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站主体小导洞开挖支护方案120206(论证后)

物站主体小导洞开挖支护方案120206(论证后)

目录

一、编制依据 (4)

二、工程概况 (4)

2.1工程简介 (4)

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5)

2.2.1工程地层地质 (5)

2.2.2水文地质条件 (7)

三、施工准备 (8)

3.1场地准备 (8)

3.2技术准备 (8)

3.2.1熟悉、审查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 (8)

3.2.2掌握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 (8)

3.2.3技术及安全交底 (8)

3.3组织准备 (8)

3.4劳动力安排 (9)

3.5材料准备 (10)

3.6机械设备准备 (11)

四、风险因素分析 (12)

五、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13)

5.1地层分析 (13)

5.2马头门施工 (13)

5.3车站穿越地下管线 (13)

5.2地下水防控 (14)

六、施工进度计划 (14)

七、车站主体小导洞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14)

7.1小导洞施工方法概述 (14)

7.2小导洞作业空间条件 (15)

7.3测量放线 (16)

7.4小导洞马头门施工 (16)

7.5小导洞台阶法施工工艺 (17)

7.5.1 小导洞施工工艺流程 (17)

7.5.2 开挖前准备 (17)

7.5.3小导洞开挖 (18)

7.5.4特殊情况处理措施 (20)

7.5.5开挖施工注意事项 (20)

7.6主要施工工艺 (21)

7.6.1超前小导管注浆 (21)

7.6.2格栅加工与安装 (23)

7.6.3喷射混凝土 (26)

八、管线保护 (28)

8.1管线概况 (28)

8.2管线保护措施 (28)

九、监控量测 (29)

9.1小导洞施工时监控量测项目 (29)

9.2监测频率及测点布设原则 (30)

9.3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 (31)

9.4监控控制值与报警值 (33)

9.5三级预警状态判定表 (33)

十、质量保证措施 (34)

10.1钢格栅加工质量保证措施 (34)

10.2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5)

10.3、钢筋及焊接冬季注意事项 (36)

10.4、喷射混凝泥土冬季施工 (36)

十一、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 (37)

11.1开挖初支安全措施 (37)

11.2装卸碴土与运输安全措施 (38)

11.3装卸碴土与运输安全措施 (38)

十二、文明施工措施 (39)

12.1工区管理 (39)

12.2现场物资管理 (40)

12.3现场机械管理 (40)

12.4办公、生活设施 (40)

12.5建设工地良好的文明氛围 (40)

12.6现场安全、保卫、卫生 (41)

十三、环境保护措施 (41)

13.1预防噪音的措施 (41)

13.2扬尘以及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41)

13.3预防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41)

13.4弃碴和建筑垃圾处理 (42)

13.5城市生态环境控制措施 (42)

十四、突发事件处理及应急预案 (42)

14.1成立抢险领导小组 (42)

14.2管线保护应急措施 (43)

14.3应急抢险物资管理 (43)

14.4应急预案演练 (44)

14.5预控措施及应急抢险方案 (44)

14.5.1洞内塌方预控及应急预案 (44)

14.5.2地表塌陷预控及应急预案 (48)

14.5.3伤害事故的应急抢救方法 (48)

14.5.4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51)

14.5.5各方通讯联系方式 (51)

物资学院站主体结构小导洞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北京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物资学院站主体结构施工图施工图》

2、轨道交通《车站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订版)》(JQB-049-2008)

3、《北京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7、《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9、《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10、其它有关国家、行业规范、规程、标准、规定等

11、《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

1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1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111-2006)

14、其它有关国家、行业规范、规程、标准、规定等。

15、我单位城市地铁施工已经验证的成熟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北京地铁6号线十一标段物资学院站起讫里程为K32+131.8~K32+377.8,车站为暗挖双层双跨结构,两端区间为盾构区间,车站总长246m,标准段宽度为20.0m,顶板埋深约7.0m。车站总建筑面积为17652m2,主体建筑面积9840m2,附属建筑面积7812m2,车站主体为暗挖双层单柱双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PBA工法施工)岛式站台宽11m,结构覆土约6.96m,车站底板埋深约23.52m。

物资学院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通道(其中4号出入口为预留)及2座风亭。详见附图2-1物资学院站平面示意图。

