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村脱贫工作计划精彩范文

关于村脱贫工作计划精彩范文

关于村脱贫工作计划精彩范文
关于村脱贫工作计划精彩范文

关于村脱贫工作计划精彩范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村脱贫工作计划篇一整村脱贫规划得到了我镇领导的高度重视,党委召开专项会议讨论研究后,决定在原有对口扶贫人员的基础上,抽调专人成立XX 村整村脱贫规划设计组,分管领导亲自带队,通过认真分析、调研,请教有关专家并经村民代表大会商议表决后,初步形成了XX村整村脱贫项目规划书,现将规划情况汇报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简介

XX村位于XXX镇西北部,紧邻江东街道天台和凉水村,与天台、凉水有两条主干道相连,是XXX镇西北之门户。村下辖5个社,544户1718人,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35亩(田1137亩,高产稳产田500亩,人均0.3亩),林地面积4000亩,森林覆盖率达76%,全村常年居住人口1146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07户242人;受限于基础设施的薄弱和水资源的不足,我村产业发展和人畜饮水安全受到限制;20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463元,为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185元)的7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12.5%,贫困人口全部解决温饱问题。

二、整村脱贫规划原则、内容及目标

(一)规划原则

我村整村脱贫规划原则是:结合我村实际,在合理利用资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统筹保障民生。

(二)规划内容

根据XX村的实际情况,整村脱贫项目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和民生保障等方面进行规划。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发展保障

新建村级公路10公里,目前我村依托互助会资金支持,已经开始前期铺设,需要后期扩大投入。硬化村级公路10.9公里,形成连接天台、凉水的加宽公路,

并形成绕村硬化路格局。建设生产便民道8.2公里,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新修水池7口,2400立方米,铺设管道14.5公里,解决我村人畜饮水困难和安全饮水的难题;整治山坪塘27口,约2万立方米,为我村产业发展提供便利水源条件。

二是加快产业发展,实现农户脱贫

走“一保二扩”(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扩大蔬菜的栽培面积和立体间套种面积、扩大名优特新农产品种植面积)的路子,强力推进奶牛、肉牛和禽类基地建设的发展。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引导肉牛养殖兴趣户变成规范户,在20xx年实现年出栏500头;增加榨菜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500亩;扩大家禽养殖规模,新建标准化万只养鸡场1个;突出特色种植,发展XX樱桃350亩。建立中草药生产大户+散户模式,发展药材种植大户5户,增加药材种植面积300亩。通过发展农村产业,使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

三是加快社会事业建设,保障民生民计

针对XX村在对口扶贫和“十一五”扶贫项目中取得的成效,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规划建成2个新村居民点,即冒火山集中居民点、石桥集中居民点,完成12户农户的生态移民建设,106户贫困户的危旧房改造。完善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农民超市垃圾存放点等便民设施,实现集经济、文化交流、商贸为一体,发展XX村经济。

四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在整村脱贫规划中,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之一。成立一所农民学校,利用村级活动室,请区级机关部门和镇农业中心的职业教师、专家、学者对农民进行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保证全村村民每人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保证两后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培训。

(三)规划目标

整合镇扶贫开发、“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及全区整村脱贫开发工程等三大政策机遇,推进XX村整村脱贫工程的实施。从20xx年起,人均每年增加900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推进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两年内实现组组通硬化公路,公路级别达到通畅标准,户户居民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安置全村地质灾害户、无依无靠的弱势群体;到20xx年,建立“三圈一带”体系,即建起一个特色产业圈,一个公共服务圈,一个综合统筹圈,一个生态移民产业带。每年提供

季节性就业岗位200人以上,长期性就业岗位60人以上,新增就业200人以上;实现剩余劳动力输出200人以上,全面实现XX村整村脱贫的目标任务。

三、XX村整村脱贫项目设计

(一)基础设施建设

XX村“三圈一带”脱贫思路如原则所述,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在整村脱贫上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两个基地的实现和发展。

1、产业道路建设。要实现“三圈一带”的目标,必须解决产业运输问题。一是为促使圈与圈的连通,按需构建交通网络,建好一、二组(村公共服务中心所在地)至三组5公里的出境路,修建一组至五组的环村公路10公里。同时,结合XX至天台和凉水的两条出境路的改善,吸引区位资源的流入和增加人流量,搭建和扩大“特色产业圈”影响力和贸易平台。二是为促进生态移民产业带的产业开发,修建各组人行生产便道8.2公里。

2、人畜饮水工程建设。XX水资源历来缺乏。所以解决和改善“三圈一带”居民的安全饮用水和商业用水问题,是保证“三圈一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计划利用综合统筹圈的优势,建立涵盖“三圈一带”的人畜饮水工程体系,区分人畜饮水和产业用水。一是规划实施产业圈的生产工程,整治山坪塘27口,约

2万立方米;二是规划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修水池7口,2400立方米,铺设管道

14.5公里。

(二)基础产业发展

在现有牛场规模前提下,推进奶牛、肉牛和禽类基地建设的发展。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并加快附属草场建设,在20xx年实现年出栏500头;增加榨菜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500亩;扩大家禽养殖规模,新建标准化万只养鸡场1个;突出特色种植,发展XX樱桃350亩。建立中草药生产大户+散户模式,发展药材种植大户5户,增加药材种植面积300亩。

(三)基本素质提升

依托驻社的农业服务中心和区内外专家,成立一所农民学校,利用村级活动室,请职业教师、专家、学者对农民进行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保证全村村民每人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保证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达90%以上。

(四)基本民生保障

就业上,“三圈一带”的建立为周边群众每年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200人以上,长期性就业岗位60人以上,新增就业200人以上;实现剩余劳动力输出200人以上;居住上,规划12户42人的生态移民,106户212人的危旧房改造,并且建立生态移民产业带,带动移民和改造户改善生产生活水平;社会保障上,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一步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

(五)基层组织建设

得益于镇党委、政府对我村的大力支持,我村于20xx年完成了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整个中心(含卫生室)占地1200平方米,集活动室、会议室、远程教育点、农家书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于一体,我村将进一步根据“三圈一带”规划,进一步完善村公共服务中心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学校职能,为公共服务圈建设提供便利。

四、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XX村“三圈一带”体系所涉四个大类,七个项目预计需投资699.4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03万元,用于产业发展63万元,饮水工程40万元。

村脱贫工作计划篇二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强民,富民、奔小康、打造生态文明乡村”为主线,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建设经济强村,与全镇全县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发展倾斜。坚持基本政策精准到人,帮扶力量精准到户,基础建设(产业)精准到村组。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镇政府对脱贫工作负总责,把脱贫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三)齐心协力,合力推进。各社、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积极向上级主管部

门争取资金、项目,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要向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倾斜,形成工作合力。

(四)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坚持脱贫与建设美好乡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田头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倡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总体目标

按照“三年实现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总体目标,到2017年实现8个重点贫困社脱贫。基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全县平均水平相等,确保贫困发生率低于8%,全面摆脱贫困。

