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技法一“三重比对”,做好筛选信息题

解说第

一重

比对

题干与选项进行比较。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是否答非所问。如果题干中出现了“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需要第一重比对;如果题干中仅是“不符合原文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可以不用考虑这一比对

二重

比对

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与二者有差异的表述相对照,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这一重比对在三重比对中最为重要,每一个选项都要和对应句认真比对,才能确定选项的对错

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不正确或正确的一项

1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答题演示]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选项要求是选择“正确的”一项,需要认真比对原文内容

第二重

比对A

选项句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

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

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与原文观点一致,选项

正确

对应句

在大数据时代,……改变

了记忆的经济学,……记忆

和遗忘的平衡反转, ……遗

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

常态

B

选项句

人的主体身份之所以被数

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

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选项前后两句单独理解

都正确,但它们不构成因

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对应句

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

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

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大

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

份的“被数据化”

C

选项句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

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

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文中并没有提及“被遗

忘权”和“隐私权”的提

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

并没有说“被遗忘权”“更

积极一些”,选项无中生有对应句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

“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

性的权利

D

选项句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

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

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

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曲

解文意

对应句

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

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本题让选正确的一项,所以答案可以确定为A

【对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上。但乡土社会不是“无治而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这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用以获得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传统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礼”字本来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能逃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的,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

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只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至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治”的社会。

B.礼和法律同中有异:它们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但两者用以维持行为规范的力量不同。

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约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

D.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先由“人们”的观点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并强调了礼治和人治的不同。

B.第二段首先阐述礼的内涵,然后比较礼和法的异同,最后说明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

C.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论证法。

D.文章引用了《论语》中“颜渊问仁”的相关文字,这是为了说明古人遵循礼一般具有主动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乡土社会中,礼的运行并不需要有形的国家机构来维持,它依靠的是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

B.乡土社会虽然从某种角度说是“无法”的社会,但并不是混乱的,它依然是个有秩序的社会。

C.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要按照传统去做,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反之就可能受挫。

D.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效力无从发挥;礼在乡土社会中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缺乏变化。技法二三步走,把握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

步骤解说

第一步:

带着两个

问题去

读文

把握

论述

文常

见的

结构

类型释义

总分式

这种结构模式是指论证的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总分式包括三种:总

—分、分—总、总—分—总。注意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如果开头段提出问题(或就

是中心论点),那么一般都是“总—分”式,因为正文多半是论证过程;如果开头段

和结尾段互相呼应,那么就是“总—分—总”式

并列式

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行的。行文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常常出现“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或“从……

上看”“从……上分析”等形式

层进式

这种结构模式又叫递进式。文章的各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便变动。层次之间的关系往往由浅入

深。段与段之间常常有一些递进式的标志“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对照式

在论证过程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用一种事物或意思来比照另

一种事物或意思,就是对照式

明确

论点、

论据

和论

证的

关系

在读懂文本时,除了弄清文本的论证结构和思路外,还需要细致把握以下问题:论点是什么(根据文章的结构形式可知,“总—分—总”式结构的文本论点往往在首段或尾段,而

“总—分”式的一般在首段,“分—总”式的一般在尾段)、是从哪些方面论证论点的(分

几个角度或层面来分开论述中心论点的)、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据(关注文本中材

料类型,把握材料运用的目的)和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

等)。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在解答相关论证分析类题目时才能快速准确地判断

(续表)

步骤解说第二步:

剖析选项明关键

在通读文本之后,回归原文细比对之前,要先明白每个选项特点:一是清楚每个选项是考查什么,二是清楚选项的关键点(敏感点)是什么。其次才是回归原文进行仔细比对

第三步:

回归原文细比对

有了前两步的铺垫,第三步回归原文细比对也就简单了很多,注意比对时要多方分析,不要急于下定论

2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做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答题演示]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步骤解说

第一步

本文采用“总分结构”,第一段写诸子之学的兴起与发展;第二段重点写“新子学”与“诸子之学”一样,具有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可从“照着讲”“接着讲”两方面来理解,接着引出如何“照着讲”;第三段主要讲如何“接着讲”;第四段主要讲“照着讲”和“接着讲”无法分离的关系

第二、三步第二步:剖析选项明关键第三步:回归原文细比对

学的差异

选项是对文章论点和论证方式的总体概括,对应答题范围是全文,但选项

概括错误,第一是没有采用对比论证手法,第二是论点理解不正确,本文论

证的是如何发展诸子之学,使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得到承继、创造和突破。

所以选项不正确

对文章论证思路的概括,对应答题范围是2~4段,相关语句为“新子学”

“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

解”“‘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等,概括正确

对文章论据的理解,对应答题范围是第3段,相关语句为“以近代以来中

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无疑

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等,概括正确

D.文章论证“照着讲”

“接着讲”无法分离,

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

顺序推进的

对文章论据的理解,对应答题范围是第4段,由“从逻辑上说”“从现实

的过程看”可判定其正确

【对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微旨例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而必自远以证其始;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习惯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烦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B.“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言,还可指形象,“意”则可理解为本质、韵味。