本车站设4个施工竖井及横通道,均位于车站北侧,其中1号施工竖井及新增施工竖井与1号风道结合设置,2号施工竖井单独设置,3号施工竖井与2号风道结合设置。竖井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横通道采用暗挖台阶法施工。

图2-1 物资学院站施工平面示意图

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2.2.1工程地层地质

物资学院站所处场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堆积层(Qml)、第四纪新近沉淀层(Q42+3al+p1)、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Q41al+pl)、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al+pl )四大层。竖井穿越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层;粉质填土层;粉土层;粉质粘土层;粉细砂层;粉土层;粉质粘土层;粉土层。物资学院站主体结构地质剖面图详见图2-2所示。

物资学院站工程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地面高程约24.14~25.76m。根据车站详勘资料,勘探场地地貌主要为温榆河故道阶地,地形基本平坦,地形西高东低。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各层土的地层岩性及其特点自上而下依次为:

(1)人工堆积层:

房渣土①层:杂色,稍密,稍湿,含砖块、灰渣和植物根等,表层多为沥青路面;

粉质粘土填土①1层:褐黄色,稍密,稍湿,含云母、氧化铁、砖块、灰渣等;

粉土填土①2层:褐黄色,稍密,稍湿,含云母、氧化铁、砖块、灰渣和植物根等,局部夹粉土填土薄层;

人工填土层连续分布,厚度为1.1~3.7m,层底标高为22.63~24.60m。

(2)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Q41al+pl):

粉土③层:褐黄色,密实,湿,属中压缩性土,含云母和有机质等,局部夹粉质粘土薄

层;

粉质粘土③1层:褐黄色,湿~很湿,可塑,属中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姜石,偶含有机质,局部夹粉土薄层;

粉细砂③3层:褐黄~灰色,中密~中上密,湿~很湿,标贯击数平均值为25,属低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本大层连续分布,厚度为5.8~10.9m,层底标高为13.58~18.11m。

粉质粘土④层:褐黄~灰色,很湿,可塑~硬塑,属中低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夹粉土薄层;

粉细砂④3层:褐黄~灰色,密实,湿~饱和,标贯击数平均值为41,属低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薄层。本大层连续分布,厚度为3.9~9.7m,层底标高为8.08~10.35m。

(3)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al+pl ):

粉细砂⑤层:灰黄~灰色,密实,饱和,标贯击数平均值为47,属低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薄层;

粉质粘土⑤2层:灰黄~灰色,很湿,可塑~硬塑,属中低压缩性土,含云母和氧化铁等,局部夹粉土或粘土薄层。本大层连续分布,厚度为2.3~9.7m,层底标高为-1.35~7.7m。

粉质粘土⑥层:灰黄~灰色,很湿,可塑~硬塑,属中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夹粉土薄层;

粉土⑥2层:灰黄~灰色,密实,湿,属中低压缩性土,含云母和氧化铁等,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本大层连续分布,厚度为0.9~6.7m,层底标高为-5.65~3.79m。

粉细砂⑦层:灰黄~灰色,密实,饱和,标贯击数平均值为49,属低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薄层;

粉质粘土⑦2层:灰黄~灰色,很湿,可塑,属中低压缩性土,含云母和氧化铁等,局部夹粉土或粘土薄层。本大层连续分布,厚度为4.2~20.5m,层底标高为-18.3~-4.32m。

粉质粘土⑧层:灰色,很湿,可塑,属中低压缩性土,含云母和氧化铁等。

物资学院站主体结构施工主要穿越粉土③层、粉质粘土③1层、粉细砂⑤层、粉质粘土⑤2层、粉质粘土⑥层。

图2-2 物资学院站主体结构地质剖面图

2.2.2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共分四层地下水,分别为上层滞水(一)、潜水(二)、承压水或层间潜水(三)和承压水(四)。地下水详细情况如下:

上层滞水(一):含水层岩性为粉土②层、粉土③层以及局部填土层,水位标高为21.94~20.69m,水位埋深4.0~4.5m。该层水分布不连续,透水性较差,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等垂直补给,以蒸发、侧向径流、向下越流补给的方式排泄。

潜水(二):含水层岩性为粉土③层、粉细砂④3层,钻孔揭露含水层厚度0.5~4.3m,水位标高为17.3~13.82m,水位埋深为8.7~11.2m。该含水层属于中等透水层,分布较连续。主要接受侧向径流及越流补给,以侧向径流方式排泄。

