任。 5. 子公司:由母公司持有全部或多数股份的,受其控制的企业,具有独立的法 律人格,是独立的法律实体。 国际经济组织是国家间基于主权平等原则,以国家间正式协议为基础设立的 机构,具有一定的法律人格,行使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其法律人格取决 于国家的授权,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范围取决于其特定的宗旨与职能, 取决于基本文 件的规定。 国际贸易法:是调整各国间商品、技术、服务的交换关系以及与这种交换关 约》) EXW 工厂交货。卖方承担最小义务。 FAS 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交货。FCA 越过船舷时完成交货,卖方办理出口手续, CFR 成本加运费,越过船舷时转移风险,卖方支付运费。 CIF ,成本保险加 运费,越过船舷转移风险,卖方支付运费并办理保险。 CPT 运费付至。CIP ,6. 7. 系有关的各种法律制度与法律规范的总和。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 货交承运人。FOB 船上交货,货物 提交相关单据。

运费保险费付至,风险自交于承运人时转移。C组由卖方办理运输手续,支 付运费,提交单据。办理出口手续。 DDP完税后交货,卖方承担最大义务,卖方还要办理进口手续。DES目的 港船上交付,无需卸货,无需办理进口。DEQ目的港码头交货,要卸货。 9.要约的撤回:要约人在发出要约之后,在其尚未到达受要约人之前,将该要 约收回,使其不发生效力。任何要约都是可以撤回的,需要撤回通知能先于 或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10.要约的撤销:要约人在其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之后,将该要约取消,从而 使要约的效力归于消灭。(1)应当是可以撤销的要约(写明了要约的有效期 限或明确表明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要约是不可撤销的, 并本着这种依赖行事。)(2)撤销通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送达受 要约人。 11.溢短装条款,即在合同中规定交货数量可以多交或少交若干,但不超过成交数量的一定百分 比为限。 12.不可抗力条款,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不能 避免、不能克服的意外事件,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遭受不可 抗力的一方可由此免除责任,对方无权要求赔偿的条款。 13.情势变更原则,指合同有效成立以后,因发生了当事人不可预见的事情,导 致合同的基础动摇或丧失,若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将显失公平,应允许变 更合同内容或者解除合同。 14.倒签提单:货物装船后签发的,以早于货物实际装船日期为签发日期的提单。 15.预借提单:货物尚未全部装船或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但尚未开始装船情况 下签发的提单。 16.委付:指在推定全损的情况下,被保险人把残存货物的所有权转让给保险公 司,请求取得全部保险金额。

经济法概论总复习练习题

经济法概论总复习练习题 一、单项选题: 1、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法律是:(C ) A.民法 B.经济法 C.宪法 D.行政法规 2、法的本质是:(C) A.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工具 B.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的手段 C.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D.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的是:( C ) A.所有的财产关系 B.纵向的财产关系 C.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D.经济管理关系 4.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A) 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5. 下列代理活动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B ) A.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进行的 B.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的 C.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 D.代理人超越代理权的代理行为 6. 李某因长期不向借款人要求还款,导致诉讼时效届满,李某因此丧失了:( C )A.债券 B.所有权 C.胜诉权 D.起诉权 7. 债务人明确表示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在法律上将引起:( B ) A.诉讼时效的中止 B.诉讼时效的中断 C.诉讼时效的延长 D.法定诉讼时效期间的改变 8. 在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关系中:( B ) A.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特定 B.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不特定 C.权利主体不特定,义务主体特定 D.权利主体不特定,义务主体不特定 9. 公民不能享有所有权的物是:( A ) A.土地

C.汽车 D.房屋 10. 承租人使用出租人的出租汽车是:( D ) A.所有人行使所有权 B.所有人行使占有权 C.非所有人行使所有权 D.非所有人行使占有权 11. 下列属于所有权绝对消灭的是:( A ) A.所有权客体的消灭 B.所有权的抛弃 C.所有权的转让 D.所有权因强制手段被转移 12. 在债的法律关系中:( A ) A.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特定 B.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不特定 C.权利主体不特定,义务主体特定 D.权利主体不特定,义务主体不特定 17. 全民所有制企业设立的管理委员会是:(C) A. 企业的管理机构 B. 企业的决策机构 C. 厂长的咨询参谋机构 D. 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的机构 18.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经经营权的核心是:(D ) A. 投资决策权 B. 留用资金决策权 C. 资产处置权 D. 生产经营决策权 19. 职工代表大会是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D ) A. 经营管理决策机构 B. 生产指挥机构 C. 厂长的咨询参谋机构 D. 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的机构 20. 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的:(A) A. 权力机构 B. 咨询参谋机构 C. 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的机构 D. 生产经营监督机构 21. 我国立法所指的个人独资企业仅指:(A ) A. 自然人单独投资设立的企业 B. 法人单独投资设立的企业 C. 物质生产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企业 D. 行政事业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企业 22. 私营企业不得从事的行业有:(B )