C.“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D.“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重要特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始”“迹”“所以迹”的观点,是揭示“忘言得意”实质的依据。

B.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C.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

D.文章先论述“忘言得意”作为认识方法的意义,再论述“忘言得意”对文艺欣赏的影响,最后做总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

B.对如何才能“得意”,王弼与郭象看法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C.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

D.若不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就很难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经学中解放出来。

技法三三步骤,完胜分析推断类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三道客观题,在通常情况下,四个选项的表述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有时甚至会跳出选文,采用文外设题的方法,让考生根据文意来判断。主要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和根据原文进行逻辑推断的能力。这类题目由于信息较分散,概括性较强,观点较隐蔽,故难度较大。考生在做此类题时,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据文推断、合理推断,不可妄加推断。

步骤释义

第一步:确定选

把握选项对原文的再分析运用或所陈述现象或事件背后隐含的观点,从而确定选项区域。选项都很难在文本中找到与之完全对应匹配的文字,做题时需要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文中找到大体的对应区域。根据文章观点或结论进行推断不是简单的信息筛选,这是一种推理。有时选项中虽然也引用文本中的某些语言表述,但不是侧重于确认表述是否符合原意、

项区域语言转换是否改变了原文的意思,而是侧重于思考由原文能否推断出某一方面的新的认知或结论。因此,仅仅把选项与文章中某一语言单位(词语、句子等)进行简单对照的方式,将

无法保证推断的正确;还要考虑推断的合理性,以及推断的倾向性与作者的思想倾向是否一

第二步:吃透原文观点

考生要注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如每段的首句或尾句,这些语句中蕴含着观点或结论。考生还要区分文本中的观点句与论据句。还要区分作者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有时文本中会列出若干人的观点,有的赞同,有的否定,要注意区分哪些观点是他人的,哪些观点是作者的。吃透文本,还要挖掘文本材料中的隐含信息,这是解答这类试题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文本中,作者对某一方面的认知或结论,虽然没有直接、现成的表述,但总会有一定的暗示。解题中就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暗示,细致体会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或者是作者在文章中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观点,要注意观点间的异同及作者的看法;或者是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一个角度,要注意因角度的变换,结论也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第三步:比对分析两观点

根据原文对观点的论证分析与选项进行比对,看选项的观点(分析论证所要表达的观点或文外所设论据所要证明的观点)是否与原文的观点匹配;有的选项还不能只看选项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文意,还应当注意推断关系是否成立,要求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由此推彼、由已知推未知的以分析综合为主要特征的合理推断。这种推断关系,往往表现为论据与观点的推断,具体做题时还是需要比对,不过多侧重于比对依据和结论,看内容是否符合、推断是否成立

特别提示

这三步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很难截然分开,在找对应区域时,往往就要把握选项观点和原文的观点以及它们的推断方式

3 [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答题演示]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选项对应答题区间比对分析

A.当一个城市体有

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文章全部内容

原文没有提到“意义弹性”与前两者有关系, 不能得出选项的结论,强加关系

选项对应答题区间比对分析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第三段“城市

有其发展周

期……稳定功

能”

根据对应句可以推出选项的结论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第四段“启蒙

主义……都会

从根基处危害

城市的健康可

持续发展”

根据对应句可知,不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就会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选项推断正确

D.城市盛衰自有其

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第四段

“没有直接关系”的表述与原文第四段中的“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衰落”“也往往会丧失活力”的观点一致,所以

选项推断正确

【对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生生美学”产生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具有明显的区别于西方美学的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

第一,“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是“生生美学”的文化背景。“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根本性的文化传统,诚如司马迁所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为中国人观察问题的特有立场和视角,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生发展与基本面貌,构成“生生美学”之文化背景。“天人合一”最早来源于原始宗教的“神人合一”,发展为老子的“道法自然”、《周易》中的“与天地合其德”、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等。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追求一种宏阔的东方式“中和之美”的诉求,相异于西方古代希腊对于微观的物质的“和谐之美”的诉求。

第二,阴阳相生的古典生命美学是“生生美学”的基本内涵。“天人合一”之“一”就是“生”,即生命也,“天人合一”构成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周易》泰卦所谓“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交万物通是说风调雨顺万物繁茂,生命繁盛。“生”的甲骨文即为“”,草生地上,万物繁育。这里的“生”有一个中间环节就是“气”,阴阳二气相交,万物诞育。《周易》咸卦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说明阴阳之气为生命化生之本,阴阳之气交感诞育万物生命,成为宇宙人生的根本规律。《周易·系辞上》言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阴阳之道成为万事万物社会人生,包括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这种阴阳之道,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无所不在,书法的黑白对比、绘画的线条曲折伸张、诗文的比兴、文辞的抑扬顿挫、音乐戏曲的起承转合等无不是阴阳相生的体现,成为中国特有的美学智慧。

第三,“太极图示”的文化模式是“生生美学”的思维模式。“天人合一”文化传统中的阴阳关系呈现一种极为复杂的“太极图示”。宋初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阐述了太极的基本特点。这是对于生命的产生与终止、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形态的描述,是中国的哲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之所在,中国传统艺术均表现为一种圆柔的包含生命张力的形态。有学者将之视为艺术的圆形思维模式,其言有理。这种圆形艺术思维使得艺术极富张力,如嫦娥之奔月,飞天之以S形升空,汉画像中两只拱背相向蓄势待发的虎豹等。