(一)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32元,到2017年达到3500元,年均增长15%。规划期内,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640人下降到2017年的317人,贫困发生率由77.8%下降到8%以内。通过扶贫开发,力争本村村民整体经济年收益与当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到2017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以上的农户达到90%以上。

(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2017年实现农村水泥公路到组率达80%;解决2106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安全率达到99%,配套完善村级供水设施;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60%以上。到2017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及配置合格村医,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确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公共文化、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17年,村庄绿化率达到76%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6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处理,村社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小流域治理率达到70%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绿化率达50%以上,生态区得到有效保护。预警、监测、应急、

救援系统功能齐全,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五)乡风文明程度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17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100%,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创建面均达到95%以上。

(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到2017年实现“四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达到100%。加强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背包”服务、网格化服务,到2017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基层便民、为民服务体系。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着力加强特色农(林)业建设。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建设,着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本村特色产业,到2017年,发展党参、黄芪和柴胡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9万亩。

(1)做大做强传统产业

全膜玉米:进一步做优做强全膜玉米种植。按照环境生态化、园地清洁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高产、抗旱、优质和生态的全膜玉米产业基地。因地制宜,以朱母生态观光点为主线,大力发展村级生态旅游文化。

马铃薯:着力建设标准化生态马铃薯产业园,加快改造低产马铃薯品种。到2017年,发展高产优质生态马铃薯3000亩。

生态养殖:到2017年,年出栏生猪200头,小尾寒羊羊5266只。

(2)大力推广成熟产业

小杂粮:以荞麦、大豆、胡麻等主要传统品种为主,引进、开发、示范和推广,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到2017年,计划发展小杂粮种植900亩。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枣树和核桃:到2017年,发展枣树、核桃产业园1745亩,拓展农民增收途径,提高农民收入。

2.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规范、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17年,培育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

5家,发展家庭农场10家,培育各类专业大户50户。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规范、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名录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引导各类项目资金扶持名录内的经营主体。

3.实施精品名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经济实体开展“三品认证”。到2017年,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实现无害认证全覆盖,有机产品认证达到1个,有机产品认证基地达到200亩。初步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加快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发展新格局。培育一批如中药材等产业的新兴品牌。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基层农林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技术推广能力,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支持基层农技部门牵头创办试验、示范基地。

5.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围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依托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根据区域外劳动力市场需求,采用校企联合等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鼓励农村受训劳动力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

(二)着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坚持把贫困村道路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支持村际道路和通组水泥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修建通组道路里程41.3公里,实现组组通路的目标。

2.努力加强城乡建设。以村址为中心,坚持内疏外拓,强化生态保护,打造乡村景观,完善公共设施,增强集镇功能,加强文明创建,提升人居环境。

3.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和农田水利建设。遵循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用养结合、防止污染的原则,加强农田集水工程改造提升,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到2017年,

使现有农田集水工程排涝灌溉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4.加强农村供电和通信条件建设。到2017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加速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通信盲区,实现通信全覆盖;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三)着力改善民生。

1.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巩固发展义务教育、积极普及高中教育、全力支持职业教育,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效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争取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改善偏远贫困村的教学条件,全面实施“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结合对口帮扶工作,加大对特困生的帮扶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学校的满意率。

2.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下乡进社区,支持兴办各类群众文化团体,鼓励文化志愿服务。充分挖掘本地传统特色文化、体育项目,组织群众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体育竞技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3.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全面落实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群众获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结核病等传染疾病及地方病的防治。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对村卫生室全覆盖,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完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体系及信息化手段,加大对村级卫生室及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大对计划生育扶贫对象扶持力度。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原则,巩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果,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金。做到“五保户”应保尽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巩固提高农村医保水平,完善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大力推进五保户、特困户危房改造、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工程。

(四)着力建设美好乡村。

1.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引用水源地保护区监督和管理,制定保障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积极推进农饮工程及引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大对农村水质监测频次,确保农村引用水安全。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大力推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处理模式及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保洁制度。

2.努力实现乡风文明。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以“文明户”评比、文明创建等为载体,大力弘扬“三苦精神”;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和建立农民书屋,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农村赌博、迷信活动明显减少,农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加强农村民主与法治。开展多种形式培养村干部,努力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一事一议”制度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规办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加快美好乡村建设。重点选择王马山、胡圈、邵坪、朱母等中心村庄,采取一次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建成环境优美、产业鲜明、生活舒适、管理民主、邻里和睦的美好村庄。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全村脱贫工作的领导,统揽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骤的推进规划实施。具体由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村脱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乡脱贫工作日常事务。各社要成立工作小组,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实行单位帮扶联系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模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倾情帮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激励政策,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村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努力形成脱贫摘帽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1.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方法,确保底数精准;规范贫

困人口识别程序,确保流程精准;强化公示、公开,确保对象精准。

2.创新建立分类机制。紧扣贫困成因、贫困程度梳理分类,因社因人分类施策,确保成因精准、类别精准、施策精准。在尊重群众意愿的情况下,做到“滴灌”精准、措施得力、脱贫有望。

3.创新建立规划机制。立足村情实际,注重与减贫摘帽、同步小康指标相衔接,实事求是制定工作规划,确保目标精准;在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着力提高村级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风文明程度,真正实现民富村强,确保思路精准;针对贫困村自然条件,尊重群众发展意愿,力求规划内容和举措细化到每个项目、每家每户,做到措施精准。

4.创新建立动力机制。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信心,确保宣传动员精准;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优先排列其帮扶需求,确保需求意愿精准;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期盼,回应群众关切,将知情权、决定权、管理权交给群众,确保主体地位精准。

5.创新建立管理机制。建立贫困村和贫困户管理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管理系统,确保对象管理精准;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确保成效评估精准。

(三)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机制。

1.推进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着力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水平。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允许农民以出租或入股相关产业项目经营主体来获取租金或分红,让农民从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中获取更多收益。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权和林地性质、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通过入股分红、专业合作等方式,积极开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促进林农实现长期增收、森林生态保持良好。鼓励村级依托现有资源通过开发、租赁、入股、经营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2.推进农村土地和林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土地和集体林权财产权属,支持

农民从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的流转中获得财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积极争取土地整理项目,稳步规范推进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鼓励支持农民开展土地复垦和整理,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收益。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各项配套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林权主体,理顺经营关系。

(四)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广泛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主动争取在外人员捐资援建。同时,动员受益群众合理出资,形成脱贫奔小康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广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通过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项目配套、实物补助等措施,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资投劳,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同时整合现有的各方面农村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规划、统筹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实现群众参与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综合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坚持推行政务、财务公开,接收社会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坚持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专人管理,专项拨付,增强透明度,并实行年度资金审计和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发挥最大效益。对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六)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将脱贫奔小康工作纳入目标综合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建立脱贫奔小康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对先进村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完成任务差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对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制定统一的普惠政策资金扶持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干部包村包户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相结合。

村脱贫工作计划篇三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强民,富民、奔小康、打造生态文明乡村”为主线,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建

