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死刑不应该取消 攻辩问题

死刑不应该取消 攻辩问题

死刑不应该取消 攻辩问题
死刑不应该取消 攻辩问题

死刑不应该取消,因为死刑的威慑作用、考虑被害人的权力(不能为照顾加害人的权利找借口)、民心所向

1.请问对方辩友觉得自由与生命那个更加重要?

答1.生命更加重要。(迅速截下)B:对啊,正是因为大多数人考虑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自由与生命相比,生命更加重要,所以在进行犯罪预备行为的时候,是不是就要多几分考量了呢?因为自己一旦实施这种行为,要付出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几年不自由时光而已。相比于自由刑,死刑的威慑力之前由此可见一斑

2.生命与自由同等重要。(古语有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方辩友,若真是在关键

时刻要你两者择其一的话,您觉得是那个更加重要呢?)自由更加重要。因为所谓的自由也包括了自由支配自己的生命。B:对啊,对方辩友,裴多菲曾经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在自己犯了重罪以后面对的几十年的牢狱之灾,且不论淡饭粗茶,就是那高强度的每日劳作和被害人家属的仇视苦恼,孤孤单单的寂寞生活,而这样的日子,尚不如当初干脆的一死了之,既给了被害人家属一个交代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脱。这样难道不正好证明了死刑存在是有其必要性的。诚如对方辩友所言,自由比死刑更加重要,那么我们就更应该慎用自由刑了,终身监禁比死刑要更加严厉,那么我们应该废除的就不是死刑而应该是终身监禁这种给人带来更多的痛苦的刑罚了啊。

2.敢问对方辩友如何理解“多行不义必自毙”

答:可能会用这是以前的旧观念,是不符合人权以及中国现状的,是balabala的表现,撇清关系。(哦,对方辩友,我只是问一下您是如何从语文层面理解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的呢)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但这里是坏事干得多,而不是只干了一件。

B对方辩友在一定程度上是肯定了一个观点,就是一个惯犯最终是会受到惩罚的吧,将此类推,如果一个人犯罪情节恶劣而且是累犯,达到了死刑的量刑情节,死刑在这里的适用并无不适之处啊。那么,对于另外一种激情杀人的情节我们应该如何量刑呢?相信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是不会随随便便判处一个过失杀人或者临时起意杀人的罪犯死刑的,因为根据刑法第232条,对于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您看,死刑也不是像您说的那样血债血偿的天经地义,他也是经过严格的司法程序的呢,最终被处以死刑的,肯定是十恶不赦,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的人,死刑的特殊预防作用就由此显现出来了。

3.请问对方辩友是否知道长春男婴案,您觉得对于犯罪嫌疑人周喜军是否应该判处死刑?

答知道,但是认为应该给他一个机会,不应该被判处死刑。(您为什么认为周喜军不应该被处死刑呢?于法,他是犯了故意杀人罪啊,而且受害人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甚至连话还不会说只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是属于量刑中的加重情节。于理,面对着任何人都能看着觉得内心柔软的婴儿,他都能痛下杀人,可见其人格是不健全的。于民,曾经全城出动寻找婴儿的愤怒市民认为对此人应该杀之而后快)扯到民意影响司法的问题 B 对方辩友,您千万不要混淆了我方的观点,我方一直都坚持司法独立,的确,民意是不能也不应该影响司法的,但是民意能够影响立法,因为法律最后维护的是我们这些国家的公民啊。根据法律,周喜军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并且符合死刑的量刑情节,如果今天,死刑废除了,面对这样一个泯灭人性的人,我们看到若干年后,他竟然还面带微笑站在我们面前,我们如何给他交代?我们如何给受害人的家属,那个哭死过去的母亲安慰?何况,面对如此偏袒加害人的判决结果,我们难以揣度受害人的家属,那些愤怒的市民是否会对现行的法律产生质疑,最终诉诸武力手段加以解决私人解决,最后得不偿失。

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5.好死不如赖活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所以,死刑不论是从其威慑力还是从其对稳定民心的作用考虑,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根据论点一】攻辩流程

1,对方辩友是否知道糯康?

2,(知道/不知道)

杀人犯糯康在湄公河地带杀了我国多位船员,行为恶劣,您说他是不是该判处死刑呢?

3,(对方回答可以用其他办法,如终身监禁)

对方辩友是说不处以死刑,我还听说糯康还想拿钱摆平,那我们就遵循对方的理论,拿钱改成无期,再改成有期,最后释放让糯康继续在金三角打劫您说好不好?

4,(生命最大,死刑犯也有人权)那我们中国的船员身死就不值得告慰,中国船员的命不是命么?

5,(此时对方可能会说监禁的诸多好处,诸如监禁更加折磨人一类的)

对方辩友罗列废除死刑诸多好处,可是在当今中国的国情怎么看都是空头支票,我只看到死刑的威慑力让人望而却步,好多人“犯罪预备”的原因也是出于恐惧,维护我们的社会秩序这样不好么?

判了无期越狱又杀人难道继续只是抓会来么

判了无期越狱又杀人难道继续只是抓会来么

难道不应让其负担相应责任

现今国家动荡之秋

东南钓鱼岛迟滞不下

西南小国春春于动

边疆尚有忧虑

乱世用重典

罚之审视多情

一个国家的法律

不是为了权贵的武器而是服务于人民

拿破仑说过

假如国家法律不能让百姓安心‘不能平民之分

安有国有邦

死刑的意义不在于满足于人民的报复心里

而实际意义在于震慑肖小

交叉感染洪金星 2005年3·28死囚越狱案

如果对方说:“终身监禁好过了死刑,让他狱里受尽了良心的折磨。”对于有些犯罪分子而言,他们活着便是能再次犯罪的希望,好死不如赖活着,我们并无法保证入狱的他们内心是否真的对他们的罪行有所反省,出狱以后的他们社会危害性是否有所降低,因此,对于此等穷凶极恶,大奸大恶之人,死刑的特殊预防作用是必不可免的。众所周知,实际上的终身监禁是很少存在的,假释和减刑制度的存在为他们再次进入社会提供了可能性。

死刑带给被害人家属的安慰更加直接。一方面,终身监禁是一种带给罪犯精神肉体折磨的不人道的刑罚,另一方面,受害者家属由于一种古朴的风俗习惯的存在,更倾向于以这个以残忍手法杀害受害人的罪犯的死讯来告慰家属的在天之灵。

人道是指以爱护人的生命,爱护人的幸福,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等为原则的人事或者为人之道。人道主义的标准是社会普遍认可的合理性。

对方的问题:

人道主义,社会趋势,自由与生命,自由刑的震慑作用,误判

误判 1.误判是司法程序的问题,不是立法的问题,而且我国的刑法中死刑是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缓,对于存疑的罪犯,我们多选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