第四,线型的艺术特征是“生生美学”的艺术特性。根据宗白华的论述,中国传统艺术是一种线型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而西方古代艺术总体上说是一种块的艺术、空间的雕塑的艺术。线型艺术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时间音乐之美,一切都犹如乐音在时间中流淌,一切艺术内容都在时间与线型中呈现,化空间为时间。比如国画中的多点透视,《清明上河图》就在动态的多点透视中呈现了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完整的风情画面。而最能反映线型艺术特点的书法,被称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一种时间之流中笔的生命之舞,成为中国传统线型艺术的典型代表。

(摘编自曾繁仁《解读中国传统“生生美学”》,

《光明日报》2018年1月7日,有删改)

1. 下列选项不符合“生生美学”的一项是(3分)( )

A.在《论语》中,孔子发出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在《离骚》中,屈原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C.在《荀子》中,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在《望岳》中,杜甫写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文化背景、基本内涵和思维模式等方面,论述了“生生美学”的基本特点。

B.文章首段对“生生美学”进行概述,引出对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独特气质的论述。

C.文章第三段主要对“天人合一”的“一”进行阐释,然后引用《周易》进行例证。

D.文章论述“太极图示”,认为其是“生生美学”的思维模式,是对生命形态的描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学者的著述想要体现“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则须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B.如果说“神人合一”“天人感应”还带有原始宗教色彩,那么“天人合一”已极大地削弱了宗教色彩。

C.在书法和绘画中多用S形,可借助圆形艺术思维构成艺术的巨大张力,因为其形植根于“太极图示”。

D.按照“线型的艺术,时间的艺术”的标准,可判断出某些诗歌绘画作品是否能够代表中国传统艺术。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

专题九论述类文本阅读

答题指津

技法一

[解析] A项,“因为我们是‘礼治’的社会”错误,原文所阐述的意思是:在我国,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C项,“被动形成的”错,原文中说“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所以说应该是人们主动遵循礼而形成的。D项,“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错,文中只是讨论了两者的区别,并没有表明谁更优越,也不能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就说它更优越。

[解析] “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错,本文论证的中心是中国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解析] “传统的效力无从发挥”过于绝对,原文说“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由此可知,在现代社会,传统也会发挥作用。

技法二

[解析] A项,混淆概念。“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错,从原文最后一段看出,“义理之学”跟“忘言得意”不是一个概念。C项,范围扩大。原文只说到“忘言得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未提及给“创作者”也带来了“极大的自由”。D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可知,“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重要特点”是指“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且“得意”之深浅只是“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非“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

[解析] B项,“可直接证明……”理解错误。“可直接证明”的应是“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

[解析] C项,无中生有。从原文中推不出“……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这一结论。

技法三

[解析] 由原文可知,“生生美学”以“天人合一”为文化背景,讲究“神人合一”“道法自然”“天人感应”。C项错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了“天人相分”的观点,不符合“天人合一”的观念,不能体现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A项正确,感叹人生光阴易逝,如河水流逝,永不停歇。B 项正确,望宇宙之无穷,叹人生之短暂。D项正确,大自然造化神奇,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两句诗是诗人的强烈感受,也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射。

[解析] C项,“主要对‘天人合一’的‘一’进行阐释”错误,梳理第三段内容可以发现,此段主要谈的是“阴阳相生”,提到“天人合一”的“一”是为了对“生”进行阐释。A项,对全文整体思路进行分析,说法正确。B项,是对第一段的论述思路的分析,说法正确。D项,是对第四段内容的论述分析,说法正确。

[解析] D项正确,是对原文最后一段意思的归纳和概括。A项,逻辑错误,应为:学者若能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著述便可体现“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B项,“天人感应”为汉代董仲舒的思想,说其带有“原始宗教色彩”,表述错误。C项,“其形植根于‘太极图示’”于文无据,S形与“太极图示”孰早孰晚,原文中并无明确信息。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专题训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妹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妹,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

论述类文本阅读测试题(DOC)