承压水(三):含水层岩性为粉细砂⑤层、中粗砂⑤3层,钻孔揭露含水层厚度3.4~8.8m,水头标高为11.36~7.3m,水头埋深为14.4~18.7m。该含水层属于中等~强透水层,连续分布。含水层主要接受侧向径流及越流补给,以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的方式排泄。

承压水(四):含水层岩性为细中砂⑦层,水头标高为 3.9~2.76m,水头埋深为22.1~23.0m。该含水层属于强透水层,连续分布。含水层主要接受侧向径流及越流补给,以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的方式排泄。

根据勘察报告资料、现场情况了解,地下潜水及承压水现状稳定水位埋深相对较大,不会影响管棚的施工;地表水渗透及上层局部滞水可能会对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过程中要多加注意,要具有防止上层滞水突涌的措施,以免造成路面的塌陷。

本场地地下水的腐蚀性对拟建地铁的混凝土结构腐蚀性:微;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

长期浸水和干湿交替环境腐蚀性:均为微腐蚀性。地下水统计见表2-1。

表2-1 竖井场区地下水情况一览表

三、施工准备

3.1场地准备

物资学院站主体结构小导洞开挖支护施工场地主要占用四个施工横通道的作业空间,施工出土及材料运输通过施工竖井和横通道完成。在各施工竖井及横通道完成后即可进行主体结构的开挖支护的施工。

3.2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的主要工作包括:

3.2.1熟悉、审查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

熟悉、审查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了解、贯彻设计意图,是施工前必须做的一项准备工作;

3.2.2掌握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

1、地形情况:了解拟建地区附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情况,并做好管线防渗漏处理;

2、地质情况:地层结构、土层厚度、土的性质与类别、土的承载力、土的渗透性等;

3、水文资料:地下水的性质、含水层厚度、地下水最高和最低水位等;

3.2.3技术及安全交底

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关键工序,安全风险等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交底。

3.3组织准备

由于车站主体结构开挖支护工序较复杂,安全风险性较大,为确保施工顺利开展,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各尽其职,具体人员组织表3-1。

表3-1 物资学院站主体结构开挖支护施工管理人员表

3.4劳动力安排

在劳动力安排方面,车站主体小导洞开挖主要安排2个施工队。第一施工队主要承担车站西半部分(K32+131.8~K32+254.8,123m长)小导洞开挖支护工作任务;第二施工该施工队负责车站东半部分(K32+254.8~K32+377.8,123m长)小导洞的开挖支护工作任务。

每个施工队分三个专业施工组:

1、钢拱架加工组,主要负责格栅加工和运输;

2、土方开挖施工组,主要负责小导洞土方开挖、架立格栅、打设超前小导管、喷射混凝土;

3、地面服务组,主要负责吊放材料,拌和喷锚料及地面土方的外运;

正式上岗前,应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允许上岗作业。在工人作业前还应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按各施工队的施工任务和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及施工组织设计,各施工队的劳动力组织详见表3-2。

表3-2 施工队伍安排表

各施工队劳动力安排详见表3-3。

表3-3 主体结构开挖支护施工各工种劳动力安排表

3.5材料准备

车站结构施工中所需要的钢筋、钢管、水泥、中砂等必须符合使用要求。在选择材料方面,应该从材料型号,规格、出厂日期等方面选择具有相应生产资质的厂家。材料进场前必须进行取样见证,经检验满足施工要求,方可投入使用。拟投入的车站主体结构小导洞开挖

支护施工用主要材料见表3-3所示。

表3-3 拟投入车站主体结构小导洞开挖支护施工的主要材料需用数量表

3.6机械设备准备

车站主体结构开挖支护施工主要投入的机械设备有:钻孔机、注浆泵、搅拌机、电焊机、经纬仪、水准仪等,详见表3-5所示。

四、风险因素分析

1、小导洞开挖支护施工

小导洞开挖支护施工的主要风险因素有:结构土体的稳定性、不良地层等自身风险。

2、环境风险

物资学院站主体结构上方施工范围内分布的主要市政管线包括:1650×1400雨水管、φ1200上水管、φ500污水管、1650×1350雨水管、φ700超高压燃气、φ400压燃气管、1500×2100电力管等。管线埋深、材质以及与车站位置见表4-1。