设经济强村,与全镇全县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

社会。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发展倾斜。坚持基本政策精准到人,帮扶力量精准到户,基础建设(产业)精准到村组。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镇政府对脱贫工作负总责,把脱贫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三)齐心协力,合力推进。各社、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金、项目,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要向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倾斜,形成工作合力。

(四)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坚持脱贫与建设美好乡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田头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倡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总体目标

按照“三年实现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总体目标,到2017年实现8个重点贫困社脱贫。基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全县平均水平相等,确保贫困发生率低于8%,全面摆脱贫困。

(一)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32元,到2017年达到3500元,年均增长15%。规划期内,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640人下降到2017年的317人,贫困发生率由77.8%下降到8%以内。通过扶贫开发,力争本村村民整体经济年收益与当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

步增长,到2017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以上的农户达到90%以上。

(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2017年实现农村水泥公路到组率达80%;解决2106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安全率达到99%,配套完善村级供水设施;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60%以上。到2017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及配置合格村医,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确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公共文化、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17年,村庄绿化率达到76%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6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处理,村社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小流域治理率达到70%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绿化率达50%以上,生态区得到有效保护。预警、监测、应急、救援系统功能齐全,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五)乡风文明程度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17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100%,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创建面均达到95%以上。

(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到2017年实现“四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达到100%。加强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背包”服务、网格化服务,到2017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基层便民、为民服务体系。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着力加强特色农(林)业建设。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建设,着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本村特色产业,到2017年,发展党参、黄芪和柴胡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9万亩。

(1)做大做强传统产业

全膜玉米:进一步做优做强全膜玉米种植。按照环境生态化、园地清洁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高产、抗旱、优质和生态的全膜玉米产业基地。因地制

宜,以朱母生态观光点为主线,大力发展村级生态旅游文化。

马铃薯:着力建设标准化生态马铃薯产业园,加快改造低产马铃薯品种。到2017年,发展高产优质生态马铃薯3000亩。

生态养殖:到2017年,年出栏生猪200头,小尾寒羊羊5266只。

(2)大力推广成熟产业

小杂粮:以荞麦、大豆、胡麻等主要传统品种为主,引进、开发、示范和推广,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到2017年,计划发展小杂粮种植900亩。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枣树和核桃:到2017年,发展枣树、核桃产业园1745亩,拓展农民增收途径,提高农民收入。

2.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规范、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17年,

培育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发展家庭农场10家,培育各类专业大户50户。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规范、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名录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引导各类项目资金扶持名录内的经营主体。

3.实施精品名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经济实体开展“三品认证”。到2017年,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实现无害认证全覆盖,有机产品认证达到1个,有机产品认证基地达到200亩。初步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加快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发展新格局。培育一批如中药材等产业的新兴品牌。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基层农林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技术推广能力,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支持基层农技部门牵头创办试验、示范基地。

5.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围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依托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根据区域外劳动力市场需求,采用校企联合等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鼓励农村受训劳动力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

(二)着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坚持把贫困村道路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支持村际道路和通组水泥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修建通组道路里程41.3公里,实现组组通路的目标。

2.努力加强城乡建设。以村址为中心,坚持内疏外拓,强化生态保护,打造乡村景观,完善公共设施,增强集镇功能,加强文明创建,提升人居环境。

3.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和农田水利建设。遵循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用养结合、防止污染的原则,加强农田集水工程改造提升,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到2017年,使现有农田集水工程排涝灌溉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4.加强农村供电和通信条件建设。到2017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加速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通信盲区,实现通信全覆盖;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三)着力改善民生。

1.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巩固发展义务教育、积极普及高中教育、全力支持职业教育,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效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争取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改善偏远贫困村的教学条件,全面实施“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结合对口帮扶工作,加大对特困生的帮扶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学校的满意率。

2.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下乡进社区,支持兴办各类群众文化团体,鼓励文化志愿服务。充分挖掘本地传统特色文化、体育项目,组织群众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体育竞技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3.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全面落实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

患者管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群众获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结核病等传染疾病及地方病的防治。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对村卫生室全覆盖,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完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体系及信息化手段,加大对村级卫生室及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大对计划生育扶贫对象扶持力度。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原则,巩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果,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金。做到“五保户”应保尽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巩固提高农村医保水平,完善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大力推进五保户、特困户危房改造、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工程。

(四)着力建设美好乡村。

1.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引用水源地保护区监督和管理,制定保障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积极推进农饮工程及引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大对农村水质监测频次,确保农村引用水安全。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大力推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处理模式及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保洁制度。

2.努力实现乡风文明。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以“文明户”评比、文明创建等为载体,大力弘扬“三苦精神”;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和建立农民书屋,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农村赌博、迷信活动明显减少,农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加强农村民主与法治。开展多种形式培养村干部,努力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一事一议”制度在民主决策中的

作用;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规办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加快美好乡村建设。重点选择王马山、胡圈、邵坪、朱母等中心村庄,采

取一次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建成环境优美、产业鲜明、生活舒适、管理民主、邻里和睦的美好村庄。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全村脱贫工作的领导,统揽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骤的推进规划实施。具体由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村脱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乡脱贫工作日常事务。各社要成立工作小组,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实行单位帮扶联系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模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倾情帮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激励政策,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村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努力形成脱贫摘帽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1.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方法,确保底数精准;规范贫困人口识别程序,确保流程精准;强化公示、公开,确保对象精准。

2.创新建立分类机制。紧扣贫困成因、贫困程度梳理分类,因社因人分类施策,确保成因精准、类别精准、施策精准。在尊重群众意愿的情况下,做到“滴灌”精准、措施得力、脱贫有望。

3.创新建立规划机制。立足村情实际,注重与减贫摘帽、同步小康指标相衔接,实事求是制定工作规划,确保目标精准;在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着力提高村级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风文明程度,真正实现民富村强,确保思路精准;针对贫困村自然条件,尊重群众发展意愿,力求规划内容和举措细化到每个项目、每家每户,做到措施精准。

4.创新建立动力机制。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信心,确保宣传动员精准;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优先排列其帮扶需求,确保需求意愿精准;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期盼,回应群众关切,将知情权、决定权、管理权交给群众,确保主体地位精准。

5.创新建立管理机制。建立贫困村和贫困户管理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管理系统,确保对象管理精准;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

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确保成效评估精准。

(三)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机制。

1.推进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着力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水平。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允许农民以出租或入股相关产业项目经营主体来获取租金或分红,让农民从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中获取更多收益。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权和林地性质、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通过入股分红、专业合作等方式,积极开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促进林农实现长期增收、森林生态保持良好。鼓励村级依托现有资源通过开发、租赁、入股、经营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2.推进农村土地和林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土地和集体林权财产权属,支持农民从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的流转中获得财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积极争取土地整理项目,稳步规范推进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鼓励支持农民开展土地复垦和整理,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收益。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各项配套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林权主体,理顺经营关系。

(四)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广泛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主动争取在外人员捐资援建。同时,动员受益群众合理出资,形成脱贫奔小康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广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通过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项目配套、实物补助等措施,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资投劳,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同时整合现有的各方面农村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规划、统筹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实现群众参与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综合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坚持推行政务、财务公开,接收社会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坚持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专人管理,专项拨付,增强透明