论述类文本阅读测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初期的书法只是作为一种记事手段,但古代许多信札、碑文、书稿等,现在看来大都是很好的书法作品。我们今天考察茶的起源、发展等情况,除了从茶的物种、历史和社会学等角度出发外,历史遗留下来的书法作品也可作为难得的一手资料。 一般认为,唐代之前均以“荼”字表示茶,所以对“荼”字,茶文化研究者总是抱着浓厚的兴趣去探讨、研究。目前看来,“荼”字字形的较早遗迹,是在古玺印中。唐代是书法艺术盛行时期,也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时期。书法中有关茶的记载也逐渐增多,有代表性的是唐代著名的狂草书家怀素和尚的《苦笋帖》。这是一幅信札,上曰:“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全帖虽只十四字,但通篇章法气韵生动,从中可以看出怀素对茶的渴望。茶文化的杰出贡献者“茶圣”陆羽所作的《僧怀素传》,有几段是记述怀素、颜真卿等讨论书法艺术的言语。其中颜真卿与怀素所言“屋漏痕”“壁折之路”等比喻,启迪了后来书家对运笔妙法的领悟,至今为书法家津津乐道,对书法创作和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陆羽在另一篇《论徐颜二家书》,认为学书应重神似,而不应为外表形态所囿,持论颇有见地。纵观陆羽一生的成就当推《茶经》为首,我们也可认为陆羽还是一位有造诣的书论家。 在中国茶文化和书法史上,宋代都是极为重要的时代,可谓茶人迭出,书家群起。茶叶饮用由实用走向艺术化,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不少茶叶专家也是书法名家,有代表性的是“宋四家”之一的蔡襄。他一生好茶,作书必以茶为伴,任福建路转运使时,改进了制茶工艺,采用更为细嫩的原料,制成精美细巧、价值黄金的小龙团。欧阳修在《龙茶录后序》中说:“仁宗尤所珍惜,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蔡襄不仅在制茶实践上有独到之处,而且有一部影响甚大的理论著作《茶录》。《茶录》是对《茶经》的发展,且是一幅有名的书迹佳作,历代书家多有妙赞。此外,蔡襄还有《北苑十咏》《精茶贴》等有关茶的书迹传世。 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有关茶叶内容的作品也日益增多。流传至今的佳品有苏东坡的《一夜帖》、米芾的《苕溪诗》、郑燮的《竹枝词》、汪巢林的《幼孚斋中试泾县茶》等等。其中有的作品是在品茶之际创作出来的,近代的佳品则更多了。 (节选自《生活百科》岚韵的《茶与书法》,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历代遗留下来的书法作品可作为我们考察茶的起源、发展等情况的一手资料。 B.唐、宋是书法艺术盛行与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茶叶文化的发展与关键时期。 C.茶文化研究者对书法名家品茶之际创作书法作品,有浓厚的探讨、研究兴趣。 D.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茶叶专家同时是书法名家的日益增多。 7.根据文章,下列不属于中国“茶文化”体现的一项是() A.唐画《调琴啜茗图卷》中画有主人端坐倾听琴音、仆人送茶茗的内容,整个画面表现出唐代贵族妇女悠闲自得的情态。 B.陆游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中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体现了作者对茶与书法美的欣赏。 C.明朝禁止茶叶私自出关,用中原地区的茶叶来交换西蕃地区的马匹,驸马欧阳伦因“数遣私人贩茶出境”牟利而被赐死。 D.清朝时,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人们边喝 茶边听戏,其乐融融。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苦笋帖》章法气韵生动,表达了怀素对茶的渴望,是书法中有茶记载的代表作品。 B.《僧怀素传》中颜真卿与怀素所言“屋漏痕”等比喻,对书法创作和理论影响重大。 C.蔡襄在著作《茶录》中表达了“茶叶饮用从实用走向艺术化、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的主张。 D.《一夜帖》《苕溪诗》《竹枝词》等有茶叶内容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了佳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礼学与理学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训练 (一)、分层级赋分选择题突破要领 明确各分项的设误形式 ▲有分值项各项特点 1 分值项:(有小错误)①信息有偏差②信息有遗漏③以次充主 2分值项:(无错)(①信息表述比较概括②信息量比较少③难度较小) 3 分值项:(无错)(①信息表述比较精确②信息量比较多③难度较大) ▲ 0 分项常见的陷阱 主要在人物(主要是传主)、事件上设陷阱。 ★人物:张冠李戴(对象) 行为有偏差(行为) 曲解观点或建议(语言) ★事件:张冠李戴(对象) 篡改时间或时态(时间) 以偏概全(范围) 绝对化(程度) 曲解原因、篡改结果、因果倒置(因果) 总结: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选择题解题指导 步骤:读原文——找原句——比原意不管是0分项、1分项,还是2分项,或3分项,我们都要根据选项内容找到文本对应句子,细心比较,来确定选项内容原文意思是否相符。策略:用排除法,先排除0分题选项,再排除 1分题选项,最后验证正确选项是否正确。排除0分选项时,要特别留意人物(言行、观点等)、事物(时间、因果等) 二、真题训练 1、达尔文的拖延 斯蒂芬·杰·古尔德 ①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退儿》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多罗西·赛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帝。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 ②通过历时5五年乘坐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逐渐建立了他的中心观念。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应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一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③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④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三道题