经济法概论考点总结

经济法概论考点总结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 1、经济法的主体: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构成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就是指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2、经济法主体的特征: ①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就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组织,包括国家经济管理机关与市场主体两大类。 ②不同类别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活动宗旨具有质的区别。作为经济法律主体的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的活动宗旨就是实现对市场经济的管理与调控,而市场主体的活动则就是以盈利为目的。 3、经济法主体的分类: ①国际经济管理机关:又分为综合经济管理机关,部门经济管理机关,只能经济管理机关,经济监督机关,经国家特别授权的政企合一的组织 ②市场主体:又分为法人(法人就是相对于公民的一种重要的民事主体),公民(自然人) 4、法人:法人就是相对于公民的一种重要的民事主体,我国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就是具有民事权利与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与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5、法人的条件: ①依法成立 ②有必要的财产与经费 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与场所 ④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6、法人的分类:①企业法人(以盈利为目的)而非企业法人(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具有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宗旨) 7、经济法的内容:就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 8、经济法上的权力: ①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进行各种经济管理活动或者其她经济活动。 ②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或者合同的规定,可以要求负有义务的一方做出一定的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以保证实现自己的意志或利益。 ③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由于她人的行为而使自己的权力不能实现或者遭受损害时,有权请求有关国家机关予以保护。 9、经济法上的义务: ①承担义务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必须依据法律或者合同的规定惊醒一定的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以实现特定权利主体的权利。 ②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义务仅以法律或者合同规定的范围为限。 ③经济法上的义务就是以一种法律约束,义务人必须自觉履行,若不履行或者旅行不当,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10、经济法权利的种类:最重要的权力就是经济管理权。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与财产权两大类。 11、经济法的客体:就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经济

20160112经济法本科最新期末复习题与参考答案(客观题部分更新)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经济法本科最新网上作业题(20160112)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 一、单选题 1.经济法的渊源主要表现在各国家机关根据其权限范围所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之中,其中行政法规的 制订单位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2.下列情形中,没有构成意思表示的是()。 A.甲决定明天向公司提交辞职报告 B.乙在寻物启事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 C.丙签发一张支票赠与好友 D.丁向一台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饮料 3.根据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需要具备法律规定的形式而划分,可以将法律行为划分为()。 A.单方的法律行为和多方的法律行为 B.有偿的法律行为和无偿的法律行为 C.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 D.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4.下列选项中,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是()。 A.小张年龄9周岁,身体健康 B.小李年龄15周岁,是尚未康复的精神病人 C.小刘年龄19周岁,是尚未康复的间歇性精神病人 D.小赵年龄25周岁,是先天性的肢体残疾人 5.下列关于无效民事行为效力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无效的民事行为,从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效力 B.民事行为部分无效,整个民事行为均归于无效 C.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原物灭失的,应当作价补偿 D.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后,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按照各自过错的程度及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6.甲厂业务员王某一直负责与乙厂的购销业务,王某因故被开除后,用盖有甲厂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与乙厂订立一份购销合同。乙厂并不知情,并按时将货送至甲厂。甲厂拒绝收货而引起纠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某的行为是无权代理,合同无效 B.王某的行为是表见代理,合同有效 C.王某的行为是越权代理,合同无效 D.王某的行为是滥用代理权,合同无效 7.下列争议中,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进行仲裁的是()。 A.甲与其妻欲离婚,双方对财产分割产生争议 B.乙因车祸去世,其子女因遗产继承产生争议 C.丙与其供职的公司因对劳动合同中的工资待遇条款理解不一致产生争议 D.丁因股权转让问题与其他投资人之间产生争议 8.根据规定,诉讼时效届满不消灭实体权利。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诉讼时效期间的经过,不影响债权人提起诉讼,即不丧失起诉权