度,并实行年度资金审计和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发挥最大效益。对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六)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将脱贫奔小康工作纳入目标综合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建立脱贫奔小康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对先进村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完成任务差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对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制定统一的普惠政策资金扶持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干部包村包户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相结合。

猜你喜欢:

1.2017村精准扶贫帮扶年度工作计划

2.乡镇精准扶贫2017年度工作计划

3.xx村精准扶贫帮扶年度计划

4.2017年村精准扶贫年度计划

5.村委会2017年脱贫扶贫计划3篇

村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村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虽然顺利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的工作目标;但如何使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走上致富道路,防范返贫现象发生;到2020年迈上全面小康之路。为此我们根据各级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经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会共同研究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巩固提升,加大“十大工程”实施力度,举包村单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三方合力,力争2018年度村集体收入突破10万元,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有序推进;确保已脱贫**户**人年人均收入稳中有升,*户**人未脱贫人口,争取年度予以脱贫,确因特殊原因不能脱贫的,纳入兜底保障。 二、主要内容 1、贫困村巩固提升:2017年村虽然出列,但相对各方面还很薄弱,村集体收入刚超脱贫标准,“一村一品”项目发展效益一般,基础设施建设尚存在许多待完善的工作,贫困户脱贫质量不高,防范返贫工作仍然艰巨,2018年度各项工作均有很大上升空间,将联合各方力量抓好做实。 2、全村已脱贫**户**人,未脱贫人口*户**人,2018年

通过产业、光伏、危房改造、就业扶贫、低保两线合一、健康扶贫、社会扶贫等措施,除了帮扶**户脱贫以外,还要在提高已脱贫户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上做文章,使他们在稳定脱贫后,家庭生活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三、主要工作 (一)、2017年发展四批次产业*户,受益人口**人,产业发展比例**%,产业发展的比例不高,发展滞后,规模偏小、项目单一,难以持续稳定。2018年将以产业化扶贫为突破口,发展规模化企业等措施,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同时,以整村推进为主体,通过专项扶贫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2017年共发放小额贴息贷款**户,发放贷款资金**万元,占比**%;存在小额信贷比例小,产业发展规模小、结构单一,仅仅停留在种植、养殖的家庭式经营上,难以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化发展;被动发展动模式比例高,自身发展缺乏动力。2018年将继续推进实施扶贫小额贷款,大力发展产业。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在良种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培训技术人员、扶持行业协会等方面做好工作。 (三)、贫困户因病、因残、弱智等因素致贫较多,还有不少五保户,因为缺乏劳动力,素质相对也较低,这给我们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一些脱贫的发展措施很难在其身上发挥作用,仅仅依靠政策兜底很难保证其永久性脱贫,为此

村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村2019年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2019年,X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力争提前两年实现“两个确保”脱贫目标的意见》、《X市三年打赢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及《X 县“十三五”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安排,为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切实解决联系帮扶村的生产生活问题,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力争X村脱贫销号。现结合X工作实际,特制定2019年精准扶贫帮扶计划。 一、工作目标 结合X村村情民情实际情况,做到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在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上,集中力量和资金解决深层次贫困问题,发挥扶贫资金效益和辐射功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通过综合采取特色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帮扶、基础设施帮扶、互助资金帮扶、合作社带动帮扶、保障帮扶等帮扶措施,确保到2019年末,全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

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水平。确实让扶贫政策改变贫困户的贫困现状,X村整体脱贫销号。 二、基本情况 X村距离X县城92公里,区域面积23平方公里,位于X政府西南部。本村是一个自然村,分东西2个居住点,农业人口602户2632人,其中常住人口1984人,劳动力762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14人,低保户159户163人,登记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229人,其中:发展产业脱贫68人,技能培训与劳务输出脱贫37人,社保兜底脱贫34人,教育脱贫93人;在册土地面积89184亩,其中:压砂地面积12887亩,退耕还林6010亩,草原承包面积70287亩;肉牛饲养量301头,基础母牛111头,羊饲养量4230只。 三、帮扶措施 我们在总结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落脚点,以加强责任考核为抓手,以“五通八有”为目标,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积极发挥中心优势,多方协调,落实各项扶贫政策,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帮扶工作。 (一)大力培育发展农村主导产业

2020年公司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计划

公司2020年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计划 总体目标 认真落实**、局党委扶贫攻坚工作部署,围绕脱贫攻坚、致力壮大村集体经济,精准施策,全力冲刺,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确保局党委在**、**国资委组织的年度脱贫攻坚考核中再获优秀。 重点工作 1.推动产业扶贫工作 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造血功能的主要举措,实现脱贫与乡村集体经济壮大有机衔接。 一是进一步巩固**村扶贫工作。在继续委派驻村干部的同时,以省扶贫工作队工作要求为目标,组织村民继续抓好药材、蔬菜、特色水果的种植,在规模化发展上求突破。二是加大对**村产业开发扶持。针对**县**乡**村交通不便、产业单调、村集体经济落后现状,组织具有一定经营、营销经验人员深入**村进行调研,结合实际帮助村集体选准适宜开发产业,精准施策。 2.抓好农企对接工作 根据**国资委委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农企对接”助推脱贫攻坚的要求,特别是**国资委委突出强调职工食堂采购贫困地区农产

品要达到50%的要求,今年继续做好农产品采购工作。 一是**村相对交通、距离便利,公司扶贫工作办公室与驻村干部加强工作对接,及时与公司工会、**周边项目、服务分公司沟通,组织机关食堂、员工个人采购部分便于运输、储存、保鲜的蔬菜和水果,节假日前还可以定单形式组织部分土猪肉、土鸡、鸡蛋向机关食堂、员工个人供应。 二是针对**村扶贫工作方式,以公司扶贫办公室为主,建立与**村定期沟通机制,结合季节和乡村特色产品销售(**西瓜),通过网上订单、预约订销开辟可操作销售渠道,助推乡村脱贫。 3.促进农户就业脱贫 促进农户就业脱贫。根据公司务工需求和当地农户资源,由驻村干部、村支两委做好双向信息提供,动员有劳动能力和自愿外出务工的村民到公司项目进行务工,实现就业脱贫。同时,对贫困乡村毕业的大中专生,在专业对口情况下,可优先引进。 4.抓好智力扶贫工作 抓好智力扶贫工作。根据地方乡村需求,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开展施工技能知识培训,帮助村民增强脱贫致富的本领。 5.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定点扶贫年度工作计划2020