表4-1 主体结构环境风险源工程分级汇总表

五、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5.1地层分析

车站主体部分小导洞所穿地层主要以粉土③层、粉质粘土③1层、粉细砂⑤层、粉质粘土⑤2层、粉质粘土⑥层为主,结合施工竖井和横通道的地质记录,上部的三个小导洞所穿越的粉土和粉质粘土层,地质情况较稳定;下部小导洞部分穿越粉细砂层,土体稳定性较差,须做好超前地层探测和加固。

5.2马头门施工

马头门处为结构受力转换点,做好马头门加固是保证进洞安全的重要措施。

应对措施:

(1)马头门施工前,进行洞口处地质注浆加固,预埋进洞环梁。马头门开洞时连立三榀钢格栅,并与切断的施工横通道格栅焊接成整体。

(2)上部小导洞与主体大跨扣拱连接处,小小导钢格栅需预埋与主体大跨格栅的连接钢板,并准确定位。

5.3车站穿越地下管线

上部小导洞开挖穿越管线较多,防止管线沉降及管线渗水。同时做好超前支护及回填注浆。

应对措施:

(1)做好地质超前探测。

(2)严格按照“十八字方针”进行开挖支护。

(3)施工前对上方管线进行详细调查,包括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年限、目前使用情况、外观情况及与车站主体结构的相互关系,并做好记录。

(4)对于给水管线,施工前应彻底摸清管网路径和阀门位置,以便不时之需。做好充足的物资储备,针对该风险工程有完备的应急预案。

(5)施工前,应探查管(沟)底土体的软化和空洞情况,施工中加强对管线渗漏和变形的监测。暗挖施工后,对重大管线进行检测,必要时进行修补加固。

(6)加强管线、地表和洞内的监控量测。

5.2地下水防控

本工程处地下水位以上,但突发性涌水可能性存在,其诱因有:上层污水管漏水滞水,地表水渗漏滞水等。

应对措施:A、加强降水的施工管理,确保施工降水达到预期的效果;B、做好车站结构上方雨水管和污水管的防渗漏措施;C、施工时加强超前地质探测,确保对地质的准备把握,以便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

六、施工进度计划

1、进度指标

按每个小导洞每天进尺2m计,每个导洞每班作业人数为7~8人,分白晚两班施工。

2、小导洞施工工期计划

新增施工横通道与1号施工横通道间净距为65.10m、1号、2号施工横通道间净距为100.10m、2号、3号施工横通道间净距为60.70m,根据“左右相邻导洞间相互错开3~5d、下导洞超前上导洞10~20m、下导洞每个作业面开挖至结构分界里程时即可开挖横向小导洞”的施工原则,小导洞施工的关键线路在1号和2号横通道之间,综合上述因素,计划工期为55天。

计划开工时间:2012年2月6日;

计划完成时间:2012年3月31日;

计划作业时间:55日历天。

七、车站主体小导洞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7.1小导洞施工方法概述

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在施工横通道内进行小导洞的施工,小导洞采用台阶法施工,先施工上导洞,后施工下导洞,先施工边导洞,再施工中导洞。下导洞采用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地层,上导洞结合主体结构断面采用小导管+大管棚超前注浆加固地层。小导洞施工参数如表7-1。施工中严格贯彻“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方针。

开挖前,先沿小导洞拱圈施作超前小导管,并注浆加固围岩,环向间距根据地质状况控制在300mm之内,注入水泥浆,然后环行开挖上台阶土体。采用环形导坑留核心土,以发挥掌子面的三维支撑作用,保证掌子面的稳定,其正面投影面积不少于上台阶开挖面积的一半,初喷5cm厚砼,架钢格栅,挂网喷砼,为防止拱脚下沉,拱脚可放置钢板增大受力面。

表7-1小导洞施工参数表

7.2小导洞作业空间条件

物资学院站主体结构小导洞施工以四座施工横通道作为施作空间,上部小导洞位于施工横通道的I、II导洞内,下部小导洞位于V、VI导洞内。小导洞作业空间见图7-1所示。

图7-1 小导洞作业空间示意图

图7-2 柱间横导洞作业空间示意图

7.3测量放线

1、小导洞高程控制

小导洞的高程控制是通过竖井和横通道用钢尺及水准塔尺引测到马头门处,并随施工进尺向前按普通高程测量的方法测定。施工时可通过控制拱顶和拱脚等断面结构变化点的高程进行施工控制。并通过横通道上方的投点孔投测的高程点进行校核。