国际经济法期末考试复习要点总结

1.国经济法:调整国家、国际组织、不同国家的法人与个人间经济关系的国际 法规和国法规的总称。 2.法人:依法定程序设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的财产,能以自己的名义 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社会组织。 3.跨国公司: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企业,而不论这些实体 的法律形式和活动围如何,其业务是通过一个或多个决策中心,根据一定的决策体制经营的,因而具有一贯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公司部各实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4.分公司:总公司在国外设立的办事机构、营业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总公司对分公司的行为直接负责任。 5.子公司:由母公司持有全部或多数股份的,受其控制的企业,具有独立的法 律人格,是独立的法律实体。 6.国际经济组织是国家间基于主权平等原则,以国家间正式协议为基础设立的 机构,具有一定的法律人格,行使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其法律人格取决于国家的授权,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围取决于其特定的宗旨与职能,取决于基本文件的规定。 7.国际贸易法:是调整各国间商品、技术、服务的交换关系以及与这种交换关 系有关的各种法律制度与法律规的总和。(《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8.EXW,工厂交货。卖方承担最小义务。 FAS,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交货。FCA,货交承运人。FOB,船上交货,货物越过船舷时完成交货,卖方办理出口手续,提交相关单据。

CFR,成本加运费,越过船舷时转移风险,卖方支付运费。CIF,成本保险加运费,越过船舷转移风险,卖方支付运费并办理保险。CPT,运费付至。CIP,运费保险费付至,风险自交于承运人时转移。C组由卖方办理运输手续,支付运费,提交单据。办理出口手续。 DDP,完税后交货,卖方承担最大义务,卖方还要办理进口手续。DES,目的港船上交付,无需卸货,无需办理进口。DEQ,目的港码头交货,要卸货。 9.要约的撤回:要约人在发出要约之后,在其尚未到达受要约人之前,将该要 约收回,使其不发生效力。任何要约都是可以撤回的,需要撤回通知能先于或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10.要约的撤销:要约人在其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之后,将该要约取消,从而 使要约的效力归于消灭。(1)应当是可以撤销的要约(写明了要约的有效期限或明确表明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本着这种依赖行事。)(2)撤销通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送达受要约人。 11.溢短装条款,即在合同中规定交货数量可以多交或少交若干,但不超过成交 数量的一定百分比为限。 12.不可抗力条款,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不能 避免、不能克服的意外事件,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可由此免除责任,对方无权要求赔偿的条款。 13.情势变更原则,指合同有效成立以后,因发生了当事人不可预见的事情,导 致合同的基础动摇或丧失,若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将显失公平,应允许变更合同容或者解除合同。 14.倒签提单:货物装船后签发的,以早于货物实际装船日期为签发日期的提单。