定点扶贫年度工作计划2020 篇一:定点扶贫年度工作计划20xx 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内蒙古巴林右旗和广西德保县脱贫攻坚工作,特制定国家民委20xx年定点扶贫工作计划。 一、建立健全国家民委定点扶贫工作领导机制。充实完善委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巴特尔主任任组长,罗黎明副主任任副组长,各司局长任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经济发展司,办公室主任由经济发展司司长兼任,分管副司长任副主任,成员由经济发展司和有关司(局)处级同志担任,负责定点扶贫日常工作。继续实行定点扶贫四级民委负责制,充分调动国家、省(区)、市、县(旗)四级民委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四级民委的资源优势,合力做好国家民委定点扶贫工作(经济发展司)。 二、建立委领导联系扶贫点制度。每年每个扶贫点由一位委领导负责联系,加强对扶贫点考察调研,协调解决定点扶贫工作有关重要问题,推动定点扶贫工作年度计划和帮扶项目的实施,慰问贫困群众,看望挂职干部,关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委领导联系扶贫点每年调换一次。20xx年由罗黎明副主任联系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李昌平副主任联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春节前由委领导带队到扶贫点开展扶贫调研,慰问贫困户和看望挂职干部(经济发展司)。 三、保护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支持扶贫点开展文化交流和举办重大文化活动,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卫生下基层活动,为扶贫点

提供优质的民族文化和医疗公共服务。协助巴林右旗按程序申报"格斯尔文化生态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生态保护区。组织巴林右旗乌兰牧骑赴台湾开展专场演出和文化艺术交流,为扶贫点创造更多的对外演出和宣传机会,争取引导国外及港澳台来访团组,赴定点扶贫县(旗)参观和调研。指导帮助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挖掘、整理、保护工作。(文化宣传司、国际交流司、古籍整理研究室)。 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指导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镇、幸福之路苏木和德保县龙光乡钦迷建屯、东凌镇、那甲乡、县民族中学、都安乡中心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培养树立各级各类示范典型,创新工作载体和形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环境(监督检查司)。 五、加大教育科技帮扶力度。指导委属高校在安排本预科招生计划时向内蒙古、广西倾斜。指导委属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在招生中对巴林右旗、德保县少数民族学生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照顾,并在助学金方面给予倾斜帮扶。结合实际,指导委属高校对扶贫点在人才培训、专家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继续指导两县(旗)开展好"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主题教育活动。在"中华大家园"全国关爱各族少年儿童夏令营活动中,对两县(旗)给予考虑。开展"科技列车赤峰行"赴巴林右旗活动,为巴林右旗西拉沐沦苏木达林台嘎查科技培训中心捐助科普活动室(教育科技司)。 六、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实施精准帮扶。协调内蒙古和广西自治区民委加大对扶贫点的投入力度。继续帮扶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阿

乡镇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乡镇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目标 (一)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定不移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消除贫困为目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手段,以国有投资公司助推脱贫攻坚为动力,全面落实市、区(县)、乡(镇、街道)干部定点包干帮扶责任制,全力打好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和公共服务提升“四大攻坚战”,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帮扶对象。全市有贫困村1565个(一类村803个,二类村435个,三类村327个),贫困人口58.32万人。除省定点帮扶的极贫乡(镇)(德江县桶井乡22个村10841人、石阡县国荣乡12个村4183人)贫困人口和“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16.83万人外,实际安排贫困村1531个(一类村777个,二类村429个,三类村325个),实际帮扶贫困人口41.834万人,其中,一类村贫困人口14.18万人,二类村贫困人口6.922万人,三类村贫困人口5.076万人,非贫困村贫困人口15.656万人。 (三)总体目标。坚持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四年脱贫困,实现156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

生率3%以下,确保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干部选派及工作要求 (一)落实定点包干责任。按照“统筹安排、相对固定”的原则,由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共同实施,同步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市四家班子、市直单位县处级领导干部、副县级后备干部或部分正科级干部共600人,从市级领导开始,按照贫困村由重及轻、由远及近、由大及小原则依次定点,对全市600个贫困村确定责任关系,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包干责任关系主要根据单位班子职数确定,在单位职位空缺的情况下,由本单位副县级后备干部或部分正科级干部代行职责,待职位调整到位后,其自然履行包干责任,确保工作不脱钩,责任不落空。其余931个村由各区(县)安排区(县)四家班子和乡(镇、街道)、县直部门负责人定点帮扶。非贫困村由乡(镇)安排班子成员负责,比照贫困村方案执行。 (二)具体工作要求。帮扶干部对贫困村实行定点包干,按照包干不包揽的原则,主要负责编制落实脱贫攻坚规划和实施方案,协调解决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协助定点包干村编制项目、提出需求、用好资金、管好项目、抓好落实。一是贫困原因摸底要清楚;二是脱贫措施施策要准确;三是实施计划工作要落实;四是帮扶工作成效要显著。 (三)落实推进计划。一是精准选派干部。由市委组织部负责,按照因村派人精准的要求,于2016年10月25日前完成定点帮扶干部选派工作。二是及时召开启动会和培训会。2016年10月28日召开

2019年县委脱贫攻坚工作计划(两篇)

2019年县委脱贫攻坚工作计划(两篇) 村级脱贫攻坚工作计划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个中心(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抓好四项工作(整村推进、移民扶贫、产业开发、劳动力培训),实现五个突破(工作机制创新、资源整合资金捆绑、项目资金争取、连片开发成效、富民增收措施: 一、年度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1、瞄准贫困、扎实推进,超额完成移民搬迁工作任务 今年,我县移民搬迁计划实施搬迁191户,超出省级计划191%,建成了兴隆杨赵、桥底东沟、口镇吊庄阴坡、阳坡、安吴薛家4个移民新村。特别是兴隆杨赵移民搬迁新村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润民同志的大力支持,为杨赵村已经落实到位项目资金万元。同时,我们争取县级各部门和相关企业的支持,为吊庄海拔在1280米阴坡、阳坡组30户移民搬迁群众,奉献爱心捐资90万元,其中部门46万元,企业44万元。企业捐助水泥450吨,折价万元。 2、加强管理,加大投入,产业扶贫工作效果良好 一是瞄准产业发展,重点扶持“畜菜果”三大产业发展上。截至目前,实施信贷贴息万元,置换贷款813 万元,扶持王桥、口镇、安吴等3镇、5村、93户,发展酿酒葡萄亩,

扶持王桥镇陈家沟村50户,发展设施蔬菜基地1个。项目建成后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实施产业扶持项目3个,建成日新、金田、和悦丰润3个酿酒葡萄基地,仅日新公司一家就付给群众的劳务费达318万元,加快了群众脱贫步伐。 二是强化管理,稳步推进互助资金协会试点。我县加强对8个试点协会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实行借款县级审核签发审核单制度,确保资金安全运行。截至目前,累计发放互助资金120万元,农户入会会员418户,入会率达到72%。农户到期借款全部收回,未出现逾期资金。 3、积极争取、整合资源,大扶贫局面初步形成。 一是社会扶贫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市、县两级落实“两联一包”包扶资金600余万元。争取中国银行咸阳扶贫工作队与我县达成扶贫工作纪要,争取到清华大学投资50万元的扶贫远程教育卫星基站项目,并为我县免费培训数学、物理等学科优秀教师7名。 二是“企村扶助行动”进展良好。各包扶企业能够按照省市的要求,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从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产业开发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万元,帮助贫困村发展。 三是积极整合各类扶贫项目资金5000万元,用于旱腰带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口镇长街、兴隆镇符庄两个整村推进项目村。整合社会扶贫“两联一包、资金捆绑”、“企