2017学年—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末复习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要求: 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要求大家做到: 第一步阅读全文,勾画文中信息要点 1.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 (1)表述中心论点的关键词语 (2)体现论证对象转换的词语,即往往体现论证思路的词语 ①因果。如:因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从而,等等。 ②转折。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等。 ③并列或递进。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等等。 ④分类分层。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等。 ⑤举例子。如:例如、如,等等。 (3)修饰、限制性词语 ①年代(时间多次依序出现)。 ②程度。如:最、基本、根本、十分、非常,等等。 ③范围。如:部分、全部、总共、所有、都、全、少量、多数、几乎、仅仅,等等。 ④数量(具体数据、比例等)。 ⑤已然、未然,或然、必然。如:目前为止、迄今为止、将、正在、假如、可能、如果、一定、必然,等等。 ⑥代词。如:这、那、它、其、此,等等。 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 (1)统摄全篇的句子——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 (2)作论据的句子——论述类文章作论据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实论据,另一种是理论论据。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或总分,或并列,或对比,或递进,或点与面。这些逻辑关系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标记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 3.简短批注 对重要词语,对表因果关系的句子,起表明中心、理清结构、区分层次、暗含材料与观点关系等作用的句子,作简短批注,为下一步操作起警示作用。 第二步提取要点,整体把握:勾画诸多要点是为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作铺垫的。 1.梳思路,明结构

广东实用类文本阅读考题

广东卷实用类文本阅读 2009年黄侃先生二三事(传记) 2010年让法律来保护阳光(新闻:新闻评论) 2011年梁宗岱先生(传记) 2012年寂寞出学问(新闻:人物访谈)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2013年? 一、传记 2011年梁宗岱先生(传记) 19.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 20.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 21.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 (主旨)

2009年黄侃先生二三事 ①中国文人似有放诞的传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放诞与其说是真性情的流露,不如说是专制制度下无奈的装疯卖傻。就群体而论,文人放诞怪癖的行为,既能见自由之态又能显率性之真,恐怕也只有晚清和民国间的读书人了。如章太炎将袁世凯所授大勋章贬做扇坠,辜鸿铭大辫长袍徜徉北大校园,逻辑学家金岳霖与鸡共餐……黄侃也堪列其中。 ②黄侃为章太炎门生,学术深得其师三昧,后人有“章黄之学”的美誉;其禀性一如其师,嬉笑怒骂,恃才傲物,任性而为,故时人有“章疯”、“黄疯”之说。 ③1908年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先后病逝,清廷下令各地举行“国丧”。当时,高等学堂学生,同盟会会员田桓在“哭临”(指追悼皇帝的仪式)时,流露不满情绪,堂长杨子绪高悬虎头牌警吓,并欲开除田桓学籍,黄侃获悉,大怒。闯入学堂,砸烂虎头牌,大骂一顿而去;又过几天,田桓带头剪辫以示反清,杨子绪恼怒异常,又悬挂虎头牌,黄侃闻讯,手持木棒冲进学堂,先砸烂虎头牌,又要痛打杨子绪。 ④1911年7月,黄侃因宣传革命,被河南豫河中学解职,返乡途经汉口之际,同盟会同志及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论及清廷腐败,革命浪潮的高涨,黄侃激愤不已,当晚,黄侃借酒性挥毫成文,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文章刊出,舆论哗然,各地报刊或纷纷报道,或全文转载,清廷惊恐万分。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园的失落是时代病症 作为普通人,历数我们的种种焦虑,为基本保障、为生活条件、为梦想实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安全感、缺乏确定性、觉得得不到承认和肯定、体会不到信任与支持,凡此种种,这不正是我们“无家”的感觉吗?尽管在家和家园之中我们还会面临其他的问题,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是安全的,我们不会遭受恶意的伤害甚至不会感受到敌意,我们可以得到呵护,在遇到困难时会获得照顾与支持。 人类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生产迈入工业化,从传统礼俗社会进入现代科学理性与法律社会的过程,也是人类一步步失落家园的过程。现代的工业市场生产、大规模的城市生活、科技理性支配和无情的科层制与形式主义法律统治,将人类从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共享天地之中抽离,而将其投入以功利效率的工具理性为核心的逻辑组织和运作的各个“系统世界”中,人类身处自己打造的机器般的“铁笼”之中,既失温馨家园,又怎能免得恒久的焦虑?从赋予政府更多的福利保障职能,到重新看待与科学的关系、发挥信仰的功能,或以人本主义来平衡科学精神,直到重建公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然而,在个人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核基石上,这一切看来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类的家园并未真正得以恢复,家园失落之痛和如影随形的普遍焦虑之感,至多只能说是稍有缓和而已。 到了全球化阶段,情形变得更为复杂。借助全球流动性增长的各种媒介手段突破时空界限将全世界的人更近距离地聚拢在一起,经济市场、科学技术、科层组织这些系统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进一步和深入侵吞蚕食人们的家园,大到各国,中到各地方、各种人群共同体,小到各个家庭,其所能提供的保护屏障一一被穿透,个体越来越深地被卷入其普遍的支配逻辑中。而焦虑中的人们也将逐渐明了,如果曾经是为了正当的梦想而宁愿舍弃家园、离家逐梦,那么,该到重新回家的时候了。因为,我们的天性是社会的存在,我们决不可没有家园。 我们不是简单地返回最初的家和家园。人类要往前走,我们不可能退回到过去。现代化过程不可逆转,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不可能倒流。但是,我们的确需要不时地停下匆促的脚步,反问和澄清这一切的初衷,明白有哪些我们要继续坚持,又有哪些我们必须纠正,哪怕需要为此付出十分艰巨的努力。之所以说我们正面临重建家园的重大机遇,在于焦虑的普遍性和日益被人们认识到的焦虑的深沉性。如今,焦虑是普遍的、持续的、深刻的,不独属于某一个