2、小导中线控制

小导洞的中线是通过竖井的投点和横通道上方的投点,将各小导洞中线引测至马头门处。随道开挖进尺,在马头门处安设激光指向仪来进行小导洞中线和拱顶、拱脚的标高和和开挖边线。在各小导贯通后进行中线的贯通测量,以便进一步为车站主体结构的开挖提供精准的控制线。

7.4小导洞马头门施工

车站各施工横通道施工时主要涉及到后期施工主体结构小导洞及主体初支扣拱的马头门开口。

小导洞马头门即施工横通道与小导洞的交叉处,此处结构受力复杂,施工方法应更为稳妥可靠,以保证此处土体在开挖过程中,保持稳定。小导洞马头门施工时需要破除已完成的施工横通道初支混凝土及钢格栅支护以及横通道的部分临时仰拱。由于破坏了横通道的部分受力结构,使洞口位置处受力重新分布,极易导致该处土体失稳,故施工前应在该位置处提前进行加固处理,具体办法是:

1、插打超前小导管注浆固结地层

在施工横通道初期支护施工至小导洞马头门处时,应随横通道开挖支护的进行提前沿小导洞马头门外轮廓线及即将开口位置插打两排超前小导管φ42@300mm,L=3.0m,第一圈沿着小导洞马头门外轮廓线外5cm打设,第二圈向外距离第一圈20cm。导管外露(比横通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面)10cm,注浆固结地层。

注浆小导管施工方法详见后注浆小导管施工。

2、加强注浆处理

根据设计标高计算出小导洞马头门标高,在小导洞拱部范围内布置双排超前小导管,加强注浆。根据该位置的围岩的渗透能力和要达到的加固强度,控制注浆压力和浆液的水泥含量,通过加强马头门周边土体的注浆,使水泥浆液与该范围的围岩粘结,达到提高围岩稳定性的目的,为后期小导洞马头门破除做好施工做准备。

3、钢格栅连立三榀

小导洞马头门进洞时,开洞截断横通道格栅钢架处连立三榀小导洞断面的格栅钢架,且截断横通道格栅钢架与小导洞的格栅钢架焊接牢固。

小导洞及柱间横导洞马头门进洞时,第一榀钢格栅的底部应留出250mm高的门坎,避免将施工横通道的临时仰拱或底板的钢格栅直接切断进洞。

4、横通道内小导洞马头门的开口顺序

1号、2号施工横通道内,横通道的两侧均要进行小导洞马头门的开挖,施工时,同一高度的马头门应呈对角的顺序进行马头门的开挖,相互错开10~20m的安全距离后,方可进行另外两对角马头门的开挖,避免产生群洞效应。

5、加强监测

施工过程中按照规范要求布设监测测点,加强施工横通道处的结构收敛、拱顶下沉、地面管线及小导洞马头门处的净空收敛、拱顶下沉和格栅应力的监测,及时将测点变化反映到施工,一旦发现测点变化趋势明显或突变立即报告主管部门,采取安全有效措施,启动相关预案,实现信息化施工。

车站下部柱间横导洞的马头门施工与上述做法一致。

7.5小导洞台阶法施工工艺

为防止开挖过程中,地层沉降过大对结构和地表造成影响。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十八字方针,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7.5.1 小导洞施工工艺流程

如图7-3所示。

7.5.2 开挖前准备

1、施工准备

通风、排水、供电、供水、开挖机具等设备应在导洞施工前准备就绪。

2、测量放线

在小导洞施工前,由测量组将高程和中线控制点进行复测,并重新交底。

图7-3 小导洞施工工艺流程

7.5.3小导洞开挖

1、超前小导管、超前预注浆

开挖前在小导洞初支拱部沿开挖轮廓线向围岩内打设DN32超前小导管。打设超前小导管防止开挖过程中拱部土体的坍塌,封闭后与初支结构形成整体,控制沉降。将超前小导管作为超前注浆管,每榀开挖前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将开挖的拱顶土体形成稳固的壳体。