村2019年最新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及措施-村级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村2019年最新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及措施 为使扶贫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步骤的进行,根据《市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就在册贫困户的走访入户调查数据分析,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X 户,贫困人口X 人,为使贫困户脱贫增收,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九大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针,按照“一户一策一干部”的总体要求,瞄准贫困人口,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核心,以改善贫困户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目标,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制度优势,对贫困户实行有效的帮扶,X年底前,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标,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二、帮扶原则 X、坚持“帮勤不扶懒”的原则,对虽贫困但不勤奋,只知伸手要钱要物,不肯吃苦实干的贫困户,暂不列入帮扶范围。 X、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激活脱贫信心。

X、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帮扶工作中,应先选择脱贫决心大、具备一定条件、能扶得起的贫困户进行帮扶,为探索途径提升帮扶水平提供经验。 三、目标任务 X、任务:X年脱贫X户X人。 X、目标:通过工作队员结对帮扶,使该村X户X人在年内摘掉贫困帽子,被帮扶贫困户基本脱贫,贫困户家庭成员有病能及时就医。贫困家庭学生不再面临辍学,危房能得到改造,对有劳动能力而无处就业人员进行劳务信息服务等。总之针对不同的家庭实施不同的帮扶措施。 X、时间:X年X月底。 四、帮扶措施 X、对存在“等、靠、要、怨”等思想的贫困户,重在思想引导。要采取正面引导、典型激励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帮助他们摒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陈旧思想,克服思想障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主动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尽快脱贫致富。 X、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两委”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

脱贫攻坚工作规划

脱贫攻坚工作规划 20xx年,县供销社要切实履行帮扶工作职责,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脱贫攻坚相关会议精神,按照贫困村、贫困户退出贫困的“七有”标准的要求,突出帮扶重点,合力脱贫攻坚,确保20xx年挂联帮扶村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一、帮扶重点 (一)、继续抓好村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 1、协助村两委抓好五社聚集点建设,让贫困人口及早搬进新居,配套硬化公路2公里。 2、协助村两委抓好已建产业培育壮大和管护工作,使其早见效益,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3、协助村两委抓好集中供水工作,让老百姓及早用上杨家沟的水。 4、制定帮扶年度计划,落实专人联系对接脱贫工作,完成今年贫困户的脱贫任务。 5、领导班子每2个月集中研究1次联系村的脱贫攻坚后续工作。 6、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召集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及村两委研究1次脱贫工作。

7、组织本单位帮扶责任人每2个月到帮扶的贫困户中开展1次帮扶活动,宣传扶贫惠民政策,加强感恩奋进教育,记好收支登记账薄。 8、全程留下脱贫工作影像资料接受检查,每月按时上报信息3条。 (二)、扎实抓好村脱贫攻坚工作 1、配合烟草专卖局分局制定村年度帮扶计划。包括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完成时限、责任人等内容。 2、制发文件,在文件中明确驻村指导员负责联系对接村脱贫攻坚工作。文件一式两份,一份留存备查,一份交县直工委。 3、与烟草公司一道,帮助指导完成脱贫攻坚年度计划,有安排意见、有落实清单、有半年总结,有年终总结,有任务落实相关图文资料。 4、协助帮扶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每两月召开1次专题集中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有会议方案、签到册、会议记录、纪要、图片等资料。 5、协助单位班子成员轮流到调研指导达到6人次,要建立到村调研指导帮扶台账、有图文资料、有帮扶记录。

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年**乡通过全体成员的努力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下一年2017年是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决胜阶段的关键一年,我们即要巩固脱贫成果,又要完成新的减贫任务,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为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扎实有效推进我乡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基本情况 1、**乡是山区乡镇,原有贫困人口142户402人,通过**年、**年、**年3年的努力脱贫83户285人,剩余贫困户59户117人;原有贫困户5个,**年修文村退出贫困户,现在剩余贫困村4个;**乡“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的目标任务是29户106年,**年按照上级要求完成3户14人,剩余26户92人。 二、2017年目标任务 1、2017年**乡贫困村退出任务:完成市级贫困村分水村的脱贫退出。要对照贫困村“四通四有一无一低于”退出标准查漏补缺,确保“水、电、路、通信”四通;确保每个村有集体经济、有多功能活动场所、有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有一个好支部;确保村内无三房户和危房户;确保贫困发生率低于3﹪。 2、2017年**乡贫困户脱贫任务:完成 21户43人脱贫。其中:分水村2户5人,张山村2户2人,联乡村2户7人,**村7户12人,赵沟村4户9人,三合村2户2人,修文村2户6人。要对照贫困户“七有一无一达标”退出标准,确保2017年退出贫困户有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用电、有稳定增收项目、有信息网络、有劳务输出、有社会保障。人均纯收入超过3500元,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真实做到脱贫致富。 3、2017年**乡易地搬迁任务:完成15户58人易地搬迁任务,确保“保障基本、安全适用”的易地搬迁原则,做到2017年易地搬迁人员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不存在原址重建、就地新建问题,不存在搬迁对象因建房而举债的情况。 三、工作举措 1、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乡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任务,落实专题会议制,做到每月一次专题会,每周一次讨论会。注重日常监督,我乡将以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长及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基础,成立了日常业务巡查小组,年内累计开展各类检查督导工作。 2、提前谋划统筹部署。2017年初我乡党委、政府将安排驻村工作组下到基层实地调研、访贫问苦,对2017年退出贫困村、贫困户收集第一手资料将面临的各种问题形成报告报党委会研究,统筹规划全乡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保障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实施。 3、积极对接争取上级各部门支持。针对我乡脱贫工作中的薄弱的情况,乡扶贫工作组积极对接发改局、扶贫移民局、农办等相关部门,将我乡的具体情况形成书面请示上报,争取我乡2017年度脱贫工作各项工作顺利完。 4、严控程序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落实到人,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5、社会帮扶齐发力。2017年我乡将进一步加强同“百企帮百村”的对接企

乡镇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及计划安排

xx镇2020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及计划安排 2020年是全镇精准扶贫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的决胜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全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确保全镇贫困人口按计划脱贫,努力实现到2020年我镇与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结合我镇扶贫开发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指导思路 以一套指标,三项攻坚措施,一个后续帮扶计划方案为2020年全镇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思路。一个指标即: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贫困村全部出列,基本公共服务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三项攻坚措施即.:1.双基建设①基础设施:路、水、电、网络。②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劳动就业创业,基本社会保险,基本医疗卫生,基本社会服务,基本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残疾人基本服务。2.环境卫生整治:以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3.提升群众认可度:提升政策、成效宣传在不同层面不同群体对退出工作的认可度,提高脱贫成效增强脱贫户获取感,化解矛盾提高群众满意度。一个后续帮扶计划方案即:制定退出后续帮扶计划和方案,明确计划方案内容。