高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汇总

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2020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例题

五.(福建)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的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有次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道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⑩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2006年5月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注] 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13.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文章叙述了朱启玲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B.文章提到了朱启玲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第一人”。 C.文章些朱启玲为营造学社请来当时最优秀的学术界精英,体现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 D.朱启玲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社会的筹划和创办。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 限时:25分钟总分: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 材料一 荒漠化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为了“治病”,联合国于1994年大会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2015年,联合国又确立了一个“世界目标”: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 荒漠化和土地退化也成为中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威胁,影响超过4亿人口。土地荒漠化、沙化是沙区经济发展滞后、农牧民生活贫困的主要根源,过度开垦、放牧、滥挖采也加剧了荒漠化的程度。目前全国贫困县中,290个县在沙区,约占总数的35%。 在发展中,中国坚持把“治沙”和“治穷”结合起来,沙区成为“精准扶贫”的一块主阵地。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各地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统一。 “中国获得2017年‘未来政策奖’银奖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就是一个易受荒漠化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可以找到一个睿智且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应对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凭借这些努力与成就,中国以及其他的‘未来政策奖’获得者,都在全球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引领者的作用。”世界未来委员会理事会理事兼副主席亚莉珊德拉·王德尔女士说。 (摘编自李慧《中国获得2017年“未来政策奖”的启示》) 材料二 可可西里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瑰宝。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及修复的过程是相当艰辛的,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从偷猎屡禁不止,到现在的零杀戮、零开采;从藏羚羊濒临灭绝,到其种群日益壮大开始自然迁徙,再到雪豹、野牦牛、野驴等频频出现,这背后,是一个个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索南达杰”式环保卫士的艰辛努力,是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基层管护员,从一级级管理处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科技工作者的倾情付出,是从法制到政策、机制,以及人的环保意识等整个生态链的梳理和重构。 申遗成功将本就名声在外的可可西里再次推上了国际舞台,提升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美誉度、知名度和关注度,也使得中国为保护可可西里的种种付出,更加具有全球意义。保护好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让稀有的生物物种得到恢复和再生,是中国对全球生态安全的

(完整版)论述类文本阅读(带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代文人以诗书入画,于山水、花鸟等自然物象中寄兴托志、抒情达意,自王维,经苏轼、赵孟頫、董其昌诸先贤,成文人画一脉,传至当代,不断开创写意新境。文人画讲究笔墨情趣和诗书画印综合修养的传统、画格简淡的境界追求,以及崇尚和谐仁爱的审美理想,在当下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赵孟頫的“作画贵有古意”,和韩愈的散文中“文以载道”的复古理论其实是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说,赵孟頫是南宋院体向元代文人画过渡的一个桥梁,这也是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性之所在。赵孟頫为什么提出画要有“古意”?他说,画无古意,百病丛生。画无古意,虽工无益,这一切的根源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尚朴的理念。 尚朴即主张俭朴,是不拘泥于外象的一种文化追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凡所有象皆是虚妄——眼睛所看到的象,都是会时刻变化的幻象,因此要追逐内在的真实,追逐宇宙真理,追逐人的真性情。说到底,就是追逐“大道”。“道”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失道则病,得道则圣。政冶、社会、经济、文化乃至绘画莫不如此。 绘画必须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也就是尊道而行。所以,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这里的“同源”就是同一道源,书画都是从大道而来,这就是文人画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找到事物本源的大道,便占有了整个宇宙。这就是中国的哲学。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中,让我们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找到它最积极的力量。 要从文化的本源看待文化精神和审美。审美的根源是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根源是什么?是众生的根本利益。凡是符合众生根本利益的文化,就是正确的文化,就有正能量。利益有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之分。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应该找到符合众生、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文化,而从这样的文化生发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审美。 《淮南子》有记载,东方有君子之国,《山海经》亦云其人好让不争。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建立和谐世界、世界大同的一颗种子,一颗文化种子、尚朴的种子。我们不是不重视经济,但我们不追求奢华;我们不是没有竞争,我们的竞争是争之以理的君子之争。《淮南子》的“君子之国”比老子“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还要高。老子的理念是独善其身,是出世的,《淮南子》讲的好让不争的君子之国,却可以适用于整个世界。就像习总书记所说,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国与国之间携手共商未来,这样还会有战争吗?这岂不是人民的福祉?我们对经济发展的态度,也是在道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大自然,而不是无限制地追求。这就是东方人的适可而止、中庸之道。 中国文人画的特点恰恰就在于此,核心就在于此。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系,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 论述类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2015高考语一轮) [共18分] 一、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城中水景 城市景观中不可无水。即使不傍河海,亦无湖泊,或虽有河湖,但某些大的建筑物与公众共享空间却离那些自然水域颇远,那么,以人工力量营造小规模的水景便成为必要的了。 中国古典建筑的庭院乃至园林的布局中极少有喷泉的设置,是由中国与西洋不同的化心理所决定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黄河之水天上,奔流到海不复回”不仅是诗,也是理。中国的地势总体而言是朝东倾斜,因此在经济、化一贯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人们认为水的存在常态一是“泻”,一是“平”。而中国化中影响最大的儒家化与道家化都强调顺应事理天意,故而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中,存在着大量咏赞瀑布与平湖的句,以水的自然泻落与若镜映物为美:“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秀出南斗旁……影落明湖青黛光”等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此为大景;“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这是小景。总之绝少歌咏赞叹水的上喷蹿跳。