经济法期末考试重点大题附答案

公司法简答题(两题) 1.2014年1月8日,甲.乙.丙拟共同出资设立一有限责任公司,并制定了公司章程,其有关要点如下:(1)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400万元;(2)甲.丙各以货币100万元出资。首次出资均为50万元,其余出资均应在公司成立之日起 2年内缴付;乙以房屋作价出资200万元,公司成立后一周内办理房屋产权转移手续。 2014年2月8日,甲.丙依约缴付了首次出资。3月8日,公司成立,3月12日,乙将房屋产权依约转移给公司。8月5日,甲履行了后续出资义务。公司章程没有约定红利分配方法。甲.乙.丙分别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甲认为应按2∶2∶1的比例分配;乙认为应按1∶2∶1的比例分配;丙认为应按1∶1∶1的比例分配。 要求: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公司章程中约定的首次出资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2)乙作价出资的房屋实际价值为100万元,低于公司章程所定的200万元,对此,甲.乙.丙应如何承担民事责任?(3)对公司可分配红利,甲.乙.丙应按何种比例分配?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首次出资额符合规定。新公司法已经取消了对首次出资额的限制,按照公司章程出资即可。 (2)先由乙补足100万元出资;乙不能补足的,甲.丙承担连带责任。根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着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3)甲.乙.丙按照实缴出资比例(2∶2∶1)分配红利。根据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的除外。 2.2009年5月6日,甲企业.乙企业等6家企业作为发起人共同以发起设立方式成立A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10月10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4年3月5日,甲企业将所持有的A公司的部分股份对外转让给了丙公司,但此项转让未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2014年4月6日,A公司召开董事会,审议对B公司提供担保的事项,已知,A公司的董事郑某在B公司担任经理。2014年4月25日,在临时股东大会上,除审议通过了发行公司债券的决议外,还根据乙企业的提议,临时增加了一项增选一名公司董事的议案,以上两项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要求:根据以上的材料结合法律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甲企业转让A公司股份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 (2)A公司董事会决议该如何通过? (3)A公司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的决议和增选一名公司董事的决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甲企业转让A公司股份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2014年3月5日不在两个时间限制内,故甲企业可以将部分股份转让给丙公司。 (2)A公司董事会决议应由过半数的无关联董事出席,并经无关联关系董事过半数通过。 (3)首先,A公司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的决议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规定,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属于股东大会的职权,股东大会决议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即可。其次,A公司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增选一名公司董事的决议不符合法律规定。 二.合同法(3道) 简答题 【资料】 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15年12月1日签订一份互联网电视机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100台互联网电视机,乙公司于12月11日前交货,每台电视机单价5000元,乙公司负责送货,甲公司于货到后立即付款。乙公司于12月 8日发出了该100台电视机。甲公司由于发生资金周转困难,于12月10日传真告知乙公司自己将不能履行合同。乙公司收到传真后,努力寻找新的买家,于12月15日与丙公司签订了该100台电视机的购销合同。合同约定:丙公司购买100台托运中的电视机,每台单价4900元,丙公司于订立合同时向乙公司支付5万元定金,在收到货物后20天内付清全部货款;在丙公司付清全部货款前,乙公司保留对电视机的所有权;如有违约,违约方应承担合同总价款20%的违约金。乙公司同时于当日传真通知甲公司解除与甲公司签订的合同。12月20日,运输公司在运输该批电视机的过程中遇上泥石流,其中有30台电视机毁损。丙公司于12月25日收到70台完好无损的电视机后,又与丁公司签订合同准备将这70台电视机全部卖与丁公司。同时丙公司以其未能如约收到100台电视机为由拒绝向乙公司付款。乙公司认为丙公司拒绝付款构成违约,决定不返还其定金,同时要求其按合同约定给付违约金。 要求: 根据上述情况和合同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乙公司可否在与甲公司的合同履行期届满前解除合同?并说明理由。 (2)遭遇泥石流而毁损的电视机的风险应由谁承担?并说明理由。 (3)乙公司不返还定金并要求丙公司支付违约金的主张能否得到支持?并说明理由。 【答案】 (1)乙公司可以在与甲公司的合同履行期届满前解除合同。根据规定,因预期违约解除合同,即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对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在乙公司12月11日交货前,甲公司明确表示自己资金周转困难,不能履行合同,乙公司可以因此解除与甲公司的购销合同。

最新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复习重点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复习重点 题型:单项选择题20*1’+多项选择题10*2’+简答题3*5’+论述题2*15’案例分析题1*15’ 1.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独立的、综合的、新兴的法律部门。 2. 国际经济法的特征 主体:不仅包括国家、国际组织,也包括分属于不同国家的自然人和法人。 调整的对象:包括国家与国际组织相互间的经济关系,还包括不同国家的私人间以及国家与他国国民间的经济关系 渊源: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而且包括各国国内有关法律法规。 3. 国际经济法的历史发展: (1)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发展:市民法和万民法(调整罗马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关系) (2)国家经济公法的产生与国际协调(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国内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 *资本输出与跨国公司的产生于发展 *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间经济矛盾的加剧和尖锐化 (3)普遍性国际组织的产生与国际经济立法的发展

普遍性国际经济条约与国际经济组织的产生。1944年《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构成国际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标记国际社会进入了用多边条约调整国家间经济关系的新阶段。***新独立国家的兴起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区域性和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4. 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1)国际法方面的渊源:国际经济条约;国际惯例;联大规范性决议 (2)国内法方面的渊源: 统一制:制定的国内经济法统一适用于涉内与涉外各种经济关系。如,美、英、德、日本 分流制:调整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民商法仍实行统一制,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则内外分流。发展中国家。 5.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经济主权原则:1974年《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该原则 ***国家对其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 ***国家有权对其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 ***国家有权将外国财产收归国有或征收。