二、扶贫工作重点 一是压实三个责任。党建联系点领导责任:党建联系点领导每周必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按脱贫退出指标逐项研究,加强脱贫攻坚工作检查指导,帮助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帮扶责任人责任:扎实开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结对精准帮扶工作,帮扶责任人要定期入户走访,实现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驻村工作队和村书记责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是脱贫攻坚工作具体实施人,逐户建立脱贫工作台帐,制定工作措施,确定年度工作计划,确保所有贫困户至少有一个帮扶责任人,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确保一人一方案,一户一措施,同时要督促贫困户具体落实,确保贫困户可持续、稳定脱贫。 二是夯实三个基础。日常走访:帮扶责任人在走访的过程中要抓好政策宣讲以及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持续巩固脱贫质量;村户档资料:严格按照贫困户户档、村档填写要求和规范,对所有资料进行再核查,做到逐村逐户逐项查,时间标准数据再核对,确保档案整理资料填写真实、规范、完整,档案内容逻辑关系无错误;双基建设:以农村文化广场、活动室、图书室等公共活动场所为载体,进一步丰富群众娱

2020年XX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计划

2020年XX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计划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XX村在“联镇包村”单位帮扶和北通镇党委、政府指导下,奋力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重点抓好巩固脱贫成效和实现贫困人口全脱贫、深入推动乡村建设、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提升为民办事服务水平、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等。 一、年度工作目标 (一)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加强对帮扶干部“一帮一联”工作指导,紧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八有一超”指标,巩固X户X人脱贫成效,不折不扣完成剩余X户X人全部脱贫。 (二)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统筹推进特色农业强优、生态环境优化、文化繁荣兴盛、乡村风貌提升工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力争超过X万元。 (三)基层建设全面加强。抓好党建工作,提升组织力,做好党员干部培训,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进一步完善XX、XX支部建设,发展1-2名党员,培养2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 (四)为民办事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多为群众解难事急事,公开承诺办理一批实事好事。加快推进XX基地X米产业配套道路硬底化和XX农田水利X米排水项目建设。

(五)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构建。推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村监会、合作社社监会建设,加强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展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强化疫情防控责任筑牢疫情防控“防护墙”。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施行精细措施,确保完成全面脱贫硬任务。一是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二是结合村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帮扶工作到位。积极主动收集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意见建议,优化措施提升业务指导水平,每月编写《精准帮扶指导书》统筹安排帮扶任务并抓好帮扶干部“一户一册一卡”业务培训。及时合理编排入户帮扶时间安排并通过微信、短信、电话、QQ等方式提醒帮扶干部。三是扶志加扶智,引导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紧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八有一超”指标,巩固X户X人脱贫成效,不折不扣完成剩余3户10人全部脱贫。四是积极争取帮扶单位筹措资金帮扶XX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二)依托有利条件,全面推进乡村建设。一是培育发展林下鸡强优产业,推进龙头企业XX华源农牧有限公司种养生态园区建设,大力扶持养鸡大户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品质,加快XX村民合作社与XX华源农牧有限公司标准化鸡舍项目建设。二是继续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程,以示范点辐射带动各自

审计局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审计局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服务帮扶村发展,更好的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指导帮助界牌张村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提出发展建议,结合帮扶村工作实际特制定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一、帮扶村基本情况 界牌张村位于泗县墩集镇东部,北邻新汴河,东与江苏省泗洪县上塘镇接壤,南与本镇项沟村毗邻。全村共11个自然村,泗上公路穿村而过。土地为岗地,土壤结构为亚酸碱性质,土地十分贫瘠,全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外出务工为主,群众思想落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18年村贫困户171户437人,总人口6328人,贫困发生率6.9%。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帮扶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破口,坚持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坚持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转变作风。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推进贫困村加快发展,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三、目标任务及措施

市审计局紧扣市委、市政府的脱贫攻坚总体目标任务,切实履行“脱贫攻坚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责任,认真做好各项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1.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充分运用宣传栏、广播站、远程教育站点,采取村民会议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十九大会议精神,省、市重大工作部署,党和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我市扶贫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等,激励广大基层群众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而共同奋斗。 2.帮助推动经济发展。深入群众走访调研,熟悉村情民情,收集群众发展愿望,帮助基层分析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力争年底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管好、用好安排的15万专项扶贫资金,切实发挥脱贫增收作用。加强产业项目帮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3.帮助改善民生。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的实施,重点帮助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农业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形式,力所能及地帮助贫困户、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老党员等办好事实事,努力为基层群众解决一批现实困难和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村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村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村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小编寄语: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脱贫是实现这一理想的重中之重。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希望可以帮到您! 2016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性一年,在今年的工作中,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积极贯彻落实并认真完成了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以加强党员干部学习、党支部阵地建设、配套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发展中药材产业种植等工作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将2016年的工作,做一工作总结,并就2017年的工作计划做一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县xx乡岭上片,距离xx县城15公里,全村共有26户,39口人,耕地面积420亩,林坡面积1000余亩。现有支村两委干部4名,党员9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贫困人口18人,计划2018年实现脱贫。 二、脱贫攻坚进展情况 1、在党建方面,加强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认真落实了“三会一课”制度,召开党员大会、支部会等,认真组织党员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办有学习心得体会栏目。为村上的党员,购买相关学习书籍,笔记本等、党支部阵地从无到有。今年,工作队和xx村两委,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和自筹资金,开展了党支部阵地的建设和

村卫生所的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总投资14余万元,共新建上下两层138平方米场所,使党员有了活动中心、村委会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乡党委、县委组织部、乡卫生院领导都对这项工程,进行了验收。 2,加强卫生环境设施配套;经过和县爱委会多次协商,投资1.4万元,为村里新建了一座无害化的男女4位公共厕所,大大方便了客人和村民,并配套有保洁员专人打扫卫生,增加了贫困人口的收入。 3、脱贫产业方面,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计划种植连翘100亩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通过县农业开发局的审核,完备手续。等秋收完毕开始实施,15户退耕还林户和贫困户参与种植,预计每亩可以增加收入3000--5000元左右,每户依据种植面积,可增加收入2,5---5万元。 4、移民扶贫;贫困户的移民,现在有两户贫困户共6个贫困人口,确定移民,并且都签订了购房合同,交了4万定金。 5、教育扶贫方面;有一贫困户在校学生享受了雨露计划领取了每年2000元的教育扶贫资助款。 6、对村环境进行了建设;制作了村上用的防火、环境整治等各类条幅。清除卫生死角20余吨,硬化路面600多平方,使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善。 7、村委接受了市农发行全体员工捐款4140元,有关单位捐助电脑3台,都能正常工作。方便了村务的处理。 8、市文联,在办公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为村党支

脱贫攻坚年终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

脱贫攻坚年终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 已是岁末年初。在进行年终工作总结的时候,我们对来年的工作进行规划,以便来年工作更好地开展。以下是由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脱贫攻坚年终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脱贫攻坚年终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一 今年以来,我县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今年脱贫攻坚进行年终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xx万人下降到20xx 年初的xx万人,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发生率从%下降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xx元增加至xx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xx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xx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xx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xx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 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xx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 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万人。