2、超前管棚、超前注浆参数的选取

(1)拱顶超前管棚注浆管:环向间距300mm,纵向搭接 1.5m(每榀打设一次),管长2.0m;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2)注浆压力:控制在0.2~0.5Mpa;

(3)注浆速度:初始25~35L/min;终结5~10L/min;

(4)双液浆凝胶时间:40~90s;

(5)浆液扩散半径:350~400mm。

3、开挖支护:

采用人工开挖,留核心土。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为控制沉降采用短台阶法进行施工,台阶长度为3~5m,循环进尺0.5m,严禁多榀一次开挖。

图7-4 导洞台阶法开挖示意图

4、钢格栅架立:

为缩短开挖土体暴露时间,快速封闭开挖面。钢格栅架设必须快,而且要定位准确。必须注意“标高、中线、前倾后仰、左高右低、左前右后”等各个方位的位置偏差,具体架立方法如下:

(1)做好准备工作

开挖完成前,将拱架运到掌子面前,将垫实拱脚的木板或加气砖准备好。

(2)施工前对工班进行培训,并挑选熟练的工班长或班组骨干进行拱架架立。

(3)按合理快捷的方法进行钢格栅架立,具体方法如下:

a根据上一榀钢格栅的位置,将本榀钢格栅大致就位。

b大致就位后,将钢格栅根据测量控制线按“里程→标高→中线→垂直”的顺序进行调整。

c用测量控制线对钢格栅的位置进行检查,并按照“里程→标高→中线→垂直”的顺序进行调整,直到钢格栅的位置符合要求为止。

5、锁脚锚杆

为减少施工沉降,在每部钢格栅拱脚处打设锁脚锚杆,锚杆为DN32钢管,长度2.0m,斜向下45度打设,并在锁脚锚杆内注双液浆加固隧体两侧土体。锁脚锚管应与钢格栅焊接牢

固。

6、回填注浆和径向注浆

在初支拱部纵向每5米预埋一组回填注浆管(拱部环向设3根、回填注浆管长0.6m),浆液为1:1纯水泥浆,以充填喷射混凝土之间、混凝土与周边围岩之间的空隙,确保初支结构与围岩接触密实。边墙设一组径向注浆管(间距0.8m、L=2.5m、梅花型布置、每侧2根),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7.5.4特殊情况处理措施

1、小导洞拱顶坍塌处理措施

根据已开挖的施工竖井和横通道地质断面情况和设计图纸,车站下部小导洞位于粉细砂导层中,如在开挖过程中,按照设计施工仍有坍塌现象的出现,则采用加密超前注浆管(环线间距由30cm变为20cm),注改性水玻璃单液浆作加固地层处理。在注浆时每榀封闭掌子面,避免浆液从掌子面冒出,同时避免注浆压力太大造成掌子面塌方,注浆压力为0.3~0.5Mpa。拱顶砂层注浆以起到稳定拱顶地层为注浆目的,因此注浆参数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浆液技术指标如下:

PH值:2.5~3.0

硫酸:水玻璃=1:2(硫酸稀释比:硫酸:水=1:4~1:5,水与水玻璃的稀释比:水:水玻璃=0.3:1~0.4:1)。

硫酸稀释必须先放入水后加硫酸,严禁把稀释顺序颠倒造成安全事故,在单液浆配比时应随时用PH试纸检测浆液的酸碱度。

2、根据以开挖的横通道断面情况,在下部小导洞拱脚及以下部为粉细砂层,如在导洞开挖时拱顶或者侧墙出现流砂、坍塌现象,须先封闭掌子面,排设φ32、长1.5m的超前注浆管,对地层进行超前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进行止水,并在开挖过程中及时挂网初喷封闭掌子面来稳定地层,并在初支完成后,及时对结构背后回填注浆。

7.5.5开挖施工注意事项

1、以短台阶法施工,每一开挖循环步长0.5m。

2、导洞开挖外轮廓线充分考虑施工误差、预留变形和超挖等因素的影响。

3、导洞开挖过程中保留核心土。

4、导洞开挖时应保持开挖轮廓的平直、圆顺。

5、导洞开挖工作应一次到位,杜绝格栅钢架就位时的欠挖处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