以北京为例,紫禁城那么堂皇富丽的庞大建筑群,景点繁多,花样迭出,可是却无一处喷泉。而在西洋,哪怕是规模要小得多的皇宫里,也总会有不止一处的喷泉设置。此非不能也,而是不爱也。我们都知道乾隆在位时,宫中的西洋供奉曾为他在圆明园中设计过有“大水法”的西洋楼景点,李翰祥拍《火烧圆明园》时还搭出了大堂的布景,展示那一喷泉齐溅的景观。其实我们并不能找到自乾隆到慈禧特别喜欢那喷泉的献资料,圆明园的“大水法”只不过是中国统治者偶尔容忍一点西洋“淫巧奇技”的小例子罢了,喷泉始终未能进入中国园景化的主流。 没有喷泉的中国园林,顺应“水往低处流”的自然属性,却也创造出了种种至美的佳境。《红楼梦》所描写的大观园,以沁芳闸为核心的水景布局,基本上概括出了中国人对水的审美心态。 随着审美情趣的丰富,城市人造景观中对人工喷泉的营造成了越越热门的事情。以北京而论,虽未必有昔日圆明园那么集中、复杂的喷泉组出现,但节日期间天安门广场的喷泉,北京游乐园的“水幕电影”,一些公众共享空间的音乐喷泉,以及各大饭店宾馆内外的大大小小的形态各异的喷泉,已然构成了一派新的“城中水景”。喷泉不仅润泽着城市空气,可以与现代化的建筑物整合为一种美妙的景观,而且,这种偏“逆水性而嬉弄之”的浪漫情怀,激发出人们一种昂

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全国1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着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于密钥分发通过量子 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客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摘 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8篇附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8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功利是纯现实的,而空寂则是纯理想的。功利是纯物质的,而空寂则是纯精神的。因此想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标榜着一种中和态度的人生哲学,显然是由中国北方农村经济下产生。他们不耽空寂,但也不着功利,儒家的中和态度是笃实的。墨家在当时,大概他们的出身较儒家是更艰苦些,因而他们笃实的意味也较儒家更浓厚了。由笃实而走上艰苦的路,便不免有些像贪功利。当时中国北方农村需要笃实,却不必太需要艰苦。因此墨家思想终因其太接近计较功利,而没有儒家般易受人欢迎。道家则较闲散,但又折向空寂了。只有儒家在不太紧张,又不太闲散之中道上,这是中国思想之正脉。 两汉儒生,都从半耕半读的北方农村中产出,他们不算太艰苦,但也不能太闲散,总仍还是要笃实。董仲舒曾说:“明其道不谋其利,正其谊不计其功。”他们不能不担着实际生活的担子,但那担子压得不太重,不紧张,还有一部分闲散工夫,可以让他们来求正谊明道。所以他们能不空寂,又不肯汲汲去谋利计功,而确然成其为儒家态度。到东汉以下,门第逐渐成长。半耕半读的儒生,渐渐在大门第之养尊处优之生活中转变而为名士清谈。那时则老庄道士占了上风,又染上了空寂的味儿。 佛教在那时传入,正投中国人当时所好。但南北佛教风气不同,北方佛教比较在社会下层生根,因此也比较笃实。南方佛教则寄托在门第士大夫间,尚玄想,尚清谈。若说空寂,则南方佛教更空寂,后来天台禅宗都盛行在南方。南方气候温暖,地面也狭小了,水土肥沃,生事更轻松,小家庭制也开始在南方蔓延。人事牵犁,亦较北方轻减。下及唐代,一辈士大夫,论其家世,比较还是北方传统占优势。北方农村比较南方笃实,大家庭制亦先在北方生长。门第力量还在,每一个人(此指士大夫言)至少都还有家庭重负。因此唐代佛学虽盛,而却重事功。下到宋代,中国一切文化学术重心,逐渐南迁。门第破坏了,小家庭制普遍了,士大夫一得科第,衣租食税,生事易足,生活担子更轻松,人事更宽弛,心地上觉得一切闲散不紧张,禅宗思想流进儒学,便成为宋明之理学家。 理学家说敬说静,总是在小家庭里个人生活无忧无迫,遂能欣赏到这一种生活。朱子说:“敬有甚事,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其实敬也等如没事了。只要你在没事时莫放纵,莫惰,莫骄。莫惰了,又没事,便成了宋儒心中所认识的所谓敬的体段。陆象山常教人收拾精神,总因在散闲生活中精神易散漫,易放纵,故而要你收拾,这些全是在比较轻松无事中才讲求。宋儒亦讲明道正谊,但实在是个人身上的意味重了,并不像先秦儒家般,常从国家社会大处着眼。先秦儒讲的义与道,常指的政治性,社会性的,个人日常生活的意味比较淡。因此宋儒好譬如儒家中的出家人。他们不是崇信佛教的僧徒,但可说他们是崇信孔子的僧徒。他们不是慕效老庄的道士,而只是慕效孔孟的道士。(摘自钱穆《中国人的匆忙与闲暇》,有删节)