村委会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村委会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篇一】 为进一步做好xxx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有效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确保本村2020年无一返贫,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脱贫工作的相关政策和统一部署,结合帮扶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防返贫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巩固提升,加大各项工作力度。 二、主要内容 2020年xxx村虽已脱贫,但相对各方面还很薄弱,2020年度各项工作均有很大上升空间,我们将联合各方力量抓好落实。通过产业、光伏、移民搬迁、健康扶贫、社会兜底等措施,改善我村贫困户的生活质量上做文章,使他们在稳定脱贫后,家庭生活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三、主要工作 (一)2020年我们将以产业化扶贫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中小药材等产业,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同时,以整村推进为主体,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在推广旅游、扶持农家乐等方面做好工作。 (二)今年我们将加大政策扶持,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思路,加强惠农政策的扶持,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力度,加大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并通过光伏收益分配、健康扶贫、社会扶贫、移民搬迁、低保兜底等措施,带动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村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集体经济收入少。这些收入都是通过扶贫资金来发展的,村里没有像样的集体企业给村里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想要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需要主动出击,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投入到我村,加快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计划总结与措施方案

2017年度集团公司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及措施 为使扶贫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步骤的进行,根据《市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就在册贫困户的走访入户调查数据分析,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2 户,贫困人口192 人,为使贫困户脱贫增收,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针,按照“一户一策一干部”的总体要求,瞄准贫困人口,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核心,以改善贫困户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目标,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制度优势,对贫困户实行有效的帮扶,2017年底前,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标,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二、帮扶原则 1、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激活脱贫信心。 2、坚持“帮勤不扶懒”的原则,对虽贫困但不勤奋,只知伸手要钱要物,不肯吃苦实干的贫困户,暂不列入帮扶范围。

3、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帮扶工作中,应先选择脱贫决心大、具备一定条件、能扶得起的贫困户进行帮扶,为探索途径提升帮扶水平提供经验。 三、目标任务 1、任务:2017年脱贫102户192人。 2、目标:通过工作队员结对帮扶,使该村102户192人在年内摘掉贫困帽子,被帮扶贫困户基本脱贫,贫困户家庭成员有病能及时就医。贫困家庭学生不再面临辍学,危房能得到改造,对有劳动能力而无处就业人员进行劳务信息服务等。总之针对不同的家庭实施不同的帮扶措施。 3、时间:2017年10月底。 四、帮扶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两委”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 2、对存在“等、靠、要、怨”等思想的贫困户,重在思想引导。要采取正面引导、典型激励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帮助他们摒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陈旧思想,克服思想障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主动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尽快脱贫致富。 3、对“因老、因残、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的贫困户,重在生活救助。一是建立贫困户帮扶制度。本着“强化管理、扶出效益”的思路,采取“扶贫资金支持一点、工作组队员干部捐助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全镇脱贫工作的领导,统揽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骤的推进规划实施。下面是网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脱贫攻坚,欢迎参考~ 篇一: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2016年以来,岳西县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 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团结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立机制干在实处、见成效走在前列,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主要做法和全国交流,光伏扶贫工程、扶贫小额信贷发放、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省领先,全国驻村帮扶工作现场会到岳西参观,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岳西作经验交流,全省旅游扶贫现场会、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岳西召开。国务院办公厅《信息专报》刊登岳西精准探寻扶贫新路的做法得到汪洋副总理批示,《人民日报》分别以《因村选产业、因户定项目》、《脱贫攻坚、瞄准了再打》、《安徽岳西扶贫一线锤炼党性》为题三度报道岳西脱贫攻坚经验做法,探索施行的期权扶贫模式被国家网信办作为“治国理政新”专题在全国各大网站选推;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生财有道栏目以及凤凰卫视、安徽 卫视、安徽日报等媒体也大篇幅、高频次报道岳西脱贫攻坚主要经验和成效。国务院扶贫办、省、市领导多次来岳西调研,县扶贫办荣获“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现将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如下: 一、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精准 一是开展“三项清理”,2016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状况、家庭收入、脱贫措施 进行全面清查梳理。盘清了“明细账”。至2015年底全县贫困户17802户,贫困人口 47944人。查明了“穷困源”。梳理出11类致贫原因:因病占42.66%,因残占15.61%,因 学占14.69%,因灾占1.11%,缺土地、缺水占0.22%,缺技术占3.04%,缺劳力占8.68%,缺资金占2.01%,交通条件落后占1.36%,自身发展力不足占10.62%。制定了“时间表”。 本着“务实可行、适当超前”的原则,确定脱贫攻坚全省率先,2017年完成主体攻坚任务 任务,2018年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 二是扶贫对象信息数据清洗纠错,2016年先后3次对扶贫对象信息数据进行核准、 清洗、纠错,确保扶贫对象精准。

2020年集团公司企业脱贫攻坚工作计划集团公司企业扶贫计划

集团公司企业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20xx年度脱贫攻坚工作,xx集团有限公司定点扶贫村xx村顺利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的工作目标,为使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走上致富道路,防范返贫现象发生,确保到2020年迈上全面小康之路,根据自治区扶贫办工作要求,结合xx公司实际,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巩固提升,加大扶贫产业实施力度,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帮扶单位、当地政府、村“两委”三方合力,加大产业扶贫实施力度,力争20xx年度xx村集体收入突破xx万元;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持续做好“一帮一联”帮扶工作,确保20xx年已脱贫户xx户xx人年均收入稳中有升,力争在20xx年实现xx户xx人未脱贫人口顺利脱贫。 二、主要工作 (一)加大扶贫产业帮扶力度,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是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示范带动、整村推进”的发展思路,加强对扶贫点扶贫产业的培育,加大资金帮扶力度,在继续发展好油茶产业、茶叶产业的基础上,再选择一条“短、平、快、稳”脱贫致富路子,通过引进粉葛产业,打造村级粉葛种植示范基地,村集体种植粉葛xx亩,进一步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带动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实现稳定脱贫。二是指导成立粉葛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探索

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粉葛种植产业,促进产业稳定发展。三是指导探索公司+村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帮助寻找有较强实力的“龙头”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管理xx村油茶加工厂,20xx年实现xx村油茶加工厂投产运营。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力争20xx年度扶贫点村集体收入突破xx万元。 (二)协助村两委抓好道路、水利设施等项目,完善扶贫点基础建设 指导帮助xx村实施道路建设项目,确保清面至xx通村主路拓宽硬化项目顺利实施,并于20xx年x月底竣工;督促加快实施xx自然村、xx等村屯道路硬化项目,确保20xx年6月底竣工。加大对扶贫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解决农民亟需解决的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三)持续做好“一帮一联”工作 1、督促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按照“一户一策”思路,指导扶贫点通过产业帮扶、健康扶贫、教育资助、转移就业、危房改造、移民搬迁、低保兜底等措施,落实扶贫政策。 2、深入调研,解决扶贫点实际困难 持续做好xx公司“一帮一联”工作,加强实地调研,全面了解扶贫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深入扶贫点,与村干部共同研究扶贫难点问题;加强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的沟通,组织干部职工入户走访,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3、实施教育帮扶,开展捐资助学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