经济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法条分析重点总结

经济法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法条分析题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国家意志所预期的目标的法律规范总称。 p32) 2、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该协议可以以口头、书面或者以其他协同行为作出。(P89)3、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P 95)4、经营者集中: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营者相互合并,或者个或多个经营者通过收购以及其他方式对其他经营者进行控制,从而导致相互关系上的持久变迁的行为(p101) 行政垄断:是指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P104) 注意: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行政垄断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或者变相限制竞争的行为,所以说我国反垄断法上规定的行政垄断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机关,也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5、不正当竞争:是指市场主体之间为了争夺商品生产、销售的有利地位,采取不符合法律、商业道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手段,违背自愿、平等、公开、诚实信用的原则,谋取不法利益的市场竞争行为。(p115) 6、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行贿的主体是经营者,受贿的主体是交易对方,贿赂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交易机会,手段是通过回扣、软回扣的形式。(P125) 7、诋毁商誉:或称商业诋毁、商业诽谤,是指在交易过程中,捏造、散步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业声誉,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的行为(P129) 8、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性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满足人们合理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物质、技术、心理和社会特性的总和。主要有适用 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可维修性。(P152)9、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负有义务者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义务应受到的法律制裁,包括产品质量的 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P158)10、产品责任:又称为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是指因缺陷产品损害 了他人的人身、财产权,依法应当追究的民事责任。(P159)11、企业国有资产: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出资形式分为两种:

商法学期末复习重点word版本

习学点重复末期法商. 精品文档 商行为:又称商业行为,是指以营利性营业为目的而从事的各种表意行为。 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法》中规定,本法所称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商业登记: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的,旨在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事主体资格申请,并被主管机关核准予以注册登记的一系列法律行为的总称。商业名称:商事主体在营业活动中所使用的用以表彰自己的独特法律地位的名称或名号。 商法,也称商事法,是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人人格否认,是指法院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 商合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按照法律和合伙协议的规定,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对合伙经营所产生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或无限

连带责任的商事组织。 股份有限公司;指公司资产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商人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商行为并以此为常业的人。 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一发设立的,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以自有资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破产——是在债务人无力偿债的情况下以其财产对债权人进行公平清偿的法律程序。 破产原因——是适用破产程序所依据的特定法律事实。它是法院进行破产所依据的特定事实状态 破产债权——是基于破产宣告前的原因而发生的,能够通过破产分配由破产财产公平受偿的财产请求权。 债权人会议——是全体债权人参加破产程序并集体行使权利的决议机关,是在破产程序中的意思发表机关。 民法与商法的关系 联系:民法与商法的关系是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具体来说,民法的所有权制度是对从事商品经济活动的正常条件的一般规定,民法的主体制度是对商品经济活动主体资格的一般规定,民法的债权制度是关于流通领域中商品交换活动的一般规定。 区别:立法价值不同,民法最基本价值取向是公平优先兼顾其他,商法是效率优先,兼顾其他;产生的经济基础不同,民法是商品经济,商法是市场经济;适用主体不同,民法主体广泛,适用一切社会大众,商法仅限于商人;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法具有强烈伦理性,商法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民法规范具有稳定性,商法规范具有灵活多变性;归责原则不同,民法一般实行过错原则,商法还实行无过错原则和比较严格责任原则;基础理论不同,民法是个体本位,以维护个体利益为主。商法是社会本位,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主;民法属于国内法,商法具有国际性特点;民法与商法虽都属于私法范畴,但民法是纯私法,商法却兼顾公法性。 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联系;经济法与商法分享对经济事务的调整,其都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标,都带有公法性质。 区别;1)商法和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不同。商法主要调整的是商人之间的以平等性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关系,经济法则是国家与公民,国家与企业之间不平等的纵向关系。2)调整对象的内容不同,商法主要规定的是商人和其他经营者得法律地位,组织形式,商事交易的规则与行为后果,经济法主要规定了商事活动中商事主体的竞争行为规范,竞争规则以及政府如何处理这些行为。3)商法与经济法的作用内容和作用基点不同,商法是确认和保护商人的合法地位和利益,侧重于保护作为商人的企业和自然人之间的平等利益关系,以满足商人营利性要求。经济法侧重平衡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利益矛盾,其作用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