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要求 1、常见考点:把握概念特征,理解句子语意,归纳内容层次,理解事理关联(原因、条件、依据、意义、作用等)。 2、答题要求:整体认知,分段理解;追踪词句,整理信息;精审题干,明确要求(从题干中揣摩命题意图,从题干中找到答题方向,从题干中明确答题区位)。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共4分) 【材料一】 山沟沟里通高铁,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投入运营并出口印尼,中欧班列开行不断,中国铁路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五年来,随着京广、沪昆、兰新、海南环岛等一批高铁重点项目建成通车,“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成型。目前,我国高速铁路与其他铁路共同构成的快速客运网已超过4万公里,基本覆盖中国省会及50万以上人口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因高铁联系更加紧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实现了高铁互联互通。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在“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的基础上,我国即将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到2020年,全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届时路网结构会更加优化,更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材料二】 据美国《市场》杂志网站2018年12月20日报道:十年前,全世界最顶尖的十台超级计算机有八台在美国,中国则一台都没有。如今,中国超级计算机中心运行着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这种超级计算机的浮点运算速度最高可以达到每秒10亿亿次,比美国最顶尖的超级计算机“泰坦”高出四倍。也就是说,如果地球上的70亿人每人手拿一个计算器连续不断地按键计算,需要花32年时间才能完成“神威?太湖之光”一分钟的运算量。 超级计算机对于国家安全和科学研究至关重要。目前,已有一百多家科研单位、一百多个大型应用在“神威?太湖之光”系统上运行,涉及气候气象、海洋、航空航天、高能物理、生物、材料等二十多个方面,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应用、先进制造等领域解算任务几百项。一年来,共计完成作业任务达二百多万项。 目前,国防科技大学正在研发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它的性能指标将达到“神威?太湖之光”的8倍。 【材料三】 近两年来,中国科学家正用“速度与激情”书写着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太空停留33天、国产海上钻井平台“蓝鲸1号”实现可燃冰开采、首艘国产航母下水、C919大飞机首飞、“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悟空号”探测到疑似暗物质、“墨子号”实现千公里量级量子纠缠……一系列井喷的科学成果,不仅让国人骄傲,也获得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科研人员纷纷点赞。在他们的眼中,中国所取得的成就非常“酷炫”,一定会推动全人类的科技进步。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及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1.(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9分)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收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该资料由【语文公社】https://www.doczj.com/doc/a612377125.html, 友情提供 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⑴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 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 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 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⑵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 ⑶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4分) 答: 2.(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小题。(16分)

【备战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访谈试题(含答案)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访谈试题(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3题。 中国天然气之父 ——《温州都市报》记者采访戴金星院士 戴金星,著名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中国石油界誉为“中国天然气之父”。 记者您长期从事天然气地质和天然气地球化学的研究,您最大的成果是什么? 戴金星以往认为石油和天然气只是由低等的但繁殖率很强的生物因腐泥型有机质生成的,一直没有认识到高等植物遗体煤层和煤系中腐殖型有机质也能生成工业性油和气,故不在煤系中去勘探油气。 我在研究中发现,腐泥型有机物既能生油,也能生气,然而腐殖型有机物在煤化过程中以生气为主,成油为辅,故煤矿的腐殖型有机质是生气层,生煤的地方是找气和发现气田的有利地区。 我们是1979年提出在我们煤系中寻找天然气的,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但在此之前没有想到而已。 记者真理往往就是这样,看似简单,而寻找结果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心血。同样您也是经过辛勤的劳动才获得的。您当时是怎么会想到研究这个课题的? 戴金星1961年我从南京大学地质系大地构造专业毕业后,来到江汉油田工作。在那里我发现,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中国,都几乎没有系统地全身心投入研究探索天然气的人。于是我决定选择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专业作为自己的专业目标和方向。1978年,我提出了“煤成气理论”概念。1981年,我主笔“煤成气概况”的报告,为1983年国家把“煤成气开发”列为“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打下了基础,推动了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走向黄金时期。 记者您真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天然气之父”。根据您建立的“煤成气”理论,在实践中取得了什么效果? 戴金星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以“煤成气”理论为依据,先后预测了5个1000亿立方米以上的大气田,最终推动了“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目前中国天然气70%的储量是根据“煤成气”理论探明和发现的。为此,我感到很欣慰。 你说我是天然气之父,我是不赞同的,我只不过是把一生的痴情寄托在“气”上罢了,为神州争“气”,为“气”壮山河。 记者您对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您对“气”情有独钟。您是否从小就喜欢呢?您的成长道路是如何走过来的? 戴金星记得小学一次上地理课时,林景晖老师要求我们用石膏制作一个全国主要煤、铁、铜等矿产分布图。我认真地做了一个,现在想想那时做的石膏模型是很粗糙的,但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